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生为本,让课堂发生学习——以《学与问》为例谈小学说理文教学
翟利岳
教是为了学,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审视当下的课堂,真正发生学习的,却不多。现以《学与问》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以生为本,策划“学”的活动,使课堂真正发生学习。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要由《观书有感》《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习作七》组成。《习作七》与前面几篇课文密切相关,要求学生“讲课文中的故事,谈从中受到的启示”。
直视:“学”的展开
课程教学的逻辑过程往往这样依次展开:示标、议标、达标、查标、补标、评标。“标”即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流程。然而不管环节次序如何调整,这六个环节的存在,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发生学习。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学与问相辅相成”的哲理。2.品读课文,理解论证观点过程中,叙事与议论一一对应的关系。
3.明白“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细微差别;理解诗句中“人间”的含义。4.朗读课文,体会“论”的针对性,“证”的条理性。
二、教学过程
(一)示标、议标。
1.读“习作7”的习作要求,思考: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与以往的习作有什么不同? 2.本次习作不但要叙事,还要写启示(议论)。我们通过学说理文《学与问》来体会叙事与议论如何巧妙结合。
(二)达标。1.读题析题:“学”“问”分别是什么意思?“学与问”又怎么理解?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明白“人间”的含义,把课文读通顺。3.品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用文中的中心句概括。
朗读中心句和两个比喻句,体会学与问的不同分量,读出“也”字的逻辑重音。
小结,板书:提出观点。4.品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名读,也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观点。
朗读这句话和比喻句、夸张句,读好关联词组“只有„„才„„”,体会“学与问”相辅相成的关系。
学生小结,板书标题:总结观点。5.品读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1)理解“论证”:
回忆以前学过的三篇说理文谋篇规律,知道这些自然段为“论证观点”。
“论”与“证”分别是什么意思?(论:议论,谈启示;证:证明,一般通过叙事进行证明。)
举例子:老师很喜欢六(2)班同学,百忙之中还抽空来给大家上课。这句话前半句“议”(议论),后半句“证”(摆事实、叙事)。(2)体验“论证”:
默读,用括号分别标出议论、叙事部分,想想作者围绕观点在叙事时讲了哪两个“问”,各用一个字概括。
讨论交流。板书(爱)问、(善)问。评点:“爱问”先证后论,“善问”先论后证,文章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品读第二、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写“爱问”的?(板书:问的方式、问的对象、问的内容)朗读,体会作者叙述的简洁、层次分明的特点。
指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在议论时说了哪三个要点?(板书:多问几个为什么、随时随地地请教、能者为师)点拨:议论的要点是哪里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请静心默读体会。学生交流,用直线标出“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来自于“问的内容”的启示,“随时随地请教、能者为师”是分别来自于“问的方式、问的对象”的启示。
小结:作者在叙事时为什么不写哥白尼的外貌、生活环境、工作经历等内容?只写“问的方式、对象、内容”?点拨:论与证要一一对应,严谨流畅。
朗读第二、第三自然段,体会论与证的对应严谨的特点。(3)总结“论证”:
品读第四自然段,“善问”这部分是如何“论”与“证”的?请分别举例说明。
男、女生分读“勤学好问、观察思考”分别对应的先后事例。
作者是如何写好“论证”的?请帮老师总结。
“爱问”与“善问”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三)查标、补标。
以已先学的《大自然的文字》第六、第七自然段为例,自主读书,画句子说明论证的一一对应和严谨。
(四)评标。
1.以《砍樱桃树》为例,根据叙事要点写启示、谈议论。2.师生共同总结说理文的谋篇,着重点评:在叙事与议论时,除了要点要对应、严谨外,还要注意句子的前后衔接、连贯流畅。
细究:“学”的内容
教材中的选文,王荣生教授把它分为四种: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在这里,我们把《学与问》这篇说理文作为例文或用件来探讨。如何呈现文本独特教学价值,要注意“看”。
一是看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找准学生学习活动的制高点。《学与问》是六年级课文,课标中关于第三学段中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以老师的教为主的设计,往往选择“读懂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为教学内容,能公式化地“知道作者是按提出观点,举例论证,总结观点这样的结构来成文的”,这样就“过滤”掉了许多应该教的内容,所确定的“学”的内容显然浅了。
二是看编者意图,了解本篇课文在单元中所处的位置,找准学生学习活动的切入点。《学与问》被编排在第七单元的第二篇,前一篇是《古诗两首》,其中有朱熹的哲理诗《观书有感》,后一篇为《大自然的文字》,单元七的习作要求是“写语文书里的故事或写启示”。因此,我认为本文的学习内容至少有两点,一是联系生活或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懂“观点”,引起自己情感上的共鸣;二是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学习作者阐发观点的技能。尤其应从“怎么将叙述与议论相结合,阐发自己的观点”切入。
三是看文体的特点,从而确定学生学习活动的重难点。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过类似的课文《说勤奋》,五年级时又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和《谈礼貌》。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阐发观点要鲜明,叙述事例要简约,论证过程要严谨,这是他们要细细揣摩,逐步学习的。因此,这篇课文确定的学习内容是:学习作者如何严谨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进一步感悟说理文条分缕析、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
回昧:“学”的行为
学的内容确定后,策划好学生“学”的活动,教师有许多策略可选择,如指导学生反复地读,收集相关资料,小组内展开讨论,按要求完成练笔等等,但其中有一点是不可回避的,那就是“课堂提问”。从教师“怎么教”出发和从学生“怎么学”出发的“课堂提问”有着天壤之别。
请看教者所提的几个问题:
“一问”问得明:谁能在第一自然段中精准地找到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把它说给大家听。说理文更讲究思维的精准,因此老师的教学语言指向是必须很明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拉拉扯扯地把似是而非的内容考虑进去。老师在引导学生交流找到的观点的时候,不是用“朗读给大家听”,而是用“说”观点,这也是与文体特点非常吻合的。
“二问”问得巧:用括号分别括出议论、叙事部分,想想作者围绕观点在叙事时讲了哪两个“问”,各用一个字概括。(板书:()问)老师的提问没有迂回,直截了当指向“问”,学生学的活动既动笔,又动脑,问题没有现成答案,具有挑战性。
“三问”问得准:这三个观点是从哪里来的?和叙事部分有什么联系呢?请大家找出例子与道理一一对应起来的内容,看看叙述和议论是如何紧密结合起来的?学生在这样精准的问题引领下,必定会静心探究课文内容,到教材中去走个来回,学的活动得以充分展开。此刻的学习能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它要揭开实例的内核,寻找实例内部和观点之间相互印证的地方。
“四问”问得趣:说理文关注“说理”,是不是课堂会没有了“情趣”?老师会不会戴着理性的、古板的面具,把课上得索然寡味?当然不是。在教学中,如何在“理”的推进中,有“情”的适当介入,水乳交融,定好“学”的基调,也很重要。如探究议论的要点是哪里来的?课堂上,我明知故问:“是天上掉下来的?地上长出来的?随手捡来的?究竟从哪里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这样轻松、诙谐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浓厚兴趣。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学论文《以学生为本,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如今的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丰富和多样,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音乐课堂气氛越来越热烈。然而静下心或稍换角度思考,难免有疑问和困惑产生。音乐课堂上教师带给学生的究竟是什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真正地得到了体现,并且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了发展?看似丰富多变的教学活动中蕴涵的教学高效性有多少?
记得有位专家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发展了,才是有效的教学,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了,提高了,才是自能的课堂。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全面主动发展,增进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提高音乐课堂的实效性。
一、“以学生为本”就要全面了解学生
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是课堂高效的前提条件。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是不同的。只有准确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特点教师才能有的放矢的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准确全面地了解了学生,在教学中才能清楚地知道“这一阶段的学生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围绕目标,环环相扣,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知识主要靠感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是最好的教育。因此,我从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意境入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在唱唱跳跳中,在摇摇拍拍中,在游戏中,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和品格。当然这还需要老师有较强的应变和调控能力,及时、正确引导孩子进行音乐活动。比如,我在上二年级的一节音乐欣赏《单簧管波尔卡》时,抓住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游戏的特点,采用游戏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用玩呼拉圈、玩球等的方式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强弱变化和旋律起伏变化,并利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七个小
矮人的形象来贯穿整个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在有限的时间内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也有表现的愿望,但是有的孩子比较害羞,想表现又怕出错丢脸,针对这一特点,音乐课上我就多设计集体、小组的活动形式,给孩子更多自主探究、实践的机会。多启发、多鼓励、多赞赏、多沟通,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棒的。
另外,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看,他们对与生活有关的事物感知得较为清晰。音乐课堂中技能技巧的学习,通过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
二、拉近和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能否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将影响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广度与深度。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同时也能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愿望,促进课堂的高效。
(一)营造师生平等、团结的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前提。实验表明,凡是学生对老师有亲近感,就爱听这个老师的课,对老师上的这门学科也会产生兴趣并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
但是要想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师首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应该认识到:在课堂上没有老师。因此,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我经常会坐下来、蹲下来和学生一起欣赏音乐,探讨歌曲的难点和解决方法,和孩子们学在一起,玩在一起。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你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一个温柔的抚摸,路上一句亲切的问话就能让学生真心地喜欢上你。而五年级和六年级同学相对而言比较内向,有了自己的想法,有时候需要跟他们说说话,谈谈心,了解一下他们内心的想法,让他感觉这个老师很亲切是真心对待他们的,亦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的态度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个团结的大集体。师生才能够更好地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
(二)、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老师读懂教材,吃透教材,精心研究新课标,研究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精心优化教学目标,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和疑难处,把学生学习的时候由接受信息的过程转化成独立思考、解释疑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我在《送别》一课的教学中设计的有层次提问,(1)这首乐曲是什么拍号?有什么特点?有几个乐段?情绪如何?(2)你经历过送别吗?请谈当时的情景。(3)你能说出有关送别的歌曲吗?你能唱一两句吗?(4)说说不同人送别的歌曲及情感?《阳关三叠》——古人忧伤;《共青团员之歌》——战争壮别;《驼铃》——现代人勉励。(5)不同时代不同人物送别的心情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依依不舍。这样的提问设计层层有序,渐次深入,启发学生体验不同情感,使音乐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听讲的兴趣历久不衰。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从学生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学习探究音乐的主动性。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是学生自觉学习音乐以及其它活动的“发动机”。而“兴趣”则是开启这一“发动机”的钥匙。因此要培养学生自觉探索音乐的主动、能动性,首先应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乐之然后知之。”
小学生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有极强的求知欲。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这一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和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为自能高效的课堂教学创造条件。例如:在学习一些音乐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我抓住了学生“以形象性思维”为主的特点,将枯燥、难记、抽象的音乐知识形象化。如在学习四分音符的时候,当我发现学生们很难掌握,于是我编制了一些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四分音符太骄傲,伙伴朋友全不要,光杆司令一个音,唱完一拍哈哈笑”。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四分音符的特点;再如“渐强记号”,我是这样
编的:“渐强像只小喇叭,嘴巴越张口越大”等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讲述,加上老师的勾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引入音乐术语,学生理解的快,掌握的牢,从而加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音乐课堂充满了趣味性。
律动教学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征 每个孩子天生都喜欢音乐,“律动”中音乐所表现的高低、快慢、强弱、长短、紧张与平静、欢乐与悲伤,孩子们都可以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小学生正处在对外部事物,特别是对音响刺激的敏感期,喜欢与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在律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被重视,有利于挖掘学生与生俱来的最原始、最自然的音乐感受。律动是一种运动感和音乐感之间的连结。在律动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表现音乐的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及情绪变化的节律,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是自然、放松的状态,将内心对音乐的理解与想象完全和音乐融为一体,体现了动感之美。
四、让学生享受关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学习的主人
外国某教育研究机构曾就老师的视野与学生成绩的关系作过探究,结果表明,在老师扇形视野区里的学生成绩往往优于这个区域之外的同学,这说明什么呢?一句话——关注很重要。因此,要想课堂变得高效,老师一定要有普遍的关注。
课堂内外,我经常用语言或用动作或用目光或用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老师的行为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感受到自己的重要和优秀。特别是对于一些调皮的学生和一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他们一般对学习无兴趣,甚至会出现一些诸如开小差、捣乱打闹之类的事。因此,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整个教学也是大有裨益的。我的做法是,对这样的学生偶尔获得的初次成功或是偶然发现的极其细微的闪光点都要给予大力的表扬和鼓励,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原因和方法,以及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树立自信。当每一个学生都自信、主动地参与课堂,课堂效率和效益就会自然提高。
五、紧紧抓住音乐要素,深化学生的音乐体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是流动的艺术。音乐要素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音乐教学之根本,开展音乐教学都必须紧紧抓住音乐要素。教师应不拘泥于某种教
学模式,以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结合学习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的实际,创造和采用合理、灵活、适用的多种教学形式。学生喜欢的是活动性强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应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小雨沙沙》这一活动中,我将课堂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回忆下大雨和小雨时的不同的声音,一种是“哗啦哗啦”一种是“沙沙沙沙”,并让学生来模仿。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来体会声音的强弱力度变化;在上《火车开了》这一课时让学生听辩火车出发时的声音“呜----”和火车正在行进中的声音“喀嚓喀嚓 喀嚓喀嚓”的声音,通过比较两种声音的不同,在模仿“开火车”的游戏中知道了节奏的快慢和速度的变化;在《单簧管波尔卡》中让孩子玩绸带,让他们用绸带的飘逸很好地感受和表现旋律的优美。在学习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时,让学生按节奏进行走和跑的小律动,于是学生就在妙趣横生的律动中了解到这两种音符的时值等等。抓住了音乐的要素,利用孩子们喜欢的方法,就能使学生从音乐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调式中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同时提高了他们主动参与音乐的兴趣。
教育是永无止境的,音乐课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还应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篇:创新教育教学观念 品德课堂以学生为本
创新教育教学观念 品德课堂以学生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学习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学生看到、听到、学习得到的各种知识,经过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化为自己的思想、智慧、灵魂。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学到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将学习过程变成学生自我认识、感受、体会的过程,是知识再创造的过程。我总觉得这门课学时、总觉得我不讲学生就听不懂、总觉得没有把教科书讲完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这些想法就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容器,没有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所以,我就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课堂教学中,我采用恰当的竞赛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行竞赛是学生最感兴趣、最觉得刺激也最能满足自我衷观欲,竞赛形式多种多样:有接龙式的、有摆擂台式的、有抽签式的、有问答式的、更有默写式的,进行知识竞赛能以小组为单位的尽量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记分,评出优胜组,上光荣榜,这样即增强了集体意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精心设计课堂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非常重视课堂的引入,因为引入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兴趣与效果。我常采用的引入方式有:讲故事法、回答法、图释法以及活泼的动漫法等。新课引入精彩,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厚,学习积极性就高涨,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因材施教,分层指导,为主体参与创造最大的可能性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中所需的具体帮助不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智力、意志、情感、能力上都存在差异,形成不同的层次。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因材施教,分层指导,避免两极分化,为主体参与创造最大的可能性。对待那些基础差纪律差的同学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多角度调理,并给予足够的耐心,肯定其微小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帮他们找回自信,发现其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用爱心去引导他们。经过分层指导,学生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实现了优生更优,差生变好学生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分层指导,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成功的愉悦体验,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科信心,也进一步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学习动力问题。
因此,我努力学习掌握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更新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不让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我身上重现,不让任何无效的一分钟时间在我的课堂上流失;关爱每一名学生,热情耐心帮扶引导,不让一名学生在我这里掉队。
第四篇:以《散步》教学为例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以《散步》教学为例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两次教学《散步》一课,两次教学内容和思路大致相同,所带班级的水平也大体相当,但是教学效果却有明显悬殊。
第一次教学设计由三个教学板块构成:读出文章诗意的感觉;品出文章美妙的味道;写出文章细腻的情感。整个教学流程如下:
1.简洁导入,快速入题。(略)
2.围绕学习活动一设计主话题:请动用你平时的学习积累,想想朗读课文的方法,自由朗读全文,尽量读出文章诗意的感觉。请你这样说:“要想读出本文的诗意,我们应该,因为。”
学生读课文,然后交流。为了便于师生对话,老师在交流之前示范一处朗读,同时进行朗读技巧的点拨。但这一教学环节气氛沉闷,学生普遍感觉无法回答,只能泛泛地从节奏、流畅等角度简单说一说,根本无法读出诗意的感觉,最后只好由老师代劳,说出预设的方法,然后转入下一个环节。
3.围绕学习活动二设计主话题:品味文章美点,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想:选材、情感、描写、词语、句式„„请你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认为这篇文章美妙在,因为。”
这一环节的处理与第一个学习活动差不多,不再多言。
4.围绕学习活动三设计主话题:全文透着浓浓的孝道。下面,让我们试着动笔想象创编第六段,把“我”的陈述改成生动的描写,通过“我”和“我”妻子的言、行、思进一步表现出孝的情感。
这一环节的处理由于时间关系,加之学生根本没有深入文本,没有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最终这一学习活动的落实只能草草收兵,成为一句空话。
5.小结课文(略)
执教老师课后反思说,今天这节课感觉很累,主要原因是借班上课,学情分析很不到位,大部分学生预习又很不充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预习,面对学生杂乱无章的发言,自己没有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设计,基本上还是按照原来的教学思路,这严重影响了上课的情绪与发挥。
然而,真的如此吗?冷静分析,笔者认为问题主要是:
1.过分注重阅读教学中对话的开放性。主话题设置过于空泛,难以形成对话交流的焦点,对话只能在文本的外围打转,无法真正深入文本。这一点在第二个学习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对文本核心价值的确立还有欠缺。没有把握散文体裁特点,尤其对散文中作者独特的情感突出不够。《散步》是一篇歌颂亲情的文章,文本短小精悍,写身边小事、诉心中真情。子女对长辈的敬爱,长辈对儿孙的体恤,浓浓的亲情流淌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在此基础上,涉及中年人的责任感和生命意识。笔者认为“浓浓的亲情”应是《散步》一文的核心教学价值。
3.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老师心里想的还是执行自己预设的教学环节,没有及时根据教学实际改变既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
找到了问题所在,执教老师及时对原有的教学设计作了调整。改变了教学内容,将三个学习活动调整为:感知文章内容;品味文章情感;领悟文章意蕴。这一调整基于如下考虑:通过学习板块的调整,使教学流程在读――品――悟中行进,师生对话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场――浓浓的亲情。在主问题的设计上,力求让所提问题聚焦,克服问题过于空泛的毛病,使课堂提问更有实效。
例如第二个教学板块调整后,师生对话的情境:
师:《散步》这篇文章从1985年发表以来,感动了无数人,征服了几代人。归根结底就是那平凡而质朴、真实而感人的“亲情”情节一直萦绕在人们心头。
建议同学们这样品味文章的情感:请你用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选读你认为最能体现浓浓亲情的语句,然后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在文中写下你的理由或感想。(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生1:我选的是第1节,一家四口人在田野散步的情景,很温馨的画面,让我感受到全家散步时那种愉悦的情景。
生2:第3节中:“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总算”写出了“我”对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特别渴望春天。“熬”写出母亲艰难而痛苦地度过严冬,也表现出“我”为母亲安然无恙地度过严冬而感到高兴。“总算”“熬”都体现我担心母亲的身体,体现了儿子对母亲的关爱。
师:你分析得很好!请你把它读一下。(生读)
师:你读得很有感情,“总算”“熬”两字读重音,很好!
生3:第7段:“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这句话中“摸摸”这个动作看出奶奶对孙子的疼爱,体现了浓浓的祖孙情。正是奶奶对孙子的理解、疼爱才决定委屈自己走小路。
生4:“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主意了:“还是走小路吧。”母亲开始未听从,但“摸”表现了对孙子的疼爱。“吧”表明有商量的余地,体现的是一种亲情的温暖。
师:这位老人很温柔,对小孩子非常的关爱,这个细节很有意思。
师:朗读时要读出母亲的慈爱、温和。(生齐读体味)
生5:第5段“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里的“也”要重读,表现了一个孩子无意间的重大发现,要读出活泼、欢快,充满情趣。“我们都笑了”中的“笑”可以看出当时一家人都被儿子这天真烂漫的话逗乐了,体现出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亲情。要读出一家人的欢乐。
师:你不仅品味了浓浓的亲情,还点出了朗读时的要求,很好!请给同学示范朗读一下。(生5有感情朗读,读得很投入)
生6:第8段“但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中的“慢慢地”“稳稳地”表现出“我”和妻子背母亲和儿子时的小心、谨慎,朗读时读重音,语气庄重。“很仔细”中的“很”要拖长音调,强调“走得仔细”。
师:请你示范朗读一下。(生朗读)
生7:我想补充一下刚才同学的发言,“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两个“蹲”字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尊重和使命感;而且我和妻子各有所为,各为这个小家庭尽心尽力,一路上都充满了亲情,同时也点出了中年人应有的责任感。
师:一蹲一背,定格了一幅美好的充满亲情的画面。请同学们齐读第8段,体味文中的亲情和责任。
生8:第4段中的景物描写体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我”由此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我”想到母亲熬过严冬能看到这春天万物,心中满是欢喜。希望母亲的生命也能如这春天般充满活力。
师:这一段容易被我们忽略,它与亲情有何关系呢?因为生命可贵,所以我们散步;因为生命和谐,所以我们谦让;因为生命衰老,所以我们孝顺;因为生命成熟,所以我们尽责。生命在浓浓亲情中更显珍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读这一段呢?
生9:语调欢快些,要读出春天的活力,心中的欢喜。(生读)
师:注意“阳光”,要带一种意味;两个“蹲”字,要重一些;“但”字,可以轻一些;“很”字,应该拖一下。好的,让我们齐读这一节。(师生动情地齐读)
师:读这篇文章的历程,就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语速,重音,情味等。
„„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环节将“品”和“读”结合,始终围绕“亲情”进行品读,问题指向明确而聚焦。教师指导学生从语调、语速、重音等方面去朗读课文,朗读方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浓浓的亲情。
两次教学的内容都与“亲情”有关,但第一次教学在美点品味上,“发散”有余,而对亲情的感悟上“聚焦”不足。第一次教学中的话题设计极具发散性,大有把文章之妙一网打尽之势。在老师的要求和示范下,师生主要围绕情节安排、景物描写、浓浓的亲情、和谐的氛围等方面进行对话,学生回答热热闹闹,但明显偏离了“亲情”轨道,教师只好呈现备课时预设的课件。正是因为课堂的提问缺乏聚焦性,脱离了文本的核心内容,最终导致教学目标的流失。而第二次教学则聚焦于“亲情”这一靶心,反复在这一点上锤炼打磨,师生在品读把玩中深入文本,体味亲情,从而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其实,不论问题的发散还是聚焦,都需要老师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吃透文本的“魂”――核心价值。主题是散文的“魂”,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课的“魂”,失却了“魂”的课,再精致,也不过是漂亮的花瓶罢了!“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夏雨舟)读完这篇文章,有如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使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作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因此,一节课、一篇散文,没有去抓“魂”或者说没有很好的去抓“魂”,这节课的根基就会发生动摇,再精致的设计只不过是技术表演而已。
二是紧扣课堂的“标”――教学目标。散文的教学目标应重在让学生体味作者在文中流露的独特的情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单元教学要求,笔者认为应将《散步》的情感定位在“浓浓的亲情”上,教学目标应确定为: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意,通过品味揣摩文中体现浓浓亲情的语句,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体会文中的那份浓浓亲情,从而激发学生去感悟亲情,拥抱亲情,珍爱亲情。教学方法上应力主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对文本的解读。教学环节还可进一步设计为:“创设情境,回味亲情;整体感知,感知亲情;品读课文,感悟亲情;合作探究,体验亲情;小结课文,升华亲情”,从而让“浓浓的亲情”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这样的问题聚焦,使教学目标高度集中,使文本的核心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有效的实现。
朱春梅,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本文编校
:舒坦
第五篇:以《云房子》的教学为例谈以学定教
以《云房子》的教学为例谈以学定教
[摘 要]“翻转”课堂,首先要“翻转”教育理念,彻底摒弃“满堂灌”和“满堂问”的形式。对《云房子》的教学,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有效先学,以学定教;质疑探究,多学少教;鼓励展示,教学相长,给学生提供更充裕的自主学习机会和更广阔的学习展示平台。
[关键词]以学定教 质疑探究 鼓励展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75
“翻转课堂”倡导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把握学情,找准起点,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究与发现,从而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打造高效课堂。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坚持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在课前有效先学,课上合作探究,从而轻松高效地获取、理解、运用新知识。下面,我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课文《云房子》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有效先学,以学定教
在预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将难写的生字、难理解的词语、难读的句子和难懂的问题都记录在《预学本》上。每次上课前,我都会批阅每一位学生的《预学本》,了解他们的学习起点,梳理学生的“懂与不懂”,删繁就简,大胆放弃自己原先预设的教学点,把课堂的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难以掌握的重难点上。
从学生预学《云房子》的反馈来看,文中的词语都很浅显易懂,学生并没有觉得难以理解。但有两个易错字――“然”和“耍”,在抄录时,就有学生将“然”左上部件的“月”写成了“夕”,也有学生混淆了“要”和“耍”。于是,我在课前查阅了“然”和“耍”的字理,在课堂上针对这两个字进行了辅导。我先出示了一幅图,让学生猜测根据图意造出来的字到底是课文的哪个生字。学生一边细致地观察,一边激烈地讨论。他们交流了从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有一只狗被吊在那里,火上烤着的可能是狗肉。学生很快锁定了生字表中的“然”。我告诉他们,其实“然”是“燃”的本字,本义是“燃烧”,但后来意思发生了变化。“然”的“四点底”就像火团,“犬”就是狗,而“月”则是由“肉”演变而来的。
而“耍”字当中的“而”过去其实表示胡须的意思。关于“耍”的字理,第一种说法是男子用胡须戏弄女子,意为“戏耍”;第二种说法是女子戴上胡须演戏,有“玩耍”之意。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选择了第二种字理讲解给他们听。学生饶有兴趣地听着,一个个都惊叹汉字造字的神奇与有趣,知道“然”和“耍”写错了。
二、质疑探究,多学少教
学生在《预学本》上提出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该如何妥善处理呢?在课前批阅时,我将学生的众多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汇总,并按提问质量评价为“三星问题”“二星问题”和“一星问题”。对不同星级的问题,我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离谱的、价值不大的“一星问题”先放置;简单易解决的“二星问题”则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有探究价值的“三星问题”往往是解读文章的核心问题,那就发挥其纽带作用,引发学生在品读课文时充分地合作探究,尽情地对话交流。星级问题的评价机制发挥了导向作用,学生渐渐明白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质疑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学生就《云房子》这篇童话故事提出了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比如:“云房子是谁建造的?”“云房子都是什么样子的?漂亮吗?”……我紧紧扣住了核心问题――“小鸟们造的云房子是什么样子的”组织教学。课上,我抛出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品读课文重点段落,然后让学生扮演小鸟,动手造云房子,并用心思考:“如果你就是一只小鸟,你会造什么样的云房子呢?”
三、鼓励展示,教学相长
很多课堂都设有合作探究的环节,但常常流于形式,讨论时轰轰烈烈,交流时却一带而过。为了避免这种形式主义,我在课堂上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或者小组的学习成果。
在《云房子》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介绍自己造的云房子。对表达有困难的学生,我还提供了句式:“我们的云房子真漂亮啊!它们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在学生的交流展示中,云房子真是千姿百态、千奇百怪:有层层叠叠的宝塔,有可爱的蘑菇亭,有腿粗如桩的大象……这样,鼓励学生自由交流,大胆展示,不仅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促进教者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给学生提供更充裕的自主学习机会和更广阔的学习展示平台。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不仅要让课堂“翻转”,更要让自己的教育理念“翻转”,尽量做到“学生先学,教师后教”“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甚至“教师不教,学生会学”,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自主发展。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