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振铎眼中的鲁迅
郑振铎眼中的鲁迅 李仁义
(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历史系陕西咸阳 712082)小序
鲁迅一生平凡而伟大,他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队伍的一份子出现在中华民族,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最好一面,摒弃了传统的封建坏分子。但他保留着中华民族最可夸耀的精神——所谓浩然正气——还加上为人民服务的新道德。然而,鲁迅先生生活在中国黎明到来之前的最黑暗的时代,国民党反动派残酷的统治和无情的压迫,让他在自己所热爱的和希望的土地上辗转流移,凄零破落;生活没有保障,工作只能在秘密中进行,连名字也不能透露,但他一丝不苟、勤恳不懈地坚持着文学、历史的研究,坚持着对青年人宽容有方、孜孜不倦的引导,坚持着对社会丑恶现象的针砭无遗、面面俱到抨击。
鲁迅先生用文墨代替枪杵冲锋陷阵在第一线,解救民族危亡在最紧迫关头。就在中华民族最需要他的时候,病魔夺取了他的生命,历史让他成为“古人”,然而他的精神和民族气魄永远留存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后代百世千世将在他的激励下,为他未曾看到胜利的民族在社会主义中国建设战线上继续革命、探索、发展,——将以他不朽的精神和尊容为基底,将以他的呐喊为心灵动力,将以他正确的指示为标的。这不仅是永远为祖国而召喊、而洒血的诗人战士做他们所要欲的奔驰不息,这更是我们的无限荣耀而任重道远的事业。我们要把它做好、做牢、做完。
郑振铎先生也是一位有民族气节,有忧国之思,有爱憎喜恶的无产阶级民主主义战士和讴歌者,为祖国的文学文化事业和革命政治事业做出了不朽的功绩的爱国主义志士。鲁迅先生于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十九日下午五点钟仙逝,葬于万国公墓。“文坛从此感彷徨,中国何人领呐喊”,举国同悲,皆世齐哀。中国之损失,世界之遗痛何深可测?
郑振铎先生闻此恶讯,悲切余生。他与鲁迅先生素面淡谋、交涉浅乏,但谈涉的都是文学大计、救国大策,因而给郑振铎先生的印象极深、感触无穷。从鲁迅那里,郑振铎先生学到了许多,感于对鲁迅先生的敬戴,郑振铎先生先后写了许多回忆鲁迅、赞扬鲁迅、追悼鲁迅的散文、诗歌。
从郑振铎先生追悼鲁迅的文章中,我更深一层的认识了两位名哲圣人。
“中国的高尔基” “中国的高尔基”,说的当然是鲁迅先生。这一评论也当然不止郑振铎先生一人所赞可,几乎所有了解高尔基先生和鲁迅先生的人士都对此评议持以嘉许。为了弄清楚鲁迅先生是否名副其实,首先需要了解一下高尔基先生。
高尔基,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年生于俄国中部的尼日尼·洛夫戈罗德城。幼年丧父,勤劳善良的母亲因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过童年,在乡村他看到了许多社会现象,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的思想慢慢成熟,在那里上了三年学后,于十一岁那年走向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勤俭朴素的生活。他先后当过徒工、搬运工、守夜人、面包工等。十六岁时,他只身前往喀山,在那里他进入了“社会大学”。在与命运的斗争中,他深入俄国社会的最底层,和各个阶层、各种人物接触,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从而不断地丰富了他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
高尔基酷爱学习,在艰苦的劳作之余仍坚持阅读和写作。他于1889年开始文学创作,1892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1898年他的两卷集《随笔和诗篇小说》出版,从而成为闻名欧洲的作家。他的早期作品像火一般热情的讴歌了自由和理想,号召革命行动,赞扬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同时也批判了腐朽的社会制度,揭露黑暗现实和自私愚昧的小市民习令。1905年至1907年,高尔基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1906年写成了长篇小说《母亲》。《母亲》真实的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表现了俄国工人阶级从自发性走向自觉的斗争过程,被列宁称赞为一本“非常及时的书”。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写出了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摘自:《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前言)当然,高尔基的散文,诗歌同小说一样是有着深厚的造诣的,与小说成就相差无几的在俄国、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受着深广的影响,为20世纪的世界文坛乃至将来的文学艺术发展都无疑地发挥着领路和鼓舞的至关重任。
而鲁迅先生的特点在郑振铎先生的评述中足可窥一斑而缄其全貌,说是“中国的高尔基”更是论证缜密,无可契击。
鲁迅先生与高尔基的出生年月相差无几,只有十年来的间隔。当时中国是满清统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落破的国家,《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领土、政权等主权受到严重的威胁。虽然清政府试图通过洋务运动来发展经济、军事,摆脱国内国际危机,但洋务运动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经济发展模式。本质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所以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这种明显的矛盾是不可能允许洋务运动的成功,那么一切伟大的构思或自私的想法,明确一点就是摆脱军政危机不可能会实现的。外国资本、殖民的侵略在无所抑制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将加深再加深,一直到使清政府完全为其所用,为其所利。这种极度恶劣、极度窘迫的形势当然波及中国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组织机构。鲁迅的家庭和他本人自然是深受其害的。这就意味着他的童年是苦难的,又因为中国的形势一直坏下去,所以他的少年、中年也饱经风霜坎坷,这就塑造了他个人的本性,为他的文学创作和处世为人抽条了一根主动脉。
而与之相似的,便是高尔基所在的俄国沙皇统治时代。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社会正在进行着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也是改革的全盛时期,但改革的结果到底还是保留着封建残余势力,而改革进程最缓、改革力度最浅的仍是俄国社会的最底层,这便使得最底层社会的经济在矛盾和无助下徘徊。而高尔基的家庭是属于最底层的,当然一直受到经济的胁迫,又加之幼年丧父,更是窘困不堪的生活着,就这样他在万般无奈中度过了童年、少年、中年乃至老年。这些种种决定着高尔基本性和思想意识形态的走向,或多或少会是这样的。他们两位文学巨匠的事业勃发时期却正是整个社会最是混乱的年代,再由于过早的成熟和认识这个世界(至少他们生活的国度、时代),他们的情感对于社会现象、人情关系是雏形已现且日臻完善的。所以在评论社会现象和人情世故时,他们总是能够全面而犀利、深刻而庄重、发展而变化,在写文章做演讲时总是能够显得谨慎而细微、独到而精辟、恳切而鞭策。这一切又使得他们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和同一现象的爱憎也有所趋同。比如对文学的态度,他们都看好文学,并且竭力使文学得到发展,使文学在必要的时刻发挥它特有的功力;他们精神归宿的地方便是文学;他们在文学的创作中一直追求生动鲜活、情感丰沛的词藻、章句。他们对场合性词语的精挑细选、仔细琢磨、研究创造,更是高度重视而无微不至。他们共同是世界无产阶级战士和指引者,在世界观上几乎雷同——都无比地追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他们虽然不是披坚执锐的沙场猛士,但他们用手中的笔记载着沧桑月轮。时弊尽得以针砭、时事尽得以展露,用鲜活的文字激励为祖国和平与发展而奉献一生的志士青年。所以这两位先哲在一定程度上解救了自己的民族,解救了无数的迷茫青年,解救了文学。这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无疑是重要的一笔。高尔基的成就之卓越自当凡人所不能及。鲁迅先生被称作“中国的高尔基”,首先肯定了鲁迅是中国人民,然后肯定了他的文学和革命业绩。最后是把高尔基中国化。这三点也充分的说明了鲁迅作为文化学着对民族事业的贡献之大,因为凡是高尔基的贡献和伟岸之处,他或多或少的有相同之点,有所占之额。鲁迅先生被评为“中国的高尔基”,另一层面也道出了中国在鲁迅之前或者同期没有高尔基式的人物。这就成了一种隐形的号召,深邃的号召,不动声色的号召,呼吁中国人民、中国文坛要诞生出一些“高尔基式”的文化学者和民族英雄。这是中华民族每一个文人学者甚至每一个同胞应该尽力做到的。这对于具有十三万万人口的国度该许是件可能的事情,可能会出来十个、百个、万个高尔基式文化人;当然这不是在贬低高尔基的地位和功绩以达到能与之齐名的条件要求,只是中国人应该也将会强壮起来、用崭新的思维推论出具有创造意义的方法论来,以此完成这项绝非小可之任务。
愿“中国的高尔基”永远存活于中华儿女的心中!愿中国出现更多的“高尔基式”英雄人物!摘引以下片段充论“中国的高尔基”: 有些批评者称鲁迅先生为中国的高尔基。这句话并不令人抗议——虽然在隔四个月之间相继逝去的他们,性格、工作未必完全相同。
在鼓励、奖进青年作家这一方面,鲁迅先生和高尔基具有极相同的热忱。对于这一点,有许多的青年作家们,说起来便要流涕地追念着!
在宽大正确的文艺见解上,鲁迅先生和高尔基尤为无殊。自从高尔基回到了俄国之后,俄国的文坛才一洗革命初期的排斥“非革命的”作品的态度。在高尔基指导下,俄国成立了世界文学研究会一类的组织,大规模的在介绍古典的和西欧的文学。被托尔斯泰所斥责的莎士比亚。居然也重新被认识了。俄国本土的旧作品也大量的重印着。许多重要的作家,像托尔斯泰的未发表的遗著,都陆续的由国家的力量替他们出版。
鲁迅先生对于文艺,其趣味也是极广泛的。他以同样的喜爱的态度,来对待《死魂灵百图》、《凯绥·柯勒惠支版画》以及《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陈老莲画博古牌》,他以同样的热忱来介绍爱罗先诃的童话、阿志巴绥夫的小说;来整理中国的小说,来辑录唐传奇和古小说。他是收藏六朝造像最丰富的收藏家之一。——引自郑振铎:《鲁迅先生并不偏狭》。鲁迅的爱憎
郑振铎先生对鲁迅的评论,其中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鲁迅的爱憎。首先,鲁迅的爱憎是分明的。
鲁迅致力于文学创作,最憎的便是无病呻吟、空头文章。也有一类人令他憎恶,他曾在一片杂文中写道,“小市民总爱听人们的丑闻,尤其是熟识人的丑闻,„„其自私狭隘的内心世界暴露无遗。”由此可见,他也是比较反感这样的小市民的,也反感这样的所有人。
鲁迅先生致力于心灵教育和时事评论、最憎浮华少年。那些流于形式、浮躁轻薄的少年总要误了事,使教育革新和革命事业进展无以顺利进行。鲁迅先生始终立于民族解救先端,当然不能容忍口若悬河、踏地虚空的行为,即使那些或许是革命行动,但那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求的无谓牺牲。而鲁迅先生讲求的是时效和进步。
鲁迅先生致力于文学思想革命并政治革命,最憎宣传“谬种”的人物,最憎鬼鬼祟祟的阴谋者。鲁迅先生少年立志学医、解救同胞难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到了日本仙台后于外境旁观者的身份清楚地看到:中国之落后疾苦,不在于百姓身染疾病之苦,而在于国民心灵之麻木、思想之迂腐。在民族危亡之秋,他毅然弃医从文、致力于文学思想革新。他与早期中国无产阶级领导们齐心合力推动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一篇《狂人日记》震惊中国文坛、撼摇世界文林。他积极极力宣扬科学、民主,指挥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于文学界。然而所有的一切并不能让所有人接受。那些文丑小人在背后却大肆传撒“谬种”论,蛊惑人心,为封建传统卖力拼命,这虽然无以成大气候,却多少维护着封建传统礼教,使得思想革命难以顺利、彻底。这自然是鲁迅先生极其憎恶的社会现象。
与此同时,他对那些政治阴谋者憎恨之切齿。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数千学生、民众在天安门集会游行,反对八国列强的“最后通牒”(要求中国撤销大沽口炮台,撤退国民军严惩驻守大沽口军官,付给五万元的损失赔偿,由日本纠集背景八国公使共同发起。),其中,女师大的小鹿、刘和珍、杨德群、杨静淑等参加了请愿团,但遭到段祺瑞政府军警残酷镇压、无情屠杀,刘和珍、杨德群不幸身亡。三月二十五日上午,女师大为两位烈士在大礼堂召开追悼大会。鲁迅先生抱着对军阀的极度憎恨和对烈士的无限缅怀参加了大会并做了激情轩扬的讲演,会后写了大量的批段悼刘、杨的言辞犀利的文章以揭穿段祺瑞政府的阴谋,惊醒大众的心灵。
鉴于此事,他与石评梅讨论了相关问题后仰面观天,深深地谈了口气:“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日子!我是不能沉默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使我觉得悲哀!”所以,鲁迅先生对于这样黑暗的社会现象的自然是毫不惜墨、入木三分的。这些都源自于先生的爱憎观。鲁迅先生致力于社会问题病源的剖析,最憎抱着一、二部自己一知半解的古书,却以为“天下之美尽在于此”的可笑之人。那些浅陋的学究们自矜傲骨,对于社会问题的症结一知半解,却惘然鼓吹自己的“精深见解”是最深辟的,这都不过是从古书中学到的古训,殊不知:时代变化了。这是鲁迅先生为人真实不虚伪、谨慎不盲从的表现。所以他能够把社会看得透彻,能够预知时代发展的前景,能够大胆嘲讽无知的可笑之人。
鲁迅先生的憎是有许多方面的,只是郑先生仅仅只就以上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鲁迅先生的爱是广博的。他爱一切为大众而工作的人。凡是为了革命发展、时代进步而不倦工作的人,无论教师、学生、工人、农民、官商等等,他都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里赋予一定的爱,都给予热忱的关照、慰问、赞扬。他天天要写稿、译稿,他有许多的功夫要做,但他仍然是热忱地为青年人看稿,并及时复信指示他们的前途。他一直忙碌到死,不曾舒畅地安心休息一天!
鲁迅先生的爱是一丝不苟的、满含真挚的。他爱精致的好文章,好木刻,他爱一切伟大的美好作品。这也便造就了一个饱读诗书、明察经纬、洞晓未来的文学巨匠,造就了一位兴趣丰富、感情充沛、语言积累广博的作家、收藏家。鲁迅爱《史记》,故称赞之曰:“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爱《好逑传》,因评其道:“文辞较佳,人物之性格亦稍异。”按照鲁迅自己的话讲,不可一日无书。
鲁迅先生的爱,除了是分明的,其次就是深浅有别的。
对于有些境遇,鲁迅先生并不是像有些人盲目地一棒子打死,而是以清醒的头脑去感知,去判断,然后给以定夺、赋予憎爱。他知道许多人的弱点,他明明看出许多人的缺点所在,但他并不严峻的指责他们,他知道凡是一个人绝不会没有一点瑕疵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指正和帮助能够使犯了错的人重新来过,永走正轨。这是教育的至善至美,他相信这样能够收取更加效果。但对于明显的与正道背违甚远的现象,譬如军阀的混战带来的人民生活惨苦,封建思想造成的礼教悲剧,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对于文明的摧残等等,这些他是毫不留情的,正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同时他巧妙地把斗争性与愉悦性有机结合,使得评论更加有力度、更富传神化。
鲁迅的爱憎是历史的全然展现,是人性的发展迹象,响彻中原、布洒宙宇,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他同期或后期,有无数的志士仁人都以他为心灵道德的扶衡、处世为人的标杆,效行百代而无有嫌瑕,流传千古而无有毁谪。他的思想锋芒是尖锐的,他的行为宗旨是坚定的;他一生奋进,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昌盛而战斗无息,以手中的三寸笔、口内的七寸舌聒响沉睡的民众、砸碎封建的枷锁、打垮反动的统治,拯救人民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力挽民族危亡于狂澜倾浪之时,他是民族勇敢的冲锋者。兢兢业业、甘为孺子牛;坚强不屈,冷对千夫子;破帽遮颜,凝聚革命力量;露船载酒,卓显豪迈乐观。他堂堂正正秉中华精神与时代使命于一体,浩浩荡荡兼民族大义与冲杀无畏在一身。笔墨挥洒之间,号召之呐喊山崩地裂;烈酒酌饮之时,犹豫之彷徨土崩瓦解。走时代革命之前沿,舞袖指点江山;攀民族解放之高峰,洒汗扬挥旗帜。他的出现以及存在正是:不教英雄低眉垂泪,唯让豪杰昂首洒血;不枉费一兵一卒、一纸一墨,物尽其用,人聚齐心地复我中华于侵略混乱之中。
鲁迅先生这样的民族志士和同着他的爱憎褒贬是中华民族的标杆尺影,华夏儿女自当代代修习,以其求得行善其身,谐和社会,共开祖国强盛之张!
第二篇:我眼中的鲁迅
我眼中的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我们所熟知的鲁迅,但这并不是完全的鲁迅。
很久以来,鲁迅在我眼中是一个将手中的笔杆化作一柄冰冷锋利的匕首,毫不留情的直插入社会阴暗的勇士,是身披盔甲,手持利剑的斗士。于是,脑中出现的是正义凛然,从容地说着:“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鲁迅。
当最后一缕阳光被吸入山下,凉风开始撩拨树梢,我逐渐安静下来,犹如水边静默的一根水草。静静地,翻开《笑谈大先生》。书名正如此刻的心境,轻松却不喧闹。跟随着陈丹青先生轻松的讲诉,渐渐地,了解一个不同的鲁迅。原来,一直,鲁迅那张方方正正,瘦削的脸并不总是像照片上所看到的那样,满脸严肃,不苟言笑,似乎很凶。原来,鲁迅是很“好玩”的一个人。正如所有的史书典籍都忽略了、抹煞了孔子善于自嘲,幽默的一面,书籍总是代表个人的观点,所以不可能完全如实或是全面。我也忘记了,鲁迅也有可爱幽默的一面。
一方面,我们可以从鲁迅的文章见发现这个真相。鲁迅说:“我佩服会用拖刀计的黄汉生,但我爱莽撞不顾利害而被部下取了头的张翼徳;我却憎恶张翼徳型的不问青红皂白,抡板斧排头砍去的李逵,我因此喜欢张顺的将他诱进水里,淹的他两眼发白。”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智慧幽默。而另一方面,生活中的鲁迅同样是妙趣横生。北大教授川岛大部分时间用在谈情说爱上,他留了个学生头,绰号“一撮毛”。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后,送给川岛,鲁迅在扉页上这样写道:请你从“情人的怀抱”里,暂时伸出一只手来,接受这干燥无味的《中国小说史略》,我所敬爱的一撮毛哥哥呀。呵呵,这也是鲁迅先生哦。
鲁迅不只是严肃的,还是幽默的;不只是拘谨的,还是开朗的。是会爽快的坐在桌子上与朋友开玩笑话,和刚打完笔仗的对手畅谈的人。鲁迅的形象渐渐丰满起来,他就是有爱有恨,真实的人。夜幕中,合上书。我似乎闻到鲁迅的气息,如晚风送来的草木气息一样真实。
第三篇:我眼中的鲁迅
一张瘦削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一头不屈的硬发,要根根显示着与恶势力的不调和。每读完鲁迅的文字,眼前便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面部特写。这形象与那不朽的文字一起,随岁月的增长由模糊而清晰,终于画出了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
在众多的作家群中,鲁迅是突出的一个,也是特殊的一个。与其他举世瞩目的文豪相比,人们不禁要发出疑问,仅仅写些短小的杂文、小说的鲁迅,何以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放出夺目的光彩?是的,鲁迅没有莎士比亚的累累巨著,没有卢梭的长篇自传,也没有屠格涅夫的清新,优美的诗一般的笔调,没有雨果那曲折动人的圣母情节。然而,一切的一切都能够证明,他的确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第四篇:我眼中的鲁迅
我眼中的鲁迅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他的文章大多是描写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情感深愤忧广,风格辛辣讽刺,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精神与思想无情的摧残与迫害。谈到鲁迅,就不得不说说他弃医从文这件事。
鲁迅在仙台医专就读时,看了一些中国人欢庆自己同胞被杀害的片子,这引发了他对中国现状的无尽思考。他清醒的意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是啊,医学也许可以挽救中国人的身体,但却无法拯救中国人堕落的灵魂。于是他的想法发生了改变。他觉得,只有提倡文艺运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的精神。他审时度势,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选择了弃医从文这条道路,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以纸笔为刀枪,与封建迷信作斗争,使他的拳拳爱国之心落到了实处。
然后再谈谈鲁迅的文章。
总的来说,鲁迅文章的语言简洁、生动、直白露骨,却十分具有艺术表现力,他的文风刚劲雄健,朴实无华,从未有娇柔做作之态,却十分容易吸引读者。例如在狂人日记中,鲁迅毫不留情的批判了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谈到: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最后还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因为鲁迅明白,只有
自己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打响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才会有更多的国人幡然醒悟,与自己一起拯救已经奄奄一息,风雨飘摇的祖国。这也正体现了鲁迅“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荣誉感,为真理与自由而斗争的勇气,更主要的是他那一颗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与难能可贵的报国之志,都是当时麻痹落后的国人没有的。
鲁迅为中国,甚至世界文学的发展都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算得上是文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虽然现在已经撒手人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不会消亡,他那一身浩然正气万古长存。
第五篇:我眼中的鲁迅
学生小论文:学生写作部分——
探 究 鲁 迅
刚上小学,爸爸向我介绍鲁迅的作品,我不喜欢,因为鲁迅的文章艰涩难懂,缺乏优美流畅的语言和丰沛的感情,就像脱了水的蔬菜,反复咀嚼却还是难以下咽,总觉得他太严肃,太冷漠,像个没有感情的冷血动物,甚至有点尖酸刻薄。虽然也有热闹的百草园增添依稀情趣,毕竟生冷异常。后来慢慢长大,随着思想的逐渐成熟和对鲁迅了解的进一步深入,却发现自己竟越来越喜欢他了。他犀利的笔锋,他的尖锐的语言,他泼辣的讽刺,他超前的思想都是别人所无法企及的。
鲁迅的笔锋极其犀利,他的文章如投枪匕首一般直刺中国的旧社会。《孔乙己》中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灯下漫笔》中对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批判以及对中国人身上奴性的批判。尤其是《藤野先生》中鲁迅到日本仙台学医,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自从在学堂看了电影后,看见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那些中国人看见自己的同伴被枪毙,还拍手欢呼的情景,鲁迅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创伤,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从个人到整个社会,他揭露了种种丑恶。在那样一个众人皆醉的时代,鲁迅清醒着,他以深刻的洞察力,看透了一切的假恶丑,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眼睛,逃不过他锋利的笔刀。
鲁迅的语言看似平静,但却总是一针见血,极其尖锐,其间蕴藏的强烈感情总能让人产生共鸣,看似无情却有情。他憎恶统治者,他
怜悯广大群众,他爱护进步青年,他批判过去,他憧憬未来,这一切都表明了鲁迅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那种宽厚、博大、热烈而真挚的爱,正是这种爱使他始终关注着中国的民生,使他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本质。面对愚弱的国民,他既感到无比痛心,却又十分愤怒,“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两种交织的感情深深埋在鲁迅心中。面对衰落的国势,他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试图改变中国的国民性。他曾奋力呐喊,也曾独自彷徨,他说整个社会就像一间密不透风的铁屋子,里面是熟睡的人们,当熊熊大火将要烧来之时,是该唤醒麻木的群众还是让他们从此永远停留在睡梦中,他害怕大火吞噬一切,但他更怕一旦被唤醒的人逃不出被困的牢笼,那么他将要承受更大的痛苦,但最终鲁迅还是相信只要有清醒者的存在,就会有拯救大家的希望。他再也不是百草园里的昔日顽童,而是一个充满着对现实的思考,对人民的同情并关心着的人。他在矛盾中依然坚持自己的革命信念,所以说鲁迅是伟大的。他对中华民族的爱是种大爱,正是这种爱使他更加理智。理性使他不得不再次揭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都未愈合好的伤疤,露出血淋淋的骨肉,重新包扎、治疗。
所以鲁迅的语言更具有讽刺意味。讽刺的语言更是诙谐幽默、尖锐泼辣。他讽刺中的幽默不是轻松愉快的玩笑,而是在表面诙谐甚至滑稽之下的深沉悲哀。在小说创作中,他善于运用诙谐这一更具喜剧色彩的讽刺去表现悲剧的内容,让人物在喜笑和泪水的情感的激荡中显示出特有的喜剧性讽刺魅力来。《阿Q正传》的大部分章节都充满引人发笑的喜剧色彩。但在这喜剧外表下潜存着的却是催人泪下的悲
剧。在作品中,往往一个艺术细节同时呈现出极强烈的喜剧性和悲剧性,最末一章《大团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阿Q无端被捉,糊里糊涂被人押着画押,他不但不申述自己的冤枉,反倒羞愧自己画押时圈画得不圆,这种惊人的麻木和愚昧是何等可笑,又是何等可悲。鲁迅就是这样用讽刺的火光去照见人物心灵深处的腐烂,用幽默的笔尖划破社会上的肿瘤。
鲁迅的思想是超前的。18岁的鲁迅,阅读了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1902年的日本留学,让他对中国国民性有了深刻的思考,正是有了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五四运动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1918年《狂人日记》的发表,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正是这种超前使他无论是身前还是身后都不可避免的陷入孤独和寂寞中。他曾有过“置身荒野”感受,也曾发出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慨叹。鲁迅是深刻的,深刻者有比常人更多和更尖锐的痛苦,也有着比常人更顽强的意志,鲁迅就是在中国的废墟之上,高举起思想的大旗,指导着中国青年的革命。他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塞天地之间的黑暗和寂静。在他身后,有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污、苦难、彷徨与觉醒……
鲁迅是难懂,但也是我们必须要懂的,因为随着对鲁迅的了解,我们的思想才能成熟起来,鲁迅是青年的伟大导师,不仅过去是,现在、将来也是。也许鲁迅的文字没有珍珠般晶莹圆润,也没有清泉般
鲜活灵动,但他的文字却像一棵千年古树那发达而又错综的根系,干皱丑陋的背后有着充足的养分,成为支撑生命之树的本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这养分中汲取精华,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喜欢鲁迅吧,因为他是黑暗中的明流,他是浊夜中的明灯,他是雪中傲立的松柏,他能给我们带来太多其他作家所不能带来的感受。
学生小论文:教师写作部分——
鲁迅确实是黑暗中的明流,浊夜中的明灯,雪中傲立的松柏。他用一支如椽的巨笔,筑就了一条崭新的文学之路。
鲁迅在我心中,奇伟、高大,绝无油滑、苟且、中庸和骑墙。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喻为中国的托尔斯泰。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正是中国人脊梁式的人物呀!
鲁迅先生过逝已久,但对于他的作品的研究和学习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过。在生活节奏十分迅速的现代,时间、效率、网络等冷冰冰的因素充满生活,商人们追求最大的利益,学生们追求更高的分数,功利已成为生活的全部。家庭的不恰当的管教和安于现状的思想让当下社会中的学生们出现并不和谐的画面:早恋、沉迷网络、吸烟、喝酒、打架等等,而这些正处于思想成长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好的影响,他们对于信息并没有足够清醒的选择头脑。一个吸烟的镜头他们认为那是成熟的象征,模仿之;奇装异服他们会说帅气,模仿之,于是,在模仿中迷失了自我,在模仿中失去了自我,同时失去了辨明是非的大脑以及看问题的能力。
在当下学生中,鲁迅的地位是比较尴尬的。虽然在义务教育中,几乎每个人都学习过鲁迅的作品。但是结束义务教育,对大多数人来讲几乎就是对鲁迅说永别。对于一个被称为中国文人巨匠的鲁迅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幽默。不少的高中生不以为然说:“鲁迅尽管再伟大,他只是个过去的人罢了,我们生活在这个现代化社会,已经同鲁迅的精神脱轨了,所以我们不要浪费有限的时间,去学那过时的精神,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现代化的物质精神。”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现代社会我们所缺乏的素质正是鲁迅的作品所要教导我们的——批判、创新和自我。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朋友各门学科打基础的阶段,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所以,无论从提高学养的角度,还是从塑造品格的角度,鲁迅作品的学习都具有不容低估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春节前我班举办一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名人——鲁迅。让学生探究鲁迅,应该如何看待鲁迅作品,写出自己的学习研究和感悟。通过调查研究,提高学生搜集、筛选、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我指导学生五个方面进行写作:拟定论文题目、准备写作材料、大胆动笔实践、反复进行修改等,要学生领悟围绕主题来选择材料,主题好比一条红线,材料好比盘中的珍珠,要用巧手慧心把盘中五彩缤纷的珍宝串连起来,剪裁、组织拼配要得体。一篇优秀的小论文如同一件精品,展现在人们面前,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美不胜收。
看过学生的这篇文章,我感到震慑,惊喜。一个职高学生,对鲁迅的了解如此透彻,对鲁迅把握如此到位,无疑得益于广泛的课外阅读和丰富的文化积累。这使本文首先具备了一种震慑人心的穿透力量。文中,作者以充满激情的笔调,引领读者感知鲁迅犀利的笔锋,尖锐的语言,泼辣的讽刺,超前的思想都是别人所无法企及的。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的精当运用,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5
解决问题的脉络思路去撰写,无不凸显出文章的中心和鲁迅先生的铁骨形象,永远的鲁迅!奇伟高大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