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 言传身教 感化心灵[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09:4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育论文 言传身教 感化心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育论文 言传身教 感化心灵》。

第一篇:德育论文 言传身教 感化心灵

言传身教 感化心灵

榆阳镇中心小学 郝小丽

内容提要: 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学生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可以说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教育好学生。作为教师可以从点滴小事、倾注爱心;热心帮助、净化心灵;赞美赏识、促进成长;宽容忍让、悉心教导;言传身教、细节育人五个方面向学生传达出自己的爱心,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关键词:教师 爱心 赞扬 教导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教育好学生,正如一位老教师说的:“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教育工作刚开始时,就已经失败了。”作为教师,只有真心付出师爱,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才能进一步教育好学生。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学生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可以说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而就如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传达出教师的爱,可以从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点滴小事 倾注爱心

爱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通过具体的小事反映出来。例如每天早晨走进教室,我会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的时候,我会对同学们说:“天气凉了,你们要多穿一件衣服呀,小心感冒。”放学了,我就嘱咐所有的同学:注意安全;有的学生

衣服不够整齐,我会轻轻地走到他身边,帮他拉一拉;学生病了,我组织学生去看望他,送作业,送鲜花,我也利用休息时间去看望他……这些看起来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是深爱他们的,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爱上班集体,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还会积极主动地为班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班级争光,为老师争光。

二、热心帮助,净化心灵

作为班主任,除了关心学生的生活,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身心的健康和思想状况,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比如有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有跟爸爸妈妈闹别扭的,有贪玩不完成作业的、有上课搞小动作的、有跟父母要钱买零食吃的、有打架骂人小偷小摸的等,我常常用语言开导、鼓励、教育他们,不断与他们谈心,这样既掌握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又消除了他们的精神压力,还取得了他们的信任。

有一段时间,高帆同学上课总是心不在焉,下课了也不出去玩,显得忧心忡忡,我经过家访并几次找高帆谈话了解了高帆帆的家庭情况:原来她爸爸是货运站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前些天她爸爸开三轮车肇事,被撞了的人住进了医院,她爸爸也被关在了看守所,她家里本身有三个小孩,就只靠爸爸一人开三轮在货运站拉货维持生活,现在爸爸出了事,家里乱成了一锅粥。我了解了情况后,买了学习用品去了她家,见她正在洗衣服,我就夸奖她:“你小小年纪就能帮妈妈分担家务,真是一个好孩子。”我又说“你看,妈妈既要出去为爸爸的事奔波忙碌,又要照顾你们姐弟三,多不容易呀。可是你想想,爸爸妈妈这样辛苦是为了什么?最希望看到什么?还不是你们能好好

学习。如果你能用心学习,考出好成绩,那你妈妈会非常高兴的。”她听了我的话眼角湿润了,还向我保证:“郝老师,我一定好好学习,再不让妈妈为我操心了。” 班会课上,我给同学们讲了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学的故事,同学们很感动,我又向同学们讲了高帆帆的情况,动员班里的同学多关心帮助她,在我和同学们的努力下,帆帆渐渐脸上有了笑容。

三、赞美赏识,促进成长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很不爱干净,成天在泥地里摸爬滚打,一身脏兮兮的。家长用过许多的办法——打、骂、哄,都无济于事。一位退休女教师知道这件事后,送给女孩一件非常美丽的连衣裙。这个女孩再也没有在泥地里玩过,因为她怕把这件美丽的连衣裙给弄脏了。

实际上,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美丽的连衣裙,那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美。在班级管理中,给学生以适当的赞美往往能收到奇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辞。优等生需要赞扬,学困生更需要赞扬。“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学困生身上也存在着许多优点,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善于给他们以信任,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从而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班陈雨龙、赵兰学习不好,可劳动非常积极。每次学校大扫除他们扫地、擦门窗,搬桌凳,忙得满头大汗,还不停地问:“老师,还有什么事要干?”我乘机对他们说:“老师特别喜欢你们现在的表现,如果你们在学习上再下点功夫。就会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到那时,同学们都会对你刮目相

看的,老师和父母也就更加开心了。”他们听了我的话也比较高兴,接下来我有时找他们到办公室做题,有时让学习委员安排同学帮他们辅导作业,渐渐地他们有了改变。

我班的黄文贤、曹坤以前作业写得很不认真、字迹潦草,我批评了许多次总是改不了,后来我尝试用表扬法,每次作业写完,哪怕是只有一个字写好了,我也要指出来夸奖他们:“看你这个字写得多漂亮啊,老师相信你只要用心,就能写一手令同学们都羡慕的好字。”慢慢地,他们就进步了,不仅字迹工整了,学习也进步了。

每次考完试我都会把情况如实地告诉学生,不发火,这时候生气发火,与事无补,一点意思都没有。并且每次我都重复一句话,那就是:你们是好样的,你们大家并不比别人差,这一次你们考得不错,老师相信你们下一次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实,有时候,我也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火,但事后想一想,自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火样子是不是很难看,是不是有损于教师的形象,如果能通过其他方式教育学生,为什么要发火,训斥学生呢?这样既伤身体,又使班级氛围很压抑。因此,我们班主任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要多激励学生,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四、宽容忍让 悉心教导

我在《教孩子学会学习》一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麦克劳德从小就是一个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孩子。他经常想,人体内部是什么样子?内部器官又是怎样的呢?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在一个晚上,他偷偷地把校长的爱犬杀了。他认为狗是最好的解剖材料,可以通过解剖他来了解人地内部器官

构造。校长很快就找到了“凶手”。麦克劳德很害怕。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校长对他的惩罚竟然让他清楚、细致地画出狗的内脏解剖图和骨骼构造图。麦克劳德兴奋极了,他连声对校长说:“没有一点问题,我一定按您的要求完成,一定完成。”他认真地 把两张图连夜画好 ……后来,麦克劳德成为一位伟大的解剖学家。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宽容在教育中的力量:宽容是金。我们班主任很多时候需要少一些火气,多一些宽容。当早上走进教室,发现学生卫生打扫做得不好时;当星期一早上检查家庭作业,发现几个同学没有完成时;当你上课正讲到精彩出,却发现有人昏昏欲睡时……我们班主任该怎么处理呢?是生气、发怒、高声批评、严厉指责这些同学呢?还是心平气和、问清楚原因,再悉心教导?我是觉得前者只会让老师在学生心里的地位下降一点,让学生更加失去信心,后者才会让学生心悦诚服,努力改变。

有一次,班上一次试卷讲评课上,大家都在认真思考问题,却见一位学生呆呆坐在一边,于是我就请该生来回答问题,但这位学生虽然站起来了,但始终不开口,当时确实非常非常生气,真想好好训坼他一番,但是终于没有那样做。下课了,我把他带到办公室,经过一番教育我告诉他:“老师相信你不是一种以老师生气为乐的学生,老师知道你今天心情不好,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状况,当然你如愿意把心中的事情告诉老师或许老师还可以帮你打开心结,但倘若你不愿意老师也不勉强你。”后来他终于把家里的事情告诉了我,并希望我能替他保守秘密。

五、言传身教,细节育人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对创建良好的班集体,提高学生素质,陶治学生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很有意义的公益广告:忙得头发都来不及拢一拢的母亲俯身给老人洗脚,旁边的儿子看到这种情景后,也摇摇晃晃地端着一盆水来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这足见细节的影响力和榜样的力量。

教育心理学又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喜欢模仿,这是他们共有的心理现象。他们常常崇敬以身作则的教师,不喜欢一味说教和简单粗暴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时刻以自己言行、思想作风、待人接物的态度给学生做出表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必须做到,我答应学生的事我一定做到,并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榜样。

例如新学期开始,为了布置教室,叫每位学生拿一盆花,布置任务之前,我就把家里的三盆花搬到了教室里,果然,第二天,班里大部分孩子都拿了花来。

开学初我要求值日生早到校,我也早早来到教室,开始学生不会值日,我就每天手把手教当天的值日生扫地、擦桌子,持之以恒,两个月后,孩子们学会了扫地、倒垃圾、搽桌子、浇花。

学生有随地丢垃圾的习惯,我就不管在教室,还是校园,只要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然后再要求学生不随地扔垃圾、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孩子们见老师这样做,就很自觉的跟着做

了,慢慢就改掉了这个坏毛病。

总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我们教师最大的心愿,一个优秀的班级,需要我们班主任的努力奋斗,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就能管理好班集体,你只有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因势利导,做到润物细无声,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促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书目:

【1】高尔基.《童年》.

【2】郭祖义.《小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3】雷丽梅.让爱流入孩子心田.http://www.xiexiebang.com 【4】欧英.师爱如同阳光,温暖孩子一生.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交流情感,感化心灵

促使留守生与父母多交流的教育个案

交 流 情 感感 化 心 灵

广西宾阳县武陵镇初级中学吴兴伟

广西宾阳县武陵中心小学施月慧

留守生黄永生,五年级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哥妹均由母亲在家照顾,该生缺乏竞争意识,无上进心,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还常影响其他同学,热衷上网聊天或打游戏,常迟到、旷课,纪律散漫,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主要是因为当父亲在家时,黄永生稍有不对,父亲就非打即骂,原本就已疏远的父子之情更加淡薄,甚至敌对,致使黄永生性格非常孤僻、冷漠、暴躁;而母亲为了补偿孩子,反其道而行,对黄永生一味溺爱,在物质上全力满足,对于学习品行却一概不提。然而,孩子们不仅有物质的需要,还有精神需要,他们只有在爱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

上学期段考,上午考语文时黄永生还很认真,而且是最后一个交卷,可到下午考数学时,监考老师发现黄永生还没到,立即向我们报告,我们没感到有什么特别意外,只是快步走出校门去找,果然不出我们所料,找第一个网吧就看到了黄永生。一问就知道是考完语文就去上网,因过于沉迷于网络,连午餐都没吃,也忘了考试时间。我们当时没说什么,只让黄永生飞快跑回教室考试。考完试后找到黄永生,黄永生却倔强地说:“我爸都不管我,你凭什么管我?”黄永生是一个物质丰富却长期缺少父爱的孩子,在成长中缺少爱,这是一个很严重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①1963年就任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哈洛曾经用恒河猴做实验研究。哈洛的实验告诉我们: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孩子最需要的,不是人们所普遍认为的充分的食物,而是爱与关怀,得到充分的爱与关怀的孩子,其身心都更加健康,其抵御疾病的能力也会增强,虽得到充分食物,但得不到爱与关怀的孩子,则会产生焦虑与不安的情绪,更容易哭泣和生病。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指出: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爱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留守生来说更为重要。可见爱是不能缺少的心理营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注意多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多给予他们爱,使孩子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

我们认真分析了问题的根源,发现黄永生主要是缺乏心灵沟通和父亲的爱护,他只能在网络上寻找安慰和快乐。长时间以来,黄永生的父亲一直在外打工,很少有时间关心儿子,父子之间缺少沟通,而她的母亲只顾下地干活,很少有时间管孩子,偶尔想管也管不听,才会导致黄永生沉迷网络的严重后果。我们决定,为黄永生争取爱。

我们首先直接与黄永生的母亲交流,与其父母通电话,要求他们每天都要有一定时间花在孩子身上,与孩子交流情感,督促其学习,并要求他们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尤其对今天的事,要立即打电话与自己的孩子交流、进行教育。当我们让黄永生接过他父亲电话时,他父亲却马上开始破口大骂:“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总是这么让人操心,我„„”还没等父亲把话说完,“啪”一声,黄永生挂了电话,没过一分钟,电话再次响起,这次父子俩谁都不愿意先开口,过了许久,只听见他父亲“唉”一声长叹:“儿子啊,在外打工不容易,不但辛苦,还经常被工头骂,爸爸小的时候,你爷爷很穷,所以没钱供我念书,才会成为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才会这样背井离乡到这么远的地方打工。”此时黄永生的脸色有了明显的变化。接着他父亲还说:“老师这么做完全是为了你好,假如你不听课,不做作业,老师也对你不闻不问的话,那么这样的老师是不负责任的,如果你真的有骨气不认输,那你就应该更加认真,把难题都解答出来,这样就会使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你刮目相看。相反,如果你一味地放弃,一蹶不振,那就没有人会瞧得起你,这是一个懦夫的行为。爸爸知道,以前对你的态度是严厉了一些,爸爸答应你以后一定改。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振作起来吧,在学校做个遵守纪律、尊重老师的好学生,在家做个听话的好孩子”听了父亲的话,黄永生竟然流出了眼泪,我们知道这个电话已起了一定效果。

接了这个电话后,黄永生的确比以前进步了一点,上课不会再影响别人了,但并不代表他已经完全改变。对于留守生来说,电话是他们与父母对话的最直接也最简单的途径,一些粗浅层次的问题,如:“学习怎么样啊?”“要听老师的话,要听爷爷奶奶的话。”“这样爸爸妈妈就爱你。”最后还要来句:“乖,一定要听话啊!拜拜!”这样就结束了电话。这样在孩子眼里,只要听话就可以,不需要讲话。我们走到哪里只要带耳朵就行了,嘴巴不用动。慢慢地压抑了孩子的情绪,不喜欢和别人交流,没有自主性、独立性,不喜欢动脑思考问题,也不会喜欢学习。孩子想说话,谁来听他们说呢?问题都隐藏在孩子的心里,没有机会发泄。这样的电话交流对孩子有怎样的不良影响?并且由于他们长期和父母分隔两地,容易生疏,常常发生孩子不愿意接父母电话的情况,或者孩子没有什么话可以跟父母说。像黄永生父亲这种一通电话就破口大骂的做法,孩子怎么能接受。通电话这种方

式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有时候孩子是否跟你撒谎,当家长的都无法分辨。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以致于留守生有话没人诉说、心理空虚,而去上网打游戏、上网聊天,在虚拟情境里寻找情感的归宿,成了网瘾,从而荒废学业,无心向学,成绩急速下降。果然,电话交流两周后,我们发现黄永生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上课还是会开小差,作业不完成,心事还是很重,还是没有多大变化。于是我们又寻思对策,电话交流不一定每天都能进行,而且通电话时彼此都见不到对方,父亲与孩子没能面对面交流,孩子说的话是否属实他父亲也不知道。而我们也不能陪在黄永生身边,至于黄永生与他父亲说什么,怎么说,我们无从知道,自然教育效果就较小。

而QQ视频正好弥补了这种缺陷,网络视频聊天既可以听到对方声音又看到对方,同时满足视觉和听觉的需求,能促使人放松心情,平抚烦躁。特别是留守生与亲人视频时能获得巨大的安全感。②华东师范的陈永明教授说过:父母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和一个手势都可以使孩子感到亲切温暖,可以化解孩子心里的疙瘩。面对面地交流,彼此都能见到对方,面对自己长时间没见的孩子,即使孩子再不听话,家长也很难再生气,而孩子面对家长的提问,他的回答也更真实。孩子经常与父亲视频聊天,他要想不受到父亲的责骂,要想不让父亲失望,就必须处处约束自己,提醒自己少犯错误,将自己真实的情况向父亲汇报。于是我们决定通过视频聊天来教育他,我们每隔一天就陪在黄永生身边,通过QQ频聊,让黄永生与父亲面对面交流,或汇报自己当天学习、生活情况,或是心里所想等,这样一来,黄永生自己汇报且有老师在旁,说的句句均为实话,为避免父母的批评,每天所作所为都较以前有了更多的约束,纪律比以前大有好转。

可见,对留守生来说,视频聊天是他们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可此策也有一定的不妥,有老师在,很多心里话黄永生不敢与父亲直接说,而且受父亲工作时间的约制,电话和视频聊大多数时间都不能如期进行,这就会造成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亲情缺失。众所周知,留守生因缺乏父爱或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自卑、情绪低沉、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意志情感和品格的发展。

据很多调查显示,留守生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亲情缺失不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培育。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留守生孤独、自我封闭、情绪异常。只要建立了美好和谐的亲子关系,孩子就会把父母作为最亲密的倾诉对象,孩子会把自身的好事、坏事、难事、易事、能讲的不能讲的事全向父母倾诉。让孩子相信父母是最亲密的,最值得信赖的,永远爱他的人。有些孩子心里有什么话一般不喜欢说,一方面是报喜不报忧,另一负面是怕负面批评指责。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都不表露出来,我们会错过帮助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机,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心灵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为了点燃黄永生的希望,让他的生命沐浴灿烂的阳光,使他真正走出心灵的荒漠,回到亲情的绿洲,我们再次决定为黄永生建立一本“亲情本”,让他把不能、不敢直接与父亲说的话都写在这本“亲情本”上,以前很多当面无法表达的关心与说出的要求,他都能通过“亲情本”来向父亲倾诉,这给了他很大的表达情感的空间。每当发现他在“亲情本”中的正当需求和渴望,我们会把黄永生的心里所想

及时用电话转告其父亲。有一天他这样写道:“今天早上,天下着大雨,很多同学的父母都送他们来学校,可我却自己提着鞋,光着脚丫,披着雨衣走来学校,我好羡慕他们,我多希望像他们一样时刻拥有父母的爱„„”看到这,我们也十分感动,立即把黄永生的想法转告其父母,其父母深感自己失职,在以后天气恶劣的时候,黄永生也得到了母亲的接送,这让黄永生不再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孤独。

黄永生果然有了改变,可是他的言行稳定性还是较差,时而还是犯一些错误,如迟到、去网吧看别人打游戏、乱花钱等,对母亲的苦口婆心也不予理会。③陈永明教授说: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将来有怎能爱事业、爱国家?为了让他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邀请了在外出务工的家长给学生们上了一节专题课,专门讲述在外打工的艰辛,让学生了解外面世界的变幻及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为留守生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社会课堂。通过邀请留守家长上专题课,使学生了解了在外打工的艰难和父母的苦心,进一步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次专题课,我们还特别安排了黄永生在家长讲完后进行了一次留守生代表发言:“„„通过今天的课,我知道父母在外是多么不容易,是如此的辛苦,从今天起,我不会让父母的汗水白流,绝不再乱花一分钱,我要像XX同学一样,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为父母着想„„”这样专题课,这样的教育确实深深触动了每个留守生,黄永生启发更大,感情触动更深。在一次以“我的父母”为题的作文比赛中,黄永生这样写道:“每当我要违反纪律,学习想偷懒,走过网吧时,我就会想起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为了能让我上学如何拼命挣钱,于是我就会向好同学看齐„„”思想认识能达

到这种境界,正是我们期盼的。

此后,黄永生自律、自学、自理等各方面能力都不断提高。他能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家长的期望。

2008年秋学期伊始,黄永生画了两幅了。一幅画了烛光下的老师,取名“感谢您们,老师!”说是教师节送给我们,另一幅画了一个大人牵着一个小孩子的手在路上走,取名“牵手”,说是中秋节送给他爸爸看到这一切,我会意地笑了。

以上一系列对策并施,使黄永生果然变了一个人,作业认真了,课堂纪律好了,不再迷恋网吧。黄永生的改变告诉我们:再冰冷顽固的心都会被温暖、被融化,再难教的学生都可以教好,再疏远的亲情都可以弥补,只要我们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④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提出,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而我们的“电话、QQ视频、亲情本、在外务工家长专题课、专题作文比赛”这些情感交流平台,已经做到了这点。正是它们拯救了黄永生,也拯救了许许多多像黄永生这样的留守生。

参考文献:

1、卢秀安陈俊《教与学心理案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劳凯声《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23、陈永明《基础教育改革案例》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3

第三篇:感化心灵重塑自我

感化心灵 重塑自我——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后进生

时下,不少教师感到班主任工作难做,特别是转化后进生,班主任在工作中出力不小,成效不大。如何同后进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感化他们心灵,既当他们尊敬的师长,又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从而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这是摆在我们每个班主任面前的重要课题。怎样感化后进生的心灵呢?下面谈几点浅见:

一、理解是感化的前提。

俗话说:理解万岁。任何人之间的交往都离不开理解。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的玩童就更需要理解。学生拥有自己的一片蓝天,拥有自己的活动空间,拥有自己的感情世界。这是孩童时代学生的专利。特别是那些后进生,班主任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对学生的要求不要成人化。幼稚、单纯、活泼、天真而富于幻想,是他们的天性,也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这些天性,决定了他们容易异想天开,容易违反纪律,容易出错。一旦违反了纪律,出了错,办了荒唐事,这就需要老师理解。只有老师真诚理解,才能帮助学生找出犯错的原因,使其接受教训。也只有理解,才能抑制消除自己心中的焦躁和不冷静,心平气和地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在吃一堑之后能长一智。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成长成熟起来,学生真正感到了您亲切的关爱,何患不能感化他们?理解才是感化的前提。

二、热爱学生是感化的根本。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与后进生沟通最根本的是要有爱心。有“爱心”,才能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怀学生。尊重、理解、关怀的过程就是施爱的过程。老师只有爱学生也才能更耐心细致地去了解学生,教育学生。老师有了爱,就有了教育的主动性,就有了教育成功的可能性。有了爱才能做到:当学生受到挫折、心灰意冷时,给他温暖与鼓励;当学生受到委屈时,给他安慰与关怀;当学生取得成绩时给他肯定与表扬。这样,学生怎会不被感化呢?曾看过一个故事:一个调皮、不守纪律、不爱学习、让班主任头痛的学生,被安排坐在一个特殊的角落——前门靠墙的地方。后来了位新老师教数学,他仿佛特别喜爱这个坐在角落里的孩子,出去进来都会伸手摸摸孩子的,孩子开始喜欢数学老师,每天都渴望他来上课,成绩自然一天天好起来,许多年过去了,这孩子已是一位有成就的数学家。说起当年的老师依然泪光闪闪,饱含深情:“他是我的太阳,他让我的前方是一片光亮。”

三、激励学生是感化的关键。

“喜欢赞美”是人之天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差,缺乏自信心的同学。赞美如枯木逢春,如雨后天晴的一缕阳光。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应善于捕捉后进生的一些微不足道的“亮点”:如一次正确流利的回答;一次书面作业的书写认真;一次阶段测试成绩的提高。班主任一定要抓住时机给予表扬和鼓励,绝对不能座视而不见或漠不关心。在评价时要做到态度诚恳且发自内心,语言要恰如其分,绝不能有夸大其词的感觉。如在测试卷上可写上“你进步了,我真高兴!”、“你要再仔细些,相信会有更大的进步!”也可采用榜样激励法。如在和某个后进生进行谈话时,可以故意提到另外的一个或数个后进生,并对其在某个方面的优点进行表扬。当这个学生把谈话内容转达给相关同学时,就会对相关同学产生激励效果,从而产生使其更加努力的推动力。

四、树立学生信心和勇气,是感化的目的。

信心和勇气是进步的动力,它能使人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要困难,实现所要追求的目标。作为班级后进生,因学业成绩差而常常受同学们的冷眼、父母不问根由的指责。久而久之,容易在心灵上留下一种创伤,不敢正视自己,失去进取的勇气,形成一种变态的心理,既表现为自卑、逆反心理强烈,与学校、家庭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如何感化心灵,达成师生情感上的沟通,这是我们班主任转化后进生工作是否成功的关键。事实说明,学生失去信心和勇气并不可怕,怕的是老师对学生失去信心。只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把那些后进生看成不可雕的“朽木”,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引导他们积极地、正确地认识自己,去塑造自己,改善自己,就一定能够在他们的心灵中重新点燃信心和勇气的火种。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爱护、信任、期待能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力,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意念支配下进步、向上。”让所有的班主任、所有的老师都坚信这一点。

梁辉小学蒋波

第四篇:用倾听、宽容感化学生心灵.

用倾听、宽容感化学生心灵

无锡市仓下中学 陈琴玉

在教育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的确如此,师生之间误会-沟通-融洽的转化过程,关键在于沟通,在于心与心的交流。“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如何营造师生和谐的心灵沟通,感化学生的心灵,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教师更深的思考。显然学会倾听、宽容学生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大法宝。

一、学会倾听——开启学生心灵之锁

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和动向,可是我们许多教师,不愿意听学生的倾诉,不愿意听学生的唠叨,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学生高明,没有必要倾听学生的诉说,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往往学生并不领情,反而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其实一旦教师放下架子,转向学生开始倾听,就意味着一种接纳,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诚意,把他当成了朋友,让他感受到老师和他是平等的,这样学生才愿意把心里话讲给老师听,以此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 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朋友式的、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

记得我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下着大雨,值班老师告诉我,在我班男生宿舍后窗下有一床被子在淋雨。当时学生在上课,我听后赶紧飞奔了去,到那儿一看,被子已湿透了,我把它抱回了宿舍,并发现一个男同学的被子确实不见了。我开始觉得这事有点蹊跷,问他怎么回事,他也感到很惊讶。经过多方查询和证实,我发现这件事是他同桌干的。当时的我很生气,可一想觉得自己应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让他把事情先讲清楚。我把他找到办公室,问他是怎么回事,他立刻低头说:“我错了。”我问他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个办法时,他说:“平时同桌经常看不起我,我很生气,就想报复他一下。”我耐心地倾听他讲了以前他们之间一些不愉快的事。听后我认识到这个学生思想很狭隘,必须加以认真引导。我给他讲明了这个事件在班里造成的影响,以及这种报复行为的错误。听后他问我:“老师,你能在同学面前替我保密吗?我怕同学知道后会瞧不起我。”我马上答应了他的请求。经过耐心的说服教育,他真正明白了这一行为是非常不应该的。最后他主动向同桌赔礼道歉,并买了一条新被子还给了同桌。从这以后,他再没有惹起过事端,同学们也反映他变得乐于帮助别人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身心尚处于迅速发育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如果学生犯了一点错误或出了一点事情,老师往往一见面就来个“ 下马威”,声色俱厉地指责,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 你到底是怎么搞的?”“ 你知道你犯了什么错误吗?”“ 你 这样做,给班集体带来多么严重的影响啊!”“ 重型炮弹”的打击,虽使学生往往低下头,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其结果反而导致了学生的缄口不言或对抗顶撞。即使学生惧于老师的威严,当面认错,但也是口服心不服,自尊心还容易受到伤害。

所以有人说:我们的教育,缺少的不是教育,而是倾听!让我们做个忠实的 “听众”,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在和学生交流时,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得清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我们都应该专注地倾听。一个懂得倾听的老师,不会武断地制止学生偏题的发言,他会给学生留足表达的时间;一个懂得倾听的老师,会善于慢慢触摸孩子情绪的温度,能在学生的谬误中发现蕴藏的智慧火花。记住:你的耐心倾听,也一定会让你有惊喜。这种真诚的倾听,会让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顺畅,也会让教师和学生的心靠得更近!

但我们应该明白,倾听,并不单纯指声音,倾听心声才是更深的层次!除交谈外,倾听的形式还有很多,写信,写周记,当然,还有更新的,如网络聊天。

二、学会宽容——唤起学生心灵之洁

教育家马卡连柯主张:教育者需要宽阔的胸怀,不同寻常的忍让精神。这启发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有忍让宽容和耐心等品质,拥有一颗宽容之心。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注意自己的外表,首先应当学会宽容。宽容是教师在理智教育中所表现出的对学生的关怀与爱护。宽容能触动学生的自尊心,最能唤起学生心灵之洁——即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 生改正错误的意志力和积极性。只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这改过自新的空间,使他们在宽容中生活,他们也将学会宽容别人,也会更豁达自信。

当学生犯错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对学生所犯的一些“错误”不性急,不粗暴,采用冷静、耐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慢慢地反省,达到自我认识、自我纠正的态度。宽容能带给学生自尊与自信,是学生快乐的源泉,是学生不断努力和超越自我的原动力,是一种爱的艺术。学生犯了错,教师当众批评,虽能起到警示作用,却大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学生破罐子破摔的恶果。如果教师换一种方式,悄悄地指出他的缺点,给他留点面子,他就有可能因心存感激而奋发向上。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次,一位家境不是很好的学生偷偷拿了班上的1000多元的报刊费,想用来买些吃的、玩的。1000多元,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冠以“小偷”的罪名也不为过,但这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自尊。当我了解了这位学生的动机、作案过程后,找了一个无人的 校园角落,与其沟通,说明其行为的危害性,还告诉他,因为他的行为见不得阳光,所以老师特地挑了此处与其谈话,希望他能自我反省,及时改正。这位同学当时就惭愧得低下了头。事后,我让他悄悄地把钱还了出来,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及这件事。这种处理方式,比让他背着处分的痛苦,强压自己来改正错误这种方式有效得多。这样,他就会以自信和快乐的心态而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从内心深处加强了自律的力量和改正错误的决心。后来,这位同学不但不再拿别人的钱物,还积极投身到为他人、集体的服务中来,成为了一 个自信阳光的男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导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宽容是一种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做到宽中有严,严中有情,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亦应当毫不例外的给予至真至诚的爱。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回家的时候,把地下室让给他做实验。像利波老板宽容法拉第那样宽容学生的缺点。”是呀,只有宽容,才会有爱迪生,才会有法拉第。心智未成熟的学生,他们好奇、好动,常说错话,做错事。教师应当理解他们,给他们改错的机会。保护学生的自尊,这会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期望,从而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难怪人们常说“沉默是金”,“宽容是金”。

当然,教师的宽容也要有度,要严慈相济,要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严格的要求去规范学生,方能恰到好处。

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教师要看到每一片绿叶,把饱含智慧的爱献给所有的学生,用真诚的倾听和宽容来滋润每一片绿叶,感化他们的心灵,呵护他们的情感,耐心等待他们的觉悟。

(责编:杜黎明)

第五篇:用智慧启迪智慧 用心灵感化心灵

用智慧启迪智慧 用心灵感化心灵

有人说,幼儿教师就是教孩子唱唱跳跳,没什么了不起。有人说,教育,就是为教孩子们多学点书本知识,高考时考个好学校。也有人说,素质教育就是给孩子多看书、多上各种兴趣班。

果真是这样吗?

作为一名有着深刻工作体验的幼儿教师,我想说,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幼儿教育更需要的是有思想的老师用心用爱培养出有思想有素质的学生。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事例吧。两年前,一次上课的时候,我请班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讲故事,因为她的声音很小,而且没有感情,我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还行”。接着,我又请了另一个小女孩讲故事,这个小女孩讲得声情并茂,所以我对她又是鼓励又是表扬,这时第一个女孩突然哭了起来,看着她委屈的泪水,我当时有点茫然,我在想为什么孩子会哭?后来,我明白了,这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的不同对孩子心理感受的影响。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本名叫《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书》,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书中说,教育需要思想教育,更需要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用自己明确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提升教育的品质,用思想重塑教育行为,用思想陶

冶学子心灵,用思想把学生引向成功。教育,只有具有思想,才能培养出一代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有思想的学生。书中还有诸多论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创新性,它们为一线教师如何成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最近,我又看了一本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书中的一个个案例,特别是王晓春老师很有针对性的点评对我启发很大,他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年轻的幼儿教师,我们不仅仅要用心去爱孩子,而更多的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启发孩子、引导孩子。

我班里有这么一个小男孩,他很聪明,只是胆子小点,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我知道他是害怕万一回答错了老师会批评,一次课上我看到他偶然举起了手并回答对了之后就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了他,他非常开心。以后我又试了两三次这种方法,现在他上课发言非常积极,而且与小朋友交往也更有自信了。

一次小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我意识到用心教育的可贵与成效。除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外,我还注意和学生家长的交流。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既不能取得什么好的效果,孩子也很累。我经常耐心地与家长们交流,孩子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建议她们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家长可以利用双休日

多带孩子出去活动,多接触大自然,多了解社会,多与家人在一起增进亲情等等,我们还在双休日布置课题给家长,让他们带领小孩去超市购物、去邮局、去公园、去动物园,回来后由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由家长记下来带到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交流。慢慢地,很多家长原来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了,孩子们星期一回幼儿园也感觉很新鲜,总是有很多话要与小朋友说。

我们还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开展了分享系列活动,让小朋友带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玩具、食品到幼儿园,让小朋友自己发给大家,让每个接受分享的小朋友都真心地表示感谢。开始每天只有一两个小朋友愿意分享,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到分享的行列,他们在与别人分享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更多的书,吃到了很多可口的食品,玩到了自己没有的玩具,更重要的是,在分享的过程中,他得到了赞美与快乐。

老师的责任是教好每个孩子,对每个孩子,我们都付出了无限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在我教过的学生中,也有比较特别的孩子,有的特别调皮,有的存在一定的发育障碍。我仔细分析他们每次问题行为的动机、因果联系,尝试着寻找不同的办法去与这些特别的孩子沟通,并且自己做好观察记录。现在,他们从一开始的对抗、冷漠到慢慢愿意接受我的教育了,他们的每一点变化和进步我都很欣慰。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工作中的真实体会,相信在座的很多老师都会深有同感。现在的我,每天晚上,都会在灯下认真记下自己工作一天的得与失,分析自己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让我的教学工作不断进步,而工作所之余的读书对我帮助也很多,一些前辈教育学家的论述、一些国外幼儿教育的先进理念更是让我在教学工作中获益良多。

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让我们用心用爱用勤奋争做有思想的教师。让教育的阳光洒满大地,让心灵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自由地舞蹈、跳跃,让美好永驻人间!

下载德育论文 言传身教 感化心灵[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育论文 言传身教 感化心灵[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心灵培育心灵,用人格感化人格,用爱心唤起爱心

    用心灵培育心灵,用人格感化人格,用爱心唤起爱心 听了赖老师“抹去灰尘 点亮心灯”的师德报告会,受益匪浅,我对教师的师德以及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 当今社会人们越......

    班主任德育论文——心灵的教育

    班主任德育论文——心灵的教育 实验小学焦丽锋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多少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

    优秀家长事迹材料: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把孩子培养成为......

    感化心灵的的“鸡汤”——感悟于《送给老师心灵的鸡汤》

    感化心灵的“鸡汤” ——感悟于《送给老师心灵的鸡汤》 如流星划过夜空一般奇丽,似清泉滴落山涧一样动听。《送给老师心灵的鸡汤》像一位仁慈的智者娓娓讲述者生命成长的故事......

    学生心灵德育论文自主体验论文

    学生心灵德育论文自主体验论文:浅谈自主体验是构建贴近学生心灵德育的有效途径 经过多年来参与“经历教育”与“构建新时期德育体系”课题研究,认为要取得德育教育实效,必须让......

    德育论文(优秀范文5篇)

    浅谈儿童的学校德育 内容摘要 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学生的学校德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为促进人的德性成长和发展而存在。最近很火的......

    德育论文(优秀范文5篇)

    浅议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

    用爱心、耐心、感化孩子心灵 教育教学案例

    用爱心、耐心感化孩子的心灵 从教十几年的我,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而且一直担任中年级班主任工作。在这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充实和欣慰。对待每个孩子不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