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奉献爱心 帮助他人
奉献爱心 帮助他人 经济贸易学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一支部党小组到敬老院送去祝福。
7月2日,经济贸易学院一支部党小组暑期党活动如期展开,大家怀着高涨的情怀走进敬老院,把温暖送到敬老院,给老人们送去欢乐。当老人们看到这些个年轻活力的学生们,立刻有了许多精神,高兴的鼓掌欢迎。院长给同学大致的介绍了在这里养老的老人们的身体及心理状况,并把最近院里要展开的一些活动简单的阐述了一下,之后同学们有的和老人们聊天,说说他们最近的心情以及儿孙的生活;有的帮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并帮老人梳洗头发等。之后有一辆车驶进院内,从中颤颤巍巍的走出来一位老人家,我们同学迅速的跑过去,搀扶着那位老人慢慢的走去老人的座位,这里的一些老人的儿女来的次数不多,有的甚至大半年不来,同学们就竭尽全力的给他们关怀,后来还为老人们表演,唱歌,惹得老人家们一阵阵欢喜。在很短的时间,同学们给老人们带来了许多乐趣,同时老人们也露出了平日少有的笑容。院长说,平日里这其中有些老人家整日发呆,估计是思念自己的儿女了,让人看着很是难过。现在同学们的到来,不但让他们增进了与其他人的交流,同时也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该告别的时候,老人们对大家很是不舍,有的奶奶还流出了眼泪,同学们一步步走出大门,老人们
也依依惜别的向大门口与大家招手告别,这种画面很是感人,又很是悲凉,只期盼老人家们的儿女们能经常来看望他们,接回家吃团圆饭,安度晚年。最后同学们很是不舍的离开了敬老院。
走访敬老院有感
暑期活动结束了,这次是走访敬老院。
初到敬老院时,老人们有的在树下乘凉,有的在室内看喜爱的京剧,还有的在自己卧室里安静的坐着。之后,院长给同学大致的介绍了在这里养老的老人们的身体及心理状况,并把最近院里要展开的一些活动简单的阐述了一下,之后同学们有的和老人们聊天,说说他们最近的心情以及儿孙的生活;有的帮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并帮老人梳洗头发等。之后有一辆车驶进院内,从中颤颤巍巍的走出来一位老人家,我们同学迅速的跑过去,搀扶着那位老人慢慢的走去老人的座位。
后来,大家把老人们搀扶到院子里,为他们表演节目,讲笑话,唱老歌,惹得老人们很是开心,跟着大家一起打节拍,我看得到他们皱皱的面颊中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通过这次活动,走进敬老院,走进老人,我收获颇深。这些孤独的老人肯定是特别思念自己的儿女,多么希望他们能来看望自己一眼,多么想吃顿团圆饭。关爱老人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我们身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弘扬美德,多与老人们沟通,他们为我们的现代生活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奉献。所以,在老人们生命的最后的日子里,让他们享受到家庭的温暖,亲人般的爱。
想想,现在老人们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是多么辛苦,对比我
们,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困难也好,幸福也好,都要认认真真的对待,用心过日子。我们也要更加孝敬父母,体谅他们的唠叨,他们需要与我们的交流,更需要我们的关爱。这次活动,我只希望我能尽自己的力量,多为老人们增添一些色彩,让老人们的生活少一些忧郁。以此来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一点欢乐,增添一点温暖。其实,关爱老人就是关爱老年时候的我们,老人们他们也年轻过,现在的我们,也会有老的那一天,所以,善待老人。对于孩子,我想,作为父母的首先要教育他们善待老人,不只要善待自己的老人,要善待天下的老人。通过这次活动,我懂得,趁年轻,多学点知识,珍惜生命,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光彩。
第二篇:奉献爱心,帮助他人--新闻稿
新闻稿
——奉献爱心,帮助他人
时间:2012年8月3日 撰稿人:张姣
8月4日讯(通讯员:张姣)8月3日,我与外婆一起来到常州横山桥镇敬老院内,打扫卫生,陪老人们聊聊天、谈谈心、唱唱歌……向他们传递爱心,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与家人的关怀。让他们不再寂寞,孤独。
上午8:30,我跟外婆一起来到横山桥敬老院,老人们热烈的欢迎我们的到来,虽然有些老人们已经行动不便,但是是他们仍然坚持坐在轮椅子上,也要欢迎我们。因为外婆以前经常来敬老院帮助那些老人,有时还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因些,那些爷爷奶奶那外婆非常的熟悉,就像是家人一般对待。而我在外婆的介绍下,慢慢的也融入这个大家庭中。
刚一开始的时候,我和外婆帮忙打扫那些爷爷奶奶的房间;随后,我跟爷爷奶奶们在房间里聊天。我认真的听着那些爷爷奶奶诉说着自己的家人、说些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还让我唱红歌给他们听,虽然我歌唱的不怎么样,但是看到爷爷奶奶们那真挚的眼神,就不由自主的跟他们一起唱起了那些革命老歌来了。记得大家唱的最热烈的一首是《东方红》。也许这首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吧,当其中一位奶奶唱起《东方红》时,其中人也不由的跟着一起唱起来了。
时间过的飞快,一上午一会就过去了,我和那些爷爷奶奶还聊的意犹未尽呢,下次我还要跟外婆一起来敬老院,跟他们一起聊天、唱歌。
通过些次去敬老院,我收获很大,同时也学习到了许多的东西,心灵受到了抨击,以后这种活动我会更加多的去参加。
第三篇:帮助他人,传递爱心
帮助他人,传递爱心
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他人。
------题记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一些人感动着我们,有时候我们虽然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他们无价的爱心给予我们永存的光明。有的人自己收入不高,但是他能在30年以来抚养多位孤寡老人;有的人,在受到别人帮助后,尽管不便行走,但他却让父亲用三轮车带他到每一个帮助过他的人家去,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有的人在得知自己的病无法治疗,做了一个让世人感动的决定,将别人捐赠给他的医疗费拿去帮助更多的人,自己却从容地面对死亡。
还有许多的人是这样的,他们像微尘一样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温暖世界。
禅宗说:“爱出者爱返,福往来者福来。”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有爱所以世界更加美好,接受一份帮助,回馈一份笑容,然后让这种爱心传递。温暖世界每一个角落。
也许我们只需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和一份坦诚的爱,用自己的生命去感谢曾经帮助过你的人;用坦诚的爱心去帮助需要你帮助的人。奉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用真爱回报社会,用真心帮助他人。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人生是一趟苦旅,用爱的大伞撑起,装着我们共同的感动,盛着我们共同的欢笑,爱需要复制,爱心需要粘贴。
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
我相信,滴水之恩也能得到涌泉相报。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桓台县唐山镇中学
田晓颖 指导教师
张泉海
第四篇:关心他人,奉献爱心
“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德育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爱、懂得爱、珍惜爱、理解爱、奉献爱,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孝敬父母、善待亲友、友爱同学、关爱周围的一切。
【活动准备】
要求学生收集“关心”或“回报”为话题的材料或身边事例。【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以《爱的奉献》引出班会主题。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我们要学会关心、关爱别人,时刻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无私援助的手,做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奉献的人。本次班会的主题就是“学会关心,奉献爱心”。
二、学生分小组发言交流同学之间关心他人的感人事迹,畅谈关心和回报
1、如: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学生描述内容,作自由发言。
(描述:这描述的是儿子幼年时,母子俩在饭桌前吃饭。妈妈将一条鱼分成鱼头和鱼身两份,将鱼头放在自己的饭里,而把鱼身夹给儿子,微笑着,脸上流露出对儿子万般的慈爱,儿子也对着妈妈天真地笑着。许多年后也同样在饭桌前,所不同的是妈妈已经是两鬓苍苍,年老力衰,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仪表堂堂,他也正如母亲当年分鱼一样,他满脸堆笑地把鱼头夹给妈妈,说:“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已是风烛残年的母亲沉着面孔,望着含辛茹苦拉扯大并曾给予无限慈爱的儿子,眼里闪动着点点辛酸的泪光,心里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2、小结
丰富深刻含义:①儿女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②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④世上只有妈妈好;⑤只要我们多奉献一点爱;⑥传统的孝顺父母;⑦对社会的尊老敬老。⑧关心集体,关心社会。
三、学会关心
(请学生说说身边的故事和感想)
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一谈关心自己的问题。①关心自己的身体;②关心自己的学习;③关心自己的品德培养。
关心别人,从身边做起:有事晚归给家里挂个电话,免得家人牵挂;父母生日送张贺卡;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洗碗、扫地、拖地等。教师节对老师说声节日快乐;同学有忧愁的时候,送去真诚的慰藉。关心班级,为集体争光。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3、请一位同学朗读《学会关心别人》 扶老携幼,情满街巷。盲聋病残,爱心不忘。同学之间,友爱献上 做人莫忘,尊师敬长。他人有难,尽力相帮。助人为乐,品格高尚。
四、教师总结
关心是细小的。它,可以是一个微笑 ;可以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可以是共同进退中传递的一个眼神;可以是你为生病的父母奉上的一碗热汤;可以是朋友在迷惘时你即时的点拨;可以是你献出的一滴血,捐出的一分钱。
关心又是宏大的。它对一些高尚的人而言意味着一生的奉献,以至生命的付出。那种浩然之气长流世间,千百年来恩泽无数的人。而每个平凡的人的微小的关爱汇集在一起的力量,也是威力无穷的。它可以使洪水却步,山火熄灭,死神逃离。
关心是付出,关心更是收获。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你的关心引起了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并增强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第五篇:帮助他人
帮助他人
读经: 利未记19章9-15节
金句:在你们的地收割庄嫁,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利未记19章9节
《圣经》不止一处经文提到要顾念穷人,恩待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旧约的律法里边隐藏着神对弱势族群、对无助之人的爱和怜悯,困苦人和穷乏人是神特别眷顾的,要善待弱势,要爱他们,正如神拯救我们,爱我们一样。
《诗篇》第9篇18节,经文说:“穷乏人必不永久被忘,困苦人的指望,必不永远落空。”神不忘记穷乏人的需要,不忘记困苦人的哀求;祂为困苦人伸冤,为穷乏人辨屈。神为困苦人预备恩惠,又垂听穷乏人的祷告,要保护他们,搭救他们。
有时候神藉着我们身边的人的难处,试验我们的爱心,给我们分享的机会。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形的时候,心里不要作难,而要把它看作是神给的机会,是神给的特权。《诗篇》41篇第1节,经文说:“眷顾贫穷的有福了。他遭难的日子,耶和华必搭救他。”
弟兄姐妹,要预备、要劳力,亲手做正经事,就可以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要记念社会上缺衣少食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要与弱势的人、贫苦无依的孤儿寡妇一起分享神赐给我们的恩典,并且使他们在神面前欢喜快乐。
在社会上穷人经常受人羞辱,被人遗忘,但在神的眼中却看他们是宝贵,神怜悯他们,总不忘记他们。
第三世纪教会里有一位执事圣·罗伦斯,他非常慷慨,尤其是对穷人,他住在罗马帝国的阿拉贡这个地方。有一次,在大逼迫时,有人告诉他必须将一些教会的珍宝拿来献给某位罗马官员,才能免除这场逼迫。结果他带来的尽是一些穷苦、残疾,被人轻看的社会底层人世,他说:“看,这些人就是教会的珍宝。”
穷人不是被人轻看、任人践踏的,而是要周济、帮补。《箴言》19章17节,所罗门说:“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今天在这个世界上不幸的人很多,生活在贫穷线底下的人也很多,神要我们去爱他们,把神给我们的祝福带到他们中间与他们分享。
《箴言》3章27节到28节,所罗门说:“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你那里若有现成的,不可对邻舍说,去吧,明天再来,我必给你。”如果我们当给而不给,是没有信心;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是没有爱心。千万不要抱着“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样的心态,好像事不关已。
帮助他人就是服侍上帝,我们承认:人性充满自私和自我,我们希望置身事外,不要惹上麻烦。我们从前也是这样,但如今我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并藉着我们神的灵,已经洗净、成圣、称义了。有句话说:耶稣改变过的心,就是关怀别人的心。
有一个故事说到:
一群推销员赶去开一场销售会议,大家约定让每人的配偶知道他们会准时回家吃晚餐。不巧,会议拖了一点时间,当他们抵达机场时已经有点晚了,大家手里拿着机票,冲进航厦,在走廊上快跑。
一位推销员不小心撞倒了一张卖苹果的桌子,苹果散落了一地,由于时间紧凑,闯祸的人没有留下来收拾残局,他们一伙人继续跑,终于他们登上了飞机,当一伙人上了飞机以后发觉少了一个人。
原来其中有一个人停了下来,回头一看那张被撞倒的桌子,他就动了慈心,他告诉伙伴们不要等他了,尽管去赶飞机吧,且让他们到达时告诉他妻子,他会搭下一班飞机回家。
他走回航厦发现卖苹果的小贩是一位瞎眼的小女孩,正无助的哭着,手不断摸着地板,四处寻找散落一地的苹果。
机场里人群川流不息,却没有人肯停下脚步来帮她。那个推销员就在小女孩身边蹲了下来,把苹果一个一个地拣回篮子里,并且帮她把桌子扶好。
他发现有几个苹果已经摔烂了,整理好以后,就从皮夹里拿出一些钱来送给小女孩说:“请把那些钱拿去,当做赔偿。你没事吧?”
小女孩哭着点点头,推销员继续说:“我希望没给你带来麻烦。” 说完就走了,小女孩却大声喊着:“先生”
那人停了下来,转过身来,心想是不是还忘了什么。小女孩问:“先生,你是耶稣吗?”
那人被小女孩这句问话所震憾,他不怔问自己:我是耶稣吗?
这是一篇网络文章,题目就是《你是耶稣吗?》。我不知道文章的主角怎么回答,但我知道若是我们能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不求自己的喜悦,我们就能更像耶稣。
《加拉太书》6章9-10节,保罗说:“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神喜悦我们无论在教会里、在社会上,都有乐于助人的好名声。祂愿意看见我们热情地接纳有需要的人,张手周济,伸手帮补。
主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太12:7)”。我们愿意去帮助人,是因为主的爱在我们里边,让我们有怜恤人的心。也许对某些人来说今年是他特别困难的一年,是他愁云惨雾的一年,若是我们愿意适时伸出援手,把爱和鼓励带给他,藉着爱心的帮助、慷慨的支援,就能减轻他的重担。
神把一些穷人放在我们身旁,让他们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是否错失了许多主所说“把这些事作在最小的一个弟兄身上”的机会。《以赛亚书》58章10-11节,神说:“你心若向饥饿的人发怜悯,使困苦的人得满足。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发现,你的幽暗必变如正午。耶和华也必时常引导你,在干旱之地,使你心满意足,骨头强壮。你必像浇灌的园子,又像水流不绝的泉源。”
《马太福音》25章34-46节,主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阿,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
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因为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渴了,你们不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不给我穿。我病了,我在监里,你们不来看顾我。
他们也要回答说,主阿,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体,或病了,或在监里,不伺候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那些义人要往永生里去。”
《路加福音》记载: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且狗来舔他的疮。这个财主死了以后他在阴间受痛苦,财主在阴间受痛苦不是因为他很有钱,而是因为他心里没有从神来的爱,他只知道天天奢华宴乐,却不愿意帮助一个讨饭的拉撒路。
《申命记》15章第7节,经文明说:“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无论哪一座城里,你弟兄中若有一个穷人,你不可忍着心,攒着手不帮补你穷乏的弟兄。”所罗门说:“富户穷人在世相遇都为耶和华所造(箴言22:2)。”
有钱人是人,穷人也是人,每个人在神眼中都是尊贵的。没有人喜欢活在贫穷线底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个穷苦起来一定有他的困难。神喜悦我们心存怜悯,愿意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用开阔的心胸去帮助他,分担他的重担。
神喜悦我们以祂的爱去拥抱那些最需要关爱的人群。祂给我们财富,是要我们慷慨解囊,周济穷困,让人从我们身上看见耶稣。
孙大中听过这么一个见证:一位宣教士在贫困地区服侍,他很想要帮助当地的穷人,用什么想法呢?他把一些小猪寄养在穷人家里,然后呢,送给这个家庭一笔钱,要这个家人呢,好好地养这头小猪,以后这头小猪养大了,卖了钱再还他。
或许我们没有太多的资源,但是我们能为穷人想办法,别人不在乎你是谁,也不在乎你拥有什么,而在乎能不能从你身上感受到那份从神来的爱和关怀。有些需要我们一个人不能满足,怎么办呢?找伙伴一起来。《马可福音》第2章记载:“过了些日子,耶稣又进了迦百农。人听见他在房子里,就有许多人聚集,甚至连门前都没有空地,耶稣就对他们讲道。有人带着一个瘫子来见耶稣,是用四个人抬来的。因为人多,不得近前,就把耶稣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顶,既拆通了,就把瘫子连所躺卧的褥子都缒下来。”这个瘫子最后得了医治,他拿起褥子回家去了。
弟兄姐妹,心中有爱,就不愁没有助人的办法。愿我们都能找到帮助人的途径,愿主把祂的爱丰丰富富地浇灌在我们心里,向我们施恩,用祂的大能成全我们心中所羡慕的一切良善,使我们有力量去帮助别人。愿我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祂喜悦,在一切善事上多结果子。叫荣耀、称赞归与神。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你要我们常常想到别人,你乐意使用我们作你手中赐福的器皿,作你恩典流通的管子。你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很多时候我们给不出去,因为我们信心不够,帮助我们常常从你的话语得着激励。求主坚固我们手所做的工,叫我们经历你的信实,看见你的荣耀。祷告祈求奉靠救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