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以《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为例

时间:2019-05-12 21:2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问题导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以《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问题导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以《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为例》。

第一篇:基于问题导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以《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为例

基于问题导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以《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为例

摘要:《细胞的分裂与分化》选自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本篇主要是对该课内容进行解析,并进行教学设计,结合图片及生活常见现象,设计一系列相关的问题,采用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精讲点拨等多种教学活动展开教学,并结合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识。关键词: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选自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体的生长现象、细胞分化等相关知识,并介绍动植物的基本组织。本节课在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有重要作用。

学生对生物体的生长现象并不陌生,对其原因分析往往只局限于外因生物体吸收营养物质,但对内因细胞的分化、生长、分化等过程并不清楚。本节课涉及到“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三个微观的生命现象,内容相对抽象,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细胞的生理活动,接受起来会存在一定难度。七年级学生通过小学科学内容的学习,认识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并且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说具备了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知识基础。

本节课涉及到细胞的微观变化,主要包括细胞分裂、细胞生长主要过程,还涉及到细胞分化、组织主要概念问题,生物体由小变大过程中涉及到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过程,也涉及到细胞的分化,因此可以将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作为课题的一条主线,引导学生的学习。结合七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所以设计了多种活动。教学设计思路见图1。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能够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并说出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说出分化、组织的概念,并能概述生物体的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通过识别图片,能够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几种主要组织。能力目标: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癌细胞的相关知识,关注身体健康。

作者简介:孟培,出生于1989年12月,女,籍贯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现于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中学从事初中生物教学,中学二级教师,2013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学历,现研究方向为课堂教学。

图1 3.教学重点、难点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分化、组织的概念

4.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动植物细胞分裂图片,番茄和橘子果实,红墨水浸泡过的芹菜 5.教学过程

5.1复习提问,巩固所学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胞结构图片,学生怎通过复习,回答以下问题:①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设计意图: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细胞的结构,才能在学习细胞的分裂过程时明确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变化。5.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一是花朵凋谢后会发育成果实,果实逐渐长大,二是一只小鸡能逐渐长大成一只大公鸡,三是小蝌蚪能逐渐发育成青蛙),提问:这三组图片展示的是什么生命现象?(学生回答:生长发育)那么生物为什么能够生长发育、由小变大呢?在第一节课中,我们学到了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结构基础,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细胞紧密相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设计意图:课堂以生活认识入手,并结合常见现象,引起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5.3展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5.4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5.4.1学习一 细胞的分裂

教师展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图,并提问: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哪个结构最先分裂?②第二步中哪个结构又进行了分裂?③细胞分裂后形成了几个新细胞?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各结构的变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教师根据学生总结内容进行点拨总结。

教师展示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学生观察并与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进行对比,交流讨论,总结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教师总结: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以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明确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5.4.2深入探究细胞的分裂

教师:学习了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那么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是否完全相同?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并对比后得出结论: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质被平均分成两份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植物细胞则是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教师:①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否会减半?②细胞不断分裂后会不会越来越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本相关内容,相互合作探究交流,并派小组代表向学生展示本小组探究讨论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结果进行总结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通过对细胞分裂中细节问题的探究,加深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的认识。5.4.3细胞的分化

教师展示动物(人)的不同组织细胞的形态,教师:同学们都知道人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那么为什么细胞的的形态却不相同?这就是因为细胞的分化所引起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学生阅读课本,明确细胞的分化、组织的概念,及植物的主要组织、动物的基本组织。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学习细胞分化、组织的概念。5.4.4联系实例,解析组织

教师展示生活实例,进一步向学生讲解动植物主要组织的相关知识:①展示洋葱内表皮图,并提问: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洋葱内表皮结构,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是否有了新的认识,你能给它命名吗?你觉得它有什么功能?(保护组织)②展示芹菜,折断露出丝络,这属于什么组织?再展示用红墨水浸泡的芹菜,判断它的功能。(输导组织)③展示核桃坚硬的外壳,介绍机械组织。④我们皮肤的表面有什么组织?我们能够运动自如与什么组织有关?针刺手很快感到疼痛, 与什么组织有关?

学生以一个番茄或者橘子(也可以选择其他植物器官)为例,小组相互合作,分析其组成都包括哪几种组织,尝试说出不同组织的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掌握植物的主要组织和动物的基本组织,并进一步分析果实的组织组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4.5联系生活,了解癌细胞

教师向学生介绍癌细胞的相关知识,并向学生介绍健康生活的理念,教会学生关注身体健康。5.5课堂小结

学生简要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6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课堂,本节课最大的突破就是运用问题导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合作等多种形式获取知识,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以生活认识入手,并结合常见现象,从而认识微观生命现象,整堂课做到理论知识与实例相结合,同时以问题导学形式引导学生自学或者合作探究。

整节课首先要注意课堂的导入环节,课堂导入情境设计的好,才能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浓厚的兴趣。本节课先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打好学习的知识基础,再以学生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为例,产生问题,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其次,对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方面,细胞分裂知识先以图片形式展现,学生形成直观认识,在整节课中,以问题贯穿整节课的知识内容,通过真实性任务,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教师要注重课堂资源的形成,从日常生活中搜集相关资料,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第二篇:“问题导学模式”与翻转课堂 -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

“问题导学模式”与翻转课堂

语文组

春儿

【摘 要】自2012年以来,翻转课堂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导学模式”与翻转课堂代表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近似的,它们的理论依据都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文介绍了几种国外和国内翻转课堂的典型范式,介绍了翻转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的集中优势,并对“问题导学模式”与翻转课堂这两种模式进行了简要的对比。还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作了概括的介绍,最后提出一些建议:首先,高质量的微课视频和高质量的课件、学案等教学资源是“问题导学模式”升级的前提和保证。其次,借鉴翻转课堂的及时反馈评价可以实现现有模式较难完成的分层学习。再次,借鉴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单。最后,翻转课堂代表着一个“用视频再造教育”的时代的到来,这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关键词】 “问题导学模式”

翻转课堂

交互式电子白板

比较

借鉴

当下,为众多教师所熟知,翻转课堂已经引起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已有部分学校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验,并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自2012年以来,翻转课堂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主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对翻转课堂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大量的报道。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翻转课堂的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事实上,一种教学模式被大众热捧,不在于其形式如何,而在于这种教学模式代表着先进有效的教育理念。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境贫困的不在少数,很难一刀切让所有学生买平板电脑来实施翻转课堂。但是,“问题导学模式”与翻转课堂代表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近似的,它们的理论依据都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建构主义倡导创设问题情境、支持协作探究、开展会话交流和促进意义建构。在以“学生为中心” 1 的基础上,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升级“问题导学模式”,就像电脑系统由windows95一路升级到现在的windows10,“问题导学模式”可以由1.0版升级到2.0版。

翻转课堂是一种笼统的说法,不同的学校各有各的特色。国外的翻转课堂的典型范式有:

1、林地公园高中模型。

2、可罕学院模型。

3、河畔联合学区模型。

4、哈佛大学模型。

5、斯坦福大学模型。我国在翻转课堂的具体实践方面还没有国外做得那么成熟,但我国很多学校(中小学、大学都有)的实践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最契合翻转课堂特征的,比如有:山东昌乐一中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重庆聚奎中学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和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等。

综合专家们介绍的外国模式和我国本土化的模式,我们可以概括翻转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的集中优势:

1、课余学习与课堂练习

传统的课堂是“课堂学习+课后练习”,而翻转课堂则是“课余学习+课堂练习”。教师提前一周录制好教学视频并上传至学校服务器,学生在自习课或课外使用平板电脑从服务器上下载并观看教学视频,回到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面对面交流、讨论和完成练习。课堂练习可以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掌握不到位或错误的地方可以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这正符合学习的规律。

2、减少教师的重复讲解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只能抓中间层级的学生,很难照顾到优等生和后进生。所以,在传统的课堂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优等生觉得教师重复啰嗦地讲“简单”的知识,后进生觉得教师讲得实在太快以致来不及理解和做笔记。科技能解决班级教学弊端,帮助学校达成一对一的教学,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时,看不懂的反复看,并且可以随时暂停教师的“讲课”,有更充裕的时间做笔记和理解,减少教师的重复讲解。学生如因特殊原因请假缺课,也不必担心落下课业。由于教学内容得到永久存档,期末复习时,学生如要补漏,只需点击教师的教学内容即可重现。

3、让优等生可以加速学习

翻转课堂实验的理论设计是教师提前一学期录制好教学视频,而第一阶段我们只能做到提前一周。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学科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得到个性化教育服务。在优势学科中,学生可以加快学习进度,做该科的“先遣部队”,而不必像传统课堂一样跟随大部队,从而更好地发展这一优势学科。

4、即时掌握学生的学业情况

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将一部分练习(目前主要是选择、填空和判断三种题型)上传至服务器,学生在课前根据预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自学完后,马上在线完成相关练习,学习的平台会立即反馈正误。学生根据作业反馈决定是否再次学习本课内容,错误的记忆和理解得到及时纠正。通过一套统计软件,教师登录教学平台后立即知道这名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全班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而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进度、难度,制定个别辅导计划。

下面,我们比较一下“问题导学模式”与翻转课堂这两种模式。翻转课堂结构图的一种:

“问题导学模式” 结构图:

教师===============学生

|

|

二次备课:

完成问题导学案:

研制问题导学案

阅读、检索、梳理

预设释疑解惑

合作交流小组问题

研制达标检测

收集小组存在问题

|

|

|

|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释疑解惑、精讲点拨

接受教师释疑点拨

知识整合构建知识体系

组织达标检测

完成达标检测

这两种模式,教师的角色都是由传统教学中教学的组织者转变成有支持的、开放的建构主义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和学习者探究问题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角,他们需要在教师的 3 指导下,自主完成课前(自主课)的学习。所不同的地方是“问题导学模式”的“独立探究”和“协作学习”是放在自主课上完成的。

由上图比较可知,“问题导学模式”的升级空间很大。翻转课堂有“家校翻”“校内翻”“课内翻”等形式,我们可以实施“校内翻”。交互式电子白板为课堂提供了播放音视频的技术支持。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有:

1、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优化课堂结构,便于灵活实施教学过程。

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非常灵活地实施教学过程,它比普通的多媒体增加了好多实用的功能,并且这些功能是一般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所不具备的。如:注解、编辑功能 ;存储与回放功能;放大、探照灯功能;绘图功能等。

2、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高学习质量。

3、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其中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的外部刺激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

4、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便于课堂动态资源的生成和保存,为教学反思提供了平台。下面我从可借鉴的角度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首先,高质量的微课视频和高质量的课件、学案等教学资源是“问题导学模式”升级的前提和保证。

目前,互联网上有很多优秀的免费课件和学案,可以下载借鉴使用。但是,优秀的免费微课视频却不多,而微课视频和课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翻转课堂的效果。事实上,高质量的微课视频和高质量的课件、学案等教学资源或许也成为很多学校不能彻底实施翻转课堂的一个很重要的限制因素。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一、学校可以集中购买一些高质量的微课视频。

二、可以把教学资源的搜集、整合和创新分成若干任务,交给教师们,让他们利用假期时间提前在家里完成。学期开始,上课的教师在课前依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做最后的修改。这样,一届传一届,就形成一个优秀而且丰富的资源库。

三、教师们自己制作精品微课视频。其次,借鉴翻转课堂的及时反馈评价可以实现现有模式较难完成的分层学习。如果能给当前设备配备耳机,那么自主课上可以让学生集体观看微课视频,个别学生需要回看的,去讲台上带上耳机自主回看。实在还不懂的,可以求助于教师。文科方面,以客观题型检测的少,以主观题型检测的多。以我上人教版必修5“梳理与探究”《文言句式》一课为例。我用了两节自主课和一节展示课完成这节内容,其中的一节自主课就是给学生讲授“知识链接”的7种文言句式的特点。这种类型的知识只靠文字方式呈现给学生,大部分学生是无法掌握的,教师必须进行详细的讲解,甚至重复讲解。如果这一部分内容以微课呈现的话,学生在一节自主课里就可以观看微课后完成学案,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不影响教学进度;学生的学习也分开了层次。因为,教师在学生完成学案的过程中要巡视,平时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势必比其他人完成的快,对知识的掌握也比其他人快而准确。教师可以及时评价这几位学生的学习成果,情况好的就可以给他们补偿一些难度更高的题目。能力强的学生就不用课课“吃不饱”了。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理科方面,教师则可以引用网络上的一些阅卷软件,自主课或展示课上学生做完检测,软件自动给出检测结果反馈给学生,过关的说明已经掌握了所学的概念,可以做教师给的更高难度的补偿性题目。

这样也可以形成竞争式的学习氛围,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在某一节课上表现有明显差距时,暂时落后的学生会奋起直追,他会去尽量多做一些教师另外给的补偿性题目,以便追上已经领先的学生。逐渐形成你追我赶的浓郁学习氛围。

再次,借鉴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单——“我知道什么”“我想学什么”“我发现了什么问题”“我已经学会了什么”“我如何学会的”和课内学习单。C级班的文科学生大部分没有学习动力,学习目标不明确,他们不知道自己哪儿学会了,哪儿没有学会。课前学习单可以帮助他,提醒他每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以及他需要学会哪些内容。翻转课堂要填写课内学习单并进行评价。学生把课内探究中的学习心得与问题以学习单的形式向教师反馈,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小组的学习成效进行自评和他评。还可翻转汇报,学生在课余将自己的汇报过程进行录像,上传至网络平台,教师和同学在观看完汇报视频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评价。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在展示课上借鉴。

最后,翻转课堂代表着一个“用视频再造教育”的时代的到来,这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教师们如果认真研究微课程制作,竭尽所能,创新进取,积极开发优秀教学视频,特别是积极运用、实践翻转课堂,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反之,将被课程改革实践抛在后面,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翻转课堂上增加 了自由时间,课堂时间的释放,给了教师一个巨大的机会,特别适合探究性学习。给了教师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机会,给了教师创造教学奇迹的机会。比如,展示课上的关键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对知识的拓展。课堂作为学习成果检测、知识巩固的平台,减少了知识传授环节,为课堂师生互动交流、生生协作学习预留了富足的时间,教师可以利用好这个平台,每节课都精心准备,对于即兴创造的火花,敏锐捕捉,并予以引燃,使学生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和争辩的机会,使每一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熔铸了激情与智慧创造性的过程。那么,师生就能共同营造一种沉浸在求知的快乐和作为人的高尚和尊严中,达到“忘我境界”。使学生语言表达、合作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得到培养。教师能很快站在教育的制高点上,使自己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雷,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3]杨刚,杨文正,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4]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专访.[5]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J].[6]张武威,曾天山.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创新应用.课程·教材·教法2014,(7).[7]金陵叙事.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思考[J].[8]金陵叙事.构建适合学校应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J].[9]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10]董黎明,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7).[11]吕恩民,魏杰.翻转课堂——课堂核心问题解决.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5,(6).[1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6

第三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地理课堂“问题导学”教学的实践心得

地理组:赵燕利

自2010年8月开始,我校为加快新课程的研究步伐,积极落实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理念,大力推广“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也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作为新教师的我收获很多,我也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谈一谈我在“问题导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导学案——学生自主探究的“导航仪”

“问题导学”,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为前提,充分了解课本知识,小组讨论解疑释惑,课堂上也小组为单位进行展开,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在导学案设计编写时,要有鼓舞性启发性的激励文字,这样便于学生主动完成导学案,鼓舞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一直充满激情。问题设计要有层次,这样便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精心编写的导学案,可以有效地控制好课堂教学节奏,使教与学协调同步、教学合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学案组织学习时,要从说话指挥——点拨指导——激励评价——关注细节入手。教师作为导学案教学的组织者,要在学前、学中、学后运用知识点拨、学法总结性的话语来指导全班作环节性推动,安排学生上黑板展示讲解,安排小组发言,从而保障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在贯穿于整节课各环节的学习探究中,教师都应适时地给学生以必要的点拨指导。在课堂上根据学情作练前、连中、练后的点拨性评价,在学生板演时作点拨评价补充。对学生点拨评价时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导学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的原则来组织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导学案”——这一“导航仪”的作用。

二、“问题导学”——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问题导学”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而得到实施的。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始终在观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思维,并随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其主要特点如下:

1、各有所展。“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从教学整体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一个公平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也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按“导学案”的要求预习、探究是一-1-

种主动达标的行为。比如,我在讲《数字地球》那节内容时,最后设置的问题是“假如你是‘数字地球’的代言人,请为它编一句广告词?”每一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了广告词,这给学生一个公平的展示机会,也满足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融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精华。“问题导学”教学法在传统的启发性教学上,既要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又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的互动关系。变“带着知识走近学生”为“学生自己走进知识”。

3、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导学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可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个体、群体在活动的进行中形成对知识和经验的感悟,并回归现实生活,解释客观实际,内化成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新的经验。

三、实施“问题导学”模式的必要性

首先在于它变“学会”为“会学”。学生根据“导学案”逐条看书,初步理清教材内容,记录预习中的问题,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并且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要求。

其次,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自主完成导学案的“自学”阶段到整理、概括知识点,甚至到小组合作探究的“共学”阶段,“问题导学”能把学生推到了自主学习的主动地位,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再次,“问题导学”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导学案”注重了知识的能力价值,引导学生重视对问题的分析、探讨和解决,使学生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习能力。

除此以外,“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听课,完成作业,而是自主的学,合作探究的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同时也就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满堂灌,而是实时的点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导学”教学让学生自学自练,合作互助,板演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了自学能力。“问题导学”教学老师讲得少,学生练得多,学习过程活跃而实在,检测手段严格而实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大大提高。

总之,我觉得“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教学的实践运用,充分证明了“问题导学”教学科学、实用,真正实现了知识探究与方法探究的和谐融合。

第四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心得

自开学到现在高一数学一直实行问题导学课堂的授课模式。我也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谈一谈我在“问题导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导学案——学生自主探究的“导航仪”

“问题导学”,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为前提,充分了解课本知识,小组讨论解疑释惑,课堂上也小组为单位进行展开,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导学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的原则来组织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导学案”——这一“导航仪”的作用。

二、“问题导学”——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问题导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而得到实施的。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始终在观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思维,并随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其主要特点如下:

1、各有所展。“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从教学整体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一个公平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也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按“导学案”的要求预习、探究是一种主动达标的行为。

2、融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精华。“问题导学”教学法在传统的启发性教学上,既要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又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的互动关系。变“带着知识走近学生”为“学生自己走进知识”。

3、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导学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可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个体、群体在活动的进行中形成对知识和经验的感悟,并回归现实生活,解释客观实际,内化成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新的经验。

三、实施“问题导学”模式的必要性

首先在于它变“学会”为“会学”。学生根据“导学案”逐条看书,初步理清教材内容,记录预习中的问题,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并且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要求。

其次,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自主完成导学案的“自学”阶段到整理、概括知识点,甚至到小组合作探究的“共学”阶段,“问题导学”能把学生推到了自主学习的主动地位,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五篇: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规范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

操作规范(建议)

第一部分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提出本教学模式。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学科和课型,用于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第三条 本规范的意见为指导性意见,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改进。

第四条 本操作规范由各实验学校教务处负责总结和搜集改进意见。

第二部分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五条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堂活动始终围绕问题而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应呈现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六条 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以引导为桥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实现教学目标,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第七条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生成。

第八条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第一阶段: 预习思考,自主探究。第二阶段: 展示交流,合作探究。第三阶段: 针对训练,巩固提高。第四阶段:回归教材,反思再探。

第九条 教师备课要以问题为切入口,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同时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第十条 科学引导,自主自悟。“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关键——“导”:巧妙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适时点拨,启迪思维。

第十一条 针对训练,巩固提高。每堂课在初步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围绕教学任务进行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

第三部分 附则

第十二条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为课堂改革的一种新尝试,要注意积累经验,总结改进。

第十三条 要切实理解和把握“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主旨和核心,创造性地运用。

邓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二0一0年九月

下载基于问题导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以《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为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问题导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以《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为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课堂“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语文课堂“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初探 丹阳市实验学校 毛丽娟 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为主,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然而目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听的......

    “问题导学,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解读

    “问题导学,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解读 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流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流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 窑院小学 陈杰 问题导学教学,是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模式。所谓问题导学,也称之为“基于问题·主动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它是以问题解决为......

    从教学模式到教学形态——以“三导”教学模式为例

    赵宪字 关于课堂教学研究,一直有着不同的称谓,内涵也一直在不断变化。从教学模式到目前流行的教学形态,虽然逻辑关系不甚严密,却不乏一脉相承。自从赫尔巴特提出“四段论”教......

    以问导学“四步”教学模式教案设计

    以问导学“四步”教学模式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P88~89例1、例2、例3,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判断下一个物体......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5篇范文]

    “问题导学”教学学习心得 刘明红 9月29日,我到灌南县兴庄小学聆听了几位名师的“问题导学”的教学,使我也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谈一谈我在这次活动......

    关于政治课“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关于政治课“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效,是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读提示,学生自学;展开问......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开题报告(新)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适应学生不断变化和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培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