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课文的教案[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3 08:0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司马迁课文的教案[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司马迁课文的教案[小编推荐]》。

第一篇:司马迁课文的教案[小编推荐]

《史记》与人生

——

人生就是选择 2015.11.9

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认真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精髓,有助于我们今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代化进程中,作为个体的人如何处理自我与钱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史记》与人生的话题里可以找到一些借鉴和启示。

法国哲学家萨特(1905—1980)有个观点:人生就是选择,见于他的著作《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2007年版。他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无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都是一种选择,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即你选择了不选择。萨特的理论我没有研究,这里只借用来讨论《史记》与人生三个问题:

一、司马迁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

1、司马迁的简要生平;

2、司马迁人生三次重要选择;

二、《史记》里的人物怎样选择人生?

1、司马迁对写《史记》目的、体例、人物的选择.2、什么是人性?《史记》告诉我们怎样做人?

3、什么是命运?《史记》告诉我们如何面对命运?

三、我们选择读《史记》对语文教学有什么帮助?

1988年5月,我去西安陕西师大参加第一次全国性的《史记》讨论会,到司马迁家乡陕西韩城访问。当地群众对司马迁的热爱,给我印象很深。司马迁的后代有两大姓,分别姓同和姓冯。为什么?

据老乡说,司马迁后人为避免受汉代统治者的迫害,他们有意把双姓“司马”改姓同与冯,这两姓到现在每年都会联合祭祀司马迁。(司马迁的祖先曾经做过司马的官,掌兵马,后以官为姓。)这个信息告诉我们:一是司马迁曾经受过汉朝统治者的严重迫害;二是2000多年后,后人仍纪念他。他真正活在子孙心里。也可以说,他任然活在中国人的心里,甚至世界人民的心里。司马迁的思想和他的《史记》有许多方面都值得研究。今天我只就他对人生的选择以及《史记》里的人物对人生的选择对我们的人生的借鉴和启示,说说我的体会,和大家交流。

一、司马迁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

1、司马迁的简要生平:

司马迁(前145—前87?),(汉景帝中元五年——,大抵在汉武帝末年),西汉韩城(今陕西韩城)人。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今年是他诞生2160周年。他是汉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是仅次于孔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1956年司马迁被尊誉为世界文化名人。(郭维森《中国思想家评传·司马迁》,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这是西汉建立大约70年后,国家大统一,国力最强盛的辉煌时代,也是社会矛盾激烈发展的时代。他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是史官。父亲对他的家教、思想、仕途、一生都有重大的影响。

2、司马迁人生关键时刻三次重要选择:(依据《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第一次,20岁,进入青年时期,他选择了全国性的游历,推测得到父亲的支持。《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籍,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这次游历是 1

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对于积累素材,为以后写《史记》作了重要准备。

22岁,游历后始仕为郎中(帝王侍从官)。又一次游历:“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第二次,36歲,接受父命,他选择了以写《史记》为历史使命。

这年,武帝欲至泰山封禪,太史令司马谈随行,行至周南(今河南洛阳)病危滞留。司马迁自西南归,见父于洛阳。司马谈事业未竟而卒,临终嘱司马迁继孔子而续《春秋》,承圣人而撰巨著。《自序》描述: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此后,他始终没有违背父亲的遗愿。

38岁,继父职為太史令。《太史公自序》:“太史公卒三岁,而迁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柜之书。” 得以遍观宫廷史籍典册。“百年之间,天下遗闻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武帝前的书大部分他看到了。这为写《史记》作了充分知识准备。42岁,為太史令。是年,司马迁开始著述《史记》。

第三次,47岁,发生李陵事件,他选择了开口,为李陵说公道话,向武帝表达自己看法。他与当时其他朝臣不同。这是他摊上大事,惹祸的原因,是人生一个分界线。当时,他是太史令。五月,骑都尉李陵率步兵不满五千人出居延北,与单于战,斩匈奴一万餘,陵兵败降匈奴。

《报任安书》:“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

李陵事件中,第一,司马迁认为,“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与那些自私的大臣不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 为李陵说公道话,表现了司马迁的正直。第二,司马迁的话是在武帝召问下说的。“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表现了司马迁对武帝的忠心。第三,武帝出于私心,迫害司马迁。“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说明武帝是昏君,是专制的暴君。48岁,李陵事件惹祸,被判处死刑,他选择接受宫刑。死是容易的事,是很诱惑人的事,是解脱痛苦的事。但他选择了比自杀难,更痛苦的宫刑。为什么不自杀?第一,对生死的意义作了衡量。《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因为他们追求的不同。)。”第二,选择宫刑,需要忍受肉体的精神的巨大痛苦,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报任安书》“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第三,为后来人着想。《太史公自序》:列举古代《诗》《书》《春秋》《离骚》《国语》《兵法》《吕览》《说难、孤愤》等书,“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草创未 2

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为了完成《史记》,他没有选择自杀。在监狱三年,后为中书令。一般这是太监的职务。

约55岁,写成《史记》,他选择了把书藏之名山,此后不知其确切下落。《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 《太史公书》原有正、副两本。正本“藏之名山”,秘而不宣;“副(本)在京师”,以俟“传之其人”。“名山”,指他曾供职的太史公府,《太史公书》正本所“藏之名山”实为国家书府——太史公府。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甥杨恽“宣布”了《史记》。该本既已传至杨恽,又由他公诸于世。

他的结局不知所终,是隐居?是被害而死?至今仍是个迷。有待大家继续研究,揭示谜底。

他人生的三次重要选择,是艰难的选择,是人生成功的选择,是实现其人生最大价值的选择。正是这四次重要选择,使他成为伟人,留下了不朽之作《史记》。

二、《史记》里的人物怎样选择人生?

1、《史记》写作目的、体例和人物的选择:

写《史记》目的:是要给后世人提供治国做人的借鉴,不是专门给统治者用来加强统治用的。他为什么要写《史记》?

原因之一,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要儿子继承他的遗志,写一部《春秋》式的史书。(《太史公自序》)

原因之二,适应时代需要,对武帝以前的中国文化进行一次历史的总结。《太史公自序》说:写《史记》“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意思是想要研究天道和人事的关系,贯通从古以来的演变,成为一家的言论。)这三句话与先秦时代的巫文化、史官文化、诸子文化相对应,他从三个层面对武帝以前的中国文化进行一次历史的总结。

原因之三,他写《史记》还有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后世所有的人看的。

他自己在给朋友任安的信里说“述往事,思来者”。(《报任安书》)意思是“我叙述历史往事,想着是为后世人提供借鉴。”我理解,他的意思就是为后世所有人看的。那么给后人看什么呢?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意思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应该记住以前的道理,用它来做借鉴。)司马迁写书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后来的人们,如何治国,如何做人。概括说,治国做人就是《史记》的最主要的内容。不论你是政治家,或只是普通人,都可以从他的书里得到启示和教益。治国主要是政治家的事,而做人与各人的切身前途紧密相关,是每个人都看重的。《史记》不只是一部传播历史知识的教科书,还是一部教人怎样做人的人生读本。

五种体例:全书130篇,分为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本纪记述帝王的生平事迹,世家记述诸侯的生平事迹,列传记述包括将相在内一般人的生平事迹。表是用表格的形式记载历史大事。书是记述各文化制度。共52万多字。它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本纪、世家、列传三种体例112篇都是写人的,只是等级不同。《史记》是中国古代24部正史的第一部,后世的正史都保持了本纪和列传两种体例。因此把这种写史的体例叫纪传体。司马迁开创了写历史的纪传体。

人物选择:全书写的人约有4000人,重要的有100余人,并非都看官位,而选择对历史有影响的人物。《张丞相列传》(写文帝时张苍附记)(自景帝至今上的一些丞相)“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于当世者”,不记载。但事关治道的下层人物,医卜星相,刺客游侠却立传。《史记》是以写人为主的,这与文学是人学一致。鲁迅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汉文学史之纲要》)(意思是指历史学家的最高造诣,文学上可以与屈原的《离骚》媲美。)所以《史记》是古代文史结合的典范。

2、《史记》在人性上,选择写了主要的三种常见的矛盾,告诉我们怎样做人。

什么是人性? 人性就是人类的本性,本能。人性分两个成分:

一是自然属性,即生物属性,都要吃喝,要生殖等。在自然属性中,人性本无善恶之分;

二是社会属性,心理学研究表明,驱动人类行为的所有心理动机,最初都源于自己的欲望,只是在追求利益的方式上,会有善恶之别,从而形成可相互转化的善人与恶人。可以说,人都有追求利益的欲望,但是否都应该满足欲望,怎样满足欲望,各人就有善与恶的不同程度的区别。人性善恶的区别,司马迁在《史记》所写的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为“义”与“利”的基本矛盾。(人性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作为中性词,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有人性本善论的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也有人性本恶论的观点,以儒家荀子为代表;一种含义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通常所说的人性,以后一种涵义居多。)

《史记》70篇列传都是写臣子将相和普通平民的,最能体现他对做人的看法。

第一,对“义”与“利”的基本矛盾,赞扬人性要讲“义”,同时肯定人性求富求利的合理。

什么是“义”?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义”体现群体的道德价值。什么是“利”?指利益,古代多与个人利益联系。所以成语有“自私自利”,即把私与利相联。第一篇列传《伯夷列传》侧重写伯夷、叔齐两人的求“义”,而第六十九篇《货值列传》是写商人的求富求“利”。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是自传,也是序文。而其中从第二篇到第六十八篇,各篇分别写历史人物不同的人性表现。

《伯夷列传》,以议论为主,是70篇《列传》的总论,表明是论人事的。《太史公自序》说本篇写作意图:“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可见主题是颂扬“奔义”,谴责“争利”。即写人应有的道义。传记写殷末周初两位高士伯夷和叔齐,他们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因激于道义而互相争让君位,都不想继承君王的位置;周武王伐纣时他们扣马而谏;周朝建立他们又耻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一个“义”字,坚守精神上的一种道德信仰。对他们的守“义”行为,司马迁是赞扬他们、同情他们的。当然,今天看,他们的“义”是不合时宜的。

列传的第69篇,《货殖列传》是写商人的。货殖,即经商,所以货殖列传就是商人列传。指出求富是人的本性:“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社会上各种人都在求富。他引用民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明各种人为利奔走。同时,该篇记叙了自秦汉以来的一批富商大贾的言行,如范蠡、计然,孔子的学生子贡,还有商人之祖的白圭,做盐铁生意的猗顿、郭纵,富比王侯的乌氏倮(luǒ)(搞畜牧业)、寡妇清(开矿)等,他们或因畜牧,或因采矿致富,都得到秦始皇的奖励,当时他们都是体面的人。司马迁对他们正当致富都加以肯定和赞赏。

这里司马迁比孔子似有进步了。《论语·里仁》记载,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的意思,只君子懂得义,小人只懂得利。从道德上说,君子与小人显然是不同的,孔子肯定君子,而贬低小人。但司马迁既肯定伯夷和叔齐的高尚的道义,也肯定商人们正当的致富求利。求富也是人的一般本性,并非只是小人要求利,君子也会求利。司马迁看来,人性从“喻于利”追求物质开始,进一步要提升到“喻于义”的精神境界,即人性的最高境界。

第二,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司马迁对从政者赞扬 “廉”,反对 “贪”。从政者是否廉洁,关系国家的存亡兴衰。《越王勾践世家》和《吴太伯世家》提供了答案。春秋时代,吴越相争,起初互有胜负,但最后吴亡越存,吴王夫差自杀。吴王不听伍子胥劝

谏,听从内奸太宰嚭意见,与越谈和。吴君臣贪财受贿,失去警惕。越王为政廉洁,生活节俭,取得民众支持。最后越胜吴败。

从政者是否廉洁,关系到个人的成败。《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写了楚汉战争双方主角项羽和刘邦对财物的态度。刘邦本来贪财,入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其志不在小。”(《项羽本纪》范增语)有了更大奋斗目标,抑制了私欲。项羽攻下咸阳,就想东归,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无统一全国的愿望,只想富贵还乡。在廉洁态度上,各向相反转化,志向变化,预示日后双方成败结局。刘邦是在听了张良劝说转变的。项羽不听范增。成败已定。

官员廉洁得人心,否则失败。《李将军列传》写汉代李广廉洁得民心。“广廉,得赏赐,则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廉颇蔺相如列传》附传写了因“纸上谈兵”著名的赵括为将的故事。赵括代廉颇为将,赵母上书赵王,反对儿子为将。赵母将儿子与丈夫作了对比。丈夫为将,赏赐分给部下,受命后不问家事。赵括为将,君王所赐金帛藏于家,买进便宜田宅,一心为己,一点不廉。儿子为将后果不堪设想。结果赵括惨败。司马迁笔下的贪官污吏多无好下场。如邓通饿死(《佞幸列传》),伯嚭被勾践命武士斩首(《吴太伯世家》)。

第三,在人际关系的矛盾中,司马迁选择善良的人性,反对邪恶的人性。

在中国战国时期,学者们对人性展开广泛的讨论。孟子主张性善说,荀子主张性恶说。这种争论虽无定论,但促进了人们对人的本性的重视。到了汉代,司马迁对人性的认识就是在战国士林的认识基础上的发展。他在《史记》中对人性的善与恶都有描写。他高扬与人为善的人性,鞭挞与人为恶的人性。

如汉代名臣韩安国与人为善。《韩长孺列传》: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韩安国本人曾经因过失违法犯罪,狱吏田甲侮辱他。韩安国说:“灭了的灰烬难道不会再燃烧了吗?”田甲说:“如果燃烧了,就用小便浇灭它。”不久,韩安国被起用为诸侯国梁国的主民政之官。田甲听到韩安国又做官就逃走了。安国说:“田甲如果不回到官府,我消灭你宗族。”田甲因而脱衣露胸前去谢罪。安国对他笑着说:“你现在可以撒尿了,你这种人值得我惩治、较量吗?”韩安国到底都善待田甲。)此事可见韩安国与人为善,以德报怨,胸襟宽广,人性之善。

再如汉文帝时的廷尉(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张释之,按法办案,执法不阿。《张释之列传》记载了“县人犯跸”(县里的人冒犯皇帝车驾)的故事。有一次文帝出行,经长安的中渭桥,无意跑出一个行人惊了皇帝大驾,文帝发怒要杀此行人,交张释之法办,张只判其罚金,没有杀他。文帝不满,张仍说服文帝,按法办案。司马迁在传末赞扬张释之是“长者”。即是忠厚善良有德的人。张释之确实当之无愧。他的善良表现为依法执法。

人性恶的例子,如秦相李斯。《李斯列传》开头写了一个李斯与老鼠的小故事。“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最后一句意思: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在于自己如何处世。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贤,有才能。不肖,不成材。处:处理。)他把粮仓的老鼠当成人生追求的目标,志向低下,人性可恶。他后来虽然帮助秦始皇统一中国有功,但其人格低下,人性可恶。《韩非列传》载李斯在秦王前毁谤韩非,陷害同学韩非至死。秦始皇死后,为保住自己禄位,听信宦官赵高立胡亥为秦二世,最后自己被腰斩咸阳。

《李斯列传》写李斯有五次感叹,非常精彩。第一次感叹,得意;第三次感叹,长子“李由为三川守,置酒于家,百官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无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有预感,但不收手。第五次感叹,二世二年七月„„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平常的生活再不可得。张大可评:但(李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其死虽惨,固不足惜也。《史记论赞辑释》第286页。

又再如《酷吏列传》写汉代酷吏义纵和王温舒等人,滥杀无辜,凶恶之极,最后他们也不得好死。义纵被弃市,王温舒畏罪自杀。为恶者,最后也害死自己,这对为恶者不是警戒吗?司马迁在他们的传记中劝善惩恶,揭示了人性中善良与凶恶的区别,高扬善良的人性,鞭挞凶恶的人性。

司马迁对善与恶的人性的矛盾,表现在历史人物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对上司、对下属和对朋友最常见三类交往中,选择正直真诚的人性,反对虚伪冷酷的人性。

其一,下级如何对上级?看是否正直敢言。在司马迁生活的社会里臣下对皇上是最典型的上下级关系。《汲黯列传》写汉武帝时被授予中大夫(掌议论)官职汲黯,他的为人、为官鲜明的特点是直言敢谏,对上从不奉承阿谀,突出地表现了正直的人性。传记说他喜欢直言规谏,屡次冒犯皇帝的面子。有一次对武帝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大意:“皇帝好声色狗马、求长生不老之类,想建文德武功,怎么能效法尧舜的政治呢!”武帝听了,虽然不响,但很气怒,变了脸色而罢朝。)

其二,上级如何对下属?是否爱护和关心。《李将军列传》写武帝时抗匈名将李广治军廉洁爱兵出名。他得到朝廷的赏赐就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兵一样。李广带兵,遇到缺水断粮的时候,士兵没有全部喝到水,他自己不走近饮水的地方;士兵没有全部吃饭,李广就不吃。所以他受委屈自杀时,司马迁在传末写道: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论语》说,“本身行为正,不下命令,人们也奉行;本身不正,下命令,人们也不奉行。”这是说的李将军啊。我见到李将军,朴朴实实象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他死的时时候天下无论认识他的或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十分哀痛。他那忠实诚恳的心地实在使士大夫崇敬,谚语说:“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这话虽小,却可以喻大啊!)

当时同样是抗匈名将的卫青、霍去病功大位高,但至死并未得到百姓的口碑。他们因外戚而尊贵,带兵打仗不关心士卒,所以虽有军功,司马迁仍讥刺他们。

其三,如何对待朋友?往往表现出一个人的人性是否真诚和虚伪。司马迁向往朋友之间的真情的人性,憎恨虚伪的人性。他写的春秋时代齐国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的友情故事很有名。《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牙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牙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牙谋事而更穷困,鲍叔牙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牙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牙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牙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因鲍叔对自己的深刻了解,五次真诚地帮助自己,使自己成就事业,所以管仲感慨地说:“生我的人是我的父母,但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朋友啊。”司马迁写管仲实际赞扬了鲍叔对朋友感情真诚的人性,鲍叔把帮助朋友成功看得比自己成功重要,这是朋友间友情的至高境界。

从上面《史记》传记所写的几种人性表现看,司马迁认为求富求利是人的本性,主要是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但人还要讲“义”,讲人与人相处中应该有的道义,是人性中道德升

华的高尚境界。在求利和讲义之间,人性又有各种具体的表现,如善良与邪恶,正直与阿谀,真诚与虚伪等,这些具体的人性表现实际与义利关系分不开。在求利的同时必须考虑道义的制约和提升,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人们才能幸福而避祸。

3、《史记》选择写了三种对待命运的态度,教我们怎样对待命运。什么是命运?什么是天命?古代把天当作神,称天神的意旨为天命。而所谓命运,古人指人的生死、贫富、寿夭等是生来就已决定的,人是无可奈何的。因天命、命运都可指支配人的生死、祸福的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所以两者有一致性。只是天命偏重指天的意志,命运则主要指影响人的前途、结局的一种盲目必然性。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写人的命运的大书。司马迁在《史记》中探讨的命运哲理,是每个人都关心的,但又大都感到会很茫然,不好事先把握。而对数千年来各色真实历史人物命运全过程进行观照审视的书,在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只此《史记》一部!司马迁对命运的态度大致有以下三点:

第一,对天道、天命、命运,司马迁选择了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司马迁怎样看待天命和命运对历史人物的影响呢?人物的命运大致与人物所处的三种关系分不开,即人与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司马迁对天道表示怀疑,甚至倾向于否定。《伯夷列传》以伯夷、叔齐为例,他们是商朝孤竹国的两个王子,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司马迁对这样的“义人”感到非常疑惑: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假如有所谓天道,天道常应该帮助善人。天是善的,这是一种天善论。但司马迁眼见的残酷现实与天善论发生了矛盾,因此怀疑天善论,这实即对社会不合理现象表示了怀疑与不满。又孔子的学生子夏听人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意思是一个人的死与生,富贵与贫穷,都是上天和命运决定的。司马迁在他写的部分人物传记中却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陈涉世家》写秦朝末年陈涉、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 对抗不合理的秦朝统治,改变了“法皆斩”的命运,否定了“死生有命”的说法。陈胜在动员群众起义时鼓动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的话也否定了“富贵在天”的说法。起义后,陈胜自立为王,他以自己的行动给自己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王侯将相没有种,富贵不是天决定的。

《货值列传》写了一系列以商致富的富人,他们的富贵也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各人自己努力经营的结果。说明死生不在天,富贵不在命,这种哲理意蕴在《史记》中。

司马迁对一些自认为获罪于天而死的人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如众所周知的在《项羽本纪赞》中批评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 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大意: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而他竟然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荒谬吗?)在《蒙恬列传赞》中批评蒙恬“阿意兴功,此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这些传记均可说明司马迁否定天命的倾向。

但司马迁在另一些人物传记中又承认了天和命运。显著的例子,如《外戚世家序》中说“人能弘道,无如命何⋯ ⋯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非通幽明之变,焉能识乎性命哉!”又如《留侯世家赞》说“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

困者数矣, 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这说明司马迁对于天和命运的认识抱老实的态度,遇到对一些无法解释的人事现象仍归之于天和命。所以《史记》人物传记己中, 司马迁既有否定天命、又有承认天命或命运两种矛盾的观点,显示了他的探求精神。

第二,对待悲剧命运,司马迁考察其形成的内外原因。

《史记》全书130篇,其中112篇写人物传记,此中57篇以悲剧人物姓字为标题,另20篇也多些悲剧人物。大小悲剧人物120多个。项羽自刎,陈涉被车夫所杀,周亚夫饿死,商鞅变法被车裂,屈原自沉,李将军李广自杀,韩信被吕后谋害,什么原因使他们非正常死亡?

外部原因:社会原因。命运与时势、机遇有密切关系。时势和机遇不是命运,它们只是一种个人不易认识与改易的外力,一种外在的历史条件。它们对人物命运有制约作用。

“时”,就是时机, 是人物活动的时间背景。《李将军列传》写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汉文帝评李广说“可惜啊!你生不逢时。假如让你生在高帝时,封个万户侯也是容易的!”)意思是时机的不同, 李广没有了立功封侯的机会。但李广的不遇时,实与封建帝王对功臣的不公正态度直接有关。《平津侯列传》写汉武帝时喜欢对皇帝奉迎吹拍的公孙弘,就是遇到了好时机。因公孙弘善投武帝所好,以至升为丞相,封为平津侯。李广的“不遇时” 和公孙弘的“遇时”,可见时机对他们人生的重要。但司马迁这两处指出的“时”都含有讽刺意义, 很值得玩味。《佞幸列传》写帝王身边宠幸的人,如邓通,文帝时可以自己铸钱,景帝时不名一钱,寄死人家。皇帝爱憎决定了邓通的命运。

悲剧命运个人原因:人性之恶造成某些人悲剧命运。人性之恶造成某些人悲剧命运。《韩非列传》写李斯出于自私、妒忌,害死老同学韩非。《孙膑列传》写庞涓也是出于自私、妒忌害老同学孙膑成残疾人。但为恶者不少以害人始,而害己终。李斯被腰斩,庞涓自刭。告诫为恶者无好下场。《魏其武安侯列传》写西汉外戚窦婴、田蚡与将军灌三人之间的矛盾,田蚡害死窦、灌。

个人的人性和品德不好,如李斯、庞涓。

性格决定命运。见《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第一章性格决定命运。编译:刘烨,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出版。荣格(1875~1961),瑞士著名哲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同为刘邦手下开过功臣,但个性不同结局不同。张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能功成身退,保全自己。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深谋远虑,公忠体国,镇后方,为前线送兵员军粮,是“功人”,又知权善变,委屈事上,保住名位。韩信是“连百万之军,攻必胜,战必取”的大将,通观全局,智能双全,但贪恋爵位,矜功自傲,不为自己谋,最后被吕后谋害。引语见《高祖本纪》刘邦的话。三杰见《淮阴侯列传》、《萧相国世家》、《留侯世家》。

第三,司马迁对命运总的是选择积极的态度。个人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司马迁突出地写了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两种人:

面对际遇敢于抓住不放的人。有成功的希望。大家熟知的一个成语叫“毛遂自荐”。《平原君列传》写战国时候有个人叫毛遂。当时赵国的平原君要挑选20个食客出使楚国而尚缺一人,毛遂就主动自荐了,终于脱颖而出。还有《廉颇蔺相如列传》写战国时赵国人廉颇和蔺相如,他们是“将相和”故事的主角,也是主动向君王自荐而成功的。蔺相如原来的地位很低,只是赵国宦者令缪贤手下的人,他主动向赵王要求出使秦国,打破秦国的威胁与要挟,做到完璧归赵。廉颇是赵之良将,但后来居魏国,又不被信用。廉颇为了表示自己尚可用,一餐饭, 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被甲上马。虽然后来赵王以为廉颇年老而不用,但廉颇积极 8

争取再用于赵的精神是可嘉的。这些人面对际遇,都能努力抓住不放,从而改变原有的境遇,也就是向命运作了勇敢的挑战。

《司马相如列传》保存了汉代一个真实的郎才女貌的爱情故事。司马相如“家贫,无以自业。”但与临邛(成都市邛崃市)令王吉相善。后到富人卓王孙家赴宴,琴挑新寡卓王孙女卓文君,主动出击,终于成功。也是敢于抓住机会,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讲《史记》,认为“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原来竟是一个先劫色后劫财的骗局。”(以上节选自王立群新浪博客《欺骗世人两千多年的爱情神话》)。王立群的观点离开司马迁原著自己乱发挥是错误的。

面对挫折敢于发奋图强的人。有改变命运的希望。《范雎蔡泽列传》写战国时范雎、蔡泽两人因为机会好,在秦取得卿相的高位。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范遂被拜为客卿,之后,秦昭王,拜范雎为相。范雎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

但是司马迁还指出“如果他们两人不遭到困厄,怎么能激发出他们的奋斗精神呢?”正是因为他们遭遇困厄后,能激励奋发,才能取得成功。类似范、蔡曾经遭遇不幸而发奋图强的,《史记》中还写了伍子胥、虞卿、孙膑、季布、栾布等一批人,他们都经受各种严重挫折,甚至差点失去自己生命。但在挫折面前,冷静面对,经过自己的奋斗,终于改变命运。《伍子胥列传》写春秋末期的伍子胥,他本是楚国人。因楚平王怀疑太子作乱,于是迁怒于伍子胥之父伍奢和兄长伍尚,将他们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伍子胥到吴国后受到阖闾重用,发兵击败楚国,破楚首都郢;子胥掘楚王墓,鞭尸三百,报父兄之仇。司马迁对这些人物都倾注了同情,给予高度的赞赏,并寄寓了自己的身世感慨。

司马迁本人和上述这些人都曾遇到挫折,那么这些人也正是勇于与命运挑战,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另外,司马迁在《史记》里,讥刺迷信妄为的人。秦始皇(见《秦始皇本纪》)派遣齐人方士徐市发动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又使人求仙人不死之药。汉武帝(见《今上本纪》)一而再,再而三地受方士之欺骗,也当属迷信妄为无疑。

小结:司马迁和《史记》对我们人生的启示。了解司马迁的人生价值取向,开拓我们做人的胸襟。人生就是选择,正确或错误,都影响人生。

1、司马迁三次重要的人生选择,成就他伟大的一生,留下不朽巨著《史记》。

2、司马迁选择写三种人性矛盾,教我们做有道德的人、体面的人。

3、司马迁选择写三种对命运的态度,教我们积极面对命运。

三、我们选择读《史记》,1、怎样读《史记》?

2、对语文教学有什么帮助?

第一、先读《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也可以参读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知其人,近其心。了解他的人生经历。时代与家庭背景。)

第二、选读与泛读结合。泛读,通读最好。选读,最少阅读10篇左右。如项羽本纪、高祖本纪、越王勾践世家、陈涉世家、管晏列传、淮阴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游侠列传、货殖列传。以增加兴趣为主。了解《史记》的五体结构内部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各体互相关系,结构内在含义;了解他在写法上用“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在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从欣赏中获得启示。选读《史记》人物故事,可以获得看小说、观戏剧类似艺术感受。其中先秦故事、楚汉相争故事都有精彩篇章。《司马相如列传》第一次写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美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酷爱《史记》。对《史记》爱不释卷,每晚睡前看点《史记》,能背诵一些名篇的片段。读《史记》,如听歌剧。《史记》的宏观结构启发了自己从宏观研究数学的方向,并取得成果。他在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做过两期,播出上 9

述内容。

第三、研究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带着某专题思考,与写作结合。现在《史记》研究著作多达250种以上。可以参看张大可主编《史记研究集成》丛书共14卷,498万言,系统全面地总结《史记》问世两千多年来“史记学”的发展状况、内容及历程。《史记》文学研究,可分宏观的、微观的研究。(如文章主题(写作意图),情感力量,结构艺术,语言艺术等;又如对各单篇的解读,都可以单独展开研究,贵在持久的研究。)

2、学习《史记》对语文教学的帮助:

第一、学习司马迁的著书精神,一生中努力做一二件有创造意义的事。建议可以自编校本教材《史记选读》。

第二,学习《史记》经典,从语文角度,帮助理解其他文学作品。了解《史记》全书的著述目的,宏观结构;单篇的写作意图,如何开头结尾,用何手法展开主要段落,恰当表达感情,灵活运用语言等。从而可以分析和评价其他文学作品。

第三,以学习《项羽本纪》为例,运用于写书作文,处理工作等。司马迁如何写项羽的复杂性格?开头写项羽学书、学剑、学兵法三不成小事。中间主体写三件大事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结尾是“太史公曰”,写司马迁自己对项羽的评价和成败原因的分析。可以思考司马迁做《项羽本纪》的用意是什么?学习司马迁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关键大事与细节小事结合的写法,可运用于写书作文,处理工作等。

参考书目: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三联书店 1984 韩兆琦:《史记笺证》,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张大可:《史记研究》,华文出版社

2002年 张新科:《史记与中国文学》(增订版),商务印书馆

2010 可永雪:《史记文学成就论衡》,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2

1、谈《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 浙江师院学报1980年 第1期;

2、谈司马迁笔下的卓文君 《三月》(金华)1983年2月;

3、漫谈司马迁人物传记的开头和结尾(合作)浙江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

4、论司马迁传记文学的情感力量浙江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人大《历史学》1989年第10期复印

5、中国古典传记论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6、司马迁传记文学中的人格理想 《浙江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

7、论《史记》汉初“三杰”形象的典型意义

《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8、略论司马迁的廉政思想西安《天人古今》杂志1996年第4期

9、论司马迁传记文学的命运哲理

《浙江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10、司马迁对构建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 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

11、中外优秀传记选读

语文出版社2007年

12、论《史记·孔子世家》的文化意义——在2011年12曲阜孔子孟子传记国际研讨会书面发言,后刊于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13、《史记》:大学生可以受益一辈子的名著

刊浙江师大图书馆主办《图文资讯》2013年第2期

14、《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修订本),语文出版社2013年出版。谢谢大家!

史记三家注,即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的合称。原各单行。《四库提要》认为散列正文下并合为一编,始于北宋。

丽泽东门小草:司马迁:我心目中的老师和朋友

第二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课文(共)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课文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3000余年间的历史。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第三篇:教案——司马迁与《史记》

教案——司马迁与《史记》

教学目标:

1、司马迁生平与《史记》的成书

2、《史记》的传记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史记》的叙事艺术

2、《史记》的人物刻画 教学方法: 讲授

课时安排:8课时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导言

西汉王朝到武帝时期臻于鼎盛,文学创作也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在政论散 文和辞赋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历史散文也出现了里程碑式的杰作,这就是由司 马迁撰写的《史记》。《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他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以想见其雄风。

第一课时

本节主要讲授司马迁的生平与《史记》的成书、体例

一、司马迁的生平

1、家学渊源。司马迁(前145~?),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省韩城)人。韩城古称少梁,春秋时先属秦,后属 晋,战国属魏,后又入于秦,屡为秦晋、秦魏战地,不少著名的战役都发生在那 里。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度过的,他“耕牧河山之阳”(《史记·太史公自序》),与农夫牧童为伴,在饱览故乡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相关的历 史传说和故事,乡土文化培育了司马迁的豪迈灵秀之气。

司马迁出生于世代史官的家庭,父亲司马谈做了三十年的太史令。当时的太史令执掌天文历算,兼管皇家典籍等事。故司马谈精通天文地理、史事典籍,且对各家学说兼收并蓄,造诣很深。司马迁早年即在文史职官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与学者父亲的指导下悉心学习。据《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年十岁则诵古文”,即是能阅读非汉代通行隶书所记载的籀文古籍,足见早慧与勤奋。他还转益多师,向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这些,不但为他日后创作《史记》奠定深厚的知识积累,也有利融汇取舍各家精华,领悟独出机杼的史识。

2、漫游交友。司马迁入仕之前,曾有过一次相当广泛的漫游。“二十而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史记·太史公自序》)这对他认识社会、寻稽史事,增强感性认识极有帮助。嗣后,司马迁担任郎中一职,作为汉武帝的侍从,就有更多的机会随武帝出巡或者奉命出使。他曾经出使西南,远至昆明;东达碣石,观览大海;西至空峒(今甘肃平凉),搜集传说;北登长城,缅怀古迹。他游览名山大川,考察风物古迹,搜求史料逸事,拜访古老遗贤。由此而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识见,辨订了真伪,也累积了他创作的志趣。今从《史记》各篇什中有关自述的稽考中获知,司马迁有着极为广泛的交游,与各色人等,广交朋友,特别与亲历史实和熟悉史事者及其后人多有交往,如樊哙之孙樊他广、冯唐之子冯遂、苏武之父苏建、贾谊之孙贾嘉等,从这些人处获取有价值的史料,加深对传主的理解,从而使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

3、受命修史。司马谈向有修史之志,他曾对司马迁说过:“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当时泛指的史书)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矣,汝其念哉!”(《史记·太史公自序》)然而天不假年,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司马谈病重,自知不起,乃将他以前整理的一些史料,对司马迁作临终嘱托:“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含泪表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阕。”(《史记·太史公自序》)自此,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下定了修史的决心。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参与制订了著名的太初历。就在这一年(太初元年),开始了初名《太史公书》后亦即是《史记》的创作。

4、李陵之祸。正当司马迁潜心创作之时,却遭受了不测横祸。天汉三年(前98年),司马迁友李广孙李陵率孤军深入匈奴境内,而以武帝宠姬李夫人兄李广利为统帅的后续大部队迟迟未至,以致寡不敌众,虽大挫敌人而终陷于败,只得投降匈奴。消息传来,朝廷震惊。武帝焦虑;群臣忧惧,乃肆意攻击李陵。而司马迁以为,若就事论事,则李陵已功过相当;而推想李陵平生作为,以为李陵“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适当时机)而报于汉。”于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指朝臣攻击)。”(《报任安书》)谁知武帝以为为李陵游说,即是委罪李广利,视为“诬上”,“卒从吏议”,论为宫刑。而司马迁“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报任安书》)然司马迁因为之献身的《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忍受了这一奇耻大辱。就情理揆度之,似乎仅仅因为袒护李陵、指责李广利不至于获此重罪,故刘宋裴骃《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卫宏《汉书旧仪注》说:“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行宫刑处)。”此似较合理,至于其时景帝的本纪先成,亦不是不可能。清人赵铭提出司马迁原定死刑,因《史记》未成,自请就服腐刑。汉时有死刑改腐刑的先例,今细味《报任安书》,亦合情理,可备一说。

5、任中书令。三年以后,司马迁才遇赦出狱,改任中书令,忍辱含垢,继续他《史记》的创作。在《报任安书》(其作时有公元前93年与公元前91年两说)中,有“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凡百三十篇。”可见其时,司马迁之于《史记》,是基本写完了的。

6、自隐而终。司马迁大约死于此时之稍后的公元前87年左右,与汉武帝约略相始终。而其卒年的确切时间,则尚难论定。

二、《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通史,“上计轩辕(传说中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下至于兹(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代)”,计三千年。《史记》的体例是全新的,是由司马迁一手创制的。此前的《春秋》、《左传》为编年体,《国语》、《战国策》是国别体;而《史记》则为记述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司马迁根据历史人物对历史所起作用的大小,分为“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三个档次;“表”十篇是按世代年月谱列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作为本纪记事的补充;“书”八篇则是记载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等典章制度的专篇。全书计凡五十二万余字。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十二本纪按帝王 世代顺序记叙各朝兴衰终始,十表排列帝王侯国间大事,八书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门论述,世家主要是贵族之家的历史,列传是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

《史记》这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在体例上冲破了以往历史 散文的局限,能够把更多的内容纳入其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总体风 貌。此五种体例,除了表以外,在篇末一般均有以“太史公”领起的一段评赞。这些评赞,有的是补充自己调查得来的史实的说明,有的是用传说异闻加以印证,更多的是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示褒贬的评述。

第二课时

本节主要讲授司马迁的史识与《史记》的思想内容。

一、司马迁的史识是欲借《史记》以“立言”

史书的思想内容由史识决定,史识又由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决定。《史记》的思想内容极为繁富复杂,这既与通史的客观要求有关,也与私家著述、作者的生平际遇、作者的学养世界观有关。

第一,私家著述。

作为私家著述的《史记》,本拟“藏之名山”,未必即为当代君王作鉴,因此少有官修史书的正统观念,在采取史料、选择传主、臧否评述诸方面可以有相当的主观色彩与自由度。叙事即秉笔直书,评论则不隐善恶。这在传主的选择上,尤其明显。本纪本是帝王君主正传,项羽本是秦末义军中的一支,且为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对立面,司马迁见到他在推翻暴秦中的作用,于是置于本纪之列。陈涉向被认为“才能不及中人”的“氓隶之人,迁徙之徒”(贾谊《过秦论》),司马迁亦因其推翻暴秦的首功而将其列为与圣人周公孔子、公侯张良萧何并列的世家。“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的吕后亦列为本纪。这里可以看出司马迁不尚虚空的名位,具有以历史作用分类的素朴的唯物主义史学观。由于私家撰述,还可以将正史所鄙弃的小人物如优伶、游侠,不能登上正史殿堂如酷吏、佞幸亦以作传。这里可以看出,在细小方面,已经不再以历史作用作为取舍的标准,而是以“趣味”、审美作用作为取舍的标准。今人读来,具有一定的野史意味。这显然是与私修有着因果关系的。

第二,生平际遇。

司马迁正在写作《史记》而牵累遭受李陵之祸,蒙受奇耻大辱的腐刑,这也对创作动机、目的带来重大影响。从父亲处接受遗志,乃在“今汉兴,海内一统”,为“明主贤君”颂德,为“忠臣义士”歌功,为他们治国作鉴,这也应当是司马迁的初衷。然而他后来顿遭横祸,倍感怨愤,影响着修史的动机。这在他遭受腐刑以后写的《报任安书》中有鲜明的表示: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为……凡百三十篇。

因此,司马迁在受腐刑后“终不可用”的情状下,“述往事,思来者”,即写《史记》确实有“发愤”而作以及“思垂空文以自现”的意味。正是这一变故引起的思想转折,使得司马迁把目光更关注悲剧人物,并赋予深切同情,借此表达自己的心中郁愤。

第三,司马迁进步的世界观。

紧接以上引文的,还有有一段著名的话,这就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里可以理解为所以修史的夫子自道。“究天人之际”,指的是探求天意与人事、人道的关系,(这里大的指朝代的兴替,小的指个人的成败际遇)司马迁在叙写“史记”的过程中,虽然免不了采用一些在“天意”、君权神授思想影响下的传说与荒诞故事,而评述史事时,对当时盛行的“天人感应”每持怀疑的态度。在《项羽本纪》的“太史公曰”中,对项羽把失败归为“天之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则以“岂不谬哉”予以否定。在《伯夷列传》中亦有“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等等,表明着对天意天道的怀疑。所以,“究天人之际”不是已有的结论,而是表示作者探究的“预设目标”,--天人之间是否有感应?假如有,是怎样的关系?抑或并没有关系?“通古今之变”,即是该篇中“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另本为‘纪’为‘理’)”,从朝代兴替的史实中探求某些必然的规律,以达到“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的目的;“成一家之言”,亦即儒家所崇尚的“立功、立德、立言”中最难、最高层次的立言的问题。这里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他创纂的叙史新体制,有他的史识,有他的政见,亦即政治理想,等等。假如概而言之,“成一家之言”,是他希望自己写的《史记》,能犹如孔子写《春秋》一样成为后世为人、处事、治国的宝典。《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道: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人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际,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

这里已把司马迁写《史记》以“立言”的用意说得十分明白,他自许是很高的,把自己看成五百年出一个的、与周公、孔子相仿佛的圣人,能承担撰写如《春秋》一般不朽经典的学者。

二、《史记》的思想内容

从史学的角度说,是客观地再现了我国古代三千年的文明史;从文学的角度说,是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本质。

第一、《史记》首先是筚路蓝缕地整理记载了从中华民族的远古始祖黄帝到他那个时代即汉武帝时代的历史。内容涉及朝代兴替、政治军事、天文地理、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少数民族、域外风情,为后人留下了一部让人较为可信的历史,或者可供参核的史料。虽然早期的历史是粗线条勾勒,但弥足珍贵,其保留史料的贡献,功德无量。而战国秦汉时期的历史,则详尽真实,足称信史。

第二、客观再现“英雄”与“奴隶”共同创造历史的真理。此前的史籍,是朝廷史官所修,是统治者的历史,“英雄”的历史。司马迁的《史记》,除了记述帝王将相在更迭政权中的事迹与作用以外,还叙写了贩夫走卒、辩士刺客、医师儒生、优伶术士、屠夫游侠等底层百姓。叙写了他们的智慧机巧,以及在重大事件中不可或缺的功用,客观说明他们也是创造历史的力量。《史记·刘敬叔孙通》中说道:“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细微,定海内,计谋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輓輅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这正是司马迁看到下层百姓的智慧及其作用。把佣耕的戍卒陈涉推上世家的地位,当然是更能说明问题的。

第三、《史记》还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品格,记述与保留了中华民族先祖的文化、文明。《史记·八书》较为集中地记载了先民百科知识以及国家典章制度、民间风俗礼仪的变迁。司马迁是太史令,是历法专家,参与制订太初历。在《天官书》里记载了许多星体、星座,并说明它们出现的时间与运行的情况;《平准书》记载了西汉币制的演进;《河渠书》记载了兴修水利及与自然灾害斗争的情况;《礼书》记载了礼仪的变化过程。在《史记》里出现了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意识,认识到匈奴民族寻找水草而迁移的习性及其由此而得出匈奴民族擅长攻战本领的原因。《史记》首创的《货殖列传》不但为工商业者列传,还记述了经商交易的情况,乃至商业活动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四、《史记》能以较为客观平等的态度记述当时的少数民族,展示我国古来就是多民族国家这一史实;还鲜明地体现了民族大一统的主张。《史记》中首创民族史传,在七十列传中达六篇之多,即分别是《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记载了这些民族的风俗民情,记载了他们与汉民族的关系,还表达了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间不断融合的关系,甚至都是黄帝子孙的意思。例如,《六国年表》有“禹兴于西羌”而后为夏之祖的记载;《秦本纪》中的先祖大费,其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对于非中原地区的列国,如南方的吴国,“中国之虞与荆蛮、勾吴兄弟也”,(《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越王勾践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楚世家》)“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东越列传》)《史记》的这些记述,显然表明中国本来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意思。

三、《史记》的进步倾向

第一,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入史传者讳;记述君王,不但隐其恶,还当虚其美。这就是《史记》以外的其他史书的共同倾向。但是《史记》却不是如此,司马迁对历史人物所持的褒贬尺度,能以较为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的视角,展示传主的“真人”面貌。平民百姓是如此,帝王将相也是如此;历史上的帝王如此,当代的君王也是如此。司马迁对这些帝王,既写他们的功绩与作为,也写他们的缺失与不足,甚至暴露他们的残忍与暴虐。刘邦在推翻暴秦,统一全国,发展经济,强盛国力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当时封建统治者的御用文人、星相术家大谈阴阳五行之学,把开国君王刘邦渲染成君命天受之人。司马迁则不信这一套,把刘邦当常人写。既写刘邦的深谋远虑、从善如流、坚忍不拔而在夺取政权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也写他市井游民甚至歹徒的品性。刘邦起事前,游手好闲,不事产业,曾被父亲责备为不如老二(刘邦行三)勤治家业。取得天下后,修好宫殿,大宴群臣。当众臣之面,翻起老账,责问父亲:“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老二)力。今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叔孙通制定朝仪,引群臣礼拜,竟说“吾今日乃知皇帝之贵也”,这两例体现了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司马迁特别用了它篇“互见”的手法,对刘邦的丑行作了无情揭露。在《项羽本纪》中,记述刘邦在项羽军追逐下,为轻车逃命,几次将自己的儿子孝惠、女儿鲁元往车下推,几次被车夫“收载”。一次项羽被围,军粮断绝。项羽以杀刘邦父亲作要挟,刘邦竟然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也,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不完全是无赖吗?在《淮阴侯列传》里,借韩信之口,道出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士亡”,深刻揭露了最高统治者一旦取得政权,翻脸不认人,残杀功臣的狰狞面目。

司马迁对历史上的帝王不予讳饰,对当代的帝王亦是如此。《太史公自序》中说曾作《今上(指武帝)本纪》,而今见的是《孝武(即武帝)本纪》,可能因触忌太多,已被改写。但是,司马迁还是通过它篇互见的手法,给予巧妙的讽刺与揭露。在《封禅书》里,记述了汉武帝的愚昧昏庸、荒唐滑稽;在《平准书》里记述了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而在《酷吏列传》里,通过对酷吏行为的反映出武帝、以及武帝的统治。杜周治狱,“上所挤(打击)之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现)其冤状。”(为释狱准备)王温舒任河内太守,大肆捕人,“连坐千余家”,“流血十余里”。按法令,立春后不能用刑,竟遗憾地说:“嗟乎!令冬月益展(延长)一月,足吾事(刑人)矣!”这不是一个草菅人命的刽子手吗?司马迁冷峻地说:“其好杀伐行威不爱人如此!天子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对历史上的暴君如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揭露自不待言。项羽的悲剧遭际,引起了作者极大的共鸣,倾注了自己的同情。但是,司马迁并不因此而有所讳饰。还是揭露了他的目光短浅、刚愎自用、妇人之仁。

第二,同情人民的反对强暴的斗争。历来统治者把老百姓的反抗称为“作乱”,把作乱的百姓称为盗贼。但司马迁在《史记》里对历史上的老百姓反抗强暴的斗争持同情歌颂的态度。把陈涉列为“世家”,这从别的封建朝廷的的史官说来,简直匪夷所思。司马迁还说:“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秦失其政而陈胜发迹。”把陈涉已视为与汤武同列。司马迁的反暴政的人民性倾向,使得历史上的反暴政的志士成了《史记》中歌颂的对象。《刺客列传》里的曹沫劫齐桓公、专诸刺吴王僚、豫让刺赵襄子、聂政刺韩相侠累、荆轲刺秦王政等,司马迁都作了热情的歌颂。《史记》还热情歌颂游侠之士铲除暴虐的正义行为。讴歌爱国志士和对历史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司马迁对屈原爱国遭冤、怀石自沉充满同情。《屈原贾生列传》的“太史公曰”写道:“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流泪,想见其为人。”字里行间,充满景仰与同情。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充满激情讴歌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特别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品质。在《李将军列传》塑造了一个热爱士卒、身先表率、勇敢善战、清廉正直的爱国将领。这些鲜明的倾向充分表明了《史记》的进步性与人民性。

第三课时

本节主要讲授《史记》的叙事艺术。

一、《史记》人物传记的巧妙安排与叙事线索

第一、传主的选择以尊重历史为依据。《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出 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本纪、世家的传主基本上都是传说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皇帝侯王,根据政治 地位决定他们入本纪还是入世家。但情况又不尽然,西汉惠帝虽然当了几年天子,实际上有职无权,没起什么作用,所以本纪中没有他的地位。项羽是秦汉之际主 宰天下的人物,吕后是惠帝朝的发号施令者,他们虽然没有天子称号,却被列入 本纪。孔子没有侯爵,陈胜是自立为王;二人都列入世家,因为他们的历史地位 堪与王侯相比。司马迁的上述安排可谓独具慧眼,是对历史事实的充分尊重,也 是合乎逻辑的归纳。

第二,《史记》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 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如: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伍子胥都是军 事家,所以,他们的传记前后相次。苏秦、张仪是战国策士,他们的传记也紧紧 相连。再看西汉人物传记:韩长孺、李广、卫青、霍去病都是抗击匈奴的将领,故韩长孺、李广传记后面插入《匈奴列传》,然后是卫青、霍去病的传记。公孙 弘、主父偃都以伐匈奴,通西南夷为非,曾上书谏止,他们二人传记列在卫青、霍去病之后,接着是《西南夷列传》。司马相如曾奉命出使西南,所以,他的传 记在《西南夷列传》之后,通过叙述西汉中央王朝与周边各民族的交往,使几位 相关人物的传记以类相从,前后相次,发展轮廓非常清晰,司马迁对人物传记次 序的巧妙编排,造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在明灭起伏中体现了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第三,《史记》的人物传记有分传,有合传。分传即人各一传,合传是把几个人的 传记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合传都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 起,《游侠列传》、《佞幸列传》、《滑稽列传》、《循吏列传》、《酷吏列传》、《货殖列传》等,都是为专门人物设立的合传。在人物合传中,历史和逻辑的 统一有时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叙事手法非常高超。《廉颇蔺相如列传》首叙廉 颇事迹,很快又引入蔺相如,然后叙述两人的交欢恩怨,中间又插入赵奢、李牧 传记,最后以廉颇事终结。这篇传记叙述的都是赵国将相的事迹,可谓以类相从,是合乎逻辑的归纳;通过叙述这四位将相的事迹,又生动地展现了赵国兴亡的历 程,具有高度的历史真实性。《张丞相列传》是以御史大夫一职联缀诸人,其中 的传主有张苍、周苛、周昌、赵光、任敖、曹窟,他们都曾任御史大夫,最后又 以张苍任御史大夫终结,勾勒出了西汉前期御史大夫任职情况的变迁轨迹,涉及 一系列相关的事件。《酷吏列传》叙酷吏十人,错综联络,总成一篇文字,宁成 传附郅都事,称宁成治效郅都;张汤传附赵禹事,义纵传附宁成事,杨仆传附王 温舒事。各传之间血脉贯通,前后回应,全面地反映了始于景帝而盛于武帝的酷 吏群体。通过叙述某一类型人物的所作所为,描绘出特定领域的总体风貌,人物 合传以这种方式集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二、《史记》的叙事善于揭示事件的因果关系

第一,《史记》的叙事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而追根溯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司马迁非常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具有敏锐的 目光和正确的判断力。他批判项羽“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说法,认为项羽失 败的原因是“自矜功伐,奋其私智”、“欲以力征经营天下”(《项羽本纪》)。在分析造成吴起乱箭穿身悲惨结局的原因时,认为这缘于他的“刻暴少恩”(《孙子吴起列传》。以上见解都是很精辟的。

第二,司马迁在探寻因果关系的时候,往往也误入宿命论的歧途。司马迁对于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始 动因,在叙事时反复加以强调,成为贯穿人物传记的主线。在叙述李广事迹时,突出这位名将的不遇,写他总是遭受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失败。而对于大将军卫青,则以“天幸”二字为叙事主宰。讲述卫子夫如何得到武帝宠爱、立为皇后,以及 卫青尚平原公主等事,都突出卫家的幸运。在《留侯世家》一文中,又侧重于所 谓的天意。黄石公授张良兵书是天意,张良称刘邦成功是天授,自己有机会为刘 邦出谋画策也是天授。司马迁对许多历史事件、人物命运因果关系的判 断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对始因的苦苦思索和在行文中的自觉揭示,使得人物 传记血脉贯通,各篇都有自己的灵魂,有统摄全篇的主导思想。

第三,《史记》叙事有详略之分,《史记》许多篇章的详写 与略写,往往和对因果律的展示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司马迁对于事情发展的起因,往往 都详写;而对于这种原因所引发的最终结果,往往是略写。《李斯列传》开头写 了李斯这样一件事:“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 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各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 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是一件生活琐事,但却集中反 映了李斯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为了摆脱厕鼠的处境而成为仓鼠那样的食利者,于是向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前往秦国游说,在和荀子告别时又说道:“故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这两句话说得非常坦率,和他把厕鼠、仓鼠 进行对比时所发的感慨一脉相承。苦于贫贱而贪恋富贵,是李斯人生观、价值观 的核心,这种思想是他人生之梦得以实现的动力,也是葬送他身家性命的祸根。《史记》人物传记写了许多生活琐事,司马迁之所以对这些生活琐事详加叙述,就在于它们在人物的活动中带有原始动因的性质,是诸多事象得以生成的根源。《史记》各篇都有贯穿始终的主线,和主线相关的事件都是详写的对象。总之,《史记》许多篇章的详写 与略写,往往和对因果律的展示密切相关。

三、《史记》善于处理复杂的场面,显示出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 第一,司马迁善于运用多种叙事方式,来处理头 绪众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条理清晰,有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如《陈涉世家》,把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千头万绪的事件非常 清晰地勾勒出来。西汉前期的重大事件莫过于诸吕之乱和七国之反,这两个事件 分别见于《吕后本纪》、《孝文本纪》、《绛侯周勃世家》、《吴王濞列传》等 篇目。在叙述这两个事件的原委及经过时,司马迁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对事态 的轻重缓急明于心而应于手,成功地运用了顺叙、倒叙、正叙、侧叙等手法,使 人应接不暇而又无不了然。

第二,《史记》的场面描写也很精彩。写荆轲刺秦王是险象 环生、惊心动魄(《刺客列传》);写鸿门宴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项羽本 纪》);写灌夫骂座和东廷辩论则或冷或热,对比鲜明(《魏其武安侯列传》); 写长乐宫诸侯君臣始朝仪,则秩序井然,庄严肃穆(《刘敬叔孙通列传》)。不 同场面有不同的气氛,司马迁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等笔法,传达出了各种宏大 场面的实况及自己的独特感受。《史记》固然时而穿插生活琐事,但司马迁更善 于写复杂事件、重大场面,这也是《史记》一书的厚重之处。

第四课时

本节主要讲授《史记》的人物刻画。

《史记》中的“纪”、“传”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散文,通过展示人物的 活动而再现多彩的历史画面。本纪、世家、列传中的人物来自不同阶层,上自帝 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应有尽有,所涉人物四千多个,重要人物数百名。《史记》在人物形象刻画上取得杰出的成就。

一、善于选择与提炼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与环境,突出表现传主的主导性格。

司马迁在《留侯世家》中说:“(张良)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这就表明司马迁对纷繁的历史事件,是从叙史与传人的角度精心认真选择的。蔺相如的形象是国家利益至上的忠主导下的智、勇、义。而作者选择叙写的“完璧归赵”正反映蔺相如的忠与智,“渑池之会”反映蔺相如的忠与勇,“负荆请罪”反映蔺相如的忠与义。李广以勇武闻名于史,以“数奇”同情于人。司马迁在其“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中”选择了“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随卫青击匈奴”四次叙写。前三次极写其英勇无比,战功卓著而不及封侯,已隐其“数奇”;第四次统帅卫青徇私贪功,不允李广先锋之请,反令李广远饶东道接应,李广迷路,未能及时赶上,致使不能擒获单于。卫青责罪李广,李广不愿受辱而“自颈”,一代名将就此殒命,其“数奇”令人慨叹。在司马迁精心结撰的《项羽本纪》中,着重描写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桩事件典型而深刻地展示了项羽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三部曲。这些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司马迁选择典型事件的艺术匠心。而从鸿门宴一节的叙述,又使我们窥知司马迁已经十分纯熟地掌握利用典型环境塑造人物的技巧。从宴前的决定“击破沛公军”,到接受刘邦“臣之不敢倍(背)德”的谢罪;从趁谢罪之机以瓮中捉鳖的决策到被刘邦花言巧语的迷惑导致临机措手的犹豫;从项庄樊哙对舞的剑拔弩张到刘邦如厕“间(趁小路)遁”的烟消云散,仅通过筵席的场景把项羽的既刚愎自用又优柔寡断,既匹夫之忍又妇人之仁刻划得深刻形象。还把刘邦的虚伪狡猾、张良的机智从容、樊哙的粗鲁勇敢、范增的深谋远虑的性格得以展示。又如“荆轲刺秦王”的环境描写对荆轲品格的衬托:在“易水送别”一节,“至易水之上,既祖(祭祀祖先),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通过这一环境烘托,其慷慨悲壮,油然而生。而“秦廷惊变”一节,舞阳色变振恐,秦臣怪而异之,荆轲顾笑解释,已是先声夺人。接着是图穷而匕首现,荆轲左手扯秦王袖,右手持匕首逐之;秦王一边环柱逃走,一边拔剑未出;群臣惊愕,提示秦王负剑再拔;侍医夏无且举药囊击轲,方使秦王拔剑击轲。此等场景,如现目前。荆轲的悲壮舍生,越发感人。

二、渲染细节,雕琢对话,精细刻划人物的个性

这是文学的艺术手段,司马迁运用得炉火纯青。陈涉的佣耕之叹可见其素有大志,张良为圯上老人进履可见隐忍在成大事中的作用,韩信受胯下之辱以见大丈夫能屈能伸,张汤审盗肉之鼠可见其日后审人之残酷。写士兵“乐从李广”,只“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尽见其因;写周亚夫治军,只“已而至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毕现其严。至于对话描写,鸿门宴张良招樊哙,樊哙只“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足见其忠勇拼命。范增怂恿项庄刺刘邦,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以明刺刘之重要;及至刘邦逃脱,只作如下改:“吾属今为之虏矣!”其懊丧之情,溢于言表。韩信平齐,欲代齐王,有以下一节:

(韩信)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复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暂时代理)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其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韩信贪婪于齐王位,以冠冕堂皇之言要挟刘邦封他,野心可见端倪;刘邦自是洞若观火,故而大骂。张良、陈平权衡利弊,附耳建言。汉王亦悟而速改以“复骂”,表示前骂意在亲昵!短短一段的细节与对话,把韩信的贪婪与机诈,刘邦敏捷与虚伪,良、平的审时度势刻划得活灵活现。

三、同类合传,比照衬托,在比较中显现个性。

在列传的构撰时,司马迁用了专传、合传、类传三种形式。专传是一篇一个传主;合传是两人以上的合一篇传记,如《屈原贾生列传》、《孙子吴起列传》;类传则是同类之人,合为一篇,如《儒林列传》、《滑稽列传》等。合、类两传,每每打破时代界限,其类比的用心十分明显,这还给后人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司马迁在单篇以及相对独立的篇章中也十分自如地运用比较的方法的。诸如秦廷惊变中荆轲与秦舞阳,鸿门宴中的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项庄与项梁,《李将军列传》中的李广与程不识等。对比,是人物叙写中最容易显示不同个性以及区别同中之异、异中有同的方法。

四、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个性。

心理描写在《史记》之前的记叙文中是极为罕见的,而在《史记》中却较为常见。他所常用的方法有独白,如《李斯列传》中李斯入仓见鼠时感慨而作的独白;对话,如陈涉与佣耕者的对话;啸歌,如荆轲的《易水歌》、项羽的《垓下歌》等。心理描写能直抒传主胸臆,窥其理想志趣。

五、司马迁在记写史实的时候,还用了“互见法”

“互见法”即一篇中已叙之事,它篇省略。如“鸿门宴”一节叙写刘、项,难分主次;而其事既见于《项羽本纪》,则在《高祖本纪》中略去。这固然出于详略剪裁的需要,有时还在于他褒贬历史人物的角度的选择。在《高祖本纪》里,作为本传,司马迁对刘邦多作正面描写,而凡是贬的方面,大多互见于它篇。如《项羽本纪》写刘邦推儿女下车;项羽以杀刘邦之父要挟刘邦,刘邦说“幸分一杯羹”。《淮阴侯列传》用“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中揭露刘邦杀功臣的卑劣等。

六、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他笔下的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 格特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项羽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在他身 上就可以发现多重人格。他喑噁叱咤,又言语呕呕。他爱人礼士,又妒贤嫉能。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是仁爱的,鸿门宴有恻隐之心,不杀刘 邦,还时常虑念百姓疾苦。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有时又非常吝啬,已经刻好的官印不肯发给功臣,放在手里反复把玩。至于和虞姬悲歌唱和的场面,则兼有风云气和兒女情。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使得人物形 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而且非常真实。对于李斯这个人物,司马迁反 复刻画他外似刚愎而内实游移的矛盾状态: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下,他想 知难而退,却又贪恋富贵,下不了决心;在赵高废立之际,开始像是要以身殉国,经赵高劝之以利害,马上退缩妥协;对于秦二世的无道,本想犯颜直谏,一旦二 世责问,立刻苟合求容。李斯的双重人格表现得非常充分,一个内心分裂的可悲 形象跃然纸上。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一方面能把握他的基本特征,同时对其性 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第五课时

本节讲授《史记》的风格特征。

《史记》的叙事写人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司马迁虽 然也从琐碎的生活细事写起,但绝大多数的人物传记最终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 展开,有一系列历史上的大事穿插其间,他所选择的题材多是重大的。司马迁不 是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 的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这就使得《史记》 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第一,司马迁善于把笔下的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表现,在叙述一系列重 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示个人命运偶然性中所体现的历史必然性。在《苏秦列 传》和《张仪列传》中,司马迁对于战国诸侯间微妙复杂的利害关系反复和予以 演示,以七国争雄为背景展开了广阔的画面。苏秦、张仪准确地把握了当时形势 的特点,抓住了机遇,相继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成为那个时代的倾危之 士。陈平年轻时就胸怀大志,足智多谋,适逢秦末**和楚汉相争,于是他大显 身手,屡献奇计。他设计离间项羽和范增,使楚霸王失去“亚父”这位谋士。荥 阳被困,他令二千女子夜出东城门迷惑楚军,刘邦得以出西城门脱险。是他暗示 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以稳定形势,又是他建议刘邦的伪游云梦泽而借机擒韩信。刘 邦在平城被匈奴围困七日,又是陈平出奇计化险为夷。陈平所献五计,无一不是 关系到刘邦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天下的兴衰安危。陈平这位谋士的形象,也就在 驾驭历史风云的过程中日益丰满。《史记》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或卑琐、或伟岸; 有的先荣后辱,有的先辱后荣;有的事业成功,人生幸运,也有的虽然事业成功 却命运悲惨。司马迁既把他们写成重大事件的导演、演员,又把他们写成重大事 件的产兒,通过描写、叙述他们对时势、潮流的顺应与抗拒、对历史机遇的及时 把握与失之交臂,以如椽巨笔勾勒出历史和人生的壮廓画面,点出其中蕴含的哲 理。

第二,《史记》成功地塑造 了一大批悲剧人物形象,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

《史记》中的悲剧人物有多种类型。按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而论,有些 悲剧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这类悲剧人物是历史的先行者,他们的行动具有超前性。尽管他们的主张 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的条件还不成熟,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的甚至献出 了生命,推行变法的吴起、商鞅,主张削籓的贾谊、晁错,都是这类悲剧英雄。还有一类悲剧人物尽管死得非常壮烈,但他们的悲剧性不是体现了无法实现的历 史必然要求,而是他们相信旧制度的合理。田横是司马迁着力描写的英雄人物,他兵败之后不愿意投降汉朝而自杀,其随从和东海五百义士也相继殉难,涌现出 的是一个悲剧群体。从本质上看,田横所要维持的不过是诸侯称雄、列国割据的 局面,早已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田横相信已经过时的制度仍然是合理的,并为 之而奋斗拼搏,这就决定了他必然成为悲剧人物。《史记》中许多反抗中央朝廷 的诸侯王,都属于这类相信旧制度合理性的悲剧人物。《史记》中的悲剧人物按 其品格划分,又有完美型和缺失型两类。《赵世家》中为保护赵氏孤兒而付出巨 大牺牲的义士公孙杵臼、程婴,《刺客列传》、《游侠列传》中的刺客游侠,都 是具有高尚品格和献身精神的英雄,他们的所作所为几乎无可挑剔,是把身上最 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完美型的悲剧英雄。还有一些悲剧人物的品格存在 明显的弱点,由这些弱点而导致的失误最终毁灭了自身。但由于他们终归是英雄,所以其毁灭也是悲剧性的。这类缺失型悲剧英雄以项羽为代表,他生前战功赫赫,死得慷慨壮烈,他的弱点也暴露得非常明显,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本身的缺欠。

第三,《史记》富有传奇色彩

司马迁喜欢猎奇,把许多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中,造成一种神秘感。写秦始皇晚年行迹,穿插许多怪异反常的事情,以及神灵的出 没,用以预示秦王朝末日的到来。写汉高祖发迹,则用刘媪感蛟龙而生子,刘邦 醉斩巨蛇等传说以显示他的灵异。除了类似荒诞不经的传说之外,《史记》所写 的许多真人真事也带有传奇色彩。鲁仲连为人排患解难而无所取,超然远引,终 身不复见,是一位奇士。《留侯世家》中的张良是位传奇人物,文中出现的商山 四皓同样来得突兀,恍若神仙。《史记》中的许多故事都疏离常规,出乎人的意 料之外,也富有传奇性。《外戚世家》中的薄夫人因遭冷落而大富大贵,窦姬本 欲入赵王府而宦官误赐代王,她却阴错阳差成了皇后。这些宫廷故事也是表现人 生命运的不可捉摸,但它酿成的不是悲剧,而是喜剧。《史记》的传奇性还源于司马迁叙事写人的笔法。司马迁为文疏荡多变,忽起忽 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起灭转接,令人莫测端倪。《伯夷列传》是为伯夷、叔齐作传,但却以议论开篇,又引许由、卞随、务光等人为伯夷、叔齐作陪衬,几乎使人不辨宾主。叙伯夷、叔齐事迹后,在议论中引出颜渊、盗跖,从正反两 方面说开。结尾点题,指出砥行立名者必附青云之士才能流传后世。通篇意到笔 随,纵横变化,烟云缭绕,扑朔迷离。《史记》的章法、句法、用词都有许多独 特之处,它别出心裁,不蹈故常,摇曳回荡,跌宕有致,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 传奇效果。

第六课时

本节主要讲授《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传记文学的开端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中 国古代史传文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记言为《尚书》,记事为《春秋》,其后又有编年体的《左传》和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但是,以人物为 中心的纪传体史学著作,却是司马迁的首创。《史记》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史 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第二、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

《史记》是传记文学名著,但它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史记》指次古今,出入风骚,对《诗经》和《楚辞》均有继承,同时,战国散文那种酣暢淋漓的风 格也为《史记》所借鉴,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中各种文学传统的融汇。

第三、人文精神的弘扬

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史记》一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为后代作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主 要有: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 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 精神。《史记》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从不同侧面集中体现了上述精神,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给他们以鼓舞和启迪。

第四、古代散文的楷模

《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 格、语言特点,无不令后代散文家翕然宗之。从唐宋古文八大家,到明代前后七 子、清代的桐城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他们的文章也深受司马迁的影响。《史记》在语言上平易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把许多诘屈聱牙的古书词句译成汉 代书面语,还适当地引用口语、谚语,显得生动鲜活。《史记》语言多是单行奇 字,不刻意追求对仗工稳,亦不避讳重复用字,形式自由,不拘一格。正因为如 此,历史上的古文家在批评骈俪文的形式主义倾向和纠正艰涩古奥文风时,都要 标举《史记》,把它视为古文的典范。

第五、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 宝贵的经验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许多基本手法,在《史记》中都已经开始运用,如:使用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语言,通过具体事件或生活琐事显示人物性格,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加以表现。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场面描写等方面都可以见到《史记》的痕迹。同时,古代作家还从写法上探讨《 史记》与小说的关系,得出了许多精辟的结论。

第六、《史记》中的故事成为后代戏剧的取材对象

《史记》的许多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元代 出现的列国故事平话,明代出现的《列国志传》,以及流传至今的《东周列国志》,所叙人物和故事有相当一部分取自《史记》。明甄伟的《西汉通俗演义》,也 是大量利用《史记》中的材料。《史记》的许多人物故事相继被写入戏剧,搬上 舞台,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所载,取材于《史记》的剧目就有180多种。据李长之统计,在现存132种元杂剧中,有16种采自《史记》的故事。后来 的京剧也有不少剧目取材于《史记》。

总之,《史记》成为中国古代小说、戏剧 的材料宝库,它作为高品位的艺术矿藏得到反复地开发利用。

【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何为‚互见法‛?其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3、《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价值 【阅读书目】

1、《史记新论》白寿彝著,求实出版社1981年版

2、《史记研究》,张大可著,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3、《史记文学成就论稿》,可永雪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四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好父亲临终前的话语和描写司马迁的遇难后的心理活动的语句。

2.在理解、品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理解“发愤”包含的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3.凭借课文语言文字的介绍展开想象,理解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记》的艰辛历程。

教学重点:在理解、品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理解“发愤”包含的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难点:走进人物内心,感受马迁的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记》的艰辛历程。

教学过程:

一、名人名言,引出“发愤”

(一)名人名言对接

历史的天空群星闪烁,无数历史人物的高尚情操永载史册。

师:岳飞说,莫等闲,生:(白了少年头)。

李清照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名人会面,复习内容

今天我把一位历史名人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他就是司马迁,(出示图片),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这掷地有声、发人深省的名言是司马迁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过程中用生命吟咏出的。这件事是? 出示词语:

飞来横祸

悲愤交加

尽力克制

辉煌巨著

学生尝试着用以上词语概括这件事。(师生交流)若用几个字概括,那就是——课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精读第3段,初悟“发愤”

1、是啊,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决心努力写《史记》,带着满腔的愤怒、屈辱、痛苦,更是坚定写《史记》,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直线画出直接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句子。(学生交流句子)出示句子

2、这句话怎么理解?找出不理解的地方,或对这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总结:(1)耻辱、痛苦指什么?(2)此时此刻,他会想什么?是什么使他能够克制自己?

3、首先,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快速找出原句来回答。出示句子。同样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1)还原历史,介绍“李陵事件”

李陵是名将李广的孙子,他善骑射,曾率800骑兵深入匈奴腹地二千余里,平安返回,被拜为骑都尉。天汉二年,在对匈奴作战中,汉武帝用人唯亲,让他的亲戚李广利任总指挥。李陵不甘于受这个不学无术的庸才指挥,就请求带五千士兵作战。对这样一个明知是冒险会出现严重后果的请求,汉武帝居然同意了。汉武帝是这样想的:我看你李陵有多大本事。这就是说汉武帝从内心就没想让李陵胜利。李陵出发了,路经老将路博德的防区。路博德认为此举不可,向汉武帝提出留李陵暂住,避开对匈奴有利的秋高马肥的季节,而改为春季进兵时,汉武帝却怀疑这是李陵害怕匈奴想拖延出兵。便命他九月出发,汉武帝的这一决策又是错误的。李陵遵命率步卒五千人向北行30日,至浚稽山扎营。匈奴八万骑兵人围攻李陵。李陵率部下奋力杀敌,战斗尤为惨烈,可是终究寡不敌众,军中箭矢用尽,援兵又没到,李陵被追兵俘虏,自叹“无面目报陛下”,于是投降。群臣都斥骂李陵,司马迁为李陵申辩了几句,却因此遭受了酷刑。

(2)了解腐刑。

腐刑即宫刑,是古代太监所受的刑罚。而司马迁一个堂堂的七尺男儿就因为他的直言进谏、刚正不阿就突然受了此刑,生为男儿却不能为男,而司马迁在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中倾吐了心中的痛苦和愤懑,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句子。

A、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B、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胃肠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我每日腹中肠子九转,坐在家中,精神恍恍惚惚,每当想到这种耻辱,就汗流浃背,沾湿衣裳。自己简直就是个太监,连深山岩穴之中都没有自己的藏身之处!)

4、士可杀不可辱,从司马迁的话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对他来说生活是没有尊严的,是苟且偷生。所以他,引读——悲愤交加······ 出示句子

5、的确,这场飞来横祸给47岁的司马迁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创伤,他要忍受无知百姓的流言蜚语,他要忍受同僚们的冷嘲热讽。这让老师想起莎士比亚的名言:To be or not to ,that is a question.是生是死,那是个问题。面对这个选择,我们的司马迁选择了——生接,因为他想到,引读——人总是要死的······出示句子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懂得司马迁的人生价值的选择。

三、精读1、2段,再悟“发愤”

此时,狱中的他脑中会浮现出哪些画面?是什么在支撑着他度过难关?请学生默读1、2段,找出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1、画面一:波涛滚滚的黄河。黄河流域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马迁的血液里注定奔流着黄河不屈的精神。引读——想到这里······

2、画面二:英雄故事。他看过哪些英雄故事呢?他曾经在书中列举过这些与他有着相似经历的英雄,他们是,出示资料: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写成了《周易》;仲尼一生困顿不得志而作《春秋》;屈原放逐,就写成了《离骚》;左丘眼睛失明,就有《国语》传世;孙子受了膑刑,就编著了兵法书;吕不韦被流放到蜀地,《吕览》才流传于世;韩非被囚于秦,有《说难》、《孤愤》传世;《诗》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者抒发悲愤之情的作品。)

司马迁“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这些英雄的伟大成就激励了他,引读——想到这里······

3、画面三:读书、游历的情景。19岁得司马迁就开始四处游历,他都去过哪些地方呢?我们来看一看。出示资料。这些寒窗苦读、跋山涉水所经历的痛苦岂能这么轻易说放弃呢,引读——想到这里······

4、画面四:父亲的遗嘱。出示句子。想象父亲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他会有什么动作?什么表情?什么心理?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读出父亲的一份悔恨;读出父亲的一份遗憾;他泪流满面的带着悔恨,带着遗憾。一遍一遍地读出感情。引读——想到这里······

四、精读4段,终悟“发愤”

就是在这些画面的鼓舞下,司马迁战胜了自己,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引读——就这样······出示句子。

1、请学生找出表现“辉煌巨著”的关键词语。“整整13年、终于、52万字、前无古人、几乎、耗尽”。出示图片。

2、理解“前无古人”

老师质问:在此之前,有没有人用13年时间写一部书?

在此之前,有没有一部书记录了2600年的历史?

在此之前,有没有人像司马迁一样,写出52万字的史书?

是啊!没有,从来没有!这就是——前无古人!而历史也向我们证明,在司马迁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也没人写出这样的史书,这也是——后无来者。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这样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记》也获得了鲁迅的高度赞赏,出示句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文学性和史学性两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这都是因为司马迁的“发愤”,出示句子:发愤使司马迁遭受酷刑后忍辱负重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除司马迁之外,古今中外,还有许多这样的伟人。请学生完成以下练习。出示题目:发愤使谈迁······ 发愤使阿炳······ 发愤使······

这些伟人的事迹再次告诉我们“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我们要勇敢地选择重于泰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五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教材分析]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 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故事。文本横 跨司马迁的一生,对他遭受宫刑后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伟大的人生壮举进行了细腻感人的描写,折射出人物崇高的精神与品格,充分诠释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了解《史记》。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力目标: 品读语句,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与恰当。

研读重点语段,联系上下文与历史背景,充分想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丰满的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的伟大精神,深入理解“发愤”的精神内涵。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鼓励学生用真情和真言具体表达自己的心 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激 发学生的民族豪情。

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鼓励学生勇敢面对人生的逆境,做生命的强者。[教学重点] 品读语句,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与恰当。研读重点语段,联系上下文与历史背景,充分 想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丰满的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的伟大 精神,深入理解“发愤”的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 跨越沉沉的历史之门,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真正从字里行间感悟司马迁的 伟大,深入理解“发愤”的精神内涵,获得撼人的精神力量,更获得与文字共鸣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课题入手,抛出话题,感受早年发奋的司马迁。

1.对于司马迁这个人,同学们了解么?(板书:司马迁)2.说到司马迁,不能不提到闻名古今的《史记》,那对于《史记》,同学们知道多少关于《史记》方面的内容?这是一部怎样的书?(板书:《史记》)

3.要完成这样一部纵贯历史长河3000余年的史学巨著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那么,司马迁为什么偏偏要写这样一部书呢?(板书:写)

4.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5.学生读后交流。

6.师述:环境的熏陶、家庭的影响将司马迁与史学紧紧相连。(我们用几个字简单概括一下这一自然段的内容:受影响,努力学史)

父亲的临终嘱托对司马迁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

7.出示句子: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 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8.教师范读,学生交流从中体会到的内涵。9.父亲的遗言悲凉而执着,让我们用心感受,学生再次齐读句子。

10.身为儿子的司马迁岂能不明白老父的心?此时此刻,望着泪流满面的父亲,聆听着他的嘱托,司马迁在想些什么呢? 11.学生交流。

12.司马迁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出示: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我们同样用7个字来概括这段段意:记嘱托,整理史料)

13.你从司马迁忙碌的身影中体会到了什么? 14.学生交流。

15.父亲的嘱托,人生的理想,司马迁毅然挑起了这前无古人的历史重担。那么,他是怎样写《史记》的呢? 16.学生交流。(板书:发奋)17.学生质疑。18.板书:发愤。“愤”教师加点。让你联想到哪些词语?(愤怒,愤懑,气愤...)

19.学生举例。

20.那么到底是什么事使得司马迁满怀愤慨,发愤写成《史记》呢?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 的第三自然段,找找关键语句,联系课外资料,谈一谈。21.生交流:李陵事件。

22.教师相机叙述:正义直言,却换来牢狱之灾;耿耿忠心,却落得酷刑加身。对于这样一个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血液里流淌着自尊自强信念,心底里有着建功立业梦想的血性男儿,受到如此惨无人道的折磨,司马迁——(出示)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23.你读懂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24.奇耻大辱、悲愤欲绝,也许此时,死,对于司马迁是最简单、最好的解脱。但是,他这样做了吗?

25.出示引读: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26.“发”教师加点。到底是什么打消了司马迁的轻生之念,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发愤写成 《史记》呢?请同学们静心默读下面的文章,用心体会。27.音乐起,学生品读,而后交流。28.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 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29.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你听到了司马迁怎样的声音? 30.学生充分交流、朗读。

31.师述:司马迁在痛苦中挣扎,在屈辱中抉择。最后,他终于战胜了酷刑,战胜了痛苦,战胜了屈辱,更战胜了自己!(谁能用7个字来概括这段内容?——受酷刑,发愤著书)让我们再次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32.齐读相关语段,配乐。

33.师述: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出示(配合音乐与插图):大雪纷飞的寒冬,司马迁伏在冰冷的竹简之上„„ 夜深人静,昏黄的油灯下,司马迁又提起了手中的笔„„ 狱卒尖刻的笑声中,司马迁眉头紧锁„„

中秋之夜,满头白发、重病缠身的司马迁仍然写着„„

34.让我们走进司马迁的悲壮人生,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你听到了他怎样的心声? 35.学生描述。36.出示: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37.此时,这一行行工整的隶书,仅仅是用墨在写就吗? 38.学生交流。

39.师述:痛苦、耻辱,没有让司马迁屈服,血泪和生命凝成了辉煌巨著,因为:(生齐)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 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40.此时此刻,你理解了“发愤”的内涵与深意吗? 41.学生交流,擦去板书“发奋”,板书:忍辱负重 百折不挠。

42.让我们用心朗读第三自然段,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位为了完成父命、实现理想、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伟男儿!43.学生齐读。

三.表达心声,回归本源,一生回味伟大的司马迁。

44.师述: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从10岁开始攻读史书,20岁开始四方游历,36岁父亲去世

后就着手整理史料,40岁开始编写《史记》,53岁才完成了这部辉煌巨著。《史记》,几 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最后一段,谁也能用7个字来总结段意:耗心血,完成巨著)45.此时此刻,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们用手中的笔,用凝练的语言表达我们的心声: 司马迁,我想对您说„„ 46.老师也难耐心中的激情,(出示教师书写的对联)齐读:忍辱负重用生命写成巨著 百折不挠以血泪著就史书 横批:中华伟男儿

47.让我们永远记住“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故事,让我们永远记住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 司马迁,让我们好好读读辉煌巨著《史记》,让我们永远为我们伟大的民族而骄傲和 自豪吧!(板书:辉煌巨著 前无古人)[板书设计]

司马迁发愤 写 《史记》

忍辱负重 辉煌巨著

百折不挠 前无古人

下载司马迁课文的教案[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司马迁课文的教案[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司马迁发愤写》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顺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默读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要点。 4. 感受司......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感受理解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鼓励学生勇敢面对人生......

    司马迁与史记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2、掌握司马迁写有《史记》一书《史记》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能力目标:1、通过了解司马迁写《史记》的艰辛,学习司马迁“......

    课文教案

    初级阶段课文片段教学教案 ——《成功之路 进步篇1》第一课《安妮的日记》 一、教学对象 汉语为非母语的已掌握1200个常用词和基本语法的外国中学生。 二、教学内容 1.课文......

    教案课文

    课文 灿烂的唐文化 一、唐王朝的对外交往 强盛的唐王朝对外采取比较开放的政策,积极同各国交往,尤其同亚洲近邻交往频繁。同时,灿烂的唐文化也吸引着周边的许多国家。据史书记......

    司马迁演讲稿(★)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司马......

    司马迁 名言

    司马迁名言 1. 不义而富且贵,于11. 究前人之际,通我如浮云 古今之变 2. 不知其人,视其友12. 酒极则乱,乐极3.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4. 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5. 大抵贤圣发愤之......

    司马迁 思想

    略谈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 摘要:司马迁的《史记》一书,不论在我国的史学遗产中还是文学遗产中, 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对《史记》进行研究时, 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 就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