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国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究
关于我国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究
【摘 要】当前,我国面临经济转型期,经济社会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也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阐述了我国经济转型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现状,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突出矛盾,并在此基础上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经济转型; 大学生就业 ;人力资源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突飞猛进,近年来则迎来转型期,由此前的劳动密集型经济逐渐向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变。这不但说明经济发展方向正在发生变化,而且将间接造成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特别是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由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多为高素质人才,在人力资源供给因素里,一直是中高级劳动力供给的主体来源,然而当前其数量与质量上都存有明显不足,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因此,探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经济转型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刘易斯拐点”是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的著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年轻人口会使劳动力变得廉价,此时形成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即产生较便宜的要素价格;然而,随着工业的持续发展,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廉价劳动力会与日俱减,劳动力不可能永远过剩,迟早有短缺的一天,此时会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这个劳动力由过剩变短缺的转折点即为“刘易斯拐点”。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工业化水平逐渐提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加之我国人口结构方面的现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少,并于近几年出现瓶颈。据相关统计,2015年,我国农民工数量首次出现零增长状况。那么,我国的“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然来临?对于该问题,学界尚有争论,然而其到来时会出现的状况正在我国经济现状与就业现状中显现,如民工荒现象,又如出口商品价格不再具有明显优势等,近年来这些现象愈加明显。
阿瑟?刘易斯还认为,在“拐点”过去后,要想使经济向好的方面发展,必须积极促使劳动密集型经济转变成为知识密集型经济。当然,这会对人力资源供给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影响为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化。对我国而言,面对“路易斯拐点”,一方面应当从数量上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一点,应当努力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所以,我国经济转型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是对大批高质量人才需求的增大,此时,由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不但会在我国人力资源数量供给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其提供必要的人才数量,而且也决定着我国人力资源质量的高低,可以说,人才质量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二、我国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着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均衡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产生与两个事实密切相关:一是十多年来的大学扩招;二是近年来我国GDP增长速度的逐渐放缓。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有效解决当时的就业问题,我国于1999年实施了高等教育改革,从当年开始逐渐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规模。在该政策的引导下,全国各省市的高等院校纷纷增加了招生计划人数。在此之前的多年里,高校招生人数一直维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每年的增长幅度并不够,一般在8.5%上下,然而在扩招政策出台当年,增长比例猛增,达到了47.4%,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比例;此后,一直到2016年,每年的高校招生人数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高招录取率也一直较高。
对比每年高校录取人数与当年GDP增长速度不难发现:自2007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与之前相比有所下降,2012年起则降到了8%以下。可是,与GDP增速放缓的态势相对,高校招生规模继续扩大,尽管扩招增幅不算太大,然而其增长态势未尝改变,GDP的放缓与大学生数量的持续增加必将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高校扩招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迅速提升我国居民素质,拉动经济需求,对缓解就业形势也有一定的效果;另一方面,其消极作用也不可小觑,其对就业形势的缓解只是暂时的,其最终结果是将就业压力向后转移。
三、我国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更多的中高级劳动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尽管由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数量较多,然而其在质量上无法满足市场对人力资源的要求,甚至人才质量下降的问题开始显现。
得益于高校扩招的直接影响,在我国人才市场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比例显著扩大,但是学历并不等于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着各种新的岗位,也改变着岗位职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大学毕业生无法博得用人单位的信任。
高校毕业生的质量是由高等教育的质量决定的,然而自1999年起,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但必要的教育资源未能相应增加,加之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低,特别是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单一,高校教育质量不容乐观。此外,高校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指导方面做得不够,存在方法陈旧、缺少实践教学等问题,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从书本理论知识过渡到实践应用之中。
相关调查显示,一方面,在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存在人力资源需求缺口较大的问题,人力资源供给充足的单位并非大多数,即使供给充足,也并非所有岗位都能招到最佳人选;另一方面,应届大学生在就业面试中的录取率较低,即使那些被录取的大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无法胜任岗位要求,而在工作两年内离职的大学生数不胜数,比率很高,很多大学生的离职名义上是“跳槽”,实际上是自身能力不足无法继续工作。由此可见,人才质量偏低是我国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方面。
四、应对我国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措施
基于我国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的上述问题,应该紧紧围绕人才质量偏低这个关键点,努力促进人才质量的提高,多层面、多角度地升其就业能力。
1.注重能力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在诸问题中与人才培养质量及其就业之间相关的是能力教育缺失的问题。过分强调知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不良传统,对学生个体而言,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应用实践是其在小学学习与中学学习中养成的习惯,注重能力教育需要高校采取积极措施。为向社会输出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应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重视能力教育,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使学生积极配合提升自身的能力。
2.指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高等教育关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久,然而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职业生涯规划更多地关注“理想教育”的层面,未真正触及学生就业的实质。可以说,多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不切实际,这会使大学生形成一个认识的误区,即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如何满足自身的“职业偏好”。因此,要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创新,开展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将“职业偏好”视职业生活众因素中的一个,强调理性认知;一要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身的特质和能力;二要指导学生正确判断社会需求,不仅是岗位需求,还包括能力需求。
3.加强社会实践以及校企互动
社会实践不应局限于校内,不应局限于知识理论教育,而应更加注重社会实践内容与社会经验的积累。社会实践不能流于形式,而应与专业课结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展开,真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与此同时,社会实践需要高校、学生以及企业的共同参与。企业是人力资源需求方,是大学生毕业后的归宿,企业应积极与高校合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平台。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迎来经济转型期,人力资源市场面临重大考验,提高大学生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应对经济转型、保障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高校应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则要主动提高自身素质,而企业也应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参与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中。
参考文献:
[1]李文晶.论经济转型时期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基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4(17):164-166.[2]赵晓彤.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16):20-22.[3]庄晶莹,吴耀珍.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取向调查研究――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J].时代农机,2016(05):120-121.
第二篇: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
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挑战,高校学生的就业形式越来越不容乐观,尤其是对于高校的女大学生,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原因,在就业机会、就业薪酬、就业的权益、各种社会保障方面比起男生明显有不平等的现象。文章在分析了当今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并阐述了促进就业的几个对策。
一、当代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受到性别歧视,就业不平等;
2.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强,高不成低不就;
3.高等学校扩招,供过于求;
4.就业层次和录用工资偏低;
5.就业门槛过高,人才分配不尽合理;
6.自身的就业价值取向。
二、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传统观念的束缚;
2.对女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3.用人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
4.性别歧视,社会偏见;
5.就业形势严峻。
三、对促进就业的对策
1.强化政府职能,保障女大学生的就业政治、经济、社会环境;
2.树立现代社会性别观念,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舆论环境;
3.完善法侓体系,细化法规促进女大学生就业;
4.高校应开展多方位教育,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女生的就业竞争力;
5.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明确自身的就业价值。
罗乃裕
2011年11月22日
第三篇:我国经济转型期社会资本的探析
在经济转型期对中国社会资本问题的探析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社会及经济的转型问题研究逐渐增多,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转型期中国社会资本出现大量的流失。本文试借助布迪厄、科尔曼等一些国外学者及国内杨雪冬的观点对社会资本的概念进行界定、范围进行探索,从当前国内出现的热点问题对中国城市的社会资本流失进行探析,进而寻求对社会资本培育的方式,来创造和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充满爱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社会资本信任城市
引言:不同阶段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信任,没有信任社会秩序无法建立,信任是维持社会秩序建立的基础。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中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人要想实现自身利益、目标和价值,想要更好的自我的实现,就必须不断加强自己与他人、社会的交往。信任可以通过一定程度上的控制,来减少社会交往的复杂性,使多样的社会个体之间能够组成群体,发挥信任的社会功能。信任的存在,可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避免“囚徒困境”的现象,促进会高效率的交易与合作;信任也有利于实现社会控制,维护社会团结,[1]整合社会秩序。
曾经引起人们对中国红十字会严重质疑的“郭美美事件”,造成中国慈善的信任危机。国人怀着一片爱心与信任,将自己的资产所有权让渡给红十字会,以更好的改善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等公益事业,促进社会良好秩序的构建,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当看到一个住着大别墅、开着玛莎拉蒂自称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郭美美出现后,立即引起社会的轩然大波。从事了20多的年中国慈善公益工作的黄鹤说,慈善事业从官方走向开放,从封闭走向透明,只用了半年的时间。从中国公益事业诞生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现在这样的信任危机,似乎所有的人都不在相信慈善了,他甚至认为2011年一定会写入中国慈善史的一年。是公众的问题,社会、媒体还是组织本身?无疑这些都对中国当前城市的社会资本进行了破坏,让民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荡然无存,阻碍了社会更好的发展。
2011年10月13日的一天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但是对小悦悦一家来说注定成为一个悲剧。一个活泼开朗的两岁小孩,当她再次在街道上玩耍的时候,被两辆车碾过,路过的18个人竟然没有一个人去关注她更没有一个人去抱起她,只等到第十九位的那个阿婆陈贤妹抱起了她,但并没能成功挽救这个小天使。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常委会上说:我们不否认这个社会中有道德有良知的人是大多数,但是这不是一两人表现出来的社会冷漠,这18人表现出来一定的社会普遍性。同时指出,要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我们身上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伤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我们可能会问这个社会怎么了,为什么那么的无情?假如是他们自己的孩子他们会怎么样呢?同时我们必须思考这个社会是怎么了,难道没有规范制约那些见死不救的人,难道他们没有想到那就是他自己邻居的孩子?正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所言,我们必须忍着刮骨疗伤之痛,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社会的丑陋,唤醒那些麻痹的市民来创建一个充满爱心的城市。一个城市不能没有秩序,但是一个城市更不能失去爱心失去普遍的信任,当一个城市的市民普遍变得陌生起来的时候,这个城市的局面将很难获得拥有幸福感的生活,更谈不上是一个充满爱的城市,何谈和谐社会。
一、社会资本的基本理论观点及其与信任的关系
(一)社会资本的基本理论观点
社会资本是来自社会学的术语,一般用来指人们通过社会交往而在特定范围内形成的社会关系,常见的家庭、街道、社区以及与朋友、熟人间的人际关系。最早对社会资本进行相
对系统的现代性分析的是法国学者布迪厄,他指出:“社会资本是现实拥有的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成员身份有关。他从集体的角
[2]度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为其成员提供获得信用“信任状”。布迪厄
认为资本的表现形式除了赤裸裸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外,还有社会资本。其中,社会资本就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他所占有的社会资本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行动者可以有效地加以运
[3]用的社会联系网络的规模,二是网络中每个成员所占有的各种形式资本的数量。
被誉为从理论上对社会资本给予了全面而具体的界定和分析的第一位社会学家科尔曼主张,除了人的技能和知识之外,人力资本还有很重要的一个部分,那就是个体与他人共事的能力,而这种与他人共事的能力,又须视这个社会共享规范和价值观的程度高低及其能否
[4]将个体利益融进群体利益来决定,在这些共享的价值观中,信任即为其一。科尔曼将资本
分为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其中人力资本是由遗传天赋形成的,而物质资本是指物质性的先天条件如土地、货币等。社会资本是指自然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构成的。
普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一书中将社会资本理解为社会组
织的某种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他们可以通过促进合作行动而提高社会效率。这是目前许多学者基本上认同的定义。他认为民主离不开社会生活,离不开人们的合作。人们之所以选择合作而不是对抗,原因首先在于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稳定的信任关系使自发的合作成为可能。而巩固的社会信任又是从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产生的。所谓互惠规范是指合作者基于未来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而不是出于对法律性惩罚而遵守规范,但是让互惠规范起作用的一个社会前提是存在着一个社会交往网络。社会资本就诞生并体现与这一社会交往网络中。因此,按照普特南的定义,社会资本主要是由公民的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构成的。其次,社会资本主要体现在那些将朋友、家庭、社区、工作及公私生活联系起来的人格网络;第三,社会资本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5] 的一种特征,它有助于推动社会行动和发展。
中国的很多学者对社会资本也有各种不同的认识,我比较认同的是杨雪冬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处于一个共同体之内的个人、组织(广义上)通过与内部、外部对象的长期交往、合作互利形成的一系列认同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背后沉淀下来的历史
[6]传统,价值理念,信仰和行为范式。这里重要的是社会资本形成的长期性,个人、组织
在构建社会资本中的能动性,以及认同关系的互利性。社会资本在很多程度上是利益结构共同体的代名词。因此,社会资本不仅表现为个人、组织间相互联系的广度,而且体现为这些联系的稳定性和扩展度。社会资本是无形的,但是有很多的载体,如信任、关系网络、互惠规范、家庭和社区等。
福山直接把社会资本等同于信任,他说,“所谓社会资本则是在社会或其下特定的群体之中,成员之间的信任与普及程度”。他认为信任是在一个社团之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是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隶属于那个社团的角色。而规范、角色在深层次上都受到文化的影响,他建立在道德和习俗的基础上,所以信任实际上是以文化为基础,而主流文化的特征决定了信任的方式和程度。一般说来,信任主要存在于家庭和社团两种组织之中,相应地由这两种组织形式提供:一种是由家庭提供的信任。它表现为注重家族内部团结协作的家族主义,容易造成非亲族成员之间的相互排斥,社会信任程度的高低决定了社会资本聚合能力的强弱:另一种是由社团提供的信任,表现为社团内部
[7] 成员互助的团体主义,这有利于促进更广泛的社会信任,聚合社会资本的能力强。
(二)社会资本与信任的关系
很多学者在论述社会资本的时候都把信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同时在对社会资本的研
究中也从不同的角度测量信任的指标,比如公司对政府的信任指标等,福山甚至直接让社会资本等同于信任。在看待社会资本与信任的关系时,首先,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信任与社会资本均建立在社会共享的规范、价值观上。其次,信任度的高低决定了社会资本的多少。一切社会都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本,信任度越高,社会资本就会越多,这就意味着越能节约社会成本。一定社会关系的持续需要信任来维持,人类的相互交往依赖于某种信任,信任导致和促进人们的合作,是人们之间联系的润滑剂。如果没有人们之间的普遍信任,社会将很难正常的运行。
二、社会资本的作用
当今对社会资本的研究早已跨越了社会学的边界,越来越多的成为政治学、经济学的热门词汇。在政治学中,社会资本着眼于整个社会,而不是小的团体,政治学上的社会资本更多的是指宏观体制等问题的含义,用以概括全社会普遍存在的信任关系以及遵守合作规范的行为倾向。这里的社会资本已经不再具有负面的外部性,而更多的成为完美的公共品,是市民社会、公民道德类名词。普遍的信任关系无疑会促进非人格化的市场交易关系的形成和共同参与的集体行动,从而构成支持市场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基础。
(一)丰富的社会资本以及带来的普遍信任可以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从我们大学的考试可以看到,每场考试都会有两个以上的老师监考,还有巡考人员,这就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普遍不信任,他们假设或者认为如果没有两个老师的监考学生可能会作弊。巡考人员是对监考老师的不信任,他们假设或者认为如果不是他们亲自出马,监考老师就不会对作弊同学进行处分,来维护考风考纪的公平公正。如果我们全校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本存在普遍的信任,每次考试只需要一个老师发一下试卷就可以,更没有必要统一安排考场和那些巡考人员。这无疑可以有效的节约大量的成本,以更有益的事情。
(二)可以缓解交易过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曾经的彭宇案让社会中的人谈“扶”色变,他们本是出于爱心来帮助需要帮助的老年人,但是最后却是讹诈与法律的不公。有点人曾感叹,那一位老人的行为夺走了大部分老人寻求帮助权。是那些过路人没有道德还是这个社会没有给他们一个做自己力所能及事情的环境?他们的善心如果得不到善报肯定扼杀他们再次行善的积极性,这也直接导致社会道德的普遍滑坡直至突破底线。
(三)促进着社会的良性发展。
丰富的社会资本在交易过程中可以很好的降低交易的成本,缓解交易过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些都在促进社会的各个机构正常的运转,从而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三、转型期我国社会资本的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革也使我们传统的交往方式、关系网络及价值观体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些变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我们社会的社会资本造成很大的损害,引起社会信任的缺失,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程与和谐社会的发展。在近些年的政治领域,虽然我们可以看到一大批优秀的干部或者共产党员深入基层,为民解难,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官场的腐败,三公消费的不透明,权钱交易的潜规则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的飞速发展不能否定,假冒伪劣产品更不能视而不见。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是在不断的履行还是逐渐被商家们所忘记?科技的发展的成果显而易见,但是真正的文化是发展还是倒退可能难以定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早已过去,我们看到很多的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已经屡见不鲜。
四、社会资本流失的原因分析
社会资本的缺失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下面主要从社会成员的参与性、社会关系网络和现在的一些道德文化、制度机制进行探析。
(一)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降低了社会成员的参与度。
首先,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活娱乐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不在是传统的那种在街头巷尾唠嗑、拉家常,我们看到更多的进入了健身房,坐到了电脑旁,选择了现代娱乐方式也同时拉远了原本亲近的邻里关系,对一些社区的集体活动漠不关心。其次,我们应当看到看到当前的社区建设的不完善,民间社团并不能很好的发展。这些都导致了社会成员参与度的降低。
(二)原有社会关系网络的弱化
直接稳定而长久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产生普遍的信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现代社会是以高速流动性为标志,这使得现代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短暂越来越易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不同区域间的比较收益日益拉大,信息、交通条件的显著改进,以及
[8]人们就业自由度的显著提升,导致人口流动和就业选择的社会空间日益拓展。
(三)道德文化及法律约束机制的缺失
道德文化及法律机制都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是社会正常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控制力量。他们通过协调和控制个人的行为来维持有序厄社会生活。在社会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使道德文化面对难看的境界,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然而,具有强制执行力了法律也没能随经济的发展而完善,这些都导致社会资本的流失,难以建立普遍的社会信任。
五、社会资本的培育
社会资本的培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将在社会资本培育的过程中受益,但是作为整个社会的社会资本,单个社会成员或者民间社会团体的力量是极为有限的,在社会资本的培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发挥政府的作用,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发展。
(一)城市政府自身的优化。
社会资本的培育离不开政府,更需要政府自身的优化,以获得人们的信任与支持。城市政府要实现自身的优化,必须提高自身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 努力由人治向法治政府转变。此外, 城市政府还必须保持对公共事务高度、持久的责任心,唤起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持久忠诚和信任。
(二)培育居民的主体与公共参与意识。
城市居民主体、权利和参与意识是城市公民社会对公共事务进行自主管理或是与政府合作管理的基础。这种意识的培育需要城市政府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落实对城市居民基本权利的尊重, 包括公民基本人身权利、言论自由权、参政议政权利等, 保证城市居民对政府决策的知情。其次, 城市政府需要知晓居民的需求和愿望, 并积极回应。最后, 建立居民参与治理的渠道和网络, 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选举制度、听政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民批评及建议制度等, 确保居民参与治理畅通无阻。
(三)大力发展民间组织。
一般的民间组织是由下向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我国目前对民间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决定了民间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更好的发展民间组织, 重要的是营造对民间组织健康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政府不仅应做到 有所为, 有所不为: 凡是社会能自我调节的领域, 政府就应该主动退出, 这样才能为民间组织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而且政府应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 使各类民间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 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以党中央文化建设为契机大量促进文化建设,同时加强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在我国召开是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口号,政府要抓住机遇,重视城市文化建设。我们知道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功能、认同功能、凝聚功能等,城市文化活动是城市居民交流思想、培养感情的重要方式, 是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质、形成共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推动城市文化建设, 对培育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的作用不可低估。对社会普价值观的形成,社会资本的培育不容小觑。同样,制度的建设完善及其执行对社会资本的培育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 张凯.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
[2] 潘敏.信任问题——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的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2007(3)
[3][4][5]郑传贵.转型期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研究—以赣东北项村为例[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6] 杨雪冬.社会资本:对一种新解释1范式的探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3)
[7][8] 张广利,孙贵霞.普遍信任的缺失与培育: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J].社会学与社会工作,2006(3)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和解决措施探究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究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谈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目 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谈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2
一、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再认识„„„„„„„„„„„„„„„„ 2
(一)政府加强统筹规划,宏观调控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基础„„„„„„„ 2
(二)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 2
(三)用人单位招聘制度的变化„„„„„„„„„„„„„„„„„„„„ 2(四)民营企业成为吸纳毕业生的重要渠道„„„„„„„„„„„„„„„ 2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因素„„„„„„„„„„„„„„„„„„„„ 3
(二)大学生自身因素„„„„„„„„„„„„„„„„„„„„„„„„ 4
三、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途径„„„„„„„„„„„„„„„„„„ 6
(一)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6
(二)缩小地区差距,扩大就业空间„„„„„„„„„„„„„„„„„„ 7
(三)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专业设置,提供有效供给„„„„„„ 7
(四)加强大学生生涯辅导工作,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 7
(五)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 8
(六)构建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就业工作体系„„„„„„„„„„„„ 8
四、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9
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10
(一)深化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科学就业观 „„ 10
(二)教育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 10
(三)完善就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服务 „„„„„„„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直接影响高校生存、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影响大学就业的因素很多,在社会因素中来自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三个方面的问题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都影响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从加大政府规范力度,完善就业市场,改革教育体制,转变就业观念四个方面入手,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教育体制;就业市场
谈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再认识
(一)政府加强统筹规划,宏观调控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基础
按我国目前的情况,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新增几十万个就业岗位,可见我国经济的快速 发展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积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大学生“就业优先”的思想,工作重心从以前的就业管理转变到就业服务上来,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减轻了大学生的精神压力,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宽松、公平的环境。
(二)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
外语专业的、懂得世贸组织规则经济类的、管理类和财会类的学生将继续抢手;随着IT业的逐渐复苏,社会对 计算 机类、电子 类专业的学生会有更高的需求,学生的就业可能比较乐观;中文专业学生适应面广,有一定的功底,社会提供了许多岗位:记者、秘书、管理等,都适合他们去做;社会 科学 等专业的学生,报考公务员可以解决一部分这类学生的出路,但由于公务员岗位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就业不太乐观等。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虽然会不平衡,但是社会对不同的专业的需求量会有所变动,如果能放低期望值,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去,都可以找到工作。
(三)用人单位招聘制度的变化
大部分用人单位更多的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这样一种环境,无疑将给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民营企业成为吸纳毕业生的重要渠道
民营企业有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成为接纳毕业生就业的一支新生力量。随着个体、民营经济的继续发展,其需求岗位必然将进一步增加。这就要求广大毕业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不仅要将目光放在大公司、大企业上,还要适应形式要求,投身到充满生机活力的民营企业中去。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因素
1、政府方面。造成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这方面的关注程度不够,就业方面的制度远没有欧美国家那么成熟和完善,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和法制化建设还没有完成,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就业歧视现象缺乏道德的软约束和法律的硬约束。
2、高校方面。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向市场、信息化社会迈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整个世界如同一个地球村,这就决定了现代大学必须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第一,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准确预测和科学论证,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第二,高校对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质量不过硬。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师资多是过去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因此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力度自然不够,从而导致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第三,“重人口,轻出口”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高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密不可分,它的运作规律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推销不出去,生产再多再好也是积压品。由于就业工作滞后性,高校在招生时就应根据经济发展、社会人才需求信息相应地调查招生数量、设置专业,适应四年后的就业工作。但目前许多高校招生和就业工作隶属两个不同的部门,这很不利目前就业工作的市场化,极易造成社会不需要的专业盲目招生,而急需要的专业招生规模不大,这就为大学生毕业时可能失业埋下了隐患。
3、用人单位方面。第一,用人单位观念上存在一定误区。有些用人单位盲 3
目追求高学历,在各高校举办的多场招聘会上,有的单位员工自身不足百人、年销售额不足50万的中小型企业也提出非硕士不用的要求;有的很少涉及涉外业务的用人单位也提出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全国英语六级证书;与全国大多数企业的情况一样,有很多企业对应聘的学生提出必须要有工作经验等的要求。第二,“双向选择”过分倾斜用人单位自主权。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国家垂直管理的金融、邮电、税务、电力等部门,在工资、住房、奖金、福利等方面的待遇大大高于当地水平。因此这些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选择时倍受青睐,出现几百名大学生应聘一个职位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随着用人单位择才自主权的不断扩大而愈演愈烈,现在有的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已出现变相的权权交易和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有的用人单位片面追求眼前高收入、高效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目标,拒收毕业生,这就造成未来新~轮的人才断层现象。
4、地域方面。地理不平衡性。中国 地域宽广、人口聚集不均、地区各种因素差异决定着我国就业形势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有一定的差异。
5、市场管理体制方面。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体制有待于健全完善。毕业生就业制度由“统一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一个改革性的大飞跃,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各种刺激。“双向选择”从不利因素上讲,给那些拉关系走后门的人开了“绿灯”,解决了工作问题。“择优分配”在“双向选择”中难以有效实行。虽然学校通过评选优秀毕业生或提供信息,主动推荐等做了一些工作,也能体现到部分毕业生,而那些通过关系到好单位的毕业生无须与其他学生竞争,这样就造成毕业生素质好差与用人单位好差及需要脱节。
6、结构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庞大的就业力量,客观上造成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大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速度,供需矛盾突出。
7、环境因素。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放松。家长、教师、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都是非常广泛和深刻。家长对子女的关心教育容易停留在学习成绩上,而对子女的道德品质培养、心理辅导、劳动教育等有所忽视,这些弊端影响学生在择业上,贪图安逸,讲究功利实惠;学校在教育指导思想上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不敢严格管 理学 生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使一部分学生走向社会后,政治 方向模糊,把文凭和学位当作换取名誉、享受地位的条件,引起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不满。
(二)大学生自身因素
1、观念因素。在当前大学生的心目中,就业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功利意识大大增强,在择业时出现重实惠轻理想、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多数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择业,不能根据实际进行就业目标的调整,不能认同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灵活的就业,在择业问题上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就业观。理想与现实脱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观念问题。部分学者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结构性失业,认为大学生不愿意去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学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差距较大,换句话说依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不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北京、上海、深圳绝对是最具诱惑力的前三个就业地点。但是,城市再大,它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是有限的。
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回报期望过高、就业盲目性大。有的学生还无法接受就业制度的改革,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使自己陷于不战自败的困境中;有的学生在获取职业信息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上不强,常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等。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因为扩招、下岗工人多而再就业等多方面原因带来工资标准降低,进入大城市、大企业的要求更高、机会更小等就业行情,因而在就业中没有目的性,不但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也浪费了就业机会。
2、心理因素。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导致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第一,焦虑与矛盾的情绪。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 5
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表现出一种焦虑矛盾的心情,他们希望自主择业又不愿意承担风险;渴望竞争又缺乏勇气;胸怀大志又不愿正视现实;重事业重才智又在价值取向上重物质重利益;既崇尚个人奋斗又有较强的依赖感等等。第二,自傲与自卑的情绪。有的大学生对自我评价过高,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在择业中好高骛远,自命不凡,眼高手低,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塌实的印象。相反有一些大学生因学历、成绩、能力、性格方面的某些缺陷和不足而丧失勇气,悲观失望,抑郁成疾,不思进取,不能充分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第三,依赖与等待的情绪。有些大学毕业生等靠思想严重,缺乏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
3、职业规划因素。职业规划能力比较欠缺,很少有大学生对自己做出详细的探查,明确自己的素质、能力、个人特长、兴趣、学习、工作方式及对工作环境的喜好等,依次做出决定和计划。
4、实践因素。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低,创新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在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试教育观念在较大程度上依然居主导地位。学校培养高分低能、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许多高校依然存在。大部分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自觉意识不浓,条件不完善、渠道不通畅。
5、礼仪因素。部分大学生文明礼貌欠缺,不注重细节。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评判好与坏、对与错,在生活中表现得自私、封闭,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与大家不能很好的合作。但是,现今的用人单位几乎都特别注重团队合作,因此很多学生失去了机会。
三、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途径
(一)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岗位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从1999年起,我国大学招生规模连续扩大,自01年起六年间毕业生增长了近4倍,与此同时,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的增长明显 6
高于社会需求的增长,造成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可见,要想根本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最有效的途径。
(二)缩小地区差距,扩大就业空间
劳动力具有“逐利”性质,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 经济 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造成我国大学生在东部大中城市的集聚,形成人才相对过剩的区域结构性失业。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促进 农村、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和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降低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成本。这样,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由于收入差距的缩小,大学生愿意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而不愿意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处于失业状态。另外,就业空间的扩大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会降低大学生过度教育率。
(三)构建 科学 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专业设置,提供有效供给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暴露出了高等教育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高校学科建设没有真正符合市场运行 规律,没有很好与市场接轨,对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能力和应变机制不强,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 影响 了大学生就业。
改革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构建与 时代 发展、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课题。
(四)加强大学生生涯辅导工作,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
1、加强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追求上更多的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考虑自己多一点,考虑别人少一点,容易造成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缺乏敬业精神,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缺乏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差,而这些往往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因此,在高校的教育中,应加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过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遭遇挫折、历经磨难使正常,大学生要向正确面对,必须保持健康的心态,科学地认识问题,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使大学生将来能真正满怀希望的投入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必要一环。
3、加大学生的专业教育,提高专业素质。在当代大学生中,许多学生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潜力和前景,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认识不到位,造成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牢,不够深,不够广,给将来的工作带来障碍。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要与专业教育结合,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发展现状、专业前景分析等专业教育活动,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竞争能力。
(五)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
由于社会用人制度的不完善,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还存在着社会资本的作用大于人力资本的作用的现象,不但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滋生腐败,也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加强监督、健全机构,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长久之计。
(六)构建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就业工作体系
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尚不够完善,直接为大学生择业提供长期服务的机构很少,大学毕业生流动渠道不畅,制约了大学毕业生的最优化的配置。因此,构建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就业工作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那问题的有力保障。
1、建立以公益性为主的社会服务机制,如建立毕业生信息共享 网络,健全信息化就业工作系统,健全社会化的就业中介组织。
2、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改革就业机制,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和 法律 法规。如户籍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专业职称评聘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等,以解决大学毕业生后顾之忧,鼓励大学生到非公有经济领域寻求就业机会。
四、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大政府规范力度。建立和完善就业领域中的各种法律规范,规范和制约用人单位的用人政策,防止其用人自主权无限制的扩大,消除各种就业歧视。建立完善的覆盖全社会和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是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向全社会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覆盖速度及统一社会保障的标准。推行保障社会化、统一全社会基本社会保险的标准,建立与劳动者工作所在单位、地区以及劳动者身份无关的养老、医疗、事业等个人帐户制度,从根本上彻底打破统一劳动力市场所必须跨越的“社会保障壁垒”,为大学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解除后顾之忧。
2、改革教育体制。高校改革的方向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让高校进入市场,促使高校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来培养人才。既要考虑当前的社会需要,也要考虑国家长远发展的人才需求。同时,学校应该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新专业格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在专业教育中,要加强综合性教育,拓宽基础学科范围,淡化专业方向,不断研究和追踪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新发展,提供最必要、最先进、最有效的基础课程,增加课程的弹性,体现不同学科交叉、渗透、融合而推动专业发展的时代特征,解决专业课程过于讲求学科自身结构的问题。
3、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勇于自主创业。调整择业心态,克服心理障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调节个人情绪,正确对待挫折,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有效地排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避免心理冲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应当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形势,主动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正确处理社会需要和个人选择之间的关系,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国家的需要,自觉端正并强化健全的利益观。抛弃职业等级观念和“官本位”思想。树立竞争意识,加强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新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专多能的符合型人才。
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高校毕业生毕业分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望与发展。搞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高校的教育和指导也应该是广泛的,将就业指导和教育结合起来,不仅为毕业生传递信息,起到“媒介”作用,更重要的要教育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补充自己,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
(一)深化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科学就业观
教育学生正确理解毕业分配政策的内涵。强调市场经济下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并不意味排斥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的政策界定了择业的目标和出发点: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第一线,学以致用,人尽其才。高校应以理想信念 教育 为核心,加强国情与艰苦创业精神相结合,教育和引导广大毕业生,坚定树立 科学 的、务实的事业观和奋斗观。学校要引导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确立就业目标,教育毕业生摆正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要有知难而上、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在现实中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最能发挥个人才智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二)教育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才能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欢迎。因此,学校要让大学生清楚:市场 经济 的需要和 发展 的趋势只能使竞争越趋普遍和激烈,优胜劣汰,谁也回避不了,必须使个人适应这个要求。市场经济中,复合型、应用型和开拓型人才适应性强,需求量大,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和引导毕业生要以这些人才的标准加强学习和锻炼,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行为准则,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完善就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服务
1、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化、专门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教育毕业生对自己认知,对社会认知,对职业的知识、性质、特点、发展前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及市场需求等应有全面的了解;学校要帮助毕业生了解自己的特长、兴趣、心理承受力、合适的职业类型等,逾越自己条件或对自己缺乏信心都会使择业失败。
2、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控能力、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学校和社会通过 网络、电话、邮寄等多种沟通方式相结合,使信息畅通无阻,保证大学生以很快的速度得到适合自己的信息。
4、要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实现各种就业渠道相互贯通、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见习、实行、参观考察、提供模拟招聘会和面试机会。
总之,当代大学生要正视现实社会的严峻性和挑战性,强化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时时注意把自己打造成适合社会的合格成员。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促进个人的成功并不断发展完善。
结论
随着我国 经济 的高速 发展,社会 经济结构在不断的变化,高等 教育 的规模迅速扩大,流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急速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不断加剧,高等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 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愿望,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更是学校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分别从供给、需求和供求匹配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进行 分析,找出就业难的原因所在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参考文献 :
[1]张远.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若干思考[J].教育 艺术,1996,(4).[2]郭建峰,刘启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调查分析[J].中国 青年研究,2005,(8).[3]高晓琴.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和方法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8).[4]王宏卫.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