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文明礼仪例子
礼貌用语,魅力无穷
——文明礼仪教育案例反思 【案例背景】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把礼仪教育看作是治国安邦的重要方略,讲文明礼仪、重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 “不学礼,无以立”就是主张礼仪治国,如今看来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瑰宝。
然而,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素质教育响彻云霄的今天,我们的孩子竟丢了文明礼仪、不懂礼仪。
【案例描述】
片段
(一)【案例反思】
轻轻的一声 “谢谢”,立刻让孩子倍感温暖,因为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感谢,觉得自己很光荣,哪怕做得再累,也觉得很值得,愿意为老师做任何事。平时,我们经常教育学生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说声“谢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学生为我们老师做了事情以后我们有多少老师向学生表达谢意的呢?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当学习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片段
(二)开学初,我就对六年级五个班级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每班同学必须在上课的预备铃响之前到达音乐室,安静等候老师来上课。那天当我准备去音乐室上课时,校长突然把我叫去商量了一下学校的一些临时性工作,耽误了提前到达音乐室的规定。当我赶到音乐室时,上课的正式铃声刚好响起,同时我还看见教室里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在说笑。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一边喘气一边对他们说:“同学们,虽然今天有几个同学在说笑讲话,但这不怪他们。因为今天是老师错在先,我迟到了,违反了我们的规定,所以我真诚地对大家说一声对不起,大家能原谅老师吗?” “能!”“谢谢大家能原谅老师。”说完,我还对学生鞠了一躬。学生显然也没有料到我会有这一招,个个眉开眼笑,比较兴奋。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在悄悄讲话、说笑,是还在回忆课前的一幕吗?然而我没有批评职责他们,而是看着他们说:“刚才对于老师自己犯的错误,我已经向大家赔礼道歉了,你们也已经原谅老师了,可是上课到现在,我们班还有个别同学没有定下心来,还是不肯原谅老师吗?如果对老师还有
意见,咱们下课后再交流好吗?”当我说完这些时,那几个孩子低下了头。接下来,我就顺顺利利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下课后,我在整理讲台时,发现有其中一个在上课时被我婉转批评的学生红着脸站在我的面前。我微笑了一下:“真的对老师还有意见吗?”“不,老师,你误会了。其实,今天我们只是感到意外,从来只有我们向老师、大人承认错误,老师向我们学生认错的我还是第一次碰到。我觉得你就像我们的大朋友,我们喜欢像你一样的老师。”说完,他就向我敬了个队礼回教室去了。
【案例反思】
真诚的一声“对不起,请原谅”,我在孩子的眼里看到的除了惊喜,只有善意的微笑,再也没有其他。常常看到有些报刊杂志上的小幽默,明明是家长或老师错了,因为觉得自己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有失自己的威严,所以故意歪曲事实,不肯承认,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抹上了阴影,自己的形象也在孩子的心目中变质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我们面对现实,丢弃师道尊严,放下架子,与学生以诚相对,说清过失的原因,学生会看不起我们老师,会不服我们的教育吗?会不配合我们的教学吗?不会!在教唱新歌时,我常常要一边指挥、一边弹琴,还要面向学生,观察学生的表现,所以有时也总要弹错旋律,但是我总会对学生说一声“对不起,请原谅,请大家重新来一遍”,全班学生总会很配合。久而久之,当学生起来范唱或范奏由于紧张而曲不成调时,学生也会说“对不起,请原谅,老师,可以再给我一次机会吗?”这时教室里就会不约而同响起热烈的掌声。
礼仪教育 乐在其中
——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案例
听,五(1)班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歌声、掌声和笑声,原来他们在开展《文明礼仪我先行》的主题队会。队会在《咱们从小讲礼貌》的歌声中拉开了序幕,学生自编自演的小品《碰撞以后》生动地再现了学生平时文明礼仪与不文明礼仪的行为,让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新三字经》、故事《孔融让梨》、《程门立雪》让学生重温了古人讲究礼仪、提升修养的故事,从而认识到自己身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更应该讲文明礼仪,懂礼仪;三句半《校园礼仪》让同学们在欢乐的笑声中懂得了遵守校园礼仪应该怎么做;学生们在“如何争当文明礼仪小标兵”的热烈讨论中感悟到文明礼仪的语言就是一首诗、一幅画,生活的每个日子,都是内容不同的一本书,风格迥异的一幅画,而文明礼仪就是书中最精彩的一段,画中最美的一笔;诗朗诵《当我们在影院里》使学生懂得了文明礼仪不是拘束,文明礼仪不是纪律,文明礼仪是思想,是意识,是自觉的行为,言行有了规范,生活才能和谐,语言美、行为美,才算真正的美。最后,学生快乐地唱起了《文明礼仪拍手歌》,真正领会了“美在文明礼仪里”的含义。最后,老师告诉大家:文明礼仪是一粒最有生命的种子,只要在心里播下这粒种子,它就会
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那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我们的校园就会更加和谐。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它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广受推崇。多年来,我们学校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每月有训练目标,每周有训练重点,从学生的走路、说话、做操、用餐等细小处入手,注重基础、重视细节、强化过程,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努力营造文明礼仪和谐的校园。我校利用晨会、夕会、品德课进行宣传教育,要求学生在家做父母喜欢的好孩子,在校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学校还专门制订了《青阳实验小学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细则》,分别对学生的进校礼仪、集会礼仪、上课礼仪、家庭礼仪、餐桌礼仪等十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使教育成效落到实处,学校大队部还设立了红领巾监督岗,加大督促力度,开展“文明礼仪”、“卫生”、“两操”三项竞赛,进行检查评比,督促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以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的自觉性。应该说,在活动初期,往往能看到学生的可喜变化,可没过多久,学生就有松懈,不能持之以恒地做好。如何提高学生讲文明礼仪懂礼仪的自觉性,巩固文明礼仪教育成果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位老师深入思考,随时调整教育策略,探索学生适于接受、乐于参加、善于做到的教育途径,让文明礼仪教育之花在校园常开不衰。作为班主任,对于本班学生的养成教育更是责无旁贷,我们要引导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同时,还牵挂着班级能否得到流动红旗、能否被评选上国旗班、星级行规示范班等,因此对于学生的疏忽或不理想的表现尤其着急。记得每学期期初,我总是指导学生复习礼仪规范要求、小学生守则等,学生往往都能熟练地背诵。可是,平时还是有学生早读不自觉、不戴红领巾、上下楼梯不逐级行??为此常常被纪律员给扣分,当问及他相关的礼仪要求,又明白得很。这些同学因自己的随意为班级抹了黑,不仅自己被老师批评,还被班里其他的同学所指责。可是他却屡教不改。我生气之余不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猛然醒悟:理论的说教对于小学生来说略显苍白,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荣誉感是有差异的,仅靠现有的激励措施肯定不能确保全体学生都达到要求。于是,我一直在想,怎样将道理寓于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让学生喜欢接受并乐意去做呢?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比较容易记住影像、故事、歌曲等形式中的内容,每次上课他们都让我放课文的动画,还经常要求我在课上讲故事。我灵机一动,何不将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也换化成这些形式呢?这样学生或许会印象更深刻些。于是,当有一次,两位同学课间因一点小事而发生争执以后,我便因势利导,让他们排练了小品《碰撞以后》,然后在晨会课上演给大家看,接着组织同学们讨论。没想到,这么即兴的表演不仅让两位吵架的学生化干戈为玉帛,更让大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学生们又向我提出演第二次《碰撞以后》,我立即饶有兴致地问他们怎么演,看完后我不仅为自己的灵感叫好,更感叹学生的创造力与接受力,同时启发了我后来的教育思路。我鼓励学生将文明礼仪知识编成文明礼仪三字经、拍手歌、三句半等在课间经常说、读,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学生真正牢记了文明礼仪要求。每当再有学生胸前没有红领巾,旁边的同学立即会来上一句:“红领巾要天天戴!”当地上再出现纸屑时,见到的同学便会弯腰拾起,口里还念着“见到废纸不放过!”“不、放、过!”看着这一切,我欣慰地笑了。原来,文明
十、介绍班级文明小标兵
十一、结尾:唱童谣《文明礼仪拍手歌》
齐唱《歌声与微笑》。
【活动反思】
活动以多种形式展示了队员在礼仪教育中,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在实践礼仪中,对文明礼仪的感悟。
检测与表演相结合,让队员在活动中加深了文明礼仪知识的把握,提高了对文明礼仪的认识。
辨析交流与小品相结合,让队员们在讨论合作中增强对文明礼仪的辨析能力,提高文明礼仪执行的自觉性。
考核竞赛与双语相结合,让队员在实践行动中增强交际能力,提高文明礼仪的能力。总之,教育寓活动之中,体现了学校的特色。
讲文明、守礼仪、贵坚持
——思品礼仪教学案例
青阳实验小学 刘芳
流一下,你属于什么型,并坦诚地说说自己还存在的不足,好吗?
请你写一写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案例反思】这部分分两个环节对同学进行了文明礼仪的检测。首先是检测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只有了解、知道了在校文明礼仪的知识点,才可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呀!把小学生在校最基本的文明礼仪,如“进校礼仪”、“课间礼仪”、“上课礼仪”、“尊师礼仪”、“用餐礼仪”、“交往礼仪”、“升旗礼仪”言简意赅的再次出现在学生面前。与其说是文明礼仪的知识竞赛,不如
【
【案例反思】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关鸿羽说:“习惯培养需要训练”。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重视做中学,实践中养成习惯。任何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学生亲眼看、亲耳听、亲身实践,这里通过榜样的力量,让学生眼见为实,耳闻为实,明确自己行为的目标方向。通过课堂教学,在多次体验中反复积累,让他们坚定“讲文明礼仪,守礼仪,贵坚持”的信念,最终使学生把外在的行为表现真正内化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片段四】
四、实践
师:请看出示(日常友情提示:
1、写一句警句,张贴在写在显目的地方,经常提醒自己。
2、请家长、师友、同学督促自己。
3、制作一本奖励薄,夸夸自己每天做的好的行规。
3、制作一本忏悔录,记录每天做的不够好的反思。
4、自己设计一张礼仪日表,每天照一照。)任意选择,持之以恒,相信你会成为一名坚持讲文明礼仪守礼仪的好少年。
今天我们就先请同学来写一句警句,时时提醒自己。
去寻找培养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一些训练科学、规范的好方法。让礼仪之花常开孩子们心中。
少一点说教,多一点行动
——文明礼仪教育案例
青阳实验小学 刘燕红
【案例描述】 “某某同学,你桌子旁边有一张废纸。”
“这不是我扔的。”
“不是你扔的就不能捡一下吗?”篇二:身边的文明礼仪故事
身边的文明礼仪故事
文明礼仪是什么?文明礼仪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老师时热情的问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是在公共场所不大声的喧哗......文明礼仪是一种品质,文明礼仪是一种修养。今天让我告诉你发生在我身边的文明礼仪的故事讲给你听吧!
暑假期间,我和我的好朋友要出去学游泳,路很长还要乘公交车呢!烈日炎炎,我们跑进公交车里,“真爽啊!”我们第一个反应到。但也非常得挤。老,弱 病 残 幼专座上还坐着一些年轻人在谈笑风生。“真不懂礼仪!”朋友说到,“让一些白发苍苍的爷爷 奶奶们站着!”他显得非常气愤。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抢了一个位置,一屁股坐了下来,还帮我的好朋友“占”了一个好位置,我急忙呼唤;“喂!这里有位置!”咦?他到哪儿去了?我东张西望。
那时,我还不知道,他正在帮一些老年人寻找位子,匆忙中就没有听见我在叫他。
多好的伙伴儿呀!他让我,不!整个公交车里的人们懂得了文明礼仪!
我身边的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哪怕是一个手势、一句话语。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像这种讲文明、有礼貌的小故事,在我们身边可谓是数不胜数的!一天晚上,我正在房间里做作业,突然听到轻轻的“笃笃笃”的敲门声。是谁?爸爸?他还没回家呢!妈妈?她正在做家务呢!对了,一定是楼上或楼下的人家的敲门声吧,我便继续做我的作业。刚动笔,又是一阵轻轻的敲门声,随即传来:“宝贝,妈妈可以进来吗?”啊,原来是妈妈!我赶紧喊道:“妈妈,快进来吧!”妈妈微笑着进了门。我不解地问:“你想进来就进来好了,干吗还敲门呢?”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你正在专心地做作业,我突然推门而入,会吓你一跳的!”“嘿,妈妈,我是小男子汉,我可不会被吓着的!”“看你急的,最主要的是我这样做那是对你的尊重,也是文明的表现呀!你说是不是?”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妈妈比平时更美了。联想到平时我进出爸爸妈妈的房间都是长驱直入,我的脸红了:妈妈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教育我,为我做榜样啊!“好了,不打扰你了,做作业吧!”妈妈出了我的房间,又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做完作业,呀,已经八点多了:“去看看妈妈吧!”走到门前,刚想推门而入,猛地想起了刚才妈妈的表现,立刻收住脚,定了一下神,举起手,敲了三下。凝神一听:“请进!”我赶忙打开了门,冲向妈妈的怀抱。“哎哟,吃不消,吃不消!”妈妈捧起我的脸,亲了一下说:“好儿子,也知道敲门了?”我难为情地笑了。“真是妈妈的好儿子!记住,文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母子俩笑成了一团。
原来,一个小小的文明的举动,会给人带来这么多的快乐呀!如果人人都讲文明,我们的社会该会多么和谐、快乐呀!篇三:文明礼仪历史故事
1、将相和—负荆请罪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一定要侮辱他一番。”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
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2、团结友爱--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按语: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么伟大的事业。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3、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4、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5、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篇四: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礼仪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
惯做法.。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道德也许是一张纸的厚度,也许是一点耐心的等待,也许是一句善良的问候,更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一言一行总关情,在不经意间,我们传播着热情,尊重,关爱和友谊,这就是讲文明。这点点滴滴的赞美和欣赏,如甘霖似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文明礼仪小故事
有一次,我在电视里看到欧洲文明古国德国,在号召全国人民讲文明、讲礼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礼仪。同时,举例讲了一个老奶奶经过马路,路上虽然只有她一个人,但她依然等红灯变绿灯才走。老奶奶回答说:“我怕楼上的孩子们看到后,以为红灯是可以通行的。”
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这点,我们应向周总理学习,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写的《领袖们》一书对此作过评价。尼克松说:“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这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种种中国文明的精华结晶,他待人很谦虚但很沉着坚定。”周恩来的文明谈吐、礼貌举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气质和风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宽阔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灵的生动体现。看来,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养自己美好高尚的心灵。从表面上看,文明礼貌是外在的,而实际上外在的形式下蕴含着内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美好的语言来自于美好的心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形为
内现”。
其次,要在实践中用文明礼貌的道德标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文明礼貌,重在表现。主要包括四点:①谦虚礼让 ②谈吐文明 ③举止端庄 ④讲究卫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点,也不愧为“礼仪之邦”的成员了。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 才会有幸福、快乐。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
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汉明帝敬师
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篇五:文明礼仪小故事
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程门立雪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团结的力量
从前吐谷浑国的国王阿豺有20个儿子。他这20个儿子个个都很有本领,难分上下。可是他们自恃本领高强,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认为只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时20个儿子常常明争暗斗,见面就互相讥讽,在背后也总爱说对方的坏话。
阿豺见到儿子们这种互不相容的情况,很是担心,他明白敌人很容易利用这种不睦的局面来各个击破,那样一来国家的安危就悬于一线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来苦口婆心地教导儿子们停止互相攻击、倾轧,要相互团结友爱。可是儿子们对父亲的话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表面上装作遵从教诲,实际上并没放在心上,还是依然我行我素。
阿豺的年纪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会很久了。可是自己死后,儿子们怎么办呢?再没有人能教诲他们、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了那国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吗?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们懂得要团结起来呢?阿豺越来越忧心忡忡
有一天,久病在床的阿豺预感到死神就要降临了,他也终于有了主意。他把儿子们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们说:“你们每个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儿子们不知何故,但还是照办了。阿豺又叫过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说:“你随便拾一支箭折断它。”慕利延顺手捡起身边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断了。阿豺又说:“现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来,把它们捆在一起,再试着折断。”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咬牙弯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腾得满头大汗,始终也没能将箭捆折断。
阿豺缓缓地转向儿子们,语重心长地开口说道:“你们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轻轻一折就断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怎么也折不断。你们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斗气,单独行动,很容易遭到失败,只有20个人联合起来,齐心协力,才会产生无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保障国家的安全。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啊!”
儿子们终于领悟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为,都悔恨地流着泪说:“父亲,我们明白了,您就放心吧!”阿豺见儿子们真的懂了,欣慰地点了下头,闭上眼睛安然去世了。
折箭的道理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起来,才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去克服一切困难。吃鱼为什么忌翻
在很多国家(地区)的餐饮礼仪当中,都讲究吃鱼时不要把鱼翻过来,而是在吃完鱼的上面一面后,把鱼大骨拿掉,再继续吃下面的鱼肉,忌讳“翻”。
吃鱼时忌讳“翻”,这种忌讳始于渔家,翻鱼让人联想到翻船,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有时客人不知道这种忌讳,在吃鱼的时候把鱼翻了一面,主人会很生气,还要把鱼拿去重煮一遍。
有的地方忌讳“翻鱼”的动作,有的地方忌讳说出“翻”字,当人们用筷子将鱼翻过来时,会说“顺鱼”(把鱼顺过来),还有的地方会说“正鱼”。有的地方,动作和语言都忌讳“翻”。
内陆少水少鱼地区,从前多半并不讲究,可是后来开汽车的人多了,也渐渐开始忌讳翻鱼了。和翻船无关,和翻车有关
在某些地方,人们把鱼从头开始倒转一面,叫做“掉头”,是出海安全回来的意思。
有的地方吃鱼,还有鱼头朝屋里的讲究。因为鱼头朝外,“余”就从门口溜出去了。
但是听说有的做股票投资的人喜欢“翻鱼”,果真如此的话,那是不是请他们吃饭的时候,不要点“跳水鱼”这道菜呢
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读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地域习俗
张某是江南人。确切地说,是富春江上游一户渔民的儿子。他从小吃江鲜,包头鱼、鲤鱼、鳊鱼、鲫鱼„„凡是这富春江里的鱼,他几乎都吃过。
但从德国回来后,他就不会吃鱼了。吃一次,喉咙卡一次,痛苦得不得了。一个渔民的儿子,因为吃鱼被鱼刺卡牢,这就像一个游泳高手在浴池溺水那样可笑。但他确确实实不会吃鱼了。张某的母亲慈眉善目,做鱼的手艺一流。现在她老人家迷惑了,她从小为儿子烹鱼,儿子还抱在手上的时候,就会吃鱼了,从来没有发生过鱼刺卡喉的事情。她一直相信渔民的儿子的口腔与其他孩子不一样,有一种特殊的“抗鱼刺基因”,是不是儿子在德国呆了几年,把这“抗鱼刺基因”给弄丢了。结果还真被张某的母亲给猜对了,在江边长大的张某不会吃鱼,就是因为在德国的几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引起的。在德国,市民以肉食为主,那里也有鱼,烹食鱼肉也很多。张某在德国求学过程中出过一次“大丑”,还差点和教授交恶
一次,张某参加一个宴会,自助餐上就有鱼块,张某就取了不少鱼块,美美地享用起来。但吃着吃着,旁边的人全部端着盘子走开了,他们还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张某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对。但他还是顾自吃着鱼,终于将盘中鱼块吃完,桌上留下了一小堆鱼骨和鱼刺。这次宴会后,张某觉得一些德国朋友似乎对他冷淡了不少,但没有发现其中的原因。第一学年结束,他去拜访教授,教授请他在家中用餐,餐桌上又有鱼,鱼炸得又香又脆,让他想起在中国老家母亲也是这样炸鱼给他吃,他很感动。他和教授一家一边喝着红酒,一边吃着鱼,相谈甚欢。但吃着吃着,教授和家人全都看着他,最后,教授的妻子站起身来,脸上有些不快地走开了。张某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还是把自己盘中鱼吃完了。用完餐,教授看着他,用十分生气的语气对他说:“张某,你太不文雅了,希望你在德国多学一点礼仪。”
张某当时就懵了,不知教授何出此言。张某追问自己哪里做错了,教授说,你吃鱼的时候,一边吃,一边吐骨头,这非常不礼貌。张某说他在中国,就是这样吃鱼的,难道还有吃鱼连骨头和鱼刺一起吞下去的?教授更加生气了。教授说,在德国用餐时,你把吃进嘴里的东西再吐出来,让人觉得非常不卫生,也缺乏最基本的礼貌。张某这才恍然大悟。后来,张某了解到德国人用餐时,如果是肉食,很少吐骨头、鱼刺。因为他们烹饪时,一般都会先行剔除骨头、鱼刺。如果用餐时吃到骨头和刺,他们也不会吐出来,而是嚼碎了吞下去。他们认为在餐桌上不从口腔中吐东西,是一种礼仪。而张某这样的吃鱼方法,把细如发丝的鱼刺不断地从口腔中吐出来,这对德国人来说,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张某回国后也像在德国一样吃鱼,而他母亲做鱼,从来不会剔除鱼刺,他的喉咙因此被鱼刺不断卡住。
粗鲁的小老鼠
从前有一只小老鼠,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别人很不礼貌。
一次他去上学,一只蜗牛迎面走了过来,挡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凶巴巴地说:“小不点儿,滚开,别挡我的路!”小老鼠说着一脚踢了过去,把蜗牛踢得滚出去很远。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边喝水,觉得河里的一条小鱼妨碍了他,于是,捡起一块石头就扔了过去。小鱼受到袭击,吓了一跳,慌忙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说:“知道我的厉害了吧”。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小猪躺在路边,就趾高气扬地说:“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竟敢挡住我的路”说着,一脚踢了过去。“嘭”地一声,小老鼠正好踢到小猪的脚上,小猪倒没什么事,小老鼠却“唉呦,唉呦”地叫了起来,原来他的脚肿起了一个大包。小猪站起来对小老鼠说:“你对别人傲慢无礼,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尝到苦头了吧!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小老鼠看着受伤的脚,羞愧地低下了头。
想一想,你有过小老鼠这样的举动或心理吗? 聪明的报童 某一个地区,有两个报童在卖同一份报纸,二人是竞争对手。
第一个报童很勤奋,每天沿街叫卖,嗓门也响亮,可每天卖出的报纸并不是很多,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第二个报童肯用脑子,除去沿街叫卖外,他还每天坚持去一些固定场合,一去了后就给大家分发报纸,过一会再来收钱。地方越跑越熟,报纸卖出去的也就越来越多。渐渐地,第二个报童的报纸卖得更多,第一个报童能卖出去的越少了,不得不另谋生路。
为什么会如此?第二个报童的做法中大有深意:第一,在一个固定地区,对同一份报纸,读者客户是有限的。买了我的,就不会买他的,我先把报纸发出去,这些拿到报纸的人是肯定不会再去买别人的报纸。等于我先占领了市场,我发的越多,他的市场就越校这对竞争对手的利润和信心都构成打击。第三,即使有些人看了报,退报不给钱,也没什么关系,一则总会积压些报纸,二则他已经看了报,肯定不会去买别人的报纸,还是自己的潜在客户。评语:小小的一个卖报生意,就有这么多的技巧,可见,生意经是本永远学不完的书,任何时候,只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就会有独特的收获。
第二篇:不文明用语的例子
调查报告
敢于对不文明行为说不
摘要:最近我们小组做了一次拱北出入境旅客和商铺店主文明素质的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我们看到那市民和旅客的良好文明形象,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为了实现文明文明城市的大计,我们应共同努力,为创间全国文名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的力量。
关键词:素质;文明礼貌;敢于对不文明行为说不
一.前言:7月10号和7月文11号,我们小组到拱北口岸做了关于关于拱北
出入境旅客文明素质的调查。通过随机向出入境关口附近的旅客和店员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的数据的统计发现大多数旅客的文明素质都挺高,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个是人们只顾着自己的行为,对于不文明行为不想,也不敢说不。
二.主体:
我们问卷的第3题是:在过关时,您看到别人乱扔垃圾,你的想法是:
问卷的5题是:您在排队时,看到有人插队,您会:
⑴很厌恶,并认为这个人的素质低下 ⑵出面制止 ⑶不关我的事,无所谓 ⑷很正常,我也会那样
调查统计的结果是:
由这两题可以看出一些人抱着许多人都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虽
然很厌恶这些不文明行为但却不想,甚至不敢上前去制止。
(一):面对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乘公汽时不排队者、公共场所吸烟者、随地扔废物吐痰者、损坏公物者,甚至小区里外的爬墙者??总之,不文明的现象不胜枚举。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似曾相识,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呢?一个城市市民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历史、环境、经济、素质、风气等种种因素,不是朝夕之功。即便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但也总有一些个别人受其自身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做些有悖常规的不文明事情。而这一类事情,也就成为文明城市不雅的景观,甚至是丑恶的现象我也常见,穿着睡衣拖鞋的男男女女走出家门,招摇过市。更有甚者,光着膀子,穿着短裤走出家门,让人看着很不舒服,说他们是不文明行为吧,却没有损害什么人的利益,只是自己不雅,且是极个别例子。然而,也正是这种不雅的行为,也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城市的文明形象。看似一件小事,却事关公平与和谐,折射出城市的文明进步。在公园见我到这样一幕:一青年吃完香蕉后,将香蕉皮随手扔到地上,旁边的小学生当即向他指出:“叔叔,随地扔垃圾是不对的。”这个青年红着脸将香蕉皮捡起扔到垃圾箱里。我感触颇深:敢于向不文明行为说“不”,是文明的表现,能够去辱存荣。
自己恪守“规矩”,不做不文明的事,可赞;见到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可悲。悲就悲在你的责任心不强。恰恰是许多人都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一些人才肆意妄为。如果你敢于上前说“不”,不文明行为就会有所收敛;如果你周围的人都敢于劝说,不文明行为就会少之又少;如果所有人见到不文明行为都去阻止,不文明行为就会近乎绝迹。关键就看你做不做、敢不敢。敢于正面监督,是对别人负责任的表现,更是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当然也体现一种社会责任感。(二):敢于对不文明行为说不的意义
要敢于向不文明行为说“不”。上述行为如果不能明确哪个部门管,哪个部门就都要管,见到这种现象的有责任心的市民也要去管。管他一次两次,不文明者就会有记忆、有意识,甚至知羞耻地改正不文明行为,向文明靠近。我们每一个人既要提高文明意识,又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为了我们的城市更文明、更美好,敢于向不文明行为说“不。有人群的地方总有文明与不文明之争。社会的整体文明就是在不断地克服和抵制不文明现象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不能期望文明的提升会一帆风顺,也不能幻想时时处处都会春风拂面。面对个别不文明的现象,面对一些在文明面前的不自觉,敢于说“不”,是对文明最好的维护,最好的支持。
有人群的地方总有文明与不文明之争。社会的整体文明就是在不断地克服和抵制不文明现象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不能期望文明的提升会一帆风顺,也不能幻想时时处处都会春风拂面。面对个别不文明的现象,面对一些在文明面前的不自觉,敢于说“不”,是对文明最好的维护,最好的支持。
我们的社会之所以会从蛮荒走向文明,从低级文明走向高级文明,就是因为我们的身边总是会有千千万万人向往文明并为文明的提升而不懈的努力,在不断提升自身文明素质的同时,敢于并善于与不文明的现象做斗争,积极主动地去维护文明,捍卫文明。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斗士与卫士越多,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越高。愿我们都加入这个队伍,面对不文明,敢于发出我们心底的声音。
我们的社会之所以会从蛮荒走向文明,从低级文明走向高级文明,就是因为我们的身边总是会有千千万万人向往文明并为文明的提升而不懈的努力,在不断提升自身文明素质的同时,敢于并善于与不文明的现象做斗争,积极主动地去维护文明,捍卫文明。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斗士与卫士越多,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越高。愿我们都加入这个队伍,面对不文明,敢于发出我们心底的声音。
每位市民都是城市中的个体,城市美丽与否,与每位市民息息相关。减少不文明行为,一要从自身做起,二要敢于“碰硬”,向不文明行为说“不”,争取让
珠海早日评上全国文明城市。
(三):面对不文明行为政府应该怎么做
在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有些地方的垃圾筒分布数量明显不够,有的繁华地带没有规划出充足的停车位,一些流动小商贩在城市里无法找到适合他们经营的合法摊位??这些原因往往“造就”出不文明行为和不文明市民。毫无疑问,市民应对不文明行为负责,但相关部门也有责任去想办法加强改进管理。文明不光要求公民个体素质的提高,城市管理者管理城市的水平与能力也应有所加强,才能给文明一个良好的生存土壤。1.通过媒体大力宣传
由电视上经常发布这方面的公益广告,号召人们学习文明用语和文明行为,充分利用当地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讲文明的好处,意义,公布政府对不文明行为的处罚方法。主动及时的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文明知识,全面提升全民文明素质。政府号召人民文明言行,多开展讲文明,讲道德方面的活动。争取吧全民都动员起来。
2.学校加强素质文明教育
教育的国家的基础,学校是培养祖国下一代的摇篮,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为了培养祖国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更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文明教育,从小培养学生讲文明讲道德的习惯,从小就要灌输文明思想。3.树立模范典型
大张旗鼓地树立正面典型,张扬正气,树立正确的导向,树立文明道德的力量。树立道德模范典型对此次公民文明大行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做到让模范典型无处不在,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模范人们就有人方向,行为就有了坐标。
我们还可以给模范典型们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力争营造人人向模范学习,人人争当模范的积极氛围。4.完善城市管理
在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有些地方的垃圾筒分布数量明显不够,有的繁华地带没有规划出充足的停车位,一些流动小商贩在城市里无法找到适合他们经营的合法摊位??这些原因往往“造就”出不文明行为和不文明市民。毫无疑问,市民应对不文明行为负责,但相关部门也有责任去想办法加强改进管理。如果一味地批评不文明,却不正视其中一些“被不文明”的成因,则无异于推卸责任,难以服人。
随着珠海城市建设步伐的推进,城市扩张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然而,由于城市规划没有为城市发展预留足够空间、规划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城市管理投入经费不足等原因,公共设施越来越难于满足拥挤的城市人口的需要。比如针对八大不文明现象之一的“乱停乱放”,诸多车主就有话要说。有数据显示,目前,珠海市机动车保有量为40多万辆,按机动车与停车位1:1.2的国家设置标准,珠海的停车位最少应设置48万个。而现实是,珠海停车位只有约30万个,缺口很大。停车位严重缺口,直接导致了机动车乱停乱放,从而助
长了不文明现象的产生。可见,在批评“乱停乱放”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好数量将愈加庞大的机动车辆的合理出行与停放。开展文明大行动,除了曝光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加强公民品德教育之外,城市管理者还应反躬自身,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危机感,加快提高管理城市的能力。
三.结尾
每位市民都是城市中的个体,城市美丽与否,与每位市民息息相关。为了我们的城市更文明、更美好,不文明行为,一要从自身做起,二要敢于“碰硬”,向不文明行为说“不”。争取让珠海早日评上全国文明城市。
参考文献:
[1]《葫芦岛日报20110610期》 第a9版:都市生活
[2]《反思不文明行为》 作者: 王莹 《晚霞》2010年第17期
[3]《大众道德/礼——人际文明的规范》李道湘 著 红旗出版社,2000篇二:精彩的文明用语
精彩的文明用语
精彩的文明用语
1.初次见面说“幸会”;等候别人说“恭候”;请人帮忙说“烦请”。2.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谅解说“包涵”。3.请人接受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4.仰慕已久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求人帮忙说“劳驾”。5.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解答说“请教”。6.赞人见解说“高见”;表示歉意说“对不起”;请人帮助说“请多关照”; 7.分手辞别说“再见”;中途先走说“失陪了”;表示答谢说“谢谢”; 8.表示礼让说“您先请”;接受感谢说“别客气;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9.助人为乐说“我能帮助做什么”;征求意见说“请指教”; 10.无力助人说“抱歉;实在对不起;请原谅”;
11.表示慰问说“您辛苦了;让你受累了;给你添麻烦了”; 12.见面问候语“您好;早上好;晚上好”; 13.打扰别人说“请原谅;对不起”;听到致歉说“不要紧,没关系;请不要放在心上”; 14.接待来宾语“请进;请坐;请喝水(茶)”;
15.送别客人说“再见;慢走;祝您一路顺风;欢迎再来;照顾不周的地方请您多多包涵”;
16.礼称别人“先生;小姐;帅哥;美女;师傅;朋友”; 17.提醒别人说“请您小心;请您注意;请您别着急”; 18.提醒让路语“请您让一让好吗”;提醒等候语“请稍候(等一下),我马上就来”; 19.应答领导说“请您吩咐;请指示”。20.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方便说“借光”。21.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看望别人说“拜访”。22.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23.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24.言行不妥说“对不起”;慰问他人说“幸苦”;迎接客人说“欢迎”。25.同学遇到困难时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不抛弃,不放弃,不言败!” 26.同学闹矛盾时劝说:“你们能在一起,缘分啊!” 27.劝人乐观:“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28.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9.给同学做心理辅导:“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30.打电话说:“你好,请问??我知道了,谢谢??再见!”篇三:文明与美丽案例
“美丽校园,文明你我”主题班会案例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班会主题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讲文明是个人素质的一种表现,也是校园更美丽的内在表现。讲文明是实现个人与校园和谐统一的一种方式。2.行为目标:通过班会活动,启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注意养成各种文明的行为习惯,使班级更和谐、使校园更美丽。
3、近期目标:六一活动文艺展演是我校同江西省教育电视台合作,并现场直播。因此,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展示我校良好的精神风貌。
活动主题:美丽校园,文明你我
活动时间: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活动地点:武宁五小五3班教室
活动准备: 1收集礼貌用语和平时这方面做得好的典型事例。2 搜集文明礼貌儿歌、歌曲。3 班委布置各小队队员排练有关讲文明、讲礼貌方面的节目。4.指导学生编排小品、制定竞赛规则等。
活动形式: 小品表演、文明小卫士测试、集体及个别发言、儿歌、歌曲等
活动过程:
班主任致欢迎词:“礼貌伴我行,天天好心情;多说文明话,礼仪遍天下”,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有请两位小主持人上台。
主持人甲:因为我们都有一个中国梦,所以我们聚集在美丽的五小!主持人乙: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校园梦,让我们用爱和行动共创美丽的五小!主持人甲:美丽中国是我家,我为祖国的强大感到骄傲!主持人乙:美丽五小是我家,我为五小的发展感到自豪!主持人甲:一个校园就是一个家庭,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主持人乙:这个家庭让我们一同成长,让我们携手共同创建更加美丽的校园。主持人合:《美丽校园,文明你我》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小品表演《碰撞以后》
主持人甲:首先,请欣赏小品表演《碰撞以后》
第一场:两位同学,其中丁天祥站在窗前欣赏校园风景,悠闲得很。袁威力走过身旁时,正好丁天祥转身,无意相互碰撞,便互相出言不逊,后厮打起来。此时,班长瞧见,批评双方,才得以和解。
主持人乙:大家看了这个小品,有什么想法,觉得这两位同学做得对吗?(各抒己见)主持人甲: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种因小事而导致事态扩大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既有损于自己的形象,又
损害了班级、学校的荣誉。如果他们碰撞以后,采取另一种方式,又会是如何呢?请大家看第二场。
第二场:张家豪碰撞易林杰后,张家豪先微笑地说:“对不起!撞疼哪里了,要紧啵?” 易林杰再微笑地说:“没关系!歇一歇就没事了!”礼貌和解。
主持人乙:第二组同学表现了同学们相互尊重谅解,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实现了文明行为与美丽校园的和谐统一。如果是你碰撞以后,你会怎么处理呢?
二、文明小卫士测试
主持人甲:那么你过去是一个文明人吗?让我们来测试一下。拿出一张纸,只写答案的字母。
主持人乙:读题。(幻灯片展示:共10题)
(1)升国旗时,你能肃立,行注目礼吗? a.能 b.有时 c.不能
(2)你平时说脏话吗? a.不说 b.很少说 c.常说
(3)路上见到老师,你会主动上前问好吗? a.是b.有时 c.不
(4)你有过破坏公物、乱扔粉笔的行为吗? a.没有 b.有过 c.经常
(5)你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并互相帮助吗? a.是的 b.很少 c.没有
(6)你会乱扔垃圾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7)看见校园有垃圾,你会捡起来并扔进垃圾桶吗 a.会b.有时c.不会
(8)你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讲话做小动作吗? a.会b.有时c.不会
(9)你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作业吗 ? a.能b.有时c.不能
(10)参加各种集会能准时到达,安静听讲吗? a.能 b.有时c.不能
主持人甲:选择“a”得3分,选择“b”得2分,选择“c”得1分,自己加一下。
主持人乙:分数为30-24 分:你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举止言谈文明,与老师、父母、同学人际关系好,是个受欢迎的人!
主持人甲:分数为22-16分:一般情况下,你是个文明的人,但有时可能没有认真对待一些事情,特别是一些小事,人际关系一般,是个比较受欢迎的人!
主持人乙:分数为14—10分:许多情况下,你是个不文明的人,人际关系一定差,是个不受欢迎的人。要注意啊!
主持人甲:那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将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我们的校园更美丽呢
三、同学们讨论、发言。
总结:文明言行主要是四用好。用好你的小嘴巴,文明用语挂嘴边,赞美别人不吝啬;用好你的小小手,乐于助人勤用手,争做雷锋好榜样;用好你的小脚丫,大步向前显风采,争做进步小标兵;用好你小脑袋,勤学好问勇于创新,争做学习小标兵。
主持人乙:谢谢同学们的发言,无论在校园还是在社会,我们都应该讲文明,懂礼貌。
四、欣赏歌曲《歌声与微笑》。
主持人甲:朝霞托着红日,徐徐从东方升起。
主持人乙:光辉灿烂的阳光,洒满金黄大地。
主持人甲:小雏鹰飞得高,红领巾,胸前飘,讲文明,讲礼貌。请欣赏歌曲《歌声与微笑》。
主持人乙:优美的歌声引来百花开,少先队员们争做文明花。
第三篇:不文明礼仪现象
《职场礼仪》结业报告
题 目:大学校园不文明礼仪现象透析
班 级:礼仪2班
姓 名:范超
学 号:095510414 成 绩:
我院的绝大多数同学是积极进取、要求上进的,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可贵品质。但也不可否认,部分学生在思想、品德、言行等方面还存在较为不足,有一些不文明的陋习甚至恶习还存在,与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和修养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我们的校园里也确实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
一、环境
(一)乱写乱画惹人厌
走进学校,就会看到不时有男生穿着拖鞋下课回来。在篮球场旁边,打球喝剩的饮料瓶,吃剩的零食和废纸被随意弃置在旁边的草坪上。学生在校园里乱丢垃圾,有些时候垃圾桶就离自己只有几步远也不愿意仍垃圾桶里。还有远远的往垃圾桶里扔,扔不进去就不管了。学校图书馆前的宣传栏已被损坏,撕碎的纸条在雨中飘动。走进图书馆对面的教学楼,课桌上乱刻乱划的满是考试需要的公式和内容,以及学生听课无聊时的心情宣泄,厕所挡板上散布着色情涂鸦。公共场合看到吸烟的行为,男女过分亲昵的行为,拖拖鞋,穿背心进入的行为,随地吐痰的行为,随手扔弃废物的行为,一样还可以在公共设施上看到被人涂写刻画的文字和图案。
还有我注意到学校的公共电话在某天突然全不见了,就是因为被同学们破环严重而被拆除了。还有路边的信息栏的玻璃也被恶意砸坏,玻璃烂在那里一是不美观,还有就是也是安全隐患。
(二)厕所不冲臭烘烘
无论是在学生宿舍区,还是教学楼前,自行车乱放的现象很普遍。有同学反映,宿舍楼上的窗口乱扔垃圾和乱倒水现象时有发生。
“便后不冲厕所”是学生反映最多的不文明行为。“寝室里大家还比较注意,教学楼里的厕所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有同学表示不满。更有同学甚至小便在纸篓里,真的是太不文明了,虽然我们教学楼和宿舍都有打扫卫生的清洁工人,但是这样做践踏别人的劳动太不能称为是一个大学生了。
(三)电灯空调忘了关
看管教学楼的保安深有同感,即便是在阳光充足的下午,几个学生在教室自习也会打开所有的灯。我有好几次早上进教室都发现空调开了一夜,这样浪费很多电。我想如果是自己家的同学们一定会记得非常清楚。(一)上课铃声使人烦
随着手机普及很快,在自习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此起彼落的手机铃声成了常态,让人讨厌,有些人上课中就出教室接电话,更有甚者直接就在课上随意接打手机,这些现象屡见不鲜。教室或自习室内人往往很多,所以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相信这样的经历你不陌生,经常能有手机铃声此起彼伏,而且铃声还都很有个性,比如“老公,接电话”、“宝贝,来电话啦”,要么就是突然冒出一段和弦的歌曲或几声动物的怪叫。手机铃声虽小,但足以打破课堂或自习室里原本的安静,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或学习环境。(二)学生带食物进课堂
上午,8点半已经上课了,班上一阵阵饭香,只见班上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吃早点,导致老师不能很好的讲课,也大大的影响了别的同学和自己听课,学生们非要上课吃早点,就不能上课前或等到课间再去吃。“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很多同学平常举止过于随便”。“上课时学生有人睡觉,有人吃零食,扰乱教学秩序。”(三)学生不认真听课
如果你经常去上课,相信这样的现象你几乎每堂课都能看到:常有同学迟到、早退、上课中间拎着书包大摇大摆走出教室,也有同学在课堂上大肆睡觉,大声地聊天,收发短信,接打电话,玩游戏,听mp3,吃东西,翻阅与课本无关的读物,更有甚者,堂而皇之地睡大觉。这样很不雅观与有礼的行为对老师和同学都是伤害和不尊重。
三、卫生
有一些宿舍的卫生状况实在不敢恭维,如果你可以做好准备大胆地走进去体验一下,看看那脏乱差的样子,闻闻那莫名其妙的气味,然后你就可以豪不迟钝地想到宿舍的那些主人翁们行为的不作为和不应该的行为了。没准你还能在里面发现一两个很坦然地蒙头大睡的人呢。宿舍“小地方”的卫生虽小,但反映出来的个人素质尚待完善。
还有宿舍违禁电器的问题,虽然学校每次都说,还把危害说了不止一次,但是每次检查宿舍还是能没收很多违禁电器,都是不文明的表现。
四、食堂
用餐时间,打饭时学生基本不排队,拥挤在窗口前。同时学生饭菜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食堂一天要运三大桶剩饭剩菜,娃娃们太浪费了。”收拾餐具的大叔说。咱们的八食堂里墙上贴着“残食台”可是我没看到一个同学把吃剩下的食物丢到残食台。还有在食堂抽烟的现象也见很多次了,这样对别人是很不礼貌的。
在公共场合看到吸烟的行为,男女过分亲昵的行为,拖拖鞋,穿背心进入的行为,随地吐痰的行为,随手扔弃废物的行为,一样还可以在公共设施上看到被人涂写刻画的文字和图案。讲脏话,打架斗殴,抄袭作业,剽窃论文,考试作弊,浪费水电,恶意占用公共资源,使用违章电器,等等不文明行为发生在我们生活、学习的校园。而这些不文明行为的主语绝大多数就是我们学生自己。
在大学里,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和科学文化素质,当代大学生们才能以崭新的形象和过硬的水平,找准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生坐标,也才能在改革和发展各项事业中更加自如地挥洒壮丽青春。如果我们对这些不健康思想、不文明言行听之任之,姑息迁就,就是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负责任,就会走向良好愿望的反面。大学校园是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如果大学生以不文明的方式告别校园,这意味他们不可能将文明的意识带到工作中,带到社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旨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修养。这一观点的提出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我们得到了一笔诱人的精神财富。在全面理解总书记提出的大“八荣八辱”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以文明的行为规范践行之,从身边做起,更鲜明地提倡应该做的,更坚决地反对我们不应做的。
礼仪可以迅速提高整个单位的行为及形象素质,可以倡导文明风气、歌颂高尚行为,使每个职工都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有礼貌,懂礼仪,对于一个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进步意义,它代表着一种深刻的道德力量,这种道德力量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全体职工身上,它将会成为一种伟大的企业精神,它能够弘扬正气,增强凝聚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注重礼仪对于巩固和发展生产和生活秩序,推动社会进步,对于增强同事感情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学们,文明行为,贵在实践,古人云:“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让我们自觉摒弃不健康的思想,抵制不文明的行为,共同遵守《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崇尚校园文明公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别各种不良行为,做到举止文明、课堂文明、宿舍文明、就餐文明、上网文明,以崭新的姿态开创我校更加文明、辉煌的明天。篇二: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文明礼貌,由一定政治集团提倡的道德观念同一定时代的风俗习惯形成,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反映着一个人的觉悟和素质,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上下级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同志之间都有一个文明礼貌问题。尊老爱幼、互相关心是礼貌,敬礼、握手、问候,既是礼貌,也是文明的体现。许多行业规范服务用语,大力倡导“您好!”“谢谢!”“再见!”等文明用语,使人倍感亲切和温暖。
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有无礼貌,产生的效果迥然不同。商场营业员因态度生硬,满口粗话脏话,令顾客大失所望。结果商场门庭冷落,生意清淡也就不足为怪了;导游小姐如果没有文明的举止、礼貌的语言,同样会使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礼貌待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马虎不得,疏忽不得。我们提倡“五讲四美”,其中重要内容就是讲文明礼貌。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敬仰的“礼仪之邦”。从古至今,有多少的哲人向我们提出要做一个讲文明守规矩的人。古人有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也就是说不要以为做一件好事没什么意义;也不要以为一件坏事很小,做了也没关系。殊不知,我们的品德、修养就是在这看似微小的事 情中养成。“知书达礼”是我国民间对一个人有学问、品行好的赞美之称,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自己成为栋梁之才,要让自己受人尊重,就应该自觉做到“讲文明,懂礼貌。”怎能让自己成为道德败坏、人格鄙陋、言行粗俗的人呢?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一部灿烂的文明史。文明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文明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文明对我们今天的学生尤为重要。古人说:“言为心声,行为心声。”是的,言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多用礼貌用语,往往是消除误解,缓和矛盾的良方。和气的语言,谦逊的态度,可以化解矛盾,平息纠纷;而粗话脏话却会引起**,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真可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对不起”可能化解诸多的矛盾和麻烦。可是,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却还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比如说有些同学在班级中乱扔纸屑,值日生刚打扫完教室,不到半节课,地面上又满是纸屑了;有些同学把学校当作是垃圾场,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自己不需要了就随手丢弃,即使垃圾筒就在他的跟前;也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上下楼梯,随心所欲地踢几脚不锈钢扶手、消防栓,甚至于毁坏墙报等公物,似乎想发泄一肚子气;有些同学把取绰号视为一种乐趣,随意给同学,甚至是老师起绰号,根本不懂什么叫尊重人;有些同学旁若无人地大讲粗言秽语,以为这样才能增强表达效果,或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把自己等同于一个市井流氓,侮辱了自己的人格;有些同学在上下楼梯、就餐时你推我挤,争先恐后,不守秩序;还有些同学在班中故意把同桌的椅子抽掉,让同桌坐个空,以此取乐„„难道这些就是我们应有的吗?我们能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吗? 鲁迅先生说:“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的确如此,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明礼貌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它具有奠基性的意义。若是学校不文明,学生就无法正常学习;工厂不文明,就无法生产;部队不文明,就无法打胜仗。没有文明礼貌,世界将乌烟瘴气。如果你想登上成功的顶峰,如果你想到达理想的彼岸,文明修养是你乘风破浪的风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以文明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养成道德好习惯。“人不识礼仪,寸步也难行。”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相待的人们喜悦。那么就让我们每个人都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小公民!同时希望全体学生围绕文明礼貌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让文明礼貌与我同行,共创美好的明天。在这里,我倡议大家从现在开始加强自身修养,剔除陋习,从细微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争做五种人:做有爱心的人;做知书达礼的人;做有高尚情操的人;做爱国爱校爱家的人;做与他人友好共处的人。由此可见,我们高中生不但要讲究文明礼貌,而且更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情操。因为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篇三:讲文明礼仪吃亏不吃亏
向别人问好,却遭到别人的冷眼相待,这不吃亏吗?!
证明你情商比他高。你又不跟这种人交往,你的平台比他高,怎么会吃他的亏呢
文明礼貌
中国乃至是全世界都在议论着“礼貌”和“文明”这两个词语,早上起来,出门时,对自己认识或是不认识的人说一句“早上好”,这就是礼貌。礼貌使人收益,因为礼貌你会有更多原本并不相识的朋友,礼貌是一种尊重,尊重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十分的快乐。礼貌是友谊的桥梁,礼貌会让别人改变对你的态度,这个可以运用到现实生活里来。如果你是一个服务员,你会乐意接待一个文质彬彬,礼貌的人呢,还是一个粗话连篇还乱看乱拿的人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这个问题同样也涉及到了文明。现在社会提倡“文明社会”,这也许现在是个梦想,但是它也有实现的时候。政府也许不要求现在各个城市都可以变为《镜花源》里君子国的样子,但是一个城市是少不了文明的。文明和礼貌乍看下相似,其实也有不同处。但是这两个词是不可以分开的,因为有礼貌,所以才会有文明,因为有文明,所以才会有礼貌。礼貌不仅是考虑自己,而且它还是一种宽容。宽容别人,对别人以诚以礼相待。有了文明和礼貌,然后所有的好处都会鱼贯而来。这只是一个起点,彩虹般的未来就会带着美好的祝福伴随你走过一生。
中国历来就素有“礼仪之帮”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文明礼貌是一件最容易,也是一件最重要的事。它高于一切。
虽然如此,但事实并不乐观,在天安门广场上,随处都有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多万块口香糖残迹密密麻麻的口香糖残迹与神圣的天安门广场形成了对比。
在我们的校园中,口香糖满地的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同学们故意损坏公物,到处扔东西??从这些很小的细节就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
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习惯,即使我们有很好的学习,也枉然。如果我们不能成材,也要先成人。
文明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我相信,只要大家都讲文明,懂礼貌,一定会营造一个宁静、有序、有良好学习环境的美丽校园!
文明礼貌还需自己在人生中不断增加 商务礼仪的三大理念是什么
就是要把尊重、礼貌、热情用恰到好处的形式,规范地表达出来。专业讲法是要注意三个要点。我们一般称之为文明礼貌三要素:第一“接待三声”:既有三句话要讲,一是来有迎声,就是要主动打招呼;不认识不理你;二是问有答声,一方面人家有问题你要回答,另一方面你也不要没话找话,有一些话怎么说在一些窗口位置,如办公室、总机、电话要有预案,就是要事先想好,遇到不同情况怎么办。比如,外部打来电话,打错了,找的不是他要找的单位,我们怎么回答,有素质的要说:先生对不起,这里不是你要找的公司,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帮助你查一查,这是宣传自己的一个绝好机会。会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第三声去有送声,如商店的服务员对顾客。第二、文明五句。城市的文明用语与我们企业的文明用语是不一样的,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企业,应有更高的要求,什么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骂人,这起点都很低。第一句话问候语“你好”;第二请求语,一个“请”字;第三句是感谢语“谢谢”。我们要学会感谢人家。尤其是对我们的衣食父母。第四句是抱歉语“对不起”。有冲突时,先说有好处,不吃亏。第五道别语“再见”。第三、热情三到。我们讲礼仪目的是为了与人沟通,沟通是要形成一座桥而不是一堵墙,只讲礼仪没有热情是不行的。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各种具体的社会领域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建立起心理上的联系,它反映在群体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互吸引与排拒的心理状态。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都属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益的;相反,不和谐、紧张、消极、敌对。社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了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古语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对于远离家乡外出求学的大学生来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重视“人和”这个重要因素。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一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百分之八十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此话也许说得绝对些,但也从另一侧面说明良好人际关系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性。所以大学生学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掌握其途径,无论是对在校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是对毕业后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都是十分必要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具体方法很多,但在日常生活中,最为主要,同时又可以有效地为每一个人所运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的交往中产生的。交往伊始,谁不想给对方留下一份美好的印象呢?同样,谁不想与留下好印象的人继续往来,以此作为深入交往的基础?我们在与别人发生最初交往时,应该怎样表现才能使自己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要注意仪表美。人的仪表,包括相貌、穿着、仪态、风度等,都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人们总是倾向于觉得仪表有魅力的。
待人要真诚热情。一般情况下,交往双方总是先接受说话的人,然后才会接受对方陈述的内容。因此,对人讲话时,态度应该诚恳,要避免油腔滑调,高谈阔论,哗众取宠,垄断话题,否则会使人感到不愉快。实事求是,态度热情,往往给人一种信赖感,亲近感,这有利于交往的继续深入;反之,如果言不由衷转弯抹角,态度冷谈,则给人一种虚假、冷淡的感觉,交往很难再深入下去。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每个人都需要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在初次交往中,有效地表现自己固然重要,但做一个耐心的听众,鼓励别人多谈他们自己,同样是不可少的。
当然,要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还受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讲信用,守时间,文明礼貌,等等。第二,主动交往。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尽管与人交往的欲望很强烈,但仍然不得不常常忍受孤独的折磨,他们的友人很少,甚至没有友人,因为他们在社交上总是采取消极的被动的退缩方式,总是等待别人来首先接纳他们。因此,虽然他们同样处于一个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世界,却仍然无法摆脱心灵的孤寂。要知道,别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对我们感兴趣的。因此,我们要想赢得别人,同别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建立起一个丰富的人际关系世界,就必须做交往的始动者,处于主动地位。我们就应少担心,多尝试。当你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攀谈时;当你在舞会上想去邀请舞伴时,你会发现你的努力几乎都是成功的。当你的成功经验越来越多,你的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充分,你的人际关系处境也会越来越好。第三,关心帮助别人。患难识知已,逆境见真情。当一个人遇到坎坷,碰到困难,遭到失败时,往往对人情世态最为敏感,最需要关怀和帮助,这时那怕是一个笑脸,一个体贴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都能让人感到振奋。因此,当别人遇到困难,陷入困境时,你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困难者,安慰失意者,可以很快赢得别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对别人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小心吝啬,怕招引麻烦,交往很可能因此而中止 讲文明、礼貌,懂礼仪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春意浓浓、生机勃勃,我们生在新时代,在大学里生活和学习,意味着我们该有一个崭新面貌
什么是文明礼仪?简单地说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乘车让座是文明礼仪,遵守排队秩序是文明礼仪,爱护公共财产是文明礼仪。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我国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真的做到这一点了吗?我们自己所看到的校园内外的不礼貌不文明的现象: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涂;过马路不看红灯不走人行道;乘坐公共汽车拼命抢座,挤到、踩到别人的时候不屑于说对不起;食堂里、开水房里总是处于无秩序状态;停车场上倾倒一片的自行车,自习教室里随处可见的占座课本,和突如其来的手机铃声,等等。很多很多不文明现象发生在我们周围.面对这样的事实,组员们都陷入了沉思,中国,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文明、讲礼仪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想成为合格的学生,就得有最起码的文明礼仪。我们做出的那些陋习,图的是一时之快,丢的却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我们或听或看到的国外的许多在文明礼仪方面的良好表现。对比之下,大家都看出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素质上的差距。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那文明礼仪到底该怎么做?文明礼仪要从小事做起,细节处见文明,我们每个人都应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古往今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功的伟人,必定有他有条不紊的行为准则,同样,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就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将来走向社会做一个很好的铺垫。有的同学提到尊重他人也是种文明礼仪。比如学会在别人讲话时给与充分尊重,聆听他人,就体现了很高的文明素质。文明礼仪不仅仅是在道德层面上,而也是一种知识一种文化。在北语这个拥有一百七十个国家人民的小联合国里,我们对外国朋友展现的就是中国,就是中国文化。外国人看中国人的素质怎样就是从我们身上看到的。我们当然要在意我们的一言一行,把文明的文化展现给他们,而不是让他们看到我国国民素质中鄙陋的一面。作为北语的中国学生,我们还为外国学生起着师范作用,我们每天早晨狂挤电梯的结果就是外国学生为了适应环境也学会了挤电梯。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文明礼仪,尊重它们,学会它们,以免在国际社交场合闹出知识上的笑话,让外国人觉得我们中国人缺乏礼貌。文明礼仪需要我们润物细无声地改变我们周围这些不令人满意的现状。而且重要的是不仅我们要以身作则,我们广大群众都要接受教育,树立文明礼仪的意识。总的说来,大家都通过关于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的讨论中感悟并收获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致认为,通过这次团校活动我们不仅重新找回了团员的意识,明确了团员的目标,更清楚地认识到文明礼仪的现存问题和我们肩负的任务。2008年越来越近,如何使北京奥运体现中国人的有礼、有节,体现礼仪之邦的文明、友好,无疑是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团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以我做起,带动一大批群众共同为这项事业付诸努力。赞同69 目录
1概念2古代礼仪3饭桌上的礼仪4校园礼仪5交接礼仪6仪表礼仪 概念
基本信息 词目:礼仪 拼音:lǐ yí 基本解释: [etiquett;rite;ritual] 礼节和仪式 详细解释 礼节和仪式。《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 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史记·礼书》:“至 秦 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北齐书·皇甫和传》:“及长,深沉有雅量,尤明礼仪。”基本含义 致福曰礼,成义曰仪。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方式。礼仪的“礼”字指的是尊重,即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古人讲“礼仪者敬人也”,实际上是一种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礼仪的“仪”字顾名思义,仪者仪式也,即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总之礼仪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进而言之,礼仪其实就是交往艺术,就是待人接物之道。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河蟹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总而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礼仪的含义: 礼仪就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古代礼仪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真正懂礼仪讲礼仪的人,绝不会只在某一个或者 几个特定的 场合才注重礼仪规范,这是因为那些感性的,又有 些程式化的细节,早已在他们的心灵的历练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所以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以最恰当的方式去待人接物。这个时候“礼”就成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礼仪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艺术,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礼仪是人际关系中必须遵守的一种惯例,是一种习惯形式,即在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做法。礼仪对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从礼纪中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的精华均是传承华夏文明就是确证.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 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河蟹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河蟹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礼制。《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老人创造方便条件。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适宜。即如二程所主张:“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的仪式。我们要把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掌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权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河蟹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在,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 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如果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气愤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不是要求人们少言语,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以上几方面,是我国传统礼仪的精华。虽说时代不同了,但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及整洁仪容要求,是值得今人借鉴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的内心态度。具有一个优雅的仪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给那里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明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便越河蟹、安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篇四:文明礼仪 行为规范演讲稿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在干净明亮的餐厅里就餐时,你是否注意过自己有意无意浪费掉的事物?当你在整洁美丽的校园内徘徊时,你是否在意过自己一不留神脱口而出的脏话?当你在宽敞温馨的教室内学习时,你是否留意过自己旁若无人大声喧哗的不文明行为?也许有些同学会说这只是小事一桩,不必放在心上,可是同学们,当你做出如上举动的时候,你可知道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美好校园环境的破坏者。学校是一个育人的摇篮,是一方纯净的沃土,校园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会的文明,而每个同学的言行举止也正反映出整个校园文化是否文明。正所谓:“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并非一纸空谈,它需要我们真真切切地落实到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在次,我向大家提出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1、穿着校服,大方规范;轻声细语,杜绝喧哗;上楼下楼,靠右行走;进出教室,随手关门;排队集会,迅速快捷;
2、上课认真听讲,不走神,不睡觉;课间文明放松,不追逐,不打闹;课后及时完成作业,不拖延,不抄袭。
3、接水打饭自觉排队,不拥挤,不插队;爱护公共设施、花草树木,不破坏,不践踏; 一个讲文明、懂礼仪、言行合乎规范的人,就是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人,就是一个有修养、有道德内涵的人,就是一个严格自律、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人无礼则不生,事无
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位个体,都需要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个体才能成长。
同学们,每个人在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一个弯腰捡垃圾的举动彰显着你美好的内心品德,一句主动问好的言语体现着你良好的道德修养,一个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动作显示着你优秀的道德品质。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告别不文明行为,学习并践行文明礼仪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讲文明、有道德、懂礼仪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篇五:文明礼仪主题班会6篇
文明礼仪伴主题班会6篇
1、文明礼仪伴我行——告别陋习
2、《文明礼仪在校园》主题队会活动方案
3、《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
4、“文明礼仪模特队”主题班会
5、“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
6、“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会详案
1、文明礼仪伴我行——告别陋习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文明礼仪对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文明礼仪,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一滴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的中学生,并且为学校的和谐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二、活动内容:
班会内容分为三大块———“寻找礼仪、学习礼仪、实践礼仪”
三、活动形式: 小品、讲故事、知识竞答、朗诵、讨论交流、图片展示、歌曲、集体签名等。
四、活动准备:
1、召集班委讨论、决定班会程序,构思班会主题、内容,确定主持人。
2、根据班会内容确定班会骨干同学。
3、同学们收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文明礼仪知识。
4、准备知识问答的题目,集体签名的条幅。
5、制作《文明礼仪公约》、《礼仪进行时》、《“小手牵大手,文明一起走”倡议书》等。
6、排练小品《校园不文明现象》,配乐诗朗诵《清洁天使》、大合唱《爱的奉献》等节目。
7、教室环境的布置:墙上贴一些文明礼仪的宣传画,出一期文明礼仪伴我行的黑板报,黑板上书写班会主题“文明礼仪伴我行”。
8、设计主题班会课件。
五、活动过程:
主持人a: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下午好!欢迎参加“初三(3)班”《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华夏大地,礼仪之邦,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是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这是我们的财富和骄傲。因此,我们要学习一些礼仪,它有助于提升个人素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以礼待人,那么就会使我们显得很有修养。古人有这样的话: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形象。时至今日,我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气质、德行的时候,仍以那些细节作为考核的重要参数。今天,距2008年8月8日还有500多天,听着奥运会日渐临近的脚步声,我们自然无法让自己做个静止的旁观者。让我们共同参与——文明人从点滴做起。
主持人a、b:《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寻找礼仪
主持人a:校园是我们每一名学生生活的时间最久的地方,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朝夕相处的教室、黑板。下面有请沈栋、严子懿、王韧三位同学表演一个小品:《校园不文明现象》
学生表演:踩草坪、为了抢篮球场而打架、乱丢乱扔等不文明现象,通过观看小品,引发同学讨论:
⑴有什么坏处、害处?
⑵怎样纠正,如果是你本人有这些行为,你怎么办?
⑶校园内还有哪些不文明现象?我们该做到什么?
主持人b:社会上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在我们初中生身上是本不应该发生的。可有些同学仍然有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有时还做出了特别不利于自己又损害学校名誉的事情,看,他们在干些什么?? 主持人b:以上是发生在校园里的不良行为,现在,让我们把镜头推进到教室里,看看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不文明现象,这些同学都在干些什么?? 季晓杰、钱玲妍等表演《教室内的不文明现象》
现象:抄作业、破坏公物、讲绰号、在同学校服上写字,与老师发生冲突等。通过学生观看表演,引发讨论:
⑴上课时发生这样的现象有什么坏处?
⑵怎样纠正,你怎么做?
⑶课间你应注意自己的哪些行为习惯?
(边让学生回答,边点评。)
主持人a: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非常好。在教室里,我们上课应该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尊敬老师,尊重同学,课后要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复习,不要疯打、玩,注意安全。总之,我们要明白到学校来的两个目的:学会做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主持人b:好了,虽然我们身边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但是校园里仍然处处朝气蓬勃,同学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瞧,有一群小诗人来了?? 吴明洁、杨敏慧等诗朗诵《文明之花长久开》
主持人a:同学们,国家倡导构建和谐社会,那么我们通过这次班会课也倡导全校同学构建和谐校园。希望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养成文明习惯,建设和谐校园,让文明之风、和谐之风吹遍初三(3)班,吹遍“沙实中”,吹遍全社会!
(二)学习礼仪
主持人a:下面我们先对礼仪作一个简单的介绍: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礼仪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下面有请严子懿同学介绍一下关于文明礼仪的常识?? 主持人b:下面是提问的环节,我们会设一些问题给大家,各组抽到哪道题就答哪题。第1题:学校的客人指哪些?(到我校来的领导、老师等,学生的家长等都算客人,也不管地位高低.)
第2题:文明礼貌用语都有哪些?(见面说:“早上好”“您好!”道歉说:“对不起!”“请原谅!”致谢说:“谢谢!”“给您添麻烦了!”??)第3题:请说出文明三四五的含义? 第4题:文明行为都有哪些?(爱护环境,你丢我捡;遵守秩序,你挤我让;竺人谦让,你好我学??)第5题:待人接物要遵守哪几个原则?答案:尊重他人,听他人说,替他人想,帮他人做;热情待人;真诚做人,不说假话,诚恳待人。
第四篇: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观后感 例子
观《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有感
这个学期是我第一选择mooc这种课程,也是我第一次系统的学习有关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的课程。以前对于中国古代的礼仪和文化一直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脑子里总觉得古人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讲究各种礼仪,喜欢天人合一,饱读诗书等等,这些都是一个笼统的印象,具体古代的礼仪有什么,做事的时候都有什么讲究,我都一无所知。所幸我选择了这门课,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从这个网络课程里学到了很多,了解了许多礼仪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同时也赞叹于古人知书达理,行事严谨的个性,领略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积奠带给我们的震撼。
观看这门课第一感受就是彭林老师的气质,言语之间总是有着一股大学问家的君子风范。视频里他总是穿着传统的中山装或者唐装,坦然自若的站在讲台上,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些关于礼仪关于文化故事。不仅如此,彭林老师还颇具幽默感,几乎每节视频都能让我发笑一次,有些时候甚至会大笑好几次,在幽默的言语中,在生动的讲述中,我学到了一个又一个知识,了解了一个又一个故事,感谢彭林老师带我进入礼仪文明的世界。
这门课程中最有感触的当属书信篇章了,看着彭林老师讲述那些古代书信的讲究,怎么书写,分为哪几个部分,书信中的尊称又是怎样,我不禁想起以前和笔友通信的那一段岁月,虽然讲述古代书信的课时只有短短的两小节,但是带给我的回忆却有很多。接触笔友还是在小学的时候,那时候都是在杂志中搜寻征集笔友的人,然后自己先寄一封信过去介绍自己,接着再耐心的等待对方回信。笔友最开始都是这样,先聊自己的兴趣爱好,熟络之后就会谈谈身边发生的趣事,分享自己开心的事情或者烦恼的事情,每次收到回信,看着笔友对自己的回应,心里总是很激动,像吃了蜜一样甜。后来上了初中,通讯设备慢慢发达了起来,手机也开始慢慢普及,加上自己学习繁忙,就渐渐放弃交笔友这个兴趣了,很多以前经常通信的笔友也再也找不见踪影,现在回想起来还挺遗憾的。如今网络通信发达,我们可以随时打电话,发短信,聊QQ聊微信,还可以视频通话见到对方的样子,交流的确是方便了,但是我再也找不回以前那种收到回信的喜悦感,也再也找不到等待回信的期待感,没有那种分享的快乐,一切都变得有些平淡无常。通讯的发展的确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交流却变得更冷漠了,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我相信书信这种古老的通讯形式永远也不会被淘汰,因为它有它特殊的意义,它带给人的感觉仍是目前的一切通讯方式所无法超越的。
观看完整个课程,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教育太缺乏了,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我们从来没有接受过传统文明礼仪的教育,四书五经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一个书名,《论语》也只是能背诵书本上的那寥寥几句,正真对于传统文化了解的人很少很少。传统文化确实有糟粕的地方,但像我们现在这样把它通通丢弃也是不应该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如这句话所说,我们应该从传统的文华总汲取好的东西,改变目前如今浮躁的社会氛围,让我们的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在今后,我也会像更多的人推荐这门课程,让更多的人感受传统文明礼仪的魅力。
第五篇:讲礼仪的例子现代
礼仪是歌,一首焕发向上的歌,礼仪是诗,一首没有结尾的诗;礼仪是泉,一股清澈透亮的泉;下面是关于讲礼仪的例子现代的内容,欢迎阅读!
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便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是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电话里的女高音
某杂技团计划于下月赴美国演出,该团团长刘明就此事向市文化局作请示,于是他拨通了文化局局长办公室的电话。
可是电话响了足足有半分多钟时间,不见有人接听。刘明正纳闷着,突然电话那端传来一个不耐烦的女高音:“什么事啊?”刘明一愣,以为自己拨错了电话:“请问是文化局吗?”“废话,你不知道自己往哪儿打的电话啊?”“哦,您好,我是市歌舞团的,请问王局长在吗?”“你是谁啊?”对方没好气地盘问。刘明心里直犯嘀咕:“我叫刘明,是杂技团的团长。”
“刘明?你跟我们局长什么关系?”
“关系?”刘明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跟王局长没有私人关系,我只想请示一下我们团出国演出的事。”“出国演出?王局长不在,你改天再来电话吧。”没等刘明再说什么,对方就“啪”地挂断了电话。
刘明感觉像是被人戏弄了一番,拿着电话半天没回过神来。
总理道歉
霍克就任澳大利亚总理期间,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的不逊。”
教授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参观
南方某市五年前与国外的一座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值五周年之际,该市被邀请前去参观。为了此次出国参观能顺利进行,该市指派一位副市长专门负责组织这项参观活动。
这位副市长很有经验。他首先提出参观人员名单,并对全体参观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参观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他还对全体参观者进行了分工,把领队、接洽、翻译、食宿、安全等工作落实到个人,同时也把提问、记录、录音、拍照等任务分配到人。
最后,他还请礼仪专家给全体团员讲授出国参观的礼仪规范,对团员的着装、交际应酬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
该团出国参观结束之后,外国朋友对团员在参观时的表现十分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