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晶 我的成长之路

时间:2019-05-13 15:3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蒋军晶 我的成长之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蒋军晶 我的成长之路》。

第一篇:蒋军晶 我的成长之路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现在有些诚惶诚恐。为什么呢?套用时下比较红火的相声演员郭德刚的自我介绍来说,我是一个非著名小学语文教师,非著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没有什么耀眼的荣誉,也没有什么夺目的光环。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草根阶

层。

但凭我下面三点,我希望老师们能耐下心来听我讲40分钟。

1、今年,是我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第8年。我看了一些书,书上说,教师工作3-5年之后,就有职业倦迨感。教师的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精神疲惫,体力明显透支,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力;无成就感,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等等。但是我没有,相反,我心不旁鹬,在这份工作中感受到了幸福,得到了一种力量。用佛学的观点说,幸福来自于力量,爱读书的人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想当官的人觉得地位的力量很大,喜欢打扮的女性,在别人的回头率中感受到一种力量。我现在就在研究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做语文老师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力量。

2、我不但没有这种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而且我目前还把这种工作的幸福状态延伸到我的和别人的生活当中。我和几个年轻的朋友组织了一个民间教学研究工作室——五汉工作室(在现在这种男小学语文教师特稀缺的情况下,能找到这么5个人,还真挺不容易的)。上海宝山区的王天蓉老师曾经给我们的工作室写了一段话,我特别喜欢,我觉得

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物总以类聚,志同道合喜欢聚集在一起,这是一种天然的规律。我无意将此概括为一种普遍的高尚行为,诸如对语文教学的激情也罢,对教育工作的赤诚也罢,我想,我习惯将此形态概括为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群激情思想者的生活方式,并且,这种生活方式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教师职业范围。

3、我觉得我比较独立。各位老师,在现在这个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社会,要保持思考和观点的独立是一件非常

难的事。

任何“经典”的理论和实践,我都要犀利、精细的进行审查。不能那样轻而易举的享有主导的地位,占领我的头脑。我的头脑不能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因为我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觉得这是好事,因为一个一线的实践中的教师,“不只是听别人讲,也要自己静心思考;不只看书上的,也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做判断。”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应该就是不断寻找自己的过程,学习名师,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认清自己、帮助自己。某种意义上说,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独一无二的、最伟大的。因为你的地盘需要你做主,别人是帮不了你的。

各位老师,下面,我就为大家汇报一下我所工作的7年,我寻找自己的过程。

第一年

劣势和优势也只是在一线之间

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天欲其昌,亦必令其狂。

技术就是思想,技术大于思想!

1998年,我参加工作。工作第一年,我用4个字可以概括自己的状态:诚惶诚恐,小心翼翼。我本是一个木讷腼腆的人,不太善于与人交流,不太善于表达。不太善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我也没有足够的自信。看到领导会远远

地避开,叫一声校长好会紧张半天。

第一次走上讲台,我花了20分钟的时间就背完了我事先准备的所有讲话内容,没有任何的互动交流。后面20分钟时间我不知所措,最后不得不请我的搭班老师帮我解围。其实这样的尴尬我在实习的时候就已经经历和体验,那一次我要上一次实习汇报课,课题是《荷花》,语文老师都熟悉,王菘舟作过经典的演绎,许许多多漂亮的女教师用甜美的声音作过示范。而我,课只上到一半,当时听课的实习学校的校长就实在不能忍受我粗糙的设计,不标准的余普话、师生对话时迟钝僵化的反映,一脸不屑地拂袖而去。面对她远去的背影,我的自信心降到了冰点。

这接连的失败,让我反思我是否能成为合格的老师,后来,我读到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沈从文的传记,他当老师上的第一堂课,即使他有满腹经纶,但讲了10分钟后就再也讲不下去了。我的第一堂课,至少讲了20分钟,整整比他多了十分钟啊,在这样比较中,我才恢复一点点信心。

除了第一次上课,还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在考验我的信心与勇气。尤其是第一次开家长会,我终于实际体会到了“忐忑不安、如坐针毡”的意思。面对50多个年近40的家长,面对这些社会中坚力量,有的是行政干部,有的是公司经理,我不知道该讲什么?我不知道是该站着讲还是坐着讲?我不知道是该脱稿讲还是拿着稿子读?

各位老师,读师范的时候我是一个比较散漫的人,上课迟到,偶尔逃学。我对那些枯燥的教育学科没有丝毫的兴趣。上课时,我用书在课桌上垒一道很高的城墙,看各种杂书。双休日,我整日溜达在杭州的博物馆、美术馆、画廊、拍卖会场中,我时不时的溜进其他院校看那些独立电影、小电影。我很难为情地向大家披露,那时我一心想以后成为一个书画鉴定师,虽然我写不来字,但到现在我还坚持认为我理科接近弱智,但在艺术的直觉方面,还是很敏感的。这种散漫的随心所欲的生活,直接导致我工作之初无法应对课堂,无法独立工作。

1.所以我这里要解释我写的第一句话。“劣势和优势也只是在一线之间。”很多事物的两极似乎截然相反,似乎邀不可及。但实际上相互转化只在一瞬之间。例如“天才和疯子”,例如“福与祸”,例如“成功与失败”,例如“自信与自卑”……

同样,当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新教师,我有那么多不足,我决定超负荷地学习与工作,立志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学然后知不足,立志然后知不足,投入然后知不足,立志之后,我发现教书有这么大的胃口,教书需要我付出这么大的努力,教书要用去我这么多生命,要我作出这么多放弃。

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的课堂不能有所改观,那么学生会毫不犹豫地不喜欢我,家长会毫不客气地投诉我。即使我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因为我担受不起误人子弟的压力。另外,我还有一种考虑,我可以毫不隐蔽地说,我家境贫苦,我孤身一人前后左右毫无关联地生活在这个小城市中,如果自己不争气,那么我可能就会失去这个毫不容易得来的立身之地。尽管很多人或多或少地轻视教师这个行业,赚钱不多,规矩不少,前景不好,日夜操劳。但我在想,以我的能力能每月领到这一点固定的工资就相当不错了,这一点我很知足,很惜福。

但是,我现在发现很多能说会道的年轻人(尽管我也很年轻:)读书很好很聪明很有悟性的年轻老师,因为自身的出色,在工作态度上左顾右盼,丢不掉又不甘心。或者因为太聪明只想一鸣惊人,不想十年寒窗;只想一掷千斤,不想针头线脑;只想一帆风顺,不想披荆斩棘;只想出人头地,不想埋头苦干;只想高歌猛进,不想小心谨慎。于是,优势也就变成了劣势。

决定努力学习之后,我就开始付诸行动。

观摩录象,沉醉其中:开始我把学校尘封已久的录象带翻出来看,就在这些尘封的录象带中,我看到了一个70多岁的老人,把课堂变成一个如此富有吸引力的场,让学生心甘情愿身心愉悦地跟着老师朗读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个老人叫左友仁,那堂课,叫《航天飞机》。正因为这堂《航天飞机》,让我知道课堂教学还是一门艺术,而且创造艺术的老师,并非一定要声音好听,模样漂亮。就在这些尘封的录象带中,我看到了李吉林老师,看到了她如何通过优美的叙述以及板书音乐等立体地演绎情境教学经典《桂林山水》。

就在这些尘封的录象带中,我看到并模仿了张光缨老师的作文课。在今天强调开放式写作、无指导自由抒写甚至后现代解构写作的今天,那堂即时创设情境,适时强调写法指导有序列有系统的写作教学,对今天而言弥足珍贵。研读实录,尝试模仿:在研读实录的过程中,我记住了支玉恒老师的清新流畅、摒弃僵化的语言文字训练的《第一场雪》(不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我记住了于永正老师把学生推倒前台自己隐身课堂之后的《新型玻璃》。我记住了杨明明老师在《惊弓之鸟》中那个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到底是哪个字害死了大雁。我记住了贾志敏,记住了靳家彦……那时候还没有王崧舟,还没有窦桂梅,还没有孙双金,还没有薛法根。通过研读这些实录,我掌握了一些微格技巧。

走进现场,似有所悟。(略)

2.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第二句话:“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解释)在通过各种观摩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技术。王崧舟老师在他的成长报告中向大家透露了他自己研究支玉恒老师上课招数的细节,我读给大家听听。引导孩子朗读文本,颂读文本,我提炼出十招:如,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先导后读,边导边读,先读后导,对比范读,先点拨后读,先读后点拨,情境颂读,反复引读。而且这些都是大雪无痕,大象无形,看不出来什么招。然后再往上还原,还原成一句话,还原成一个字。支玉恒先生的语文课就是一个字:读书的读。所以你一旦掌握了这把钥匙,你去解读支玉恒先生的课,很容易,你学支玉恒先生只学三招,学到了,你不得了。第一招就是提问,支玉恒先生的提问是中国第一人,不得了阿。第二招是朗读指导,极尽变化之能事。第三招就是点拨,要学提问,要学朗读指导,要学点拨。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面壁参禅啊。

3.说到这里,我再说第三句话:“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天欲其昌,亦必令其狂。”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是我在看《乔家大院》这本电视连续剧时孙茂才对乔致庸说的一句话,是啊,上天要你走向失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狂妄,让你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做别人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什么做天大的生意,什么“汇通天下”。但是,我现在想说,天欲其昌,亦必令其狂。现在有很多流行得几近有些泛滥的句子,例如“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人教版里有一篇文章,原先的题目是“瑞恩的井”,后来改为“梦想的力量”,我觉得改得特别好,是的,梦想本身就有力量,尽管梦想并不一定能实现。但是,梦想必定是高远的,不是势力化的,不是实际当下的,追寻梦想后,蓦然回头,你会发现,很多别人一直在追求的实际目标,自然地你已经实现了。当我看了这么多特级教师的课以后,我就梦想……什么时候,我也能站在那么高那么大的舞台上上课,什么时候我也能上出这么好的课,什么时候……人有时候真的是应该狂一点的。

上面是我工作第一年感受到的为人处事方面的一些通感,下面我讲讲在教学业务方面的收获:

4.很多高中老师说小学老师“有的是技术少的是思想”我把他理解成褒义而不是贬义。技术有时候就是思想的外化,有时候,技术甚至是大于思想的。

例如我们的教师职业道德,第一条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我觉得这是思想,是自上而下的。思想条例化是思想大

于一切的最集中的反映。

而美国的教师职业道德形成条款的却是一些实实在在的技术。当我们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些技术的时候,我们已经在接近、落实“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这一思想。

1、记住学生姓名;

2、注意思考以往学校对学生的评语,但不持有偏见;

3、对学生真诚相待,富于幽默感,力争公道;

4、要言而有信,不能对同一错误行为采取今天从严、明天从宽的态度;

5、不得使用不能实施的威胁性语言;

6、不得因少数学生的越轨而责备全班学生;

7、不得当众发火;

8、不得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学生丢脸;

9、注意听取学生的不同反映,但同时也应有自己的主见;

10、要对学生以礼相待;

11、不要与学生过分亲热或过分随便;

12、不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

13、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如有偏差,应敢于承认错误;

14、避免与学生公开争论,应个别交换意见;

15、要与学生广泛接触,互相交谈;

16、少提批评性意见;

17、避免过问或了解学生们的每个细节;

18、要保持精神饱满,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

19、要利用电话等手段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20、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注意与行政部门保持联系;

21、要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工作第一年,我最幸运的就是阴差阳错地找到了正确的学习路径。第一年,我没学什么高深的理论,在不断地在各种听课的过程当中揣摩各种上课的技术。

例如用怎样的语言节奏表述学习要求?怎样回应学生的回答?怎样激发学生的情感朗读?当学生的回答偏离主干方向太远,如何自然地引领学生回归?如何让课堂的态势层层递进。通过研读这些实录,研究导入,研究提问,研究范读,研究导读,研究讨论对话倾听训练结课拓展,研究很多微格。十年面壁突破壁。如果在座的老师能沉下心来研

究三年的技术,想不成功都困难。

第二年

少坐而论道,多躬身实践。

否定一种理论比建设一种理论要容易得多。

创新是一种可以锻炼的品质

课程比课堂重要得多,有魅力得多。

我工作的第二年也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兢兢业业,大胆创新。

本人前往余杭区西南边陲鸬鸟支教,担任鸬鸟一中初一初二语文教师。

请允许我描述一下当时心里真实的想法。第一:我实在想不通,70多个老师,为什么偏偏是我去支教,为什么?大家帮我想想为什么?第二,我的爸爸妈妈知道了,心里会怎么想,这儿子也太没本事了,工作了一年就被发配到“边疆”。我是一个农村孩子。这左领右舍议论起来,话是很难听的。请再允许我描述一下当时学校的情况,学校在山坡上,是一层泥砖房,墙上还留着大幅标语:农业学大寨。厕所是简陋的茅坑。想印试卷,必须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在蜡纸上

刻,在油墨版上一张一张推……

可是现在回忆起来,那一年却是我工作7年以来最幸福的教师生活。

那一年,我秉承了工作第一年的学习经验,先看了大量初中高中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教学专著。例如被誉为辽宁三杰之一的魏书生,例如民主教学的领军人物李镇西,还有学习方法领域曾经红极一时的张富,还有欧阳代娜、冯梦

龙等等。

各位老师,那一年,由于我是个支教老师,那里的领导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其次,农村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没有城里家长那样事无巨细,由于自身水平上的原因,对老师采取的也是信任依赖的态度。因此我开始模仿性地开始教

学实践:

例如:

初中一个班一周5节语文课,一般情况我带领学生精上2-3节,其余都是自学。

初中一个学期7-8个单元,我安排2个单元学生完全自学。

我不布置回家作业,每天的回家作业都让学生自选。

我不让学生做上面发下来的试卷,所有试题由我向学生征集,然后由我汇集印发。

我把自己的书借给学生看,或者由我直接读给他们听。有时,我还让他们看我收藏的艺术电影,听我喜欢的摇滚歌

曲。

我所有的作业都采取对话式批阅。

各位老师,在这一年当中,我和学生有着深厚的情感,很多到现在还有联系。在那一年里,我感受到了纯粹作为一个老师的快乐!在那一年,我深切地感受到,创新与改革,就是你敢不敢跨出这一步,捅破这层窗户纸的问题

各位老师,经过这一年,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1.我感受到的第一句话是:少坐而论道,多躬身实践。

作为老师,需要有“实践智慧”,我自己开始生造了这么一个词。后来我在一个教育博士的毕业论文里面也看到了这个词——“实践智慧”。什么是实践智慧,我的简单的理解:“实践智慧”就是将高位的教学理念转化成中位的教学设计,然后将中位的教学设计转化成低位的具体操作的智慧。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有这种实践智慧,理论、教学设计、课堂实践,三者缺一不可。(略,没整理好)

凡是把复杂的问题说得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者,皆不可信;凡把解决复杂的问题说得如同探囊取物,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

2.我感受到的第二句话是:否定一种理论比建设一种理论要容易得多。

各位老师,你们关注过《教师之友》关于那一代的讨论吗?

1、魏书生: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末路。

2、钱梦龙:方格之内的圆融。3、于漪:一个曾经的偶像。很多人对那一代提出了怀疑,只要这种怀疑是学理上的理性的怀疑。我个人是认同的。什么是理性的怀疑,就是这种怀疑要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要首先去发现它产生的原因以及它在那个时代产生的积极意义,并且你怀疑之后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但是,我发现很多人只享受否定、批判、破坏那一刻的快感,他们从来没有真正研究过他们的批判对象,他们的批判对象可能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摸索论证才初成体系,而他们只用了几分钟就轻而易举地“搞定”了,玩笑间樯撸灰飞烟灭。更可怕的是,否定、批判、破坏之后从来没有建设。例如我在初中教书的那一年,我所学习的魏书生、张富等人的一些观点已经受到质疑,但是我发现他们否定拒绝了了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否定了张富的问题教学法之后,他们自己的实践却更不科学更原始更无效。而我在那一年,不经意间我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我要实践他们的做法,然后在实践中去粗存精,慢慢完善,形成自己的体系。我想这是一种积极的姿态与做法,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很有帮助。

否定一种理论,还有一种更消极的原因,那就是归因于外部条件不对等,比方说归因于我们是农村我们生源差我们家长资源社区资源贫乏等等。我经常听到老师说的一句话是:“那堂特级教师的课确实不错,但那是学生好,你让他来我们山区来我们班上上看。”我的答案是那个特级教师来到山区上课真的不一定能把课上好,但可以肯定以他的一种思考方式和做事态度,他如果是这个山区的老师,他会基于现实作出很多努力作很多改革,最终,他在某一时刻某一区域内仍然会成就为一个名师。在那一年,我凭着年轻人的无知无畏作了大量的改革,我发现这些改革并没有我想象当中的压力那么大,这成就了我一种思考方式。到目前为止,我就觉得对于新的教育教学主张,自己没听到过的不明白的,我会努力去体味理解。你即使不认同,你也要知道它是怎么失足的,怎么片面并且膨胀的,你要挖掘它局部的合理性与光彩照人。例如后现代课程观,例如解构主义阅读观等等。

3.我感受到的第三句话是:创新是一种习惯和姿态。

我一直认为,创新只有到了顶尖层面,才是一种能力。而在常态下,创新只是受制于社会体制、文化背景等外部因素。我相信就目前的国人,不是不能创新,而是不敢创新不愿创新,因为现有的社会体制、文化背景使他没有养成创新的习惯和自然姿态。所以我觉得现在有的教育者企图从改变教学入手,企图从技术上提高创新能力(例如让学生看一个圆,让他想象这是什么,越多越好),是没有抓住要害的一种做法。一旦环境宽松了,创新会层出不穷,不需要

你培养。

我在山区中学这一年的创新正是因为环境宽松,因为对于那里的领导来说,我是个支教老师,我是一个客人,是城里来的老师,因此他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其次,农村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没有城里家长那样事无巨细,由于自身水平上的原因,对老师采取的也是信任依赖的态度。因此我开始模仿性地开始教学实践。感谢这一年,在实践中,我养成了一点创新的习惯和姿态。因此,回到城里之后,我的创新从没间断过,尽管这让我很痛苦。(从尝试学法指导——《少年聂耳》到尝试诗化教学——《鸬鹚》到尝试自主学习——《食物链饲养场》

到尝试块状教学——《惊弓之鸟》到尝试解构主义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到挑战说明文教学——《麋鹿》到

尝试不完满文本教学——《母爱》)

4.我想说的第四句话是课程比课堂重要得多,有魅力得多。

在初中的这一年,我实在没有在具体的课堂上投入太大的精力,我所有的精力和智慧都在设计整个学期的课程。但我感觉学生的进步特别大,跟我的感情特别好。

那时候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课程的层面去看待我们的课堂。简单地讲,就是不要一味追求一堂课的“完整性”(所谓听说读写的均衡安排、起承转合的课堂结构)。其实适当地让学生听40分钟、读40分钟、演40分钟……不是很正常的吗?不要让一堂课负载太多的任务。不追求一堂课的精益求精,我们应该用更多的精力来思考如何统筹安排一个学期的课程。我们的眼里除了具体而微的课时目标,更要有宏观的学期目标甚至年段目标学段目标。

我们每一个老师的终极目标是构建属于自己的课程:(本校本教材、网络社区的探索、社团的建立、“迷你型”的语

文综合性学习)

我曾经看到一则报道,看到获得美国基础教育最高教育勋章的是一个臃肿的胖胖的中年华裔妇女。我凭直觉可以断定她没法上出我们所界定的意义范围内的“好”的课,她的课肯定不是很精细很“预设”很歇斯底里的,她的贡献在于她为孩子构建了“课程”,她读书给孩子听,她带孩子们做研究,她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她开发了一系列的评价手段……所有这一切都是她系统规划的,而不是随机的毫无目的一时兴起的。

其实,在我们熟悉的人当中,很多人都在构建课程,但我们的目光总是聚焦在他们的课堂。我最崇敬王崧舟老师的是他作为校长对自己学校“新成功教育”体系的构建,让你叹为观止。

我最感动于窦桂梅老师的,是她PPT上和学生做游戏编作文集安排采访作家的那些图片,这让我联想到很多,还有李镇西,还有大鼻子教授李白坚等,还有苏霍姆林斯基,还有倡导无分数教育的……。我在初中这一年所做的一切

也让我感受到了构建课程的乐趣与魅力。

第三至五年

1.等待:一个无奈下的积极概念。

2000年,我回到临平一小。三年内无大事,上了一些校级公开课。在这三年里,我上了很多学校的研究课。但无论如何我怎么也冲不出学校。那时我想如果我能上一节片级公开课,那该有多好啊!如果我能认识一下区教研员,那该多好啊!那市教研员又长什么样啊?省教研员,在我脑海里根本没有形象概念。我一直在寻找机会,后来实在是觉得前途渺茫,于是又想另辟蹊径:(1)曾经想改行当写字老师。(2)曾经努力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有些突破。(3)曾经想当计算机老师。(4)曾经想当科学老师。曾经两次写信给一位当时我所崇拜的青年名教师写信。但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于是,我就静下心来看书,看书,不是为了考试而看书,不是为了设计教案而看书。那几年我买了近40000元,什么书都看。现在回过头来想等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等待是一次安全的积累,等待是大学,是研究院。这为我所谓的后面的发力埋下了一个伏笔。

2.能集中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种天赋

我工作的第3年到第5年是我最忙的3年,真的。我当班主任,每天有处理不完的事,写不完的总结与表格。我曾当2个班的语文老师,上不完的课,批不完的本子与试卷。我是个年轻人,要随时根据学校的安排参加(团员)志愿者服务,要参加演讲比赛,参加知识竞赛,辅导学生排演小品话剧。现在到了中层岗位,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课题论文做不完的事。你的时间与精力被割裂了,分解了,不知不觉流走了。不是说这些事情不重要,但你总觉得天天忙忙碌碌但自己迷失了茫然了。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能相对集中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来梳理出自己的一条学习和努力的主线,很可能意味着你走向成功,至少你会觉得很充实,很有力感。(举自己例子)

3.随时随地寻找“教你”的师傅。

4.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思考。

语文学科是积淀了太多历史经验的学科。

语文学科是负载教育教学任务最多的学科。

语文学科是教学流派、教学思潮最多的学科。

语文学科是专业化程度最高、然而又是最低的学科。

第六至七年

1.成功是成功之母。

2003年,于我,只对业务感兴趣的一个男教师。

在对前途极度渺茫之时,机会终于来了。因为得到师傅宋美琴老师的举荐,并获得学校同意,我工作5年之后,第一次冲出学校,参加片级公开课评比,即临平片“轻负高质”课评比,欣喜若狂。

从此,我踏上了一条漫长的折磨人的血光剑影的赛课之路,我按顺序罗列:我先后获得临平片第一届“轻负高质”课评比一等奖,余杭区第一届“轻负高质”课评比一等奖,杭州市第六届“教改之星”金奖第一名,浙江省第三届“教改之星”金奖第一名,杭州市第六届阅读教学评比第一名,浙江省首届课堂教学视频评比一等奖,全国首届课堂教学视频评比一等奖(浙江省唯一一等奖),浙江省首届“课改巡礼”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浙江省第六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比一等奖第一名。今年10月,我将成为20年来第9个代表浙江省的小学语文教师参加全国阅读教学评比。到目前为止,有选择地到北京、上海、广州、山东、江苏、杭州以及宁波、嘉兴、湖州、长兴、台州等地上课、讲座近百节次。

所有这一切,我都是在2年里完成的,我非常感谢区里的业务领导和学校对我的帮助,真的。但我也真诚地说,我相信学校领导听了也不会生气,以我所在学校的所处位置、地位及知名度,我能获得浙江省所有比赛的第一名,很大一个原因是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握住了每一次机会。试想,如果没有刚开始的临平片“轻负高质”课评比第一名,就没有后面的其中任何一个机会。

2.教学解读的重要性和误区

各位老师,按理说,我应该感谢这个时代衡量一堂课的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前衡量一堂课,更多的是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课堂的形式,所以很多老师挑课文是先看哪一篇课文适合唱一唱跳一跳画一画演一演。而现在很多关注点在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我以为这是个正确的方向,但现在有些过头了,出现了过度诠释的迹象(法国哲学家艾柯)

误区一:不回归文本整体的另类解读(以曹冲称象为例)

误区二:不还原历史背景的另类解读(《落花生》也是一篇容易引发争议的文章。)误区三:超视阈对接的另类解读。

这种“无中生有”式的“创造性阅读”普遍存在一种理论上的“超视域对接”。它“可以用保护自然动物的需要批判施耐庵的《武松打虎》,可以用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蒲松龄的《画皮》;可以用儒家的入世观念批判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以用道家的出世观念批判杜甫的《三吏》《三别》;可以用卡夫卡的现代主义批判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可以用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批判卡夫卡的现代主义……”你说《红楼梦》伟大,我从现代优生学的立场则说作者曹雪芹缺乏优生优育的常识,“宣扬什么近亲结婚”;你说鲁智深见义勇为,我从现代法制立场则说他是一个知法犯法凶手;你说《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个好父亲,我从现代教育方法出发说“父亲有些婆婆妈妈,这样对孩子关怀备至,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的能力”。这种“批判”是“泛立场”的,是任意的,是无中心的,是没有什么不可以批判的,是无止境的,因而也就是无意义、无价值的。

3.什么是技术主义和操作主义?(没完全整理好)

我前面已经讲了技术是中性的,它本身没有对与错。但是工作第5年起,我开始反思其实跟多的是帮我身边的老师反思:我们是不是走向技术主义和操作主义了? 一堂被大家所接受的欣赏的公开课有哪些要素的也就是有哪些审美点呢?一个叫干干的网友写了一篇文章《公开课的七种武器》,这7种武器分别是:定音锤——课前故事,火焰刀——课件,长生剑——朗读秀,多情环——电影剪辑,霸王枪——论辩,拳头——应变,无招之招。我觉得概括得有些隔靴搔痒,我觉得还没到点子上。我给自己积累的公开课技术遍了一个顺口溜(略)

在这里,个人向大家介绍我自己能比较熟练应用的四招。其实各位老师,我可以有些不太谦虚地跟大家说,我也是能上好公开课的。

第一招:精打细敲的课堂设计。

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起承转合、一唱三叹。

层层推进:《一夜的工作》从“审阅一份文件”到“审阅一夜文件”到“审阅一生文件”

提纲挈领的生发点:《三顾茅庐》 从哪里可以看出是谒见?为什么要谒见?

一唱三叹:《草船借剑》:鲁肃吃惊地问:“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第二招:层层递进的情感朗读。

是啊。在我眼里,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段话,而是一首饱含父爱的诗,轻你们各自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带着理解读(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一个数字比一个数字令人难以置信。再过两个小时,就是整整两天两夜啊!后面每一个短句我也很注意,因为这些句子写出了父亲解救儿子过程中的艰难。)

带着联想读(是因为他挖了很多地方,挖遍了角角落落。我想到这位父亲连续38小时不休不眠、不吃不喝,整个人快要虚脱了……这位父亲在搬一块大石头时,不小心被石头压伤了。许许多多得碎石把这位父亲得衣服和皮肤划破了。)

带着感悟读(我觉得最大的压力是别人都觉得这位父亲精神失常了,所以没有人上来帮助他,甚至没有人再来阻挡他……课文中说,这位父亲放下受伤的需要照顾的妻子,匆匆赶来救自己的儿子,他的心既牵挂自己的妻子,又担心自己的儿子,心力憔悴……其实这么多人劝他,他也知道情况很危险,万一,他们有什么以外,那么这个世界上就只剩他一个人了)

(来一点音乐,放一段电影,补充一段材料,总之要有几个学生掉泪。这时候你要注意观察,抓住一个不放,你要追问,老师发现你流泪了,你为什么而流泪。如果他说不出来)

第三招.幽默巧妙的课堂评价。

针对学习状态的敞开。(你是第一个举手的,冲着这一点,我就要大书特书的表扬你。)

二、针对学习方法的敞开。(这个词你有意把它念得这么轻,我知道,你是在表达作者的思念之情啊。)

三、针对学习质量的敞开。(那么长的一段话,你不但没念错一个地方,还读得这样通顺,这样字正腔圆,可见平时的基本功是相当扎实的。)

四、针对学习内容的敞开。(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也听到了作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你真的读懂了。)

五、针对思维方式的敞开。(你读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你的读,与张晓娴不同,与王健不同,你的读,思念中饱含着感激之情啊。)

六、针对情感体验的敞开。(你把自己放进去了,你已经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你不是在读文字呀,你是在替作者,不,你就是作者,你在向自己的母亲倾诉啊。)

第四招:出人意料的解读角度。

反问一:

但是,我们也可以反问自己:

在日常的教学中,你有可能象公开课那样这样精雕细刻一节课吗?你觉得在日常的教学中有可能有必要像公开课那样如此寻章摘句、细磨慢研、苦思冥想吗?你觉得在日常的教学中有可能有必要在导入奇、设问巧、挖掘深以及情感的激发等方面作这么大的投入吗(轻轻松松,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实实在在。)

反问二:

好,我再退一步讲,我们有精力有时间有智慧把日常的每一堂课都上得很精致,把某一个细节打造得精美绝伦。但是这种精美对于学生来说,就一定会接受会买帐吗?

反问三:

再退一步说,这种精致,学生接受,是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在这个世界上,是让学生在课堂里站立成一个大写的人。但是我们在以上这些方面投入过大是不是一种舍本逐木的操作主义与技术主义作法呢。因为真正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依赖于课程。

4.生活与工作是鸟之两翼(略)

表现自我,适时妥协(略)

第八年

惟专长是不倒的依托

能客观地分析自我是一种胆量和智慧

建设性对抗是一种品格

战略性积累与战术性积累(儿童文学阅读推广的重要性)

我能为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什么?(班级读书会的实践探索)

第二篇:蒋军晶《月光曲》课堂实录

《月光曲》课堂实录

随感:

1、正如台湾教育家所说的:学生的起点已经是很高很高了。不是普通的学生所能答的。精彩来自学生。比如想像内心的话,学生写得不是一般得好了。

2、让学生读句子,设疑,体现了一个学习过程。

3、整节课前部分比重很大,最精彩的联想段没有攻破。

课前准备:板书课题,打开课件:深蓝色的背景,月光下的大海,左中贝多芬头像照片,播放钢琴曲《致爱丽丝》,师生静静地欣赏。

(一)听曲谈话走向人物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聊几句好吗?刚才有一首优美的曲子,你们听到过吗?

生:听到过。

师:那这首曲子的曲名知道吗?

生:月光曲。

师:月光曲,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这首曲子不是月光曲,但是我觉得他很聪明啊,他是想当然的认为是月光曲,因为今天我们学的就是月光曲嘛。有人知道吗?

生:献给爱丽斯。

师:对,我觉得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据我所知,是《致爱丽斯》,也就是献给爱丽斯的意思。那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你们知道吗?

生:贝多芬。

师:想当然啊,因为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贝多芬的《月光曲》,你们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讲一讲。

生:我知道贝多芬被称为乐圣。

师:因为贝多芬在音乐上有很大的成就,比方说我们古代有一位诗人,叫诗圣,是谁啊?

生:李白。

师:那叫诗仙,诗圣是——

生:杜甫。

师:还有哪些了解?

生:就是贝多芬学音乐并不自愿学的,而是他父亲逼着他学的。

师:其实贝多芬从小本来就很喜欢音乐,只是他的父亲要求他学得太——

生:刻苦。

师:太刻苦以至于有点残酷了。

生:我知道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其中有几首曲子流传至今,例如《命运》、《田园》等,经久不衰。

师:这位同学说话很严密,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但是他用音乐赢得了全世界人的心啊!

生:我知道他终年57岁,师:哦,你了解到这一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上网查的,和看书看的。

师:两条途径。利用上网查资料,挺便捷的。

生:我还知道贝多芬8岁登台演出。

师:说明他很有音乐天赋,8岁呀,不简单。

生:我还知道贝多芬到了晚年失聪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上网查的。

师:嗯,其实课后资料袋也写着呢,说明他生活坎坷。同学们,对于一个音乐艺术家来说,失去了听力几乎等于失去了一切,但是,有同学知道我想说什么吗?但是——

生:但是贝多芬用他自己顽强的毅力,不断的努力,赢得了更多的观众,逾越自己音乐上的最高峰。

师:说得多好啊,贝多芬之所以能成为音乐家不仅仅因为他有天赋,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他意志十分的坚强。我们初步了解了贝多芬,我们开始上课好吗?

生:好。

(二)以词串文,轻叩心扉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请坐。刚才我们已经了解贝多芬是一位非常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月曲,月光曲就是其中之一。月光曲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家已经预习了,对吧。

生:对。

师:我们先来听写一组词语,请大家准备好。(生准备)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来听写,有吗?好,那位女同学,在黑板上写字可以稍微把字写大一点。(一位女生到黑板前,其余学生写在本子上)

师: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个传说,请写下“传说”。

师:这个传说啊,讲的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第二个词语“谱写”。(师对着那位女生说:一笔一画工整有力。)

师:下面听写一组词语,注意几个词语的笔画,先听后写,“盲姑娘、蜡烛、琴键。”这组词语里面,盲,蜡,键,都是生字。

师:行,同学们抬起头来,和这位同学一起看,写得对吗?

生:对。

师:写的时候注意这个“蜡”字,很多同学误认为它跟“烛”一样是火字旁,其实是虫字旁,最初的意思是动植物的油。这个“键”她写对了,但我观察了一下,笔顺不是很正确,左中右结构。最后写“建之底”,明白吗?

生:明白。

师:最后一个词“清幽”。(学生写)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月光?

生1: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非常渺茫的那种感觉。

师非常善于联想。

生2:我认为清幽的月光是皎洁的月光,是宁静的,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师:给人感觉到是皎洁的月光。

生3:我觉得是特别轻柔,特别柔和,让人觉得舒服。

师:嗯,蒋老师课前还特地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这个“幽”字有3种解释,(出示解释)你们觉得“清幽”的“幽”应该取哪一种解释呢?

生:第2种。

师:第2种,清幽的月光让人感觉是沉静的安闲的。同学们,这个传说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来说一说,请大家先自己准备一下,说一说。(生小声试说)

师;没事儿,放出声音也没关系。(约2分钟后)

师:同学们,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1:贝多芬谱写月光曲被人们说成是一个传说,因为他谱写月光曲时,借着清幽的月光,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执着的感染,没有蜡烛的时候,月光是清幽的,这也是贝多芬当时的心情,所以他按动了琴键,让思绪跟着月光飞扬,所以创下了这首不朽的月曲

——月光曲。

师:说得真不错。他说的时候强调了月光曲形成的原因和当时创作的情境,谁愿意再说说,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讲一讲。

生2:当贝多芬在莱茵河散步时,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被盲姑娘热爱音乐的情感感动了,受到了感染,于是按动了琴键,创作了这首月光曲。

师:我们再来一起回顾故事内容。有一天傍晚,贝多芬走进了一间茅屋,贝多芬弹了一曲又一曲,这后一曲就是著名的——

师生:月光曲。

(三)一番“对话”聆听心声

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生默读,师巡视)

师:嗯,有的同学很自然地拿起了笔,把一些句子划了下来,我相信他有理由,他或许觉得这些句子所描写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师:同学们,咱们现在交流。哪段话所描绘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请你先读一读,谁先来读,好,请你读吧。

生:读“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

师:这个同学读得这段话就是兄妹俩的对话,被站在茅屋外的贝多芬听见了。咱们再往具体想,你认为贝多芬是听到了兄妹俩的哪句话时就开始心动了呢,先不要说,再读读。(生自由读对话)

生:我认为应该是这句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啊„„那有多好啊。”

师:同学们,请你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注意,要能打动贝多芬的心啊,读一读,来,读出声音来。(生读盲姑娘的话)

师:嗯。谁再来读一读?来打动贝多芬的心。

生1:朗读“贝多芬走进茅屋„„那该有多好啊。”

师:好的,他强调了“那该多好啊”,读出了盲姑娘内心的向往,我相信贝多芬听了心里会微微一动,谁再来读?

生2:(读)

师:同学们,他又强调了“贝多芬”,贝多芬从姑娘的口中听到了自己名字能不激动吗?我们一字一句要读到贝多芬的心里。来,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姑娘说,读——(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面听出言外之意,他从这句话里听出了什么?

生1:贝多芬从这句话听出了这个盲姑娘很渴望听到贝多芬的曲子。

师:是,贝多芬听出了他内心满心的渴望。他还听出了什么?

生2:他还听出了这位小姑娘她很喜欢音乐。

师:很喜欢音乐你听出来了!

生:贝多芬从这句话里感受到姑娘对音乐的追求。

师:追求,而不仅仅是喜欢,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我是从“要是能听到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该有多好啊,„„”感受到的。

师:我也感受到了,这是她内心梦寐以求的愿望。

生3:我是从“那该多好啊”这五个字当中感受到的,这表现出她内心的渴望,这是她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梦想。我还从课外知道贝多芬立志为穷苦人造福,贝多芬想到我能为贫穷的兄妹俩弹钢琴,也是幸福的。这一点就可以打动贝多芬,从盲姑娘对音乐的执着和渴望贝多芬为他们弹奏曲子。

师:我感觉到了,你真正是以贝多芬的身份,音乐家的身份来体会,富有同情心的贝多芬从这句话中还听出了什么呢?

生4:从这句话他还听出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

师:用另外一个词形容,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

生5:从这句话里还体会到盲姑娘之所以不能听贝多芬亲自弹的音乐是有苦衷的,她在特别压抑自己的情感。

师:她的苦衷是什么?

生:她的苦衷是家境贫寒,所以她没有能力亲自听贝多芬弹。

师:她用了一个词,什么词?

生:贫寒。

师:贫寒哪,你从哪些细节感受到盲姑娘家境贫寒?

生1:我从他们点的是微弱的烛光,烛光很微弱,住的是茅屋,而且钢琴是一架旧钢琴,说明他们的家境非常贫穷。

师:种种细节让你感觉到了!

生2:我体会到的是一个男的说“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两个“太”字让我感到了他家境贫穷。

师:两个“太”字让你感受到他家境的贫寒,生活的艰辛。

生3:还有我还从男的正在做皮鞋看到他家境贫寒。

师:是的,贝多芬听出了这个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依然热爱着生活,虽然家境贫寒但从没放弃过对艺术的向往和追求,他的心被触动了,我们一起带着这份理解,再读一读盲姑娘的这段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啊”起——(学生读)

师: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继续读妹妹的话——(学生接着读妹妹的话:哥哥,你别难过„„)

师:听到这里,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呢?

生1:我感觉贝多芬又听出了姑娘的善解人意,因为他想听贝多芬弹钢琴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但她后来又说随便说说,说明他想安慰哥哥,她不想让哥哥为她听不到贝多芬弹的钢琴而难过。

师:你也是善解人意的姑娘,明明是非常想听却说是随便说说,贝多芬听出了什么呢?

生2:贝多芬实际上听出了盲姑娘十分热爱音乐,盲姑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内心,真希望能听到贝多芬弹,但却说只是随便说说。随便说说并不是指真的是随便说说,盲姑娘一直在压抑她内心的情感。

师:你用“压抑”这个词,倒还不至于,但我跟你有同样的感觉是盲姑娘在努力掩饰自己的愿望,明明是梦寐以求的愿望,却说成随便说说。贝多芬听出了什么呢?

生3: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的难以割舍的一种情感,一方面是手足情深的哥哥,另一方面是自己热爱的音乐,但是盲姑娘特别善解人意,还是选择了哥哥,因为他们家境贫寒,不想再给她哥哥加重负担。

师:体会得真好。我们来读读这段话。我们来分角色读,体会一下他们的情感好不好。你们读妹妹的话,我读哥哥的话,不读提示语。(师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贝多芬就是从这里听出了,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而且非常懂事,我相信他被感动了,所以他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还有哪些句子所描述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呢?

生:我觉得贝多芬自己也说过他是为穷人服务的。而盲姑娘家非常贫穷,没办法听贝多芬的音乐,书上也说了“他们„„”这说明他们家非常穷,而贝多芬却没办法实践他自己的话,也就是他的音乐是为穷苦人服务的,我觉得他在这里不光感动于姑娘热爱音乐,而且也很痛心,他想满足他们的愿望。

师:你在用心体会一个音乐家的心情,去揣摩他的创作的心理。还有哪段话所描绘的情景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呢?

生:是这段话“他多纯熟啊,„„”

师:听了盲姑娘的这句话,贝多芬是怎么反应的,我们一起来读后面的这句话,读——(学生读“贝多芬没有回答„„)

(四)两番“对话”心灵互通

师:这是贝多芬和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想问为什么再弹一曲呢?

师:哦,我想贝多芬是被感动了,所以再来一曲。第一个问题。还有吗?

生2:我的问题是当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他为什么没有承认?

师:假如你是贝多芬,你会怎么说?

生:我会先弹一曲,然后再说。

师:所以你会有此一问,这是你的问题,第二个问题,还有吗?

生3:贝多芬是有名的音乐家,为什么还要称一个非常贫穷的姑娘为“您”?

师:是呀,我的认为是既出于礼貌,也是出于对盲姑娘的尊重。

生4:我还有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弹琴给她听?

师:就是,他为什么再弹一曲给她听?

生5:我的问题是,为什么盲姑娘一听就知道是贝多芬?

师:是呀,这是你的问题。同学们,我们一边交流一边思考,这些问题提得很好。我们现在思考:盲姑娘双目失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为什么他能猜到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生1:从她说“弹得多娴熟啊”、“多深情啊”,我感觉到她听得很认真,而且她对音乐的酷爱以及执着使他认为这是贝多芬的弹的曲子

师:他强调了盲姑娘在用心听,而且是个热爱音乐的姑娘,其他同学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2:因为盲姑娘热爱音乐,也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他能确定这个音乐确确实实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弹的。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当中出现了一个词“知音”,知音,上一篇课文《伯牙绝弦》是一篇传说,对吗?

生:对。

师:这个传说里面写到钟子期是于伯牙的知音,因为他十分喜欢听于伯牙弹琴,而且能从他的琴声

里面听出高山听出流水。那这里能够从哪里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吗?

生1:因为盲姑娘一听他弹的曲子就能猜出他是贝多芬,因为喜欢他平时经常听,所以一听他弹曲子就知道是贝多芬在弹。

师:盲姑娘熟悉贝多芬的音乐,还有其他细节可以感受出他是贝多芬的知音呢?

生2:从开始盲姑娘弹琴弹的断断续续的,还在练习,可以看出她非常喜欢贝多芬的音乐,一听到弹的曲子就猜出是贝多芬,所以她是贝多芬的知音。

师:你联系上文谈了自己的理解。

生3:我是从盲姑娘第一次听贝多芬弹,而且只听了一遍,就理解出来贝多芬弹得么多娴熟,多么深情,所以是他的知音。

师:这是你的理解。

生4:我觉得盲姑娘只听贝多芬弹了一遍,就能达到贝多芬弹的曲子那种境界,所以我觉得盲姑娘是非常能够理解贝多芬,所以是他的知音。

师:所以说盲姑娘既热爱贝多芬的音乐也懂得贝多芬的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难怪盲姑娘会猜到是贝多芬为她弹奏的,也难怪此时此刻她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请同学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读出盲姑娘内心的那一份激动。(学生自由读)

师:自己读,谁来读一读?(一生读:“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

师:我能听出盲姑娘内心十分激动,谁再读一读?(第2位学生读)

师:我能感受到她内心万分的激动。咱们为了更深地理解这句话,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为什么听一首曲子能这么激动呢?

生:我觉得因为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就是能听一听贝多芬弹奏,她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所以她非常激动。

师:一个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突然实现了,她会怎么说这句话呢,请你再来读一读。(第3位学生读)

师:她这么激动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而且我觉得她也十分的难以置信,贝多芬是非常著名的音乐家,这样的大音乐家会为她这么贫穷的姑娘弹一首曲子,她不敢相信,所以她很激动。

师:你从这句话里的哪里看出她不敢相信,难以置信啊?

生:我从这句话里的两个“您”看出来的。

师:第一个您表示猜测,可以读得声音稍微拉长一些,请你再读一读这句话——(第4位学生读)

师:是的,同学们,知音难求啊,贝多芬没有想到在一间茅屋里面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我相信他和盲姑娘一样内心十分的激动。所以他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于伯牙摔琴谢知音,我相信贝多芬再弹一曲为的也是知音啊。对吗,刚才有个同学还提了个问题,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我相信各个有各人的理由,谁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1:我觉得贝多芬可能觉得盲姑娘已经猜出他是贝多芬,没有回答就是默认了。

师:贝多芬默认了,这是你的理解。

生2:我觉得贝多芬不回答,是因为他知道盲姑娘是自己她的知音,不想在他面前明白的说他自己是贝多芬。

师:我想起两句话,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有灵犀一点通,打通两个人心灵的就是这,这——

生:这一句

师:音乐。对吗?还有其他的理解吗?

生3:和我们上回学于伯牙和子期一样,在这里盲姑娘知道贝多芬,我感觉他们之间是互通的,所以我感觉他们心有灵犀。

师:联系上文再次证明了音乐可以打通两个人的心。

生4:我觉得贝多芬已经知道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了,他们已经心心相印了,所以没有必要他非得点明出来他就是贝多芬,只要让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多么好听就可以了。

师:是的,音乐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一位同学。

生5:我的理解是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并不想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只想用自己的音乐来表达对盲姑娘回答,这是他感谢盲姑娘的一种行为。(场内老师们鼓掌。)

师:老师们的掌声说明你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家,你具备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潜质。

(五)释放心情,曲终意犹

师:好,同学们,贝多芬这时候决定再弹奏一曲,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身旁的兄妹俩,有所触动,他想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这时候心里究竟再想什么呢,请再次拿出作业纸,联系上文展开联想,把贝多芬内心的想法写下来。(学生写,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吧,他心里再想什么呢?

生1:他心想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多么痴迷音乐的姑娘,多么深的手足情,让我满足这个姑娘的愿望吧,让我谢谢这个知音吧,让我为他们献上一曲吧。(场内老师们鼓掌)

师:三个“多么”,一个排比,说明此时贝多芬百感交集,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2:贝多芬心想知音难觅,能听懂音乐的人多如牛毛,可是能听懂我的心的又有几人。虽然我没有力量能让她的眼睛重见光明,但是,我能用音乐把她的心中照亮。这是一首为知音弹的曲子,这时我最幸福。(全场热烈鼓掌)

师:是啊,同学们,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什么比找到知音更感幸福的呢?还有什么比弹上一曲感谢知音更感幸福的呢?他心里再想什么呢?

生3:他会想兄妹俩如此的热爱音乐,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为他们去创造音乐,圆他们的梦想,真正的音乐会要让他们听到,这是我为知音开的音乐会。

师:是的,很多同学强调了,贝多芬立下誓言一生一世要为贫苦人民作曲,为知音作曲,他心里想了很多很多。贝多芬自己也说过,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出示这句贝多芬名言)

师: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己的情感,同学们,听——(播放音乐,师配读: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涌过来)继续听——

师:同学们,这就是月光曲的片断,贝多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围绕这段话,再次走进贝多芬。下课。

第三篇:名师印象(评蒋军晶)

名师印象:

语文教学路上的探索者

——蒋军晶老师印象

浙江外国语学院 汪潮

蒋军晶,任教于杭州市余杭区临平镇第一小学,他年轻、高挑、勤奋、聪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是一个探索者。

2006年,他参加了浙江省首届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他是学员,我是他的老师。2009年,他又参加了浙江省首届小学语文高端培训班,他是班长,我又是他的老师。

严格意义上说,他是一个“插班生”。个中原因,是他强烈地表达了想到培训班学习的愿望,而我作为这个班的班主任,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一个热爱、痴迷语文教学的老师。据我所知,他当时已经参加了省里市里大大小小的许多教学比赛,都获得了一等奖,可他学习的愿望还是如此强烈、如此迫切,着实感动了我!

培训期间,蒋军晶专心听课、用心思索,并热心和大家分享他的一些想法。他善于积极地“宣传”自己的教学观点,又保持足够的敏感吸取大家的意见。他对语文教学一些观点、做法的思考视角不是“仰视”,不是“俯视”,也不是“平视”,而是“斜视”。

曾记得,当很多人提倡语文课“以读代讲”、“以读代问”的时候,他却另辟蹊径,认为提问是最基本、最简便、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关键在于怎样“问”。

那么他在课堂上是怎么“问”的呢?我曾多次带他赴省内各地课堂教学展示,均获一致好评。通过观看他的课,我发现他在课堂上的提问有以下特点:

第一,问题强调“解释”,有适当难度。他提的问题往往是需要学生在梳理、分析、统整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解释”给出答案。这相对于那些可以直接能从文本中找到定点答案的问题就显得有难度了。例如,他在上《月光曲》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提纲挈领的主干问题:贝多芬在创作月光曲的时候心里究竟在想什么?整堂课,他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帮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透过贝多芬的所见所闻,揣摩贝多芬的所思所想,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遵循思路、潜心会文”的阅读过程。我一直以为,语文学习需要一定“难度”。很多语文老师的问题过于细碎,过于简单,总是问一些教材中的人、事、时、地、物的具体问题。在这种浅层、低层“问题”引领下的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

第二,问题引发“矛盾”,有认知冲突。蒋军晶凭着自己的胆量和热情上过一些“惊世骇俗”的课。例如他教《地震中的父与子》,就在课堂上问:如果那位父亲经过百般努力,并没有从废墟中救出自己的孩子,而且引起大爆炸,自己和其他孩子葬身其中,你还觉得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吗?暂且不讨论这个问题是否特别适用于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这个问题的取向。很显然,蒋军晶已经接受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英美“新批评”的一些文本解读理念,他希望和学生一起寻找文本中的矛盾与缝隙,从而发现文本的真正意义。他的这种努力在其它许多课中都有所体现,例如,他在教学《已死的母熊》时就问:大家都认为《已死的母熊》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不要杀生,但是,要知道,哪怕我们喝口水,也杀害了很多生命,因为水里面有许多微生物,难道我们连水也不喝了吗?又如,他上《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时问:作者写音乐之都维也纳,不写金色演奏大厅,不写那些天才音乐家,不写那些耳熟能详的乐曲,而是写鸟叫声,写花,写路,作者的选材是否有问题?这些问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出矛盾,引出争论,引出思考,„„所以很多老师觉得蒋军晶的课很有力度,很有阳刚之气。

第三,问题关注“当下”,有生活气息。经常听蒋军晶的课,就不难发现,他接受了“接受美学”的观点。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成熟的现代读者,除了从文本中读出作者意义、文本意义,还应该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观点。”所以他总是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联想现实的生活。

为了将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勾连起来,蒋军晶经常在课堂中问:你有没有遭遇过和文章里相同的情节?文章里的人物和你生活中的哪个熟悉的人接近?在你看来,文章哪些部分最贴近现实生活?这篇文章会让你重新思考自己那段类似的经历吗?等等。在这样的问题思考中,学生会觉得阅读是和“当下”,是和自己的现实生活有关系的,而不是割裂的、分离的。

第四,问题直面“表达”,有语文趣味。“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本质体现,理应推崇。但它不只是“玩味”、“香味”、“甜味”。蒋军晶认为语文课应该强化其学科特征,问题应该多涉及遣词造句、谋广篇布局、选材用材等表达方式上。例如,教学《桥》,他不是着力引导学生感受老支书高大的形象,而是引导学生感受小小说的表达特色——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他上《趵突泉》,在课堂上还原老舍修改文章的过程,感受老舍先生的写作特色。他的很多课,都是“习作倾向”的。他这样做就是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像作家一样去思考:若也提供给我相应的材料,假如让我写篇文章,我将如何从所读文章中有所借鉴、有所创新?如何行文?我能替作者改改文章吗?他的这种探索是颇有广度、深度和效度的。

蒋军晶是一位很善于学习的老师,省内省外,两岸四地,他总能从别人的课堂或讲话中发现亮点,并且很自然地为自己所用,融入到自己的研究体系里。因此,他的课已经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显现了自己的思想。随着他的课堂进步和学术发展,我对他的要求更高,期望值也更大。我对学生的学术问题向来严格有加,对蒋军晶更是如此。我希望他不仅在课堂教学上成熟,还希望他在语文课程建设上有所建树;我希望他不仅关注一篇课文的教学,还希望他关注整本书的阅读;我希望他不仅关注语文教学的“战术性积累”,还希望他关注语文教学的“战略性积累”。

这种期望还得追溯到和蒋军晶的初次见面。认识蒋军晶,是因为他参加了中华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他是编写者,我是主编。

那时他还是二十六、七岁的小伙子,邀请他来参加语文教材的编写,一是因为经常有人在我面前举荐他,二是因为他年轻,可以承担一些智慧含量低但体力要求高的工作。也确实如此,刚开始的时候,他就做一些例如“排选生字”这样的技术工作,可到后来,他也参与到选文、设计课后习题等核心工作中来。在编写过程中我发现,他虽然年轻,但成熟、沉稳,更重要的,他的阅读视野比较开阔,对语文教学已经有自己的思考。在一次又一次讨论选文的过程中,他提供了一些新鲜的关注点,他毫不掩饰对王宜振、林武宪、谢武彰、金子美铃、斯蒂文森、狄金森等人的儿童诗的喜欢;他极力建议教材中可以适当放一些孩子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例如曹文轩、黄蓓佳、沈石溪、米切尔·恩德、怀特、西顿、椋鸠十等。尽管当时他的这些想法不能完全实现,但是,他的这种阅读视野会是大有作为的。我一直鼓励着,也期待着!

果真如此,几年以后,蒋军晶已经成长为一个颇有影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他鼓励学生多读书,读整本书,探索班级读书会。他的班级读书会,既借鉴了西方及台湾地区的已有经验,又进行了本土化处理,颇有新意。他认为班级读书会的核心是师生在课堂上围绕整本书的讨论。在大约两节课的时间里,和学生讨论一本书,是让大多数语文老师想临阵退缩的巨大挑战。因为一本书篇幅那么长,人物那么多,结构那么复杂,意蕴那么丰富,这就意味着老师和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讨论技巧。更为重要的是,班级读书会的“讨论”究竟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呢?尽管蒋军晶把围绕整本书的讨论称为“聊书”,强调它的坦率、自然、轻松的一面。但据我观察,他的目标还是非常明确的。他自己期望通过“讨论”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他期望通过“讨论”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阅读策略(我们的许多语文课侧重教知识点以及挖掘人文内涵),他期望通过“讨论”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建立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

如果你听过蒋军晶的班级读书会,你能感受到他的努力的成果,尽管有些探索还不是很成熟。但是,班级读书会在课堂里的最终成熟,儿童文学阅读最终的推广,还得依靠像蒋军晶这样始终奋战在教学一线的积极探索者。我相信,他在班级读书会方面的探索是有意义的,也是卓有成效的。

蒋军晶是一个探索者,是一个虔诚、智慧、执着、有效的探索者。从他的这本专著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一个小学语文青年名师实践的智慧、反思的勇气和探索的精神。探索无止境。我想说: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还要环顾四方。对蒋军晶的探索,我还是支持着,期待着!

(汪潮:浙江外国语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主任、教授,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家。教育部审定中华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教育部审定高校本科教材《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主编。)

第四篇:蒋军晶《月光曲》教学实录

蒋军晶老师《月光曲》教学实录

蒋军晶老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刚才我们已经了解,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之一。这首曲子是怎样铺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对吧? 生:对。

师:我们先来听写一组词语,请大家准备好。生准备。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来听写?„„有吗?„„好,那位女同学。女生走向黑板前。

师边递粉笔边说:在黑板上写,可以把字稍微写得大一些。月光曲这篇课文,少一个传说,请写下“传说”;这个传说,讲的就是月光曲这个曲子是怎样写成的,第二个词语:谱写;(点评黑板上写的字)一笔一划工整有力。

下面听写一组词语,注意其中的几个生字。先听后写:盲姑娘、蜡烛、琴键 生写词语。

师:这一组词语里面:盲、蜡、键,都是生字。

师:行。同学们抬起头来,和这位同学一起看,写对了吗? 生:写对了。

师:尤其是这个“蜡”字,很多同学误认为它跟“烛”字是同一个偏旁:火字旁。其实它是„„ 师、生:虫字旁。

师:它原来的意思呢,是动植物的油。这个“键”是写对了,但是我观察了一下,笔顺不是很规范。左中右结构,最后写“建之”,明白吗? 生:明白。

师:最后一个词:清幽。生写完后,师:请入座。同学们,你们觉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月光? 生1: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然后,非常渺茫的那种感觉。师:你非常善于联想。

生2:我认为清幽的月光应该是皎皎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宁静的,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师:给人感觉宁静的月光是皎洁的月光。

生3:我觉得清幽的月光应该是特别轻柔、柔和的,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的月光。

师:师老师课前还特地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这个“幽”字,有三种解释。你们觉得这个清幽的“幽”,应该选取哪一种意思呢? 生:第二种。师:第二种,清幽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沉静的,安闲的。同学们,这一个传说究竟讲了一个什么事儿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指黑板),说一说这个传说。请大家先自己准备一下。(课堂游走)说一说„„没事,放出声音也没关系!生准备。

师:嗯,同学们,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1:贝多芬谱写月光曲时,被人们称为是一个传说。因为他借着清幽的月光,因盲姑娘对音乐的执着所感染,没有蜡烛的时候,月光是清幽的,这也是贝多芬当时的心情。所以,他按起了琴键,让思绪随着月光飞扬,所以创下了这首不朽的乐曲——月光曲。

师:说得真不错,他说的时候强调了《月光曲》行成的原因和当时的情境。谁愿意再说说。把这个过程简单的讲一讲。

生:就是当贝多芬在莱茵河散步时,无意的听到了兄妹俩的谈话。而贝多芬被盲姑娘热爱音乐的那种感情所震撼了。于是他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就谱写了这首著名的《月光曲》。师:是吗? 生:是。

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同学们,有一天傍晚,贝多芬走进了莱茵河畔的一间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弹一曲,这后一曲就是著名的„„ 师生:《月光曲》。

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作《月光曲》这名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生默读课文。师:有的同学很自然地拿起了笔,把句子划了下来。我相信有他的理由。他或许觉得这些句子描写的情境,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交流:哪一段话所描述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请你先读一读。谁先来读? 生1读。

师:这个同学读的这段话就是兄妹俩的对话,站在毛屋外的贝多芬听见了。咱们再往深处想一想,贝多芬读到哪一句时,被打动了呢? 生2读句子。

师:同学们,请你们按照你们自己的理解,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注意:要能打动贝多芬的心呐!读一读!生读。

师:嗯,谁再来读一读?„„打动贝多芬的心。生3读。

师:好的。她后面强调了“那该有多好啊!”读出了盲姑娘心里的那种“向往”,我相信贝多芬听了,心里会微微一动。谁再来读? 生4读。

师:同学们,他又强调了贝多芬自己。贝多芬突然从一个陌生姑娘的口中,清晰地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能不心动吗?我们一字一句都要读进贝多芬的心啊!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姑娘说„„读。生齐读。

师:同学们,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面听出言外之意。贝多芬从这一句话里面,听出了什么呢?

生1:贝多芬从这句话,听出了这个盲姑娘很渴望听到贝多芬弹得曲子。师:是啊。贝多芬听出了她内心满心的渴望。生2:他还听出了这位小姑娘很喜欢音乐。师:很喜欢音乐,你听出来了。

生3:贝多芬从这句话里,感受到了那个姑娘对音乐的追求。师:“追求”,而不是仅仅是“喜欢”了。你从哪里感受到?

生3:我是从“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感受出来的。

师:通过朗读我也感受到了,这是他内心梦寐以求的愿望。

生4:我是从姑娘说的话中:“那该有多好啊!”这几个字感受到的。因为这是一个盲姑娘心中的渴望,是她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梦想。可是她却没有办法能真正听贝多芬弹一弹,因为在课下我知道了,贝多芬他的音乐只能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能做到这一点,我是多么幸福。从这一点就可以打动贝多芬的心,盲姑娘对音乐的这种执着和渴望就能打动贝多芬为她做一首曲子。

师:我感觉到了,你真正是以贝多芬的身份,是以音乐家的身份在体会啊!富有同情心的贝多芬从这一段话里面,还听出了什么呢? 生5:从这段话里,他还听出了这位姑娘非常痴迷音乐。师:你用另外一个词形容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生6:贝多芬还体会到,这位盲姑娘之所以不能亲自听贝多芬弹的音乐是有苦衷的。所以,我觉得这个盲姑娘是在特别的压抑自己的情感。师:她的苦衷的什么?

生6:她的苦衷的她的家境特别的贫寒,所以她没有能力去亲自听到贝多芬弹琴。师:这位同学用了一个词,什么词? 师生:贫寒。

师:我们读整个传说,你从哪些细节当中感受到了盲姑娘一家家境贫寒? 生1:我从他们点的的微弱的蜡烛,住的是茅屋,姑娘用的是一架旧钢琴感受到他们家的家境非常贫穷。师:种种细节让你感受到了。

生2:我从:那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 师:两个“太”字让你感受到家境的贫寒,生活的艰辛。生3:我从正在做皮鞋看出她的家境很贫寒

师:是的,贝多芬听到了。这个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是她依然热爱音乐;虽然她家境贫寒,但是她依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生齐读。

师合作读:“是啊!可是„„”继续读。生读。

师:听到这里,贝多芬又听到了什么呢? 生1:我感觉贝多芬听到了这个姑娘的善解人意。因为她一直有一个想听贝多芬弹琴的愿望,却对哥哥说是随便说说。师:你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姑娘。

生2:贝多芬听出了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盲姑娘一直在压抑自己的内心。她十分希望听到贝多芬亲自弹一弹这首曲子是怎样弹的,但还专门说她是随便说说,实际上这种随便说说并不是真的随便说说,而这是她压抑了自己内心的这种情感。

师:你用“压抑”这个词,我倒还不至于。但我跟你同样的感受是,盲姑娘在努力的掩饰自己的愿望。明明是梦寐以求的愿望,她却说是随便说说,贝多芬还听出了什么呢?

生3:我觉得贝多芬听出了盲姑娘难以抉择的情感。一个是自己手足情深的哥哥,而另一方面是自己的追求的音乐。盲姑娘特别的善解人意,她还是选择了她的哥哥,因为她家特别贫困,她不想再给哥哥造成负担,所以她就一直在掩饰自己。师:体会得真好,内心的感情非常复杂。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你读盲姑娘,我读哥哥。不读提示语了啊。师与生3合作读。

师:同学们,贝多芬就是从这一段对话中听出了,贝多芬不仅十分热爱音乐,而且她十分懂事。所以他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还有那些句子,打动了贝多芬的心呢?

生1:贝多芬自己也说过:他的音乐是为穷苦人服务的。而这个姑娘的家也是非常贫困的。(读描述贫穷的语句。)贝多芬不但听出姑娘热爱音乐,而且还有点痛心,没有实现他的音乐为穷苦人服务的愿望。师:你是在以一个音乐家的心来体会这个曲子创作的心理。还有那些话打动了贝多芬的心呢? 生2:„„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生齐读。

师:这是贝多芬和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读了这段话,你有问题吗? 生1: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贝多芬还要再为盲姑娘弹一曲? 师:这是你的问题,我们的第一个问题。

生2: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贝多芬没有承认自己的贝多芬? 师:你的意思是,如果当时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2:我会先承认我就是贝多芬,然后再说我再为你弹一曲。师:这是第二个问题。还有吗?

生3:我想问的问题是: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姑娘的问题? 师:跟那位女同学同样的问题。

生4:贝多芬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为什么他还要称一个非常贫困的姑娘为“您”?

师:是呀!我的理解就是:既是处于礼貌,也是处于对盲姑娘的尊重。生5:我还有一个问题是:贝多芬为什么还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 师:就是为什么还要再弹一曲? 生6:我的问题是,盲姑娘虽然看不见,为什么她一听就知道他是贝多芬?

师:这是你的问题,三个问题。我们边来交流边来思考这些问题。盲姑娘双目失明,为什么他能知道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生1:„„而且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使她知道弹琴的就是贝多芬。师:他强调了盲姑娘用心听,而且对音乐热爱,所以她知道弹琴的就是贝多芬。还有其他的理解吗?

生2:因为盲姑娘非常热爱贝多芬的音乐,也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她知道这首曲子确确实实就是贝多芬在弹。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里出现了一个词:知音,知音。上一篇课文《伯牙绝弦》也是一个传说,传说里说到,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因为他十分喜欢听俞伯牙弹琴,而且能从他的琴声里面听到高山,听出流水。那这里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呢?

生3:因为她平时就非常喜欢听贝多芬的曲子,所以她一听就知道。师:因为她熟悉贝多芬的音乐。

生4:因为前面写到盲姑娘弹的琴声是断断续续的,可以看出盲姑娘不但是喜欢贝多芬的音乐而且非常想弹贝多芬的音乐,从这里可以看出,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

师:你联系上文谈了自己的理解。

生5:我是从盲姑娘只听贝多芬弹了一遍就能听出来贝多芬谈得非常纯熟,也投入了非常多的感情,这里也说明了盲姑娘就是贝多芬的知音。师:这是你的理解。生6:我觉得盲姑娘是听贝多芬弹了一遍,就能弹出那种感情。她非常理解贝多芬,所以她是他的知音。

师:盲姑娘非常热爱贝多芬的音乐,也懂得贝多芬的音乐,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难怪盲姑娘会猜到是贝多芬为她弹奏的,也难怪此时此刻她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请同学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读出盲姑娘内心的那一份激动。„„放出声音读。生读。

师:自己读,谁来读一读? 生1读。

师:我能听出,盲姑娘内心十分激动。谁来读一读? 生2读。

师:我能感受她内心万分激动。为了读好这句话,咱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为什么只听了一首曲子,这么激动呢?

生1:我觉得因为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就是能„„她心中实现了这个梦想,所以她才回这么激动。

师:一个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突然实现了,她会怎样说这句话呢?请你再来读这句话呢?请你再来读一读。生1读。

师:她这么激动,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2:因为贝多芬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音乐家,他却为一个盲姑娘弹奏„„她感到难以置信,所以很激动。

师:你从这个句子里的哪个词感受到她的难以置信? 生2:我从两个“您”字感受到的。

师:第一个“您”表示猜测,你可以拖得长一点儿,来读一读这句话。生2读。

师:贝多芬在一间茅屋里遇见了自己的知音,我相信他一定和盲姑娘一样的,内心十分的激动。所以他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我相信贝多芬再弹一曲,为的也是——知音啊!对吗? 刚才有的同学还提了一个问题: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我相信个人有个人的理由,谁来回答? 生1:贝多芬默认了。

生2:我觉得贝多芬觉得盲姑娘是他的知音,他就不想再说自己就是贝多芬。师:我想起一句话,此时无声胜有声,让他们心有灵犀的就是这:“音乐”。生3:我记得上一课学的“俞伯牙所念钟子期比所致”。他们两个也是知音,所以没必要再说明了。

师:联系上文,再次证明了:音乐可以打通了两个人的心。

生4:我觉得盲姑娘已经知道了是贝多芬弹的了,他们已经心灵相通了。所以没必要再说自己就是贝多芬。师:最后一位了啊!

生5:我觉得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生命。所以他不想用其他的语言来表达,只是用音乐这种行为来表达自己对盲姑娘的感谢。师:老师们的掌声说明了,你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家。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质。师:好!同学们,贝多芬这时候决定为盲姑娘再弹奏一曲。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一层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屋内的兄妹俩,有所触动,他想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这时候在想什么呢?请再次拿出作业纸,联系上文,把贝多芬内心的想法写下来。生练笔。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吧!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1:他心想: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多么痴迷音乐的姑娘;多么深的手足情,让我再献上一曲吧,让我再谢谢自己的知音吧!

师:三个多么说明贝多芬此时此刻百感交集。他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呢? 生2:贝多芬心中想:知音难觅,能听懂音乐的人多如牛毛;可是能听懂我内心的又有几人?虽然我没有力量治知音的眼睛,让她重见光明,可是,我能用音乐把她的心照亮,这时,我最幸福!

师:是呀!同学们,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什么比找到知音更感幸福的呢?还有什么比为知音弹一首,更感幸福的呢?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3:我认为他会想:兄妹俩是如此地热爱音乐,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为他们而创作,圆他们的梦想。真正的音乐会,为知音开的音乐会。

师:是的!很多听写都已经强调了。贝多芬一生立志要为贫苦人作曲。他心里想了很多很多。

贝多芬自己也说过: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许多想法要释放出来。最终,他用《月光曲》,释放了自己,释放了自己的情感。同学们,听„„(月光曲伴奏,师朗读: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涌过来„„)继续听(只是音乐)。师:同学们,这就是《月光曲》的片段。贝多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贝多芬的内心。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

[对课堂中一个男生的回答印象特别深刻:作为一个音乐人,音乐就是他的生命。所以贝多芬选择用音乐作为语言来表达自己。我觉得,这句话同样非常适合于这堂课的老师,蒋军晶老师: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他每一个朴素、扎实的课例都表达着他自身,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

第五篇:蒋军晶老师儿童文学书单

蒋军晶老师儿童文学书单

1.[丹麦]安徒生《夜莺的故事》

2.[意大利]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

3.[英国]王尔德《巨人的花园》

4.[英国]路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

5.[英国]格雷厄姆《柳林风声》

6.[法国]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

7.[美国]怀特《夏洛的网》

8.[美国]乔治•塞尔登《时代广场的蟋蟀》

9.[中国]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10.[中国]郑渊洁《皮皮鲁传》

幻想小说

1.[德国]米切尔•恩德《毛毛——一个小女孩和时间窃贼不可思议的故事》

2.[德国]罗尔德•达尔《女巫》

3.[英国]达琳《哈利波特》

4.[英国]C•S•路易斯《纳尼亚传奇》

5.[英国]伊迪丝•内斯比特《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6.[德国]凯斯特纳《5月35日》

7.[德国]莫尔斯《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

8.[中国]吴承恩《西游记》

9.[中国]陈丹燕《我的妈妈是精灵》

10.[中国]彭懿《小荷花妖》

冒险小说

1.[美国]盖瑞•伯森《手斧男孩》

2.[美国]奥苔儿《蓝色的海豚岛》

3.[美国]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4.[英国]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5.[法国]儒勒•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6.[英国]斯蒂文森《金银岛》

7.[法国]蒂莫泰•德•丰拜勒《橡树上的逃亡》

8.[英国]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9.[美国]柯尼斯伯格《天使雕像》

蒋军晶老师(762108288)19:46:17

成长小说

1.[法国]戈西尼《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

2.[英国]伊迪丝•内斯比特《铁路边的孩子们》

3.[美国]贝芙莉•克莱瑞《亲爱的汉修先生》

4.[法国]让•克劳德•穆莱瓦《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

5.[美国]布思•塔金顿《男孩彭罗德的烦恼》

6.[美国]埃莉诺•埃斯特斯《一百条裙子》

7.[日本]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8.[中国]曹文轩《草房子》

9.[中国]黄蓓佳《我要做好孩子》

10.[中国]张乐平《三毛流浪记》

动物书

1.[加拿大]西顿《泉源狐的故事》

2.[日本]椋鸠十《大灶爷爷和雁》

3.[前苏联]比安基《戴脚环的大雁》

4.[法国]黎达《跳树能手——松鼠》

5.[法国]法布尔《昆虫记》

6.[奥地利]费利克斯.萨尔登《小鹿班比》

7.[英国作家]艾瑞克•莫布里•奈特《灵犬莱西》

8.[英国]安娜•塞维尔《黑骏马》

9.[中国]沈石溪《狼王梦》

10.[中国]姜戎《小狼小狼》

下载蒋军晶 我的成长之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蒋军晶 我的成长之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看蒋军晶老师课有感

    期初培训体会 2011—2012第二学期齐瑞军 开学初,学校组织了期初培训。我们观看了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的《祖父的园子》一课的视频录像。清晰的教学思路,新颖的教学方法,风趣的教......

    《流浪狗之歌》教学设计蒋军晶(范文)

    五年级借景抒情练习——《流浪狗之歌》绘本写作 杭州市天长小学蒋军晶 教学目标: 1.在为无字绘本配文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借景抒情,练习环境描写 2.在为无字绘本配文的过程......

    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蒋军晶《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 师:请看我在黑板上写一个名字——(板书:萧红)。你们说这个人与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萧红是《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的作者。......

    听蒋军晶群文阅读有感

    听群文阅读有感 2014年12月27日,蒋老师到我们学校进行群文阅读讲座,遗憾的是由于特殊原因没有能够亲自聆听蒋老师的讲座。但从语文教研活动中老师的学习心得中,我也学习到了很......

    马裤先生(教学设计)-蒋军晶(合集五篇)

    《马裤先生》教学设计 杭州市天长小学 蒋军晶 一、分享:看了《马裤先生》之后,你自己有哪些感受? 关键词:夸张、讽刺、没有公德、庸俗、自私 二、朗读、读写结合、讨论:老舍是......

    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蒋军晶《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师:请看我在黑板上写一个名字——(板书:萧红)。你们说这个人与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萧红是《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的作者。师......

    浙江余杭特级教师 蒋军晶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 作课: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特级教师 蒋军晶 整理:苗红霞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请看我在黑板上写一个名字—— 板书:萧红 师:你们说这个人与今天我......

    蒋军晶文成公主进藏课堂实录[合集5篇]

    文成公主进藏 课堂实录 蒋军晶 整理:张凤洁 一、释题 师:这个故事啊,你们已经读过,我呀已经工工整整的把课题抄在了黑板上,请你们读一遍,开始!(文成公主进藏) 师:你看多整齐!非常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