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践心得——马越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践心得
国家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发展靠教育,而教育的发展要靠不断地改革。而教育的改革离不开教学模式的深入发展。中国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造成这样的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教学模式出了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决定了学生的听和学,久而久之,学生便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主动性的缺失决定的创新能力的退化。而现行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恰好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使学习有了动力。
在此,我根据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提出一点粗浅的见解,希望大家多多点评。
一、问题导学教学的内涵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的。与传统教学模式只重教的教师单主体模式不同,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同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不但要会“纸上谈兵”,还要“能说会道”,也可以说,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学生要给学生讲课,而教师扮演的是评判者。
二、问题导学教学的实施手段
传统课堂的实施手段很简单,主要表现为教师的“备课——讲课——复习”与学生的“课前预习——听课——课后作业”,学生无需准备得太多,因为他们需要掌握的东西,教师都替他们准备好了。所以,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按部就班地机械化传授知识,学生是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
我校实施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以后,班级内部根据学生的成绩分成六个小组,小组之间课桌并到一起以便于成员之间面对面交流。小组内部设组长一个,由组长搜集本组成员存在的而且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交给相应教师集中解决。课堂教学主要由自主学习与展示交流两部分构成,自主学习课上,学生依据导学案学习,展示交流课上,学生展示交流本组任务,似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已无关轻重,其实不然。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他的地位不但没有降低,而且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意味着教师要保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捣乱的主体,要成为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后退的主体。虽然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但是,由学生“主宰”的课堂仍然是由教师精心规划和设计的。
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师的工作主要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问题导学案,使知识问题化,问题引导化,知识体系逻辑化,以使学生能够通过完成导学案基本掌握相应的重点、难点知识。
(二)自主学习课上,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问题导学案自主学习,教师监督学生学习及时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三)展示交流课上,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及各组的展示任务展开交流讨论,并及时解决通过学生展示体现出来的问题。
(四)严格按照评分体系给每一个展示小组打,通过量化的评分让展示的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树立荣誉意识,让他们通过为小组争取荣誉发现自身的价值。
(五)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通过展示发现自身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更要让勇于展示和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如果学生得出错误的答案,也不要批评打击,要循循善诱。
(六)根据学生展示交流的反馈总结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案。作为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主体的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阅读教材,读懂教材。学习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读懂教材,将教材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才能解决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各种问题。
(二)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导学案,精心准备本组的展示任务,让展示课堂变成成果展示课与风彩展示课。
(三)要全面把握导学案涉及到的知识,不但要精益求精地完成本组的展示任务,也要敢于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成果提出大胆的质疑,展开探究活动,以此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展示交流课上,要的是展示交流,而不是谈天说,要得是井井有条而不是一片混乱。
(五)学生要学会把问题还原到相应的知识点,在展示的时候要能先把知识点讲清楚,再把得出答案的过程说清楚,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展示有理有据,同时证明了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六)在展示的过程中,要大大方方,即便是给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也要错得有理有据,错得高明。因为通过一次严重的错误,可以让一个人对正确的答案铭记于心。
这样在学生与教师共同提高的过程中,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就会使课堂教学和气氛更加活跃,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求知课堂,也为教师提供一个积极的引导课堂。
三、问题导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异常活跃,往往会在展示交流课上出现以下问题:
(一)展示交流变成了展示导学案的答案,学生走上讲台宣读完答案以后就算完成任务,展示交流变成了“走过场”。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导演案的各部分问题在设置上缺乏相关性和推理性引导。使学生忽略了答案的得出过程。例如,在讲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规律时,如果我们把导学问题设置成“气压带与风带移动的规律是: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向
(南或北)移,冬季向
(南或北)移。”这种形式的问题忽略了答案的得出过程,所以作为展示任务,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简单,同时,这样轻易地给出结果,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因为学生感兴趣的是探究的过程。所以,合理的导学问题应该这样设置“观察教材P51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图会发现,随着季节的变化,气压带与风带会发生明显的移动,移动的规律是什么呢?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移动呢?”这样设置便会使问题由简单的问答形式变得更有探究性,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才更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完成有探究性的问题,也会使他们自身更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也就有了乐趣,带着趣味性的展示交流就不再是“过场”。
(二)展示交流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发问,但常常会脱离相关小组的任务内容,而且会脱离导学案上规定的学习目标。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导学案上规定的学习目标,以及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明确的方向造成的。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结合学习目标和相应小组的任务提出疑问,切不可乱问,以免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
(三)学生展示时往往会由于紧张和准备不充分而前言不搭后语,甚至答非所问,在些教师会因此而批评学生,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当学生出现“卡壳”的时候,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并及时对他们的展示成果进行客观地评价,让他们以此为鉴,争取进步。
四、问题导学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讲台交给了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享受自主学习的成果,这样一来不旦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指南》
1.“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
是指通过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技能、养成习惯、形成能力、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该模式的流程环节是:第一环节:形成问题——第二环节:自主学习——第三环节:合作探究——第四环节:展示交流——第五环节:总结梳理——第六环节:巩固升华
认识:我校的“学悟展验双螺旋发展”学习模式也属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2.山西省“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的步骤: 第一步是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构建新模式。第二步是中级阶段:主要任务是优化模式 第三步是高级阶段:主要任务是去除模式
第四步是发展阶段:改革从课堂到学校教育的全部 认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处于第二阶段 3.课堂教学模式是否需要不断地创新?
不要在模式翻新方面做文章,重要的是在模式内涵的提高、模式中每一个环节执行力的提高。在该模式下学习导航(学道或学案)的形式要追求简洁、形式稳定。认识:明确了我校当前生本工程推进的方向
4.教师在课堂上应用这一模式时会出现的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是:“内容虚增、简单重复” 认识:目前我们课堂上出现的主要问题也恰是如此 5.这种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还有哪些变化?
这一教学模式进一步发展应该走向信息化和个性化。即基于网络和课堂双平台的学生学习环境和努力创造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环境。
认识:需要进一步保障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的多元化。开全开足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等。6.成功教学模式案例及优秀做点汇总: 泽州一中:
学道导学——自主学习——学道点评——学簇展示——学室展示——评价反馈——小结检测
认识:
(1)自主课后和展示课后对学道(学案)点评和检查:是了解学情、合理设计展示、进行知识落实、督促学生提高展示课听课效率等的有力有效的做法。
(2)学簇(小组)展示能使全员参与、能聚焦出每个小组的展示重点,是避免“内容虚增、简单重复”的重要做法。
(3)评价反馈,对学生实行“积分晋级制度”是持续性保持学生合作探究热情和展示热情的根本做法。
(4)当堂小结、检测,是化整为零地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和巩固的有效做法,也逆向地起到了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展示倾听效率的作用。
(5)学簇展示的有效管理:D生展示A题,C生展示B题,B生展示C题,A生展示D题,保证全员参与、人人收获,使分层教学落到实处。新绛中学“1324”教学模式:
“1”指一个目标: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2”指两种课堂:自主课和展示课
“3”指三大前提:不增加学生负担,不延长学习时间,不牺牲应开课程
“4”指四个环节:集体编写学案,自主合作交流,展示互动感悟,归纳反思提升 重要做点:(1)验收学习报告
(2)展示课上对学生的要求:不在自主课上提出问题就在展示课上解决问题。太谷二中“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
“三五三”指“三种课型”即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展示解决课、问题拓展提升课;每种课型均设置“五个环节”即情境设置、自主合作、展示交流、师生互导、拓展提升;“三个工具”即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怀仁一中“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
“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概括为:目标引领“三步骤”,学案导学“三功能”,学习行为“五体验” 目标引领三步骤:出示学习目标、围绕目标教学、当堂目标检测
学案导学三功能:导读、导思、导练
学习行为五体验:学生自己观察、学生自己思考、学生自己动手、学生自己表述、学生自己总结 “三三五”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上节课解读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主——课前学生自主——课上小组讨论解决组内问题——课上展示学习成果并解决组间质疑问题——当堂检测——课上老师点评——课上解读下节课学习目标,指导下节自主学习。重要做点:
目标引领三步骤,解读学习目标能使学生自主的任务更加明确,能使老师的展示设计重点更加突出,能使小结、练习检测针对性更强。其实质就是整个学习的过程目标化,学生在预习时了解目标,在自主学习时结合目标,在合作研讨时要抓住重点目标,在展示讲解时要突破难点目标,整个课堂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目标达成的过程。
衡水中学“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操作要点:(1)优化学案设计:
目标具体化、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过程目标化、问题知识化(2)细化教学过程:
三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讲解
六个学会:展示讲解时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展示、学会倾听、学会评价 九让原则:实验让学生做、情境让学生想、图形让学生画、问题让学生题、思路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是非让学生辩、异同让学生比、好坏让学生评 7.学习导航(学案):
(1)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教案化、作业化、共性化
(2)类型:比如理科可以分为概念课、定理课、习题课、实验课、小结课等;语文课:阅读课、复习课、作文导学课等
(3)量和难度的把握:量以一课时学生能学完为宜;难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基础知识为主,顾及大多数学生,最好分层优化任务。
6(4)学习目标的确定需要注意的问题: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进行分解,依据学生认知基础和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既不能不到位,又不能要求过高。(5)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可操作性和可达成性如何体现?
第一要使用合适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第二要细化到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和应用;第三要量化(6)学习导航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知识问题化、创作化原则、学科化原则、问题化原则、整合化原则、个性化原则(7)学习导航中问题的设计原则:
学科本源性原则:即问题设计要围绕核心知识和知识的核心,不要在细枝末节上纠缠。
最近发展区原则:问题应该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把握好“度”达到“挑一挑摘桃子”的效果。
启发性原则:问题设计应该能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任务驱动性原则:为题设计要体现任务驱动性,能促进学生主动的、自动化的思考,要“大器”不要太琐碎,以免形成学生对老师“亦步亦趋”的依赖。
关联性原则:问题串之间有内在的逻辑线索将之串联,这个线索就是:学科概念和思想方法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科思维过程两个方面的融合。
引申性原则:完成问题之后要有提炼、概括、引申及发簪,特别是对核心概念和学科思想的点拨。目标引领性原则
(8)学习导航中问题的分类:
预设的问题、生成的问题、再现性问题、探究性问题、主线问题、辅助问题(9)学生在使用学习导航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课堂探究占用时间过长,导致巩固提升时间不够;学社工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较多,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解决。
解决办法:把握合作交流和展示讲解的时间、内容,对学生进行关于讨论的指导:合作交流时只讨论不会的或有歧义的问题;展示讲解时,小组合作交流后已掌握的不展示,只展示小组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生成的问题小组内能解决的不必提出,只解决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8.自主学习:
8(1)概念: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和学习导航的引领下,通过独立阅读、思考分析、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或途径来获取新知识,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方式。(2)特征:
学生实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学习的开放性 学习的合作性 学习的创造性(3)形式:
课内自主学习:一般包括自足性阅读、自主性理解、自主性训练(作业)、自主性评价
课外自主学习:自主性实验;到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室等处搜索查找资料;走出校园到街道、社区、工厂、农村等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进行调查访问,开展实践活动。(4)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学习任务是如何确定的?
第一层次:是教师在备课中,根据对应科目的《课程标准》要求、班级学生的学习习近平均水平、教材内容、教学用书中的相关建议等制定出相应的完成课题学习需要的课时数和每个课时中具体对应的学习9 目标、学习内容、相关一些学习方法、技巧的建议,对课题进行“课题解读”。并且教师作一定量的试题解析,以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最后完成学习导航的设计,并且将以上内容明确体现出来。第二层次:在发放学习导航后教师应对学生研读文本提出具体要求,对学习进行有效指导,包括学习目标的解读和具体问题的分层,以及知识的重难点的把握。
第三层次: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则要借助于各种学习工具、图书阅览室、网络等各种渠道,认真完成学习导航设定的问题及相关联系,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对所学内容的框架式理解。(5)学生怎样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带着目标,自读课本;研读目标,解决问题;检测目标,完成练习;再生目标,探究合作(6)自主学习环节中教师做什么?
创设学习环境;指导学习活动;巡视发现问题,进行个性指导;梳理共性问题。(7)自主学习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怎么办?
要自己独立思考;自主查找相关资料来解决;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来解决;请教老师帮助解决。(8)学生自主学习时仅限于对教材的理解,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应给予怎样的引导和帮助?
第一,在学习导航编制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第二,指导学生深入研读教材文本和学习导航,进而找到学习中的疑惑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三,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第四,鼓励学生及时记录困惑问题,敢于提出和交流问题
第五,建立激励机制,对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适时、公开的鼓励(9)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哪些好的方法和习惯?
专心阅读文本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查找资料、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细节习惯养成。(10)学生自主学到的知识浅,但高考的考试难度却增加,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
第一,要在学习导航编制上下功夫。学习导航中既要有知识巩固方面的简单、浅层次的问题,也要有知识拓展,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
第二,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和理解教材,在展示环节中可以适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第三,布置一定量的配套练习题进行巩固,特别是要选取一些典型习题对学生惊醒清华训练,达到熟能生巧。
第四,通过对学和群学进一步提升知识的深度和难度。
第五,加强方法的归纳、知识规律的总结、易错点的归类与解题技巧的概括,做到一题多解、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活学活用。
(11)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教师怎样检查才能做到科学、高效? 第一,教师要加强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巡视和检查,充分了解学情。第二,在自主学习后,教师要及时地将学生完成的学习导航收起进行批改
第三,教师要建立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机制。教师可采用“同伴互评、学科长评价、小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的四级评价机制。9.合作探究:
(1)合作学习的条件:
必须有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合作主题;必须经过充分的自主学习以后进行。
12(2)如何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合作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灵魂主导作用。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深入小组中,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做好调控。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设计的探究性问题有没有价值,能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合作的饿有效性取决于组内明确明确、科学、河里的分工;取决于小组中每一位成员能否真正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3)合作探究的问题从哪里来?
从课堂教材的学习中提出问题;从解决社会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实例中提出问题;以触类旁通的方式,通过类比借鉴的方式提出问题;以逆向思维提出问题;从别人的探究中提出质疑作为问题。(4)教师应该给学生哪些合作探究的技能? 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协作;学会分享
(5)如何解决课程紧、教学任务重,而探究又占用时间的矛盾?
第一,培养学生高效自主的学习习惯。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内容进行合作探究。第二,教师要合理安排探究任务和探究实践,适时点拨集中突破重难点问题 第三,教师一定要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安排学生探究
第四,改变观念。探究虽然用时多,但是学生能理解所学内容的本质,这将大大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0.展示交流:(1)展示的形式:
从课堂形式上分有:讲解、朗诵、歌曲、绘画、小品、演讲、相声、辩论、实验、情景剧、小组汇报、个人发言、黑板板演、课本剧、游戏、生活模拟等。
从课堂工具上分有:口头表述展示、板书展示、课件展示、投影展示、提问展示、质疑展示、补充展示、演讲式展示、实验室实际操作展示、教师提问及个人展示与小组展示相结合。从展示手段上分:板演、谈话、表演、表述、分析、归纳、图表、媒介、实验(2)展示内容的确定:
第一,普遍性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学生出错率高的、能归纳方法规律的重点展示。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
第二,要重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小组展示的内容:要做到个人展示单题化、小组展示覆盖化
全班展示的内容: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疑难问日和争辩不清的问题,展示内容做到专题化。第三,课堂展示以展示知识重点、难点、疑点为主
展示小组认为是重点的学习内容;展示小组认为最容易混淆的内容;展示小组认为讨论最成功的内容,最独特的观点;能生成新的问题或能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理解的内容。
还要做到:大家都会的不展示,书本上有的不展示,学生能口头解决的不展示。(3)展示任务如何分配?何时分配?
任务分配:小组自愿原则,喜欢讲哪道题就讲哪道题;临时随机地分配展示任务;小组“抢”展示任务,同一个问题,想展示的几个组抢展示机会,哪个组先板演完哪个组展示;以上方法各有优劣。
分配时机:课前分配;课后分配;课中分配;上课把全部任务让各个小组都合作完成,然后再随机展示;上课把全部任务让各个小组都合作完成,然后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临时分配任务;展示任务的分配由各学习小组申报或抽签决定。(4)展示交流环节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倾听者——倾听学生展示过程 引导者——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 指导者——指导学生展示难点知识 支持者——支持学生自主探究 倡导者——倡导学生课外探究 判断者——判断学生展示内容(5)如何区分有效展示和假展示
有效展示:有问题的展示、有争论的饿展示、有评价的展示、有落实的展示。有效展示要看三点:一看这节课有多少学生展示;二看这节课解决了多少学生存在的问题;三看这节课新生成了多少问题。假展示:学生为展示而展示,没有本着帮助其他同学解决疑难的想法;从教师一言堂到学生一言堂的展示;完美的展示、一团和气的展示、只有掌声的展示、没有落实的展示。看起来很热闹,但是没有学到东西,展示的内容是学生以前就会的,不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16(6)如何激发学生的展示欲望,克服展示疲劳症?
方法层次:关爱学生,以情引趣;直观教学,启迪兴趣;巧设悬念,激发兴趣;精心设问,引发兴趣。制度层次:需要研究和推行更多更好更有吸引力的展示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吸引学生展示的热情,来刺激学生展示;用一些奖励性的比赛来调动气氛,激发、激励学生的兴趣;制定出比较完善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体系。
(7)展示不是个别优秀学生独有的平台,如何兼顾每一位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评比活动;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定期进行角色轮换;小组长适时为学困生和潜力生创造展示机会;按照学生的学习力展示层次性问题等。(8)展示环节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要引导学生合作展示;要在展示技巧和展示内容方面下功夫。
展示技巧:板书内容的有选择性;教师要合理引领,精炼展示,多样展示等
展示内容:要突出重点;整合教学环节;取舍展示内容;引导学生充分自主展示内容。(9)展示交流中如何解决学生只跟着附和,不思考,不记笔记的问题?
课中督促、课后严查、及时通报、课下沟通。11.学生管理之小组建设
(1)划分小组的原则:同组异质,异组同质(2)小组长的产生于小组长的职责:
产生:“指定组长,双向选择”和“由教师和组内成员共同选举产生”
职责:小组长是组织者,要组织和带领全组同学开展课内外合作学习,并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小组长是协调者,协调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调动积极性,形成小组合力;小组长是示范者,是小组内各项任务、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带头参与者。例如:太谷二中小组长的权利:
日常的评价权;学期末对学生的德育考核权;组内位置的变动权;本组的外事代表权;组内工作的安排权;每周组员的评价权。(3)小组内成员分工与职责:
组长:组织本族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体人员有序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副组长:协助组长进行组内管理工作,特别是当组长工作较多时,要承担部分组织工作。
记录员: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包括自主、独立学习的认真程度、小组交流时的发言情况、纪律情况、讨论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小组成员中某人遇到的学习困难等。汇报员: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再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展示。
作业组长:负责各学科作业的收交、发放、检查,并将小组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各学科代表。卫生组长:爱拍监督本组的值日,小组内的个人卫生及小组的环境保持。备注:必要时小组成员的角色可以互换。
(4)如何对小组进行动态管理以促进班级不断进步?
第一,确定小组长是前提(在全班选出几名学习成绩好,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的学生为组长)
第二,制度建设是基础(通过创设个性化组名,制定组规,确立小组警言,构建课堂文化等措施形成强烈的文化感召力。)
第三,团队合作是关键(小组内成员进行合理分工,以保证小组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最大效应。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既反馈信息又了解其意见和想法。)
第四,教师引领是动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制度、舆论,使学生主体行为方向和教师希望的方向尽可能一致。尤其是在成果展示时,生生之间、组组之间要进行互动点评,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教学内容的重点、规律和探索思路、方法、技巧等,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薄弱环节)
第五,导向评价是保障(评价过程的公开比评价结果的公布更重要)(5)为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在小组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做法:
创设组名;形成组训;制作组徽;制定小组共约;制作组花;确定目标;制作小组展示园地等。(6)如何对小组进行“捆绑式”评价以促进小组的和谐发展?
组内评价——小组长周评价制,对组员进行学情、展示、纪律、卫生的评价,并利用班会时间集中点评。
组间评价——实施小组积分制。由班委会负责对各小组进行综合考核,每天根据特定的考核内容公布分数,每周一排队,每周一颁奖。
班级建立“荣誉栏”——设有周冠军、月冠军,每月表彰一次优胜小组,发喜报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分享学生成长的喜悦。
第三篇:历史课运用“问题导学”模式的一些心得
历史课运用“问题导学”模式的一些心得
问题式导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体现新课程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特别容易使学生转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它立足基础知识,着眼提高能力,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高效地完成初中历史教学任务。我在平常教学工作中,对于问题导学的运用基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设置情景,巧妙导入
导入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恰如其分的导入能迅速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教学内容的情景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到探求新知识上来,同时教师也自然的把学习目标展现给学生。我经常用的导入形式有以下几种方式:①从复习相关旧知识导入;②从时事政治导入;③运用歌曲、故事、情景表演、视频材料等多种手段,激发情趣、设疑导入。
二、指导阅读,整体感知
我一般会在事先制定的导学案中列出的知识结构,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我列出的知识结构查阅课本,自主探究基本的历史知识,并同时完成学案内容。限定时间(按章节一般在三至五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或查阅资料或互相交流),积极思考、填写知识结构。期间巡回指导,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确定重点讲解的内容及方法,同时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知识或方法上的辅导。也督促不自觉的学生完成学案。
三、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这阶段我会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围绕每一课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探究题,但要注意题目的梯度性、层次性、探究性。然后由学生再重点阅读教材(或相关资料),动脑思考,合作讨论、探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简单的运用情况。学生之间就自主探究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相互提问,相互解答。自主探究结束后,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询问学生还有哪些不会或不明白的,给学生一个提问的机会,简单的知识点学生相互解答,较难的知识点小组讨论或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学基础知识,充分的去感知历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了解了学情,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的重难点。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要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探究,分析、理解教材内容,使学生全面准确透彻的掌握、理解、运用知识,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在这一环节中,我特别注意教材中的图片和地图的应用。
四、构建网络,拓展升华
课堂小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契机和切入点,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传统教学中小结这个环节基本上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其实课堂小结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复述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而是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是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的。教师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观点,既体现了师生教学相长,又引导学生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做到知古鉴今,从而使学生将刚学习的知识升华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克服了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弊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而较好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五、自我检测,巩固提高
本环节主要是知识运用、补偿提高,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习题,要求既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体现考试的特点,又灵活多样,赋有新意,实现了寓教于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了知识,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另一方面在学生相互提问的过程中找出他们心目中的重点、难点,从而进行针对性补偿教学,达到最佳教学目的。
六、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在于借鉴,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联系现实,关注未来。既活学活用了本课知识,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积极性。每学习一节历史课,教师都要至少出一道开放题联系现实,关注未来。知识小结。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来讨论完成。最后老师总结这节课,布置作业。注意的是,我比较侧重评价其研究学习的过程,要特别对于讨论时的好现象和模范典型大加表扬,以激励大家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地理课堂“问题导学”教学的实践心得
地理组:赵燕利
自2010年8月开始,我校为加快新课程的研究步伐,积极落实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理念,大力推广“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也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作为新教师的我收获很多,我也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谈一谈我在“问题导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导学案——学生自主探究的“导航仪”
“问题导学”,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为前提,充分了解课本知识,小组讨论解疑释惑,课堂上也小组为单位进行展开,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在导学案设计编写时,要有鼓舞性启发性的激励文字,这样便于学生主动完成导学案,鼓舞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一直充满激情。问题设计要有层次,这样便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精心编写的导学案,可以有效地控制好课堂教学节奏,使教与学协调同步、教学合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学案组织学习时,要从说话指挥——点拨指导——激励评价——关注细节入手。教师作为导学案教学的组织者,要在学前、学中、学后运用知识点拨、学法总结性的话语来指导全班作环节性推动,安排学生上黑板展示讲解,安排小组发言,从而保障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在贯穿于整节课各环节的学习探究中,教师都应适时地给学生以必要的点拨指导。在课堂上根据学情作练前、连中、练后的点拨性评价,在学生板演时作点拨评价补充。对学生点拨评价时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导学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的原则来组织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导学案”——这一“导航仪”的作用。
二、“问题导学”——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问题导学”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而得到实施的。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始终在观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思维,并随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其主要特点如下:
1、各有所展。“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从教学整体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一个公平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也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按“导学案”的要求预习、探究是一-1-
种主动达标的行为。比如,我在讲《数字地球》那节内容时,最后设置的问题是“假如你是‘数字地球’的代言人,请为它编一句广告词?”每一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了广告词,这给学生一个公平的展示机会,也满足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融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精华。“问题导学”教学法在传统的启发性教学上,既要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又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的互动关系。变“带着知识走近学生”为“学生自己走进知识”。
3、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导学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可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个体、群体在活动的进行中形成对知识和经验的感悟,并回归现实生活,解释客观实际,内化成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新的经验。
三、实施“问题导学”模式的必要性
首先在于它变“学会”为“会学”。学生根据“导学案”逐条看书,初步理清教材内容,记录预习中的问题,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并且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要求。
其次,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自主完成导学案的“自学”阶段到整理、概括知识点,甚至到小组合作探究的“共学”阶段,“问题导学”能把学生推到了自主学习的主动地位,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再次,“问题导学”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导学案”注重了知识的能力价值,引导学生重视对问题的分析、探讨和解决,使学生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习能力。
除此以外,“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听课,完成作业,而是自主的学,合作探究的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同时也就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满堂灌,而是实时的点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导学”教学让学生自学自练,合作互助,板演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了自学能力。“问题导学”教学老师讲得少,学生练得多,学习过程活跃而实在,检测手段严格而实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大大提高。
总之,我觉得“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教学的实践运用,充分证明了“问题导学”教学科学、实用,真正实现了知识探究与方法探究的和谐融合。
第五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心得
自开学到现在高一数学一直实行问题导学课堂的授课模式。我也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谈一谈我在“问题导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导学案——学生自主探究的“导航仪”
“问题导学”,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为前提,充分了解课本知识,小组讨论解疑释惑,课堂上也小组为单位进行展开,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导学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的原则来组织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导学案”——这一“导航仪”的作用。
二、“问题导学”——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问题导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而得到实施的。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始终在观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思维,并随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其主要特点如下:
1、各有所展。“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从教学整体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一个公平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也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按“导学案”的要求预习、探究是一种主动达标的行为。
2、融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精华。“问题导学”教学法在传统的启发性教学上,既要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又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的互动关系。变“带着知识走近学生”为“学生自己走进知识”。
3、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导学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可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个体、群体在活动的进行中形成对知识和经验的感悟,并回归现实生活,解释客观实际,内化成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新的经验。
三、实施“问题导学”模式的必要性
首先在于它变“学会”为“会学”。学生根据“导学案”逐条看书,初步理清教材内容,记录预习中的问题,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并且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要求。
其次,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自主完成导学案的“自学”阶段到整理、概括知识点,甚至到小组合作探究的“共学”阶段,“问题导学”能把学生推到了自主学习的主动地位,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