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正权《雨夹雪》初中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雨夹雪,半个月!爹放下收音机对我说:“你把砍刀给我寻出来,我明天上山打两担柴,天气预报说了,后天有雨夹雪。” 我们这地方气候很特别,一热热个死,一冷冷个死,好多年不下雪了,陡然来十天半个月的雨夹雪,会把人冻苕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烤火,乡里人不习惯捂被窝。烤火就得上山砍栗树棒子,现在都用液化气做饭炒菜,谁家还备有柴禾。好在村后就是山,山上杂树多,封山育林这么多年,人们的砍刀都生锈了。爹吩咐完我,跟着冲厨房打了声招呼,我出去转转,晚饭不要等我!“转转?你当你还是村长啊!”爹愣了一下,爹才想起自己旧年里已下了台,不该操这份心了。爹嚅动嘴巴:“我也就顺便跟大伙说说,这雨夹雪的天气没火烤很难熬的!” “是你的村长后遗症难熬吧!”娘不依不饶地损了一句,也是的,娘有太多的牢骚,自打爹当村长起,家里地里就没伸过一根手指头,还落背后叫村民骂。可爹还是出了门,娘在厨房里使劲捣了一锅铲骂道,贱!天生的贱命!回头又冲我说:“不等他了,吃饭!” 吃这么早的晚饭?我知道娘是故意难堪爹,爹不当村长了,谁还管他晚饭,眼下的人,势利得很!爹是裹着寒气进的门,倒春寒的前兆呢,爹使劲跺了跺脚,他的老寒腿这会肯定疼得不行。我问爹:“吃晚饭没啊?” 爹说,“家家忙着寻砍刀呢,没空吃!” 娘把留在锅里的饭菜狠狠墩在爹面前,爹苦笑了一下,没作声,埋头呼呼吃起来,吃相很狼狈,没一点村长风度。像是为自己补过似的,爹二天大清早就背好绳索拎上砍刀就出了门。我吃完早饭后好久,才见村民三三两两结伴上了山。也是的,两担柴,好弄,栗树棒子熬火,十天半月很好打发的。我坐在门口看书,还有个学期就高考,我压力很大,爹娘只准我看书,别的什么也不许我插。不到中午,有人挑了柴禾三三两两回来了,娘在门口搓了搓围裙,不说话,脸上比天上还阴。我躲进屋里看书,不看天,看天我担心爹的老寒腿,也不看娘,看娘我害怕娘的刀子嘴。爹到底回来了,都下午二点半了。爹挑着一担柴禾,却是一些荆条枝子,这哪是烤火的柴啊,生火还差不多。我问爹饿不饿,爹偷眼瞅着娘的脸说不饿不饿,农村的饭两点半,正是时候呢!爹卸柴禾时明显趔趄了一下,是饿得没劲呢,还是老寒腿打颤呢,不得而知。娘说,山上栗树都死绝了吧!爹说,没呢,多了去!娘一叉腰,那你咋半天工夫没弄回一根? 爹低下头,声音一点也不像当过村长的人。我疏道呢,山路几年没人走,让荆条枝儿封住了,不疏一下,进不去啊!难怪爹挑回一担荆条枝儿,他忙着疏道,人家砍栗树棒子,等疏通了,近处的也让人砍完了,爹只能担回一担荆条枝了。娘把荆条枝往外一扔,拍着大腿埋汰了爹一通,比头天晚上的磨刀声还响亮。雨夹雪说来就要来了!我早早捂进了被窝,读书养成的习惯。天亮时我起床跑步,也是读书养成的习惯,却被门外吓了一跳,一大堆栗树棒子堵在门口。喊娘,再喊爹,爹眼里泪花直闪,我说没错吧,村里还把我当好亲待呢。娘一撇嘴:“瞧把你能的!”眼圈儿却红了许多。我挺不解地说,“不就一堆栗树棒子吗,把你们美气的!” 爹说:“你娃懂啥,除了栗柴无好火,除了郎舅无好亲!” 这回娘没对嘴,娘抬头看天,天上果然下起了雨夹雪。11.“爹”头一天晚饭没赶上吃,转天午饭又延误了很长时间,文章先用“苦笑”,后用“偷眼瞅着”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爹怎样的心理?(3分)12.“吃这么早的晚饭?我知道娘是故意难堪爹,爹不当村长了,谁还管他晚饭,眼下的人,势利得很!”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1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1)娘在门口搓了搓围裙,不说话,脸上比天上还阴。(3分)(2)除了栗柴无好火,除了郎舅无好亲。(2分)14.请概括文中“爹”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15.“雨夹雪”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5分)参考答案: 11.①因妻子的不理解而感到无奈;②因未能帮衬家里而愧疚;③因老婆为自己留饭而欣慰;④因未能砍回栗树棒子而心虚。(3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12.①内容上与下文爹真的没吃到晚饭相呼应,并与文末村民主动送来栗树棒子形成鲜明对比。②结构上为后文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3分,内容2分,结构1分)13.(1)①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②表现了娘内心的不安与担忧,③也体现出娘对爹迟迟未归的不满。(3分,每点1分)(2)运用比喻(或类比或起兴),把至亲的郎舅比作(或类比为)耐烧的栗柴,表现爹因对村民亲人般的热心付出换来了村民的倾情回报而愉悦自得。(2分,其中手法1分,作用1分)14.责任心强、古道热肠、淳朴实诚、公而忘私。(4分,每答出一种性格特点并分析给1分。若只答性格特点不作分析,则酌情扣分)15.①营造氛围,渲染紧张的气氛;②作为线索,引出故事,展开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烘托人物形象,衬托出了娘的看似强势泼辣自私,实则善良淳朴,爹的热心厚道、无私尽责,村民的淳朴善良、知恩图报;④暗示主旨,以雨夹雪的寒冷,反衬出人们彼此关爱的温暖,赞美人间真情。(5分,答出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第二篇:倒春寒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南昌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倒春寒。
早晨披衣出门,急匆匆地赶班。一股强劲的冷流迎面袭来,我禁不住一连打了好几个冷颤,不得不再次穿上厚厚的冬衣出门。站台简陋的车棚下面,已稀稀落落站满了一群陌生又熟悉的男女,看上去照例都显得有点目光呆滞或迷离。轻轻地找个靠边的位置站下,静静地等候着公交车的到来。
在站台停靠的车子已过去了好几趟。每来一部车,候车的人群都会爆发一次短暂的拥挤和骚动,然后又迅速地归于平寂。抬手看表,分针已指向接近七点二十分,想着路上每天发生的拥堵,我开始担心迟到而变得焦虑起来。终于,一辆熟悉的旧公交喘着粗气冲到我的面前,车尚未停稳,门就“啪嗒”一声甩开了。我迅速夹入人流,奋力挤到车尾稍松弛的位置站定,用手紧紧抓牢冰冷又光滑的靠椅。疾驶的车身不停地摇晃着,我那经常缺少睡眠的大脑似乎又被困意所包围,思绪也渐渐随着车子的颠簸被晃了出去。
记得儿时的村庄前面有一条四季都很清澈的小溪,小溪对面的高坎上长着几十株桃树和李树,密密扎扎的枝叶遮蔽在头顶上。远远望去,那一段溪流显得特别的幽静和深邃。这些桃树和李树,除了开花和挂果的季节,平时很少有人关注它们的存在。
同样是春天的这般光景,小溪里流水满满当当的,既清澈又有些湍急。溪水的上边,桃红李白的花朵都竞相斗艳地盛开着。这些桃李已经被村民遗忘了整个冬季,终于能再次用自己的热烈和美丽迎来人们的瞩目和赞赏,于是都毫不吝啬地奔放出久藏的香艳和嫩彩,淋漓尽致地展示着春季里它们独有的艳丽色相。清晨,溪边的女人们传出了许多的欢声和笑语。晌午,早上出工回来的男人都喜欢盛上一大碗满满的大米、红薯和青菜混煮的早饭来到溪边的晒谷场,在暖烘烘的太阳里蹲着围成一个大圈,一边大口地咀嚼和吞咽,一边大声地争论村里或队里的事。这个季节,村里唯一的寡妇也喜欢串门。她常用蓝边碗盛上一碗饭,然后家家户户几乎都去走上一遍,似乎特别喜欢像我一般大的小孩,每到一家,女主人都会热情地邀请她夹上少许餐桌上最好的菜肴。
小溪两边护堤的旱地种满了油菜,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势不可挡地铺满了低洼和高坎,村里村外湿漉漉的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一层浓浓的花香。这个季节里我最喜欢和童伴折上一根细细的竹子,把竹梢弯过来扎成一个圈,再在墙头屋角网上几层蜘蛛网,然后一头钻进和自己齐高的油菜地里,捉蝴蝶,捉蜜蜂。那快乐的情景,至今难忘。我完全沉浸在儿时春天的欢乐当中。
突然,车身猛地一抽搐,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冲了出去。当然,这种情况发生在拥挤的人群中是有惊无险的,但思绪却被从遥远的记忆里生生地拉回到依然冰冷的早晨。从前面传来了司机几句凶狠的骂语,大致是电动车之类的挡住了他的去路罢。喇叭里报站的女声永远都是那样的乏味和单调,我终于到站下车了,看着眼前浅灰色的楼、深灰色的路,除了路边樟树点缀了些许的新绿外,城市是很难觉察有春天的存在。在寒冷无比的北风中,我的心似乎深深地感触到了城市被春天遗忘的伤感,而眼前灰蒙蒙的一切,似乎都在表达着这个伤感的城市满怀着失落的忧伤。
生活在城里的人们像一群忙碌的工蚁,各自有各自的分工,各自都为各自的分工而日夜忙碌。我已在这个城市忙碌了二十年,一头乌发已然夹杂了不少的白发。世俗的磨砺,年少时的锋芒早已被圆通所取代。值得庆幸的是,在是非曲直的冲突中依然坚守着真诚和善良的领地。
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的渴望。渴望在这个春天就能像蚕蛹般地破茧化蝶,渴望生命的精彩明天就会幸运地降临到我的头上。即使这个时刻短暂得像流星般从天空划过,但在寂寞已久的天空中,毕竟也能留下一道值得回忆的美丽印记。
尽管春天的城市是失落的,失落的城市也是忧伤的。但即使倒春寒来得更加猛烈,春天也不会因为人们感知的缺失而不光顾这个城市。倒春寒毕竟只是天气短暂的逻辑紊乱,并不表示气候会失序地出现季节倒转。只要春天已经来了,那么夏季的热烈和秋季的收获也就为时不远。
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描写“倒春寒”,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比如“一股强劲的冷流”,“我禁不住一连打了好几个冷颤”等,充分表现出倒春寒的威力。
B.开头说“车棚下面,已稀稀落落站满了一群陌生又熟悉的男女”。“熟悉”是说等车的时候,大家常常能碰面;“陌生”是说人们冷漠,彼此从不打招呼。
C.“思绪也渐渐随着车子的颠簸被晃了出去”一句中,“晃”字用得很好,因为乘车,符合车行的特点,而且自然地引出对儿时村庄的回忆。
D.开头等车者“显得有点”“呆滞或迷离”的目光,“从前面传来”的“司机几句凶狠的骂语”,表现了城里人素质低下以及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E.在城里生活了20年,如工蚁般忙碌了20年,已经使作者苍老了容颜,圆通了锋芒,渐渐变得麻木了。
10.文章写南昌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倒春寒,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儿时的村庄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5段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尾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意?结合本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解析 D项如果说“从前面传来”的“司机几句凶狠的骂语”,表现了城里人素质低下还说得过去,但“‘显得有点’‘呆滞或迷离’的目光”则不能表现“城里人素质低下”,“厌恶之情”也显得牵强或过于夸大;E项答案中“渐渐变得麻木了”与作者在…庄生活的温馨,又可以从“寡妇”身上感受到农村生活的温馨。
12.答案 表面上写倒春寒会过去,城市会迎来温暖的春、热烈的夏和收获的秋,实际上写作者坚信城市间人与人的隔膜、城市人内心的寂寞总会在人们对美好的渴望、对真与善的坚守中转化为热情而温馨的城市生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希冀。(联系实际谈体会可根据个体情况有感而发,略)
第三篇:赵春亮《一五一十》初中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①伫立在门外,听着尖厉的寒风狼一般呜呜地啸叫,孩子压抑的哭声断断续续传到耳中,女人心里开始隐隐作痛。②返回屋内,女人先将刚才打罢孩子丢在地上的布鞋规规矩矩摆放在床脚,才拉过他,柔声问:“儿子,刚才被妈打疼了吧?”孩子眼噙着泪花摇摇头,不说话。女人又说:“打你是想让你记住,做人就得一五一十,来不得半点虚假。”孩子点点头:“妈妈,我只是想让你高兴。”女人一把搂过儿子说:“儿子,你的成绩已经很棒了,你不该自己改分数的。” ③擦干眼泪,女人才想起,日子一晃已经跌进了腊月,年味也开始在山村弥漫。在男人没回来之前,得把家里拾掇一下,让在建筑工地上受苦了一年的男人能过个舒舒心心的年。女人眯着眼想:得买几张年画儿,新添几双筷子,还得再买口炖肉的铁锅,顺便再给儿子买点零食„„ ④女人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50元的票子,决定去趟镇里。⑤前天下了一场小雪,山坡上全白了,山路逶迤在大山半腰,像是一条黑色的腰带。路有些湿滑,女人索性步行,反正也没事,权当活动活动筋骨,顺便欣赏一下雪景。行人很少,冷风一吹,女人觉出一些冷意,顺势将围巾裹得更严实了一点。⑥快到镇上时,女人朝兜里掏了一把,立刻就惊出了一身冷汗。衣兜竟然漏了一个大窟窿,哪还有钱的影子?该不是装其他衣兜里了吧?女人将全身上下翻了个遍,仍是没有。今天路上的行人不多,即便丢在路上,也未必就被人捡起,女人心存侥幸扭头便往回走,循着原路回去兴许能找到。女人再没有了来时的心定气闲,开始有些慌乱,两眼不住地在地面逡巡,幻想着那张绿色的钞票能突然出现在眼前。⑦男人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场景浮现在女人眼前,女人一阵心疼,眼泪开始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怎么能这么不小心呢?50元,抵得男人干上小半天了。儿子平时嘴馋,每次去镇上总是望着商店里花花绿绿的零食流口水,自己狠了几次心都没舍得给他买。这下可好,新崭崭的50元大钞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消失了。女人感觉热乎乎的眼泪终于淌了下来,瞬间便被冷风吹得没了一丝温度。⑧离家越来越近,北风仍是不徐不疾,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一张薄薄的钞票丢在地上,风一吹,说不定早飞到哪里去了呢!女人越发懊恼、失望和自责。女人不由地将搜寻范围扩大到路边的雪窝和树丛中。⑨就在女人将要绝望时,路边一抹红色突然跃进视线,一张红彤彤的钞票竟然静静地躺在路边的雪地上,像是一簇燃烧的火苗。走进一看,天啊,分明是一张百元大钞。⑩女人弯腰捡起钞票,心中不由暗暗高兴。老天爷,你让我丢了一张五十的,却又来了一张一百的,是对我的补偿吗?可转念一想,自己的50元终究还是丢了,这个丢了100元钱的人岂不是更加着急?女人头脑中不由地想起刚才教儿子的那些话:做人就得一五一十。这样想着,女人静静地立在风中,她坚信,那个丢钱的人和自己一样,一定会循着原路寻来的。11 直到天擦黑,女人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儿子从屋里扑出来,大声说:“妈,你骗我,你又出去揽活了吧?还说去给我买零食?”女人笑了,心里想,等会儿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给儿子讲讲今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事。这时,只听儿子又说:“钱都没拿,你还说去镇上?” 12 女人一怔,赶紧跑进屋里。看见那张绿色的钞票果然安静地躺在桌子上,女人瞬间觉得自己好幸福啊,搂着儿子大笑,眼泪又快流出来了。(选自《羊城晚报》2014.06.23)21.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做人就得一五一十,来不得半点虚假。答:(2)女人笑了,心里想,等会儿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给儿子讲讲今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事。答: 22.请阅读第③-?段,填写下表。(3分)情节 “女人”的情感 准备买年货,出发去镇里。心定气闲 快到镇上时,发现钱丢了。A B 暗暗高兴 想到失主急,静立风中等。C 回到家里时,见钞躺桌上。幸福、激动 2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2分)路边一抹红色突然跃进视线,一张红彤彤的钞票竟然静静地躺在路边的雪地上,像是一簇燃烧的火苗。答: 24.结合全文,说说第?段中“女人瞬间觉得自己好幸福”的含义。(3分)答: 25.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小说中“女人”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答: 参考答案: 21.(4分,每小题2分)(1)做人就要诚实,清清白白。(意思接近即可)(2)把今天发生的事情清清楚楚没有遗漏地讲给儿子听。(意思接近即可)22.(3分,每空1分)A.慌乱、懊恼、失望、自责 B.返回原路找,捡到百元钞 C.急人所急 23.(2分)示例: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元大钞在雪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引人注目(1分)。表现了“女人”发现百元钞票时的惊喜。(1分)24.(3分)示例:(1)自己的钱没有丢;(2)儿子诚实懂事;(3)捡到百元大钞并归还失主。(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25.(3分)示例:(1)诚实。教育儿子要诚实,自己做人也诚实。(2)善良,急人所急。在寻找自己丢失的钱时捡到百元大钞,静等失主回来。(3)勤劳,节俭,热爱家庭。经常在外揽活,不舍得给儿子买零食,心疼丈夫。(写出两点并能结合内容分析,即可得3分)
第四篇:乐维华《潮魂》初中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⑴秋天,带着满满的月亮来了,据说今年是六十年来罕见的大潮,沿江许多乡村和城镇住满了观潮人,山湖好友,异国宾客,都兴致勃勃地慕名而来,我呢,也怀着对大自然的虔诚来了。那是一个清凉的秋夜,我踏碎满地的月光,拨开密密的芦苇丛来到江边。**、水影、月色,淡淡的,是天边的远山,呆呆的,是泛光的月亮,轻轻的,是水波在拍岩,这秋夜的景色呵,真是画不尽的画中画,写不尽的诗中诗,我看得那么专一,满目的空旷清淡在胸中化为诗情画意的饱和。我真羡慕大江,在这充满幻想的秋夜里,它得到了永生。⑵农历十八日是“潮魂”的生日,春秋、战国,七雄,五霸,东流水轻轻的一个波纹,把我的思绪送得那么的遥远„„ ⑶早就听说了,钱塘江的潮水常年咆哮翻卷,是伍子胥和文种这两人不散的冤魂在倾诉不平。一个屡谏吴王,却落个皮囊裹尸,埋骨大江的结局。一个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得了个伏剑而死,狗烹弓藏的下场。这两个敌国之将,由于共同的冤屈,死后携手归好了。《水经注》里说:伍子胥背着文种日夜在江河上遨游,还常常摆动清静的秋江,扬起连天的雪浪。所以潮水一到,前面的浪就是伍子胥,后面的浪就是文种了。人们称之谓“潮魂”。每当潮起的时候,浪潮两面就涌起了人潮,浪潮奔腾,人潮鼎沸,汇成惊天动地的呐喊,一直冲向天际,可见人们对忠魂受屈是愤愤不平的,这种愤慨借助伍子胥和文种的故事,溶化在吞天卷日的大江之中,一直奔流到今天。于是我就想了:无情的历史可以演出人们的种种遭遇,却无法把人们的感情垄断„„ ⑷平静灰暗的江面披上了一层红红的光,我回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岸上已经聚满了观潮人,人们乘着潮水未到前的幽静,有的把酒临风,听涛谈笑,有的席地而坐,说古论今,也有人在江边点起一堆堆的篝火,映红了一草一木。„„ ⑸我斟满一杯酒,一饮而尽。天地一色,水月互相弄影,幽静的夜笼罩着幽静的江,也笼罩着幽静的亭子,这亭子没有半点夸耀和表功,默默地陪伴人们等待着潮魂的到来。我又斟满一杯酒,送到嘴边又放下了,不知道该把这酒敬献给谁。⑹“来了!潮来了!„„”人们惊叫起来,翘首东望,乱云飞度,白光微微的泛起,有细小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嘤嘤的如同蚊蝇嗡叫,是真的!人们左呼右喊,携老扶幼,跳的,跑的,滚的,爬的,一起涌到江边,啊!黑蒙蒙的水天之间,一条雪白的素练乍合乍散的横江而来,月碎云散,寒气逼人,人们惊叹不已,潮头已经挟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惊湍跳沫,大者如瓜,小者如豆,似满江的碎银在狂泻,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沙鸥惊窜,鱼鳖哀号,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天地间三分是水,三分是云,还有三分是阔大的气派!我解开衣襟,让江风吹入胸膛,突然,我觉得我的身躯在散开,我的心胸在升华,大江冲进了我的胸膛„„ ⑺两岸的观潮人齐声叫好,许多人追着潮头狂奔,欢叫,腾跃,有人点起了纸团,又把芦杆投入江中,火光随着流水飞也似地去了,一会儿被抛向空中,一会儿又被沉下深渊,黑漆漆的夜空中,点点火光跃跃沉沉,飘飘浮浮,好象江底翻起了许多普光的夜明珠„„ ⑻浩瀚的钱塘江沉浮起伏,一喷一吸,我知道:这是潮魂在呼吸。四望皆空,我把满满的一杯酒酹入大江,算是对大江的安慰;人间已擒得恶虎,将满腔的冤气化为倾盆的泪雨了。秋风秋水,我的心在江上盘旋;潮魂呵,这故事虽然古老,却也新鲜„„ ⑼江水易流,心潮难息,现实,往往是以历史来充实的,历史呢,又是靠现实来生辉的,现实和历史,生活的航船就是用这两支桨划动驶向彼岸。⑽“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我沿着铺满月光声影的江岸踱步,念着古人的诗句,作为对潮魂的良好祝愿。1.请你说说第①自然段 “饱和”一词的妙处。(3分)2.第⑥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3.第⑧自然段写道“这故事虽然古老,却也新鲜„„”“古老”与“新鲜”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4.结合全文,说说标题“潮魂”的含义。(4分)参考答案: 1.(3分)“饱和”一词写出了秋夜的景色不仅多而且美到了极致,令人陶醉满足,同时触发了作者无限的幻想。2.(4分)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潮来时潮水的声音、形态、颜色特征,(1分)展现了当时波澜壮阔的景象和汹涌澎湃的气势,(1分)表达了作者对潮水力量与阔大气派的惊叹和赞美。(1分)3.(3分)不矛盾。伍子胥和文种的故事早已成为历史,所以是古老的;(1分)但人们对忠魂的崇敬、怀念是弥久常新的,(1分)他们的忠义精神激发起人们积极生活的热情,(1分)所以又是“新鲜”的。4.(4分)吞天卷日的浪潮不仅是伍子胥文种等受屈的忠魂,(1分)更是人们对忠魂受屈愤愤不平的情感寄托(1分)。淘尽人间污染的潮魂开阔人们博大的胸襟,(1分)给予人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勇气,激发人们积极生活的热情。(1分)
第五篇:快手刘阅读题答案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快手刘阅读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快手刘
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谁知快手刘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那时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他令人痴想不已的表演中慢慢消磨掉的。
④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⑤高二暑假回家,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竟然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葫芦和变戏法,但那只木箱,已经破损不堪,再也看不出先前那悦目的绿色。再看他,饱满的曲线没了,尖尖的骨形突露,眸子没了光彩。这双手尤其使我吃惊,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他抓住两只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口,缓慢迟钝地翻来翻去,四个小球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
⑥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抖抖索索,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球在哪儿了,无怪乎周围的看客只是寥寥无几的孩子。
⑦“在他手心里!绝对没错!”孩子们吵着闹着叫他张开手,他却攥得紧紧的,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什么也没有……”可这些稚气的小孩儿偏偏不依不饶,非叫他张开不可!他哪能张开?一张开,就会漏洞百出。我真不愿意看见他这幅窘相,走到孩子们中间,用手指那木箱说:“球在这箱子上呢!”
⑧孩子们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儿塞在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
⑨快手刘笑呵呵地翻开地上的碗说:“瞧,就在这儿哪!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孩子们给骗住了,再不喊闹。一两个孩子掏钱买糖,其余的一哄而散。只剩下我和快手刘呆立在那儿,他灰蒙蒙的眸子里充满疑问,显然他不明白,我这个陌生的青年何以要帮他解困。
⑩在饱经风霜的岁月里,艺人的高超技艺,却没有人来传承,他晚年竟变得如此凄凉,为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1.品析下面的词或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挤”字有何表达效果?2分)
答:
(2)“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连用三个感叹号,有何作用,2分)
答:
2.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①结构上: ②内容上:
3标题为“快手刘”,文章却用大量笔墨写他表演“不灵”,这样写有何目的?请结合文意分点简说,至少说4点。(5分)
答:
答案:
1.(1)“挤”字写出了观众之多(1分),侧面烘托了快手刘的表演精彩,引人入胜(1分)。(2)加强肯定的语气,肯定孩子们判断正确性(1分),侧面表达了快手刘表演的失误、不灵(1分)。
2.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或:过渡作用,1分)。②内容上:交代了“我”很久没看“快手刘”表演的原因,或对他过去表演的怀念(1分),为下文写快手刘的苍老、表演失误作一定的铺垫(意近即可,1分)。
3.(1)写“快手刘”表演的不灵,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1分),(2)突出了“快手刘”晚年生活的悲凉(1分),(3)也表达了我对像“快手刘”一样的俗世奇人老无所依的深切同情(1分),(4)以及对民间文化技艺传承问题的一种担忧。(2分)。
读《快手刘》有感
昨天晚上儿子在写作业,我在命制试卷。忽然,他让我读读这篇冯骥才所写的《快手刘》,他说这篇文章写的真是太好了,值得一读。
这篇文章是儿子晚上的语文作业,在文章的最后,语文试卷出题人写道:当年神奇的快手刘晚景却如此凄凉,这是为什么呢?
我把这个问题抛向儿子:这是为什么呢?
儿子想了一会,反过来问我:这是为什么呢?
看样子他是想不出来,于是,我就谈了一点自己的感受:
快手刘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的传统艺术的传人之一,然而,手艺再高的人都总将有老去的那一天,快手刘也不例外。当他的手艺找不到传人,优秀的文化得不到传承时,他只能凭着一己之力在现实的世界中谋一碗饭吃,无论岁月沧桑,无论人过境迁,活下去是快手刘与这世界唯一的抗争。
为什么优秀的传统手艺得不到传承?
因为在当今的世界里,人们都走得都太快。每一个人都行色匆匆,大步奔向可以赚更多钱的行业,一个行业的没落,一个时代的变化。当今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这样辛苦的去讨生活,对于某些人来说,人生就是要赚钱赚大钱,这点逗小孩子们的手艺哪里能入得了他们的钱眼?当一门手艺没有了钱途,又怎可能得以传承?
今天的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生活?
当我们老去时,即使生活有些困窘,也应该活出自己心中的优雅。
快手刘的中心思想
文章极其生动逼真地记zhi叙了快手刘变戏法的过程,表回现了他纯熟的技答巧和出神入化的手技。文章以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从“我”(一个孩子)的眼中看快手刘变戏法,充满了童真与童趣,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