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实例与反思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实例与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小学英语教学在我市的全面展开,英语教学初步走向正规,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趋势,有的学校起步早,认识高,行动积极主动,课堂教学搞的有声有色;有的学校认识差一些,传统的课堂教学主宰课堂;有的学校办学条件好些,教改气氛就浓些,课堂教学模式也新颖;也有的学校办学条件差一些,教改活动也差一些,课堂教学模式陈旧。我市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实效,笔者为许多教师个性鲜明、力求创新的教学行为而感到十分欣喜,但不可否认的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于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上存在偏差,教学实践中存在误区,加上兼职非专业英语教师较多,中心教研活动的不健全,教师间交流学习的机会少,从而导致我市英语教学低效或无效现象十分普遍。
纵观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低。教师的教学没有吸引力或小学英语课堂教师花样十足教师主霸课堂现象十分严重,有些英语课是令人失望的,有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机械训练较多。缺乏对学生的兴趣习惯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的课堂教学不能针对学生实际。过分拔高,使两极分化在低年级就出现,有的课堂设计缺乏适当适时的教学评价,不能及时获悉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收获,学生对英语课堂知识的掌握不实在、理解不全面,部分学生书写、发音和朗读语音语调差,学生的口齿僵硬,听说口语交际能力极差,缺乏有效的锻炼机会。在英语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新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不能理解教师相对较快的指示语。由于课堂教学中以上问题的存在,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课堂上学生们浮躁、不安分,表现在不能倾听别人的发言,不能静心思考,或学生被动学习,教师教的十分辛苦,学生学习非常被动,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种无效教学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必须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从自身出发,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设计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小学英语教学获得顺利而有效地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二、对优质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所谓“有效”,从学生层面上看,主要是看学生的收获,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从教师层面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看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设计是否新颖,教学过程是否扎实,教学理念是否新(关注全体学生),教学效率是否很高。我们应该知道,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
据调查,多数教师认为小学英语难教,教师非常辛苦,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并应十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如何构建优质的英语教学课堂。
三.如何构建优质的英语教学课堂
我个人认为优质有效的英语课堂应该首先从提高教学设计更新教学理念扎实教学基本功等方面入手。使教育教学资源产生更多更好成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应不断地思考,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得以实现,教学过程是否扎实,教师的设置问题是否有效?
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并据此来划分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为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愿学。(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有效的主动学习,使学生乐学。(3)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保证有效的知识掌握。使学生愿学。(4)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有效的能力发展,使学生会学。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从有效推动和促进中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课堂教学实践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尊重学生,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学的综合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注意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予以高度的关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善导”、“激趣”、“引思”、“精讲”这四项教学要素,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重心。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协调与统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去探索,自己去发展,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5)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增强有效的教学参与,为学生创造语言应用机会,提升语言实践应用能力。
新课程倡导“面对学生全体,全面进行教学”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班额普遍较大,无法兼顾全体,大部分学生因此而无法得到语言实践的机会;而课堂环境几乎是外语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避免或消除消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英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
四、如何提高优质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水平?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环环相扣的各种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构建优质有效的英语课堂的关键在于优化各个环节的教学设计。笔者将结合一些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粗略地谈点自己的观点。
(一)。优化导入,快速有效地营造英语氛围
好的导入能帮助学生整理已有的知识体系,并将其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的状态。许多教师非常重视导入这个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用各种方法导入新课。常用的导入有,复习导入法,唱歌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等等。有效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实为课堂增色不少。
大部分教师在导入这个过程中都做得挺好,挺有效,但有的教师会在知识的呈现上花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弄得很花哨,兜个大圈子再引到新知识的学习,当学生真正要开始学习时,兴趣已经少了一半。因此,导入环节是否有效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
【案例描述】某教师的教学内容是NSE教材4B.module 8 Unit2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storts day?该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storts day?,I‟m going to do the high jump.并能灵活自如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2.能听懂、会说数词do the high jump,100metres.do the long jump.导入的步骤: 1.Greetingand free talkl 2.Let's sing an English song《row you boat》.3.Play a game guess.What am I doing?教师猜动作学生猜,用英语说4.抢说单词卡片
显然,教师想通过对数旧词的复习过渡到新内容表达,但在这个导入环节用时超过10分钟,教师组织了唱、游、说等好几个复习、热身活动,而此时本课重点要学的句型还未呈现,这堂课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吗?
【反思】这样的导入是否冗长?如此耗时耗力的导入是否有必要?看起来这些活动虽然都与今天的教学内容有联系,但在导入及热身这个环节如果组织的活动过多,会浪费很多时间,影响到后面新授内容的进行。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它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在设计导入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教师一定要明确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处理好导入与新授内容之间的关系。
有时,在简短的一个热身Warming up或相关的Free talk之后,不要绕很多弯,就可以自然、直接地切入新课的主题。
(二)、优化新知的呈现,力求清晰明白,知识讲解要透彻。教师很重视对新授知识的呈现,总是左思右想千方百计变着形式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殊不知,教师只备了教材知识而忽略了学生。例如,在进行5A Unit3《Hobbies》Part B&C教学时,这一课里学生要学习的词组比较多“collect stamps, grow flowers, take photos, make model ships, make clothes……”,首先教师从谈论自己的爱好“I like reading.This is my hobby.”引出新单词“hobby, hobbies”,接着提问“What do you like? What‟s your hobby?”然后为了呈现和教学新单词想方设法创设情境,零乱的情境把学习的知识分割得支离破碎,没有让可以一起呈现的单词词组有机地整合进行整体教学,这样教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累。
(三)优化巩固课堂活动设计,追求优质有效的英语课堂 “活动化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师常用一种学习方式,“以活动为中心”、“以活动促语言发展”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特别是低段课堂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教师们在课堂上也力求让学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因此,每位英语老师几乎都成了活动设计专家,在公开课上,学生唱唱跳跳玩玩做做演演,还有图片、实物和多媒体来助阵,气氛非常活跃,场面非常热闹。然而,活跃和热闹的背后,学生到底掌握了些什么呢?特别是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到底学到了什么呢?笔者认为,课堂上的一切活动设计要考虑活动的目的性、高效性、层次性、趣味性以及快节奏和高密度,这样的课堂活动才是有效的。
1.华而不实的游戏,不要只为游戏而游戏。
适当的游戏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可以化解难点、重点。但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游戏针对性并不强,有些过程太复杂,要用一大堆中文解释;有些游戏又过于简单,图个热闹,没有真正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服务。
【案例描述】某教师为了教学一个新单词“ a camera”用了这样一个老游戏:“Boys, and girls.Let‟s play a game: Look , I have a nice bag.What‟s in my bag? Can you guess?” 学生你猜,我猜好不热闹,浪费了好长时间,最后还是没猜到,老师只能无奈地告诉他“Sorry, Let me tell you.It„s a camera.”
【反思】笔者认为课堂上并不是游戏越多越好,游戏是要为英语教学服务的,而不只是追求新颖,热闹。华而不实的游戏费时又低效并不可取。
2.开展真实有效的调查活动
调查(Do a survey)是当今英语课堂教学中比较热门的一项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调查”,获取相关信息,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提高其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
【案例描述】在学完了有关数字的单词后,笔者要求利用句型“What‟s your hobby” “My hobby is……”调查本班同学的爱好
【反思】这个具有信息差的活动极大得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信息,运用了语言并提高了语言技能。但是有的教师几乎把这一调查活动形式当成了公开课的“法宝”,常常是注重了形式而忽视了真正有意义的交流,这样的活动毫无意义。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5B Unit9时,在学生学完国家和人民“America, American, England, British, France, French, Japan , Japanese……” 后,教师布置了这样一个调查任务“Look at the pictures, then ask your partner where are you from?”。这样的一个学习任务还是停留在机械性的语言练习这个层面上,缺乏有意义的交流。
3.增强活动的多元目的性,避免活动重复性和单一性,使各项活动层层递进,步步提高,知识强化的同时,渗透能力培养,达到扩展情意目标的发展,渗透德育教育,创设真实情景,真实交流,怎么样提高活动教学有效性呢?通过分析与反思大量课例及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我认为通过以下几种活动,可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
(A)、创造信息差,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
信息差是人们对事物或人了解、知晓的程度上存在的差距。人们之间进行谈话交流,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谈话双方之间存在信息差,彼此都想了解对方的信息,从而产生了交流的愿望和想法。英语教学也一样,要想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会话交流,就必须在会话双方之间制造信息差,使他们产生想从对方了解有关信息的迫切愿望和需求,产生开口说英语的动机。有了信息差,会话才是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的有意义的交流,这样,学生才愿意开口讲英语,才能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书、铅笔等等的单词时,有的教师直接拿着书、铅笔卡片问What‟s this? 这属于明知故问,不符合学习的规律。可以该改进为:事先用小手帕把铅笔、书等盖起来,慢慢的一点点地露出来,一边露,以便让学生猜说,最后老师教授;再如,在复习词汇时教师常使用单词图片进行复习。有一位教师直接拿着十张卡片,一张一张地让学生猜测卡片上的单词,很明显,这种信息差太大了,几乎是瞎猜。可以改进为:教师快速地向学生呈现十张卡片后,将卡片重新“洗牌”,并抽取五张卡片展示给学生后放在桌面上,然后再将剩余的五张卡片随机出示让学生猜测。这样,在活动之初就限定了猜测的范围,锻炼了学生瞬间记忆能力,再抽取两张卡片展示给学生,进一步缩小信息差,为激发学生抢答热情奠定基础,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可以“轻轻一跃而后得”,而且使学生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无序的瞎猜。
(B)、创设语境,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际。如果我们能够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从真实的语境中真实地运用语言,必将激发学生真实的兴趣,从而取得令人欣慰的成效。《英语课程标准》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各种情景没有创设好,甚至没有创设,最终导致学与运用脱节,或者误导学生。
例如:我校外教刚来时,与学生闹的一个笑话。外教:“Hello!How are you?”。学生回答:“Hello!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And you?”。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不是笑话,而是暴露的我们为教而教外语,不是为了应用,不是为了交际。再如在教授What did he do?时,有的老师拿一幅有一个人吹笛子的图片,老师问What did he do?让学生回答。这样学生就会混淆He played the flute.He is playing the flute.这是由于老师没有创设好对话的情景。可以改进为:老师可以这样说,昨天我去听音乐会,并且拍下照来了,让咱们看一看,这样引出What did he do? 学生一定能明白He played the flute的意思。
(C)、把握提问的质与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何时提问,所提问题是否能让全体学生接受,让优生“跳一跳”才能回答,让差生吃饱等等,也就需要老师掌握提问的技巧。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1,提问的问题是封闭性的,没有思考价值。学生只需要回答“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 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越来越迟钝。2,提问的时间把握不到位,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刚讲完,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3,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针对第一个问题,可以改进为:老师可以提问三种类型的问题,1,事实性问题(是什么?适合待优生回答)2,理解性问题(为什么?适合中下等学生回答)3,开放性问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可以兼顾优差生,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例如,问学生What do you like? 学生回答完后,要接着问Why? 让学生开动脑筋回答。
针对第二个问题,可以改进为:1,刚学完,提问的时间在班里70/100——80/100的学生都会时。这时应多鼓励表扬学生回答问题。2,学完后,提问的时间在班里90/100的学生都会时。提问的目的是为下一步的扩展教学打基础。
(D).及时检查反馈,及时评价,升华知能,扩展提高与运用
(四)关注教学细节,落实环节实效。
1.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要求,应材施教,降低要求。
教学细节指的是教学中的细小环节以及其中的教学活动,也可以说是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细枝末节。部分教师忽略细节,使教学环节走形式,优美的设计黯然失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课堂,调整教学内容或方式方法,是教师应该有的素养。透过课堂现场的一些教学细节,就能看出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虽小,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它;细节虽小,教学失败的罪魁祸首有时也是它。
2、关注教师课堂的激励语言,因人施评,给予表扬鼓励,洋溢情感活力。
【案例描述1】
T:(对答对问题的学生)You‟re very good.Here‟s a gift for you.Sit down , please.T:(对答错的学生)Sit down!You must listen carefully!【反思】教师对“答对学生”与“答错学生”的态度可谓天壤之别,前者是充分享受了成功,既受表扬又得礼物,美滋滋地坐下,而后者却严重受挫,既受冷遇又受打击。长此以往,有些学生恐怕没有勇气发言了。对答错学生是否可以委婉地说:I‟m sorry, sit down, please.Would you please think it over again?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在某些学生心灵上留下了永久的印痕, 所以对照新课程理念,我们不得不反思和改进我们的课堂用语。
【案例描述2】听课中发现某学生在吹泡泡堂,教师声嘶力竭的喝斥,吓坏了这个学生,也吓坏了全班其他学生,学生注意力立即被转移了。还在几个班先后发现教师为好动的学生或差生设专桌专座于教室的前后,有意与其他学生不同,使学生在潜意识中知道自己与众不同,大大的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正确的教育与惩罚无缘。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应看到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的一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旺盛活力与潜能。在英语课上,我一贯用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于发自内心的赞赏。“Good!”, “Great!”, “You are so clever!”, “Good job!”或点点他们的小鼻子,给予肯定的微笑。学生从我的举手投足中感受了老师的爱意,我对学生能力的肯定和进步的期待,逐步消除了他们用英语交际的胆怯心理,都渴望再次表现自己,总会将小手自信地举起来。
3.给“缺点”以美丽的诠释是该教师教学艺术的闪光点。给“缺点”以美丽的诠释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美的体现,是保持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它能够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驱使着学生去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这样的教师学生是很乐于接受的;教师也会由于学生的用功学习而更加勤奋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使教师更趋向于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了解学生,从而获得更为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走上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4、关注课堂环节间的巧妙过渡
一节好课应当层次清晰,环节紧扣。如果教师在关注和优化各教学环节的同时,也能关注各环节之间的巧妙过渡,那就会为课堂增色不少。但欠缺考虑,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做法就值得商榷了。
【案例描述】在一次校本研究课上,某教师执教的内容是牛津英语3A 的《Let‟s go to the park》。先学习了“Let‟s go to the park.But how?”为了引出新句型“Let‟s go to ……(地点)”教师在这里用了一首中文歌曲《青藏高原》过渡到新句型,然后问 “Where shall we go?”学生很容易就从歌曲的内容中听出了地点,毫无悬念。而中文歌曲运用在英语课堂上是否值得提倡呢?
而另一个案例,同样是用歌曲过渡,效果就不一样: T: Do you like English songs? S: Yes!T: Let‟s sing a song《What‟s in the classroom》.S: OK.T: Look, What‟s in our classroom? There‟s a blackboard on the wall.There‟s a map of China on the wall.(接着教师适时引入There be句型,板书出重点句型。)【反思】过渡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清晰的教学层次,巧妙的过渡会让整个教学过程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如果各环节之间缺乏相应的知识联系或过渡,整堂课就会给人支离破碎、拼盘的感觉。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收集和总结,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其它办法,如纠错的艺术,整体输入法,肢体语言艺术等等,等待我们去总结提高。
结束语
追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也是我们英语教师永远追求的,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从而使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
第二篇:如何加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加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尹奕飞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深化学校改革的基本任务,也是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有效性,顾名思义就是指有效果、有效益。效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之比,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效益是产出、收益,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发展。
目前不少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从事大班教学的教师都感到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痛苦,但预期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达成。小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普遍英语,学习积极性很高,但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不喜欢上英语课。高年级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尢为明显。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经历几学期甚至几年的英语学习,但英语能力并无明显提高。因此如何加强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一、活动形式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新课程倡导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张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和画画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堂活动应有利于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的技能。如果教学活动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有趣的教学活动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3A教学颜色的单词时,我设计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的活动,以复习和巩固单词red yellow green 全班学生站起来做小司机,根据教师所说的三种颜色做出停车、开车或等待的动作,做错的学生坐下,经过多个回合后仍然站着的学生被评为合格“小司机”。然后让合格的小司机来喊口令,其余学生继续做动作。此活动既能帮助学生掌握这三个单词,有能使他们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很是时机的将德育渗透于英语教学活动中。可见,将教学内容融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性,才有助于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活动设计要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是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够语言的能力。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让学生在语境中、活动加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学生对源于自己生活的活动特别感兴趣,并有强烈的参与欲望,教师要关注来自学生生活的各种信息。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活动,力图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生活。例如我在教句型“Is this your pen?”时是这样设计的:上课铃声一响,教师拿着一支钢笔走进教师,一边用疑惑的眼神巡视学生,一边问:Whose pen is this?学生们都很好奇,都想知道这支钢笔到底是谁的,然后我把钢笔交给学生,要求他们用句型“Is this your pen?”寻找它的主人。寻找物主的过程也正是学生操练句型的过程。之后用多媒体可见呈现了很多图片,让学生用句型“Is this your „„?”做猜一猜的游戏,最后拿出一些文具,要求全班学生找到文具的主人,看谁最快完成任务。因此,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是在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情境中主动地实践、体验和探究。这样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能力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活动形式要多而不乱,要有语言知识做支撑 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由于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所以教师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还应具有新奇感,从而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保持起学习兴趣。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我常组织guessing,role play,chant,play games,tell story,wake survey等不同类型的活动,并力求使活动多而不乱。例如在教“It’s smart”一课时我让学生每人拿来自己觉得最喜欢的衣服(如:T-shirt,dress,sweater,jean,jacket,)待呈现新知识之后,组织一个时装模特展示会,在教师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时装表演开始后,学生们踏着模特步登场,伴着音乐,一边摆造型,一边用英语介绍:Look at my new dress.It’s20 yuan.It’s nice.I like it very much„此时,各小组展开有趣的竞争,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这个活动不仅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运用了英语,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以及自主、合作和创新意识。
四、活动要尽量,要体现开放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
例如,我在教“What do you want to be?”这一课时,在讲完新课时我让学生写了自已的梦想,然后让他们念自己的梦或梦想,有梦见自己成为了一名医生,给病人看病;有梦想自己成为了一名宇航员,就像杨利伟、费骏龙叔叔那样飞上太空,探索太空的奥秘,为人类做出贡献。学生用英语说出了各种各样的梦想,由于活动内容和形式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富有挑战性,所以学生的兴趣盎然,写出了十分精彩的文章,为以后的英文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生的不同梦想及精彩的英文解说,把课堂活动推向了高潮。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但复习了课文的语言点和动词时态的用法,而且在交流中还用到了以前的重要句型。个别能力较强的学生甚至把课外学到单词和句型也用到了课堂,各个层面的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2 ?A new house?一课后,我让学生设计了自己的理想之家,画室内房间图,然后用英语标出图中物品的名称,并用英语作简单的介绍,课后写成小短文。由于活动内容和形式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又富有挑战性,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他们发挥了丰富的想像力,设计出的房子五花八门,有古典式的、现代式的„„甚至还有地下室。学生富有个性化的作品展示,再加上完整、流畅、正确的解说,把课堂活动推向了高潮。最后师生共同评出“最佳建筑设计师”和“最佳解说员”。同时,我还趁机进行了思想教育:只要大家坚持不懈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老师相信你们都有可能成为将来的建筑设计师。通过活动不但巩固复习了房间类和家具类单词,句型There is/are„在交流中也得到了自如运用,既促进了英语与美学、建筑设计学等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有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五、教师要对活动进行调控
有时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很好,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活动组织和调控方面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在大班教学的条件下,学生活动时课堂秩序就很难控制,有的学生不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活动;学生在进行某类活动时可能会遇到同学配合不积极或不配合的情况等。这一切都会影响活动的效果,甚至导致活动失败。因此,要有效地开展活动教学,教师就要重视并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调控。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仔细考虑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制定对策。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调控,以保证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例如,在一次赛课活动中,某教师在教学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I like„。Why? Because„”之前的导入和操练都设计的不错。该环节结束后,授课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做一次调查活动。任务下达后,学生们个个一脸茫然,部分学生虽然开始讨论,但却用中文交流,而授课教师此时只是旁观并未提供帮助。笔者课后了解到,该班学生是第一次进行这种活动,而且学生并不知道应当如何展开讨论,也有一些学生因生词原因不会用英语表达自己所喜爱的季节及原因,只好用中文问答。
六、评价要积极、有效
教师要善于抓住评价时机,通过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课堂学习行为等进行引导,课堂上授课教师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从而促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与当地本班的英语教师交流时,听到他们抱怨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不仅素质低、纪律差,而且回答问题时声音低,这种情况可能与学生害羞和惧怕学习英语的心里有关。于是我决定采用积极性评价,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在课前与学生多次接触,并再三鼓励学生:我们这个班是个很好的班级,同学们非常聪明可爱,相信同学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表现也一定很出色。果然,当上课时,全班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听讲,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另外还对坐得好,读得好,声音响亮的小组和个人进行鼓励性评价,并加上恰到好处的体态语,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精彩的教学设计,学生们学得十分投入,教学效果极佳。
七、结束语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把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放在第一位,而不应一味地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校性,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从而真正持久地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第三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摘要:课堂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各种能力和锻炼综合素质的主要方式,其有效性体现在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提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教师应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原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不断改善英语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评价教学有没有成效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成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为有效教学。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师生和谐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育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1]可见,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非常重要,可以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更加主动、愉快地学习。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依赖于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贴心人,关心他们的学习、身体和心理,而且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育人为本,爱心是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和责任心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有了爱心、责任心,便会一切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及时、深刻、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修正自己的低效或无效行为,努力营造师生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教师要努力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语言学习中大胆尝试;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要善待学生的错误,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培养他们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将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创新精神[2]。
二、学习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小学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实践中,有的教师一直在关注怎样提高课堂内容的可接受性,而忽视了学生对学习
内容的乐接受性。事实上,学生一旦从内心体会到了学习的趣味,就会自主地以高涨的热情去关注学习内容,有效教学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感受,让他们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和快乐。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促使学生保持较佳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笔者在讲授五年级上册unit5 what can the robot do?正文之前,先播放了几分钟有关足球机器人、家务机器人、昆虫机器人的视频,以高科技为向导,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三、课堂内外的有趣活动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形式
1.课内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在遵循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前提下,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使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相关,能为目标服务;使活动形式多而不乱,有语言知识作支撑;使活动活而有序,具有可操作性;使活动真实,并体现开放性。同时,还应考虑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等多种因素,使各个活动在教学目标下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认为,利用对话、表演等课堂活动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能够了解对话大意,为语言表达奠定基础;②鼓励学生利用同桌互练和小组合作表演等方式,对所学对话进行灵活运用;③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对文本内容进行表达;④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的对话练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笔者在实践中经常变换形式地穿插使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例如,在unit10 where are you going on holiday中,笔者请学生口述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有条件的还可以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
2.课外活动。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还应展现在课外活动的设置上。学生学习的新知识如果得不到及时复习,很可能下次上课时就忘记了,这时,教师要给学生布置有趣的课外作业,帮助他们课余在家里和家长、朋友或者同学一起玩、一起记,这样比单纯布置抄写作业,能起到更好的作用。英语是一门语言,仅仅会背单词、说句子是远远不能熟练运用这门语言进行交际的,所以要培养学生说英语,用英语进行对话的能力。可以在传统的小游戏中,穿插进上课学习的新词语、新句子,学生在玩的时候也学会了用英语表达,锻炼了说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组织课余的英语朗诵、作文比赛,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提高了他们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3]。
四、情景教学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生活场景,使该情境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4]这种练习方法贴近生活,能变单调、机械的句型操练为活泼、生动的交际性练习。英语学习缺乏一定的语言氛围,往往会造成学生遗忘很快以及不敢开口的情况,因此,英语课必须设计适当的活动和情境,让学生们不知不觉地置身于英语环境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情境化教学不仅能够营造氛围和意境,更易于创造、模拟语言学习环境,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笔者在教学五年级上册unit14 they are visiting the zoo时,设置了以下几个场景,请学生们思考如何进行言语对话——a boy gives some bananas to the monkeys;an uncle throws rubbish on the grass in the zoo;a man steals a ride when entering the zoon gate。但现实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很好,但就是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而有的情境虽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却偏离了教学目标,使一堂课看似很热闹,学生却未掌握应学的内容;还有的情境创设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但在操作过程中又显得牵强附会,因为该情境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会发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所以,情景
教学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情境创设要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创设要给学生提供发挥的空间;情境创设要体现分层教学。
五、教学评价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教学评价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二是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是完成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广大小学英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参考文献:
[1]李芒,时俊卿,吴珄教学设计分项中的教学策略——学校课堂教学策略及其模型的研究[j].教育技术通讯,2005,(5).[2]秦小玲.简约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j].才智,2009,(36).[3]毛东方.说学逗唱,巧记单词——浅谈小学英语单词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9).[4]刘洁.新课程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0,(3).[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0:98.
第四篇:有效性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反思
有效性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反思
平定县柏井中学刘召平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面对现在大班容量的现实,如何使课堂短短的四十或四十五分钟达到最高的效率,是英语教与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有效教学”的误区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一部分老师还缺乏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以及相关的策略,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课堂还会呈现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但收益不大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教学用时少即课堂效率高
我们有些老师并不是缺乏教学热情,而是忽视学生是作为真正教学对象的存在。所以在他们看来,一堂课下来,只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所花的时间越少就视为课堂效率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 centered)的教学思想最终导致忽视了教学是关于“人”的生命意义的特征。
误区二:学生接受内容多即学习效益大
在课前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在备课环节中确实很投入,表现为教学环节设计紧凑而又呈现高密度;在课堂教学实施阶段,教师在按照教学预设的东西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表象上看这不失为一堂高密度、快节奏的好课,然而反思其效果,我认为,教师忽略了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很好的内化,才可能有较好的输出。因此,并不是输入的越多,产出的就会越多、越好,关键在于教师在每个输入的环节要给学生足够的示范让学生有足够的理解。
误区三:教师任务的设计低效、无效期待学生有效的输出
在新课程精神的倡导下,我们倡导以任务型等强调过程学习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课堂实践中会看到教师设计的多种任务,然而在任务开展的过程中,突出表
现的问题:本身的教学任务缺乏有效性或是呈现低效性。
误区四:任务的开展只是集中于“优势学生”的有效输出
在新课程精神为指导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会有意识地增强有效的语言实践量,设计可行的有效的任务,这时候,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便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一种策略。但是,当教师在开展合作的过程中,为了取得良好的互动效应,往往把任务的执行只集中于少部分的“优势学生”身上,这与“有效教学”所期望的能让班中大多数的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能获得学习效益的最大值是违背的。
因此针对以上种种的误区,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假设。
1、如果针对大班容量的现状,在班里竞争英语小能手,来帮助老师共同提高班里的英语成绩,就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2、如果采用纪律比赛加分等类似的形式,就可以督促学生课堂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3、如果能够纵观课本知识,提炼知识框架,并且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用联系的思维组织教学,就能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4、如果课堂上多组织一些孩子们合作,表演的互动,不仅能培养孩子们合作的精神,而且能培养他们的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体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感悟: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柏拉图说:“强迫学习的知识是不会保存的。” 英语课作为一门语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掌握语言使用技巧要通过学习者亲身的感悟,决不可能单凭教师的讲解去完成。所以,只有当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时,才能获得积极的情感因素,并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英语活动教学正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渴望知识的心理而创设的教学法。因此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所关注,所谈论的热点话题,这样才能更
好地创建一个让他们兴奋的课堂环境。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开始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影响学生的课堂效率。所以在课的开始用英语歌曲,英语歌谣,小故事,游戏,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把孩子们很快带入课堂的学习。
2、从课堂要效率,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在三百年前就提出“寻求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可以教得更少,学生可以学得更多”,此后又有了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但这些大家们都不能完整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理想。直至今天,寻找一种有效、高效的教学仍旧是我们教育者的梦想。我们都知道恰当地、实际地制定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学目标不恰当,教师就难以实现高效的英语教学,只有通过对教材和教学对象的仔细分析制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作为实现目标的切入点,才能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才能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要实现几个转变: 闷课——活课;低效——有效;有效——优质。与此同时学生有效学习的表现 :
1、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
2、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
3、让学生喜欢你的为人。
实现这些要求感情交流必不可少,然而所有的这些又对老师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我们把它归纳为五点:1、有思想(见解)2、有智慧(灵气)3、有激情(真情)4、有个性(风格)5、有文化(品位)。
(1)创设良好的英语课堂学习内部环境,使学生学得安心、专心良好的课堂学习内部环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二是良好的课堂纪律。学生听课要听得进,首先心态必须稳定,而且注意力要集中,这就要求教师采用适当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稳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其注意力。这一点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尤为重要,刚上课时学生较兴奋或疲劳,注意力难以转移到学习上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唱英语歌、谈论天气、讲小故事等吸引学生注意,放松其紧张的情绪,使其顺利地进入英语学习的角色。其次,学生要听得清、听得准,需要良好的课堂纪律做保证,散乱的课堂纪律会相应地降低对学习任务的专心程度及听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密切注意并及时利用学生的眼神、表情及练习情况等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教学,避免出现纪律问题。
(2)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教学时心中要有层次,对能力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设定不同的目标,让尖子生冒尖、中等生跟上,差生有积极性,尽力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一、认真听教科书规定的内容,大略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单词。
二、课下完成作业后,要选择一套英语录音带来听,它应该是让你在随意中就能轻松听下去的录音带,它不会给你增加太大的压力,但却能让你把教科书上学过的句子、单词、语法得到快速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这就是快速学习法中的“存储、记忆、激活”三过程中的关键过程:激活。
三、鼓励好生及中上学生,在完成了“学好教科书”的目的之后,要有“先人一步、捷足先登”的思想,即利用做完功课闭目养神的休息时间训练听说,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说很多地道的英语句子。时间一长,这些学生突然发现自己已远远走在其它同学前头了。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
建设大马路小学
梁慧群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广大数学教师越来越多地抛弃以往传统的“师问生答,师讲生练”的模式,转而采用“合作、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中热闹、互动的场面比比皆是,然而其教学效果有时还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还在于教学过程流于形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我有这样一些体会:
一、在课堂上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
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如果学生不想学,学习的收获很少,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时,学生没有学习意向,那么就会学得很辛苦,不会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从哲学角度分析,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先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中,我通过课前活动,先“让学生摆有规律的棋子,考考老师第几个是什么颜色的棋子”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使得整堂课中,学生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是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的途径之一。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尤其是一些探索性学具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有时把学具的操作流于形式,为了做而让学生做。常会出现一些没有必要的操作,或者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杂乱无序,无从下手。从而没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没有得到学习的体验。要让学生在操作中取得学习体验,我们必须做到首先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其次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再次组织好有序的操作过程,最后,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
1、用什么办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2、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若失败了,再试,反复试,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最后重点回答上面的第二问。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激烈的争论,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得出不变的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有: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等。不仅如此,学生还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增加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左、右两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体底面半径与高之积的2倍!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教学中这样安排,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外,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转化的思想,极限的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等,以及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把学生推向主体,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通过自身积极的思维活动,自主参与,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堂上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要导得巧、导得活、导得适时,学生才能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生动活泼;如果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就很容易造成高耗、低效、死板的课堂教学。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强调自己的绝对权威, 课堂中老师的“一言堂”贯穿始终,学生无权、也无机会畅谈自己的观点,稍与教师的观点相驳,就会受到教师的训斥和批评,学生再也不敢表现自己的个性,没有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与信心。还有些教师在学生提了一些建设性的、有价值的问题之后,教师的评价、引导不及时或置之不理,按原来的教学设计继续教学,久而久之,学生摸着教师的脾气,逐渐失去提问的动力与积极性,不会在另外的场合提出不同的观点,把课堂完全地、主动地让给老师“表演”,做一个安静的观众。
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可以改过去一味的“师问生答”模式为“生问生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四、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课堂教学的深度应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切实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师在通盘了解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合理安排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有深度、有新度、有活度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优等生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材中在教学求六个面的面积后,让学生求5个面的金鱼缸的表面积。我们可以把知识拓展延伸,让学生算一算火柴盒的用料面积。对于教材中的多解题,更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求异创新。如在教学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这样启发:这道题有多种解法,比一比,看谁的解法最多,方法最简便。学生兴趣盎然,不一会儿都纷纷争着介绍自己的解法。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方法之多,解法之妙令我刮目相看。学生灵活利用割补法,把组合图形或者转化成几个基本图形后用和、差法求出总面积,或者转化成一个基本图形后求出总面积,独特的思维,简捷的解法,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整个课堂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有效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既巩固了旧知,又培养了求异创新思维的能力。
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更需要创新。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把需被点燃的火炬。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长远的常新的课题,等待我们不断寻觅,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