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学名词解释
社会美
1、概念
社会美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美。指那些包含着社会发展本质规律、体现人的理想愿望、给人以精神愉悦的社会生活美。
2、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美 人体美及其表现(1)、人体的自然形体美
形体美的原初意义起源于原始人类生殖和繁衍的需要,事实上,人体美和性感常常浑然一体。“性择优”法则必然会滋生出关于形体美的意识。人类对于形体美的追求有着漫长的历史。(2)、人体行为举止的美。(3)、人体装饰的美。人的装饰是衬托人体美的重要辅助手段。从原始社会至今,人们按照自己所处的时代对于美的理解去装饰自己。
3、社会生活如何成为美
“生活世界”是有生命的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人与万物一体的世界,是充满了意味和情趣的世界。这是存在的本来面貌。社会生活是人的“生活世界”的主要领域。
在社会生活领域,利害关系更经常地处于统治地位,再加上日常生活的单调和重复,人们更容易陷入“眩惑”的心态和“审美的冷淡”。
人们通过自己创造的意象世界中超越世俗的、实用的、功利的关系,回到人的本真的生活世界,回到人的存在的本来形态,从而浑然忘我,快乐,陶醉,充满自由感和幸福感。(民俗风情,节庆狂欢,休闲旅游)
超越功利和突破冷淡麻木而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同样可以生成意象世界。在日常生活领域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获得美的享受。
4、人物美(1)、人体美
人体美是由形体、比例、曲线、色彩等因素构成的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意象世界。人体美的形式因素不能脱离人的感性生命的整体,也不能脱离人的社会文化生活的环境和人的精神生活。人体的形式之美最终显示为感性生命之美。(2)、人的风姿和风神
当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声音笑貌表现出这个人的内在的灵魂美、精神美时,就形成一种风姿之美、风神之美。(3)、处于特定历史情境中的人的美 人物美的这个层面,比较前面两个层面,包含有更丰富的历史的内涵和人生的意蕴,也更能引发欣赏者的人生感、历史感。
5、日常生活的美
日常生活的美,在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生活的氛围给人的美感。这种氛围,犹如玫瑰园中的芳香,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人人都可以感受到,而且往往沁入你的心灵最深处。他们在富裕中能简朴知足,在住宅和环境方面显得简单、幽美、清洁,在一切情况下都小心翼翼,能应付一切情境,既爱护他们的独立和日益扩大的自由,又知道怎样保持它们祖先的旧道德和优良品质。
——黑格尔
6、节庆狂欢
节庆狂欢活动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超越。在这种状态中,不仅人和人融为一体,而且人和自然也融为一体。这种形式超越了世俗的等级制度、等级观念以及各种特权、禁令,也就超越了日常生活这种种局限和框架,现实了生活的本身面目,或者说回到了生活本身,回到本真的生活世界。
7、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
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有了这种情趣和快意,“玩”就成了一种高级审美活动,在“玩”的活动中,玩家就能体验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获得审美感兴、审美享受。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审美活动,也就是超越实用功利的心态和眼光,在精神上进到一种自由的境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第二篇:美学名词解释
审美活动P14-15 1.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2.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向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中,人获得心灵的自由。在这个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体验活动中,“真”“善”“美”得到了统一
3.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发展,它受人类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审美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4.总而言之,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它的核心是以审美活动为对象的人生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人的精神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得到一种自由和解放,回到了人的精神家园。从而确证了自己的存在
美学P16-19 1.美学属于人文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它与人生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2.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哲学学科。美学不是一般的审美意识,而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那种用心理学美学来取代哲学美学的思潮对美学学科的发展是不利的
3.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和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着密切关系
4.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至今还找不到一个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体现文化大综合的、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
意境267 意境是指,在艺术意象中,可以区分出一种富有形而上意味的类型。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范畴。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大约形成于唐代。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像,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的“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感悟。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意境是意象中最富有形而上意味的一种类型。意境作为审美意象的一种特殊类型,并不限于出现在艺术美的领域,它也可以出现在自然美的领域和社会美的领域。
意象(自查)
1.意象,即情景交融,是指客观的景和主观的情的融合。“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意象”这个词最早的源头可追溯到《易传》,而第一次铸成这个词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刘勰之后,很多思想家、艺术家对意象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说。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意象是美的本体,意象也是艺术的本体
2.中国传统美学给予“意象”的最一般的规定,是“情景交融”。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情”“景”的统一乃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但是这里说的“景”与“情”不能理解为互相外在的两个实体化的东西,而是“情”与“景”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如果“景”“情”二分,互相外在,互相隔离,那就不可能产生审美意象。离开主体的“情”,“景”就不能显现,就成了虚情;离开客体的“景”,“情”就不能产生,也就成了虚情。只有“情”“景”的统一,所谓“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景,景总含情”,才能构成审美意象 境界(自查)
审美境界:一般是指在生活和艺术中出现的审美情境,它具体体现为情和景、心与境、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即我们中国美学所说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形式 P64-65 1.“形式”是西方哲学史和美学史上一个重要概念。在西方美学史上,“美在形式”是从古希腊开始的一种影响很大的观念。
2.照波兰美学家塔塔科维奇的归纳,“形式”一词在西方美学史上至少有五种不同的涵义: a.形式是各个部分的一个安排。与之相对的是元素、成分或构成整体的部分。b.形式是直接呈现在感官之前的事物。与之相对的是内容。c.形式是某一对象的界限或轮廓。与之相对的是质料
d.形式是某一对象的概念性的本质。与之相对的是对象的偶然的特征。这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e.形式是人的心灵加在知觉到对象之上的,所以使先验的、普遍的、必然的。与之相对的便是杂多的感觉经验。这是康德提出的
3.“形式”是对客体的描述,是现成的、实体化的,“形式”这一概念的前提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
形象P66-67 1.“形象”是我国当代文学艺术领域中通用的一个基本概念,人们把“形象性”或“形象思维”作为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
2.在我国当代文艺学著作和教科书中,一般把“形象”解释为文学艺术反映现实的特殊手段,是通过艺术概括所创造出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动具体的画面,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一般与个别的统一。
3.“形象”是生动的图画,尽管它有思想情感的内容,但它是现实的反映,因而它具有现成性;“形象”这一概念的前提是“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反映论)模式
现象P67-68 1.“现象”这个概念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种是传统西方哲学理解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与“本质”、实体相对的“现象”。“无论是经验论者(洛克、贝克莱、休谟)还是唯物论者(柏拉图、笛卡尔、莱布尼茨等),都将现象看作由人的感官所受到的刺激而产生的感觉观念、印象、感觉材料,以及由它们直接混合而成的还未受反思概念规范的复合观念。简言之,就是在感觉经验中显现出来的东西。”这种现象是现成的、个别的、私有的和纯主观的。这种现象被看做是认识的一个起点。
2.“现象”的另一种含义是胡塞尔的现象学所理解的现象。对于胡塞尔来说,“现象”指显现活动本身,又指在这显现之中显现着的东西,这显现活动与其中显现出来的东西内在相关。“现象”具有“非现成的微妙发生性”和““悬中”性”。所谓的“非现成的微妙发生性”,就是指任何现象都不是现成的被给予的,而是被构成(被构造)着的,即必含有一个生发和维持住被显现者的意向活动的机制。所谓““悬中”性”,是说现象在根底处并没有一个实体化的对象,所以对它的体验,不可能偏执某一边或某一实在形态,正因为这样,现象知觉就可以具有康德说的“无利害关系和自由的愉快”
丑P68-70 丑是和美相对的概念。人们习惯上一般把丑作为与美对立的概念,即真与假相对立,善与恶相对立,美与丑相对立。但这种与“丑”相对立的“美”的概念是狭义的“美”。广义的“美”是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审美对象,是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象,它包括多种审美形态。“丑”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也包括在广义的“美”之内。
美感P98 1.传统美学家一般把审美主体对于美的认识感受和反映称为“美感”,当代西方美学则将“审美经验”当做核心概念。
2.美感,即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与生命、与人生紧密相连的直接的经验,它是瞬间的直觉,在瞬间的直觉中创造一个意象世界(一个充满意蕴的完整的感性世界),从而显现(照亮)一个木然的生活世界。3.所以说,美感不是认识,是体验。美感是与人的生命和人生紧密相联的,美感是直接性(感性),是当下、直接的经验,美感是瞬间的直觉,在直觉中得到的是一种整体性(世界万物的活生生的整体),美感创造一个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意象世界)。
审美态度P98-106 1.审美态度是指,在西方美学史上,为了得到诗意和美感就必须超越主客关系的模式,为进入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准备的条件;在中国美学史上称其为审美心胸。
2.要想获得审美态度,必须抛弃实用的(功利的)态度和科学的(理性的、逻辑的)态度。
移情P106-112 1.移情是指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使得在审美观照时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2.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注意到移情现象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修辞学》中曾指出荷马常常用隐喻把无生命的东西变成活的。《德国美学史》的作者洛慈指出,移情现象的主要特征是把人的生命移置到物和把物的生命移置到人。第一次用“移情作用”这个词的是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意思是“把情感渗进里面去”,他反对用记忆或联想来解释这种移情现象,因为移情现象是直接随着知觉来的物我同一,中间没有时间的间隔可容许记忆或联想起作用。对移情说最大贡献的是立普斯,他说,审美经验的过程就是这种“移情过程”即把人的主观情感投射到外物上去,并且在下意识中深刻地观察该对象,同时塑造出它的形象来。
快感P112-120 1.我们平常所说的快感主要是指生理快感,即客体的形式质料方面的因素引起主体的感官或身体的一种直接的快适反应。
2.一些美学家把生理快感等同于美感,但我们并不赞同。我们认为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它和生理快感是不同的。生理快感起于实用要求的满足,它完全受外来刺激所支配,它不可能出现情景交融、物我同一,不可能有审美意象。3.但快感与美感又不能完全区分清楚。视听这两种感官在引发美感的同时也引发一种生理快感,其他感官获得的快感,有时也可以渗透到美感之中,有时可以转化为美感或加强美感。4.在人的生理快感中,最重要的是与人的生物本能想联系的“食”“色”两种快感。
高峰体验P120-123 1.“高峰体验”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一个概念。“高峰体验”一词是对人的最美好的时刻,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是对心醉神迷、销魂、狂喜以及极乐的体验的概 括。高峰体验包括:性爱体验、父母体验、神秘的广大无边的或自然的体验、审美体验、创造时刻等等。
2.高峰体验的特征有:
a.处于高峰体验的人有一种比任何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整合(统一、完整、浑然一体)的自我感觉。同时,他也就更能与世界、与各种“非我”的东西融合
b.高峰体验的认知是存在认知。在存在认知中,体验或对象倾向于被看成是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单位,超然独立于任何关系、任何实用性、任何目的之外。是“完全的认知”,且如果存在认知不断重复,感知会越来越丰富。c.在高峰体验中,人们往往会失去时空的感觉
d.在高峰体验中,表达和交流常常富有诗意,带有一种神秘与狂喜的色彩,这种诗意的语言仿佛是表达这种存在状态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语言。
e.高峰体验是一种终极体验,而不再是手段体验。高峰体验是一个自我肯定、自我确证的时刻,有着自身的价值。高峰体验是一种拥有巨大价值的体验,是一个伟大的启示
f.高峰体验的欢愉是一种“属于存在价值的欢悦”。这种欢悦具有一种遍及宇宙或超凡的性质,一种丰富充裕、漫衍四溢的性质。
g.处于高峰体验中或经历高峰体验后的人有一种远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感怀。它们共同反映是感到“受之有愧”。在高峰体验中,人们经常有惊讶和意外之感,以及甜美的豁然开朗的震动
3.高峰体验是物我一体的境界;高峰体验的对象是存在的全体、是独一无二的;高峰体验是富有诗意的;高峰体验是自我超越,又是自我确证,在高峰体验中,更容易见到世界的存在价值,同时也更加接近自己的存在和完美性;高峰体验是一种纯粹的欢悦,是一种属于存在价值的欢悦。
哥特式建筑P158 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罗马帝国的衰落,由于前后延续五百年的蛮族的入侵,田园荒芜,城镇被夷为平地,到处是恐惧、愚昧、强暴。人人灰心丧气、悲观厌世、抑郁到极点,把财产送给教堂和修院。在这种情况下,哥特式建筑出现了,它充分的表现那个时代的极大地精神苦闷。
哥特式教堂追求无穷大,以整体的庞大与细节的繁复震动人心,目的是造成一种异乎寻常的刺激,令人惊奇赞叹,目眩神迷。哥特式教堂的形式富丽、怪异、大胆、纤巧、庞大,以投合病态的幻想所产生的夸张的情绪和好奇心。哥特式教堂的整个建筑设计都是为了强化当时人那种恐惧、绝望而又充满幻想、渴望温情的精神状态。
这种哥特式的建筑持续了400年,遍及整个欧洲,无论是民间的和宗教的,公共的和私人的建筑,都是这种风格,就连市民的衣着、桌椅、盔甲等等也都是受这种风格的影响。
审美趣味P160-161 审美趣味是一个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总和。审美趣味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审美趣味的功能是审美行为的指向性。审美趣味作为一个人的审美价值的体现,它制约着一个人的审美行为,决定着这个人的审美指向。
审美趣味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每一次审美体验中意象的生成。审美趣味不同的人,在表面上相同的审美活动中,所体验到的美是不同的。这是审美趣味的重要性
审美格调P161
1.一个人在各个方面的审美趣味,作为一个整体,就形成一种审美格调,或称为审美品位。格调或品位是一个人的审美趣味的整体表现。
2.一个人的格调(品味)同样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它同样受到这个人的家庭出身、阶级地位、文化教养、社会职业、生活方式、人生经历等多方面的影响,是这个人的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3.一个人的趣味和格调(品味)表现在他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审美风尚P164 1.审美风尚又称时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在某个时期为社会上多数人追求的审美趣味,它也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人体美、服饰、建筑、艺术作品一直到社交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时尚体现一个时期社会上多数人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并且形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精神气氛。时尚(流传于社会上多数人的精神气氛)的存在最有说服力地证明,社会中每个个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传统的影响。
2.时尚的特点:影响面广,往往不分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也不分男女老幼;渗透力和扩张力强;有时间性。
时代风貌 P172 1.时代风貌是一个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期中所显示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审美风貌,是那个时期的社会美和艺术美所显示的时代特色。
2.一个时代的审美风貌体现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而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又是为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自然美181 1.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自然美就是“呈于无心”而见于自然物、自然风景的审美意象。2.自然美是人心所显现的自然物、自然风景的意向世界。“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是“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所生成的美。
自然的人化179 所谓“自然的人化”,就是说,人通过生产劳动的实践,改造了自然界(包括人类自身),于是自然界成了“人化的自然”。
狭义的“自然的人化”是指“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广义的“自然的人化”是指“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
环境美学182-183 所谓“环境美学”是20世纪后半期在西方出现的一种美学派别。这一派别的学者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两条:第一,他们认为传统美学不重视自然美,而他们非常重视自然美的欣赏;第二,传统美学把自然美作为一个孤立地、个别的存在物来欣赏,而他们则主张把自然物开放为一个环境(甚至与欣赏者本人联系在一起)来欣赏
肯定美学184,186-187 1.近二十年在英美美学家中流行一种“肯定美学”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美学家认为,自然中所有东西都具有全面的肯定的审美价值。如哈格若夫说“自然都是美的,而且不具备任何 负面的审美价值”“自然总是美的,自然从来都不丑”“自然中的丑是不可能的”
2.“肯定美学”的自然全美的观点,最根本的问题是把自然物的美看成是自然物本身的超历史的属性,从而否定审美活动(美与美感)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文化活动。(但是人类的文化史说明,审美的社会性、历史性是不能否定的,人与自然物能否沟通和契合,能否“勃然而兴”,能否生成审美意象,这要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的诸多因素。取决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活动的具体情境,因而自然中的东西不可能“全美”,“肯定美学”所持有“自然全美”的观点是站不住的。)
3.持“肯定美学”观点的美学家认为在自然美领域不能有艺术品的审美价值有等级分别。这理论实质就是要把文化、价值的内涵完全从审美活动中排除除去。他们要求人们超越一切价值判断,以所谓“纯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将自然纯粹的看作自然而不是文化世界中的价值的象征”。
生态美学196-197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界有人倡导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这些学者们呼吁人们关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他们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从根本上威胁人类的生存。国内外学术界有些学者提倡建立一种生态美学。但从现有论著来看,生态美学并不成熟,因为所谈的生态美学都强调平等的对待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这实质上还是生态伦理学,而不是生态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烈的生态意识可以成为我们今天建立生态美学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各适其天,是指万物都能够按照它们的自然本性获得生存。这样,作为和万物同类的人也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得到了最大的美感。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生意,这种生命,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社会美230 社会美是之见于社会生活领域的意象世界。“生活世界”是有生命的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人与万物一体的世界,是充满了意味和情趣的世界。社会美是一个意象世界,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历史的意蕴,照亮了老百姓的生活的本真状态。
社会美的形成要有一定的条件,要超越主客二分,超越“自我”的局限性,实现人与世界的沟通和融合。民俗风情,节庆狂欢,休闲文化,旅游文化等等都是这种特殊的社会生活形态。在这些社会生活状态中,人们在不同程度上超越世俗的,实用的,功利的关系,回到人的本真的生活世界,回到人的存在的本身状态,从而浑然忘我,快乐,陶醉,充满自由感和幸福感。这些特殊的社会生活形态是社会美的重要领域。
巴赫金狂欢节理论227-228 节日狂欢(任何节庆活动)都是人类文化及其重要的第一性的形式。他不是人类生活的某种手段,而是和人类生存的最高目的和理想相联系。节庆狂欢文化的特点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狂欢节具有全民性质。狂欢节没有空间的界限,没有演员和观众之分,所有人都生活在其中。在狂欢节上大家一律平等。狂欢节超越了世俗的等级制度,等级观念以及观众特权,禁令,也就超越了日常生活这种种局限和框架,显示了生活的本身面目,或者说回到了生活本身,回到本真的生活世界。
狂欢节作为平民的节日活动,是超越日常生活的“第二生活”,实际上是回复到本身的日常生活。由于这样,普通老百姓也就超脱了日常生活的种种束缚,超脱了各种功利性和实用主义,人与人不分彼此,互相平等,不拘形迹,自由来往,从而显示了人的自身存在的自由形式,显示了人的存在的本来形态,这就是一种复归,即人回复到人的本真存在。狂欢节的生活是最具审美意义的生活。
在狂欢节的感受中还包含一种人生感,因为在狂欢节的感受中,总是显示着不断的更新与更替,不断的死亡与新生,颓废与生成,显示生死相依,生生不息。所以人们在狂欢节的感受是一种渗透着形而上意蕴的审美感受(人生感)
休闲文化228-230 人类社会很早就出现了休闲文化。休闲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在职业劳动和工作之余,人的一种以文化创造,文化享受为内容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
休闲文化的核心是一个玩字。玩是自由的,无功利的,无目的的。玩很容易过渡到审美的状态。所以休闲文化往往包含有审美意象的创造和欣赏,而且休闲文化所展现的意象世界,往往是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交叉和融合。旅游文化是休闲文化的重要内容,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审美活动,也就是超越实用功利的心态和眼光,在精神上进到一种自由的境域,获得一种美的感受。
民俗美220-226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个地区的人民群众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人们称之为民俗。当这种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显示出审美价值时,就成为风情。民俗风情是重要的审美领域,因为这里包含有人生,历史的图景,有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民俗美,就是对民俗风情的审美。
荷兰画派218-219 荷兰画派是指17世纪的画家创作了一大批真实描绘当时荷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绘画。荷兰画家在他们的绘画中创造的意象世界就是显现这个世俗的日常生活世界。这些绘画渗透着荷兰人对正当的愉快生活的美感,渗透着他们对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只在瞬间出现的事物的爱好,渗透着敞开眼界的新鲜感,渗透着一种毫无拘束的快活热闹的气氛和虐浪笑傲的喜剧性。
波普艺术244 波普艺术兴盛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前期的英国和美国,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安迪 沃霍尔,波普艺术家所做的就是把世俗生活中的“现成物”通过挪用,拼贴,泼洒颜料,弄成模型,奇异的组合等手法,努力使其变得鲜艳,醒目,既像广告又像实物陈列。波普艺术家认为这样的“现成物”就成为艺术品了。
观念艺术244 观念艺术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前期。观念艺术也是受杜尚的启示而产生的。杜尚说过,观念比通过观念制造出来的东西要有意思的多。一个现成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就在于艺术家赋予它的一种观念。观念艺术家约瑟夫 库苏斯就说,杜尚的现成品构成了从外表到观念的变化,所以是观念艺术的开端。在观念艺术家那里,一切东西,文字,行为,地图,照片,方案等等,只要是能传达观念的,都可以是艺术。
模仿说233 表现说234 惯例说235 艺术美239-242 艺术的本体是意象世界,是美,所以说艺术和美是不可分的。从本体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艺术就是美的。艺术是多层面的复合体,除了审美层面,还有知识的层面,经济的层面,政治的层面等等。美学只限于研究艺术的审美层面,否则就和艺术学没有区分了。
形式美253-259 形式美是指艺术作品的形式因素本身的意味。文学作品中语言的音韵,节奏,构成一种形式感或形式美。绘画作品中线条,色彩,形状等等形式因素以及它们构成的象是作品的形式层,这些形式因素本身可以具有某种意味。形式美也包括技巧美,艺术形式要依靠技巧来创造,这种技巧美可以引起观众的惊奇感和快感,从而引起欣赏一出戏(意象世界)的整体美感,从而具有审美价值。
科学美289 科学美表现为科学定律,公式,理论结构,它们反映物理世界的客观规律和基本结构,但它们是科学的研究成果。科学美主要是一种数学美,形式美。科学美是诉诸理智的,是一种理智美。物理世界的美和真是统一的,科学家对于美的追求,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美离不开科学家(观察者)。
彭加勒“雅致”284 雅致是指在解题和论证中,所有那些导致秩序,给出统一,使我们立刻对整体和细节有清楚审视和了解的东西带给我们的感觉。雅致感是由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结果显示出一种形式美引起的美感。这种形式美的显示,先于逻辑,是一种瞬间的感觉。
达·芬奇297-302 功能主义P305 包豪斯P306 审美形态P320 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某一类型审美意象(往往带有时代特色或在一定时期占主流地位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
崇高P339/325 《论崇高》P328 悲剧的美感P356、347 日神精神P343 酒神精神P343 狂欢化 “狂欢化”这一文化美学及诗学命题,是前苏联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文论家之一的巴赫金(1895—1975)提出来的。所谓狂欢化,是指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式、形式在文学体裁中的转化与渗透。
1、重视民间的诙谐文化,把狂欢化文学看作是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
2、提倡平等对待一切文学体裁、语言和风格,否定文学艺术创作形式中的一切权威性。
3、寻求各种复杂的文学因素的融合,注重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性。
4.、以狂欢化思维方式来颠覆理性化思维结构,重视语言环境和话语交际的分析。
5、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人和世界,拒绝把人和世界看成已经完成的。
荒诞感P371
1、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理解/429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句本来都是言情话相思的佳句,却被王国维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它巧妙地运用了三句中蕴含的哲理意趣,把诗句由爱情领域推绎到治学领域,赋予了它以深刻的内涵.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喝酒的这个境界,是寒喧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灌水的这个阶段是,刚刚“触”网不久的菜鸟雏儿,打字不快,技术不懂,骂架不行,所以,不管论坛(BBS)、聊天室,一般都比较“谦虚”,也不敢大动作灌水,还多是“新手上路,多多关照”之词,显得比较“礼貌”,比较“懂事儿”.然而,从“菜鸟雏儿”到“灌水专家”的心态与资格,也就在这个阶段慢慢的成长起来了。二境界的这段诗句,出自宋代的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第三境界,王国维则采用了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辛弃疾的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这就达致了最后的成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第三篇:美学概论 名词解释 简答论述 自我总结(范文)
科学美:是自然界本身的美与和谐的特征在理论上的表现,包括理论美与实验美,通常以理论美为主。许多科学家都把科学研究过程当成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科学未知数的揭秘能使他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以致产生强烈的生理性变化。
美感: 广义的美感是指人类的审美意识系统:审美能力、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审美感受等的总和;狭义的美感是指具体的审美感受,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的综合心理反映。
崇高:主要是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式、刚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以及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从而受到强烈的鼓舞,既而使人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提高、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优美:优美是指对象以其小巧、精致、秀丽等形式特征,给人以一种和谐、平静、舒畅的审美特征,它体现出对象与主体间的和谐统一,使人感到一种纯净的愉悦与美好,是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审美境界。
滑稽:主要是一种审丑的美学范畴。它通过对丑的嘲笑,来曲折表达正面的美的观念和理想。滑稽通常是以严肃的题旨为内容与荒唐的表现形式构成“悖谬”,从而引人发笑来嘲讽丑、鞭挞丑、征服丑,并显示实践主体的自尊自豪、优越胜利。
艺术美——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艺术美就是人创造、提炼的结果,是高于自然的,是人的精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和确证。
形式美: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特点:1)具有装饰性 2)具有抽象性 3)具有象征性 4)具有独立性 5)具有时代性6)具有普遍性
想象——想象是人们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从而创造新形象的精神活动过程。美的创造和欣赏都离不开想象。分为可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自然美,是指人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事物的美。自然美的特征,在于自然性、形式性和变易性。联想:联想是欣赏者由眼前的人事景的出发唤起昔日相关记忆。联想的3个要素:欣赏者、眼前的人事景、昔日相关记忆。联想的3种类型:接近联想、形似联想、对比联想,简答题:
1、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是借助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特殊教育方式,1其特点是形象直观,自由愉悦,潜移默化。
2、审美批评:审美批评是审美对象(比如艺术美)和审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基础上,理性地探寻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以及对审美公众的启迪意义。
另:审美批评是在审美欣赏经验基础上,以一定的审美价值意识为尺度,对审美对象所做的鉴赏、阐释和评价。它是理性(认知与伦理)参与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
审美批评的对象包括审美客体、审美创造者和欣赏者、审美价值意
识,即审美文化。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客观制约性与主观倾向性的融会;
2.欣赏因素与创造因素的兼有;3.审美情感与科学理性的结合;4.个性化的、全方位的审美评价。
3、审美趣味――指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审美能力和鉴赏力是趣味的内在方面,兴趣和品味是外在表现。
4、孔子的美学思想
美善不可分,甚至是同义语。
“里仁为美”,和有仁德的人在一起,这样才能算是善的、好的人。(《里仁篇》)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帮助和赞成别人做好事,不帮助和不赞
同别人做坏事。“如有周公之才之美”(《泰伯》)即是有周公的才和美德。这里所谓的“美”是和善、德一个意思,二者可以混同使用。
“尊五美、屏四恶”,其中的美也和善、德一个意思,可以共同使用。
5、柏拉图(前427-347)他提出: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他认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的美都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它是使一切事物“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他认为理式是客观世界的根源,客观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而理式世界才是真实世界。
他讨论了美的各种定义,温和的天气、漂亮的相貌,骏马,建筑,美食等;指出了美不是恰当,不是有用,不是善,不是视觉听觉产生的快感等等。(《大希庇阿斯篇》)
6、康德(1724—1804年)
1.一种情感的判断。
2.美具有没有目的而又合目的性的形式。所谓没有目的,即没有客观的目的,指不考虑对象的性质和用途,与概念、利害无关。形式则能引起主观的认识功能和谐的自由的活动,这又是合目的性。美作为合目的性形式,不存在于现实对象的形式本身,而是在于审美判断者的心境和快与不快的情感之中。
3.康德认为这种快与不快的情感(美感)虽是个人的,但又具有必然的普遍有效性。
2)康德:美是“主观判断力说”,美是普遍的令人愉快的东西。他颠倒了因果关系,因为东西美才令人愉快,不是因为愉快才美。所以,美是一种趣味判断,具有无目的而有含目的的形式。当这种形式符合主观认识功能,引起他们和谐、自由的精神活动,产生了愉快,它才是美的论述题
美和美感的关系:美感是主体对对象的美的反映,受对象审美潜能制约。2 美感又受到人的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因而具有社会意义。3 美感离不开美,但比美的范围更广阔、更丰富、更复杂。美感是创造美的主观原因。4 美感与美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在一般的审美感知中,人们对审美对象的鉴赏或许并不需要将对象本身的物理属性搞清楚。但是,如果不是以对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一定经验为前提,如果没有关于声、色、形的一般知识,就很难形成对美的整体感知。比如,方圆、明暗、对称、比例和完整等观念,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这些内容已经深深渗透于感性之中。同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也会影响到对事物的审美判断。只有形成了具有深刻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智力建构,才能使人的审美感受、尤其是对社会美和艺术品的审美感受更加深人、更加强烈。
然而,认识活动毕竟不同于美感活动。在认识活动中,智力结构诉诸的对象是纯然科学的把握,是对现实世界的概念的认识。而美感活动则主要是人的情感结构直接观照对象,在对象中直观自身。比如,“对称”,在科学认识活动中,它指的是某个物体或图形相对于某点或直线来说,在大小、形状或排列上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一规律本身无所谓美丑。但是,在审美活动中,对称在感性现实中体现出来,就往往与和谐、平静的基调联系在一起,因此它引起美感。美感中的认识活动也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审美认识始终离不开形象,在美感活动中的思维,主要是对意象的概括,而并不像逻辑判断那样进行概念的推演
二、美的本质
(一)美根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1、美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美的根源是人的社会实践,没有人就无所谓美。
马克思:“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寸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所谓的“尺度”有二:一是指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即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指内在尺度,即人的主观目的、要求。
所以,生产劳动的过程就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例如:在自然界中,各种动物都是以捕食另一种动物为主要的生存手段,它们的目的是为了填饱饥饿的肚子,完全没有想到什么美味之类的。但人在摆脱了野蛮人的生活之后,在温饱问题得到基本的解决后,开始寻找一些更好的生存和生活的享受的方式,比如他们会去研究各种事物的特性和味道,通过合适的恰当的配合(合规律性),研究出各种美味佳肴,讲究色香味俱全(合目的性)。
2、美是在人类社会产生后才产生的。它不是自发的,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即劳动创造了美。
(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生存活动。
(2)劳动使人和客观对象的联系成为可能。
(3)劳动使人的本质力量——改造自然、创造自然的力量——不断提升。
(4)劳动使劳动对象或劳动成果进入人类的视野,并进而成为人类的观赏对象,从而使人最初的审美意识的产生成为可能。
3、美是在人类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中产生的。
(1)自由——合规律性,是人类对各种事物的本质规律的准确把握和利用。
(2)自觉——合目的性,指人类对自身目的的清醒认识和准确定位。“自由”与“自觉”二者相统一、相结合的劳动能力即人的本质力量。
4、自由自觉的劳动成果以宜人的感性形式表现出来才是美的。
感性形式:是我们的感官能够把握的事物形式。包括:事物的外形、线条、构造、颜色、整体风格和搭配等等。如,法律条文能够为人所感觉,但其形式并不宜人,故不能说它是美的。
宜人:符合形式美规律的。
(二)美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价值P29
人的本质力量是在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实践中自由创造的能力。具体表现为理想、智慧、愿望、才能、情感等等。
美是用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示着的人的本质力量;或者说美的事物是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宜人的感性事物。
当然,这里说的“人的本质力量”,它是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的,有其现实性和可能性的。人的本质力量不能毫无节制,肆无忌惮,它受到各种因素——如个人学识和整体素养等——的影响。
例如,同样是做一个杯子,不同的人设计出来的杯子,它的外形、质地、用料、颜色等等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不同的设计里蕴藏了设计师的不同的审美情趣,不同的生活理想和不同的情感。
审美过程:
㈠ 审美的准备阶段:是审美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方式,主要表现为审美活动中主体特有的情感状态。
㈡ 美感的实现阶段: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审美的准备阶段和美感的实现阶段并无明确的界限。美感是现阶段的首要活动是对对象的审美感知,„„侧重于知觉,伴随着强烈的情感。
㈢ 活动的成果阶段:审美欣赏者切身感受到了审美需要的满足以及自己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的实现。
艺术与非艺术的关系
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种创造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具体地说,它作为一种生产,是一种感性、客观的、有目的的、对象化的实践;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它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具有能动反映性和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以创造审美对象、满 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作为自己特有的目的。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区别也在日益模糊。这种发展方向是耐人寻味的。在传统文化中,贵族文化通常是从民间文化中寻求素材和灵感,然后经过文人雅士的提炼、抽象、改造,演变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高雅的艺术形态,进入高层次的正统主流之中。而当今的文化发展似乎正呈现相反的趋向,大众文化不仅自身在生产和流通的规模上超出了其他文化,而且还掠夺其他文化资源,并把这些资源最终改造成适于大众文化逻辑的共享性的文化。大众文化不断地在吸收利用雅文化的各种材料,形式和主题,并将这些材料很快处理成流行的熟悉的和
易于接受的东西。如果说雅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吸纳是一个“陌生化”的过程,那么大众文化对雅文化材料的吸收,则是从“陌生化”转向“流行化”、“通俗化”。近年来中国结、唐装的盛行,从高档的手工艺术品到低档廉价物品,满足着各种消费层次、审美层次的需求。陶吧在都市生活中的盛行也是一个例证,陶艺从神秘的艺术殿堂里走出来,让每个人都可以亲身体验创作艺术的感受,不管做出来的东西如何,重要的并不在于此,而是艺术生活化的体验。大众文化的这种改造,使原先局限于少数人的文化产品,变成了大众可以消费的对象。大众文化通过吸收雅文化的特质,并对其加以改造和变形,以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实现大众自身的创造生活的愿望。
艺术与艺术品的区别
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艺术品必须是人工制品,这是“艺术品”最基本的必要条件,自然物再美也不能称为艺术品;②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人工制品并非都是艺术品,艺术品是精神劳动的产品,是人的想象活动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③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通过艺术家的意象思维所创造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这是艺术独有的审美本质。
康德美学特点是什么
第一,审美是一种无利害却又生愉快的活动,而能够产生这样一种超功利愉快的对象就是美。
第二,这种愉快被假设为像概念一样具有普遍性。
第三,这种愉快和判断也没有任何具体目的。
第四,这种普遍性和必然性就只能是一种“先验假设前提”。也就是说,这种普遍性只能是主观普遍性。
审美判断实际上是主观的,却又在逻辑上、理论上要求普遍有效性。
.柏拉图为美学定的调子是什么 ?
柏拉图就为康德以前的西方美学整个地定了一个调子:美的研究,就是关于“美是什么“的研究,就是美的客观性研究,也就是美的哲学。美学就这样和哲学有着不解之缘。狭
义的“美的哲学”,就专指针对“美是什么”它主要集中在从古希腊到康德以前这一历史时期。我把这个历史时期,称之为“美的哲学阶段”
第一他确立了美学的基本问题,即“美的本质” 问题。
第二,柏拉图告诉我们,美学当中“美是什么”的所指的那个“美”,不是感性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一切“美的事物”共同具有的、因而带有客观普遍性的抽象形式或者抽象属性。简单地说,就是谁得到了它,谁就是美的。美是独立自在的,是先于人、外于人、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美学的任务就是找到它。
第三,既然美是一种抽象形式或者抽象属性,那么,对美的研究,就只能是哲学的。既然美带有普遍性,搁谁身上谁就美,那么,美就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结合美的具体现象,试论优美与崇高的差异。
答案要点:其一,在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上,优美表现为光滑、细腻、柔和、玲珑等品质,而崇高则表现为庞大、笨重、晦暗,甚至神秘等特色。
其二,在审美对象的内部结构上,优美事物内部的各部分相互协调统一,而崇高事物内部的各部分则相互龃龉冲突。
其三,在主体客体关系上,优美表现为主客体的相互亲近与和谐,而崇高则表现为主客体的对立和斗争。其四,在主体的审美心理上,优美给人的是一种单纯的愉悦的快感,而崇高给人的则是一种带有痛苦的快感,带有压抑性。
其五,在主体的审美心理过程上,优美一直表现为静态的愉悦,而崇高则表现为一种动态的转化过程,即由痛感向快感转化.
第四篇:美学论文
美学感受之
——经典电影回顾
1、《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苏联彩色故事片,1972年高尔基儿童电影制片厂出品。根据同名经典中篇小说改编,导演斯塔尼斯拉夫。影片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只是表现了一场局部战斗,几位女士兵在准尉的带领下展开了与德军的战斗。影片采用鲜明对比的表现手法和独特的蒙太奇手法,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穿插女战士们战前梦幻般的爱情和生活,用朴实的黑白表现战争的残酷,用柔美的彩色高调来表现一个主题:战争本不应该是姑娘们的事,但德国法西斯把姑娘们逼上战场。同时表现了女兵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影片感人的力量在于它的真实性,像生活本身那样朴实自然。影片结尾处,准尉在女兵们的坟墓前凭吊的时候,观众们也都不由自主地为德国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愤慨并为女兵们的牺牲流下热泪。那五位付出生命、青春和明天的女兵,她们的面孔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影片主题与战争、女性、生存相关,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和精湛的电影表现技巧使其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2、《两个人的车站》
前苏联彩色故事片,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82年出品,导演:梁赞诺夫。是不是拥有一颗真诚的心就会获得真诚的爱呢?两个人的车站,爱情的车站,生命的车站… …钢琴家普拉东为妻子承担了车祸的责任。在法庭审判之前,他动身到戈里巴耶道夫去与父亲告别。途中,在一小车站上,他与车站餐厅女服务员薇拉从争吵到相互同情、关心,最后产生爱情。这两个不幸的人虽然社会地位、文化教养差距很大,但两颗善良的心使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
本片是最能代表前苏联喜剧电影特色的影片之一:一部多义性影片,既歌颂了中年男女的美好爱情,又反映了复杂社会生活的一个横断面。它时而令人发笑,时而催人泪下,是一部独特新颖的悲喜剧。影片风格简洁流畅,情节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心理刻画细腻。作品带有抒情色彩的悲喜剧,既让观众笑声不断,又能在笑声背后感受到小人物无奈的悲哀。影片呼吁对人加以关怀,展示生活本身应该具有的瑰丽色彩。影片有着令人难忘的细节和台词。
4、《公民凯恩》
《公民凯恩》的拍摄距今已有60多年,但依然被视做“电影史上十大影片”当之无愧的冠军和头号经典,它在英国权威性杂志《视与听》自1952年起、每隔10年由全球最顶级的导演和影评家参与的“世界电影十大佳作”评选中连续3届荣登榜首,其影响力可见一斑。然而,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公民凯恩》也是一部票房与所获声誉极不相称的影片,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资深影评家说:“它并不是那种让人一望而知的情节片,而是一部对生活高度凝炼、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心理世界的理性体验的影片,它的意义深邃,需要反复咀嚼,它是一部纯粹的„电影的诗‟!”《公民凯恩》有一种挣脱时间羁绊的不朽性,它在每一个方面都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其中某些方面后来被人模仿到泛滥,但有些至今没人敢去突破。追随它的许多电影只是在某个层面或某个点上做了突破,便受到大家的强力追捧,而《公民凯恩》在每一个层面部大大突破了电影艺术原有的表现手法,有些几乎到了“后无来者”的高度。
5、《星球大战》与美国文化
《星球大战》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是美国文化的象征。“美国的文化是构成美国全球性力量的一部分”(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兹比格·由热津斯基语),英国人麦克雷则在其著名的《2000年的世界》一书中更进一步指出:“美国的优势和大国之尊,既不表现在天然资源的丰富,也不表现在经济规模的强大,甚至也不表现在政治影响的广泛,美国强权最为隐秘而且最具杀伤力的表现在于文化上的扩张和渗透能力。” 《星球大战》就是一部集美国文化的扩张和渗透能力之大全的电影。在它当中集中使用了最先进的高科技电脑及数字制作手段,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太空世界,它对宇宙中各种星系、文明、生物的描述,它所创造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外星人与航天器,它所表现的波澜壮阔的太空场景和星球大战场面,确实超出常人所思,非一般科学技术所能表现,不能不说是一种梦幻般的视觉奇观。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星球大战》是一部贴鲜明的美国标签的电影,美国人的政治、经济意图以及所谓的美国精神是这部电影立身的基础与灵魂。《星球大战》对太空秩序的描绘,对崇尚武力解决争端的崇拜,对美国英雄式的太空武士维护“太空正义”的极度渲染,其实就是美国的现实地球上推行霸权外交,搞强权政治,用武力解决问题和干涉他国内政的生动写照,当然,这一切是在“正义”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一“正义”是典型的美国式的正义。
但综合看来,《星球大战》仍是一部表现了人类智慧和科技进步的电影。《星球大战》的成功,在于它十分擅长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于它非常会讲故事,在于它有相当开阔的文化视野,在于它超常的想像与创新能力,在于它有丰富的情感。
第五篇:浅谈艺术美学
浅谈艺术美学
西方的音乐美学思想自古希腊以来,经过了前后约两千多年的曲折发展。各音乐美学流派和音乐美学思想家层出不穷。按照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和音乐风格,大致分为七个时期。
一、古希腊
在古希腊,音乐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而是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成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在后来的音乐史上几个光辉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时期,都是对古希腊光辉文化的一次次回眸。
古希腊音乐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乐律理论,提出“美是数的和谐,是对立因素的统一”,并由音乐音程的和谐理论出发,渐渐发现这种和谐的观念并不仅限于乐器,它存在于宇宙万物。所以,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是和谐的,他们相信,音乐的和谐是宇宙和谐在现象界的具体表现。另一重要代表人物柏拉图基于毕达哥拉斯的“音乐进化灵魂说”,把和谐的音乐看做当灵魂失去安静时让其恢复和谐的最好手段。在柏拉图这里,美的存在不仅有形式上的,更有行为甚至制度以及美学观念上的美,他的音乐美学思想更多得体现了一种理性原则,使得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哲学体系。而亚里士多德却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肯定了音乐的净化和宣泄作用存在的合理性,于是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中音乐作为形而上学思考的隔阂在他的思想中消失了。
二、中世纪
西方中世纪的音乐,主要是在宗教领域中发展起来的,其特征即为:音乐被用来服务于宗教活动。中世纪音乐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圣咏”。哥里高利圣咏在中世纪时常充满战争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特殊的社会文化功能,它被认为是欧洲单音音乐最完美的形式。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重要人物奥古斯丁认为音乐既能表达感情,又能激发情感,它是研究优美的运动的科学。把音乐看成上帝自身性质的体现,把音乐作为礼拜上帝,宣扬宗教的工具,肯定和强调了精神性的美,轻视感官性的、世俗的美,反映了其音乐美学思想的神学特征,并集成和发展了古希腊的音乐理论传统。
三、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力图建立一种崭新的文化模式,将人的思想从中那个叫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提倡尊重人的尊严与个性发展,强调人的自然本性、自由意志。这些思想都在这一时期的音乐中得以体现。同时,这一时期是中世纪与近代历史的过渡时期,是复调音乐的黄金时代,主调音乐的思维逐渐兴起。
这一时期音乐美学的代表人物是扎尔林诺,他不再认为音乐起源于神,而是人类的认识与自然存在的和谐相适应,而人又认识到这种和谐时产生的。在这一时期,音乐渐然摆脱宗教神学理念的束缚,将音乐紧密联系于世俗的现实生活和人类天然的情感。
四、巴洛克
由于在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的创作手法已经达到一个顶峰,其平稳的特点已经不适合新时期的需要,完美的形式被表达感情的需要所压倒,于是人们开始把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开拓的乐曲样式逐渐加以变化,以求取更强的音乐表现力。
如果把文艺复兴的美学观比做浑圆的珍珠,而巴洛克的美学观则是华丽得形状不整的珍珠,它是宁可打破形式上的均整也要着重于表现强度的一种形式,用和谐的理论去顶前古典主义的秩序和古典时期的自然。所以我们可以很形象地总结巴洛克音乐的特点,那就是“对比强烈而略带夸张”。相比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作品力求获得和谐统一、舒缓流畅的效果以及整体四平八稳的风格,巴洛克音乐冲破了这种传统,而变得更加热烈而张扬。巴洛克时期,是音乐史上最多姿多彩也是最混乱繁杂的时期之一。
五、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崇尚理性,与全欧星的启蒙运动思潮有关的音乐理想很大程度上支配了音乐创作与音乐审美风尚变化。在音乐审美上,崇尚个人性和自然情感的愉悦性,数学和哲学的发展使音乐也趋向于越来越完美的构思,设计和逻辑推理,表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等内容大都与音乐自身完美的逻辑结构相统一。其特点为形式严谨,又具有高超技巧,能轻而易举地随机应变以适应情况,而又始终保持在一定的常规中,至少不偏离它太远,也就是着眼于取悦公众和使之易于理解。
在这一时期中,音乐创作思维趋向,功能性在音乐创作中至高无上,音乐的共性被无限扩大,理性占了上风。音乐家们接受“到民间去”、“回到自然去”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反抗封建束缚,坚定乐观、勇于奋斗的民主精神和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六、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看重自由、运动、激情和不受拘束的表现形式,不仅音乐表现更具有个性化,而且音乐与其他的艺术之间也寻求相互的沟通,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黑格尔把“一种自在自为的绝对精神理念视为万事万物的本源”,认为自然及人类社会中的一切变化多样的现象,都是这种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在他看来音乐必然要以某种附着于其中的精神内涵为本质,精神内容才是艺术的根本之所在。李斯特曾明确指出:“艺术中的形式是放置无形内容的容器,是思想的外壳、灵魂的躯体。”浪漫主义要求乐曲情绪的饱满达到狂热的程度,要求音乐追随诗的意境或文学情节,为此不惜削弱乐曲结构的严谨逻辑和理性因素。于是音乐家们打破一切常规手法,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和声进行中的半音化、色彩性进行、平行进行与意外进行等手法,来表现自由、新奇、个性及色彩的对比。李斯特、舒曼、瓦格纳等音乐家在音乐形式上的创新,更是成为了音乐美学思想中音乐情感理论的代表。而这一时期情感表现的深度几乎成为了衡量音乐艺术作品价值的基本标准,也使得情感论这一思想达到了最高极限的理论形态。这些观念客观促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而音乐艺术的蓬勃也是同情感论音乐美学的深入人心相辅相成,这些音乐和美学思想同时都深深影响着整个时代。
七、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崇尚个性写作,在20世纪之后涌现出各式各样的音乐流派,表现主义音乐和新古典主义音乐成为重要的代表流派,他们继续在音乐情感的表现上坚持着各自的立场,但都同时推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
新古典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力图恢复古典主义音乐及其以前的风格和,主要代表人物为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在整体风格上追求均衡、完美以及相对稳定。它们排斥过度的感情表现,追求理性、内省、适度和普遍的感情,反对过度的主观意识。力图恢复音乐的纯洁性,尽量使听众把注意力放在音乐本身,而非借助于音乐以外的其他手段,并且提出把音乐从各种艺术的结合中“解放”出来。因此,一般来讲,新古典主义更偏重于器乐体裁作品的音乐创作,而不象浪漫主义那么重视声乐。
表现主义音乐,这个现代音乐的第一个主要流派,是以奥地利音乐巨人勋伯格为代表,紧随在印象乐派之后产生的。表现主义音乐的最大特征,是无视传统,无视规则,不追求庞大、夸张,刻意追求精致、纯朴,抛弃印象派的玄妙模糊,力求于音乐表现的简洁、单纯、明快和热烈。表现主义的意义,以无调性为其基本成分。由于抛弃了主属音的传统观念,八度中的十二个音的价值得以相等,从而使传统的旋律概念、节奏、节拍的组织,曲式的结构,和声与对位的感觉皆面目全非。融入十分自由的形式中的若干独特音的连续,带来了流动的、甚为发展的奇妙特色。而小巧、精致的乐队编配,常具单纯、明快的色彩。
生活是需要美的,而人类美的起源寄存在这些西方的美学思想家们以及中国的美学家们身上,他们将音乐艺术美学艺术逐渐发展。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我们静下心来去了解其音乐简史的发展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当我们沉醉于各个时期代表音乐或悠扬或庄重或轻快的曲调里的时候,它给我们的熏陶,就如毕达哥拉斯所说,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而美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享受和熏陶,还有一种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