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典名著读书报告
《林徽因传》读书报告——简评
★文章开头:
①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孤寂、伤感的印象。
②开头引用书中隽语“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③文章开头交待得非常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文章进程:
①文章将“林徽因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写得细致入微,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②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林徽因传奇的人生经历”进行。③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④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⑤作者观察阅读缜密叙沭时井然有序。
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宛然置身于梦境一般。⑦以缓慢低沉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⑧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
★文章结尾:
①以感想开关以感想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②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③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激情言已尽意犹未了。
《夹缝中的历史》读书报告——简评
★文章开头:
①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
②开头简明扼要
③开头直奔主题,也是一种写法.★文章进程: ①运用比喻,将“屈辱”比作一根皮鞭。比喻贴切用词生动。②不同角度叙述,选材新颖,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③文章边叙事边抒情。④细节刻画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⑤场面和气氛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
⑥过渡自然,每一段交待得很清楚.⑦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文章结尾:
①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②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③结尾呼应应开头,结构完整。
④文章边叙事边抒情.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目送》读书报告——简评
★文章开头:
①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目”与“送”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②开头直奔主题,让人一目了然。
③开头点题,用词很吸引人。
★文章进程:
①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
②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 ③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④全文可圈可点的佳句不少,给文章增添了些文学情趣。
⑤作者构思巧,善于选点展开,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⑥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⑦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
★文章结尾:
①文章结尾不落俗套,给人以欲还休的感觉。
②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进行.文章开头与结尾时的诗化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③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篇二:广告经典著作读书报告
广告经典理论与著作选读
读书报告
课程:广告经典理论与著作选读
姓名:李莉
学号:10143340129 6.30.2015 这一个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阅读了十本广告著名的广告著作,从广告界的前辈处获益匪浅。在这里总结一下主要内容与自己的新的体会,浅谈一下自己的收获与成长。
《广告心理学》
我认为,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有必要了解一下这本书的来历,即作者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下,在什么经历的驱动下完成了著作。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书本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对作者人生历程的了解获得一些书本之外的东西。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将书本中的东西与现实结合,真正发挥理论的价值。
对作者的经历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下面谈一下我认为这本书中值得我们注意和学习的地方。
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是广告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想要做出好的广告,就必须把握大众的消费心理,用广告促使消费者的心理向有利于消费者购买厂商的商品方面转变,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次广告就是失败的,甚至它称不上是广告。作为广告人,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心理学,以使自己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记忆是对昔日印象或心理状况的了解。记忆是会消退的,任何记忆都不可能像原先记忆那样鲜活。增强记忆有四个原则:重复,深刻,联系,巧妙。要想使人们能够牢记你的广告,那么我们就需要利用好增强记忆力的这四个原则。
首先,对于第一个原则-重复,我们可以比较频繁的重复刊登广告。虽然它花费比较昂贵,但实践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我们要重复一个产品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如果在每一次刊登的广告上对产品稍作改动,效果会更好。例如麦乳精产品系列的广告,他们通过不断变换产品的形象代言人,达到增强消费者记忆的效果。
其次,对于第二个原则-深刻,我们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达到目的。首先我们可以利用鲜艳的色彩,给人们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让产品在人们脑海里留下深深地印记。第二,对于一本刊物,它的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给人的印象是最深的,因此,一本杂志刊登的第一则广告或者是最后一则广告效果是最好的,因此,我们刊登广告时要尽量选择刊物的第一部分或者是最后一部分。另外,杂志的背封和第二页封面也是具有和高的广告价值的。第三,谐韵和头韵的恰当运用也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它能够使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例如金粉广告。第四,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幽默将广告做成功,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再次,对于第三个原则-联系,作为广告人要想方设法让读者自然而然的与自身的经历联系起来、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联系起来。
最后,对于第四个原则-巧妙,是不可以滥用的。uneeda,巧妙地运用了you need a的缩写作为自己的品牌名称。然而,uwanta使人联想到you want a,却被认为是uneeda的模仿。
以上四个原则,可以被毫无限制的采用,而且它不会让任何采用者失望,这是因为它们还是为增强人们记忆力而发现的定律。
感觉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其他一切心理现象。情感是情绪与情感的统称,这两个概念在心理学上通常指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情感会对人的身体与头脑产生效果,对于广告人来说,增强对这些效果的认识显得异常重要。这里所说的愉悦,并不仅仅指品尝美味佳肴时的愉快感,也指诸如快乐,关爱,慈善,感激,骄傲等让人心情爽快的情感。这里所说的痛苦,即可被用来表达纯粹的痛苦感受,也可以用来表达诸如恐惧、憎恨、嫉妒、反感等情感。
作为广告人,我们需要培养客户的情感来留住客户。人并非特别具有逻辑性,人的思想很多时候还要受到他当时的情绪状况的影响。广告商要想让自己的广告收到良好的效果,也必须想方设法的去取悦广告要迎合的对象。首先,黄金比例最能够带给人一种美感,对称和比例对于广告的美感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其次,广告商还应注意,广告内容要浅显易懂,广告印刷要精美,字迹要清晰易认。
托马斯库克公司的广告,我个人认为还有其他的不妥之处。在这则广告中,任务主题是老人,旅游的主力军应该是青壮年人。我感觉,广告的主要人物换成一家人,有老有少,每个人都应该会是孩子或是父母,我想这样更容易让公众产生同感,效果会更好一些。让人们在感情上产生共鸣的号召、呼吁、倡导是不可滥用的。对生活阴暗面的描绘,可能会取得好效果,对生活美好一面的歌颂,更能吸引大多数人的目光。在布尔医生专治肺病的含药糖浆广告中,丑陋老太太满脸痛苦,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还让人觉得恶心,但如果将其换做一个大病初愈、满脸笑容的老太太形象,我想会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们对这种药产生信任。
本能是一种“事先没有明目标,却实现了某些目标;事先并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或训练,却能够做某些事情”的方式或采取行动的能力。人的本能主要包括:维护及增加物质财富的本能、饮食、穿衣打扮、贮存和拥有、猎取、建设、母爱、寻找社会本我等本能。其中,拥有社会财产的本能容被广告商利用,他们通过免费提供一些东西来利用大家这种本能。美国证券公司的广告不仅成功的利用了公众的贮存本能,而且为自己、为公众带来了收益。这种尝试值得我们学习。我觉得,广告商可以利用人们建设的本能,例如金羊毛的广告,还有各种采摘节、自己动手做蛋糕等,以激起人们用双手去创造的欲望。母爱的本能也是值得广告商利用的,尤其是对于儿童用品,吸引母亲的目光远远重于儿童。另外,广告商在设计广告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的避免冒犯读者的道德评判标准,对于道德观和宗教观,广告都应慎重对待。总而言之,广告商应该认真研究人的天性,以求发现人们行为的奥秘,以简化做广告的繁重任务。
暗示是必须由另一个人物或另一件物体引出。暗示最有效的形式是身体力行,其次是从亲朋好友那里得到启示,暗示具有普适性,每一位正常人,都会受到暗篇三:世界文学名著选修读书报告
《茶花女》读书报告
写作背景:作者小仲马,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与一个裁缝女工的私生子,这种身份是他的童年时代受尽讥笑,成年后决心通过文学改变社会道德。1848年发表的《茶花女》,随后他本人把它被改编成戏剧,一举成名。作品通过出身贫困的名妓玛格丽特和税务官之子阿尔芒的爱情悲剧,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塑造了一个不甘堕落、心地善良的茶花女形象,忠实地再现了七月王朝时期的社会现实。
简介:美丽的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为寻找新的生活来到巴黎后,由于举目无亲、生活无着落,不幸沦为娼妓。成为权贵的玩物——交际花。因为与玛格丽特偏爱孤傲的茶花,并常把茶花拿在手中,人们就叫她称“茶花女”。涉世未深的外省青年阿尔芒在剧院偶然与玛格丽特相遇,两人一见钟情。由于残酷的社会现实造就了两人之间的爱情悲剧以及悲惨命运。再一次合上《茶花女》,心绪久久的不能平复。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它落下了同情和伤心的眼泪,但它令我长久不息地难过和同情。这是一段令人感动、让人同情的凄美爱情。没有华丽文字的修饰,但那真挚的感情对白却体现得 淋漓尽致,让每一个人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快乐而快乐,为他们的悲伤而悲伤,为他们的悲剧而哭泣。
我想作者之所以称玛格丽特为茶花女,不单是因为玛格丽特装饰打扮时总少不了一束茶花,更深层的意思是玛丽特的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一样纯洁。而玛格丽特被看成是风尘女子,只不过是因为人们把“风尘”的观念套在她的身上而已!因此,当她与阿尔芒走在一起的时候,不仅受到经济的制约——老公爵停止了给她费用、债主纷纷上门逼债;还受到了道德的谴责——阿尔芒的父亲反对、社会对他们白眼。茶花女也就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的一朵永远美丽的“邪恶之花”。正如亨利·巴塔伊说的那样:“茶花女将是我们的世纪之女,就像玛侬是18世纪之女一样。”正是两个具有叛逆性格的角色,演绎了悲壮心灵的爱情故事。玛丽特违反了她作为一个风尘女子的角色,她要像一切健康的女性那样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但这违背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势必要遭到社会的唾弃和谴责;而阿尔芒背叛了作为一个“清白”人家后代应该遵守的世俗习惯而去爱风尘女子,这也不符合道德准则,同样等待他的结果是无情的扼杀!玛丽特无疑是伟大的,为了追求与阿尔芒的爱情,甩开对她纠缠不清的伯爵;卖掉自己的马车、披肩,典当掉钻石首饰,而不要阿尔芒一分钱。尽管经济困难,但是玛丽特没有听
从别人的劝告而回到伯爵的身边,而死心塌地地与阿尔芒在一起。然而好景不同,阿尔芒的父亲单独找玛丽特,恳请她还回他儿子和家庭清白。玛丽特只好牺牲这段爱情,与阿尔 芒不辞而别,回到了伯爵身边。不明白真相的阿尔芒辱骂玛丽特,还把一张500法郎的“夜度价格”送给玛丽特。这明摆着说玛丽特把爱情当作了商品出卖。这位至死都喊着阿尔芒名字的女人还不为自己的所深爱的人理解,她的内心受到了多么大的委屈啊!她本可把真相说出来,可是他没有!她为了爱而牺牲了自己,这样的代价太大了,可是她没有怨言,只是把内心的感受它写进日记„„
玛格丽特怀着亚芒的爱情离别生命,茶花在泪光下凋落,我心中的爱情似乎就是这样凄美迷人的。当阿尔芒重回到巴黎时,从日记中,阿芒才知道真相。“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原来当初玛丽特离开他是她听从他父亲的请求„„阿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专门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色的茶花。
茶花女的故事令人悲痛心碎,在读者流下同情的泪水时,也给人留下深沉的思考。茶花女的所作所为都映射出了女性与命运进行不屈的抗争。茶花女的悲剧是社会与人性的双重悲剧,她用命运谱写是一曲追求人性美的赞歌。
一个人内心都有一份自己最纯洁的追求.不论世界怎么变,外界的压力有多大,我们都一定要坚持守护好这美丽的种子,让它在将来的某一天能开花结果.这是我读《茶花女》最深的感触。合上书,我告诉自己,世界再变,外界所给予的压力再大,都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自己内心中那一分小小的净土。相信自己,坚持下去,终有一天它就会开花结果,它就能成功。篇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德意志意识形态》.......................................................................................................................1 《共产党宣言》...............................................................................................................................4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6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8 《论我国革命》.............................................................................................................................10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 & 恩格斯
(1845年11月——1846年8月)
意识形态这里指一种荒谬绝伦的诡辩术,是人们冥思苦想、瞎编乱造出来的东西,是脱
离实际、没有任何生动内容的幻想。
(一)写作意图和背景
1.揭露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 2.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3.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
(二)本书主要贡献
第1卷,主要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 原理,批判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观点。第2卷,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各种各样的代表性思想。
本书最伟大的贡献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次作了全面阐述,完成了第一个伟大发现,把社会主义学说奠定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三)主要内容
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史进行科学论述 1.对唯物史观前提的科学阐述。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基础)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物
质生产活动;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全面而完整的概括,包含三
层意思:
1、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
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第5页),而不是“自我意识”、“类”、“唯一者”。
2、这些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的本性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可以
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
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
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第6页)
3、人的活
动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人们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的活动的。所以“任
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 更出发。”(第6页)总之,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 件三者的统一。
2.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
程”。这是说,意识、思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不能把意识、思维与社会生活割裂开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通过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对唯心主义精神统治世界观念的考察和揭露,从而得出结论: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这
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和考察历史的基本方法。3.再次阐述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物质资料生产,并考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四个方面的因素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生活资料生产本身。这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第二个因素是为满足新的需要而进行的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第三个因素是人口的生产活动,即人口的繁衍;
第四个因素是社会关系的生产
再次阐述关于意识的产生和本质的思想,并分析了社会分工及其后果。指出了社会发 展的基本动力和革命根源,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 盾运动。
4.共产主义实现的基本条件:世界历史和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生产力越发展,各民族的原
始封闭状态被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和民族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越成为世
界历史。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活动。无产阶级只有
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每个
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了私有
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之后,提出要消灭这种异化必须具备
两个基本条件。第一,由于异化所导致的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的激化,进而导致无产阶
级革命;第二,普遍交往的建立和发展。而这两方面都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
发展为基础。
(四)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阐述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区别 1.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2.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
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5.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
(五)思考题
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是什么? 2.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包括哪些内容? 3.如何理解“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4.试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 5.试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是如何阐述共产主义学说的?
附: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精神生产。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
2(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
(2)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作用方式、反馈方式的不同。
二、怎样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要点提示:首先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的本质的原理,阐明所谓“人的本质”就是指人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人与包括动物在内的其他事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性。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究竟表现在哪里呢?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和动物界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顶多只能采集,而人类则能生产。”(《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第336页)这就是说,能够进行生产的,能够通过能动地改造自然界取得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自身的需要,是人的根本。而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人就必然会产生一种新的、动物所没有的属性,这就是人的社会性。第三,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是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结构的总和,它决定着人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人们之间其它政治的、思想的社会关系,都建立在这种客观物质关系的基础上,并直接或间接地被这种物质关系所制约。这种政治的、思想的关系,反过来对生产关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这样一来,在人们的周围就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关系的复杂结构。马克思主义认为,正是这一社会关系复杂结构的总和,确定着现实社会中任何一个人的本质。综上所述,所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基本含义就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先天自然形成的,也不是后天主观自生的,而是由建立在客观物质生产基础上的,复杂的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决定的;只有从分析社会关系出发,才能科学地认识人的本质,才能真正弄清人的本质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精神实质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因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方式规定了社会的性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物质生产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关键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时间、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使它能够把社会中物质关系、经济关系用其他关系区分开来。科学阐明人们社会存在对意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由于实践规定了包括社会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所以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 & 恩格斯
(1848年)
(一)《宣言》的七篇序言
1.指出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2.阐明了《宣言》的性质和任务.《宣言》是共产党的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 3.阐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一条主线: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因。三
层含义: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第二,全部人类社会文明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三,无产阶级所进行的阶级斗争,不仅要消灭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而且要使社会永远摆脱任何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4.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鲜经验,提出了对《宣言》的重要修改和补充。5.提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济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
设想。
6.论证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7.论述了论述了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坚持独立自主和实行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关系
(二)《宣言》的引言 1.写作的历史背景 2.写作的目的(三)《宣言》的正文四 1.《资产者和无产者》。马、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深刻分析了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过程,正确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科学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是一个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资本主义的灭亡并不等于自行消灭,它必须通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实现。所以,无产阶级必须采取革命手段,夺取政权,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逐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2.《无产者和共产党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
须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为此,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纲领,严正驳斥了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的种种责难(教育、自由、家庭等),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3.《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在本章中,马、恩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运用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了当时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指出了它们的实质和危害,揭露和批判了各种假社会主义,并对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4.《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因此,马、恩在最后一章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
对党派的态度上集中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思想。论证了共产党人对资产阶级民主政党的又联合又斗争的统一战线策略。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的原则。
(四)结语
《宣言》结尾再次郑重申明共产党人的观点和意图,并公开宣告共产党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共产党人只有用暴力才能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全世界无产者只有联合起来,共同作战,才能砸碎旧的锁链,获得整个世界。
思考题:
1.如何认识 “两个不可避免” 与当前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扫除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发展了巨大的生产力。但是,这个社会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资本主义发展每前进一步,都蕴藏着深刻的危机:它发展了生产力,却加重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它建立了资产阶级国家,却引起了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它建立了世界市场,把资本的势力扩向全世界,却加深了它与殖民地附属国的矛盾;它创造了现代化的大城市,却又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矛盾的日益尖锐,突出地表现为不断扩大和加深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摆脱经济危机。要消灭经济危机,必须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2.怎样理解《共产党宣言》的理论意义及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指导意
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把唯物史观应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研究得出的结论。◆它第一次划分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1)基本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大力发展生产力。
3)坚持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5)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6)坚持党的先进性。
7)推进人的全面发展。5篇五:大学名著读书报告
《生活在别处》的情怀
“生活在别处”,记得很在以前就留意过这句话,只是当时我还不理解生活在别处的真正含义,只是知道它是米兰昆德拉的经典。后来在读许多作家的作品时,发现其中很多次提到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我便有了读完这本书的冲动。于是,这个暑假即将来临之际,我从学校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可是借回来以后很多次我都读不下去,可能因为我心不静。今天,在这个暴雨将至的夏日黄昏,我在这本书的伟大中,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有时候生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生活只是一种存在方式,它会隐形,会游离于现实之外,穿梭于精神所构筑的世界。在那里摄取含有的经验,在用文字字加上注释。而这种游离的亲历,便是别处的生活。
(一)诗人的诞生 诗人是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来到这世界上的,也许那时他的母亲对那位年轻的工程师只是出于盲目的仰慕或是出于对一切神秘东西的追求。为此,诗人的母亲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自从她生下雅罗米尔,这母亲的身份就注定了他的宿命。
在读这一节的时候我发现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这个人生命足迹的烙印,也许在我们长大的时候,我们会抵触某些童年生活带来的阴影,例如在世人以后的生活里总是充斥着母亲的教诲,甚至这些母亲为诗人所安排的道路成了诗人自由生活的障碍。诗人对文字的敏感度让我觉得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始终对生活投以好奇和探索的眼神的 人才会将自己的生活交付于诗歌。其实,在很多时候将自己的生活封锁在自己对文字的承诺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在自己对生活无可交付的时候,会感觉自己已经被自己背叛了。这种感觉很糟糕,他经常让我们陷入一个不可自拔的泥淖,在文字中折磨自己。很小的时候我也因为文字的出众得到了很多赞赏,可是随着你阿伦的推移,渐渐失去了对生活最初的那份激情,我不得不承认,但当我们对生活敏感度消失殆尽时,那时的绝望使他人无所体会的。那时的自己是孤独的,孤独到只有自己的脆弱能陪伴安慰。
(二)科萨维尔
一个梦套梦的世界,青年人科萨维尔在自己的一个梦中逃离,又从新回到另一个梦中,不同的人生在不停地交织在一起,也许吧,生活真的在别处。很多时候我们在幻想自己在世界的另一端享受一种非凡的经历,而这经历是我们在现实的条件下所无法完成的。
(三)诗人的自渎
很多时候诗人对母亲对自己的过分束缚感到很反感,诗人正值少年,他开又有了少年的情愫。他对女人有着非一般的敏感的嗅觉,但这并没有使他在社交场合与人交流顺利,相反,他对自己的每一次展示都表现出极度的不自信,以至于每次和女孩子约会时他都要提前在自己房间里反复练习和女孩的对话。当然,期间诗人一直没有放弃写诗,在诗人的眼里只有诗歌能能给他绝对的自由,诗人需要一个自我释放的空间,他在外部世界收到
伤害时会用这样一种方式救赎自己,也许在现在看来那是不过是文人特有的矫情,可处在那个时代的革命者,那个**到大家都不在关注内心,的时代,诗人的情怀或许能给与世人不小的启发呢。但最重要的是,诗人必须达到自我的升华。否则,他就永远走不出自我的空间,那样的话他便不能在这世界生存。
(四)诗人的奔跑
此刻诗人奔跑也许只是纯粹地为了能解救自己,是的,诗人需要解救自己,他被母亲封印在所谓伟大的母爱的桎梏中,他甚至不能呼吸,母亲对诗人的占有欲让诗人的生活百般受阻,他不能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他甚至没有权力将自己的女朋友带回自己的家里约会,而这一切都拜他的母亲所赐。是人为此苦恼,他在奔跑。。逃离母亲生活中,他的生活。
(五)诗人嫉妒了
诗人为自己输给了自己强烈的占有欲,他自己也最终为占有欲所害,他唯一拥有过的女朋友在他的占有欲下,人生暗淡。。
第二篇:法理学名著读书报告(定稿)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读书报告
2013级民商2班
张俊 2015/9/1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读书报告
目录
一、作者与书目基本信息.....................................................................................3
二、法律哲学历史——学说及感悟.....................................................................3
三、法律的性质与作用——秩序与正义的综合体.............................................8
四、法律控制所应采取的方法——渊源和技术...............................................10
五、实用主义在法哲学问题探讨中的应用.......................................................14 / 14
一、作者与书目基本信息
埃德加·博登海默(Edgar Bodenheimer)是一位主要研究法哲学领域的著名法学家,同时是“综合法理学”的代表人物。他写的《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以下简称“本书”或《法理学》)一书系统地梳理了自古希腊和古罗马法律理论到20世纪中叶自然法复兴期间庞杂的法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进行精选、整合,以秩序和正义两大价值为理论基点,进一步通过法律渊源和技术的探讨形塑起“综合法理学”的基本框架。博登海默眼界之开阔,研究态度之严谨,理论体系之兼收并蓄,委实令读者叹为观止。全书分为三部分,如果以一篇学术论文作比,本书即以引言(文献综述)、本论(包括应然层面法的性质和实然层面法的样态、适用方法)的结构顺序展开。
二、法律哲学历史——学说及感悟
第一部分“法律哲学的历史导读”包括九章内容,以时间维度展开,全面系统介绍历史上纷繁复杂的法哲学学说,本部分侧重对各家学说的原貌展现,作者只有较少的比较和评析。读者下面将截取其中一些比较感兴趣的理论进行叙述。
本书第一节为读者展示了奴隶社会制度下诡辩派论者们对于强者权利(奴隶主相对于奴隶,贵族相对于自由民)的进行合理化的努力。例如诡辩家卡里克里斯把“强者之权利”宣称与“约定”法相对应的“自然法”的基本原理。他从人类生活与动物生活相同的本质出发,认为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都是建立在强者对弱者的先天优势基础之上。由此,他得出生活中由多数人(往往是弱者)制定的法律来平衡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关系本身是反自然本性的;与之相对,强者如果不尊重人定法,反而是在按自然法则行事。这一诡辩乍一看有道理,但是他却把无社会的个人生活与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偷换了概念。人在自然状态下当然可以按照自身的实力行使丛林法则,这里没有任何其他因素可以超过人的自力自保的需求。然而,人一旦进入了社会,社会生活的要求和本质完全不一样了,人不再是完全根据自己的实力来行事,因为他的行事自由必须保障不触动他所存在的社会生活的某些底线,否则这个社会就无法存续,也就不存在社会生活了。社会生活的底/ 14 线至少应该是:不随意侵犯他人的利益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生活的可持续性。这些要求不仅为弱者提供保障,也是最终保护了强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利益——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强者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取更大的利益,否则他只能在原始状态中过着虽然强大却无时不恐惧的生活。
苏格拉底的观点与诡辩派对立,努力克服诡辩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并建立一套以那种客观上得到证明的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实质性的伦理体系。受师父影响,柏拉图的正义观也较为客观,他认为正义意味着“一个人应当做他的能力使他处的生活地位中的工作”。这种“人尽其才”的思想是建构在尊重既存的社会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也成了柏拉图“理想国”的理论起点。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等级制度建构的一个正当根据与其出发点一致,认为人生而不平等。柏拉图坚持他对不同等级的人在不同工作岗位发挥不同等级身份作用的观点,并热衷于让哲学家统治这样一个理想国。他认为存在人的普遍差异化情况下法律不能给予既一般适用的又符合每个人客观需要的最有利的命令,所以他主张“最佳的方法不是给予法律以最高权威,而是给予明晓统治艺术、具有大智大慧的人以最高权威”——实行人治而非法治。但是在经历了现实的锡拉古城试验失败之后,他转而提出次优的选择——法律国家。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则更彻底地走向了法治一边,他把一个以法律为基础的国家假设为达到“善生活”的唯一可行的手段。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更为明确,他指出,“以正当方式制定的法律应当具有终极性的最高权威。除非在法律未能作出一般规定从而允许人治(即行政统治)的情形下,法律对于每个问题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威性。”虽然时隔两千多年,这一法治的思想仍然发人深省。当今中国处于矛盾多样的转型期,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突破法治的底线回到混乱而黑暗的年代了,这不仅是法治已被写入宪法的逻辑要求,更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亚里士多德强调法律的最高权威来自于制定法律的正当方式的外在形式。但是法律这种工具与法律欲实现的善目的本身是分开的,甚至会产生矛盾。在法律不能满足善的目的——所谓恶法——的情况下,司法机关是否仍应遵守具有最高权威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没有作出回答。读者认为,这个时候应该考诸适用与不适用该法律会产生的社会效果,如果继续遵守的效果会使社会向恶的方向发展就应该果断抛弃;反之,即使对某个个案中的当事人不公平,也只能舍弃这个个体正义/ 14 的价值追求整个社会的善,而法律的漏洞则通过正当的程序加以事后修改。
斯多葛学派重视人的理性,把自然视为支配性原则,自然法就是理性法。他们认为人作为宇宙自然的一部分,本质上就是一种理性动物。西塞罗解释到,理性人的特征是按照理性给予每个人以应得的东西,而且西塞罗还把这种态度与正义等而视之。正义是自然所固有(被理解为人性)的,而且作为人类集体幸福的一个必要条件,正义绝不能与公用事业相分离。基于这样一种人先天具有正义和理性的认识,西塞罗怀疑国家制定的法律或习惯中内容的正义性。他认为,国家实施的“有害”的法规,理所当然不配被称为法律,因为这种法规无异于一伙强盗在其集团内部所可能制定的规则。斯多葛学派自然法观念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平等,并且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因不同的性别、阶级、种族等因素区别对待是非正义的。尽管这一被假定的人人平等原则在罗马帝国从未得以付诸实践,但却很可能是法律改革的一个部分,因为正是通过这些改革,奴隶的地位才得以渐渐得到了改善。这种敢于突破理论束缚和现实压力的改革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学者要有为生民立命的使命感、责任感。
在启蒙运动思想家中,我比较喜欢托马斯•霍布斯的观点,因为他对于人类社会之前人的生存状态的认识比较符合实际情况。霍布斯的观点立基于与格老秀斯完全不同的人类学和心理学的认识。霍布斯认为人在本质上是自私自利的、充满恶意的、野蛮残忍的和富于攻击的(这一点与我国古代荀子“性恶论”有相似之处)。在自然状态中,每个人对于他人都是狼,而且在充满仇恨、恐惧和互不信任的气氛中,每个人都始终与他人处于战争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具有同等的力量,即使最强者也可能被最弱者杀死。但是,人对摆脱死亡的恐惧、获取生活便利或物品的欲望或希望促使人们从战争状态走向和平。理性为人们提供了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条款(自然法则)。霍布斯认为,应当在任何能够找到和平的地方寻求和平,这是最为重要的和最为基本的自然法则。从这一法则推演出来的一些更为具体的规定被霍布斯宣称为“永恒不变的法律”:每个人都必须放弃其根据本性为所欲为的权利;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和履行他的契约;所有的人都应当在不危及其人身的情形下尽可能地互相帮助和提供方便;任何人都不得羞辱、辱骂或蔑视他人;在发生争端时必须有一个公平的裁判者;最为重要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 但是如何保持这样的和平状态或者说使这些永恒不变的法律很有把握地得到实施呢?霍布斯指出,人们有必要在他们之间共同达成一项契约,根据这一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其全部的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一个人或一个议会,而其条件是每个人都必须这么做。据此而设定的主权权力者——霍布斯称之为“利维坦”或“人间之神”——应当运用从人民那里集合起来的权力和力量,以增进所有人的和平、安全与便利。为了使主权者充分地履行其职责,主权者便应当是至高无上的和不受法律约束的。由于人民把自己的权力让渡给了主权者,所以他们自己实际上便是一切法律的制定者,因为没有人会使自己受屈。主权者把其意志强加于人民的主要工具是“国内法”。如果国内法违背了霍布斯所界定的“自然法”原则,那么它们就是邪恶的。建立主权者的统治乃是为了寻求和平,因此统治者的最高义务就是增进人民的安全和福利。
但是,霍布斯并未由政府制定邪恶的或专制的法律的情况假设推导出人民不遵循这些法律的权利。对政府恶行的唯一制裁,就是使统治者遭受“永恒死亡的痛苦”,而不得幸福地来世。由此看来,虽然霍布斯的理论假设较为实证和科学,但是在对人民权利范围的推导上陷入过度迷信主权者的缺陷,其对于人民反抗权利的忽视,也是在宗教来世预言的神秘背景下产生的。
古典自然法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是以试图确立防止政府违反自然法的有效措施为其标志的。在这一阶段,法律主要被认为是一种防止独裁和专制的工具。洛克和孟德斯鸠是这一阶段的代表。洛克与霍布斯不同,他指出,人们在建立政权时仍保留着他们在前政治阶段的自然状态中所拥有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自然权利。自然法是一种适用于所有人(包括立法者和其他人)的永恒规则。让渡给政治国家的只是实施自然法的权利。为了保障政府不越权,洛克设计了初级的分权制度——行政权和立法权由不同的专门机关行使。如果这样的分权体制不能防止政府的独裁和专断,洛克承认将由另一个最终的保护者:全体人民罢免和更换那个无视委托关系的立法机关。当行政权或立法权试图变其统治为专制并试图奴役或毁灭其人民的时候,人民便可以诉诸他们最后的手段,即“上帝”。通过行使抵抗或革命的权利,人民便能够在反对压迫性的否定了自然法的实在法的过程中维护自然法。/ 14 孟德斯鸠为洛克的分权理论提供了必要的补充。他的理论出发点是这样一种假设:法律乃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根据他的观点,“事物的性质”部分地表现在人性恒定普遍的趋向和特性之中,部分地表现在人性变化不定的趋向和特性之中。他指出,每个有权力的人都趋向于滥用权力,而且还趋向于把权力用至极限,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为了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他认为可靠的政府形式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府,亦即使上述三种权力相互独立、并分别委托给不同的人或群体的形式。再者,他还认为,应当用上述方式来分立三权,以达致权力间的相互制衡。这一制度就是我们现在广泛看到的各国分权政治框架,这种架构的实现,是人类制约权力的伟大发明。
伟大的哲学家、法学家康德的法律哲学值得着重探讨。康德设想人不仅属于“感觉的”世界,而且也属于一个“概念的”或“本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自由、自决和道德选择都是可能的而且是真实的。他认为,道德和法律必须被纳入概念的世界,力图从一种建立在理性命令基础之上的先验的“应然”世界中发现其基础。
自由这一概念是康德道德和法律哲学的核心。他对伦理上的自由和法律上的自由作了区分:伦理上或道德上的自由,意味着人之意志的自主性和自决;只要我们能够遵守铭刻在所有人心中的道德律,那么我们在道德上就是自由的。另一方面,他把法律上的自由定义为个人对他人专断意志和控制的独立。他把这种自由视为人根据人性而具有的唯一原初的、固有的权利。这一基本权利本身就含有形式平等的思想,因为它意味着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并是他自己的主人。
康德把法律定义为“那些能使一个人的专断意志按照一般的自由律与他人的专断意志相协调的全部条件的综合”。国家唯一的职能便是制定和执行法律。因此,他把国家定义为“众人依据法律而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国家不得也不必干涉公民的活动,不得也不必以家长式的方式关注他们的利益和个人的幸福。国家应当是自己的活动限于保护公民权利的范围之内。为了防止形成专制统治,康德要求权力分立。忍受立法权的滥用和不当是人民的义务,即使他们忍无可忍,因为主权者是一切法律的渊源,他本人不可能作恶。/ 14 第一部分的最后一节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提出了对所有该部分学说倾向的基本评析,认为各种学说都有自己的利弊,并且“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根据某个单一的、绝对的因素或原因去解释法律制度”,“进路单一的、维度单一的法律理论只具部分效力,而且在整体上也是不充分的”。作者提出了本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当今学说纷纭,法律调整范围和方式日益广泛、多样的状况下,“建构一种能够充分利用人们过去所做的一切知识贡献的综合法理学”。作者清醒地认识到“完全克服上述各种理论的局限性是不可能的”,在研究过程中有必要采取一种“有选择的和侧重取向的研究进路”,即“重点集中在为我们的时代应予特别关注和优先考虑的方面”。
三、法律的性质与作用——秩序与正义的综合体
《法理学》第二部分“法律的性质和作用”侧重于解决法律控制所应达到的目的问题(或者法的性质问题)。作者在研究中从以往法哲学学说提倡的诸多法律价值,诸如正义、理性、安全、秩序、自由等价值诉求中萃取了秩序和正义两大价值,认为法律这种社会控制力量是正义和秩序的综合体,进而与行政、权力、道德、习惯等其他社会力量的对比中寻找法律的特点,最后分析了“法治”的利弊。
本部分最为重要的概念当属秩序和正义。作者定义的秩序为“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在定义上就可以看出作者着意突出秩序源于自然的普遍性特征,后文作者也进一步论证了“秩序压倒无序”的有序模式不仅存在于自然中,也被人类这一自然的组成部分运用到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作者没有满足于从外在观察人类对自然秩序的偏好,更从心理根源上说明人们对连续性的要求“很可能根植于他们的下述认识之中,即如果不依靠过去的经验,他们就无法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上的情势,甚至有可能无法生存下去”。从正面论证了秩序需求的内在必然性,作者又从探讨了的两种不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和有规则的管理过程的社会模式:无政府状态和专制政体,意在从反面说明以法律控制手段建构有序的社会模式的必要性。最后,针对法律为什么能实现社会控制的有序性问题,作者探讨了法律内在的普遍性要素——规则、原则、政策,以及“力图创建一个有关法律概念、法律技术与法律规范的自/ 14 主体”的独立与自主品格。
至于正义,作者虽然承认它具有普洛透斯之面似的变幻无常的多元表象,但作者肯认将正义作为法律的目的具有重要的作用。“秩序概念所关涉的乃是社会生活的形式而非社会生活的实质”。“正是正义观念,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到了作为规范大厦组成部分的规则、原则和标准的公正性与合理性之上”。正义的目标在于“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和主张,并与此同时促进生产进步和提高社会内聚性的程度”。正义是否可以经由理性验证,作者的回答是“社会秩序中的正义问题在相当广泛的程度上可以进行理性讨论和公正思考;当然,这是以理性这一术语并不局限于那些表达逻辑必然性或不言自明的事实的判断为条件的”。为了尽可能地界定正义的范围,作者将正义与自然法、自由、平等、安全、共同福利等重要价值概念进行了比较。
法律要调整实实在在的丰富社会生活,也不能忽视了社会生活实在背后的实质追求。没有秩序的正义和没有正义的秩序两种极端都被作者论证为不可行的社会控制模式,法律必然是秩序和正义的综合体。如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处理基于秩序与正义价值的稳定与变化的矛盾、命令因素与社会因素的矛盾、特定条件下个案中规范有效性问题,作者对此一一作了详细分析。
在本部分最后一章(十四章),作者集中探讨了法治的利与弊。根据前文的论述,法律作为一种控制手段,法治仅为人类社会社会进行的一种模式。既然是工具性的概念范畴,法治必然在带给人类益处的同时造成某些弊端,这与价值目的的最终善的属性不同。法治的第一个好处就是人的创造力的开发,作者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阐释个人乃至社会具有的惰性与勤奋两方面倾向共存的现象。“一个社会制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将人们在经济和性追求方面未被耗尽的剩余精力引入合乎社会需要的渠道”。而法律的功能正是惩恶扬善,即使人们在个人创制中获得制度保障,也预设了对侵害行为的制裁,使个人无需为防止他人侵害付出过多的制度成本。即从积极方面辅助创造的实现,又从消极方面限制作恶行为,保障了整个社会持续地通过人的创造力不断开发走向文明。
法治的第二个重要功能是促进和平。小到个人之间,大到国与国之间,相互的冲突争斗都不可避免的在上演,而这种混乱状态对发展人们的建设性能力来讲/ 14 是极无益处的,这些时间和能力的恰当行使却是人类幸福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法律制度考虑了个人的需要,并且考虑了个人所在的整个社会利益的需要(也适用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些考虑下制定的制度为争端提供了衡量的实体标准和解决的程序规范,所以有助于维护国内、国际的和谐与合作,最终达致和平。
法律的第三个重要功能是对相互冲突的利益进行调整。这个功能与前述促进和平的功能有着共通之处,可以说调整利益冲突是保障和平的必要手段,只有恰当地调整了冲突的利益,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利益中很重要的一个分类就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因为这两大利益冲突时发生的价值判断问题较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更为复杂和重大。对相互对立的利益调整及安排手段往往是立法,但是成文法的语言局限性和僵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上,英美法赋予法官的衡平权值得借鉴。
法律固有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会发展成我们运用其控制社会中的严重操作难题。这些缺陷部分源于所具有的守成取向,部分源于其形成结构中所固有的刚性因素,还有一部分源于与其控制功能相关的限度。总结来说,法律的缺陷就是“时滞”、僵化、滥用(超限)。作者认为,法律的其他弊端同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被视为是一个铜板的另一面:“有关的地方,就有阴影”。而这些局限,只能在立法、执法、司法的法律适用过程中通过所有参与者的智慧逐步解决。作者指出,只有那些以某种具体的和妥切的方式将刚性与灵活性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法律制度,才是真正伟大的法律制度。
四、法律控制所应采取的方法——渊源和技术
本书第三部分“法律的渊源和技术”部分解决的是“行使法律控制所应采取的方法问题”。这部分实然性问题的探讨又可以划分为法律的渊源(立法和存在形式)(包括十五、十六两章)问题、法律与科学方法问题以及司法技术问题。与前两部分相比,本部分的内容更为具体,详细讨论了从立法、法学教育到司法中如何使法律得以良好运转的可操作性问题。
法律的渊源,被视为实现法律制度社会目标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渊源是工具的工具。但法律渊源这个工具的含义本身就是一个包含争议的问题。争/ 14 议的目的不是为了争议而争议,而是划定法律渊源的范围。具体来说,有四种典型的定义:第一种观点认为,法官在制定那些构成法律的规则时通常所诉诸的某些法律资料与非法律资料(法律则被认为是由法院以权威性的方式在其判决中加以确定的规则组成的。)这一观点由美国颇具影响的法理学家约翰•奇普曼•格雷提出,我认为他的观点基于英美法系判例法制度的实践而得出,法官在这一制度背景下处于中心的造法角色,对于法律实际发挥效力与否具有关键性作用。
第二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截然不同,认为法律渊源即那些业经制定的法律规则通常得以衍生其强制力的官方的和权威文本。此观点强调预先制定和强制力两个特征,由此可以看出这一观点的背景应是提出者注意到了大陆法系国家以及现在部分英美法系国家出现的以立法机关为中心的造法活动。
第三种观点是从法制史的角度来看待法律渊源问题的,法律渊源被用来确指某些作为法律规则与原则的传统沿革的法律部门。这一个定义不强调法律是否具有现行性,只在一种历史的影响力方面使用。
第四种观点是从纯粹形式意义角度解释的。未从实际效力方面进行考察,该观点指出法律的书面资料和文献汇编。
本书的观点基于第一种观点中法律渊源是作出法律决定的合法性依据材料的判断,但对其范围有所扩展。在论述时,作者首先界定了法律的概念:法律指运用于法律过程中的法律渊源的集合体和整体,其中还包括这些渊源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这一术语界定既包含形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又包含不可获取的法律渊源内在逻辑关联,十分具有启发性。法律渊源为法律整体的构成要素,作者强调法律产生于整个法律运用过程之中,而不局限于司法过程中。相应地,法律渊源的范围被拓展了。法律渊源被视为可以成为任何种类的法律决定的合法性基础的资料等因素,不再局限于法律判决的范围。
在详细定义了法律渊源的含义之后,作者从法律正式渊源和法律非正式渊源的分类角度展开阐释。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某一法律渊源是否在正式法律文件中得到权威性的或至少是明文的阐述与体现。正式法律渊源是已经在在正式法律文件中得到权威性的或至少是明文的阐述与体现,而非正式法律渊源则否。根据这一界定标准,正式法律渊源应包括立法(宪法、法规)、授权立法与自主立法(行/ 14 政命令、行政法规条例、自主或半自主机构和组织的章程与规章)、条约与其他协议、司法先例;非正式法律渊源包括:正义之标准、理性与事物之性质、个别衡平、公共政策、道德信念与社会倾向、习惯法。
如此详细地划分法律渊源的意义在哪里呢?主要意义在适用法律过程中的序位上。一般适用的原则是正式渊源明确时,一般不诉诸非正式渊源。这是源于秩序价值的要求,因为一方面正式法律渊源得到尊重有利于其后保护的社会生活秩序稳定,另一方面,非正式法律渊源未能明确化,在适用过程中因不同的条件不同的人会得出前后不一致的判决,也使法律适用对象无法合理安排个人生活秩序。但是,一味遵循正式法律渊源也会产生现实的困境。具体来说,例外的情况有:
1、适用某种正式渊源将与正义及公平的基本要求、强制性要求和占支配地位的要求发生冲突的情形;
2、正式渊源表现出可能引起两种以上解释的模棱两可性和不确定性情形;
3、正式渊源缺位情形。基于正义、公平和理性的要求,非正式法律渊源可以对以上三种情况分别发挥纠偏作用、辅助解释作用和漏洞弥补作用。当然,非正式法律渊源适用过程中仍需要经由法官按照正式法律渊源的模式予以明确化,再以三段论的逻辑推演形式予以适用。
正式法律渊源中的立法和司法先例之间的比较可以说是法理学教科书中讨论的经典问题,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对比。从主体方面来说,立法是由专为创制法律而设立的立法机关负责的,而先例是由根据某一已存在的法律解决争议的司法机关,其附带职能是在无法从既有渊源中获得指导时创制法律。从效力来源上说,立法的效力是由人民根据民主原则赋予的立法权所产生,有一整套完整的国家强制力体系保障,而先例来源于司法解决具体个案的司法权,保障的机制是英美法系国家的“遵循先例规则”。从外在形式上说,前者的存在形式往往是“行为模式——法律效果”的明确条文,后者的形式表现为包含对原则说明的个案判决。从规则创制的背景或者效力指向来说,前者表现为面向未来的效力,一般情况下是创制新的规则,后者根据被认为早已存在的法律而进行,确认旧有的规则。
本书在正式法律渊源部分进行的第二个重要的区分就是委托立法与自主立法,并且对自主立法的范围作了超出我们一般常识的拓展。作者认为,委托立法是立法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将部分立法职能授予政府或政府的部分机构、司法机关,/ 14 由这些被授权主体制定的法律,而自主立法是个人或组织(非政府)自主制定的法律或采用的与法律性质基本相似的规则。作者把个人也纳入自主立法的主体,是基于他对于法律本质是一种实现特定价值的社会控制工具的认识,他强调只要个人制定的规则满足以下要求就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成为“立法”:这些规则规定了一定的秩序并试图通过把规则一致地平等地适用于他们所指向的那些人来确保正义。
非正式法律渊源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特征的概念,非正式法律渊源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法律文化背景之下可能有不同的范围。在作者的论述中,有两类非正式法律渊源的文化背景因为与我国继承的大陆法系法律文化背景具有差异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明确:事物之性质和个别平衡。
作者认为事物之性质是指一种对于解决某个问题的令人非同意不可的和不可辩驳的力量,迫使法律决策者去接受由它决定的特定方法。事物之性质的来源可能有以下四种情况:
1、它可能源于某种固定的和必然的人的自然状况,例如未成年人无缔约能力的事实构成监护的基础;
2、它可能源于某种物理性质所固有的必然的给定特性,例如河水稀缺对于先占使用制度的正当性;
3、它可能植根于某种人类政治和社会生活制度的基本属性之中,例如利益关系对于回避制度的正当性;
4、它可能立基于人们对构成某个特定社会形态之基础的基本必要条件或前提条件的认识,例如天主教婚姻观念与教会法禁止离婚制度的正当性。
个别衡平准确来说应该是法律赋予法官的一种权力。其正当性在于: 在某些案件中,由于出现了一系列具有奇特特点的事实,而这些事实既不适于按先存规则加以裁判,也无法同早期已决判决相比较。在此情况下,有必要摒弃法律中的词语,有必要遵循理性和正义所要求的东西,并为此目的而实现衡平;这就是说,有必要软化和缓解法律的刚性。当然,法官享有的这种权力应受限——不应达致侵犯规范性制度的程度。首先,受上述审查的约束;其次,法官背离一/ 14 项制定法的情形中,必须换位到立法者的角度加以思考,及如果立法者在当时能够预见会发生这种情形,它肯定会对该规则创设一种例外。
五、实用主义在法哲学问题探讨中的应用
综合来看,本书是一本充分运用了实用主义哲学方法的法哲学著作。在本书提供的法哲学理论发展史上,各家学说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还是中世纪的神学法律哲学,无论是古典自然法还是分析实证主义,大致都可以在理性主义的哲学气质或经验主义的哲学气质上找到本源。正如“黑格尔教导说,社会生活(包括法律在内)的种种表现形式,都是一个能动的、进化的过程的产物,这个过程呈现为一种辩证的形式:它呈现在正题、反题和合题之中”。无论是理性主义倾向的还是经验主义倾向的法哲学思想的出现,都是因应了特定社会发展过程的需要。综合法理学的明智之处就在于:它发现和回应了当代社会对于法哲学思想“合题”的需求,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立基于经验主义气质的法哲学思想(既可以从作者往往不通过假设而从实证的角度论证的逻辑看出,也可以从他较多地引用和赞同罗斯科·庞德和凯尔森的观点中得出该结论)去综合理性主义气质的法哲学思想。
本书在法律发现和法律适用方法上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总结和延伸,但本书最为成功的发现是法律乃秩序与正义两大价值之综合体这一结论。秩序与正义向来分别为经验主义气质的和理性主义气质的法哲学思想所倡导,显得格格不入,但是作者恰恰指出了两大价值对法律这一社会控制手段具有的大致同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实用主义大师威廉·詹姆斯曾作过一个有名的比喻,将实用主义比喻为通向各种气质不同的哲学理论房间的过道。笔者认为,综合法理学也正是这样一条“过道”,将正义与秩序的“房间”相连,使我们能走到通过法律实现有效社会控制的正途上来。/ 14
第三篇:教育名著读书报告
《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的作者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该书是洛克的教育代表作。由作者流亡荷兰期间(1683~1689)写给友人E.克拉克讨论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几封信整理而成。
《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它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特别是对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影响很深。
洛克的教育思想还包括“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教育漫话》一书的主题是论述“绅士教育”,即论述刚夺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子弟的教育洛克认为,绅士要既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治舞台,又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是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洛克认为英国当时的一般学校成分复杂,学生教养恶劣,不利于绅士的培养。他主张严格、慎重地挑选德行、能力好,并且娴于礼仪,精通人情世故的导师,从幼年起就对未来的绅士进行家庭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译本,把其分为三部分:上篇健康教育、中篇道德教育、下篇知识与技能教育。洛克用平淡真实的例子把教育真理娓娓道来,其中很多观点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教育思想日久弥新,放之于当今仍然意义重大。阅读了洛克的《教育漫话》,我认为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着重培养搜教育者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健康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间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地描绘。”这是《教育漫话》卷首第一句话。约翰•洛克在书中主张,孩子应从幼年起就进行锻炼,反对娇生惯养;提出童年不宜穿太多的衣服,要多过户外生活,多做户外活动,多接近自然,多游泳,用冷水冼脚从而锻炼意志;饮食要清淡,多吃面食,少吃肉腻食品,不饮烈性饮料;多运动、多睡眠、多呼吸清新空气等许多有益的、具体的见解。约翰•洛克把健康区分为身(身体)、心(精神)两个方面。这两方面都是“能工作、有幸福”的基础条件。“凡是身体和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便得到别的种种,也是徒然。”因此约翰•洛克要求家庭教育要充分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着力养成孩子健康的品性。约翰 •洛克的“健康”品性,既包括对健康的自觉意识,也包括科学地生活的常识。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家庭教育必须把保障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健康作为最基础的环节,要采取科学的教育、培养态度和方法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要帮助孩子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学会客观地对待自己,学会倾听和表达,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缓解压力,控制心态平衡的方法,学会理解和支持他人,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使孩子远离心理疾病,发展健全的精神。这点在我们的社会社会生活中尤为重要。
二、习惯
《教育漫话》中约翰•洛克的见解是:“孩子因为年龄增长,自由便应跟着到来,许多事情他应信托自己的行动去应付,因为他不能永远受人监护;只有你给他良好的原则和牢固的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该注重的。”“因为一切告诫与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实行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习惯可以在这里是这样,在其它情形下也是这样。” “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有恒,更加简便。”习惯是经多次重复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去自觉的行为方式。约翰•洛克认为,习惯的形成过程“是给予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之在儿童身上固定起来;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可发生作用了。”这个见解无疑是正确的。我们的言行、品质、个性,说到底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而已,好的习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亚里士多德也说过“优秀本质上是一种习惯”。教育要着意养成孩子的好的习惯、优秀的习惯、形成将来成功的习惯。好的习惯很多,积极思考的习惯、谦逊的习惯、全力以赴专心致志的习惯、做事一丝不苟的习惯等。从小处看,仔细观察的习惯、善于提问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归纳总结的习惯、善于反思的习惯,甚至于约翰•洛克提到的早起早睡的习惯、严格遵守作息制度的习惯等。教育要努力发现和保护孩子在各个方面的优秀的行为,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
三、分享
分享意味着彼此共享,分享意味着相互理解与合作。《教育漫话》中约翰•洛克提出,教育要培养孩子与兄弟姐妹、与伙伴、与他人分享事物,分享知识和快乐的品性。他说,“关于取得事物与占有事物,你要教导孩子,使他们能把自己所有的东西分给朋友,一点也不要为难,不吝啬,使他们从小就从经验中知道,凡是最大量的人也是最富有的,而且还得到别人的敬重与称誉”。“分享”可使兄弟姐妹之间来得更加和睦,更有礼貌,且同样推及旁人。“分享”可使儿童养成温厚、对人和善、慷慨、以及得到一种快乐,视为一种值得自豪的事。的确,使学生学会分享,可以使他们学会在关心、欣赏自己的同时,同样关心欣赏他人,可以使他们有效地团结合作,有效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效地走出自我中心和自我封闭,学会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积极接纳他人和换位思维的技巧。最终,“分享”的品性有利于他们毕生的健康成长。约翰•洛克多次强调,“分享”的品质要从小加以培养,“使儿童经过不断的练习,便能把自己所有的东西给予别人而不觉为难。”“乐于赠予别人的美德,要加以培植。”儿童的美德应“建立在大量与慷慨地把自己所有的或好的东西去给予别人上面”。这些见解和教育要求无疑都是有益的。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已,不知爱别人,这是当前独生子女一代的性格通病,而当前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约翰•洛克所提到的这种“分享”品质的培育又是何其缺失。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有着不可弥补的根本缺陷,那就是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生活和教育情境会造成孩子的独占性格,而缺乏与他人分享的宝贵经验。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理性、有同情心、有爱心,一个根本不知道关心人、同情人、爱别人的孩子必定会生出阴暗的心理,整个心灵人格也不会健全。因此,必须认真记取约翰•洛克的教诲,在家庭教育中充分注重孩子的分享品质的培养和训练,父母应从小就在孩子的心田里播下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学会爱人,学会移情,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民主与合作,学会与他人分享事物、分享知识、分享快乐、分享情趣和其它经验,从而使他们的个性保持健康和丰富。
毋庸置疑,我们要着重培养孩子这几方面的能力。同样的我也相当赞同洛克的反对体罚的观点。洛克反对体罚,认为惩罚应尽量避免,但必要的责备、斥责也可保留,但不可挫伤儿童的自尊心。关于体罚,虽然我国现在的教育法已经明确规定不允许体罚孩子,但是所谓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我们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体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手段,因而现在还有一些家长和教师还认同这样的手段。但是这样的手段对孩子的身心造成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难以抹灭的。
我还很认同在智育方面,洛克强调培养有学问的人的观点。关于智育的方法,洛克认为关键要使孩子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于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自己,提高求知的欲望。他首先提醒我们"应该极力注意,决不可把读书当作他的一种任务,也不可使他把读书看成一种工作。”一旦读书成为儿童的负担,他就会立刻讨厌它,哪怕他们以前本来很喜欢读书。应该把学习看做是一种游戏、消遣,把它当作一件做了别些事情以后的奖励。这种观点,他在书中曾多次提起。在语文学习上,洛克先生是反对机械学习,反对靠文法学习语文的,他举了个例子:一个法国妇人教一个英国女孩学习法文,只是和她闲谈,一点不需要什么文法,只是口语,有了一两年的功夫,英国女孩就能把法文说得很好,读得很好了。主张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对儿童充满求知欲望的好奇心给予鼓励。
洛克用话家常一样的口吻,以及一个个朴实的范例,讲述一条条教育真理,让人读起来通俗易懂。也让我们思考教育,把其中精华的思想用之于今,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
第四篇:名著读书报告3000字
名著读书报告3000字
篇一:
①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孤寂、伤感的印象。
②开头引用书中隽语“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③文章开头交待得非常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①文章将“林徽因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写得细致入微,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②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林徽因传奇的人生经历”进行。③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④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⑤作者观察阅读缜密叙沭时井然有序。
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宛然置身于梦境一般。⑦以缓慢低沉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⑧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
①以感想开关以感想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②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③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激情言已尽意犹未了。
①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
②开头简明扼要
③开头直奔主题,也是一种写法.①运用比喻,将“屈辱”比作一根皮鞭。比喻贴切用词生动。②不同角度叙述,选材新颖,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③文章边叙事边抒情。
④细节刻画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⑤场面和气氛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
⑥过渡自然,每一段交待得很清楚.⑦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①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②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③结尾呼应应开头,结构完整。
④文章边叙事边抒情.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①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目”与“送”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②开头直奔主题,让人一目了然。
③开头点题,用词很吸引人。
①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
②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
③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④全文可圈可点的佳句不少,给文章增添了些文学情趣。
⑤作者构思巧,善于选点展开,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⑥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⑦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
①文章结尾不落俗套,给人以欲还休的感觉。
②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进行.文章开头与结尾时的诗化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③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篇二:大学名著读书报告
“生活在别处”,记得很在以前就留意过这句话,只是当时我还不理解生活在别处的真正含义,只是知道它是米兰昆德拉的经典。后来在读许多作家的作品时,发现其中很多次提到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我便有了读完这本书的冲动。于是,这个暑假即将来临之际,我从学校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可是借回来以后很多次我都读不下去,可能因为我心不静。今天,在这个暴雨将至的夏日黄昏,我在这本书的伟大中,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有时候生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生活只是一种存在方式,它会隐形,会游离于现实之外,穿梭于精神所构筑的世界。在那里摄取含有的经验,在用文字字加上注释。而这种游离的亲历,便是别处的生活。
诗人是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来到这世界上的,也许那时他的母亲对那位年轻的工程师只是出于盲目的仰慕或是出于对一切神秘东西的追求。为此,诗人的母亲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自从她生下雅罗米尔,这母亲的身份就注定了他的宿命。
在读这一节的时候我发现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这个人生命足迹的烙印,也许在我们长大的时候,我们会抵触某些童年生活带来的阴影,例如在世人以后的生活里总是充斥着母亲的教诲,甚至这些母亲为诗人所安排的道路成了诗人自由生活的障碍。诗人对文字的敏感度让我觉得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始终对生活投以好奇和探索的眼神的人才会将自己的生活交付于诗歌。
其实,在很多时候将自己的生活封锁在自己对文字的承诺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在自己对生活无可交付的时候,会感觉自己已经被自己背叛了。这种感觉很糟糕,他经常让我们陷入一个不可自拔的泥淖,在文字中折磨自己。很小的时候我也因为文字的出众得到了很多赞赏,可是随着你阿伦的
推移,渐渐失去了对生活最初的那份激情,我不得不承认,但当我们对生活敏感度消失殆尽时,那时的绝望使他人无所体会的。那时的自己是孤独的,孤独到只有自己的脆弱能陪伴安慰。
一个梦套梦的世界,青年人科萨维尔在自己的一个梦中逃离,又从新回到另一个梦中,不同的人生在不停地交织在一起,也许吧,生活真的在别处。很多时候我们在幻想自己在世界的另一端享受一种非凡的经历,而这经历是我们在现实的条件下所无法完成的。
很多时候诗人对母亲对自己的过分束缚感到很反感,诗人正值少年,他开又有了少年的情愫。他对女人有着非一般的敏感的嗅觉,但这并没有使他在社交场合与人交流顺利,相反,他对自己的每一次展示都表现出极度的不自信,以至于每次和女孩子约会时他都要提前在自己房间里反复练习和女孩的对话。
当然,期间诗人一直没有放弃写诗,在诗人的眼里只有诗歌能能给他绝对的自由,诗人需要一个自我释放的空间,他在外部世界收到伤害时会用这样一种方式救赎自己,也许在现在看来那是不过是文人特有的矫情,可处在那个时代的革命者,那个**到大家都不在关注内心,的时代,诗人的情怀或许能给与世人不小的启发呢。但最重要的是,诗人必须达到自我的升华。否则,他就永远走不出自我的空间,那
样的话他便不能在这世界生存。
此刻诗人奔跑也许只是纯粹地为了能解救自己,是的,诗人需要解救自己,他被母亲封印在所谓伟大的母爱的桎梏中,他甚至不能呼吸,母亲对诗人的占有欲让诗人的生活百般受阻,他不能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他甚至没有权力将自己的女朋友带回自己的家里约会,而这一切都拜他的母亲所赐。是人为此苦恼,他在奔跑。。逃离母亲生活中,他的生活。
诗人为自己输给了自己强烈的占有欲,他自己也最终为占有欲所害,他唯一拥有过的女朋友在他的占有欲下,人生暗淡。。
他人眼中又会有怎样不同的生活呢,我们换个视觉会拥有怎样不同的人生呢?
诗人爱上了死亡,在很久以前诗人就认为死亡是美丽而神圣的,只有死亡能成全这世界所有的不完整,所以此刻,诗人不再犹豫,他果决地拒绝了生活,诗人走向了别处的生活!!
篇三:研读教育名著活动计划
安岳县林凤镇琼江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关于开展“教师研读教育名著活动”计划
为了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式,把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推向一个新台阶。在我校教师中形成
“以学习为时尚”的新理念,造就一支“爱学习、远浮躁、善思考、有智慧”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一次“教师研读教育名著活动”,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XX年11月上旬——12月中旬。
本次“教师研读教育名著活动”研读的书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研读,做到读写同步。
①读书笔记3000字,其中摘记不少于XX字,感悟不少于1000字。
②通过本次研读活动,认真总结,每人撰写1篇有质量的教
学反思,字数不少于500字。
1、本次“教师研读教育名著活动”的书和笔记本由学校统一发放。
2、读书笔记和反思作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个人档案材料,与师德师风考核评估挂钩。
篇四:世界文学名著选修读书报告
写作背景:作者小仲马,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与一个裁缝女工的私生子,这种身份是他的童年时代受尽讥笑,成年后决心通过文学改
变社会道德。1848年发表的《茶花女》,随后他本人把它被改编成戏剧,一举成名。作品通过出身贫困的名妓玛格丽特和税务官之子阿尔芒的爱情悲剧,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塑造了一个不甘堕落、心地善良的茶花女形象,忠实地再现了七月王朝时期的社会现实。
简介:美丽的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为寻找新的生活来到巴黎后,由于举目无亲、生活无着落,不幸沦为娼妓。成为权贵的玩物——交际花。因为与玛格丽特偏爱孤傲的茶花,并常把茶花拿在手中,人们就叫她称“茶花女”。涉世未深的外省青年阿尔芒在剧院偶然与玛格丽特相遇,两人一见钟情。由于残酷的社会现实造就了两人之间的爱情悲剧以及悲惨命运。
再一次合上《茶花女》,心绪久久的不能平复。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它落下了同情和伤心的眼泪,但它令我长久不息地难过和同情。这是一段令人感动、让人同情的凄美爱情。没有华丽文字的修饰,但那真挚的感情对白却体现得 淋漓尽致,让每一个人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快乐而快乐,为他们的悲伤而悲伤,为他们的悲剧而哭泣。
我想作者之所以称玛格丽特为茶花女,不单是因为玛格丽特装饰打扮时总少不了一束茶花,更深层的意思是玛丽特的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一样纯洁。而玛格丽特被看成是风尘女子,只不过是因为人们把“风尘”的观念套在她的身上
而已!因此,当她与阿尔芒走在一起的时候,不仅受到经济的制约——老公爵停止了给她费用、债主纷纷上门逼债;还受到了道德的谴责——阿尔芒的父亲反对、社会对他们白眼。茶花女也就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的一朵永远美丽的“邪恶之花”。正如亨利·巴塔伊说的那样:“茶花女将是我们的世纪之女,就像玛侬是18世纪之女一样。”正是两个具有叛逆性格的角色,演绎了悲壮心灵的爱情故事。玛丽特违反了她作为一个风尘女子的角色,她要像一切健康的女性那样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但这违背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势必要遭到社会的唾弃和谴责;而阿尔芒背叛了作为一个“清白”人家后代应该遵守的世俗习惯而去爱风尘女子,这也不符合道德准则,同样等待他的结果是无情的扼杀!
玛丽特无疑是伟大的,为了追求与阿尔芒的爱情,甩开对她纠缠不清的伯爵;卖掉自己的马车、披肩,典当掉钻石首饰,而不要阿尔芒一分钱。尽管经济困难,但是玛丽特没有听
从别人的劝告而回到伯爵的身边,而死心塌地地与阿尔芒在一起。然而好景不同,阿尔芒的父亲单独找玛丽特,恳请她还回他儿子和家庭清白。玛丽特只好牺牲这段爱情,与阿尔 芒不辞而别,回到了伯爵身边。不明白真相的阿尔芒辱骂玛丽特,还把一张500法郎的“夜度价格”送给玛丽特。这明摆着说玛丽特把爱情当作了商品出卖。这位至死都喊着
阿尔芒名字的女人还不为自己的所深爱的人理解,她的内心受到了多么大的委屈啊!她本可把真相说出来,可是他没有!她为了爱而牺牲了自己,这样的代价太大了,可是她没有怨言,只是把内心的感受它写进日记……
玛格丽特怀着亚芒的爱情离别生命,茶花在泪光下凋落,我心中的爱情似乎就是这样凄美迷人的。当阿尔芒重回到巴黎时,从日记中,阿芒才知道真相。“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原来当初玛丽特离开他是她听从他父亲的请求……阿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专门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色的茶花。
茶花女的故事令人悲痛心碎,在读者流下同情的泪水时,也给人留下深沉的思考。茶花女的所作所为都映射出了女性与命运进行不屈的抗争。茶花女的悲剧是社会与人性的双重悲剧,她用命运谱写是一曲追求人性美的赞歌。
一个人内心都有一份自己最纯洁的追求.不论世界怎么变,外界的压力有多大,我们都一定要坚持守护好这美丽的种子,让它在将来的某一天能开花结果.这是我读《茶花女》最深的感触。合上书,我告诉自己,世界再变,外界所给予的压力再大,都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自己内心中那一分小小的净土。相信自己,坚持下去,终有一天它就会开花结果,它
就能成功。
篇五:读书报告在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读书报告写作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遗憾的看到,在语文读书报告写作教学的研究方面还很少,而是在我们的实际语文教学中,普遍重视课堂单篇文章教学、应试学习,目标定位上基本处于初级层次。在语文教育中引入读书报告写作教学的研究还没有引起重视,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和无奈。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运用生
成学习策略,学生的理解迁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进一步研究,整合了认知发展、人类学习、人类潜能、信息加工和智能互动等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形成了生成学习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积极参与其中并非被动地接纳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自己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威特罗克还指出“让学生生成自己的理解很重要”,“他可能不理解教师讲解的语句,但他肯定理解自己加工生成的语句。”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的学习。其观点有意义或经验的学习是重要的学习,即让学生学习对自
己有意义、有价值、有好处的材料;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习,即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自己引导,即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并自己发动学习活动;情感在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即要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
《新课标》明确指出“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读书报告的写作内容有很多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1)本书的概况:作者简介、内容概要;2)本书在表达、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等;3)本书的主要观点、意图;4)本书的精华部分或个人最喜爱的部分;5)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6)本书读后的收获。
读书报告的类型一般认为有6种。即感发型、论述型、摘要型、比较型等。感发型:顾名思义就发个人感慨,就是直写个人的第一感觉,表明对所读之书的印象和感受;论述型:论述型是指就所读之书的内容、结构、技巧进行分析论证并评鉴其价值、地位、影响等;摘要型:即摘引书中的重点句、段,进行赏析评价,述其作用及价值;比较型:即将该书与同类著作做求同、求异或多角度比较,衡量其优劣得失。
1)搜集资料要求。
确定主题,明确写作方向后,要即刻开始搜集资料,不可迁延太久,容易丢失资料。查询资料时要勤作笔记,以免因忘记而后悔。
2)行文要求。
行文要规范,层次条理要清晰。文字叙述要简洁,论述观点要有理有据,批评观点要客观公正,态度要恳切,避免吹毛求疵,激烈无当,引文要注明出处。
实施读书报告教学,师生在意识上都必须重视,要认真对待不可流于形式。
学生交上来的读书报告,教师要认真批改,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在适时的情况下将学生的读书报告结集出版或打印装订。
举办读书报告会对激发学生求知欲、表现欲,锻炼学生语言交流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让学生的成果沐浴在阳光下,在探讨、交流中,学生能自找差距,交流感受,碰擦火花,使优秀者更自豪,后进者更自勉。如果方法适当,通过写读书报告,举办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人民教育出版社,XX,1.林庆彰,刘春银著.读书报告写作指引.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XX.有林耀中.读后感读书报告的写法和实例.香港人人书局有限公司,XX
陶炳增,孙爱萍.论威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的教学含义.开放教育研究,XX,6
篇六:学科名著阅读报告
内容提要:科学的进步使得人类获取数据的能力大大增强,并且,越来越多的事实也表明数据能够预测未来,专注于数据分析的数据挖掘技术由此而诞生。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应用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逐利的商人们来说尤其重要。虽然数据挖掘技术并非完美无瑕,但它正在发展之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本书是数据挖掘的基础教材,综合商业专业知识和数据挖掘模型开发与一体,系统地介绍了什么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的过程、数据挖掘的技术以及数据挖掘在商业中的应用。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数据挖掘的基础知识和名词、数据挖掘的工具、数据挖掘在商业中的应用以及数据挖掘在发展中的问题,主线清晰,案例丰富。
数据挖掘是计算机普及之后才得以发展的技术,因为数据挖掘需要分析海量的数据,而仅仅依靠人工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数据挖掘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这得益于商业的驱动。数据挖掘在商业方面应用得可谓淋漓
尽致,最著名的要属超市啤酒和尿布的例子,虽然这一案例有待检验,但仍说明了数据挖掘技术对于商业的影响。除了商业领域,数据挖掘在其他的诸如政治、医学等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应用。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的是数据挖掘的工具。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数据挖掘工具也是多种多样,并常常在各领域组合使用,以获得最优的数据分析模型。
数据挖掘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包括目录营销、客户关系管理、信用评分、银行贷款、投资风险和保险等在内的众多商业领域都大量使用了数
据挖掘技术,并且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当然,在应用数据挖掘相关技术之前,决策者得判断投入回报比,因为数据挖掘虽然有效,但需要大量持续的投入,这可能会让公司得不偿失。
数据挖掘分析的一般是规律性很强的数字、字母等数据,但当代文化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电子文本,对文本进行数据挖掘的需求促进了数据挖掘技术在文本挖掘方面的进步。文本挖掘是对海量文本中的关键词进行辨认以在看似无规律的文本中获取有规律的有用的数据。Web挖掘与此相似,也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不断发展。
下面,将就本书的四个部分分别作心得体会。
商业数据挖掘导论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数据挖掘的
基础知识和相关名词,介绍了数据挖掘的过程、数据库支持及一些实例。数据挖掘是指对存储在电脑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挖掘的核心是知识发现,主要依靠统计和人工智能分析来处理庞大的各种各样的数据。数据挖掘在商业中的应用主要有顾客分析、目标指定和市场购物篮分析。
首先,从数据挖掘的工具来说,统计学是数据挖掘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从本书第二部分对数据挖掘工具的介绍来看就可以知道,统计学几乎是数据挖掘的支撑。正如Two Crows公司总裁Herb Edelstein所说的:“如果你没有统计或挖掘方面的背景,要想完成数据挖掘工作,那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其次,数据挖掘在商业不同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而且各有差别。例如在零售业,数据挖掘主要帮助实现同族定位和交叉销售;在银行业主要用于客户关系管理;而在信用卡管理方面将用于客户的增值和客户流失的分析等等。数据挖掘的应用可以如此之广泛以至于其它众多行业包括电信业、电话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数据挖掘都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最后,虽然数据挖掘技术在各细分领域的应用差别较大,但总的说来,他们都是对人本身的分析。各种各样详尽的数据几乎都是对人的行为特征的描述,最终的结果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而由于人的行为特征非常庞杂,海量的
数据分析让数据挖掘技术更加重要,计算机系统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数据挖掘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条标准化的流程。商业方面虽然各领域对数据挖掘的应用不尽相同但大致都遵循这一套标准流程。数据挖掘的流程一般包括:业务理解、数据理解、数据准备、建立模型、模型评估和模型发布。可以用如下的流程图表示:
数据库的支持是数据挖掘的基础,海量数据因为有了数据库的相关技术才能够更轻松方便高效地被人们管理和利用。就我的理解来看,数据集市可能是数据库最重要的一种存在形式。数据集市是一种中等规模的数据存储形式,用于为数据挖掘分析提取特定信息,也能够作为产品进入市场。数据集市通常用于存储为特定用户群体专门收集的数据,提供从数据仓库或其他来源的数据。数据集市的这些特点也体现了数据集市的优点。
首先,数据集市是一种小型的数据库,它是中央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库的子集,相比那些大型的数据库而言,数据集市更加轻便;其次,数据集市面向的是特定的主题或功能,有准确的定位,面向特定的使用人群;最后,数据集市多数投放于场,不同特定需求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特定的数据集市。
综合以上围绕数据挖掘的技术,可以归纳为如下图: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仓库和OLAP都不是必需的,但他们能让数据挖掘有更大的作为
数据挖掘的方法或者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不 同的方法或方法的组合与之对应。而所有的数据挖掘模型化工具都是在统计学或者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体的数据挖掘模型化工具包括聚类检测、神经网络、决策树、规则推理以及链接分析。
数据挖掘的重点是要有众多工具来帮助分析师和用户去看透数据背后的意义。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作用,这意味着每一个具体的问题都能以一种特别的算法来解决。然而,有时候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算法来解决。多数情况下可以设置参数,这些参数对这些方法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此外,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从数据挖掘本身来看,数据挖掘可以帮助使用者分析四种类型的问题:分类、预测、关联和检测,各种问题组合起来即可以应用在包括财务、电信、市场营销、网络等各种领域。
数据挖掘工具都有很大的缺陷,不能满足所有情况下的需要,并且各有侧重点。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正好也并不需要某一种数据挖掘工具是全能的,所以,在实际中,重要的是根据情况的变化选择对应合适的数据挖掘工具。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将几种不同的工具组合起来使用。
数据挖掘已经被证明几乎在每个学科中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而在商业领域,数据挖掘可以说尤其重要。
芬格侯公司是数据挖掘在商业领域应用的先锋和佼佼者。它利用它建立的多达6千兆的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建立起了一套精准营销系统。具体的做法是利用它收集的数据建立一套合适的模型以分析哪些顾客对营销邮件是敏感的,有更大的几率购买邮件或其它邮寄物所推荐的产品,抓住这一小部分顾客进行精确的营销,使用最少的营销费用来获得更好的效果。
数据挖掘的最重要商业应用恐怕就是市场购物篮分析了。最经常被例举到的啤酒尿布的例子就属于市场购物篮分析中的交叉销售——发现顾客的多种需求,并通过满足其需求而销售多种相关服务或产品的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数据挖掘能够发现人们平常仅仅凭借经验不能获得的知识,在竞争激励的商业战场中,这些知识能帮助竞争者获取微小的优势,这些微小的优势可以让竞争者逐渐拉大与对手的距离。
数据挖掘技术并非十全十美,即使仅从市场购物篮分析这一种应用来说也是这样。正如书中所提到的那样:“除非用于实践,否则在商品销售中,鉴别关联关系将没有任何好处。”
除此以外,数据挖掘的应用投入相当巨大,有时候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划算。与增加的收益和节省的营销费用相比,数据挖掘的应用需要三思而行:数据挖掘前期投入巨大,并且还需要不间断的投入,或许取得的收益还不足以弥补在数据挖掘方面的投入。
文本文件的大量产生和互联网的兴起使数据挖掘的应用范围有所延伸。文本挖掘和web挖掘是数据挖掘的发展方向。与传统的数据挖掘相比,文本挖掘中对符号数据的挖掘远比对简单的数值数据的挖掘要来的困难。文本挖掘需要分解文件,以说明各类有意义的词,将字与字之间、词与词之间建立像市场购物篮分析一样的某种联系,这将是巨大的工作量和更高的技术要求。文本挖掘在商业领域也有巨大的潜力。
Web挖掘是基于互联网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使得对数据挖掘产生了巨大的需求。Web挖掘主要包括内容web挖掘、结构web挖掘和访问模式web挖掘。
数据挖掘的基础是大量的数据,与大量数据相伴的是隐私等道德问题。某些营销方式比如电话营销确实很有效,但一般人可能并不希望自己的电话号码被不相干的人拿到,大多数人也很烦陌生人打电话进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数据挖掘仍在发展之中,法律和监管也并不能完全解决数据挖掘中的隐私问题。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等待解决问题的时机的到来。
第五篇:大学名著读书报告
《生活在别处》的情怀
“生活在别处”,记得很在以前就留意过这句话,只是当时我还不理解生活在别处的真正含义,只是知道它是米兰昆德拉的经典。后来在读许多作家的作品时,发现其中很多次提到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我便有了读完这本书的冲动。于是,这个暑假即将来临之际,我从学校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可是借回来以后很多次我都读不下去,可能因为我心不静。今天,在这个暴雨将至的夏日黄昏,我在这本书的伟大中,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有时候生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生活只是一种存在方式,它会隐形,会游离于现实之外,穿梭于精神所构筑的世界。在那里摄取含有的经验,在用文字字加上注释。而这种游离的亲历,便是别处的生活。
(一)诗人的诞生
诗人是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来到这世界上的,也许那时他的母亲对那位年轻的工程师只是出于盲目的仰慕或是出于对一切神秘东西的追求。为此,诗人的母亲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自从她生下雅罗米尔,这母亲的身份就注定了他的宿命。
在读这一节的时候我发现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这个人生命足迹的烙印,也许在我们长大的时候,我们会抵触某些童年生活带来的阴影,例如在世人以后的生活里总是充斥着母亲的教诲,甚至这些母亲为诗人所安排的道路成了诗人自由生活的障碍。诗人对文字的敏感度让我觉得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始终对生活投以好奇和探索的眼神的人才会将自己的生活交付于诗歌。
其实,在很多时候将自己的生活封锁在自己对文字的承诺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在自己对生活无可交付的时候,会感觉自己已经被自己背叛了。这种感觉很糟糕,他经常让我们陷入一个不可自拔的泥淖,在文字中折磨自己。很小的时候我也因为文字的出众得到了很多赞赏,可是随着你阿伦的推移,渐渐失去了对生活最初的那份激情,我不得不承认,但当我们对生活敏感度消失殆尽时,那时的绝望使他人无所体会的。那时的自己是孤独的,孤独到只有自己的脆弱能陪伴安慰。
(二)科萨维尔
一个梦套梦的世界,青年人科萨维尔在自己的一个梦中逃离,又从新回到另一个梦中,不同的人生在不停地交织在一起,也许吧,生活真的在别处。很多时候我们在幻想自己在世界的另一端享受一种非凡的经历,而这经历是我们在现实的条件下所无法完成的。
(三)诗人的自渎
很多时候诗人对母亲对自己的过分束缚感到很反感,诗人正值少年,他开又有了少年的情愫。他对女人有着非一般的敏感的嗅觉,但这并没有使他在社交场合与人交流顺利,相反,他对自己的每一次展示都表现出极度的不自信,以至于每次和女孩子约会时他都要提前在自己房间里反复练习和女孩的对话。
当然,期间诗人一直没有放弃写诗,在诗人的眼里只有诗歌能能给他绝对的自由,诗人需要一个自我释放的空间,他在外部世界收到伤害时会用这样一种方式救赎自己,也许在现在看来那是不过是文人特有的矫情,可处在那个时代的革命者,那个**到大家都不在关注内心,的时代,诗人的情怀或许能给与世人不小的启发呢。但最重要的是,诗人必须达到自我的升华。否则,他就永远走不出自我的空间,那样的话他便不能在这世界生存。
(四)诗人的奔跑
此刻诗人奔跑也许只是纯粹地为了能解救自己,是的,诗人需要解救自己,他被母亲封印在所谓伟大的母爱的桎梏中,他甚至不能呼吸,母亲对诗人的占有欲让诗人的生活百般受阻,他不能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他甚至没有权力将自己的女朋友带回自己的家里约会,而这一切都拜他的母亲所赐。是人为此苦恼,他在奔跑。。逃离母亲生活中,他的生活。
(五)诗人嫉妒了
诗人为自己输给了自己强烈的占有欲,他自己也最终为占有欲所害,他唯一拥有过的女朋友在他的占有欲下,人生暗淡。。
(六)四十来岁的男人
他人眼中又会有怎样不同的生活呢,我们换个视觉会拥有怎样不同的人生呢?
(七)诗人的死去
诗人爱上了死亡,在很久以前诗人就认为死亡是美丽而神圣的,只有死亡能成全这世界所有的不完整,所以此刻,诗人不再犹豫,他果决地拒绝了生活,诗人走向了别处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