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s版第一单元上册作文

时间:2019-05-13 09:1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s版第一单元上册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s版第一单元上册作文》。

第一篇:三年级s版第一单元上册作文

1、捉迷藏真开心

我玩过很多游戏,有老鹰捉小鸡、盲人打鼓、丢手绢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捉迷藏。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相约到我家玩捉迷藏。我们用“石头、剪子、布”的方法来决定谁藏谁找。结果,是她们俩来藏,我来捉。不过也没有关系,因为,我家任何可以藏的地方我都找得到,她们比不过我。

看,游戏开始了。我从一数到五十,就开始仔细地找了起来,我发现被子边有两双小脚丫。但我还是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还是没有找到,不如先到床上跳跳,放松放松吧。”一听到这句话,躲在被子里的敖玢洁和张锐可急了,连忙把头露出来,说:“别跳别跳!我们俩在被子里呢。”我哈哈大笑,说:“哈哈,中计了吧!”就这样他们一一被我捉到了。

捉迷藏真好玩。2捉迷藏游戏真有趣

星期六下午,我和几个小伙伴玩起了捉迷藏游戏。

我们首先用猜拳的方法来决定谁来捉。哦!小红输了,负责捉我们。她用手捂住脸,说:“我数10声,就去捉你们。”话音刚落小明就飞快地跑到冰箱后面,小军走进厕所把门关紧了,我像老鼠一样轻轻地爬到了床底下,而小蓝却钻进了窗帘后面。小红数完10声后,就大声地说:“我来捉你们了。”小红假装说很热,就走到窗户边乘凉,用力踩小蓝的脚,小蓝一边大叫一边走出来,看到这一幕我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时小红听到了我的笑声,就拿来了一根木棒,大叫:“有老鼠。”说着就把木棒伸进去打老鼠,我无可奈何地从床底里爬了出来。不一会小明和小刚也找出来了。

捉迷藏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时间,还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3、丢手绢

星期天,我约了几个同学来到青草地上,玩起了丢手绢的游戏。大家决定由我开始,他们坐着围成了一个圈;我开始丢手绢了。趁小花不注意时,我轻轻地把手绢丢在了她背后,当我走了四五步她还没有发现,我正暗暗得意时,她终于发现了,猛追过来,我马上逃跑,坐在了她的座位上,大家就罚她唱歌。接着,轮到小花来丢手绢了,她趁小红津津有味地唱歌时,蹑手蹑脚的把手绢丢在她背后,小红马上就发现手绢,她一把抓起手绢,向小花追去。因为她跑步比较快,所以小花被抓住了,我们异口同声地高喊:“还要罚小花唱歌!”小花无可奈何地表演了节目。

丢手绢的游戏在我们的欢笑声中继续进行着…… 4丢手绢

今天下午,我和同学在草地上做丢手绢的游戏。

游戏开始了大家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然后小英说“谁来丢手绢?”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我来,我来。”最后决定由海燕来丢手绢。海燕盘算着放在谁后面,她看见赖海玲没有注意,正在拍手唱歌,海燕就把手绢放在了赖海玲的后面。突然,赖海玲觉得后面有点东西。她拿起就跑,向海燕追去,很快就把海燕捉到了,按照规则被捉到的人要罚唱歌跳舞。海燕边唱歌、边跳舞,歌声嘹亮,舞姿优美。大家都为她热烈地鼓掌。我们就这样玩了一堂课。这次游戏大家玩得可真高兴啦!

5老鹰捉小鸡

我做过的游戏很多,但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最让我记忆犹新。一天下午,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来到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游戏开始了,一群当小鸡的小朋友拉着当母鸡的小朋友的衣服。当老鹰的小朋友先往东跑,母鸡马上摊开双手往东栏老鹰。于是,老鹰折身向西跑,母鸡灵活地转身向西栏。老鹰停下了脚步,大概在想什么办法才能抓住小鸡。突然,他趁母鸡不注意时,猛然低身冲过母鸡的双手,跑到后面的小鸡处。小鸡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给他抓了一只去了。老鹰真厉害,照这种办法又接连抓了几只小鸡去。母鸡这才明白过来,马上开始拦截。老鹰又出新招。他说:“我不玩了,我得回教室去做作业了!”母鸡信以为真,结果又给老鹰抓了几只小鸡。现在,只存下母鸡一人了。老鹰几次猛追就给他抓住了。

我觉得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真好玩啊!7有趣的成语接龙

今天下午,老师对我们说:“我们要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成语接龙。”同学们听了欣喜若狂,“接不上的一律罚唱歌。”老师又说

游戏开始了,老师先跟我们讲下比赛规则,接的可以是同音异字,如果接不上就上台罚唱歌给大家听。首先沙浩随意说了一个成语,开始接,到王涵时,王涵抓耳挠腮,冥思苦想,怎么也想不出,按照比赛规则,王涵只能唱歌给我们听,可男生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成语,所以王涵没有唱歌。女生队开始接了,胡新玉忐忑不安的双手合拢,一直做着求佛的动作,嘴里念叨着:牛昊萍,一会儿到我,我不会你提醒提醒我。不出所料,到胡新玉接的时候果然接不上,我绞尽脑汁了一会儿,脱口而出“挑三拣四”这个成语。

游戏结束了,我们玩得很开心。我要多增加词汇量,和他(她)们一决高低。

8、丢沙包

下课铃响了,我和同学们走出教室准备玩丢沙包。

游戏开始了。我和程红,赵晓艺一组。彭薪燕,陈奇芮一组,先由她们丢。只见她们瞄准目标用力的把沙包丢过去,可惜没砸着。我们左闪右闪,像小猴子一样灵巧的躲避着,生怕被沙包砸着,因为那样就会被罚下场。程红因为体力不佳,第一个被砸中了。接着,我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也被罚下了场。现在只剩下赵晓艺一个人了,我和程红一起为她加油助威。赵晓艺拼命的躲闪。彭薪燕,陈奇芮加快了进攻的速度,赵晓艺终于被砸中了。我们一共坚持了7分钟。轮到我们丢沙包的时候,她们坚持了10分钟,所以我们输了。

这次游戏我们虽然输了,但我们以后会加倍努力,坚持到底。

9、庆祝“六一”联欢会

“六一”儿童节到了,老师带我们在教室里玩“击鼓传花”的游戏。

老师首先宣布了游戏规则:老师把手绢交到一个同学手里,她拿笔盒当鼓。当她敲笔盒时,同学们按照座位的前后顺序依次传花。鼓声停时,手绢落在谁的手里,谁就要给大家表演节目。

游戏开始了,“慧心灵性”同学第一个传出手绢。拌着欢快的鼓点声,手绢不停地传递。许多同学好象觉得手绢烫手一样,急忙传出去,因为他们害怕表演。可是有 的同学接到手绢却恋恋不舍地传给别人,因为他们希望表演节目。鼓声突然停了,结果第一个轮到“婷婷玉立”同学表演。她很害羞地背了一首古诗。游戏继续进行,第二个轮到的是“博大精深”同学,他高高兴兴地表演了一套功夫。手绢伴着鼓声一会儿传得快,一会儿传的慢,大家都玩得特别开心!今天的游戏真是有趣啊!

10、踩气球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班玩了踩气球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把气球吹好,再把气球绑在脚上,要把对方脚上的两个气球踩破,同时也要尽力保护好自己的气球不让别人踩破才算赢。

游戏开始了,女同学先上场的是二组的英语组长,别看她学习成绩特别好,做起游戏来就显得有些笨手笨脚的。还没走出几步,两个气球就被同学踩破了。“哈哈。。。”同学们发出一阵欢笑声,她又生气又害羞,涨红了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该我们男同学了。我们像一只只灵巧的猴子一样跳来跳去,不时还做出几个搞笑的动作,惹得同学们都哈哈大笑。仪炜一边叫着一边往教室跑,两个气球随着他的脚连蹦带跳,左躲右闪的逃过了“敌人”的攻击,正当他得意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被校仪踩破了一个气球,仪炜刚想躲开,没想到阵脚一乱,另一个气球竟被他自己踩破了,这一幕引来了同学的哄堂大笑。

放学的铃声响了,紧张有趣的游戏在同学们的欢笑声中结束了

第二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1、大海的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1、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3.小组汇报、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引导学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出示填空: 海上的风是()、是()、是()、是()他一来,就()„„ 就()„„ 就()„„ 就()„„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3)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A(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静的海面上)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四、朗读课文,选背诗句。

1.自愿结合小组,合作朗读课文。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会认字。2.学习会写字。

(1)自主学习12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镜”与“境”的对比、区分。

(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教师板书:滚(注意右边的间架结构)(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虽然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但是在学习生字过程中,教师仍然要重视写字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观察、讨论、评议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精神及评价他人的能力。] 3.检查背诵情况。板书设计 1.大海的歌

色的神奇:雾、云、波纹、潮声、天、鸟 风的神奇:花神、琴师、大力士、狮子 静的神奇:不闹、不笑、抱着、背着、鼾声

2、《帽子和鸟窝》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字,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爱护。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学习“帽”和“窝”:

1.板书:帽子

学习“帽”:怎样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

2.板书:鸟窝 学习“窝”:引导学生思考:“窝”是什么偏旁(是穴宝盖,不是宝盖头。)

二、出示课题、质疑:

1、板书: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2.齐读课题:帽子和鸟窝。

3.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带着问题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会。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他的字音是否读准,一边思考: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

3.纠正字音:

4.指名回答问题: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

5.解答问题:现在知道为什么题目叫做“帽子和鸟窝了吗”?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卡片。

2.强调易错字:

慌:右边容易加点。

耍:与“要”区分。

挠:右上边不要加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帽子和鸟窝》这篇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题中的帽子是谁的?他把自己的帽子送给小鸟做窝,是不是他不想要了?

二、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翔翔非常想要自己的帽子?把这些语句画出来。

三、分组讨论交流。

四、小组汇报讨论情况,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1.感悟一:课件出示: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指名对比读句子,感受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启发想象:翔翔心里怎样?他在想什么?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问:在这之前他们什么心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发现帽子丢了前后不同的心情。练习朗读。

2.感悟二:

(1)大家又爬上了山坡,帮翔翔去找帽子。

(2)结合第一自然段,理解“又”:此时他们一定觉得怎样?(累、渴)

(3)联想自己玩累时的感觉,说说如果你的帽子不见了你会怎样?

(4)练习读三自然段。

3.感悟三:

(1)对比朗读,感悟孩子们追的时间长,路途远,始终没有停下歇息。从而体会追回帽子的急切心情。

孩子们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树林里。

孩子们追到松树林里。

(2)指名朗读、评议。

4.感悟四:

(1)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了。

(2)理解“挠挠脑袋”:为什么挠脑袋?心里怎么想?

(3)理解“无可奈何”:想像一下翔翔走的样子,表演体会。

5.感悟五:

朗读6、7自然段。以读代讲,评议理解翔翔和小朋友着急的心情。重点体会:“几根”、“又细又长”、“举起、”“挑哇,挑哇,”等词所表达的心情。

6.归纳:

翔翔和小朋友太想找回这顶帽子了。他们不仅当天不顾劳累不顾饥渴,爬山、追松鼠,而且第二天还做了充分的准备去够帽子。眼看就要够着了,结果却怎样呢?

五、理解翔翔和小朋友对小鸟的爱心。

1.出示文字:

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

听翔翔的,我们听听翔翔的!

2.合作朗读,感受心情。

3.总结:虽然翔翔和小朋友极想要自己的帽子,但是面对小鸟,他们放弃了。由此看出他们更爱什么?

4.你们喜欢翔翔和小朋友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吹泡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冰心生平及作品风格。

2、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了解并奠定学生学习此文的心理基础。

1、同学们,见过肥皂泡吗?吹过肥皂泡吗?你觉得怎么样?

2、可是,你亲自做过泡泡水吗?

二、介绍作者。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了不起的奶奶,她是我国的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生于1900年。

三、学习词语

1、出示生词:正音、练习读。屏幕上的词语可不容易读好,会读吗?谁来试一试?教师正音后让学生练一练,然后齐读,抽读。

2、了解学生在阅读中的学词情况。有没有老师没写上,而你又认为非常重要的词语?板书:黏稠 颤巍巍 山巅„„注音、正音、练读。

3、读课文,攻破难点。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周老师给你一个建议:通读一遍之后,集中精力攻破难点。

4、轮读课文。

五、理解课文内容。

1、冰心奶奶是怎样做泡泡水的呢?谁来说一说?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说。理解“和弄”一词。

2、管你这样做了,可不一定就能吹出许许多多美妙的肥皂泡。冰心奶奶可细心了,做肥皂泡的奥妙,她在文中已偷偷地告诉了大家。读读2、3自然段,同学们一定能够把他找出来。理解“黏稠”一词。

3、我们班的同学真是越来越聪明!怎么吹呢?读3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说。

4、泡泡水我们会做了,泡泡我们也会吹了,小管子的那一头会吹出些什么样的泡泡呢?读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呢?标出写泡泡样子的词语。抽学生说,教师展示课件,然后让学生读。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老师告诉学生:用嘴巴是很难讲清楚的,凭空想象也很难,但是只要你亲自去吹一吹肥皂泡,你就能从那奇妙的泡泡身上找到这些词语。

六、小结,齐读全文。

在玩肥皂泡游戏的过程中,冰心奶奶不但作了,吹了,还认真的欣赏了自己吹出的每一个肥皂泡,她满怀爱心和向往,写下了这篇美妙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篇文章。

3、吹泡泡 冰心

做:放→ 加→ 和弄

吹:洒→ 吹→ 提 ↓

赏:清轻脆丽、颤巍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进一步感受泡泡的美。

2、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课文内容。

3、归纳文中指定段落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昨天的语文课,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都有些什么样的收获和感受呢?(复习)

二、同学们的收获不尽相同,感受却惊人的一致。冰心奶奶吹出的肥皂泡不光美,那简直就是美妙!文中的哪些自然段表现了泡泡的美和妙呢?

(引入新课)

三、现在请大家打开书,读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冰心奶奶的肥皂泡美在哪儿,妙在何处?

四、文中有很多词语表现出泡泡的美,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像,去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五、说说你理解的词语。告诉学生,除了变字为词,字意相加等很多方法外,今天,周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种新方法:用手势和动作来理解。有些词语,比如扇送、四散分飞、脆薄、颤巍巍,在解释时把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就会表现得更准确。

六、咱们再读读课文5、6自然段,我相信大家会把泡泡的美表现得更妙,更神奇!

七、小小肥皂泡,冰心奶奶不但吹出了跟我们一样地情趣和快乐,还吹出了自己的梦想。她满怀爱意地去描绘那些泡泡,并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小小的肥皂泡身上。在吹泡泡的过程中,冰心奶奶拥有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呢?书中有一个句子,你能标出来吗?齐读这个句子。

八、为什么快乐?为什么骄傲?冰心奶奶又有什么希望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抽生说,然后教师引读。

九、只有心中充满爱,才会留意那毫不起眼的泡泡,才会给转瞬即逝的泡泡那么美好的祝福,才会有那么美妙的诗情画意的手笔。同学们,我们再读一读。

十、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也写得特别美!(4自然段)我相信大家能读得同样美妙。

十一、还有没有美妙的段落,下面的时间,请自由的读,自由的背,看哪些同学读得最好,背得最多。(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十二、课文中有两个指定段落,第一个指定段落是哪个自然段,第二个指定段落呢?能归纳他们的主要内容吗?(归纳指定段落的主要内容。)

十三、冰心奶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作家,课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她的另外一些作品。

4、《沙滩上的童话》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通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教学重点: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童话吗?你们读过哪些童话?今天我们要去感受另外一种童话。板书课题:沙滩上的童话。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沙滩上怎么会有童话?童话怎么会在沙滩上呢?)

二、初读课文,渗透识字方法。

1、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课文: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2、同桌合作,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和识字经验,采用生动有趣的记字方法。

挖:注意右下部分没有撇,被挖掉了。

狠:大灰狼的尖牙没有了,看它还怎么凶狠起来。

补、装、赛、救、忘是形声字。

读准“装”,三拼音;“赛”声母是平舌。

4、指导书写。

三、再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人听。要求读流利,不读破

3、同桌发现并推举读得好的同学当众朗读,并夸夸好在哪里。一人读一人夸。

4、这篇课文一共有几节?你最喜欢读哪一节,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

四、作业设计。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用本课的生字做词语卡片。

3、查字典,了解“编织”“魔窟”等字词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学生自制的词语卡片,认读积累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听录音朗读,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在沙滩上筑城堡;我们编了一个童话故事„„)

2、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快乐天地”在哪儿?我们为什么称它为“快乐天地”?(“这里”指沙滩,我们经常去那里做有趣的活动,所以是我们的快乐的地方。)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读出你的喜欢。

3、我们玩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活动”?(沙滩上垒城堡)是怎样做的?我们编织了一个什么童话?(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后用自己的话说。理解“编织”。)师引读。

师:我们在沙滩上——

师:城堡周围——

师:不知谁说了一句——

师:接着又有人补充——

师:第三个小伙伴说——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评议。用自己体会的感情比赛朗读。

(2)孩子们的故事是真的吗?妈妈为什么会被我们当作是公主?听老师老师朗读4、5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们太高兴了,我们被当时的情景感染了。)妈妈怎么会出现在身后?

(3)“妈妈开心的笑了”说明什么?他的话又说明什么?(妈妈已认可了我们的活动也很有趣;妈妈是一个充满爱心、有宽容心的妈妈。)“我们这群孩子都坚持说”都说些什么呢?仿照2、3自然段人物的语言发挥想象说说。

(4)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名朗读.三、小结

回到课题,我们本课的童话指什么?有人说,童年像一首动听的歌,童年像一首朗朗上口的诗,童年像一幅五彩缤纷的油彩画„„你们的童年有什么有趣儿的事呢?(学生自由说。)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习作。

五、板书设计

沙滩上的童话

快乐天地 垒筑城堡

童贞童趣 编织童话

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目标:

1.继续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了解汉字的特点.2.初步感知形容词的特点和作用.丰富学生词语.3.引导学生仿照练习“那么„„那么„„”说、写句子。

4.背诵古诗,积累语言。

5.阅读短文,拓展阅读。

6.继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海畅游:

1.请学生观察:图上画的什么意思,谁能看懂?

2.古时候的人用这种图形表示一个意思,是什么呢?

3.出示象形文字“衣”和“示”:这就是象形字“衣”和“示”。引导观察每部分像什么。

4.后来衣又经过了哪些变化呢?

5.你还知道哪些汉字的演变过程?

6、你还能说出其他带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字吗? 二.读词语,说词语.1.出示两组词语:

尾巴长长的 牛角尖尖的 泡泡圆圆的 雪白的浪花 蔚蓝的大海 金色的沙滩

2.自由读两组词语,思考:每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两组之间对比有什么不同?

3.启发思考:你还能仿照两组不同的词语说一说吗?

4.学生板书自己知道的词语。

5.全班学生齐读进行积累。三.读句子,写句子.1.出示例句。

2.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这句话有几部分组成?(泡泡怎样了?什么样?)

3.仿照句式说一说。

4.填空练习,指名读自己写的句子,小组互查。四.积少成多:读读背背:

1.看书自由读《宿新市徐公店》,读准字音。

2.熟读、练习背诵。

3.互相检查。

[此题练习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因此重点放在朗读、记忆方面。不必在理解诗句意思上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要通过熟读到背诵,以小组检查方式把背诵落实到每个人。] 尾巴长长的 牛角尖尖的 泡泡圆圆的 雪白的浪花 蔚蓝的大海 金色的沙滩 小妹妹是那么活泼,那么可爱。

第二课时 阅读平台:

1.回忆读书的方法: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如何读准生字字音?有不理解的词语怎样做?

2.按学过的阅读方法自学短文:(自由读《快乐的回忆》,圈出不认识的字,标出自然段,查阅自己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3.读中思考阅读思考题:贴鸡毛多有趣呀!请你按顺序说一说这个游戏怎样玩?

4.小组讨论交流。5.师生总结归纳。

[此题练习时应与课文学习相区别,主要以自学、合作学习为主。老师适当适时点拨指导,使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理解短文。] 板书设计

选鸡毛——大找门——一手按,一手抚摸使鸡毛发电,同时唱歌——松手贴住鸡毛,比贴的时间长短。

第三课时 语文大课堂: 玩得真开心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一定会玩很多游戏吧?都玩过什么呢?能说一说吗?(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切西瓜„„)

二.小组讨论:想玩什么?怎样玩? 三.组合玩游戏,同时注意观察。

1.学生讨论:我们要观察哪些内容?

游戏前有什么准备?各自什么心情?

游戏过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动作?

说了什么?什么表情?什么心理?„„游戏结果怎样?各自什么心情?

2.思考:要想把游戏说好还得把哪些内容说清楚?

游戏名称是什么?游戏规则是什么? 四.选择喜欢的进行小组游戏。

[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肯于把时间给学生去玩、去观察。加强实践,在真实的游戏中去感受,去发现,去表达。] 五.小组交流你看到的情景,注意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说具体。

板书学生说话时带出的好词佳句,反复诵读,进行积累,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六.小组汇报,学生评议,老师点拨。

[对于学生说游戏的条理性不要过多要求,要以激发兴趣为主。让学生说真实的想法和体验。教师可以在学生说的过程中以点拨、提示的方式进行指导。] 七.练习把游戏写下来或者画下来。八.指名读写好的内容,进行评议。九.布置作业: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

玩得真开心

人数

游戏名称、游戏规则玩法

胜负

游戏前(准备、心情、表情、语言)游戏中(动作、神态、语言、心理)

游戏后(胜负双方什么样?动作、神态、语言)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我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唱歌、弹琴、读书、画画我都喜欢,但我最喜欢的是读书和画画。

每天下午一写完作业,我都要从书橱里挑一本最爱看的书,津津有味地读,直至月亮都升到树梢,妈妈叫我吃饭,我还舍不得合上书。睡觉的时候,我还在回想书中的内容。有一次,书中的人物小姐姐克拉拉还跑到我的梦里了呢,她仿佛成了我的小姐姐,和我一起学习,和我一起玩耍。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画画像是在和好朋友交流。放暑假的时候,妈妈帮我报了美术班,我画的最好的是荷花,我还会画菊花、牵牛花、竹子„„我更喜欢儿童画,它给我带来了不少快乐,当我烦闷时,画一幅画,我的心情就变得好多了。我也画过素描,但是画的不太好,我只会画圆球、方块。画画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快乐。

这就是我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

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有的小朋友喜欢看课外书、也有的小朋友喜欢爬山、溜冰、旅游„„可我最喜欢的是踢毽子。

别小瞧那毽子,玩起来学问可大哩!看,它有圆圆的白色的球,就像我们的小脑袋,上面还长满了五颜六色的羽毛,我可喜欢它了。每逢星期天休息,我做完作业后,就和姐姐一起到楼下的小小公园踢毽子。姐姐毽子踢得好棒啊!那毽子在姐姐的身旁舞动着,就像小鸟一样飞来飞去。我在旁边看呆了,很快我也学着姐姐的样,把毽子抛起来,左脚一踢,右脚一踢。不一会儿,我的毽子也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样飞来飞去,很快我就踢的很熟练了。一只小小的毽子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给我带来了无比的快乐!-

我的课余生活

告别了一天的学习压力,轻松的课余生活又来到了......让我难忘的是到广场去滑旱冰。刚开始,我滑得很慢很难慢,还常常弄得“四脚朝天”,爸爸在边上看着我说:“你一定要掌握好平衡才能滑好,不然就滑不好旱冰的”。我说:“知道了”,我便照爸爸说的去滑了一圈又一圈,果然,我滑得慢慢好起来了。只见爸爸又拿出了几个瓶子放在地上一字排开,叫我练习滑交叉。交叉——就是把两只脚交叉绕过瓶子,刚开始,我怎么也学不会,爸爸又说:“你还是要平衡身体才能滑好”。我说:“好”。我就学着学着,一会就有一点会了,我好高兴啊!爸爸在边上说:“加油!加油!不能骄傲”。我说:“行”。不知不觉时间不早了得回家了......就这样我的课余生活因有了滑旱冰而快乐......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过程: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

(2)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姓名长宽厚

估计测量估计测量估计测量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到“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比如,“我量出的宽不到15厘米,还差两小格。”“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教师用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边演示测量课本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并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并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在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说明„„随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

三、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

分别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

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5.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

四、师生共同小结

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五、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 实际测量

数 学 书 的 长

数 学 书 的 宽

数 学 书 的 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第 二 课 时 分 米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流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 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 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分米=10厘米 教学反思:

人教版: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2011-05-13

【字号:大 中 小】【背景色 ■ ■ ■ ■ ■ ■ ■】 【收藏此页】 【打印】 【投稿】 【关闭】

关键字:

类型: 信息搜索FLASH搜索帖子标题帖子作者

关键词:分米 教学 设计 尺子 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 物体 厘米 测量

摘 要:《人教版: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相 关: ◇ 《1-测量》分米的认识教学设 >>详细 ◇ 《1-测量》千米的认识教学设 >>详细

◇ 分 米 的 认 识 >>详细 ◇ 体积单位的进率教学设计 >>详细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P4页例2,P4页“做一做”及P5页第3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尺子、绳子

六、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

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

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教后记: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

在设计的测量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去亲身经历测量的过程。在操作中,遇到实际的问题中,学生出现了茫然时,教师抓住“亮点”、抓住时机,引入新知。在随后的教学中留于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试验、探索,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经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到探索学习的乐趣。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街东示范小学 李国星

一、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测量”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正确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实际测量和合作交流,知道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三、课堂实录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动画演示)——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在上学期我们就已成为大家的好朋友了,当你们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经常要用到我们,那你们知道我们兄弟俩是谁吗?(这里没有必要做成课件,教师完全可以自己口述。)生:是米和厘米。(课件出示:米厘米)(课件:动画演示)——我们的名字还能用字母表示呢!你们知道吗? 生: m,cm。

2、师:今天,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又回到了我们课堂中,那1米有多长?1厘米又有多长,你们能用手势表示一下吗?(指名学生演示:1米,1厘米。)

3、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评析 复习旧知,为下面探索1米是多少分米做好铺垫。)(课件出示:1米=100厘米1m=100 cm)(评析 课件多余,教师自己板书出来会更好。)

(二)导入新课

1、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小组活动:猜猜铅笔有多长?把结果填在书上。

(2)量一量。

a.把量得的结果也填在书上。

b.小组交流。

c.指名汇报:说说测量的结果及方法,并说说自己组谁估计得最准确。

(3)师:10厘米还可用另一个长度单位来表示,它就是我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新朋友:分米,分米用字母dm来表示。

(板书:分米(dm)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 cm)(4)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指出1分米(即10cm)是从哪儿到哪儿,并和你的同伴说一说。

a.课件出示:米尺

(指名学生在大屏幕上指一指。)b.课件出示:断尺

(说一说:如果尺断了,不是从0刻度开始的该怎么办呢?)(5)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分米。

(6)画一画。a.请同学们根据对分米的认识,在本子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b.用尺量一量。

c.全班交流。

(7)找一找。

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学生举例。)(8)探讨:1米是多少分米? a.小组讨论、交流。

b.指名汇报:1分米是10厘米,1米是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所以1米就是10分米。

c.课件演示: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

(板书:1米=10分米1 m=10 dm)(课间休息——幼儿律动:小松树)2?认识毫米

(1)课件出示:这枝铅笔有多长? 生:6厘米多一点。

师:我们在测量物体的时候,有时不是整厘米数,那怎么办呢?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那就是毫米,用字母mm表示。

(评析 不要急于告诉学生,若能引导学生先思考,明白这种情况下还需要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从而引出毫米,就更好了。)(板书:把课题补充全:毫米(mm)的认识)(2)(课件)师:尺子上面有很多小格,其中1小格就是1毫米。谁能用我们刚刚学习的知识说说这枝铅笔的长度?(指名回答:6厘米3毫米(课件出示)。)(3)1厘米是多少毫米呢?(指名回答,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在大屏幕上数一数。)(板书:1厘米=10毫米1 cm=10 mm)(4)毫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那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长度约是1毫米呢? 生:1分硬币的厚度,1根细绳子的宽度……

(5)看书并把书上题目填写完整。

3?疏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1)同桌同学合作疏理。

(2)指名说说。

课件:1米的长度

1分米的长度

1厘米的长度

1毫米的长度

(齐读进率)

(三)体验成功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课件)大树高10()橡皮长45()课桌高70()毛巾长5()一本书厚约8()教师身高160()

2?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课件)

3?画一画。

(1)画一条长50 mm的线段。

(2)画一条长3 cm 8 mm的线段。

4?拓展练习。

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几个小客人,它们都争着说自己最长,可争了半天也没有得出结果,现在想请你们给它们当裁判,帮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下,好吗? 卡片出示:

(同桌同学讨论。指明一组学生排一排。)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既直观又准确地记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五)儿歌小结

教师边说边演示:五兄弟

亲密无间五兄弟,我是最小叫毫米。

靠我最近是厘米,三哥分米、二哥米。

米到分米要牢记,手指叉开表进率。

相等空间代表10,兄弟之间有秘密,都问老大在哪里?要问老大在哪里,下节课里找到你。

(六)课后练习

量一量文具盒里文具的长度,并用合适的单位表示。

(板书设计:分米(dm)、毫米(mm)的认识

1米=10分米1 m=10 dm 1分米=10厘米1 dm=10 cm 1厘米=10毫米1 cm=10 mm)

千米的认识

教科书7页、8页例

3、例

4、例5。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空间表象。

2.知道1千米=1000米,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准备]

1.教具:米尺、多媒体课件一套。

2.学具:米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复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想一想,我们学习过哪些长度单位?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米、分米、厘米和毫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下面,请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米、1分米、1厘米和毫米的长度。

刚才我们一起回忆了学过的几个长度单位,你能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吗?

(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

(4)测量教室的长。(米)

2.引入并板书课题,交代学习目标。

刚才我们测量的都是距离比较小的长度,如果要测量扶余到长春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米)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不同意)为什么,能说出你的原因吗?(太麻烦了)是啊,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扶余到长春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关于这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它的什么知识?(学生思考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目标一:知道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目标二:千米的应用。

二探究研讨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有关千米的知识。

1.认识1千米=1000米。

那么,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才是1000米?(板书:1000米)

(1000次)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通过老师的讲解,请你想一想,“1000米”和“1千米”是什么关系?(是相等的关系)(教师板书:

1千米=1000米)

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我们在语文课上朗读要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呢?(学生试读后汇报,教师小结)

对了,如果我们这样读:l(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就可以了。请你自己试着读几遍。

2.体会1千米的实际长度,教学例4。

我们已经知道了米和千米之间的关系,那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1千米相当于多远的距离呢?

(1)课件出示学校操场百米跑道。

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10个)你是怎样想的?(1千米就是1000米,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100米就是1000米。)(板书: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课件出示学校操场200米跑道。

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走几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5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一圈是200米,两圈就是400米,三圈是600米,四圈是800米,五圈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二百二百地数,5个200是1000,所以5个200米就是1千米;200里面有2个100,1000里面有10个100,10个100中每两个100是200,10÷2=5,所以5个200米是1千米。(板书:沿200米米跑道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200米跑道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3分钟)那么沿着200米跑道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

(3)小朋友,德卡购物中心你们一定很熟悉吧,请看屏幕:从德卡经过农行再经过士英小学最后到一中,约1千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这条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从德卡出发,经过农行,再经过士英小学,最后到一中,是1千米。

(4)千米也叫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

3.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到第8页,自学8页例5,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完成8页下面的做一做,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学生自学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千米=3000米;5000米=5千米)

为什么?(因为1千米=1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因为1000米=1千米,所以5000米=5千米。)

4.千米的应用

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么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屏幕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扶余到长春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

(4)摩托车的速度表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相应图片。)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千米是计量什么长度的单位吗?(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5.地球资料: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居显著的地位,而太阳也不过是一颗普通的恒星。按照离太阳远近的顺序,地球是第三个行星,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亿千米,这个距离叫做一个天文单位。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其轨道长半径是149597870千米,公转轨道运动的平均速度是29.79千米/秒。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两者相差约21千米。

三训练反馈:

下面,又到了我们摘取智慧星的时间了。要想摘取最多的星星,就要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准备好了吗?好,现在就进入我们今天的摘星大比拼!

1.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办法证实?(利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量或者走一走是否15分钟。)

师:还可以这样证实:(结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师: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

放学后同学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测量一下,看你估计得准不准。如果估计得比较准确,就在明天的数学课上为自己加上1颗智慧星。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用手势表示对,错的用手势表示错。

(1)汽车每小时行40米。

(2)电线杆高6千米。

(3)小李身高135厘米。

(4)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

(5)教室黑板长3分米。

(6)一枝铅笔长2千米。

你做对了几道题,就为自己加上几颗智慧星。

3.综合练习。(课件出示)

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边看边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7个官兵方阵和25个车辆方阵共长2______。(千米)

1万多名官兵经过检阅区时每步都走75______(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厘米)

你知道阅兵式上的官兵为什么走得这么整齐吗?在阅兵村,他们平均每天共要走3亿___(千米),整个训练过程,他们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训练换来了祖国的荣誉。看了这些数据,你想对解放军叔叔、阿姨们说些什么?

你填对了几个,就为自己加上几颗智慧星。

数一数,你一共得到了几颗智慧星。(学生数)得到10——11颗星的同学成绩为优秀,得到8——9颗星的同学成绩为良好,得到5——7颗星的同学成绩为合格,得到5颗星以下的同学可要努力呀,争取下次能够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请在教科书第7页例3的右边写出自己的成绩。

四总结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你都学到了哪些关于千米的知识?(学生自由汇报,如果学生说的不够全面,教师以提问的形式进行补充。)

1.我们学习过哪些长度单位?其中最大的是哪个?

2.千米和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3.我们走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

同学们可真棒,在短短的40分钟里学到了这么多知识。现在学校要组织同学秋游,想请小朋友们帮助设计一条路线,要求:

1.从学校出发到游玩的最后一处景点之间的路程不超过10千米;

2.游玩的景点要尽可能多。

四人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设计得最好。

附: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千米(公里)=1000米 10个100米是1千米。

沿200米跑道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

智者先虑:

本节课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唤起对行走本地区主要街道实践活动的回忆,以情激情,既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助于学生对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在使用本案时,可将案中地名适当改换成学生熟悉的地方。课前要做到:要组织量出l00米的实践活动;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沿操场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量出到l00米的实践活动,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沿操场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

(4)测量教室的长。(米)

师:如果要测量平阳到温州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平阳到温州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提出学习目标:

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千米的应用。

[意图: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1.师: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板书:1000米)

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

板书:用米尺量1000次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板书: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一圈200米)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板书:沿操场(一圈200米)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圆大约用了几分钟?(3分钟)

那么沿这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

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

4.感受1千米有多远.小结:1千米=1000米

[意图:利用多媒体唤起对行走本地区主要街道实践活动的回忆,以情激情,既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助于抽象千米“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l(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

5.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例题,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书做一做1,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意图: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卒,即引导学生自学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活用教材,节时高效。]

三、千米的应用

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屏幕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

4.摩托车的速度表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意图: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志、速度表、限速标志,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练习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是4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办法证实?

生:利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量、走一走是否15分钟。

师:还可以这样证实:(结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师: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

五、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汽车每小时行40米。

电线杆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长3分米。

一支铅笔长2千米。

2.书练习。

3.综合练习。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边看边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7个官兵方阵和25个车辆方阵共长2______。(千米)

1万多名官兵过检阅区时每步都走75______(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千米)

你知道阅兵式上的官兵为什么走得这么整齐吗?在阅兵村,他们平均每天要走3亿___(千米)整个训练过程,他们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师: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训练换来了祖国的荣誉。|

[意图:再现庆祝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场面,进行新知识综合训练,以景激情自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六、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同学们学得很好。学校组织同学秋游,现在想请小朋友们帮助设计一条路线,要求:1.从学校出发到游玩的最后一处景点之间的路程不超过10千米;2.游玩的景点要尽可能多。四人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设计得最好。(图略)

[意图:创设设计秋游最佳路线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再次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往意识和创新意识。]

[意图:”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显得比较抽象,教材内容单

一、简要,增加了教学难度。所以在课前作了大量的准备,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联系乡土实际,教”书"育人。]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页例

4、例5,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中的第1—3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逛超市、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验,这就使得本节课很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教材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我们都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具体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长度。

2、教师说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较大的是米。你们还见过或听说过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千米。

教师出示例3的情境图。(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播放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录像,录像中出现路牌标志)

提出下面的问题: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看到上面的情境图,学生一下子会调出已有的知识经验,他们会想到周围的路标。][小精灵儿童网站]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释路标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

教师指出: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2、出示老师收集到的学校附近的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当地某个标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义。

3、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师: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们都喜欢上体育课,(教师出示学校操场的图片)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个学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这里仅以400米为例说明大体教学思路,实际教学时,尽可能用学生身边的数据),算一算,跑几圈就是1000米?

教师指出:1000米就可以用较大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就是千米。

板书:1千米(公里)=1000米

教师:同学们上学,有步行的,有骑自行车的,有坐公交车的,还有父母开车接送的。人步行每小时可以走5千米,骑自行车每小时可行15千米,坐公交车每小时可以行40千米。你们能估计一下从自己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吗?

(2)实际感受1千米。

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并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1分十几秒。(注:这个教学环节也可以放到课前进行)。然后告诉学生10个这样的长度就是1千米,一般步行12分左右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并让学生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

4、完成教科书第8页上的“做一做”。

到校门口,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估)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感受1千米的距离。(注:如果条件不允许,此题可以作为课外作业)

5、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2页的例5。

3千米=()米

5000米=()千米

教师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填写,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

通过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个1000米,就是5千米。

6、练一练。

6000米=()千米

4千米=()米

()米=7千米

9000米=()千米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教师没有平均使用力量,教学时把重点放在千米的认识上,长度单位间的变换由于学生基本上属于“教师不讲就会”的状态,所以教师花费的教学时间相对就少一些。]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2题。

第1题,是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对常见物体运行速度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进行反馈。

第2题,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二第3题。

学生在教科书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2、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四、课外拓展

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千米,磁悬浮列车每小时可行驶()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千米。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千米。(课后可在父母的帮助下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这些资料。)

2、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设计意图:教师在落实了教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后,课末布置了学生课后实践调查活动,把学生带向了研究性学习的行为中,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环境。]

设计意图

千米的认识一课,看起来似乎内容不多,但要真正上好这节课很不容易。,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改造和组织了教学过程。首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其次,在选择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围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人教版: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设计2011-05-13 【字号:大 中 小】【背景色 ■ ■ ■ ■ ■ ■ ■】 【收藏此页】 【打印】 【投稿】 【关闭】

关键字:

类型: 信息搜索FLASH搜索帖子标题帖子作者

关键词:千米 标上 换算 教学 小精灵 王国 设计 道门 教学设计 人教 摘 要:《人教版: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设计》...: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相 关: ◇ 《1-测量》米与千米之间的换 >>详细 ◇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详细

◇ 苏教:第六单元 千米和吨 >>详细 ◇ 《1-测量》千米的认识教学设 >>详细

教学内容:

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三、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辅导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辅导(人教版)

【单元作文题目及要求】

1、题目:课余生活

2、要求:

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写好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作文思路点拨】

1、思考:平时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在课余,自己有什么兴趣爱好?在家里,都做过什么事?

2、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想写的其他事:游戏娱乐活动(踢毽子、跳皮筋、扔沙包、“老鹰捉小鸡”、学溜冰……),个人爱好(读书,画画,学游泳、练书法、小饲养、小种植、练钢琴等),家务劳动(洗衣服、打扫卫生、学做菜等)……

3、在写的过程中,只需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叙述时可以借鉴刚学过的或以前学过的课文做范例。在学习某项活动的过程中,肯定不是一帆风顺,小误会,小挫折,小误会都可以增添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4、写时注意事项:①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把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写详细,把学东西的过程中心理变化;②要把话写通顺,自己多读几遍;③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

【提纲设计参考】

一、题目:我跟妈妈学做菜

提纲:

1、学做菜的起因,菜名。为什么要学做这道菜?

2、做菜的准备工作,简单描述。

3、做菜的过程,曲折,详细。动作、心理描写。

4、自己做菜的感受和收获。

二、题目:读书真好

1、我爱读书,拥有很多书。

2、伙伴提问不知道,决心要读书。

3、读的入迷,事例。

4、获得智慧,体验了乐趣,更喜欢读书。

【与阳光喔知识点联系】

1、妈妈做菜的动作、神态、语言。(作一)

2、想学时渴望的心情,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心理,做菜成功心理活动等等。(作一)

下载三年级s版第一单元上册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s版第一单元上册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家乡的景物 我的家乡可美丽、漂亮了。 春天,一棵棵挂花树开花了,一阵阵清香飘荡在家旁,只要一走出家门就能闻到桂花的清香。桂花还可以做茶叶,在树上,把它一朵又一朵的摘下来,在炎......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 2012年某天,我在家里写作业,写着写着,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恍惚中,我听见家门口有一只鹅在叫。我开门一看,竟是一只巨大的鹅躺在我家门口。它受伤了。我连......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国王、乌鸦与喜鹊 有一天国王去乡下打猎,老百姓送给他一个可爱的喜鹊和一个乌鸦。国王对这二个小动物都很爱惜,每天都要亲自喂养,小麻雀和乌鸦都一天天成长。乌鸦长大了十分忠......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国王、乌鸦与小麻雀 有一天,国王去乡下打猎,老百姓送给他一只可爱的小麻雀和一只乌鸦。国王很喜欢这两只小动物,每天都要亲自喂养。小麻雀和乌鸦一天天地成长。乌鸦长大了,十分......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国王、乌鸦与小麻雀 有一天,国王去乡下打猎,老百姓送给他一只可爱的小麻雀和一只乌鸦。国王很喜欢这二只小动物,每天都要亲自喂养。小麻雀和乌鸦一天天地成长。乌鸦长大了,十分......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读拼音,写词语。 chuān dàihú diéyóuxìwánshuǎjiǎzhuānɡ()() () ()()ɡuān cháyǒnɡ qìrónɡ máohélǒnɡjìnɡlǐ()() (......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1.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Unit 1 Hello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听懂、会说 Hello./Hi . Goodbye./Bye-Bye. I'm ...。 2、通过创设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让学生学会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