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故事》教案(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3 09:2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春节的故事》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春节的故事》教案》。

第一篇:《春节的故事》教案

春节的故事

零口中心幼儿园

中二班

刘孜睿家长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听故事,说说人们是用什么办法赶跑“年”的。

2、我能讲讲家乡过年的风俗。学习流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倾听一段音乐。(播放)

2、听到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春节

3、春节是我们国家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人们通常把春节说成是“过年”,同学们在寒假期间,最高兴的时刻就是过年了,对吗?“过年”这个风俗是怎样来的呢?让我们一起听《春节的故事》。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本节课我们要完成两个学习目标。

2、首先我们来学习目标一。

三、学习目标一:

1、师读目标一。

目标一告诉我们要学什么,怎么写?

2、通过PPT辅助,栩栩如生的讲述故事,同学们认真聆听。

3、群学时间到。哪一组愿意上台展示?

4、小组上台展示。情景预设:

(1)当讲到“凶猛”等词,老师请学生做做动作,指导朗读这些句子。

(2)学生展示完,师问:大家制服“年”的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总结:老百姓针对“年”的弱点,想出了赶跑“年”的办法,这充分表现了老百姓的——聪明智慧。从《春节的故事》这篇传说故事中一方面感受到先人的智慧,另一方面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这就是民间传说的特点。

5、总结过渡:

从此以后,家家户户都在除夕这天贴对联,点红烛,放鞭炮,这些风俗越穿越广,最后形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这就是“年”的来历。过年的风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来进行学习目标二。

四、学习目标二:

1、师读目标二。

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说说家乡的过年风俗。(3分钟)

3、请小组上台展示。

五、师拓展:

1、同学们展示了不同的过年风俗,很棒!

2、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八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人们还把过年时的一些传统活动编成了朗朗上口的歌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歌谣。

六、课堂小结:

希望大家回去之后,能把今天学习的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大家都来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好吗?

第二篇:春节相关故事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了大家更加的了解春节,小编整理了春节相关故事,请看下面:

春节相关故事一:熬年守岁的传说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因为这顿晚餐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又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便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儿童,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在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这种现象逐渐变成了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

春节相关故事二:万年创历法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国君,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为纪念他,就把初一定为“年”。

春节相关故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

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春节相关故事四:“年”兽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这风俗越传越广。

春节相关故事五:腊八粥的故事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看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另外传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还有一个腊八粥的传说,朱元璋小时候家庭穷困,常有断炊之患。一日,他放牛归来饥饿难挨,忽见墙角有一个鼠洞,想逮鼠充饥,不料竟掏出了糯米、黍米、黄豆、红豆、麦粒、花生等物。他把这些杂粮洗净后煮成粥,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后来作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得口腻心烦,忽然想起了小时候掏鼠洞煮粥喝的往事,便命人仿做,群臣共尝,无不称妙。因这一天正是腊月八日,朱元璋就称此粥为腊八粥。后来,传至民间,就沿袭成俗。

春节相关故事六: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节相关故事七:老鼠嫁女的传说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

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有的地方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我国民间视为“吉祥物”,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老鼠嫁女》年画,表现一伙老鼠掮旗打伞,敲锣吹喇叭,抬着花轿迎亲。骑在癞蛤蟆背上的是“新郎”,头戴清朝的官帽,手摇折扇,双目注视着一只大金箱,显出一副贪婪的样子。正当这伙丑类大摇大摆,招摇过市之时,等待它们的却是一头大黄猫。前面鸣锣开道的一对鼠兄鼠弟,其中之一已被猫的利爪抓住,另一只则咬在猫的嘴上。此时,坐在花轿里的“新娘”,自知末日来临、泪流满面。这幅年画反映了民众鲜明的爱憎。

春节相关故事八:贴春联的传说

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春联的历史。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就符。春联是对联的一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优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连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拒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付对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老百姓家,除夕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出巡,埃们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提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第三篇:春节的故事教案

春节的故事教案(精选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的故事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节的故事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春节的由来、有关传说和习俗,知道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礼仪之邦。

2.感受春节亲人团聚的幸福,感受家庭和谐,培养学生“勤劳节俭、孝敬长辈”的优良品质。

3.谈谈自己的亲身体会,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

教学重点

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和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传说、习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了解各地有关春节的习俗。有关春节传说的视频、图片,各种与春节庆祝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磁带。

2.学生准备:查阅资料,收集春节的风俗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各地有关春节的习俗。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谈一谈刚刚过去的一个春节是怎么过的,都做了些什么。

交流收集的有关春节的资料。

2.导入。

过年时的热闹和快乐,过年时的亲人相聚,过年时的爆竹声声……让我们难忘,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年,再一次感受浓浓的节日文化。

(课件出示过年的红火场面)板书:春节

二、畅谈春节,感受气氛

1.通过回忆春节时的欢乐情景及课前查阅、收集的资料,说说你对春节的了解。

(教学形式:学生介绍,教师用课件的形式同步呈现相关信息、场景、图片、视频等)

(1)春节简介(见补充材料)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2)过年的由来与传说。(见补充材料)

熬年守岁(观看动画“年”的故事)

(3)你了解的当地过年的习俗有哪些?

掸扬尘、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窗花、倒贴福字、点蜡烛、点香火、置天地桌、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等。

(4)你了解的当地过年的食俗有哪些?

吃年夜饭、吃年糕、包饺子、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生菜、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曲阜过年家家必备“生菜”)

(5)过年期间在衣着、言行举止上对人们有什么要求?

2.小组交流:你家里是怎么过年的?如何庆祝的?向同学描述一下过年时的欢乐情景。

3.畅想:现在过年的习俗跟以前有什么不同?

(这些新年俗包括大年三十看“春晚”、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等。)

三、拓展延伸,交流感受

过年,讲究的就是热闹、火爆、祥和。这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除夕之夜,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辞旧迎新。但是不同的地方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庆祝春节。你知道哪些地方的春节与我们这里的春节有不同的习俗?

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可直接让学生交流自己所在地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这是学生最熟悉、最乐意交流的话题。

四、实践活动

1.开展“我与家长共做家务”的活动。

2.收集描写春节的诗词、春联、童谣等。

春节的故事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要过年了,孩子嘴里只是念叨着过年穿新衣,吃好吃的,对我们很多民间传统的习俗还不了解,为了让孩子了解东北传统过年的风俗习惯,因此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民间传统的过年习俗。

2、学会唱手指儿歌《过大年》。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夜晚,过年全家在一起吃团圆饭,年夜包饺子象征着团聚合欢与吉利。

2、能清楚、流利的唱儿歌《过大年》并会手指操。

活动准备

春联、福字、年画、灯笼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给孩子讲民间故事《年兽的传说》导入“年”,让孩子对年有一个简单的理解,知道为什么熬年守夜,为什么燃放爆竹。

基本环节:出示春联、福字、年画、灯笼,讲解过年不只是穿新衣,戴新帽。从过年帖春联,福字倒着帖,到燃放爆竹、包饺子、除夕守夜、给老辈拜年会有压岁钱等,把这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一一讲解给孩子听。

教给孩子儿歌《过大年》并学会手指操。

结束环节:拜年都有压岁钱,压岁钱怎样用?

让孩子自由发挥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春节的故事教案3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领悟民俗文化的教前丰富内涵。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表达。

重难点:

品味老舍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表达。

教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交流关于春节的资料。

2教师小结。

3默读课文

预设一: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写了那些重要的日子的活动?

5文章按什么顺序为我们介绍北京春节?

学情预设:学生的回答有可能不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

6快速浏览全文,按照年前,过年,年后找出相应段落。

二学文

1自由读文章的第一部分,年前的北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来概括。

2把让你感到人们忙碌的地方画下来.3交流

4知道朗读

5从文章第一部分,你了解到那些习俗?

6联系生活谈谈你在春节前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

三生齐读第二部分

预设二

1过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过年时重点写了那几个日子?同事热闹,但闹中各有不同。

3除夕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那时一番怎样的景象?

4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师小结:除夕是一种喜庆,团圆的热闹。

初一

1指名读第九自然段

初一全城都在休息,人们都在干什么?

2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拜年经历。

3师小结:

生观看庙会图,理解什么是庙会。

4师总结并出示:初一悠闲快乐

5指导朗读

正月十五

预设三:

1“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次前,什么时候出现过高潮?

2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什么?

3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一浪高过一浪,正月十五的热闹表现在哪?自由读11——12自然段。

4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谈体会并指导朗读。

学情预设:学生有可能不按文章先后顺序去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酌情学习。

5出示灯展图

6除了这么多美丽的灯,还有什么?

总结十五灯火美丽

7齐读11——12自然段。

四师导读13自然段

过了元宵节,天气转暖,老北京的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喜庆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五引读领悟写法

春节的故事教案4

一、教学内容:

人美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十九课《过春节》。

二、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㈠、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域的不同春节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的生活情趣。

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礼物,表达美好的心愿。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的场景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喜庆的气氛和热闹的场面。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使学生简要的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的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春节美好生活的独特感受;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的愉快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

2、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作品的'设计、制作要体现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不同形式的装饰设计、春节手工礼物作品、民间手工艺作品(如:年画、门神、对联等。)

学具:彩笔、油画棒、作业纸、各种彩纸、色卡及费旧物品、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将教室简单布置的有喜庆气氛。)(播放欢庆春节喜庆场面的录像)

师:录像中人们在庆祝什么节日呀?

生:春节。

师:快要过春节了,按照中国人过节的习俗,不管离家多远都要回家过年,可是有些人却以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做一些新年礼物,为他们送上我们的一片爱心好吗?(板书课题:过春节)。

生:好!

二、探讨发现,了解春节的文化。

师: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我们家乡都有哪些过年的习俗呢?

生:包饺子、贴春联、放烟花、拜年、走亲戚??

师:春节的习俗可真多,让我们来了解以下春节的文化好吗?(课件出示:衣文化、食文化、住文化、行文化四方面的春节文化。)

生:好!

1、了解春节的衣文化。

师:那我们就先来看看过春节穿衣有那些文化吧!

师:中国有许多民族,人们总是在节日里穿上最漂亮的衣服。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家乡过春节时人们穿的怎样?

生:穿的新衣服都很漂亮,小孩的衣服颜色很鲜艳,样式也很好看。

师:今年过春节买衣服时,你会选择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衣服呢?(课件出示:儿童服装。)

生:我喜欢桔黄色的??

2、了解春节的食文化。

师:穿上漂亮的衣服,还有好多好吃的在等着我们呢!赶快去看一看。(课件出示:饺子图。)吃饺子一定是少不了的。同学们可以去发现饺子里的精彩故事。

师:吃了饺子,丰盛的年夜饭可别错过呀!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这年夜饭里到底有哪些文化,谁来?

生:老师,我、老师,我??

生: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饭要慢慢地吃,有的人家一直吃到深夜。据史书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课件出示:吃年夜饭的图片和文字。)

师:各地的庙会小吃也很有特色。各种小吃不光好吃、好看有的还带有美好的祝愿呢!听一听,这首歌是怎么唱的。来大家一起随着唱一唱。(播放歌曲《冰糖葫芦》的片段。)

生:都说冰糖葫芦酸??

(学生纷纷随着唱起来,并做着吃糖葫芦的动作。)

3、了解春节的住文化。

师:过年我们总要清扫、装饰以下我们的环境。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或“扫尘日”。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打扫环境卫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扫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请同学们说说你都帮助家长做了什么?(课件出示: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或“扫尘日”。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打扫环境卫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扫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生:我帮助家长扫地、贴春联、挂灯笼??

师: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煎窗花、挂福字,还喜欢在客厅和卧室里贴上年画,一张张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课件出示:剪窗花、写对联的图片和文字。)谁来给大家介绍福字的含义?

生:老师,我来、老师,我来。

生: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一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意思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它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福,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幸福已到”。(课件出示: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一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意思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它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福,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幸福已到”。)

师:“福”还有这么大的学问,让我们再来看看年画吧!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课件出示:年画作品和文字。)

师:仔细观察这两幅年画,画中除了可爱的娃娃,还有哪些形象?(课件出示:两幅年画。)

生:画面上还有鱼和荷花。

师:赶快和同学讨论以下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生:纷纷讨论。

师:谁来说?

生:(各自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师:请看答案:莲花代表连年、年年、每一年。鱼代表富裕、生活有余、日子过的好。合在一起就是:连年有余、年年有余。

4、了解春节的行文化。

师:瞧!小朋友在给大家拜年呢!我们也互相拜个年吧!(课件出示:拜年图。)

生:(学生在笑声中互相拜年。)

师:这拜年还有一个有趣的由来呢!(课件出示:拜年的民间传说。)生:(听录音: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在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吃人害人。人们只好准备些肉全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相互祝贺。而现在人们拜年中寄托了对新年美好的祝福!)

师:原来拜年是这样来的!那就让我们到各地看看人们是怎样庆祝新年的。(课件出示:各地祝贺新年的图片。有舞龙、舞狮、踩高跷、陕北腰鼓等。)

师:春节看大戏也是大家比不可少的庆祝活动。我们这里有什么地方戏呀?生:吕剧。

师:大年除夕的爆竹声也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课件出示:燃放爆竹、礼花的图片。)

三、探究感知,理解春节的美术知识。

师:春节里的新鲜事可真多!过春节可离不开我们的美术呀!

1、发现春节的色彩:

师:你认为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经常使用哪一种颜色?请同学们选择。(课件出示:以喜庆的春节场面为背景,动画出示黄、蓝、紫、红、绿等几种颜色。)

生:我选红色。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在过春节时看到最多的红色,红色的衣服、红色的围巾、红色的对联、灯笼??

师:红色是中国人的传统喜庆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过春节时总少不了红色!(课件出示:红色的象征意义。)

2、探究春节的礼物的制作:

师:春节快到了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好多精致的小礼物,想不想看一看?

生:想!

师:(逐个展示手工作品。有:灯笼、)我把这些作品分给每个小组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好吗?(分发作品。)

生:好!(学生分组探究制作方法。)

师:我要请几个小老师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到前面介绍方法。)

师:你们说的真好!请大家看屏幕。(出示:各种不同形式的手工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想一想,还有什么样的礼物能把节日装扮的更喜庆?

生:我想做一个漂亮的灯笼、我想做一个好看的吊饰、我想??

3、欣赏绘画作品拓展思路:

师:请大家再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们的画,你最喜欢哪一幅?把画的优点介绍给大家。

生:(欣赏各种表现春节的绘画作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这两幅画表现了春节庙会的什么活动?小画家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呢?(课件出示:表现春节庙会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简单认识国画这种绘画形式。)

生:画面表现了春节庙会时

春节的故事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国家庆祝新年的方式,感受新年带给人们的快乐。

2、了解春节过年风俗的由来,知道春节是中国人的节日。

3、在游戏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中国新年的愉快。

4、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新年的愿望。

5、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许愿卡。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幼儿能够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进一步的了解我国的春节,让孩子在欢声笑语中体会快乐;

2、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来锻炼了孩子的自立能力,培养了孩子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学难点:

幼儿能把看到的有关新年的事件说给大人听,并能自己制作一张完整的新年卡片。

活动准备

1、各国庆祝新年的录像;

2、大挂历一本、小年历片若干;

3、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

4、各种绘画材料和制作工具等;

5、事先与一名幼儿和家长做好发言的准备;

6、制作一棵许愿树。

活动过程

首先,观看各国的新年庆典及欢乐的场面。特别是中国的春节,春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也是最热闹的节日。

一、交流各自在元旦假期中自己做些什么?

二、交流生活经验

1、(听鞭炮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什么时候要放鞭炮?

2、(出示红包袋),这是什么?什么时候会拿红包?

三、看媒体,了解过年的由来。

1、年是什么?

2、老爷爷想了什么办法?

四、游戏:“年”来了

游戏方法:幼儿自由结伴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看到媒体上出现怪兽时,幼儿要在各自的门上贴上一串鞭炮(一串上有九个小鞭炮)和一副对联(按提供的字,按顺序贴成对联)。

看哪组先完成哪组胜利。

五、布置教室

1、贴春联——材料提供:祝福的话原句;大长条红纸和红色底板的字卡若干(按原句寻找字卡并拼贴)

2、龙——材料提供:纸盒、彩带;粘贴工具。

3、有趣的年历——(制作挂历)材料提供:月历若干(在空格处填上相应的日期年历卡片,并将月历整理,制作一本大挂历)

六、制作许愿卡、许愿树

1、说说今明两年是什么年?说说今年我们的国家(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

2、请家长和幼儿说说新年的愿望。

3、教师介绍活动的内容并提出活动的要求:以幼儿动手操作为主,家长帮助完成。

4、将制作的许愿卡挂在许愿树上。

延伸活动:

1、幼儿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关于“新年”的资料,增长幼儿的见识;

2、幼儿可以为你喜欢的好朋友制作“新年卡片”,并送上真挚的祝福。

小结:今天,孩子们玩得都很开心,比预想的效果要好很多,真心的感谢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今后,希望这类活动的机会越多越好!

第四篇:关于春节的故事

周一节目

节目片花:你说,我说,大家说;谈谈国事天下事,说说校园新鲜事,聊聊你我身边事,有事,大家说!

大家好,这里是FM75.4兆赫,河南科技学院广播电台,今天是2011年2月21日,星期一,农历一月十九日。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明天的天气:

(插入河南省各地天气情况)

以下是今天的节目预告。

18:30-18:322月21日节目预告

18:32-18:45由***和***给你带来的专题《有事大家说》。

18:45-19:00由***带来的且听风吟——《》

19:00-19:15校园点歌祝福平台:《心语如歌》

背景音乐;

插入继续收听片花:

用最敏锐的目光关注发生在你我周围的事情,用最独特的视角解读校园生活的春暖秋凉。全方位,全视角,扫描社会时事;最真实,最犀利,纵观校园热点。每周一下午18:30科院广播《有事大家说》栏目与您相约。

大家好,欢迎收听科院广播,正在播出的是我们每周一的专题《有事大家说》,我是你们的老朋友***

大家好,我是***跨过春节,又和大家见面了,心情很是激动啊,虽然说过年气氛是越去越远了,但在这啊,还是想和大家拜个晚年,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前兔似锦,大展鸿兔,兔 飞猛进,扬眉兔气,总之,happynew year 兔 you!呵呵,你一连串说了好多“兔”啊,过了一年,你人是越来越会说了啊,看你的样子,这年过的不错吧。

是啊,你还别说,关于春节啊,可真有好多东西要聊呢。

哎,在说春节前,想先问问你,你寒假都干什么了啊?

嗨,能干什么啊,好好回家过年呗。

是啊,回家过年是我们大部分同学的选择,不过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了做在寒假打打短工,既能挣钱,又能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所以啊,每到寒暑假,大学生的打工热情便高涨,我有个同学就去了上海打工,虽然是累了点,但这对毕业之后就业找工作有不小的帮助。提前进入社会小试牛刀嘛。

嗯,在打工之外,我相信学长学姐们利用这个假期也开始尝试着提前进入自己的“职业生涯”———实习。实习,既是我们学子初涉社会的选择,也是对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次考察。不过,对于我这个回家过年的人来说啊,假期还是很有收获的,我的假期主题啊,就是玩!你可别笑,每个人啊,都应该学会玩,学会休息。比如,你可以学习一门手艺,对音乐,美术感兴趣的朋友呢,可以学个乐器,舞蹈,画幅画。总之,多做些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事情

说的没错,其实我们还可以帮父母做些家务,多参加些社会实践活动,另外还要看看书,别忘了给自己充充电。还有,我知道的有不少同学在假期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去旅游。扩大视野,陶冶情操,还是很不错的。

嗯,看来大家的假期真是过得丰富多彩啊,不过既然是寒假,那这个假期无论怎么过,都得有年的味道。

走亲访友还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有的不能相聚,但现代通讯这么发达,发个短信,打个电话来拜年,还是很方便的。

哎,**说到短信拜年啊,那可是铺天盖地啊,就连前段热播的经典电影台词也被改编成了贺岁版,比如改编《非诚勿扰2》的“你读,或者不读,短信在那里,散发着浓浓的祝福。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在那里,不淡不减。你来我的心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祝福,岁月欢喜”;

呵呵,你那是温情版的,给你来个《让子弹飞》直接版,“让新春的子弹飞一会儿,注入快乐,装进真情,酿造甜蜜,溢满温馨。唱着幸福的呼哨,朝着你的方向飞去,希望第一个射中你:新春快乐!”。

我发现啊,不仅是短信有新意,不管是通过手机短信,还是微博,很多拜年“兔”言“兔”语也广受热捧,就像你开头说的一连串“兔”,因为其既符合春节主题,又富含美好寓意。而由“兔”而生的诗词也颇显文采,比如这首“兔腿跃起青云路,兔眼红于二月花,兔毛白过腊月雪,兔尾展开鸿运图,兔爪加盖幸福章”

我这也有,“一年啦,申博花运中国红,玉树不倒,舟曲同心,楼市松动,经济复苏,现将三界交与兔弟,前‘兔’光明”,集国家大事于一体的诙谐“虎”“兔”组合也不免让人精神振奋。

是啊,不过我们在给朋友送祝福,祈祷祖国美好明天时,也别忘了给坚守工作岗位,不能与亲人团聚的各行各业的辛勤工作者们送去祝福。比如边防战士,民警同志,还有施工现场的工人等,他们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了让我们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说的没错,我们没有忘记他们,你看春晚就会发现,今年的春晚舞台“草根”明星云集的现象很明显,观众也纷纷借此抒情达意,比如有人就做首诗:“旭日阳刚上春晚,春天常驻咱心间;背井离乡作贡献,勤奋劳动苦也甜;社会各界送温暖,寂寞悲伤全驱赶;老有所依社保管,回家过节乐团圆。

继续收听片花:周一广播《有事大家说》:采撷最新消息,荟萃经典故事,用广阔的平台,尽览“国事家事天下事”。不要走开,接下来的内容更精彩。)背景音乐

刚才咱们聊了那么都关于春节的东西,我好像沉浸在春节的气氛中不想回来了?

呵呵,是啊,的确有些意犹未尽,不过这可是不行的啊。你知道吗,现在这个假后综合症可是很流行的。

哎,先打住,你说的假后综合症是怎么回事,不怎么听说啊,快给大家讲讲吧。

好啊,长假过后,我们要从新回到校园里,该学习了,如果说你这几天有些失眠?早晨起来感到有些头昏目眩?有时还有些莫名的恐惧厌烦?那你已经患上了假后综合症。不过不必紧张,这只是心理失调的短暂现象。可能啊,是在春节期间玩的太疯了,猛一下回到学习中难免不适应。

嗯,我有些了解了,那咱们应该如何调节呢?

广播站在这里呢,就提醒大家要尽快恢复平日的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另外多多运动。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其实有许多同学不是玩的太疯,而是选择窝在家里,彻底放松,好好休息一下。一个人在家里,每天上上网,听听音乐,看看电视。还是挺逍遥的。但假期一结束,很可能会对重新回到集体生活产生强烈的恐惧,表现为焦躁烦闷,进而出现失眠头痛等症状。这时候就要尽量调节自己

心态,多与人沟通,尽量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多与人交往。

嗯,还有一点,我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在放假期间,呼朋聚友是很多人休闲放松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朋友团聚,吃喝一顿是主要的内容。尤其是从外地回来的朋友,更是应酬不断。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同学放假期间鸡鸭鱼肉,回到学校后,对学校的清淡饭食不适应了,进而产生厌食等症状。对第一种情况,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食物。同时,每天多饮用热茶、活性水或纯净水,能有效缓解胃肠的不适感。对第二种情况,要做到适当的运动,增强食欲。积极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轻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胃口也会随之调整到正常状态。

总之呢,就是想让大家怀揣着对新年的满腔热情和向往,尽快投入到2011年的工作和学习中去,正如那句话一样“一年之计在于春”嘛。

说到这,我们今天的专题也要结束了。最后,在2011年的春天悄然来临之际,广播站祝大家与春天同行,天天都是“春风桃李花开日”。这里是《有事大家说》,我们下期接着说。再会!

(以上是本期专题的所有内容,本期专题编辑:***播音 *** 导播***指导老师:李艳丽老师,感谢您的收听。)

《心灵驿站》片花:总有一丝感动,不经意的围绕在你的身边,总有一种声音,呼唤你疲倦的心灵,感动来自心情故事,声音来自心灵驿站。

散文片花: 关上时光的门,恍然发现,照亮岁月的依旧是屋檐下随风飘动的红,那一暖人心扉的红灯笼。不知哪个季节伤了灯笼的心,一年四季,无论如何呼唤,红红的灯笼只在岁末年初露出含羞的笑容,栖身屋檐。一袭大红的袍子裹紧肢体,牵引着人们的目光,喧闹中将昨天款款照亮。

一盏,两盏,十盏„„挂满沿河两岸,一片朦胧,幽幽地衬托年的喜庆,如同一排盛装的少女风中伫立,痴数流年。且莫问这样的景致,醉了多少行人,也莫问照亮了多少游子归乡的路程。只一抹红,将严寒阻挡,让匆忙变的不在紧张。

夕阳还没落下山,一盏盏大红的灯笼早已高高挂起,直达心灵,很难想象离开了这些红,生命还剩下什么可以感动。或许,这是幽暗的光晕提醒我,夜的来临。而于春节,更多寄予希望,期盼明天会更好。

看到大红的灯笼,想起一部旧旧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那是张艺谋1991年执导的一部电影。影片反映旧社会封建礼制下一个大家族的悲欢离合,人性的扭曲,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封闭的大院,幽静的隐壁,木然的表情,仿佛那个大院从来没有过春天,春也不曾来过。狭长,沉闷的空间,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丧失尊严,唯一盏盏大红的灯笼透出光亮,照亮黑暗,仿佛春就在一盏盏灯笼里,挂起的灯笼,就是希望,就是春天。

红灯笼,原本驱走黑暗,寓意希望,而影片的主人公却像一只飞蛾扑进烛火里,燃尽,直至化为乌有。于是,红红的祝愿变的狰狞。这是有生以来,我对大红灯笼鲜有的恐惧。原来,大红灯笼也有让人不敢靠近的时候。

更多时候,大红灯笼代表着喜庆,祥和,象征着幸福和红红火火的日子。无论夜是否沉寂,生命始终沿着那抹红色憩息,好似影片中一盏盏高挂的灯笼,始终是心中明媚的春天。

或许年老时,一双不怎么细腻光滑的手还可以挂起灯笼,用红色迎接下一个春天。再或许,终老一生,我都无法明白这些红色的物件究竟留给生命什么样的启示,却可以在抬头凝望的坦然中,感受生活的悲喜得失。对与错,无关紧要。夜,来了。大红的灯笼,也亮了起来。一盏,二盏,三四盏„„远处的山峦在夜幕的掩盖下渐无踪影,大地在苍茫中渐渐融化,红灯笼,穿过幽暗幻成风景,在时光深处浅斟低唱„„

岁末年初,总有一些记忆让我感怀;总有一些风景我无法描述;总有一朵花开在心灵深处,无论岁月怎样变迁,依然炫目,耀眼。

红春联、红鞭炮、红灯笼依然是心中抹不去的情结,于岁末年初看岁月沧桑,现世安稳。在春的呢喃中,与风同步,与水同歌。

谁在岁末吟唱欢歌,点燃春的火焰?是谁将素帛染成红色,把梦境重叠?又是谁在激情渲染的文字中清唱流年?恍惚走过岁末,蓦然回首,绚丽的烟花照亮夜空,一缕柔情弥散窗前„„冰心似水盈旧梦,此情无关风月,只关情。

抬脚踏进春天,飘在岁末的红,在春的流韵里饱蘸墨香,浅淡成画,溢满流光„„

记忆,一旦被风吹散,再去收拢,拼凑,终无法还原。一如生命中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悲喜,在时光的注视中从容消失。偶尔想起,已如残帛般失了光彩,曾经淡淡的笑,淡淡的问候,在冬的余晖里日渐荒芜,只能在时光的断帛残锦中,寻找往昔的心动的画面。

或者,一些往事在岁月的浸染下,已经面目全非。思绪,一旦苍老,便如那张残帛,苍白无力,印满灰暗。偶一回头,一丝心动跌落画外。亦或春暖花开时,轻启记忆,用微笑扫尘,清风作伴,一边轻吟一边展开,漫捻心情,卷卷有泪„„(以上是本期散文的所有内容,本期散文编辑 *** 播音 *** 导播***指导老师:李艳丽老师,感谢您的收听。)

(插入继续收听片花背景音乐《》)

校园点歌:

用我们的歌声传递你的心声,欢迎大家继续收听校园广播,下面就是我们广播电台的点歌祝福平台—心语如歌,每天下午的19:00——19:15是我们广播电台的点歌祝福时间,欢迎同学们于前一天晚上的7:30—9:30前来新行政楼1305为你的朋友们送去真挚的祝福!

大家好,这里是我们的“心语如歌”点歌祝福平台。

第五篇:春节的故事汇总

导语:春节的故事主要为你讲述的是在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春节,春节一般讲的最多的就是回家过年,跟爸爸妈妈还有亲人团聚,新年的一年小朋友还有很多愿望要实现哦。以下是小编整理春节的故事汇总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腊月廿九、三十(除夕)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本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置天地桌

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接神习俗。天地桌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主要为接神使用。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要对神佛大酬劳一次。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受祀的偶像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

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看春节联欢晚会

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古有的习俗,但进入80年代后,由于电视的普及,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盛宴”!每年全球都有超过十亿人通过电视或者互联网收看春晚!

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接神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踩祟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接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表示欢迎财神降临,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要说些吉利话,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之类的口彩。

另外,有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胡子,身上背黄布袋,装扮财神爷的模样,后面跟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散发财神爷像,以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等一堆讨吉利的话,直到主人欢欢喜喜地接过财神爷像给他们分些钱,这些人才连声道谢,更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的户家。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开门炮仗

拜年

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

下载《春节的故事》教案(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春节的故事》教案(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春节相关诗词故事

    朝代歌诀编辑 第一种 [大陆人教版小学历史教材]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春节有关传统故事

    春节的小故事有很多,小时候我们就听过不少关于关于春节的故事,那么现在你还知道春节都有哪些故事传说吗?下面小编分享一些关于春节有关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春节有关传统故事......

    春节美德故事

    做一名有美德的人才是大家尊重的人,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春节美德故事吧,希望大家喜欢!春节美德故事1在我们的身边,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品德,既是......

    春节的相关故事

    春节交织着阖家团圆的温馨与喜庆,积淀成一个民族美好的集体记忆。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相关故事,一起来看一下吧。年兽春节的美丽传说: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

    关于春节的故事精选

    导语:节是春的序曲,欢快的迎来新的一年,是一个整修,是一个新的开端。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春节的故事。欢迎阅读!篇一:关于春节的故事铜钱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古时......

    关于春节小故事

    关于春节小故事有哪些?春节的小故事有很多,小时候我们就听过不少关于关于春节的故事,那么现在你还知道春节都有哪些故事传说吗?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春节小故事相关资料,欢迎......

    春节的简短故事

    导语: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春节的简短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春节“过年”的传说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

    有关春节的相关故事(大全)

    春节是美好的,也是有着一定的故事发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春节的相关故事,欢迎大家的阅读。有关春节的相关故事一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的青面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