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词鉴赏

时间:2019-05-13 08:35: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陆游诗词鉴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陆游诗词鉴赏》。

第一篇:陆游诗词鉴赏

陆游诗词鉴赏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之一的宋代大词人陆游。用诗人或者词人来概括陆游的一生其实都不恰当,因为他在文学创作领域的高产稳产、横跨诗词两界是后人难以企及的,不仅在豪放词的领域陆游有极高的成就,同时他写的婉约词也质量甚高,同时还有杰出的律诗作品。

陆游的诗歌里不仅有个人的情感抒怀,还跟当时的时代背景、历史风云更迭有紧密联系,所以如果你只能选择读懂一个人的诗,那就选择陆游,对陆游的诗歌创作有所了解以后,读懂类似题材和风格的作品也就容易很多了。

陆游之所以能写出风格多样化的大量诗歌,跟他的人生经历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出生在北宋灭亡之际,陆游的一生都背负了国破山河在的苦痛,而中进士之后仕途不顺屡遭排挤、之后又投身军旅,他的的人生经历也远远比绝大多数文人墨客丰富得多。因此陆游的诗歌可以按照内容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跟自己的理想抱负、报国志愿相关的,这一类一般出现在他所写作的律诗和豪放词中,一类是较为私人化、抒情的主题,常出现在陆游所写作的婉约词中。

由于一直以来教科书都过于强调陆游在豪放词领域的创作成就,很多同学会对这位词人有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但凡陆游写的一概都是跟国家民族存亡兴废相关的宏大题 材,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就像我们在开头所提到的,陆游还有一个属性就是岁月静好的撸猫老大爷,很懂得享受生活情趣,而不是整天都在苦大仇深。一般诗人写诗都是赠友人、赠恩师之类的,但是陆游却不走寻常路地写了一系列赠猫诗,比如《赠猫》其一:

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

时时醉薄荷,夜夜占氍毹。

鼠穴功方列,鱼餐赏岂无。

仍当立名字,唤作小於菟。

“於菟”是古代对老虎的称呼,陆游养的小猫十分擅长捉老鼠,因此得到小老虎这么一个昵称。中老年愤青也并不总是横眉怒目,也有这样温情的时刻。再如这一首《独酌罢夜坐》,不见麴生久,惠然相与娱。安能论斗石,仅可具盘盂。听雨蒙僧衲,挑灯拥地炉。勿生孤寂念,道伴大狸奴。

乍看起来是作者在凄风苦雨的夜里惆怅寂寞,但是因为有喵相伴,就可以“惠然相与娱”,在寂静凄清的环境中因为有喵咪的陪伴,反而可以愁中作乐,这是一个很好的衬托手法的运用实例。

就像我们上周的语文表现手法串讲课上跟同学们讲到 的一样,判断情景关系表达中运用的衬托手法究竟是正衬还是反衬,不能孤立地看某一个意象,一个意象在通常情况下具有的内涵不一定适用于眼下的具体语境,而应该把诗句中的情景完整地复现在眼前,思考整个情景和作者的情感色彩,才能避免产生判断的偏差。

而我们最为熟知的不是这些记述生活小情趣的抒情诗,而是书法陆游个人理想抱负、感慨国家民族命运的作品。和许多出身于两宋之际的文人一样,陆游的人生际遇因当时动荡的时局而倍加坎坷,在他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就攻陷了汴京,掳走了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耻,北宋宣告灭亡。陆游的父亲带着家人四处辗转流亡,直到陆游四岁的时候才逐渐安定下来,家庭的颠簸流离、灭国之痛都对陆游后来的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后来他也和自己的父亲一样,由于敢于进谏、力主抗金,早年一直受到排挤,仕途不顺。奸佞当道的情况下,陆游干脆选择了投笔从戎,投身军旅。基本上爱国抗金是陆游一生的主线,所以同学们在阅读他的诗歌的时候需要注意跟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相联系。

教材里都会学到的陆游的绝笔作《示儿》是妇孺皆知的名诗,此外陆游还有很多类似题材的诗歌,大家只需要读透读懂了一首,在考场上遇到同类的就知道它们共通的套路了,比如这一首《雨夜读书》:

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天何悭?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思天山。

这首诗虽然不是陆游的诗作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但是风格鲜明、对仗工整,题材也是自古以来壮志难酬的士子们最常写的内容,因此很有精读的价值和意义。开篇写雨夜中只有一盏孤灯或明或暗,将其比作微弱的萤火,下句就白描作者独自一人在破旧的屋舍中读书,情景相生,更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无人诉说和排解。但凡是这种开篇第一句就开始写景的,一定是情景交融的手法,景中含情,情景相生,以冷夜苦雨的寂寥景色烘托作者内心的惆怅孤独。另外还需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如果考的是第一句写景句子的作用的话,还必须要回答“奠定全诗哀伤凄切/静谧幽深/明快愉悦/……的感情基调”,这是基于开篇句的位置在全诗篇章结构布局中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首诗的对仗十分工整,这类律诗的优点就在于读懂一半的内容就等于读懂全诗,前后句的意思相近,可以相互对照来理解。颔联和颈联中作者感慨岁月飞逝,转瞬之间壮年已逝,镜中朱颜不再,但却没有成就一番功业。但如果一直以这样消沉悲凉的语气慨叹的话,那就不是陆游的典型风格了,尽管人生困顿潦倒,但这并不折损英雄的不死雄心。最后一句作者笔锋一转,化用了“老骥伏 枥,志在千里”的名句,以病中衰老的千里马自比,尽管陆游已经步入衰朽之年,但是壮志雄心依然没有被磨灭,心中挂念的不是安享晚年而是收复北方失地。对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风格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做题的时候是会大有助益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对诗歌的内容做全面的解读,例如《雨夜读书》这种情感表达具有多个层次的诗歌,不能单纯地将其理解为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要看到作者的报国雄心。

读懂一首诗是做对题目的前提条件,而提高对诗歌的理解能力不需要熟读三百首,精读几首比大量泛读更加有效。过于追求做题的训练,其结果是导致经常把重点放在了追求答案上,却忽视了理解诗歌本身的重要性。诗歌鉴赏不是跟着感觉走,也不是蒙和猜,而是要精读诗歌,并反复揣摩思考。

第二篇:陆游诗词读后感

陆游诗词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陆游诗词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陆游诗词读后感1

手里捧着一本《陆游爱国诗词》,我沉浸在诗词中,诗词的字里行间都散发着历史的韵味。我好像逆着时间的潮流,来到战乱不断的南宋,走进了陆游的人生。

陆游的一生,绝不是一个平凡的一生。他的一生呼吸着时代浓烈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

在几百年前,在安南山头,陆游登高远望,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掀起了他满腔热忱。“多情谁似南月山,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他吟诵出这一荡气回肠的诗句。陆游把无情的南山月赋予了人的情感,让它无比多情,而它的多情就在于,它和陆游热爱祖国山河之情一脉相通。它将层层云幕推开,只为让陆游看清安南山。那些曾经长安的风景也肯定在等待宋军收复。这些豪情壮志的抒发,我感受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的迫切心情。

陆游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时的他虽已年迈,但爱国的情怀丝毫未减,日思夜想报效国家,就如这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他没有因为处在这悲凉的乡村感到悲哀,而心中仍然在想着国家,想为国家征战沙场,完成他一生的愿望。这让我想到了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尽管离开了朝廷,但依旧思国,忧国。而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更是强烈地突出陆游爱国之深,忧国之浓,连在梦境里都能梦到,当年他是如何驰骋疆场,为国守护边疆。

85岁的他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他的绝笔《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在还没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依旧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在这样紧张的时刻,陆游想的不是自己,想的不是亲人,想的只有,国家何时才统一。因为他最痛心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未能亲眼看国家统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这句嘱咐凝聚着他毕生的期望,让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陆游在写这首诗的十一年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光复,虽然他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由此可见,陆游的整个人生贯穿着抗金斗争,贯穿着爱国情怀。即使到了最后,南宋仍旧没有统一,他的心愿没有实现。但他的爱国主义诗词永远地留了下来,成了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他的精神也将永远长存,让后世的我们学习与发扬。

现在,我们身处和平的时代,不复南宋时的烟烽连天,混乱不堪,但爱国这一传统精神依旧延续至今。而现在的爱国也不仅仅是征战沙场,保卫边疆,更是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一些言行中。我们仍然能在当今社会看到那些爱国人士。不畏艰辛守卫在边疆的.士兵,冒着生命危险缉毒的警察,被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等等。他们都在爱国,都在尽自己微薄之力回报国家。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传承中华传统精神,这就是爱国。

陆游诗词读后感2

南宋,冬日黄昏,驿馆外断桥边,寒风正肆虐。

一位瘦削的双鬃泛白的的蓝衫男子独自在夕阳余辉中站立,眼望桥边的一片白色梅林陷入沉思,这就是我追随多年引以为豪的主人——家喻户晓的大诗人陆游。近年来,他屡次以各种理由被弹劾、罢官,又被起用,我们主仆不是走在离任的路上,便是在赴任的道上,驿馆成了我们熟悉的落脚点。所以此刻虽是在观赏他最爱的梅花,忧愁伤感却都写在他的脸上。

风起雨欲来,我执伞走近,替他披上披风,听到他正吟咏:“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的诗词总是这样即兴而来,等下回房要提醒他记录下来,说不定又是一首可以流传千古的作品。他的诗被往来的客人们赞有爱国忧民之激情,雄放豪迈,前无古人,亦有日常生活的清新圆润,别有韵味,我开心地记下大家的夸赞,作为大诗人的书僮,我有幸是这些诗词诞生的第一个亲见者,鞍前马后多累也值得了!

“回房吧,马上要变天了!”

“望儿,你看这一朵朵梅花柔弱娇嫩,却耐得住严寒,我们再站站又何妨?”

他再次陷入了沉思,我猜他又在思念另一个和他一样酷爱梅花的人,我那美丽又才华横溢的前女主人——他的前妻唐婉。曾经我看着他俩诗词唱和,情趣相投,我也每天被他们的幸福感染。有一天,老夫人以不能生育和沉溺闺房耽误前程为由硬是休了唐婉,我的主人,这个从未反抗过他那强势的母亲的诗人,还是一直思念着自已的知已、爱人。自从分离,他便将注意力转移到国家命运上,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他立志北伐中原,收复故土,建功立业,以弥补爱情婚姻上的缺憾。

终于在当了几任无足轻重的闲官后,他在乾道八年成为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到达南郑,投身于收复长安的准备工作。从军南郑,他终于经历了激情的军旅生活,“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这是一段快意的生活,他的诗词创作也出现了惊人的飞跃,妙境天成,写出了很多富有独创性的好诗,正当收复长安的事业有了希望的时候,王炎被调回长安,我的主人也被迫离职,那充满报国希望的战斗生活只留下“衣上征尘杂酒痕”,不可复得。他不甘心地感慨“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他愤怒地长啸“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我知道他渴望远征,渴望做一个“提刀独立顾八荒”的英雄救沦陷区的遗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可惜“报国欲死无战场”,如今“双鬃向人无再青”,英雄暮年,壮志怕难再酬了!

我们的大诗人虽屡受权贵打压,始终喜游山水,生性乐观,胸怀豁达,意志从未消沉,我们相伴着任职浙江,留蜀,去闽,赴赣,途中历览山河景观和民情风俗,欣赏过瓜洲夜雪,吹过散关雄风,且笔耕不辍,完成《入蜀记》等大量笔记。

正回忆着和我主人的过往岁月,不知不觉间天已漆黑,风雨渐骤,我手中的布伞已无法遮雨,诗人终于肯随我回驿馆了。

“先生,再赶几天路,就能到山阴老家了。”

“是啊,清明前应该能到家,望儿,这次回家后,我们不要再出来任职了,老了,我想享受农家生活了!”

太好了,这样我可以再次陪着诗人去隔壁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那户人家做客。我们的诗人还精通书法、医理、烹饪,希望这些爱好和诗词能驱尽他报国无门,壮士暮年的心中愁。我伴着他大步走回,他停留过的梅花下,花瓣在四处飞扬,不似来时那般落寞,落到脚下的那些花瓣慷慨地化作尘土,只有香如故!

“叮铃铃……”一阵闹铃将我唤醒,书从我怀中掉落——《陆游传》,又看睡着了,床前书桌上还有老师发的作业纸没有完成:假如你可以选择,历代杰出人物中,你想选择和谁结伴而行?我拿笔写下:陆——游!

陆游诗词读后感3

说到陆游,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诗,他的词,从小在学校学习时就已学了无数的篇目。但是读过《陆游传》之后才真正懂得了这位伟大诗人的真性情,真正体会到他的有情。

陆游的情,是与唐婉凄凉却坚定的恋情。

他们的爱情,几乎是人人有所听闻的。那样的情,即使分离十许年,即使各自都已觅得新伴侣,仍坚定不渝的爱情在那样一个年代是少见却令人敬佩的。在思想那样保守的古代,我想大多数男子对女子的想法就是生儿育女,大部分精力仍是在事业上的。而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正的爱情是少有的。可是陆游却打破了这一观念,他的行动,他对唐婉的情,都在沈园的那首《钗头凤》中体现。那种苦苦相恋却不能相守的无奈,却仍执著于此的坚守,都在词句中一一体现。如此多情的好男儿,怎不让人落泪!

陆游的情,是有志之士的爱国热情。

我们都知道,陆游诗一位有名的爱国好儿郎,虽然他在沙场上没有杰出的表现,可是他的诗,那些字字铿锵的诗句,无一不体现着他赤热的报国情怀。或许是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陆游的爱国从小就开始形成,到后来越来越大,这种情怀也就越来越深,不论是对朝廷的上书还是在自己的诗作中,陆游对现实的不满,对国家统一的渴望都直白地、毫不隐瞒地表达出来。我觉得这种举动就十分让人敬佩,那样混乱的,乱臣贼子尤其多的朝廷,说重一句话就会有杀头的罪,可是陆游却仍直言不讳,那样赤诚明白的爱国之士,怎能不让人另眼相看?我还记得《陆游传》在写陆游临死前提到他咽气前最后一刻写下了《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临终一刻,他仍是惦念江山社稷,依旧那么渴望沦陷区的收复和国家的统一。如此爱国的好儿郎,怎不让人佩服!

不管是多情的陆游还是爱国的陆游,都是哪位有情有义的`陆游。如此伟大的诗人,怎不让人印象深刻呢!

陆游诗词读后感4

一方椅,一壶茶。一丝书香,在《陆游诗词浅释》的指引下,我漫步在陆游的轮回边缘,读他那百味人生。似茶,留有余香。

茶是上好的茶,清澈的泉水衬着碧绿的叶子。更为飘香。这就是年轻的你。只一袭青衫。

一管清箫。一曲终了。壮志犹在。你明白,官场只是你施展才华的一锥之地。世界之大。何处找不到展露才华的地方呢?你游学四海。纵横豪气。《泛瑞安江风涛贴然》一气呵成;你境界开阔。淋漓笔致,挥手写下《度浮桥至南台》;你清丽流转,自然洒脱,《东阳观酴醾》。

字字皆律。不过是没官做。不过是怀才不遇。

可要因此放弃执著么?不!才不!你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乡间的静谧才是你最终的归宿。清高如你。痴梅成性,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世人说你疯狂。说你清高,可我却爱极了你这狂妄劲,爱极了你这深深的儒雅、淡定从容。

轻轻抿一口茶。有一丝丝苦。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一站旁的古栈道旁,一树梅花悄然绽放。依旧青衫磊落的你站在梅树下。一瞬落花如雪。你拾起一枚落花。宛若看见那熟悉又美丽的笑颜。你胸口一紧。耳畔又传来那熟悉的声音:“表哥。记得倾听花开哦。”

你看到那个身着白衣、衣袂翩然的绝色女子手捧那泣血的休书。眼良中流露出那份无奈、不舍与无尽的痛楚。你泪流满面,是恨自己当初的懦弱么?是怨当时的不坚定么?重游沈园。这是梦吗?你看到了什么?白衣胜雪。美颜如旧。

薄弱的背影渐渐远去。内心的情绪终于难以抑制: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儿年离索。错!

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鱿绢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

莫!莫!

古道上,铺了一地的落梅。花已零落成泥,蓦然回首时,彼处灯火阑珊且早已空无一人。

终是失去了,你洒脱一笑,继续向前,怀揣着你对唐婉深深的爱。前方是南宋小朝廷的疾风骤雨。你独一袭青衫,馨香如故。

泡久了的茶,有着淡淡的清香。但又有丝丝的醇厚。如此矛盾的综合体。不正是你坎坷一生的爱国之旅?看戎马上,你意气风发。热血报国。爽朗的笑声回荡沙场;探营帐中。你愁容皱眉,领土的丧失使你彻夜未眠……即使不在官场。你一生仍以诗文为武器,书写抗敌御海、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爱国之心老而弥坚。你忠愤蟠郁,浑成老健。一首《观长安城图》道出了你多少的辛酸?你风神超迈,一曲《长歌行》逸气横秋:你壮浪患肆,忧愤难抑。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浑然天成!瞧罗帐下。

仍是一袭青衫的你,却似风中之烛。摇摇欲坠。药如口,苦涩不及心之痛。你轻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念着,老泪纵横。这是你饱经岁月沦桑、壮志未酬、为国为民的愤恨之泪啊!

那个笑看红尘,骑驴人剑门,一身热血沸腾的男子;那个深巷听雨,笑谈宋朝,却也难掩泛白的寂寞的男子;那个驿外桥边。云淡风轻。空留一腔抱负,唯剩香如故的男子;那个沈园提笔,难掩眉目间不甘痛楚的男子;那个深夜惊醒,满面担忧,铁马冰河人梦来的落魄男子;多少年来飘摇之路,多少年来凄凉苦楚,无寻处;却见轮回边缘处。幽梅如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喜哉,先有放翁后有我;悲哉,心有放翁而无放翁再来。我愿时时拿起《陆游诗词浅释》。用心拜读,我可更加接近你轮回的深处,领略你多彩的人生。

第三篇:陆游的著名诗词

陆游的著名诗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下面整理一些陆游一些著名诗词,其中有不少是我们学生时代课本上的诗词,句句朗朗上口。《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钗头凤其一: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渔家傲·寄仲高》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朝中措·梅》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谢池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鹊桥仙·华灯纵博》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浣溪沙·和无咎韵》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潮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第四篇:关于陆游爱国的诗词

关于陆游爱国的诗词合集

关于陆游爱国的'诗词合集1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于陆游爱国的诗词合集2

《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贱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蛩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矩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万人惊。

国仇末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关于陆游爱国的诗词合集3

《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第五篇:诗词鉴赏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

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

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

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

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

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

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

未还。

但使龙城①飞将在,不教胡马

度阴山②。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

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

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此诗题名《出

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不是就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

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

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

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

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

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

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

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

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象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

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

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

广泛的共鸣。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

《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本篇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

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適、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

传唱的名篇。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

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

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

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

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

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

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

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

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下载陆游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陆游诗词鉴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词鉴赏专题

    诗词鉴赏专题(2015-4-22)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②。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

    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感悟篇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诗词鉴赏

    中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方法指导 古诗词鉴赏作为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成为中考必备的一类题型。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重于七......

    诗词鉴赏范文

    诗词鉴赏常用术语及分类例说 牢记鉴赏常用术语,准备对号入座。 1、感情基调:忧愁、伤感、惆怅、寂寞、孤独、郁闷、闲适、恬淡、喜爱、喜悦、欢乐、激愤、悲壮、慷慨激昂等。......

    诗词鉴赏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

    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专题(之二) 鉴赏《氓》 1.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表现出“氓”所追求的是位关心人、体贴人,有情有义的姑娘。 B.“女......

    李清照、杜甫、毛泽东、陆游诗词

    十六字令三首作者毛泽东 词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陆游诗词里的爱情

    陆游诗词中的爱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文坛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大部分诗词雄浑豪放,宏丽遒劲。但是他个人也有儿女之情的一面,诗词往往缠绵悱恻、哀婉动人。陆游在很多诗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