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蒋军晶老师课有感
期初培训体会
2011—2012第二学期齐瑞军
开学初,学校组织了期初培训。我们观看了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的《祖父的园子》一课的视频录像。清晰的教学思路,新颖的教学方法,风趣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步步深入文本,深入作者内心。老师们也像学生们一样被这别样的语文课堂深深吸引了。
蒋军晶老师执教《祖父的园子》一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个主问题: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作者萧红的心,让她创作出不朽名著《呼兰河传》?在深入阅读阶段,着重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中人物、事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并通过多次有感情的朗读,逐步感受萧红“触动、感动、激动、终生不忘”的自由自在的心理,走进作家的童年内心世界,感受一个快乐我和慈爱的祖父的灵魂,感受艺术的魅力。
这节课像缓缓流淌的小溪,像菜园清新纯朴,自然流畅,师生一起走进祖父的菜园,走进人物的的心灵世界,在语言、思维的碰撞和震撼中,完成了一次难忘的阅读历程,也是一次心灵的美好历程。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祖父浇水,我浇水;祖父铲地,我铲地;----”自由自在之情,快乐,溢于言表。书市读懂的!读书的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
蒋老师抓住了教材的特点,引导理解教材表达的情和意。文中最能反映作者童年快乐的“笑”一词,研读作者童年是怎样“在祖父的菜园快乐生活的”,再到“祖父的慈爱”,文章的主线在蒋老师的梳理下,顿时清晰起来;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学也变得简单而高效。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蒋老师的成长经历,更是催人奋进。虽然自己已不再年轻了。但是回想自己教学成长历程,汗颜啊!第一,环境优于蒋老师很多,但没有狠劲要求自己,在教学上历炼自己。宝剑磨从锋利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第二,教学技能上自己没有像蒋老师一样做有心人,精心研读教学技能,分类,用处,教育理论不厚实。第三。反思自己的教学不够及时,没有这对自己的教学去思考。与日进步很重要。
第二篇:蒋军晶老师儿童文学书单
蒋军晶老师儿童文学书单
1.[丹麦]安徒生《夜莺的故事》
2.[意大利]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
3.[英国]王尔德《巨人的花园》
4.[英国]路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
5.[英国]格雷厄姆《柳林风声》
6.[法国]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
7.[美国]怀特《夏洛的网》
8.[美国]乔治•塞尔登《时代广场的蟋蟀》
9.[中国]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10.[中国]郑渊洁《皮皮鲁传》
幻想小说
1.[德国]米切尔•恩德《毛毛——一个小女孩和时间窃贼不可思议的故事》
2.[德国]罗尔德•达尔《女巫》
3.[英国]达琳《哈利波特》
4.[英国]C•S•路易斯《纳尼亚传奇》
5.[英国]伊迪丝•内斯比特《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6.[德国]凯斯特纳《5月35日》
7.[德国]莫尔斯《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
8.[中国]吴承恩《西游记》
9.[中国]陈丹燕《我的妈妈是精灵》
10.[中国]彭懿《小荷花妖》
冒险小说
1.[美国]盖瑞•伯森《手斧男孩》
2.[美国]奥苔儿《蓝色的海豚岛》
3.[美国]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4.[英国]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5.[法国]儒勒•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6.[英国]斯蒂文森《金银岛》
7.[法国]蒂莫泰•德•丰拜勒《橡树上的逃亡》
8.[英国]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9.[美国]柯尼斯伯格《天使雕像》
蒋军晶老师(762108288)19:46:17
成长小说
1.[法国]戈西尼《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
2.[英国]伊迪丝•内斯比特《铁路边的孩子们》
3.[美国]贝芙莉•克莱瑞《亲爱的汉修先生》
4.[法国]让•克劳德•穆莱瓦《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
5.[美国]布思•塔金顿《男孩彭罗德的烦恼》
6.[美国]埃莉诺•埃斯特斯《一百条裙子》
7.[日本]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8.[中国]曹文轩《草房子》
9.[中国]黄蓓佳《我要做好孩子》
10.[中国]张乐平《三毛流浪记》
动物书
1.[加拿大]西顿《泉源狐的故事》
2.[日本]椋鸠十《大灶爷爷和雁》
3.[前苏联]比安基《戴脚环的大雁》
4.[法国]黎达《跳树能手——松鼠》
5.[法国]法布尔《昆虫记》
6.[奥地利]费利克斯.萨尔登《小鹿班比》
7.[英国作家]艾瑞克•莫布里•奈特《灵犬莱西》
8.[英国]安娜•塞维尔《黑骏马》
9.[中国]沈石溪《狼王梦》
10.[中国]姜戎《小狼小狼》
第三篇:蒋军晶《月光曲》课堂实录
《月光曲》课堂实录
随感:
1、正如台湾教育家所说的:学生的起点已经是很高很高了。不是普通的学生所能答的。精彩来自学生。比如想像内心的话,学生写得不是一般得好了。
2、让学生读句子,设疑,体现了一个学习过程。
3、整节课前部分比重很大,最精彩的联想段没有攻破。
课前准备:板书课题,打开课件:深蓝色的背景,月光下的大海,左中贝多芬头像照片,播放钢琴曲《致爱丽丝》,师生静静地欣赏。
(一)听曲谈话走向人物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聊几句好吗?刚才有一首优美的曲子,你们听到过吗?
生:听到过。
师:那这首曲子的曲名知道吗?
生:月光曲。
师:月光曲,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这首曲子不是月光曲,但是我觉得他很聪明啊,他是想当然的认为是月光曲,因为今天我们学的就是月光曲嘛。有人知道吗?
生:献给爱丽斯。
师:对,我觉得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据我所知,是《致爱丽斯》,也就是献给爱丽斯的意思。那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你们知道吗?
生:贝多芬。
师:想当然啊,因为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贝多芬的《月光曲》,你们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讲一讲。
生:我知道贝多芬被称为乐圣。
师:因为贝多芬在音乐上有很大的成就,比方说我们古代有一位诗人,叫诗圣,是谁啊?
生:李白。
师:那叫诗仙,诗圣是——
生:杜甫。
师:还有哪些了解?
生:就是贝多芬学音乐并不自愿学的,而是他父亲逼着他学的。
师:其实贝多芬从小本来就很喜欢音乐,只是他的父亲要求他学得太——
生:刻苦。
师:太刻苦以至于有点残酷了。
生:我知道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其中有几首曲子流传至今,例如《命运》、《田园》等,经久不衰。
师:这位同学说话很严密,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但是他用音乐赢得了全世界人的心啊!
生:我知道他终年57岁,师:哦,你了解到这一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上网查的,和看书看的。
师:两条途径。利用上网查资料,挺便捷的。
生:我还知道贝多芬8岁登台演出。
师:说明他很有音乐天赋,8岁呀,不简单。
生:我还知道贝多芬到了晚年失聪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上网查的。
师:嗯,其实课后资料袋也写着呢,说明他生活坎坷。同学们,对于一个音乐艺术家来说,失去了听力几乎等于失去了一切,但是,有同学知道我想说什么吗?但是——
生:但是贝多芬用他自己顽强的毅力,不断的努力,赢得了更多的观众,逾越自己音乐上的最高峰。
师:说得多好啊,贝多芬之所以能成为音乐家不仅仅因为他有天赋,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他意志十分的坚强。我们初步了解了贝多芬,我们开始上课好吗?
生:好。
(二)以词串文,轻叩心扉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请坐。刚才我们已经了解贝多芬是一位非常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月曲,月光曲就是其中之一。月光曲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家已经预习了,对吧。
生:对。
师:我们先来听写一组词语,请大家准备好。(生准备)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来听写,有吗?好,那位女同学,在黑板上写字可以稍微把字写大一点。(一位女生到黑板前,其余学生写在本子上)
师: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个传说,请写下“传说”。
师:这个传说啊,讲的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第二个词语“谱写”。(师对着那位女生说:一笔一画工整有力。)
师:下面听写一组词语,注意几个词语的笔画,先听后写,“盲姑娘、蜡烛、琴键。”这组词语里面,盲,蜡,键,都是生字。
师:行,同学们抬起头来,和这位同学一起看,写得对吗?
生:对。
师:写的时候注意这个“蜡”字,很多同学误认为它跟“烛”一样是火字旁,其实是虫字旁,最初的意思是动植物的油。这个“键”她写对了,但我观察了一下,笔顺不是很正确,左中右结构。最后写“建之底”,明白吗?
生:明白。
师:最后一个词“清幽”。(学生写)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月光?
生1: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非常渺茫的那种感觉。
师非常善于联想。
生2:我认为清幽的月光是皎洁的月光,是宁静的,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师:给人感觉到是皎洁的月光。
生3:我觉得是特别轻柔,特别柔和,让人觉得舒服。
师:嗯,蒋老师课前还特地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这个“幽”字有3种解释,(出示解释)你们觉得“清幽”的“幽”应该取哪一种解释呢?
生:第2种。
师:第2种,清幽的月光让人感觉是沉静的安闲的。同学们,这个传说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来说一说,请大家先自己准备一下,说一说。(生小声试说)
师;没事儿,放出声音也没关系。(约2分钟后)
师:同学们,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1:贝多芬谱写月光曲被人们说成是一个传说,因为他谱写月光曲时,借着清幽的月光,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执着的感染,没有蜡烛的时候,月光是清幽的,这也是贝多芬当时的心情,所以他按动了琴键,让思绪跟着月光飞扬,所以创下了这首不朽的月曲
——月光曲。
师:说得真不错。他说的时候强调了月光曲形成的原因和当时创作的情境,谁愿意再说说,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讲一讲。
生2:当贝多芬在莱茵河散步时,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被盲姑娘热爱音乐的情感感动了,受到了感染,于是按动了琴键,创作了这首月光曲。
师:我们再来一起回顾故事内容。有一天傍晚,贝多芬走进了一间茅屋,贝多芬弹了一曲又一曲,这后一曲就是著名的——
师生:月光曲。
(三)一番“对话”聆听心声
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生默读,师巡视)
师:嗯,有的同学很自然地拿起了笔,把一些句子划了下来,我相信他有理由,他或许觉得这些句子所描写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师:同学们,咱们现在交流。哪段话所描绘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请你先读一读,谁先来读,好,请你读吧。
生:读“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
师:这个同学读得这段话就是兄妹俩的对话,被站在茅屋外的贝多芬听见了。咱们再往具体想,你认为贝多芬是听到了兄妹俩的哪句话时就开始心动了呢,先不要说,再读读。(生自由读对话)
生:我认为应该是这句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啊„„那有多好啊。”
师:同学们,请你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注意,要能打动贝多芬的心啊,读一读,来,读出声音来。(生读盲姑娘的话)
师:嗯。谁再来读一读?来打动贝多芬的心。
生1:朗读“贝多芬走进茅屋„„那该有多好啊。”
师:好的,他强调了“那该多好啊”,读出了盲姑娘内心的向往,我相信贝多芬听了心里会微微一动,谁再来读?
生2:(读)
师:同学们,他又强调了“贝多芬”,贝多芬从姑娘的口中听到了自己名字能不激动吗?我们一字一句要读到贝多芬的心里。来,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姑娘说,读——(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面听出言外之意,他从这句话里听出了什么?
生1:贝多芬从这句话听出了这个盲姑娘很渴望听到贝多芬的曲子。
师:是,贝多芬听出了他内心满心的渴望。他还听出了什么?
生2:他还听出了这位小姑娘她很喜欢音乐。
师:很喜欢音乐你听出来了!
生:贝多芬从这句话里感受到姑娘对音乐的追求。
师:追求,而不仅仅是喜欢,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我是从“要是能听到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该有多好啊,„„”感受到的。
师:我也感受到了,这是她内心梦寐以求的愿望。
生3:我是从“那该多好啊”这五个字当中感受到的,这表现出她内心的渴望,这是她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梦想。我还从课外知道贝多芬立志为穷苦人造福,贝多芬想到我能为贫穷的兄妹俩弹钢琴,也是幸福的。这一点就可以打动贝多芬,从盲姑娘对音乐的执着和渴望贝多芬为他们弹奏曲子。
师:我感觉到了,你真正是以贝多芬的身份,音乐家的身份来体会,富有同情心的贝多芬从这句话中还听出了什么呢?
生4:从这句话他还听出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
师:用另外一个词形容,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
生5:从这句话里还体会到盲姑娘之所以不能听贝多芬亲自弹的音乐是有苦衷的,她在特别压抑自己的情感。
师:她的苦衷是什么?
生:她的苦衷是家境贫寒,所以她没有能力亲自听贝多芬弹。
师:她用了一个词,什么词?
生:贫寒。
师:贫寒哪,你从哪些细节感受到盲姑娘家境贫寒?
生1:我从他们点的是微弱的烛光,烛光很微弱,住的是茅屋,而且钢琴是一架旧钢琴,说明他们的家境非常贫穷。
师:种种细节让你感觉到了!
生2:我体会到的是一个男的说“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两个“太”字让我感到了他家境贫穷。
师:两个“太”字让你感受到他家境的贫寒,生活的艰辛。
生3:还有我还从男的正在做皮鞋看到他家境贫寒。
师:是的,贝多芬听出了这个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依然热爱着生活,虽然家境贫寒但从没放弃过对艺术的向往和追求,他的心被触动了,我们一起带着这份理解,再读一读盲姑娘的这段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啊”起——(学生读)
师: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继续读妹妹的话——(学生接着读妹妹的话:哥哥,你别难过„„)
师:听到这里,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呢?
生1:我感觉贝多芬又听出了姑娘的善解人意,因为他想听贝多芬弹钢琴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但她后来又说随便说说,说明他想安慰哥哥,她不想让哥哥为她听不到贝多芬弹的钢琴而难过。
师:你也是善解人意的姑娘,明明是非常想听却说是随便说说,贝多芬听出了什么呢?
生2:贝多芬实际上听出了盲姑娘十分热爱音乐,盲姑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内心,真希望能听到贝多芬弹,但却说只是随便说说。随便说说并不是指真的是随便说说,盲姑娘一直在压抑她内心的情感。
师:你用“压抑”这个词,倒还不至于,但我跟你有同样的感觉是盲姑娘在努力掩饰自己的愿望,明明是梦寐以求的愿望,却说成随便说说。贝多芬听出了什么呢?
生3: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的难以割舍的一种情感,一方面是手足情深的哥哥,另一方面是自己热爱的音乐,但是盲姑娘特别善解人意,还是选择了哥哥,因为他们家境贫寒,不想再给她哥哥加重负担。
师:体会得真好。我们来读读这段话。我们来分角色读,体会一下他们的情感好不好。你们读妹妹的话,我读哥哥的话,不读提示语。(师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贝多芬就是从这里听出了,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而且非常懂事,我相信他被感动了,所以他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还有哪些句子所描述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呢?
生:我觉得贝多芬自己也说过他是为穷人服务的。而盲姑娘家非常贫穷,没办法听贝多芬的音乐,书上也说了“他们„„”这说明他们家非常穷,而贝多芬却没办法实践他自己的话,也就是他的音乐是为穷苦人服务的,我觉得他在这里不光感动于姑娘热爱音乐,而且也很痛心,他想满足他们的愿望。
师:你在用心体会一个音乐家的心情,去揣摩他的创作的心理。还有哪段话所描绘的情景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呢?
生:是这段话“他多纯熟啊,„„”
师:听了盲姑娘的这句话,贝多芬是怎么反应的,我们一起来读后面的这句话,读——(学生读“贝多芬没有回答„„)
(四)两番“对话”心灵互通
师:这是贝多芬和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想问为什么再弹一曲呢?
师:哦,我想贝多芬是被感动了,所以再来一曲。第一个问题。还有吗?
生2:我的问题是当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他为什么没有承认?
师:假如你是贝多芬,你会怎么说?
生:我会先弹一曲,然后再说。
师:所以你会有此一问,这是你的问题,第二个问题,还有吗?
生3:贝多芬是有名的音乐家,为什么还要称一个非常贫穷的姑娘为“您”?
师:是呀,我的认为是既出于礼貌,也是出于对盲姑娘的尊重。
生4:我还有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弹琴给她听?
师:就是,他为什么再弹一曲给她听?
生5:我的问题是,为什么盲姑娘一听就知道是贝多芬?
师:是呀,这是你的问题。同学们,我们一边交流一边思考,这些问题提得很好。我们现在思考:盲姑娘双目失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为什么他能猜到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生1:从她说“弹得多娴熟啊”、“多深情啊”,我感觉到她听得很认真,而且她对音乐的酷爱以及执着使他认为这是贝多芬的弹的曲子
师:他强调了盲姑娘在用心听,而且是个热爱音乐的姑娘,其他同学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2:因为盲姑娘热爱音乐,也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他能确定这个音乐确确实实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弹的。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当中出现了一个词“知音”,知音,上一篇课文《伯牙绝弦》是一篇传说,对吗?
生:对。
师:这个传说里面写到钟子期是于伯牙的知音,因为他十分喜欢听于伯牙弹琴,而且能从他的琴声
里面听出高山听出流水。那这里能够从哪里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吗?
生1:因为盲姑娘一听他弹的曲子就能猜出他是贝多芬,因为喜欢他平时经常听,所以一听他弹曲子就知道是贝多芬在弹。
师:盲姑娘熟悉贝多芬的音乐,还有其他细节可以感受出他是贝多芬的知音呢?
生2:从开始盲姑娘弹琴弹的断断续续的,还在练习,可以看出她非常喜欢贝多芬的音乐,一听到弹的曲子就猜出是贝多芬,所以她是贝多芬的知音。
师:你联系上文谈了自己的理解。
生3:我是从盲姑娘第一次听贝多芬弹,而且只听了一遍,就理解出来贝多芬弹得么多娴熟,多么深情,所以是他的知音。
师:这是你的理解。
生4:我觉得盲姑娘只听贝多芬弹了一遍,就能达到贝多芬弹的曲子那种境界,所以我觉得盲姑娘是非常能够理解贝多芬,所以是他的知音。
师:所以说盲姑娘既热爱贝多芬的音乐也懂得贝多芬的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难怪盲姑娘会猜到是贝多芬为她弹奏的,也难怪此时此刻她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请同学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读出盲姑娘内心的那一份激动。(学生自由读)
师:自己读,谁来读一读?(一生读:“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
师:我能听出盲姑娘内心十分激动,谁再读一读?(第2位学生读)
师:我能感受到她内心万分的激动。咱们为了更深地理解这句话,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为什么听一首曲子能这么激动呢?
生:我觉得因为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就是能听一听贝多芬弹奏,她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所以她非常激动。
师:一个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突然实现了,她会怎么说这句话呢,请你再来读一读。(第3位学生读)
师:她这么激动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而且我觉得她也十分的难以置信,贝多芬是非常著名的音乐家,这样的大音乐家会为她这么贫穷的姑娘弹一首曲子,她不敢相信,所以她很激动。
师:你从这句话里的哪里看出她不敢相信,难以置信啊?
生:我从这句话里的两个“您”看出来的。
师:第一个您表示猜测,可以读得声音稍微拉长一些,请你再读一读这句话——(第4位学生读)
师:是的,同学们,知音难求啊,贝多芬没有想到在一间茅屋里面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我相信他和盲姑娘一样内心十分的激动。所以他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于伯牙摔琴谢知音,我相信贝多芬再弹一曲为的也是知音啊。对吗,刚才有个同学还提了个问题,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我相信各个有各人的理由,谁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1:我觉得贝多芬可能觉得盲姑娘已经猜出他是贝多芬,没有回答就是默认了。
师:贝多芬默认了,这是你的理解。
生2:我觉得贝多芬不回答,是因为他知道盲姑娘是自己她的知音,不想在他面前明白的说他自己是贝多芬。
师:我想起两句话,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有灵犀一点通,打通两个人心灵的就是这,这——
生:这一句
师:音乐。对吗?还有其他的理解吗?
生3:和我们上回学于伯牙和子期一样,在这里盲姑娘知道贝多芬,我感觉他们之间是互通的,所以我感觉他们心有灵犀。
师:联系上文再次证明了音乐可以打通两个人的心。
生4:我觉得贝多芬已经知道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了,他们已经心心相印了,所以没有必要他非得点明出来他就是贝多芬,只要让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多么好听就可以了。
师:是的,音乐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一位同学。
生5:我的理解是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并不想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只想用自己的音乐来表达对盲姑娘回答,这是他感谢盲姑娘的一种行为。(场内老师们鼓掌。)
师:老师们的掌声说明你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家,你具备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潜质。
(五)释放心情,曲终意犹
师:好,同学们,贝多芬这时候决定再弹奏一曲,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身旁的兄妹俩,有所触动,他想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这时候心里究竟再想什么呢,请再次拿出作业纸,联系上文展开联想,把贝多芬内心的想法写下来。(学生写,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吧,他心里再想什么呢?
生1:他心想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多么痴迷音乐的姑娘,多么深的手足情,让我满足这个姑娘的愿望吧,让我谢谢这个知音吧,让我为他们献上一曲吧。(场内老师们鼓掌)
师:三个“多么”,一个排比,说明此时贝多芬百感交集,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2:贝多芬心想知音难觅,能听懂音乐的人多如牛毛,可是能听懂我的心的又有几人。虽然我没有力量能让她的眼睛重见光明,但是,我能用音乐把她的心中照亮。这是一首为知音弹的曲子,这时我最幸福。(全场热烈鼓掌)
师:是啊,同学们,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什么比找到知音更感幸福的呢?还有什么比弹上一曲感谢知音更感幸福的呢?他心里再想什么呢?
生3:他会想兄妹俩如此的热爱音乐,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为他们去创造音乐,圆他们的梦想,真正的音乐会要让他们听到,这是我为知音开的音乐会。
师:是的,很多同学强调了,贝多芬立下誓言一生一世要为贫苦人民作曲,为知音作曲,他心里想了很多很多。贝多芬自己也说过,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出示这句贝多芬名言)
师: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己的情感,同学们,听——(播放音乐,师配读: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涌过来)继续听——
师:同学们,这就是月光曲的片断,贝多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围绕这段话,再次走进贝多芬。下课。
第四篇:听蒋军晶群文阅读有感
听群文阅读有感
2014年12月27日,蒋老师到我们学校进行群文阅读讲座,遗憾的是由于特殊原因没有能够亲自聆听蒋老师的讲座。但从语文教研活动中老师的学习心得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1、何为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对传统课文教学的一种改变,改变老师滔滔不绝的讲,将大部分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学会学习。群文阅读分为两类:精讲与群文。两者不能简单地以时间长短来判定,而要以学生的理解程度为准。
2、作为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很多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很容易强势,老师说怎么样就怎么样,从不听孩子的内心心理,也不考虑他们的感受。我们应该放下身段,用真心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学生倾听你声音的同时倾听一下他们的声音。
3、提问技巧:我要为难为难你。
蒋老师这点给了我很大启发,在平常的课堂当中,每次提问学生,如果他不会的话就会让他立马坐下。听完讲座,我就尝试着在课堂当中“为难”一下孩子,在这样“为难”的情况下,学生说出了正确答案。从这点当中,我学会了要让自己的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思考的课堂,成为一个高效的课堂。
从简短的讨论中,我学到了这些零碎的经验。讨论期间听着其他老师的学习心得和收获,心里除了遗憾还是遗憾,如果有下次我一定不会错过。
第五篇:名师印象(评蒋军晶)
名师印象:
语文教学路上的探索者
——蒋军晶老师印象
浙江外国语学院 汪潮
一
蒋军晶,任教于杭州市余杭区临平镇第一小学,他年轻、高挑、勤奋、聪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是一个探索者。
2006年,他参加了浙江省首届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他是学员,我是他的老师。2009年,他又参加了浙江省首届小学语文高端培训班,他是班长,我又是他的老师。
严格意义上说,他是一个“插班生”。个中原因,是他强烈地表达了想到培训班学习的愿望,而我作为这个班的班主任,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一个热爱、痴迷语文教学的老师。据我所知,他当时已经参加了省里市里大大小小的许多教学比赛,都获得了一等奖,可他学习的愿望还是如此强烈、如此迫切,着实感动了我!
培训期间,蒋军晶专心听课、用心思索,并热心和大家分享他的一些想法。他善于积极地“宣传”自己的教学观点,又保持足够的敏感吸取大家的意见。他对语文教学一些观点、做法的思考视角不是“仰视”,不是“俯视”,也不是“平视”,而是“斜视”。
曾记得,当很多人提倡语文课“以读代讲”、“以读代问”的时候,他却另辟蹊径,认为提问是最基本、最简便、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关键在于怎样“问”。
那么他在课堂上是怎么“问”的呢?我曾多次带他赴省内各地课堂教学展示,均获一致好评。通过观看他的课,我发现他在课堂上的提问有以下特点:
第一,问题强调“解释”,有适当难度。他提的问题往往是需要学生在梳理、分析、统整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解释”给出答案。这相对于那些可以直接能从文本中找到定点答案的问题就显得有难度了。例如,他在上《月光曲》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提纲挈领的主干问题:贝多芬在创作月光曲的时候心里究竟在想什么?整堂课,他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帮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透过贝多芬的所见所闻,揣摩贝多芬的所思所想,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遵循思路、潜心会文”的阅读过程。我一直以为,语文学习需要一定“难度”。很多语文老师的问题过于细碎,过于简单,总是问一些教材中的人、事、时、地、物的具体问题。在这种浅层、低层“问题”引领下的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
第二,问题引发“矛盾”,有认知冲突。蒋军晶凭着自己的胆量和热情上过一些“惊世骇俗”的课。例如他教《地震中的父与子》,就在课堂上问:如果那位父亲经过百般努力,并没有从废墟中救出自己的孩子,而且引起大爆炸,自己和其他孩子葬身其中,你还觉得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吗?暂且不讨论这个问题是否特别适用于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这个问题的取向。很显然,蒋军晶已经接受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英美“新批评”的一些文本解读理念,他希望和学生一起寻找文本中的矛盾与缝隙,从而发现文本的真正意义。他的这种努力在其它许多课中都有所体现,例如,他在教学《已死的母熊》时就问:大家都认为《已死的母熊》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不要杀生,但是,要知道,哪怕我们喝口水,也杀害了很多生命,因为水里面有许多微生物,难道我们连水也不喝了吗?又如,他上《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时问:作者写音乐之都维也纳,不写金色演奏大厅,不写那些天才音乐家,不写那些耳熟能详的乐曲,而是写鸟叫声,写花,写路,作者的选材是否有问题?这些问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出矛盾,引出争论,引出思考,„„所以很多老师觉得蒋军晶的课很有力度,很有阳刚之气。
第三,问题关注“当下”,有生活气息。经常听蒋军晶的课,就不难发现,他接受了“接受美学”的观点。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成熟的现代读者,除了从文本中读出作者意义、文本意义,还应该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观点。”所以他总是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联想现实的生活。
为了将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勾连起来,蒋军晶经常在课堂中问:你有没有遭遇过和文章里相同的情节?文章里的人物和你生活中的哪个熟悉的人接近?在你看来,文章哪些部分最贴近现实生活?这篇文章会让你重新思考自己那段类似的经历吗?等等。在这样的问题思考中,学生会觉得阅读是和“当下”,是和自己的现实生活有关系的,而不是割裂的、分离的。
第四,问题直面“表达”,有语文趣味。“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本质体现,理应推崇。但它不只是“玩味”、“香味”、“甜味”。蒋军晶认为语文课应该强化其学科特征,问题应该多涉及遣词造句、谋广篇布局、选材用材等表达方式上。例如,教学《桥》,他不是着力引导学生感受老支书高大的形象,而是引导学生感受小小说的表达特色——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他上《趵突泉》,在课堂上还原老舍修改文章的过程,感受老舍先生的写作特色。他的很多课,都是“习作倾向”的。他这样做就是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像作家一样去思考:若也提供给我相应的材料,假如让我写篇文章,我将如何从所读文章中有所借鉴、有所创新?如何行文?我能替作者改改文章吗?他的这种探索是颇有广度、深度和效度的。
二
蒋军晶是一位很善于学习的老师,省内省外,两岸四地,他总能从别人的课堂或讲话中发现亮点,并且很自然地为自己所用,融入到自己的研究体系里。因此,他的课已经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显现了自己的思想。随着他的课堂进步和学术发展,我对他的要求更高,期望值也更大。我对学生的学术问题向来严格有加,对蒋军晶更是如此。我希望他不仅在课堂教学上成熟,还希望他在语文课程建设上有所建树;我希望他不仅关注一篇课文的教学,还希望他关注整本书的阅读;我希望他不仅关注语文教学的“战术性积累”,还希望他关注语文教学的“战略性积累”。
这种期望还得追溯到和蒋军晶的初次见面。认识蒋军晶,是因为他参加了中华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他是编写者,我是主编。
那时他还是二十六、七岁的小伙子,邀请他来参加语文教材的编写,一是因为经常有人在我面前举荐他,二是因为他年轻,可以承担一些智慧含量低但体力要求高的工作。也确实如此,刚开始的时候,他就做一些例如“排选生字”这样的技术工作,可到后来,他也参与到选文、设计课后习题等核心工作中来。在编写过程中我发现,他虽然年轻,但成熟、沉稳,更重要的,他的阅读视野比较开阔,对语文教学已经有自己的思考。在一次又一次讨论选文的过程中,他提供了一些新鲜的关注点,他毫不掩饰对王宜振、林武宪、谢武彰、金子美铃、斯蒂文森、狄金森等人的儿童诗的喜欢;他极力建议教材中可以适当放一些孩子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例如曹文轩、黄蓓佳、沈石溪、米切尔·恩德、怀特、西顿、椋鸠十等。尽管当时他的这些想法不能完全实现,但是,他的这种阅读视野会是大有作为的。我一直鼓励着,也期待着!
果真如此,几年以后,蒋军晶已经成长为一个颇有影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他鼓励学生多读书,读整本书,探索班级读书会。他的班级读书会,既借鉴了西方及台湾地区的已有经验,又进行了本土化处理,颇有新意。他认为班级读书会的核心是师生在课堂上围绕整本书的讨论。在大约两节课的时间里,和学生讨论一本书,是让大多数语文老师想临阵退缩的巨大挑战。因为一本书篇幅那么长,人物那么多,结构那么复杂,意蕴那么丰富,这就意味着老师和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讨论技巧。更为重要的是,班级读书会的“讨论”究竟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呢?尽管蒋军晶把围绕整本书的讨论称为“聊书”,强调它的坦率、自然、轻松的一面。但据我观察,他的目标还是非常明确的。他自己期望通过“讨论”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他期望通过“讨论”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阅读策略(我们的许多语文课侧重教知识点以及挖掘人文内涵),他期望通过“讨论”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建立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
如果你听过蒋军晶的班级读书会,你能感受到他的努力的成果,尽管有些探索还不是很成熟。但是,班级读书会在课堂里的最终成熟,儿童文学阅读最终的推广,还得依靠像蒋军晶这样始终奋战在教学一线的积极探索者。我相信,他在班级读书会方面的探索是有意义的,也是卓有成效的。
蒋军晶是一个探索者,是一个虔诚、智慧、执着、有效的探索者。从他的这本专著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一个小学语文青年名师实践的智慧、反思的勇气和探索的精神。探索无止境。我想说: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还要环顾四方。对蒋军晶的探索,我还是支持着,期待着!
(汪潮:浙江外国语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主任、教授,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家。教育部审定中华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教育部审定高校本科教材《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