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制征文比赛
行知学校关于开展“12﹒4”有奖法制征文比赛的通
知
各年级、各班:
接深圳市教育局和深圳市普法办公室文件,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面向全市中小学生举办有奖法制征文比赛。我校从今天开始,向全体高
一、高二学生征集法制文章,要求如下:
1、2、征文上交截止时间:12月28日
征文主题和内容:
体裁不限,形式不拘一格。可结合法制课学习和法制实践抒发个人对法律知识学习的感受和理解,也可记叙学法用法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特别难忘的一瞬,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有意义的法制故事,还可以结合自己学法的体会,提出如何开展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建议。
文章要求内容健康向上,法制特色鲜明,字数不超过1500字。文章注明所在城区、学校、班级、姓名,指导教师请给参赛文章附上署名短评(100字以内)
3、各年级在级组长的召集下,召开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出席的会议,具体安排收集、修改工作。建议高
一、高二年级下周可利用作文课布置任务,定时完成。
4、征文评选和奖励办法
征文首先在校内进行评奖。
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50名。活动设优秀组织奖6个,颁发奖牌和奖金。评选优秀指导教师20名,颁发奖证和奖金。
5、征文由语文老师修改后,选出优秀文章送学生处,上报教育局。其中高一须上交不少于14篇,高二不少于18篇。
行知学校学生处、教研室
2006年12月11日星期四
第二篇:法制征文比赛
“知荣辱,学法律,树新风”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之一
“学习《江泽民文选》,践行‘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征文比赛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2006年8月10,《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三卷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为了在广大师生中深入贯彻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学好用好《江泽民文选》的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校团委、人文学院党总支于2006年10月1日至11月1日举行“学习《江泽民文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征文比赛。
一、征文时间:2006年10月1日--11月1日。
二、征文主题:
1、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体会;
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3、发生在我或我身边的法律故事。
三、征文范围:全校学生
四、征文要求
1、《江泽民文选》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及其重大成果,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心得和体会。要求认识深刻、观点正确鲜明。
2、根据自己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结合历史和社会实际,谈谈自己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心得和体会。要求认识深刻、观点正确鲜明。
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载入我国宪法。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和法律有许多次“亲密接触”经历,结合自身和和社会实际,谈谈发生在我或我身边的法律故事。要求内容真实具体,文字清新流畅。
4、文章题目根据征文主题自拟,字数限定在2000—5000字以内。
5、来稿要求方格誊写或打印,或发电子邮件,注明班级、姓名。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6名,奖品若干,颁发获奖证书。
二等奖14名,奖品若干,颁发获奖证书。
三等奖24名,奖品若干,颁发获奖证书。
优秀团支部2名,颁发获奖证书。
六、参加方法:征文稿件交到办公楼团委办公室,注明“征文”字样。电子稿件:dengqinghua8024@126.com(注明征文)
衡阳市一中团委会
2006年9月30日
“学习《江泽民文选》,践行‘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征文比赛评比结果
自2006年9月30日学校团委发布“学习《江泽民文选》,践行‘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征文比赛的通知以来,各班级、各团支部积极响应,踊跃投稿,有的班级还远远超过了我们想象的数量。我们请语文老师对同学们的来稿进行了逐份评阅,公开评价,最终评出优秀论文44篇,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14篇,三等奖24篇;优秀团组织2个,高一305班和高二275班。下面将获奖情况公布如下:
一等奖
《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 275班 武经淋
《法,常驻我心》275班 施逸
《谈团结互助》 276 李乔特
《己之所欲请施于人》 283班 周悦
《我眼中的“八荣八耻”》281班 郭潇蔓
《游荣辱国》 305班王珊珊
《在规矩中得方圆》275班 李鹂
二等奖
《我谈团结互助》 270班 池杰
《圣洁的洗礼》 288班 顾文敏
《有荣有耻的心灵》 278班 陈姝伊
《谈团结互助》 304班 嵇慧茹
《荣耻之间》 303班 郭旭
《爱深深的触动了我》 287班 王丽玛
《让勤俭节约成为校园风尚》 277班 王大治
《知荣明耻,知耻后勇》 275班 肖涛
《浅谈“八荣八耻” 》305班 郭艳丽
《浅论“八荣八耻” 》 275班班 刘其昊
《读荣耻,品人生》305班 陈骥
《崇尚科学》 275班班 林飞
《谈“八荣八耻” 》305班 张海燕
《新时代号角——中华魂》 286班 姚志扬
三等奖
《从违法乱纪谈遵纪守法》305班 陈晨
《才能来自勤奋》293班 徐辉
《努力》 294班 蔡明磊
《遵纪守法》 305班 李晓苏
《谈团结互助》 302班 王礼林
《团结》 275班 刘镇瀛
《“荣耻”的对话》 286班 肖鹏
《诚实》 282班 李雅婷
《知荣辱树新风》 289班 徐勇
《荣与辱》 270班 闵兆明
《采访“八荣八耻”》 271班 皋丽娜
《热议“八荣八耻” 》 272班 刘欢
《心中的日月》 273班 杨家东
《“家”外“家”》 274班 张娟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77班 时鹏
《小议“荣辱观”》 291班 蔡水生
《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 290班 郑茜
《社会荣耻论》 284班 张磊
《镜子》279班 王佳佳
《捍卫与热爱》 291 孙娣
《关于“八荣八耻”的学习》 301班 陈阳
《行动吧,冠华学子们》 289班 王信胜
《论荣辱观》 288班 沈雨
中学法制教育征文《法,常驻我心》
“法律不像衣服可以随心所欲地扔掉,而是像语言一样同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密不可分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评论家庞德语)法律如语言与我们息息相关,多么贴切的比喻!联想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用心感受,原来,法无处不在,且力大无边。
一、法驻我家
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应有规则,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法律则是将法成为文化。“宁国市家庭法院宣布,原告母亲对被告父亲因工作应酬常深夜晚归,影响正常睡眠的控诉成立,被告今后必须在晚十点之前到家,否则剥夺其回家的权利。结案!”我学着法官把擀面杖往桌上一拍,自豪地宣布道。只见妈妈手舞足蹈,真像赢了官司一样兴奋不已,爸爸则垂头丧气,一脸无奈。
家就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成员之间难免会有摩擦和矛盾,这些都挺正常。由于我爸爸在法院上班,从小耳濡目染,我便常常要求采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如果我们坐视不管,久而久之,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当然,矛盾双方就成了原告、被告,中间的一方自然成了法官。通过双方的充分辨论和申诉,最终促进互相理解,达成谅解。有时一审不行,就休庭再审,长此以往,我们家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争吵,因为法庭上的辩论都是讲“证据”的。严禁语言暴力的伤害,讲究以理服人:同时,它也促进我们家不断完善“家法家规”。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家,成了其乐融融的幸福港湾。事实上,它成了我们整个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一个缩影。
二、法助我行
每天早上上学得六点五十到校,有时起来晚了便只好乘出租车赶时间。去学校的路上要过两个十字路口,而每次遇到红灯,几乎每个出租车司机都是第一反应减速,然后环顾四周,发现大清早街上没什么人和车,于是又一踩油门,冲着红灯飙了过去。只有极少数司机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每当这时,我都看不下去,于是问司机:“叔叔,你干嘛要闯红灯呢?”回答千篇一律:“早上没人,闯红灯不要紧!”“可是,交通规则是我们的生命守护神啊!”“哟,你小孩子家懂什么!早上学生上学就一段时间,我们抓紧点就能多带几个,要不然遇红灯老停,一大早辛辛苦苦才能跑几个钱?不懂就不要瞎说------”司机们漫不经心地反驳我,满口轻蔑,毫无愧疚不安。我无言以对。是啊,如果老停,我就
会迟到了。“难道金钱比生命还重要吗?”我无法改变司机师傅,看来只有两条路可走了:一是呼吁警察或电子警察(监视仪)干预,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二是我自己早起10分钟,骑自行车上学,坚持“红灯停,绿灯行”,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三、法维我权
法律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记得一次在一家商店买了一支钢笔,买回来没使用几天就裂开了,墨水都吸不进去。我气不过,到商店要求调换,谁知老板竟推卸责任说是我自己弄坏的,而且钢笔这种小物件不包换。同学们都劝我一支钢笔值不了多少钱,自认倒霉算了,我想到政治课上的消费者维权的有关条例,便去请教政治老师。老师告诉我,这家商店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要求调换是合理的。于是我理直气壮地找到商家,搬出了一系列法律条例,那老板也是肚里有些墨水的,不想影响生意,于是就给我换了一支新的。我因此特有成就感,同学们都夸我敢作敢为。
通过这件事我也更加深刻地明白,当消费者合法权益遭受非法侵害时,忍气吞声、自认倒霉的做法是不对的,伺机报复更是违法的,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才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在学习和实践法律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在我国现阶段即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法的总体作用就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韩非子说得好:“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让我们都来做遵纪守法的奉法者,让法常驻我心,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第三篇:学法征文比赛 法制故事
怎一个“法”字了得
吕佳婷舒茶中心校九(1)班
指导教师:陈海涛联系方式:135056400
53《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不仅实现了每个少年的读书梦,也开启了一扇扇人生的天窗。———题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青山碧水围成的小山村,就是小孩赖以生存的家园。小孩从小就很喜欢看书,不是因为必须要阅读,而是只有在书里,他才能得到片刻的休息。
小学四年级那年,他抓住自己的那张旧课桌死活不放,好像饥饿的骆驼嘴巴里的谷草——不可掠夺。全班所有人都换成漂亮的铁桌,只有他的桌子残缺不堪,每日硬挺着展览着沧桑。那不是荣耀,因为他拿不出100多元的课桌更新费。他有时会觉得自己就是一排白鸽里的黑乌鸦,一切都显得那么突兀。那个似血的黄昏,便是小孩人生的转折点。小孩在父亲收购的废报纸上翻阅着。从那之后,每次父亲收购废纸回来,总会被小孩翻得乱七八糟,他在求知,深邃的瞳孔放大,像一头脱缰的野马,止不住探索外面世界的马蹄声,去开垦荒芜的心田,找寻心中的世界。
每个星期五的傍晚,小孩都会带一本字典去爬山,(那是一本已经磨损的书,已看不出封面的色彩)只因为那时候,会有一辆客车驶来山村,从而获得更多的外界信息。小孩每天都在想,山的那一边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世界呢?肯定有老师说的小汽车和大楼吧!想着想着,便进入了甜甜的梦乡,他梦见自己被很多好看的书埋在一起,然后美美的一本一本的去欣赏它。
可是,一切都在新年的钟声的敲响后,戛然而止。
小孩离家的时候年仅13岁,小学刚毕业。和村子里的其他小孩一样,13岁理所当然是大人了。虽然在毕业典礼上领了奖品,他还是把奖品留给了弟弟妹妹,第二天带着简单的行囊(里面是两套新的短裤,一条新的咔叽布裤,是妈妈昨天晚上特地去买的礼物)就被迫跟着陌生的叔叔下山了,过了河,坐火车到城市当学徒了。
没有人为他送行,爸爸6点多就要去收废品了,妈妈7点多去洗煤场干活,家里只剩下弟弟妹妹,小孩离家前跟弟弟妹妹再三叮嘱道:“字典要找一张纸包起来,不然书皮很快会破掉,知道吗?”
字典是他昨天刚拿到的奖品之一,另外还有一支钢笔,钢笔他随身带着,就别在白上衣的口袋上。
此后的几年,小孩用笔的机会很少,当学徒的前几年几乎每天都是起早贪黑,想陀螺一样,被老板、老板娘、老板的妈妈、老板的小孩,以及大大小小的师傅叫来叫去、骂来骂去、打来打去·····当然,还有必须要做的工作,――自己偷空学习初中的课程。
当他第一次用那只钢笔写文章投稿时,复学的种子便在心底开始抽芽长穗。心里的欲望像雨后春笋般一样疯长,当他已经坐在了初二的教室里时候,那年他已经19岁,小孩已成了大男孩。他说服了父亲,从3年的积蓄中取出一部
分报了名,重新走进了教室。。
······
门外青山,小孩圆了他的求学梦,来到了门外青山;门内青山,有多少双渴求知识雨露的眼睛。
接受基本的义务教育关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从1986年到2006年《义务教育法》一步步艰辛的向我们走来。20年来,多少孩子因上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说: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上文中的小孩因为家庭的财产状况而辍学去当童工,其实是迫于无奈。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掌握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力争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多作贡献。
义务教育期间,国家免除我们的学费、书本费和杂费,尽可能地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更多的“小孩”去学习,去读书,去迈出“门外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因此“小孩”的父母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义务教育法》,是不值得提倡的行为。
父母或监护人有责任和义务送少年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义务,保证教学质量及其环境,让祖国的希望能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飞得更高,飞出门外山,飞进世界的大都市。
作为一位新时代学生,我们应该自觉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法,不中途辍学,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自觉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奏响时代最强音,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篇:法制征文比赛活动简报
简 报
将法律引入校园,加快同步小康建设
为了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加快同步小康建设,推进我校“六五”普法工作的进程,做到“将法律引入校园”,增强我校师生学法、懂法、自觉守法的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防止学生违法犯罪,XXXXX于今日开展“健康成长,与法同行”征文比赛评选活动。
本次活动分教师组和学生组,教师组由全校教师参根据自己的经验写出自己开展的法制教育活动和自己的学习经历或生活体验,撰写自己对学习法律知识的感受或体会,学生组在四到六年级的学生中进行。先在班级里发动并组织比赛,由各班语文老师评选出三篇优秀作文送至语文教研组;再语文教研组组织语文老师对各班所交作文进行认真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其中教师组XXXX老师的《法盲中小学生,令人担忧的群体》、XXXXX老师的《让法制教育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XXX老师的《在音乐学科中有效渗透法制教育》、XXXX老师的《浅谈数学教学怎样渗透法制教学》和XXXX的《弘扬中华美德,做守法小公民》、XXX的《难逃法掌》、XXXX的《法律伴我行》将送至XXXX中心学校参加全镇评比。
通过本次征文活动,进一步宣提高了我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鼓励大家树立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为构建“和谐平塘”、加快同步小康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撰稿人:XXXXX)
第五篇:法制征文
法制征文
法制、法治社会的标志:不存在人民群众最不要的黑社会、娼妓、毒品、贫民窟和高犯罪率。
即:法制、法治的社会没有社会弊病。
所以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封建社会帝皇制都绝对不可能做到法制、法治社会。
我们社会主义时期的法制、法律以“有益于人民的是好、有害于人民的是坏”标准作为基础理念建设的。
也就是以“有益于人民的是好、有害于人民的是坏”作为标准来衡量一切、评判一切,裁定任何事、任何人。
但现在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资本主义了,所以改革开放的法制、法律以“有益于官僚资产阶级的是好、有害于官僚资产阶级的是坏”标准作为基础理念建设了。
法律本来是保护和保障每个人的权益的,但损害别人权益的投机倒把、尔虞我诈行为却会被资本主义社会捧为榜样楷模。比如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十元钱的东西如果能设法卖出二十元、三十元、四十元、……,或者搞个小公司使用欺骗手段吞掉了大公司,也都不属于诈骗,反而会被人们交口称赞,且更是会被媒体大肆炒作为成功人士、当代英雄。
而且资本主义社会更怪异的是,一边自称是言论自由的社会环境,一边却不管是什么话也不管这是大家都同样在说的话,只要是有人要找茬告你,就能以你说了这个话而开庭把你当被告。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有很多靠告人出名、靠告人生存的人,甚至还有纯粹基于自己的觉得好玩而经常抓住别人的一言半语来告人玩兴趣。典型例子,台湾李敖告了许许多多的人,连他自己都记不得告过哪些人了。
社会性质和制度:
封建社会帝皇制:整个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由一个大家族霸占,唯独皇帝有权把生产资料分封给亲属私有或臣僚私有,大多数人没有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料,要活着就得去为少数人(地主阶级)服务、劳动受压迫剥削。
资本主义私有制:整个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由少数人霸占,大多数人没有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料,要活着就得去为少数人(资产阶级)服务、劳动受压迫剥削。
社会主义公有制:整个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由整个国家的人民共同拥有、共同生产、共同享受,任何私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使得没有任何人可以骑到任何人头上剥削压迫。
目前我们人类所用的经济衡量指标:
一、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社会福利保障状况。
二、物价稳定状况、失业率状况、财政收支状况。(此标准用于任何国家或时期,不以此标准衡量的一律无效!)
目前我们人类所用的衡量社会或时代好坏的指标:
一、人民群众最不要的黑社会、娼妓、毒品、贫民窟和高犯罪率的状况。
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社会福利保障和安宁的社会环境状况。(此标准用于任何社会或时代,不以此标准衡量的一律无效!)
目前我们人类所用的衡量事物好坏的标准即是:有益于人民的是好;有害于人民的是坏。
目前我们人类所用的衡量人好坏的标准即是:言行有益于人民的是好人;言行有害于人民的是坏人。
用这些标准去衡量任何人与事都能立即清清楚楚、分明无误(但仅限于人类,而畜生不会也不懂得使用这些标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