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下期语文古诗文测试题
八年级下期语文古诗文测试题
1.《酬乐天扬州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被后人赋予新意,其中表现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千古名句是。
2.《行路难》中表现诗人欲行无路,心绪茫然的句子是。
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集中表现苏东坡领悟人生哲理的豁达襟怀的句子。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联想奇妙,比喻新颖贴切,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
5.《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6.《茅层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7.《饮酒》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居生活闲适的诗句是。能解释诗人安然隐居的原因的句子是。
《己亥杂诗》中表现龚自珍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8.《岳阳楼记》的作者是,文章以 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 ” 的政治抱负
9.欧阳修的千古名篇《 》以“乐”为全文主线,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怀和 的政治思想。
10.《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他是 之一
11.《满井游记》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他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倒合称为“
”
12.罗曼·罗兰的《 》叙述、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 的精神。
13.对下列诗句翻译、解释或分析欠妥的一项是()(3分)A、“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意思是山间气氛黄昏时最好,天空的鸟儿相互结伴回来。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即“落花”,这两句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已辞官,但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仍是一样地关心。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句中意思是四处寻找君主却不见,雪地上只留下了马蹄的印迹。D、“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以游者相乐”这段文字正面写鱼,侧面写水,虽无一字写水清,但读者能处处体会水的明静清澈。14.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天山共.色(一样的颜色)水皆缥碧..(青白色)猛狼告奔.(指飞奔的马)鸢飞戾.天(至)B、不知何许..人也(什么地方)造饮..辄尽(制造饮酒)期.在必醉(期望)曾不吝情去留..(或去或留)C、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不以千里马称.也(著称)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D、无从致.书以观(得到)弗之怠.(懈怠 援.疑质理(提出)录毕,走.送之(跑)15.文学放飞(3分)
你游过西湖吗?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尽了西湖的自然美景。其中的岳飞坛有一幅出名的对联,请根据你的课外积累,将这一名胜的对联写出来。(也可写本地名胜和对联)地名:(名胜)对联: 16.清朝有个李知县,常依官仗势,欺压百姓,本来贪心很重却硬充清廉,某年春节,他在正房门贴出一副春联标榜自己,联曰:“爱民若子;执法如山。”这春联一贴出,即遭到众人的非议和指责。有人暗为这副春联加了个长尾巴,变为:。17.在下面的成语中,活跃着一只只动物,组成了一座有趣的动物园。请在括号中写出动物的名称。(2分)(做对四个就给2分)
狼()为奸 一箭双()初生之()凤毛()角 一丘之()兔死()悲 阅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1一15题。(12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字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18.古仁人之心. 19.微.斯人 20.至于负.者歌于途 21.杂然而前陈.者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2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3.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24.甲文中的“进”是指 “退”是指。乙文中的“丝”是指,“竹”是指,二者合指。(3分)25.《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 着眼于“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 和 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3分,每空一字)26.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分)
(二)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12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27.本文作者是
代文学家。(2分)2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佁然..不动()
(2)悄怆..幽邃()(3)斗折..蛇行()
(4)往来翕乎..()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2分)
29.写鱼儿自由轻灵的游动姿态的句子是: 30.表现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31.作者在发现小石潭的过程中用了一连串的准确动词,请依次列举出来。(2分)
3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这一句写了潭水之源的神秘莫测,其中有何深意?(2分)33.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小石潭的独特之外,试分析作者为它作记的原因。(2分)(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置22—24题。(6分)终不知车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輗析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认为绐⑤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①越:越国。②“辐(fú)”与下文的“輗”、“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③诸:相当于“之于”。④相属:一个接着一个。⑤绐:dài欺骗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34.辐腐而轮败. 35.以为车固.若是 36.效.而为之者相属
37.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翻译下列句子。(2分)38.舟载以归而夸诸人。39.乃寇兵侵其境。
40.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2分)
41.《马说》是
(朝代)著名文学家
(作者)的一篇文章。文章表达了作者对
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42.“说”是古代的一种
,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43.骈死于槽枥之间: 44.不以千里称也: 45.一食:
46.故虽有名马:
47.虽: 48.奴隶人: 49.外见: 50.且: 通假字(解释)48.才美不外见: 49.食之不能尽其材: 50.其真无马邪: 5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5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5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5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5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5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5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 58.全文的主旨句是:世有伯乐,后有千里马。59.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60.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1.遐 慷慨 济
2.规模 轻敏快捷的样子 迫近人聚居的地方 靠近情趣 沙漠 连绵的雨 大约 虽然如此,那么 雾气 猛,强有力 3.“具”通“俱” “属”通“嘱” “羞”通“馐” “直”通“值” 4.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⑤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1)范仲淹 作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醉翁亭记 与民同乐(3)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4)明 袁宏道 公安三袁(5)《名人传》 贝多芬 顽强奋斗 6.C 7.B 8.地名:(名胜)岳飞坛 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9.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为其山乎 10.狈 雕 犊 麟 貉 狐 鸡 骥 11. ①心. 思想感情 ②微. 没有 ③负. 背 ④陈.
摆放 12.①不因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② 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13.“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乙文中的“丝”是指 弦乐器,“竹”是指 管乐器,二者合指 音乐。14.《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
于“ 乐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 醉 和 乐 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6.唐 柳宗元 17.(1)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2)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3)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4)往来翕乎..(轻快敏捷的样子)18.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9. 隔 闻 伐 取 见
20.回首自己的人生境遇,面对前途和未来,正如这不可知的潭的源头,渺茫而遥远。21.小石潭景色美丽而凄清,这与作者被贬郁闷而又故作解脱的闲情意趣和谐一致。这正是作者为小石潭作记的原因。22.①辐腐而轮败. 破败 ②以为车固.若是 原本 本来 ③效.而为之者相属 仿效 模仿 ④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理睬 23.(越人)用船把破车装载回去,并在众人面前夸耀。② 等到敌军侵犯他们的国家。24.不能机械地模仿,做事应肯动脑筋。(2)要听取他人的正确建议,不要一意孤行。
41.唐代
韩愈 统治者 43.议论文体43.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间。
48.“ 见 ” 通“ 现 ”,显现、表现。49.“ 食”通“饲”饲养;“ 材 ” 通 “ 才 ”,才能。50.“ 邪 ” 通 “ 耶 ” ,表示疑问,相当于“ 吗 ”。5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5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5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54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57.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58.世有伯乐,后有千里马。59.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6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第二篇:人教版2014学下期期中测试题八年级语文试题
人教版2014学下期期中测试题
C、有坚定意志和刻苦精神,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D、学习语文,除了要扩大阅读量,课内外多练习写作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十分重要。
6、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3分)
(新华社8日电)为方便社会公众了解公益慈善、参与公益慈善,树立公益慈善的公信力,重庆市慈善总会宣布,重庆正式建立慈善信息公开制度,今后将每月在网站上逐笔公开接受捐赠的详细情况。
据了解,重庆市慈善总会信息公开制度规定,将对筹募方式、捐赠款物的接受情况、救助项目、救助对象、救助审批程序、捐赠款物使用情况、回馈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的方式、财务审计情况等八个方面进行全面公开。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慈善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从人们对“中国首善”陈光标“高调行善”的批驳,到“郭美美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大众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偏差可能是重庆此举的原因之一。该人士还呼吁大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慈善事业,无论涓涓的细流还是奔涌的大河,只要能滋润干涸的土地,这就是善。
(17、综合性学习(12分)
某班同学在完成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的过程中,收集到如下几则材料,请按要求回答。
材料一: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竞一时没有反应。(史铁生《我与地坛》)
材料二: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周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诘责(jí)绯红(fěi)不逊(xùn)禁锢(gù)颔首(hàn).....B.解剖(pō)粗糙(cāo)畸形(jī)广袤(mào)胡髭(zī).....C.文绉绉(zhōu)尴尬(gà)黝黑(yǒu)教诲(huì)瞥见(piē).....D.庶祖母(shù)一咎咎(lǐu)眼翳(yì)滞留(zhì)锃亮(zhèng)......
2、下列成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鹤立鸡群气宇轩昂深恶痛疾翻来覆去美其明曰B.抑扬顿挫冥思遐想油光可鉴五彩斑斕颔首低眉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烂造茂污纳垢由然而生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盛收微不足道无可置疑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不但活泼开朗,单是那浑身雪白的衣衫,在一片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感。....B.这间教室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几十名学生只能正襟危坐在里面上课。....C.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出现了炼钢技术,这是无可置疑的。....
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亲》)
D.在他身边的是一个矮矮胖胖的茁实小伙子,大概是二十二三岁的样子,一见陌生人两腮就
材料三:母亲每天回到家里的时间,总在七点半左右,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
红起来,嘴里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支光的灯光吊在头顶,奏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梁
4、下列对课文和人物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晓声《母亲》)
A.俄国传记作家茨威格用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了大文豪列夫·托尔斯
材料四: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
泰的肖像画,并揭示了其深邃卓越的精神世界。
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车行《母亲》)
B.《藤野先生》一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1)以上四则材料,没有体现母亲辛劳的一则是(2分)的母亲》均出自此本散文集。
(2)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名言、俗语或诗句。(2分)
C.《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信中着重对“奇山异水”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并
流露出作者的主观感情。
(3)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D.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作者对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是极为反对
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的,所描写的五柳先生是一个行为随便不拘,穷困潦倒的人。
母爱是,;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母爱是。
A、每当我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4)随着年龄增长,“母爱”变得有时难以理解,很多同学认为和母亲产生了代沟,针对这
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
种现象,你怎么劝说你的同学呢?(4分)
B、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一目了然的增长。
我这样劝说: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8、古诗文积累(10分)①,松柏有本性。(《赠从弟》)②念天地之悠悠。(《登幽州台歌》)
③ 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怀旧空吟闻笛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杜牧的《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⑦真正的知己,哪怕远隔天涯,也会心心相印,如同近在咫尺,正如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所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录毕,走送之()(2)俟其欣悦()..⑬ 同舍生皆被绮绣()(3)腰白玉之环()..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⑪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⑫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1、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余幼时/即嗜学B.益慕圣贤/之道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若神人 12.第②段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作者的________ 作对比,体现作者______的精神追求。(2分)13.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请结合实际,谈谈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黑辫子和红绒鞋(18分)
①时间会风化记忆,风化情感。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我已经度过了最宝贵的年华。今天,当我步入了不惑之年时,我始终铭记着一位影响我人生轨迹的人.她就是我的姐姐,一位淳朴、平凡的山区妇女。
②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故乡坐落在宁夏西海固地区一个山旮旯里。我们兄弟姐妹6人在那块小天地里,从童年时代就见识了生活的艰辛。记得有一年冬天,终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懂事了。我们用尽好言好语安慰奶奶,并且和大人们一道严守着病情的“秘密”。一天深夜,奶奶几次艰难地唠叨:“嘴里发苦啊!想吃点清口的东西!”父辈们个个囊中空空,只好分头去借。这时候的姐姐已经是16岁的少女,她留着两条又黑又长又粗的辫子,那是她从小就非常珍爱的。第二天一早,她背着家人偷偷地在磨坊里把辫子剪掉了,双手捧着它跑进了离村子几十里之遥的供销社土产收购站。
③两条乌黑的辫子放进了称碎铜烂铁的秤盘里,她换回了两瓶罐头。可是姐姐的孝心终于没能挽留住祖母的生命。
④1975年初冬,我在辍学多年之后重新走进了中学课堂。然而,贫寒的家境使我无法住校上课,我只好顶着晨曦和夜幕在崎岖的山道上来回奔波。一天放学后,铺天盖地的雨雪封住了去路,但饥肠如鼓,我只好踩着泥泞往回赶。当跑进家门店,两只鞋里全是泥水,母亲急忙端下刚刚做完晚饭的铁锅,把我那双湿淋淋的布鞋放在灶膛里烘烤。第二天清早,鹅毛大雪仍在纷纷扬扬,当我端锅取鞋时,鞋已不复存在,只有化为灰烬的鞋子的模样。正在我难过流泪之时,即将要出嫁的姐姐拿出了她心爱的一双红条绒鞋让我穿上去上学。红色的条绒鞋在那白色的世界里分外耀眼。快要走进学校时,我突然意识到这红鞋即将给我带来“灾难性”的羞辱,为避免同学们的讥笑,我将姐姐最喜欢的红条绒鞋埋在了雪地里,赤脚走进了教室。谁知放学后,我在茫茫雪海里双手不停地扒开厚厚的积雪,苦苦地寻觅,最终也未能找到。当我忐忑不安回到家中请求姐姐宽恕时,姐姐反倒平静地说:“人一辈子要丢失很多的东西。只要丢得值得,就不用伤心。”其实,这双鞋在姐姐眼里,犹如芭蕾舞演员珍惜的红舞鞋一样,平日里她自己也轻易不肯穿。
⑤后来,我走出了大山,姐姐也由少女变成孩子的母亲。我们姐弟从此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环境里。那两条乌黑的辫子和一双红绒鞋却一直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么多年来,14、请找出作者概括姐姐形象的一句话写在下面,并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3分)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件事的内容。(4分)
①②
16、全文语言描写不多,但从“姐姐”所说的话来看,似乎蕴含着人生哲理。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人一辈子要丢失很多的东西。只要丢得值得,就不用伤心。”
⑥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钱别校书叔去》里表示愁难消除句子是:。母病倒了,医生诊断是晚期肺癌。父辈们悄悄地流泪了。年小的孩子们仿佛在同一天里都变得
译文:当时的情形还常常在脑海里闪现。
译文:
17、文章的标题和文章的内容,为什么反复强调辫子的“黑” 和绒鞋的“红”?请选择正确的一项。()(3分)
A.来自作者真实的记忆。
B.用鲜明色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突出姐姐的优秀品质。C.用鲜明的色彩,象征姐姐美好的形象。
D.辫子本来就是黑的,绒鞋本来就是红的,这是写实的方法。
18、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有谁像文中的“姐姐”一样,影响了你的不生轨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4分)
(二)把石头背上山(22分)
查一路
①城中有个三台山公园,树木青葱,满山苍翠,兼有莺啼鹂啭,是个晨练的好去处。我和老张就是在此处认识的。
②看他第一眼时,他正背着一块石头拾级而上,我感到惊奇,五六十岁的年龄,锻炼的强度还这么大,受得了么?忍不住,我问他,爬山已经让人气喘吁吁了,您还背个石头?③他诡秘一笑,想知道为什么啊,等有一天我把石头背上山顶才告诉你。
④我为了解开悬念,每天早晨欣赏老张背石头。看着老张浑身流汗,一步步吃力向上爬,心就想:这是何苦啊?
⑤老张的样子和从前小说描写工人的形象很相符,脸是古铜色的,四肢粗壮,胸肌发达,虽然上了年纪,两鬓斑白,可是肌肉仍然粗壮饱满。一问,果然是工人。他说他是农药厂下岗的,目前开个三轮电瓶车给人运货,但不是天天有活干。他说,儿子在外地工作,他得把自己和老伴照顾好了,才是对儿子最大的支持。
⑥把一块五六十斤的石头背上山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一般情况是,老张把石头背上山腰,就已经累得不行。我赶上的时候,把他的石头接下来,放在山道的一边。等我们上了山顶,在山顶的凉亭坐一会儿,下山时,他再把石头背下去,第二天清晨接着往上背。
⑦每天的山岚雾霭中,太阳一点点地爬起来,我拾级而上,跟在老张后面,为他加油鼓劲……很想推他一把,或者帮他抬一下,可是老张说,那么搞就没有意义了。⑧老张很倔强,石头更顽固,越是往上爬,它越是以更大的压力压迫老张。
⑨日子像流水一样不紧不慢地流走,老张的进步也是明显的。石头摆放的位置,节节攀升,直逼山顶。老张喘气也渐渐平缓。我鼓励他,胜利在望!老张说,现在多流点汗,以后麻烦就少了。
⑩事情并不按预料发展。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老张突然就不来了。看着摆在山脚下的石头,我想,老张是不是放弃了?胜利在望,为什么放弃呢?有时候,我花一个早晨等老张,仍然不见他的影子。
(11)几天前的一个早晨,老张兀然坐在山顶上凉亭下的条凳上,冲着我笑。他的脚边是那块石头。一个月不见,老张瘦了不少,他说妻子住了一个月的院,他服侍了一个月,还上了趟九华山求菩萨,妻子才出院。此刻,老张是快乐的。整个三台山的早晨,都被老张的笑声感染。
(12)老张用脚磕磕脚边的石头,呵呵地笑着,不晓得怎么搞的,好像菩萨在助我,我今天早晨一背就把它背上来了。
(13)关于背石头上山顶的秘密,和老张的妻子有关。妻子瘫痪在床二十多年,一直是老张背上背下,背进背出,原来住在平房里倒也无妨,可是两年前平房拆迁了,他租了一个一楼暂住。还迁房安置在三楼,眼看还迁房快交钥匙了,这给他出了个难题,自己年龄大了,还得把老伴背上背下,因为他一直有个习惯——用轮椅把老伴推着在阳光下走走,这对她的身体有好处。(14)于是,半年前,他拿块石头来练,背石头上山顶,在他的预想中,这是背着老伴上下楼的模拟和提前练兵。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把石头背上山顶,这样背起老伴上下三楼就没有问题。
(15)这个清晨如此美好,晨风,绿树,旭日,朝雾……这一切都围拢和包裹着晨练的人们。(16)眺望远处烟波浩渺的长江,我们谈着世间的真与善。老张憧憬着搬了新家后,还能像以前一样,把妻子背上背下,推着妻子的轮椅,在阳光下散散步。
(17)风在山顶上吹来吹去,只有石头在幸福中静默。(选自2012年第8期《散文》)
19、从全文来看,标题“把石头背上山”有何含义?(4分)
20、文章第一段写三台山清晨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21、下面句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请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老张很倔强,石头顽固,越是往上爬,它越是以更大的压力压迫老张。
(2)整个三台山的早晨,都被老张的笑声感染。
22、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老张是一个怎样的人?(6分)
23、这篇文章的结尾十分巧妙,这样结尾有何妙处?(3分)
四、作文(55分)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任选一个完成。
24、(1)我们的生活是由一个又一个日子组成的。寻常的日子似乎平静无波,单调无奇,但生活中总有一些日子会注定因为一些不寻常的事、不寻常的人,牵动我们的情感,撞击我们的心灵,深深地镌入我们生命的年轮。
请你以“一个让我(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有人说:“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亲爱的同学,你对信任有什么理解呢?请你以“信任”为题目,记录生活中的故事,抒写自己的人生感悟。
要求:①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②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人教版2014学下期期中测试题八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一、1、(3分)C2、(3分)B3、(3分)B
4、(3分)C5、(3分)C6、(3分)(1)重庆慈善信息公开,将每月公开所受捐赠。(字数超限不得分)
7、(12分)(1)(2分)材料一(2)、(2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3)(4分)略(4)(4分)人称、语言得体
二.
8、(1)岂不罹凝寒(2)独怆然而涕下(3)身世浮沉雨打萍(4)到乡翻似烂柯人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9、(4分)(1)跑(2)等待⑬同“披”穿⑭在腰上佩着
10、(4分)⑪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⑫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11、B(2分)
12、(2分)缊袍敝衣(粗袍敝衣)不畏生活艰难刻苦读书
13、(3分)例: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三、现代文阅读:
(一)(18分)
14、(3分)“她就是我的姐姐,一位淳朴、平凡的山区妇女”(1分)作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全文中心,引出下文的叙述。(答出两点即可,但引出下文必答。)
15、(4分)(1)姐姐用心爱的黑罐头为奶奶换回两瓶罐头。(2)姐姐为我上学献出心爱的红绒鞋。
16、(4分)(1)人生中有所失,也有所得,不必耿耿于怀;(2)人生中不能斤斤计较一时的得失;(3)失去的东西有可能换回其它有价值的东西。(答两点即可)
17、(3分)(B)
18、(4分)能写出人物(1分)概括出主要事件(2分)语言流畅(1分)
(二)(22分)
19、(4分)标题的表层含义是老张把石头每天从山脚背到山上;深层含义是指老张希望搬家后每天背老伴上下楼,从而背起家庭的幸福。(各两分)
20、(4分)交代了晨练的背景和老张相识的原因;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推动情节发展,引出故事的主人公老张。(任意答两点即可)
21、(4分)(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0、5分),赋予石头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形象地(0、5分)写出了老张背上的石头越来越重(0、5分),突出老张每天背石头上山的不易和艰难(0、5分)。
(2)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台上的早晨回荡着老张的笑声,表现老张把石头背上山后的快乐和幸福。
22、(6分)(1)每天把石头从山脚背到山上,看出老张是一个有毅力、执着、倔强的人;(2)还去求菩萨保佑,他每天练习背石头就是为了搬家后被瘫痪的妻子上下楼,看出世一个老张重视夫妻感情,心地善良的人。(性格2分,举例1分,答对两点即可。)
23、(4分)结尾,照应开头;深化主旨,突出平凡人的幸福就在默默的付出中;景物描写引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任答两点即可)
四、24、作文:略
重庆市110中学2012----2013学下期
八年级语文半期试题题答卷
15、(4分)①②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6题每题3分)
1、()
2、()
3、()
4、()
5、()6、16、(4分)7(1)(2分)是。(2)(2分(3)仿写(4分)母爱是;
母爱是。
17、(3分)()(4)(4分)我这样劝说:
18、(4分)
(二)(22分)
8、(每空1分)(1)①②
19、(4分)③④⑤。⑥。20、(4分)⑦ “,”
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
21、(4分)(1)
9、(4分)(1)(2)(3)(4)
10、(4分)⑪ 译文:
⑵译文:(2)
11、(2分)()
12.(2分)_____________ 作对比,体现作者___________的精神追求。
22、(6分)13.(3分
23、(4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18分)
14、(3分)
第三篇: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期古诗文默写填空1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期古诗文默写填空
姓名:班级:
一、根据原文默写:
(1)塞下秋来风景异,.(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3)斯是陋室,__________ _ 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相伴过年华。
(5)________ __ ____,苦嫌鹦鹉语声娇。
(6),二十三年弃置身。
(7),到乡翻似烂柯人。
(8)沉舟侧畔千帆过。
(9)今日听君歌一曲。
(10)春蚕到死丝方尽。
(11),夜吟应觉月光寒。
(12)相见时难别亦难,(13)蓬山此去无多路。
(14),出门俱是看花人。
(15)爱惜芳心莫轻吐。
(16),小桥流水人家。
(17),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
(18),衡阳雁去无留意。
(19)无丝竹之乱耳。
(20),怅望青田云水遥。
(21)长江悲已滞。
(2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2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瞬息万变(sùn)招徕(lái)阿谀(ē)璀璨(càn)B.分道扬镳(biāo)安谧(mì)逶迤(yǐ)倔强(jiànɡ)
C.拈轻怕重(niān)豢养(huàn)贿赂(lù)砭骨(biǎn)D泰然处之(chǔ)斟酌(zhuó)诅咒(zhǔ)矜持(jīn)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刚过了几天_________的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②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_________的预言。
③年轻的父母们不可对自己的孩子一味_________,这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
A.清静 正确 溺爱B.清静 准确 宠爱C.清净 正确 宠爱D.清净 准确 溺爱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河堤(tī)拱桥(gǒng)饮涧(jiàn)池沼(zhǎo)B、豁亮(huò)匀称(yún)椭圆(tuǒ)鸟瞰(kàn)
C、漕运(cáo)田塍(shâng)微薄(bó)菜肴(yáo)D、情愫(sù)沟壑(hã)天堑(qiàn)擅长(shàn)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安装千态万状残损鲜花簇拥B、孩提行影不离浸溢流连忘返
C、陪伴出尘脱浴简陋潸然泪下D、摧毁瑰丽多彩雕啄错落相连
5.与下面两句话的含义最接近的成语是()
西谚有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巴黎这座世界文明的繁华之都的出现又何尝是一日之功呢?
A、日积月累B、计日程功C、天长地久D、来日方长
6.下面的句子中有两个病句,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②这一问题已经导致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③我国正在制定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④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1)______句,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句,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⑴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⑵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⑶ 石拱桥的桥洞呈弧行,就像虹。()
⑷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8.古诗文中含有桥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句,并注明作者或出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在横线上填写一 个句子,使之与前后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的排比句。(2分)
坚忍是到达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蚌忍受着沙石的打磨,把晶莹的珍珠留给明天。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0分)
(一)阅读《轻放》一文,完成 20~24 题。(19 分)
轻放
⑴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 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⑵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 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⑶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⑷我笑,“可不是人 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⑸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便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
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⑹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⑺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⑻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⑼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⑽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⑾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20.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语段中两次出现“光明使者”,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第⑸小节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含义。(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江三峡和三峡工程
①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长河,它的源头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
②当长江流至四川东部的奉节时,便冲开崇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雄伟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市南津关,跨五县市,全长200多公里。三段峡谷各有特色:瞿塘峡________,巫峡________,西陵峡________。三峡两岸重峦叠嶂,形态各异,船行其中,一会儿山色全阻,一会儿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③瞿塘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三峡中最短,但是景观最雄伟壮观。江面在此非常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100米,两岸断岩峭壁犹如刀砍斧削,海拔高度多在1000米~1500米左右,山峰高出江面几百米,从两岸俯视就如船行驶在地道中一般。瞿塘峡文物景观多而集中,峡口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沿江而下有粉壁墙、孟良梯、倒吊和尚、犀牛望月等景,还有惊险万状的古栈道、古代巴人的悬棺、大溪文化遗址等。
④巫峡,西起重庆大宁河口,东止巴东县的关渡口,全长45公里,是长江三峡中长而整齐的一峡。巫峡中的人文景观非常多,最引人注意的则是屹立于两岸的巫山12峰,其中最为秀丽的就数神女峰,诗句“神女应无恙”即是指此。⑤西陵峡,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三峡中最长的一峡,自古以来一直以滩多水急著称,全长66公里,峡内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等。今天的西陵峡大部分已经成为葛洲坝平湖库区,船行驶在西陵峡中感觉非常地平稳和舒适。
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建成后全坝长1983米,最大坝高为185米,最高运行水位175米,总蓄水量393亿立方米,是具有发电、防洪、航运等综合效益的水资源多目标开发工程。
⑦工程总装机容量1820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相当于十座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三峡大坝建成后,我国每人每年
将可以增加用电70度。
⑧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控制上游进入中下游平原的洪水,遇百年一遇的洪水,可控制荆江河段的流量在安全范围内,是解除长江中游洪水威胁,防止荆江河段发生毁灭性灾害最有效的措施。
⑨三峡工程建成后,水库回水形成660公里长的深水航道,可改善重庆以下的航道条件。船舶的运输成本可明显降低,运输效率明显提高,将大力加速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
1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世瞩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三个词是从第②段里摘出来的,请你结合第③④⑤段,将它们还原在横线上,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A.幽深秀丽B.滩多水急C.雄伟险峻
15.仔细阅读第⑦段,说说这一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余秋雨先生说,在中国,如果要选择旅游胜地,三峡是最应该去的。因为三峡有厚重的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根据积累回答下列问题。
(1)重庆奉节白帝城能让你联想到哪些相关的历史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与三峡相关的古代诗歌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人类的探月之路
①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把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之后,人类便开始闯入太空并着手探测月球。
②美国和苏联曾展开了一场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科学技术竞赛。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这些探测器或逼近或登陆月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21个探测装置。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的成果。这一年先后有12名宇航员踏上月球,并向地面带回440公斤的月岩样品。
③1972年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以后,由于探月活动耗资巨大,月球探测一度有所降温。然而,人类还是抵挡不住月球独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诱惑,再加上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进一步探测月球的可能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月球。
④美国于1986年提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并在1994年和1998年分别发射了两个探测器。其中,1998年1月发射的以绘制月球表面地形图、分析月球地质结构和寻找月球存在冰或水证据等为目的“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于1999年7月完成使命。
⑤美国还于2006年4月提出一项撞击月球南极的计划。美宇航局希望这一项目能成功找到月球存在水的证据,以利未来宇航员登陆月球并建立长期基地。这一项目将利用美宇航局计划于2008年10月发射的“月球环形山观测与感知卫星”来撞击月球。
⑥2003年9月27日23时17分(北京时间28日7时17分),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顺利升空,于2006年9月3日成功撞击月球,标志着欧洲探月活动正式开始。
⑦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制订了三阶段的探月计划,前两个阶段主要是绘制月球全图、发射月球车采集月球岩石并运回地面进行分析,以确定矿物含量及矿藏所在地。第三阶段则是在2010年后建立月球基地。此外,中国、印度和日本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探月计划。
⑧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1月7日,中国国家航天局
宣布,“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标志着绕月探测的工程目标基本实现,中国具备了对月球进行探测的能力。
17.到目前为止,美国探索月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认真阅读第③段,说说人类探月“一度有所降温”和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月球”的原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俄罗斯、中国、印度和日本实现了“探月”工程没有?请你说出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中国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的国度,请你列举出两个与月亮相关的传说。
21.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港报》发表评论:嫦娥实现中国人时代梦想,舒广袖为中华舞。请你写一则标题新闻,然后写出一则新闻短评。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下期教学计划
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我继续担任八
(二)班语文教师,为了能够顺利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全书分为六个单元,分别为:咏物抒怀、道德修养、事理说明、小说之林、人生体验、精彩演讲。另外包括名著《水浒传》,语法简表等内容。
二、学情分析
八
(二)班上期期末参加考试40人,人平88分,尖子9人,优 秀19人,及格32人, 全县排第6名。本班学生比较活跃,大部分人学习语文兴趣浓厚,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不够努力,今后要加以引导和改变。
三、奋斗目标
本期八
(二)班语文要争取达到全县前5名,尖子14人,优秀26人,及格38人。平均分增加3-5分。
四、具体措施
1、做好教学常规工作。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严格落实好“四清”工作。
2、狠抓学生的书写和卷面等,引导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好基础知识。
3、认真落实好高效课堂,上好公开课,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加强学生的朗读和个人表演,增强语文的美感,激发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同时带动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紧扣课标和课本,多出卷子,多测试,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6、经常借文学名著给学生看,让学生掌握名著的基本知识,为中考做好准备。
7、作文每个学生至少详细辅导一篇。从立意、语言、结构、修辞等方面当面对学生进行讲解,让每个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教学进度
2.12----------------------2.26第一单元
2.27----------------------3.4第一次月考
3.5-----------------------3.18第二单元
3.19----------------------4.1第三单元
4.2-----------------------4.8语法和课外古诗
4.9-----------------------4.22期中复习和考试
4.23-----------------------5.6第四单元
5.7-----------------------5.20第五单元
5.21-----------------------6.3第六单元
6.4-----------------------6.10课外古诗、名著
6.11-----------------------7.1期末复习和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