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通高中周记导练
普通高中周记导练
一、问题的提出
利用周记对高中生的人格品德、精神旨趣、思维素质和写作能力进行系列的引导和训练, 这个构想始于1998年秋季,当时素质教育的热潮已在全国蓬勃兴起,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已成共识。而高中教育要走出“时间加汗水”的应试误区, 就必须引导学生建构与未来社会相适应的综合素质平台。为此,我们想到,融心灵抒发、剖析自我和历练表达于一体的周记写作是一个极佳的突破口。
我们确立了这样一个构想: 根据高中生的实际,包括其心理成熟的程度、思想修养的水平、对主客观世界的感悟深度和写作能力等, 先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套系列的题目, 再以此为依托, 构成“一导两练”的训练体系。把高中前两年半(最后半年集中备考)的周记写作大致分为“走进生活”,“适应社会”,“感悟人生”,“超越自我”和“感悟自然”等五个大部分,每学期写一个部分,每部分设置四个大题目,再在每个大题目下设置5~6个小题目, 这每一个小题目都力图引导学生从某一个侧面去感悟、去思考。据题立意,我写我心,做到言之有情,言之有物。
二、实验过程及方法
本实验采取的是无对比班的组内设计法, 在具体实施中,运用了以下方法:11通过统一的引导,控制实验的因变量。每学期开始训练前, 教师要对学生讲清某一个大部分的训练内容、要求及目标, 再每月布置一个大题目。教师在布置时, 要从思想领悟认识和写作能力两个层面予以具体引导, 并前后之间构成序列。如果时间允许的话, 老师可读一点有关大师或名家的佳作警句, 以激起学生思索、感悟之兴趣, 并引导学生按一个大致方向和基本要求进行领悟和写作。21充分运用成果展示、自我宣读、评比表扬、推荐发表等激励手段。具体办法是:(1)学生每完成一个大题目的写作, 就将各班同一大题目的优秀习作编辑打印成集, 并以《足迹》命名, 再发至各班;(2)每节语文课前安排1~2名学生(按学号顺序)上台宣读自己的周记佳作, 既起到相互教育、榜样示范的作用,又完成由意到文,又由“文”到“言”的演化。(3)每学期每班开展一次评比“周记十佳”的活动,由学校通报予以表彰。(4)在校刊《宜都一中学刊》上开辟“周记撷英”专栏,发表
学生的优秀周记。同时,推荐到有关报刊发表。这样,激励学生多悟、多思、多写。31通过老师的批改、点拨, 控制实验的果变量。坚持每周全收全批, 并站在和学生做知心朋友的位置, 力图妙语解惑, 入情入理, 耐心点拨,有的放矢, 因势利导, 促使学生的所感所悟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不过, 学生在具体写每一个子题目时,不必拘泥“导练系列”方案所给予的题目,可以在符合大题目内容指向的前提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进行写作。同时, 老师在布置题目时,也可根据时事热点、学生动态、教学实际等情况临时变动部分子题目, 甚至个别大题目。但总的要求是保持五个大部分之间的稳定联系, 保证整个实验按一定序列递次推进。41 整个周记导练系列以思想修养的历练为主线, 以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为副线。即每次布置周记题目时,都简要地提出写作上的要求,并大致构成一个呈螺旋上升的“格”。即在谋篇、立意、选材等方面,都分别由浅入深地提出一个系列的小“格”。如“选材”上的系列要求是:由小及大,由此及彼,正反对比,虚实映衬。这样,学生入“格”为文,据题立意,历练出“格”,形成能力,品尝作文之旨趣。
三、实验的结果
构建了一个针对高中生的周记导练的平台,其主要结构是“一导两练”
一导: 即让周记成为导引人生的路标。本实验不同于一般的周记写作练习, 它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即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借助周记形式来完成对学生人格品德的导引和历练, 这是本项实验的核心。为此,我们由宏观到微观编制了一个由5个部分、20个大题目、120余个小题目构成的导练题目系列。从“走进生活”始,到“感悟自然”止,通过一次次递次推移的周记写作, 致力于让学生练眼力以启智,悟事理以成长,增见识以强本,修品德以固体。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 逐步成为心智健全、心理健康的人才。两练:即练思维,练表达。
“练思维”。早在1985年,钱学森同志就明确提出思维科学里绝不能仅限于抽象思维学, 还包括形象思维学和灵感思维学。现在, 科学界人士又将灵感思维称作创造思维。为此,我们在“周记导练”里,将思维科学所包括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三个方面的训练都纳入实验中, 构成了思维训练的系列。具体设计是: 高一重在训练形象思维,主要借助“认识自己”、“理解别人”、“思考生活”、“感悟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和“探索人生”等八个大题目近50个小题目进行训练, 其要求是完成以形传意、由意到物的转化,做到“言之有物”;高二年级重在训练抽象思维。主要借助“我的习惯”、“重温往事”、“透视自己”、“自我反思”、“适者生存”、“修德养性”、“思考社会”和“未来的我”等八个大题目50余个小题目进行训练。意在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条理性和深刻性的特点,完成由形到意、由实到虚的转化,做到“言之有序”;高三年级重在创造思维的训练,其着力点是“感悟自然”。主要借助“以情观物”、“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和“物我两忘”等四个大题目近30个小题目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对大自然的感悟中,“心游万仞,精骛八极”,虚实相生,探客观之“幽”,抒主观之“微”,使创造性思维素质的灵敏度、灵活性和统摄性三个方面都得到较为充分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人格和文格的双重升华,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情”。“练表达”。表达能力分口头和书面两种。由于学生在两年半的“周记导练系列实验”中,每人按系列至少要写100篇周记。每篇按500字计算(实际上一般超过此数, 多则达3000多字), 每生仅周记一项就要完成5万字的写作量。另外在高一时, 我们还要求随每篇周记抄写一定量的名言警句或精美诗文,为更好地表情达意,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 促使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逐渐增强。两年多来,有100多篇学生的周记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另有240余篇周记被收入《足迹》专辑中。学生的作文, 大多具有大气、才气和灵气,给人以美的享受。21 形成了一套利用周记进行品格历练的方 法
(1)利用“导练”实施思想修养。针对当代青年人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团队精神缺乏、人生目标迷失的实际, 我们在周记中采取多种方法予以引导。一是换位思考。如:“理解别人”这个大题目里, 就设计了“身边的榜样”、“学会思考”等小题目,促使学生形成团结、谦和的意识。二是丰富感情。目前的高中生“哥们情”、“同学情”都较浓,但对父母的孝敬情就相对淡薄, 尤其是对父母的殷殷爱心往往体悟不深。为此我们有意识地在“思考生活”这个大题目下,设计了“切开萝卜体味一番(爸爸的苦与乐、妈妈的喜与忧)”、“爸爸妈妈送我进高中”等小题目。通过引导,不少学生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文字,灵魂深处受到了触动。(2)利用“导练”升华人生理想。古人曰:“志当存高远。”但高远之志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突然之间就能“存”于学生心目中的,而是靠有序的引导和有效的激发。我们的“周记导练系列”先后安排了“感悟生活”、“思考人生”、“探索人生”、“自我反思”、“适者生存”、“修德养性”、“未来的我”等七个大题目中38 个小题目的写作训练, 引导学生与时俱进, 渐次树立远大的志向, 逐步提升追求的境界。(3)利用“导练”雅化精神旨趣。我们知道,精神人品不可以通过言语来传递和继承, 它要在人们的体验和实践中获得和体现。因此, 要培养青年学生高雅的精神人品, 惟有引导其多进行精神洗礼, 多经历人品陶冶, 使其在一次次的自我审视、反思和对照中,逐步摆脱低俗,走向高雅。“周记导练”的最后一个大题目,我们安排的是“感悟自然”,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享受天人合一的美感,领略物我两忘的佳境, 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净化道德灵魂,雅化精神旨趣。从“以情观物”、“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和“物我两忘”四个专辑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审美能力、精神品味都上升到了新的层面。
摸索了一条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素养的 有效途径
周记导练, 因为鼓励学生言为心声, 放胆为文, 所以学生体验到了写作的乐趣。正如赵晓玲同学在《周记———内心深处的歌》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我并不追求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语句, 只是流露自己内心的独白, 写出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慨, 描写历史车轮下的痕迹,还有对亲情的赞美、对伟大的歌颂,哪怕喊破喉咙。我不奢望别人对我„周记‟的称赞,只是希望能在文学道路上有些进步, 哪怕一步也绝不放弃。”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周记、对写作的热爱和执著。另外,学生们通过系列训练,掌握了立意、取材及表达的基本技法。探索了一条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新路
2001 年7 月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我们的体会是: 第一,语文学习要打破“学科中心论”, 要强调跨学科、跨领域, 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第二, 重视体验。不追求某种“达成度”,重视过程、重视参与,通过学习过程, 获得探究的兴趣和体验, 培养个性、人格;第三, 在前两者基础上,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反观我们的“周记导练系列实验”,吻合了《标准》的这些基本要求。我们把周记写作有机地融入到人文教育的架构中, 通过有序引导, 既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精神旨趣, 又培养学生感悟探索的兴趣和表达能力;学生能不断完善自我, 独立判是断非, 又能剖析人生, 感悟生活,做到了术德兼修,导练并存。同时,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人情世态等纳入了语文课程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阅读则能“披文入情”, 用心体物, 写作则会“言之有境, 言之有质,言之有情”。这样,对语文素质教育无疑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总之, 经过近三年的实验, 我们在利用周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能力训练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将再接再厉,把教育科研引向深入。
第二篇:周考材料作文导练
周考材料作文导练
【材料展示】
钱学森生前已有“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美誉。不过令世人景仰的不仅是生前身后名,更是他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同国家荣辱与共的不朽精神。当今学界浮躁而官僚的风气、某些学者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态,令人担忧。有网友发帖说:一代大师走了,而继承大师精神的人却寥寥无几。
【写作提示】材料上的对比点是很明确的:钱老淡泊名利,当今很多人追名逐利。所以此材料可以转换为以“名利”为话题的作文了。名利是场,名利是网,几多较量,几多迷茫。名利是帆,名利是墙,几多奋斗,几多 沮丧。一个古老的哲理,一个常新的命题,世上没有不为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假如人人都清心寡欲,那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假如人人都利欲熏心,那又将是怎样一种情景?
话题材料简洁而辩证第揭示了怎样看待名利的问题,此题若选写议论文,也应运用辩证的眼光,恰如其分地展开剖析,不能片面化、绝对化,当然本题要写出新意与个性,还 可以在 文体与写法上多动脑筋。比如,赋予“名利”以生命形象,让他给主人写一封信,阐述“名利”的丰富内涵;或者大胆想像,虚构一个“名利”飞上天空,到上帝跟前“喊冤”的故事;又如,将“名利”虚拟成被告,写一场“心灵的审判”„„都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作文标题可以也应该活泼、别致些。比如:1.都是名利惹的祸2.真水无香3.爱“你”没商量?4.名利,想说爱你不容易5.名利专访。
【范文引路】
《善待名利》
名利是一种什么“病”?是一种通“病”,从人类文明开始至今,从地球的最南端到最北端,每个人都与名利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人一味地追名逐利,有的人则善待名利。名利不是罪恶,在不同的人的身上有不同的价值。
“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的确,许多人在名利场上失掉了理智的指南针,陷入了名利的漩涡,结果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但是,名利虽然做了一切恶事,而很多好事也是由名利而生的。
武则天当政时的宫廷诗人宋之问虽媚附权贵,人品低下,为世人所鄙,但他所作的诗语言精练,气势流畅,为后世批评家所推崇。欧阳修、苏东坡是历代推崇的名士,但他们仕途不顺之后写下的名篇,不也是在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愤懑,为名利上的郁郁不得志而寄情山水吗?今天,当运动员在刷新一项项世界纪录,科学家在攻克一道道世界难题时,他们难道没有受到金牌、荣誉和金钱的诱惑吗?当然有。正因为在名利的驱动下,人类才会不断追求,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创新:我们生活在名利之中,名利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名利,就像没有绿洲的沙漠,使旅人失去了心中的希望。没有名利,就像没有黑夜的白昼,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没有名利,就像味觉失去了苦的感觉,虽然品尝得到甜的滋味,但失去了品尝甜的欣喜。没有名利的生活是不完整的,没有名利的生活是不可想像的。老子“小国寡民”、没有名利、远离名利的构想是不现实的。世上没有不为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
名利绝不是万恶之源,关键在于你如何面对。如果你把名利看成一切,那么你将迷失自我,名利会成为切断你幸福的利刃;如果你善待名利,将名利作为奋勇进取的动力,那么名利将成为你的风帆,伴你渡过征程,送你走向成功。
每一杯过量的酒都是魔鬼酿成的毒汁,多一点的贪婪都是幸福的刽子手。
善待名利,你将获得彩虹般绮丽的人生。
【教师评点】这篇文章对“名利”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文中不少语句富有意蕴,如“名利绝不是万恶之源,关键在于你如何面对”“每一杯过量的酒都是魔鬼酿成的毒汁,多一点的贪婪都是幸福的刽子手”,耐人咀嚼。
第三篇:学导练心得体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体会
“学导练”教学模式给处于教学瓶颈期的我带来了一股巨大的视觉和思想的冲击力,让我找到了突破的方向。但在这种冲击力下,也有些困惑:教学本教无定法,倘若各学科都背装进这模子里,学科特性、教师个性、学生个性该如何体现?那课堂教学不成了装在套子里的教学吗?一边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一边琢磨着这些疑惑。有幸参加了本月在古交市十二小开展的“学导练”教学模式培训,感觉这些困惑逐渐被消灭。
通过聆听教研室南红树主任的《“学导练”模式》的专题讲座,我明白了课堂教学需要模式化,“一个学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是学校成熟的标志,一个教师有成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技能成熟的标志”。同时对于其讲座中提到的‘学导练’教学模式”力求解决的问题,也深有同感:教师讲得太多;学生被动听课,练得太少;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不够;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有待提高。
其实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有着这样的思虑,但就是没有毅力、魄力去完全改变,只是试着局部尝试采取一些措施去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性,转变教师主体角色等;而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合课堂上的练习的确兼顾得比较少。因此,课堂效果往往不及教学预设的效果。面临一周五课时的语文教学时间,我也对教学方式作出调整,想办法改进;但总觉有所欠缺。“学导练”教学模式本着“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调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减轻学生负担”为目的,让我看到了希望。再有,曾经以为固定的教学模式会使教学过程僵化,但这次培训使我明白这“学导练”的教学模式并不影响教学的灵活性。譬如,“学”、“导”、“练”既可以是相对独立三个教学板块,也可以把这“学”、“导”、“练”贯穿在三个板块的实施过程中。这个理念的确立,彻底打消了我对教学模式的排斥,而明白了教学模式并不等于模式化教学。
具体的“学导练”教学模式观摩课,也让我坚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落实“学导练”模式的信心。熊甫军老师一堂“学导练”作文教学课,在“学”、“导”、“练”三环节中都落实了“学”、“导”、“练”的三个步骤,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有“大“获”!反思自己的语文课教学,其实也常常有这样的措施,但没有提炼,没有模式化。这也再次提醒我一定要边教学,边反思,边总结,边提炼。这样,才会有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起决定作用”。因此,要切实落实“学导练”教学模式,铸造高效课堂,必须从改变我们教师的思想观念着手。这次培训,确实转变了我教学理念,曾经认为教学不能有模式,而现在认为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促进有效教学。通过这次培训,我也更坚信了要做一个真正的负责的老师,不能够紧靠时间的付出、精力的付出,还更需要智慧的付出,让学生不再成为被动
学习者。我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导练”模式,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才是与时俱进的合格“师者”!这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篇:写作导练
写作导练
怎样抒发爱国情怀
李士霞
从《彩色的翅膀》通过叙事表现边防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中华少年》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我们怎样去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呢?
一、确定一个小的题目,选择一个小的切入口。
“爱国”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凡是与祖国相关的、积极向上而健康的材料,都在这个写作话题范围之内。总有老虎肯天无处下嘴的感觉,那么如何在众多的材料中取舍呢?
将大化小,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下笔,将范围缩小,比如我们可以回顾历史,牢记屈辱;描写祖国的河山;或叙述自己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建设祖国。也可从祖国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写起,抒发自己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而且同一小话题下的事例并不意味着越多越好,选取典型的事例、精当的材料能更好地表现主题和中心思想,该舍就舍,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二、以小见大来表现。
选择能够表现主题、刻画人物的小事,以小见大,用一滴水来反映太阳的光辉。比如从节约每一滴水,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小事中表达爱国情怀。
三、选择合适的文体。
选择自己的擅长和材料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文体。如表现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可选择记叙文,用具体的叙述和描写就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祖国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强大,科技的发展,可记叙,可说明,可议论,可用散文去讴歌。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冷静思考,则非议论莫属。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期盼,则要在叙事的基础上加以议论。
第五篇:(24037100)实验中学:普通高中学、导、练教学模式研究(物理)工作计划
实验中学:普通高中“学、导、练”教学模式研究(物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学科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其人文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24037100)实验中学:普通高中学、导、练教学模式研究(物理)工作计划。
鉴于此,我们提出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性学习三环节教学模式即物理课堂教学中学、导、练三环节教学模式,希望以此提高我校物理的整体教学水平。
“学”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释疑。
“导”即老师方法指导,归类总结,归纳提升。
“练”即学生实践感受,巩固运用,拓展提高。
二、工作目标
(一)继续开展“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中各环节运行细节成型研究,重点是:小组合作建设和学案使用成型研究。
(二)严格按县课题组要求撰写和上传上一实验阶段的相关材料;完成本实验阶段的材料撰写和上传任务。
(三)进一步强化课题的过程管理研究,完善《“学、导、练”教学模式研究过程管理和评价方案》,切实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工作计划《(24037100)实验中学:普通高中学、导、练教学模式研究(物理)工作计划》。
三、活动安排
九月:
1、课题开题。(周根廷、陶福平)
2、召开参研教师工作会,拟定工作计划。(田维奉、秦世波、周娜)
3、上传工作计划。(周娜)
4、学生学习习惯调查。(田维奉、秦世波、周娜)
十月:
1、认真开展小组培训,首先做好对参研教师指导。(田维奉)
2、组长和组员的培训。(秦世波)
3、指导参研教师使用《导学案》。(田维奉)
十一月:
1、师生不定期组织讨论会、交流会、观摩课。(田维奉、秦世波、周娜)
2、迎接县课题组过程指导。(田维奉、秦世波、周娜)
3、参研教师上交前期研究论文、反思。(各一篇)
十二月:
1、对课题方案进行论证,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2、搜集相关资料分析、整理。
3、检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情况,继续进行课题研究。
一月:
1、参研教师上交本期总结、反思。(各一篇)
2、收集学生心得、教师心得、优秀教案、课件、个案材料、作品、获奖论文等。
3、评比先进实验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