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生平简述
我眼中的鲁迅和他的文章
文学院
汉(师)
杨钟沛
民国的学人与学术里面,我最想研究的,莫过于鲁迅了。不仅仅是因为我是一名文学院的学生,在现代文学等课程上面学习过他,更重要的是,我自己是一名师范生,未来的教书生涯里面一定会常常和他打交道。我如何向我的学生介绍这样一个“人”?我不希望我未来给我的学生讲课的时候说到他,只能是在百度和教参里面拼凑一些材料,然后煞有介事地念:“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很好,请大家要读”。鲁迅现在其实经常被人所提起,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里面,在这个后现代症候集中的时代里,我们不断在结构着经典,关于鲁迅的负面的热点新闻也是层出不穷。一方面我们感谢言论的愈加开放,但是最为一名未来的语文老师,我希望我自己首先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判断,我自己要在心中给鲁迅一个位置。这个位置不是别人一位灌输给我的,而是有我自己的批判和吸收得出来的一个“我心中的鲁迅”。一个人可以多大程度上逼近真实,实在是很难说。但是我想借这次“民国学人与学术”期末作业的机会,再回过头来看看鲁迅,再思考下我们自己。鲁迅是浙江绍兴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里面,但是那个变动的时代里面(清朝末年),他的家庭也呈现出了衰败的趋势(或许这是鲁迅喜欢《红楼梦》的一个原因?)。不过那时候他家还是小康之家,还是很富足。在他12岁的时候就进入到了绍兴的“三味书屋”进行学习。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三味书屋”是当时的开明书屋。或许,这个书屋对于鲁迅的知识积累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他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祖父被牵涉进了“科举舞弊案”,家里面的人为了营救被困囹圄的祖父,而努力筹集资金;再过了一年,他的父亲身患重病,家里面为了他的父亲的治病,开始变卖家产。
我在这里特别想讲鲁迅的童年,因为我相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所说的,一个人在童年时候的经历会影响到他的一生的性格形成。鲁迅在童年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在找别人借钱和被别人催款的情况之下,肯定是饱尝了别人了白眼,了解了人世的冷暖。这些,都让鲁迅看待世界的眼光受到影响,或许他对于国民性的批判,他一生阴沉冷郁和写文章的尖锐,都与这个有关系。另外,他的父亲在生病的过程中,他家请了中医,但是中医并没有能够治好他父亲的病,因此鲁迅对中医的态度也是很不屑的。
鲁迅在更年长之后便去到了新式学堂进行更深的学习。但是这些所谓的新式学堂还是令鲁迅“气闷”的。这些学堂上午讲物理化学,下午又讲子曰诗云,并且学习的气氛也不够,不过鲁迅倒是在这些学堂接触到了一些新式的思想,于是他因成绩优秀,到达日本进行学习。鲁迅先到达了东京,再去的仙台。经历了“弃医从文”。我们阅读他的文章《藤野先生》就能够对他在东京时候的生活略知一二了。在日本,鲁迅受到了进化论思想和个性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些对他未来的发展也很有帮助。
鲁迅在辛亥革命之前回国,在浙江任教,并且在辛亥革命时候还组织学生上街游行。辛亥革命后,鲁迅到教育部去担任部员,但是这几年他的心中却很苦闷。其中有一个原因便是他经历了孙中山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一系列事件的打击,他意识到原来一个政体的转变并不能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他再次意识到,“民智未开”的悲哀。
1917年,新文化运动爆发。有人邀请鲁迅参加这场运动,去摇旗呐喊,但是鲁迅在开始却并不抱有希望,他用“铁屋子”理论进行质疑,邀请者用“可有”来回应他的“必无”。最终,鲁迅选择了加入新文化运动的阵营。他发表了《狂人日记》和其他一些列的小说,发出了自己的“呐喊”。1924年开始,是鲁迅的彷徨时期。这时候,他经历了和他的弟弟周作人的决裂(到现在这其中的原因都不明晰)。并且新文化运动的阵线的分裂,“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在这个时候,鲁迅写的一些列小说都被放在了《彷徨》小说集里面。从名字也可以看到他内心的心境。前几天的时候在读鲁迅写的《孤独者》和《在酒楼
上》。《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一个孤独者的形象。《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是一个无奈者的形象。直到现在,我们也觉得,这其中的主人公,都有鲁迅形象的投射。鲁迅在这个时候,也是一个无奈的孤独者形象。他自称自己是一头“孤独的狼”。在《彷徨》中,还有一篇小说也很引人瞩目,那就是《伤逝》。这是鲁迅创作的唯一一篇爱情文章。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我们学院的大部分老师都认为这反映的是鲁迅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涌出的大量的歌颂自由婚姻爱情的文章的反思,也是继续《娜娜走后》的思考。当然,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这是鲁迅在投射自己和许广平、朱安之间的感情;而周作人则说,这篇文章是鲁迅在暗指他们兄弟俩的决裂。鲁迅在这时期还写出了一系列的散文,后来收录在《朝花夕拾》当中。特别喜欢这个题目,这是鲁迅回忆性的散文,而不是单单“投向敌人阵营”的一个匕首。生命之中,总有童年时候的许多东西,会让我们常常反顾,成为一生的蛊惑。
1926年,因为被缉捕,鲁迅在林语堂等人的邀请之下,去到了厦门大学任教。后来他也去到了广州中山大学任教。不过他那时候生活的是很辛苦的,生活窘迫,水土不服。
27年的时候,鲁迅和许广平乘船到达了上海。上海是一个租界,因此他在这里进行文学创作会有一定的自由。后来,他参与并且发起了“中国作家左翼联盟”。对于鲁迅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倾向,我个人认为他在这个时候还是偏向马列主义的。但是鲁迅依旧不能说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依旧有着自由的精神,也因此,他经常感觉到“腹背受敌”。这种“两间余一卒”的感觉真的很难受。他有时感觉他只是在被一个政党利用,他发现他的思想意志的实现其实并不容易。鲁迅在他的最后十年,几乎没有写小说了。他将更多的经历花在了杂文创作上面。鲁迅的杂文成为了他的一个文学成就的重要代表。犀利毒辣冷峻的风格,在现在读他的杂文依旧不是很轻松。说来惭愧,我自己读鲁迅的杂文很少,因此就不对他的杂文进行更多的评价。
鲁迅在1936年的时候去世,病逝于上海,享年五十五岁。一块写着“民族魂”的大旗覆盖在鲁迅的身上。我现在看见鲁迅先生最后照片,也觉得很难受,他真的是瘦的只剩皮包骨头了。可以想见,他
在生命的最后,是忍受着怎样的痛苦。他在最后一段日子里面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幸福度日,合理做人!现在读周海婴先生写的演讲稿《鲁迅究竟是谁》,依旧觉得发人深省。在告别了阶级叙事和强大的意识形态塑造之后,我们要怎样来认识鲁迅?不一定要强求每个人都喜欢,但是如陈寅恪先生所言的“理解之同情”还是应该有的。
文学院
汉(师)
杨钟沛
参考文献:
1、周晓明主编 现代中国文学史[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张疏影编选 鲁迅小说精选[M],江西: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2年
3、鲁迅 《朝花夕拾》小引[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第二篇:鲁迅生平简介
1.生平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2.生平事迹:
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
3.鲁迅名言: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3.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4.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7.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9.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1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11、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2、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3、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4、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5、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6、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7、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8、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9、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20、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21、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2、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23、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24、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25、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第三篇:鲁迅生平资料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第四篇:鲁迅生平简介及经典作品解读
鲁迅及其作品解读
目 录
摘要
„„„„„„„„„„„„„„„„„„„„„„„„„„„„„„„„„„„„„(1)
1鲁迅生平简介及时代背景 „„„„„„„„„„„„„„„„„„„„„„„„„„„(1)
1.1 鲁迅生平简介 „„„„„„„„„„„„„„„„„„„„„„„„„„„„„„(1)1.2 时代背景 „„„„„„„„„„„„„„„„„„„„„„„„„„„„„„„„(2)鲁迅主要作品及其作品解读 „„„„„„„„„„„„„„„„„„„„„„„(2)
2.1鲁迅主要作品„„„„„„„„„„„„„„„„„„„„„„„„„„„(2)2.2经典作品解读„„„„„„„„„„„„„„„„„„„„„„„„„„„(2)
2.2.1 解读《狂人日记》„„„„„„„„„„„„„„„„„„„„„„„„(2)
2.2.2 解读《孔乙己》„„„„„„„„„„„„„„„„„„„„„„„„„„„„(3)
2.2.3解读《药》„„„„„„„„„„„„„„„„„„„„„„„„„„„„„„(3)2.2.4解读《阿Q正传》„„„„„„„„„„„„„„„„„„„„„„„„„„„(4)
3鲁迅小说的讽刺技巧„„„„„„„„„„„„„„„„„„„„„„„„„„„„(4)
3.1 幽默式讽刺„„„„„„„„„„„„„„„„„„„„„„„„„„„„„„„„(4)3.2 性格悲喜对比式讽刺„„„„„„„„„„„„„„„„„„„„„„„„„„„„(5)
4鲁迅小说的表现手法 „„„„„„„„„„„„„„„„„„„„„„„„„„„„(6)
小结„„„„„„„„„„„„„„„„„„„„„„„„„„„„„„„„„„„„„„„(7)谢辞„„„„„„„„„„„„„„„„„„„„„„„„„„„„„„„„„„„„„„„(8)参考文献„„„„„„„„„„„„„„„„„„„„„„„„„„„„„„„„„„„„(9)
摘 要
那个时代,没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意无留,望天天上云卷云舒”的闲情雅致,也没有“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恬然自得,有的只是“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慷慨就义,还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抗争与付出。鲁迅,用手中笔为矛,胸中志为盾,唤醒了中国,铸就了一生的传奇。他的创作围绕着一个核心——改造国民性,即立人思想。为改造民族精神,传达启蒙思想,鲁迅以其不朽的著作呼唤“精神界之战士”,提出“立人”主张。他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批判人性的残缺,反思中国人精神的反思,改造自己的“国民性”,解放出活生生的生命的正能量。本文通过解读鲁迅经典作品,阐述文学内涵,解读文学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鲁迅
时代
文学
改造
国民性
立人
解读
精神
意义。
正 文
1鲁迅生平简介及时代背景
1.1 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 旗手。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1.2 时代背景
鲁迅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那是一个社会**并急剧变革的时代,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朝的终结,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的盗权复辟,军阀的混战,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国共内战,日本侵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总之,那是一个民族危亡的时代,是一个国民正在觉醒的时代,是一个中华民族在危难中挣扎探索奋斗的时代。正是这样一个时代,鲁迅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斗志和信心谱写一篇篇唤醒国民的篇章,走起振兴中国的救国之路。
2鲁迅主要作品及其作品解读
2.1鲁迅主要作品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2.2 经典作品解读
2.2.1解读《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4月。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的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后来收入到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鲁迅曾说,《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的确,《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小说用犀利的笔调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人们的堕落。用一个狂人的眼光述说这个社会的黑暗,让人充满恐惧。那个惨无人道的社会中,人们彼此之间只存有戒备之心,没有友谊,没有关爱,他们不懂得团结起来,他们只看见乌云密布的天空,拨开云雾,想不到或许就能看见阳光。他们是一群可悲而可怜的人,他们只是被动的在黑暗的社会中渐渐变得自私自利,渐渐变得狼狈不堪。他们不相信自己,更加不相信别人,所以他们在无休止地堕入黑暗的深渊,无论“狂人”怎样呼喊,终究喊不回他们的灵魂。所有的严重最终只是疯言疯语,无人理睬,他们只会想着怎么把他吃掉„„
《狂人日记》既是现代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它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直指中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核心,同时对现实社会中的黑暗又进行了毫不犹豫的揭露。同时,它又不是采用了传统的写实的手法,而是运用大量的具有现代特征的诸如暗示、影射,尤其是精神分析的手法来表现狂人的心理内面,甚至中国文化的无意识,进一步对国民性起到警示作用。
2.2.2解读《孔乙己》
《孔乙己》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2篇白话小说。
这篇小说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孔乙己接受的是封建文化教育,同时也深深的被封建文化所毒害,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对孔乙己的看法,可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实,封建文化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在那个时代很长的一段时间了是根深蒂固的,而鲁迅深知封建文化对中国人民的毒害,他用文学让国民深思当时社会下封建文化对国民心灵的摧残,其悲凉气息力透纸背, 令人窒息, 发人深省。让人心里不自觉的反思,改掉陈旧腐朽的思想,这就是鲁迅的“立人”思想。
2.2.3解读《药》
《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作品通过对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愚弄人民的罪行,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惋惜地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作品以华老栓夫妇给儿子治病为明线,以革命者夏瑜被反动派杀害为暗线,两线交织,结构完整。
《药》这一作品的明线也是主线,突出地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而且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茶馆里的一伙人对革命者宣传革命,“感到气愤”;对革命者挨牢头的打,幸灾乐祸;对革命者叹息牢头不觉悟,纷纷胡说“疯了”。革命者被杀害,人们“潮水一般”地去看热闹。这些都充分说明群众毫无觉悟,麻木不仁。作品的暗线突出地描写了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忧国忘家,却被族人告发;在狱中仍然宣传革命,却招来一阵毒打;在刑场被杀,只招来一帮“看客”;鲜血还被别人当“药”吃。他的母亲上坟,还感到“羞愧”,也不理解他为之牺牲的革命大业。可见他是多么寂寞,多么悲哀。鲁迅与友人谈到《药》时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在《药》这篇小说里,鲁迅讽刺了国民的愚昧无知,麻木不仁,通过《药》,鲁迅道出了:“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以文学唤醒愚昧无知的社会主流思想,以求改造“国民性”,提高国民精神。
2.2.4解读《阿Q正传》
《阿Q正传》,写于1921~1922年,文章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
小说中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凌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手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麻醉剂,它使得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现实处境,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虽然受尽欺凌,却并无真正的不平。但尽管如此,阿Q作为一个劳动人民,还是表现出自发的革命要求。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他就想“投降革命党”,希望从此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过他的“革命观”是与落后农民的私欲和许多糊涂观念联系着的,他并没有真正地觉醒。
阿Q的精神胜利法,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的弱点。所以,阿Q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同时,由于人类各民族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病态心理,因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概括。另一方面,通过阿Q这一典型新形象与革命的关系,也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鲁迅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华民族革命中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阐述了国民病态的心理,对改造国民性,倡导立人思想,启蒙民族思想起到很大影响。
3鲁迅作品的讽刺技巧
3.1幽默式讽刺
鲁迅小说中的讽刺,首先出于对人民麻木状态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所以,他的幽默绝不是轻松愉快的玩笑,更不是“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的解嘲的麻醉剂,而是掩饰在表面的平静和滑稽之下的沉郁和严肃。鲁迅很反对那种轻松的幽默感,他认为,在中国还不适宜于这种幽默的存在。所以,他那沉郁的幽默总是“倾向于对社会的讽刺”。
以《阿Q正传》的阿Q为例,从“君子动嘴不动手”到“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从阿Q真能做“到钱府门前的龙虎斗”⋯⋯甚至直到阿Q走向革命时,也还是阿Q式的白盔白甲、元宝、女人等等的幻想;而在临死之前,他还羞愧于判决书上的画押画得不圆呢⋯⋯这是什么样的幽默和讽刺啊!在这好像是平静的叙述后面,隐藏着多么深刻的沉痛与悲哀!3.2性格悲喜对比式讽刺
讽刺艺术运用于悲剧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使人物的性格具有了悲喜剧的双重组合。这是鲁迅在塑造悲喜剧性格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塑造悲喜剧性格的范本。在鲁迅的《呐喊》、《仿徨》中,人物的性格的双重组合,主要是悲喜因素的组合。阿Q、孔乙己、闰土、祥林嫂、子君、涓生、魏连受都是悲喜交织的性格。他笔下的阿Q和孔乙己,就是悲剧性格和喜剧性格的双重组合的范本。鲁迅在给乔南的信中说到《阿Q正传》时说:“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哀怜为目的。”鲁迅的目的,虽不在于滑稽哀怜,而在于描摹国民的灵魂,以拯救垂危的中国的“死魂灵”,但他的艺术手段却是通过滑稽与哀怜的组合而实现的。
我们以《孔乙己》为例,《孔乙己》并不是一部纯粹的悲剧,而是一个喜剧性的社会悲剧,可悲与可笑在小说主人公身上融为一体,泪和笑在作品中同时存在,笑使泪更加浓烈,喜剧因素强化了悲剧深度。孔乙己本身就是一个喜剧性的悲剧人物。他本身是矛盾的,是唯一穿着长衫而站着喝酒的人。他已经被社会遗弃,变成了读书人的异已物,甚至是普通人的异已物,但自己却未能意识到这种异化,仍以一个读书人自居,强撑着知识分子的架子。这就是说,孔乙己的性格,是一个悲剧与喜剧的矛盾交织物,是最可悲与最可笑的两种不可调和的因素的有机统一体。而联系可悲可哀与滑稽可笑这两极的中介,就是他的“无知”,他的不自知。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在滑稽戏中所描写的人物,他们实在是可笑的,但却不知道自己可笑。可笑是喜剧性的,而“不知道自己可笑”便形成了悲剧性。因此,一个悲喜剧性格,他们的可悲程度与滑稽程度往往与无知的程度成正比。柏格森说:“滑稽人物的滑稽程度,往往等于他的不自知的程度,因为凡是滑稽的人,总是无意识的,世界的人都看见他;他也看见世界的人,但他看不见他自己。”又说: “任何一个滑稽人物,不管他在一言一行中是多么有意识,他之所以滑稽,是因为他身上有他自己所不认识的一面,有他自己所忽略的一面,只是因为这一方面,所以他才可笑。孔乙己是这样,他明明是最可悲的,却不知道自己的悲惨,还自以为比别人多懂一些“之乎者也,”多一件长衫。他自己认识的“自己”和实际的“自己”相去很远。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孔乙己的性格正是如此。在别人看来,他是非人,他是贱人,他是完全多余的人,不合社会的人,而他自己身临其境,却完全不知道这一切,不知道自己正处在这种悲惨世界里甚至还要炫耀那些把他引人这种悲惨世界的东西。这才更加可悲。“喜剧是把毫无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但这并不是说,在孔乙己身上毫无价值可言,他们的性格所以带有悲剧因素,正是他生来就具有一种最基本的价值,这就是人的价值,但他这种本是非常神圣的价值,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撕毁了,然而他仍然保持着某些人的品质。孔乙己,尽管他僵硬、机械、心不在焉、不合社会、盗窃,但他仍然是善良的,诚实的,正直的。当人们谴责他偷盗的时候,他抗议并以“窃书不算偷”为理由进行辩白,这种辩白恰恰在实际上承认自己的偷窃,这又透露了他灵魂深处的诚实。孔乙己正是保留着一些善的品质,滑稽的性格才带上深刻的悲剧性,这也正是鲁迅运用讽刺艺术塑造人物性格形象所达到的高度。
4鲁迅小说中的表现手法
采用倒叙和补叙的笔法。先写结局,然后补叙、追忆人物的悲剧过程。如《祝福》,先写祥林嫂之死,然后补叙她悲剧的一生。
采取侧面烘托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法安排小说的结构。《理水》第一节写现实文化山上的学者议论到底有没有禹这个人;第二节写绅士和学者恭迎大禹;第三节写大禹治水的英雄形象。写文化山上的学者和水利考察大员的腐败,从反面烘托了大禹的一心为公,同时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组成浑然一体的结构。
此外鲁迅运用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出神入化,耐人寻味。
比喻:如《药》中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用提着颈子的鸭来比喻人们踮着脚伸着头,拥挤在刑场周围看斩首的情形,反映了他们愚昧、麻木。比喻新奇、贴切。
借代:如《孔乙已》中写:“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喝。”用“短衣帮”指代穷苦的人,用“穿长衫的”指代当时有钱的上层分子。用不同的衣衫代替不同的人们,发人深思。
对比:如《故乡》中写闰土少年形象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项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的闰土形象是“他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采用对比手法描写闰土的少年和二十年后变成一个“木偶”人,表现了鲁迅对闰土的无限同情。
反复:如《孔乙己》中第三、第四和第六节有:“才可以笑几声”、“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反复了三次,说明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笑料。还有掌柜讲:“还欠十九个钱呢!”“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等四次反复,说明掌柜不关心孔乙已的死活,只关心孔乙己“欠十九个钱”,表现孔乙己的可悲命运。
排比:如《伤逝》中有几处排队比句式:五个“这样的”、二个“我憎恶”、三个“我要”,表现涓生倾吐对子君的思念和悲伤的心情,抒情色彩很浓。
小结
回望那个时代,人们在痛苦与黑暗之中苦苦的挣扎,在饥饿和寒冷中无言的煎熬,在动荡与战乱中绝望的漂泊。鲁迅,放弃自己医学之路,用文学绝唱唤醒了一个时代的爱国青年,他告诉人们:“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赞扬那些为国家救亡而付出生命的革命英烈;他告诉人们:“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倡导国民发扬民魂,只有使国民觉悟,国家才能强大起来!
毛泽东曾这样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的确如此,曾经,或许不单单鲁迅这样的民族英雄为国家一直努力着,但是在我眼里,鲁迅的一生都是在默默无闻的救治着国家,他是把国民从封建的摧残中救赎出来的智者,更是是人性的医者。
全文完
谢辞
参考文献 朱栋霖;《中国现在文学经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2 张秀枫;《鲁迅小说精选》[J];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3 鲁迅;《鲁迅经典大全集》[M];外文出版社;2012年5月。4 林贤治;《鲁迅思想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5 冉祥谦;《鲁迅小说常用修辞方法》[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年06期。6 王夜白;《鲁迅悲剧型小说的艺术表现》[J];宁波师院学报;1990年1月。7 于寒;《论鲁迅现代小说的讽刺艺术》[J];东疆学刊:1991年3月
第五篇:生平简历
1》 编者的话
在今日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拼搏顽强的鲁滨逊精神的浪潮之中,中小学生无异于弄潮儿:“中日少年友好徒步野行”,“寒暑假野外训练营”。在一片
褒扬声中,也许探险能丰富人生阅历,也许探险能磨炼意志,也许探险能激发自立意识,但没有顽强的意志,谁有受得了呢??
2》探险家 魏格纳的故事
魏格纳于1880年11月
l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为了给将来探险做准备。他攻读气象学。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加人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
3》探险名言
1.凡是我能够做的,我都想尝试。
2.当你第一次背起背包踏上远方的路,就永远都不会停下来!3.为什么去登山?——“因为山在那里”!这是英国著名登山家马洛里的名言。
4.“世界是用来探险的,规矩是用来违背的,手洗干净是用来再弄脏的。
5.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
6.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
7.一个人单独旅行好处较多,因为他思考得多。
8.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相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
4》探险常识 迷路了怎么办
争取回到原来有旅游山路的那座山上去。即使你已经下到谷底,而且已经很累,也要咬牙爬上去。不要偷懒,也不要心存侥幸去试别的路。
如果已经找不到原来有旅游山径的那座山了,争取找到一条小溪,顺着溪流走。一般情况下溪流迟早会把你引出去。遇到瀑布也要想办法绕过瀑布继续沿着溪流前进。
如果山里没有溪流,你应该做的,仍然是想办法登上一座较高的山岗。根据太阳或远方的参照物(如村庄、水库、公路)辨别好大致的方向和方位,在这个方向上选定一个距离合适、也容易辨认的目标山岗,向目标山岗前进。
5》七嘴八舌论探险
正方:没有探险,科学是很难进步的。人类的登山探险,揭开了人类在险恶环境下承受的极限;人类对太空的探险,揭开了宇宙的秘密,探索了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险,解开了许多未知的秘密。哥伦布探出了“新大陆”,……探险可以激起我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我们勇于探索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反方:因为探险是一把双刃剑,只要人类的足迹所到之处,哪里就属于人吗?事实上,人类的足迹所至之处,就是那里的灾难发生之时。人类登上珠峰、长江之源已受到污染,人类出入原始森林,那里的动物已不得安宁,所以我方认为,人类的足迹所到之处,就会给那里蒙上了灰尘,带来了灾难。”
6》利与弊
利:麦哲伦是一名鲜为人知的探险家,他第一个证明了大地的球形学说。玄奘西游,促进了我国与外界的友好交往。鉴真东渡,促进了我国与日本的文化传播。马克〃波罗在唐朝生活了20余年,最终写成了《马克〃波罗游记》。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最熟悉的还有本单元学习的斯科特一行人,他们探险时的伟大牺牲精神,令所有人敬佩不已。
弊:麦哲伦虽然证明了大地球形说,却在美洲被当地的土著人攻击,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玄奘西游,在途中多次遇险,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点被箭射死。鉴真在东渡途中,不幸双目失明。马克〃波罗探险的下场是被抓进监狱。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被抓去做俘虏。而斯科特一行人,最后的结局是五人全队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