小学科学课堂里的教学故事

时间:2019-05-13 07:3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科学课堂里的教学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科学课堂里的教学故事》。

第一篇:小学科学课堂里的教学故事

小学科学课堂里的教学故事

——小组讨论

每当到小组讨论时,我信步走到学生中间,一幅让我深思的场面呈现在我的面前,只见一个组的组员在为谁先回答哪个问题而争吵的面红耳赤,当我走到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骤然停止。另一个组:一位女生见到了我,如同见到了裁判,立刻举手后便说:“老师,他说错了,应该是这样的。”而那位同学则抢白道:“我没错”。为了不引起大的波动,我回到讲台。当我环视四周,在教室的角落处,一组中有一名同学正呆呆地坐着,他好象对大家的讨论并不感兴趣。短短的讨论时间到了,几位同学进行了回答,很快通过了问题。一节课很快结束了,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没有感觉到轻松,那个呆呆的眼神和那两张争执的面孔我始终不能忘记,这使我在思考到:什么样的合作才是成功的合作学习,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学生值得讨论而同时又能吸引学生参与的问题呢?《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他要求教师在授课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等各方面都要有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无论教师的每一步都应遵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合作学习也不例外。首先合作学习是有组织、有分工的,尤其针对低年级学生组内学习,必须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任务。例如:组长、记录人等。从而达到每个人都能参与并发表意见。另外,当学生之间发生争议时,教师要给学生方法,组织意见一致的同学进行题,即有必要讨论再讨论,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乐于参与讨论,并与其他意见进行争辩,切不可放之不管。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大家希望解决的问题外,教师还要把握当出现新知识时,需要时再进行讨论。新课程理念取而代之了消然引退的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这一变革有如春风拂面,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体会到了新的活力。然而我们教育者应看到并关注那些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挖掘其内涵。这是某一节课,某一周所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不要接受学习,更不是浮于研究学习的表面,也应该因课而定,因人而异,要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让学生不断体验,终究领悟,努力接受新知识的过程。

第二篇:发生在科学课堂里的故事4

一堂“失败”的观察课

这是我的一次真实的教学经历,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小学生随着知识、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对科学表现出浓厚兴趣。我在教三年级《科学》植物单元时,学生们却对动物单元表现出更大的兴趣,纷纷问何时上《蜗牛》这一课。看着他们一张张激动、兴奋的小脸,我不禁地想:何不提前让他们在家预习这课内容,自己先养上几个蜗牛观察观察,到时候也好显摆显摆呢?于是我提前将《蜗牛》一课的教学活动内容告诉他们,让他们在家仔细观察蜗牛的身体、蜗牛壳及蜗牛喜欢什么食物、又是如何进食的,并约定到时看谁的观察最仔细。当然啦,在课前我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校园角落里捉来了一些蜗牛,把它们装在玻璃器皿里饲养起来,并饿了一段时间,同时为学生们准备了放大镜、培养皿、尺子等观察材料;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参照教师用书中的有关内容,对有关蜗牛的资料进行了仔细地研读,自以为对蜗牛的知识掌握得较好,心想下节课一定会圆满成功的。

这一天,天气格外的好,艳阳高照。很多学生都带来了自己饲养的蜗牛,同时带来了一些食物,如水果、菜叶、馒头,还有方便面和糖等各种东西。课前学生们三个一堆、五个一群吵吵嚷嚷的:有的在比谁的蜗牛大,有的在比谁的蜗牛跑得快,好一个热闹的场面啊。看到这个情景,我想这堂课一定会有与平时不一样的效果。

在课堂活动正式开始时,我首先让学生们报告了在家中的观察情况后,师生又一次以浓厚的兴趣对蜗牛的身体、蜗牛的壳进行了观察:有用手拿着蜗牛观看的,有把蜗牛放在培养皿透过玻璃观察的,还有用手去触摸蜗牛身体的,用尺子量蜗牛壳的大小的,用笔在壳上做记号数壳的螺线圈数的,一个个兴致勃勃的。经过二十几分钟的观察,他们报告了观察到的情况:蜗牛有头部、腹部、尾部,蜗牛头部有眼睛、触角、嘴,蜗牛壳的螺线的圈数有不同,发现了蜗牛的壳有的较扁平,有的较尖凸,师生都有了较大的收获,感到很满意。一切顺利,我趁势宣布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观察蜗牛是如何吃食物的?同学们叽叽喳喳地、推推攘攘的开始给蜗牛喂食物,不时传出器皿撞击声、桌椅碰撞声,还有学生们吵杂声,争着抢着给蜗牛喂食物,有的甚至拿着食物往蜗牛嘴里送。可就在这时,一幕不该发生的景象出现了:蜗牛绝食了!许多蜗牛都把身体躲进壳里不出来了,即便有的蜗牛偶尔探出身子,也对身边的食物不加理睬,并又迅速缩回壳内。为了让蜗牛吃食物,有的学生用了调换食物的办法,有的把蜗牛放在食物中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蜗牛就是不吃食物。就在此时,下课铃响了,学生感到非常失望,我也为认真设计和准备了的教学活动没有完成感到不甘心,只好让学生带着疑惑到课外再观察。

回到家中,我闷闷不乐,脑子里一直在琢磨这蜗牛为什么不在课堂上吃食物。蜗牛不饿吗?也许学生舍不得按老师课前布置的让蜗牛饿上两天,上课时蜗牛不饿,所以不吃食;可很多学生用的是我准备的已经饿了两三天的蜗牛,不还是没有看见它吃食物;是食物不合适吗?食物都是养蜗牛的学生自己带来的,水果、菜叶等也是蜗牛喜欢吃的,而且我在实验室、家里养的蜗牛也都是喂的这些食物啊。为什么呢?“别吵了,让我来喂。”“阳光太刺眼了。”、“蜗牛真胆小,碰一下桌子就躲进壳里了。”我忽然想起了课堂上的情形,对啊,蜗牛喜欢潮湿、阴暗、安静的环境,有晚上出来活动的习性;而课堂上学生观察时的光影、噪声以及桌椅晃动等都与蜗牛的自然生活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出入,会不会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呢?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第二天,在对光线、噪声、振动等分别做了控制的条件下,我对蜗牛吃食物的情况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发现在比较符合蜗牛自然习性的环境下,蜗牛都可以正常地进食,而强光、学生的噪声、课桌椅的晃动等对蜗牛来说与其自然生活环境大相径庭,都是非常不适应的,难怪蜗牛不吃食物,观察失败呢。

通过这次实验,我充分体验了探究的全过程和成功的快乐。而在此之前,我的很多科学知识仅仅从书本上习得的,很少亲自体验科学探究,即使做一些实验、实践活动也都照本行事,很少有自己提出假设、猜想并设计方法验证的完整过程。因此,教蜗牛就要自己养蜗牛;让学生观察蜗牛,教师也要参与观察,并且先于学生观察;教科学就要做科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先要自己具备较好的科学素养,才能胜任科学课教学的需要,正如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对科学探究进行积极的体验,并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承担起指导的责任。

把自己的探究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吗?不,还不到时机,现在正是一个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好机会,是实现科学探究目标的好时机。根据我了解的情况,有部分学生在家观察了蜗牛吃食的情况,并知道了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甚至知道蜗牛能在多远的地方发现食物等。分析这些情况后,为了能组织和指导好观察蜗牛吃食的科学探究,我又一次研读了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从理论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确了蜗牛进食观察一课的科学探究具体内容,随后进行了这样一个探究活动过程:

由于蜗牛在课堂上躲进壳内不出来进食,而在家里饲养时却是大快朵颐,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进食现象形成的鲜明对比,引发学生对这个现象的思考,并提出了“为什么蜗牛在课堂上不吃东西,而把蜗牛带回家后就要吃东西?”的问题。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以上的结果呢?蜗牛的生活环境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学生们纷纷把从在哪些地方找到的蜗牛,当时是怎样的环境等一一列举出来。对照书籍,了解了蜗牛的生活习性,并和当时课堂环境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当有学生提到观察蜗牛身体时拿蜗牛的手动一下蜗牛就躲进壳里,可能是蜗牛害怕。我就进一步追问到:“蜗牛害怕什么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如课堂上的强光、吵杂的声音、同学们活动时桌椅的振动等都是引起蜗牛不进食的原因。

学生明确了蜗牛不进食的可能原因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可能干扰因素,设置了不同的实验地点:分别在教室书桌上、教室角落里、窗台上等地方放养殖盆,并将蜗牛放进去。

实验开始后,同学们细心地观察蜗牛的行动并进行记录:在书桌上,嘈杂声较大、振动也比较频繁,蜗牛刚探出头来,桌子振动一下就缩回去了,很久都不出壳,没有吃食的行为;窗台上安静、但阳光较强,蜗牛出来爬行,碰到食物但没吃食物就往阴暗的地方爬去了;教室角落阴暗、安静,蜗牛出来爬行,一会儿就找到食物并吃起来了。

学生在细心地观察后,对蜗牛的生活环境进行比较分析,有理有据地一致提出自己的研究结果:“强光、振动、吵杂的环境不适合蜗牛活动,所以蜗牛在课堂上不吃食物。”

方法正确、手段有效、结论正确,观察实验获得圆满成功,同学们欢呼雀跃,我也不禁长长舒了口气,为完满的探究效果感到高兴。在整个观察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并知道了关于蜗牛的更多知识,对科学的兴趣也更加浓厚;而上次的失败阴影也随之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成功的喜悦。

作为科学教师,要想进行好教学活动,必须要亲身经历学生将要参与的每一个学习环节,去预见探究中将要遇到的各种问题,去体验探究中的乐趣。科学课的教学过程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也是一个体验探究的过程,只有对教学过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充足的准备,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效地进行。

在教学中,教师要放开自己的思路,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并注重教学过程中“生成性问题”的价值,既要引领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科学学习活动,又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正是教科版教科书结构的功能之一。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是参与者、引导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如果教师直接把蜗牛绝食的原因讲授给学生,恐怕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兴趣就无从谈起,科学教学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难免有教学环节的失败,难免有做不成功的实验,贵在不断的探索,并作为教学资源利用。作为科学教师应该培养自己的“科学兴趣”,用我们自身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和行动来影响和感染我们身边的学生,同时让学生体验并形成科学实验不论成功和失败都要进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这就是我一堂“失败”的观察课的故事。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故事

在实践中摸索成长

---------小学科学叙事故事

我一直喜欢钻研网络技术,今年我如愿以偿的成为一名专教科学的教师,又带上了我喜欢的年级——五年级科学。作为一名刚转课的新手来说,这段时间有许多欣喜,也有些许烦恼。如何教好科学这门课,成了横在我面前难以逾越的鸿沟,我一直苦苦追寻着答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希望能够更好地把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在我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学校领导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不光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还带我们深入课堂听课,学习骨干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写听课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尤其是王校长,放下领导的架子,不厌其烦地教给我一些做备写导学案的方法,怎样做好课前准备等等,有了这些,当我再次站在讲台上时,感觉心里没那么慌了,与学生交流也顺畅了许多。我也深深体会到不打无准备仗的意思了。

以后的日子里,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争做一名合格老师,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能光着眼于书本,还要利用我们身边的教学资源,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不断地用新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如鱼得水。为此,我请教了管电教设备蔡老师,他交给我微课的制作方法,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的技巧等,还让我把自己的课录下来帮我找缺点,提建议,一遍又一遍帮我反复推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教学方案,鼓励我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每节课下来都和蔡老师进行总结交流,在不断地磨课中,我变得自信了,教学经验也丰富了。课堂中能自如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灵活地进行教学。在和学生互动中,由于引导得法,课堂生成增多,有价值的问题不断涌现,智慧的火花不断闪耀出新的光芒。在课堂教学中,唱主角的是学生,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快乐与自由,充分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创造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相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问题。我经常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了。

记得,那天上午第五节课是五(1)班的科学课。上课铃声未响,同学们已经戴好了脚套,等待我来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上课了,我布置的实验内容是利用橡皮筋作动力,使小车运动。并且设置完成时间为20分钟。内容讲完以后,看学生的表情很不情愿,有的同学提出没听懂,觉得没意思;有的同学干脆我行我素,做自己的事,教室里学生们有一搭没一搭的按老师的吩咐做实验,甚至某个角落传来了窃窃私语的声音。

我突然灵机一动:“同学们,我们来一次比赛如何?谁的小车跑的远,奖励10分,还可以奖励一个气球。话音刚落,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埋头实验,争做第一。看到学生的表现,我暗自庆幸,自己随意的一句话,却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也让我领悟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道理。让我尝试了巧妙的鼓励性语言的重要性。这堂课,巧设鼓励性语言,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快乐。我深感欣慰。只要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就大力表扬,树立榜样,在全班中起带头作用。

巧妙使用鼓励性语言,是我这段时间积累的经验。它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该把它发挥的恰到好处,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教学中来,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

综上所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着眼于提炼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让我的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案例故事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故事

学校安排我接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这对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我来说,是一个考验。开始我认为小学科学课就是引领学生自己随便谈一谈,说一说,做一做。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因为科学课有很多实验,这要求老师要很好地组织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实验、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记得我在讲授《风的形成》这一课时,刚开始布置实验没有几分钟,正当别的同学都安安静静地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着手做实验时,突然在徐玮江同学的位置处冒出了黑烟。吓得旁边的女同学大叫,“老师,徐玮江冒烟了。”我赶紧走过去,查看原因„„可是这时,他早已吓得藏起了作案工具,黑烟也已渐渐散去,我不明白这个黑烟是如何冒起的。我看了一会儿,说:“徐玮江,你的实验相当成功,只是风变了颜色,你是如何做的?能不能给咱们同学和老师说一说?”徐玮江一看,我没有批评他,反而赞同他的做法。这时,他的胆子大了起来。他走到讲桌前,给我们师生当起了临时的小老师。他一边讲解,一边操作,说:“其实,我刚才也是按照老师讲的方法来做的,只是我手中还有一根蜡烛,没什么意思,就随手点着了,然后把蜡油滴在蚊香上。就这样了,也不知什么原因,就起了浓浓的黑烟!”随着实验的进行,当蜡油滴在了蚊香上,就真的出现了黑烟,“你们看,就是这样其中一部分黑烟沿着演示器向右,再向上冒出,这就是所谓的风的形成了;可是还有一部分直接向上冒出了。”我随机鼓励他,“你的一次捣乱,让我们每个同学,包括老师都很清楚地看到风的形成!我们还得向你学习这种精神呢!你知道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就是敢于突破常人的思维,用别人没有用过的东西来做的实验,你很有科学家的天份呀!”“谢谢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们讲解一下风的形成原因呢?”“因为演示器里蜡烛的点燃,让周围的空气变热,上升;而蚊香的左侧放了一块湿毛巾,降低了周围的空气温度了,蚊香的烟就沿着实验器补充过来了。由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及时补充,就形成了风。”“你说的真好!看来你真的理解了风的形成原因了。可是,对于刚才出现的黑烟现象,你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别的同学知道吗?”“不知道„„”“那好,今天我们的作业就是回家查阅资料,寻找一下这个实验起黑烟的原因。”第二天,我一到学校,徐玮江同学就找到我,说:“老师,我知道了。黑烟就是因为碳没有完全燃烧!”“你真棒!通过自己努力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以后要更努力呀!”„„

我想说,科学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它要求每位科学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备好一节课,然后全身心地投入每节45分钟的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在科学课堂上学有所获!让更多的学生喜欢科学课!

第五篇: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科学课堂里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科学课堂里》论文

南团柏小学2014.3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科学课堂里

从科学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教育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科学本身,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科学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这既包括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也包括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很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科学课堂中,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受到思想道德的教育,成为现代化的高素质的小学生。下面我谈谈在科学课中渗透的德育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中的德育教育之一。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注重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要精选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以求得给学生最大的发展。比如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遵循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原则对教材进行设计,从课内到课外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有利于探究的活动。在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行为过程中,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和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爱科学、学科学,并为之而奋斗。

二、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在备课时,认真挖掘教材,把 “知识点”和“德育点”结合起来,二者同步进行。例如指导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在研究地震科学方面的成就时,让学生解了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并知道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在讲《磁铁》、《纸》、《鞭炮》等课时,向学生说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都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有的发明早于世界其它国家几千年,这些都能使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思想。再者通过讲述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建国后矿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我们国家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学习《地球的形状》时,讲述杨利伟的太空环球飞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教育学生从小立志报效祖国。

三、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教学中充分利用科学课内容的多样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进行科学自然观的启蒙教育。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天体的运动、动物的进化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卵石、地层、火山地震的成因,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运动的;教学有关水、空气、动物、植物等知识,让学生感知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通过指导学生做各种观察记录,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在永恒变化着,变化是有规律的;讲《有趣的食物联系》、《保持水土》等内容时,向学生揭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使学生认识到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保护大自然,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四、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科学课的教学中,要通过大量的观察与实验,造成一个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德育环境。抓住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向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例如学习人对宇宙的探索、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等

经历了从猜想到实践再到精细观察的过程,并且起初人们只能用肉眼观察太空,后来,望远镜的出现让人们看得更远,到今天我们用更先进的设备已经能看到很远的宇宙空间。这些都是人们勇于探究的结果。再如通过学习生物的启示,知道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经过思考设计创造出许多发明、创造,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许多便利。这一切都使学生从小养成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授课内容通过开展小种植、小养殖、小观察,通过一个个小猜想、小实验,通过欣赏天文奇观,地理变化、祖国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引导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去探索科学的奥妙。

五、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现在,很多人都不怎么爱环境。例如: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垃圾、乱砍滥伐、工厂排出的废气、汽车排出的尾气等等都是危害环境的行为。因此我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学习《保持水土》》时,学生通过水、土、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植树种草绿化荒山是保持水土、避免水土流失的好办法,从而积极投入到植树造林的活动中,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做一点力量。再如学习《空气的成分》时,通过讲述现在空气污染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学生都已知道不爱护环境及给地球带来了麻烦,又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了避免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要保护大自然,并且向大人和有关单位发出倡议:让我们人人都来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

六、培养学生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好品质。

在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分配到一个个的小组中进行探究活动,每个人要与同伴进行协商、合作,集中集体智慧完成任务,在这种环境氛围里学习,就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学会了与人和谐相处,这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必需的素养。

总之,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复杂工程。科学教学活动中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只要教师善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适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自然而然地寓德育于科学教学之中,“有意、有机、有情、有序”顺乎自然地进行德育渗透,恰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终会见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

下载小学科学课堂里的教学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科学课堂里的教学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王国里的故事》读后感

    《科学王国里的故事》是一种科普知识系列丛书,内容数不胜数。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琐事,每一篇文章都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的小道理。它不仅能帮我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能提高学......

    小故事里的科学道理

    保护报春鸟 年初,当春风降临江南的时候,永原压延厂的一车间飞来了一对深灰色的布谷鸟。它们在厂区盘旋了几天,终于在车间敞篷的水泥柱顶安家落户,用一根根树枝,搭起小巧玲珑的鸟......

    《土壤里有什么》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会查阅书刊以......

    小学科学玩具里的科学——教学设计

    《玩具里的科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

    小学科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

    科学教学故事

    科 学 教 学 故 事 扬务沟学校孙茂廷 有一次上科学课,给学生做沸腾的演示实验,学生都站起来了,探着脖子向前看,而且嚷着“让我看看,让我看看。”我嘱咐他们坐好,并提醒他们别......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 小学科学课堂导入是小学科学教师在一项新的科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通俗地说就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开头,课题的引入......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 倪杖子中心小学 冯艳红 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因此科学课堂教学必须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