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基本功教育理论考试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生对“雨后彩虹”感到好奇,从而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从动机的自发性和目的性上来说,这是一种(C)学习动机。
A、长远
B、短暂
C、内在 D、外在
2.教师说:“如果在下课铃响之前,每个人都能安静地坐好,我们就下课,否则,就得过一阵子再下课”,学生们立刻安静地坐好。这是学习的(B)。
A、迁移
B、强化
C、激发
D、归因
3.某生在学习上极其努力,但学业成绩仍跟不上班集体,多次承受失败之痛苦,因而产生被动、退缩、无动力、不进取。这种心理反应是(B)。
A、认识功能障碍
B、习得性无力感
C、自我估价降低
D、焦虑
4.一学生在测验时遇到某个难题,暂时跳过去,先做简单的,这表明他已经掌握了一些(C)。
A、组织策略
B、问题解决的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5.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是因为“别人都这么做”,那么他的行为就是(B)行为。
A、服从
B、从众
C、去个性化
D、认同
6.“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A)。
A、去个性化
B、从众
C、服从
D、群体极化
7.关于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C)。
A、高焦虑同高能力相结合会抑制学习
B、高焦虑同一般能力相结合会促进学习
C、不管学习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焦虑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
D、难度大的学习,低焦虑效率好
8.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B)。
A、努力
B、能力
C、难度
D、运气
9.关于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D)。
A、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
B、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C、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才能达到最佳水平
D、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10.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A)。
A、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标准化学绩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D、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11.“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或“一诺千金”体现的是(B)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A、道德感
B、承诺感
C、模糊性
D、匿名
12.某学生在考场产生了“怯场”现象,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过度焦虑和紧张,这是因为该生动机水平(C)。
A、过弱
B、中等
C、过强
D、无所谓强弱
13.某学生在英语测验中取得了高分,他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这种归因具有的特性是(D)。
A、内部—稳定—可控的 B、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C、外部—稳定—可控的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1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B)。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地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D)。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6.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雅的学生也会表现得粗鲁无礼,这种行为是?(C)。
A、服从
B、从众
C、去个性化
D、模仿
17.在班主任的培养和扶持下,一些个性品质好、有才能、受到同学欢迎的积极分子成为班里的骨干,形成班级群体的核心时,班集体的形成处于(B)。
A、松散阶段
B、形成阶段
C、成熟阶段
D、凝聚阶段
18.在皮亚杰看来,一个人道德的成熟主要表现在(C)。
A、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B、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方面
C、能运用道德原则进行是非判断
D、道德信念的形成
19.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20.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用歌谣、口诀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韵和节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编成口诀,这种学习策略属于(B)。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ABCD)。
A、教育性原则
B、艺术性原则
C、平等尊重原则
D、保密性原则
2.在学校环境中,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因素有(ABD)。
A、教师的心理素质
B、校园环境
C、教学设备
D、学校风气
3.下列属于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与矛盾有(ABC)。
A、学校恐怖症
B、离家出走
C、自杀
D、依赖性强
4.学习策略主要包括(ACD)。
A、认知策略
B、自我调解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5.常模参照评价通常用于(ABD)。
A、选拨
B、升学考试
C、学校评价
D、编班
6.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ABC)。
A、制定计划
B、监控策略
C、自我调节
D、群集策略
7.产生无力感有主要原因是(BD)。
A、特殊环境
B、失败后的不良心态
C、自暴自弃
D、消极归因
8.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原则(ABCD)。
A、问题要小而具体
B、问题要新颖有趣
C、要有适当的难度
D、要有启发性
9.影响学生从众行为群体方面的主要因素有(ABCD)。
A、群体的权威性
B、群体的规模
B、群体的凝聚力
D、群体意见的一致性
10.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学习的主要动机是由(BCD)组成的。
A、安全的需要
B、认知的需要
C、自我提高的需要
D、附属的需要
三、知识运用题(每题分。
1.一位家长可能觉得弹钢琴要比练毛笔字有趣得多,因此告诉孩子说:“你放学后先写一百个毛笔字,然后我允许你弹一小时钢琴。”家长心想这回孩子该好好练字了,可孩子根本不买帐,因为他宁愿多写毛笔字,也不愿弹钢琴。
答题建议:如果你是这位家长,你会这样告诉孩子:
本题强调的是,强化必须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去强化他相对不喜欢的活动,而不能相反。在选择强化物时,必须了解与所要强化的学习行为相比,儿童更喜欢什么,并把后者作为强化物。参考:如果你放学后先写一百个毛笔字,然后我允许你玩一个小时的电脑或看一个小时电视(可以用儿童喜欢的活动)。
2.一名初一年级的英语教师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一名男生不爱学英语,成绩最差。但这名男生对航模很感兴趣,上课时也不时地摆弄各种飞机模型及一本英文版航模书。
2分,计
10)
答题建议:如果你是这位英语教师,你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本题主要考查教师利用学生原有兴趣,动机的迁移。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设计、制作航模,与学生一起翻译英文版的航模书,引导学生悟出学好英语的价值,把喜欢航模的兴趣迁移到英语学习上来。
3.考试结束后,小辉说:“我的作文没写好,只得了及格,但我知道我不是不能写好,只是我最近学习不够努力,考作文前我就知道这次要出麻烦了。”请结合归因理论,对小辉的归因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小辉将作文没写好归因于努力不够,她相信以后用功学习,作文就会写得更好。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会增加羞愧感,并期望以后通过付出更多的努力获得成功。
4.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参考答案: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5.在音乐课上,老师进行视唱练耳教学,但孩子们想弹一首流行歌曲,对枯燥、单调的音节练习缺乏热情。当老师领着大家练习几遍之后,有的学生不耐烦了,抗议说:“行了,别再练了!” 这时,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说:
本题主要考察教师是否会运用“普雷马克原理”,用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去强化学生进行音节练习。参考:“大家如果能一遍准确地弹好这一小节,我们就弹一首流行歌曲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精加工需要在要记忆的材料中增加新信息。
(+)
2.在对学生进行论文式问题评分时,应先看学生的姓名。
(+)
3.按“百分制”标准来评价学生成绩是绝对评分。
()5.“教学生使用善意的谎言”不利于矫正学生的说谎行为。
(+)
6.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的最高表现形式。
(-)
7.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是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
8.外来动机与内在动机是动机连续体上的两极,外来动机越高则内在动机越低。
(+)
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的成绩也就越好。
(+)10.正强化提高学生的正确反映,负强化降低学生的错误反映。
(+)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增强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方法?
答:(1)让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3)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4)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适当的自我归因。(5)给学生以适当的奖励。(6)给学生以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监控。2.如何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的道理
答:这句话,揭示了观察学习、榜样示范及强化在儿童道德行为形成和改变中的重要作用。(1)道德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和改变;(2)影响儿童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3)榜样示范、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在道德行为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有哪些?
答:(1)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策略。(2)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策略。(3)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策略。4.常见的课堂测验的问题类型有哪些?
答:论文式问题、多重选择题、匹配题、是非题和填空 题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语文老师发现班上的一名很用功的男同学在背诵课文时有困难,想了解其中原因,就问他:“你是怎样背诵课文的?”这名学生回答:“我就是反复地念。”教师说:“是这样啊,那我知道该怎样帮助你了。我可以教给你一些背诵课文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一直很有帮助。”接下来的日子,老师教给他一些背诵课文的方法并选择了一些课文的段落,他背得比平时快而且保持时间也比以前长,老师认为他已经掌握了这些方法。在学习课文时,老师又让这位男同学背诵相关段落,他还是像以前一样,不能流利背诵。老师就问:“你是怎么背诵的?”他回答:“反复读。”老师有些生气了,就问:“你为什么不用我教你的那些方法?”他不回答,沮丧的低下了头。请结合学习策略的相关原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在语文教师指定用某方法时,那位男同学能够运用该方法,并促进了他对课文的背诵效果。而当在正常学习中,老师不再明确告诉他哪篇课文该用那种方法时,他就不会利用老师所教的那些方法了。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如下原因:(1)教师没有了解他所教授的学习方法是否符合该男孩的年龄阶段。若该男孩的年龄发展水平决定了他只能在有明确的指导下使用那些策略,就会出现上述现象。若想让他独立使用,只能等到他的年龄同策略自发使用的年龄相当时。目前要提高其背诵成绩,只有另选符合其年龄或者仍在老师的指导下作用所教策略。(2)教师在进行策略教学时,没有按有关原则去做。比如,没有明确告诉学生每种策略的适用范围,没有让该男孩子独立练习选择恰当的策略,使其没有达到对策略进行迁移使用的水平。导致离开指导就不会选用那些有效的方法。(3)没有对其正确的选要给予及时鼓励,提高他的自我效能水平,增强他对正确使用策略的信心。(4)没有引导其使用某种方法后的记忆效果同只反复读时效果做比较,增强其对策略有效性的认识。
2.一次,某校35名学生与10名教师乘一辆有40个座位的大客车前往某经济开发区,学生全部落坐,5位教师没有座位,站着。在两个小时的路程中,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学生把座位让给老师坐一会儿。其间,两位教师还就一个座位彼此推让两分钟之久,这一过程尽管周围的学生看得清清楚楚,但仍没有一个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把座位让出来。
请结合学生品德心理结构及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谈谈如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参考答案: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关心他人,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等道理。但这些道德准则常常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发自内心接受的,是他律的,而不是自律的。此外,学校道德教育中严重忽视对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从而造成学生品德心理结枸的失衡和“知与行”的脱节。我们应该在深入了解学生品德结构及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1)注重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以权威的方式将道德准则灌输给学生,并依靠强制或外部监督使学生遵照执行,只能使学生停留在他律道德阶段。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从他律向自律发展,教师应创设道德认知矛盾情境,通过讨论,解决道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发自内心的道德需求,形成自律道德。
(2)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要想使学生对素不相识的人也能给予同情,奉献爱心,首先要从训练学生心中有父母,有亲人开始,然后逐步使学生能够心中有老师、有同学、有他人。
(3)提供良好的道德行为榜样,加强道德行为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表现相统一,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在期末考试后召开的家长会上,王老师公布了学生成绩,并表扬了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然后,给每位学生家长发了一份学生成绩报告单及名次。家长们开始议论纷纷。有的家长提出:“考试是否只把学生的成绩分出个高低?学生成绩不好责任在谁?我们怎么知道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有的家长问:“考试是否能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它的可靠性有多高?一次考试是否能反映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
家长会结束后,王老师陷入深深的思考:“为什么要考试呢?我是想确定班里谁学得最好吗?我是想了解学生们是否学会了我教给他们的东西吗?我想通过考试考查学生学习的所有方面,然而我在考试中提出何种类型的问题才能确保这一点呢?我想知道他们能否应用所学的知识?我如何把考试工作做得更好?”
请结合你掌握的有关教学评价的原理,关于考试的作用、考试题怎样设计、考试结果怎样解释与报告等方面,给王老师一些建议。
参考答案:王老师已经意识到考试应该与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而且考试中应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来评价不同的学习水平,此外,王老师还应考虑并注意以下问题。(1)考试或测验只是教学评价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考试本身不等于评价。(2)教学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定,给学生和家长提供反馈,而且要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3)教学评价可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每种方式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期末考试属于总结性测验,以便进行总结性评价,但仅仅进行一次期末考试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形成性测验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进步情况,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还要考虑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的不同特点。(4)考试常使用教师自编测验题。教师自编测验的问题类型包括论文式问题、多重选择题、匹题题等。(5)在对考试分数进行解释与报告时最好不要采用公开的形式,要力求对分数进行全面、准确、合理的解释,要能够回答学生家长提出的种疑问。
第二篇: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理论试题
黄石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理论试题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艺术)课程。它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2、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途径。
3、新课程标准按照美术活动方式将美术课程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4、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5、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要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6、美术教学应注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
7、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主体)的地位。
8、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9、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10、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辩析题:(20分,每题分,对的打“∨”,错的打“Ⅹ”)。
1、美术课要特别注重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Ⅹ)
2、美术课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3、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向学生提供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4、顾名思义,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好主体作用。(Ⅹ)
5、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简述题:(30分,每题15分)
1、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与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形成创新精神与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2、美术学习如何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
四、论述题(30分)
1、谈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动力之一,就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mei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与感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把它转换为一种持久的情感态度.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的经验联系在一起,强调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在美化生活的作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到美术特有的价值!
一、运用直观教具,引发学习兴趣;
二、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三、利用求新心理,提高审美情趣;
四、活跃课堂气氛,升华学习兴趣;
五、及时评价反馈,巩固学习兴趣。
中小学美术部分
一、基本概念题
1、新课标将什么阶段的美术学习内容分为四个学习领域?
2、新课标是从什么出发来划分美术学习内容中的四个学习领域?
二、简答题
1、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哪两项学习内容?
2、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具体指什么?
3、学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美术学习后,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哪几方面?
4、美术新课标中美术课程的总目标包括哪三维?
5、简要回答四个学习领域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的区别与联系?
6、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什么目标?(请回答出其中的三条)
7、请简述《美术课程标准》中,有关“美术教育”的解释。
8、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意识,应注意哪几点?
9、简述《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一词的解释。
10、请思考并简述,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
三、论述题
1、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简述视觉传达的主要功能和构成要素及领域。
2、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渗透在美术教育中,对美术教育至少会产生这么几个方面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
根据教学工作实际,结合当地物产条件,从二维平面设计或三维立体设计中,撰写一例教学方案。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试题
关键字: 考试研究 作者:吴学院 更新时间:2006-05-13 19:29:50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
考核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题
1、写生过程大致可分为大体阶段,深入 阶段 阶段,调整阶段。
2、欧洲历代油画名作中,<<蒙娜丽莎>>的作者是 达芬奇,<<拾穗>>的作者是 米勒,<<日出、印象>>的作者是 莫纳,<<向日葵>>的作者是 凡高。
3、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
4、人言“墨分五彩”,墨色有焦、浓、、、五个浓淡色阶。
5、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那是色相、明度、。
6、中国历代国画名作中<<步辇图>>的作者是,<<簪花仕女图>>的作者是,<<珍禽图>>的作者是,<<五马图>>的作者是,<<芙蓉锦鸡图>>的作者是,<<秋效饮马图>>的作者是,<<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游春图>>的作者 是。
7、美术学科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语言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
8、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 ”、“ ”、“ ”和“ ”四个学习领域。
9、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
第二部分 简答题
1、什么是中国画?
2、什么是新课程教学设计?
3、什么是美术语言?
4、什么是文化情境?
5、教师教学行为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6、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具有什么意义?
7、案例区别于其他文字材料的特征是什么?
8、什么是透视?
9、什么是探究学习?
10、什么是课程资源?
11、《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设计提出了哪些要求?
12、案例在美术教学中的有什么作用?
13、提问是教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提问有哪几个作用?
14、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
15、教学活动的要素可以分为哪三个方面?
第三部分 辨别题
1. 请按照案例写作的一般方法的特征和要求,选择你认为正确的关键词,并在括号内打上“√ ”。
教学目标 情节结构 时间结构 教学重难点 真实事件 叙述结构
()()()()()()
来源 典型性 课前准备 真实性 完整性()()()()()
2. 请简单阐述案例设计与教案设计两者之间有哪些主要区别?
3. 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有哪个阶段完成?请在正确的后面打“√”。
⑴ 教学前的预案()⑵ 教学前的预案和教学中的第二次备课()
⑶ 教学前的预案、教学中的第二次备课与教学后的反思()
4.你认为教师备课的预案设计是“宜粗”些好,还是“宜细”些好?为什么?
请辨别正确还是错误或片面,并陈述理由。
5.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6.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
第四部分 观点论述
1.你是如何理解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2.什么叫“建构主义”?
3、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强调了美术的文化学习,是不是就可以忽略美术的基本知识技能?
4、新课程主张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要求每一节课的三维目标都能均衡实现吗?
5. 你认为“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6. 你认为“知识”与“能力”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 你在美术教学中是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
1. 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简单评析。
《对印的花纹》
在以往的美术课上,我习惯于利用大量范图展示,来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总是“直接”解答,很少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自课改后,通过对《课标》的学习,我开始注意在美术教学中研究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在学习中学会解决问题?在《对印的花纹》一课中,我做了一些探索:
课前我做了一张对称形范图——对印的蝴蝶。上课了,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这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展示示范图,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杨楠同学很聪明,稍一看就明白了,她给大家介绍:“先把一张纸对折,然后在一半纸上画出蝴蝶的一半,再把纸对折,蝴蝶的另一半就出来了。”
没等她说完,刘强同学的问题就出来了:“如果那样纸不就粘上弄不开了吗?”
“折上,不就把颜色弄脏了吗?”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多,我没有急于回答他们的问题:“同学们咱们按着杨楠同学说的办法做一做,看看会不会出现你们提到的情况。好吗?”
接着我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纸对折,完成蝴蝶的一半?” 常军同学抢着说:“因为蝴蝶的身体两边是一样的。”
关于对称的问题就这样出来了。“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对称,你们还能说出几种左右对称的物体吗?”
于是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螃蟹、罐子、花……”
“那我们大家就来按杨楠同学所说的方法来试一试,好吗?” …… 在实践过程中,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印完后,中间怎么有道白印?” “为什么两边图案的颜色有深有浅?” “水太多颜色往下流怎么办?”
“同学们发现了那么多问题,谁能帮帮他们?” 因为有了经验,同学们对提出的问题作了一一解答: “把你画的图案的一半靠近中间的对折线上就不会有白印了。” “画时把水粉颜色涂厚点,两边的颜色就会一样。” “在调颜色时,适当地用水,就会解决水太多的问题。” 经过反复练习后,每个同学都制作了一件漂亮的作品。
2.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知识进行美术创作,是教材中最常见的。请你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15分钟左右的教学过程设计。
3、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
给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狮身人面像”的神奇再现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小学 钟 萍
传统的美术课,同学们似乎已经习惯在书桌前写写画画。这次,孩子们听我说这节美术课要由教室搬到学校操场的沙坑里上,顿时欢呼起来,他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从教室里“飞”了出去。
这节课的课题是“玩泥沙”。备课时,我正为找不到合适的泥土或陶泥而发愁。在一日的课间操上,操场边的沙坑吸引了我的目光,眼前立刻浮现出儿时玩沙的快乐和在金色沙滩上构筑城堡的情境,我相信这个沙坑一定会吸引我的学生。果然,上课铃一响,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冲进沙坑,有几个小男孩甚至在沙坑里打了几个滚儿,看得出他们心中有多高兴。
我问大家:“同学们知道沙子可以干什么用吗?”
同学们有许多的答案:“可以盖房子,可以建城堡,可以……” 我把沙子堆在一起问:“这像什么?” “像大山。”
我在沙堆中间挖个坑,又问:“像什么?” “像火山,像高山湖,像……”
我把沙子堆成长方体。问:“这回又像什么?” “像楼房、像汽车……”
我不时地变换着沙堆的形状,学生的思维也像插上了想像的翅膀,他们叫着、嚷着,孩子特有的灿烂笑容展现在孩子们天真的小脸上。
这时,我向大家提议:“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沙子堆出你们喜欢的造型好吗?” “好!”同学们大声地回应,并欢呼着聚到沙坑上。有的挖、有的堆,神情是那么的专注,像是在完成一件伟大的工程。渐渐地,一件件作品的形象清晰、完整起来。在小组的汇报中,他们都争着讲自己组的作品,连讲带比划,生怕老师、同学们没有看懂他们的作品,没有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
看着眼前这些出自一年级孩子之手的堆沙作品,我的心情只能用“激动”两个字来形容。你看,孩子们用沙堆砌成迷宫,迂回迷离,墙的高度、厚度基本一致,制作还挺细致,用石子表示的几个小人儿看样子一时半会儿不容易走出来呢;瞧,这边简直就是战场,城堡、桥梁、土堆、坦克,还有用树枝表示的战士,看来,双方打得还很激烈呢。再往这边看,这是什么?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师,这是埃及金字塔,这是狮身人面像。”一时间,我有拥抱每个孩子的冲动,威武的“狮身人面像”卧在“金字塔”前,虽然形象有些稚气,但充分体现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想像力。我感叹孩子们对世界历史文明的热爱,感叹孩子们对历史古迹再现的选择,更感叹孩子们心中艺术火花的闪现。
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幻想是儿童最为宝贵的东西。呵护好奇心,可以使之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原始驱动力;引导幻想,可以成为儿童产生无穷创造力的源泉。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们在这节课上创造的城堡、星际大战、火山爆发等作品,在成人看来可能显得优点幼稚可笑,但谁又能不为学生大胆的想像和表现而感叹呢。作为教师,要对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给予积极的鼓励、引导、激发和精心呵护,尽量拓展孩子们自由想像的时间、空间和表现与创造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与发挥。
玩泥,永远是孩子们最朴素、与自然最贴近的游戏之一,他们在泥土的芳香中感悟自然、感悟生命,并用孩子们所特有的造型语言向世界展现自己眼中、心中的美好生活和美妙世界。艺术课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以增进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艺术,因为艺术与游戏有着内在的联系,想像和自由创造是艺术和游戏的共同特征。
4、请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
案例: 变教师“独唱”为师生“合唱”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每一位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老师首先考虑的问题,我也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跟着学生走”就是我的一些体会。
有一天,我请同学把高高的讲台搬走,换上了课桌,再搬来了张椅子坐下来,新的一课就这样开始了。
我请同学把课本翻到《外国现代绘画》部分,那是一个新的内容,我的要求是:学生先看几分钟书,再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讨论。五分钟后,一位同学勇敢的站了起来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实在看不懂凡.高的作品。”我预先准备了一段录像《凡.高的追求》,录像放完后,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凡高讲艺术家总是用作品来说话,那么凡高用作品对我们讲了些什么?”一名学生感慨地说:“我从画中看到了凡高是热爱生活的,他是用生命在作画。”接着,有同学提出不理解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我简单的讲述了佛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并向学生推荐了一本书《梦的解析》。有同学不理解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我就放爵士乐《“枫叶”拉格泰姆》给学生听,再请同学来讲讲自己的感受。
我的课已不在有完整的教案了,最多的是一些粗略的构想。我开始抱着一大堆资料上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给予解答,先是讨论,再请同学来解答。事实上,大部分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时能解决的,学生感到了群体的智慧是巨大的。我在资料的收集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想象着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需要哪些帮助,而对课怎么上,采用什么方法上,怎样过渡考虑得少了。课堂的走向,情境的发展操纵在学生的手中,随着有质量问题的提出,学生有见解的阐述,使得课堂向广度及深度发展。这里的教学似乎已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学生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只有问题的探究、知识的相互融通和思维的无限扩展……这样,每一堂课都变得无法预料,却充满着新奇。于是,每一次下课我和学生都盼望着下一节课的到来。当有些问题目前无法解决时,我们就一起把目光投向课外,投向未来。我们的课变得活泼了,笑声多了,掌声多了,老师“独唱”少了,师生“合唱”多了。课堂变成了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场所,电教设备、教科书,甚至老师都成了学生的一种资源。
问题:
1、在新的教育情境中,美术教师需要改变什么?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共同的方向吗?
1、3、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 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4、美术的分类一般有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5、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蕉墨法。
6、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姿态平等、教材处理变式、教学流程清晰、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7、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8、人言“墨分五彩”,墨色有焦、浓、重、淡、清 五个浓淡色阶。
9、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四个学习领域。
第二部分 简答题
1、什么是中国画?
中国画就是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出来的画。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国画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笔墨。
2、什么是新课程教学设计?
新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的方法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师生展开的一种合作、交往的教学。好的教学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提问是教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提问有哪几个作用?
课堂提问设计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有价值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深刻思考,并能引导他们去提出新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技能发展。
4、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
一、师应该将“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将学生视为主体。
二、教师要教会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要尊重与爱护学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给予尊重,并以此作为教育教学的前提。
5、教学活动的要素可以分为哪三个方面?
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
二、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尝试、发现美术语言的特征和规律。
6、什么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什么是素描?
狭义上讲:有“朴素的描写”之意。它是用铅笔、毛笔、炭笔等工具做单色的描绘。
广义上讲: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训练学科。是通过线条、色块的深浅把我们所画的物象的体积的感觉和空间的感觉真实的表现在平面的纸上。
8、什么是案例?
应该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往往包含一个或多个现实中的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9、什么是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10、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可以从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例、对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困惑、喜悦、问题等途径去发现问题。
11、什么是美术语言?
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12、什么是文化情境?
指的是一件美术装配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13、教师教学行为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14、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具有什么意义?
15、案例区别于其他文字材料的特征是什么?
1、案例的来源
2、案例的典型性
3、案例的真实性
4、案例的完整性
第三部分 辨析题
1. 请按照案例写作的一般方法的特征和要求,选择你认为正确的关键词,并在括号内打上“√ ”。
教学目标 情节结构 时间结构 教学重难点 真实事件 叙述结构
()()()()()()
来源 典型性 课前准备 真实性 完整性
()()()()()
2. 请简单阐述案例设计与教案设计两者之间有哪些主要区别?
案例设计一般包括标题、问题的提出、材料的分析、选择的方法、提出的建议、个人的评价等等。
教案设计一般包括基本情况(课程名称、授课内容、教学日期、授课对象、授课时数以等)、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后延伸等等。
3、美术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解读第100页
4、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提升工程第8页
5.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新课标第5页
6.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
是错误的,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采用放任自由的态度。我们教师应该作为主导,起导向、顾问作用,教师的指导是学生健康成长,发展成才的条件。
第四部分 观点论述
1. 你是如何理解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解读第102——103页
2. 你认为“知识”与“能力”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你在美术教学中是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有联系,能力和知识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能力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
寓丰富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于兴趣活动之中。
3. 你在美术教育中,如何理解与运用“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提升工程第3页
4、你是怎么理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提升工程第2页
5、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强调了美术的文化学习,是不是就可以忽略美术的基本知识技能?
解读第100页
6、新课程主张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要求每一节课的三维目标都能均衡实现吗? 提升工程第3页?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
1、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简单评析。《对印的花纹》
在以往的美术课上,我习惯于利用大量范图展示,来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总是“直接”解答,很少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自课改后,通过对《课标》的学习,我开始注意在美术教学中研究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在学习中学会解决问题?在《对印的花纹》一课中,我做了一些探索:
课前我做了一张对称形范图——对印的蝴蝶。上课了,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这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展示示范图,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杨楠同学很聪明,稍一看就明白了,她给大家介绍:“先把一张纸对折,然后在一半纸上画出蝴蝶的一半,再把纸对折,蝴蝶的另一半就出来了。”
没等她说完,刘强同学的问题就出来了:“如果那样纸不就粘上弄不开了吗?” “折上,不就把颜色弄脏了吗?”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多,我没有急于回答他们的问题:“同学们咱们按着杨楠同学说的办法做一做,看看会不会出现你们提到的情况。好吗?”
接着我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纸对折,完成蝴蝶的一半?” 常军同学抢着说:“因为蝴蝶的身体两边是一样的。”
关于对称的问题就这样出来了。“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对称,你们还能说出几种左右对称的物体吗?”
于是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螃蟹、罐子、花……”
“那我们大家就来按杨楠同学所说的方法来试一试,好吗?” …… 在实践过程中,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印完后,中间怎么有道白印?” “为什么两边图案的颜色有深有浅?” “水太多颜色往下流怎么办?”
“同学们发现了那么多问题,谁能帮帮他们?”
因为有了经验,同学们对提出的问题作了一一解答:
“把你画的图案的一半靠近中间的对折线上就不会有白印了。” “画时把水粉颜色涂厚点,两边的颜色就会一样。” “在调颜色时,适当地用水,就会解决水太多的问题。” 经过反复练习后,每个同学都制作了一件漂亮的作品。
2、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知识进行美术创作,是教材中最常见的。请你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15分钟左右的教学过程设计。
3、水彩画中水、色的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用笔、用水、用色等要领。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运用水、色的相互渗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4、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会滚的玩具》
上课时,只见同学们的座位前放着上节课老师要求带的各种塑料瓶、铁罐、圆球以及各种五颜六色的彩纸、颜色等材料,还放着剪刀、胶水、双面胶等工具。讲台前,老师放着一块很大的呈斜坡状的板。
老师检查了同学们的材料后,就开始上课了。他先拿了一个空的可乐瓶,放在讲台前的斜板上,瓶子立刻从板上滚了下来。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
“小朋友们,你们注意到了吗?当可乐瓶放在平面的桌上,瓶子就不会滚动,而当可乐瓶放在斜面的板上,就会滚动起来。”
随后,老师又拿了一只纸杯,放在了斜板上,可纸杯只是动了一下,却滚动不起来。老师问同学们:“可乐瓶能滚动,而纸杯为什么滚动不起来呢?”
同学们有的说:“由于纸杯一边大一边小,所以滚动不起来。”也有的同学说:“是由于失去平衡,所以滚动不起来了。”
接着,老师又拿出一只盘子,问同学们会不会滚动。
同学们都认为会滚动。于是,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可试了几次,都失败了。老师又问同学:“盘子为什么在滚动时容易倒下?”
一女同学抢先说:“由于盘子边的面积太小,所以滚动容易倒下。”
老师随即把两个盘子粘在一纸筒的两头,进行了组合,并在斜板上试着滚动一下,这次成功了。
老师总结道:“圆形的物体能够滚动,但是如果失去了平衡,就难以滚动起来。今天我们大家在做会滚动的玩具时,可千万要注意使玩具保持平衡呀!”
老师告诉同学,今天我们做会滚的玩具,可以先进行组合,然后再进行装饰。装饰的方法可以是剪贴,也可以是绘画。并要求同学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滚动玩具。
5、请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
案例: 变教师“独唱”为师生“合唱”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每一位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老师首先考虑的问题,我也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跟着学生走”就是我的一些体会。
有一天,我请同学把高高的讲台搬走,换上了课桌,再搬来了张椅子坐下来,新的一课就这样开始了。
我请同学把课本翻到《外国现代绘画》部分,那是一个新的内容,我的要求是:学生先看几分钟书,再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讨论。五分钟后,一位同学勇敢的站了起来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实在看不懂凡.高的作品。”我预先准备了一段录像《凡.高的追求》,录像放完后,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凡高讲艺术家总是用作品来说话,那么凡高用作品对我们讲了些什么?”一名学生感慨地说:“我从画中看到了凡高是热爱生活的,他是用生命在作画。”接着,有同学提出不理解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我简单的讲述了佛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并向学生推荐了一本书《梦的解析》。有同学不理解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我就放爵士乐《“枫叶”拉格泰姆》给学生听,再请同学来讲讲自己的感受。
我的课已不在有完整的教案了,最多的是一些粗略的构想。我开始抱着一大堆资料上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给予解答,先是讨论,再请同学来解答。事实上,大部分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时能解决的,学生感到了群体的智慧是巨大的。我在资料的收集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想象着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需要哪些帮助,而对课怎么上,采用什么方法上,怎样过渡考虑得少了。课堂的走向,情境的发展操纵在学生的手中,随着有质量问题的提出,学生有见解的阐述,使得课堂向广度及深度发展。这里的教学似乎已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学生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只有问题的探究、知识的相互融通和思维的无限扩展……这样,每一堂课都变得无法预料,却充满着新奇。于是,每一次下课我和学生都盼望着下一节课的到来。当有些问题目前无法解决时,我们就一起把目光投向课外,投向未来。我们的课变得活泼了,笑声多了,掌声多了,老师“独唱”少了,师生“合唱”多了。课堂变成了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场所,电教设备、教科书,甚至老师都成了学生的一种资源。
问题:
1、在新的教育情境中,美术教师需要改变什么?
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共同的方向吗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初中<美术>教学评价》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题
1、美术以视觉感知的特性作为接受方式,所以又称“___艺术”。
2、____是美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3、世界上的美术品类共分___、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4、科学可以使我们认识抽象的真理,美术则能使我们认识______的真理。
5、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 _____ 式的评价。
6、美术课程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改善和 _______ 美术教育的质量。
7、促进学生全面___是美术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
8、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____。
9、世界上的美术品类共分绘画、雕塑、_______、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10、______ 感知是美术重要的形态特征,所以美术又称“视觉艺术”。
11、在美感中,没有美的 ______ 和感动之情,则不成其为美感。
12、在早期的欧洲,______ 又统称为艺术。
13、美术的形象性特点是指直观性、_______ 和可视性。
14、美术创作要以社会 _______ 作为源泉。
15、课堂教学中,学生的 _______ 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聚焦点和出发点。
16、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 ___。
17、现代美术教学评价从静态评价教学转向_______的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
18现代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促进教师___为最终目的的评价。
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
1、初中美术学习中的“设计”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2、“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3、请列举一条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
4、什么是美术课程评价?
5、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将课程资源分为哪两种?
6、在美术的审美教育中,培养接受者的什么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7、美术课程评价的概念是什么?
8、“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基本教学宗旨是什么?
9、实施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10、实施美术课程评价的主体由哪几个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11、造型性是美术重要的形态特征,所以美术又称什么艺术?
12、美术课程目标由哪四个学习领域组成?
三、辨别题
1、美术家都从自己的角度循着艺术的内部规律进行创作,形成各自的个性特征。()
2、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3、美术作业是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不需要通过自身情感的融入,就能完成的美术
学习成果。()
4、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式的评价。()
5、美术学科关注美术“技能性”的评价标准,技能有了,学生美术素质也就好了。()
6、要采用相对量化的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真正使美术课程评价公正合理。()
四、观点论述题
1、试论述发展性教师评价工作可起到哪些激励性作用?
2、新课程条件下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与传统的教师评价主要存在哪些区别?
3、为什么说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培养画家的教育?
4、试论述如何创设(农村)地域特色的初中美术教学。
5、学校管理有“刚性管理”与“弹性管理”。你认为对教师的管理,应采用什么样的管理与评价?
6、请举例谈谈“设计、应用”的教学怎样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
五、案例分析
1、依据美术课程理念,对下列课案作出评价分析。
案例:有一课《玩水、画画》,教师根据孩子喜欢玩水的天性,用水作为美术表现的媒材。上课时,教师挽起袖口,双手往水里浸湿,然后不断的变化手的动作和形态,在水泥的操场上按印着。奇迹出现了,水渍留下的痕迹,有的像张牙舞爪的大螃蟹,有的像昂首翘尾的大公鸡,还有的像娃娃的脚丫子等,非常的生动有趣。在教师表演示范后,学生们也都争着玩起来,有的用手印出了狮子的头、鸡冠花等形象;有的学生通过几次的组合构成现实中的图案。
2、依据美术课程理念,对下列课案作出评价分析。
案例:a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讨论未来的学校、公园、游乐场的景象。在此基础上分组设计草图,全班进行投票,选出最佳方案。b分别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学校、公园、游乐场的建筑、花草树木、假山、小溪等组合成一个大沙盘。
3、依据美术课程理念,对下列课案作出评价分析。
案例:上课了,学生们每六个人围成一组,每一组的桌上都放着一盆盆的植物,学生们对着植物写生。不一会儿学生都画好了。教师把学生的作业贴在黑板上。接着老师用多媒体把许多植物放大,植物叶子上细微的叶脉都清晰可见。于是老师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看到了叶子上细细的叶脉,也有的说见到了植物叶上白白的绒毛和尖尖的刺。然后老师再把植物的局放的很大很大,再让学生观察植物局部的不同纹理。并要求学生像一只小蚂蚁一样,拿着放大镜取眼前植物的局部,再画一张画。老师把学生的第二次作业同样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来比较一下。(明显后一张作业由于观察的更细致而显得更精致)。最后老师发小卡片来奖励画的好的同学。
4、依据美术课程理念,对下列课案作出评价分析。
案例: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教学,让学生为儿歌配画、画日记画或进行手工制作。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选一首儿歌或童话故事(或由学生自己编写)设计角色形象,用综合材料制作头饰、纸偶或面具,并且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布景与海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排演,然后,以舞蹈、童话剧等形式进行表演。
5、依据美术课程理念,对下列课案作出评价分析。
案例:某中学教师上《实用美观的家具模型》这一课的教学过程如下:a教学开始,首先播放教师事先摄制好的家具展览会及家具录像片段或幻灯片,同时,指引学生留意家具的造型结构及色彩,并要求注意寻找需要改良的不足之处和改良的方法,促使学生从消费角色向评议者和设计者角色的转化,激发学生的设计欲望。b根据学生基础知识和造型能力来设定由简易到复杂的设计“目标任务”。例如,学生生活需要形式多样的桌子,需要造型别致的椅子等等,对学生设定合理而富有挑战性的单项“目标规定”,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和思维集中在单个的“设计点”上,促使学生勇于想象,提高构思能力。c向学生展示设计师们的成功经验及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设计的欲望。为了使这一课的学习效果更好,教师还注意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家具广告等图象资料。
6、依据美术课程理念,对下列课案作出评价分析。
案例:a每位学生设计自己的小商品,并且用各种材料制作,还可以联系实际、制作简 单的商品广告。b集中全班学生的作品,布置小小
第三篇:基本功考试教育理论参考题
一、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提示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会上是如何强调素质教育的提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将实施素质教育看作是我国教育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把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上升到教育价值观转型的高度来认识,是对素质教育本质认识的一次重大升华。
三、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教育的明确要求是什么?提示I教育要注意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
四、温家宝总理对素质教育评价的论述(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黄城根小学,在与教师座谈中,对素质教育评价做了精辟阐述)提示素质教育绝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经常性。所谓综合性就是要教学生既会动脑,又会动手,因此考核也应该具有综合性,既考核学生用脑的能力,又考核他动手能力:所谓全面性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考核也要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内容,不能只考核知识,不顾全面;所谓经常性就是要根据学生长期的学习表现决定成绩,这是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中小学生正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成长的过程有曲折,不能凭一时一事来评定学生素质的高低,更不能以—考定终身,需要长期的考查,综合的评定。
五、义务教育法第三条提出了什么规定
提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六、(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对教师提出了什么要求
提示1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尘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七、(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要求提示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正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八、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教育的论述是什么 I提示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它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九、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实施素质教育明确了几点
提示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3.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哪几项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提示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核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十一、新课程强调什么样的教学过程
[提示I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关注、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凋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培养,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十二、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是什么提示新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它是按门类制定的;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它提出厂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十三、新课程标准有那些特点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突破了学科中心,改善学习方式;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十四、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着哪些方面的联系
提示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观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种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十五、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再次要致力于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设。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
十六、如何理解新课程强调的师生交往
提示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释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意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十七、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特征是什么
提示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杜区的型的开放教师。
十八、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提示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十九、阐述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提示 第一,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我们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第—,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策略。
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二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淡谈教学反思提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按教学的过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即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的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晌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
二十—、简述教法与学法的关系 提示 教法是教师教的方法,主体是教师:学法是学生学习的方法,主体是学生。教法主要是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法措施等,学法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通过自己的感悟、体会,把握了认知规律,形成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广义上说,学生养成了善思乐问、及时温习功课的习惯等都是学习方法,而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又得益于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因此,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教法得当可以促进良好学法的形成,学法得当又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法,双方统—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二
十二、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提示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
二十三、当前考试改革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1、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拌名;
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结合起来。
二十四、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示l(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界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能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二十五、我区课堂教学“六优”工程主要指哪几个方面
I提示]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媒体),优化教学结构(流程),优化反馈评价过程。
二十六、科学、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其具体的依据是什么提示 依据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帅自身素质条件,依据各种教法的功能,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等。
二十七、简述教师的专业智慧提示真正知迫自己在课堂上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因为每一位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而言,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都是或多或少地带着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背景走进教室的;知道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常常是不同步的;善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误内引向课外,课内的教是为课外的教,课内的学是为课外的发展打基础的。
二十八、优化教学内容主要应做到哪几点提示l、组织教学内容要统观全局,分清层次,有详有略,形成“立体化?的知识系统;
2、要深挖教学内容中知识之间的纵向序列和横向排列间的有机联系,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己知到未知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
3、选用的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把深度、广度、难度、速度控制在学生潜能可按受的范围之内;
4、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二
十九、就常规而言,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I提示I不同时教学模式,有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程序,就常规而言,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优化导入、优化提问、优化教学新知、优化讨论、优化巩固练习、优化反馈评价、优化归纳总结、优化布置处理作业、优化各环节的占有时间等。三
十、为什么说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情感。
提示任伺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动力下进行的。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教学过程的思路,更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情感交流至关重要,它能促使学生在情绪高涨时的心理状态中进行学习,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自觉主动地参与思维,理解等一系列智力活动,激发起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共呜,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篇:音乐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
学音乐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
(一)课程标准部分(3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1、(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2、音乐学科的内容不仅包含“知识与技能”,还包含了“文化素养”,即包括四个方面:_.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音乐与相关文化
3、音乐课程标准的“课堂目标”分三个维度(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
(3)知识与技能。同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设为课程目标之一,在过程中体现在方法上,即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
4、音乐基本表表现要素包括哪些:力度 速度 音色
旋律 节奏 和声 5、5~6年级学生应能够创作2~4小节 的节奏活旋律。
二、简答题(共10分)
2、音乐课程评价的方式与方法有几种?(3分)
答:(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3、节奏与节拍的关系?(4分)
答:节奏与节拍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因素。它们在音乐中永远是并存的,不可分离的。节奏是总的时间组织,节拍是强弱拍的有规律地重复,节奏包含节拍的特点,但节拍却不能体现出节奏的全部意义,它是在某种节拍基础上的音的时值长短方面千变万化的组织形态。
三、问答题(共10分)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面向全体学生 4注重个性发展 5重视音乐实践 6 鼓励音乐创造 7 提高学科综合8弘扬民族音乐
9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二)教材知识部分(60分)
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音乐中音色大致分成两大类:声乐、器乐
2、声乐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表演唱、合唱、轮唱、重唱。等演唱形式。
3、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是“交响乐之父” 奥地利(国家)著名作曲家海顿于1781年创作的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
5、京剧四大行当是指-生,旦,净,丑。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6、旋律的进行方向可分为平行、上行、下行他们的交替进行,就形成了波浪式的旋律。
7、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8、我国民歌一般分为山歌,号子,小调三种基本体裁。
五、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人声的分类:(c)
A、男高音、女高音、男低音、女低音、童声
B、男高音、女高音、男低音、女低音、C、男声、女声、童声
2、音色由什么决定的:(A)
A、发音体的性质、形状
B、发音体的性质、颜色 C、发音体的性质、形式
3、《黄河大合唱》是光未然和冼星海的作品。下列作品中,属于《黄河大合唱》的是(C)
A、《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怨》《黄河几十几道弯》
B、《黄河船夫曲》《黄河源》《黄河颂》 C、《黄水谣》《保卫黄河》《河边对口曲》
4、《欢乐颂》是(B)的作品。A、肖邦
B、贝多芬
C、施特劳斯
5、现代声乐作品有几种表现形式:(C)A、美声、民族、通俗
B、美声、民族、原声态 C、美声、民族、原声态和通俗
6、学过的教材中《二泉映月》《命运》《梁祝》《茉莉花》四曲分别是(B)器乐曲: A、二胡、钢琴、民乐合奏、笛子
B、二胡、交响乐、小提琴、萨克司 C、二胡、管乐队、江南丝竹、萨克司
7、力度记号“mf”表示的意思是(C)A强
B弱
C中强
D中弱
8、管弦乐曲《红旗颂》的引子中采用了哪一首歌曲的音调为素材?(D)A、《国际歌》 B、《东方红》 C、《太阳出来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9、下列哪一组力度记号是按照由弱到强排列的。(D)
A、p—mf—mp B、mp—p—mf C、mf—mp—p D、p—mp—mf
10、原曲程云,彭修文改编的曲《阿细跳月》,是一首反映云南(B)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乐曲。
A、苗族 B、彝族 C、土家族 D、侗族
八、简答题
1、解释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换拍子,并举例。(写出曲名)(8分)
答:(1)单拍子:每小节只有两拍或三拍的拍子叫单拍子。其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如四二拍、四三拍、八三拍、八二拍、二二拍等。如歌曲《四季歌》是四二拍、《绿化祖国多美好》是四三拍。(3)混合拍子:由单位拍相同的二拍和三拍的单拍子,按不同次序组成的拍子叫混合拍子。如五拍子(四五拍:四二拍+四三拍或四三拍+四二拍)、七拍子(四七拍:四三拍+四二拍+四二拍或四二拍+四三拍+四二拍)等。如歌曲《毛主席派来访问团》是四五拍的混合拍子。(4)变换拍子:在同一首歌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的叫变换拍子。如《情深谊长》是变八九拍和八六拍的换拍子
2、请写出几种课堂教学中常用打击乐器的名字(至少五种)(2分)、答:响板、串铃、三角铁、双响筒、沙锤、碰钟等。
3、请写出三种京剧脸谱的名称及其代表的人物性格特点(3分)
红脸:表示忠勇正直,白脸:表示奸诈狠毒,黑脸:表示刚正不阿
蓝脸和绿脸:中性,表示草莽英雄,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一类者
(三)教材教法部分(30分)
九、思考题
1、歌曲学会之后,对歌曲处理的方法有哪些,重点应该在哪?(7分)
2、请你谈谈音乐课中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体(8分)
答: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想像力、创造力、表现力,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调动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在导入新课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入情入理,解决教学难点
音乐知识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丰富学生的音乐内涵,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好新歌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教学、任何课堂如果脱离了本质,科学的知识的传授,无论怎样创新将会像水上的浮萍。只有将音乐知识的落实和歌曲情绪表达两者和谐统一,才能使歌曲更完美。根据儿童的认识特点,运用多媒体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使虚拟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乐理知识的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难点,使重点突出,难点化易,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起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
(3)以情带声,感受理解歌曲 在解决了重难点之后,进入到歌曲的演唱这一环节,演唱歌曲是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曲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利用电教手段,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4)设境表情,感受表现歌曲 教师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歌咏不足,则手舞之,足蹈之”。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件的应用,使传统课堂教学不便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扩大了信息,充实了容量,加快了节奏,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课堂改革50条(30分)
十一、填空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1.爱_是教育教学的本源。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2.小学教育以愉快教育为主。以爱为前提,以愉快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
3.教学方法关键在一个活字,乐_是活的前提,情_是活的关键,美是活的目标。
4.要保护儿童的天性,好问是智慧的摇篮,好奇_是求知欲的标记,想象是创造的翅膀。5.教学评价要坚持:(1)方法与目的的相结合原则、(2)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原则、(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4)导向与激励原则
十二、简答题共12分(1题2分、2题3分、3题5分、4题2分)1.课堂教学必须处理好哪几种关系?(2分)
答:(1)教和学的关系
(2)讲和练的关系
(3)知识和能力的关系(4)智力因素和非智力的关系
(5)课内与课内的关系
2新课改课的基本标准是什么?(3分)
答(1)确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位置
(2)着眼提高素质,坚持教书育人
(3)减轻负担,提高效率
(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5)注重“双基” 培
养能力
(6)培养兴趣,启发思维
3.课堂教学几种新教法是什么?(5分)答:(1)把我心里教法(2)激发兴趣教法(3)分类施教教法(4)交给法方法教法(5)强化训练教法
(6)启迪思维教法
(7)自学辅导教法(8)多向交流教法(9)探求规律教法
(10)扩展创新教法
4.培养学生记忆的方法有几种?(2分)
答:(1)重复记忆法(2)分类记忆法(3)对比记忆法(4)规律记忆法(5)歌词记忆法(6)图表记忆法法
十三、问答题(共8分)学习方法要求体现八原则是什么?
(1)有深入浅,循序渐进的目标计划原则(2)温故知新,熟能生巧的发展迁移原则(3)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持之以恒原则(4)博学多闻,只是在于积累的原则(5)独立思考,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原则(6)不耻下问,学而不厌的虚心交流原则(7)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系统掌握,探求规律的提高效率原则
第五篇:幼儿教师基本功大赛理论考试试题
教师基本功大赛理论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姓名
1、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等五个领域。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等方面的发展。
2、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的特点。
3、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和()。
4、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
5、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问题的过程,也是其()的重要途径。
6、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人是()。
7、幼儿园应与()、()密切合作,与()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2.在有关邻居关系的故事中,某教师让儿童对邻居王阿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问:“王阿姨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觉?”该教师运用了移情法中的()训练技术。
A.认知提示 B.情绪追忆
C.巩固深化 D.情境表演
3.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A.直观形象法 B.参观法 C.环境体验法 D.演示法
4.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6.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
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
7.对待3岁前婴儿“口吃”现象()A.这是学话初期常见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
B.应强迫孩子再说一遍
C.应反复练习加以矫正
D.应进行心理治疗
8.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A.幼儿园创收 B.补偿教育
C.增加幼儿园知名度 D.服务社会
9.对于入园初期适应困难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A.要求幼儿严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按时入园离园
B.允许他们上半天,如中午午饭后由家长接回,再逐渐延长在园时间
C.多批评爱哭闹的孩子
D.通知家长接回孩子
10.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A.出生的第一年 B.3—4岁
C.5—6岁 D.6—10岁
11.“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和教育 D.生理成熟
12.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
A.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B.提出了“社会本位论”的儿童观
C.提出了“白板说”
D.为儿童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13.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依次是()
A.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
14.“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A.蒙台梭利 B.杜威
C.维果斯基 D.加德纳
15.小明在滑梯上突然被小朋友从后面推了一下,飞快地滑了下来,吓得大声哭叫,下列哪种处理方式最为合理?()A.立刻制止小明哭叫,力图尽快恢复秩序
B.察看小明是否受伤,同时不制止他哭,让他把内心的恐惧发泄一下 C.马上寻找闯祸的小朋友,批评他,以安慰小明 D.旁观
16.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幼教机构存在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17.我国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称为()A教师 B.保育员
C.阿姨 D.保姆
18.关于社区教育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A.是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B.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
C.社区教育形式多样
D.社区教育面向该社区内的青少年及儿童
1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于()A.儿童平均发展 B.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C.创造力的培养 D.儿童智力的开发
20.幼儿的完整学习的概念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A.蒙台梭利教学法 B.皮亚杰认知结构主义
C.戈尔曼的情感智力理论 D.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
21.个体社会化是()
A.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 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
C.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 D.在社会而不是家庭中进行的
22.有关教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A.动物界中诸如老猫教幼仔捉老鼠,老鸭教小鸭游水等也是教育
B.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C.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较,具有可控性强等特点
D.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
23.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A.美学的知识 B.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技能 D.审美动机
24.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是()A.上课 B.游戏
C.作业 D.户外活动
25.《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3.5小时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 共15分)1儿童观——
2角色游戏——
3教育评价——
四、简答题:(15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分为哪几个部分?(7分)
2、教育工作评价宜重点考察哪几个方面?(8分)
五、论述题:
1、谈一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要求及对教育教学的辅助作用。
2、谈一谈你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健康 语言 社会 科学 艺术
情感 态度 能力 知识 技能
2、潜移默化
3、认识兴趣 探究欲望
4、支持者 合作者 引导者
5、发现 分析 研究 解决
自我成长
6、.福禄培尔
7、家庭 社区 小学
二、单向选择题
1.B 2.A 3.C 4.B 5.A
6.C 7.A 8.D 9.B 10.A 11.C 12.A 13.C 14.B 15.B 16.A 17.B 18.D 19.B 20.D 21.C 22.A 23.B 24.B 25.C
三、名词解释
1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2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
3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四、简答题
1、答: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则
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 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 第四部分:教育评价
2、答:
一、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二、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四、教育内容、要求是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