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化心灵的的“鸡汤”——感悟于《送给老师心灵的鸡汤》
感化心灵的“鸡汤”
——感悟于《送给老师心灵的鸡汤》
如流星划过夜空一般奇丽,似清泉滴落山涧一样动听。《送给老师心灵的鸡汤》像一位仁慈的智者娓娓讲述者生命成长的故事。这些故事带给我心灵的感化和生活的启迪。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生活中以入世为出世、顺生率性有着温暖的人间情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按照常规,一般人肯定会指出清洁工的错误,不会考虑到这样做会让人尴尬和难堪。季老先生理智的做法让人深思:尊重别人的善意,哪怕别人是错误的。在此,让我们从内心感受了一位大师为人处事的人格魅力。
我坚信,老师的声音是有温度的。因为他心里时刻装着他的学生。这声音虽不像超市导购员的声音那般温柔委婉,却能带给孩子们神奇的效应。一声温暖的问候,可以解开孩子心中的心结,一句炙热的鼓励可以激励孩子勇往直前。刘老师的声音就是这样,这声音的温度,是希望之火,是力量的源泉,足以温暖人的一生。生活中我们需要这样有温度的声音。
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花儿与少年》中的刘老师,凭着他的智慧和耐心,挽救了一名摇摇欲坠的学生。“花儿开好开坏只有一次机会,人这朵花,一生可以绽放许多次。”这使一名处于绝望的少年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在刘老师的引导下,少年终于明白人生的几次绽放——刚出生,发出的第一声啼哭是绽放;入小学,成为一名学生是绽放;每一年顺利升级是绽放:获得第一张奖状是心花怒放的时
刻……是的,我们要把希望和爱送给每一个孩子,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朵花,都有美丽绽放的希望。
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并不在于让他的学生学到多少知识,而是要他们在学习中具备怀疑的精神。怀森特先生善于打破陈旧教条式的教学方式,他教给他的学生不要迷信权威,一旦认为老师错了,或着书本上某个地方错了,就要大胆提出来。他希望他的学生做到: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这样大胆让学生质疑的老师我们不敬佩吗?
宽容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老师的宽容,像一剂良方,能够医好一个玩世不恭的学生。“宽容的位置给你留着”就是这样。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期望享受别人的尊重和宽容。因此,我们对待自己的学生应有足够的宽容,尽力做到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回顾自己二十多年的教书生涯,百感交集。当我再一次回味《送给老师心灵的鸡汤》中的点点滴滴,心灵随之感化。这些故事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就像刚刚发生在我的身边一样,是那样亲切与温暖。由此,我更加理解了教师这门职业——天底下最让人尊敬的职业。一个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播人类文化、传承历史文明的使命,还应具备呵护心灵、善待生命的人格。我将更加热衷于自己的工作,勤奋耕耘在三尺讲台之上。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关爱的人格、智慧的方式、恒心的品质、创新的精神去浇灌未来最美的花朵,去托起明天希望的太阳。
(此文曾获得区教育局教师征文奖)
第二篇:读《送给老师心灵的鸡汤》有感
读《送给老师心灵的鸡汤》有感
这是一本献给老师的心灵之书,书中选取了七十余篇充满温情、智慧、富有启发意义的精短美文。这些文章不仅仅是成功的教育理念和高超的教育智慧,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人性的理解,它用温情、智慧和爱诠释教育的真谛。用一首首激情澎湃的教育诗篇,理赞教师工作的神圣,用一个个平凡而真切的故事抚慰教师的心灵。
书中谢红卫《给心灵种梦的人》写一位影响她一生的老师。她原是一位天生极其羞怯的女孩子,从不敢在人前发出自己的声音。理科天生不开窍,文科没有超常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更没有什么特长可言。只记得她的作文越来越频繁地语文课上被老师当作范文来读。为了老师的笑容更多地因她绽放,她便认真地做好老师留给她的每一份作业。后来,她的作文本人出现了好多带圈的“选”字,这是老师给她们的最高荣誉,任何一位同学的作文,任何一位同学只要被老师轻轻地写上这个“选”字,这位同学就要把这篇作文重新写到老师发下来的作文纸上,由老师收藏起来。对一个孩子来说,被人认可是多么得意而尊贵的事啊,她现在还记得每个带圈的“选”字给予的开心与自豪。她的语文老师悄悄地把孩子们的心抓得牢牢的,把孩子们心中渴望翱翔的风筝放风在希望的原野上。再后来,老师又鼓励她这个平时说句话都会脸红半天的女孩子上台演讲,从此使她的生命郁郁葱葱,收获的更多的、更响亮的掌声,而今她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并捧回了全国教师示范课的证书,讲课录像收入中学语文教参在全国发行。
作业批改中的一点勾画、一个圆圈、一句鼓励的话,在我们老师看来或许只是工作的需要,可是在学生的眼里,那却是一笔无法衡量的巨大财富,是值得一生珍藏的宝贝,因为,透过这些“财富”与“宝贝”,学生看到了老师关爱的目光。工作中我没有象这位老师一样去塑造每一位孩子,没有用心去和孩子们交流,没有注意到自己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关爱的话语对孩子来说是那么的重要。
书中令我读后感受颇深,回味无穷的还有一篇《最美的眼神》。书中所讲的是一所省城知名的重点中学,在百年校庆的时候,恰逢校内德高望重的老教师雒老八十寿辰。他教过的学生,有许多成为蜚声海内的学者、专家以及活跃在时代前沿的精英。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个老师桃李满天下呢?学校决定在百年校庆之际把这个谜底揭开。当天,雒老师曾经教过的学生,有知名教授、学者、老师等上台致词,大家的话语中一致认为对他们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就是雒教师的眼神。而这些教授、学者、老师原先都是学习成绩非常差,丧失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同学看不起,父母对他们也失去的信心,然而雒老师的眼神却充满了鼓励与肯定,象一股股暖流,温暖着学生自卑、沮丧的心。正是雒老师的眼神使学生们获得了前进的信心和力量,都获得巨大的成功。而能够传递最美眼神的人必须有充盈着人间大爱的心灵,只有这样的人,才会生长出最人性的枝蔓,才会漫溢出爱的芳香。眼神,一位老师的眼神,在数年之后,为什么还会如此深刻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他的眼神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很简单,因为那眼神代表了关注、关爱、关心与关怀,是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而今我们老师都普遍偏袒学习成绩好的,厌恶、歧视差生,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使更多的差生心灵受到创伤,后进生把每一次失败当成一种痛苦的屈辱,成为可怜而不幸的人,一辈子受着“我干什么都不行”的折磨。每一颗心都需要呵护,孩子的心需要,敏感孩子的心尤其需要,因为他们最容易受到伤害。作为一名教师,细心关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的责任,用心关照身边那些敏感、脆弱的心灵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让我们努力做一名宽容、细心、体贴的老师吧,在每个孩子心中种上一棵向日葵。
童年是一首歌,是谁让歌声嘹亮?童年是一幅画,是谁让色彩飞扬?是老师用心呼唤真、善、美,用爱引导知、志、行,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犯错误的学生,那么是当众惩罚,还是漠不关心,还是用一种充满智慧的教育艺术,从心灵上感化他呢?相信只要心中有爱的老师都会选择透着灵性说的教育方式。读了这本书,让我从中领会了教育的真正内涵,我要学习书中众多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也将用这些教育理念指导我教学。拥有大海一般宽广的胸怀,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包容他们哪怕是稚嫩、偏执的想法。用爱心、用智慧、用耐心去抚慰受伤的心灵,把阳光和水分送给渴望绽放的花朵,让他们有绽放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篇: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
《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 》读后感
《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是一本献给教师的心灵之书,书中选取了七十余篇充满温情、智慧,富有启发意义的精短美文。书中没有豪言壮志的口号,没有惊心动魄的事情,讲述的只是一个个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很平常的故事,正是因为这一个个小故事,才让人觉得如此贴近生活。它们会为布满尘埃的心灵拂去灰尘,会让你对生活、对学生、对教师这份神圣的工作充满爱意,从而实现心灵上的净化与升华。
书在手中一页一页轻轻翻过,故事也一个一个印在脑海,感悟也一点一点加深。在那么多的故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温暖的约定》了,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林老师和他有个约定:“做了作业的时候,就举右手;没做作业的时候,就举左手。老师看见你举左手,就不会叫你回答问题。不过你不能跟其他同学说,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一个月快过去了,那学生依然是心安理得地举起左手,于是林老师又一次跟他谈话:“你有一只诚实的左手,别忘了你还有一只勤劳的右手,你应该也给它机会表现表现!”许是醒悟了,就在那个月底,校领导去他们班听课时,他不想给林老师增加负担,破天荒地将语文课本翻出来做作业,还认真预习了功课,在那节课上,他终于理直气壮地举起了右手。从那以后,他的右手逐渐代替了左手,成了一个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好学生。书中的林老师与学生,在互相信任中结成了友谊的联盟,这不仅仅是一位老师教育方式的胜利,更是一种教育思想的胜利。
对于不完成作业的学生真是令人头痛,对这个问题,尽管你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这样的“后进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有一定难度。通常我采取的方式,要么是严厉训斥,要么是罚抄,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看完《温暖的约定》一文后,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惭愧,于是我决定也和那个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来个温暖的约定。一次,我找他谈话,跟他说:“老师知道你脑子很灵活,课上我的提问,你总能有特别的见解,为此,老师很喜欢,如果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将会更加喜欢你,要
不我们来个约定,如果一星期我布五次家庭作业,你觉得你能完成几次?”“三次”那学生低头回答道。“好,不过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你不能跟其他同学说。”他点了点头。
温暖有如一缕春风吹进了心门;尊重有如一阵细雨滋润着心田;信任有如一股清泉洗涤着心灵。一星期过去了,他如约完成了家庭作业。我相信,在温暖的约定下,他最终会按时完成作业。
身为一线教师的我,读了后既感动又惭愧,感动的是书中这些平凡教师——教书育人的伟大。他们没有豪言壮志的口号,没有惊心动魄的事情,也没有怨天尤人的抱怨。而是用他们教育的神圣——用温情、智慧和爱诠释教育的真谛。惭愧的是我们都是人民教师,我们有着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但我却不能豁达的接收每个孩子的缺点,我也不能娴熟的、智慧的开启每个孩子的心智,书中教师的一些教育方法虽然很平凡,却小中见大,犹如心灵的一把钥匙,开启我的心智。这本书给了我深深的震撼,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到底我们做教师的应该怎样爱学生呢?
感受一:故事要经典,才能震撼人心。尽管有的显然是言过其实,譬如难以管教的孩子、无论行为还是学业上都问题重重的孩子,经过一件事之后,换了人似的一下子变好了,没那么简单。当然,我们也一点儿不否认,人经过深切的震撼之后确实可有脱胎换骨的改变,而教育最值得称道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震撼他心灵的真实情景,让他们自己感触到、看到自己光明的前景,从而奋发进取。作为一个从事了二十几年的教育工作人来说,很幸运,自己还有这样一份温情存在,还有这样一份感动留着,不难相信,我都能感动着,何况孩子呢?
感受二:教育要用情,这种情是来自与对学生的大爱,来自于做教师的责任。至善至纯的真爱,是人世间经久不散的芬芳,善意的对待学生会让孩子记得一辈子。教师的心思很多时候需要很细密才可能感触到来自孩子心灵深处的呼唤,譬如一位作家给学生演讲时、女孩给作家撒下的花瓣路,虽不是刻意经营,而是闪亮的心在唱歌;给心灵种梦的人,总是把孩子们的心抓得牢牢的,把孩子们心中渴望翱翔的风筝放飞在希望的原野上。教师要凭借爱心、智慧和耐心,挽救那些摇摇欲坠的学生。
感受三:教育要讲信,要教育孩子做诚实的人。教育本身就必须是诚实的、追求真理的。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化学老师为促使学生仔细观察,用手指头蘸了(其实没蘸)了蓖麻油尝了尝,之后让学生跟着做------本书中美国的教师也做了类似的事:花一节课的时间考试教师叫给学生的错误的东西,然后再在试卷上画上0分,让学生明白老师讲的也不一定是对的,要用自己的头脑思索,思索之后对的才值得去坚持,不要人云亦云。教育和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我们就会让真理擦肩而过,造就一批庸才。
综上所言,《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这本书,它教我们换一种态度对待生活,它教我们用睿智的方法去教育学生,在给我们带来阅读享受的同时,也拂去了我们职业的倦怠,身心的疲惫,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次的休憩和启迪。花的事业是珍贵的,用我们的关爱去点亮每一盏生命的小橘灯,给天使缝补翅膀,把整颗心献给孩子,在天使的心灵撒下最美好的种子,用一生的知识储备,做影响孩子一生的老师,收获感动一生的幸福。这就是《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带给我们的教育真谛。
第四篇: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
《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读书心得
---------读《温暖的约定》
程开芬
《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选择阅读了一篇题为《温暖的约定》,《温
暖的约定》给了我一个启发,要用师爱去感化学生。
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既关心“优生”,又关心“后进生”。一般不爱做作业的学生都是班级的“后进生”,他们平时在课堂上不积极,很少受到老师的重视,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低。有些“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你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后进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后进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后进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再则,所谓“后进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必然要发生变化的,或则越变越差,或则由“差”变好。关键则是我们的工作能否打开他的心灵之门,激发起他成才的欲望,从而由“差”向好的方面转变。不要总以为“后进生”已是“朽木”不可雕,不要对“后进生”失去信心,不要总把“后进生”看成是块“坏材料”。只要坚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认识和看待“后进生”,要相信“后进生”身上蕴藏着可以成功发展的巨大潜能,他们是完全可以赶上先进的行列的。
对“后进生”,更应该“厚爱”。因为,这些学生容易被人讨厌,同学们也不愿意和他们接近,因而他们往往产生自卑、压抑和对教育的抵触心理。其实,这些学生缺乏爱抚,只要我们以诚挚的心,真诚的爱去接近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就能够感化他们,转化他们信任和尊重“后进生”,给“后进生”一点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心。“后进生”因为屡教屡犯,常常导致老师的恼怒,父母的责怪,同学的嘲笑,可能自己都不信任自己了。老师就要积极寻找其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美。不要用挖苦、讽刺、刻薄的语言来刺伤他们的自尊心,而应从内心里去尊重他们。关心就如一缕春风,吹开了“后进生”的心门,信任和尊重就像一阵细雨,慢慢的,悄悄的滋润着“后进生”的“心田”,让他们内心涌动起一股暖流,一股上进之流。
第五篇: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
《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读后感》
教书是一门精深的技艺,我们却总把它当做一种技术。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送给教师的心灵鸡汤》,让我重新审视教师这一职业。正如编者所说,呵护心灵、善待生命。这寥寥的八个字,在我心中激起了千层浪。
书中有许多温暖的故事,因为真挚,整本书显得温情却不俗套。这是一本启迪教师心灵的美书,富有启发意义。
书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离我们并不遥远,感觉就像我们自己的班级里的孩子。而我们常常忽略孩子们的成长,疲于应对我们的工作,甚至在孩子们的作业或是试卷讲义上草草的写上一个阅字,只为早点解脱我们那劳累了一天的右手,其实,我们没看见孩子们拿到试卷细细搜索而后失望的眼神。我们不知道作业批改中的一点勾画、一个圆圈、一句鼓励的话,这在我们眼里完全是工作的需要,可是在学生那里是一笔无法衡量的财富,或许是改变他们一生的小小契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错过了孩子们的成长。
书中提到,普通的老师善于叙述,较好的老师善于讲解,优秀的老师善于示范,伟大的老师善做人梯。由于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我们不像普通的工人一样,我们的产品无法量化,于是这更给我们的工作找好了推脱的借口,当成绩单上出现不满意的数字,我们总是会说,这孩子,我努力了。可是,静下来,叩问一下自己的良心,我们竭尽全力了吗?我们总是在说,我们愿意在这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自己。不,我们的职业是伟大的,我们的身份是普通的,我们忍受的寂寞是伟大的,我们的岗位是平凡的。我们或许是孤独地,我们无法预知我们作品,可是我们唯有仔细雕琢,我们不敢说,像那些名师一样用生命去携学生,可是我们不敢也不能忘记我们肩膀上的重量,那是一个又一个孩子的成长。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似乎总是在生气,我们生气所谓差生的随便起哄,我们生气所谓差生的嚣张乖戾。然而,我们可不可以带着亲切的语气,告诉他们,昨天你写的字真漂亮。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这些半大的孩子羞涩地笑容,我们是不是会在下一节课看到他们“偶尔”认真的托腮思索。从今天起让我们带着笑容去上每一节课,去爱我们班级里的每个孩子,让他们真正正的存在我们的班级里。
教书的过程中,我们没有任何条条框框、也不必宣扬任何主义。像冰心老人家说的一样,“有爱就有一切”,我们愿意用爱永远追随我们的职业,坚信我们的职业,驻守我们的职业。
教书育人,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