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教学故事2
科学教学故事
四月的阳光明媚而不炎热,最后一节课的学校操场上显得格外热闹:我和学生手持喷壶、三棱镜、脸盆、镜子等物品在操场上分散开来正在做着《彩虹的秘密》一课中的实验:
操场的一角,我们大家一起研究怎样调整角度,利用折射与反射的原理,分解太阳光,一个学生兴奋地跑来告诉她:“我,我们这个组用三棱镜把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哦,是哪七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学生在此之前学习过毛泽东的的诗词《菩萨蛮·大柏地》,因此这种排列顺序随口说出)“你说的是它们排列的顺序吗?”“是的”“有没有错?”“„„”“再仔细看一下好吗?”“噢”学生有些迟疑地走向他们那个组,嘴里还在嘀咕着什么„„
“老师!”又一个学生小心地端着一个脸盆走过来,后面跟了几个学生,“我们用脸盆、水和镜子把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你看!”这个学生指挥着另外几个学生,用斜放入水中的镜子把阳光反射到一位学生拿着的书上,书上出现了飘忽不定的七种颜色的色光。“你们真是太棒了!”我夸奖道。几个学生争着说:“是我们一起发现的”表白的同时他们的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自豪的笑容。“那你们能说出为什么放在水中的镜子能将阳光分解而拿出水面却不行的原因吗?”“这„„”学生们沉默了„„这时一个学生走过来,发现他们的做法然后跑回自己的组跟其他人说,于是他们也开始忙起来。又一个学生发现我这里突然间安静下来,好奇的过来看了看,然后小声地问:“怎么了”“老师问我们为什么镜子放在水中可以分解阳光,拿出来却不行?”“哦„„”踌躇了一会儿,他走到自己小组的组员跟前和他们说了些什么,只见那个组的学生一起看过来,然后也拿起镜子比画起来。
„„
“老师,我们发现了,蓝、青两种颜色的顺序排反了!”第一个学生喊着跑向我。他的声音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蓝、青两种颜色排反了?我们怎么没有注意?”“赤、橙、黄、绿„„”此起彼伏的声音在操场上蔓延开来„„“哎!真的,这
两种颜色反了”
教师这时大声的问学生:“你们看到阳光分解成了几种颜色?”“赤、橙、黄、绿、蓝、青、紫„„”我跟着学生一起说,然后续接道:“谁持彩练当空舞„„”学生接着说:“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操场上响起整齐的诵读声„„ 教师问:“毛主席的这首诗,上半篇描写的是什么?”“彩虹”学生齐声回答。“从科学的角度看,哪句诗词值得探讨?”“第一句,颜色的排列顺序反了?”„„“老师,毛主席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你们将两句反复念一念,有什么感觉?自己想一想为什么?”(我把“球”重新踢给了学生。)紧接着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道彩虹?”“想”“请大家背对太阳,用喷壶喷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一会儿工夫,操场上弥漫了一层水雾。同时也听到有学生喊:“我,我们的彩虹出来了!”
我被学生邀请着去参观他们制作的彩虹„„突然间,操场上掀起一阵骚动,旁边走过的我也被吸引过来,然后不禁叫到:“哦!好大的一条彩虹。”只见几位学生一字排开同时向空中喷水,一道夺人视线的大彩虹出现在众人面前,赞叹声此起彼伏,更多的学生自发组合在一起制作出更多的彩虹。
„„
(反思: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聪明与智慧,就像一条条美丽的彩虹,令人赞叹、令人折服。在这节课中,我以一个“聆听者”的身份,聆听了许多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的想法;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观察到了很多学生精彩的“作品”;更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享受探索的欢乐与自豪。这样的课不仅学生难忘,我也难忘。作为教师我希望自己可以上出更多这样的课,同时我也相信学生也会喜欢上这样的科学课。)
第二篇:科学教学故事
科 学 教 学 故 事
扬务沟学校孙茂廷
有一次上科学课,给学生做沸腾的演示实验,学生都站起来了,探着脖子向前看,而且嚷着“让我看看,让我看看。”我嘱咐他们坐好,并提醒他们别说话了。前边的学生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可是后边的学生就是安静不下来,而且说话的声音明显地高了很多。怎么回事?越来越不像话了,我真想训斥他们几句,可看看他们没有一个在东瞧西望,而且又不是在成心捣乱,我还是强压住怒火。下课后,小组长告诉我:“后边的学生看不见,可又不敢说,不说心里憋得慌。”我想:“不在讲桌上做演示实验,在哪儿做好呢?”我陷入了沉思。学生太爱做实验了,可仪器室里又没有那么多酒精灯,只好做演示实验,而且这个沸腾实验,要用到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铁圈、温度计、烧杯等仪器。一看到做实验,学生的热情顿时高涨起来,什么纪律都不管了,都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让人又爱又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心里着急又无处下手。到了下一节课,我想好了办法,把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每名学生都参与进来。我把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一组一套实验设备,让操作熟练的学生先实验,其余的同学观看,这样以好带差,每名学生都参与进来,学习组装实验设备。全班的学生都动手忙碌起来了,有的固定铁架台,有的上螺丝固定铁圈,有的挂温度表,各忙各的,没有一个说话的了。不大一会儿功夫,教室里平静下来,只听到学生研究实验的声音了。“你的铁圈怎么到外面了?”一个学生的声音传来,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丁源同学的铁圈固定反了。我告诉他:“铁圈要固定在铁架台的上方。”他立刻动手操作起来,把固定铁圈的螺丝拧松,把铁圈旋转了180°,转到了铁架台的正上方,迅速拧紧了螺丝。我想学生的动作很麻利,一提示就做好了。我开心地笑了。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不仅能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会影响
到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来比教师单独做演示实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想让学生在实验中玩,在实验中做,在实验中讨论,在实验中探究是最好的学习科学的方法。
第三篇:教学故事 2
教学故事
各位老师好!我给大家讲一下本周上的一节兴趣课吧。
这节课我教孩子们手工撕兔。第一个步骤是将一张长方形素描纸对折,很简单,小朋友们都顺利而且快速完成。第二个步骤是勾勒出兔子的简单轮廓,这步稍微有些难度,个别小朋友开始着急,举手让老师帮忙。大多数小朋友还是可以画出兔子的雏形,我再帮他们稍作修正,第二关也算通过。到了第三个步骤,该用手沿线撕了,这是最难的一步。我边手工演示,边在黑板上用彩笔画出撕的线路。悟性好的小朋友领悟的确快,赶在我前面,不等我说到那个步骤,他们已经沿线撕好了。但这时我听到了一位小朋友的哭声。原来他遇到了困难,没有理清撕的线路,已经撕破了。本来兴趣课就是小朋友们很感兴趣的课程,他们都期待一堂课下来手中会有一件自己亲手做的东西,可现在兔子撕坏了,也没时间重新做了,我很理解孩子当时的心情,于是安慰他‘没关系,我会重新教你,你做的其实比老师好多了,老师做的第一只兔子比你的死得还惨呢’,孩子终于又破涕为笑。
说实话,这个手工对学前班的孩子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这点我预料到了,但没预料到会有小朋友因遇到困难会哭。那么小的孩子在我的课堂上哭泣,我不得不反思。我意识到上一节课之前,不仅要考虑到孩子的认知情况,还要考虑到孩子的情感特点及情感的发展变化,不仅要做他们认知的引导者,还要做他们情感的掌控者。
这堂课又让我想到了我来到这所学校上的第一节课。我是四月七日上午报的到,下午正好有一节数学课。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么小的孩子,感觉他们童真童趣,甚是可爱,于是上课的时候我像慈母般的温柔,笑得像花一样灿烂,结果孩子们更赋予激情,38个孩子的欢呼雀跃几乎将我淹没,后来我不得不又充当了一下严父的角色。
这两堂课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我对孩子们的认识不够,尤其是情感特点方面。孩子虽小,情感却很丰富。又因为他们小,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就很直接,很率真,不会去克制和掩饰,所以如何把握孩子的情感特点及发展变化是我值得思考的问题。
由此我又想到了如何让孩子永远保持积极乐观上进的学习态度也是我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我接触过很多高年级的孩子,他们不会因为做不出手工而哭泣,不会因为老师给点阳光就灿烂,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耐挫能力和对外界情感认知的调控能力。但也会有部分孩子的耐挫能力已经达到炉火纯青,任何的挫折失败不足也不会对他们有任何的触动,他们内心不会起任何的波澜,更不会有‘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奇迹,他们已经自暴自弃,对一切已经无所谓,这样的孩子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失去了求知的动力。于是我认为如何既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又永远保持求知的热情、上进的激情、对生活的热爱,是我应该从娃娃抓起的课题。
以上是两节课给我的一些教训、反思和启示,与老师们共勉。谢谢大家!
学前班数学教师
黄静2013、5、25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故事
在实践中摸索成长
---------小学科学叙事故事
我一直喜欢钻研网络技术,今年我如愿以偿的成为一名专教科学的教师,又带上了我喜欢的年级——五年级科学。作为一名刚转课的新手来说,这段时间有许多欣喜,也有些许烦恼。如何教好科学这门课,成了横在我面前难以逾越的鸿沟,我一直苦苦追寻着答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希望能够更好地把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在我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学校领导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不光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还带我们深入课堂听课,学习骨干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写听课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尤其是王校长,放下领导的架子,不厌其烦地教给我一些做备写导学案的方法,怎样做好课前准备等等,有了这些,当我再次站在讲台上时,感觉心里没那么慌了,与学生交流也顺畅了许多。我也深深体会到不打无准备仗的意思了。
以后的日子里,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争做一名合格老师,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能光着眼于书本,还要利用我们身边的教学资源,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不断地用新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如鱼得水。为此,我请教了管电教设备蔡老师,他交给我微课的制作方法,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的技巧等,还让我把自己的课录下来帮我找缺点,提建议,一遍又一遍帮我反复推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教学方案,鼓励我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每节课下来都和蔡老师进行总结交流,在不断地磨课中,我变得自信了,教学经验也丰富了。课堂中能自如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灵活地进行教学。在和学生互动中,由于引导得法,课堂生成增多,有价值的问题不断涌现,智慧的火花不断闪耀出新的光芒。在课堂教学中,唱主角的是学生,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快乐与自由,充分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创造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相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问题。我经常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了。
记得,那天上午第五节课是五(1)班的科学课。上课铃声未响,同学们已经戴好了脚套,等待我来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上课了,我布置的实验内容是利用橡皮筋作动力,使小车运动。并且设置完成时间为20分钟。内容讲完以后,看学生的表情很不情愿,有的同学提出没听懂,觉得没意思;有的同学干脆我行我素,做自己的事,教室里学生们有一搭没一搭的按老师的吩咐做实验,甚至某个角落传来了窃窃私语的声音。
我突然灵机一动:“同学们,我们来一次比赛如何?谁的小车跑的远,奖励10分,还可以奖励一个气球。话音刚落,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埋头实验,争做第一。看到学生的表现,我暗自庆幸,自己随意的一句话,却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也让我领悟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道理。让我尝试了巧妙的鼓励性语言的重要性。这堂课,巧设鼓励性语言,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快乐。我深感欣慰。只要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就大力表扬,树立榜样,在全班中起带头作用。
巧妙使用鼓励性语言,是我这段时间积累的经验。它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该把它发挥的恰到好处,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教学中来,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
综上所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着眼于提炼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让我的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第五篇:初中科学教学故事
龙岗区科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业
初中科学教学故事
——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从事初中科学教学五年了,回想过去五年的课堂教学,总觉得存在一些遗憾,仔细想想,问题还是在于知识不能与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教学显得单调而枯燥。初中科学新课程让学生从生活走进科学、学习科学、同时学会应用科学。在科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课堂不仅可以密切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落实新课标。
一、关注生活现象,引入科学问题
因为许多科学反应和科学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影子。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捕捉适宜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进而可以提炼出其中的科学问题。
例如,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铝和氮气的性质。由于有了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导入,学生对于下面新知的学习就有了积极性,兴趣自然产生。
龙岗区科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业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科学问题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相关。现行科学新教材内容的设计尽量贴近了生活实际,甚至手中的一张纸,呼出的一口气都成了学生自己的研究学习对象,这样的学习易被接受。直观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比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在冰雪天马路上撒的物质为什么会使雪融化?等,通过大量具体的、真实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感受体会了解科学问题。
三、参与生活实践,认识科学问题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任何束缚学生手脚,只允许他们冥思苦想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生活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例如,结合空气、水、酸、碱、盐等内容的学习,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环境状况(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空气的污染状况、污水处理厂的流程和原理、周边农村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具体情况等进行调查.结合无锡“太湖蓝藻事件”、“白色污染”等,组织学生关 2 龙岗区科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业
注新闻并从网上查询分析原因。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科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不仅使学生树立绿色食品、绿色环保、绿色科学的意识;而且可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去亲自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就理解了知识,掌握了知识。
四、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新教材努力从科学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科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判断决策的能力。
所以,科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科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科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龙岗区建文中学
杨志伟
20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