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反思
隐形的翅膀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作品,包括童话、诗歌、神话、寓言等,这些优秀的作品以丰富的想像和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惊叹,引人遐想。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激活学生的想像和联想能力,并联系学生的生活,深入理解课文,更注重调动学生的创意思维,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本单元一篇美丽富有人文性的的童话。有着诗一般的境界,爱的清泉汩汩流淌在其中。主人公是个寂寞的盲孩子,“影子”陪伴他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并带给他快乐温暖,让他重见光明。文学的人文性应该重视工具性,在教学中引导孩子赞美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人性美,并学习在关爱別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本文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而且文笔优美,适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
我的教学设计重点在指导朗读,读赏结合,设置情境,情感熏陶,探究主旨。
指导朗读的环节中,我选择了“盲孩子最初的生活状况” 的1-6节,“影子帮助盲孩子重见光明”的33-49节,“无数只萤火虫组成明亮美丽的灯光唤回影子”的61-64节,“盲孩子重见光明”的79-83节。在指导理解本段的感情基调后,采用个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朗读四种形式,配合音乐《雨的印记》渲染气氛进行朗读感悟。争取每一次的朗读都能让孩子与作者达到一次情感的共鸣。
读赏结合的环节中,师生合作探究赏析语言,体悟情感。重点赏析了叠词、拟声词、动词,品味美的语言和美的意境。
设置情境的环节中,我请孩子配合闭上眼睛,谈及感受,再描述多媒体上出现的绚烂花朵的画面,再请他们睁开眼睛,欣赏美丽的画面,让学生体会一下盲人对光明的渴望痛苦与无助,让孩子懂得弱者很需要別人的帮助。
情感熏陶贯穿整节课,教师的深情的表述,语言简洁有感染力,音乐的渲染,无不带给孩子们以感动。
探究主旨的环节中,教师设问:“童话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盲孩子、影子和萤火虫的形象在生活中代表着哪一类人?”引导孩子进行深入理性的思考。明确了形象的象征意义,主旨探究水到渠成。
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积极配合,主动思考,因此达到了预设教学目标。
反思中有几处亮点。
1、指导朗读 声情并茂
在指导朗读的环节,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指导比较到位,学生很快进入情境。特别是两段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的朗读中,因为音乐渲染,孩子情感得到升华。第二部分的朗读中,全班饰演“好多好多萤火虫”,使感动的气氛达到高潮。
2、思维灵动 亲和自然
赏析语段时,孩子提到了“影子常常牵着忙孩子的手”中的“牵”,为了帮助孩子更准确的理解“牵”所包含的影子的爱,我走到一个孩子跟前温和的说:“让我牵着你的手,请你不要拒绝我。”孩子配合着伸出手来,瞬间大家就明白了“牵”包含“主动”之意。盲孩子和影子亲密无间的画面跃然纸上。
探究童话形象的象征意义的环节,本以为孩子会在探究主题时需要探讨,但是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遇到了障碍,于是,我小心的问孩子们:“需要讨论吗?”他们同样真诚的点头回应着我,那一刻,我喜欢上了这些真诚善良的孩子们。最终,在合作交流中,孩子们准确地把握了童话中重要形象的象征义。
3、文本解读 层层递进
在文本解读中,设置问题时,我用三个问题引导孩子循序渐进理清思路领悟内容。为层层深入探究主题做铺垫。
三个问题是:盲孩子寂寞体现在哪里?谁帮助盲孩子走出了困境?盲孩子的生活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巧妙过渡 设置情境
为了避免多数教师将设置情境用于导语的设计,我安排在“了解童话开端的盲孩子生活状况”时,让学生懂得弱者很需要別人的帮助。为下一个文本解读的问题“谁帮助盲孩子走出困境”做铺垫。
5、精心铺垫 探究主题
本文的主题举例在研讨与练习中,为了帮助孩子循序渐进的理解主题,设置了问题“童话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盲孩子、影子和萤火虫的形象在生活中代表着哪一类人?”
6、拓展延伸 情感交流
在拓展延伸的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活动“我愿意成为谁的影子”,每一个孩子都能有话可说,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多数孩子都做了短暂的表达。
7、教师示范 读写结合 “我愿意成为谁的影子”活动中有教师的示范,帮助孩子明确思路并规范语言;接着引导孩子即兴抒写,最后配乐表达,我给予每一个表达的孩子以鼓励,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拥有了被肯定的幸福感。
8、板书设计 简洁却不简单
板书的设计体现了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开课时,我用竖体字先写上了“盲孩子”,接着在“盲孩子”的左面影子的区域内写上了竖体“影子”,以字象形。“盲孩子”的右面横体写上了“萤火虫”,以表现萤火虫的数量之多。最后,以“天使”的简画,表达影子和萤火虫的爱包围了盲孩子,改变了他的命运。影子和萤火虫像盲孩子的的翅膀带他走出黑暗。
虽然上课过程中,有不少的亮点,但是仍然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课的过程中,我因为进入情境有点慢,赏析“盲孩子最初的生活状况” 的1-6节时,没有请学生个读,弱化了深刻体会盲孩子所处困境的悲伤和寂寞之情。另外,在板书“天使”简画时,因为画工拙劣,没有表现出意象的特点,也没有解说。
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初一的孩子要用一课时的时间学习2500多字的童话,我在时间安排上略紧,品味赏析诗一样的语言时间安排过少。
在精心准备这节课时,我得到了同事的大力支持,因此可以说,一节优秀的教学设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教育之路漫漫修远,我自知自己仍有许多不足,我会把设计这节评优课的钻研探索的精神应用到平时的教学中,继续享受人文的课堂,动感的课堂,智慧的课堂,慢慢成长。
喜欢
第二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反思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反思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学习过程中,其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就很适合进行情感教育。童话诗人金波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盲孩子在他的影子的帮助下寻找到光明的故事,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帮助,启发我们热爱生活、关爱弱者。
我是这样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阅读活动中受到真、善、美的情感熏陶的。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课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请后排的一名同学,蒙上眼睛走到台前,然后由同学搀扶再走回去,问当你在黑暗中摸索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当有人帮助你的时候又是什么感受?
然后描述画面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体验盲人的感觉。同学们睁开眼睛看到屏幕上的自然美景之后,我不失时机地说:“这些自然美景,对正常人来说经常见到,但是对于盲人来说却无法企及。假如你是盲人,想像一下,有何感受?那金波先生笔下的盲孩子命运又将如何呢?让我们带着满腔的真情与祝福走进《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世界吧,去感受那诗意的境界与深刻的启迪。”
设计一箭三雕,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训练学生想像力,还引导学生体会失明的痛苦,调动情感,为切入文本作好铺垫。
二、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首先,让学生明确了文章的体裁,是一篇美丽的童话,有诗一般的境界,爱的清泉汩汩流淌在其中,把我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其次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品读课文,把文章中触动心灵的字、词、句子或感悟最深的段落找出来。我告诉学生,这么美的文字读起来一定要轻柔要充满感情,融入作品,和作者产生共鸣。最后让学生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自己找到的美,在班内展示交流成果。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主题,构成了这篇美的课文。
此环节是课堂教学流程的主体部分,我借助阅读材料以充沛的情感感召学生,使课堂形成情感沟通和交流的和谐氛围。通过品读课文,学生切身感受到文章中语言的魅力,感受到纯真友好温馨的童话氛围,领悟到作品关爱弱者的主题。读成为发现、感动的方法,读成为承载感情的载体,读成为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
三、拓展延伸,丰富情感
在这个环节中我充分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营造氛围,我选取了一部分表现弱势群体的图片,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在哀伤的乐曲声中,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展现在眼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风雨中挣扎的下岗职工、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一张张图片让学生震撼,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学生纷纷谈自己的感受,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由课内到课外、由文本到生活,不仅进一步深化了文本的主题,更让学生深刻感悟主题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情感。
四、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我及时引导学生,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与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堂课我们体会到了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之间纯真的爱,这爱是山间清澈的小溪,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我们都来关爱弱者,让爱的清泉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间,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明天将变得更加美好。最后在《爱的奉献》中结束本节课。
设计意图:时间有限,空间有限,但爱心无限,课堂有限,但情感教育无限。正确引导学生带着文章所体现的爱心,更好的生活。提升了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下课后,还有好多学生在讨论如何关爱弱者的问题,有的学生问我,该如何才能帮助他们,还有的学生问,到哪儿可以联系基金会,同学们都想捐款。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定是有意识地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而且是自始至终、从内到外的关注。在课堂上,不仅完成了对文本的一次解读,还完成了一次对情感的发掘,学生在课上陶冶了情操,受到难以忘怀的情感教育。
第三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反思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反思
刘仕科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童话,文章内容浅显,篇幅较长。对于这样一篇人人都看得懂的文章,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上出新意,上出实质的内容,于我而言确实是一项挑战。最初的时候,什么头绪都没有,虽然已经把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但仍不知从何下手。无奈,只能让自己静下心来,沉入课文去解读,慢慢地我理出了头绪,渐渐地找到了感觉。
一、童话需要抓住童话特点教学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童话,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就应该抓住童话的特点进行教学。童话本身就是为儿童创作的,它往往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来净化孩子的心灵。所以在上童话的时候,我们教师不应该以仰视的态度对待学生,我们应该低下身子,和孩子站在同一个角度上去倾听童话,理解童话。也正是基于这个角度考虑,我在主问题的设计上力求简炼,让孩子有话说,让孩子有想象的空间。童话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不仅语言很美,故事也很美,情感也很美,如何带领初一的学生领略童话的这种美,成了我在教学设计之初遇到的难题,最终我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朗读,美文需要美读,通过读来品味文章的字词和句子,通过品味文章的字词和句子来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预设与生成需要教学机智
先前已经按照童话的特点,完成了一系列的教学设计,那么如何将教学设计付诸真正的课堂实践?精心准备的课堂预设能够发挥一定的效用。例如我有一个问题的设计是“你从哪些文字感受到了盲孩子的快乐?”对于这个问题我将课文当中凡是与快乐相关的文字都做了一定的预设,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个人的教育机智尚未成熟;二是希望把问题设置于自己能够掌握的框架之内。课堂实践证明,这样的预设有的时候是很有必要的,这让课堂变得更加流畅。
虽然预设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帮助,但课堂面对的毕竟是活生生的学生个体,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这里我还想说说预设与生成的问题。虽然我对第一个问题“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盲孩子?”作了较为充分的预设,但在课堂一开始,学生的回答就超出了我的预设,我先前想的是学生会说“寂寞、不幸、痛苦、孤独”,然后我再将他们引到虽然这是一个寂寞的盲孩子,但他仍然热爱生活,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可在真正的课堂实践中,学生却一下子将热爱生活说出来了,还没来得及品味盲孩子的寂寞,如何分析盲孩子热爱生活呢?我后来采用的方法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盲孩子,然后再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盲孩子的寂寞以及在黑暗的世界里,他仍然热爱着生活。这是我的处理方式,但现在想来似乎显得生硬,为什么不可以先讲盲孩子热爱生活,然后再用一个问题过渡到寂寞呢?这可能还涉及到一个课堂机智的问题,就我目前的状况来看,教学机智有待提高。课堂教学毕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论你的预设多么充分,但还是有许多动态生成的内容,这就需要一个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去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三、教师的引导能力有待加强
我将这堂课的切入点设在朗读和品读词语上,应该说从整体上来讲效果较好,但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教师的引导还有待加强。例如分析第五自然段盲孩子自己听到的各种声音时,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区感受,但是第18自然同样有声音,我是通过抓叠词进行品析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这里我似乎把两种声音分割开来分析的,没有将两者联系起来。前面也是写声音,后面也是写声音,那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王剑平老师在评课中提到的观点让我恍然大悟,她说前面的三种声音都是一种静悄悄的声音,不太能够引起别人注意的,这正如盲孩子当时的寂寞。而后面写到的三种声音,是比较热闹的声音,这亦如盲孩子后来的心情,让变得快乐了,世界似乎充满了光明和色彩。如果这个时候作为教师的我能够引导学生将后面的声音与前面的声音照应一下,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盲孩子的心情变化。但可惜的是,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当然要达到对文本如此细致的解读,本身就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这一点王老师的功力真的很深厚,也是我今后努力追求的方向。
另外在最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这篇文章的启示时,学生能够说到付出也是一种快乐,给予别人关爱自己也能获得幸福„„但大多数同学都是从影子这个角度来说,给人的感觉非常浅薄。这时候如果我能够稍微引导一下,例如:刚才同学们都是从影子的角度获得的启示,那么从盲孩子的角度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呢?从太阳和月亮的角度你又获得了哪些启示?从萤火虫的角度你又获得了哪些启示„„这时候学生的回答将会遍地开花,不会如此单
一、浅薄。这也是我上好课之后最深的体会,一个善于引导的教师,不仅课堂教学效率高,而且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受到文章的美。
四、小结很重要
本堂课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很清晰的,主要是以盲孩子的心情变化为主线来组织课堂教学的,采用的方式是朗读和品读。盲孩子的心情变化经历了由寂寞---快乐----孤独-----惊喜四个变化,所以我的课堂教学也分为四大板块,但是在课堂最后我却少了一步课堂小结。没有小结,这四个板块似乎仍然是割裂的。所以小结很重要,他就像一根绳索能够将课堂板块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课堂更加完整。这一点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注意,应该重视小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青年教师展示周,给了我们年轻老师一个提升能力的平台,同时也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名家名师的风采,是一次非常有意义而富有实效的活动。
2015.1.21
第四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课堂实录及反思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课堂实录及反思
背景:华蓥市名师与新秀同台展示活动
执教:奉文杰
时间:2007-12-5上午11:15—12:00
地点:华蓥中学初中部多媒体教室
班级:初一
(二)班
(一)、课前活动 师(激情飞扬):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现在是最后一节课,我想大家也可能坐冷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热身操,好吗?
生(异口同声):好。
师(出示课件:拍手歌《我能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拍响这支拍手歌吧:“我能行——起。”
生(声音洪亮、拍手):我能行,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会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还能行;不但自己行,还帮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能行。
师(点头微笑):既然大家都能行,我们就来试一试。接下来我们做个互动游戏,就是用不同的语气、神态呼唤“妈妈”,我表演,你们来才我的情感。
老师不同情态的呼唤,学生热烈、兴奋地猜想心理感情;然后换做学生表演,老师说感情。
课堂氛围热烈,听课教师也大笑。师(深情地):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给我们无微不至的爱。
(二)、教学流程
师(在优美的背景音乐里深情地):有一条河,从古流淌到今;有一片海,从过去喧腾到现在。这条河叫爱河,这片海叫心海。是爱让痛苦远离,是爱让无助走开。爱是一剂神奇的药方,它还能让一个寂寞孤独的盲孩子见到光明。今天就让我们随着金波灵动多思的笔触一起走进他美丽的童话故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请同学们翻到书第29课。(板书课题)
学生快速打开课本。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大屏幕上出示的问题快速小声地读课文。
1、本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请找出在夏夜你认为最感人的故事情节。
学生在背景音乐里快速地小声地阅读课文,老师来回观察。(大约五分钟后学生相继举手示意读完)
师: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它的文学常识。生(齐读):它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通常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把事物当做人来写,再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轻情节来惩恶扬善,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师:童话故事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现在我想请几个同学给大家结合刚才看的来简单地解决第一问。
生1(积极踊跃地举手):本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感人的童话故事。盲孩子以前的世界一片漆黑,他没有朋友,日子过得很寂寞,后来在萤火虫和影子的帮助下获得光明的故事。
老师一边听同学的讲述一边板书。
生2:老师我想补充一点,盲孩子获得了光明,结果影子也因为帮助他人而获得了新生。师(高兴地点头):好!看来同学们已经读懂了这个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讨论第二个问题。学生立即四人一小组展开激烈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三分钟后学生举手)
师:请同学们出示自己的答案,在同学回答的同时请其他同学认真听,以便补充。生1:我认为最感人的故事情节是“盲孩子仰起头来望着夜空,他什么也看不见,茫然地摇摇头。
影子把手伸出来,他想接住那只美丽的萤火虫”因为盲孩子很可怜,影子想帮助他,体现了他们纯真的友谊。
生2:我认为最感人的是“忽然,在他的“黑洞”里,他第一次看见一个淡淡的光点在他的手心里移动着。同时,他手心也感到痒酥酥的。那光点渐渐地变亮了。他从没见过这样美丽的光。他分辨不清那是幽蓝的光,还是翠绿的光,他只知道,在他这永久的黑夜里,此时此刻有了一颗米粒儿大小的光点了。”这就写出了盲孩子第一次看到光的激动的心情。
生3:我认为最感人的地方是“盲孩子孤零零地一个人站在旷野上。他呼唤他的影子,没有回应,听到的只有风声和雨声。他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他坐在风雨里想:只有等到风停了,雨停了,太阳出来的时候,影子才会赶来吧?”这里就写出了盲孩子再次陷入困境时的那种孤独与期望之中,让我觉得我们 应当帮助他。
生4:我认为最感人的地方是“在夏夜的微风细雨中,无数只萤火虫组合成一盏美丽明亮的灯,一会儿闪着幽蓝的光,一会儿又闪着翠绿的光。在这美丽明亮的灯光里,影子又回来了。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 “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这就让我看到了患难中见真情。
生:„„
师(激动不已):我们华中初一
(二)班同学们太能干了,各抒己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了不起!但是有个同学在读时,有个词语读错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几个生字。(生读生字)
师:盲孩子的命运有个转折点,就是谁的出现让他从此看见了光明?是谁在孤独、寂寞的盲孩子陷入困境时是谁的出现给他带来了光明、希望与勇气?
生(快乐地):影子和 萤火虫。
老师自然地过度到下一张幻灯片,学生看到童话般优美迷人的画面,不由得发出赏心悦目的赞叹声。师(欣赏地):同学们,它美吗? 生:美,太美了!
师:谁来告诉大家它美在什么地方呢?
生:它很美,因为无数只萤火虫组合成一盏美丽明亮的灯,一会儿闪着幽蓝的光,一会儿又闪着翠绿的光。
生:它很美,因为盲孩子在这个宁静的小树林里散步。微风送来阵阵花香。还有鸟儿的叫声。
生:总之,整个画面显得环境幽雅、美丽。师:对,这体现了童话故事里的什么美? 生(一起回答):环境美!师:除此之外呢?
生:我觉得它美,还因为盲孩子有了影子和萤火虫的帮助,最终见到了光明,体现了情感美。师(激动不已):好一个帮助,好一个光明,好一句情感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从困境中得到帮助一路走来的极度惊喜的盲孩子的世界吧!师(切换幻灯片):现在就请同学们互相讨论此情此境我们应当怎样去读才能解读盲孩子的内心世界。
学生立刻展开激烈地讨论,老师巡视指导。(三分钟后学生举手了)生:我觉得影子说:“天要下雨了,我们快些走吧!”要读出雨来了的着急的语调。生:我觉得他坐在风雨里想:只有等到风停了,雨停了,太阳出来的时候,影子才会赶来吧?这里要读出盲孩子陷入困境的孤独、绝望与渴望、希望朋友的帮助的语调。生:我觉得“是你吗?萤火虫?”这里要读出盲孩子听到萤火虫来时激动的语调。生(补充):还有一点疑问,因为他毕竟还看不清楚,所以在问。
生:我觉得萤火虫们的回答要读出亲切、在盲孩子遇到困难时能及时赶到的喜悦之情的语调 生:我觉得“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要读出盲孩子见到影子极其惊喜的语调。生:„„
师(十分赞同,点头微笑):看来同学们对文章已经了解得很透彻了,现在就照你们说的读法来读一读吧!
老师分别找几位同学起来示范,其余同学做评价。在发现学生有两个地方学生没有读出那种在孤独的边缘呼喊和看到了光明是极其惊喜的语调时,老师就纵情范读,学生收到了感染,朗读效果明显。
师:盲孩子看到了影子,除此之外,他还看见了什么?请同学快速在文中寻找。学生迅速寻找并交流结果。
生:他看见了月亮和太阳同时悬挂在天上。还有那盏萤火虫灯。
生:他还看见了天上出现了弯弯的彩虹,各种颜色的花朵,还有绿草,还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
老师(切换幻灯片):让我们一起来诵读盲孩子从困境中走来见到的美好景色吧!学生齐读、教师情感范读、学生再学读。
师:故事有如此美好的结局,就是因为有了盲孩子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大家给他给予的关爱、帮助。这样的人与事只有在童话里才有吗?
生(异口同声):不是,现实生活中也有。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合作探究大屏幕上的三个问题:
1、盲孩子和影子、萤火虫各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哪类人?
2、文章有如此美丽的结局是什么原因?
3、我们可以从这篇感人的童话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马上开始讨论,老师视察并参与讨论。生1:盲孩子代表了身残志坚的人。
生2:盲孩子代表了热爱生活的人和 得到他人关爱的人,影子和萤火虫代表很有爱心,给弱势人群关爱的人。
生:有影子以及萤火虫等好朋友给盲孩子的关爱和帮助。
生:盲孩子不只是得到别人的帮助才改变了自己,更在与他自己就一直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生:盲孩子不因为自己是个残疾人就自暴自弃,他还在一直想要寻找自己的快乐 生:„„ 师(赞叹):很好,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总结起来就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一定要爱己爱人,这样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那么你通过对本文的解读有什么启示呢?
生:我们要热爱生活,一直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生:我们要关爱社会上需要我们帮助的人。生:我们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爱心。师(赏识、微笑、切换幻灯片):爱是一缕阳光,可以温暖人的心田;爱是一捧清泉,可以洗涤人的心灵;爱就像灰姑娘的水晶鞋,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爱就像一支优美的乐曲,时时奏出曼妙的旋律。生命之花就是因为有了爱而变得多姿多彩、绚丽迷人。前面有同学问 我姓什么,(板书)我姓这一个字“奉”请大家组词。
生:奉献。师(激动而深情):我感谢我的爸爸,是他给了我这么伟大的一个姓。我奉献我快乐,我热爱我的教育事业,大家都喜欢说我是一个“爱心大使”,你们愿意来当一次爱心大使吗?
生(兴高采烈、把手举得高高的):我愿意。老师(拿出两只爱心小话筒):同学们,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专门强调了要更快更好的建设残疾人事业,只要我们热爱生活,不自暴自弃;只要我们多给他人给予关爱,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何愁不会实现?现在请两个小记者做一期爱心专访,现场采访一下在座各位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那些帮助别人或受人帮助的事情。
生(欢呼雀跃):我来我来„„
老师(选定两个同学,将话筒递给他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广安教科所的邱所长一行也来到了现场,现在我们的小记者就请去采访一下邱所长的爱新事迹。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采访现场略。师(激情洋溢):这不仅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更让我们看到的是颗颗闪烁着赤字金光的爱心。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坎坷与挫折,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生命的长河就是无止境的。我们不但要爱自己,更应将爱自己的心化着一场春雨撒向人间,去滋润那些需要我们关怀的人。盲孩子因为有了爱获得了光明,影子因为爱人而获得了新生,因为爱你就等于爱自己。让我们把爱插上双翼,让我们的爱心飞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党十七大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目标不就实现了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在你们的爱心卡的正面,写上你们打算为那些需要我们关爱的人资助的东西吧!然后请同学们一个一个将爱心投递到募捐箱里来,让我来当一回爱心大使!
教室里响起《爱的奉献》的优美感人的歌曲,邱所长、谯主任、赵主任带领学生在募捐爱心的活动中缓缓走出教室。所有的同学都很激动,尽管在向老师挥手再见,但人不愿离去!
(三)反思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丽的童话,主人公是个寂寞的盲孩子,“影子”的陪伴使他快乐,给他带来温暖,并让他重见光明。本文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而且文笔优美,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本堂课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兴趣较高。然而我在引导学生处理文本时,没有很好地联系生活经历来解读。而且《语文课程标准》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出发点,为童话作品一类的教学提出了新的具体的目标。即: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而我在处理文本是没有很好地击活学生的想象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很好地加以培养、挖掘;在欣赏文学作品,学生能有自己的文学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这一点上我自己认为还是完成得比教可以;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许是因为课文的篇幅太长,而且本文感人的情景多,人物形象丰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更多。所谓“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一个演员。”而我在课堂上的音量一直很高,没能像艺术家或演员一样将生活中的嬉笑怒骂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没有什么不会留下遗憾,要想在短暂的四十分钟内处理好这些问题,几乎是不太可能,于是我也只能浅尝辙止。想到教育之路漫漫修远,于是我也只得摸索前进,慢慢成长。
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语文是大的,大得让我们只能品出她的缺陷美!
难道这种美不是美吗?
第五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
【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课文解读: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课, 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童话。这篇美丽的童话,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在体验欣赏过程中,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情感,又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
本文是篇美丽的童话,主人公是个寂寞的盲孩子,“影子”的陪伴使他快乐,给他带来温暖,最后让他重见光明。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本身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而且文笔优美,富有文化内涵,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能很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2.过程和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语言,梳理故事情节。(2)、有创造性地改写课文,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盲孩子的心声。
(三)、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法及学法】
(一)、教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合适的画面和《爱的奉献》音乐,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激发兴趣,更主要的是真切感受童话的“爱”的氛围,诗一般的意境。在朗读中,激发联想想象,在每个学生心中,再现文中所展现的画面形象。
2、采用分组探究,合作交流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向思考,多角度理解本文的主旨。
(二)、学法:
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游戏导入:做起来,腰背挺直,闭上你的双眼,用双手整整你的衣领,拿起桌上的笔,在草稿纸上写“我是一个盲孩子”七个字。然后谈谈你在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里是一种什么样的内心感受?
二、揣摩语言、体会情感、把握情节
1、品读1——7段,思考:盲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这一部分的那些语句可看出?试画出来读读并简要说明。(“寂寞”)
2、是谁为这样一个寂寞的盲孩子带来了快乐?(影子)因此,当人们夸赞他的影子说:“看,你有一个多么好的影子啊!”“他总是告诉人们”什么?(“它不只是我的影子,它还是我的朋友。”)分角色读出人们的夸赞,影子的骄傲、自豪、炫耀。
3、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读7——28段,共同分享盲孩子的快乐心情(注意读出语气,节奏和人物情感的变化)。读后进行自评,互评并总结朗读方法。讨论:影子是一个怎么样的朋友呢?影子和盲孩子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以盲孩子的口吻,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用“我是一个盲孩子,影子是我的朋友,他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说。
4、影子的陪伴让盲孩子感到了快乐,但作为一个盲孩子,他最大的快乐,最渴望的应该是什么呢?(光明)自读29--------51自然段,体会盲孩子初见一点光的过程和喜悦心情,找出体现他心情的句子和语言描写的句子并展示你的朗读。(第46段,读出惊喜、激动的感情。)
5、略读52---------88段,最后,盲孩子终于获得光明,他是怎样获得的?概括此情节。
(困境中来自萤火虫的爱、影子的爱以及太阳、月亮的爱,使他得到了光明。)
6、盲孩子见到萤火虫是那么的欣喜,他获得光明更是快乐得无法形容,让我们饱含感情地合作读80--------88自然段,分享他的快乐吧!
7、小结:如果将刚才观看的四幅图组成一组连环画,谁能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这组连环画的内容?
(盲孩子很寂寞——影子的陪伴给盲孩子带来了快乐——影子,萤火虫,太阳和月亮的关爱使盲孩子获得了光明)
三、感受形象,领会主旨
1.一个寂寞的盲孩子,最终见到了光明,大家可否想过,是什么改变了盲孩子的人生,让他走出黑暗,重获光明?
A.身边朋友的关爱
B.自己的顽强,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
2.盲孩子重见光明,影子获得生命,这些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这是作者的想象。想象是童话的生命,作者这样想象,是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A..我们要多关爱身边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 B.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获得幸福。
C.无论遭遇什么不幸,都应热爱生活,追求光明的未来。……
四、迁移拓展,创作提高
1、同一篇课文的主题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的,但从文章整体内容来看,“爱”可以说是这篇文章的主旋律。回忆一下,你有没有曾经帮助过别人或自己特别无助时得到别人帮助的经历呢?如果有,你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2、这篇童话的语言诗一般的美,请模仿老师的范例或自由发挥,接着根据课文创作一首小诗。
我是一个盲孩子 我的世界里 没有光亮
没有色彩
我只能静静地坐着 坐着
听小鸟歌唱 听伙伴嬉戏 我的日子很寂寞
我是一个盲孩子 影子······(萤火虫)
播放《爱的奉献》伴奏曲,学生创作,展示。
结束语:课堂有限,爱心无限,行动无边。只要同学们永远铭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和关爱,铭记得到关爱时 这份温暖,并将这份温暖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相信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