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苍蝇科学小论文
苍蝇科学小论文
我回到奶奶家时,总看见墙壁上总有许许多多的装满水的透明水袋。我就觉得奇怪了,为什么要挂这些呢?我于是疑惑不解的问奶奶,奶奶却说:“你是怎么想的,乖孙子?”我看了看,又想了想。唉,以前奶奶家不是有很多苍蝇的吗?为什么现在看不见苍蝇的呢?我不假思索的说:“奶奶这应该是用来驱赶苍蝇的吧!”奶奶说:“对了,想知道为什么谁装满水的透明水袋可以驱赶苍蝇吗?那就等你慢慢摸索咯。”于是我上电脑查了查资料:为什么装满水的透明水袋能驱赶苍蝇呢?我便查到了:哦!原来是因为透明水袋有凸透镜的作用,光线在透过“凸透镜”时一定会对周围的光强、温度产生改变,而这种变化正好刺激了苍蝇的某种敏感器官,于是让苍蝇敬而远之。对于是否“放大镜”的作用吓跑了苍蝇,水袋中水的折射作用的确可以达到驱赶蚊蝇效果,并发现袋中用紫色的水效果更好。我学到了一些知识1 每当到了10月份以后,那些令人讨厌的苍蝇总爱落在爸爸的摩托车车座上。再看看别人家的自行车、电动车,车座上也或多或少的落着苍蝇。每次心生厌恶地赶跑它们后,我都在想:这些苍蝇不是喜欢在垃圾堆、肮脏的地方生活吗?它们为什么总爱落在车座子上?
有一次,我把心中的疑问告诉了爸爸。爸爸却考验似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我,你的想法。”我考虑了一下,回答说:“爸爸,我观察了车座子,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全是黑色的,黑色的物体吸热能力强一些,苍蝇是不是喜欢暖和的地方啊?”爸爸又问道:“你怎么知道黑色的物体吸热能力强呢?”“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不信,你摸摸车座子是不是很温暖?”我回答说。听了我的分析,爸爸点点头,赞许的说:“你善于观察,勤动脑筋,了不起!你的分析虽然有些道理,但还需要证实。”
回到家中,我在网上查找苍蝇爱落在车座上的原因,查到了几条条相关的回答,但资料都零零散散的,想了好一会儿才知道。原来,苍蝇的活动受温度影响很大。它在4~7℃时仅能爬行,10~15℃时可以飞翔,20℃以上才能摄食、交配、产卵,30~35℃时尤其活跃,35~40 ℃因过热而停止活动,45 ~47 ℃时致死。我分析认为:秋天,气温一般都在20度以下,苍蝇的飞行速度明显减慢,反应迟缓,它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使自己的身体暖和起来,便于它摄食、交配、产卵。车座子吸收太阳热量更多一些,所以成为苍蝇理想的落脚之地。难怪在夏天,车座子热的烫手,上面没有苍蝇的身影了。
我把自己的发现跟爸爸讲了,他们都表示认同。我尝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然后,对苍蝇有点感兴趣了,又查了许多其它的资料:
例如这个是味觉:苍蝇没有鼻子,但是,它有另外的味觉器官,并且还不在头上脸上,而是在脚上。只要它飞到了食物上,就先用脚上的味觉器官去品一品食物的味道如何,然后,再用嘴去吃。
这个是苍蝇的危害:因为苍蝇很贪吃,又喜欢到处飞,所以见到任何食物都要去尝一尝,这样一来,苍蝇的脚上就会沾有很多的食物,这样既不利于苍蝇飞行,又阻碍了它的味觉。所以苍蝇把脚搓来搓去,是为了把脚上沾的食物搓掉。因为苍蝇有这种坏习惯,所以会传染很多病菌。苍蝇如果在粪便、污水里站过又
飞到食物上去,就会把病菌留在食物上。另外,苍蝇还有个更坏的习性,就是当它落在食物上时,不仅吃食物,而且,还要排粪,把肠子里的一些活着的病菌、寄生虫卵等等都排在食物上。如果人们吃了这样的食物,很容易感染上疾病,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这个是苍蝇的细菌:苍蝇是人们熟悉而又厌恶的昆虫,它种类繁多,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是传播疾病。经研究发现,苍蝇能携带 60多种细菌,一只苍蝇的体表可沾有百多万个细菌,最多的可携带五亿个左右。蝇类携带、传递的病原体很多,能传播痢疾、伤寒、霍乱、脊髓灰质炎、结核、沙眼、肝炎、寄生虫病等多种疾病。
这个是苍蝇的繁殖:苍蝇一生可分四个阶段,即从成蝇交配产卵开始,经过卵—>幼虫(蛆)—>蛹—>成蝇的过程,这个过程只需10天左右,气温高时可缩短。苍蝇一次交配可终生产卵,一只苍蝇一生可繁殖成千上万只苍蝇。春天是第一代成蝇繁殖的高峰期,在春天里消灭一只等于夏天消灭上万只苍蝇。
瞧!经过这次写苍蝇的科学小论文,我又学到了许许多多的我以前所不知道了东西!这就是科学!!
第二篇:科学小论文《人工大量捕捉苍蝇的妙法》文档
人 工 大 量 捕 捉 苍 蝇 的 妙 法
淮安市王兴镇中心小学顾梦洁
上星期天早上,我在家里做作业,只听见妈妈唠叨说:“天气一热,猪圈里的苍蝇就多了,母猪现在怀孕三个月,蚊香,杀虫剂一样都不能用,该怎么办?”
我出于好奇,放下手中的作业,跑进猪圈一看,因天刚亮,圈内墙面、食缸上、母猪的身上全是苍蝇。我想能不能帮妈妈想想办法呢,灭掉这些可恶的苍蝇呢?
因为母猪已经怀孕,要想灭掉,必须考虑要人工的方法。首先要想法怎样让苍蝇
集中起来,这时我突然想起教科学的冯老师说过:“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
以上网查询”。于是我急忙跑回房间,打开电脑,查询苍蝇活动的特点,苍蝇喜
欢吃什么等问题,通过查询,我知道苍蝇有趋光性,白天活动,夜间栖息,苍蝇的食性很杂,尤其喜欢吃香、甜、酸、臭等物,于是我灵机一动,进行尝试,找
来一团长棉线,斩成近30厘米长的一根,然后在一个杯里倒适当的醋,在另一
个杯里放适当的糖再加上点水,用筷子搅拌一下,把十根左右的棉线分别放在杯
里浸泡,等到天要晚时,分别均匀悬挂在猪圈内,等到天黑时,我再到猪圈里一
看:“哎呀,棉线上全都挤满苍蝇,当时看起来我感到呕心,但又为自己的设想
成功而感到高兴”。于是我找到比较大的塑料袋,对准棉线的底端,从下往上迅
速一套,然后两手捏住袋口再往下一拉,几百只的苍蝇全部进入塑料袋,然后我放在脚底下把它们全部踩死,再用同样的方法,逐一消灭其他棉线上的苍蝇,那
天晚上我消灭的苍蝇近万只,经过我两三晚的捕捉,猪圈里几乎没有苍蝇,妈妈
高兴的对我说:“你的办法真好,值得推广!”。
指导老师:淮安市王兴镇中心小学冯寿才
第三篇:科学小论文
鱼会说话吗?
您相信鱼会说话吗?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事,我想知道鱼是否会说话?
我家买了两条小金鱼,一条是全黑的,黑的叫乐乐,因为它很快乐。一条红白相间的名字叫欣欣,因为它懂得欣赏,很好玩吧!他俩生活在鱼缸里,这个鱼缸可“非比寻常”。里面有山、花、树、贝壳、彩色石头……。很美吧!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它!
9月23日凌晨五点左右,我正要去喂食,我看见这么一个现象,我把鱼食撒到鱼缸里,乐乐吃了一点就不吃了。9月23 日傍晚5 点15分,我看见鱼缸里的贝壳反过来了,小欣欣看见了,好像以为它——这个小贝壳要死了,连忙游过去,用它的头去抵,抵了近三、四分钟,它就不抵了,它游到乐乐旁边,用自己的尾巴扫了扫乐乐,然后互相碰了一下头,乐乐和欣欣一起游过去,把那块贝壳一起弄回原样了,这一点证明了“团结力量大”。通过两次的观察,让我知道了人类有人类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语言,动物也有自己王国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这也告诉了我们,如果你不团结,那么你将一无所有,朋友之间的友谊真伟大。同时,我们也要多观察,多发现,但是不能因为你在动物身上作试验,就伤害小动物,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
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科学家曾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试验。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他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我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做了个试验。我首先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仿佛在闻一闻、嗅一嗅。我趁此机会将木棍的中断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上面的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通过这两次实验,我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的秘密了。原来蚂蚁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知道了蚂蚁的这一秘密后,我在想:是否我们可以制作一种蚂蚁报警器呢?当蚂蚁走到报警器附近时,报警器就能“闻”出蚂蚁的气味,然后发出鸣叫声,让我们知道蚂蚁跑到橱柜里了或其他地方。
蛋壳的秘密
“同学们,蛋壳都带来了吗?”老师问。“带来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为了今天的科学课,老师让我们带蛋壳来。带蛋壳做什么呢?是做不倒翁吗?我们都很好奇。“今天,我们要用这两个半截蛋壳做一个小实验。做之前,请大家先猜猜,我用这枝铅笔朝着蛋壳垂直往下刺,是口朝上的蛋壳先破呢,还是口朝下的蛋壳先破?”“当然是口朝下的先破!”大多数同学都抢着回答。“口朝上的先破!”同桌偏要和大家作对。老师微笑着说:“那好,下面我们就来做做实验,看谁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老师叫了一名同学上讲台,让他用铅笔对准自己手上口朝上的蛋壳。老师一声令下,同学手一放,铅笔刺到了蛋壳上,蛋壳没有破。老师又让他试了几次,铅笔第三次刺下的时候,终于刺破了蛋壳。接着,老师又让他用铅笔刺口朝下的蛋壳。“一下、两下、三下……”我们一起数着;但那半个蛋壳就像穿了盔甲一样,被刺了十几下还是不破。“耶!我猜对了!”同桌高兴得手舞足蹈。虽然我们都不服气,但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发现,同样的两个半边蛋壳,用铅笔垂直去刺,的确是口朝上的比较容易破。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口朝上的蛋壳受力比较集中,而口朝下的蛋壳受力分散,所以就比较坚固。难怪建筑工地里的工人叔叔们都戴着口朝下的安全帽,原来就是这个道理啊!
第四篇:科学小论文
科学小论文
不久前,我们家搬入了现在的新房子。刚搬完家,叔叔阿姨们就送来了好几盆花和几株树。门口、客厅里、房间里和阳台上都摆上了盆景。我对爸爸说:“我们家都有成植物园了,摆那么多的植物干吗?”爸爸笑着说:“植物能制造气氛,净化空气,人和动物谁都离不开它们,离开了它们都有不能生存。”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为什么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我将信将疑。决定做几个小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
星期天,我从车库里抓来两只老鼠。这两只可怜的小老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圆溜溜的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巧玲珑的老鼠放在一个大鱼缸里,用一次性薄膜桌布把玻璃瓶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缸着壁,绕着缸底快速地向前窜。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绕圈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顿时,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叶茂的植物。然后轻轻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鱼缸,只见小老鼠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为了进一步证明人类和动物对植物的依赖性。我来到我们老家附近一个饲料加工厂。那儿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灰尘味,熏得我直咳嗽。我感到十分难受。然后,我又跑向我们家屋后的一片竹林里,那是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我感觉极为清爽。这个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使人呼吸顺畅。
这两个实验证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有密切的关系。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呢?我们科技小队来到图书馆去查阅了许多的科技书籍,并且上网查询,总结出以下几点: ① 人必须依靠植物提供氧气,只有植物才能制造氧气。如果说一个人几天不吃饭、几天不喝水且有一息尚存的话,若氧气立刻消失,那人几分钟就可能性命难保,氧气可是人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呀!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多次,吸入氧气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0.9千克。② 动物与植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也都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一来,空气中的氧气不就一天天增加么?不!天地间之所以没有产生过这种危机,就是因为植物既是天然氧气“制造厂”,又是二氧化碳的“广阔市场”。③ 有人做过统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制造氧气750千克,吃掉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来,只要有10万平方米的林木,就可以供给一个人氧气的需要量,并把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因为有植物源源不断地补充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才能保持基本恒定。相反,如果没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气只要500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用完。
所以,人类和动物能够维持生命,活动时所需要的氧气,必须归功于绿色植物。植物与我们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第五篇:科学小论文
神奇的缓冲力
前几天我帮妈妈在厨房做饭,刚拿起一个鸡蛋,突然手一滑,鸡蛋掉了下来,幸亏地上有两张气泡袋,鸡蛋没有裂开,这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问妈妈:“妈妈,老师曾说过一个易碎东西有些时候从高处摔下来没有摔坏,是因为有缓冲力,那缓冲力是怎样形成的呢?缓冲力较大的是什么物体呢?”妈妈一时回答不上来,便让我做实验。
我拿来一杆长尺,在家中找出我认为拥有缓冲力的东西:如硬纸板、锡箔纸、塑料泡沫板、海绵、毛巾,还有几个鸡蛋。首先我挑了不起眼的硬纸板垫在地上,把鸡蛋从30厘米的高处掉下来,鸡蛋没有碎,然后提高高度到40厘米、50厘米„„100厘米、110厘米,鸡蛋竟然还没有裂开,这是怎么回事呢?接着我依次用了其他几样东西垫在地上,结果让我大跌眼镜,锡箔纸高度达110厘米,而我认为应该高度最高的海绵,鸡蛋在30厘米的高度就碎了,塑料泡沫板、毛巾也与海绵的结果相差无几。
现在我终于明白一些易碎物品在运输途中为什么都在外面包着硬纸板,原因是硬纸板的缓冲力较大。爸爸回来了,我带着疑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还是爸爸知识渊博,他告诉我说:“缓冲力来自空气,由于硬纸板存积的空气比较多,可压缩性极好,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当物体落在上面后,气泡中的空气就会像弹簧一样起作用,能把冲击力抵消掉。这一发现不仅在我们运输易碎物品时带来方便,还可以利用该原理做出救命用的气垫、轮椅上的坐垫,还有太空枕。儿子,你知道还有哪些吗?”我急忙回答到:“爸爸,汽车上的安全气囊也是这一原理吧?”爸爸高兴地说:“你答对了,你真聪明!”
这个实验让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我非常高兴。同学们,你们只要多留心身边的事物,做到善于观察、勤于动脑,也会有新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