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18一棵小桃树说课稿
一棵小桃树
课堂的精彩,源于教师对文本的发现。选课内的文本,往往以现成的教参为依据,有时无法摆脱教参,只能在同一理解层面,同一解读结论上转圈圈。所以我选的是一篇课外的文本,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我想尝试着独自走进文本,深入作品,在反复的揣摩,甚至是与作者,作品的交锋对抗中,收获独特的发现。
《一棵小桃树》是贾平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在简短的篇幅中,作者明写的是一棵小桃树,明写的是小桃树的生存环境,却很自然地让读者联想到作者及其同代人所面临的那个疯狂的虐杀一切的年代。让读者从中品味到小桃树的成长经历与贾平凹成长经历的相似之处。同时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我在执教这篇课文时,一开始,教学目标的定位是: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清思路,了解一棵小桃树的成长过程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过程。3,了解作者追求人生美好理想的勇气和信心。4,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书法。从课堂实施来看,教学目标基本达成。课堂的设计,从一棵树到一个人到一首歌,由浅入深。层次清晰,环环相扣。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文本,思考:小桃树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生命历程。这一环节主要以诵读赏析为主。接着,扣住”可怜”这个词,从小桃树的生长环境,外形,遭遇三方面更深入的解读文本。然后,介绍贾平凹的成长经历,让孩子们找出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和贾平凹成长经历的相似之处。同时引出对“奶奶”这一人物形象的解读。因为在课内文本中,《月迹》中也有奶奶这一人物形象,我们可以课内外迁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时,课堂达到一个高潮。最后为小桃树写一首赞歌,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升华。我还设计了课后作业,完成一篇习作:大自然是一本无字之书,她给予我们很多深刻的启迪。当你遇挫而迷惘时,有没有一种植物在你心中停留?完成一篇随笔。这样能够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在听了陈老师的点评后,我觉得存在以下不足:1.引导得不够细致,设计问题比较模糊,角度范围过大。比如,赏析的时候,应该指导学生扣住修辞,扣住关键词。指导应该再细致一点,途径可以更清晰一点。2.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把更多的时间抛给学生,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在争论中碰撞出一种求知的激情。3.课堂问题设计可以更巧妙一点,比如,选文是《一棵小桃树》,原著是《我的小桃树》,你觉得那个题目好?进一步引导学生扣住“我的”这个词,去关注小桃树和贾平凹的相似经历。写一首赞歌时,原来设计的题目学生可能无从下手,或者泛泛而谈。我们可以从奶奶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去写作
总之,课堂的精彩源于发现,你有几分发现,你就会有几分精彩。
第二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18课《一棵小桃树》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18课《一棵小桃树》
定州市南城回民中学 郭冬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积累字词; 2.细读全文,理解精辟的语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了解文章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细致描写来表现主题的特点;
2.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 3.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 积累词汇,小桃树的特点及顽强的生命力,培养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手法。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自己喜爱的植物呢?说一下自己喜爱的理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在逆境中成长,那它的命运和结局怎样呢?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了解人物。(课前安排学生在早读课朗读课文。)1.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1)识记下列汉字。
伫孱 嵬 懊丧 执着 颤抖 矜持 赤裸 猥琐 轰轰烈烈(2)理解下列词语。
伫立 孱 踏青 垂垂暮老 血气方刚 祸不单行 矜持 2.简介作者。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青年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感受小桃树生命的成长,并思考问题: 课文围绕“小桃树”写了哪些情景故事?记叙的顺序是什么?(理清文章的思路)(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指导:(1)抓住线索,整理结构,注意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插叙:现在-----过去-----现在 分组汇报情况,得出结论,注意用语要简洁。
(三)深层探究:(小组讨论,最后归纳结论。)1.第1段中说:“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讨论明确: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2.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讨论明确: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四)再读课文,品味语言。(小组讨论,分析归纳)
1.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世比作大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人世的认识还非常的肤浅,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和自己的幼稚天真。将自己的命运和小桃树的命运联系起来。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2.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讨论明确:
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文章在歌颂小桃树的过程中也暗含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五)把握手法,拓展探究。
1.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联系《陋室铭》分析)
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顽强同命运作斗争时,“我”不由对它产生赞美之情。文章由物及人,就是托物言志的手法。
2.你从小桃树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自由发言,指名回答)只有敢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作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才能战胜自我,赢得灿烂的人生。
3.教师总结: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板书设计
“纤纤”“黄黄的”“瘦瘦的”“单薄”——弱小者
“努力撑着”“挣扎”“摇着”“抖着”——顽强同命运抗争,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的设定和陈述是非常关键的,它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本课就是扣住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的。同时深入文本,理解文意。在初读课文时,就让学生扣住”可怜”这个词,从小桃树的生长环境,外形,遭遇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另外,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另外,教学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由物到人的环节中,还需要做进一步引导。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的评价,不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第三篇:七年级下册语文《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小树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下册语文《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下册语文《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范文一
教学目标:
1、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作者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
教学难点: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贾平凹的资料,搜集与桃树、桃花有关的诗句,结合“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历代诗词中,题咏桃花的传世佳句多不胜数, 大家课前搜集了与桃树、桃花有关的诗词,我们欣赏一下。
桃之夭妖,灼灼(zhuó zhuó)其华。——《诗经》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苏轼《送别诗》 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可以看出,古代诗人看到美丽的桃花、桃树,引发了许多人生的思索。今天我们看一下,著名作家贾平凹看到桃树、桃花时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呢?板书课题《一颗小桃树》。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1、介绍作者
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1984年《腊月正月》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年《浮躁》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1989年《爱的踪迹》获全国优秀散文奖,1997年《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2008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马嵬坡(wéi)撂(liào)褪(tuì)矜持(jīn)忏悔(chàn)
纤纤(xiān)
点拨:可以从修辞手法使用的角度鉴赏语言,也可以通过具体的词句的品析,体会语言的魅力。
“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
(“哆嗦”一词使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小桃树遭受的磨难。)
“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慌乱”一词使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桃花被打落在泥水里的悲惨景象。)
“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委屈”一词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突出小桃树生活的很艰难。)
“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细节描写,突出它的脆弱。)
“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
(“弯弯的”与“努力撑着”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小桃树的坚强。)
“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桃树花的惨淡、柔弱,但又是那么坚强。)
“花幸好并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
(“孤孤”一词写出了小桃树的孤独寂寞。)
“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
(写出了小桃树遭受的冷落、不公平的待遇,让人心生怜意。)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
(“挣扎”一词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小桃树虽然备受打击,仍然坚强。)
“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展开全文阅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小桃树受到自然界摧残。)
“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总结:
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2、小桃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
点拨:小桃树是在几乎被“我”忘却时破土而出的。一出世,大家都笑它,连奶奶也说它没出息。它在生长过程中被猪拱折过,险些被砍掉。它第一次开花就遭到经风雨的摧残。
3、讨论哪些地方表现了“我”对小桃树的深情?
点拨: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更痛苦而又无可奈何了。最后看见小桃树勇敢地与风雨搏斗,保留下一朵欲绽的花苞,“我”受到感动。
4、这篇散文借小桃树抒发了自己的情志、理想,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倾向的句子。
点拨: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二)比较阅读,体会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进行比较,体会作者要抒发怎样的真挚情感?21教育
1、圈点勾画出文章中表达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的语句,然后填写表格进行比较。
小桃树 我成长环境 生长在院子的角落里,见不到阳光,被猪拱折过,还险些被砍掉。生长在农村,到城里后才发现自己的渺小——可以推测我最初在城里的成长环境不尽如意。
成长经历 小桃树开花时,即遭受了风雨的摧残,枝条被摇撼,花瓣一片片落下,容颜褪尽。我满怀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但却“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经受这人生挫折。
面对挫折的态度 小桃树虽然遭遇不幸,它却不屈不挠,以其特有的生命力,顽强地生长着。我的脾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暮老了”。
2、“我”为什么如此爱恋它小桃树?
点拨:补充贾平凹的经历: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青年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小桃树的坎坷生长经历又和“我”的生活道路相似。小桃树寄托着“我”的梦想,也承载着“我”幼年的思想感情。
3、作者仅仅在写花吗?
点拨:作者不仅仅是在写花,也是在写自己的坎坷经历,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不仅仅是在4、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点拨:小桃树的顽强生命力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念。尽管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是,坚信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三)合作交流,理解文章写法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点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明线是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儿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被猪拱折,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暗线是我的经历:“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小院,从小有梦想——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复杂,社会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了,遭受种种磨难——像小桃树一样,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是一篇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借小桃树揭示了 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的“小桃树”开出灿烂的桃花。
六、布置作业
1、搜集并默写描写桃花的古诗词名句。
2、课外阅读贾平凹的散文《丑石》。
板书设计:
我的小桃树
小桃树:(明)饱受风雨 险遭砍伐 冷落挣扎
我:(暗)孩提存着梦想 进城感到渺小 长大发现幼稚
托物言志
七年级下册语文《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范文二
一、教学目的1、自读文章,把握阅读散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托物言志、双线交织的写法
4、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加深学生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二、重点目标:
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自读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了解自读学情: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贾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你自读这篇文章,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有所感悟即可,教师要从学生的阅读感受中准确地把握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难点。
(二)关注课文旁批,理解自读要求:这篇自读课文,编者为我们做了几处旁批?其中哪几处是提问的?你自己能解决问题吗?
编者在《一棵小桃树》中标注了五处旁批。①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②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③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④“蓄着我的梦”的桃核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作者仅仅在写花吗?⑤“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您读出来了吗?
五处旁批,后三处提问,教学中利用这三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内容、作者情感以及相关主旨。
(三)五个旁批当中哪个是告诉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方法的?
即第二处: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这样引导学生阅读第四段中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的描写,品味语言,感受深意。第四段教师做出指导示范,再放手学生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写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的语句,重在感受品味,课堂上不做细致的研读品析。
(四)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理解小桃树中的深刻含义,理解本文托物言志、双线交织的写法。
(五)最后一处旁批引领思考,即文章第一个旁批“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理解散文阅读重在悟情。《一棵小桃树》的第一段文字研读:“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 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常常”一词尤见感恩怀念之深。
问:如果作者只能写一个字,来写他的小桃树,你觉得,他会写哪个字?以此问把整节课推向高潮,打开学生阅读思维的大门,进一步理解本文复杂深沉的情感和精神内涵,加深学生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七年级下册语文《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范文三
教学目标
1、欣赏课文,体会小桃树的形象所寄托的感情理想并从文本中感悟生活。
2、学习本文借所写之物来抒写自己的理想、情志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体会作品情感,感悟生活内涵。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相遇
1、课前欣赏音乐
2、许多花草树木中,哪一种你最喜爱?哪一种牵动过你的忧愁与欢乐?
3、引出课题《一棵小桃树》
二、淘金
1、自由朗读《一棵小桃树》,从文中划出描写这棵小桃树的文字,体会作者笔下的小桃树有着怎样的外形特征?
2、讨论:作者这样写的理由是什么?
3、小结:是啊,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去看作者对小桃树外形的描写,原来那是作者是用描写小桃树外形的瘦弱来突出它生命力的顽强。这是一个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震撼的生命。作者同样被他感动着。更从小桃树身上汲取了力量,有了生活的信心。
4、从文中找句子探讨:作者与小桃树有哪些关联?作者受到什么挫折?
5、请学生用“这一棵小桃树,让我明白了……”小结感悟。
三、创造
学以致用:具体描绘记叙所写物的经历,并在记叙描写中抒发自己对所写物的感情(喜爱、厌恶、怜惜……)
四、享受 推荐与本文类似作品:《丑石》《文竹》。
学生思考
学生朗读课文并从中找相关语句体会把握。
学生把握“反衬”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小桃树是我的“化身”。
学生明确主题,畅谈感悟。
学生课后练笔。
板书设计:
托物寓意 小桃树 “我”“化身” 饱受冷落、经受风雨 生活受挫 依然坚强重拾信心与希望
教后反思:
这堂课以探讨文本主题为要旨,通过课堂预设的: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共同阅读文本,从文字的描述中把握文本的内涵,从文字的描述中感受作者思想情感的流淌,并由此及彼从作者的文字中体验人生、感悟人生。从课堂伊始,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自己与花草树木的情感联系,从而引出课题学生较容易接受,探讨文本时也能切中要旨,及至感悟时学生的体悟更是水到渠成。然而课堂中对于“反衬”与“对比”手法的理解太过于执着,以致于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混沌,还需斟酌。因为本身这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分割,若要细细区分,对于学生而言有难度。
第四篇: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棵小桃树教案
《我的小桃树》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2.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习插叙的叙述方式,了解课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方式。4.懂得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着为理想而坚持不懈的信念。【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难点:课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方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自己喜欢的花草等导入。
二、出示教学目标 1.学生齐读。2.教师解读。
三、预习查评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2.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贾平凹(1952-),当代作家。生于陕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革” 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1972年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兼写作。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代表作《腊月.正月》《浮躁》《商州》等。作品多次被翻译成英、法、日、韩及港台版本。
3.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读一读:
淅淅沥沥 轰轰烈烈 瘦弱 安葬 后悔 支撑 时隐时现 花骨朵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用心读每一句话,尽可能区读懂课文的内容。
2.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和“我”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称作是“我的小桃树”?)3.理清课文层次。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一棵顽强生长的小桃树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
一(1):写眼前情景,“今天下雨”,小桃树被风雨摧残。
二(2-7):回忆过去,插叙“好多年前”“我”栽种小桃树的经历。
三(8-10):又回到眼前的情景上来,描述看到风雨中树顶上一个欲绽的花苞的情景,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
五、精读理解
(一)作者笔下的小桃树是怎样的?找出课文中有关的句子。作者写小桃树的外形有什么作用? 1.枝条被风雨摇晃着,花一片片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转。2.它长得很委曲,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
3.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长出来也不会结出桃子。” 4.它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枝条,已经有一人高了。5.我每次看着它,却发现从来没有一只蜜蜂、一只蝴蝶飞来。
6.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
7.就在那俯下去的一刹那,我突然看见在树顶的高高的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花骨朵,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海上的灯塔,闪着时隐时现的光。
作者对小桃树外形的描写是一种反衬手法,是通过描写小桃树外形的瘦弱来突出它生命力的顽强。
(二)作者在课文几次提到自己的梦?为什么说梦是绿色的?
课文中比较明确的有两处:一是孩提时代埋桃核,“想让它在那儿存着我的梦”,二是到城里上学前夕,桃树长到两尺来高的时候,那梦是绿色的。
这个梦是绿色的,因为绿色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三)为什么说小桃树“是我的梦的种子长的”?“我”在小桃树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愿望? 因为早在孩提时代,作者便对美好的未来有了朦胧的向往,因此埋下桃核,希望“让它在那儿存着我的梦”。即使在遭遇无数的挫折和失败之后,作者心头的希望依然没有熄灭,坚信顽强奋斗、执著追求定会实现美好的人生理想。
(四)小桃树在成长的过程是经历了哪些艰辛和磨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小桃树长得不是地方。
2.小桃树长得很委曲,差点被砍掉。3.小桃树遭受风雨的摧残。
作者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反映了自己对美好不严未来,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
(五)“它长得很委曲,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桃树当作人来写,描述生动鲜活,更加突出了小桃树瘦弱的外形,加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六、交流体会 体会句子的含义:
1.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人生旅途本来就是充满艰辛与磨难的。而“我”走出了大山,准备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我并没有懂得这一点,没有做好承受人生的风风雨雨洗礼的准备。
2.我的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个花骨朵呢。
“我”从小桃树的身上又找回了昔日战胜困难的勇气,找回了原来的自我,找回了曾经拥有的理想;又领悟到人和不是一帆风顺的,应当迎能而上,顽强地抗争。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从小桃树身上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作者到底要表达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
八、达标检测
九、作业
1.课外阅读贾平凹的《丑石》和《我的小桃树》原文。
2. 以《我的„„》为题写一篇作文,尝试使用“插叙”的叙述方式。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棵小桃树语言运用新人教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一棵小桃树》语言运用
一、综合性学习(共2题,共13分)1.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语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不同的感受。请从声音、形态、气味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写句子,要求具体形象,句式不限。(仿写)示例: 大自然的色彩语言:金黄色的阳光下,一片美妙的新绿从草地向四面八方蔓延,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与活力。大自然的_______语言:
2.生活中一花一树,一草一木,总会在某一个瞬间给我们启示,让我们的心怦然一动。读完课文,想想自己有没有类似的体验和感悟,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不超过100字)(综合表达通顺、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