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第二课时)

时间:2019-05-13 08:2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故都的秋(第二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故都的秋(第二课时)》。

第一篇:故都的秋(第二课时)

《故都的秋》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读 对故都清秋之情

品 文章的艺术特色 悟 作者的人生心境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的艺术特色

2、理解作者对故都的独特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步骤】

【导语设计】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整体感知】

1、解题: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大家快速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3、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

【合作探究】

1、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那么他选取了哪些画面来写故都的秋?(学生阅读圈点,教师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关键句。)

明确:从3--11自然段。主要是5幅画面,第3段庭院静观(庭院清秋),第4段槐树落蕊(秋槐落蕊),第5段秋蝉残鸣,第6—10段闲话秋凉(秋雨话凉),第11段

(秋枣奇景)清秋佳果。

2、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秋色】

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枯黄)

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板书】

①那么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明确:冷色。

②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③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秋声】

鸽声 帚声 蝉声衰弱 风雨声人声 静 【板书】

【拓展延伸】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什么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明确: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2、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 是否闲笔?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 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静 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

3、本文的“形”、“神”是什么?形 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色图。

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课堂小结】

读出作者对故都清秋的(热爱眷恋)之情 品味《故都的秋》(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领悟作者认知人生(沉静悲凉)的心境

【当堂检测】

言为心声,文见其人——走近郁达夫

郁达夫笔下的秋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庭院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在小院的每一根秋草上,在秋槐的每一片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郁达夫的心境如他笔下的故都的秋,而—— 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 故都的秋,像一幅画,落寞而又美丽; 故都的秋,像一支歌,忧伤而又动人。

【作业布置】

以冬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第二篇:《故都的秋》(第二课时)说课稿

《故都的秋》(者所谓的“悲凉”。再读课文,找出来谈一谈。【学生朗读课文,交流探讨】

明确——体现作者“悲凉”情怀的句段大致有: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隐隐地透出悲凉的感觉和心境。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作者听到的仿佛是悲凉之声,显然含有悲凉之情。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这一整段都带有悲凉之情,可以集中体会这些语句。

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之“清”与“静”的特点,都以描述景物的客观特点为主,而“悲凉”则以描述作者对故都之秋的主观感受为主。

(3)问题三:作者深深眷恋的北国之秋怎会有如此深重的“悲凉”呢?请结合课下搜集的有关资料谈一谈。

学生根据搜集资料交流探讨——

教师点拨:郁达夫生平有关资料及两篇有关文章。

北京六一中学 任丽娜《中国教育报》上的《一个人的旅行》 卞流光 《郁达夫:一个人的旅程》(高三语文试题)

通过印制或PPT呈现

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A、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他3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顿,青年时期,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B、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关。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中投下了阴影,以致对故都的清秋的“品味”不免也夹杂着一些苦涩。因此,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一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

(三)艺术特点总结(通过上述讲解,这一环节师生共同总结。)

(1)烘托、对照手法。

作者除了直接描写故都的“秋”外,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写照,烘云托月似的映衬出故都秋的浓度和特色,将南北之秋的色、味、意等方面进行比照,引领读者去体会那故都秋的秋味,去领会那故都秋的秋意,去思考那秋的人生。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三、检测目标

本文作者是借秋来写悲情,这恰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文化传统,请找出几例诗文并谈谈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

【参考答案】 引领学生对所列诗文进行分析,体味其中情感。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刘永《八声甘州》

小结:“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悲秋”模式展现了古代诗人独特的感伤世界,它包含相思、漂泊、怀远、感旧、不遇、失意、伤逝等种种人生的哀与愁。

四、结束语 本课教学中,我尽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秉承“自主、合作、探究”六字方针,努力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领会和感悟。歌德说过:“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而我的解读与教学方式,皆可能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故都的秋第一课时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鉴赏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的艺术手法,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

3、培养“形散神聚”的写作能力。

4、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过程和方法:

1、自主学习法。用自我陶醉的方式反复朗读文章,体味意境,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合作探究法。结合老师给出的学习提示在小组进行讨论,理解文意,体会意境。

3、质疑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匪夷所思”的问题。

三、情感与态度

1、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忧思和和孤独感;

2、通过对本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的学习,陶怡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教学难点:

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联系时代背景谈谈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

2、针对文章的特殊结构方式,通过先教学文章开头两段和最后两段,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现在属于什么季节?你们面对秋天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举例说说历史上不同的人面对秋天的不同感受。

比如:毛泽东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寄托了作者火热的革命热情; 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一种灿烂的景象。但曹操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却是一遍肃杀景象;

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体现出一种凄凉心境。

面对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看看郁达夫对秋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板书课题:《故都的秋》(郁达夫)。(4分钟)

二、教师启发学生理解题意及作者创作的目的

一、走近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

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1923~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参与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南洋,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二、了解背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战乱连年,民生凋敝,连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当时的国家是山河破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作者在此处境下,他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只有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1934年郁达夫经青岛辗转千里,又回到了故都北平。多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使得郁达夫对眼前的“故都的秋”感受很特别。

三、题目注解

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30年代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四、夯实基础 朗读课文,要求准确、清楚,还要注意读出感情。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勾画重要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认真巩固落实。

1、读课文,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混混沌沌()

潭柘寺()

槐树()

扫帚()

落蕊()

.......一椽破屋()

廿四桥()

蟋蟀()

嘶叫()

房檩()

......平平仄仄()

普陀寺()

譬如()

颓废()

鲈鱼()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lǎ叭花()咳sou()洗shù()

屋chuán()姻yuán()yuàn属()鸟tí

()dì结()

真dì

()混dùn()馄tun()

迟dùn()

五、整体感知

1、作者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提示:注意划出关键性的句子、段落),在哪一段找到的?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南国的秋的特点及不足之处是什么?

明确:从第一段最后一句最后一个词“秋味”可知是从“味”的角度来写秋的。

故都的秋的特点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也是文眼; 南国的秋的特点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不足是“看不饱,尝不透”。

2、文章是写“故都的秋”,可第2和13两段却是写南国之秋的主要特点,这有何用意?

明确:

写南国之秋主要是为了形成对照,衬托北国秋景之美,秋味之浓,同时显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

作者在开头部分点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后,接着写到了江南之秋。但那里“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在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又写到了“南国之秋”,指出“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这对照、烘托手法的运用是文章深化主题的写作技巧之一。

3、第2和13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从文中还能找出这样的段落吗? 明确:第2和13两个自然段在结构上形 成了前后呼应,第1和14自然段也首尾照应。这样就使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这就从结构上把散文“形”上的散而聚合在一起了。这是“形散而神聚”这种体裁的写法之一。

4、大家快速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人认为是颂秋,有人认为是悲秋,你如何认为? 明确: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5.理清文章脉络,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2 段):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____________,表达对北国之秋的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 3~12 段):分写部分,描写古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第三部分(第 13~14段):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________。

不同感受

向往之情

眷恋

教师:同学们,当你心情极度烦闷和悲苦的时候,有人想劝你,可你却说“让我静一静”,此时,也许你会在最孤寂的地方静静,反而会觉得独处的妙处。请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法来写一段话,让我们大家来共同欣赏一下,好吗?

第四篇:故都的秋第一课时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秋晨院景”“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寄情于景,以景衬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学会运用寄情于景,以景衬情的表现手法。

4、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情感。

难点:全文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秋晨院景”“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寄情于景,以景衬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五、教学方法:

自读讨论与教师点拨法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似乎就对秋天情有独钟的,但是每个人的感受却又是不尽相同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去感受作者对秋天独特的理解吧!(板书题目)

(二)解题

提问:题目为什么要叫做“故都的秋”而不是“北平的秋” ? 明确: 郁达夫是一位典型的中国文人,他的作品中文人特征十足,文化韵味浓郁,故都京城是千年古都,具有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令作者心驰神往,尤其是一个”故”字道尽了历史苍凉与厚重,而“故”字同时也指过去的,消渐在时间深处的东西,有一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沉重感。(眷恋)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这篇文章的题目我们已经解读了一下,那么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又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呢?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文,让我们伴随着范读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吧。

2、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北国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请找出文章的文眼句。(2)作者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明确:(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文眼。对课文文眼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文中主要写了五个场景:秋晨院景、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果奇景。(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四)具体分析课文。

1.现在请同学集体诵读第三段。同学们在诵读课文时试着概括一下这段写了哪些景物。(讨论提问)预设学生回答:

秋晨院景:天高色青下,驯鸽飞天;一椽破屋旁;牵牛花的兰朵,细数着一丝一缕穿过槐树叶而透射下来的日光。

解读:天色,纯净而高远;破屋:陈旧,沧桑;牵牛花:显出作者的喜好,蓝色宁静而淡远,白色纯净而雅洁,紫墨色,虽然冷清却又浓重了点,淡红色,尽管淡,毕竟又鲜艳了些。“细数”见出了作者内心清闲,潜意识中或许还有点落寞。日光,地上光影斑驳,清淡宁静。

院中之人:清晨,穿着青布长衫的作者坐在院中的槐树下,喝着大碗浓茶,细数日光或静对牵牛及产生的联想(疏落的秋草)。

解读:残破寥落的几根秋草显示出对生命即将逝去的哀叹和衰败。浓茶,虽苦,味甘。主观感受:清闲、恬静、安谧。

教师明确:同学们回答不错。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穿着青布长衫坐在院子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望碧空,细数槐叶间透下来的日光,俯身撷牵牛,耳边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之美,秋之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这种“清、静”中略带“悲凉”的情调,体现了故都秋的原始美和质朴美。现在我们试着给这个场景来起一个好一点的名字吧!(秋晨院景)3.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提问:如果说,从视觉的描写是“清”;那么,从触觉的描写是什么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落寞。具体特点:细腻、幽远、深邃。提问:除了槐树直接写出了静之外,作者还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是静的呢? 明确:反衬手法。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的鸣叫、扫帚扫街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提问: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 明确: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

提问: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2.刚才我们已经对两个场景进行了分析,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场景,作家是如何写景的。

明确:秋槐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同学们,老师想通过解读“秋晨院景”和“秋蝉残声”来理解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思考去分析其他三个场景的特点。

第五篇:故都的秋3课时

《故都的秋》学案

学期:2011—2012第一学期 第 周 编写人: 张天玉 班级: 学 号: 姓名: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

2、扫除字词障碍划分文章结构。

一、作者信息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二、背景简介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

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题

“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四、朗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

橄榄()()普陀()山 房檩()混沌()廿()四桥着()衣 椭()圆 耗()子

一椽: 着衣: 落寞:

梧桐落叶而天下知秋:

五、整体感知课文

1、浏览全文划分文章结构

2、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

六、课堂小结

七、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散文钞()一椽()潭柘()寺 落蕊()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 2

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c)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甲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d)从槐树叶底,朝东丙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丁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f)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在下面所列的词语中,给文中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

煮、泡、冲、烫;漫、细、忙、点;听得、听见、细听、聆听;洒、射、漏、照

甲处()乙处()丙处()丁处()2.b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人。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化在一起,________的眷恋,_________的落寞。

4.d句中说:“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是因为()

A.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加和谐。B.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C.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昂扬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

《古都的秋》第二课时

学期:2011—2012第一学期 第 周 编写人: 张天玉 班级: 学 号: 姓名:

教学目标:

重点研习五幅画面,掌握情景交融的特点。教学内容:

一、课文研读

1、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运用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朗读课文3-11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故都的秋的那些景象(描写了几幅画面)?这些描写各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呢?

二、揣摩语言

1、作者写“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用到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特点?

2、本文多处使用排比,他们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三、难点探析

1、作者为什么写“都市闲人”?

2、文章的总起部分与总括部分有什么关系?

四、课堂小结

五、基础知识检测

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第1自然段中写作者从杭州赶上北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他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远千里”这个成语在本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2自然段中描绘了江南的秋天,作者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4.第2自然段中一个短语“半开半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的最佳状态。

5.作者认为在领略秋的过程上应该达到__________的程度。

6.第3自然段中的文句:“在南方每年过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句子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感情,进一步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7.“蓝朵”一词是__________的意思。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别个词是因为_________。

8.“落蕊”的“蕊”字读音是()

9.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中“这些深沉的地方”是指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作者写对故都之秋的想念时,突出写了住在北平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时的所见所闻,而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等名胜,只用一笔带过。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

A.作者是浙江省富阳县人,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产生一种想走异地,饱尝故都之秋的心情。

B.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都缺乏秋味,体现不出故都之秋来。

C.作者在《住所的话》中写过“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不愿去陶然亭等处,当然就写不出那些 地方的秋景。

D.写租住破屋时所见所感,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

12.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作者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达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13.《故都的秋》一文描绘了北国秋景。北国秋景,各处均有其特色,选出与下列五个景点 配伍最恰当的一项()

a夜月 b钟声 c虫唱 d柳影 e芦花

甲 陶然亭 乙 钓鱼台 丙 西山 丁 玉泉 戊 潭柘寺 A.d b a e c B.e d c a b C.a c b d e 6

《故都的秋》学案 第三课时

学期:2011—2012第一学期 第 周 编写人:张天玉 班级: 学 号: 姓名: 【教学重点】

1、通过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秋色、秋声、秋味。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读下列诗词名句,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A.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D.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E.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2、深受作者眷恋的“故都的秋” 有何特点?找出全文的文眼句。

三、初步分析清、静景

1、课文中写了哪五幅秋景图?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

2、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 的特点的?

3、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作者是如何体现的?

三、悲凉情景深探究

1、阅读写景部分,体味作者感情。

2、拓展迁移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 叶树,灯下白头人。

A、绿 B、红 C、黄 D、青

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本文可以说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3、小结

请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两个句子:

故都的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 在都市闲人的微叹互答里;

在,在。

四、课堂内容节清

1、故都的秋的特点是(四个字)。

清在(两个字);

静在(两个字);

悲凉在几乎每一处景物上。

本文情与景的关系可以说是(四个字)。

2、作者的感情落寞悲凉。在感情的统率下,景和感情协调,景的修饰语也和感情协调,如:租人家一椽 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 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 天下驯鸽的飞声……或在 壁腰中,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 朵。

五、课外延伸:

神木六中校园里的秋在哪里?请写上1-3个句子,要求突出秋的特色。

下载故都的秋(第二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故都的秋(第二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

    《故都的秋》

    在诗文的世界里徜徉 ――我教《故都的秋》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李修红众所周知,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是一篇声情并茂、辞意双美的佳作,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故都的秋》教学案(第一课时)5则范文

    《故都的秋》教学案(第一课时) 【投影呈现一】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总能够看到许......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下面,我按高中“说课考核”七个项目的顺序,把我备课的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 一、教......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单元程序导学案 教案 编号10 课题《故都的秋》 主备教师龚必克 学科组长李选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说课内容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故都的秋》,本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对培养学生散文阅读与鉴赏习惯起着......

    《故都的秋》讲课稿

    《故都的秋》讲课稿——关于作者“悲凉”的心境 文/未沐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从整体上感知其意蕴,我们能够体会到故都的秋的“清”和“静”。在“清”和“静”的背后,从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