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余杭特级教师 蒋军晶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
作课: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特级教师 蒋军晶
整理:苗红霞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请看我在黑板上写一个名字—— 板书:萧红
师:你们说这个人与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祖父的园子》是萧红写的。
师:你能不能换一种说法,但意思一样。生:萧红写了《祖父的园子》。
师:老师有个习惯,当看到一篇好文章的时候,就会去关注这篇文章是谁写的。《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名字。请再看我写——
板书:《呼兰河传》,这是一本书,所以蒋老师加了书名号,这本书与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是《呼兰河传》这本书里的一个片段。生:《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这本书。师:谁能把作者也加上去?
生:《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师:蒋老师要写的第三个词是—— 板书:回忆
师:你们能说说“回忆”的意思吗? 生:“回忆”就是一个人想起以前的事。
师:那么,你觉得这个词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萧红在《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里回忆自己以前的生活。师:是啊,呼兰河,很好听的一个名字,那是东北的一个小县城,那是萧红长大的地方。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了她小时候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思考:这里蒋老师通过板书“三个词语”,让学生说说这三个词语与课文的关系,既是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能力,又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出处及体裁,为下面引入《呼兰河传》中的片断打下基础。】
二、品读课文,体会快乐:
1、初读课文,了解人事物:
师:在《祖父的园子》这个“片段”里都回忆了什么呢?先读读这篇课文。生自由朗读
师:刚才蒋老师和你们一起读这篇课文,我刚刚读完。有的同学早就读完了,请举手示意一下(有七八个学生举手),蒋老师不是要表扬你们,而是想提醒你们,你们读得偏快了,这样快地读书,你没时间停下来想,停下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但是,也有的同学还有三段没读完呢。有吗?(有五六个人举手)蒋老师要提醒你们,你们读得太慢了。(众笑)你们以后啊,上课前应该把课文读读熟。下面,没读完课文的继续把课文读完,已经读完的,自己再选择其中几段读一读。
【思考:当发现学生读得过快或过慢时,适时提醒学生注意语速,使学生知道读书时语速应适中,这样既不易出现阅读错误,又能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生读书
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萧红都想起了什么? 生:她想起儿时和祖父一起劳动的趣事。师:什么趣事?
生: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师:我们都干了什么? 板书:拔草
师:在园子里,“我”和祖父一起还做了哪些事? 生:“我”和祖父在院子里栽花。板书:栽花
生:“我”还和祖父一起铲地。板书:铲地
生:他们还一起浇菜。板书:浇菜
师:是啊,萧红想起了自己在园子里和祖父一起栽花、拔草、铲地、浇菜。除了这些做过的事,萧红还想起了她在园子里看到的许多事物,她看到了什么?
生:她在园子里看到了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四个词,八个字,大家一起跟我写一遍,写完后,你就发现这八个字之间有个共同点。
学生书空
师:除了这些小动物,园子里还有许多瓜果蔬菜呢,你发现了吗? 生:有倭瓜、黄瓜、玉米。师:倭瓜你们一定看到过。生:我们没有。师:南瓜看到过吗? 生:看到过。
师:倭瓜就是南瓜啊。生:啊?(笑)
师:来,我们再一起来整理一下。(师板书)作者萧红都想起了什么?她想起了园子里的祖父,她想起了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她想起了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她想起了和祖父一起在园子里栽花、拔草、铲地、浇菜。
整理板书: 人:祖父 物: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倭瓜 黄瓜 玉米 事:栽花 拔草 铲地 浇菜
【思考:这里,蒋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类整理,把学生提到的点状的、散状的知识汇聚在一起,无形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明白在写文章时,要通过具体的人、物、事几方面写,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血有肉,耐人寻味。】
2、细读课文,体味快乐
师:这篇文章,你说容易也容易,说难懂也难懂。萧红究竟想起了什么?请你默读课文,你会发现这里有一段话写得很特别。这个特别的句子,不是比喻句,比喻句我们读得多了,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我们也读得不少,这个句子,特别在哪里呢?你刚读的时候,甚至都觉得它很啰唆。你找到的话,请你画下来。
生读、画、汇报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是啊,这一段话,很特别,如果你掌握它的特点了,读几遍,就可以把它背下来。请自己读一读,看谁发现规律并能记住它。
生自由读、试背。
师:请看这段话。(老师隐藏一句,学生背一句)师: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快把这段话大致背下来呢? 生:里面的句子是反复的,比较好记。
师:是啊,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
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生接)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生接)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儿--(生接)就飞到哪儿。
师:我们试着再读快一点。
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生接)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生接)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儿--(生接)就飞到哪儿。
师:反过来,你们带着我读,好吗?
倭瓜愿意爬上架——(师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师接)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师接)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师接)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师接)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儿--(师接)就飞到哪儿。
师: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你从反反复复中读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都很自由,很开心。
生:我觉得一切都是无忧无虑的,想到哪儿就到哪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生:我觉得院子里的动物、植物生命力很旺盛。
师:是啊,这就是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这一段话,你的心情怎样? 生:很开心。
【思考:反复朗读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识记本段内容,而是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自由、快乐、无拘无束的特点。这里,萧红写得妙,蒋老师的处理更是妙。】
师:对,我们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由、快乐、温暖。其实,在这篇课文里还有一段反复结构的话,你们找找。
生默读,寻找。
生:我找到的是这一句——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师:再往后看,还有—— 生: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师:再往后看,还有—— 生: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
师:是呀,这也是一段反复结构的话,我们再来反复读一读。
祖父戴草帽--(生接)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生接)我也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也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也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也浇菜。
师:咱们节奏快一点读。
祖父戴草帽--(生接)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生接)我也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也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也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也浇菜。
师:注意,特别的写法往往是因为有特别的心情。反复读这段话,你又体会到什么心情?
生:自由。无忧无虑。快活。高兴。
师:是啊,对“我”来说,园子里的生活是那样快活、自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来读一读。
祖父栽花——(生接)我就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就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就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就浇菜,祖父劳动——(生接)我就劳动,祖父真劳动——(生接)(迟疑)我就真劳动。
师:“我”是在真劳动?(笑)生:她不是在劳动,她就是在玩。师:在玩,你们说得比较客气。生:她就是在瞎胡闹,帮倒忙。
师:哦,她是瞎胡闹,请你读一读第4~14自然段,你从哪里看出她是在瞎胡闹呢?
生默读、寻找依据。
师:如果现在让你们说,老师估计你们肯定会拿着书读。这样,请同学们再看看找的句子,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组织语言
【思考:当学生思考还不够时,老师不是急于让学生开口回答,也不是让好学生说学困生听,而是采用“等一等”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思考,而后将思考到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既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又避免替代思维现象。】
生:祖父在种小白菜的时候,她却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把菜种也踢飞了。
师:换谁都心疼啊。
生:她在铲地的时候,真的是乱勾一阵,所以把野草当谷穗留着,把谷穗当野草锄掉了。
师:好嘛,真是帮倒忙,狗尾巴草留着,谷穗没了。(笑)生:她浇菜的时候根本不把水往地上浇,她把水往天空扬。师:典型的“人工降雨“”啊。(笑)这样的事你们干过吗? 生(部分):干过。师:这么说,有同感了。生(部分):没做过。
师:这样的事竟然没做过,真是可惜了。我建议你们去试试。(笑)师:来,我们一起读一读,一起感受一下。
生:(读)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师:还有其他的例子吗?
生:她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师:活脱脱新版的小猫钓鱼。(笑)
师:这么多”瞎闹“中,你认为闹得最厉害的是哪一次?
生:我认为最厉害的一次是把谷穗当野草锄掉了。因为,把谷穗除掉了,后面就没有收成了,祖父一定会很生气的。
师:如果你是祖父,你会有什么后续行动吗?
生:我回去后要揍她一顿,让她好好长长记性。(大笑)
【思考:有人说“幽默是最好的助学剂。”课堂上适时幽默,不仅调节课堂气氛,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这里,蒋老师就采用了幽默教学,使学生在一次次欢笑中体会到萧红儿时的天真、可爱。】
生:我也认为这次闹得很厉害,因为把谷穗锄掉实在是太可惜了,浪费粮食。师:是啊,这一点,祖父也看不下去了,因此课文中有了他们一段对话。师:请默读一下他们的对话,我读一下他们的对话,你们来评价一下。(师读对话,故意把祖父的话读得比较严厉,把我的话读得充满羞愧的语气。)
师:怎么样?我读得还可以吧? 生:读得不好。
师:读得不好?我读得抑扬顿挫,怎么不好了? 生:你把“我”的话,读得太委屈了,“我”虽然把谷穗当野草割掉了,但是她仍然很理直气壮的。
生:祖父的话你也读得太凶了,这个祖父很慈祥的。师:你从哪里看出祖父很慈祥?
生:祖父在说的时候是笑的,不是紧绷着脸的。师:你们再看看,在这段对话里,“笑”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是啊,有三次,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又笑起来,祖父在和“我”说话的时候从头到尾一直在笑。你觉得祖父是怎样的祖父?
生:祖父很宽容。生:这个祖父很和蔼。
生:我很喜欢这个祖父,他很有耐心,不会乱生气。生:这个祖父和孩子一样和自己的孙女玩在一起。
【思考:这里自然而然引出祖父的特点,目的就是为了说明正因萧红有这样的祖父,所以她的童年生活才是快乐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师:这是一个慈祥、耐心、宽容、童心未泯的祖父。祖父很爱笑,关于笑,《呼兰河传》里还有一个片段,我读你听。
祖父的笑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
“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
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又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生听的过程中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
【思考:这里,蒋老师节选《呼兰河传》中的片断,既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特点,又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童年快乐,也就是体会到文章主旨,同时还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可谓一箭三雕!】
师:因为祖父的宽容、慈祥,所以,你觉得我的生活是—— 生:非常快乐。
生: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生:自由自在。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我们刚开始读这篇课文,觉得萧红是在回忆园子里的人、事、物(指板书),读到现在,我们发现,萧红回忆这些人、事、物其实就是在回忆自己快乐、自由的童年。
师:但是蒋老师有一点不太明白,她自己心里的想法她当然清楚,但是园子里的瓜果、动物心情如何她怎么知道呢?难道她去问了它们?倭瓜,你快乐吗?我快乐。蜻蜓,你自由吗?我自由。(笑)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讨论,交流。)
生:我认为是这个园子里的植物,祖父都不管他们。师:你的意思其他地方的植物都有人管?
生:因为祖父园子里的植物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你的意思其他园子里的植物想长却不能长?(笑)生:我觉得就是萧红借写这些景物突出自己内心的快乐。师:嗯,有点意思了,他认为这是“借景抒情”。生:这是萧红的想像。
生:萧红看到蝴蝶、蜜蜂自由飞,她就觉得它们也快乐。
师:她看到蝴蝶、蜜蜂自由飞,动物快乐萧红自己也就快乐。同学们,你们能否猜测一下,童年生活这么快乐、自在、无拘无束的萧红,长大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生:她很认真,学习很好。
生:她压力很大,因为要写很多东西。生:她很细心。生:她很快乐。
师:但长大后的萧红并不快乐,事实上,很少有人的生活像她这般坎坷多难。18岁的时候,祖父就去世了,20岁的时候,她为了反抗包办婚姻,离开了自己的家,流浪在外,她的生活从此陷入了困顿,起码的吃、住也经常没有着落。而且,她也并没有像大家所猜测的,拥有幸福安定的家,1940年,她跟着她的第三任丈夫到了香港,寂寞、苦闷,1941年,贫病交加的她,由于庸医的误诊,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31岁。当我们了解了她的生平经历之后,我们再去读《祖父的园子》,可能感受会有一点点不同。在《呼兰河传》的最后,有一段话,蜜蜂、蝴蝶、蜻蜓,倭瓜、黄瓜、玉米,还有祖父,再一次出现在萧红的笔下。我读给大家听:
出示: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思考:这里,蒋老师又一次出示《呼兰河传》中的片断,而且是异常凄凉的一个片断,与本节课所学的文本简直是天壤之别。我想,或许这样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吧!】
师:这些人、事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同学们,记在哪里了? 生:记在《呼兰河传》里。师:同学们,记在哪里了? 生:记在了心里。
师:如果有机会,真的可以尝试去读读——《呼兰河传》。
第二篇: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蒋军晶《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
师:请看我在黑板上写一个名字——(板书:萧红)。你们说这个人与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萧红是《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的作者。
师:你能不能换一种说法,但意思一样。
生:《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
师:老师有个习惯,当看到一篇好文章的时候,就会去关注这篇文章是谁写的。《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名字。
师:请再看我写——(板书:《呼兰河传》),这是一本书,所以蒋老师加了书名号,这本书与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是《呼兰河传》这本书里的一个片段。
生:《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这本书。
师:蒋老师要写的第三个词是--(板书:回忆)。你们能说说“回忆”的意思吗?
生:“回忆”就是一个人想起以前的事。
师:那么,你觉得这个词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萧红在《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里回忆自己以前的生活。
师:是啊,呼兰河,很好听的一个名字,那是东北的一个小县城,那是萧红长大的地方。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了她小时候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
师:在《祖父的园子》这个“片段”里都回忆了什么呢?先读读这篇课文。(生自由朗读)
师:刚才蒋老师和你们一起读这篇课文,我刚刚读完。有的同学早就读完了,请举手示意一下(有七八个学生举手),蒋老师不是要表扬你们,而是想提醒你们,你们读得偏快了,这样快地读书,你没时间停下来想,停下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但是,也有的同学还有三段没读完呢。有吗?(有五六个人举手)蒋老师要提醒你们,你们读得太慢了。(众笑)你们以后啊,上课前应该把课文读读熟。
师:下面,没读完课文的继续把课文读完,已经读完的,自己再选择其中几段读一读。(生读书)
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萧红都想起了什么?
生:她想起了在园子里和祖父一起拔草。(师生板书“拔草”)
师:在园子里,“我”和祖父一起还做了哪些事?
生:“我”和祖父在院子里栽花。(板书“栽花”)
生:“我”还和祖父一起铲地。(板书“铲地”)
生:他们还一起浇菜。(板书“浇菜”)
师:是啊,萧红想起了自己在园子里和祖父一起栽花、拔草、铲地、浇菜。除了这些做过的事,萧红还想起了她在园子里看到的许多事物,她看到了什么?
生:她在园子里看到了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四个词,八个字,大家一起跟我写一遍,写完后,你就发现这八个字之间有个共同点。(学生书空)
师:除了这些小动物,园子里还有许多瓜果蔬菜呢,你发现了吗?
生:有倭瓜、黄瓜、玉米。
师:倭瓜你们一定看到过。
生:我们没有。
师:南瓜看到过吗?
生:看到过。
师:倭瓜就是南瓜啊。
生:啊?(笑)
师:来,我们再一起来整理一下。(师板书)作者萧红都想起了什么?她想起了园子里的祖父,她想起了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她想起了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她想起了和祖父一起在园子里栽花、拔草、铲地、浇菜。
人:祖父
物: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倭瓜 黄瓜 玉米
事:栽花 拔草 铲地 浇菜
[点评:显然,教者的采用了板书追问的方式,介绍作者、作品及主要内容。传递的信息特别清晰,尤其是写一写,看一看,理一理,胜过听一听的教学效果。可见蒋老师的语文教学心理学理论功底非同寻常。]
师:这篇文章,你说容易也容易,说难懂也难懂。萧红究竟想起了什么?请你默读课文,你会发现这里有一段话写得很特别。这个特别的句子,不是比喻句,比喻句我们读得多了,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我们也读得不少,这个句子,特别在哪里呢?你刚读的时候,甚至都觉得它很啰唆。你找到的话,请你画下来。(生读、画)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是啊,这一段话,很特别,如果你掌握它的特点了,读几遍,就可以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读、试背。老师隐藏一句,学生背一句,学生挑战欲望很强,气氛很热烈。最后老师指着空白的屏幕请大家一起“读”,学生“读”得不亦乐乎。)
师: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快把这段话大致背下来呢?
生:里面的句子是反复的,比较好记。
师:是啊,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生接)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生接)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儿--(生接)就飞到哪儿。
师:我们试着再读快一点。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
师:反过来,你们带着我读,好吗?(师生换读)
师: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这段内容有些“重复”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都很自由,很开心。
生:我觉得一切都是无忧无虑的,想到哪儿就到哪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生:我觉得院子里的动物、植物生命力很旺盛。
师:是啊,这就是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这一段话,我们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由、快乐、温暖。其实,在这篇课文里还有一段反复结构的话,你们找找。(生默读,寻找。)
生:我找到的是这一句--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师:再往后看,还有——
生: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师:再往后看,还有——
生: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
师:是呀,这也是一段反复结构的话,我们再来反复读一读。
师:祖父戴草帽--(生接)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生接)我也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也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也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也浇菜。
师:咱们节奏快一点读。祖父戴草帽--(生接)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生接)我也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也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也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也浇菜。
师:注意,特别的写法往往是因为有特别的心情。反复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心情?
生:自由。无忧无虑。快活。高兴。
师:是啊,对“我”来说,园子里的生活是那样快活、自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来读一读。
师:祖父栽花——(生接)我就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就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就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就浇菜,祖父劳动——(生接)我就劳动,祖父真劳动——(生接)(迟疑)我就真劳动。
师:“我”是在真劳动?(笑)
生:她不是在劳动,她就是在玩。
师:在玩,你们说得比较客气。
生:她就是在瞎胡闹,帮倒忙。
师:哦,她是瞎胡闹,请你读一读第4~14自然段,你从哪里看出她是在瞎胡闹呢?(生默读、寻找依据。)
师:找到这样的例子了吗?我们不一定按文章描写的顺序来说。谁来说第一个例子。
生:祖父在种小白菜的时候,她却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把菜种也踢飞了。
师:换谁都心疼啊。
生:她在铲地的时候,真的是乱勾一阵,所以把野草当谷穗留着,把谷穗当野草锄掉了。
师:好嘛,真是帮倒忙,狗尾巴草留着,谷穗没了。(笑)
生:她浇菜的时候根本不把水往地上浇,她把水往天空扬。
师:典型的“人工降雨“”啊。(笑)这样的事你们干过吗?
生(部分):干过。
师:这么说,有同感了。
生(部分):没做过。
师:这样的事竟然没做过,真是可惜了。我建议你们去试试。(笑)
师:来,我们一起读一读,一起感受一下。
生:(读)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师:还有其他的例子吗?
生:她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
师:活脱脱新版的小猫钓鱼。(笑)
师:这么多”瞎闹“中,你认为闹得最厉害的是哪一次?
生:我认为最厉害的一次是把谷穗当野草锄掉了。因为,把谷穗除掉了,后面就没有收成了,祖父一定会很生气的。
师:如果你是祖父,你会有什么后续行动吗?
生:我回去后要揍她一顿,让她好好长长记性。(大笑)
生:我也认为这次闹得很厉害,因为把谷穗锄掉实在是太可惜了,浪费粮食。
师:是啊,这一点,祖父也看不下去了,因此课文中有了他们一段对话。
师:请默读一下他们的对话,我读一下他们的对话,你们来评价一下。(师读对话,故意把祖父的话读得比较严厉,把我的话读得充满羞愧的语气。)
师:怎么样?我读得还可以吧?
生:读得不好。
师:读得不好?我读得抑扬顿挫,怎么不好了?
生:你把“我”的话,读得太委屈了,“我”虽然把谷穗当野草割掉了,但是她仍然很理直气壮的。
生:祖父的话你也读得太凶了,这个祖父很慈祥的。
师:你从哪里看出祖父很慈祥?
生:祖父在说的时候是笑的,不是紧绷着脸的。
师:你们再看看,在这段对话里,“笑”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是啊,有三次,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又笑起来,祖父在和“我”说话的时候从头到尾一直在笑。你觉得祖父是怎样的祖父?
生:祖父很宽容。
生:这个祖父很和蔼。
生:我很喜欢这个祖父,他很有耐心,不会乱生气。
生:这个祖父和孩子一样和自己的孙女玩在一起。
[点评:解读这个环节,使我不由得想起来了蒋军晶老师的成名作《月光曲》,在设计思路上延续了教者的重点段突破法。选择一个点,向周围辐射,交叉成一张密集的信息网。使得整个课堂教学节奏鲜明,意义丰富。]
师:这是一个慈祥、耐心、宽容、童心未泯的祖父。祖父很爱笑,关于笑,《呼兰河传》里还有一个片段,我读你听。祖父的笑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
“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
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又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生听的过程中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
师:因为祖父的宽容、慈祥,所以,你觉得我的生活是——
生:非常快乐。
生: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生:自由自在。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我们刚开始读这篇课文,觉得萧红是在回忆园子里的人、事、物(指板书),读到现在,我们发现,萧红回忆这些人、事、物其实就是在回忆自己快乐、自由的童年。
师:但是蒋老师有一点不太明白,她自己心里的想法她当然清楚,但是园子里的瓜果、动物心情如何她怎么知道呢?难道她去问了它们?倭瓜,你快乐吗?我快乐。蜻蜓,你自由吗?我自由。(笑)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讨论,交流。)
生:我认为是这个园子里的植物,祖父都不管他们。
师:你的意思其他地方的植物都有人管?
生:因为祖父园子里的植物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你的意思其他园子里的植物想长却不能长?(笑)
生:我觉得就是萧红借写这些景物突出自己内心的快乐。
师:嗯,有点意思了,他认为这是“借景抒情”。
生:我觉得就是因为萧红自己很快乐,所以她觉得院子里的一切也很快乐。(掌声)
师:这位同学厉害,他说到了“通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通感”。你们有快乐的时候吧?(生答:有)是的,快乐的时候,看什么都顺眼,看什么都开心。你们有伤心的时候吧?(生答:有)伤心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看什么都愁眉苦脸。这就是“通感”。
师:同学们,你们能否猜测一下,童年生活这么快乐、自在、无拘无束的萧红,长大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生:我觉得她长大以后,人是很乐观的,生活是很快乐的,因为她的童年是在快乐中长大的,她的性格会很乐观。
生:我觉得她长大后,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很美满。
生:我觉得她长大后不开心。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大人压力都是很大的,工作很辛苦。(笑)
师:我们了解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萧红长大后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我讲你听。事实上,很少有人的生活像她这般坎坷多难。18岁的时候,祖父就去世了,20岁的时候,她为了反抗包办婚姻,离开了自己的家,流浪在外,她的生活从此陷入了困顿,起码的吃、住也经常没有着落。而且,她也并没有像大家所猜测的,拥有幸福安定的家,1940年,她跟着她的第三任丈夫到了香港,寂寞、苦闷,1941年,贫病交加的她,由于庸医的误诊,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31岁。当我们了解了她的生平经历之后,我们再去读《祖父的园子》,可能感受会有一点点不同。在《呼兰河传》的最后,有一段话,蜜蜂、蝴蝶、蜻蜓,倭瓜、黄瓜、玉米,还有祖父,再一次出现在萧红的笔下。我读给大家听:“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这些人、事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同学们,记在哪里了?
生:记在《呼兰河传》里。
师:同学们,记在哪里了?
生:记在了心里。
师:如果有机会,真的可以尝试去读读——《呼兰河传》。
[点评:如何由课内阅读转向课外,最好的办法是挑起学生阅读的欲望,蒋老师的策略是高明的,他选取了原作中的一个节选《祖父的笑》,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仅如此,教者还让学生猜作家后半生的样子,教师大段讲述萧红悲惨的命运。由此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大地挑起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奇心以及关注作家命运的同情心。另外,教者在揭示写作方法时,巧妙地设问,在学生不愤不发的时候揭示,瓜熟蒂落,十分自然。]
总评:这个课例的题目叫“记忆中的故乡、童年、亲人”,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分量,也是浙派语文一贯倡导的主题高度,似乎跟小学语文之“小”不能相称。但,就是在这份“厚重”中,蒋老师实现了突破,实现了“以小见大”“以微见著”的教学超越,为孩子所乐于接受。此得益于教者对教材的独特解读,善于选取文本语言表达的独特之处,充分体验,乐于表达,并由此辐射全文,生成一张信息丰富的教学网。再加上,教者丰富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还不同的文本以相应的教学情调,使课堂多了一份诗意的润泽。
第三篇: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蒋军晶《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
师:请看我在黑板上写一个名字——(板书:萧红)。你们说这个人与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萧红是《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的作者。
师:你能不能换一种说法,但意思一样。
生:《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
师:老师有个习惯,当看到一篇好文章的时候,就会去关注这篇文章是谁写的。《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名字。
师:请再看我写——(板书:《呼兰河传》),这是一本书,所以蒋老师加了书名号,这本书与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是《呼兰河传》这本书里的一个片段。
生:《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这本书。
师:蒋老师要写的第三个词是--(板书:回忆)。你们能说说“回忆”的意思吗?
生:“回忆”就是一个人想起以前的事。
师:那么,你觉得这个词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萧红在《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里回忆自己以前的生活。
师:是啊,呼兰河,很好听的一个名字,那是东北的一个小县城,那是萧红长大的地方。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了她小时候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
师:在《祖父的园子》这个“片段”里都回忆了什么呢?先读读这篇课文。(生自由朗读)
师:刚才蒋老师和你们一起读这篇课文,我刚刚读完。有的同学早就读完了,请举手示意一下(有七八个学生举手),蒋老师不是要表扬你们,而是想提醒你们,你们读得偏快了,这样快地读书,你没时间停下来想,停下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但是,也有的同学还有三段没读完呢。有吗?(有五六个人举手)蒋老师要提醒你们,你们读得太慢了。(众笑)你们以后啊,上课前应该把课文读读熟。
师:下面,没读完课文的继续把课文读完,已经读完的,自己再选择其中几段读一读。(生读书)
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萧红都想起了什么?
生:她想起了在园子里和祖父一起拔草。(师生板书“拔草”)
师:在园子里,“我”和祖父一起还做了哪些事?
生:“我”和祖父在院子里栽花。(板书“栽花”)
生:“我”还和祖父一起铲地。(板书“铲地”)
生:他们还一起浇菜。(板书“浇菜”)
师:是啊,萧红想起了自己在园子里和祖父一起栽花、拔草、铲地、浇菜。除了这些做过的事,萧红还想起了她在园子里看到的许多事物,她看到了什么?
生:她在园子里看到了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四个词,八个字,大家一起跟我写一遍,写完后,你就发现这八个字之间有个共同点。(学生书空)
师:除了这些小动物,园子里还有许多瓜果蔬菜呢,你发现了吗?
生:有倭瓜、黄瓜、玉米。
师:倭瓜你们一定看到过。
生:我们没有。
师:南瓜看到过吗?
生:看到过。
师:倭瓜就是南瓜啊。
生:啊?(笑)
师:来,我们再一起来整理一下。(师板书)作者萧红都想起了什么?她想起了园子里的祖父,她想起了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她想起了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她想起了和祖父一起在园子里栽花、拔草、铲地、浇菜。
人:祖父
物: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倭瓜 黄瓜 玉米
事:栽花 拔草 铲地 浇菜
[点评:显然,教者的采用了板书追问的方式,介绍作者、作品及主要内容。传递的信息特别清晰,尤其是写一写,看一看,理一理,胜过听一听的教学效果。可见蒋老师的语文教学心理学理论功底非同寻常。]
师:这篇文章,你说容易也容易,说难懂也难懂。萧红究竟想起了什么?请你默读课文,你会发现这里有一段话写得很特别。这个特别的句子,不是比喻句,比喻句我们读得多了,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我们也读得不少,这个句子,特别在哪里呢?你刚读的时候,甚至都觉得它很啰唆。你找到的话,请你画下来。(生读、画)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是啊,这一段话,很特别,如果你掌握它的特点了,读几遍,就可以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读、试背。老师隐藏一句,学生背一句,学生挑战欲望很强,气氛很热烈。最后老师指着空白的屏幕请大家一起“读”,学生“读”得不亦乐乎。)
师: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快把这段话大致背下来呢?
生:里面的句子是反复的,比较好记。
师:是啊,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生接)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生接)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儿--(生接)就飞到哪儿。
师:我们试着再读快一点。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
师:反过来,你们带着我读,好吗?(师生换读)
师: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这段内容有些“重复”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都很自由,很开心。
生:我觉得一切都是无忧无虑的,想到哪儿就到哪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生:我觉得院子里的动物、植物生命力很旺盛。
师:是啊,这就是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这一段话,我们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由、快乐、温暖。其实,在这篇课文里还有一段反复结构的话,你们找找。(生默读,寻找。)
生:我找到的是这一句--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师:再往后看,还有——
生: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师:再往后看,还有——
生: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
师:是呀,这也是一段反复结构的话,我们再来反复读一读。
师:祖父戴草帽--(生接)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生接)我也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也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也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也浇菜。
师:咱们节奏快一点读。祖父戴草帽--(生接)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生接)我也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也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也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也浇菜。
师:注意,特别的写法往往是因为有特别的心情。反复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心情?
生:自由。无忧无虑。快活。高兴。
师:是啊,对“我”来说,园子里的生活是那样快活、自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来读一读。
师:祖父栽花——(生接)我就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就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就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就浇菜,祖父劳动——(生接)我就劳动,祖父真劳动——(生接)(迟疑)我就真劳动。
师:“我”是在真劳动?(笑)
生:她不是在劳动,她就是在玩。
师:在玩,你们说得比较客气。
生:她就是在瞎胡闹,帮倒忙。
师:哦,她是瞎胡闹,请你读一读第4~14自然段,你从哪里看出她是在瞎胡闹呢?(生默读、寻找依据。)
师:找到这样的例子了吗?我们不一定按文章描写的顺序来说。谁来说第一个例子。
生:祖父在种小白菜的时候,她却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把菜种也踢飞了。
师:换谁都心疼啊。
生:她在铲地的时候,真的是乱勾一阵,所以把野草当谷穗留着,把谷穗当野草锄掉了。
师:好嘛,真是帮倒忙,狗尾巴草留着,谷穗没了。(笑)
生:她浇菜的时候根本不把水往地上浇,她把水往天空扬。
师:典型的“人工降雨“”啊。(笑)这样的事你们干过吗?
生(部分):干过。
师:这么说,有同感了。
生(部分):没做过。
师:这样的事竟然没做过,真是可惜了。我建议你们去试试。(笑)
师:来,我们一起读一读,一起感受一下。
生:(读)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师:还有其他的例子吗?
生:她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
师:活脱脱新版的小猫钓鱼。(笑)
师:这么多”瞎闹“中,你认为闹得最厉害的是哪一次?
生:我认为最厉害的一次是把谷穗当野草锄掉了。因为,把谷穗除掉了,后面就没有收成了,祖父一定会很生气的。
师:如果你是祖父,你会有什么后续行动吗?
生:我回去后要揍她一顿,让她好好长长记性。(大笑)
生:我也认为这次闹得很厉害,因为把谷穗锄掉实在是太可惜了,浪费粮食。
师:是啊,这一点,祖父也看不下去了,因此课文中有了他们一段对话。
师:请默读一下他们的对话,我读一下他们的对话,你们来评价一下。(师读对话,故意把祖父的话读得比较严厉,把我的话读得充满羞愧的语气。)
师:怎么样?我读得还可以吧?
生:读得不好。
师:读得不好?我读得抑扬顿挫,怎么不好了?
生:你把“我”的话,读得太委屈了,“我”虽然把谷穗当野草割掉了,但是她仍然很理直气壮的。
生:祖父的话你也读得太凶了,这个祖父很慈祥的。
师:你从哪里看出祖父很慈祥?
生:祖父在说的时候是笑的,不是紧绷着脸的。
师:你们再看看,在这段对话里,“笑”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是啊,有三次,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又笑起来,祖父在和“我”说话的时候从头到尾一直在笑。你觉得祖父是怎样的祖父?
生:祖父很宽容。
生:这个祖父很和蔼。
生:我很喜欢这个祖父,他很有耐心,不会乱生气。
生:这个祖父和孩子一样和自己的孙女玩在一起。
[点评:解读这个环节,使我不由得想起来了蒋军晶老师的成名作《月光曲》,在设计思路上延续了教者的重点段突破法。选择一个点,向周围辐射,交叉成一张密集的信息网。使得整个课堂教学节奏鲜明,意义丰富。]
师:这是一个慈祥、耐心、宽容、童心未泯的祖父。祖父很爱笑,关于笑,《呼兰河传》里还有一个片段,我读你听。
祖父的笑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
“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
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又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生听的过程中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
师:因为祖父的宽容、慈祥,所以,你觉得我的生活是——
生:非常快乐。
生: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生:自由自在。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我们刚开始读这篇课文,觉得萧红是在回忆园子里的人、事、物(指板书),读到现在,我们发现,萧红回忆这些人、事、物其实就是在回忆自己快乐、自由的童年。
师:但是蒋老师有一点不太明白,她自己心里的想法她当然清楚,但是园子里的瓜果、动物心情如何她怎么知道呢?难道她去问了它们?倭瓜,你快乐吗?我快乐。蜻蜓,你自由吗?我自由。(笑)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讨论,交流。)
生:我认为是这个园子里的植物,祖父都不管他们。
师:你的意思其他地方的植物都有人管?
生:因为祖父园子里的植物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你的意思其他园子里的植物想长却不能长?(笑)
生:我觉得就是萧红借写这些景物突出自己内心的快乐。
师:嗯,有点意思了,他认为这是“借景抒情”。
生:我觉得就是因为萧红自己很快乐,所以她觉得院子里的一切也很快乐。(掌声)
师:这位同学厉害,他说到了“通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通感”。你们有快乐的时候吧?(生答:有)是的,快乐的时候,看什么都顺眼,看什么都开心。你们有伤心的时候吧?(生答:有)伤心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看什么都愁眉苦脸。这就是“通感”。
师:同学们,你们能否猜测一下,童年生活这么快乐、自在、无拘无束的萧红,长大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生:我觉得她长大以后,人是很乐观的,生活是很快乐的,因为她的童年是在快乐中长大的,她的性格会很乐观。
生:我觉得她长大后,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很美满。
生:我觉得她长大后不开心。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大人压力都是很大的,工作很辛苦。(笑)
师:我们了解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萧红长大后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我讲你听。事实上,很少有人的生活像她这般坎坷多难。18岁的时候,祖父就去世了,20岁的时候,她为了反抗包办婚姻,离开了自己的家,流浪在外,她的生活从此陷入了困顿,起码的吃、住也经常没有着落。而且,她也并没有像大家所猜测的,拥有幸福安定的家,1940年,她跟着她的第三任丈夫到了香港,寂寞、苦闷,1941年,贫病交加的她,由于庸医的误诊,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31岁。当我们了解了她的生平经历之后,我们再去读《祖父的园子》,可能感受会有一点点不同。在《呼兰河传》的最后,有一段话,蜜蜂、蝴蝶、蜻蜓,倭瓜、黄瓜、玉米,还有祖父,再一次出现在萧红的笔下。我读给大家听:“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这些人、事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同学们,记在哪里了?
生:记在《呼兰河传》里。
师:同学们,记在哪里了?
生:记在了心里。
师:如果有机会,真的可以尝试去读读——《呼兰河传》。
[点评:如何由课内阅读转向课外,最好的办法是挑起学生阅读的欲望,蒋老师的策略是高明的,他选取了原作中的一个节选《祖父的笑》,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仅如此,教者还让学生猜作家后半生的样子,教师大段讲述萧红悲惨的命运。由此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大地挑起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奇心以及关注作家命运的同情心。另外,教者在揭示写作方法时,巧妙地设问,在学生不愤不发的时候揭示,瓜熟蒂落,十分自然。]
总评:这个课例的题目叫“记忆中的故乡、童年、亲人”,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分量,也是浙派语文一贯倡导的主题高度,似乎跟小学语文之“小”不能相称。但,就是在这份“厚重”中,蒋老师实现了突破,实现了“以小见大”“以微见著”的教学超越,为孩子所乐于接受。此得益于教者对教材的独特解读,善于选取文本语言表达的独特之处,充分体验,乐于表达,并由此辐射全文,生成一张信息丰富的教学网。再加上,教者丰富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还不同的文本以相应的教学情调,使课堂多了一份诗意的润泽。
第四篇:祖父的园子 蒋学晶教学实录
师:请看我在黑板上写一个名字——(板书:萧红)。你们说这个人与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萧红是《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的作者。
师:你能不能换一种说法,但意思一样。
生:《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
师:老师有个习惯,当看到一篇好文章的时候,就会去关注这篇文章是谁写的。《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名字。
师:请再看我写——(板书:《呼兰河传》),这是一本书,所以蒋老师加了书名号,这本书与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是《呼兰河传》这本书里的一个片段。
生:《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这本书。
师:蒋老师要写的第三个词是——(板书:回忆)。你们能说说“回忆”的意思吗?
生:“回忆”就是一个人想起以前的事。
师:那么,你觉得这个词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萧红在《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里回忆自己以前的生活。
师:是啊,呼兰河,很好听的一个名字,那是东北的一个小县城,那是萧红长大的地方。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了她小时候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
师:在《祖父的园子》这个“片段”里都回忆了什么呢?先读读这篇课文。(生自由朗读)
师:刚才蒋老师和你们一起读这篇课文,我刚刚读完。有的同学早就读完了,请举手示意一下(有七八个学生举手),蒋老师不是要表扬你们,而是想提醒你们,你们读得偏快了,这样快地读书,你没时间停下来想,停下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但是,也有的同学还有三段没读完呢。有吗?(有五六个人举手)蒋老师要提醒你们,你们读得太慢了。(众笑)你们以后啊,上课前应该把课文读读熟。
师:下面,没读完课文的继续把课文读完,已经读完的,自己再选择其中几段读一读。(生读书)
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萧红都想起了什么?
生:她想起了在园子里和祖父一起拔草。(师生板书“拔草”)
师:在园子里,“我”和祖父一起还做了哪些事?
生:“我”和祖父在院子里栽花。(板书“栽花”)
生:“我”还和祖父一起铲地。(板书“铲地”)
生:他们还一起浇菜。(板书“浇菜”)
师:是啊,萧红想起了自己在园子里和祖父一起栽花、拔草、铲地、浇菜。除了这些做过的事,萧红还想起了她在园子里看到的许多事物,她看到了什么?
生:她在园子里看到了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四个词,八个字,大家一起跟我写一遍,写完后,你就发现这八个字之间有个共同点。
(学生书空)
师:除了这些小动物,园子里还有许多瓜果蔬菜呢,你发现了吗?
生:有倭瓜、黄瓜、玉米。
师:倭瓜你们一定看到过。
生:我们没有。
师:南瓜看到过吗?
生:看到过。
师:倭瓜就是南瓜啊。
生:啊?(笑)
师:来,我们再一起来整理一下。(师板书)作者萧红都想起了什么?她想起了园子里的祖父,她想起了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她想起了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她想起了和祖父一起在园子里栽花、拔草、铲地、浇菜。
人:祖父
物: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倭瓜黄瓜玉米
事:栽花拔草铲地浇莱
二
师:这篇文章,你说容易也容易,说难懂也难懂。萧红究竟想起了什么?请你默读课文,你会发现这里有一段话写得很特别。这个特别的句子,不是比喻句,比喻句我们读得多了,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我们也读得不少,这个句子,特别在哪里呢?你刚读的时候,甚至都觉得它很啰唆。你找到的话,请你画下来。(生读、画)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是啊,这一段话,很特别,如果你掌握它的特点了,读几遍,就可以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读、试背。老师隐藏一句,学生背一句,学生挑战欲望很强,气氛很热烈。最后老师指着空白的屏幕请大家一起“读”,学生“读”得不亦乐乎。)
师: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快把这段话大致背下来呢?
生:里面的句子是反复的,比较好记。
师:是啊,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生接)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生接)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儿——(生接)就飞到哪儿。
师:我们试着再读快一点。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
师:反过来,你们带着我读,好吗?(师生换读)
师: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这段内容有些“重复”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都很自由,很开心。
生:我觉得一切都是无忧无虑的,想到哪儿就到哪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生:我觉得院子里的动物、植物生命力很旺盛。
师:是啊,这就是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这一段话,我们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由、快乐、温暖。其实,在这篇课文里还有一段反复结构的话,你们找找。(生默读,寻找。)
生:我找到的是这一句——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师:再往后看,还有——
生: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师:再往后看,还有——
生: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
师:是呀,这也是一段反复结构的话,我们再来反复读一读。
师:祖父戴草帽——(生接)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生接)我也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也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也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也浇菜。
师:咱们节奏快一点读。祖父戴草帽——(生接)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生接)我也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也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也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也浇菜。
师:注意,特别的写法往往是因为有特别的心情。反复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心情?
生:自由。无忧无虑。快活。高兴。
师:是啊,对“我”来说,园子里的生活是那样快活、自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来读一读。
师:祖父栽花——(生接)我就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就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就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就浇菜,祖父劳动——(生接)我就劳动,祖父真劳动——(生接)(迟疑)我就真劳动。
师:“我”是在真劳动?(笑)
生:她不是在劳动,她就是在玩。
师:在玩,你们说得比较客气。
生:她就是在瞎胡闹,帮倒忙。
师:哦,她是瞎胡闹,请你读一读第4—14自然段,你从哪里看出她是在瞎胡闹呢?(生默读、寻找依据。)
师:找到这样的例子了吗?我们不一定按文章描写的顺序来说。谁来说第一个例子。
生:祖父在种小白菜的时候,她却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把菜种也踢飞了。
师:换谁都心疼啊。
生:她在铲地的时候,真的是乱勾一阵,所以把野草当谷穗留着,把谷穗当野草锄掉了。
师:好嘛,真是帮倒忙,狗尾巴草留着,谷穗没了。(笑)
生:她浇菜的时候根本不把水往地上浇,她把水往天空扬。
师:典型的“人工降雨”啊。(笑)这样的事你们干过吗?
生(部分):干过。
师:这么说,有同感了。
生(部分):没做过。
师:这样的事竟然没做过,真是可惜了。我建议你们去试试。(笑)
师:来,我们一起读一读,一起感受一下。
生:(读)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师:还有其他的例子吗?
生:她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
师:活脱脱新版的小猫钓鱼。(笑)
师:这么多“瞎闹”中,你认为闹得最厉害的是哪一次?
生:我认为最厉害的一次是把谷穗当野草锄掉了。因为,把谷穗除掉了,后面就没有收成了,祖父一定会很生气的。
师:如果你是祖父,你会有什么后续行动吗?
生:我回去后要揍她一顿,让她好好长长记性。(大笑)
生:我也认为这次闹得很厉害,因为把谷穗锄掉实在是太可惜了,浪费粮食。
师:是啊,这一点,祖父也看不下去了,因此课文中有了他们一段对话。
师:请默读一下他们的对话,我读一下他们的对话,你们来评价一下。(师读对话,故意把祖父的话读得比较严厉,把我的话读得充满羞愧的语气。)
师:怎么样?我读得还可以吧?
生:读得不好。
师:读得不好?我读得抑扬顿挫,怎么不好了?
生:你把“我”的话,读得太委屈了,“我”虽然把谷穗当野草割掉了,但是她仍然很理直气壮的。
生:祖父的话你也读得太凶了,这个祖父很慈祥的。
师:你从哪里看出祖父很慈祥?
生:祖父在说的时候是笑的,不是紧绷着脸的。
师:你们再看看,在这段对话里,“笑”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是啊,有三次,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又笑起来,祖父在和“我”说话的时候从头到尾一直在笑。你觉得祖父是怎样的祖父?
生:祖父很宽容。
生:这个祖父很和蔼。
生:我很喜欢这个祖父,他很有耐心,不会乱生气。
生:这个祖父和孩子一样和自己的孙女玩在一起。
三
师:这是一个慈祥、耐心、宽容、童心未泯的祖父。祖父很爱笑,关于笑,《呼兰河传》里还有一个片段,我读你听。
祖父的笑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
“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
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又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生听的过程中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
师:因为祖父的宽容、慈祥,所以,你觉得我的生活是——
生:非常快乐。
生: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生:自由自在。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我们刚开始读这篇课文,觉得萧红是在回忆园子里的人、事、物(指板书),读到现在,我们发现,萧红回忆这些人、事、物其实就是在回忆自己快乐、自由的童年。
师:但是蒋老师有一点不太明白,她自己心里的想法她当然清楚,但是园子里的瓜果、动物心情如何她怎么知道呢?难道她去问了它们?倭瓜,你快乐吗?我快乐。蜻蜓,你自由吗?我自由。(笑)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讨论,交流。)
生:我认为是这个园子里的植物,祖父都不管他们。
师:你的意思其他地方的植物都有人管?
生:因为祖父园子里的植物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你的意思其他园子里的植物想长却不能长?(笑)
生:我觉得就是萧红借写这些景物突出自己内心的快乐。
师:嗯,有点意思了,他认为这是“借景抒情”。
生:我觉得就是因为萧红自己很快乐,所以她觉得院子里的一切也很快乐。(掌声)
师:这位同学厉害,他说到了“通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通感”。你们有快乐的时候吧?(生答:有)是的,快乐的时候,看什么都顺眼,看什么都开心。你们有伤心的时候吧?(生答:有)伤心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看什么都愁眉苦脸。这就是“通感”。
师:同学们,你们能否猜测一下,童年生活这么快乐、自在、无拘无束的萧红,长大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生:我觉得她长大以后,人是很乐观的,生活是很快乐的,因为她的童年是在快乐中长大的,她的性格会很乐观。
生:我觉得她长大后,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很美满。
生:我觉得她长大后不开心。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大人压力都是很大的,工作很辛苦。(笑)
师:我们了解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萧红长大后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我讲你听。事实上,很少有人的生活像她这般坎坷多难。18岁的时候,祖父就去世了,20岁的时候,她为了反抗包办婚姻,离开了自己的家,流浪在外,她的生活从此陷入了困顿,起码的吃、住也经常没有着落。而且,她也并没有像大家所猜测的,拥有幸福安定的家,1940年,她跟着她的第三任丈夫到了香港,寂寞、苦闷,1941年,贫病交加的她,由于庸医的误诊,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31岁。当我们了解了她的生平经历之后,我们再去读《祖父的园子》,可能感受会有一点点不同。在《呼兰河传》的最后,有一段话,蜜蜂、蝴蝶、蜻蜓,倭瓜、黄瓜、玉米,还有祖父,再一次出现在萧红的笔下。我读给大家听:“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这些人、事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同学们,记在哪里了?
生:记在《呼兰河传》里。
师:同学们,记在哪里了?
生:记在了心里。
师:如果有机会,真的可以尝试去读读——《呼兰河传》。
第五篇:蒋军晶《月光曲》课堂实录
《月光曲》课堂实录
随感:
1、正如台湾教育家所说的:学生的起点已经是很高很高了。不是普通的学生所能答的。精彩来自学生。比如想像内心的话,学生写得不是一般得好了。
2、让学生读句子,设疑,体现了一个学习过程。
3、整节课前部分比重很大,最精彩的联想段没有攻破。
课前准备:板书课题,打开课件:深蓝色的背景,月光下的大海,左中贝多芬头像照片,播放钢琴曲《致爱丽丝》,师生静静地欣赏。
(一)听曲谈话走向人物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聊几句好吗?刚才有一首优美的曲子,你们听到过吗?
生:听到过。
师:那这首曲子的曲名知道吗?
生:月光曲。
师:月光曲,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这首曲子不是月光曲,但是我觉得他很聪明啊,他是想当然的认为是月光曲,因为今天我们学的就是月光曲嘛。有人知道吗?
生:献给爱丽斯。
师:对,我觉得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据我所知,是《致爱丽斯》,也就是献给爱丽斯的意思。那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你们知道吗?
生:贝多芬。
师:想当然啊,因为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贝多芬的《月光曲》,你们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讲一讲。
生:我知道贝多芬被称为乐圣。
师:因为贝多芬在音乐上有很大的成就,比方说我们古代有一位诗人,叫诗圣,是谁啊?
生:李白。
师:那叫诗仙,诗圣是——
生:杜甫。
师:还有哪些了解?
生:就是贝多芬学音乐并不自愿学的,而是他父亲逼着他学的。
师:其实贝多芬从小本来就很喜欢音乐,只是他的父亲要求他学得太——
生:刻苦。
师:太刻苦以至于有点残酷了。
生:我知道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其中有几首曲子流传至今,例如《命运》、《田园》等,经久不衰。
师:这位同学说话很严密,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但是他用音乐赢得了全世界人的心啊!
生:我知道他终年57岁,师:哦,你了解到这一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上网查的,和看书看的。
师:两条途径。利用上网查资料,挺便捷的。
生:我还知道贝多芬8岁登台演出。
师:说明他很有音乐天赋,8岁呀,不简单。
生:我还知道贝多芬到了晚年失聪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上网查的。
师:嗯,其实课后资料袋也写着呢,说明他生活坎坷。同学们,对于一个音乐艺术家来说,失去了听力几乎等于失去了一切,但是,有同学知道我想说什么吗?但是——
生:但是贝多芬用他自己顽强的毅力,不断的努力,赢得了更多的观众,逾越自己音乐上的最高峰。
师:说得多好啊,贝多芬之所以能成为音乐家不仅仅因为他有天赋,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他意志十分的坚强。我们初步了解了贝多芬,我们开始上课好吗?
生:好。
(二)以词串文,轻叩心扉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请坐。刚才我们已经了解贝多芬是一位非常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月曲,月光曲就是其中之一。月光曲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家已经预习了,对吧。
生:对。
师:我们先来听写一组词语,请大家准备好。(生准备)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来听写,有吗?好,那位女同学,在黑板上写字可以稍微把字写大一点。(一位女生到黑板前,其余学生写在本子上)
师: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个传说,请写下“传说”。
师:这个传说啊,讲的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第二个词语“谱写”。(师对着那位女生说:一笔一画工整有力。)
师:下面听写一组词语,注意几个词语的笔画,先听后写,“盲姑娘、蜡烛、琴键。”这组词语里面,盲,蜡,键,都是生字。
师:行,同学们抬起头来,和这位同学一起看,写得对吗?
生:对。
师:写的时候注意这个“蜡”字,很多同学误认为它跟“烛”一样是火字旁,其实是虫字旁,最初的意思是动植物的油。这个“键”她写对了,但我观察了一下,笔顺不是很正确,左中右结构。最后写“建之底”,明白吗?
生:明白。
师:最后一个词“清幽”。(学生写)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月光?
生1: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非常渺茫的那种感觉。
师非常善于联想。
生2:我认为清幽的月光是皎洁的月光,是宁静的,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师:给人感觉到是皎洁的月光。
生3:我觉得是特别轻柔,特别柔和,让人觉得舒服。
师:嗯,蒋老师课前还特地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这个“幽”字有3种解释,(出示解释)你们觉得“清幽”的“幽”应该取哪一种解释呢?
生:第2种。
师:第2种,清幽的月光让人感觉是沉静的安闲的。同学们,这个传说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来说一说,请大家先自己准备一下,说一说。(生小声试说)
师;没事儿,放出声音也没关系。(约2分钟后)
师:同学们,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1:贝多芬谱写月光曲被人们说成是一个传说,因为他谱写月光曲时,借着清幽的月光,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执着的感染,没有蜡烛的时候,月光是清幽的,这也是贝多芬当时的心情,所以他按动了琴键,让思绪跟着月光飞扬,所以创下了这首不朽的月曲
——月光曲。
师:说得真不错。他说的时候强调了月光曲形成的原因和当时创作的情境,谁愿意再说说,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讲一讲。
生2:当贝多芬在莱茵河散步时,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被盲姑娘热爱音乐的情感感动了,受到了感染,于是按动了琴键,创作了这首月光曲。
师:我们再来一起回顾故事内容。有一天傍晚,贝多芬走进了一间茅屋,贝多芬弹了一曲又一曲,这后一曲就是著名的——
师生:月光曲。
(三)一番“对话”聆听心声
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生默读,师巡视)
师:嗯,有的同学很自然地拿起了笔,把一些句子划了下来,我相信他有理由,他或许觉得这些句子所描写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师:同学们,咱们现在交流。哪段话所描绘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请你先读一读,谁先来读,好,请你读吧。
生:读“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
师:这个同学读得这段话就是兄妹俩的对话,被站在茅屋外的贝多芬听见了。咱们再往具体想,你认为贝多芬是听到了兄妹俩的哪句话时就开始心动了呢,先不要说,再读读。(生自由读对话)
生:我认为应该是这句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啊„„那有多好啊。”
师:同学们,请你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注意,要能打动贝多芬的心啊,读一读,来,读出声音来。(生读盲姑娘的话)
师:嗯。谁再来读一读?来打动贝多芬的心。
生1:朗读“贝多芬走进茅屋„„那该有多好啊。”
师:好的,他强调了“那该多好啊”,读出了盲姑娘内心的向往,我相信贝多芬听了心里会微微一动,谁再来读?
生2:(读)
师:同学们,他又强调了“贝多芬”,贝多芬从姑娘的口中听到了自己名字能不激动吗?我们一字一句要读到贝多芬的心里。来,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姑娘说,读——(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面听出言外之意,他从这句话里听出了什么?
生1:贝多芬从这句话听出了这个盲姑娘很渴望听到贝多芬的曲子。
师:是,贝多芬听出了他内心满心的渴望。他还听出了什么?
生2:他还听出了这位小姑娘她很喜欢音乐。
师:很喜欢音乐你听出来了!
生:贝多芬从这句话里感受到姑娘对音乐的追求。
师:追求,而不仅仅是喜欢,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我是从“要是能听到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该有多好啊,„„”感受到的。
师:我也感受到了,这是她内心梦寐以求的愿望。
生3:我是从“那该多好啊”这五个字当中感受到的,这表现出她内心的渴望,这是她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梦想。我还从课外知道贝多芬立志为穷苦人造福,贝多芬想到我能为贫穷的兄妹俩弹钢琴,也是幸福的。这一点就可以打动贝多芬,从盲姑娘对音乐的执着和渴望贝多芬为他们弹奏曲子。
师:我感觉到了,你真正是以贝多芬的身份,音乐家的身份来体会,富有同情心的贝多芬从这句话中还听出了什么呢?
生4:从这句话他还听出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
师:用另外一个词形容,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
生5:从这句话里还体会到盲姑娘之所以不能听贝多芬亲自弹的音乐是有苦衷的,她在特别压抑自己的情感。
师:她的苦衷是什么?
生:她的苦衷是家境贫寒,所以她没有能力亲自听贝多芬弹。
师:她用了一个词,什么词?
生:贫寒。
师:贫寒哪,你从哪些细节感受到盲姑娘家境贫寒?
生1:我从他们点的是微弱的烛光,烛光很微弱,住的是茅屋,而且钢琴是一架旧钢琴,说明他们的家境非常贫穷。
师:种种细节让你感觉到了!
生2:我体会到的是一个男的说“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两个“太”字让我感到了他家境贫穷。
师:两个“太”字让你感受到他家境的贫寒,生活的艰辛。
生3:还有我还从男的正在做皮鞋看到他家境贫寒。
师:是的,贝多芬听出了这个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依然热爱着生活,虽然家境贫寒但从没放弃过对艺术的向往和追求,他的心被触动了,我们一起带着这份理解,再读一读盲姑娘的这段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啊”起——(学生读)
师: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继续读妹妹的话——(学生接着读妹妹的话:哥哥,你别难过„„)
师:听到这里,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呢?
生1:我感觉贝多芬又听出了姑娘的善解人意,因为他想听贝多芬弹钢琴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但她后来又说随便说说,说明他想安慰哥哥,她不想让哥哥为她听不到贝多芬弹的钢琴而难过。
师:你也是善解人意的姑娘,明明是非常想听却说是随便说说,贝多芬听出了什么呢?
生2:贝多芬实际上听出了盲姑娘十分热爱音乐,盲姑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内心,真希望能听到贝多芬弹,但却说只是随便说说。随便说说并不是指真的是随便说说,盲姑娘一直在压抑她内心的情感。
师:你用“压抑”这个词,倒还不至于,但我跟你有同样的感觉是盲姑娘在努力掩饰自己的愿望,明明是梦寐以求的愿望,却说成随便说说。贝多芬听出了什么呢?
生3: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的难以割舍的一种情感,一方面是手足情深的哥哥,另一方面是自己热爱的音乐,但是盲姑娘特别善解人意,还是选择了哥哥,因为他们家境贫寒,不想再给她哥哥加重负担。
师:体会得真好。我们来读读这段话。我们来分角色读,体会一下他们的情感好不好。你们读妹妹的话,我读哥哥的话,不读提示语。(师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贝多芬就是从这里听出了,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而且非常懂事,我相信他被感动了,所以他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还有哪些句子所描述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呢?
生:我觉得贝多芬自己也说过他是为穷人服务的。而盲姑娘家非常贫穷,没办法听贝多芬的音乐,书上也说了“他们„„”这说明他们家非常穷,而贝多芬却没办法实践他自己的话,也就是他的音乐是为穷苦人服务的,我觉得他在这里不光感动于姑娘热爱音乐,而且也很痛心,他想满足他们的愿望。
师:你在用心体会一个音乐家的心情,去揣摩他的创作的心理。还有哪段话所描绘的情景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呢?
生:是这段话“他多纯熟啊,„„”
师:听了盲姑娘的这句话,贝多芬是怎么反应的,我们一起来读后面的这句话,读——(学生读“贝多芬没有回答„„)
(四)两番“对话”心灵互通
师:这是贝多芬和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想问为什么再弹一曲呢?
师:哦,我想贝多芬是被感动了,所以再来一曲。第一个问题。还有吗?
生2:我的问题是当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他为什么没有承认?
师:假如你是贝多芬,你会怎么说?
生:我会先弹一曲,然后再说。
师:所以你会有此一问,这是你的问题,第二个问题,还有吗?
生3:贝多芬是有名的音乐家,为什么还要称一个非常贫穷的姑娘为“您”?
师:是呀,我的认为是既出于礼貌,也是出于对盲姑娘的尊重。
生4:我还有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弹琴给她听?
师:就是,他为什么再弹一曲给她听?
生5:我的问题是,为什么盲姑娘一听就知道是贝多芬?
师:是呀,这是你的问题。同学们,我们一边交流一边思考,这些问题提得很好。我们现在思考:盲姑娘双目失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为什么他能猜到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生1:从她说“弹得多娴熟啊”、“多深情啊”,我感觉到她听得很认真,而且她对音乐的酷爱以及执着使他认为这是贝多芬的弹的曲子
师:他强调了盲姑娘在用心听,而且是个热爱音乐的姑娘,其他同学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2:因为盲姑娘热爱音乐,也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他能确定这个音乐确确实实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弹的。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当中出现了一个词“知音”,知音,上一篇课文《伯牙绝弦》是一篇传说,对吗?
生:对。
师:这个传说里面写到钟子期是于伯牙的知音,因为他十分喜欢听于伯牙弹琴,而且能从他的琴声
里面听出高山听出流水。那这里能够从哪里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吗?
生1:因为盲姑娘一听他弹的曲子就能猜出他是贝多芬,因为喜欢他平时经常听,所以一听他弹曲子就知道是贝多芬在弹。
师:盲姑娘熟悉贝多芬的音乐,还有其他细节可以感受出他是贝多芬的知音呢?
生2:从开始盲姑娘弹琴弹的断断续续的,还在练习,可以看出她非常喜欢贝多芬的音乐,一听到弹的曲子就猜出是贝多芬,所以她是贝多芬的知音。
师:你联系上文谈了自己的理解。
生3:我是从盲姑娘第一次听贝多芬弹,而且只听了一遍,就理解出来贝多芬弹得么多娴熟,多么深情,所以是他的知音。
师:这是你的理解。
生4:我觉得盲姑娘只听贝多芬弹了一遍,就能达到贝多芬弹的曲子那种境界,所以我觉得盲姑娘是非常能够理解贝多芬,所以是他的知音。
师:所以说盲姑娘既热爱贝多芬的音乐也懂得贝多芬的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难怪盲姑娘会猜到是贝多芬为她弹奏的,也难怪此时此刻她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请同学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读出盲姑娘内心的那一份激动。(学生自由读)
师:自己读,谁来读一读?(一生读:“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
师:我能听出盲姑娘内心十分激动,谁再读一读?(第2位学生读)
师:我能感受到她内心万分的激动。咱们为了更深地理解这句话,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为什么听一首曲子能这么激动呢?
生:我觉得因为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就是能听一听贝多芬弹奏,她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所以她非常激动。
师:一个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突然实现了,她会怎么说这句话呢,请你再来读一读。(第3位学生读)
师:她这么激动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而且我觉得她也十分的难以置信,贝多芬是非常著名的音乐家,这样的大音乐家会为她这么贫穷的姑娘弹一首曲子,她不敢相信,所以她很激动。
师:你从这句话里的哪里看出她不敢相信,难以置信啊?
生:我从这句话里的两个“您”看出来的。
师:第一个您表示猜测,可以读得声音稍微拉长一些,请你再读一读这句话——(第4位学生读)
师:是的,同学们,知音难求啊,贝多芬没有想到在一间茅屋里面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我相信他和盲姑娘一样内心十分的激动。所以他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于伯牙摔琴谢知音,我相信贝多芬再弹一曲为的也是知音啊。对吗,刚才有个同学还提了个问题,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我相信各个有各人的理由,谁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1:我觉得贝多芬可能觉得盲姑娘已经猜出他是贝多芬,没有回答就是默认了。
师:贝多芬默认了,这是你的理解。
生2:我觉得贝多芬不回答,是因为他知道盲姑娘是自己她的知音,不想在他面前明白的说他自己是贝多芬。
师:我想起两句话,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有灵犀一点通,打通两个人心灵的就是这,这——
生:这一句
师:音乐。对吗?还有其他的理解吗?
生3:和我们上回学于伯牙和子期一样,在这里盲姑娘知道贝多芬,我感觉他们之间是互通的,所以我感觉他们心有灵犀。
师:联系上文再次证明了音乐可以打通两个人的心。
生4:我觉得贝多芬已经知道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了,他们已经心心相印了,所以没有必要他非得点明出来他就是贝多芬,只要让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多么好听就可以了。
师:是的,音乐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一位同学。
生5:我的理解是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并不想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只想用自己的音乐来表达对盲姑娘回答,这是他感谢盲姑娘的一种行为。(场内老师们鼓掌。)
师:老师们的掌声说明你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家,你具备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潜质。
(五)释放心情,曲终意犹
师:好,同学们,贝多芬这时候决定再弹奏一曲,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身旁的兄妹俩,有所触动,他想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这时候心里究竟再想什么呢,请再次拿出作业纸,联系上文展开联想,把贝多芬内心的想法写下来。(学生写,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吧,他心里再想什么呢?
生1:他心想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多么痴迷音乐的姑娘,多么深的手足情,让我满足这个姑娘的愿望吧,让我谢谢这个知音吧,让我为他们献上一曲吧。(场内老师们鼓掌)
师:三个“多么”,一个排比,说明此时贝多芬百感交集,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2:贝多芬心想知音难觅,能听懂音乐的人多如牛毛,可是能听懂我的心的又有几人。虽然我没有力量能让她的眼睛重见光明,但是,我能用音乐把她的心中照亮。这是一首为知音弹的曲子,这时我最幸福。(全场热烈鼓掌)
师:是啊,同学们,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什么比找到知音更感幸福的呢?还有什么比弹上一曲感谢知音更感幸福的呢?他心里再想什么呢?
生3:他会想兄妹俩如此的热爱音乐,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为他们去创造音乐,圆他们的梦想,真正的音乐会要让他们听到,这是我为知音开的音乐会。
师:是的,很多同学强调了,贝多芬立下誓言一生一世要为贫苦人民作曲,为知音作曲,他心里想了很多很多。贝多芬自己也说过,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出示这句贝多芬名言)
师: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己的情感,同学们,听——(播放音乐,师配读: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涌过来)继续听——
师:同学们,这就是月光曲的片断,贝多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围绕这段话,再次走进贝多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