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群文阅读”到底怎么教——以蒋军晶“创世神话”为例
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 王林慧
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群文阅读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下面以蒋军晶老师的“创世神话”群文阅读课为例,谈谈课堂操作中的具体实施途径。
一、利用默读和浏览策略,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
群文阅读要区别于单篇阅读。单篇阅读更侧重于精读,而群文阅读多采用默读、浏览、边读边思考、略读的方式进行。
“创世神话”群文阅读,教学内容载体是神话故事。神话不是某个人遣词造句创作出来的,是原始人的集体智慧,是口耳相传来的,因此,教学神话,没有必要把过多精力放在体会、咀嚼、品味语言上。
默读、浏览,侧重于信息处理。在教学中,要想锻炼并且提升学生的默读、浏览水平,课堂里提出方向明确的、高质量的探究性问题是关键。蒋军晶老师的群文阅读课提出了三个主干问题:你发现各国创世神话的个性特征了吗?你发现各国创世神话的相近之处了吗?为什么各国创世神话会有如此多的相似点?这些问题使学生将“群文”横向联系起来读,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思考力提出巨大挑战。
二、利用小组对话和讨论策略,拓晨群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对话等读书会形式的学习,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讨论要想成功,取决于三点:第一,讨论的问题要开放,多面向,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角度,要有可参与性,每个学生都可以补充、发表自己的观点,有话可说。例如,蒋老师在课堂中追问为什么原始人都喜欢把最初的世界比作一个蛋,知识储备、阅读视野、想象推理能力不同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答案,这就是适合讨论的问题。第二,师生讨论、对话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作简单的对与错的判断,而是充分鼓励、引导、、点拨、启发,给学生创造坦率、自由、富有探索性的氛围。在整堂课里,蒋老师充分展现出他高超的与学生“对话”的智慧:“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你太厉害了,竟能发现这一点,你能再解释一下吗?”“说句实话,我不太同意你的观点,我可以把我个人的想法说出来吗?”„„这些真诚、充满尊重与爱的引导智慧让对话不断深入。第三,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讨论的技巧。在这堂课里,学生善于倾听,愿意分享观点,思维不断被激活。
三、利用比较阅读策略,发现群文阅读恰切的教学路径
“比较”是群文阅读用得最多的阅读(教学)策略: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内容方面的、比较表达形式方面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已有所发现。
这堂“创世神话”群文阅读,一共让学生比较了三次。第一次,是比较神话与《万物简史》中对宇宙产生的科学描述,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神话与科学的差别,学生就不会从科学和逻辑的角度较真神话的科学性、合理性了,因为神话的结构是一种文学结构。第二次,是比较各国创世神话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神话有其鲜明的地域特点、民族元素,所以当学生重读《盘古开天地》时,因为有所理解,眼光变得敏锐起来,他们从地名、地貌的复杂性、数量词、劳动工具等多个角度看到了《盘古开天地》的“中国元素”。第三次比较,是比较各国神话的相同点,从而引出疑问:为什么原始人都认为世界是从一个蛋变化来的?为什么无论哪个国家的创世神话里都有一个“大神”?为什么各国神话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是神的身体变成了世界的万物?通过疑问,进而猜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感受到了原始人类对于创世的神奇想象,而且初步地感知了人类的原始智慧和初始心理结构。
这样的“比较”,在教学意义层面,确实大大提升了学生深层次的阅读能力。
四、利用探究性策略,推进群文阅读中深层阅读能力的培养 群文阅读不光是要读,而且还要思。如果仅仅是加大了阅读量,而没有通过比较、猜测、推论、反思等方法对文本进行探究性思考,这样的群文阅读活动显然是流于形式的。
祝新华教授在他的《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及其在评估与教学领域中的运用》-文中,把阅读能力分为六个层次: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不少阅读教学都是在复述、解释上下功夫,略微涉及重整能力的训练,对后三种能力的培养则常常忽视。这就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总在浅层次的能力系统中徘徊。
蒋老师的“创世神话”群文阅读教学中,则打开了一番新局面。我们今天来读神话,到底读什么呢?例如:在这些神话母题里,我们可以感觉到人类的原始智慧,感受到人类的初始心理结构,感受到原始初民对力量、对英雄精神的崇拜,“人定胜天”的意识。原始人类对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生命又是如何发生的?„„这些关于世界的本原性问题的思考,也就是我们现在来读神话的巨大意义所在。蒋老师以这些神话母题为基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讨论不在于结论,而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这种充满思维含量的课堂,正是当下不少语文课堂所欠缺的。这样的阅读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样的阅读才能为孩子的未来奠基。
第二篇:《创世神话》群文阅读
世界是怎么形成的? ——《创世神话》群文阅读
2010年11月27日
整体思路
1.听(讲)故事《盘古开天地》,聊创世神话的产生原因 2.比较阅读中国、日本、蒙古创世神话(1)推测所阅读创世神话所属区域并寻找理由
(2)基于地域性、民族性,“创作”北欧(冰岛)创世神话(3)体会《盘古开天地》的民族元素 3.比较阅读中国、印度、罗马创世神话(1)找出各创世神话之间的共同点
预设:发现“宇宙卵”、“英雄创世”、“垂死生化”的神话母题
(2)质疑,挑起认知冲突:不同地域、民族的创世神话为何有这么多共同点?(3)小组聚焦讨论:“宇宙卵“母题的形成原因(猜想)4.比较阅读创世神话、“宇宙大爆炸”科普说明文(1)围绕“真实”进行讨论(2)今天读神话,可以读什么(3)补充阅读他人的创世神话读后感
课堂实录
师:我们先来讨论一个巨大的问题——世界如何形成?这个问题人类已经思考了几千年。我们这个世界,有天空,有大地,有满天的繁星,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有鸟兽虫鱼„„这样一个漂亮、丰富的世界,是怎么形成的呢?请你们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生讨论,1:36——2:34)
师:各个小组讨论得很热烈,我在听你们的关键词:有的小组说到了盘古;有的小组说有一双看不见的巨大的手创造了这个世界;有的小组说到了“宇宙大爆炸”„„说法很多,但如果让你们选择一种比较科学的说法,你们选择——(生答)宇宙大爆炸。是的,宇宙大爆炸是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通过先进仪器进行了大量观测后所做出的一个推测。这个推测目前也被大部分科学家所接受。关于宇宙大爆炸,蒋老师推荐了一本书——《万物简史》。我很佩服这本书的作者,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前出地为我们介绍科学,其中就有“宇宙大爆炸”。书中的语言怎么生动有趣把读者紧紧吸引住呢?让我们来看一段。
(生观看ppt“宇宙大爆炸”资料,教师介绍资料。)
师:“宇宙大爆炸”就是这样形成的。但是我有一个疑问,如果我们把时间推到一两千年前,有一个小孩问爸爸或者爷爷:“爸爸、爷爷,世界是怎么形成的?”爸爸和爷爷会不会说宇宙大爆炸?
生:不会(异口同声)师:为什么这么肯定。
生:因为那时候的人根本还不知道宇宙大爆炸。师:那他们会怎么回答这个孩子的问题呢?
生:爷爷会说“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告诉孙子是盘古创造了世界。师:但我们现在都知道这个故事是“假”的啊,为什么要讲这个假故事给他听呢。
生:古代的人不会认为这是假的,他们认为世界就是这么来的。
师:当时,原始人相信世界就是盘古开天辟地而来的。因为相信,所以流传。我同意这个观点。如果我们再换一幅图片,比如现在有一个古代欧洲的小孩,问他的爸爸或者爷爷:“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那爸爸和爷爷是不是也跟他讲盘古开天辟地?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国外古代的时候,科技比较发达,所以可能知道一点。
师:错了,如果你看过《万物简史》就能知道,西方也是到了近代才有了科技的迅猛发展。
生:外国的古代,爸爸和爷爷会跟他讲亚当和夏娃。
师:想到国外,马上想到了亚当和夏娃。他的意思是国外也有自己的神话。
师:我们今天先来读读国外的创世神话。我待会发材料,有两个创世神话,请你读完后猜测一下,这两个创世神话是哪个国家的?文章后面有一个范围请你们选择的。
(教师发下材料,生读材料。8:48——12:40)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神话——《诸神创世》。你觉得这个神话是哪一个国家的?我发现这个同学判断的思路很有意思,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我觉得这是蒙古神话。文章的最后一段写道:“人们以游牧为生”。蒙古就是一个大草原,所以说明这个神话是在蒙古流传的。
师:这确实是个蒙古的创世神话。刚才在小组交流的时候,我听她用了排除法,你能跟大家讲讲吗?
生:我觉得古埃及是信仰法老之类的,所以我第一个排除了古埃及。美国也不可能是,美国的历史那么短。而印度和日本也不像,因为这个神的名字不像印度人或日本人。
师:她用了排除法,是否严密暂且不说,但是这个思路非常好。最后通过抓取细节,她确定了蒙古。原始的蒙古人认为原始的世界就是一片大草原,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过太多的高山、大河。第二个神话,你们认为是哪个国家的?
生:我觉得是日本。从文章中出现的神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有日本的味道。师:非常好,这个同学是从名字上来推测的,还有没有其他的线索? 生:在这个神话里,说神创造的世界是一个岛。所以创造这个神话的民族恨可能生活在岛上,而日本就是一个岛国。
师:是的,第二个神话确实是日本的创世神话。读了这两个创世神话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觉得每个民族的神话都不太一样。师:有这个感觉了,能不能说得更明确一些。
生:每个民族的神话都有自己的特色。蒙古人生活在大草原上,他们的神话就说这个世界就是一片平整的草地。日本人生活在岛上,他们就说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岛。
师:是的,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他们的想象跟他们生活的地方、他们民族的生活习惯是有很大关系的。蒙古的神话有蒙古的特色,日本的神话有日本的特色、日本的元素。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通过比较阅读,大家再这一点上似乎形成了共识。那请你们运用你们自己的“发现”去猜测一下冰岛这个国家的创世神话。要想象冰岛的神话,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冰岛这个国家,它属于北欧,常年气温比较低,冰山多。但很多人也把冰岛称为冰火两重天,那里既有很多冰山,也有很多火山和温泉。世界是怎么形成的?生活在那里的原始人会怎么想象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生讨论。17:14——18:04)
师:我发现那个女同学讲得挺投入的,你来说说你的想象,冰岛神话会是怎样的?
生:我认为冰岛神话是这样的:世界上原本是两块的,下面都是地,天上的神用火和冰把这个世界分成了好几块,然后就变成了世界。
师:好,这就是她想象的冰岛神话。有没有补充的或其他的想法? 生:我们组是这样想的:冰神和火神打仗,他们想争夺冰岛这一块地,最后打得不分胜负,所以就平分了。冰岛就既有火,又有冰。
生:我给刚才那个同学补充一下。我觉得是冰神和火神打仗,他们不分胜负后就混在了一起,最后同归于尽了,世界就变成了一半火一半冰。
师:下面我们就是欣赏神话的时刻。欣赏的同时,你们会发现你们的猜测能在这个神话里找到痕迹。再做一点心理准备,北欧的神话还有一个特点——在他们的神话中,神比较多。
(教师读《巨人伊密尔》,生聆听。19:47——21:50)
师:这就是冰岛的神话,一听就有明显的冰岛元素、冰岛特色。原始人的想象力很强,但还是受到他们生活的环境、习惯影响。我们反过去看我们学过的《盘古开天地》,我建议你们静下来读读我们的神话,你能不能从中看出一些中国元素、中国特色?你可以钩钩、画画,开始思考。
(生读材料。22:26——24:34)
师:大家读得很仔细。我们在三年级就学过这篇课文,现在重新读也蛮有意思的。你有没有发现一些中国元素?有一个地方大家肯定都找到了,这个同学也划下来了。
生:盘古倒下来后,他的头化成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师:这些山都是中国特有的,后人在补充这个神话的时候就加了这些因素。我们来看一下,看你们对我们的地理概念了解得怎么样?
(教师在黑板上画五岳、长江、黄河,并配解释)
师:东岳泰山在哪个省份?(山东)西岳华山在哪?(陕西)北岳恒山在哪个省份?(山西)南岳衡山呢?(湖南)中岳嵩山(河南)。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山。神在这里还化为了河,你最先想到了哪两条河?长江、黄河都被誉为我们的母亲河。你们瞧,生活在这块区域的,就是炎黄子孙,就是华夏民族。这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元素,还有其他吗?
生:“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这里的数据——“一丈、一万八千年”都是中国人常用的数据和数量单位。
师:这里的数量单位很有中国特色。说到“一万八千”,中国人很喜欢“
十八、十万八千”等数字,在很多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比如孙悟空本领很大,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李白有一首是叫《梦游天姥吟留别》,里面有一句——“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还有其他中国元素吗?
生:盘古用板斧和凿子开天辟地。板斧和凿子,是中国民间常用的劳动工具。师:哈,古人崇尚劳动,早就认为劳动最光荣。(笑)
生:还有一句:精髓变成了明亮的珍珠。中国人很喜欢明珠等东西。生:故事里边的句子很多都是对仗句,这个在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就讲过了。师:是的,其中最典型的一句就是“轻而清的东西往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往下沉,变成了地。”
师:仔细找找,里面确实有许多中国元素。神话在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元素、民族特色。中国的《盘古开天地》有中国的特色,蒙古的《诸神创世》有蒙古特色,冰岛神话有冰岛特色。下面我再请你们欣赏一些神话,你们会有新的发现。
(生读材料。29:28——33:09)
师:看完了吗?蒋老师30多岁了,就我的阅读经验而言,把同一个主题或者体裁的文章放在一起,有时会有许多发现。当我们把这三个神话放在一起,它们有没有共同点?
生:我发现每个神话开头都说这个世界一开始是一个蛋。
师:世界一开始就是一个蛋,不管是石蛋、鸟蛋、鸡蛋„„反正他们都认为最开始的混沌世界就像一个蛋。
生:每个神话都说是神把他自己的某个部位化成了世界里的事物。师:到最后是神的身体化为了整个世界,化为了万事万物,这是第二个共同点。
生:这三篇文章中,都有时间,第一篇是一千年,第二篇是三千年、九千年„„
师:创世的时间都非常漫长。师:每个神话里都有一个能力很大的神,是这个神创造了世界。
师:是的,这个世界在混沌一片的时候,往往出现了一个神,这也是一个共同特点。很多神话学家、史学家在读神话的时候也在进行梳理,发现了很多共同点。
师:(教师出示ppt,呈现神话的共同点。)
中国神话
伊朗神话
罗马神话
印度神话 鸡子
鸟蛋
石蛋
金蛋
盘古
阿胡拉·马兹达
密特拉
大梵天 身体生化
身体生化 身体生化 身体生化
师:我看到这些共同点后,脑子里有疑问了,相信你们也有疑问。生:我在想,为什么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有这么多相似点?他们为什么想到一块儿去了?
生: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原始人都认为原始世界像一个蛋?
师:这些民族或国家的原始人是不是能像今天的人一样,发一个email,今天我创作了一个神话,你是怎么样的?或者打个电话商量一下?大家都笑了,这是不可能的。大家肯定有一个疑问,怎么想着想着就想到一块儿去了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要把混沌的原始世界比作一个蛋?为什么都想象成一个神来创造了这个世界?为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神或动物的身体化为了万事万物。我相信你们有你们的解释,没有一定的答案,你们可以大胆地推测。
(生讨论。36:32——38:06)
师:说来听听,为什么那么多不同的民族会把原始世界比作成一个蛋状的物品?
生:我们小组认为是因为大陆漂移。
师:为什么有共同点,一开始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后来因为板块分离,所以人类分开来了。但是他们的祖先是生活在一起的。这也是一种推测,我在一篇关于创世神话的论文中看到过这种推测。
生:我认为鸡蛋里黑糊糊的,当时混沌的世界也是黑色的。师:哦,你认为用鸡蛋来比喻混沌的原始世界,比较恰当。
生: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世界上所有的星球都是圆的;还有一个是鸡蛋是封闭,我估计原始人也认为宇宙是永远都走不出去的。因为这些原因,所以他们会想到了蛋。师:蒋老师很激动。这位女同学说了非常重要的两点。原始人认为这个世界是封闭的。第二,原始人看到的重要的物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圆的。我再补充一点,原始人看到的新生命,往往都是圆的蛋壳里孵化出来的,这种状态让原始人印象深刻。因此,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蛋。最后,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为什么原始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像到:是神的身体化为了万事万物? 生:人们往往觉得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很奇妙的,不能以人类的力量来做到,所以想到了神的魔力。
师:我听明白了,原始人面对万事万物、自然界的千变万化时,无法解释,觉得人力不能及,最后只能信赖神。其实,我们的神话中大部分都是这样的特点,包括中国的神话,当人类面临困难或面临危难时,就会出现一个神,能举例子吗?
生:女娲补天
师:是啊,天忽然破了,出来了一个神,她的名字叫——女娲。生:后羿射日
师:天上十个太阳,民不聊生。最后出来了一个神来帮助大家,他就是——后羿。这样的神话还有大禹治水,西方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
师:还有一个疑问,你怎么理解神话中的世界万物都是神或者动物的身体变化来的?
生: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神创造出来的,人没有能力,所以还是只能依靠神来创造万事万物。
师:对神的信任和依赖延续到了身后。
生:神的身体比较大,可以将身体上的所有器官贡献给地球。
生:现在可能见不到神了,人们就想到神为了创造大自然牺牲了自己。师:神尽管死了,但我们还是相信他与我们同在,只是用另外一种方式。生:神是创造世界的,神很伟大,我们脚下踩的大地等都是神创造的,就让神变得更伟大一些吧,说明当时人们对神的崇拜。
师:对,这个关键词非常重要,对神的崇拜。同学们,这样读神话就很有意思。蒋老师要问最后一个很纠结的问题,我一直在想:如果最开始的时候世界是怎么形成的,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告诉我:宇宙大爆炸、质子、中子„„因为我们都经过了科学的教育和训练了,我们都相信科学。那为什么还要去读神话呢? 生:这个世界不应该很呆板,应该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样的思想会让我们觉得很活跃。
师:她说的话真是值得琢磨呢,我们的想法应该像这个世界一样,丰富一点。生:到现在为止,人类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创造了世界。他们说的神话万一就是真的呢? 师:他也没有完全否定神话中的一些原始的智慧,很多人认为具有史前智慧。在我们人类存在以前,已经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它们虽然消失了,但是通过某种基因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类手里。这也是某一些科学家的推论,你的说法是有依据的。
生:这种神话寄托着人们的希望。
师:神话中寄托这一个民族的希望,包括我们的盘古开天地,里面就有我们民族的精神。
生:如果我们不断研究和学习,就会发现神就像一个英雄。
师:他其实是一个英雄崇拜主义者,他觉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英雄的存在。就像世界之初混沌一片,大家希望有一个神出现。
(教师播放ppt,教师配乐朗诵《盘古开天地》。46:57——48:50)师:你从《盘古开天地》里看到了什么精神? 生:我看到了一个舍生救全人类的盘古。
师:是的,在关键时刻,为了大家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生: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坚持的精神,他能站在天地之间,身体要承受天地的重量,还要经受内心里时间的过去。他有着非常坚持的精神。
师:中国人向来崇尚忍辱负重。
生:而且一旦有了一个目标,会不断向那个目标努力。
师:是的,中华民族会经历一些坎坷,但是看到那个目标,他们会不断努力!生:他的心胸很广阔,他最后是微笑着倒下的。他没有因为自己的生命要结束了而在那里哭泣。他救了整个人类,却是微笑着倒下的。
师:是的,我不用来概括了,就是那个词语——微笑着倒下了。你们可以体会到很多,最后我总结一句:我们的神和西方的神很不一样,圣经里的《创世纪》,创造世界轻轻松松,第一天创造了什么,第二天创造了什么,最后一天累了休息,是礼拜天。我们的神忍辱负重,一万八千年后又一万八千年,但最后他微笑着倒下了,他看到的是光明的未来。所以一个民族的神话中有很多民族的元素。我们还可以继续读神话,下课!
第三篇:听蒋军晶群文阅读有感
听群文阅读有感
2014年12月27日,蒋老师到我们学校进行群文阅读讲座,遗憾的是由于特殊原因没有能够亲自聆听蒋老师的讲座。但从语文教研活动中老师的学习心得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1、何为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对传统课文教学的一种改变,改变老师滔滔不绝的讲,将大部分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学会学习。群文阅读分为两类:精讲与群文。两者不能简单地以时间长短来判定,而要以学生的理解程度为准。
2、作为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很多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很容易强势,老师说怎么样就怎么样,从不听孩子的内心心理,也不考虑他们的感受。我们应该放下身段,用真心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学生倾听你声音的同时倾听一下他们的声音。
3、提问技巧:我要为难为难你。
蒋老师这点给了我很大启发,在平常的课堂当中,每次提问学生,如果他不会的话就会让他立马坐下。听完讲座,我就尝试着在课堂当中“为难”一下孩子,在这样“为难”的情况下,学生说出了正确答案。从这点当中,我学会了要让自己的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思考的课堂,成为一个高效的课堂。
从简短的讨论中,我学到了这些零碎的经验。讨论期间听着其他老师的学习心得和收获,心里除了遗憾还是遗憾,如果有下次我一定不会错过。
第四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讲座材料:以说明文为例浅谈小学文体式群文阅读教学
“文体”引路:开启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新征程
——以说明文为例浅谈小学文体式群文阅读教学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跟大家一起交流的话题是《“文体”引路:开启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新征程》。群文阅读教学突破了传统“单枪匹马”式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系统性的、结构化的阅读理念,其本质就是语文课程内文本整合的教学。基于我校课程整合改革和汉堡课程的建设,我对群文阅读教学也有了新的思考。下面我就以说明文的群文阅读教学为例,从目标定位、内容构建、策略探究三方面谈谈自己对文体式群文阅读教学的想法:
一、聚焦“文•生”,定位说明文群文阅读教学目标
群文阅读教学是多文本整合的教学,其教学目标有别于单篇文本的教学目标,强调的是文本整合后的总目标,它既要达到群文教学的大局目标,又要兼顾单篇课文的个性目标。那在说明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到底该如何准确定位其目标呢?
第一,要以群文为基,关注文体特征定位目标。说明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要立足于说明文文本的语言,紧扣说明文文体的特征,力求通过群文的求同整合,达到点面结合的教学目标。
如《鲸》、《松鼠》和苏教版第十册的《麋鹿》组成的群文阅读教学,我们以文本为基,定位以下两点目标:(1)群文共学中品读文本内容,体会文本用词的准确性,并领悟文章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2)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在比较阅读中悟得三篇说明文表达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要以学生为本,着眼能力发展定位目标。群文阅读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而,在说明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中,要以学 1
生阅读能力发展为教学本位,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制高点。
如《鲸》、《松鼠》和《麋鹿》的群文阅读教学,我们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本,定位以下目标:1.通过群文阅读,了解动物类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2.通过群文阅读,尝试比较的阅读品析方式,领会不同描写对象的异同。
二、锁定“言•法”,构建说明文群文阅读教学内容
群文选材的合理性能使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最大化。因此,在选文时,我们要看准整合点,把看似散乱无序的信息整合为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知识链。说明文群文阅读教学内容的构建,要以说明文“文体”为主线,关注语言表达和结构方式,串联一组相同文体的文本展开群文阅读教学,省去了许多不必的教学重复,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第一点:大“局”为重,关注说明文的“谋篇布局”进行群文整合。谋篇布局是文章的骨架,勾勒了整篇文章的轮廓。在说明文群文构建中,我们要统筹于篇章,领会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心运思,把谋篇布局相同或者相似的文本进行群文组合。
如《鲸》、《松鼠》和《麋鹿》三篇课文,它们的谋篇布局相似,都是以介绍动物的外型特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把这三篇课文组建群文有助于学生共同探索动物类说明文阅读和写作的奥妙。
第二点:“言”以类聚,着眼说明文的“言语形式”进行群文整合。如果说“谋篇布局”是文章的骨架,那言语表达就是文章的血肉。说明文语言“天性”平实、简洁,选词讲究,表意准确。因此,在群文阅读的选文中,要把言语表达形式相似的文本紧密结合,以便教学中充分挖掘其言语独特的魅力。
如人教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太阳》和苏教版的《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都是描写星球的文章,三篇文章都用平实、准确的语言清晰地向我们介绍了星球的特点。我们在选文时以文体为主线,跨越版本的界限进行组合,把同一 2
类型的不同文本进行有效组合,使阅读效益大大提高。
第三点:以“法”会文,紧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进行群文整合。说明方法是说明文文体最显性的特征,因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选文”也可关注说明方法来整合群文阅读内容,让群文阅读教学有“法”可依,有“法”可教。
如《鲸》、《只有一个地球》和《太阳》,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多大的联系,但这三课中“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很集中。因此,可将这三篇文本整合群文共读,一次性把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教透,多篇文本学习一步到位,加深印象。
三、立足“学•用”,探索说明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第一点:文体引领,举一反三,说明文单篇教学走向多篇阅读。文体引领下举一反三式群文阅读就是教完单篇文本后,习得本课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再在所习方法的指导下,学习另外一组相同文体的文本。这种以单篇带多篇的教学,既有方法地指导,也有自主地探究,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1)授生以“渔”,做足“一”的文章。在举一反三式的群文阅读教学中,“一”就是群文阅读中的“领头羊”,它的教学是学生获得学习方法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立足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教给说明文阅读方法五要素:明说明对象,理说明结构,抓说明特点,析说明方法,品说明语言。学生掌握了“五要素”的阅读方法,对下面“三”的群文阅读有着示范性的引领作用。
如《鲸》、《松鼠》和《麋鹿》的群文阅读中,我们把《鲸》作为“一”的教学,在整体把握中,学生要领会《鲸》的结构方式、言语特点以及说明方法,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在共学中学会阅读动物类的说明文该抓住样子、生活习性、生长方式等去整体把握阅读。这对学习《松鼠》和《麋鹿》等动物类说明文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2)合作共学,迁移“三”的阅读。学生在“一”的指导性阅读中获得说明文阅读方法后,进行小组合作阅读共学,找出与“一”相同的地方,探究与“一”
不同的地方,并从中得出同类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能,提升阅读质量。
如《鲸》、《松鼠》和麋鹿的群文阅读教学中,《鲸》作为示范性的教学,学生在整体把握中明确了《鲸》的结构方式、言语特点以及说明方法。《松鼠》和《麋鹿》同样是描写动物类的说明文,文本结构十分相似,教学中教学生迁移《鲸》的阅读方法,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学,学生很快地悟得松鼠的生活习性、特点等,节省了时间,提高了阅读学习的效率。
第二点:文体聚文,举三归一,说明文多篇共读提炼阅读方法。群文阅读教学不必拘泥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理解,应侧重于大量阅读中提取信息、综合思考,要有意识地渗透整合信息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概括、归纳等阅读能力。说明文群文阅读立足于本文体特点,学会统整梳理群文,明确说明对象;学会比较品析群文,纵横比较中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学会解密群文得法,切实提高阅读能力,发展阅读水平。
(1)高屋建瓴——统整梳理,厘清思路。说明文群文阅读教学要从群文整体入手,明确说明的对象,从中引导学生梳理文本间的联系。学生不仅获取了科学知识,还理清了事物间的关系,从中发展 学生统整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如人教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太阳》和苏教版的《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的群文阅读的教学,首先要进行顶层问题设计,以问题串读两篇课文:“三篇课文都介绍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奥秘?”这样的问题从整体出发,将三篇文本紧紧联系在一起,突显了整体性。有了一定学习能力的高段学生会很快梳理出群文的重点和主要内容。
(2)纵横交错——比较品析,解密文本。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故教学说明文要充分发挥文本优势,引导学生在横向比较品读,达到共性求同中拓展广度;在纵向比较品读,以达到个性求异中加强深度,比较的阅读方法深入生心。
如人教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太阳》和苏教版的《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的群文阅读教学,我们设计了共学表格,引导学生在深入文本学习中明确文本大意,获取阅读方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文本,得出共性后,挖掘文本的个性亮点,明确说明方法,悟得阅读说明文群文的方法。
(3)破密得法——总结概括,得法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整合信息、质疑讨论等群文阅读的方法。说明文群文阅读后,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梳理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所得出的共性的阅读方法:整体感知中梳理文脉;比较品读中探寻群文的共性和个性等阅读方法。以此来提升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的速度和效率。
如人教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太阳》和苏教版的《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的群文阅读的教学,阅读时该关注文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用哪种方法阅读等阅读技能,这些阅读技能是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得出来的。而且在阅读品析中学会横向和纵向的阅读比较,养成了比较的阅读习惯。
第三点:文体迁移,追根求源,说明文一课教学到一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是阅读教学的最高要求,单篇文章的阅读只能作辅佐,为整本书阅读服务。那说明文的群文阅读教学又该如何做到由一篇文章的教学到一本书的阅读呢?
第一点要做好“一课教学”,兴趣引路,做好“导航”。一课教学不同于“单篇”阅读教学,它的教学是为一本书的阅读服务的,是整本书阅读的“导航”。兴趣的激发和方法的指导是“一课”教学的重点,学生根据这课的教学走进整本书的阅读,做到有能力读,有兴趣读。
如《松鼠》选自布丰的著作《自然史》,在《松鼠》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能读懂松鼠的可爱、以及作者对松鼠的喜爱等等,要把阅读的触角指向《自然史》的阅读,这对孩子们阅读《自然史》是方法的潜移默化地指导。
第二点要做好“一本书阅读”,读思并重,交流“至上”。整本书的群文阅读在“一课教学”的引领下,以文体为导向,激发学生挖掘语言的魅力,做到读思结合,更要要做到阅读后交流“读后感”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动力
如教完布封的《松鼠》后可追根求源,牵出布丰的《自然史》,《自然史》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了地球、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演变历史。我们要引导学生做到读思并进,并在阅读后开展隆重的“读后感”交流课,颁发阅读之星,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说明文群文阅读教学是文体式群文阅读教学的冰山一角。文体式群文阅读教学是一块新领地,它给群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小学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群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文体式群文阅读教学已经扬帆起航,让我们一起开启群文阅读教学的新征程吧!
第五篇:论文结题报告浅谈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
浅谈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
摘要: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国内兴起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所谓群文阅读,是指在一堂课中师生围绕一个或几个议题,选择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关联的教材课文或课外文章,进行集体阅读和建构的阅读教学形式。本文主要从精选文本、突出主体地位、阅读联系实际等方面来论述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阅读方法;教学策略和方法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国内兴起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所谓群文阅读,是指在一堂课中师生围绕一个或几个议题,选择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关联的教材课文或课外文章,进行集体阅读和建构的阅读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这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获得。阅读已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群文阅读正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成功实践。如何开展好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体会:
一、精选文本,打好群文阅读的基础
精选文本是开展群文阅读的前提。教师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前,需要选择适当的阅读文本,从而为群文阅读教学的后续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初中生阅读不同国家的名著,不同类型的书籍可以使他们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引发他们阅读学习的兴趣。让初中生自己去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或道理,这一过程可以使他们对于书本有着更深的体会,从而达到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如教学《夸父追日》时,为了使学生更有兴致探讨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多了解《哪吒闹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群文阅读教学效果。另外,还可以按文本的内在关联确定议题,进而组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阅读回归本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应发挥引领的作用,突出学生阅读、思考的主体地位,真正让阅读回归本位。
(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阅读,教师准备多篇文章让学生阅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感悟与体味,从而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反之,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保证,学生就无法实现个性化的阅读。(二)教给学生群文阅读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对主要文本可采用精读法,次要文本可采用略读或浏览法辅助阅读。
如在“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文本,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对《春》的精读,使学生形成对描写景物方法的系统认知,然后将《雨的四季》《散步》中的景物描写语段作为次要文本进行略读,紧扣景物描写方法,强化学生认知: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融入情感。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才能大大提高群文阅读课堂效率。三、阅读联系实际,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是初中生提高自身阅读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融进课堂中,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其次,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人生哲理等运用到生活中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现行的绝大部分语文教学活动是围绕课内阅读展开的。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阵地,然而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对学生课内阅读的教学,往往忽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处于盲目、自由的状态[1]。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群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为课内阅读提供大量的阅读素材,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所以,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达到一篇带多篇、一本带多本的最佳阅读效果,开展“大语文观”教学。
四、读写结合,增强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阅读和写作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阅读训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提高阅读的速度,进行快速阅读训练。因为阅读速度越快就可以节省越多的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就可以去阅读更多的书籍。第二是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理解作者表达的真正意图也是十分重要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阅读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点。
除此之外,这种启发还可表现在某段语言的修辞、文章的结构、选文的写作手法等方面。如在“千古话离愁”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选取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醉花阴》和李白的《秋浦歌》。让学生阅读并感悟“离愁”在古人的情感世界中是怎样表达的,接着当堂训练,让学生运用比喻或夸张的修辞手法写一写自己的愁绪。这种“读”与“写”的结合,能促进学生读的成果向写的能力进行当堂转化,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实效,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2]。
总而言之,我们要明白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学生慢慢养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让阅读能力突飞猛进的。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总结,积极探索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才能更好地促进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文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