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反思与策略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与策略
天台中心小学 代忠贤 刘从荣
摘要:
作为基础教育——小学教育,上好科学课和开展好科学活动,无疑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最好途径。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科学教学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性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设计探究的程序、自行得出结论规律,自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怎样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状态中参与教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以下谈谈本人在课改中得到的一些反思和体会。
关键词:科学
正文:
学习
策略
学生主体
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基础教育——小学教育,上好科学课和开展好科学活动,无疑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最好途径。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科学教学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性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设计探究的程序、自行得出结论规律,自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怎样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状态中参与教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以下谈谈本人在课改中得到的一些反思和体会。
1、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对自然界的有些现象,学生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举措。亲身探究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得到培养,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批评性思维以及创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养。
2、探究活动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好奇是孩子明显的心理特点,他们对周围任何事物都充满探索求知的渴望,并善于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应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给予理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并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题,有意识的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儿童思维开阔、想象力丰富。对学生的一些超现实或异想天开的想法或问题要给予肯定和赞赏,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树立自信心。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3、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对自然界的有些现象,学生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举措。亲身探究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得到培养,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批评性思维以及创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养。
4、创造探究条件,正确引导和训练学生创新能力。每一位科学课的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同时,教师还可将有关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使之有所发现,以达到培养认识事物的目的。
5、在探究活动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相互合作,彼此分享。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营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一堂自由、民主的科学课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课堂上独立的思考、想象、选择,做出决定。课堂上应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当我们在互动过程中,达到“相互信任,彼此尊重,融洽相处”时,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人,才能敢想、敢说、勇于创新。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科学课程的教学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种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备了发芽的内部条件;只有当它感受了阳光的温暖才会发芽!
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学生感受到——我是课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这对学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3、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5、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组织好探究后期的小结,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使用灵活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乐趣,并在开心的学习中学到知识,得到启发,从而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对科学的兴趣。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 ,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 “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五年级科学第四课《根和茎》,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问学生:谁能分清根和茎 ?你能说出几种啊?为更好 地理 解植物的根和茎做了铺垫。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如教五年级第八课《仙人掌的刺》一课,一个学生提到: “为什么说仙人掌的刺就是植物的叶子呢?”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通过和荷叶相对比的讲解,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明白了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叶子发生变态的原因了。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总之,教师在上科学课时要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下,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他们的创造灵感被激发,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创造活动才会成为可能。教师才能进一步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 小学科学课本 【3】 小学科学教师用书
第二篇:关于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关于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小学科学老师面临的困惑和难处主要来源于三方面:
1、目前“科学”仍无法与语数相提并论。
随着新课程的开始实施,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自然改为小学科学。名称的改变必然引起质的飞跃,教育主管部门对这门科目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小学科学教研活动频繁举行。同时,每年还有一次别开生面的省级科学年会。另外,省级新颁发的课程标准也规定科学课由以前的2节/每周增加到3节/每周。据说,以后可能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科学课程。的确,教育主管部门越来越注重科学这门课程。
但是,小学科学在目前农村虽然称不上“副课”,但仍无法与语、数相提并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很少有学校有专职科学教师,有的学校并没有开足每周三节科学课。即使有专职教师,课也开足够了,但专职教师的课程任务很重,根本没有时间搞教学研究。
2、科学教学放得太开,驾驭难度大。
科学探究一词从实施新课程以来,成为科学教师语言和行动中的主打词语。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内容作了详细说明: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给出了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和相关的活动建议。这是让我们的学生也做一次科学家,满足小学生动手、动脑的愿望。因此科学教师容易把课上得引人入胜,课堂上经常是人声鼎沸。但这种前卫的教学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开放的课堂教学,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时时感到课堂驾驭难度相当大。
3、科学教材难度较大,内容多,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时代潮流,有许多版本的科学教材出版了。据我所知有8种版本的科学教材,这么多版本的教材确实是推陈出新,百家争鸣,都体现了科学的实用性、生活性、趣味性,便于小学生学习和接受。例如,以前六年级《自然》中的“杠杆”这课,只是利用配备的简单机械实验盒做个杠杆平衡实验,这样的教学比较迁强。而现在的教科版教材在杠杆这一课最后安排了“做个小杆称”的小制作,这是让学生的科学课走向生活化。但是科学教材修改频繁,我们用的教科版教材,近两年就改编了两次,今年秋季可能又有改动,科学本来就是一个全新的课程,而且有的学校还没有配套的教师参考用书,令本来就承受很重的教学任务的科学教师真有点措手不及。第二,活动太多,准备难度大。一本书从头到尾,几乎全是学生活动。没有那一个活动不需要材料,材料的准备时常令科学老师伤透了脑筋。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三、科学教材容量大,很难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完成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或者教学内容无法在课堂上完全展开。往往一堂课40分钟下来,探究才刚刚达到高潮,却因为要下课了而给师生留下遗憾。例如研究“摆的秘密”这一探究活动就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课堂上完不成教学任务实际上就是教学低效的反映。换句话说,对时间的把握从一定的角度上说就是对课堂效率的追求。“教不完现象”直接影响教材的进度。
(一)、“教不完现象”的案例 镜头一:课堂环节预设完不成的时候
这是一堂优质课评比的课,选手执教的内容是《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因为教师提供给学生探究改变物体沉浮的材料过多(没有精心选择),到离下课还剩下4分钟,探究活动才结束。接着这位教师急急忙忙地播放了一段潜水艇的录象,再让学生解释潜水艇沉浮的秘密。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该课一开始的导入设计:为什么乒乓球沉,牙膏皮浮?等该课正式上完,时间已经超过了近6分钟。事后问起他知道超了6分钟吗?他说:“知道的呀。”然后是一句:“准备好的总要上完的吧?”如果按课的时间分配比例来考虑的话,离课结束只有4分钟的时候应该是考虑如何及时调整预案的问题才对。可是这位老师思考的是:我各个环节的预设觉得都不错,怎么能少呢。镜头二:学生实验时间失去控制的时候
这是一堂观摩交流课,学生探究的内容是《哪杯水温度高》。当学生在测量同体积冷水和热水混合以后水的温度,有2个组出现了测试出来的混合水温度高于平均值(高2度左右)。教师引导他们寻找原因,再换温度计、换烧杯后重新做了这个实验。又加上是近60位学生的大班额班级,教师在指导实验费了不少周折。临近下课,学生还是没有完成不同体积冷水与热水的混合实验。“教不完”也就产生了。
镜头三:教师教材处理能力有限的时候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一堂让学生体会深刻的科学课,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的科学探究课,教材安排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密度是较大的。一位教师在执教时,前面两个部分的活动按部就班的进行,节奏放的太慢。在第三个部分“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大小有没有关系?”的活动中,学生只完成了针对一组“大小一样、轻重不一样”物体的研究,离下课只有4分钟时间了,她就来不及引导学生去开展另一组“轻重一样、大小不一样”物体的研究,更不用说第四个活动环节了。
以上的三堂课都出现了“教不完现象”,很多老师们也谈到“教不完现象”自己上课也或多或少有“教不完的现象”存在,比例不少于70%。教不完现象”直接影响教材的进度。课堂上完不成教学任务,实际上就是教学低效的反映。换句话说,对时间的把握从一定的角度上说就是对课堂效率的追求。所以在教学中,不少教师有一个困惑的问题:怎样解决“课堂中科学探究的深入与课堂有限时间的协调问题”。“教不完的现象”除了教材内容多这个客观因素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在此我想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二)、科学课堂低效教学的理性思考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要求我们的科学课堂要真正落实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既要学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技能,又要培养科学的能力、科学情感与价值观,较好的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然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就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表现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教师课前准备的随意性。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与否,将直接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的成功与否。一种情况是由于多数科学课教师均为科学兼职教师,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专职教师,但课时安排过多,教师感到力不从心,时间和精力不够支配,就造成课前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活动材料准备不充分等,不可能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因此就不能保证每节课的质量。第二情况是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材料,虽说我们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准备,但教学过程中往往实际和理想相差太远。比如:六年级“轮轴的秘密”这一课要求探究“轴的粗细相同,轮越大越省力”的内容,不找到十几对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学生的探究活动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甚至教师的演示的材料都没法找到。每个活动都要按要求去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三种情况是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忽视了材料在建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课前没有精心准备,上到哪里是哪里,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
2、课中探究活动的无序性。
探究的本质是思维,目前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活动,追求“量”忽视“质”,缺乏对活动内容“少而精”的提炼,一节课一半以上的时间给予学生操作、活动,没有深入开展探究,教师没有发挥自己在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把握不好活动的节奏和时间,而过多停留于表面上的热闹。在小组探究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场面热热闹闹,学生热火朝天,似乎人人都在主动参与,透过这种热闹的场面,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肤浅与浮躁,探究活动停在浅表层上。科学探究需要动手实验,但更需要冷静的分析与思考,没有了思考也就没有了研究。
3、小组合作探究的低效性。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因此我们很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但是,目前我们大多只是关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而没有真正发挥好群体的智慧,没有起到合作学习的效果,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却没有深度。往往是老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嗡”声一片,热闹非凡,学生总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仔细一看,合作探究并不合作,要么,有的小组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要么,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下去,这个“合作的小组”就会给那些企图回避学习或喜欢瞎起哄的后进生当作“避难所”。如果有实验操作的内容,还会出现你争我夺的现象,谁都想争到一个器材动动手,有时互相指责,真有点乱作一团的样子。到汇报时,教室里还是热闹非凡,安静不下来,并且常常听到是:“我觉得……”而不是:“我们觉得……”。一节课下来,老师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很可能没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还可能没有多大收获。
总之,教材中内容过多、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好教材、在大班额下学生纪律的调控、教学时间的正确分配、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等一系列问题,都可能导致教师完不成相应的教学内容,造成课堂低效。那么老师们平时怎样处理这个问题的呢?请大家在此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正确处理教材
综观《科学》新教材,课本图文并茂,这样的教学设计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学习。但凝聚着众多专家智慧的新教材,在设计过程中往往比较理想化,同一教材不可能适合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的广大学生和老师。因此《科学课(3—6年级)课程标准》也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很多科学教材的编写者也提出“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依据和一些范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一观点。特别是当教材中的活动较多,如果教师把握不了探究的重点,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上到哪儿算哪儿,把一课时的课任意的安排成两个课时。试想一个学期有几节机动课的时间可以让你把剩下的另一课时补上? 当然,要把握“用教材教”的尺度。首先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真正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抓住教学重难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
(1)、合理取舍教材的活动内容,抓住重要的探究实验。
教科版教材每一课都安排了一系列有结构的活动,一个活动有一个活动的价值,而活动之间的结构又体现了新的价值。然而这只是编写者的初衷,并不是所有教材都体现了这一思想,特别是五六年级的教材。因此,对某些教材进行处理并不一定会破坏教材的结构,降低教学的价值。每一课教材所安排的内容都有主有次,如果每个活动都平均使用力量,势必造成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教学效果差。因此,一堂课上抓住一些重要的探究实验,做透这一部分。使学生在这一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与收获。而对于课本中相对次要或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
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教材实际安排了4个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以下调整。删除第一个观察物体(砖块和木块)是沉还是浮的教学内容;教学从第二个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开始;重点研究“改变物体的大小、轻重,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的第三个教学活动中;第四个思考与讨论可结合在第三个活动中进行,这样将四个教学活动合并成二个教学活动,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去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有利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动手操作、提出问题、思考与讨论问题、直到最后的解决问题。
再如:《我们的小车》一课,教材从香港太平山上的缆车引入,让学生安装一个小缆车,研究拉力与小缆车的运动。从课标要求和单元主题看,研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安装小缆车是研究缆车运动的前提,从学生动手能力看,安装小缆车也是一个操作上的难点。太平山上的缆车是用电动卷扬机拉动的,它和我们研究的小缆车仅有表面的相似——都是用缆绳拉动的,本质上是不一样的,所以由太平山上的缆车引入十分牵强,倒不如省去这一环节,先出示小车、线、垫圈让学生想办法让小车自己动起来,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安装小车要注意的问题(线的长短要合适、垫圈要方便取挂等)。这样既可以解决操作难点,又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用于“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这一教学重点的探究学习。
2、合理调整教材的编排顺序,抓住探究的核心环节。
教科版科学教材到五六年级呈现“大单元”趋势,一个单元主题下往往有8到10个课题,而这些课题的编排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逻辑体系,呈单线条展开,这样的教学不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学生的学习只能是被动的,没有自主。
如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本单元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不同形状与结构的物体与它能承受力的大小这一角度,探究常见的形状与结构,获得结构及其改进方面的知识,加深对力的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8个课题: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
6、建高塔
7、桥的形状和结构
8、用纸造一座“桥”
这8个课题按“薄型材料怎样抵抗弯曲——弧形结构——框架结构——结构科学在塔和桥上的应用”这样一条线索展开的。
仔细分析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8个课题是围绕“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定性”这两个主题展开的,最后在“桥”上得到综合应用。从下图可以看出,这8个课题并不是单线条层层深入的关系。
形状与承受力 结构与稳定性 增加厚度
改变形状 框架结构 拱形 塔的研究 桥
那么,为什么要先研究材料厚度与承受力的关系?不能先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或者研究特殊形状——拱形与承受力的关系,甚至是框架结构呢?我想这都是可以的,关键是取决于学生对“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定性”的前概念水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学习主题的机会,不必拘泥于教材的结构,而根据学生的想法来重新组合。首先,可以创设一个情景:出示两个小木块,然后在两个木块之间放一张纸,在纸上放金属垫圈,看看这张纸能承受多少个垫圈。接着提出问题:怎样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拱形 两边拉紧(拉索桥)增加厚度 改变形状 增强抗弯曲能力
再根据学生的想法逐个深入展开研究。把原本线型安排的教材变成轮型排列,这样的教学既不会对原定的教学目标产生冲突,而且能够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能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流畅,使学生的认知也更加趋于系统化和科学化。
(3)、合理设计教材的研究计划,恰当选用实验材料,要使探究有实效,让学生做好探究前的方案设计很必要。但是设计实验方案很化时间,材料的选择、方法的确定、变量的控制等等,在一节科学课中既要让学生自己设计好实验方案,又要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过程,还要引导学生作好实验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要照顾到个别现象面向全体学生。这就更需要教师要精心组织,合理选择好有结构的材料。使探究活动省时又有效。例如:《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教材研究计划中是用“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是否一定要用50毫升的水呢?有老师作了一次实验,100毫升的烧杯装50毫升冷水,每次加2克食盐,不断搅拌整整做了一节课,才溶解了16克食盐。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尽管是一个定量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只须知道一个粗略数据即可,不必强求太精确。
在一节竞赛课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把“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个问题转化为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先给学生两个思考题“选择怎样的杯子?这一杯水应该取多少?”,再出示三个杯子“一个250毫升烧杯装150毫升水,另一个100毫升烧杯装50毫升水,还有一个20毫升杯取15毫升水”,问学生选哪一个更合理?让学生一边讨论一边选择材料,并说出理由。因为学生没有实践过,对这个问题的选择是很盲目的。有的学生认为杯子选得小一些,水少可以节约时间,节省用盐。有的学生认为杯子选得大一些,水多食盐溶解得快,但肯定浪费时间、浪费用盐。但一致认为水在杯中不能太满,也不能太少。
通过讨论后,实验分两人小组。“用20毫升的量杯取15毫升的水”,经过较短时间,学生大部分得到15毫升水中大约可以溶解5勺—6勺盐,正因为教学中对实验材料作了调整,学生在取得同样的学习效果下,才有充足的时间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对于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堂的不同结构,也决定着课的成败,所以教师为学生选择好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很重要。
二、合理调控课堂教学
1、设计有效的探究问题。
提出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开始,它具有导向作用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出恰当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思考能找到答案,迅速发动学生思维,提高效率,节约时间;不能好高骛远,如果过广过难的问题超出了学生能力所能及的范围,使学生一头雾水,摸不着边际。相反太小太简单的问题又容易产生束缚,影响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并且没有探究的意义。
比如有关溶解的提问: 哪些物体在水里溶解?(范围过大),厨房里哪些物体在水里溶解?(范围缩小,但还是过大),实验桌上哪些物体在水里溶解?(范围进一步缩小),白糖、木屑、食盐、味精这些物体哪些在水里能溶解?(范围缩小到具体物体)有关蝙蝠的提问:蝙蝠是什么?(范围过大),蝙蝠是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问题指向明确),根据食性,蝙蝠属于什么动物?(问题指向明确),月球引力很小与月球上没有空气有什么联系?(太难了,不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案例
1、“ 控制物体发出声音”
师:刚才这个罐子发出了声音,咱们干脆就叫它发声罐吧。
师:哪个小组有办法让这个发生罐发出的声音变大?各小组讨论讨论。{学生嚷着“我来”“我来”},学生1:再加一个玻璃球,声音就大了。学生2:再多加一些零星的小东西。
学生3:我觉的东西加得越多,声音就越大。学生4:摇得再猛烈一些。
〖教师叫了一位又一位学生,期间,他也忘了这一方法是小组产生的还是学生个人的思维结果。〗
这个案例中教师将一个这么简单的问题抛给学生,要他们合作讨论一番再来交流。就没有多大意义。学生嚷着“我来”“我来”,设计的方法不就是个人的吗?〗
案例2:《比较水的多少》
课前准备: 盐水瓶(1号)、细高塑料瓶(2号)、不规则塑料瓶(3号),1号装了清水,2号装了蓝色水,3号装了红色水,3只瓶里的水位不一样高,2号瓶水位最高。
师:(出示三个瓶子)观察这三个瓶子里的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 颜色不同。
生2: 1号是清水,2号是蓝色水,3号是红色水。
生3: 1号瓶里的水透明,2号、3号瓶里的水不透明。
生4: 1号瓶里的水像清水,2号瓶里的水像蓝墨水,3号瓶里的水像红墨水。
(学生观察的目的不明确,教师显然有些着急。)
师: 不是问你们水的颜色,我是让你们观察一下,瓶里的水一样多吗?
生5: 不一样多。师: 哪瓶多哪瓶少?
生5: 看不出来。
生6: 1号瓶多,2号最少。
生7: 一号瓶和3号瓶应该差不多。
……
(学生七嘴八舌,争论不休,花了8分钟。)
问题分析:从这个教学片段我们可以看出,问题提出——过分追求“与众不同”,远离了实效性,教师课前准备了三种不同颜色的水,本意是想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快地让学生注意到这三个瓶子里的水不一样多。但是学生被观察材料——有颜色的水误导,当教师提出观察要求时:“观察这三个瓶子里的水,你们发现了什么?”以致学生总是围绕水的颜色来回答,以为是让他们说出三种水有什么不同,学生完全偏离了观察的意图。教师过分追求提出问题的“与众不同”,反而远离了问题提出的准确性。
另一位老师上《比较水的多少》一课的教学案例:
课前准备: 250毫升盐水瓶(1号)、细高塑料瓶(2号)各一只,2号瓶水位高于1号瓶水位。
师:(出示1号、2号两个瓶子)观察这两只瓶子,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 瓶子的形状、大小不一样。
生2: 里面装的水也不一样多。
师3: 哪只瓶里的水多?
生4: 2号多。
生5: 1号多。
师: 到底哪个瓶里的水多呢?我来统计一下。同意1号瓶水多的同学请举手(6人),同意2号瓶里水多的请举手(35人),同意一样多的同学请举手(9人)。
师: 你们能设计出不同的验证方法吗?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组的方法多、方法好。
分析: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选择的材料很有结构,尽管简单,但却能非常明显地、单一地反映出要研究的问题,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非常明确,很容易使学生明确研究的内容,并很快地引起了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⒉、探究活动过程中的有效调控(1)合理安排合作探究小组。
组织学生探究活动要有策略,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又好动年龄段,在科学课上不让或少让学生动手操作与实践这有悖于科学的宗旨,但太多的活动也会给班级纪律的调控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样既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耽误了教学的有效时间。所以科学探究中实验小组的安排也非常重要。
如《怎样加快溶解》就不适合做集中实验。假如为了能节省时间,让学生分四人小组同时完成“搅拌”、“热水”、“切碎”三个实验与一个“用冷水、不搅拌、不切碎”的实验作比较,四人每人管理一个杯子,分工也明确。结果由于每个学生的操作差异太大,要求比较的内容太多,同学们不知该做什么,实验时都自己做自己的,实验汇报时更乱,教学就会失控。
其实《怎样加快溶解》更适合安排两人小组实验。材料容易准备,实验操作面广,人人动手,人人参与活动;便于近距离观察,看到的现象更清楚,便于描述;更便于管理,课堂秩序好;可以使教学环节安排得非常紧密,节省了很多时间。
(2)、控制材料的呈现
教师在为学生准备探究活动中所需的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到材料的结构性和材料呈现的有序性。面对有结构的材料,学生会产生自主活动的冲动,产生科学问题,不需要教师的开场白;而面对无结构或结构松散的材料时,学生往往会陷入迷茫之中,或者产生杂乱无章的问题,就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剥弱学生学习兴趣,有时还会造成纪律的失控。延误教学时间。案例“一杯水的观察”
那天,听“一杯水的观察”,一走进实验教室,桌上整齐的放着“5个圆形透明塑料杯、1个方形透明塑料水槽、5支筷子、一瓶浑水和一瓶清水”。因为事先知道是听“一杯水的观察”,所以对浑水和清水等学具没有觉得什么,但对“5支筷子”这个学具有点摸不着头脑。课开始了,学生动手研究水的性质了,只见学生把5支筷子扔在水里看它像船一样地漂。课上教师在一个劲地提醒学生“看看桌上准备的材料”,可学生还是一意孤行地玩水。课后问教师,这5支筷子干什么用?答是研究用筷子反映光在水中的折射现象。晕倒!这那是研究水的性质,这分明是研究光的性质呀。案例中的“五支筷子,教师准备的有点偏颇,这一材料对研究水的性质没有什么帮助,所以它的出现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探究,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这告诉我们,准备材料不能随意,要精心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案例“怎样加快溶解”
“怎样加快溶解”有三组实验,一组是将肥皂放在热水中,一组是用筷子搅拌切成小块的肥皂,一组是将小块肥皂碾碎,放在水中。因为有三组实验,而且是对比实验,所需材料很多。教师在上课前,把这些材料一股脑儿地提供给了学生,使学生探究无所适从。小组内6位学生你俩捣鼓这个,我们忙着那个,有的小组同一时间三组实验都在展开;也有的小组分为三个小小组,将6只杯子做了三个同样加热实验,使后面两个实验材料器材不够使用,嚷嚷着向教师要器材。
在这节课上,教师认为三组对比实验非常简单,只要给了学生相应的探究材料,让学生围绕着“怎样让物体在水中溶解的快”这一主题就可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了。以为学生亲历了溶解的探究过程,就能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理解,就是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其实,这样的自主探究活动,这样的瞎捣鼓,学生那来的知识建构,何来的能力提高。
再如:在《混合身边的物质》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许多的实验的材料,小苏打、白醋、矿泉水、石灰水、柠蒙酸等,如把这些材料都放置在学生的实验桌上,当你要求学生将小苏打与白醋混合时,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将不按你的要求去做。如能将学生的实验材料分层、适时地呈现给学生,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对问题探究的一致性,又能有效地控制好教学秩序,使各个实验能得到顺利的开展。
(3)在某些环节舍得花时间。
舍得花时间和控制课堂时间并不矛盾。舍得花和省着花时间是互相联系的,省着花时间的地方多了,才能有更多的时间用在舍得花时间的地方。比如用在动手前思考、设计方案等环节。在公开课中,有的教师在一堂课上安排好几项活动,结果怕时间不够,每一项活动都是蜻蜓点水,刚宣布开始动手,立马就叫停,学生对关键问题不能形成完整认识,对科学的本质更不能准确把握。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教材的处理问题,如著名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在《摆》一课中让学生花20分钟的时间做一个15次/10秒的摆,这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思维有浅入深的过程,有必要舍得放时间。
(4)是组织好汇报和交流的环节。
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关注了合作探究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而没有真正发挥好群体的智慧,没有起到合作探究的效果。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却没有深度。至于小组交流时,学生要么抢着发言,要么一言不发;或者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没有认真倾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以自我为中心,都急于表现自己。在大班额条件下,每个组都汇报是不现实的,抽取2-3个合作小组汇报、其余小组补充的方式。如果每个组都参与,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发现的成果在实验过程中直接贴(写、画)在黑板上。在汇报过程中注意了解其余学生的倾听、补充等情况。
以上主要是围绕科学课上“科学探究的深入与课堂有限时间的协调”这一问题从如何正确处理教材、如何调控课堂教学这两个大的方面来尝试解决,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这可能带有片面性,甚至是不正确的,在此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2016小学科学教学总
为了在科学这专业领域快速成长起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科学教师必须阶段性地进行教学“反思”。
一、科学教师要认真抓好备课环节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上好任何一门课都必须得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备课对于科学课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科学课这一门课程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仅凭一本课本、一支粉笔就上好一堂课,因此抓好备课环节是上好一堂科学课的重要前提,我们认为科学课的备课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从全局入手,读通整册教材。
要上好科学实验课,首先得通读整册科学教材,对整册教材所需材料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列出清单,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材料准备,才能在准备具体的某一课时得心应手。而如果一课课临时去准备材料,就难免会发生措手不及的情况,影响科学课的教学。就一册教材来说,每一册教学参考书上都有主要材料清单,上面列出了本学期要用的主要材料。因此,在开学初就应该去认真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数,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要提早摸清仪器室是否具备,如果没有要添置。
2、要熟悉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科学教师要想比较轻松上好科学课,除了通读整册教材之外,还要更加细心地去钻研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因为教师只有熟悉了本单元的教材之后,教师才能在准备实验材料的时候,事先知道本单元哪些材料使用的频率高,哪些材料可以顺便一次性准备好,哪些材料实验仪器室里已经有了,哪些材料需要自制,哪些材料需要购买,哪些材料学生能够自己准备„„这样提前心中有数,教师在准备材料时才能得心应手,轻松自如,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教师提前动手做实验
科学课中的每项实验,在让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做一做。这样就能明白这个实验哪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哪些现象不够明显,哪一项器材要换,哪一种方法需要改进。教师课前做好实验,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才能预防各种失败和事故,防止教学中的失误。再者,科学课堂不像语文对一首诗歌或一篇课文的理解,每个人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不会出现什么危险,而科学课中有些试验却不同,如果科学老师不认真备课,不事先做一做课堂上要求学生做的试验,就不能发现实验过程中的失误,就没法给学生讲解试验注意事项,如果课堂上试验出现了失误,又没法及时有效的处理,那就事倍功半了。因此,上科学课要求科学老师更加认真、严肃地备课。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1、设计好导课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精彩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就必须想办法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教学中来,这就要求老师们要想尽办法设计好精彩的导课环节,导课有很多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而且每一种方法也不是万能的。
2、科学教师要掌握好实验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无论是操作实验,还是观察实验,虽然没有科学家所做的科学实验那样复杂和规范,其目的也正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从而能动地改造自然。这就是一种科学能力,一种科学素养,但是现在我们的科学教学由于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们往往只注重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满足于学生看到实验现象为目的,忽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还能怎么做?想得不多。学生作为实验主体,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科学实验课教学,如果我们都严格的遵照“提出问题——猜测结论——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这五个环节进行教学,我想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明显提高的。
3、科学实验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①、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科学课上学生除了自己要积极发言以外,不仅要学会倾听老师说的每一字,每一句,也要善于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也许在别人的发言中,只有善于倾听的学生才能从比人那里获取更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②、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不管是上观察课还是动手操作实验课,都要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爱思考的习惯,俗话说“双手越用越巧,大脑越用越灵。”只有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才扎实,对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的理解,才不至于囫囵吞枣,课堂效率也才会高。
③、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养成。
我们的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成效如何。但现在的很多课堂的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讨论,实际上却不知道是不是在讨论课堂问题,所以我们在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确,有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操作员等,安排得井然有序,这样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④、注重对学生课外实验习惯的养成
科学课有些实验是不可能在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内能完成的,种凤仙花、养蚕等等,这些实验需要的时间都很长,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所以只能布置给学生课外完成,于是就会出现一些学生不做或者即便做了效果也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实验的检查与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实验的习惯。
总之,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总结发扬教学的成功经验,改正弥补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只有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经常写好教学反思,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聚沙成塔”的收获。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导体与绝缘体》
从课堂上的情况反馈看,导体与绝缘体这两个科学概念学生以前可能都听说过,但是在认识上是比较模糊的。教科版科学《导体与绝缘体》是电单元的第五节课,学生在以前的探究活动中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为什么导线的外面用塑料皮,里面用铜丝?,为什么小灯座、电池盒的有些部分用铜来做,有些部分用塑料来做?因此,教材开门见山,一开始就告诉学生什么叫导体,什么叫绝缘体,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然后掌握用电路检测器去检测20种(甚至更多)物体能不能使小灯泡发亮,在检测前让学生先作出预测,强调重复几次。教材的这种设计凸显了探究活动的价值,强调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概念、内化概念,如果说起初的概念是模糊的话,那么,活动后的概念将是深刻的、影响深远的。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现代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什么,更要重视学生怎样学,小学科学教学反思。它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知识,而要求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真刀实枪”的“搞科学”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教师是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指导者,主要任务是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并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眼、动手动口。在教学《弹性》这一课为例,我把实验材料、教学方法做了调整,把原来三种材料增加为五种(钢尺、橡筋、海绵、弹簧、注射器)。教学时,各种材料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出:怎么用这些材料做实验?然后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试一试。结果学生拉的拉、压的压、挤的挤、弯的弯……看似杂乱,但每个人都认真参与,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做着每个实验。在学生做了大量弹性实验,积累了丰富经验后,教师问:“你用这些材料是怎样实验的?你发现了什么现象?”由于学生作了充分的实验,所以发言十分热烈。学生汇报时,教师把这些回答简要写在黑板上,继续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于是大家通过进一步的讨论,概括出这些物体的共性,弹性概念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整个研讨过程中,教师只提了三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动手、讨论,他们成了学习的主人,所获得的知识是通过他们自己对事实材料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得出的,教学反思《小学科学教学反思》。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出来的。
促进学生自行探索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逐步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浅显的科学研究方法。例如把植物分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几部分,分别进行研究,这是使学生会用分析法去认识整体事物。观察与实验,这不但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更是一种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教师要经常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学生能较自觉地利用观察与实践来解决问题,特别是教会学生能用对比实验、模拟实验,多采用探索性的实验,少用验证性的实验。
学生只有具备了“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更快、更多地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这样才不会感到学习科学知识是苦事累事。
现代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什么,更要重视学生怎样学。它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知识,而要求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真刀实枪”的“搞科学”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教师是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指导者,主要任务是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并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眼、动手动口。在教学《弹性》这一课为例,我把实验材料、教学方法做了调整,把原来三种材料增加为五种(钢尺、橡筋、海绵、弹簧、注射器)。教学时,各种材料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出:怎么用这些材料做实验?然后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试一试。结果学生拉的拉、压的压、挤的挤、弯的弯……看似杂乱,但每个人都认真参与,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做着每个实验。在学生做了大量弹性实验,积累了丰富经验后,教师问:“你用这些材料是怎样实验的?你发现了什么现象?”由于学生作了充分的实验,所以发言十分热烈。学生汇报时,教师把这些回答简要写在黑板上,继续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于是大家通过进一步的讨论,概括出这些物体的共性,弹性概念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整个研讨过程中,教师只提了三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动手、讨论,他们成了学习的主人,所获得的知识是通过他们自己对事实材料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得出的。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出来的。
促进学生自行探索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逐步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浅显的科学研究方法。例如把植物分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几部分,分别进行研究,这是使学生会用分析法去认识整体事物。观察与实验,这不但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更是一种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教师要经常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学生能较自觉地利用观察与实践来解决问题,特别是教会学生能用对比实验、模拟实验,多采用探索性的实验,少用验证性的实验。
学生只有具备了“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更快、更多地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这样才不会感到学习科学知识是苦事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