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作文
热爱生命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可是你曾经想过你自己热爱生命了吗?你曾经想过为什么要热爱生命吗?你曾经想过热爱生命的重要性吗?
是的,我想过。那是因为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是《我的断臂父亲》。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我的父亲只有一只手,国家发了残疾证,允许不交农业税和公粮。可父亲说:“虽然国家给了照顾,但残疾人也得尽自己的能力分担国家的困难呀!”所以,他每年坚持和大伙儿一样交,而且交的早,质量好。去年五月,天气像火烧一样炎热。麦子已经熟了,我暗自发愁,可父亲胸有成竹地说:“今天割麦!”到麦田后,父亲用双腿和脚凑合着一只手割。然后用脚尖和另一只脚跟把麦秆堆在一起。临近中午时分,父亲累得汗流满面。我想:父亲一定渴极了。于是偷偷地回到家。等我把水拎回来时,不禁大吃一惊,父亲已经割了好多麦子。我走上前让父亲喝口水再割,而他却说:“你先喝,等我把麦子割完了再喝吧。”这就是我的断臂父亲。
故事讲到这儿就完了。你是否和我一样看到了在他身上那种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看到了千千万万个残疾人的心愿和意志。但我最终看到的不是这些而是生命的意义„„
第二篇:4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作文
孤独的孩子
这是1937年8月28日的一个下午,这是一个荒凉又可怕的下午。他是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唯一幸存下来的人,他的名字都还没有起,他的爸爸妈妈就已经在枪雷弹雨的城市中身亡了。这原本是上海人流量最多的火车站,但如今成了废墟;这原本是一条热闹非凡的商业街,但现在也血流成河;这本来是应该天天充满欢歌笑语的幼儿园,但现荒凉的让人害怕。
这个小男孩今年才三岁零三个月,他其实是和父母一块去上海旅游的,可没想到他们刚一下火车就听到了上海的第一声炮响,他的妈妈马上抱起他,冲向前方,可没走几步他的爸爸妈妈就倒在了人流之中。
这个小男孩立刻号啕大哭起来,哭的那么悲伤,那么无助。他虽然只有三岁多,但那轰隆隆的炮响和那清脆而沉重的枪声,都使他终生难忘。
可怜的孩子被一位好心的路人收留了,长大以后,他当了一名解放军,努力保卫自己的祖国,不会再让外国侵略者闯入中国半步。他一心要让祖国强大起来,不会再让任何一个人和他一样成为孤儿。
第三篇:语文4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
19《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生命 生命》。教材简介:
本文通过对石缝间顽强生存的小草,改变自己、适应生存的蒲公英以及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里为自己占有了一大片天地的松柏的描写,赞扬了在困境中顽强拼搏、敢于迎接艰难困苦的挑战,在适应环境、战胜困厄之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完成自己、升华自己的崇高精神。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生命的沉重话题可能很少或者很肤浅,如何引导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人生问题并真正有所收获。不但是学习重点甚至是学习难点,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内容调动自己所有的情感体验和增加课堂信息容量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动弹、欲望、不屈、茁壮、听诊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下来。
3、能找出课文中有很深含义的句子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生命的格言以及热爱生命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格言,揭示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生命的格言,现在让我们先来交流交流吧。(自由交流)听了刚才的交流,你对“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老师也搜集了两段有关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切分享,你们愿意听听吗?
(屏幕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生齐读。能读懂吗?这段话究竟怎样理解,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到9课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二、初读感知。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1)我会读。(2)我会讲。(3)我要问。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课文写了几个事例?
4、交流,理清脉络。
三、自学辅导
1、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着重选择其中一段反复朗读,体会作者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寻找一个与自己选择同一段的同学,交流各自的体会。
3、全班交流。
(1)作者分别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2)在刚才的学习中,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有哪些?
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B、一切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展示背诵。
选择二、三、四自然段中你体会最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诵给同桌听。
二、深入感悟。
1、作者由这三个事例引出的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让我们来交流交流。
3、教师引导:
(1)第一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在前边的事例中,“有限的生命”指什么?“无限的价值”指什么?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中体现的“无限的价值”指什么?
(2)怎样才算活得“光彩有力”?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觉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
(3)连起来说说,这段话怎样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三、回题解疑。
细细品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会带着怎样的语气读?(赞叹、回味、留念、„„)作者在课题中重复两遍生命,你体会到什么?(强调感情)
四、拓展阅读。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向大家推荐我搜集的第二则格言。
(屏幕出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
1、练笔: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2、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解奥斯特洛夫斯基,做一做笔记。
六、板书设计:
飞蛾求生 强烈
19、生命 生命
瓜苗生长 顽强
珍爱生命
静听心跳 负责
第四篇:语文4年级下册第24课《麦哨》——
24、《麦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学准备:《牧童短笛》的音乐,挂图或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直观激趣
播放课件,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2.范读激情
教师配乐范读全文。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3.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4.互助识字
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二、感悟文章
1.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
《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
(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
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欢快、柔美”的生活。3.领悟“欢快、柔美”的内涵
(1)播放《牧童短笛》,师生一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说说理由,朗读出感受。(3)乡村的生活为什么柔美、欢快呢?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怡人吗?
提示: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邻居,他们和人们的“欢快、柔美”有关系吗? 4.提升“欢快、柔美”的意境
(1)教师告诉学生,有一位诗人读了《麦哨》这篇课文之后,激动不已,将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用28个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诗:
碧湖,绿田,孩子;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
(2)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
(3)最后告诉学生这首小诗的作者就是老师自己,希望同学们展开想象,课后也写一首精美的小诗。
三、总结收获: 你有哪些收获?
四、布置作业:抄写文中的比喻句。
第五篇:4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9课自然之道教案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读准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2)教学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感悟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3、想象体验法:发挥想象,体会情感的变化过程。
2、课前让学查找资料,了解太平洋绿龟的生活习性。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让学生明确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1、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了解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二、导入:《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又是什么呢?(学生和老师一起板书并齐读课题)
三、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了解绿龟的生活习性。
2、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对照文中的拼音或查阅工具书读准字音明确新词的意思。不明白的也可以请教同位或小组内的其他同学。
3、教师开火车检查生字词是否读准确,对于难读或易错的读音进行指导。
4、再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5、每人一句话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标记出读的不准的地方,读完后再进行订正。
四、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质疑。
1、指导学生用“谁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的模式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中你有不明白的问题吗?(简单问题直接找同学回答,较难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供学生讨论时用)
3、针对学生提出的较难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然后逐一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五、品读课文,感悟内涵。
1、自读课文,把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
2、把你的感悟体会与同位或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分享。
3、班内交流自己的感悟或体会。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相关内容。
4、讨论:读了《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明确遵循自然之道的重要意义)
六、课堂小结:
1、今后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应如何遵循自然之道?
2、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七、课堂小练笔:从下面的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写,写完后班内交流。
1.假如你是一只太平洋绿龟,当探路的侦察兵没有返回龟巢时,你些时的心情怎样,你会想些什么?
2.假如你是龟群中的一个,当那么多的食肉鸟来袭时,你又会想什么做什么?
3.假如你是游客中的一员,面对沙滩上血迹斑斑的幼龟残体,听着空中食肉鸟欢乐的叫声,此时会想什么,会说什么?
八、课外延伸:读《揠苗助长》的故事,读后按照“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的模式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说一说这个故事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有一个宋国人靠种庄稼为生,天天都必须到地里去劳动。太阳当空的时候,没个遮拦,宋国人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浑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湿,但他却不得不顶着烈日躬着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时候,也没有地方可躲避,宋国人只好冒着雨在田间犁地,雨打得他抬不起头来,和着汗一起往下淌。
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当劳动了一天,宋国人回到家以后,便累得一动也不想动,连话也懒得说一句。宋国人觉得真是辛苦极了。更令他心烦的是,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庄稼,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说:“庄稼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
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庄稼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什么?你……”宋国人的儿子大吃一惊,他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晚了,庄稼已经全都枯死了。
九、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有关违背自然之道的案例还有哪些?
十、作业超市:
1、读其他有关违背自然之道的文章,进一步感悟自然之道的重要性。如《鹿和狼的故事》等。
2、学习了《自然之道》这一课,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幼龟受到伤害
9、自然之道(违背)禾苗枯死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探究的过程中感悟文中的情感,体会文中人物情感的变化,感受幼龟的心情变化。在感悟的过程中理解自然之道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最后的练笔,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了进
行写作练习,他们觉得有好多话要说,写出来的东西也很感人,表达了孩子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在交流的时候教室内的掌声不断,可见同学们的心已经与课文的内容融为一体了。
不足之处是教师讲解的内容还是有点多,总不放心学生的学习,唯恐孩子们学不会,而不断的重复强调。这样就浪费了一些时间,导致后面的练笔时间有些短,有些同学没写完。另外,在朗读的指导方面还不到位,学生对感情的把握不深,还没有读出文中所表达的真正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