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系列2)掌握文言文的倒装句(含解析)1
掌握文言文的倒装句
【题文】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大量的倒装句。现代汉语中有没有倒装句呢?例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典型的谓语前置句,“奋斗吧,为了祖国的明天”是状语后置句。在文言文中这种现象很常见,如果我们不懂倒装句,往往会造成误读,闹出笑话。那如何正确地把握文言文倒装句的意思呢?
一、了解文言文倒装句式的考察要求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文言特殊句式和用法的考查,一般不会单独设置一个选择题,主要还是结合文言文翻译题来考查。
二、文言文倒装句式概览分类
现代汉语句子基本结构:
(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例:﹙高中﹚学生〔应努力〕学〈好〉﹙语法﹚知识。
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变式句)。
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主谓倒装(即谓语前置)。
翻译这类句子,就要理顺表达顺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三、文言文倒装句式的分类(一)宾语前置
概念:将宾语移置到谓语之前的现象 例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③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④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⑤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⑥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⑦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⑧沛公安在?(《鸿门宴》)
规律总结:
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类似的疑问代词还有谁、奚、胡、何、曷、安、恶、焉等。
如:1.大王来何操? 2.沛公安在?
2.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类似的否定词还有不、未、无、莫、毋、弗等,类似的代词还有余、吾、尔、自、之、是等。
如: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用“之”字和“是” 字以突出强调宾语。这两个字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惟命是从 4.在介宾短语中,宾语放在介词之前了。
如:1.余是以记之 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二)状语后置
概念:文言文中介词结构放在谓语之后做补语,而现代汉语则习惯将它放在谓语之前做状语。这种现象又称介词结构后置。例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矣。③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④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规律总结: 1.将介词结构“ 于、乎”放在谓语后面做补语。① ④
2.将介词结构“ 以 ”放在谓语后面做补语,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② ③
(三)定语后置
概念:定语是修饰限定名词的,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有时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称为“定语后置” 分类: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中+之+定)
B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中+定+者)
C 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中+之/而+定+者)
D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中+数量词)(四)主谓倒置
概念:也叫谓语前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不仁哉!梁惠王也。译文:“梁惠王不仁!” 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②美哉,我少年中国!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④何哉,尔所谓达者? 规律总结:
主谓倒置即将谓语前置,大都是为了突出谓语部分,适应表达的需要。主谓倒置句以感叹句、疑问句居多。
四、小结
有文言特殊句式的句子译成现代文时要注意: 辨明句式类型并还原成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
调整语序(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学以致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豫州今欲何至? B、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C、若事之不济(成功),此乃天也。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答案】C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解析】
A、B、D中是否定句子代词做宾语前置,C项是定语后置句。【答案】C
3.下列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沛公安在?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唯才是举。D、尔何知?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何陋之有? B、唯余马首是瞻。C、时不我待。D、马之千里者 【答案】D
5.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之二虫又何知? B、卿欲何言? C、安得广厦千万间? D、宋何罪之有? 【答案】C
6.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答案】A
7.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是()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答案】B
8.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9.下列句子不属于状语后置的一句是()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得复见将军于此。C、遂与秦王会渑池。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答案】A
10.下列句子属于主谓倒置的一句是()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且焉置土石?
C、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子邪,言伐莒者?
二、阅读题
(2014广东卷)340000045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以下小题。
刘敞字原父。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议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时两官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注] ①潴:蓄积。②傅致:罗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习知山川道径 素:向来 B.将论囚 论:讨论 C.持府县短长 持:挟制 D.卒之付御史决 决:判决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②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③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 A.①且 ②则 ③所 B.①以 ②于 ③因 C.①且 ②则 ③因 D.①以 ②于 ③所
3.下列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尧禅之/以位灭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尧禅之/以位灭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亨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他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B.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C.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①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论:判决,判罪。)的性比较强,而从前后文来看,英宗“任用小人,拒谏”比较显著,刘敞的目的性很强,故选“因”。)3.C(由骈句“天地享之,百姓戴之”可排除A、B两项;“惟孝友之德”意思完整,是“只有孝顺、友爱的品德”的意思,故选C项。)
4.D(从原文“每指事据经,□以讽谏”“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可知,刘敞对皇帝的劝谏不是“犯颜直谏”,而是迂回曲折的“讽谏”。)
【文言译文】
刘敞,字原父。在庆历年间考中进士,廷试时(本来)是第一名。(当时的)编排官王尧臣,是他妻子的兄长,因为怕有嫌疑而避嫌,就(把他)排在第二名。(后来刘敞)担任蔡州通判,直集贤院,兼任尚书考功一职。
(刘敞)奉命出使契丹,(他)一向熟知山川道路,契丹向导带看(他)前行,从古北口到柳河,迂回接近一千里,想借此夸耀展示(他们)的山川险要、疆域广阔。刘敞质疑翻译说:“从松亭直接到柳河,道路很直并且很容易(行走),用不了几天就可以抵达中京,为什么要特意取道这里?”翻译互相看看十分惊骇,愧疚地说:“实际上是那样。但(我们)相互交好以来,设置的驿站就是这样,(我们)不敢改变。”顺州山中有奇异的野兽,像马却又能吃虎豹,契丹人不认识,(就)问刘敞。刘敞说,“这就是(大家)所说的驳。”并且给(他们)解说“驳”的声音、形状等,还背诵《山海经》《管子》等书籍让他们知晓,契丹人更加惊叹佩服(刘敞)。刘敞出使回来,请求做扬州知州。
扬州的雷塘,是汉代的雷陂,以前是民田。后来官府用来蓄积水,但又没有用其他地方的田地赔偿百姓,田主都失去了产业。然而水塘(后来)也破败决堤不能够进行漕运,州府又把(雷塘)重新恢复为耕田。刘敞依据唐代的旧文书,(准备把这些田地)全部还给百姓,发运使争辩这件事。(认为不可以,)但最终刘敞还是把田地还给了百姓。天长县审讯王甲杀人(的案件),已经结案,刘敞看见后察觉了其中的冤情,(但)王甲害怕狱吏,不敢自行申冤。刘敞把案件委托给户曹杜诱,杜诱不但不能平反,反而把冤案的案情罗织得更加牢固。将要判决囚犯时,刘敞说:“这是一件冤案。”(他)亲自审讯王甲。王甲知道(刘敞)能够替自己申冤,才敢告知(实情),原来杀人的,是姓陈的富人。百姓相互传告(这件事),把(刘敞)当作神明。
刘敞侍奉英宗讲读,每每对事件引经据典,趁机加以讽谏。当时两宫正好有小人进谗言离间(君臣),进谏的人往往被攻击。刘敞给皇帝朗读《史记》,讲到“尧授舜以天下”时,拱手说道:“舜的地位低贱到极点,而尧却把大位禅让给他,使他享有天下,享受百姓爱戴,没有其他方法,只有孝顺、友爱的品德在天下君臣间辉耀而已。”皇帝竦然改变脸色,知道刘敞是用义理讽喻自己。皇太后听说此事后,也很开心。
后来(刘敞)因积劳成疾,多次请求告老还乡。病稍好一点,再次请求外调,担任汝州太守,不久又改任集贤院学士、南京御史台通判。熙宁元年去世,终年五十岁。
第二篇:高中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系列1)文言文断句解题策略1
文言文断句解题策略
【题文】
在文言文阅读中,断句题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有不少考生对这一类型题感觉困难,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解题策略,并进行相应的训练,还是可以轻松应对的。这节课,老师就针对断句的解题策略给大家做一下简单讲解。1.读文段,通文意
断句和理解内容是紧密相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文段,首先要通读全文,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大体的了解。然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2.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时间等;还有代词,如吾、余、予、尔、汝、公、卿、君、若、彼、此、其、之等。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代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因此,找出文中的名词或代词,就可大致进行断句。
如2014年四川卷“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这句,抓住句中的名词“周室”“诸侯”“仲尼”就可将句子断为“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3.察对话,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谓”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我们就可以以此来断句。
如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句子:“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4.找虚词,看位置
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找出这些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1)借助“夫”“若夫”“盖”“窃”“请”“敢”“故”等发语词或文言副词寻求文句的开启处。
如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句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2)借助“也”“矣”“乎”“哉”“耳”“焉”“者”等语气词寻求文句的结尾处。如2015年广东卷“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这句,抓住“矣”这个虚词,就可将句子断为“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
(3)借助关联词确定句子的首尾。关联词或单独使用,或成对使用,无论哪一种都可标志着句子的首或尾。如2015年湖北卷“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 这句,抓住句中表顺承关系的连词“乃”,就可将句子断为“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5.明语法,辨句式
文言文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何……之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是典型的被动句式;还有“何……为”“得无……乎”“非惟……抑亦……”等固定句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的“帮手”。
如《秦晋崤之战》“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这句,抓住句中的固定句式“何……为”就可将句子断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6.找修辞,巧判断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较好地断句。如课文《阿房宫赋》中的句子:“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这六种策略,我们要综合运用、灵活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文的断句,应建立在句子表意精准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句子表意不精准,就算符合断句规律,也是错误的。如《论语》中的这段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非常高兴,连肉的味道都尝不出来,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后人对句中的“三月”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因此这段话也有两种断句方法。一种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另一种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前一种强调的是“闻韶”的时间,后一种强调的是“不知肉味”的时间。很显然,“不知肉味”与“三月不知肉味”在程度上有很大差别。联系下文“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来看,这一句显然是为了表现孔子欣赏《韶》乐到了忘我的境界,以至于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因此,还是后一种断句较好。【随堂演练】(2015湖北卷)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参考答案】 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
第三篇: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 倒装句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 倒装句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 倒装句由查字典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B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A主谓倒装。
1、渺渺兮予怀。—“渺渺”是主语“予怀”的前置谓语,译:我的心想得很远很远啊。(《赤壁赋》)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1、何为其然也?—(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为什么箫声这么悲凉呢?(《赤壁赋》)
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
3、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
4、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鸿门宴》)
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装)译:今天的事情怎么样?(《鸿门宴》)
6、客何为者?—(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客人是干什么的?(《鸿门宴》)
7、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
8、沛公安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沛公在哪里?(《鸿门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1、及时相遣归。—(相遣归是遣归相的倒装)译:趁早送我回娘家。(《孔雀东南飞》
2、嬉戏莫相忘。—(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孔雀东南飞》
3、誓天不相负。—(相负是负相的倒装)译:我指天发誓,绝不会辜负你。《孔雀东南飞》
4、好自相扶将。—(相扶将是扶将相的倒装)译:好好侍奉婆婆。《孔雀东南飞》
5、还必相迎取。—(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装)译:那时一定去接你。《孔雀东南飞》
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装)译:永远不要忘记我啊《!孔雀东南飞》
7、君既若见录。—(见录是录我的倒装)译:您既然如此惦记我。《孔雀东南飞》
8、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自意是意自的倒装)译:但是我没有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鸿门宴》)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多数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
1、凌万顷之茫然。—(茫然是万顷的后置定语)译:越过茫茫的江面。(《赤壁赋》)
2、客有吹洞萧者,—(吹洞箫是客的后置定语)译:有吹洞箫的客人(《赤壁赋》)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知其事是宾客的后置定语)译: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荆轲刺秦王》)
4、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是白璧的后置定语,一双是玉斗的后置定语)译:我拿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给亚父。(《鸿门宴》)
5、群臣侍殿上者.—(侍殿上是群臣的后置定语)译:侍立在殿上的群臣。(《荆轲刺秦王》)
6、金千斤,邑万家。—(千斤是金的后置定语,万家是邑的后置定语)译: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荆轲刺秦王》)
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举所佩玉玦以示之的后置定语)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暗示项王。(《鸿门宴》)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应为“苏子与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赤壁赋》)
2、月出于东山之上。(应为“月于东山之上出。”)(《赤壁赋》)
3、徘徊于斗牛之间。(应为“于斗牛之间徘徊。”)(《赤壁赋》)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应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赤壁赋》)
5、相与枕藉乎舟中。(应为“相与乎舟中枕藉。”)(《赤壁赋》)
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应为“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游褒禅山记》)
7、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古人之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游褒禅山记》)
7、沛公军霸上。(应为“沛公(于)霸上驻军“)(《鸿门宴》)
8、徘徊庭树下。(应为“(于)庭树下徘徊”)《孔雀东南飞》
9、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为“夫今樊将军,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译: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荆轲刺秦王》)
10、嘉为先言于秦王曰。(应为“嘉为先于秦王言曰。”)译: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说道。(《荆轲刺秦王》)
11、燕王拜送于庭。(应为“燕王于庭拜送。”)译:燕王亲自在庭前拜送。(《荆轲刺秦王》)
12、见燕使者咸阳宫。(应为“(于)咸阳宫见燕使者。”)译:(秦王)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刺秦王》)
13、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应为“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译: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鸿门宴》)
14、具告以事。(应为“以事具告。”)译:把事情全告诉了他。(《鸿门宴》)
15、长于臣。(应为“于臣长。”)译:比我大。(《鸿门宴》)
1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应为“以沛公言具报项王。”)译:把刘邦的话全部报告了项羽。(《鸿门宴》)
17、得复见将军于此。(应为“得于此复见将军。”)译: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鸿门宴》)
第四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常用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常用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常用方法绝对是关键。掌握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这些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在了解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时候,对下面这些方法一定要认真掌握。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要点:
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比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删: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狼》:“肉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补: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比如《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换: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如《观潮》:“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校阅水军。”这里的“岁”应换成“年”。
调: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如《核舟记》:“石青糁之。”这里的“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时必须译出。
意: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白,应用意译。如《鸿门宴》:“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
扩: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高三语文复习,我们有很多的要点内容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掌握高三语文复习中的这些要点内容,我们的复习效果才能变的更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理解一下。
一、端正态度
尽管谁都知道语文很重要,但就现实来看,真正努力学语文的同学并不多,其原因主要是缘于同学中普遍存在的二种错误认识。
1、认为语文拉分不大。
这些同学似乎很精明,常拿语文和数理化比较,认为语文的拉分远比不上理科。他们看到语文成绩最落后的也能考七八十分,最优秀的也就一百二三十分,相差五六十分,不大;不像理科,最高的近一百五,最低的也许五十以下,相差一百,真是悬殊。这种比较从表面看很有道理,但事实上经不起推敲,只看到了一面,没有看到另一面。因为真正称得上拉分的应该是总体水平相差不大的同学之间的比较,看他们是否因为某一门功课的缘故而使总成绩受到了影响,这两位学生应该是具有可比性的。如果两位学生总体水平不在一个档次,也就不具备可比性,那又何必比呢?再说,我们看拉分,不应局限于个别与特殊,应着眼于整体与普遍,就全体看,在高考中,因为某一门理科而损失几十分的同学并不比因为语文而损失几十分的同学多。每年高考,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语文只考八十来分,也会有一批学生语文考到一百二十多分,之间的较为普遍的拉分是三十至四十分。而一门理科的较为普遍的拉分也就三四十分,这点大家可以通过去看前几届的毕业生的高考成绩而得到证明。
2、认为语文提高不快。
语文的“广”和“深”常令人望而生畏,以致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认为语文要提高比什么都难。语文的学习好比在一湖水里放盐,明明放了很多,依然尝不到咸;不像有的功课的学习,好比在一碗菜里放味精,放一点点就感觉很鲜。然而,盐放几天也许感觉不到,放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是一定可以感觉到的。语文的提高快不快,要看你确立一个怎样的时间范围。如果确定为一星期,那肯定是比不上其他功课的;如果确定为一个月或者一学期,那就绝对不比其他功课慢。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端正了语文学习的态度,确立了语文学习的信心,下面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才能对你发挥作用。
二、积累知识
语文经过了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它的广是任何一门功课都比不上的,语文的高考又涉及了语文知识的方方面面,大到一篇作文小到一个标点,其间还涉及到古文现代文散文科技说明文社科类论文古诗词等的阅读水平的考核,没有一样可以轻忽,没有一样可以轻易掌握,都需要下大功夫,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三的语文学习中尤其要注意平时的点滴积累。这积累的内容可分两个方面,要求每位同学准备好两个本子。
1、基础知识的积累。
在高三阶段,需准备好一本基础知识的摘录本。在平时做练习时,或在听老师讲课时,一遇到自己不曾掌握的语音、词语、成语、近义词区别法、标点用法、病句识别法等都随时记录,且时常翻阅,熟记于心,这方法如能坚持半年,定可提高高考中选择题的得分。
2、写作材料的积累
高考作文在高考中占60分,是所有功课中的所有题目里占分最多的一道题。我们对这道题绝不能顺其自然、听天由命,一定要积极采取主动,平时做个有心人。所以,要准备好一本材料摘录本,平时阅读时遇上好的例子,要做好摘录。那么,什么样的例子才是好例子呢?一般说来,例子可正可反,可以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但常被忽视的细节,但这些例子都必须是能给我们启发的,能震撼我们心灵的。它的内涵越开放越好,应“横看成岭侧成峰”,能以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做人的道理,这样,我们在写作时,碰上不同的话题却可用这相同的材料,只需在论述时,围绕这材料的和话题吻合的那一侧面展开论述便可。在积累材料时还要注意你的材料的多样性,应避免同一主题同一类型的,应尽可能地涉及不同领域,涉及古今中外,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要注意它的新颖、别致,尽可能做到“人无我有”。当这样的材料准备到百个左右,高考时无论它要我们写什么作文,基本上都不会无话可说,无例可举。
第五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应对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应对方法
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不出现语病,句意不改变”。但是,总有不少学生在翻译时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造成“硬伤”,影响得分。现就这些经常出现的毛病整理如下:
一、该留不留,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将它保留下来,但有些同学却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例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比境,常通商贩。
误译成: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珠宝,同越南接界,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例2其李将军之谓也。
误译成: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
以上两题就犯了固定名词强行翻译的毛病,例1中的 “交觐”是地理名词,例2中的“李将军”是李广将军,都应保留下来不作翻译。
二、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有的同学,在翻译时往往出现个别词语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例3今之朝臣无以易薛永昶者。
误译成:如今的朝臣当中,无以替代薛永昶的。
例4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误译成:服从命令而放纵敌人,非良将也。
例3中的“无以”应译为“没有谁可用来”;例4中的后半句也没作翻译,应译为“不是好的将领”。这两句都因为翻译不彻底而造成了文白掺杂,不伦不类的错误。
三、该拆不拆,古今混淆
古代汉语中有某些复合词在形式上跟现代汉语的某些双音节词一样,但它们是两个词,表达两个意思,翻译时应当拆开,可有些同学把它当成一个词来处理。
例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误译成:带领妻子和乡里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例6处分适兄意,哪得自由专。
误译成:怎么处罚顺从你的意思,哪能我自做主张。
以上两例的译文都犯了盲目的以今义替代古义的毛病,例5中的“妻子”在古汉语中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例6中的“处分”在古汉语中是“处理安排”的意思。
四、该换不换,简单组词
一些同学在翻译词语时只会简单组词,把一个单节的词语变成双音节词语,不会结合语境,换用另一个词语来翻译。
例7意气益厉,乘胜逐北。
误译成: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向北追赶。
例8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误译成:稍微的看一下公子,公子的表情更加和善。
例9阿母谢媒人。
误译成:刘母向媒人道谢。
例7句中的“北”并非指“北方”而是指“败兵”、“败北”;例8中把“微”错译成了“稍微”,结合语境应译为“偷偷的,悄悄的”;例9中“谢”的翻译也没有结合语境,误译成了“道谢、感谢”,在这里应译为“推辞、谢绝”。
五、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还有些词语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这些词语在翻译时不
作意译,而应省去。还有一些偏义复词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素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啰嗦赘余。
例10婴之亡,岂不宜哉?
误译成:婴的逃亡,难道不应该吗?
例11宋何罪之有?
误译成:宋国怎么会有可能怪罪他呢?
例10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把“之”删去,可译为“婴逃亡,难道不应该吗?”;例11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翻译时也应
删去,可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呀?”
六、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古代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还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能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
例12范氏富,盍已乎?
误译成:范家富贵,何不停止呢?
例13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误译成:陈述茶和盐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
例14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误译成:范献子抓住并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例12中省略了“已”的宾语“婚姻之事”,翻译时要添加上才能使句意完整;例13的译句中明显缺少陈述的主语“他”,且陈述的也非“茶和盐的利弊”而应是“茶制和盐制的利弊”;例14是个省略句,省略了“执而纺”的宾语“董叔”翻译时也应该补上。
七、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古代汉语中存在倒装句,倒装句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先调整语序,再作翻译;除此之外的一些句子,虽
不是倒装句,但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的规则,所以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
例15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
误译成:他孝顺恭谨,传到他的族人中,他讲信用和道义,彰显在朋友间。
例16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误译成:喝酒,在这个亭子里作乐。
例17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误译成:(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又何必请示他呢?
例15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其孝谨于其族闻,其信义于其友著”,翻译时可译为“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例16也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于斯亭饮酒而乐之”,应翻译成“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把这当作乐趣”;而例17句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欲而得之,又请何焉”,应翻译为“(你)想要的(东西)
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