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课堂教学实例(阅读部分)(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9:3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镇西课堂教学实例(阅读部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镇西课堂教学实例(阅读部分)》。

第一篇:李镇西课堂教学实例(阅读部分)

李镇西教育观的实践(阅读教学)部分讲解案例

(1)民主的课堂氛围

实例1:李镇西在讲授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中时运用的“开场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然后老师呢,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开场白”里使用了“一起”、“咱们”、“大家”、“交流”、“分享”等词汇,给学生一种老师是与他们平等交流的,共同学习的感觉。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赋予学生多元的阅读权利

实例2:李镇西讲授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师说:“好,现在我们先来交流‘读出自己’,就是最能让自己感动或者说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哪些同学在读出自己方面勾画了一些句子?请举手。”

一位女学生开始朗读(她最喜欢的句子):“‘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读到这里,我就联想到了中国很多帝王的陵墓,比如说像秦始皇,他的坟墓都是很宏伟,很壮观的,而列夫·托尔斯泰的墓,连惟一用来保护墓地的木栅栏都是不关闭的,却没有人想要去破坏他的坟墓,这就表现了人们对他人格魅力的一种崇敬。”

一位女同学问:“‘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说是‘重新’感到?难道原来有一段时间人们没有感到吗?”

一个男同学说:“‘重新’有再次的意思,是说以前人们也‘感到’了,现在又‘感到’了。”

师说:“凭吊者以前也有过这种感觉,这次到托尔斯泰墓前来又再次感到,是吧? 即使是喜欢同一篇文章,每个学生喜欢的地方是不同的,是多元的,老师要尊重这个“多元”。

(3)倡导开放的问题课堂

实例3: 以李镇西执教《给女儿的信》教学片段实录为例:

老师与学生一起朗读:“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读完之后,李老师对大家说:“怎么理解上帝的这种思考?为什么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同学们分组讨论,气氛很是热烈。几分钟后,李老师:“好了,一起交流一下,我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一:“路遥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爱情,但是上帝觉得他却不具有,所以就比较恼火,他不是全能的。作者认为,只有拥有爱情才会成为真正的上帝。””

师:“好,这是你的理解。还有没有其他理解呢?” 生二:“我们这个小组的看法是,因为上帝是在想,既然人类能够创造比他自己创造的更美的东西,那就让人称为上帝吧。所以说人就成了上帝。”

李老师趁势幽她一默:“就是说你们不用我来领导了。”大家笑了。生三:“我认为,上帝这是对于爱情的嫉妒,因为他和人相比,人创造的更美,然后他同样也羡慕爱情,这就表明爱情战胜了权威。人才是上帝!”

生四:“我们这个小组认为,上帝给了人类思索,当上帝发现了爱情比自己的力量更强大时,就只有无奈地走开了,再发怒也没用了。”

生五说:“我觉得这毕竟是一个童话故事,但深刻地反映了爱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爱情是不可战胜的,因此他离开了。”

师:“你们说的我都同意,但我最近读了以后还有一点新的体会,我觉得上帝在这儿思索,是在想,我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不能征服人类的爱情,而且连人都死了,爱情居然还存在。因此他很无奈地离去了。不过,上帝除了无奈之外,我想可能还有感动。这样的爱情,我不能主宰,还是让人类自己主宰自己吧!于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李镇西认为,学生围绕问题来学习课文更易于找到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问题中,教师让学生参与,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思考、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创新意识。

第二篇:课堂教学实例

二、课堂教学实例

注:红字为提示或较有创新处。

语 文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自读课)学习提纲

焦作市十三中七年级语文

曹芳

情景创设:简介文章大意。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阅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完成以下思考题。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概括叙述)

2、读完全文,能分别谈谈对盲孩子和影子的印象吗?

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对亲密的小伙伴,你觉得是什么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局部研读(29段——71段)

1、找出这一部分文字中能触动你心灵的细节描写,做批注。(批注在书上)

2、选择一处场景,进行拓展小创作。a寂静的小树林

b微风送来阵阵花香。还有鸟儿的歌声。c天上的星星又多又亮

d它(萤火虫)像一盏小小的灯。

我选择的是〖 〗(填字母)处场景,描写如下:

三、拓展迁移,提高能力。(口语训练)讲述生活中经过别人的帮助,而创造了奇迹的故事。

四、课下作业

鹰从云端飞来,落在一个草棚上,又飞到另一个草棚上。于是,一只老母鸡得意地说:“鹰为什么受人尊敬?它的脚不比我们长,眼不比我们大。只要我愿意,照样可以从一个草棚飞到另一个草棚,其实,鹰飞得比我们还低。”听了母鸡的议论,鹰说:“是的,鹰有时飞得比鸡低,可是鸡却永远不能飞得像鹰那样高。” 请以“鹰与鸡的对话”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300字以上的童话。

反思:范读(朗读)全文或部分章节,进一步加强情境创设的感染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讲课人:张凌

班级:九年级八班

时间:2007年12月

《惠子相梁》学习提纲

一、通读短文,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相梁()

鹓()醴泉()

鸱()

二、根据你积累的文言文知识,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惠子相梁

2、或谓惠子曰

3、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4、于是鸱得腐鼠

三、小组合作口头翻译《惠子相梁》

四、深入思考,口头交流

1、文中“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表现了鹓 怎样的品性?

2、鸱看见鹓 从它的上面飞过,为什么发出了“吓”的叫声?

3、庄子对惠子讲鹓的故事有什么用意?鹓、鸱、腐鼠分别比喻什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学习提纲

一、通读短文,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濠()梁

()鱼

二、根据你积累的文言文知识,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加点字

1、是鱼之乐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子固非鱼

4、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三、翻译文中庄子与惠子的对话

庄子说:

惠子说:

庄子说:

惠子说:

庄子说:

四、深入思考,口头交流

1、庄子与惠子两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庄子坚持认为鱼儿很快乐,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补充资料:

楚国郢人捏白垩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石匠替他削掉。石匠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石匠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拓展延伸:

1、你知道吗?望洋兴叹、游刃有余、朝三暮四等成语都出自《庄子》,请选择你熟悉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2、先秦诸子知多少,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孔

美丽的语文课堂

焦作市十三中 曹芳

2008年6月11日

古词四首

七年级语文课,自选内容。

开课前,照例由一位学生做一小段演讲。

今天这位女生演讲的题目是《消息该不该传播》:有人问一位哲人,他有一个听到的消息该不该传播。哲人回答,要过三道筛子:一是这消息是真的么?那人回答,不能确定。二是这消息是善的么?也不能确定。三是这消息是非常重要的么?同样不能确定。那要如此,这消息就没有传播的必要了。

那女生站在讲台上,落落大方,镇定自若,面带笑容,口齿伶俐,声情并茂,嗓音甜美,颇有播音员气质。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看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能有这样的修养,自非一日之功。

今天这节课的任务是学习李白的《忆秦娥》、白居易的《长相思》、张志和的《渔歌子》和温庭筠的《望江南》四首词。

先用发的材料自学这四首词。因为这是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

然后小组讨论析疑,交流自己学习的心得和看法。

上来一个人把昨天布置的查阅的资料写在黑板上。

——以上是老师开始布置的今天的学习任务。

于是有一个学生把查阅的有关这四首词的生词连同注音写在了黑板上。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约10多分钟后,教师要求自荐上台做主持,任务是检查大家背诵四首词的情况。瞬间举手者颇众。

一先举手的学生上台做了主持,随机提问下面学生背诵这四首词。

下面颇有不平者,意为没有机会上台当主持。

被检查者都能顺利背出。

——学生积极踊跃,只顾背诵的速度,但语调语速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注意不够,教师似应作必要指导,课下已就该问题做了研讨。

教师顺从“民意”,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主持人“竞标争夺”,竟然全班人都举起了手,大家的热情更为高涨。

热烈精彩的背诵结束。谈学习体会开始。

一学生上台谈了他对第四首温庭筠的《望江南》词学习的感悟与体会。教师在学生理解不太精当处作了加深和点拨。

“你怎么不背诵啊?”在学生自学的时候,我随机问了坐在最后的一位女生。

“我把资料让给前面的同学了,我都会背了!”

“那好,你给我背背看。”

咦!真是不错,那女生就是把这四首词一字不差地熟练地都背了下来。

“那你再给我讲讲吧。”

七年级学生,对这些词的理解不是很到位。不过这不要紧。

“你会写诗么?”我问。

“我只会写新诗,不会写古诗,我们的曹老师新诗古诗都会写。”看来她对她们的语文曹老师挺崇拜的。

七年级学生,就会写新诗,不简单,真不简单!我心里不由的暗暗称奇!

一节课,四首词,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记忆、背诵、理解、讲述的任务。

语文课按新课改要求的这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不是很好么!

其实这节课只是学校整体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进程和反映。他们的计划是用三分之一时间学完课本内容,用三分之二时间阅读古今中外名著。他们在学完课本后,又学习了《论语》,高尔基的《童年》,现在开始学习90首古诗词,今天是第一课时。

她们班以前上的学习《论语》课,我多次听过,用的也是自学、讨论、上台演讲的形式,学生不乏独到见解和批判意识,效果都很好,学生完全能学好。

语文怎样才能学好?文章怎样才能写好?诗圣老杜早已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然,杜甫所以为诗圣,除了他的极高的诗作写作水平外,还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深入基层的深切体验。但读书读书,就是要多读。语文教学改革,返璞归真,多读书,确是学好语文的窍门和关键。

语文语文,过去一般的语文教学,教师讲讲讲,一直讲,学生一直被动听,结果呢,作为中国人,中国话不会说了,中国的文章不会写了,岂不可悲,真是可悲!

相信学生,信任学生,放手学生吧,学生是能够学好的!

语文课,竟然可以是这样美的!听这样的语文课,真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学生都爱上了语文,都爱上了祖国的语文,这样的语文教学不是成功又是什么呢?

数 学

教 学 设 计

九年级数学

王长利 2007年12月30日

课题:2.7最大面积是多少

情景创设,继续用二次函数求最值的应用。

教学流程: Ⅰ、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利用二次函数解决了最大利润问题。实质上,这类问题就是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我们知道二次函数y=ax2+bx+c(a≠0)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有最大值,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有最小值,提到最值,离不开顶点坐标,那么顶点坐标公式是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利用二次函数来研究最大面积问题.Ⅱ、新课讲解

一、例题探究

如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一个长方形ABCD,其中AB和AD分别在两直角边上.⑴设长方形的一边AB=Xm,那么BE的长度如何表示?BC的长度呢? ⑵设长方形的面积为Ym2,当X取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⑶如果设AD边的长为Xm,那么问题的结果又会怎样?你是怎样知道的?

设计形式与意图:

设计形式:本环节首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间交流自已的想法,然后在全班展示本小组的想法和结果。简要实录:

(我可以利用三角形相似来表示出BC,我能利用三角函数表示出BC…。必须求BC吗,我求AD行吗?)

二、补充例题:

如图用长12m的铝合金材料做一个如图所示的窗户,那么当长宽各为多少时,窗户的透光最好?

设计意图: 我认为教材上安排的例题难度较大,运算起来,虽说不难,但新教材的编写一直不注意运算能力的培养,对很多学生来说运算起来有难度,这个题安排在此,目的是先让下一题的思路清晰,然后,对付运算问题。另,下一题中,半径设为X,长方形的长设为Y,求面积。学生做起来会不适应。因此… 简要实录:

(透光最好是不是要求窗户的面积最大呀?哪一个是长,哪一个又是宽呀?…。)Ⅲ、做一做:

某建筑物的窗户如图所示,它的上半部是半圆,下半部是矩形,制造窗框的材料总长(图中所有的黑线的长度和)为15m.当x等于多少时,窗户通过的光线最多(结果精确到0.01m)?此时,窗户的面积是多少?

(1)怎样才能使通过的光线最多?

(2)图中有哪些线段的长为X,哪些线段的长为Y,弧长又为多少呢?(3)这些线的总长为多少?如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呢?(4)窗户的面积S分几部分,等多少呢? Ⅵ、议一议:

回顾上一节课和本节课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如何才能找到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与同伴进行交流。Ⅶ、作业布置: P68第1、2、3、思考题,第四题 Ⅷ、课后反思:

本节课上过之后感觉不是太好,对学生的估计不是太好,以致出现不少学生对本节课的课后反思说不上来的情况。教材上虽然暗含此类题的解法。但教师应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司胜利数学诱思探究课风采

轻松高效

内容,七年级数学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课堂流程:抛出问题,教师诱,引子,引起学生思考。

——教师抛出的问题是,教师出示一道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例题,然后让学生回忆用过去学过的知识解这道题,但不能用今天将要学习的方法。

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互相讨论。

于是学生们纷纷行动,群情振奋,很快就有几个学生争先恐后的上台版演。

学生们运用小学学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再按照乘法分配率去做;另一种方法是,学生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写成分数形式,再按照同分母分数运算法则运算。

这时,司老师接住第二个学生的思路引导,同分母分数运算法则,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倒过来用,很自然得出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方法:用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和单项式相除,所得结果的和就是除的结果。

好,大家“发现”了这个规律,大家就用这个规律,先独立把书上例题做一遍,再对照正误。

做练习。

做习题。

再做习题。

依然是独立自学、合作探究、上台展示。

男生女生自发分批上台版演。

整个课堂始终学生积极性很高,个个争先恐后,甚至黑板上挤不下了,还要挤。

效果呢?结果,书上的习题几乎全部做完,不用再做课下作业了。

——课下作业咋办?

——做其它资料上的题。

整节课轻松愉快,轻松高效。

整节课,教师讲的少,学生活动充分,效率高。

以下是当时课堂上的几组照片。

九年级 数学

李静

李静担任九年级数学课,李静诱思探究课有以下特色:

善于诱导,学生思考。

善于放手,学生自主。

善于组织,学生合作。

善于点拨,学生顿悟。

教师下台,学生上台。

教师讲少,学生学多。

现在的情况是,李静的课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风格和特色。不管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都能比较自如的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改方式上课,轻负担、高质量,不是梦。

所谓高质量,当然含升学率,但又不止,更多的还在于数学素质即素养和品质的培养。

数学素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使人聪明灵慧,欣赏数学,具有数学美。具备一定的数学素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要人人都数学优秀不现实,但要求人人具有一定的数学素质,则是应该和必须的。而升学率是个中性名词,并不能一定反映数学素质的高低。

对数学课堂来说,培养学生必要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魅力和兴趣,则是数学教师所应当为之努力的。

数学教学,更本质的是培养一种习惯。

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李静在这方面做的是比较突出的。

李静进步比较快,还在于不惧怕别人听课,善于听取意见,善于改进。

平平常常才是真!

不管什么时候听课,李静都是这样。

以下是一节随堂课的几帧留影。

英 语 九年级 王亚娜

Unit10 SectionB 1a,1b,2a,2b,2c 1.Learn something about April fool‟s day and write down(自学愚人节内容,并记录下来,小组交流)2.learn 1a and write down it.3.do 1b.Tell your story.Use two or three words from the list obove.(完成1,讲述你最近发生的事情,用上1a中的两个或更多的单词或短语。)(小组讨论,每人都写,推选一篇展示。)4.Listen 2A(一遍),listen 1b(两遍)5.Do 2c.tell the April Fool‟s Day stories.Use the imformation from 2a and 2b(完成2c,讲述愚人节的故事,用2a和2b的内容编对话小组练习对话。)6.Write a story about Liu xiang‟s April Fool‟s Day.(写下刘翔愚人节所发生的故事)((小组讨论,全组写一则故事,推选一篇展示。)7. Homework Finish 2c.write it on their book.(将2c的对话写在作业本上。)

七年级政治 王云霞

情景创设,多媒体课件展示:《防范侵害,保护自我》的有关事例。

第九课第三框《防范侵害,保护自我》自学提纲

一、学习目标:

1、能掌握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2、能运用有效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能力。

二、阅读第93—97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增强防范意识

①分析案例,提高警惕-------阅读P93李明不假思索将身份证借给他人说明了什么?

②警惕大讨论-------小燕的故事,思考: 网上交友要注意些什么?

③特别关注--------请你对女生的自我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2,智慧大比拼 ①

第90页故事中的姐弟俩的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比较第95页小吴、小任的做法及结局,请你对小任提些建议。

③结合第96 页插图,思考:

日常生活中有可能遇到哪些侵害或险情?并设计有效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如:遇到----怎么办?

3、学法用法

①第97页小峰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②据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交通事故等非正常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每年有2万14岁以下的儿童非正常死亡。从1996年开始将每年的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作为“全国安全教育日”。你知道为了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我国颁布了哪两部专门法律?

三、回顾内容,总结收获

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我?(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八年级 思想品德 王云霞

——钩玄提要

现在的思想品德课,素材丰富,图文并茂,编排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注重学以致用,能力培养,但也给习惯常规灌输教学的教师以很大困惑:凌乱,不系统,不好讲。不面面俱到吧,唯恐知识点有遗漏,学生应试要吃亏;面面俱到吧,又不符合新课改精神,到底该如何教?

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精神,王老师的方法是:削枝强干,诱思探究。

王云霞太极功夫了得,思想政治课也颇得太极神韵,钩玄提要,内柔外刚。

以下是王老师一节八年级思想政治课——“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课例。

课堂流程:

板书自学提纲:

一、人格尊严权的表现、具体内容、法律规定。

二、名誉权的表现、法律规定、侵权行为后果。

分别举例分析。

此提纲简明扼要,并不涉及一些细微末节学生一看就明白的定义、概念,体现内容主干。

学生依据提纲引领自主看书,解决问题。

学生回答以上提纲中的问题,教师点拨。

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知识的要点和主干,然后转入应用学习。

学生根据书上框图内的小栏目小组讨论,用今天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讨论时要注意不但要解决课本上提供的实例,更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

于是课堂教学出现第二个高潮:

小组讨论热火朝天。

结合学生自身,学生们对教育中出现的惩戒反省是否侵犯人格权进行了最为激烈的真刀真枪的辩论,分明就是一场今日说法!

在王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既增强了维护人格尊严权的意识,也受到了教育,同时也对学校的惩戒教育如何把握度以有益启示。

王老师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讲课不爱站在讲台上,始终一直在学生中间,引导学生,和学生在一起,真正“平等中的首席”。

王老师极富演讲才能,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喜怒哀乐等运用恰到好处,竟然和学生浑为一体。

学生学习极其投入,发言踊跃,尤其是平时学习基础较为差的学生。

——不是王老师解释,我还误以为那都是班里的优等生呐!

——不,不对!不是误认,他们分明就是优等生!

在学生发言中,王老师及时指导学生,分析后果时要从道德、法律等层面上入手,要有法律依据,从而使课堂教学既不失热烈,亦有深度。

历史诱思探究展示课自学提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刘爱红

12。26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学习目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表现,正确认识“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掌握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中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措施。

情景创设,多媒体课件展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掌握基础:

1、感受经济全球化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日常生活(吃、穿、用)所使用的东西中,有哪些是外国品牌的产品,你知道这个品牌属于哪个国家吗?你所使用的产品是在哪个国家生产的?

2、认识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请根据你的理解和95页第二段内容归纳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请根据材料内容和96页第一段内容列举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材料一: 1950到1990年,世界货物出口额增长了311倍,1989至1996年,商品、服务越过边境的贸易额以每年平均6.2%的速度增长,到1997年,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总额持续增长,达6.7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间达到16.6万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为

材料二: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达12710亿美元,是1980年的22倍,2004年达到6120亿美元。同时,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07年将超过6000亿美元,2010年超过1.2万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二为

材料三: 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1980年全球已有15000家跨国公司,2000年全球已有63000家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已超过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跨国公司的贸易量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0%。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三为

材料四:如右图德国欧宝轿车生产分布示意图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四为

二、整体把握,全面提高

3、理解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请同学们根据95页第一段正文内容和第一段小字内容归纳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在众多原因中,你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并说出你的理由。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材料一:到2007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满6年了,加入WTO拆除了一些国家对中国在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引进先进管理方法等方面设置的壁垒,入世6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5096亿美元,2005年外贸总额突破1.4万亿美元。现在,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四,进出口贸易达到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达到世界第一。

材料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材料三:2007年以来,美国爆发了次级贷款危机,美国股市大跌,受此影响,亚太股市27日纷纷下挫,日经指数跌幅较大,而澳大利亚、韩国等股指更是创造了今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纽约股市大跌同样波及欧洲股市,伦敦、法兰克福和巴黎股市指标股指26日纷纷下挫。材料四:“联合碳化印度有限公司”是美国联合碳化公司的子公司,1984年12月,该化工厂发生甲基异氢盐酸(一种剧毒气体)泄漏事件。当时造成2000多人死亡(几年后中毒死亡人数超过4000人),20多万人受害,大批家畜死亡,农作物受损,环境污染。

有人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请根据所给材料并结合课本97页内容,谈谈经济全球化的出现给各国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4、应对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做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七年级 历史

王晓文

——五彩纷呈多管齐下

七年级历史,课题:璀璨的文学艺术

情景创设:展示一幅画,明月、床前、诗人,学生回忆唐诗。学生马上吟出李白的《静夜思》。

板书学习提纲:

一、千古吟咏的唐诗

二、“观者如山”的乐舞

三、“满壁风动”的敦煌艺术

针对第一道题,开展咏唐诗比赛。

王老师组织了学生看图背唐诗和唐诗拉力赛两项活动,并提出要求,暂不涉及李白和杜甫。

然后王老师抛出的锚点为:想一想,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展示回答,王老师点拨升华。

再组织活动:重点唐诗双璧李白杜甫诗歌背诵。

再抛锚点诱思:李杜诗歌不同特色及原因。

诗仙飘逸浪漫,诗圣抑郁顿挫。

同样学生展示回答,教师点拨升华。

针对第二道题,赏乐舞。

首先欣赏多媒体展示《秦王破阵乐》与《霓裳羽衣舞》。

《秦王破阵乐》浩大激越、雷霆万钧;《霓裳羽衣舞》柔美华丽、人间仙境。

教师抛出的锚点为:这些乐舞的作者和舞蹈者是谁?“比较,《秦王破阵乐》与《霓裳羽衣舞》,它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学生即兴表演舞蹈。健舞还是软舞?

“其实,真正的舞蹈家不在唐朝,也不是杨玉环,而在我们同学中间。”

针对第三道题:感受敦煌艺术。

教师由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引出敦煌莫高窟。

多媒体展示《敦煌艺术》。

美轮美奂,雕塑壁画。

抛锚:敦煌莫高窟,法国人称为什么?日本人称为什么?莫高窟两大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你最欣赏的是什么?

针对文物流失,联想到不久前的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学生展开讨论。

本节课极为成功生动!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有效掌握,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爱国主义情操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陶冶!

王老师这节课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善诱,提出问题,提纲引领,再不断抛出有针对性的锚点(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交流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是生成性。预设为了生成,备课绝非为了复制和重现,这是新课改非常强调的一大亮点。王老师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在进行第二个问题《赏乐舞》的学习时,让学生即兴表演舞蹈,并随后点评,赞曰:“其实,真正的舞蹈家不在唐朝,也不是杨玉环,而在我们同学中间。”妙哉!妙哉!非常有创新生成价值!

三是多种手段,多管齐下,五彩纷呈,围绕主题设计,从而保证了教学的出色有效性。有看画回忆诗,诗歌接力赛,多媒体展示,声、光、电,视觉、听觉、朗诵、动作、演讲应有尽有等,琳琅满目,酣畅淋漓!

四是王老师的个人素质,个人魅力,语言功底。王老师语言极为洗练精彩,句句珠玑,令人击节!

综合效果:当然是历史课,可又像语文课?音乐课?美术课?舞蹈课?演讲课?活动课?

其实,要仅凭以上这些粗浅的文字,根本难以表达出王老师课的精彩,但我自信的是,我相信读者的想像能力。

总之,一个字:美!两个字:很美!三个字:非常美!

以下是当时课堂上的几个留影。

教学设计 化 学

焦作市第十三中学 焦永战

教师先创设情景,演示三种分散系,描述实验现象,提供感性素材,然后让学生开始自学。

物质的溶解学习提纲

(一)1、三种液体的区别

物 质 的

存 在 特 点

是 否 均

一、稳

静置一段时间后的现象

共同点

悬浊液

乳浊液

溶 液

我们前面学过两种反应后会生成沉淀,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写出化学方程式),这些初生成的沉淀,形式的液体都是悬浊液。你知道原因吗?

也许你在家做过饭,搅好的面粉糊搁置一段时间后,面粉会沉到底部,这就是“沉淀”了;把汽油倒入水中,过一会儿,油和水分开,油漂在上层,这种现象就是“分层”。

2、阅读课本154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以___或___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后

形成___、___的___叫做溶液。

(2)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由于它们在___的作用下,表面的___或___向水里扩散,最终

形成稳定的溶液。——这就是溶解的微观过程。

(3)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蔗糖溶于水的微观过程。(参考课本上图。)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溶液在认识上的误区

溶液不一定是液体。你千万别以为带了一个“液”字,溶液就一定是液体。——这一点与你的生活常识是相悖了。不过请你认真地读一下溶液的定义,定义中可是没有“一定是液体”的描述呢!许多溶液是无色的,也有些溶液呈现出特殊的颜色,如高锰酸钾溶液呈现紫红色,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氯化铁溶液呈现黄色,我们上册书学过的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溶液的重要特点是均

一、稳定,而且是混合物。“均一”,意味着溶液的每一部分都是一致的;“稳定”意味着密闭容器中恒温下保存的溶液,三五年也不会改变。

(1)写出文中出现的几种物质的化学式。

(2)我们夏天吃的冰糕是溶液吗?为什么会有吃的越多甜味越淡的感觉呢?是否和溶液的均 一性相符合呢?

(3)请你列举有色的溶液。

(4)空气是溶液吗?

4、阅读154页最下面一段文字和155页“拓展视野”部分,回答问题。(1)油滴乳化以后和水形成的液体是___液。(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洗洁精去油污的过程。

5、有的物质在溶液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有的物质在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物质在溶液究竟以什么形式存在,和第二章我们学习过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关。你能为这两种情况各举出相应的例子吗?

6、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极其广泛。比如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要经过消化,就是因为食物中蛋白质、脂肪、淀粉等物质都不溶于水。消化的过程,就是将它们变成能溶于水的物质的过程;好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如我们已经学过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稀盐酸和石灰石的反应等。

(1)从微观角度来看,物质在溶液中反应有什么优点?

(2)你还能举出其它溶液的应用例子吗?

生 物

[2007/12/18]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诱思探究学习纲要

焦作市十三中教师:赵铜芳 八年级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组名_____

时间______ 你要学习的是有关生物的”三多”!!

一多、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阅读课本90页~91页,回答下列问题): 1. 数字说明的问题

阅读课本90页资料,讨论3个小题!记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其中____、____、和____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__位;我国是____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____植物的故乡”;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种数都位于世界的前列。二多、基因的多样性

1.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____控制的.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的多样性.每中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____库.2.助手李毕虎和冯克山找到什么样的野生稻?对袁隆平的水稻杂交育种研究有什么意义?

3.科学家提取苏云金杆菌的抗棉铃虫的基因,培育出____棉.4.录象中的科学家宁愿饿死也不去动他们保存的各种各样的种子,为什么?

三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看录象,注意,片子里介绍了哪几种生态系统?

第三篇:分页实例部分代码

<% DIM startime,endtime '统计执行时间 startime=timer()

Dim adoConn,adoRset,page

Set adoConn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Set adoRset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adoConn.Open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 Server.MapPath(“db.mdb”)

adoRset.Open “select id,aaaa,bbbb,cccc from table1 order by id desc”,adoConn,1,1

Set page = New PageClass

&

page.rs=adoRset

'直接传递rs对象,传递成功后会自动关闭。如需要开启,请注释掉分页类的第87行val.Close。

page.PageSize=30

'分页大小

page.setCount=-1

'可选。设置数据总数。0:使用RecordCount,-1:使用Count(默认),其他正数:指定的数据总数。字符串:获取数据总数的SQL。

page.PageID=“p”

'Request.QueryString中分页参数字符串 %> 小蔡ASP分页类-access调用示范

<%

Dim bgColor,i

i=0

Do While Not page.EOF bgColor=“#FFFFFF”

align=“center” if i mod 2=0 then bgColor=“#DFEFFF”

i=i+1 %>

”>

<%

page.MoveNext

Loop %>

ID标题内容(显示前20个字)时间
<%=page(0)%><%=page(1)%><%=left(page(2),20)%><%=page(3)%>

<%=page.Control(10,“{Ctrl} {State}”)%>

<%endtime=timer()%>

本页面执行时间:<%=FormatNumber((endtime-startime)*1000,3)%>毫秒

第四篇:论特级教师李镇西的语文课堂教学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摘 要: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学与生活相脱离,“应试教育”的痕迹浓重。为改不正之风,李镇西老师提出了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理念,主张在教学中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进行生活教育,这在语文教学界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李镇西;课堂教学;语文“生活化”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Chinese teaching, teaching and life from“ exam-oriented education”, mark strong.To change the unwholesome tendencies, miss Li Zhenxi put forward Chinese“ life” in classroom teaching advocated, in teaching practice, close to the student life, life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it ha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 word:Li Zhenxi ;Classroom teaching ; Chinese“ life”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李镇西,1958年生。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教育专家”等称号。2000年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

钱梦龙称李镇西的课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潇洒。[1](p1)程红兵称“我的直感是李镇西的课是他自己的课,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对课文的理解,他对生活的认识与学生思想的碰撞之后而生成的课。”[1](p5)

笔者认为李老师的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一 语文“生活化”的概述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p4),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语文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的更紧密,要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就必须使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想沟通,做到语文教学“生活化”。

李镇西说,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联系实际,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教育时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3](p225)现代社会越来越要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因而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多种多样,而李镇西老师通过多年的教学,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其独特的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他继承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陶行知先生认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一切生活的教学做都要如此,方为一贯。否则教自教,学自学,连做也不是真做了。所以做事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4](p176)而做就是实际生活。李镇西的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从生活切入对课文学习,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进行语文能力训练时要自然而然的融入生活的内容。进行生活教育。

李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课标中提倡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2](p5)引导者和组织者。”在他的课上,老师跟着学生的思维走,只是在偏离主题时进行引导,出现问题时,共同解决。在他的课上,生活和语文是一体的,社会上的动态,班级生活的点滴,都被有效地融进了课堂,充分体现出了语文生活化的主张。

二 语文“生活化”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李老师的课,都是这样简单的几步:1.学习字词。2.学生交流后感受。3.学生质疑、讨论、解疑。4.老师谈自己的体会,与学生共享。就是这样的步骤,究竟其中蕴涵这怎样的魅力,不仅能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同时又能将“读”他课的人深深吸引住呢?下面,笔者将结合李老师的一些教学实录予以细细研讨,李老师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具体表现: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一)巧用生活现象,阐明抽象理论

片段一(《世间最美的坟墓》)——

上课信号响起,我走上了新华宾馆大礼堂的舞台,对已经做好的同学们说:‚今天第一次和同学们见面,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舞台灯光突然变亮,射在我脸上我有些睁不开眼睛,‚哎呦,完全像演戏一样,呵呵,灯光在我身上真有点受不了。呵呵!现在不忙计算上课的时间,我要先给大家说几句。‛因为是第一次见这班学生,我必须先罗嗦几句,当然这些话也是说给台下的老师听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上这堂课,可能和我们同学以前上过的课,或者说和我过去的课不太一样,过去我上课都是带着现成的教案走进教室,包括课堂的程序都设计好了,然后去给我们的同学上课。今天呢,我只带了一些教学素材来。打个比方吧,如果把我的课堂教学比作吃饭的话,那么过去我是把饭菜做好了,拿给同学们吃;今天呢,我打算和我们同学一起下厨,一起来做饭。我带来的这些素材,可能用也可能不用。如果在这堂课上,我们同学学会了或者体验了‘下厨做饭’的某些方法,或者受到某些启示,目的就达到了,而不在‘吃’本身。也就是说,今天这篇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我的目的不是要教给你们这篇课文的哪些具体知识,而是通过这篇课文的阅读,让同学们形成一种阅读观念,形成某种阅读态度。我先就做这么点解释。也许有同学担心,如果这堂课下课了这饭菜还没有做怎么办?我要说,没做好也不要紧的!我刚才不是说了吗?目的不是在吃,只要你们把我的方法掌握了,没做好回去继续做嘛!所以说——当然我这番话主要还是说我们下面的老师听的,‛我转过身来对台下的老师说,‚我们应该换一种眼光来看课堂阅读教学。好,我们现在开始算这堂课的时间。[1](p84-85)从上面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老师运用生活中的做饭这一现象,将课堂阅读教学过程比作是老师与学生一起下厨的过程,把阅读方法比作是“下厨做饭”的某些方法。李老师用这一生活现象作比,意在用一种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传达一种新的阅读理念。这样抽象理论无形间被生活形象化,并且具体幽默,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这充分体现了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主张。

片段二(《冬天》)——

我稍微停顿了一下,看到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知道他们已经开始和我一起思考了。于是,我接着说:‚我先把我的观点讲一讲。对一篇课文,怎样才算读进去了呢?我认为,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和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同的某 3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举一个例子,比如有人读《红楼梦》会流眼泪,几百年前的《红楼梦》和现在的读者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读者从中读出了某些和自己感情相通的东西,所以要流泪。这叫‘读出了自己’。又如,李老师看过一部电影,叫做《我的兄弟姐妹》,大家看过没有?‛

学生们纷纷答道:‚看过!‛

‚大家看的时候流泪没有?流泪的同学请举手。‛我一边问一边注意清点举手的学生,‚嗯,流泪的同学很少。但是李老师看的时候流泪了!为什么?因为影片所反映的那段生活,就是李老师的童年时代!你们看的时候,只是把它当电影看,而我却看得流眼泪,因为我读出了自己——这就是所谓‘共鸣’!同学们,‘读出自己’就是欣赏。‛

李镇西认为,阅读教学要走进学生心灵,就该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罗曼罗兰也说过,“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5]因此,李老师没有急于进入课文的学习,而是提出了一种学习方法——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所谓“读出自己”,就是阅读教学生活化的一个范例。由于文章所反映的内容离学生比较遥远,学生无法进入“角色”,需要搭建“桥梁”,因而学生在文本中寻找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从而找到了课文内容与生活的契合点,触动心灵。为了更好地阐述这一理论,李老师与学生平等分享了自身的生活经历,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中的老师的样子,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更亲密。同时一切都源于生活,阅读也是一种生活经历。透过李老师的生活,学生好理解了“读出自己”,的过程其实就是早教学中老师将学生先从课堂领入生活中,再由生活拉回到语文中的过程。

我看到已经有不少学生情不自禁地会意点头,便接着说:‚除了‘读出自己’,我们还要‘读出问题’。什么叫‘读出问题’呢?这就是研究。对于没有读进去的人,是没有问题的。假如现在拿出一本关于基因的书给我看,或者拿出一些最新考古方面的书给我看,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这并不说明我读懂了,我提不出任何问题,恰恰证明我根本看不懂!但是,如果拿一本我教过很多遍的语文书给我,我可以提出任何问题,而且问题是越来越多,为啥?因为我读懂了。所以,问题越多,恰恰证明你读懂了,因为你已经在以研究的眼光去读课文。‘读出问题’,还包括质疑。而对课文,面对作者,当然也包括面对老师,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的!同学们对某一段话不理解,或者对某一句甚至某一个字不理解,都可以提 4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出来研究。我刚才说了,‘读出问题’就是‘研究’。那么今天,我们就以这样的态度——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来学习《冬天》‛[1](p54-55)

所谓“读出问题”,就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去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善于去发现问题,敢于去提出问题,乐于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拥有一颗“质疑”的心,敢于挑战,勇于创新。李老师又以自己举例,向学生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这一理论。

从两个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运用生活现象来阐明抽象理论的做法,使得教学在语文与生活之间自由穿梭。不仅理论本身变着丰富形象,也便于学生接受。此外这些理论都是李老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来的,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地位。

(二)妙用人物材料,创设教学情境

片段一(《荷塘月色》)——:

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有同学开始举手了:‚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我问:‚还有吗?‛没问在举手。我说:‚刚才的同学说得很对,但我感到他是在背初中教材中朱自清课文中对朱自清的注释。除此之外,同学们对朱自清还有什么了解呢?‛

无人回答。

于是,我说:‚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并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

学生忍不住一齐说:‚浙江绍兴!‛

李老师开始了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先来谈谈对朱自清的了解,看看学生对朱自清的了解程度。

‚对,他的祖籍是诞生过鲁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绍兴,‛我又谈到‚朱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成‚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我又动情地说道:‚朱自清的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 5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通过对朱自清名字的由来和才华的介绍,使学生增加对朱自清的了解,心里朱自清的形像进一步丰富。

我突然想到了当天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今天的《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是《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李老师联系到报纸上的新闻,这样的材料信手拈来,自然而然的让学生对朱自清有更多的了解和崇敬。

我又说”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

刚上课,我就说:‚昨天李老师说道,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这个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我对学生说,‚本来朱自清既没有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大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地敬意!‛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学生们的心显然被震撼了。我继续缓缓说道:‚当然,写《荷塘月色》时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是另有一番感受了吧。[1](p42-44)

对于人物材料的处理大多数老师都是从客观的角度去补充,而李老师不仅从客观的角度去补充材料,丰富人物形象,更从自身出发,与学生分享自己对朱自清亲切的缘由,李老师对于朱自清的亲切是平时阅读书籍而产生的,这不就是生活吗?语文在于生活之中。这样的教学行为,不仅将朱自清丰满的形象展现在了学生面前,而且学生的情感被老师的情感所带动,为本文的学习提供了最佳语境。

片段二(《再别康桥》)——

虽然我是在笑同学们,但在心里我在怪自己,因为我没有给他们必要的背景铺垫,在毫无任何知识准备的情况下就要他们把这首诗读得很好,这太苛求学生了。

于是,我决定先不忙要他们读,而是给他们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徐志摩早年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修硕士,后来专程到英国拜罗素为师,后来转学到剑桥。徐志摩天生有着诗人的特质,剑桥的生活与景色唤醒了他浪漫的文学情怀和超人的语言天赋。后来他自己曾说,在康桥那段时间,是他最快乐同时也是最感到人生痛苦呃时刻。这两种相反相成的情绪在心中起落激荡,最后都化作笔下的文字,散文和诗。徐志摩曾三度游历剑桥,分别写下了《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等不朽名著。关于康桥和他对康桥的情感,这里我给大家读几段他写的文字,这几段文字选自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同学们认真听一听。‛

我给大家读的文字是——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

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中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同学们认真地听着我朗读《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我从他们的神态中感到,我被他们这些文字感染了。[1](p123-125)

当李老师发现学生读诗时感情运用不对时,他巧妙的穿插了徐志摩的留学经历以及《我所知道的康桥》这篇文字,让学生被这些文字深深地感染,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出诗人那种快乐与痛苦交织的复杂情感,在这样的感情基调中,再让学生朗读《再别康 7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桥》,这样能使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从而更好地理解《再别康桥》的思想内容,准备地把握诗的情感。

从以上的两个片段,可以发现文本中的所展现的年代已经远去,学生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生活,因而很难去体会人物的心理,很难与文本的作者产生对话。当出现了这样难题时,李老师巧妙的运用人物的相关了材料,让学生在材料的带动走进那个年代,感受那里的人与事,这里教学从语文延伸到了生活中去,教学时刻与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样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又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便于学生更好地切入文本。

(三)提出隐晦话题,激起求知兴趣

片段(《给女儿的信》)——

我对同学们说:‚这篇文章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同学们读了一遍以后你们第一个感觉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大家不妨谈谈。‛

钟雪飞把手举了起来:‚我觉得一般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对他女儿这样说的,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却对他女儿谈什么爱情,很不一般,他和一般的父亲不一样!这点我印象特别深。‛

我问:‚和钟雪飞有相同感觉的举手。‛

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我说:‚看来多数同学有着和钟雪飞一样的第一感觉。那么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可要实话实说——你们在14岁有没有想过爱情?放心,李老师不会问你具体是怎么想爱情的。呵呵!‛

李老师提出了一个许多老师不敢问的问题,“有没有想过爱情”,这个问题是所有学生都好奇但不一定敢问的一个问题,从这个问题作为理解文本的切入点,激起学生的兴趣。

大家忍不住笑了,同时纷纷举手。我一看,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了手。我说:‚把手放下!嗯,多数人想过。但想过以后又问过父母的同学,请把手再举一下。‛这次却只有四个同学举手。

‚好,我们请举手的四个同学谈一谈,当你们在父母面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们呢父母是怎么说的?苏畅,你先说好吗?‛

苏畅说:‚我问过父母,他们说,你们现在问这些做什么,长大了就知道了。‛ 大家笑了,我也和同学们一起笑了。

我问汪洋同学;‚你的父母怎么回答你的呢?‛

汪洋同学说:‚我妈给我讲爱情是世间很美好的一种情感,然后说她和我爸那就叫爱情。‛

大家又笑了。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那么,王楠楠的父母又是怎么告诉你的呢?‛

王楠楠说:‚我是和我爸闲聊时问到的,他告诉我,每个人所经历的都不一样,爱情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要靠自己去体会。‛

然后我请黄泳回答:‚其实是我妈妈给我讲的,她说每个人所面对的爱情都不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情故事,要看你怎么处理。‛

我说四位同学的家长都不错,都能真诚面对孩子的提问。只有苏畅的父亲回答得好像比较敷衍一些。呵呵!不过还好,没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就胡思乱想。‛

大家都笑了起来。

‚可是‛我话锋一转,‚为什么只有四个同学问了爸爸妈妈呢?其他同学也想过爱情为什么没有问过你们爸妈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敢。‛

我说:‚不敢?如果问又会怎么样?好,我们现在就想象一下,如果你们问爸爸妈妈,估计他们会怎么说?‛

李运举手站了起来:‚我父母会花四个小时来教训我!‛ 大家笑了。

‚嗯,你的加长可能会说你现在别想这些!是吧‛我问。李运说:‚是。‛

杨晓梅站了起来:‚我的妈妈会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想这些干啥,还不好好学习!我知道我如果问了,我一定不会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四位同学说了家长的回答,李老师又引出那些没有问父母的学生的想法,学生们畅所欲言,课堂气氛相当热烈,不难看出所有的学生都渴望了解爱情,李老师将课堂变成了一个生活交流的小平台。

我说:‚是啊,我爸爸妈妈不说,可是你们会想呀!并不因为没有人回答你们就不想爱情了。就像是到了春天花一定会开放,到了秋天果实一定会挂满枝头,你们在一天天长大呀!我觉得你们多数同学,知道爸爸妈妈不会回答,所以轻易不会去问这个问题。在中国,很少有父母像刚才四位同学的家长这样开明。李老师也有一个很你们一般大的女儿,你们猜猜,李老师的女儿问过我没有?‛

学生齐声说:‚问过!‛

我继续说:‚我就知道你们会猜错。呵呵!但是在我女儿十四岁的时候,我就主动给她看可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写的这封信,为什么?大家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觉得女儿在慢慢长大,我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对待自己 9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女儿一样,也主动告诉我的女儿什么叫爱情。‛[1](p176-178)

李老师在学生交流完后,也敞开心扉,谈了谈作为一位家长,自己的女儿是否问过爱情问题的一段经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老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在这样一个大家都有的生活场景去深入的导入对于文本的解读。

从上面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堂中的李老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正确把握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学生最需要的知识,讨论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在很多老师的看来,像“爱情”这样的敏感问题是避之不谈的,而李老师确在课堂上与学生就“爱情”畅所欲言,这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同学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让课堂成为学生讨论生活的地方,在交流中,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使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四)随情而发,深化情感体验 片段(《给女儿的信》):——

教室里一片宁静,孩子们还小,但他们显然也被文中的爱情打动了。讲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种感动,不知是苏霍姆林斯基美好的童话故事感动了我,还是学生纯真的理解感动了我,或者是我产生了什么美好的联想,甚至也许是我心灵深处某一根柔软的情弦被拨动了。我突然想到一首歌,并不忍不住对同学们说了出来:‚突然我想到一首歌,这首歌我不会唱,大概就是叫《浪漫的时刻》。‛

李老师在教学生解读文本时也是在自我再次感悟文本。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随着解读的深入,触发新的感动,由此联想到《浪漫的事》,让学生一起轻轻的唱起,与学生共同走进歌里。

同学们纷纷点头:‚知道,知道。叫《浪漫的事》。‛ 我说:‚何思静会唱吗?你可不可以给大家唱一下?‛ 何思静轻轻地唱起来——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 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歌声把所有同学都感染了,渐渐地,全班同学和着何思静的声音一起唱道——

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 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歌唱完了,大家鼓掌。

我的眼睛潮湿了,鼻子开始发酸,但毕竟正面对着摄像机,因此我尽量抑制自己的情绪,尽可能镇定地说:‚虽然李老师不会唱,但每一次听到这首歌都很感动。爱情就是看着对方慢慢变老,仍然爱他。像这样的爱情,虽然少,还是有的。前次裴丹同学的作文大家还记得吗?她说她爸爸妈妈每次上街进商场,爸爸都要把妈妈的手牵着。爱情有时候就是牵手。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更不需要海誓山盟!‛

同学们没有说话,都看着我,每一双眼睛都在感动,都在思考。[1](p185-186)李老师随情而发,竟在课堂上让学生唱起歌来,让学生暂时忘了这是课堂,唱着熟悉的歌,再次感受爱情的美好。伴着歌声,李老师又联系到了裴丹同学的作文中父母的生活细节。进而指出爱情的真谛。李老师用生活感动着学生,让学生在感动中再次深化对爱情的理解。

这样课堂是令人向往的,老师被文本感染的同时又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借用一首《浪漫的事》,将大家的情感进一步升华。这种由情绪高涨而增加的教学环节比起那些预设定好的教学环节更有吸引力,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共同感悟文本,在大家的歌声中,达到情感的最高峰,也达到课堂的高潮。在语文的殿堂中无形的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试图把学生培养也为有感情的人,这是一种成长,一种生活。

(五)尾处引故事,回归生活 片段(《提醒幸福》——

下课时间快到了,我说:‚最后跟大家讲一个小小的故事作为今天上课的结束。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姚嗣芳,她是成都市特别有名的小学语文老师,30多岁,上课上得特别棒,很多学生到那个学校去就想听她的课。她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去年10月份听说她被提为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很多人向她祝贺。我当时也想跟她打个电话,因为忙就没有打。后来听说她腿摔断了,在家里养伤。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今年元旦,我们搞了个聚会,她没有来,她学校的校长来了,我就问:‘姚老师现在去当局长了?’校长说:‘没有,还在我们学校。’‘怎么回事?’她说:‘我不去呀!’大家都非常惊讶。当然,我认为这种惊讶带着世俗的眼光。后来我给她打了个电话,电话里聊了很久。姚老师,她不是那么善于张扬的人,她是非常朴实的一个人。后来我一下子就理解她了。她说,她只觉得做老师是最幸福的。很多人觉得她傻,多少人梦寐以求要当这个副局长。她说:‘我用尽了所有的关系去找领导谈,说服领导让我回到学校,就做一名普通老师。’后来我说:‘姚老师,你既不傻也不高尚,你只是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实 11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践着、体验着自己的幸福观,仅此而已。’我没这个当副局长的机会,因而我没有过这样‘推辞’的经历,但我理解她,这就叫做幸福。这些东西你们现在不一定能够理解,但我想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会逐步理解的。另外,建议大家去找找毕淑敏的其他作品读一读。好,下课。同学们再见!‛[1](p81-82)

在课的最后,李老师给同学们讲了身边一位姚老师的事故,现在许多老师在教学也会运用故事,而李老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故事中的姚老师就在学生的身边发生,老师朴实的讲述,使学生听来亲切朴实,是生活中“幸福”的一个折射。在课的结尾再一次引导学生有这样的意识: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要时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

对于《提醒幸福》这篇课文,李老师在对文本进行了细致地解读之后,又充分利用课上的最后几分钟,在学生分已经理解“幸福”的含义的基础上,随手拈来了身边人的事,回归生活,将幸福具体化,在这样的故事中,李老师再一次向学生强调“幸福”的广阔内涵,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体会幸福。教学的这一举措,使得整堂课看起来充实完满。教材本取自于生活,最后的回归,让学生通过生活学会了生活。

三 语文“生活化”的借鉴意义

现如今,由于受应试教育加之功利思想影响,学生上课就是为了“中考”“高考”,同时老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业绩,不得不按照“中考”“高考”来选取教学内容。只教会学生考试范围内的内容,教学围绕着考试转,这在无形之中隔断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得教学内容局限化,甚至让有些学生误认为不上语文课我也能学得很好,从而心理轻视了语文教育的重要地位。面对这样的局面,特级教师张孝纯提出了“大语文”的观念,李镇西老师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语文生活化”化主张给我们的语文教学界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笔者认为这一主张对于我们时下的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一)加强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李镇西认为,“生活语文”之“生活”二字,不单指语文教学应注意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还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练思想、完善人格结合起来。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取自生活,源于生活,我们应牢牢抓住这一特征来实践语文“生活化”,从而加强课堂教学与语文的联系,让教学贴近生活,在语文中渗透生活,走出一条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之所有要“生活化”,就是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进入到取自于生活的文本中去,从而加强了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在一边解读文本人的同时一边在体验生活,让学生觉得学语文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语文“生活化”,使语文课堂丰富多样,在文本中寻找回忆,悟出情感,教师引领学生一边在解读文本的同时一边跳出 12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文本,感受生活的多彩,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而且大大打破了“课堂”的局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我们要注意的是语文“生活化”虽然将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但是这毕竟是语文课堂,要时刻牢记这是“语文课”,必须要上成语文课。例如,李镇西老师在《致女儿的信》课上,时刻提醒自己这是堂语文课,要尽可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情的同时,注意课文的文学性或者是写作艺术。“语文化”和“生活化”是相统一的。“语文,就是主体真是的生活。”然而李老师在由“生活化”向“语文化”引导时,显出了一些不足,并直接提问,“同学们还没有没有什么问题?包括写作上的问题,比如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中断了学生的思路,显得生硬而突兀。李海林老师更是直接指出了李镇西老师这堂课的不足,认为他“把文本当成了一种工具,一种‘用一下’就放下的工具。”也就是说李老师没有深入文本,没有抓住文中最重要的东西来教。让人觉得“这里的语文化和生活化是两张皮。[6]

另外,我们所说的语文“生活化”讲的是要深入生活的深处,而不是停留在生活的表面。“生活化”是学生生活经验的吸收与建构,也是学生做人经验的吸收与建构。这是李镇西语文生活化的关键所在。引领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中,走进生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二)培养人文情怀,提高教师素养

李镇西老师之所以能实践其“生活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从其自身来看,关键在于李老师极高的教师素养。使得李老师上课能举重若轻,挥洒自如,尽情展示其独特的语文教学艺术。[3](p225)

首先李老师具有民主教育思想,李老师一直追随陶行知先生和苏霍姆林斯基,在语文教学中一直践行语文民主教育。语文民主教育就是充满自由、平等、法治、宽容、妥协、创造精神的教育。他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视教育为心灵的艺术。基于此,他提倡共享式的课堂师生关系,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交往过程。从李老师的每一堂课中,我们都不难发现,李老师都是在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分析,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对话,从而共同获得认知的快乐。李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并适时地将自己的感受拿出来同学生们分享和交流。这样的课堂是轻松快乐的,学生能最快的进入“角色”,投入到课文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思维,这样,教师能自如地带领学生穿梭在“语文化”和“生活化”之间,让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所以,笔者认为,当今,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必须具有民主精神,尊重每一位学生,用自身的行动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充分信任教师,在课堂上敢于提出质疑与想法,教师要做到平等的与学生交流分享,13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只有只有这样的民主教育思想,我们才能更好地践行语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理念。

其次李老师自身的极高的语文素养。教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教师自身素养的影响。李老师有着渊博的学识,他从小就爱读诗,爱写诗,上了大学之后更加勤奋的阅读世界名著来丰富自己的语文修养。由于长期的培养,李老师有着诗人的气质,作家的情怀。在任教之后,他仍不断的读书,思考。他曾说过:“教书、读书、写书、思考,这是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反思自己,读书写作,老师才能成长。”“勤于阅读和写作,是提高自身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看李老师的教学实录时,感到他对于材料随手拈来,这与他平时大量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于漪老师就曾这样评价李老师的课,“对课文作者总体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手法的比拟,对重点字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时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听镇西老师的课,应该说是一种幸福。”[1](p52)笔者认为,当下的教师应向镇西老师学习,多读书,多思考,不断加强自身的学识修养,学习更多的教学技巧,争取做一名有高语文教养的教师。

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多地人发现了教学的弊端,教学与生活相脱离,“应试教育”的痕迹浓重。于是教师们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李镇西老师的语文生活化的理念脱颖而出,尽管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但在语文教学界仍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里,我们不妨学习一下李镇西老师的语文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改进我们的教学课堂。当然我们不是要求去完全的效仿与移植,就曾有一位老师因学李老师上课效果不好而疯掉了。这是令人震惊的。教育艺术是不可以复制的。每个老师都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而,笔者认为学习李镇西老师,就要学习他的根本,学习他的思想、理念、教育价值观,进而审视自身,完善自身,让自己的课堂也变得生动多彩。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大学出7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4].胡晓风等主编:《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 [5]罗曼罗兰[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58575.htm [6].李海林:《生活化与语文化——评<致女儿的信>课案》,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第1期

第五篇:幼儿园课堂教学专用实例2

幼儿园课堂教学专用实例

——大、中、小班专用

A\优质示范课(大中小班)视频类

一、绘本

1、小班绘本优质课展示《谁咬了我的大饼》

2、中班绘本活动优质课展示《一步一步走啊走》

3、大班绘本阅读优质课展示《母鸡萝丝去散步》

二、语文

1、大班语言优质课展示《温情的狮子》、《蝈蝈和蛐蛐》

2、中班语言优质课展示《小熊的尾巴》、《大熊的拥抱节》

3、小班语言优质课展示《水果屋》、《小兔子落水后》

三、阅读

1、中班优质课《小兔子分萝卜》

2、大班优质课《幸福的大桌子》

四、数学:

1、大班数学优质课展示《圈里有几个》

2、中班数学优质课展示《趣味空间对应》

3、小班数学优质课展示《图形宝宝排排队》

五、音乐:

1、小班音乐优质课展示《打电话》

2、中班音乐优质课展示《毛毛虫啃苹果》

3、大班音乐游戏优质课展示《猫和老鼠》

六、英语

1、学前班英语优质课展示《Toys》

2、中班英语优质课展示《Patato and Tomato》

七、艺术、美术:

1.大班艺术优质课展示《冬天》、《小菜园》 2.大班美术优质课展示《小小拉拉队》、《造鸟房》

八、体育:

1、小班优质课展示《怪车轱辘辘》

2、中班优质课展示《喜洋洋的镜子屋》

3、大班优质课展示《椅子游戏》

九、社会活动:

1、大班社会活动优质课展示《小路上的画》、《方格子老虎》

2、中班社会活动优质课展示《青蛙活动》、《趣味游戏》

3、小班社会活动优质课展示《一寸虫》、《想吃苹果的小老鼠》

十、综合:

1、小班综合优质课展示《兔宝宝站起来》、《我要拉baba》

2、中班综合优质课展示《下雨了》、《多彩的纸巾》

3、大班综合优质课展示《像狼一样嚎叫》、《小牛也疯狂》

十一、科学:

1、大班科学活动优质课展示《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游公园》

2、中班科学活动优质课展示《有趣的拓印》、《千奇百怪的睡》

3、小班科学活动优质课展示《罐子的声音》、《有趣的小水轮》

B\优质课堂案例(大中小班)文档类

一、教案集(大中小班)小班

1、安全类007份;

2、健康类077份;

3、科学类209份;

4、美术类093份;

5、亲子活动类028份;

6、社会类116份;

7、数学类125份;

8、体育类066份;

9、音乐类125份;

10、英语类052份;

11、游戏类018份;

12、语言类14份;

13、主题类146份;

14、综合类093份; 中班

1、安全类028份;

2、健康类071份;

3、科学类204份;

4、美术类200份;

5、亲子活动类19份;

6、社会类068份;

7、数学类173份;

8、体育类096份;

9、音乐类141份;

10、英语类060份;

11、游戏类040份;

12、语言类20份;

13、主题类200份;

14、综合类0 53份

15、说课稿57份 大班

1、安全类028份;

2、健康类062份;

3、科学类200份;

4、美术类201份;

5、亲子活动类028份;

6、社会类085份;

7、数学类182份;

8、体育类116份;

9、音乐类198份;

10、英语类070份;

11、游戏类068份;

12、语言类02份;

13、主题类211份;

14、综合类47份

15、说课稿42份

二、绘本PPT课件集

1、大中小班绘本PPT课件+配套教案近130份 2、大中小班PPT课件教案集近400份

三、教学动画视频集(大中小班)

1、大中小班认知识物必备播放首选视频235个

2、大中小班上课动画教学视频近100个

C\优质课堂舞蹈教学参考(大中小班)视频类

小班

01训练一:《走走跳跳》;

02训练二:《我的小脚真听话》 03训练三:《小海狮表演》;

04表演:《小星星》 05表演:《乖孩子》;

06表演:《小手小脚》 07表演:《泥娃娃》;

08表演:《小龙人》 中班

01训练一:《小鸟飞飞》;

02训练二:《多愉快》 03训练三:《我帮你来你帮我》

04表演:《小蝌蚪》《毛毛虫》; 05表演:《猪八戒吃西瓜》;

06表演:《男儿第一志气高》 07表演:《藏族儿童舞》;

08表演:《尝葡萄》 大班

01训练一:《小木偶》;

02训练二:《抬抬腿》; 03训练三:《踢踢腿》

04训练四:《小飞机》; 05训练五:《小风车》;

06训练六:《摘果子》 07训练七:《扑蝶》;

08训练八:《小鸡吃米》; 09表演:《我们光着小脚丫》

10表演:《小鸡叽叽》; 11表演:《铁棒磨成针》;

12表演:《蓝精灵》 13表演:《好奇的小蜜蜂》;

14表演:《加油,女足》; 15表演:《蜜蜂飞舞》

四、优质课堂环境创设图库集(各类)图片类

1部分区域;2部分宣传栏;3部分简易制作;

五、赠送名师课例

《藏在哪里了》、《情景阅读,在绘本中成长》、《小威向前冲》、《老鼠娶新娘》、《粽子里的故事》、《熊叔叔的生日派对》、《猜猜我有多爱你》、《幸福的大桌子》 《幼儿园及教师形象设计》 《小老鼠上灯台》、《三只熊的早餐》《果酱小房子》、《垫子游戏》、《别忘了》、《中国功夫》

本品为11张高清DVD光盘,内存35.9G(内含接近80节视频课、大中小班各科教案、千款教学指导案例、实用性强)A、银行转帐;B、支付宝支付;(全国地区)

下载李镇西课堂教学实例(阅读部分)(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镇西课堂教学实例(阅读部分)(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英语读写结合课堂教学实例研究

    高中英语读写结合课堂教学实例研究-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李镇西读后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悟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觉得他像一个神话一样, 回到我工作中,我觉得当我面对那帮学生时,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至少对得起这帮孩子!不......

    李镇西报告

    听李镇西老师报告有感 项惠兰 今年二月底,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和楼老师一同到安徽宿州参加了由国家教育杂志社主办的“中小学班主任业务提升专题报告会”的学习。期间听了三位国......

    李镇西心得体会

    ——李镇西报告会 2017年9月23日——9月24日在三穗县教育与科技局的组织和带领下来到了铜仁市继续教育学院,参加了 “全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教育思想专题大型报告会”。我有......

    李镇西简介

    李镇西——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李镇西,一九五八年生,四川成都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就职于成都石室中学,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研究生在读,师从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李老师崇拜苏......

    李镇西经典语录

    李镇西经典语录 近日读李镇西老师著作和听他的报告收获甚多,摘其教育经典语录用于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语录如下: “永远和学生在一起,心就永远年轻。” “带着一个思考的大脑,重......

    荷塘月色——李镇西

    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 第一节课 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

    李镇西读后感

    心 灵 的 对 话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崇文街小学 张慧琴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这是教育界人人皆知的事。读完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获益匪浅!捧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