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全(现当代)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 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人的文学”:
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双簧信: 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新文学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复古主义者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却暂时没有人公开出来讲话。于是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写信,再由刘半农写复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
林蔡之争:
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出来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琴南)。这位古文家极力反对以白话文代替文言,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运动大张挞伐,又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攻击文学革命领袖。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致林纾公开信中则重申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李大钊、鲁迅也发文谴责“国粹家”历史倒退行为。林纾所代表的守旧派对新文学的反攻,并没有什么理论力度,只停留在人身攻击和政治要挟的层面,反而激起了新文学阵线义无反顾的抗争。
学衡派:
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1933年,《学衡》停刊。
甲寅派:
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鸳鸯蝴蝶派: 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黑幕小说:
中国近代小说流派。约在1915~1918年间与鸳鸯蝴蝶派前后相继,盛行于上海。当时多种杂志、大小报副刊均刊载这类小说,代表作是1918年出版的《中国黑幕大观》及续集。此类小说反映了这一流派作者游戏的、消遣的、趣味主义的文学观。《中国黑幕大观》洋洋百万言,涉及社会各界人物、事件,但不外乎都是些风流案件、私娼秘史之类,专以揭露阴私、泼污水、进行人身攻击为能。虽然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丑恶,但在写法上赤裸裸地描绘现实,社会效果适得其反,有些作品还成了军阀、政客相互中伤、攻讦的工具,在五四运动后即销声匿迹。钱玄同、沈雁冰、鲁迅曾撰文加以批判。
文学研究会(第一章):P13 1921年1月,于北京成立。代表人物:周作人、郑振铎、茅盾(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叶圣陶)、朱自清、冰心、庐隐、俞平伯、老舍、丰子恺等。《小说月报》为代用会刊,还编印了《文学旬刊》及《诗》、《戏剧》月刊等刊物。
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信仰:“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以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其主要倾向;文学研究会倡导和创作的反映各种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问题剧”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盛极一时;文学研究会注重翻译,以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居多。
影响:它承接了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创造社(第一章):P13 1921年6月,于日本东京成立。代表人物: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潘汉年、阳翰笙等。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
文艺思想基本倾向是浪漫主义,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文学活动,尊自我、重主观、崇天才、讲神会,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艺术以感情为生命。他们创作了许多浪漫主义倾向的诗歌、小说及戏剧,翻译也以欧美浪漫主义作品为多。创造社也是具有较多现代主义气息的新文学社团。
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在当时形成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成为当时新文学中和现实主义并峙的两大文学主潮。
1925年“五卅”以后,是创造社后期,郭沫若、成仿吾等主干人物思想变化,提倡革命文学;1928年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年创造社被国民党查封,成员多数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新月社与新月诗派(第一章):P14 1923年于北京成立。代表人物:胡适、陈源(陈西滢)、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原是一个文化社交团体。1926年4月,徐志摩在《晨报》上开辟的《诗镌》为其代表性刊物。和新月社有关的有影响的文学活动,一是新月诗派的活动;二是1928年《新月》月刊的创办。
《新月》是一个综合性的刊物,文学是其一个方面。徐志摩在《新月》创刊号上提出“健康与尊严”的原则,梁实秋在《新月》上发表文学表现人性的理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左联曾对他们的原则和理论展开论战。
新月诗派活动分前后期。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编《诗镌》周刊,要求创造新诗的新格式新音节,闻一多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新诗“三美”的格律诗理论主张,闻一多、徐志摩及朱湘、饶孟侃、刘梦苇等等发表新格律诗创作,称为“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对新诗发展有积极意义。
1931年,徐志摩又创办《诗刊》,后期有陈梦家等等。是年,陈梦家编《新月诗选》,收18人的诗,展示了新月诗派阵营及诗作成就。新月派的小说家有沈从文、凌叔华等。
湖畔诗社(第六章):P97 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具有浪漫抒情倾向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为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出版合集《湖畔》,同年还出版了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文学史上称这四位诗人为“湖畔诗人”。该诗社以写作爱情诗闻名。被朱自清评为“真正专心致志作情诗”的诗歌团体。
内容:爱情诗与自然景物诗都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清新、美丽。形式:自由诗、浪漫主义手法;天真、开朗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鸳鸯蝴蝶派(第四章):P71 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又名礼拜六派(因鸳鸯蝴蝶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而得名),始于20世纪初,1912—1917年为其繁盛期,直至1949年才基本消失。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小说新报》、《小说大观》等。文学主张是把小说作为“游戏”和“消遣”的工具。这一类文学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总体特征是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代表作品有:徐枕亚《玉梨魂》、李涵秋《广陵潮》、包天笑《上海春秋》等。
其主流为言情小说,有坏的支流如黑幕小说等。鸳鸯蝴蝶派小说内容多为才子佳人恋爱婚姻,接触到婚姻制度不合理,但又常囿于礼教。其中好的有一定社会、艺术价值,但也有许多作品以营利为目的而粗制滥造。这一流派在小说形式、技巧方面有承前启后作用。文学研究会对其游戏、消遣的文学观进行过批判。
问题小说(第三章):
是“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排头兵,主要在1919—1923年兴盛一时。一般说来,凡是明确地接触某一社会现象或人生现象,有意识地提出问题,甚至试图解答问题的小说,都可谓之“问题小说”。主要作家:冰心、王统照、叶圣陶(叶绍钧)。主要作品:《狂人日记》1918、《药》1919、《阿Q正传》1921、《是爱情还是苦痛》罗家伦、《这也是一个人?》叶圣陶、《两个家庭》《超人》《斯人独憔悴》冰心。
乡土小说(第三章):P52 指20Y初出现于文坛的一股文**流,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重要作家: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等寓居京沪的青年作者。主要作品:王鲁彦《柚子》、彭家煌《怂恿》、台静农《地之子》、许钦文《故乡》、蹇先艾《水葬》、许杰《惨雾》。
抒情小说:P56 在“问题小说”和“乡土小说”相继出现的同时,自叙传抒情小说也在“五四”时期的文坛上大发溢彩。自叙传抒情小说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理,侧重作家对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
重要作家:以郁达夫为主的创造社抒情作家群体、王以仁、庐隐、dan女士(冯沅君)、浅草社与沉钟社作家、语丝社的冯文炳、废名及具有抑郁色彩的许地山等。
主要作品:郭沫若《漂流三部曲》:《歧路》《十字架》《炼狱》;郁达夫《沉沦》;王以仁《孤雁》;庐隐《海滨故人》;许地山《命命鸟》。
小诗:P98 是从国外输入的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短小的篇幅包容了广阔的空间,从外部客观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心感觉、感受的表现,自由诗体的句法与章法趋于简约化。
零余者:P57 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主人公大都是“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己,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漓,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经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象征诗派(第六章):
象征诗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新诗流,出现于20年代中期,代表诗人为“诗怪”李金发,这时期连出三本象征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以象征、暗示手法营构意象表现内心感受。同时还有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创造社诗人,这时期也致力于象征诗创作,各自出版象征诗集。冯乃超《红纱灯》加强了诗的色彩感,被称为“轻纱诗人”。穆木天、王独清还发表《谭诗》等文阐述自己的象征诗理论见解。
初期象征派几乎与新月派同时出现,他们并没有结成一个团体,也没有专门的刊物,只因都师法于法国象征诗派,才形成有共同思想倾向和艺术追求的流派。
闲话风:P39—40 闲话也称“漫笔”,不仅指题材上的“漫”无边际,而且是行文结构上的兴之所至的随意性。“闲话风”是作者与读者的精神对话,作者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达到精神的互补,而非趋一。“闲话风”的散文就具有平等、开放的品格,充溢着真率之气,弥漫着自然、亲切、和谐、宽松的氛围。
语丝社:
1924.11成立,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冯炳、俞平伯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语丝》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之称。林语堂所创造的那种着重社会批评、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语丝体”,鲁迅的许多杂文及散文诗集《野草》各篇均发表于此,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语丝》小说家有冯文炳(废名)等。《语丝》于1930年停刊。
《新青年》“随感录”:P114 1918.4《新青年》第4卷第4号起首创“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议论时政、社会批评、文化批评的短小精悍的论文——杂文。《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鲁迅、周作人等,鲁迅的杂文最具有代表性。他们当时带动了许多杂志、报刊,开辟了杂文园地,推动了现代杂文的写作热潮,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言志派散文:P116、117 周作人提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话体为主要体式的“言志”小品文的理论,形成了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言志派”散文。
内容:①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即抒我之情,把叙事、说理、抒情都浸在自己的性情里; ②更乐于饮苦茶、读杂书,陶醉于“苦雨斋”阴郁如雨的古典氛围里玄思、冥想,表达“凡人的悲哀”,“在文学上寻找慰安”。
形式:追求自然而隽永,富有艺术意味的闲谈。语言将口语、文言、欧化语杂糅调和,产生一种涩味与简单味,耐人咀嚼。
冰心体:P118 “冰心体”的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 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所谓冰心“心中要说的话”,简言之即“爱的哲学”,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
语丝文体(第七章):
在《语丝》周刊上刊载的散文,内容以社会批评、文化批评为主。内容上“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形式上主张“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在艺术上主要以文艺性短论、随笔为主要形式。文笔幽默、泼辣,时称“语丝体”。分为两大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言志”的小品文,以鲁迅为代表的战斗的杂文。在现代散文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春柳社:P126 1907.2,由中国留学生组织,在东京成立,是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主要成员: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等。搬演了《茶花女》;改编并演出五幕剧《黑奴吁天录》,这是中国最早改编的话剧。春柳社在公开发表的《演艺部专刊》里宣称,他们所要创造的,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以语言、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形式,当时称之为“文明戏”。1912年,春柳社成员陆续回国,组成了“新剧同志会”。1914年在上海建立了“春柳剧场”,大张旗鼓地组织职业性演出活动。
文明戏:P127 “天知派新剧”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模式。因形式新颖和内容贴近现实,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为表达对新剧的夸赞,人人纷纷称之为“文明戏”。欧阳予倩在《谈文明戏》一文中说:“‘文明戏’的‘文明’二字用热情的观众赠予的美称,以示进步或先进的意思。”
天知派新戏:P127 1910年底,由任天知发起,聚集了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等优秀戏剧人才,组成了中国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进化团。他们打着“天知派新戏”的旗帜,以《血蓑衣》、《东亚风云》、《新茶花》一炮打响,演遍大江南北。
“天知派新戏”是“广场戏剧”的先河。内容上反映现实,具有教化功能,有功利性。形式上不在固定的剧场内演出。
民众戏剧社(上海民众剧社):P131 1921.5,成立于上海,汪仲贤首先提议,并联合了陈大悲及新文学界中的沈雁冰、郑振铎、熊佛西等人。这是“五四”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同时创办了《戏剧》月刊,这也是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专门性戏剧刊物。
理论主张:①第一次在中国倡导了民众戏剧的观点;②极力主张创作自己的、适合我们社会的戏剧;③在舞台艺术方面,要求建立新的戏剧观念、表演技巧、导演制度等;④在剧团体制方面,倡导非营业性质,不受资本家操纵,并独立于国家的支配存在,具有艺术实验性质 自由喜悦。
1922.1,民众戏剧社的活动中心由上海转移到了北方,扩建为新中华戏剧协社。
上海戏剧协社:P130 1921冬—1933,是接受“爱美剧”理论的影响,在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演剧团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中国早期戏剧团体中历史最长的一个,成员最早有应云卫、谷剑尘等,后来欧阳予倩、洪深加入,增添了活力。
1922.1,民众戏剧社转移到北京后,上海戏剧协社成为南方“爱美剧”活动的主力军,直到1933年,长达12年之久。其中洪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①女演员登台演出;②提出严格的剧场管理制度。洪深是早期中国戏剧奠基人之一。
爱美剧:P131 汪仲贤在1920.10,演出箫伯纳《华伦夫人之职业》失败后,于1920。11发表了《优游室剧谈》。1921。1提出了“仿西洋的Amateur”,“组织一个非营业性质的独立剧团”的主张。Amateur音译成“爱美剧”,正式提出了“爱美剧”的理论主张。
陈大悲参加上海民众剧社后,受到汪仲贤的启发,也受到学生演剧活动的鼓舞,于1921。4至8月,在《晨报》上连载了《爱美的戏剧》长文。1922。3,编译出版了《爱美的戏剧》一书,对“爱美剧”的兴趣、起因、剧本、导演、表演、舞台艺术设计都有比较系统的论述与介绍。
“爱美剧”理论提出后,学生业余演剧活动出现高潮,并成为这一时期话剧运动的中心。南、北分别以上海、北京为中心。“爱美剧”是现代话剧在中国舞台上最初的尝试,是文明戏向现代话剧过渡的产物。
小剧场运动:P131—132 起源于19C末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以后风行于英、德、荷兰、俄、美、日等国,这是一次以易卜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在西方剧坛占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戏剧的戏剧革新运动,它揭开了西方(与日本)现代戏剧的帷幕,在戏剧观念以及戏剧文学、导演、表演、舞蹈、美术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
中国的“小剧场运动”:以业余的、非营业性的取代职业的、商业化的戏剧革新运动。倡导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①建立不同于文明新戏的新的戏剧体制,使中国话剧走上正规化、专门化、科学化的道路。②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与建立一整套新的戏剧美学原则与表演体系和模式。创造出了“剧场戏剧”的创作与表演模式,即“大剧场运动”。
第四堵墙:P132 强调再现人生的真相,自然的生活的原态:“舞台上的生活,正如你透过一垛墙看到人家屋里那样”,因此,戏剧的最高目的是创造充满真实生命的“舞台的幻觉”:舞台美术追求逼真的、生活化的效果。
南国社:P134 1926年,田汉与唐槐秋合办“南国电影剧社”;1927年,又将其扩大为“南国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话剧团体,先后办《南国》半月刊、《南国特刊》、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等,开展话剧运动在1928至1929年,多演出田汉创作的剧本。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其鲜明风格特色。
革命文学论争:P150 指的是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后期太阳社、创造社之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论争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包括国际革命文学队伍内)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以及对鲁迅、茅盾等进行宗派主义的攻击。鲁迅、茅盾等进行反击,阐述自己对革命文学的意见,批评创造社、太阳社的错误。
性质:这是革命文学内部的论争。
结果:论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注下(创造社、太阳社多数成员是党员)停止。影响:论争提高了双方的思想,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形成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热潮,从而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文艺大众化论争:P152—153 “左联”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开展了三次文艺大众化的讨论:①1930年,“左联”成立前后,提出了“大众化——到工农群众中去”,基本上只是个空泛的口号; ②1932年前后,涉及到作家生活要大众化,培养工农作家,重点讨论了采用通俗形式的问题,鲁迅写了《论旧形式的采用》、〈〈拿来主义〉〉; ③1934年,夏天发生过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的讨论,主要针对文言回潮,围绕文字改革,讨论大众语的改革。目的在于缩短文学与群众的距离,多创作大众文艺作品。
“两个口号”论争(第九章):
指的是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
原因:这两个口号都是因日寇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
过程:“国防文学”按周扬的说法,指的是:号召一切民族作家,不问他们的阶层,都来创造抗敌救国的作品。这个口号团结了一批抗日爱国的艺术家。缺点是,有些作品只强调民族矛盾,忽视了阶级矛盾。为了补充“国防文学”的不足,由胡风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鲁迅抱病写了《论我们现在的文学运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主张以“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为总口号,以“国防文学”为具体口号,两个口号并存。但是,因为鲁迅派与周扬派宿来不睦,所以引起了周扬等人的误会,并引发了一场论争。
性质:这是左翼文学界在新形势 下围绕建立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由于某些思想分歧而发生的论争。
影响: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
“自由人”和“第三种人”:P154 “自由人”指《文化评论》的胡秋原,“第三种人”指《现代》的苏汶。胡秋原在1931.12《勿侵略文艺》一文中自称“我是一个自由人”,说“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在《阿狗文艺论》一文中反对‘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他尖锐批判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也批评左联。
在左联和胡秋原进行论辩时,苏汶著文以“第三种人”身分声援胡秋原,说“第三种人”是“死抱住文学不放”的“作者之群”,反对文学上的“干涉主义”,要求给作家充分的创作自由。左联和他们开展了关于“文艺自由”的论战。
这是一场复杂的论争,一方面,胡秋原、苏汶有着文艺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的倾向;另一方面,左联对文艺与阶级、政治有着简单化、机械论的倾向。
通过论争,左联也检讨了自己“机械论的和左倾宗派主义的错误”。
“左联”:P150—151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3。2成立于上海。出席成立大会的有:鲁迅、冯雪峰、冯乃超、柔石、蒋光慈、田汉、阳翰笙等。刊物有:《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学周报》、《文学导报》、《文学》半月刊等,接办和该组了《大众文艺》、《现代小说》、《文艺新闻》等期刊。
性质:“左联”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组织,明确宣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之一翼。理论纲领:“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了社会地位’的小资产的倾向”,并表明要“援助并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在成立大会上,鲁迅做了后来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总结了革命文学倡导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指出“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友翼作家的”。
影响:左联的成立推进了革命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在白色恐怖的艰难环境下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创作了不少优秀的革命文学作品,成为国民党统治区一面鲜艳的战斗红旗,对中国革命和新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6年春,为了服从旨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左联”解散。剧联:P328、329 1930.8,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集合了辛酉、南国、摩登等进步戏剧团体,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又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在“演剧大众化”的口号下,努力不戏剧向大众普及。主要剧团:“大道剧社”、“春秋剧社”、“光华剧社”、“蓝衣剧团”。
强调演剧是“一种政治的辅助工作,所以是武器的艺术、斗争的艺术。”他们突破了话剧只能在都市剧院演出的狭小圈子,开始走向“广场戏剧”。
中国诗歌会:P271—272 1932.9,成立于上海。性质: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发起人: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卢森堡)等。上海总会有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
内容: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提出“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
主张:①反映大众、时代的社会现实; ②反映无产阶级的认识。这是一个与革命同一步调,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普罗文学:
1928—1930年革命文学初期,是普罗文学阶段。创造社、太阳社作家是普罗文学的主要作者。普罗文学反映了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了工农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了一些小资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低潮时白色恐怖下的心态。作品很多具有很强的革命气息,一时风靡文坛,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但普罗文学存在严重缺陷,最主要的错误是“革命的浪漫蒂克”,把残酷的现实斗争理想化、浪漫蒂克化。同时,革命文学初期的图解左倾盲动的倾向未得到清算。因此成功作品不多,代表作有:蒋光慈〈短裤党〉、〈菊芬〉等。
东北作家群:P238 形成于30Y中期,作品充溢着深沉的力,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罗烽、白朗、李辉英等,是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作品反映了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表达对敌伪的仇恨,对故乡的眷恋,对早日光复国土的愿望,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倾向,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粗犷的地方风格。作品有:萧红《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端木蕻良《鹚鹭湖的忧郁》、骆宾基《边陲线上》。
社会剖析小说:P237 是以茅盾为首的一类小说,包括沙汀、吴组缃、叶紫等的左翼小说,其特点是:用二元对立的因果关系来表现复杂的社会斗争的。在创作时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维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主题清晰,戏剧性冲突集中撼人,细节刻画人物雕镂性强,但情节结构呈封闭型,是左翼文学内部的主流小说体式。
京派:P242 30Y以北京为中心的小说流派,沈从文是“京派第一人”,还有周作人、废名、芦焚、林徽因、萧乾、朱光潜等。所以称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当时在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作品较多地在京津刊物上发表。林徽因、朱光潜组织的2个京派文学沙龙,把北大、清华、燕京几个大学的作者松散地组合起来,具有“学院派”的眼光。几代的京派文人活跃于《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艺杂志》这些报刊上。
主张:关注人生,但是与政治斗争保持距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世俗化。多数是现实主义手法,也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散文化、诗化。
小说特点:①创作题材是乡村中国; ②追求人文理想,人的尊严,和谐生命的境界; ③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讽刺体样式。海派:P247—248 中国现代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集中表现在30Y的上海。代表作家:张资平、叶灵凤等。
特点:①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小说注重可读性,迎合大众口味,是一种“轻文学”; ②过渡性地描写都市。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夜总会、赌场、酒吧、投机家、交际花等,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 ③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造成一种“新式的肉欲小说”; ④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新感觉派:P251 30Y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的小说流派,以《现代》杂志为主要刊物,是第二代海派。代表作家为穆时英,被称为“海派大将”,还有刘呐欧、施蛰存、叶灵凤等。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源于20C20Y日本的新感觉派。
内容:多表现半殖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是病态生活的描写,以快速的节奏和多变的画面表现现代都市的光怪陆离的生活,刻意追求主观感觉印象。
特点: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即在世俗化、商业化的都市中,极力捕捉新的感觉意象,挖掘心理、潜意识、瞬间体验和感觉,把主观感觉投射到描写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
影响: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在形式技巧上翻新花样。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心理分析小说:P252—253 出现于30Y,以施蛰存为代表,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进行创作。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去开掘人物的潜意识、隐意识,表现人物的变态心理、梦幻心理,表现任务的性压抑、苦闷、变态。
施蛰存在30年代创作了一批心理分析小说,深入细致地严肃地描写人物的性心理、性压抑、性转移、性变态等等,代表作品:历史题材:《将军底头》、《石秀》、《李师师》等; 对现代都市女性心理的分析的小说:《梅雨之夕》、《狮子座流星》、《春阳》、《善女人行品》等,在现代小说中别具一格,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内容和手法。
现代派:
19C末20C初,广泛流布于欧洲。现代派思潮是破坏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思潮运动,它使人们放弃熟悉的内容和形式。它首先是人们感到自己的存在没有意义或不合理,对知识、理性、个性、事物的因果关系以及语言本身都产生普遍的怀疑,于是,现代派作家发掘的不是客观世界,而是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追求梦境和抽象的瞬间感觉。技巧上广泛采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想象、意象、通感等。布局谋篇往往颠倒,时间没有了先后顺序,空间也失去了清晰的界线。
现代诗派:P279 30Y,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Y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的,同时还受到欧洲现代派影响。代表诗人: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路易士、李白凤、金克木等。
戴望舒1929年创作的《我的记忆》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1932。5《现代》杂志创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与成熟的重要园地,“现代派诗”也因《现代》杂志而得名。戴望舒、卞之琳、梁宗岱、冯至主编的《新诗》月刊出版,扩大了现代派诗的影响,在1936、1937年间达到了创作的极盛期。
《现代》编者概括现代诗派特点: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现代派诗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特点。诗作表现了幻灭中的追寻,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孤独寂寞的心态,追求语言的自然质朴、形式的自由舒展,以新异的手法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
莽原社:
莽原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新文学社团,成立于1925年,由鲁迅发起和领导,以创办《莽原》周刊、半月刊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高长虹等。《莽原》以提倡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多发表杂文、散文为特色。鲁迅的著名杂文《灯下漫笔》、《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及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各篇均发表于此。
未名社: 未名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新文学社团(成立于1925年),由鲁迅发起和领导,刊物有《未名》半月刊和《未名丛刊》等。主要成员有鲁迅、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等。未名社以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为主要特色;创作上以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为乡土文学的成功之作。
浅草社、沉钟社:
浅草社、沉钟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具有浪漫抒情倾向的新文学社团。主要成员陈翔鹤、冯至等。1922年创办《浅草》季刊,1925年停刊后,冯至等浅草社同仁和杨晦又成立沉钟社,创办《沉钟》周刊、半月刊,至1934年停刊。沉钟社文艺思想接近创造社,致力于创作,被鲁迅评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
论语派:
论语派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现代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以创办《论语》半月刊而得名,尚有《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均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性灵小品,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
美文:
美文的产生与周作人的大力倡导有关,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独语体: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P 简称“文协”。1938、3,成立于武汉。这是一个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包括了除汉奸以外的各派文艺家。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抗战期间历时最久的文艺刊物。文协在团结作家抗日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在文协成立大会上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作家与现实、群众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
“孤岛”文学:P 从地域而言,是指上海租界,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就时间而言,是指1937.11上海沦陷—1941.12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上海租界止,历时4年多。
“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是:①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文载道、周木斋等发表了许多密切联系现实、是非爱恨分明的杂文。王任叔和阿英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②戏剧特别活跃。业余剧团遍布于各学校、行业。于伶《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及上海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注意和民族气节,产生很大社会影响。
七月派和七月诗派:
七月派以胡风主编的《七月》文艺刊物而得名。《七月》于1937年10月创刊,1941年皖南事变后停刊,并出版“七月文丛”、“七月诗丛”,1945年后,又出版《希望》、《泥土》等刊物。《七月》等刊物培育了一批青年作者,小说方面有路翎,代表作有百万字长篇《财主的儿女们》。诗歌方面以艾青、田间为首(他们后来进入解放区),培育了绿原、阿垅、曾卓、鲁藜、邹获帆、彭燕郊、冀汸、牛汉等一批青年诗人,称为七月派或七月诗派。七月诗派以战斗的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诗为主要形式,是贯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中国新诗派”:P448-449 成立:抗战结束以后,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到了北平、天津,继续发表诗作与诗论。同期,南方的杭约赫[曹辛之]、唐湜、陈敬容、唐祈因成为上海《诗创造》的“四人核心”,以后又加入了辛笛。1948年,从《诗创作》中分离出来,创办《中国新诗》,与北方的穆旦等诗人联合起来,组成中国新诗派,提倡“新诗现代化”,即“新传统的寻求”。
主张:①中国新诗派的诗歌观念中的一个基本观念:“综合”,即“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 ②强调“诗的思维与语言的根本改造”,这集中体现了中国新诗派诗人的反叛性与异质性。他们的“现代诗”的定义:“现代化的诗是辨证的、包含的、戏剧的、复杂的、创造的、有机的、现代的”,“现代诗接受了现代文化底复杂性、丰富性,而表现了同样的复杂与丰富”。
当代文学
政治抒情诗:P149-150 是十七年诗歌的主要诗体样式。在这种诗体中,诗人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人身份,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思潮的评说与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是强烈的革命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即“实际上是抽象的思想、抽象的概念,但用了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这种诗体,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加以铺陈。代表诗人:郭小川、贺敬之。
“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山西派”/“‘火花’派”:
赵树理等山西作家因创作上有某些共性而被称为“山药蛋派”。马烽、西戎等的共性:①地域:长期生活、工作在山西,作品写的也多为山西农村生活; ②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的关系:主张在生活中“不作旁观者”; ③“写实”的风格,作品的思想、形象,来自“当前生活的底层”; ④重视故事性、语言通俗。
新生代诗歌 :
“第三代诗人”或曰“新生代诗人”、“后新诗潮”的集体亮相是在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以“现代主义诗歌大展”的方式集中介绍了由100多名第三代诗人分别组成的60余家自称诗派及其实验诗歌代表作品,如南京的“他们”,上海的“海上诗群”,四川的“莽汉主义”、“非非主义”、“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等等。
内容上,反英雄、反高、平民化成为后新诗潮的总体特征。艺术上,反意象、反修辞和口语化,是后新诗潮在语言实验方面的重要特征。以韩东、于坚为代表的原生态口语化倾向构成了对新诗潮经典性的意象语言规范的颠覆。
第四次文代会 :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是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对大会的祝辞,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文艺的新的观念原则。《祝辞》指出:“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对文艺的“行政命令必须废止”,作家“写什么和怎样写”,“不要横加干涉。”这对新时期文学在恢复期里大步走向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文学在复苏期的发展态势,是与这一阶段里一系列文艺观念的基本问题和创作中具有倾向性问题的热烈争鸣连在一起的。这些争鸣活动,既是理论界对新的创作成果的及时评价,又是对新时期文学发展历史的归纳、总结和升华,真实地记录了文艺观念拨乱反正的历程。
反思文学:
还是在“伤痕文学”兴盛之时,一批敢于思考、富有人生阅历的作家,尤其是一批因着我们党和国家在革命进程中的失误而历尽坎坷的作家,如王蒙、李国文、从维熙、张贤亮、方之、高晓声等,就率先突破了一般地提倡“恢复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口号的局限,提出了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写出了一批具有相当思想深度和历史深度的作品 茹志鹃于1979年2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
寻根文学:
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寻根小说”创作,“超越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历史深处而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和人类学的思考”。
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综览寻根小说,这一批作家对自己所寻的“根”究竞是什么,“文化”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等并不甚了然,其对“根”或“文化”的态度也较矛盾,概括地说大致有这样三类:一是持肯定态度,代表作主要有阿城的《棋王》。二是持否定态度,代表作有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三是持辩证态度,代表作有冯骥才的《神鞭》
朦胧诗: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杨炼、芒克、方台、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迅即成为一段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先锋小说:
在“寻根小说”和“现代派”小说并行推进的同时,一种激进的叙事实践初露潮头,这便是以马原的《拉萨河女神》(1984)、《冈底斯的诱惑》(1985)和《西海的无帆船》(1985)等小说为肇始的“先锋小说”潮流。先锋小说具有实验性,创作上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二是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三是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改革文学 :
“改革文学”作为新时期文学中最早“回到当下”的创作,以及作为本世纪文学发展进程中层后一次功利主义色彩突出、功利话语与审美话语结合得较为完美、表现得较有力度的小说思潮,含蕴着较为丰富的美学内容。
归来的诗人 :
70年代末逐步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诗歌主题从大悲大喜的歌颂、怀念和控诉,转向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与思考。最初在诗坛上主要还是50年代、60年代活跃的诗人,贺敬之、严辰、李瑛、邹荻帆、严阵、顾工、雁翼都曾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作品,他们的诗基本上是50年代、60年代诗的延续,只是诗中的政治内容、政治观点有了变化。随着一批批冤、假、错案的平反,诗坛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归来”诗人群。他们包括“七月”派诗人鲁黎、绿原、牛汉、曾卓、冀方、卢甸、彭燕郊、罗洛等,在“反右派”斗争中被处置的诗人艾青、公木、吕剑、唐祈、唐湜、苏金伞、公刘、邵燕祥、流沙河、胡昭、梁南、昌耀、孙静轩„„,也包括于50年代退出诗坛的九叶诗人。
伤痕文学:
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短篇小说《斑主任》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不久,《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便源于此。
表现“伤痕”作品的主要内容,可以大致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知识分子、国家官员受到的迫害,他们的受辱和抗争。一是写“知青”的命运:以高昂的热情和献身的决心投人这场革命,却成为献身目标的“牺牲品”。
如何看待这些作品,曾在1978—1979年发生过争论,不久,“伤痕文学”概念的贬斥含义逐渐消退,成为对一个时期文学思潮的概括。
“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品:《班主任》(刘心武)、《伤痕》(卢新华)、《神圣的使命》(王亚平)、《高洁的青松》(王宗汉)、《灵魂的搏斗》(吴强)、《献身》(陆文夫)、《姻缘》(孔捷生)、《我应该怎么办》(陈国凯)、《从森林来的孩子》(张洁)。
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是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郑敏等九人。九叶诗派的特点是:既忠于时代和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较多吸收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在他们的诗里得到了较好的结合。
天安门诗歌运动 :
1976年“清明节”前后,人民群众冲破当时的严厉禁令,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天安门诗歌”运动。这场诗歌运动所引发的机缘是政治性的。它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谴责,爱憎之情判然,体现出文学极强的现实功利性。诗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深沉思考,直面现实的战斗式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思潮趋向。尤其这些诗歌在1977年以后结集出版,使得“天安门诗潮”中的文学精神得以迅速广泛地传播,并引发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伤痕”类型文学创作的出现。
新写实小说 :
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意观察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在观察生活把握世界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仅具有鲜明的当代意识,还分明渗透着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哲学意识,但它减退了过去伪现实主义那种直露的、急功近利的政治色彩,而追求一种更为丰厚更为博大的文学境界。”
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创作方法虽仍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强调作品中所呈现的现实生活应有一种毛茸茸的原生状态的感觉;主题意蕴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与无奈,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提倡作家应“退出小说”、“零度介入”,即有意采用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等。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作家有刘震云、刘恒、池莉、方方等。
知青文学:
“知青”出身的作家,是80年代文学的重要支柱。他们的创作,在当时获得“知青文学”(或“知青小说")的命名。批评界对这一概念的使用,在涵义上并不一律。较普遍的说法是,第一,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第二,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他们后来的生活道路,如返城以后的情况。
与“伤痕文学”等一样,这个概念专指叙事体裁(小说,或纪实性叙事作品)的创作,表现“知青”的生活道路的创作,在“文革”期间已经存在,但这一概念在80年代才出现,说明它开始被看做一种文**流,具有可被归纳的特征。
70年代末到80年代,发表过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作家有韩少功、孔捷生、郑义、王安忆、史铁生、张炜、张承志、梁晓声、张抗抗、柯云路、叶辛、陈村、李锐、肖复兴、竹林、李晓、陆天明、朱晓平、陆星儿、老鬼等。
剧联: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戏剧家统一战线组织。1930年成立于上海。刘保罗、田汉、赵铭彝、于伶等曾担任党团书记。剧联成立后,起草并通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除在上海设立总盟外,先后在北平、汉口等地设立了分盟和小组,使左翼戏剧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在演剧方面,团结进步的戏剧工作者,组成50多个左翼剧团。其中上海就有艺术剧杜、南国社等。剧联领导的演剧活动,具有革命性、群众性和战斗性的特色。为了开展工人演剧活动,剧联成立了工人演出委员会,推动了工人剧运的发展。左翼戏剧运动为后来话剧向职业化、实用化过渡准备了条件。为中国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初步开拓了道路,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戏剧人才。1936年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自动宣告解散。
中国诗歌会:
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1932年成立于上海,由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共同发起。主要刊物是《新诗歌》。中国诗歌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廓清新月派、现代派在诗坛造成的某些迷雾,推进和发展革命的诗歌运动。中国诗歌会在内容方面主张“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方面则提倡“大众歌调”,就是要创作大众化的诗歌,使诗歌普及到群众当中去。中国诗歌会成立后,不仅注意诗歌创作,而且注意理论研究。他们探索诗歌大众化的途径,出版“歌谣专号”、“创作专号”加以实践。中国诗歌会对我国革命诗歌运动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京派:
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论语派:
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寻开心。由此引发了左翼作家与其的论争。
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民族主义文学: 是属于国民党的一个文学派别,主要成员有潘公展、王平陵、朱应鹏、范争波、黄震遐等。文艺主张鼓吹要建立“文艺的中心意识”,声称“文艺的最高意义,就是民族主义”。主要刊物《前锋周报》、《前锋月刊》。代表作是《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黄震遐的小说《陇海线上》《黄人之血》。“民族主义文学”的中心意识“民族意识”,实质上是封建意识与法西斯思想的混合,以此否定阶级意识,抹煞阶级斗争。鲁迅、茅盾、瞿秋白等著文揭露其“屠夫文学”、“杀人放火文学”的实质及丑恶表现。
现代派与现代诗派:
现代派得名于1932年出版的《现代》大型文学杂志,主要负责人为施蛰存、苏汶、戴望舒三人。《现代》发表各类作家的作品,包括左翼作家的作品。在《现代》上发表诗歌的人很多,一批诗人从思想到艺术有许多共同倾向,称之为“现代诗派”。现代诗派的首领是戴望舒,主要成员有徐迟、路易士、卞之琳、何其芳等。后又编《新诗》杂志,推进这股现代派诗潮。现代诗派的诗作表现了幻灭中的追寻、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孤独寂寞的心态,追求语言的自然质朴、形式的自由舒展,以新异的手法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这股现代派诗潮,因后期新月诗派向现代派转化,而汇成一股不小的潮流。被人称之为新诗的黄金时代和成熟期。除现代派诗外,还有现代派小说,以施蛰存、穆时英为代表,创作了一批心理分析小说和新感觉主义小说,称之为心理分析派和新感觉派。
心理分析派: 心理分析小说)代表作家施蛰存。其特点是运用弗洛伊德学说深入细致地严肃地描写人物的性心理、性压抑、性转移、性变态等等。此前,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叶绍钧、庐隐等的一些作品中,都有性压抑、性心理分析的成分,但一般都是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为主要创作特色,性心理描写作为其中的因素、成分。而施蛰存这时期创作了一批性心理分析小说,代表作有《梅雨之夕》《春阳》《石秀》等。心理分析派小说在现代小说中别具一格,丰富了文学表现生活的内容和手法。新感觉派:
(海派小说、新感觉主义小说)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蜇存、穆时英、叶灵风等。穆时英被称为是新感觉派的圣手,海派的大将。新感觉主义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新感觉派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夜总会、舞场、酒吧、投机家、交际花等是经常描写的场景和对象;极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着力表现二重人格,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代表作有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觉派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发起人包括全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近百人,理事会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文协”还提出了“文章入伍”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现实生和实际斗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的刊物,它对推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孤岛文学:
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一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等发表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二是戏剧活动特别活跃,于伶和《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的《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沦陷区文学: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的时代,纳入了沦陷区文学的轨道。在此之前,已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统称为“沦陷区文学”。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苏青的《结婚十年》等。在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堂语录》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七月诗派:
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又显示出各诗人充满个性的特色。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作。
七月派小说:
胡风主持的《七月》、《希望》等杂志,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它团结了路翎、丘东平等小说作者,主张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以及对于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这些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比七月派诗歌更能体现胡风的理论主张,多数都被编入《七月文丛》,并由胡风亲自撰写序文,故称之为“七月派小说”。代表作有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九叶诗派:
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战国策派:
该派是1940年前后出现的国统区的一个颂扬国民党统治、宣传法西斯主义文艺派别,因出版《战国策》杂志和在《大公报》开辟《战国》副刊而得名。代表人物是陈国济、陈铨、雷海宗等。他们提倡历史重演说,鼓吹强权政治。在文学上他们力图使文学恭恭敬敬地为国民党法西斯政治服务,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并把文学纳入表现恐怖的特务文学和表现狂欢的色文学的轨道。陈铨的话剧《野玫瑰》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是其创作标本。延安文艺座谈会:
召开于1942年5月,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当时解放区文学的主流是好的,但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克服错误观点,让文艺给民族解放战争以更大助力,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先由毛泽东作了“引言”的发言,经过作家三次讨论,毛泽东作了“结论”的发言。“引言”和“结论”合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
民族形式问题论争: 发生在抗战中期。1939年和1940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和“中国文化应有自已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的问题。国统区文艺界在学习和讨论中发生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向林冰的观点。向林冰的观点是:①“应该在民间形式中发现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他认为喜闻乐见应以习闻常见为基础,而民间形式是大众习闻常见的;②否定“五四”以来新文艺的形式。另一种观点以葛一虹为代表:①对旧形式全盘否定;②肯定新文艺在民族形式上的努力和成就时,否认新文艺在形式上存在缺点。郭沫若、茅盾、胡风等在撰文讨论中,都从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上论述民族形式的问题,胡风把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大众化问题联系起来,见解独到,郭沫若指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现实生活,茅盾指出新文艺民族形式的建立,要学习吸收中外文艺的优秀之处,要继续发扬五四以来的优秀作风,更要深入民族现实,提炼熔铸新鲜活泼的素质。这次讨论,是“左联”时期的文艺大众化讨论在新现实之下的继续和发展,对新文艺向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起了重要影响。
现实主义与主观战斗精神论争:
发生于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论争的一方以胡风为主,胡风撰文论述作家在创作中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十分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克服创作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偏向,争取现实主义的胜利。胡风的理论是有深度的、见解独到的。文章发表后,受到一些人责难。论争延续到40年代后期,邵荃麟、林默涵、胡绳等发表批评文章,胡风写《论现实主义的路》进行答辩。
文学与抗战关系的论争:
1938年12月,梁实秋在他主编的副刊上发表《编者的话》:“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载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也没有益处的。”虽不能说他在宣传文学“与抗战无关”,但他对抗战文学的态度,却不无偏颇之处。罗荪、宋之的、张天翼等撰文批判。郁达夫的《关于抗战八股的问题》既充分肯定文学为抗战服务,也批评分析了八股病的原因。
新秧歌运动:
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讲话》精神在文艺上显示的最初成绩。文艺工作者改变了轻视民间文艺秧歌的态度,与群众一起,指导改造了旧秧歌,使之成为反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新内容,熔戏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的小型广场歌舞剧。1943年春节秧歌闹得热火朝天,涌现了一批受群众欢迎的秧歌剧,如“鲁艺”的《兄妹开荒》等。新秧歌运动表现了文艺工作者面向群众、向工农兵普及的实践。
“随感录”作家群:
1918年4月,《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向其撰稿的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这些杂感作者被称为《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陈独秀的泼辣明快,钱玄同的汪洋恣肆,刘半农的爽直幽默与鲁迅的犀利凝重,展现了这一作家群的不同风格。而立论坚实、短小精悍、富于战斗力,则是其共同倾向。
问题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文学研究会作家的“问题小说”广泛地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主要不足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等。
自叙传抒情小说: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创造社的主要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及近代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
零余者:
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小诗体:
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徘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植三等人。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小诗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情感与感受的努力。小诗体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过渡的意义。
纯诗:
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纯诗”这一概念,即“纯粹的诗歌”。穆木天所谓的“纯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早期象征派诗人提出的“纯诗”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美文: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于1921年发表《美文》,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土地”。王统照、傅斯年、胡适等曾撰文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自己等一大批作家富有成效的拓荒,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春柳社:
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1907年正式公演《黑奴吁天录》。这是春柳社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创作活动,演出在东京引起了轰动,其影响达于国内。辛亥革命后,春柳社员陆续归国。1912年初,陆镜若在上海邀集欧阳予倩等人成立了新剧同志会,正式从事职业演剧。它始终保持着春柳社的宗旨和传统作风,因此可算作“后期春柳”。上海民众剧社:
“五四”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1921年3月在上海成立。发起者为沈雁冰、郑振铎、熊佛西、陈大悲、欧阳予倩等十三人。5月创办了《戏剧》月刊,这是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一个专门性戏剧杂志。民众戏剧社强调戏剧必须反映现实和负担社会教育的任务,认为它“是推动社会使前进的一个轮子,又是搜寻社会病根的X光镜”。总的说来,是和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基本上一致的。此外,他们还介绍了罗曼罗兰的“民众戏院”及西欧的小剧场运动,以助长“爱美剧”的声势。民众戏剧社的主要贡献是将“五四”革命精神在戏剧理论方面作了充分的发挥,也强调舞台实践,鼓励青年学生参加“爱美剧”运动。
国剧运动:
1926年,赵太侔、余上沅等一批留美学生在徐志摩主持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提倡“国剧运动”。他们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入手去建立“中国新剧”:在戏剧观念上,主张发扬传统戏曲“纯粹艺术”的倾向;在戏剧表现上,提出要“探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因而赞赏西方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进而提出要糅合东、西方戏剧的特点,在“写意的”与“写实的”两峰间,架起一座桥梁,并预言“再过几十年大部分的中国戏剧,将要变成介于散文、诗歌之间的一种韵文的形式”。——他们的这一设想,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由于不适合当时社会的需求,终未能实现,但作为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在现代戏剧发展史上留下了痕迹。
社会剖析小说:
以茅盾为首的一类小说,其特点是:表现时代斗争的重大题材,在创作一开始就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尤其是塑造时代性格,在戏剧冲突强烈的情节中描述人物的性格成长史或凸出人物性格的一瞬。在左翼内部,跟随茅盾如此创作的,有沙汀、吴组缃等人。这种小说模式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东北作家群:
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大河小说:
原是法国文学中的一种形式,特指那种多卷本连续性并带有历史意味的长篇巨著。李劫人曾留学法国,受其影响。30年代中期,他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变迁为基本线索,完成了三部曲式的历史性宏篇巨著《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具有宏伟的构架与深广度,被人称为是“大河小说”,其长篇巨著亦被称为“小说的近代史”。
汉园三诗人:
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开明派:
30年代独具特色的一支散文作家队伍,他们大都是上海立达学园的同事,30年代又聚集在开明书店周围,有丰子恺、夏丏尊、叶圣陶诸先生。“开明”同人散文家是积极的人生派,热切的爱国者,讲究品格、气节和操守。他们的作品平淡如水,明白如话,却擅于在平凡中开掘生活的哲理,追求高远的情境,严谨而有韵致。
上海艺术剧社: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领导的第一个话剧团体。由郑伯奇、沈端先等发起,1929年秋在上海成立。社长郑伯奇。出版《艺术》和《沙仑》等戏剧刊物及《戏剧论文集》,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发展新兴戏剧及“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并先后组织了两次公演,介绍了法国左翼剧作家罗曼罗兰的《爱与死的角逐》等具有革命倾向的剧目。它有力地促进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戏剧理论建设,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后浪漫主义:
上海“孤岛”和国统区内典型的通俗、先锋两栖作家,是徐訏和无名氏。这类作家的出现,一定意义上反映了40年代城市读者对小说的欣赏趣味的提高。有人称之为“后浪漫主义小说”,强调了他们的文学品位,既有浪漫主义理想,又渗入现代主义精神。他们的小说具有浪漫主义的手法,抒情的笔调,但又不同于郁达夫代表的前期浪漫派小说,而是更多神秘荒诞色彩。代表作有徐訏的《风萧萧》等。
街头诗运动:
1938年,田间来到延安,发起街头诗运动,积极提倡“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诗歌。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经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的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结构上采用“阶梯式”分行形式,诗句短而有力,节奏感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
京派: 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论语派:
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寻开心。由此引发了左翼作家与其的论争。
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第二篇: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全(现当代)
现代文学 文学研究会(第一章):P13
1921年1月,于北京成立。代表人物:周作人、郑振铎、茅盾(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叶圣陶)、朱自清、冰心、庐隐、俞平伯、老舍、丰子恺等。《小说月报》为代用会刊,还编印了《文学旬刊》及《诗》、《戏剧》月刊等刊物。
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信仰:“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以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其主要倾向;文学研究会倡导和创作的反映各种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问题剧”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盛极一时;文学研究会注重翻译,以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居多。
影响:它承接了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创造社(第一章):P13
1921年6月,于日本东京成立。代表人物: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潘汉年、阳翰笙等。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
文艺思想基本倾向是浪漫主义,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文学活动,尊自我、重主观、崇天才、讲神会,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艺术以感情为生命。他们创作了许多浪漫主义倾向的诗歌、小说及戏剧,翻译也以欧美浪漫主义作品为多。创造社也是具有较多现代主义气息的新文学社团。
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在当时形成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成为当时新文学中和现实主义并峙的两大文学主潮。
1925年“五卅”以后,是创造社后期,郭沫若、成仿吾等主干人物思想变化,提倡革命文学;1928年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年创造社被国民党查封,成员多数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新月社与新月诗派(第一章):P14
1923年于北京成立。代表人物:胡适、陈源(陈西滢)、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原是一个文化社交团体。1926年4月,徐志摩在《晨报》上开辟的《诗镌》为其代表性刊物。和新月社有关的有影响的文学活动,一是新月诗派的活动;二是1928年《新月》月刊的创办。
《新月》是一个综合性的刊物,文学是其一个方面。徐志摩在《新月》创刊号上提出“健康与尊严”的原则,梁实秋在《新月》上发表文学表现人性的理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左联曾对他们的原则和理论展开论战。新月诗派活动分前后期。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编《诗镌》周刊,要求创造新诗的新格式新音节,闻一多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新诗“三美”的格律诗理论主张,闻一多、徐志摩及朱湘、饶孟侃、刘梦苇等等发表新格律诗创作,称为“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对新诗发展有积极意义。
1931年,徐志摩又创办《诗刊》,后期有陈梦家等等。是年,陈梦家编《新月诗选》,收18人的诗,展示了新月诗派阵营及诗作成就。新月派的小说家有沈从文、凌叔华等。
湖畔诗社(第六章):P97
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具有浪漫抒情倾向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为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出版合集《湖畔》,同年还出版了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文学史上称这四位诗人为“湖畔诗人”。该诗社以写作爱情诗闻名。被朱自清评为“真正专心致志作情诗”的诗歌团体。
内容:爱情诗与自然景物诗都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清新、美丽。形式:自由诗、浪漫主义手法;天真、开朗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鸳鸯蝴蝶派(第四章):P71
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又名礼拜六派(因鸳鸯蝴蝶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而得名),始于20世纪初,1912—1917年为其繁盛期,直至1949年才基本消失。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小说新报》、《小说大观》等。文学主张是把小说作为“游戏”和“消遣”的工具。这一类文学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总体特征是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代表作品有:徐枕亚《玉梨魂》、李涵秋《广陵潮》、包天笑《上海春秋》等。
其主流为言情小说,有坏的支流如黑幕小说等。鸳鸯蝴蝶派小说内容多为才子佳人恋爱婚姻,接触到婚姻制度不合理,但又常囿于礼教。其中好的有一定社会、艺术价值,但也有许多作品以营利为目的而粗制滥造。这一流派在小说形式、技巧方面有承前启后作用。文学研究会对其游戏、消遣的文学观进行过批判。
问题小说(第三章):
是“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排头兵,主要在1919—1923年兴盛一时。一般说来,凡是明确地接触某一社会现象或人生现象,有意识地提出问题,甚至试图解答问题的小说,都可谓之“问题小说”。主要作家:冰心、王统照、叶圣陶(叶绍钧)。主要作品:《狂人日记》1918、《药》1919、《阿Q正传》1921、《是爱情还是苦痛》罗家伦、《这也是一个人?》叶圣陶、《两个家庭》《超人》《斯人独憔悴》冰心。
乡土小说(第三章):P52
指20Y初出现于文坛的一股文**流,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重要作家: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等寓居京沪的青年作者。主要作品:王鲁彦《柚子》、彭家煌《怂恿》、台静农《地之子》、许钦文《故乡》、蹇先艾《水葬》、许杰《惨雾》。
抒情小说:P56
在“问题小说”和“乡土小说”相继出现的同时,自叙传抒情小说也在“五四”时期的文坛上大发溢彩。自叙传抒情小说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理,侧重作家对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
重要作家:以郁达夫为主的创造社抒情作家群体、王以仁、庐隐、dan女士(冯沅君)、浅草社与沉钟社作家、语丝社的冯文炳、废名及具有抑郁色彩的许地山等。
主要作品:郭沫若《漂流三部曲》:《歧路》《十字架》《炼狱》;郁达夫《沉沦》;王以仁《孤雁》;庐隐《海滨故人》;许地山《命命鸟》。
小诗:P98
是从国外输入的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短小的篇幅包容了广阔的空间,从外部客观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心感觉、感受的表现,自由诗体的句法与章法趋于简约化。
零余者:P57
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主人公大都是“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己,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漓,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经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象征诗派(第六章):
象征诗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新诗流,出现于20年代中期,代表诗人为“诗怪”李金发,这时期连出三本象征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以象征、暗示手法营构意象表现内心感受。同时还有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创造社诗人,这时期也致力于象征诗创作,各自出版象征诗集。冯乃超《红纱灯》加强了诗的色彩感,被称为“轻纱诗人”。穆木天、王独清还发表《谭诗》等文阐述自己的象征诗理论见解。
初期象征派几乎与新月派同时出现,他们并没有结成一个团体,也没有专门的刊物,只因都师法于法国象征诗派,才形成有共同思想倾向和艺术追求的流派。
闲话风:P39—40
闲话也称“漫笔”,不仅指题材上的“漫”无边际,而且是行文结构上的兴之所至的随意性。“闲话风”是作者与读者的精神对话,作者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达到精神的互补,而非趋一。“闲话风”的散文就具有平等、开放的品格,充溢着真率之气,弥漫着自然、亲切、和谐、宽松的氛围。
语丝社:
1924.11成立,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冯炳、俞平伯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语丝》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之称。林语堂所创造的那种着重社会批评、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语丝体”,鲁迅的许多杂文及散文诗集《野草》各篇均发表于此,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语丝》小说家有冯文炳(废名)等。《语丝》于1930年停刊。
《新青年》“随感录”:P114
1918.4《新青年》第4卷第4号起首创“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议论时政、社会批评、文化批评的短小精悍的论文——杂文。《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鲁迅、周作人等,鲁迅的杂文最具有代表性。他们当时带动了许多杂志、报刊,开辟了杂文园地,推动了现代杂文的写作热潮,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言志派散文:P116、117
周作人提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话体为主要体式的“言志”小品文的理论,形成了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言志派”散文。
内容:①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即抒我之情,把叙事、说理、抒情都浸在自己的性情里; ②更乐于饮苦茶、读杂书,陶醉于“苦雨斋”阴郁如雨的古典氛围里玄思、冥想,表达“凡人的悲哀”,“在文学上寻找慰安”。
形式:追求自然而隽永,富有艺术意味的闲谈。语言将口语、文言、欧化语杂糅调和,产生一种涩味与简单味,耐人咀嚼。
冰心体:P118
“冰心体”的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 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所谓冰心“心中要说的话”,简言之即“爱的哲学”,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
语丝文体(第七章):
在《语丝》周刊上刊载的散文,内容以社会批评、文化批评为主。内容上“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形式上主张“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在艺术上主要以文艺性短论、随笔为主要形式。文笔幽默、泼辣,时称“语丝体”。分为两大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言志”的小品文,以鲁迅为代表的战斗的杂文。在现代散文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春柳社:P126
1907.2,由中国留学生组织,在东京成立,是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主要成员: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等。搬演了《茶花女》;改编并演出五幕剧《黑奴吁天录》,这是中国最早改编的话剧。春柳社在公开发表的《演艺部专刊》里宣称,他们所要创造的,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以语言、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形式,当时称之为“文明戏”。1912年,春柳社成员陆续回国,组成了“新剧同志会”。1914年在上海建立了“春柳剧场”,大张旗鼓地组织职业性演出活动。
文明戏:P127
“天知派新剧”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模式。因形式新颖和内容贴近现实,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为表达对新剧的夸赞,人人纷纷称之为“文明戏”。欧阳予倩在《谈文明戏》一文中说:“‘文明戏’的‘文明’二字用热情的观众赠予的美称,以示进步或先进的意思。”
天知派新戏:P127
1910年底,由任天知发起,聚集了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等优秀戏剧人才,组成了中国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进化团。他们打着“天知派新戏”的旗帜,以《血蓑衣》、《东亚风云》、《新茶花》一炮打响,演遍大江南北。
“天知派新戏”是“广场戏剧”的先河。内容上反映现实,具有教化功能,有功利性。形式上不在固定的剧场内演出。
民众戏剧社(上海民众剧社):P131
1921.5,成立于上海,汪仲贤首先提议,并联合了陈大悲及新文学界中的沈雁冰、郑振铎、熊佛西等人。这是“五四”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同时创办了《戏剧》月刊,这也是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专门性戏剧刊物。
理论主张:①第一次在中国倡导了民众戏剧的观点;②极力主张创作自己的、适合我们社会的戏剧;③在舞台艺术方面,要求建立新的戏剧观念、表演技巧、导演制度等;④在剧团体制方面,倡导非营业性质,不受资本家操纵,并独立于国家的支配存在,具有艺术实验性质 自由喜悦。
1922.1,民众戏剧社的活动中心由上海转移到了北方,扩建为新中华戏剧协社。
上海戏剧协社:P130
1921冬—1933,是接受“爱美剧”理论的影响,在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演剧团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中国早期戏剧团体中历史最长的一个,成员最早有应云卫、谷剑尘等,后来欧阳予倩、洪深加入,增添了活力。1922.1,民众戏剧社转移到北京后,上海戏剧协社成为南方“爱美剧”活动的主力军,直到1933年,长达12年之久。其中洪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①女演员登台演出;②提出严格的剧场管理制度。洪深是早期中国戏剧奠基人之一。
爱美剧:P131
汪仲贤在1920.10,演出箫伯纳《华伦夫人之职业》失败后,于1920。11发表了《优游室剧谈》。1921。1提出了“仿西洋的Amateur”,“组织一个非营业性质的独立剧团”的主张。Amateur音译成“爱美剧”,正式提出了“爱美剧”的理论主张。
陈大悲参加上海民众剧社后,受到汪仲贤的启发,也受到学生演剧活动的鼓舞,于1921。4至8月,在《晨报》上连载了《爱美的戏剧》长文。1922。3,编译出版了《爱美的戏剧》一书,对“爱美剧”的兴趣、起因、剧本、导演、表演、舞台艺术设计都有比较系统的论述与介绍。
“爱美剧”理论提出后,学生业余演剧活动出现高潮,并成为这一时期话剧运动的中心。南、北分别以上海、北京为中心。“爱美剧”是现代话剧在中国舞台上最初的尝试,是文明戏向现代话剧过渡的产物。
小剧场运动:P131—132
起源于19C末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以后风行于英、德、荷兰、俄、美、日等国,这是一次以易卜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在西方剧坛占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戏剧的戏剧革新运动,它揭开了西方(与日本)现代戏剧的帷幕,在戏剧观念以及戏剧文学、导演、表演、舞蹈、美术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
中国的“小剧场运动”:以业余的、非营业性的取代职业的、商业化的戏剧革新运动。倡导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①建立不同于文明新戏的新的戏剧体制,使中国话剧走上正规化、专门化、科学化的道路。②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与建立一整套新的戏剧美学原则与表演体系和模式。创造出了“剧场戏剧”的创作与表演模式,即“大剧场运动”。
第四堵墙:P132
强调再现人生的真相,自然的生活的原态:“舞台上的生活,正如你透过一垛墙看到人家屋里那样”,因此,戏剧的最高目的是创造充满真实生命的“舞台的幻觉”:舞台美术追求逼真的、生活化的效果。
南国社:P134
1926年,田汉与唐槐秋合办“南国电影剧社”;1927年,又将其扩大为“南国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话剧团体,先后办《南国》半月刊、《南国特刊》、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等,开展话剧运动在1928至1929年,多演出田汉创作的剧本。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其鲜明风格特色。
革命文学论争:P150 指的是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后期太阳社、创造社之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论争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包括国际革命文学队伍内)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以及对鲁迅、茅盾等进行宗派主义的攻击。鲁迅、茅盾等进行反击,阐述自己对革命文学的意见,批评创造社、太阳社的错误。
性质:这是革命文学内部的论争。
结果:论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注下(创造社、太阳社多数成员是党员)停止。影响:论争提高了双方的思想,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形成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热潮,从而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文艺大众化论争:P152—153
“左联”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开展了三次文艺大众化的讨论:①1930年,“左联”成立前后,提出了“大众化——到工农群众中去”,基本上只是个空泛的口号; ②1932年前后,涉及到作家生活要大众化,培养工农作家,重点讨论了采用通俗形式的问题,鲁迅写了《论旧形式的采用》、〈〈拿来主义〉〉; ③1934年,夏天发生过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的讨论,主要针对文言回潮,围绕文字改革,讨论大众语的改革。目的在于缩短文学与群众的距离,多创作大众文艺作品。
“两个口号”论争(第九章):
指的是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
原因:这两个口号都是因日寇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
过程:“国防文学”按周扬的说法,指的是:号召一切民族作家,不问他们的阶层,都来创造抗敌救国的作品。这个口号团结了一批抗日爱国的艺术家。缺点是,有些作品只强调民族矛盾,忽视了阶级矛盾。
为了补充“国防文学”的不足,由胡风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鲁迅抱病写了《论我们现在的文学运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主张以“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为总口号,以“国防文学”为具体口号,两个口号并存。但是,因为鲁迅派与周扬派宿来不睦,所以引起了周扬等人的误会,并引发了一场论争。性质:这是左翼文学界在新形势 下围绕建立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由于某些思想分歧而发生的论争。
影响: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自由人”和“第三种人”:P154
“自由人”指《文化评论》的胡秋原,“第三种人”指《现代》的苏汶。胡秋原在1931.12《勿侵略文艺》一文中自称“我是一个自由人”,说“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在《阿狗文艺论》一文中反对‘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他尖锐批判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也批评左联。
在左联和胡秋原进行论辩时,苏汶著文以“第三种人”身分声援胡秋原,说“第三种人”是“死抱住文学不放”的“作者之群”,反对文学上的“干涉主义”,要求给作家充分的创作自由。左联和他们开展了关于“文艺自由”的论战。
这是一场复杂的论争,一方面,胡秋原、苏汶有着文艺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的倾向;另一方面,左联对文艺与阶级、政治有着简单化、机械论的倾向。
通过论争,左联也检讨了自己“机械论的和左倾宗派主义的错误”。
“左联”:P150—151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3。2成立于上海。出席成立大会的有:鲁迅、冯雪峰、冯乃超、柔石、蒋光慈、田汉、阳翰笙等。刊物有:《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学周报》、《文学导报》、《文学》半月刊等,接办和该组了《大众文艺》、《现代小说》、《文艺新闻》等期刊。
性质:“左联”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组织,明确宣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之一翼。
理论纲领:“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了社会地位’的小资产的倾向”,并表明要“援助并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在成立大会上,鲁迅做了后来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总结了革命文学倡导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指出“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友翼作家的”。影响:左联的成立推进了革命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在白色恐怖的艰难环境下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创作了不少优秀的革命文学作品,成为国民党统治区一面鲜艳的战斗红旗,对中国革命和新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6年春,为了服从旨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左联”解散。
剧联:P328、329
1930.8,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集合了辛酉、南国、摩登等进步戏剧团体,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又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在“演剧大众化”的口号下,努力不戏剧向大众普及。主要剧团:“大道剧社”、“春秋剧社”、“光华剧社”、“蓝衣剧团”。强调演剧是“一种政治的辅助工作,所以是武器的艺术、斗争的艺术。”他们突破了话剧只能在都市剧院演出的狭小圈子,开始走向“广场戏剧”。
中国诗歌会:P271—272
1932.9,成立于上海。性质: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发起人: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卢森堡)等。上海总会有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
内容: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提出“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
主张:①反映大众、时代的社会现实; ②反映无产阶级的认识。这是一个与革命同一步调,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普罗文学:
1928—1930年革命文学初期,是普罗文学阶段。创造社、太阳社作家是普罗文学的主要作者。普罗文学反映了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了工农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了一些小资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低潮时白色恐怖下的心态。作品很多具有很强的革命气息,一时风靡文坛,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但普罗文学存在严重缺陷,最主要的错误是“革命的浪漫蒂克”,把残酷的现实斗争理想化、浪漫蒂克化。同时,革命文学初期的图解左倾盲动的倾向未得到清算。因此成功作品不多,代表作有:蒋光慈〈短裤党〉、〈菊芬〉等。
东北作家群:P238
形成于30Y中期,作品充溢着深沉的力,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罗烽、白朗、李辉英等,是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作品反映了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表达对敌伪的仇恨,对故乡的眷恋,对早日光复国土的愿望,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倾向,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粗犷的地方风格。作品有:萧红《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端木蕻良《鹚鹭湖的忧郁》、骆宾基《边陲线上》。
社会剖析小说:P237
是以茅盾为首的一类小说,包括沙汀、吴组缃、叶紫等的左翼小说,其特点是:用二元对立的因果关系来表现复杂的社会斗争的。在创作时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维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主题清晰,戏剧性冲突集中撼人,细节刻画人物雕镂性强,但情节结构呈封闭型,是左翼文学内部的主流小说体式。
京派:P242
30Y以北京为中心的小说流派,沈从文是“京派第一人”,还有周作人、废名、芦焚、林徽因、萧乾、朱光潜等。所以称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当时在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作品较多地在京津刊物上发表。林徽因、朱光潜组织的2个京派文学沙龙,把北大、清华、燕京几个大学的作者松散地组合起来,具有“学院派”的眼光。几代的京派文人活跃于《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艺杂志》这些报刊上。
主张:关注人生,但是与政治斗争保持距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世俗化。多数是现实主义手法,也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散文化、诗化。
小说特点:①创作题材是乡村中国; ②追求人文理想,人的尊严,和谐生命的境界;
③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讽刺体样式。
海派:P247—248
中国现代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集中表现在30Y的上海。代表作家:张资平、叶灵凤等。特点:①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小说注重可读性,迎合大众口味,是一种“轻文学”; ②过渡性地描写都市。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夜总会、赌场、酒吧、投机家、交际花等,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 ③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造成一种“新式的肉欲小说”; ④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新感觉派:P251
30Y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的小说流派,以《现代》杂志为主要刊物,是第二代海派。代表作家为穆时英,被称为“海派大将”,还有刘呐欧、施蛰存、叶灵凤等。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源于20C20Y日本的新感觉派。
内容:多表现半殖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是病态生活的描写,以快速的节奏和多变的画面表现现代都市的光怪陆离的生活,刻意追求主观感觉印象。
特点: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即在世俗化、商业化的都市中,极力捕捉新的感觉意象,挖掘心理、潜意识、瞬间体验和感觉,把主观感觉投射到描写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
影响: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在形式技巧上翻新花样。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心理分析小说:P252—253
出现于30Y,以施蛰存为代表,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进行创作。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去开掘人物的潜意识、隐意识,表现人物的变态心理、梦幻心理,表现任务的性压抑、苦闷、变态。
施蛰存在30年代创作了一批心理分析小说,深入细致地严肃地描写人物的性心理、性压抑、性转移、性变态等等,代表作品:历史题材:《将军底头》、《石秀》、《李师师》等; 对现代都市女性心理的分析的小说:《梅雨之夕》、《狮子座流星》、《春阳》、《善女人行品》等,在现代小说中别具一格,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内容和手法。现代派:
19C末20C初,广泛流布于欧洲。现代派思潮是破坏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思潮运动,它使人们放弃熟悉的内容和形式。它首先是人们感到自己的存在没有意义或不合理,对知识、理性、个性、事物的因果关系以及语言本身都产生普遍的怀疑,于是,现代派作家发掘的不是客观世界,而是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追求梦境和抽象的瞬间感觉。技巧上广泛采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想象、意象、通感等。布局谋篇往往颠倒,时间没有了先后顺序,空间也失去了清晰的界线。
现代诗派:P279
30Y,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Y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的,同时还受到欧洲现代派影响。代表诗人: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路易士、李白凤、金克木等。戴望舒1929年创作的《我的记忆》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1932。5《现代》杂志创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与成熟的重要园地,“现代派诗”也因《现代》杂志而得名。戴望舒、卞之琳、梁宗岱、冯至主编的《新诗》月刊出版,扩大了现代派诗的影响,在1936、1937年间达到了创作的极盛期。
《现代》编者概括现代诗派特点: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现代派诗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特点。
诗作表现了幻灭中的追寻,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孤独寂寞的心态,追求语言的自然质朴、形式的自由舒展,以新异的手法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
莽原社:
莽原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新文学社团,成立于1925年,由鲁迅发起和领导,以创办《莽原》周刊、半月刊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高长虹等。《莽原》以提倡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多发表杂文、散文为特色。鲁迅的著名杂文《灯下漫笔》、《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及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各篇均发表于此。
未名社:
未名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新文学社团(成立于1925年),由鲁迅发起和领导,刊物有《未名》半月刊和《未名丛刊》等。主要成员有鲁迅、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等。未名社以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为主要特色;创作上以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为乡土文学的成功之作。
浅草社、沉钟社:
浅草社、沉钟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具有浪漫抒情倾向的新文学社团。主要成员陈翔鹤、冯至等。1922年创办《浅草》季刊,1925年停刊后,冯至等浅草社同仁和杨晦又成立沉钟社,创办《沉钟》周刊、半月刊,至1934年停刊。沉钟社文艺思想接近创造社,致力于创作,被鲁迅评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
论语派:
论语派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现代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以创办《论语》半月刊而得名,尚有《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均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性灵小品,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
美文:
美文的产生与周作人的大力倡导有关,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独语体: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P
简称“文协”。1938、3,成立于武汉。这是一个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包括了除汉奸以外的各派文艺家。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抗战期间历时最久的文艺刊物。文协在团结作家抗日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在文协成立大会上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作家与现实、群众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孤岛”文学:P
从地域而言,是指上海租界,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就时间而言,是指1937.11上海沦陷—1941.12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上海租界止,历时4年多。
“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是:①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文载道、周木斋等发表了许多密切联系现实、是非爱恨分明的杂文。王任叔和阿英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②戏剧特别活跃。业余剧团遍布于各学校、行业。于伶《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及上海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注意和民族气节,产生很大社会影响。七月派和七月诗派:
七月派以胡风主编的《七月》文艺刊物而得名。《七月》于1937年10月创刊,1941年皖南事变后停刊,并出版“七月文丛”、“七月诗丛”,1945年后,又出版《希望》、《泥土》等刊物。《七月》等刊物培育了一批青年作者,小说方面有路翎,代表作有百万字长篇《财主的儿女们》。诗歌方面以艾青、田间为首(他们后来进入解放区),培育了绿原、阿垅、曾卓、鲁藜、邹获帆、彭燕郊、冀汸、牛汉等一批青年诗人,称为七月派或七月诗派。七月诗派以战斗的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诗为主要形式,是贯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中国新诗派”:P448-449
成立:抗战结束以后,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到了北平、天津,继续发表诗作与诗论。同期,南方的杭约赫[曹辛之]、唐湜、陈敬容、唐祈因成为上海《诗创造》的“四人核心”,以后又加入了辛笛。1948年,从《诗创作》中分离出来,创办《中国新诗》,与北方的穆旦等诗人联合起来,组成中国新诗派,提倡“新诗现代化”,即“新传统的寻求”。
主张:①中国新诗派的诗歌观念中的一个基本观念:“综合”,即“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 ②强调“诗的思维与语言的根本改造”,这集中体现了中国新诗派诗人的反叛性与异质性。
他们的“现代诗”的定义:“现代化的诗是辨证的、包含的、戏剧的、复杂的、创造的、有机的、现代的”,“现代诗接受了现代文化底复杂性、丰富性,而表现了同样的复杂与丰富”。当代文学
政治抒情诗:P149-150
是十七年诗歌的主要诗体样式。在这种诗体中,诗人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人身份,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思潮的评说与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是强烈的革命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即“实际上是抽象的思想、抽象的概念,但用了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这种诗体,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加以铺陈。代表诗人:郭小川、贺敬之。
“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山西派”/“‘火花’派”: 赵树理等山西作家因创作上有某些共性而被称为“山药蛋派”。马烽、西戎等的共性:①地域:长期生活、工作在山西,作品写的也多为山西农村生活; ②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的关系:主张在生活中“不作旁观者”; ③“写实”的风格,作品的思想、形象,来自“当前生活的底层”; ④重视故事性、语言通俗。新生代诗歌 :
“第三代诗人”或曰“新生代诗人”、“后新诗潮”的集体亮相是在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以“现代主义诗歌大展”的方式集中介绍了由100多名第三代诗人分别组成的60余家自称诗派及其实验诗歌代表作品,如南京的“他们”,上海的“海上诗群”,四川的“莽汉主义”、“非非主义”、“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等等。
内容上,反英雄、反高、平民化成为后新诗潮的总体特征。艺术上,反意象、反修辞和口语化,是后新诗潮在语言实验方面的重要特征。以韩东、于坚为代表的原生态口语化倾向构成了对新诗潮经典性的意象语言规范的颠覆。第四次文代会 :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是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对大会的祝辞,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文艺的新的观念原则。《祝辞》指出:“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对文艺的“行政命令必须废止”,作家“写什么和怎样写”,“不要横加干涉。”这对新时期文学在恢复期里大步走向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文学在复苏期的发展态势,是与这一阶段里一系列文艺观念的基本问题和创作中具有倾向性问题的热烈争鸣连在一起的。这些争鸣活动,既是理论界对新的创作成果的及时评价,又是对新时期文学发展历史的归纳、总结和升华,真实地记录了文艺观念拨乱反正的历程。
反思文学:
还是在“伤痕文学”兴盛之时,一批敢于思考、富有人生阅历的作家,尤其是一批因着我们党和国家在革命进程中的失误而历尽坎坷的作家,如王蒙、李国文、从维熙、张贤亮、方之、高晓声等,就率先突破了一般地提倡“恢复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口号的局限,提出了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写出了一批具有相当思想深度和历史深度的作品 茹志鹃于1979年2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
寻根文学:
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寻根小说”创作,“超越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历史深处而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和人类学的思考”。
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综览寻根小说,这一批作家对自己所寻的“根”究竞是什么,“文化”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等并不甚了然,其对“根”或“文化”的态度也较矛盾,概括地说大致有这样三类:一是持肯定态度,代表作主要有阿城的《棋王》。二是持否定态度,代表作有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三是持辩证态度,代表作有冯骥才的《神鞭》
朦胧诗: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杨炼、芒克、方台、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迅即成为一段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先锋小说:
在“寻根小说”和“现代派”小说并行推进的同时,一种激进的叙事实践初露潮头,这便是以马原的《拉萨河女神》(1984)、《冈底斯的诱惑》(1985)和《西海的无帆船》(1985)等小说为肇始的“先锋小说”潮流。先锋小说具有实验性,创作上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二是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三是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改革文学 :
“改革文学”作为新时期文学中最早“回到当下”的创作,以及作为本世纪文学发展进程中层后一次功利主义色彩突出、功利话语与审美话语结合得较为完美、表现得较有力度的小说思潮,含蕴着较为丰富的美学内容。
归来的诗人 :
70年代末逐步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诗歌主题从大悲大喜的歌颂、怀念和控诉,转向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与思考。最初在诗坛上主要还是50年代、60年代活跃的诗人,贺敬之、严辰、李瑛、邹荻帆、严阵、顾工、雁翼都曾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作品,他们的诗基本上是50年代、60年代诗的延续,只是诗中的政治内容、政治观点有了变化。随着一批批冤、假、错案的平反,诗坛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归来”诗人群。他们包括“七月”派诗人鲁黎、绿原、牛汉、曾卓、冀方、卢甸、彭燕郊、罗洛等,在“反右派”斗争中被处置的诗人艾青、公木、吕剑、唐祈、唐湜、苏金伞、公刘、邵燕祥、流沙河、胡昭、梁南、昌耀、孙静轩„„,也包括于50年代退出诗坛的九叶诗人。
伤痕文学:
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短篇小说《斑主任》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不久,《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便源于此。表现“伤痕”作品的主要内容,可以大致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知识分子、国家官员受到的迫害,他们的受辱和抗争。一是写“知青”的命运:以高昂的热情和献身的决心投人这场革命,却成为献身目标的“牺牲品”。
如何看待这些作品,曾在1978—1979年发生过争论,不久,“伤痕文学”概念的贬斥含义逐渐消退,成为对一个时期文学思潮的概括。“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品:《班主任》(刘心武)、《伤痕》(卢新华)、《神圣的使命》(王亚平)、《高洁的青松》(王宗汉)、《灵魂的搏斗》(吴强)、《献身》(陆文夫)、《姻缘》(孔捷生)、《我应该怎么办》(陈国凯)、《从森林来的孩子》(张洁)。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是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郑敏等九人。九叶诗派的特点是:既忠于时代和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较多吸收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在他们的诗里得到了较好的结合。
天安门诗歌运动 :
1976年“清明节”前后,人民群众冲破当时的严厉禁令,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天安门诗歌”运动。这场诗歌运动所引发的机缘是政治性的。它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谴责,爱憎之情判然,体现出文学极强的现实功利性。诗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深沉思考,直面现实的战斗式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思潮趋向。尤其这些诗歌在1977年以后结集出版,使得“天安门诗潮”中的文学精神得以迅速广泛地传播,并引发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伤痕”类型文学创作的出现。
新写实小说 :
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意观察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在观察生活把握世界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仅具有鲜明的当代意识,还分明渗透着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哲学意识,但它减退了过去伪现实主义那种直露的、急功近利的政治色彩,而追求一种更为丰厚更为博大的文学境界。”
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创作方法虽仍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强调作品中所呈现的现实生活应有一种毛茸茸的原生状态的感觉;主题意蕴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与无奈,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提倡作家应“退出小说”、“零度介入”,即有意采用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等。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作家有刘震云、刘恒、池莉、方方等。知青文学:
“知青”出身的作家,是80年代文学的重要支柱。他们的创作,在当时获得“知青文学”(或“知青小说")的命名。批评界对这一概念的使用,在涵义上并不一律。较普遍的说法是,第一,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第二,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他们后来的生活道路,如返城以后的情况。
与“伤痕文学”等一样,这个概念专指叙事体裁(小说,或纪实性叙事作品)的创作,表现“知青”的生活道路的创作,在“文革”期间已经存在,但这一概念在80年代才出现,说明它开始被看做一种文**流,具有可被归纳的特征。
70年代末到80年代,发表过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作家有韩少功、孔捷生、郑义、王安忆、史铁生、张炜、张承志、梁晓声、张抗抗、柯云路、叶辛、陈村、李锐、肖复兴、竹林、李晓、陆天明、朱晓平、陆星儿、老鬼等。
第三篇: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诗体大解放】自由诗派是新文学第一个10年(1917~1927)中出现最早、成绩最大、影响最深的一个诗歌主流。绝大部分诗人及其作品都属于这个流派。他们不仅有诗歌创作的艺术实践,而且有比较完整的自由诗理论。自由诗从旧式诗词格律的镣铐里脱胎而出,在体式、音节、语言方面力求解放,显示出新的特色。
自由诗派的理论代表主要有胡适、康白情、郭沫若等。胡适从1917年回国以后,就下定决心要打破“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如古典诗词的格式、平仄和押韵等,创作自由体的白话新诗。1916年10月在完成了《尝试集》的创作之后,他又发表《谈新诗》一文,总结了自由诗的创作理论,倡导“诗体大解放”,号召诗人创作自由体的白话诗。他认为这种自由诗的主要特点是:
一、打破五、七言诗的格式,代之以为内容所需要的长短句;
二、打破旧诗的平仄限制,代之以轻重高低的自然音节;
三、废除旧诗的押韵,代之以现代语言的韵律,有韵固然好,无韵也无妨。康白情则在1920年3月写的《新诗的我见》中,主张新诗要“自然成章,而没有一定的格律;切自然的音节,而不拘音韵……”与此同时,郭沫若也在给宗白华的信中主张新诗创作应“破除一切已成的形式”,任凭诗人主观感情的冲动作“绝端自由”的自我表现(《三叶集》第46页、49页)。在这些理论的指导和推动下,新文学的先驱者们都在创作自由诗的实践中进行了可喜的尝试。
郭沫若是第一个10年中自由诗派的集大成者,《女神》是其代表作。艾青则是自由诗派中继郭沫若之后的一座高峰。谢冰心、刘大白、刘半农、殷夫、蒲风、臧克家、蒋光慈、田间、何其芳、李季、阮章竞等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自由体诗人。此外湖畔四诗人、小诗派、七月诗派、九叶诗人等也是写作自由诗卓有成就的诗人。自由诗派对我国现代诗歌创作有很大影响,为繁荣我国现代诗歌作出了巨大贡献。【春阳社】,中国境内第一个新剧(话剧)团体,1907年10月由王钟声创办于上海,主要成员:徐半梅、萧天呆、陈镜花等。演出了《黑奴吁天录》,以后又上演了《秋瑾》、《徐锡麟》等剧。该社曾得到马相伯、沈仲礼等的资助。1911年王钟声在天津被杀,该社解体。【解放区文学】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2日毛泽东作了“引言”,23日作“结论”,合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的方向,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成为党的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文艺政策的依据。【秧歌剧】:1942年以后,在延安涌现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动员起来》,它们具有新的内容,而又保留一些原始的、简单的歌舞剧形态,融音乐诗歌跳舞和装饰美术于一炉,富于伸缩性且不受舞台限制的综合艺术。【白毛女】:贺敬之、丁毅执笔。我国新歌剧代表作,解放区影响最大、最受欢迎的剧目,中国歌剧发展的里程碑,揭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
【以《王贵与李香香》起飞的“信天游”诗体】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革命文艺工作者普遍重视对民歌的搜集、研究与创作。李季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就在这背景下产生了。他创造性地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就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突破了以往民间传唱的“信天游”是简单的短篇,多以表达男女爱情的局限,使长诗具有中国气派。《王贵与李香香》是在艺术表现上进行成功的尝试,是中国新诗创作在大众化与民族化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是“五四”以来新诗发展中的一部“里程碑”似的诗作。
【国防文学】 1934年10月和1935年初,周扬、周立波分别发表文章,把前苏联“赤卫海陆军文学同盟”1930年倡导的“保卫文学”译成“国防文学”介绍到中国,当时影响不大。1936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华北危机严重,上海文艺界为响应党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1935年12月12日,文化界275人发表了《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接着,12月28日,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成立,又发表了第二次宣言。1936年1月27日,由欧阳予倩、蔡楚生等发起成立了上海电影界救国会。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文学艺术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继而在文学艺术各部门相继提出了“国防戏剧”、“国防诗歌”,“国防音乐”的口号,号召各阶层、各派别的爱国作家,都来创作抗日救国的作品,把文学上的运动集中到抗日反汉奸的总流里去。随后各种国防文学、戏剧作品大量出现,形成了一个国防文艺运动的高潮。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等。
【知青作家群】„以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为主,通过对知青生活的描写,去感知、去反思那个不平凡时代的作家。他们都有过在“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经历,体验过从理想主义的天真热情跌落到生活困窘的泥淖,从“现代迷信”的维护者突变为叛逆者的精神巨变。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们较早走上思想解放之路打下了基础。他们中有的人甚至在“文革”中就开始了具有叛逆意味的“地下文学”创作。郭路生(食指)的诗歌《相信未来》,赵振开(北岛)的小说《波动》,姜世伟(芒克)、岳重(根子)、栗世征(多多)的“白洋淀诗歌”,都是“文革”“地下文学”的重要作品,其中的感伤情绪、叛逆思想虽与“文革”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却开了新时期思想解放、人道主义精神回归的先河。到了新时期,“知青”作家群显示了强劲的创作实力。从70年代末的“伤痕文学”、80年代的“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先锋文学”、“寻根文学”、“女性文学”到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他们不断谱写出激动人心的文学篇章。张承志、史铁生、梁晓声、韩少功、竹林、张抗抗、张辛欣、王安忆、铁凝、张蔓菱、郑义、孔捷生、马原、张炜、矫健、李锐、蒋韵、叶辛、陈村、朱晓平、李晓、陆天明、陆星儿、柯云路、晓剑、郭小东、范小青、林白、老鬼(马波)、苏炜、王小波、胡发云、邓一光……都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知青”作家群也因此而成为新时期文学的重镇。
【白马湖作家群】 在“五四”新文化大背景下,白马湖作家群聚集在白马湖畔,他们中有很多作家都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但他们没有响亮的口号,也没有鲜明的旗帜,他们创作的作品冲淡平和,有着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白马湖作家群是一个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成就卓著的作家群体。
【弥洒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由胡山源等创办.1923年3月开始出版《弥洒》月刊(共出六期),后又出《弥洒创作集》。弥洒社推重“顺应灵感”和无目的性的创作,1927年春停止活动。
【谴责小说】 中国旧小说的一种。清末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媚外,人民不觉悟,有些作家用小说口诛笔伐,进行揭发和指摘。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对这种小说曾加以评论,并称之为“谴责小说”。这种小说广泛揭露和批判·现实,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但批判不彻底,并寄幻想于封建最高统治者。艺术上多用讽刺手法,笔无藏锋,极度夸张,但概括和典型化不够。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等,就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
【政治抒情诗】用于歌咏重大政治题材的抒情诗。包括街头诗、传单诗、枪杆诗等。它往往通过一个插曲,来强烈地触及时事,展示社会生活,深入开掘其中的历史内容和思想意义,把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充满诗情和哲理的艺术境界,比一般抒情诗更概括,更集中,具有强烈的激情,鲜明的政治色彩,抒情于理,抒情性和政治性融为一体。格调高昂,气势奔放,音节响亮。通常使用长句、错落的短句或阶梯式的句子。在“十七年”文学时期,郭小川和贺敬之是当时最重要的政治抒情诗人。
【红色鼓动诗】的代表人物是殷夫,主要内容是以高昂的革命斗争精神显示鲜明特色。抒写了献身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和战斗意志,以及对无产阶级事业必然胜利的乐观坚定的信念。
殷夫是左联五烈士之一,其代表作为:《别了,哥哥》是一首记实诗作。《血字》是为纪念“五卅”四周年。艺术特点:以壮为诗魂,都用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以英雄主义的调子,急骤的旋律和钢铁般的语言,呈现出刚健雄浑的诗风。
【国防戏剧】在国防文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国革命戏剧。1936年初,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解散后,转而组织戏剧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提出国防戏剧口号,以广泛团结爱国剧人,开展戏剧救亡活动。同年2月上海剧作者协会制定并发表《 国防剧作纲领》,规定国防戏剧创作应以揭露日寇的残暴、批评一切不利于抗日的思想和言论及歌颂群众的抗日情绪和行为为主要任务。嗣后,有一大批国防戏剧剧作问世,如《回 声》、《汉奸的子孙》、《走私》、《赛金花》等。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防戏剧发展为抗战戏剧运动。
【现代娓语式散文】
理想中之《人间世》,似乎是一种刊物,专提倡这种娓语式笔调,使用此种笔调,去谈论人世间之一切,或抒发见解,切磋学问,或记述思想,描绘人情,无所不可。以抒怀为主,意思常缠绵,笔峰带情感,亦无所谓排比,只循思想自然之序,曲折回环,自成佳境而已。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此是吾所谓理想散文。林语堂和周作人都是现代散文闲话风一派的宗师。
【革命文学】本世纪20年代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作家倡导的一种文学主张。要求文学摆脱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努力为民主革命服务;要求作家把自己的文学活动同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结合。革命文学阵营内部曾就某些问题发生过争论,争论的结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并为左联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大河小说】 大河小说:原是法国文学中的一种形式,特指那种多卷本连续性并带有历史意味的长篇巨著。李劫人曾留学法国,受其影响。30年代中期,他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变迁为基本线索,完成了三部曲式的历史性宏篇巨著《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具有宏伟的构架与深广度,被人称为是“大河小说”,其长篇巨著亦被称为“小说的近代史”。【王朔现象】既指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王朔的作品受到许多人的批评,被视为痞子文学,但在社会上却很有市场,销量很大这种矛盾现象。他的作品具有大众文化特征:首先、包含了通俗文学的诸多因素,具有强烈的商品意识。其次、大多数作品都呈现出自我重复和批量生产的痕迹。再次、善于利用大众传媒,是创造热点和现象的高手。王朔作品大多呈现出明显的大众文化特征,但也有少数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个人经验的作品。如《动物凶猛》等。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文化正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文化的失范”。知识分子的中心地位、人文精神、纯文学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中心滑向社会边缘。大众文化兴起。文化产品为大众消费所制造,具有规模化、标准化、大量化、模拟个性的特征。具有娱乐、消费、通俗等功能特征。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从长期与政治亲密、从长期一元化的状态走向多元且以娱乐为重要功能的开始。
【王小波现象】王小波生前两获联合报中篇小说大奖,在海外华人文学界获得普遍称誉。但当其期望进入内地文坛体制时,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甚至出版作品都很困难。而1997年王小波逝世,成为了王小波现象的开端。其作品被空前的传播和接受,在民间与知识界都引起巨大反响,作品的发行量至21世纪仍为90年代小说家中的佼佼者。一时间王小波现象席卷文坛、文艺界与文学批评界。其爆破点在于其杂文。评论界有把王小波热比作陈寅恪热之后,自由主义浪潮在中国的第二次博兴。关于王小波小说价值的技术性讨论和价值讨论,主流批评界保持了异常的缄默。可以说,王小波现象的主要焦点在于其杂文以及其所宣扬的自由主义思潮。
【先锋小说】是指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反映中国现代生活中的情感享受、物质追求和底层人们生活的合理性,先锋小说更趋向于人本主义的描写,追求人格平等。
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探索,但是直到80年代中叶文学中激进的实验才形成了强大的阵容和声势。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先锋小说是在寻根小说由高潮走向低谷时出现的一种文学形态,这是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影而产生的新文学思潮,主要活动期于1986—1989年间。
【新英雄传奇小说】是解放区长篇小说的一种类型,以描写敌后武装斗争或农村阶级斗争为主要题材,刻画敌后农民抗日英雄形象,表现他们的英雄气概,映现中国人民不屈的抗日反帝的战斗精神;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富有传奇色彩;用章回体,语言通俗,借鉴评书手法。有人把这类作品统称为“新英雄传奇”。其中成就较高的是《新儿女英雄传》。作品叙写了冀中抗日根据地白洋淀地区人民抗日自卫的英雄事迹,塑造了黑老蔡、牛大水、杨小梅等英雄人物形象,既有英雄事业,又有儿女情长。郭沫若在为该书所作序中指出,“这里面进步的人物都是平凡的儿女,但也都是集体的英雄”,并认为“这的确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大可以和旧的《儿女英雄传》甚至和《水浒传》、《三国志》之类争取大众的读者了”。这一评价,意在说明,这类新英雄传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写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英雄事迹,是可以与传统小说争夺读者的。但这类作品有时不免落入程式化的窠臼。
【评书体小说】(1)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特点;(2)将小说当通俗故事写,将情节描写及人物塑造融化在故事叙述中,保留口头性文体的特点,而又比一般传统小说明快、简约;(3)口语化,在艺术性与通俗性结合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学人小说】这个概念本身,就包含着对艺术本质的歪曲。无论艺术的本质是什么,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它只能到艺术中去寻找。从这个意义说,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不能是其他什么东西。而“学人小说”却反映出一种学术的艺术观。很显然,这种艺术观把艺术的本质和生命不是归结到艺术,而是归结到学术。衡量和判断一部艺术作品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也是看学术,不是看艺术。相应地,在它的价值体系中,也暗含着一个基本前提,即学人比作家高明。类似这种到艺术之外、而不是在艺术之内寻找艺术本质的艺术观(如实证主义的艺术观),曾受到过许多批判。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歪曲了艺术的实质。但是具体到学人小说的提法,则未大见有人出来批判。其实,它与把艺术归结到社会生活、归结到自然科学等等一样,都是对艺术不够尊重的表现,都是对艺术本质的歪曲。它是扭曲的艺术本质观的表现品种之一。
【新歌剧】“五四”时期以后,中国的一些音乐家开始尝式以中华民族音乐为基础,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来创作中国歌剧,即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因有别于中国传统歌剧--戏曲,故称新歌剧。20年代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十余部儿童年歌舞剧及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1934年,田汉词)为其先声。延安时期的秧歌剧是其进一步发展,而大型歌剧《白毛女》(1945)的成功,则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成型。其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江姐》、《洪湖赤卫队》、《刘三姐》、《伤逝》等一系列优秀歌剧的产生,使中国歌剧创作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态势。
【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孙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强烈的影响;他在编辑《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时,通过这块园地,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
【报告文学】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的总称。在新时期,《人民文学》以醒目的标题,将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刊发在1978年1月号头条位置,揭开了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第一页。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有《绞刑架下的报告》、《包身工》等。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风俗画小说】 汪曾祺的作品基本取材于自己的家乡高邮,着意挖掘乡土平民生活中的人情美,却又将国民性批判和重铸民族品德,蕴藏在民风民俗的艺术表现中,借民生民态的精细刻画寄托深沉的人生况味.思想深藏不露,构思精巧奇妙;写人物则性灵全出,叙事端则简捷而平缓;结构自然而无人为痕迹,语言恬淡而又饶有情趣.【小剧场运动】 是19世纪末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以后风行于世界各地,它在戏剧观念以及戏剧文学、导演、表演、舞美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中国的小剧场运动的倡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建立新的话剧体制,使话剧走上正规化、专门化、科学化的道路,其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以导演为中心;其次,提出与建立了一整套新的戏剧美学原则与表演体系和模式。这就是所谓的“第四赌墙”的理论。
【心态小说】是当代小说的一种,它是吸取西方现代派小说艺术的某些表现方法,以特定的心理时间为线索,通过人物的意识和感觉,曲折地反映人物所处的环境、人物的生活和命运,以想象、幻想、回忆、梦境的形式,把历史和现状、过去和现在、时间和空间交织为一个整体,发掘人物内心世界中积淀起来的审美情感。如,王蒙的小说《蝴蝶》等。
【两个小人物】 1954年李希凡与蓝翎因合写两篇评论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论文,不期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毛泽东称他们为“两个„小人物‟”,把他们的文章称为“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一时之间,李希凡与蓝翎由默默无闻的业余文艺爱好者,成为文坛瞩目的青年评论家。这以后“小人物”的称谓在神州大地不胫而走。
第四篇: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推荐)
中国诗歌会
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性质: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发起人: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卢森堡)等。上海总会有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内容: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提出“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主张:①反映大众、时代的社会现实; ②反映无产阶级的认识。这是一个与革命同一步调,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京派
30年代以北京为中心的小说流派,沈从文是“京派第一人”,还有周作人、废名、芦焚、林徽因、萧乾、朱光潜等。所以称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当时在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作品较多地在京津刊物上发表。林徽因、朱光潜组织的2个京派文学沙龙,把北大、清华、燕京几个大学的作者松散地组合起来,具有“学院派”的眼光。几代的京派文人活跃于《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艺杂志》这些报刊上。主张:关注人生,但是与政治斗争保持距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世俗化。多数是现实主义手法,也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散文化、诗化。小说特点:①创作题材是乡村中国; ②追求人文理想,人的尊严,和谐生命的境界③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讽刺体样式。海派
中国现代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集中表现在30Y的上海。代表作家:张资平、叶灵凤等。特点:①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小说注重可读性,迎合大众口味,是一种“轻文学”; ②过渡性地描写都市。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夜总会、赌场、酒吧、投机家、交际花等,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 ③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造成一种“新式的肉欲小说”; ④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新感觉派
30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的小说流派,以《现代》杂志为主要刊物,是第二代海派。代表作家为穆时英,被称为“海派大将”,还有刘呐欧、施蛰存、叶灵凤等。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源于20C20Y日本的新感觉派。内容:多表现半殖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是病态生活的描写,以快速的节奏和多变的画面表现现代都市的光怪陆离的生活,刻意追求主观感觉印象。特点: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即在世俗化、商业化的都市中,极力捕捉新的感觉意象,挖掘心理、潜意识、瞬间体验和感觉,把主观感觉投射到写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影响: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在形式技巧上翻新花样。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现代诗派
30年代,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Y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的,同时还受到欧洲现代派影响。代表诗人: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路易士、李白凤、金克木等。戴望舒1929年创作的《我的记忆》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1932。5《现代》杂志创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与成熟的重要园地,“现代派诗”也因《现代》杂志而得名。戴望舒、卞之琳、梁宗岱、冯至主编的《新诗》月刊出版,扩大了现代派诗的影响,在1936、1937年间达到了创作的极盛期。《现代》编者概括现代诗派特点: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现代派诗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特点。诗作表现了幻灭中的追寻,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孤独寂寞的心态,追求语言的自然质朴、形式的自由舒展,以新异的手法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简称文协,发起人包括各方面代表97人,选出周恩来,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理事45人,中: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夏衍,胡风,田汉,老舍,丁玲,巴金,郑振铎,朱自清,郁达夫,朱光潜,张道藩等,由老舍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全国各地设数十个分会,出版会刊《抗战文艺》,自1938年5月4日创刊,至1946年5月终刊,出版了71期,是贯通抗战时期的唯一刊物,文协的成立标志着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自由主义文学,及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几种文学运动的汇流,组成了文学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现代史文学史上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包括国共两党作家在内的大联合,文协成立时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作家与现实、群众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
“孤岛”文学
从地域而言,是指上海租界,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就时间而言,是指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留在上海租界这一“孤岛”上的作家,仍坚持创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活动,史称“孤岛文学”。其中戏剧运动最活跃,包括“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组织的“上海剧艺社”在内的各种剧团,最多达120个,除了配合抗日剧目也上演翻译剧历史剧,优秀剧作有于伶《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及上海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李健吾《草莽》,以及他改编的一些外国剧作,阿英《碧血花》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注意和民族气节,产生很大社会影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孤岛。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是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辛 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郑敏等九人。九叶诗派的特点是:既忠于时代和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较多吸收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在他们的诗里得到了较好的结合。中国新诗派
即九叶诗派,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郑敏,穆旦,陈敬容,杜运燮,袁可嘉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1948年,从《诗创作》中分离出来,创办《中国新诗》,与北方的穆旦等诗人联合起来,组成中国新诗派,提倡“新诗现代化”,即“新传统的寻求”。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结合,注重在诗歌中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传统,为新诗发展做出了贡献。七月诗派
在艾青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主要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曾卓,芦旬,方然,牛汉等人,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为主要旗帜,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诗歌创作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其诗作大多收集在胡风主编的《七月诗丛》,1981年编辑出版了《白色花》,收集七月诗派20位诗人的作品。时代鼓手诗人田间
抗战初期应运而生。《给战斗者》使他在诗坛产生影响。他创造的鼓点式诗,表现了闪点似的感情突击,在第一节就唱出其他诗人在最后一节才歌唱出的东西,将铺垫,过渡全部省略,利用诗句分行形成急驰的旋律,一行精短,以诗句连续反复出现渲染雄壮气势,闪电般跳跃式疾驰强烈的节奏与时代气氛合拍,对抗战时期诗歌散文化民间化倾向是一个新的创造与推动,形式上自由,有鼓点式节奏。七月派小说
胡风主持《七月》《希望》杂志,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团结了路翎,丘东平,主张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及对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在某种意义上,比七月派诗歌更能体现胡风的理论主张,多数编入《七月文丛》,由胡风亲自撰写序文,故称“七月派小说”,代表作者是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主观战斗精神说
胡风认为现实是主观体验过的现实,为作家耳闻目睹,称为“感受世界”,另在作者心中还有一个“理应如此”的世界,即“观念世界”,现实主义创作过程就是这两个世界相生相克的过程,作家扩张观念世界中与感受到的现实世界相适应的因素,而克服不相符。创作主体需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中熔铸自己同感肯定或反感否定,而客观对象会以其真实性促成修改,这个“相生相克”动态过程的结果是新艺术世界的诞生,而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是作家认识世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现实的热情。合称“主观战斗精神”。
沦陷区文学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时代,纳入了沦陷区文学轨道,此前已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统称“沦陷区文学”。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万象》团结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大量揭示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存的馆主》,张爱玲《传奇》,苏青《结婚十年》等。在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堂语录》等散文集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开明派
30年代独具特色的一支散文作家队伍,他们大都是上海立达学园的同事,30年代又聚集在开明书店周围,有丰子恺、夏丏尊、叶圣陶诸先生。“开明”同人散文家是积极的人生派,热切的爱国者,讲究品格、气节和操守。他们的作品平淡如水,明白如话,却擅于在平凡中开掘生活的哲理,追求高远的情境,严谨而有韵致。汉园三诗人
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第五篇: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1.《文学革命论》(2007年、2011年、2012年):
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陈独秀在文中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出了三大主义: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到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立新鲜的立诚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这篇文章的发表,对于文学革命的发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双簧戏:
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新文学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复古主义者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却暂时没有人公开出来讲话,于是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在由刘半农写复信予以逐条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引起广泛的社会注意。3.湖畔诗社:
1922年4月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代表诗人是汪静之、应修人、冯雪峰等,出版过诗歌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和汪静之的《蕙的风》等,他们写抒情诗,尤其以清新质朴、大胆率真的情诗在白话新诗的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被朱自清成为当时“专心致志作情诗”的诗人。4.美文:
又称为小品文,由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进美文这一概念,于1921年发表文章《美文》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王统照、傅斯年 胡适等曾撰文应和,冰心 朱自清 郁达夫 俞平伯 徐志摩 周作人自己等一大批作家富有成效的拓荒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美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人们往往以闲话 絮语 谈天来形容其文体特点,充满个性的随意议论,夹叙夹议是其最重要的语体特点。5.春柳社:
1906年,留日学生成立于东京的一个综合性文艺团体,因从事演剧活动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创始人为曾孝谷 李叔同 主要成员有欧阳予倩,陆镜若等,1907年搬演西方话剧《茶花女》又正式公演《黑奴吁天录》,春柳社是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最早掀起了引进话剧的热潮,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自觉探讨正式由春柳社开始的。6.文明戏:
文明戏是春柳社等话剧社团借鉴西方戏剧,以言语 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而创造的新的戏剧形式,最初人们称之为新剧,辛亥革命爆发后到五四文学革命前夕,新剧因形式新颖和内容贴切现实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而盛行一时,为表达对新剧的喜爱人们称之为文明戏,但后来文明戏因迁就小市民的封建落后意识和恶俗趣味以及艺术上的粗制滥造而失去了观众,它的衰败让后人引以为戒,同时让也为以后中国现代新剧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7.民众戏剧社
1921年成立于上海,是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成员有沈雁冰 郑振铎欧阳予倩熊佛西等,他们创办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的戏剧杂志《戏剧》月刊,在话剧理论建设和提倡爱美剧方面,产生过较大的影响。8.戏剧些社:
1921年冬成立于上海至1933年九月被国民党查封,前后进行戏剧活动达12年之久,是中国早期话剧团体中历史最久的一个,成员主要有欧阳予倩、洪深等,他们在话剧舞台实践方面立下了不小的功劳。9.爱美剧:
爱美剧即非职业的戏剧,爱美剧运动口号的提出,受到了欧洲小剧场运动的启发,开展业余的小型的演出,不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提高戏剧的艺术水平,发挥戏剧的社会作用,1921年著名戏剧家陈大悲发表长文《爱美的戏剧》系统地论述了爱美剧的问题,率先提出了开展爱美剧运动的主张,其提出后,在新剧借引起了很大的安详,一批业余话剧研究刊物纷纷涌现出来,排演爱美的戏剧,上海民众戏剧社和上海戏剧协社是其中最重要的两支队伍。10.独幕喜剧圣手:
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新喜剧的开创者,他创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独幕讽刺喜剧,带动中国喜剧事业的发展,因此他被誉为独幕喜剧圣手,它是中国现代喜剧的创始人之一,在戏剧人物 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均显现出成熟的技艺,为现代话剧特别是喜剧提供了堪称典范的作品,其主要反映知识分子生活中的矛盾为主要内容,代表作品为《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11.新月社:
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西滢等,这是围绕着《现代评论》周刊,《晨报》副刊和《新月》月刊而形成的一个知识分子派别,成员多是从欧美回国的具有自由主义和改良主义的思想的留学生,以1927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新月社在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在于新诗。他们以新格律诗进行创作,被称为新月诗派,他们是针对自由体诗歌出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的主张,即新诗的三美主张,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12.语丝社:
成立于1924年,创办有《语丝》周刊,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语丝》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谈古论今,不拘一格,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生动、活泼 幽默,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有重要贡献,其散文创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鲁迅周作人为代表的犀利的泼辣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 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默 冲淡的小品散文,语丝于1930年停刊,语丝社随之消散。14.莽原社
成立于1925年,由鲁迅发起,成员主要有高长虹 韦素园等,办有《莽原》周刊,莽原社在创作上提倡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在抗击旧势力和抨击旧文明方面做过自己的努力,1926年高长虹和向培良从莽原社分裂出去,另组狂飙社。15.未名社
成立于1925年,得到鲁迅的支持,成员有韦素园、曹靖华、台静农等,将《莽原》改为半月刊复刊,又出版《未名》半月刊刊物。未名社的主要贡献在于译介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方面,台静农的乡土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16.农村三部曲:
矛盾在20世纪30年代所写的反映农村题材的三个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这三篇小说共同反映了三十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和动荡,其中老通宝的经历作为„„
17.激流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 18.社会剖析派
茅盾《子夜》的出现和产生的影响,使得左翼作家中一种关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矛盾,旨在揭示社会矛盾根源的“社会剖析派”小说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社会剖析派作家中成就较大的有吴组缃、沙汀和艾芜。19.小诗:
小诗是日本短歌、俳句和泰戈尔《飞鸟集》引入我国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主要作家有冰心,宗白华等人,其特点是篇幅短小,文字简约,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如冰心的《繁星》《春水》小诗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情感与感受的努力。20.零余者 21.象征诗派:
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诗坛出现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由于这一诗派对后来的30年代现代派诗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它又被看作是早期象征诗派,或早期现代诗派。1925年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微雨》的出版,标志着象征诗派由理论倡导走向创作时间并以鲜明的特色引起了文坛的注视,与李金发同时或稍后致力于象征诗歌的创作的还有后期的创造社成员王独清、穆木天和冯乃超,象征诗派丰富了新诗的表现手法,是对缺少余香和回味的初期白话诗的一种反拨。22.太阳社:
1928年1月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蒋光慈 钱杏邨、孟超等,全都为共产党员,这些“《太阳》下文学者,要求光明,要求新的人生,他们努力要创造出表现社会生活的心文艺”同时创办《太阳月刊》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左联成立时,该社自行解散。23.大河小说
24.新诗人散文群“水星派作家”
20世纪30年代,在《大公报 文艺》《文学季刊》《水星》等杂志和报刊上发表散文的作家形成的流派,主要有何其芳,李广田,丽尼等,又被称为水星派作家。说是新诗人散文群是因为何其芳 李广田早先是诗人,更因为其散文创作分明透露出对诗歌的意蕴和形态的自觉追求。25.论语派
论语派是林语堂创办的《论语》半月刊而得名的以杂文为主的小品文流派。这个流派拥有三个刊物,即《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林语堂是论语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主要成员还有邵洵美 章克标 陶亢德,《论语》“以提倡幽默文字为主要目标,”《人间世》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26.七月诗派 27.民歌体叙事诗
解放区诗歌创作的最大收获,是出现了一些反映新旧两个时代巨大变化的长篇叙事诗,这些富有生活气息,在形式上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特色的作品,大都是以传统民间歌谣的形式创作,因此被称为“民歌体叙事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与阮章竞《漳河水》,两首诗在艺术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2.胡风“主观战斗精神”(2011)3.九叶诗派 2006年 4.解释“与抗战无关论”
其余见期末复习整理的名词解释笔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第一次文代会: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是其全称,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来自解放区和前国统区的文艺工作者约八百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央作报告,周扬和矛盾分别代表两个地区作文艺运动经验的报告。会议确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新中国文艺的总方针。选举成立全国性的文艺组织-文联和领导机构。第一次文代会标志着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和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开始了当代文学一体化的进程,并确立了各种文学力量在当代文学中的资格和地位。
2.政治抒情诗:在题材或视角上被政治化的诗歌被称为政治抒情诗。在政治抒情诗中,诗人会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讲究节奏分明。经常使用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的的组织形式,多象征手法。这种鼓动性的诗歌大量出现在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开展的时期,代表诗人有郭小川和贺敬之,代表作品有 3.“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2007、2009、2012)
4.伤痕小说2006年
自1977年开始,一大批反映文革十年**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源于卢新华的小说《伤痕》,此外伤痕小说的代表作家及作品还有刘心武的《班主任》、韩少功《月兰》、周克芹《徐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尽管多数作品仅仅停留在对社会人生的伤痕的表层描写上,但伤痕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开拓性意义,它冲破了四人帮极左文艺的戒律,突破现实题材禁区,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开启了8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化道路,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5.反思文学:
在伤痕文学兴盛之时,一批敢于思考、富有人生阅历的作家,率先提出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写出了一批具有相当思想深度和历史深度的作品。因表现出对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1979年2月茹志娟发表的《剪辑错了的故事》这篇短篇小说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此外还有代表作家作品有高晓声《李顺大造物》、古华《芙蓉镇》、王蒙《布礼》《蝴蝶》、张贤亮《灵与肉》等。反思文学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比伤痕小说目光更为深邃、清醒,带有更强理性色彩。6.改革文学:
兴起于1981年前后,这类作品从各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的热潮,形象地刻画了各种路线改革者的精神风貌和鲜明个性。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开改革文学先河,此后又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张洁《沉重的翅膀》、路遥《平凡的世界》、贾平凹《浮躁》等。总体上看,改革小说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尤其注重改革者形象的塑造。7.寻根文学 寻根小说:2013年
1985年前后,文坛上出现寻根小说创作潮流。韩少功、贾平凹、李杭育、郑万隆、阿城、张承志、王安忆等为代表作家。其主要作品有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阿城的《棋王》、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王安忆《小鲍庄》等。寻根小说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关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作品的文化音韵。8.现代派小说: 9.先锋小说:2009年
80年代中期,在“寻根小说”和“现代派小说”并行推进的同时,一种激进的叙事实践初露潮头,这便是以马原《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等小说为肇始的先锋小说潮流,先锋小说代表作家还有洪峰、苏童、余华、格非、叶兆言、林白、海男等,代表作分别是洪峰《极地之侧》、格非《迷舟》、苏童《我的帝王生涯》、余华《现实一种》《古典爱情》,先锋小说具有实验性,创作上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消解,二是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三是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深度,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10.新写实小说2007、2011、2012年
文坛上80年代后期出现的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是新写实小说思潮的崛起,新写实小说一出现便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其小说创作特点主要表现为:创作方法虽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强调作品中所呈现的生活应有一种毛茸茸的原生状态的感觉;主题意蕴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与无奈;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提倡作家应该“退出小说”“零度介入”即有意采取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等,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作家有刘震云、刘恒、池莉、方方等,代表作品有刘震云《一地鸡毛》、刘恒《狗日的粮食》、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方方《风景》。
11.《红高粱》2009年 12.地下文学2010年 13.自然派2010年 14.朦胧诗 2008年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
15.归来诗人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