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讲记与全文

时间:2019-05-13 09:4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孝经》讲记与全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孝经》讲记与全文》。

第一篇:《孝经》讲记与全文

《孝经》讲记

2011-8-13日: 第一次课

就从从今天晚上开始吧,借网络Q群,为大家讲一讲儒家经典中的名篇:《孝经》

《孝经》只有18章,篇幅都很短,每次讲3章,计划分6次讲完,做个普及型讲座,希望有兴趣的同道朋友可以一起探讨。

《孝经》是儒学的根本著作之一,相传是孔子亲著,不过孔子有言在先,说自己是“述而不作”,所以后世考据者认为,多是其弟子所著,因其经文深合儒家义理,是学习和了解儒学的基础;

清朝《四库全书》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

现在流行的这本孝经,全书共分18章,也是读经教育中最通用的一个版本。

《孝经》之孝,是对《论语》中儒学孝道思想的系统阐发,“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欲知儒家竭力所倡导的“仁”,须从孝始,所以该书非常全面的陈述了儒家孝道的理念,而孝又是儒学伦理的基础和根源,所以如果能读懂《孝经》的道理,四书五经都将会有一个很切实的基础,可入儒学之门„„

我先前读经,是从学庸论语开始,后才知《孝经》,此外还有

一本《孔子家语》,这二书都托孔子之名而作,不过《孝经》更为接近孔子的思想,知名度也更高一些,即便非孔子亲著,也是深含了他的亲传弟子曾子的学问,大家可以有较高的认同感;

儒家三纲五常,动不动就是言“忠孝”二字,原本有一套宏深的义理,只是到今天,普通国人对孝道的理解已经是落到最下下的狭义了,可不哀哉?不可不知。

题外话暂不多叙,且看正文: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闲居,曾子侍座。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起讲《孝经》,也是我一个朋友对我的建议,因为,前一段时间苦读佛经,百思不解,痴迷其中转圜不出,后来朋友建议我从儒学基础入手,否则,读书再多也见不了道„„

所以决心重读孝经,讲孝经,非敢卖才,只是意图修学自明,并与同道共同分享与探讨,且仅限于网络,是我这次讲的本意也„„ OK,回到正题,题外话三天也讲不完,不如我们先看看《孝经》的开篇,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

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甚么吗?”

曾子回答说∶“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礼治教化产生的根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孝的开始;

我先前曾经讲过《弟子规》,第一章也是《孝》,我翻阅了不少资料,对曾子关于孝的阐发定义的一段话印象比较深刻,曾子把孝分为三个层次,窃以为是孝经的高度总结。

曾子原话是这样,“孝道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再次为能养”。我对学生的解释也很简明,什么是大孝,大孝是个人的成就,能够扬名立万,光宗耀祖,显扬父母教养之功,光大家门,惠泽群生,就是大孝,此孝,不止爱在一家一人而已;

其次则是修身养性,不要辱没自己的身体和名节,爱惜健康,以免得父母担忧;

再次则为尽赡养之责任。

曾子之大孝,可谓大义,家国天下都在里面了,中孝的话,关乎个人的名节和立身处世,小孝,则是赡养义务,在物质和精神上尽力,到现在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的孝道,基本都是落到最低层次的认识了。

所以常有人批评中国人眼里只有小家,没有大家,对自己的家人可能尽心尽力,财物供养,爱心备至,但是对天下和他人,则没有那么大的关怀了,这都是曲解或不解孝道之大孝的缘故。

殊不知这是佛法中所谓的分别心,即,只有我的家人是人,我的家庭最重要,殊不知狭隘的孝道,福泽只是惠及自己的几个家人而已,这种孝道的认识,格局太小,甚至于自私,以天下财物养我一家,以平生爱心只顾家人,实则私心太重,甚而还可能祸及家人,天下不治,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历史上,名臣之中,孝子也不少,可是这种自私实则是害公,比如宋朝的秦桧、贾似道、当时也是出名的孝子,贾似道的母亲去世,为办母丧,奢华惊人,耗费千万巨资,据闻送葬队伍长达数十里,劳动全城父老,大臣也为之送葬,可是整个大宋却都断送在这个人手里„„

清朝同治皇帝,也算是孝子,为了慈禧的欢心,以孝道为名,挪用军费,修建园林,空虚国库,败坏了天下„„

再有比如奸臣严世蕃、吴三桂、洪承畴之辈,历史上也有孝行,但大节甚亏,不算真知孝道。

东晋孝武帝时候,朝里有个奸臣叫郗超。和奸臣桓温同流,废帝为王,扰乱天下,另立司马昱为帝。可是,郗超死时,为了怕父亲伤心,又故意把自己和恒温奸谋通信的文字给父亲看到,让父亲知道自己不忠不孝,死了也不至于太伤心,这也是个矛盾体,对大孝不能做的圆满了„„

所以孔子告诉曾子,孝的三层意思,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孝养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忠诚于自己的本职,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显扬祖宗之名。

所以《诗经》中说∶‘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孝行惠及家人,而后家国天下,怎么不是一种追思纪念祖宗的功德呢? 儒家的宗法制度的好处和推崇,尽在此处!第一篇的涵义深远,为大家再讲一个故事;

《史记》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我想很多人都读过,也有读过感慨落泪的,司马迁深明孝道,是以名垂不朽。司马迁的父亲,临终时,对司马迁说:

^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於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 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司马迁俯首哭泣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意思是说,我们家从周朝就开始做太史,到现在一千多年了,现在汉朝兴盛,从春秋以来,帝王将相、忠臣孝子,侠客名臣、豪杰数不胜数,可惜我没有能力都记载下来,流传后世,我有罪啊!„„

作为太史令,这样不作为不仅失职,而且是“废弃斯文”啊,希望司马迁能够继承遗志,将这个伟大的事业做下去,并且做好„„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古人的道德观念文化传承观念是如此之强,中华文化若无这些人,何以传承数千年呢?真也早就沦为禽兽蛮夷之邦了。

司马迁也涕泪悲泣的说:我知道我很愚笨,但不敢不继承父亲的遗志,一定把这个事业做好,不使斯文断绝!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司马迁受了刑法和冤屈,但还是坚持把《史记》写完,流传千古,可谓不朽了„„

司马迁父亲也提到要他如何尽孝:且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纵观太史公的一生经历,这就是对大孝的最好诠释啊,读历史的人岂能不明白乎?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然后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尚书·甫刑》里说∶‘天子一人有善行;万方民众都仰赖他。’”

这一章寥寥数字,把孝道的大善,表达了出来,简单的说,孝亲者,德行善举,可以遍及天下人,其德甚大!

一般来说,也确实是这样,在家尊敬父母的人,在外必定是敬奉上司的,心地也相对良善,怎么不能惠及他身边的人,甚至是天下的父老呢?

尤其是作为执政者,当权者,由于大家都在看你,你的德行作为是足以影响天下的风气的!

舜帝大孝,德化天下,他走到哪,哪里追随他的人就形成了村落,惠及者甚众!

汉文帝大孝,天下效仿,民风淳朴,直追三代!

当权者的德行真的是足以影响天下的风气和人心啊,大家再看看今天的社会风气,和官员们的作为品行岂能没有关系?

《尚书》说‘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就是说,上至天子、当政者,下到庶民,一个人的德行和影响力,可以惠及无数的人啊,孝行之德及大,所以说,百善孝为先,《论语》说:孝悌也者,仁之本与!

都是强调,孝行是道德教化的根本啊!

《孝经》从天子章开始,就是劝告当政者,你的德行左右了天下人的民风和百姓的福祉啊!想想看,是不是这样?

因此《孝经》从第一章引出孝道的话题,从第二章劝告天子行孝道开始,劝以孝道的观念去自上而下的施行教化,正是儒家所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道啊„„

孝道之始,孝道之大,开篇明义,一览无遗,我们看看《孝经》,就能够略知儒家思想的根本了„„

传统儒家思想的系统根源,源代码,即在此孝道之中。好了,今天就讲这两章,粗浅之处让行家见笑了!感谢诸位网友捧场!2011-8-15 第二次课:

今天晚上继续讲《孝经》的第二集,上周,我们在儒学会和煮酒等几个国学爱好者群讲了《孝经》的缘起和来由,知道《孝经》之孝,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纲常、五伦之根本;

我们首先了解了儒家孝的三个层次,“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再次为能养,”当然这是曾子的总结,曾子作为孔子的传人,在礼法礼论上非常严谨的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虽然曾子不如孔子本人那样活泼,但他确实不失为一个治学和修为都极其严谨的人,曾子十六岁拜孔子为师,颇得孔子真传。《孝经》从曾子引起话题,所以,今天开讲前,稍微提一下曾子,让大家熟悉一下儒家思想最初几个圣贤的故事。

相传曾子以孝道著称,因为是孔子的高徒,齐国国君曾经请他出山辅政,但曾子以孝养父母为名而拒之;还有最知名的典故,如《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即出自于曾子,还有一些曾子的传说,比如“曾母刺指”,“曾子杀猪”“曾子杀人”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虽为传说,但都是体现曾子是出了名的讲仁孝和信义的人,除了这些,还有如《礼记》中记载的“曾子易箦”的典故,堪称正史,可以窥见

其品行一斑。

《礼记》曾子易箦: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说的是曾子病卧在床。弟子乐正子春、曾元、曾申等陪侍,一个童子突然说:“这席子华丽光洁,是大夫才能用得席子吧?”乐正子春说:“住口!”曾子听到了,突然惊醒过来说:“啊?”童子又说一遍:“这席子华丽光洁,是大夫才能用得席子吧?”曾子说:“是的,这是季孙送给我的,我没有力气换掉它。元啊,扶我起来,把席子换掉。”曾元说:“您老人家的病已很危急了,不能移动,能否等天亮,再来换掉。曾子说:“你爱我还不如那个童子。君子爱人靠的是德行,小人爱人靠的是姑息迁就。我还有什么要求呢?我能够按照规矩和礼法而死已经足够了。”于是大家抬起曾子,帮他换掉席子。等放回到新席子上时,还没有放平稳曾子就断气了。其尊礼法的精神至于如此!

好了,曾子简介暂时到此,回到《孝经》原文,上次讲到《孝经》是从天子开始要求,直至庶民,都有不同的行孝之道,自上至下,各尊礼法,完成孝的德行,这次讲到的是第三章,“诸 侯章第三:

居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大意是:身为诸侯,如果能在众人之上而不骄奢淫逸,那么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生活节俭、慎行法度,财富再多也不会失去。身居高位也没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能够长久保持自己的尊贵地位;一个诸侯能够善于保持自己的财富充裕,又不奢侈浪费,能够长久地守住自己的财富,又能够长久的保持个人的富有和尊贵,然后才能保住家国的安全,还能保住黎民百姓和睦相处。这大概就是诸侯的孝道吧。《诗经·小雅·小曼》篇中说∶‘战战兢兢,就像身临深水潭边恐怕坠落,脚踩薄冰之上担心陷下去那样,小心谨慎地处事。’”

诸侯,相当于今天的省长、州长、地方区长或者政府大员,也是决定国家和黎民命运的要人,直白的说,一个政府大员能够保持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大抵也能保证百姓的安居乐业了,这就是契合《大学》齐家治国的道理啊,这是一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要根植于孝道,后文又引证了《诗经》,说要小心谨慎,以如履薄冰的心态来从事,可见保守家业、护念德行之难,圣贤,岂是肆意妄为,没有诚敬心的人可以轻易做到的呢?

古人说“春秋责备贤者”,越是位高的人,越是德行深厚的人,越是要小心谨慎,因为你们是社会的典范,居上位的人不正,怎么能指望百姓民风淳厚,人人修善呢?

居上位的人,很少能常保富贵的,富不过三代的事,几千年来都在上演,春秋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都是和家族长者的德行有关啊!

在这里,私以为做到比较好的人,当属唐朝郭子仪,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权倾天下,但是始终谦虚有德,深受几代天子的器重,传说皇帝赐了一块地给郭子仪盖府邸,郭子仪经常去监工,一再督促工匠们要注意工程质量,把房子建结实一点,结果有一次,一个老民工烦了,就说“我在长安做民工,专门给人家盖房子,都几十年了,几十年来,我只见房子的主人更换不休,从来还没见过房子比人先倒的„„”,郭子仪听毕大受震撼,顿悟人生之道,于是乃视功名富贵如人间浮云,不再那么看重了,处处修身养德,深恐朝不保夕,如履薄冰,结果他倒是活了85岁,子孙显贵,富贵寿考无一不具,堪称古代王公卿相权臣们的典范啊„„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大意: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制定的合乎礼法的衣服不敢穿,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说的合乎礼法的言语,不敢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实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不敢做。

所以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开口说话不需选择就能合乎礼法,自己的行为不必着意考虑也不会越轨。于是所说的话即便天下皆知也不会有过失之处,所做的事传遍天下也不会遇到怨恨厌恶。衣饰、语言、行为这三点都能做到遵从先代圣明君王的礼法准则,然后才能守住自己祖宗的香火延续兴盛。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啊!《诗经·大雅· 民》里说∶“要从早到晚勤勉不懈,专心奉事天子。”

再往简单里说,非礼勿言、非礼勿行、甚至非礼不穿。卿大夫之孝,在于合乎礼,虽不免谨小慎微,但是按照儒家的为官之道,就必须如此谨守礼法,尽忠于侍奉天子,因为礼法已经有了,关键在你怎么执行,周礼之中,不同等级地位的官职,穿戴的衣服都是不一样的,乘坐的车辆,使用的名号,都有详细的规定,是以曾有古语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这些服饰礼仪,都是华夏有别于蛮夷的区别,是必须严格奉守的。其实这种传统,放到今天也是如此,大家都知道今天的官员,出行坐什么车,有多少随从,待遇,其实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其实就是一种由礼制发展而来的等级制度„„

上至天子,下至卿相,各行孝道,奉公守法,依礼行事,所谓的圣明盛世,就是如此的情形了。所以说,古代君王倡导以孝治国,都是行的这种道。

如汉朝的皇帝,都是倡导此道,所以汉朝的皇帝,死后都谥号为孝,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等,西汉前期,又尤其以孝文帝德行

垂范最为深远,换来了数十年的“文景之治”,可不赞乎? „„

好了,仅今天就讲到这里。——万壑松 2011-8-17 《孝经》讲座第三集:

OK,今天开讲《孝经》的第三集,在前面两次课中,我们已经粗略的知道了孝经的大意,进入正文后,文章从天子下到王侯公卿,都有孝行的章法可依,今天,我们再下到士人、庶民,看看作为普通阶层的人,我们怎样认识和奉行儒家之孝。原文: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其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其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第五章,讲到“士”这个阶层,我们先弄清楚什么是士,不管《孝经》还是儒家其他的典籍,都用阶层的明显划分和不同礼制要求,比如《大学》,就谈及天子、庶民、君臣、父子的区别,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这是儒学纲常名位之说的特点,倡导的就是各安其位,各安其分,简单的说,在什么位置,就想自己的分内事,做自己的分内事,《论语》中常有“君子思不出其位”,“不在其位,不谋

其政”等语,或者“素其位而行”等,大家都能敬业守职,不做妄想,天下就太平了。有人借此批评儒家禁锢阶层,禁锢思想,我看未必然,儒家更讲究以德配天,厚德载物,一个人的才德提升了,正心、诚意、到修身齐家都做到足够了,这才是实学,不然怎么说“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呢?然后,学而优则仕,进而兼济天下。始终都是从正心诚意的本性修养开始,而这些又不离一个孝字,怎么能说是禁锢呢,只是,我们身处在何等位置,做了怎样的人,就应该尽职尽分,恪守本分,不要怨天尤人了„„

此处的士,是次于上一章提到的卿大夫的一个阶层,但也高于庶民,算是读书人、武士这一类人,在民众中还是有一定地位,也要求做到社会的表率,于是,《孝经》要求士人对父母同等孝顺,用奉事父亲的心奉事母亲;用奉事父亲的心去奉事国君。从这里,哪里看得到儒家重男轻女的心呢?都是要用同样的爱心和敬意去施行孝道。因此用孝道来奉事国君就忠诚,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级则顺从。能做到忠诚顺从地奉事国君和上级,然后即能保住自己的俸禄和职位,并能守住自己对祖先的祭祀。这就是士人的孝道啊!《诗经·小雅·小宛》里说∶“要早起晚睡地去做,不要辱及生养你的父母。”

《孝经》能被皇帝亲自提倡的原因,我们也可从中窥见一斑,那就是一般认为孝行和忠顺是同流的品德,都是自古被我们华夏所推崇的德行,古人有“取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话,都是认为,在家孝顺父母的人,在外对君主上司,也必定是顺从尊敬的,同时,这样做,反过来又能保持这个人的家业和禄位,使祖宗的祭祀不断,宗法不灭,都是

安定家庭和社会人心的善因,其中的逻辑也就显而易见了。

上次北师大的段老师指出我考据还不够严谨,这次再举例子,有些如履薄冰了。不过,我觉得宋朝的岳飞,都是大家一再推举的忠孝典型,甚而一般说法,岳飞有些“愚忠”,虽然岳飞在世时,被奸臣秦桧害死在**亭,民意不敢伸张,但是后来宋孝宗还是恢复了岳飞的名誉,因为岳飞的忠诚,始终是不变的,他只是死于不懂政治,但德行无所亏欠,仍然是我们推崇的忠臣孝子的典型。

再有一个,也是宋朝的名臣包拯,俗称“包青天”,也是有名的忠臣孝子,史载包公为奉养父母,不肯出来做官,坚持在家孝养父母,等到父母都去世了,又守孝多年,直到邻居都来劝他,才勉强出来做官,做官之后,其刚正、清廉的德行,真真符合传统儒家的要求,大为民众和官方所推崇,遂名满天下,相传包公死后为神,因为公正廉明,做了阎罗王,包公庙遍及海内,甚至传到了东南亚,在菲律宾都有纪念包公的庙宇,包拯的忠孝和为官品行,实在是堪称典范。史载包公有遗言,训诫子孙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要求子孙做官必须清廉,否则就不能做他的子孙,此种齐家之道,真真推己及人,惠泽子孙与黎民了„„ 再来看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该段的大意,主要谈及到普通的庶民阶层了,实在的说,也没有太多

琐碎的要求,后世的对孝的礼法和要求,变得大大复杂和奇怪,实则不如早先来的简练,甚而我们还能听说一些什么奇怪的孝行,比如父母生病,孝子要割自己股上的肉为父母熬汤喝,比如鲁迅的小说里面也有谈到他父亲生病,他去抓一些奇怪的东西来做药,临终还要拼命呼唤这样的一些民俗的讲究,等等,实在的说,现在我也表示接受无能,但是看到《孝经》这一章,真是觉得古人简练的多,他告诉我们,孝是无始无终,平常无奇的,一个普通人如果能够善加操持家务,谨慎处事,勤俭节约,尽自己所能的赡养父母,这就足够了,从天子到庶民,都可以做到,儒家之孝真的不是什么难事。

好了,从天子、王侯、公卿、士民,我们依次看到了孝的要求,能够系统理解孝经是怎么一回事,到七章,算是一个小节了,今天可以讲完。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这是孔子和曾子之间师生的小结,曾子听完有所领悟,说孝真是很伟大了,孔子继续启发说,孝道如同自然之中日月星辰运转一样自然的道理,是规律,是道,孝是道德教化的根本,以前那些贤明的君主,通过这种道德教化,淳化人心,治理天下是多么容易的事情啊,哪里需要那么多的刑法监狱呢?以孝为本,以家庭亲情,上下和谐开始,导民向善,才是治国治家的根本啊,孝有如此到的功效,怎能不加以推崇呢?

最后还用《诗经》中对周太师伊尹的赞叹来强调孝的伟大,伊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放太甲于桐宫”的那位西周太师,相传周武王驾崩,太子太甲年轻轻浮,不知谋国的辛苦,于是伊尹把他关起来,去为武王守陵,太甲守陵三年,磨平了浮躁之气,领悟到了先祖开国、治国的不易,三年之后,大为醒悟,明道了,才又迎接他回来继位。伊尹为了培养太甲的德性和孝行,煞费苦心,但是真正惠泽了天下的百姓„„

甚哉,孝之大也!2011-8-19 大家好,今晚继续讲儒家经典《孝经》第四集;前面课几次课已经略讲了孝道的大义,以及天子、诸侯、公卿、士民的行孝原则,算是对孝的概念和行为范畴有个基本的了解,且看第八章原文: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

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古人动辄谈及“以孝治天下”,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此处孔子有一段明说∶从前圣明的君主以孝道治理天下,即使是对小国的臣民也不遗弃,更何况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了。按照周制,自上而下,都有系统和阶级,礼法也是自上而下的,比如《周礼》明堂,就详细的记录这样的秩序: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东面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面东上。九采之国,应门之外,北面东上。四塞,世告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

以孝治天下,自然是自上而下的施行,期望以这样一种大爱,惠泽礼治范围下的所有臣民,能得到各诸侯国臣民的欢心,使他们奉祀先王宗庙,进而达到平治天下的目的。

再次,到治理一个小的诸侯国,对鳏寡孤独的人,也绝不敢欺侮,更何况对他属下的臣民百姓了,所以会得到老百姓的欢心,使他们帮助诸侯祭祀祖先。治理自己卿邑的卿大夫,即便对于臣仆婢妾也不敢做出失礼的事,更何况对其妻子、儿女呢?这样一来,必然会得到众人的欢心,便他们乐意奉事其父母。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父母双亲在世时安乐、祥和地生活,死后成为鬼神,享受到后代的祭祀,因此也就能够使天下祥和太平,民德归厚,不管自然灾害,人为的祸乱都不会

出现„„ 古人有天人感应之说,认为自然界的安平和人心社会的安定是有一定联系的,最著名的就是董仲舒有此说法,天人感应,此外佛法也有此说,佛在《楞严经》上讲得清楚,贪心招水灾,瞋恚招火灾,愚痴感招风灾,心地傲慢不平招来的是地震。心地和自然的感应是一致的,天人合一的哲学亦从此来,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培养他接班人的时候,都是要煞费苦心去寻求国内外最好的老师,道德、学问都是超越一般人的来做帝师,明清两朝尤其如此,能做帝师的,都是位列三甲,学问品德甚高的人,选这些人来教导未来国家政治的接班人,让继位者能够熟知圣贤教诲,心地平和,思虑深远,方可担当天下的重任啊。但是一般到了末代的帝王,把这些深远的教诲都忘了,纵情声色,心地不清净,见识短浅,则会招致天下大乱,自然灾害和刀兵劫难接踵而至,祸不单行,终究完结自己的天下„„

所以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会像上面所说的那样,有其内在的逻辑,兼济天下的臣民„„所以,又引用《诗经·大雅·仰之》篇中的话说∶“天子有伟大的德行,则四方的国家都会归顺他。” 《孟子》也有此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里的修文德,就包含了孝治。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该段文字稍多,层层递进阐述孝的思想,经过前面的陈述,在这里,曾子又诚恳的请教老师说∶我冒昧地问,圣人的德行,没有比孝道更大的了吗?”,孔子答道∶“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则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敬重父亲,则没有比在祭天的时候,将祖先配祀天帝更为重大的了,而只有周公能够做到这一点。当初,周公在郊外祭天的时候,把其始祖后稷配把天帝;在明堂祭祀,又把父亲文王配祀天帝。因为他这样做,所以全国各地诸侯能够克尽职守,前来协助他的祭祀活动。可见圣人的德行,又有甚么能超出孝道之上呢? 因为子女对父母亲的敬爱,在年幼相依父母亲膝下时就产生了,待到逐渐长大成人,则一天比一天懂得了对父母亲尊严的爱敬。圣人就是依据这种子女对父母尊敬的天性,教导人们对父母孝敬;又因为子女对父母天生的亲情,教导他们爱的道理。圣人的教化之所以不必严厉的推行就可以成功,圣人对国家的管理不必施以严厉粗暴的方式就可

以治理好,是因为他们因循的是孝道这一天生自然的根本天性。

孝乃是培养人之大爱,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强调提高竞争力,然而为什么要竞争,竞争何益?终究不出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强者逻辑,将我们带入竞争、斗争、战争的死循环,若按此种丛林法则式的文明理论,则落后的南美部落、不开化的非洲种族,抑或弱势的印亚各族,岂不是没有生存在地球的权利?

中国古代的孝治,即是从中央之国,惠泽蛮夷部落,使人人知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人人友善,若非此,苦难没有终究的一天,为什么不培养仁爱和谐之道呢,可知中国圣道的慈悲,大可体会:“礼之用,和为贵”的深意„„

父亲与儿子的亲恩之情,乃是出于人类天生的本性,也体现了君主与臣属之间的义理关系。父母生下儿女以传宗接代,没有比此更为重要的了;父亲对于子女又犹如尊严的君王,其施恩于子女,没有比这样的恩爱更厚重的了。

所以那种不敬爱自己的父母却去爱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尊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礼法。

不是顺应人心天理地爱敬父母,偏偏要逆天理而行,人民就无从效法了。不是在身行爱敬的善道上下功夫,相反凭藉违背道德礼法的恶道施为,虽然能一时得志,也是为君子所卑视的。君子的作为则不是这样,其言谈,必须考虑到要让人们所称道奉行;其作为,必须想到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其立德行义,能使人民为之尊敬;其行为举止,可使人民予以效法;其容貌行止,皆合规矩,使人们无可挑剔;

其一进一退,不越礼违法,成为人民的楷模。君子以这样的作为来治理国家,统治黎民百姓,所以民众敬畏而爱戴他,并学习仿艾其作为。所以君子能够成就其德治教化,顺利地推行其法规、命令。《诗经·曹风· 鸠》篇中说∶‘善人君子,其容貌举止丝毫不差。’”

此二章,谈及了“圣人以孝治天下”的理念,从礼制到人心情感分析,为“孝治”做了理论上的分析,值得注意的第九章,将孝和忠的内在逻辑表明了出来,“取忠臣于孝子之门”的理论出处,也在此处„„ OK,讲到此!2011-8-29 中间隔断了几日,今天继续讲儒家的著名经典之一《孝经》第五集。

起先,因为向朋友诉苦说读佛经,没有进益,于是友人劝我重读《孝经》,说会有所启发,必有收获,所以最近也是稍加用心,并在几个国学群里讲谈孝经,希望讲完后,与诸位网友一起都有所收获,国学沉沦,令人浩叹,既然今生我们作了中国人,对这些圣学,不可不知,不可不慎„„

今天讲第十章,“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从上次的第九章里,我们深刻体会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第一次当中,我们又温习了曾子对孝道的三重解释“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再次为能养”,他在后面其实还跟了一句,叫做“至于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因为和今天所讲的有关,所以放到这里来说,曾子说道,在日常之中,对父母的孝有五种要注意的,分别是居、养、病、丧、祭,不论父母在与不在,都是要切身关注,努力奉养,这里面所蕴含的,其实就是一个敬字,所以曾子说,如果日常中,我们只是给父母供养食物,关心寒暖,那么我们对待自己的宠物,养马养狗,也可以做到啊,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关键在一个敬字,而后乐、忧、哀、严,如此五种态度兼备,才算的上师真正的能侍奉亲尊,同时还要戒除三种恶习,那就是骄傲,妄为(作乱)、好争,因为这三种恶习会带来自身的祸乱,身且不保,何以侍亲呢?

即使你天天有好酒好肉供给给父母享用,也不是真正的尽孝啊!由此,我们亦可以得知,孝行不是单方面的对父母尽孝,也关系到个人的修行,修身,若不能懂得自我修身正行,孝是谈不上的,孝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德行修养!

说到这,讲一段题外话,最近电视台热播《新水浒传》,不知道大家有所关注没有,我因为电视热播,自己又下了电子书,对《水浒传》的原著倒是非常着迷,最近读到李逵背母,和宋江起初为了老父而不肯上山的章节,颇有感触,虽说水浒是500年前明朝的话本小说,但是四大名著都是有古人深刻的寓意和道德导向的,故事含有传统道德

教化的纲领在其中,不是单纯的娱乐,古时候的戏曲、说书、皮影、等等民间娱乐,和当今的电影电视真是大不相同,大都是宣传忠臣孝子,民间传奇,或惩恶,或扬善,或宣扬因果报应,劝人行善积德,绝不像今天的娱乐,90%的情节都是主要围绕在狭隘的男女情爱当中,甚至于影视、书籍作品大肆宣扬阴谋权术、宫廷斗争,乃至诲淫诲盗,怪力乱神,一味追求感官享受,视觉冲击等等,却全无一点社会责任感,加之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不时有些绯事丑闻传出,误导民众,实在令人不齿之至!

水浒,原称《忠义水浒传》,小说本是宣扬的忠义二字,李逵虽是个杀人魔王,可是对老母的一片孝心,却令人极为感动,上梁山刚刚安顿下来,就不辞千里要回乡去背母上山来享福,只是可怜半路上,竟然被老虎吃了,悲愤之下,怒杀四虎,平添一份孝行与凄惨„„ 姑且不论李逵的孝心如何,如果按照《孝经》第十章来解,黑旋风是“为下乱而刑”,自身尚且是戴罪逃犯,又怎能孝养老母呢?悲剧自不待言„„

且看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孔子说∶“五刑所属的犯罪条例有三千之多,其中没有比不孝的罪过更大的了。用武力胁迫君主的人,是眼中没有君主的存在;诽谤圣人的人,是眼中没有法纪;对行孝的人有非议、不恭敬,是眼中没有父母双亲的存在。这三种人的行径,乃是天下大乱的根源所在。”

此处有典故,关于五刑的说法,是一种比较重的刑罚,但是历代都有些演变,比如刚才提到《水浒传》中北宋时期,流放,就是当时的五刑中的一种,就做流刑,或者刺配,犯人要戴枷锁,流放到数百甚至数千里外的地方去服刑,背井离乡,梁山好汉中,包括宋江、武松、林冲,等等,都是受这种刑,而在周朝的时期,则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宫,大辟。即五种,其中墨刑,是指在额头上刻字涂墨,让人终生带着罪恶的标记,这种刺印的刑法,对人的心理伤害很大; 劓(yi)刑,是割鼻子; 剕(fei)刑,是砍脚致残;

宫刑-毁坏生殖器,比如司马迁就受过这种刑; 大辟,即死刑。

要受五刑的罪名有三千种,(三千是概数),最大的莫过于不孝,因为一旦天下人都无有孝义之行,就是人心都乱了,社会的大乱也就开始了。治国乃是治人心啊,先儒,大多是以教化为先,刑法为辅。

这就引出了 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为什么要提倡孝道呢?孝道是传统文化里,关于国家、人心教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孔子说∶“教育人民友爱和谐,没有比倡导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礼貌和顺,没有比服从自己兄长更好的了。转移风气、改变习俗,没有比用音乐教化更好的了。更使君主安心,人民驯服,没有比用礼教办事更好的了。

所谓的礼,也就是敬爱而已。所以尊敬他人的父亲,其儿子就会喜悦;尊敬他人的兄长,其弟弟就愉快;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下就高兴。敬爱一个人,却能使千万人高兴愉快。所尊敬的对象虽然只是少数,为之喜悦的人却有千千万万,这就是礼敬作为要道的意义之所在啊。”

都说我们是礼乐之邦,礼乐礼乐,教化的原因就在这里,礼制可以匡正人的行为,音乐可以感化人心,这两者可以结合起来,达到教化的目的,简单的说,提倡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再一起唱唱红歌,自古道理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教化导向啊„„

《孝经》之孝,大矣哉!非在一家、一人、乃是志在天下也。今天讲到此处。2011-8-31 本来计划分六次讲完,怕讲不透,前十二章讲到今天,已经洋洋洒洒写下14000多字的讲义了,现在看来,可能需要七次才能讲完了,各位网友与我共同学习孝经,粗略了解了一些儒家义理,与我自身,也是感受愈深,经典者,常读常新,或许数年数十年后,我们再来读此经,又有别种看法了。

好的,今天继续讲第六集,从第十三章讲到十五章。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为什么叫做广至德,从十三章到十四章是一个系列,是明道明德的要点,孔子说∶“君子推行孝道的教育,并不是挨家挨户去推行,也不是天天当面去教导。

君子教人知道孝道,奉行孝道,是为了能够让天下为人父母者都能得到相应的尊敬。教人奉行悌道,是为了让天下为兄长或姐姐的人同样能受到尊敬。教人以为臣之道,是为了让天下为君主的能受到尊敬。

读到此处,一般人看来,都是说《孝经》是为了推行封建忠君的思想,希望能够将孝悌的德行,推广到对君主国家的效忠当中去,比如号称最奉行孝道的汉朝,做官都是“举孝廉”,一个人有孝行,才能得到禄位,所谓取忠臣于孝子之门,其中有什么深意?我起先也是如此疑惑,现在依然不敢说自己有所超脱,从字面意思来看,确实是这样,相传《孝经》被唐明皇所亲注,历代统治者无有不推,其间亲亲,尊亲,养亲的思想,确实和国家君主也是息息相关,试想一个人不能尊敬父母,怎能尊敬君长?不尊敬兄长,怎能尊敬上司,这句话内含的逻辑,确实如此。

当然,也许这里只是古人一种朴素的想法,从历史事实来看,孝子未必是好官,因为家庭之情,关乎人情人性,而官场,关乎利益,未必如一。只是,从道德层面来看,有孝行的人,在品德上来说,感觉更可靠些,古时候做官举孝廉,一般都是讲究德为先,能为次,如此,便很好理解了„„《诗经》也说,君子如果不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德行,其怎么能使天下民众顺从,做民众的父母呢!”都是从道德里寄予厚望。

且看: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这一章,继承上篇,几乎是喋喋不休的说,一个君子,如果侍奉父母亲能尽孝,所以也能把对父母的孝心,转移来作对国君的忠心;如果奉事兄长能尊敬有加,所以也就能把这种尊敬之心移作对前辈或上司的敬顺;一个君子如果能够在家里能处理好家务事,所以会把理家的道德能耐转移于做官治理国家。因此说能够在家里尽好孝悌之道、治理好家政、国政的人,其名声也必然足以流传于后世了。

配合一下《大学》吧,比较好理解儒家基本经典一贯相通的道理:修身=孝悌,能处理好家务事=齐家,再把这些德和行转移到国家层面,就等于治国平天下了„„内里逻辑大致如此。

这些话,我觉得个人的认同度还是满高的,从几个历代名家来看,唐朝的郭子仪,宋朝的范仲淹,明朝的王阳明,清朝的曾国藩,都是忠孝和理家的能手,尤其是曾国藩,治家的能力,首屈一指,曾氏家族至今煊赫,既然能够理家,尤其是处理好一个复杂的大家族的各种,那么这种人,对于治国,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了,家是微小的国啊!

曾氏的治家格言、书札、家训、遗训,有心人真该读读,都是中国式修身齐家的精妙学问!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曾子说∶“像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孝道,已经听过了天子的教诲,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孝顺了吗?”

孔子说∶“这是甚么话呢?这是甚么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7个直言相谏的诤臣,因此,纵使天子是个无道昏君,他也不会失去其天下;诸侯有直言谏争的诤臣5人,即便自己是个无道君主,也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地盘;卿大夫也有3位直言劝谏的臣属,所以即使他是个无道之臣,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普通的读书人有直言劝争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声就不会丧失;为父亲的有敢于直言力争的儿子,就能使父亲不会陷身于不义之中。因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劝争力阻;如系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

不直言谏争。所以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谏争劝阻。如果只是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称得上是孝顺呢?”

天子有7个直言相谏的诤臣,纵使天子是个无道昏君,他也不会失去其天下;

诸侯有直言谏争的诤臣5人,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地盘; 卿大夫也有3位直言劝谏的臣属,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父亲有诤谏的儿子,不会家庭不安,陷入不义的境地。

有人说儒家愚孝,如果是愚,则不能真正尽孝,一味盲从,顺服,可能导致君主败国,父亲陷入不义。

举个例子,曾子就曾经被自己的父亲杖责,据说,他父亲盛怒之下,差点把曾子打死,曾子昏了两天,去见孔子,孔子又骂他,所谓“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万一你父亲真打死了你,岂不是因你使父亲陷入不义和罪名了吗?

还有一个正面的历史案例,大家都知道,西汉著名的“霍光辅政”的故事,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一文一武,为汉王朝立下不世之功,汉武帝驾崩,请霍光担任辅政大臣,辅佐还只有六七岁的汉昭帝,汉昭帝聪敏英明,纠正了汉武帝的坏政,十年之间,天下雍富,匈奴臣服,四方安定,可惜汉昭帝21岁就死了。刘贺即位27天,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天下纷扰,霍光以其不堪重任,率领群臣,发动政变,废了刘贺,又重新选定了汉武帝的孙子刘病已继位,是为汉宣帝,宣帝英明,在位期间,西汉政治稳定,国家昌明,百姓又过了几十年的太平盛世。汉宣帝因为幼年时,流落民间,知道民间疾苦,相传又西汉读诵《诗经》《孝经》等儒家经典,与妻子同甘共苦,相敬如宾,品德为时人所推崇,后果不其然。理论上来说,霍光废立皇帝,是不合礼法,但是,为了社稷苍生,这样做,不合理,而合乎道,仍然不失孝忠,是明大道之举。不过霍光确实也是个权臣,话说曾弄死了宣帝在民间时候的结发妻子,自己又不约束家人,骄奢淫逸,留下不少骂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段历史。或《汉书-霍光传》

那个昌邑王刘贺,据说也读过《孝经》,霍光当庭废他帝位的时候,他还争辩说:孝经讲过了,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霍光大怒,说你都不是皇帝了,还谈什么天子!废了刘贺,又诛杀了他的臣子,他的臣子们临死前悲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留下这么个典故。

所以,孝经这一章,讲到,为人子,为人臣,要尽孝尽忠,但也要直!不是谄媚,使自己的父母或君主陷入不义与祸殃,不是真的孝义!

此即为谏诤之孝,非愚孝盲从也!世人不知如何是“直孝”,误人误君,反言孝道不得好报也„„

这是行孝的一个要点,《孝经》思虑周全,只怕人不切读深思之„„ OK,今天就讲到这里。

2011-9-2 《孝经》讲座第七集(完结版)

原计划讲6次,实则7次才得以讲完,自8月13日开始,半月以来,与网络诸君共同探讨和学习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儒家的《孝经》

大义,略微有了一些了解,而今,大家通过孝经,知道了儒家思想纲常伦理等最基础部分,从此出发,再去理解关于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传统理念,自然容易清楚其中的逻辑与体系。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着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孔子说∶“在从前,那些贤明的君主,努力孝顺自己的父亲,所以在祭祀天帝时能够明白上天覆庇万物的道理;自古将父亲比作苍天,母亲比作大地,敬畏父母,就是敬畏天地啊,所以,如果对母亲也很孝顺,那么在社祭后土时就能够明察大地孕育万物的道理;在家能够处理好长幼秩序,所以对上下各层关系也就能够治理好。

此处还有一个天人感应的理论,说如果君子能够明察天地覆育万物的道理,神明就能感应其诚,就会彰明神灵、降临福瑞来保佑他,这一点,此前第四讲的时候曾经讲过。所以虽然尊贵为天子,也必然有他所尊敬的人,比如父亲;必然有先他出生的人,比如兄长。到宗庙里祭祀致以恭敬之意,是没有忘记自己的亲人;修身养心,谨慎行事,是因为恐怕因自己的过失而使先人蒙受羞侮辱。到宗庙祭祀表达敬意,神明就会出来享受。对父母兄长孝敬顺从达到了极至,即可以

通达于神明,光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应相通。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中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人不想悦服(这样的人)的。’”

这一段,谈到一些祭祀的事情,作为典故,大家需了解一下。皇天后土,是父母之喻,北京有天坛和地坛,就是祭天地之所,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尤为重视敬天法祖,有很多礼制,而祭祀又尤为重大,春秋两季,天子都要去天坛地坛祭祀天地,而且我们知道古时候皇帝去泰山祭天,是极为重大的礼仪大事,称为封禅,司马迁的父亲因为不能参加的汉武帝的泰山大典,还郁郁而终。但是一般人不知道,祭祀土地的场所,也很重要,古时候中国还有一个“祭地”的场所,就在黄河岸边,今山西万荣县境内,还有一个后土祠,规模极为宏大,一般人都不太知道有这个祠,我也是在翻阅古代美术史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个祭祀土地神的国家级场所,看到有后土祠的遗迹和规划图,极为庄严,可比皇宫。据闻后土祠始建于轩辕黄帝,历经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历代都有祭祀,坚持了四千年之久,自明朝后,在首都建立了地坛,于是祭祀地转移,原址经岁月风霜,已经湮没于历史的风尘之中了。

后土祠原先是祭祀女娲娘娘的,女娲乃众生之母,祭祀后土祠,为祈祷五谷丰登,大地安宁,古人敬畏天地,首先在家要行孝于父母,而后坚持祭祀先祖,天人皆安,各有兼顾,才是真正的孝行。所以该章,名为感应章,是告诉我们,与其敬畏上天神灵,不如好好孝顺父母,在佛家来说,父母就是我们的现世佛!一个人孝悌之至,又无有

亏心之事,天地神明都敬畏你,处处保佑你,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到了这里,《孝经》对忠君的宣传又出来了,孔子说∶“君子奉事上级,侍奉君王,在朝廷为官的时候,要想看如何竭尽其忠心;退官居家的时候,要想看如何补救君王的过失。好比范仲淹的那句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对于君王的优点,要顺应发扬;对于君王的过失缺点,要匡正补救,所谓,上级对下级要尊敬,下级对上级要忠诚,如此以来,君臣的关系才能够和谐。

这一点,要谈及的人物,非范仲淹莫属,真正是做到了不论在江湖还是朝廷,都尽忠职守,毫不懈怠。范仲淹是儒家贤人的代表,仅次于圣人,我昔年在苏州,见到不少范公的遗迹,一直心甚敬之,堪为真正儒家的代表,文武兼备的大贤,关于范仲淹的传说,也不少,比如记得有块碑文记载说,范文正公在苏州做官时,有人说城南那块地是风水宝地,可以让子孙代代出人才,范仲淹当即决定另辟府邸,将那块地让出来建文庙,做学府,倡导文治教化,培养了极多的人才,苏州被称为“状元之城”,苏州历史有记载的获得文、武进士科第一名(俗称“状元”)的人物,共计文状元55位、武状元6位,共计61位,数量之多居全国之首,状元甚至被称为苏州的土产、特产之一。

还有,据说范仲淹在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宋真宗率领百官去朝

拜太清宫。驾着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全城轰动,百姓纷纷去看皇帝的热闹,惟独范仲淹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同学特地跑来劝他:“快去看呀,皇帝出巡呀,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啊!”但范仲淹说了句:“有什么好看的,将来总有见的一天,到时再见也不迟”,乃继续读书,后来果然没多久,范就考中了举人,参加殿试,天子还特地赐宴,不到一年时间,就见到了皇帝。

还有典故说,范仲淹曾经一个佛寺里读书,生活非常艰苦。范仲淹晚上住在地窖里,发现墙壁总是透光,一挖,竟然发现了一袋金子,范仲淹毫不动心,悄悄把那一袋金子又埋了进去。继续读书,后来当了朝廷的大官。这时候,礼佛寺的住持想修缮寺庙就来找范仲淹。范仲淹笑着说:“我就捐一袋金子吧。”此时才把那金子挖出来做了善事!

范仲淹极为孝顺老母,据说为了读书和执政,一直忙到三十五岁才结婚,后来名满天下,不论文治武功,都是宋朝名臣的典范。

《诗经•小雅•隰桑》篇中说∶‘心中总是充溢着爱敬君长的情怀,无论多么遥远,这片诚敬之心,常在心中,没有一日会忘记。’” 最后一章了,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35

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这一章,内容其实也比较简单,孝养长老,直至最终,当尊长去世的时候,还是要坚持一下礼仪和态度,做到有始有终,才是真正的孝道啊。这一章讲的细,甚至讲到,当孝子在父母去世的时候,应该怎么哭,怎么穿着饮食,以及出殡、安葬、守丧、祭祀等等礼节,有始有终,都是为了使人不要忘记父母的恩德,在父母亲在世时,始终以爱和敬来奉事他们,在他们去世后,则怀看悲哀之情料理丧事,如此尽到了人生在世应尽的本分和义务。养生送死的大义都做到了,才算是完成了作为孝子侍奉亲人的义务。

这里有一个知识点,守孝的事情,现在可能完全没有人做了,但是民间简化的礼仪,还有“守七”的传统,都算是守孝吧,父母之恩大,不可轻忽。儒家的实际守孝时间为27个月,将近三年,相传是因为母亲用母乳哺育孩子要27个月,且父母带孩子,最苦累的,就是从怀孕到两岁之间这段时间,守孝就是报这段时间的恩情。

守孝时期有长短,孔子就曾和弟子宰我讨论过这问题,宰我认为,守丧三年是礼的要求,但是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不断变化的。三年守丧礼已经实行了很长时间,应该要改变一下,孔子则认为,守丧三年并不是礼的要求,而是取决于个人仁心的要求。孔子自己去世以后,弟子们也为他服丧三年,《史记》记载:孔子卒,年七十三,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心丧三年而去,惟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 弟子们在守孝期间,回忆老师的言行,著述了《论语》,将孔子的思想言

行流传后世,惠泽群生,也算是尽到了孝行„„

除了为父母养老送终,而后还有祭祀、扫墓、修家谱等礼仪,需要不断坚持,祭祀扫墓修谱,是让子孙增强血缘关系,对家族血脉的认同,维系亲情与团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像我华夏,都是炎黄血脉,追宗溯谱,都是天下一家,环球之内,唯有华人亲情最重,华人最重家庭家族观念,所以,不论历史风霜,都团结在一个祖宗信仰之内,维系文明于不绝,对比其他民族,其他文明国家,天下只有中国一家,文明不曾中断„„

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兴盛,而孝道、孝礼在其中的巨大用处和意义,正在此处!

„„

好了,《孝经》讲到这里,似乎都讲完了,其实我无法确切总结什么,短短一十八章,耐人寻味,《孝经》从对“孝”所针对的人群,义理,行止,思辨等各处,都是很简练的阐述,逻辑顺序,也和《大学》无二,我的理解是,孝是大义,不是仅仅针对一家一人,不是一私一我,更在经纶世务,修身齐家,今人之孝,是为能养,甚至都不能养,对比古时候真正的“孝”行,真是自私狭隘到无知,堕落于无极矣„„

随着时代的变化,西学的冲击,中国古典的孝义,已经被冲击的支离破碎,现代人,更多的是为了追求自我,追求自由,而不愿担负过多责任,只怕是对“孝”的背后的巨大责任唯恐避之不及,对孝的思想,认为陈腐而嗤之以鼻,对孝的宽厚大义,更是以小人私我之心,难以理解和思及,可谓夏虫不可语冰也!

追溯其根源,现代人,对修德认为太累太束缚,对学业,纯以物质利益为考虑,哪里能肯去理解孝的本意呢?“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一味只想学那谋权取货之学,修身立德,全然不在心上,不能理解厚德载物的深意,急功近利之心,自上而下,对传统道德嗤之以鼻,非但是怕担负责任,更是为了求得解脱,以放肆谋求个人物欲情欲之满足,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道之不行,可知之矣„„

好了,这些话不在《孝经》义理之内,纯属个人之思,最后,做了一首打油诗,简略为大家概述一下孝经的粗意,诗曰:

大孝在尊亲,济世又安民; 中孝是弗辱,爱惜身与名; 小孝为能养,竭力养双亲; 孝道法乎天,真情源本性; 本性具足爱,大爱泽群生; 父母须敬爱,兄长须敬从; 君长事以忠,有礼又有诚; 为人须诚敬,普怀仁者心; 各有其本分,天子到庶民; 养生送死祭,孝道有始终。„„

《孝经》第七集略讲至此,全文完。感谢诸群,诸位网友的捧场!感恩,感谢!

第二篇:孝经读后感

百善孝为先

——读《孝经》有感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这是今年春晚给出的一副春联。孝,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经》中,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应该身体力行的。

自古以来,孝感动天的故事数不胜数。每次看到电视上播出天仙配这类讲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时,很多人是被他们之间的爱情感动,其实,这个故事的最初向我们讲述的,是董永卖身葬父,体现的就是这个“孝”字。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一个小伙子,父亲死了后没有钱给父亲置办丧事,自己把自己卖了,这是任何人都难做到的。董永做了,成了古今人们称道的大孝子。也因他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几千年,孝感这地方也因此而名扬四海。

“孝”是尊敬长辈,侍老奉亲,指子女对父母谨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祭祀等等。因此,“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是一种社会道德准则,用于处理家庭中长辈同子女之间关系;然后,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赋予新的内容。

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爱他人,爱国家呢?《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弟子规》说:“首孝悌,次谨信”。《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父母给予我们一切,没有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父母对孩子是无微不至,劳而无怨。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么能不孝。

然而,所谓“君要臣死,臣不死,为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为不孝”就是典型的愚忠愚孝思想,在此略举几例:比如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等,现今已不适合我们这个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又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恐怕现代社会很少人不去理发吧,又有很多女士去美容吧;再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里娄章句上》,是至今仍存在“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也已不足取,我们是提倡男女平等的。诸如以上孝说,到了今天,无疑均已过时,我们应以批判或毫不吝惜地抛弃。

在当今日益高速运作化的信息时代里,忙碌的人们为了事业奔波于世。一首《常回家看看》唤醒了众人久违的感动和对亲情的依恋。于是,人们从忙碌中驻留,回家看看父母,尽尽孝心。科学在不断进步和创新,人类乃至自然界的亲情却如陈年老酒愈久愈醇。

有时,漫步街头,经常能看到一些老人。他们衣衫褴褛,要么蹬着三轮车,要么拎着蛇皮袋,流连于大街小巷中,捡起人们丢弃的饮料瓶,或在垃圾中翻找可利用的“资源”,动作僵硬而麻木。

他们都是没有亲人的孤寡老人吗?当然不是。其实,有相当一部分老人,他们的子女都还“健在”,准确地说,过得还不错。但那只是他们的子女。至于他们呢?有那么一小部分被送到了养老院。其余的,就是你在街上看到的了。他们游走于街头巷尾,构成了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母亲从小帮你们洗澡到大,你们可曾为她洗过一次脚?父亲从小把你拉扯大,你可曾亲手为他盛过一碗汤?当囚犯嚼着母亲一粒粒剥的瓜子仁时,当失意的儿子靠在父亲肩膀痛哭时,他们可曾感到父母对他们浓浓的爱意?这种爱不应该只是单方面的,它应当和孝一起,充当亲子间关系最好的润滑剂。然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孝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跟不上历史的步伐。虽然每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不乏至孝之人的身影,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孝已渐渐地游走到了主流之外,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它数千年的储蓄,也被物质的洪流冲得无影无踪。它就像一个没落的贵族,看着时代变迁,看着大权旁落,却无能为力。或许它曾奋力地追赶上了“80后”明媚的忧伤的脚步,却又眼睁睁地看着“90后”们乘着“幸福摩天轮”远去。

然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孝的回归,是历史的必然。虽然暂时游走在主流之外,但最终,它将重归主流之中,但愿当它搭上“幸福”的末班车时能看到“00后”们在向它招手。

我们应当有所继承孔孟儒学提倡的合理孝道,借鉴古代的孝悌思想,用以谐调、亲和家庭成员的血亲关系,促进家庭的和睦与稳定,进而在社会上形成尊老爱幼、互助友爱的风尚,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让我们一起来营造一个敬老养老的社会氛围,让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得到发扬光大!

第三篇:《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

最近,我很荣幸拜读了影响华夏五千多年文明史诗的神圣着作——《孝经》,它恰若无声的细雨,潺潺流入我的心田,缓缓润泽了我的人格;又如用今世的水泡了一杯前世的茶,透明清澈的水中,沸腾的是前世的孝行,沉淀的是今世的孝思,氤氲的水汽是一条绳,牢牢的拴住你我的情缘,弥漫的茶香是亲情的惠泽,默默的陶冶着典雅的文明底蕴。

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装扮,才显得静谧安详;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家庭,因为有了亲情的滋润,才显得平和温馨;一个人,因为有了孝悌的熏陶,才显得稳重踏实。而孝则是绽放在人伦之理里面最美、最香的一支七色花朵。

孝是什么?孝就如童心未眠的孩子嘴下溜出的半粒糖,亲切而又纯真。孝是什么?孝就如一盅回报恩情似海深父母情的香茗,温馨而又甜美。孝是什么?孝就如久经事态沧桑蓦然回首时的一丝微笑,真诚而又安详。孝是什么?孝就如灵魂深处盛开的一朵鲜花,它比大自然盛开的更为持久永恒,永远的散发着迷人的清香。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生也”,孝是所有徳行的根本,一切的教化都在此基础上产生。所谓“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百善孝为先,百行孝为本。孝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孝心是酷暑里投撒的一片绿荫,遮住了炙烤的骄阳;孝心是久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孝心是汪洋中的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你知道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于毁,孝之始也”。我的全部都来自于父母,作为儿女,应该像孔子一样,时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保护、爱惜好自己;作为儿女,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能够拥有一个严父慈母,应该满怀感激;作为儿女,父母无私的给了我们这样一副容颜、这样一个躯体、这样一颗心灵,我们还有什么感到不满足的呢,我们还有什么什么值得抱怨的呢?然而,事实却相反,有的人抱怨父母给了自己这样一副面孔,羞涩闭门不出,想尽一切办法改变自己的容貌;有的人抱怨父母给了自己这样一个身材,整日忧心忡忡、惶惶不得日终,矮的想尽办法把自己拉高,胖的想尽办法减肥,甚至是绝食;还有那么一些自残、甚至轻生的人,如此般不爱惜自己,回头想想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浮云般的虚荣心吗?到头来还不是逃不过岁月的雕琢,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呢?

你有听过吗?“夫孝,始于侍亲”。孝最基本的就是供养父母,给予父母最基本的生活物质保障,至少不要让父母跟着我们受冻挨饿。但是,转眼看看现在,我们都已经二十多岁了,又有几个人可以拍着自己的胸膛说:“我已经不再需要父母的帮助了”,“我每个月还可以给父母存一些钱”吗?又有几家父母闲居在家里,享受着子女的孝行呢?恐怕大多数父母仍在辛勤的劳作,仍

在流汗、流血。甚至现在社会上还出现了一群新人类——啃老族,他们从小吃

父母的,喝父母的,长大了还在吃父母的,喝父母的,这种人的孝又在何方呢?你有听过吗?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挚虞说:“事亲以敬,美过三牲。”。其实,他们说的主旨只有一个——尊敬父母。反观现在,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父母不知为我们付出了多少,父母都在尽力培养一个最优秀的儿子,一个最优秀的女儿,但我们呢?在外面大手大脚的花父母的钱,转过脸就又和父母吵架,顶撞父母,父母辛辛苦苦养了我们二十多年,到最后却连子女一句感恩的话,甚至一句“爸、妈,您们辛苦了”也听不到,是我们害羞吗,是我们应该做的吗?可笑又无奈的是很多人,借用同学的一块橡皮擦,知道要说声“谢谢”;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要说一句“对不起”;托欠别人的东西,很久不还,内心还会很愧疚,遇见彼此还挺不好意思的。可面对父母呢?父母无私的给了我们多少,买了多少学习、生活用具给我们,我们又何曾说过一声“谢谢”;我们顶撞过父母多少次,我们又惹父母生过多少次气,我们又何曾对父母说过一句“对不起”;我们拿了父母那么多东西,借了父母那么多钱,父母有要我们还过吗,我们有感到过愧疚吗?难道真的是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达,让我们的感情淡化了吗?

你有听过吗?孔子曾说过“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孟子也曾说过:“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他们所描述的是孝的更高的境界——孝顺父母,顺从父母的意愿。古语有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如今,我们不需要像王祥一样,赤身卧寒冰,求鲤归奉母;不需要像仲由一样,百里负米为亲食;也不需要像孟宗一样,抱竹而泣,持笋归做羹。我们能做的就是:听父母的话,顺从父母的意愿,父母让做的,我们努力去做,父母不让做的,我们呆着不去做,不要惹父母生气;我们可以做的就是:父母口渴了,静静的帮父母倒上一杯温水;父母累了,轻轻的擦掉父母额头上的汗珠;父母孤单了,默默的陪伴在他们身边;父母生病了,送去一次又一次的温馨的问候。这样,父母只要看到这些眼睛里面也会满含泪水;我们只要可以做到这些就很不错了,而不是让父母洗自己的衣袜,也不是坐在电视前面和父母争遥控,更不是一声不响的出去玩,而让父母为我们担忧。

你有听过吗?“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最高的境界乃是——修身立大志,做大事,留名于青史,以彰显父母的恩德。每一个父母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儿女成才,希望儿女能健健康康的长大,希望儿女在学校能吃好、睡好、学好。为此,他们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供我们上学、给我们买复习资料、为我们请家教,等我们长大了还为我们的婚姻、事业奔波忙碌,还为我们的子女担忧。而作为子女呢?在学校经常逃课,浑浑噩噩,虚无缥缈,没有自己的志向,更没有实现志向的不懈努力,终日无所事事,不时还会违反校纪校规,让父母来学校,家长会丢尽父母的脸面,让父母为我们担心、难过。我们又何曾好好的为我们的父母想过呢?不要以为这些都是父母应该做的。在这个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社会里,又有多少人会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呢?他们希望子女早些回家,可他们的子女又不知道在哪里彻夜狂欢呢,我们会经常郁闷,人与人之间的尔虞

我诈、勾心斗角和对生活的得过且过,又是为了什么呢?有时候经常看着忙忙碌碌的人群、林立的高楼和宽敞的马路发呆,总是在不停的问自己,这个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呢?

你知道吗?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岁月赋予了母亲鱼尾纹,上帝带走了她青春的美丽,母亲放弃了这一却只为让子女幸福快乐,当你身处异地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那位白发沧桑的母亲,多少次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呆呆的坐在门槛上,青筋满布、瘦骨如柴的双手捧着你留下来的照片,松弛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她多么希望儿女能来一通电话,多么希望儿女能够回家来看看,哪怕是回家吃顿饭,陪她静静的坐一会。晓寒凛冽、北风呼呼,冬雪寒彻了整个大地,雪野里一位银丝缕缕的老人,静静的立在雪地里,手里夹着一支点燃的香烟,他缓缓的将烟递进嘴里微微的吸了一口,眯起眼睛来,吐出一片烟雾,老人呆呆的望着远方,那是儿女离开的地方,快过年了,他在等待,等着儿女们回来团聚,等着儿女们回来叫他一声“爸”,岁月的磨砺,使他的背在坚挺,却使他的步履在蹒跚。天边一行大雁飞过,似乎演绎着回家的序曲,远方的儿女,为了金钱四处奔波,何时想过家中的父母已经年迈,需要他们的陪伴。物质的生活是美好的,但父母不会向我们索求任何东西,难道作为子女的不应该时常回家看看吗?

也许,同学、朋友、爱人的生日我们牢牢的记在心里,并时时准备一份美好的礼物,而父母呢?又有多少人记住了自己父母的生日,又有多少人亲自送上了一份美好的祝福?父亲节的时候,给爸爸买条鱼,学习、工作再忙,也要亲自给爸爸送过去,爸爸会乐的嘴也合不上;母亲节的时候,给妈妈买双袜子,亲自给妈妈穿上,妈妈眼睛里也会含着泪水,实在抽不出时间,三天两头打个电话,问问好,拉拉家常,父母不求别的,只需望子女能够惦记着。这些,你能做到吗?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有一缕最温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送给我亲爱的父母。曾记得,着名作家毕淑敏告诉我们:“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接触的链条,一旦断裂,就无法连接,最可贵的是,孝是人们的责任和根基。”,我们更应该牢牢的铭记: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

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

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育恩。

父子原是骨肉亲,爹娘不敬敬何人?

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自费心。

沾益一中高三:倾晨

第四篇:孝经读后感(定稿)

孝经读后感

《论语》中提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思想认为孝是人立身的根本。而《孝经》则具体阐述了孝的要求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发肤是父母赐予我们的,我们不能毁伤我们的身体,这是孝的开始。真是不明白这一点,我们的这部分不懂得爱惜自己身体的同时也是爱惜着父母,周国平在《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说,“父母是把儿女当作自身的一部分来爱的,儿女却不能把父母当作自身的一部分。正因为父母在儿女身上耗费了相当一部分生命,才使儿女在相当程度上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这句话准确地阐释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意义,儿女是父母的一部分,伤害自己,就等于伤害父母,甚至父母的痛要甚于我们的痛苦。不管自己是咿呀学语的儿童,还是他乡求学的成人,父母总是会为自己的一次感冒发烧而心痛不已,即使身体的痛苦不是他们承受,他们却负担着比这更为深重的苦楚。正如《弟子规》中所讲的,“身有伤,贻亲忧”当我们因年少而不顾自己身体时,这六个字,应该作为一个警醒。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孝不仅仅体现在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更意味着要实现自我价值。如果一个人只顾自身的安逸,而不考虑到自己的前途,在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同时,他也辜负了父母对他的期许。如果一个人在艰辛奋斗而即将放弃时想到了自己对父母的责任,那他也便是实践了孝道。

当然,立身行道、扬名后世,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父母。如果单纯为了行孝而去做自己的事业,那这份事业对于他来说变成了无比的压力,而人生的快乐之事。在中学生活中,有同学将学习当作父母的任务,有同学把学习作为生存的基石,却少有人把它作为人生的乐趣所在。不管成绩优秀与否,我们大部分都顶着来自父母的压力学习,也失去了学习之乐。我们既要把立身扬名作为行孝的方式,也要认识到立身不仅仅是为了行孝,更是为了自己在立身的同时所拥有的快乐。

百善孝为先,“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理,”孝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只有敬爱长辈,才能够亲他人、敬他人,才能使社会和谐。

第五篇: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

“孝”是一种态度,孝字上为“老”字头,下为“子”字底,这边体现了后辈对伤上辈的一种姿态,是一种托举、一种供养。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用毕生经历去完成的使命。

大而言之,开宗明义有言道,孝是王顺至道,民用和睦;以小处观之,孝是爱身立身。古王者为天子,孝于神明,顺从至道而无所违背忤逆。今为人子女孝顺于父母,首先是爱惜自己的身体,然才是修生立命平天下。父母不求儿女可以有为世人惊叹的造诣、只求其可以照顾好自己。

现在我们处于大学阶段,虽不是蒙昧无知但终究是涉世未深,我们已经成人却还由父母来供养,就算这样身边不免会有这样的人:他抽着一盒十多元钱的烟,父亲还在为你的学费拼命的劳作,她要求全身的名牌,父母却是几年不舍得换掉身上的旧衣服,不是不喜欢是因为要满足你;在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尽情的欢乐,父母却守着灯火待你回家。它们无法体会父母亲在一天天衰老,从黑发到白发,从紧俏的皮肤到渐渐变得粗糙的脸,岁月将这份见证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脸上。一面是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一面是用普通的低级劳动为你换来的钱,若是这钱不能满足,它便会责怪:“这个时代是在拼爹”。试想若干年后,你的子女说着这样的话你会怎么面对。我想这全然不是孝,是个人的虚荣与自私。希望作为子女的明白18岁以后的我们是成年人,父母没有义务继续供养你,他爱着你,所以才愿意继续支持你,但麻烦你不要认为理所当然。在美国等一些欧美国家,在孩子18周岁后,孩子是要离开家的,继续在家居住需要交纳房租的。想想我们的父母有吗?在你毕业时为你找工作,在你结婚时为你买房子,在你有下一代时,为你带孩子。我想,这已是极大地足够。于此,这便是不孝。

而又有人不禁再问:“孝是什么”从《孝经》可以观之,不同之人,有不同之孝。天子、诸侯、士、庶人,因地位不同而孝不同。

有人说,等我有钱了,我要大把大把的钱塞给爸爸妈妈,让老人家坐在钱堆儿上随便花;等我有时间了,我就带着爸爸妈妈,游完国内,游国外,让爸爸妈妈在有生之年潇洒个痛快!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等你把钱挣到手的时候,爸爸妈妈的牙还能咬得动那些好吃的吗?等你有时间了,想带着爸爸妈妈去周游世界,他们还能上得去飞机吗?

父母要那么多的钱干什么呢?他们吃不了多少,也穿不了什么,他所缺的应该是与子女们其乐融融的相处!他们所缺的是在他们难于动身时的一个代步,在他口渴时的一杯清茶,在他寂寞时候的陪伴,在他生病时的一次次问候,儿女在外再忙,也能抽出时间每周按时和父母聚在一起……这些都是老人内心所渴望的!

父亲节的时候你给爸买条鱼,工作再忙,你也要亲自给送去,爸会乐得嘴都合不上的;母亲节的时候,你给妈买一双袜子,亲自给妈穿上,她眼睛里也会含着泪的……

实在抽不出时间回家的,咱就每天,或者最少三天给爸妈去个电话,问问好,拉拉家常。父母不求别的,就希望年老时子女能惦记着……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枝叶繁盛的树木,扎根于厚实的土地;流水汤汤的江河,溯源于雪岭山脉的蕴藏;乌鸦孝亲反哺,羔羊感恩跪乳,动物尚且懂得回报于亲恩,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从“上代而来,从己而出”的血缘关系中,将人性的真爱与善美发挥到极致,推及宗族、群我,传承了代代的伦理之爱,稳固了人类生活的秩序。

世事沧桑,岁月无情,而人有情,你的关爱会抚平父母额头上的皱纹的。然而“最美不过夕阳红”,呵护这份美吧!用心去碰撞出音符,奏出世间最温馨、最美好的敬老乐章吧!让歌声在广袤的天地间永远回荡

下载《孝经》讲记与全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孝经》讲记与全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孝经》读后感[大全]

    《孝经》读后感思考题:1、 您在家中,是否做到了不大声嚷嚷?什么时候您容易「大声嚷嚷」?当自己心虚不占理,又想逞强的时候,最容易大嗓门嚷嚷。当一着急,脾气一上来,便控制不住自己......

    孝经读后感

    读《孝经》有感 据说,比尔·盖茨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曾说过,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孝顺。这句话出自于一个美国的首富,这不能不让我们感慨和深思。“孝”为何也?我没有去考证《说文......

    孝经读后感(范文大全)

    孝经读后感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孝经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孝经读后......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1 寒假里,我买了一本《孝经》,这本书主要讲了古代孝子是如何孝顺自己父母的,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汉汝南安阳(如今河南)的蔡顺,他十分孝顺自己......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1 学校给我们发了一套《国学经典书法教材》,它是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的书。老师让我们看《孝经》,其实我一点都不懂它的意思。然后听了老师讲解,我知道了......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1 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关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是传统美德。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

    孝经心得体会

    孝经心得体会 为期六天的东山寺中华传统文化封闭式学习,由悦然老师给我们授课主讲“孝经”已悄然结束,学习后深有感悟、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在以后人生当中如何更好的孝敬父母......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1 今天,我有机会诵读学习了儒家经典《孝经》,明白了很多做人的根本道理。《孝经》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写的。曾子小时候家里很穷,没钱买煤,就跑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