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研究考试试题与答案
填空题
1、作为笔名的“鲁迅”最初用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_》。
2、鲁迅曾以“宴之敖者”作为自己的笔名,其中的特别含义是“被家中一个日本女人所驱逐”。
3、鲁迅的长孙名字叫_周令飞_,内含鲁迅曾用过的一个笔名。
4、鲁迅是现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奠基人,不少乡土小说作家深受他的影响。_沈从文_就是其中的一位,鲁迅曾戏称他是“吾家阿弟”。
5、最先明确指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人是__鲁迅_。
6、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
7、鲁迅曾评论他自己一篇小说的结尾“分明留着安特莱夫(L.Andreev)式的阴冷”,这篇小说是《_药》。
8、“只见四铭就在她面前耸肩曲背的狠命掏着布马褂底下的袍子的大襟后面的口袋”这一细节描写出自小说《肥皂》。
9、“这一定不是的。”女乙说,“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有时看去简直好像艺术家。”女辛说。上面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作品《奔月》
10、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鲁迅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即“_闲话_”的散文与“_独语_”的散文。
11、鲁迅在为自己的杂文集起名时,很讲究对仗艺术,《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2、散文诗集《野草》不但语言充满奇峻的变异,而且表现手法也极具创新意识,其中《过客》一篇就体现了明显的戏剧化倾向。
13、有一灯谜,谜面是“全国戏曲汇演”,打鲁迅的一个作品集名,这部作品集是《_杜戏》。(请注意,以下14至23题为完成句子。)
14、“_绝望之为虚妄,正与_希望_相同!”
15、“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_难见真的人!”
16、“孔乙己是_站着喝酒而穿长衫__的唯一的人。”
17、“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_。”
18、“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 _,我欢喜谁就是谁。”
19、“大家仍然叫她_祥林嫂_。” 20、“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21、“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与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22、“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_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23、“_横眉冷对 千夫指,_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单项[4]
1、谁译述的《天演论》影响了鲁迅早期思想的形成?①林纾 ②蔡元培 ③梁启超 ④严复 [2]
2、鲁迅曾戏称他的一段学习生活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具体指的是下列哪一期间? ①三味书屋期间 ②南京求学期间 ③东京求学期间 ④仙台求学期间
[4]
3、鲁迅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曾经深受下述哪种学说的影响?
①泛神论 ②安那其主义 ③自然主义 ④进化论
[3]
4、《鲁迅全集》里收录有鲁迅亲笔所画的一幅画,此画见于下列哪部作品中?
①《且介亭杂文》 ②《故事新编》 ③《朝花夕拾》 ④《集外集》
[1]
5、鲁迅的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写于留学日本时期,后收入哪部作品中?
①《坟》 ②《集外集》 ③《而已集》 ④《且介亭杂文》
[4]
6、鲁迅的《呐喊·自序》里曾提到过一位“金心异先生”,这实际上指的是五四时期的哪位著名人士? ①胡适 ②陈独秀 ③刘半农 ④钱玄同
[1]
7、《伤逝》这篇手记体小说在具体行文中通过空一行以作为手记体的标识,因此,它实际上是由多少节手记组成的? ① 18节 ② 19节 ③ 20节 ④ 21节
[2]
8、鲁迅小说《肥皂》中,针对那块肥皂的“葵绿色”特征,总共描述了几次?
①9次 ② 10次 ③ 11次 ④ 12次
[4]
9、下列鲁迅小说中,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原理的是哪一篇?
①《药》 ②《祝福》 ③《肥皂》 ④《伤逝》
[3]
10、下列鲁迅小说中,未涉及到人物偷窃品行的是哪一篇?
①《故乡》 ②《孔乙已》 ③《明天》 ④《阿Q正传》 [1]
11、高老夫子是《高老夫子》中的一个人物,该作品的体裁是什么? ①小说 ②散文 ③杂文 ④散文诗 [1]
12、在《故事新编》中,所谓“油滑”写法首先出现于下列哪一篇?
①《补天》 ②《奔月》 ③《理水》 ④《出关》
[4]
13、小说《明天》的女主人公是哪一个?① 长妈妈 ② 祥林嫂 ③ 爱姑 ④ 单四嫂子 [1]
14、《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是哪次惨案中的遇害者?
① “三一八” ② “四一二” ③ “一二九” ④ “五卅”
[2]
1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野草》的是哪一篇?
①《腊叶》 ②《夜颂》 ③《好的故事》 ④《影的告别》
[4]
16、鲁迅离开北京定居上海前执教的是哪所大学?
① 厦门大学 ② 南京大学 ③ 广州大学 ④ 中山大学
[2]
17、“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这一形象概括出自下列哪篇作品?
①《“碰壁”之后》 ②《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③《“公理”的把戏》 ④《并非闲话》 [3]
18、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边城》、《李有才板话》等作品的写作都与槐树有关,不妨称之为“槐树效应”,鲁迅有一篇小说亦属于这种“槐树效应”,这篇小说是哪一篇? ①《狂人日记》
②《在酒楼上》
③《理水》
④《社戏》
[2]
19、下列有关鲁迅生平的事件中,近年来引起学术界质疑的是哪一项?
①幻灯画片事件 ②兄弟失和 ③恋爱生子 ④曾在厦门大学任教
[4]20、从“民族寓言”的角度解读鲁迅作品的国外学者是哪一位?
①夏志清 ②李欧梵 ③普实克 ④弗·詹姆森
[1]
21、在鲁迅杂文中,用“细腰蜂”来比喻封建专制统治术的是哪一篇?
①《春末闲谈》 ②《灯下漫笔》 ③《爬和撞》 ④《沙》
[2]
22、《中国新文学大系》中,鲁迅编选并作序的是哪一集?
①《小说一集》 ②《小说二集》 ③《散文一集》 ④《散文二集》
[4]
23、“在现在这‘可怜’的时代,能杀才能生,能憎才能爱,能生与爱,才能文。”上述鲁迅这段话出自下列哪篇作品?①《马上日记之二》 ②《无花的蔷薇之三》 ③《“题未定”草
(五)》
④《七论“文人相轻”――两伤》
[4]
24、纵观国外的鲁迅研究,在鲁迅生平事迹考证方面成绩显著的是哪国学者?
①前苏联学者 ②法国学者 ③美国学者 ④日本学者
[1]
25、《怀旧》是鲁迅早年所作的一篇作品,其体裁属于下列哪一种? ①文言小说 ②叙事散文
③散文诗 ④律诗
三、判断 [×]
1、鲁迅因祖父的“科场案”而终于决定弃医从文。[×]
2、《两地书》是鲁迅与母亲、许广平的书信合集。
[√]
3、“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上述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文章《摩罗诗力说》。
[√]
4、“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上述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杂文《华盖集·忽然想到
(七)》
[×]
5、“路人们于是乎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上述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作品《复仇(其二)》。
[√]
6、鲁迅晚年生活在半是租界半是华界的上海“四马路”的奇特环境里,为了表达对这种畸形社会的愤慨,他不无幽默地给自己的杂文作品集命名为《三闲集》。
[×]
7、鲁迅的小说《伤逝》、《孤独者》在收入《彷徨》集前均未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
[×]
8、“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上述鲁迅的这段话评论的是长篇小说《金瓶梅》。
[×]
9、鲁迅去世时未完成的绝笔之作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
10、英文版鲁迅研究专著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A Study of Lu Xun的作者是李欧梵。
第二篇:鲁迅研究练习答案
《鲁迅研究》知识类练习
(2012年11月)
[填空练习]
1、作为笔名的“鲁迅”最初用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__狂人日记________》;就在同一期的《新青年》上,作为新诗写作者的鲁迅所使用的笔名则是___唐俟_______。
2、鲁迅曾以“__宴之敖者_____”作为自己的笔名,其中的特别含义是“被家中一个日本女人所驱逐”。
3、“______隋洛文____”是鲁迅所使用的笔名之一,其含义是对当年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所谓“通辑堕落文人鲁迅”的挖苦与抗议。
4、鲁迅是现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奠基人,不少乡土小说作家深受他的影响。___沈从文_______就是其中的一位,鲁迅曾戏称他是“吾家彦弟”。
5、鲁迅对青年作家特别关爱,无私提携,小说《___幸福的家庭_________》其副标题为“拟许钦文”就是典型的例子。
6、鲁迅的长孙名字叫___周令飞_________,内含鲁迅曾用过的一个笔名。
7、鲁迅曾在一篇文章中评论他自己的一篇小说的结尾“分明留着安特莱夫的阴冷”,这篇小说是《______药______》。
8、“只见四铭就在她面前耸肩曲背的狠命掏着布马褂底下的袍子的大襟后面的口袋”这一细节描写出自小说《______肥皂______》。
9、“这一定不是的。”女乙说,“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有时看去简直好像艺术家。”女辛说。上面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作品《_奔月___________》。
10、“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小说《______孤独者______》。
11、有一灯谜,谜面是“全国戏曲汇演”,打鲁迅的一个作品集名,这部作品集是《____社戏________》。
12、鲁迅在为自己的杂文集起名时,很讲究对仗艺术,《伪自由书》与《____准风月谈________》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3、散文诗集《野草》不但语言充满奇峻的变异,而且表现手法也极具创新意识,其中《____过客________》一篇就体现了明显的戏剧化倾向。
14、鲁迅早年撰写有《___文化偏至论_________》一文,其中提出了如下救国主张:“诚若为今立计,所当稽求既往,相度方来,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
15、在《______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_________》一文中,鲁迅基于进化论思想表述了如下“立人”主张:“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16、“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出自鲁迅的作品《_故乡___________》。
17、“不过在戏台上罢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这段话出自鲁迅的作品《_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18、鲁迅在一篇杂文中曾把中国的历史概括为如下的循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篇杂文是《__灯下漫笔__________》。
19、1932年11月,鲁迅收到两位青年作家的来信,鲁迅回复以《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发表在《十字街头》第三期上,内有著名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之语。这两位青年作家是_____沙汀______和___艾芜_________。
20、左联诗人较著名的是殷夫,鲁迅称其诗作“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该诗集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1、融贯中西的学者_____林语堂_______认为鲁迅在中国的出现是非常珍贵难得的,把鲁迅比喻为“白象”。
22、鲁迅写的用洛文署名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一副对,表达了鲁迅对__瞿秋白 __________的深厚友情。
23、在《诗歌之敌》一文的开头,鲁迅写到:“大前天第一次会见‘诗孩’,谈话之间,说到我可以对于《文学周刊》投一点什么稿子。”其中“诗孩”是指____孙席珍 ________。
24、“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杂文《___热风·随感录四十一_________》。
25、鲁迅颇推崇_____冯至_______的抒情诗,称之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请注意,以下26至35题为完成句子。)
26、“______绝望______之为虚妄,正与______希望______相同!”
27、“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__难见真的人__________!”
28、“孔乙己是___站着喝酒而穿长衫_的唯一的人。”
29、“好,„„我_____要什么就是什么__________,我欢喜谁就是谁。”
30、“大家仍然叫她_____祥林嫂_______。”
3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_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_,敢于正视______淋漓的鲜血
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32、“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株也是枣树________。”
33、“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____________;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____________。”
34、“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与悲哀,__为子君____________,______为自己_________。”
35、“__横眉冷对__________千夫指,/___俯首甘为_________孺子牛。
[单项选择练习]
1、下列人物中谁译述的《天演论》影响了鲁迅早期进化论思想的形成?(④)
①林纾②蔡元培③梁启超④严复
2、《鲁迅全集》里收录有鲁迅亲笔所画的一幅画,此画见于(③)中。
①《且介亭杂文》②《故事新编》③《朝花夕拾》④《集外集》
3、鲁迅曾戏称他的一段学习生活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具体指的是(②)。
①三味书屋期间②南京求学期间③东京求学期间④仙台求学期间
4、鲁迅的《呐喊·自序》里曾提到过一位“金心异先生”,这实际上指的是五四时期的著名人士(④)。
①胡适②陈独秀③刘半农④钱玄同
5、下列有关鲁迅生平的事件中,近年来引起学术界质疑的一项是(②)
①幻灯画片事件②兄弟失和③恋爱生子④曾在厦门大学任教
6、鲁迅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曾经深受(④)学说的影响。
①泛神论②安那其主义③自然主义④进化论
7、《伤逝》这篇手记体小说在具体行文中通过空一行以作为手记体的标识,因此,它实际上是由(①)节手记组成的。
① 18② 19③ 20④
218、下列鲁迅小说中,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原理的一篇是(④)。
①《药》②《祝福》③《肥皂》④《伤逝》
9、小说《明天》的女主人公是(④)。
① 长妈妈② 祥林嫂③ 爱姑④ 单四嫂子
10、下列鲁迅小说中,没有涉及到人物偷窃品行的一篇是(③)。
①《故乡》②《孔乙已》③《明天》④《阿Q正传》
11、从“民族寓言”的角度解读鲁迅作品的国外学者是(④)。
①夏志清②李欧梵③普实克④弗·詹姆森
12、下列学者中,从“看/被看”二项对立模式解读鲁迅小说叙事模式的一位是()。
①刘再复②王富仁③钱理群④叶舒宪
13、在《故事新编》中,所谓“油滑”写法首先出现于(①)一篇中。
①《补天》②《奔月》③《理水》④《出关》
14、《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是哪次惨案中的遇害者?(①)
① “三一八”② “四一二”③ “一二九”④ “五卅”
15、在鲁迅杂文中,用“细腰蜂”来比喻统治术的篇目是(①)。
①《春末闲谈》②《灯下漫笔》③《爬和撞》④《沙》
16、下列杂文集中,不属于鲁迅前期的一部是()。
①《坟》②《热风》③《华盖集续编》④《三闲集》
17、下列作品中,哪一部不是鲁迅的杂文集?()
①《华盖集》②《花边文学》③《尝试集》④《而已集》
18、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野草》中的一篇是(②)。
①《腊叶》②《夜颂》③《好的故事》④《影的告别》
19、《中国新文学大系》中,鲁迅编选并作序的一集是(②)。
①《小说一集》②《小说二集》③《散文一集》④《散文二集》
20、鲁迅离开北京最后定居上海前执教的大学是(④)。
① 厦门大学② 南京大学③ 广州大学④ 中山大学
21、“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上述这段话出自鲁迅杂文(④)。
①《娜拉走后怎样》②《关于女人》③《女人未必多说谎》④《阿金》
22、“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这段话出自鲁迅的哪篇作品?(②)
①《看镜有感》 ②《灯下漫笔》 ③《从胡须说到牙齿》 ④《论睁了眼看》
23、在鲁迅的散文《我的第一个师父》中,“和尚没有老婆,小菩萨那里来!?”这句所谓“狮吼”出自(④)
①师父之口②大师兄之口③二师兄之口④三师兄之口
24、“她两肩微耸,四顾,倾听,似惊,似喜,似怒,终于发出悲哀的声音,慢慢地唱道:‘奴奴本是杨家女,/呵呀,苦呀,天哪!„„’”上述这段描写出自鲁迅散文(③)。①《无常》②《五猖会》③《女吊》④《阿金》
25、“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这一形象概括出自下列哪篇作品?(②)
①《“碰壁”之后》②《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③《“公理”的把戏》④《并非闲话》
26、“在现在这‘可怜’的时代,能杀才能生,能憎才能爱,能生与爱,才能文。”上述鲁迅这段话出自下列哪篇作品?(④)
①《马上日记之二》②《无花的蔷薇之三》
③《“题未定”草
(五)》④《七论“文人相轻”――两伤》
27、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边城》、《李有才板话》等作品的写作都与槐树有关,不妨称之为“槐树效应”,鲁迅有一篇小说亦属于这种“槐树效应”,这篇小说是哪一篇?(③)①《狂人日记》②《在酒楼上》③《理水》④《社戏》
28、鲁迅曾经特别关注的两位同乡诗人是()。
①刘半农和汪静之②冯雪峰和冯至
③徐志摩和徐殷夫④王独清和穆木天
29、现代中国武侠文学从鲁迅这里延伸出的一条脉络是()。
①鲁迅→王度庐→余华②鲁迅→金庸→古龙
③鲁迅→黄易→凤歌④鲁迅→宫竹心→梁羽生
30、在台湾言论界,曾自诩“反鲁先锋”的人士是(①)。
①苏雪林②梁实秋③柏杨④余英时
31、近年来发表了带点“戏谑”色彩的《为豆腐西施翻案》一文的外国学者是(②)。
①[捷克]普实克 ②[英]卜立德 ③[日]丸尾常喜 ④[捷克]高利克
32、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事情发生于(②)。
①1923年②1927年③1930年④1936年33、1981年鲁迅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做首席讲话的人是(②)。
①邓小平②胡耀邦③邓颖超④周扬
34、下面关于《鲁迅大全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③)。
①2011年9月初版②采用分类编年的方式
③套装共32卷④分为创作、译文、学术、美术四大编
35、鲁迅文化基金会成立于(④)。
①1981年9月②1991年9月
③2001年9月④2012年9月
[判断是非练习]
1、《怀旧》是鲁迅早年所作的一篇文言小说。[ √]
2、鲁迅因祖父的“科场案”而终于决定弃医从文。[ × ]
3、《两地书》是鲁迅与母亲、许广平的书信合集。[× ]
4、“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文章《摩罗诗力说》。[√ ]
5、鲁迅晚年生活在半是租界半是华界的上海“四马路”的奇特环境里,为了表达对这种畸形社会的愤慨,他不无幽默地给自己的杂文作品集命名为《花边文学》。[× ]
6、“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的这段话评论的是长篇小说《金瓶梅》。[ ×]
7、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
8、“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杂文《华盖集·忽然想到
(七)》[ √]
9、“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段抒情文字出自鲁迅的作品《为了忘却的纪念》。[ ×]
10、“路人们于是乎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
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复仇(其二)》。[× ]
11、“高老夫子”是鲁迅小说《肥皂》中的人物。[ × ]
12、鲁迅的历史小说《补天》原名为《不周山》。[ √ ]
13、鲁迅去世时未完成的绝笔之作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 ]
14、鲁迅研究专著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A Study of Lu Xun的作者是李欧梵。[√ ]
15、纵观国外的鲁迅研究,日本学者在鲁迅生平事迹考证方面成绩显著。[√ ]
16、鲁迅于1903年发表《说鈤》一文,较早向国人介绍了居里夫人对镭元素的发现。[ √]
17、《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上分章连载发表,这与名编辑赵家壁有不解之缘。[ ]
18、高长虹认为《野草》第一篇《秋夜》是“入于心的历史”,鲁迅因而斥之为“谬托知己”
者的“舐皮论骨”。[ ]
19、鲁迅的演讲《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由冯雪峰做了现场记录(后经过回忆、加工),是“左联”成立大会上各种讲话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历史文献。[ ]
20、刊登在当年《文学季刊》上的照片显示,在鲁迅先生的葬礼上,由十四个青年作家启灵
抬棺,其中就有沙汀先生。[ ×]
21、巴金曾经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
22、自1958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的各种《鲁迅全集》,那封面上的端庄典雅稳重秀气的四字书名,不是印刷体,是沈尹默的亲笔题笺。[ √]
第三篇:鲁迅研究试题1
论述题
1.试分析论述鲁迅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答:①以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美的本质;
②美的本质离不开现实社会和时代的制约;
③美的本质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也有民族文化的个性。
2.试分析论述鲁迅在《野草》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生哲学思想。
答:①体现了鲁迅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思想。
②体现了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思想。
③体现了鲁迅自我剖析、自我反省和自我牺牲的思想特点。
3.结合对《野草》的阅读理解,试分析论述《野草》“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思想特点。
答:(1)揭露社会之黑暗犹如地狱(《失掉的好地狱》);
(2)嘲讽“中庸”和奴才哲学(《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求乞者》);
(3)抨击精神麻木的“戏剧的看客”(《复仇》、《复仇(其二)》);
(4)鞭挞青年空虚无聊、忘恩负义的灵魂(《我的失恋》、《颓败线的颤动》);
(5)揭穿“正人君子”虚伪的假面(《狗的驳诘》、《死后》)。
《野草》对韧性战斗精神的歌颂:
(1)为刚强不屈的战斗者唱赞歌(《秋夜》);
(2)赞美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过客》);
(3)颂扬无私无畏的献身品格(《死火》);
(4)热情歌颂叛逆的猛士(《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
《野草》确实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用诗的激情和诗的形象来展现自我内心世界矛盾和斗争。这种自我解剖、渗透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生哲理探索意味。
4.鲁迅对中外文化遗产采取什么态度? 试论述鲁迅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贡献。
答:鲁迅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考虑,特别注意提倡现实主义精神,但作为艺术表现的方法,鲁迅则在提倡现实主义方法的同时,也兼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鲁迅一向认为,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不但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只要有利于更好地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写出成功的作品,对任何表现方法都可以采用“拿来”的办法。鲁迅在这方面的主张以及创作实践,对于今天的文学创作仍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的。
5.试分析论述鲁迅所提出的“兴感怡悦”是一切艺术美的本质的美学思想。
答:鲁迅解释什么是美?“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文章为美术之一,质当亦然,与个人暨邦国之存,无所系属,实利离尽,究理弗存。”③美的本质是超功利的,并非致用。他在另一处说:“主美者以为美术目的,即在美术,其于他事,更无关系。”④这便是文学上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所主张的。他说美术有三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想,三曰美化,“美术云者,即用思想以美化天物之谓。”⑤他强调“神思”,即发挥想象力达到理想境界。美的社会功能就是“涵养吾人之神思”⑥。我们欣赏美术作品,便受到薰陶,使人气质受到影响。鲁迅打了一个比方:“如游巨浸,前临渺茫,浮游波际,游泳既已,神质悉移。”⑦我们欣赏美术作品好像在大海中游泳。而且科学知识给人的启迪和艺术作品并不相同,科学知识靠推理,艺术作品靠直觉,直接能感受到人生的哲理,能接触到人生的真理的隐密幽深之处。这是美术供人享乐功用的一方面。
6.结合你对《野草》的理解,试论述《野草》的哲理性和文化意识
答:象征手法的运用使《野草》大放异彩。《野草》正是以各种具有物质感的意象,赋予鲜明的象征主义色彩,从而独特地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情感或寄寓某种哲理性的思考。其途径有以下几种:其一,自然景物的象征;其二,突出自然景物或者某种事物的自然特征,从而引申、阐发其精神实质;其三,直接诉诸于人和事,赋予某些人物或故事以象征的意义。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使《野草。中不少篇章能够以短小的篇幅而取得含蓄凝练、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野草》的文化意识:《野草》的语言文字显得特别优美和瑰丽。《野草》的语言精炼而警拔,往往精炼得近于浓缩,有的成为警句。《野草》的语言又是含蓄而曲折的。《野草》中的对话往往也寓意深警,不管是讽刺还是抒情,常常闪现着诗意的光彩。《野草》的语言还富有音乐美,常用排比句式,多结构相似的短语,关键性句子尤其是警句每见重复等等。
7.试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两篇小说为例,论述鲁迅小说的现代特征
答:鲁迅小说对我国传统小说艺术实现了大突破,创造了崭新的中国现代小说艺术。首先,在人物与故事关系上,鲁迅的小说突破了传统短篇小说的格局(他的小说淡化情节,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完成了从情节小说向性格小说的转化);其次,在艺术手法上,鲁迅“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他的小说综合运用了中西方小说的艺术技巧,从作品内容出发灵活而多变,充分显示了鲁迅丰厚的中西方艺术素养和艺术上的独创性;再次,在小说语言上,鲁
迅小说彻底地摆脱文言,改用白话,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鲁迅小说在形成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主潮方面的贡献与特点:鲁迅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流派的形成起了主帅作用,他是这一文学思潮、流派的奠基者与旗手。鲁迅小说犹如涉世很深者向人们讲述世态和人心,简约而严谨、冷静而深沉,读后既发人深思,又感人肺腑,可谓理深情挚。鲁迅的小说,成功地刻画了阿Q等一群出色的人物形象,他们性格鲜明、独特而又有极大的普遍意义。鲁迅小说所特有的质朴、清醒、深沉,使他的现实主义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大放异彩,影响及于几代作家。
8.结合鲁迅的美学思想发展,试论述鲁迅“崇高阔大”审美趣味的特点。
答:五四“以后一直到30年代,鲁迅对文艺本质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对社会认识的日益深刻,鲁迅对文艺本质的认识也日臻成熟、深刻,并且也更具有系统性和明确性。首先,鲁迅突出发展了”五四“以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的见解,并且在理论上对之加以深刻的阐发、论述,形成了作为鲁迅文艺思想核心的革命功利性的文艺观„„对于文学的社会性问题,鲁迅更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革命的立场,对之做了深刻透彻的阐述。鲁迅从文艺的社会功利性出发,对艺术的起源以及制约着文艺的发展的时代性问题,作了深刻的研究和阐述。从功利性的文艺观出发,鲁迅也很强调文艺的时代性。
鲁迅对艺术美的基本形态所作的阐释:从文艺的功利性和文艺的审美性出发,鲁迅还对艺术美的几种基本形态作了颇为精到的论述。
(1)关于崇高,深为鲁迅所喜爱。鲁迅在批评30年代的一些作家、作品时,就常常从这一美学偏爱出发。
(2)关于优美,鲁迅不免过于偏激。他抑优美,扬崇高,是从他革命的功利主义文艺观出发的。鲁迅认为,对优美这一艺术美形态的欣赏,是必须有余裕的,“花呀月呀”不出于啼饥号寒者之口。那种心地晶莹的雅致,是必须有与之相应的好境遇。
9.近二十年来鲁迅小说研究的主要进展。
答:(1)从读后感式的单篇分析进入到综合性的系统研究。
(2)从单一的视角进入到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
(3)从单纯创作技巧的分析进入到从美学和文艺心理学的高度来评价。
(4)对单一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进入到“多种创作方法”的争鸣。
(5)从单一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发展到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10.谈鲁迅早期美学思想中的“真美”的内涵。
答:鲁迅的“真美”的内涵,主要是反对以“观念的真实”来代替“感情的真实”,也
就是说以“移人情”的观点来对抗“持人性情”的封建主义的传统美学观。
所谓“持人性情”,是从孔子流传下来的诗论,目的是要以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伦理观念来束缚人的个性的发展。
鲁迅提出的“移人性”说,则是要求文艺创作具有真实感情的形象,来启发人的个性的发扬,亦即个性解放。
第四篇:鲁迅研究试题2
填空题
1.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先驱者)。
2.阿Q是鲁迅小说(阿Q)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3.前苏联著名的作家(法捷耶夫)(论鲁迅)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的。„„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4.鲁迅在小说(《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的屈原的《离骚》诗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
6.《秋夜》一文出自鲁迅题为《野草》的散文诗集中。
7.“立义在反抗,指归在动作”是鲁迅对(摩罗诗人)的总体评价。
8.鲁迅对民族心理的探讨,特别是在前期,偏重于解剖国民性中的(劣根性)。
9.鲁迅也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伟大先驱,他的《摩罗诗力说》被认为是比较文学的不朽之作。
10.《域外小说集》是鲁迅与他弟弟周作人合译编的一部外国小说集。
11.鲁迅一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与对中外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而分不开的。
12.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所塑造的一个旧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13.鲁迅的杂文是植根于时代生活的,但从杂文的历史线索来看,它又是对(我国古代散文)的承传与发展。
14.1911年,鲁迅用(文言文)写了一篇题为《怀旧》的小说。
15.在鲁迅的后期,他更加集中精力从事(杂文)的创作。
16.鲁迅曾说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面。
17.“(宁信而不顺)”是鲁迅整理古籍所采取的基本方法。
18.与正视现实的人生哲学相联系的是鲁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对(奴才)哲学的否定。
19.鲁迅也是研究中国小说史的著名学者,他的《中国小说史略》被认为是研究中国小说发展历史的杰出之作。
20.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狂人日记》、《药》等小说的发表,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21.1927年,(巴特勒特)教授在美国《当代历史》上发表的(《新中国思想界领袖鲁迅》)一文,高度赞扬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台柱”。
22.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高度称赞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
2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
24.“拿来主义”是鲁迅主张的对外来文化所采取的态度。
25.鲁迅认为“真实”是“讽刺的生命”„„。
26.《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一部学术著作。
27.鲁迅曾称《野草》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
28.鲁迅主张对外来文化采取“_拿来主义”的态度。
29.《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一部学术著作。
30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由于“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31.杂文是鲁迅一生文学革命中的主要艺术形式。
32.《阿Q正传》是鲁迅要写出一个沉默的、现代的国民“灵魂”,暴露国民弱点的小说。
33.“象征主义”是鲁迅创作散文诗《野草》的主要艺术手法。
34.鲁迅评价“摩罗诗人”的特点是“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
35.“兴感怡悦”是鲁迅美学思想的基本特点。
36.鲁迅一向主张“翻译”的路子要宽,一是选材不宜过严,二是批评要慎重。
37.1928年,创造社、太阳社中的部分人曾指责鲁迅是落伍者和封建余孽。
38.瞿秋白于1933年写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鲁迅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39._《坟》是鲁迅的第一本杂文集。
40._杂文_是鲁迅一生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艺术形式。
41.鲁迅认为“知事论人”是“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的好方法。
42.在《野草》中,和战斗的人生哲学相背离的另一种人生态度是_(奴才哲学)。
43.伯夷是鲁迅小说《采薇》中的人物形象。
44.鲁迅在《药》的结尾中添上一个(花环),增加了作品的“亮色”。
45.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46.茅盾先生认为,在《故事新编》中,鲁迅“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成为一而二,二而一”。
47.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曾经说过:“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人生)”。
48.在鲁迅看来,杂文应该“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49.“革命被头挂退的事很少有的,革命的完结,大概只由于投机者的潜入。也就是内里蛀空”。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杂文《铲共大观》。
50.鲁迅认为好的讽刺手法,应该“词微而显,旨博而深 ”。他称赞《儒林外史》的“蹙而能谐,婉而多讽”。
51.鲁迅一生共创作了杂文集16本,其中三本是以(且介亭)为题。
52.在《野草》中的《立论_》中,鲁迅批评了是非不分、圆滑虚伪的处世态度。
53.《野草》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寻找感情的(对应物),使诗意显得富有(暗示性)和多层次性。
54.鲁迅在《野草》中,竭力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化为“_意象”,以具有物质感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55.鲁迅认为《诗经》中,《风》诗是“闾巷之情诗”,最有价值。
56.鲁迅说:“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_(不得帮忙)_的不平”。
57.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_(唐)_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
58.鲁迅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
59.鲁迅认为唐诗发展的原因,是和唐人重视(文化)_的观念分不开的。
60.鲁迅在研究古代文学中,写了断代的中国文学史《_汉文学史纲要_》和小说史《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61.鲁迅对待文学艺术遗产主张“拿来主义”,他说:“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_,或(毁灭)”。
62.鲁迅从事古代小说的学习、整理和研究,辑录了《古小说钩沉》、《小说旧闻抄》和《唐宋传奇集_》三部书。
63.鲁迅推崇的唐人小品文《谗书》的作者是(罗隐)。
64.鲁迅赞扬拜仑:“苟奴肃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_,疾视所以(怒其不争)。
65.鲁迅《孤独者》的主题与阿尔巴绥夫的小说《工人绥惠略夫》有内在联系。
66.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是中国近代第一篇系统评介西方文艺思潮的论著。
67.鲁迅在谈到芥川龙之介的《鼻子》等作品时写道:“那些古代的故事经他改作之后,都注进(新的生命去),便与(现代人)生出干系来了”。
68.鲁迅将(拜伦)作为摩罗诗宗的宗主。
69.鲁迅翻译了日本(鹤见佑辅)_的《思想·山水·人物》。
70.鲁迅在谈到阿Q时,曾说他要“画出这样的沉默的_国民的灵魂。
第五篇:鲁迅研究试题一
鲁迅研究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鲁迅的第一篇小说《________》是用文言写作的。
2.伯夷是鲁迅小说《________》中的人物形象。
3.鲁迅在《药》的结尾中添上一个________,增加了作品的“________”。
4.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________,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________”。
5.茅盾先生认为,在《故事新编》中,鲁迅“将________错综交融,成为一而二,二而一”。
6.鲁迅曾经说过:“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________,而且要________”。
7.在鲁迅看来,杂文应该“是匕首,是________,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8.“革命被头挂退的事很少有的,革命的完结,大概只由于投机者的潜入。也就是内里蛀空”。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杂文《________》。
9.鲁迅认为好的讽刺手法,应该“词微而显,________”。他称赞《儒林外史》的“________,婉而多讽”。
10.鲁迅一生共创作了杂文集________本,其中三本是以________为题。
11.在《野草》中的《________》中,鲁迅批评了是非不分、圆滑虚伪的处世态度。
12.《野草》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寻找感情的________,使诗意显得富有________和多层次性。
13.鲁迅在《野草》中,竭力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化为“________”,以具有物质感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14.鲁迅认为《诗经》中,《________》诗是“闾巷之情诗”,最有价值。
15.鲁迅说:“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________的不平”。
16.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________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
17.鲁迅说:“唐末诗风衰落,而________放了光辉。
18.鲁迅认为唐诗发展的原因,是和唐人重视________的观念分不开的。
19.鲁迅在研究古代文学中,写了断代的中国文学史《________》和小说史《中国小说史略》、《________》。
20.鲁迅对待文学艺术遗产主张“拿来主义”,他说:“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_______,或________”。
21.鲁迅从事古代小说的学习、整理和研究,辑录了《古小说钩沉》、《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书。
22.鲁迅推崇的唐人小品文《谗书》的作者是________。
23.鲁迅赞扬拜仑:“苟奴肃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________,疾视所以________”。
24.鲁迅《孤独者》的主题与阿尔巴绥夫的小说《________》有内在联系。
25.鲁迅的《___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篇系统评介西方文艺思潮的论著。
26.鲁迅在谈到芥川龙之介的《鼻子》等作品时写道:“那些古代的故事经他改作之后,都注进________,便与________生出干系来了”。
27.鲁迅将________作为摩罗诗宗的宗主。
28.鲁迅翻译了日本________的《思想·山水·人物》。
29.鲁迅在谈到阿Q时,曾说他要“画出这样的沉默的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5分)
1.鲁迅在一篇小说的结尾中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篇小说是()。
A.《示众》B.《故乡》C.《明天》D.《伤逝》
2.下列杂文集中,鲁迅最后十年所写的是()。
A.《三闲集》B.《华盖集》C.《坟》D.《热风》
3.“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杂文()。
A.《铲共大观》B.《天上地下》C.《灯下漫笔》D.《习惯与改革》
4.赞扬《野草》“内含哲理,用意深邃”的作家是()。
A.许寿裳B.瞿秋白C.聂绀弩D.冯雪峰
5.鲁迅把清代小说分为若干类,其中属于讽剌小说的是()。
A.《儒林外史》B.《官场现形记》C.《聊斋志异》D.《孽海花》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意义。
2.《影的告别》如何表现作者的内心矛盾?
3.“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说明鲁迅这段话所包含的美学内容。
4.鲁迅关于唐、宋传奇两者区别的看法。
5.简述鲁迅对《聊斋志异》艺术上的评说。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近二十年来鲁迅小说研究的主要进展。
2.谈谈鲁迅早期美学思想中的“真美”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