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语文社戏测试题大全
第3课《社戏》导学练测资料包
一、课文导学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大抵di:大概,大都。 归省xing:回家看望父母。
怠dai慢:冷淡;客套,招待不周。 驳回:不允许(请求);不采纳(建议)。 凫f’u水:游泳。
潺潺ch‚n: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踊yng跃yuˆ:跳跃。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船篷p†ng:小林船上的覆盖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赤膊:光着上身。
疏疏朗朗:形容稀疏而分明的样子。 家眷ju„n:指妻子儿女等(有时专指妻子)。 皎jiƒo洁:(月亮)明亮而洁白。
屹yŒ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立着,常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踱duŽ来踱去:慢步行走。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7年起发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猛烈抨击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政府所迫害,南下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至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辞去中山大学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列主义理论。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其他革命文艺工作者一起同国民党官方文人及其文学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粉碎了反动当局的文化“围剿”。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并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杂文集。这时期的杂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对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文学团体;主编《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有多种版本的《鲁迅全集》行世。
2、相关知识:
这篇小说写于1922年10月,是作者在大都市中由看戏引起的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也是在大都市的作者对农村及其农民淳朴的品质的歌颂。关于社戏:
社戏的时间《社戏》中写道:“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又说,赵庄之所以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课文注释云:春赛即“春天举行的赛会”。据此,一般人认为,看社戏的时间是在春天。其实,这是不确切的。看社戏的时间应该是在初夏。其理由有三:
第一,《社戏》中说,我到外祖母家去,是在“扫墓完毕之后”。那么,浙江绍兴一带的扫墓是在什么时间呢?据《越谚·风俗部》云:乡下墓祭一年间共有三次,一是“拜坟岁、上元之前,儿孙数人,香烛纸锭谒墓”;二是“上坟,即扫墓也,清明前后,大备船筵鼓乐,男女儿孙尽室赴墓,近宗晚眷助祭罗拜,称谓上坟市”;三是“送寒衣,十月祭墓之名,亦
数人而已。”《越谚》的作者范啸风,别号扁舟子,绍兴城附近皇甫庄人。鲁迅的外祖父鲁晴轩中举后迁居皇甫庄,租赁的就是范啸风的房屋。他的话是可信的。另据周作人回忆:“周家墓祭的规矩,拜坟岁和送寒衣都只有男子前去”,而“清明上坟,规模就要大多了,不但是妇女同去,还因为要举行三献礼,有些旧排场。”把以上这些材料综合起来分析,《社戏》中所说的扫墓,是指清明上坟无疑了。又据顾铁卿所著《清嘉录·卷三》云:所谓清明上坟,并非仅仅指清明节那一天,而是“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那么,小说中所说的“在扫墓完毕之后”,当然应该是在夏初了。
第二,从《社戏》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看,也是在初夏。“碧绿的豆麦田地”,“罗汉豆正旺相”,这被称为“罗汉豆”的蚕豆,在浙东一带,是越冬植物,清明以后才开始结果,到夏季才能收割。能剥了煮着吃的时候,当然是在初夏了。另外,小说中还写道,看社戏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们,“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水果当然也只能到夏季才有。
第三,周作人在《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地方戏》中明确写道:“本文(指《社戏》引者注)中说:‘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这是题目的说明,但实际上这种演戏大抵是在夏天。”
根据以上理由可知,看社戏的时间应该是在初夏,而不是在春天。
社戏演出的内容小说中是这样记述的:首先是“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几个赤膊的人翻了一阵筋斗,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然后是“一个红衫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最后是老旦出台慢慢地唱。这究竟是一出什么戏呢?据徐淦《鲁迅和绍兴戏》一文考证,这是绍兴戏《游园吊打》。该戏叙述的是唐朝宰相卢杞陷害忠良,纵子作恶,终于被惩的故事。卢杞的儿子(剧中称为恶少)带了帮闲家丁到忠良朱文光家抢亲,被朱文光抓住打了一顿,直到写了服辩(悔过书)方才罢休。服辩词云:恶少抢姣姣;家丁惹祸苗;恶少下遭再来抢姣姣;家丁变猪变狗变阿猫。小说中被绑在台柱上的红衫小丑就是卢杞的儿子,那个花白胡子的就是忠良朱文光。
另据周作人回忆,小说中所写的社戏的内容,“是绍兴戏中精彩内容之一”,“帮闲引了公子去抢姣姣,结果吊打了写服辩了事,„„看过的人都不能忘记,„„虽然他不曾说出是什么戏文来”。这段回忆,与《游园吊打》的情节也是完全吻合的。【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这篇小说写了“我”十一二岁时从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孩子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獐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摆脱封建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文章脉络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和参与人。㈠环境:(平桥村)是我的乐土。㈡伙伴:伴我游戏。㈢乐事:钓虾、放牛。
第二部分(4-30):写到赵庄看祛工的全过程。(4-9)看戏前的波折。(10-13)看戏途中见闻、感受。(14-21)在赵庄看戏。(22-30)深夜归航。
第三部分(31-40):写看社戏后的余波。
三、写作方法
⑴成功地刻画了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在文章中,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形象。“最聪明”的是双喜当“我”看戏不成,“急得要哭”时,他马上想出“好主意”,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头,“我”很失望,他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安慰“我”;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他如大哥般体贴,如小领袖般善组织。其他如桂生,看戏时殷切地为“我”买豆浆舀水;阿发在月夜归航路上,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
六一公公是乡民形象的代表。对孩子们偷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地摘,踏坏不少”,听说是为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又来亲自送豆,并夸奖“我”。多么淳朴善良的品质啊!绝不虚伪的原始的本能的人性美!
总之,美景养育了美人,这一方“乐土”又怎能让“我”忘怀呢? ⑵景物描写很有特色
作者善于用简洁明快的笔调,去描写江南水乡的美景,给人留下江南水乡不仅人美,景也美
的美好印象。具体说,课文是从视觉、听觉、嗅觉等三个方面来表现大自然的美。视觉方面写了碧绿的豆麦田地,淡黑的远山,皎洁的月光,白色的航船,远处的渔火和红红绿绿的戏曲人物;听觉方面写了孩子们的笑声,潺潺的流水声,宛转悠扬的横笛声,唱戏者的“伊伊呀呀”声;嗅觉方面写了豆麦和河底水草的清香,还有那神秘的夜气和湿润的水气。真是有声有色、有香有味,勾画出一幅情景晚融的江南水乡美景画。在景物描写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比拟等修辞手法,来状物抒情,烘托气氛,表现“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如写船行之快,用了“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又如“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这些都十分生动传神。有的景物描写还为小说情节发展起了铺垫作用,如写两岸的豆麦,就为归途中“偷”豆吃做了交代。⑶详略得当
作者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包括看戏的波折,去看戏途中、看社戏的过程和看戏后归航,令人读来如身临其境,深受感染。而对于得以看戏的机缘,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的带过而已。
四、重难点导析
⑴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民风淳朴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快乐自由的天堂。作者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小伙伴们对“我”无微不至地体贴照顾,“看社戏”一节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可蹈,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于自幼就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这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而且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相对于城镇宅院中“我”那种受束缚的生活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了。
⑵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六一公公是淳朴乡民的形象。六一公公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他并不是吝啬的人;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性格。“我”夸了他一句,“竟非常感激起来”,体现了他的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至于他夸“我”“读过书”“将来一定要中状元”之类的话,只不过像今日夸某个孩子聪明,将来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学一样。也有观点认为六一公公虽是个好人,但是有农民的局限。他夸“我”的话,表明他意识深处受封建礼教的影响,这在当时也
是难免的。
⑶通读课文后说说作者回忆的是怎样一群童年伙伴。
作者回忆的是一群质朴可爱的农村孩子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友爱热情。“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切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跑上阿发以“我们的大故里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无私品质的突出表现。
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好像小伙伴的小领袖一样,他的性格也表现得最为突出: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他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能举出让“外婆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铁头老生夜晚不能翻筋斗,“我”很失望,双喜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表现了大哥哥似的亲切关怀;他敢于负责,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已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时,他果断提议回家;回家途中,大家偷阿发家的豆,他劝阻大家“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说明他挺善于为别人着想。【练习解答】
一、1、看社戏的时间、地点和过程:时间是夏天的一个晚上;地点是赵庄;过程是坐船去看戏——观看社戏——返家摘豆煮豆。
2、参与看社戏的人物:“我”、双喜、阿发、桂生等。
3、看社戏的感受:感觉很扫兴、没意思。
4、看社戏前发生的事情:月夜行船。看社戏后发生的事情:摘豆煮豆。
二、从全文看,“我”为什么十分怀念那夜看到的戏和那夜吃到的豆?关键不仅在于看戏和吃豆本身,更在于“我”和平桥村的孩子一起参与了看戏和吃豆的全过程,“我”怀念的不仅仅是好戏和好豆,更多的是平桥村的孩子、老人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聪明、能干的力事能力,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懂得了这一点,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回忆、寻找、交流同课文中的“我”类似的感受。
三、如“于是架起两支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表现了“我”看戏的愿望在双喜等10我个小朋友的帮助下即将实现的兴奋和愉快。
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但我却还以为船慢”。水乡夜色使人心旷神怡,继续表现“我”心情的愉快,“以为船慢”形象地描绘出孩子们盼望早一点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如“月还没有落,„„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表现虽然“我”认为戏并不好看但仍很
留念演出的心情。
如“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一方面表现了孩子们对看戏仍然兴趣很浓、愉快兴奋,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农家少年的聪明能干、驾船技术高超。
四、“迅哥儿”体会出了平桥夺农民的淳朴好客,农村小朋友的淳朴、无私、憨厚以及充满无限快乐的儿童自由乐园。【类文品读】 游戏
①老家的屋子后面有一条用青石板铺成的街,很窄,平时挺冷清的,只有几个卖菜的小贩一边叫卖一边沿着街走,坐在屋子里,就可以很清楚地听见他们的吆喝声。但是一到过年,就不样了,街上变得热闹起来了,有卖年画和对联的,红红绿绿摆出一大摊,还有各式各样的糕饼,最令人兴奋的是,街上会有许多小孩子喜欢的东西。在我十岁以前,我是每年到过年时都要回老家的,奶奶让我睡在里屋,床就在墙边,隔墙就是街了,每晚睡觉前喝下一大碗热乎乎的泡炒米,钻进厚实的棉被里,一伸脚就有一个热乎乎的用毛线套子装好的暖炉,伸出手来摸一摸身侧的墙,再把耳朵贴在墙上,就可以听到冷风窜过街的“呜呜”的声音,再往被子里缩一缩,周身暖烘烘的,于是便觉得自己很幸福,很快就睡着了。
②比我小一岁的弟弟总是一大早把我叫醒,接着我到街上逛,虽说早,但是往街口一站,朝远处望去,就已经能看见卖五花八让小东西的摊子都摆出来了,花花绿绿一大片,还有不少小孩子已经出来了,他们走到摊子前就不肯再挪步,他们蹲下来摆弄那结塑料小手枪、摔炮,用竹子做的小刀小剑以及那些看上去很好吃的糖,它们五颜六色的被放在一个大大的玻璃瓶子里,很便宜。我们边走边看,最后在一个老头的摊子前停住了,他不卖玩具也不卖零食,他手拖出几张大椅子,上面架着一个椭圆形的桌面,这个桌面上有很我槽和孔,每个孔旁边都有一样东西、桌面上还覆着玻璃,玻璃被擦得极干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桌面的一个角上有个可以拉出来再弹回去的装置,你只要付一角钱,就可以轻轻拉出它,再猛然一松手,装置前的小铁珠就弹出去了,在槽里转来转去,最终落到一个孔中去,孔旁边的东西就归你了。我们玩过许多次,从来都没有得到过香烟、水果糖和橡胶做的小恐龙,总是用力一拦,再松手就成为粉末的花生糖或是一颗谷料大小,扔在地上“啪”一声响的摔炮。我和弟弟总是很小心地拉到那个装置的手柄,那个手柄是木制的,因为有无数人摸过而变得很光滑,手握在上面很舒服,我们拉动手柄再松手,银色的小铁珠很快地滚出去,于是我和弟弟便会很紧张地瞧着,但总是令人失望。我们又不甘心,又总要去玩,于是在家里搜寻零钱,去翻洗过衣服的口袋,有时候运气好,摸到一个硬硬的,结成一块的纸团,掰开一看,里面有个硬币,我们便会很开心,或者去厨房,在奶奶的菜蓝子里或厨房桌子抽屉里找,总会有些收获。③钱总会用完,于是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呆爷爷身上。他是爷爷的哥哥,小时候得了脑膜炎没有治好,变呆了。他总是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袍,长可过膝,脚上套着青灰色的老棉鞋,鞋里的棉絮厚厚的,走在泥土地上踢踢踏踏,带起一团灰尘。呆爷爷棉袍口袋里是很有些钱的。我们听见他走路时发出“叮当”的响声时,便这样想。甚至有一次,我们还看见他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晒太阳时数这些钱,都是硬币,有一声的,但大多是一角和五分的。呆爷爷从来不许人碰他的东西,除了我之外,否则就会被打。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我想,或者是我给他饼干和糖吃,要么是我帮他烧火吧。但听奶奶说,从小他就对我很好,我可以睡在他床上,甚至五六岁时因为顽而把一大瓢冷水泼在他头上,他都不计较。有一次弟弟放跑了我的兔子,他捉住弟弟打两巴掌,之后几天,见着弟弟还絮絮叨叨地骂。因为呆爷爷对我好,所以弟弟就怂恿我把他身上的钱要过来。一天中午,我看见呆爷爷坐在太阳底下,他一瞧见我,就一副很开心的样子,我走到他身边。他爬起来,坐在门槛上,又接着我坐下。他笑眯眯地叮着我看,满脸的皱纹都拢在一起。我拿出一块糖,放在他手上,他更开心了,剥了就放在嘴里,然后把糖纸很小心地揩平了,叠好,放进口袋里。呆爷爷因为牙都掉光了,所以嚼不动糖,于是把糖含在嘴里,一副很有滋味的样子,然后又很心满意足地看着我。我趁机伸手到他的另一个棉衣口袋去抓硬币,他没有发火,只是含着笑看着我。我把硬币塞进口袋,他突然大声笑出来,伸出手摸了摸我的脸,拍了拍自己放糖纸的口袋,又拍了拍我放硬币的口袋。我也笑了,拿出硬币在手上晃,硬币哗哗响,发出挺好听的声音。此后的每个中午,呆爷爷都会把手缩在袖子里,坐在门口等我,一看见我,就会笑起来。日子一天天过去,当呆爷爷一个口袋里的硬币没有的时候。他另一个口袋却放许多叠得很整齐的花生糖糖纸。这时候已过完午,我也要回南京了。
④从此我就再也没回老家,前些日子,老家来电话说呆爷爷去世了,我心里一阵难过。想起呆爷爷棉衣口袋里的摸上去很温厚的花生糖糖纸,不知道在不在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小贩()吆喝声()椭圆形()膝盖()
2.孩子的幸福其实很简单,第⑴段,我的幸福究竟是什么?你有过怎样的简单的幸福呢? 3.你认为游戏真正吸引孩子的是什么?
4.文章是怎样引出呆爷爷的,你认为引入得是否太慢,为何? 5.呆爷爷为什么喜欢“我”?我是否也喜欢呆爷爷,为什么? 6.第⑶段的划线句,让你想到了什么?
7.结尾没有像一般文章那样大肆升华,而是淡淡的结束,请问,给你的感觉淡吗?为什么?(参考答案:
1、略
2、幸福于温暖的被窝,这是奶奶给我带来的温暖;要求:你的幸福不但写出来,还要写出你的感受。
3、是投机性、冒险性,结果的不确立性符合孩子爱好新奇,追求刺激的性格特点。
4、我们需要钱去游戏,到呆爷爷那去寻钱,不慢。后一问自圆其说就行。
5、我懂事、天真、可爱、真诚、活泼、善良、喜欢,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爱意,尤其结尾。
6、有种悲伤的感觉,老人历尽风雨,可能他再也不能给什么了,他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了,可同时,他也收获很多,收获了我对他的爱,收获了人生的甜蜜和幸福。
7、一点都不淡,在少年游戏中我对老人积累了那么多感情,会对他牵挂一辈子,怀恋一辈子,孩童时的情感是最真的,淡中的浓情。)
二、同步练测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归省()挖掘()弥散()支撑()缥渺()凫水()皎洁()
2.说说下列句子各表现了文中人物怎样的性格。
①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地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②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给你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③双喜拔前篙„„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忽而大声的说。④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3.“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课文最后一部分为什么要写六一公公送豆?
5.双喜是这篇小说中刻画得比较生动的一个形象,分析双喜的言行,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了双喜的。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表现了双喜
。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并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又表现双喜。
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哪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
。最后六一公公上门责怪,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又表现了双喜
。(备选答案:聪明、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6.选出对下列句中副词作用理解不当的一项()
A.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大概:是对那声音的一种猜测。)
B.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似乎:表明自己听得很不分听。)
C.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果然:对自己的判断得到证实而生出的喜悦之情。)D.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立刻:反映出得到大人许诺后的喜悦和激动之情。)7.就你的理解,谈谈《社戏》中的三种美: 自然美: 人性美: 情感美:
8.“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句中“轻松”和“舒展”与前文有什么关系?
9.“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句中“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罩”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10.平桥村之所以“在我是乐土”,是因为: ① ② ③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因为忙,不能一一回信,就在此
作简单的答复。②为了搞好工作,他们
了许多好的建议。③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但错误常常是正确的。④本书还是摘要性质,未必。
A.择要
搜集
向导
完备
B.摘要
收集
先导
完善 C.摘要
搜集
向导
完善
D、择要
收集
先导
完备 1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项是()①江南的山不是竖的而是横的,只用淡青不用朱墨,轻轻一抹,便风流万种。
②江南的山不是竖的而是横的,不用朱墨只用淡青,轻轻一抹,便风流万种。③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④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喇叭花、圣诞红、月季、紫藤之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同步解读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摇 荡 点 撑)开船,在桥石上一()(碰 击 磕 撞),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里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3、文段中两处空白处依次填、。
14、第一自然段的表达方式属于()A、记叙
B、描写
C、议论
D、抒情
15、小朋友们撑船的动作,既说明了,又体现了。
16、二、三两段从哪四个方面写“我”的感受?
17、选文的第二段写了看戏途中的景物,请摘出相关的句子: 所见: 所闻:
18、第三段主要写“我”的感受,表现“我”感受的句子是
,使社戏显得“未见其形,”,充满了诱惑力。
19、“但我还以为船慢”一句衬托了“我” 的心情。
20、选文的前三段中各有一句写“我”的心理活动,请从下面选出一个适合“我”心理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第一处:(活泼 轻松 沉重平静)第二处:(急切 焦虑 兴奋 无所谓)第三处:(惘然 陶醉平静 激动)
21、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所写的内容:。
三、美文赏读 黄纱巾
女孩放学要经过一个小小的服装市场。女孩看见并喜欢上了一条黄纱巾。女孩停住不走了,呆呆地看。卖货的是一个中年人。
买下吧,孩子,就剩这一条了,只卖10元钱-女孩无奈地摇摇头。钱,女孩没有。
可以向家里要嘛,我给你留着,看得出你很喜欢它。女孩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整个晚上,女孩都下定向家里要钱的决心。
最终,女孩也没提要买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
女孩再走过小市场时,老远就看见黄纱巾还在那儿飘舞着,像一只黄蝴蝶。女孩远远看了一会儿,才慢慢走近。带钱了吧? 女孩摇摇头。
中年人抚摸着这条黄纱巾又看着女孩,并想象了一下,觉得女孩与黄纱巾搭配在一起是绝妙的组合,就很替女孩惋惜。你喜欢它,没错? 嗯,女孩认真地点点头。
女孩准备离开了。注定买不了它,不如早点儿走开好。女孩刚走开,中年人已摘下黄纱巾,并追上女孩。孩子,送给你吧。收下。你围上它肯定好看。
女孩一愣。
不,我不能白收人家的东西。女孩毫不犹豫地说。收下,是我愿意送的。我自愿的。
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女孩跑开了。
女孩又回过头说,反正站在楼上也能看见它。能看见它,就很好了。中年人立在那儿。
从此,女孩不再从那里经过。注定买不下它,绕开它不是更好吗?女孩写作业累了就往楼下看看,看看那条在微风中舞动的黄纱巾。
许多天过去了,那条黄纱巾仍旧挂在那里。它为什么一直挂在那儿没人买?那条黄纱巾,装饰了女孩的梦。
其实很简单,中年人挂了个标签在旁边。标签上写着:永不出售。
22.前三段能否合成一段?第二、三段开头的“女孩”能否改成“她”?请简要说明理由。23.小说刻画女孩的形象,主要用了哪些手段? 24.中年人是真心要送给女孩黄纱巾吗? 25.女孩为什么不愿收下中年人送的纱巾? 26.你有过文中女孩类似的“梦”吗?请将它写出来。
(参考答案:1.略 2.①热情好客,淳朴,无私②善良,淳朴,豪爽,风趣③聪明,机智,直爽④追求自由,渴望友谊,厌恶封建教育。3.表明作者难忘平桥村老人小孩那淳朴真挚的感情,那充满诗情画意的水乡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4.一方面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情节曲折,另一方面是进一步突出平桥村人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品质。5.依次是:聪明、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且办事果断、考虑周到、反应灵敏 6.C 7.自然美:豆田、河流、远山、月色、航船等优美的景物描写;人性美:伙伴的无私、热忱、善良、周到,善意的嘲笑,偷的幼稚无不体现着人性的率真、自由与活力;情感美:小朋友伴“我”游玩,外祖母的气恼,伙伴的同情与叹息,双喜的鼎力相助,母亲的再三叮嘱,六一公公的热情,无不注溢出一种脉脉的温情。8.与前文心情的失望、沮丧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我”此时的心情畅快,浑身舒适。9.“回望”写出“我”此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罩”再次把戏台比作“仙山楼阁”,写戏台在红光水气的笼罩下时隐时现,就好像是画上的仙境一般美丽动人。10.略 11.D 12.B 13.点;磕。
14、A
15、驾船技术高超;看戏心情急切
16、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17、所见: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
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写一处即可)所闻: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18、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先闻其声。
19、急切 20、轻松;急切;陶醉
21、“我”在看社戏途中的所见所闻。22.合成一段也未尝不可,将二、三段的“女孩”改成“她”似乎还避免了重复,但经过这样的改动后,原文的诗意就没有了。作者是在用写诗的心情和语言写一个美丽的故事。23.有动作神态描写:“呆呆地看”“无奈地摇摇头”“恋恋不舍地离开”“女孩写作业累了就往楼下看看,看看那条在微风中舞动的黄纱巾”;有心理描写:“女孩都下定向家里要钱的决心”“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还有语言描写:“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 24.中年人是真心要送女孩黄纱巾,这从“中年人抚摸着这条黄纱巾又看着女孩,并想象了一下,觉得女孩与黄纱巾搭配在一起是绝妙的组合”这一细节描写以及结尾“永不出售”的标签中看得出来。25.用女孩自己的话说,是“我不能白收人家的东西”。26.略)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瞬息万变(sùn)招徕(lái)阿谀(ē)璀璨(càn)B.分道扬镳(biāo)安谧(mì)逶迤(yǐ)倔强(jiànɡ)
C.拈轻怕重(niān)豢养(huàn)贿赂(lù)砭骨(biǎn)D泰然处之(chǔ)斟酌(zhuó)诅咒(zhǔ)矜持(jīn)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刚过了几天_________的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②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_________的预言。
③年轻的父母们不可对自己的孩子一味_________,这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
A.清静 正确 溺爱B.清静 准确 宠爱C.清净 正确 宠爱D.清净 准确 溺爱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河堤(tī)拱桥(gǒng)饮涧(jiàn)池沼(zhǎo)B、豁亮(huò)匀称(yún)椭圆(tuǒ)鸟瞰(kàn)
C、漕运(cáo)田塍(shâng)微薄(bó)菜肴(yáo)D、情愫(sù)沟壑(hã)天堑(qiàn)擅长(shàn)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安装千态万状残损鲜花簇拥B、孩提行影不离浸溢流连忘返
C、陪伴出尘脱浴简陋潸然泪下D、摧毁瑰丽多彩雕啄错落相连
5.与下面两句话的含义最接近的成语是()
西谚有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巴黎这座世界文明的繁华之都的出现又何尝是一日之功呢?
A、日积月累B、计日程功C、天长地久D、来日方长
6.下面的句子中有两个病句,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②这一问题已经导致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③我国正在制定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④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1)______句,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句,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⑴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⑵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⑶ 石拱桥的桥洞呈弧行,就像虹。()
⑷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8.古诗文中含有桥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句,并注明作者或出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在横线上填写一 个句子,使之与前后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的排比句。(2分)
坚忍是到达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蚌忍受着沙石的打磨,把晶莹的珍珠留给明天。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0分)
(一)阅读《轻放》一文,完成 20~24 题。(19 分)
轻放
⑴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 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⑵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 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⑶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⑷我笑,“可不是人 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⑸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便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
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⑹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⑺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⑻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⑼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⑽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⑾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20.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语段中两次出现“光明使者”,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第⑸小节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含义。(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江三峡和三峡工程
①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长河,它的源头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
②当长江流至四川东部的奉节时,便冲开崇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雄伟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市南津关,跨五县市,全长200多公里。三段峡谷各有特色:瞿塘峡________,巫峡________,西陵峡________。三峡两岸重峦叠嶂,形态各异,船行其中,一会儿山色全阻,一会儿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③瞿塘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三峡中最短,但是景观最雄伟壮观。江面在此非常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100米,两岸断岩峭壁犹如刀砍斧削,海拔高度多在1000米~1500米左右,山峰高出江面几百米,从两岸俯视就如船行驶在地道中一般。瞿塘峡文物景观多而集中,峡口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沿江而下有粉壁墙、孟良梯、倒吊和尚、犀牛望月等景,还有惊险万状的古栈道、古代巴人的悬棺、大溪文化遗址等。
④巫峡,西起重庆大宁河口,东止巴东县的关渡口,全长45公里,是长江三峡中长而整齐的一峡。巫峡中的人文景观非常多,最引人注意的则是屹立于两岸的巫山12峰,其中最为秀丽的就数神女峰,诗句“神女应无恙”即是指此。⑤西陵峡,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三峡中最长的一峡,自古以来一直以滩多水急著称,全长66公里,峡内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等。今天的西陵峡大部分已经成为葛洲坝平湖库区,船行驶在西陵峡中感觉非常地平稳和舒适。
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建成后全坝长1983米,最大坝高为185米,最高运行水位175米,总蓄水量393亿立方米,是具有发电、防洪、航运等综合效益的水资源多目标开发工程。
⑦工程总装机容量1820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相当于十座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三峡大坝建成后,我国每人每年
将可以增加用电70度。
⑧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控制上游进入中下游平原的洪水,遇百年一遇的洪水,可控制荆江河段的流量在安全范围内,是解除长江中游洪水威胁,防止荆江河段发生毁灭性灾害最有效的措施。
⑨三峡工程建成后,水库回水形成660公里长的深水航道,可改善重庆以下的航道条件。船舶的运输成本可明显降低,运输效率明显提高,将大力加速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
1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世瞩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三个词是从第②段里摘出来的,请你结合第③④⑤段,将它们还原在横线上,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A.幽深秀丽B.滩多水急C.雄伟险峻
15.仔细阅读第⑦段,说说这一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余秋雨先生说,在中国,如果要选择旅游胜地,三峡是最应该去的。因为三峡有厚重的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根据积累回答下列问题。
(1)重庆奉节白帝城能让你联想到哪些相关的历史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与三峡相关的古代诗歌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人类的探月之路
①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把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之后,人类便开始闯入太空并着手探测月球。
②美国和苏联曾展开了一场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科学技术竞赛。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这些探测器或逼近或登陆月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21个探测装置。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的成果。这一年先后有12名宇航员踏上月球,并向地面带回440公斤的月岩样品。
③1972年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以后,由于探月活动耗资巨大,月球探测一度有所降温。然而,人类还是抵挡不住月球独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诱惑,再加上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进一步探测月球的可能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月球。
④美国于1986年提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并在1994年和1998年分别发射了两个探测器。其中,1998年1月发射的以绘制月球表面地形图、分析月球地质结构和寻找月球存在冰或水证据等为目的“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于1999年7月完成使命。
⑤美国还于2006年4月提出一项撞击月球南极的计划。美宇航局希望这一项目能成功找到月球存在水的证据,以利未来宇航员登陆月球并建立长期基地。这一项目将利用美宇航局计划于2008年10月发射的“月球环形山观测与感知卫星”来撞击月球。
⑥2003年9月27日23时17分(北京时间28日7时17分),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顺利升空,于2006年9月3日成功撞击月球,标志着欧洲探月活动正式开始。
⑦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制订了三阶段的探月计划,前两个阶段主要是绘制月球全图、发射月球车采集月球岩石并运回地面进行分析,以确定矿物含量及矿藏所在地。第三阶段则是在2010年后建立月球基地。此外,中国、印度和日本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探月计划。
⑧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1月7日,中国国家航天局
宣布,“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标志着绕月探测的工程目标基本实现,中国具备了对月球进行探测的能力。
17.到目前为止,美国探索月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认真阅读第③段,说说人类探月“一度有所降温”和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月球”的原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俄罗斯、中国、印度和日本实现了“探月”工程没有?请你说出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中国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的国度,请你列举出两个与月亮相关的传说。
21.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港报》发表评论:嫦娥实现中国人时代梦想,舒广袖为中华舞。请你写一则标题新闻,然后写出一则新闻短评。
第三篇: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36分)
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恐吓(hè)猝(cù)然 山坳(ào)逶迤(yí)B、呆滞(zhì)愠(wēn)怒 酒酣(hān)蔫(yān)巴 C、萧乾(qián)戍(shù)边 祈祷(qí)泥毡(zhān)D、咴咴(huī)挟(xié)着 皑皑(ái)磅礴(páng)2.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美英________机频繁掠过伊拉克上空。
(2)防治“非典”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任何人不得________责任。(3)由于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雨,刚刚进行了半场的比赛被迫________。
A.侦查
推托
中止
B.侦察
推脱
中止 C.侦查
推脱
终止
D.侦察
推托
终止 2.下列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偷税漏税不但损害了国家利益,而且损害其他公民的利益。C.江都西路断道施工车辆绕行。
D.走进了师范学校的实验大楼,我感到很受鼓舞,很想上这儿学习。3.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处理这类事情可谓轻车熟路,一点也不费力。....B.实现小康的宏伟蓝图是需付出艰苦努力的,不可能一挥而就。....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了美好的景色。....D.这件事我明明不愿做,他却偏要我去做,这不差强人意吗?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假期里,我在父母亲的带领下,参观了市博物馆。②进入馆藏区,只见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古代文物珍品。③学识渊博、深受大家令人尊敬的文物馆馆长为我们介绍说,文物收藏是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进行的,所以件件都是珍品。④他还为我们展示了有“镇馆之宝”之誉的《唐代仕女图》,那精美的图画让我们深深折服。⑤我不禁惊叹于祖国的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5.仿照下面两个例句的格式,发挥你的想象力,再写出三个关于书的比喻句(字数可比例句略多)(6分)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下列课文及古诗词。(14分)(1)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地黄花,如血残阳,_______________。有时潇洒地抽烟,____________________。(3)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7)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理解:(9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根据对课文内容理解用原文回答:(6分)
根据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的灾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是 和。
(2)、说一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3分)
三、读下面《晏子使楚》片段,完成(1--5)题:(18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文中画线的字:(4分)
①齐之习辞者也()②缚者曷为者也()③齐人固善盗乎()④非所与熙也()
2、翻译文中画浪线的句子:(6分)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译: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
③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
3、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2分)
4、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3分)
5、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3分)
四、现代文阅读(17分)
向草地进军
杨成武
风雨、泥泞、寒冷的折磨和饥饿的煎熬,使同志们的身体明显地衰弱下去了。有的感到两腿瘫软无力,举不起步。但我们牢牢地记住了主席的指示,越困难,大家团结得越紧。身体较强的同志搀扶着身体弱的同志走,并把自己的粮食让给他们吃,希望他们增加一些力气,走过草地。我们几个团干部的乘马和所有的牲口都抽出来组成收容队,轮流驮送病员,但还是有不少同志倒下了。当我们熬过一个夜晚,离开宿营地继续前进时,有的战友就长眠在我们共同躺过的营地上。在这些光荣牺牲的同志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宣传员郑金煜同志。他是江西石城人,团部党支部的青年委员,只有十七岁,是一个十分惹人喜欢的“小鬼”。进入草地的第四天,郑金煜同志就一步也走不动了。他对同志们说:“我在政治上像块钢铁,但我的腿不管用,我要掉队了!我多么舍不得你们啊!”我命令饲养员老谢,把乘马给郑金煜骑,保证把他驮过草地,并且把我们的干粮匀出一部分给他吃。后来,他衰弱得连腰也直不起来,马也不能骑了,我们就用背包在他身子前后支撑起来,再用绳子把他绑在马背上,叫一些同志轮流扶着他走。到第五日中午,忽然后面传话上来:“郑金煜同志要政治委员等他一下,他有话同政治委员说。”我知道有问题了,便怀着沉重的心情站在路旁等着。老远就望见老谢牵着牲口,步伐沉重地走来,到得跟前一看,郑金煜同志已面如白蜡,双目紧闭。他听见我的声音,强睁开眼睛,以激动得发抖的声音断续地对我说:“政治委员,我不行了,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我知道党的北上抗日路线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胜利!……政治委员,我确实不行了,我看不到胜利那一天了。”说到这里他的眼泪夺眶而出,站在我身边的警卫员和饲养员也泣不成声。
经过一阵急喘后,郑金煜同志微弱而又坚定地说:“政治委员,希望党的路线胜利,革命快胜利;胜利后,如果有可能,请告诉我的家里,我是为执行党的路线,为了革命的胜利牺牲的。”
我压住心头的沉痛,安慰他:“郑金煜同志,你一定能走过草地,同志们一定帮助你走过草地!”随即叫警卫员把水壶交给老谢,交代老谢好好照料他,无论如何要把他带出草地。可是到了下午,这个优秀的青年共产党员,就在风雪交加的草地上,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草地,这残酷无情的草地,夺去了我们多少战友可贵的生命呵!不少同志长期间经受饥寒交迫的折磨,把全身的每一分热,每一分力气都消耗尽了。他们在死前的瞬间还非常清醒,还念念不忘革命,还希望在北上抗日的征途中多跨一步。他们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英雄史迹,却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10.通读全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3分)11.“我在政治上像块钢铁。”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3分)12.“(郑金煜)的眼泪夺眶而出”和“警卫员和饲养员也泣不成声”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
13.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14.联系全文,说说红军为什么能够战胜困难,走过草地?(3分)
五、作文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就是时间的玄妙,看似无声无息,却悄悄地改变了一切。然而,逝去的日子再也不会回来。对于时间,你有什么独特的感受?请以“时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背影测试题
第十一课 背影
【课时速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差使(chāi)拣定(jiǎn).. 奔丧(sànɡ)赋闲(fù)..B.游逛(ɡuànɡ)浦口(pǔ).. 妥帖(tuǒ)栅栏(zhà)..C.蹒跚(mǎn)马褂(ɡuà).. 拭干(shì)簌簌(sù)..D.琐屑(xuâ)惦记(diàn).. 举箸(zhù)踌躇(chú)..【解析】选B。A项中“丧”应读sānɡ;C项中“蹒”应读pán;D项中“屑”应读xiâ。2.将下列句中的错别字用横线标出,并改正在右面的括号内。(1)走到那边月台,需穿过铁道,需跳下去又爬上去。()
(2)哪知老境却如此秃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3)我读到此处,在晶萤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答案:(1)“需”改为“须”。(两处)(2)“秃”改为“颓”。(3)“萤”改为“莹”。3.在下文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动词。
我看见他_____着黑布小帽,_____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_____到铁道边,慢慢_____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_____过铁道,要_____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____,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答案:戴 穿 走 探 穿 爬 攀 缩 倾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典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踌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琐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把自己的财产、衣物)典当出去。(2)犹豫不定。
(3)细小而繁多(的事)。
(4)意思是与世长辞,一去不返。这是对死的委婉说法。5.指出下面的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
(1)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2)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3)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答案:(1)记叙(2)描写(3)抒情
阅读课文第6段,即从“我说道:‘爸爸,你走吧。’”至“我的眼泪又来了”,回答问题。6.请为选文拟定一个四字小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买橘送别(或车站送别;或望父买橘)
7.选文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父亲的背影的?你从这些描写中读出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段重点描绘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再加上一系列传神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读来感人至深。
答案:外貌、衣着、动作。读出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8.对下面的句子理解准确的一项是()“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A.“扑扑衣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
B.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C.泥土表明当时车站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的满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
D.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说明不是真轻松,只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的满足,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解析】选D。A项理解有误,父亲心里轻松并不是因为“扑扑衣上的泥土”,而是因为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的满足;B项“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的理解流于表面;C项“同时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分析不够深入、到位。9.对选文中作者两次流泪,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次因感动而流泪;第二次即将与父亲分别,因依恋和牵挂父亲而流泪。两次流泪烘托出父亲感人至深的背影,突出了父子深情。
10.选文中父亲共说了几句话?请找出来,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俗话说“话不在多而在精”,父亲为儿子送行,只说了短短的三句话,找出三句话并结合上下文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
答案:三句话分别是:“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三个句子都表现了父亲的宽厚少言、满怀慈爱,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关怀之情。
【延伸提能力】
1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我”读懂父亲的心路历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心生埋怨——觉得冷酷——难以言说——失望——五味杂陈——感动。
12.请品味第①段画线句“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的品析能力,解答此题主要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父亲与儿子之间的隔膜即可。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薄纱”来比喻淡淡的隔阂,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与儿子产生的一层隔膜。
13.怎样理解“此时再看父亲,那个威严、冷酷的男人竟那么瘦弱无助,我内心五味杂陈”一句中“五味杂陈”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能力,解答此题主要从对父亲的“不理解”和“爱怜”两方面来回答即可。
答案:既包含以往对父亲“威严、冷酷”的不理解而产生的怨恨,又对父亲此时“瘦弱无助”的痛苦产生爱怜。
14.文章第⑧段中父亲说他从不“溺爱和纵容孩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反对儿子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儿子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时,不为儿子活动(走后门);儿子希望父亲为自己写剧本、拉投资时,告诫儿子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儿子导演的电影获大奖时,提醒儿子要继续努力。
15.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位父亲?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文中的父亲是一位对孩子严格要求,用心良苦的好父亲。在“我”大学毕业后,“我”报考了导演系研究生,父亲的朋友让父亲去活动活动,遭到了父亲的断然拒绝,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良苦用心,让“我”能够凭自己的能力去锻炼自己。16.学完本文之后,班内要开展“亲近父亲”语文综合活动,班长李琳代表全班同学邀你参加,你准备好了吗?试试看吧!
(1)有人说“父爱如山”,也有人说“父爱似海”,你认为父爱是什么?请仿照下面的句子
续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父爱的认识,对父亲的理解。
例句:父亲,您是一把结实的伞,当我有困难了,是您为我遮风挡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父亲,您是一件厚厚的棉衣,当我冷了,是您为我抵御严寒
(2)有一首名为“父亲”的歌,歌中唱道:“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读着这样的歌词,回想朱自清对父爱的理解,你有何感受?你想为自己的父亲做点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原来,父亲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父亲是爱我的,只是,他不善于表达。给父亲夹次菜;为父亲倒杯水;向父亲道声辛苦„„
第五篇:语文八年级下册测试题
语文八年级下册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分数100分)
一、语言的积累及运用(15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2分)
对高尚道德的不懈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níng聚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智慧.
和力量,成为我们迎接严竣挑战、不断开拓进取的不竭动力。
懈______________ ní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
2、诗词曲默写、填空(5分)
1、○《赠从弟(其二)》中揭示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变本性的诗句是:
2、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感○
伤;不妨借用王勃的诗句:“,”来表达一种豪放的情怀。
3、○《登幽州台歌》中描绘诗人登楼远眺,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生的诗句是:,!
4、○《终南别业》中表现作者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的诗句是:。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奋之情的诗句是:
3、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2分)
A、《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B、胡适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在《我的母亲》中,朴实的文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
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再塑生命》作者是海伦.凯勒,文章仅仅表现了盲聋哑女孩海伦的精神追求。4、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 般的安适。人生拥有母爱的伴随,一路洒满温暖的阳光。
5、综合性学习活动(3分)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用心做好以下几件事:
(1)全班每一位同学收集一篇反映母爱的诗词或散文,并编辑成书。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书名。(1分)
书名:《》
(2)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名言或俗语。(1分)
(3)3.8妇女节刚刚过去,或许有的同学还未来得及表达对母亲的爱,所幸还有机会。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请你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要求:不少于20字,不得抄袭题目中的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有独创性。)(1分)短信:。
二,阅读下面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7.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三、现代文阅读
(一)课内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A.①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②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8、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用了那些修辞方法?谈谈这样写的好处。(2分)
9、A段②处主要从哪个方面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特点?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3分)
10、本文作者写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场时(即B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从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1、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伽I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睿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
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2以上两段文字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我”的母亲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母亲为什么“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一细节描写中包含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在姨母面前说了句轻薄话,母亲责罚“我”时,为什么“气得坐着发抖”?(2分)
16.选文的开头说:“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请问:
(1)这与选文中哪句话照应?(1分)
答:
(2)选文中哪件事最能体现“我”的母亲是“慈母”?(1分)
答:
17.选文中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三)仰望母亲(18分)
①大阳很好。明晃晃地让春的气息四处弥散,宛若迷人的轻音乐。阳光下,我坐在小凳上洗衣服,母亲在一边给花木喂豆汁。
②母亲忽然说:“我听见收音机里说了,现在,海葬好像每年只有一次……”③我愣愣地看着母亲。
④母亲笑着,又说:“如果可以,你以后就给我报名海葬。要不,树葬也行。不过,我们这里好像没有树葬……”
⑤我不知该怎么接母亲的话茬。
⑥母亲又道:“真的,到时候,怎么省事就怎么做吧。”
⑦母亲82岁高龄了,跟她唯一的女儿交代身后之事,也是人之常情。事实上,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
⑧我放下满是泡沫的衣服,望着母亲的眼睛说:“妈……我答应你……我明白你的心思,你放心就是。不过你也要答应我,这话,请你从此不要再说!千万,千万!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一定要健康地活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
⑨母亲笑道:“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
⑩我无法再看笑吟吟的母亲,急忙低头洗衣。我不想让母亲看见我的眼睛湿了。○11心思,早巳不在洗衣了。
○12罗曼·加里写下《我的母亲独一无二》时,母亲早巳离开了人间。他的记忆始于13岁时的清贫生活,青年时期陷身二战,是母亲的书信,使他穿过了二战的硝烟。但是直到与母亲阴阳相隔,他才知道支撑起他生命的天宇的250封书信是母亲事先就写好的,才领悟到母亲的独一无二。
○13而我,似乎打懂事起就明白,我所知晓的与我有关的每件事,无论寻常或不寻常,无论我喜欢或不喜欢,无一不是母亲独一无二的安排。我庆幸,我能够在母亲健在的时候就明白这一点。
○14母亲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现在,80多年的风风雨雨都已归于宁静,归于平淡。养花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年她还要到各处走走。她说,超山的唐梅宋梅是她最喜欢的。我想,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我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母亲教了将近40年的书,做了无数为人知或不为人不知的善事;母亲的背驼了,头发白了,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时常教我要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涌。
○15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母亲之智,智于水,母亲之仁,仁于山,所以我一直不敢轻易写母亲。这样的母亲,我如何写得了。○16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每次读到这里,我心头最柔软的地方便蓦然一动。这世上
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有无数的爱意氤氧让我去联想,去感触。
○17我停下手里的活,抬起头,含着泪,静静地望着她——我不得不仰望我的母亲。她还在为花木浇灌看,伛偻的身影在阳光里几近透明,已经不足1米50的个子显得羸弱而又坚强。
○18寻常的母亲,总会在一个又一个瞬间,让我猝不及防地流泪,让我不得不提笔写下一些文字,在我生命的年轮上,留下一些不寻常的刻痕。
(根据2008年3月7日《浙江日报》徐卫卫《仰望母亲》改写)
18.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4分)
(1)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
(2)你看外面的大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
19.“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3分)
20.仔细阅读第②至第⑧段,请写出作者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4分)
21.文章后半部分写对母爱的感触,材料丰富,耐人寻味。请摘录其中的一条,分析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4分)
【示例】
材料: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的话。
分析:运用这一材料,写出了作者与史铁生作品的情感共鸣,表现了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22.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用“仰望母亲”为标题?(3分)
四,写作(40分)
23、以“难忘的经历”为题或话题,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1——5分的加分。
山东邹城市田黄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次学月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共15分)
1.xiè 凝 “竣”改为“峻”2,(1)、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5)、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3D4, 一回回送行,一天天守望,母亲的牵挂如岁月般的绵长。5,示例:(1)献给母亲的歌母亲的微笑(2)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
(3)略(字数不够要扣分,抄袭原文不得分)
二,6,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2分,拟题扣住诗歌内容、情感即可。)
7,.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2分,如果考生答题仅从字面意思解释只给1分。)
三,(一)8.本句运用了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9,学跳舞等方面的特点。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10.从长相(“黑瘦”、“八字须”)、语声(“缓慢而很有顿挫”)、穿着等方面描写人物。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11.写清国留学生,既是作者去仙台的直接原因(对这些留学生的厌恶),又是在暗示作者的与众不同,是一个寻求救国良策的爱国青年。
(二)12.(2分,两个方面各1分)“严格的管束和深沉的爱护。”或“教之严,爱之慈。”
13.(2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答“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给1分。
14.(2分)包含了“我”对母亲的怀念、爱戴、感激和敬爱之情。
15,①儿子的话触发自己心中的隐痛。②恨儿子目无尊长。③有对自己教育失败的自责。(第一点必答,答出后两点即可计满分)
16.第一问: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第二问: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17.对母亲深切的敬爱和怀念
(三)18.(1)指平和,突出表现了母亲对于死亡的坦然和达观。
(2)指像晴天一样开朗,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希望母亲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19.世上的母亲千千万万,各不相同,就如同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但母爱却是相同的。
20.作者从听到老母亲谈及身后之事时的突然、惊讶;到被母亲的平静和达观所感染而理解;到祈愿母亲过好每一天。
21.参考示例l:罗曼·加里的《我的母亲独一无二》。运用这一材料,对比引出“我”的感受和自己的母亲同样是独一无二的。
示例2:引用孔子的话,总结评价母亲的智、仁。
22.第一,我坐在小凳上,要仰起头看母亲;第二,母亲精神品质的高大,须仰视。四,写作:(50分)
可以从内容、表达、文面三个方面综合评分。一类卷50——45分;二类卷44——40分;三类卷39——35分;四类卷34——30分;一类卷29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