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诗词鉴赏练习

时间:2019-05-13 09:4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古诗词鉴赏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古诗词鉴赏练习》。

第一篇:高三古诗词鉴赏练习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玉楼春

(宋·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赏析】这是一首写闺情的词作。上片通过写景表现时光的流逝,来烘托心中的闺思;下片通过人物行为表现对心上人的思念。情感委婉真实。

上片从分手的时候写起,“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萼”,花萼,花瓣下的一圈绿色小片。“初凝粉”,指花蕾开始孕育,在花萼中呈现出雏形。“小桃”,桃花的一种,开花在旧历正月,梅花开后,“损”,伤,这里指桃花被风摧残而凋谢。这两句话是说,分手的时候梅花刚要长出花蕾,不知不觉桃花也已经凋谢。“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这两句是说,开花最晚的梨花都已经凋落,你因为什么事还确定不了归来的日期?上片三折而下,写心上人久不归来,闺中人相思日重。

下片前两句具体描绘相思之情。“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栏干倚遍”说明登高盼归之多,而又“重来凭”,表现出相思之深、之切。“泪粉偷将红袖印”,是说擦拭眼泪把衣袖弄上了脂粉。“偷”字表现出相思之情怕人知道的害羞之态,将情感写的很含蓄。结尾由盼心上人转而怨恨蜘蛛、喜鹊:“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蜘蛛”,这里指一种小蜘蛛,即俗传报喜的喜蛛。喜鹊俗传能报喜讯,所以有“喜鹊登枝”之说。这两句是说蜘蛛和喜鹊已多次相见,但心上人始终未归,真是误人不浅,像这样的不讲信用怎能让人相信。不怨人不归,而怨蜘蛛、喜鹊“无凭”,无理而妙。

(1)上片是如何写时序变化的?这样写作用是什么?(3分)

答:通过梅花、桃花和梨花的依次开落来表达时序变迁。突出等候之久,为下文抒发怅惘之情作铺垫。(3分)

(2)下片前两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答:通过时时倚楼望远,偷偷拭泪的细节,刻画了痴情而哀怨的闺中女子形象。(3分)

(3)试分析下片后两句的抒情特色及效果。(4分)

答:托物抒情,借埋怨蜘蛛喜鹊多次误传喜讯,表达了自己久盼不归的失望,从侧面体现出思念之殷切,委婉动人。(4分)

早秋(唐·许浑)

①②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③高树晓还密,远山睛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注释】①泛:弹,犹流荡。②拂:掠过。金河;银河。③淮南两句;用《淮南予·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蔫”和《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1)诗中哪些意象巧妙点明了早秋这一季候特征?请列举。(说出三个即可)(3分)

答:“ 残萤”、“ 早 雁 ”、“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共分,每点 1分,答对其中任何三点就可3得满分)

(2)颔联和颈联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请加以赏析。(3分)

答:颔联:由俯察到仰视,(1 分)颈联:由近看到远望;(1分)从高低远近来描绘早秋景物,层次井然,1境界开阔。(1 分)

(3)评论家认为首联和尾联颇具浪漫色彩,请选一联分析其妙处。(2分)

答:首联运用想象的手法,把整整一夜都听到的轻轻秋风,想象为在一条条悬挂着的青翠藤蔓间,秋风拂过,奏出

第1页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了悦耳的清瑟声音。(2 分)或:尾联引用典故并加以想象,一片树叶,被荡人心扉的秋波所感招,情不自禁,奋不顾身,展现了一叶追随洞庭波的诗情画意。(2 分)

【翻译】长夜里流荡着凄清的瑟音,西风轻轻吹拂着地面的藤萝。栖身于白露间的残萤泛着微光,早飞的大雁掠过秋夜的银河。高高的树木在晨雾中显得密集,阳光明朗时,远处的青山也看得十分清晰。《淮南子》里说一叶落下便知岁暮,我见到落叶也觉察到洞庭湖已涌起秋波。

【评析】

原题三首,此为第一首。诗写早秋景色,创作年代不详。题为“早秋”,诗则句句扣紧早秋景色着笔。首联写早秋萧瑟凄清气氛。中二联则从上下远近各个不同角度描绘早秋之景,俯察仰观,近看远眺,昼夜早晚,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全是秋声秋色。末联用典浑成,亦是点早秋,且叶下、波涌又与首联西风相照应。针线细密,疏朗有致,写景逼真,宛然一幅早秋立体图画。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整整一夜都听到轻轻的瑟瑟秋风。西风跟秋天有着自然的联系,就如同西北风是冬天的象征一样。作者的浪漫情节在第一句就展现无疑。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玉露跟秋风是孪生兄妹,因而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银河变成了金河,也是秋天色温所致。一个残字,在此开始给人秋愁的暗示。毕竟昆虫是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的依赖最强,一到秋天,就得最先发愁越冬事宜。大雁是侯鸟,越冬也得雁南飞。所以这种虫鸟的描写,算是秋天早晨的经典

“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把读者视线又从前一句的淡淡秋愁中拉回到秋高气爽的意境中。面对清晨高大树木浓密的树冠,茂盛的枝叶,还有目及远山的晴好天气,人们一般都会感觉爽,产生流连其中愿望。树叶作为高树大家庭中的一员,自然也应该尽情享受秋高气爽中的融融亲情,然而后面却看到有一片叶子要离开。这一句从前一句的略微转折,实际上是为了推出最后一句的高潮作铺垫。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可谓是画龙点睛之句。没有感情色彩的早秋的画面,因为这一句,就赋予了浓厚的浪漫情感。作者抛开花草,选择最没有感情的木叶来渲染这样的浪漫色彩,实在是集生命之精华,情感之大成的经典之作。

全诗的结构,从秋风开始到一叶下,一连串的秋景描写,循序渐进,引人入胜。第一句与最后一句,充满想象与浪漫。而中间两句,机构严谨,对仗工整。达到了严密与豪放天衣无缝的结合。【讲解】

这是一首写早秋景色的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遥夜、清瑟、西风、翠萝、残萤、玉露、早雁、远山、落叶等初秋景色。在描绘过程中,诗人从听觉及视觉的高低远近着笔,落笔细致,层次清楚。无论写景还是用典,都贴切自然,紧扣“早秋”这一主题。

诗的前四句写初秋的夜景: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漫漫长夜,荡漾着清冷的瑟音;凛凛西风,吹拂着青萝轻轻飘荡。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几只残存的萤火虫,栖息在沾满白露的野草上;清秋的拂晓,一行大雁掠过星光淡淡的银河。

诗的后四句写初秋的早晨: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曙光初照,高大的树木依然枝叶繁茂;晴空万里,峰峦迭翠,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如今见到淮南一叶飘零,我自然感觉到:洞庭湖的秋天就要来了。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宋·辛弃疾)

① 九畹 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琴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②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注]①畹:古代称30亩为一畹。②湘累:指屈原。冤屈而死,叫“累lěi”屈原是投湖 南汩罗江而死的,所以前人称他为湘累。

(1)词中上阕中的意象表明了词人怎样的境遇?

答:以“兰佩芳菲,蛾眉空好,宝琴弦断”这三个意象来表明虽有高尚品质和过人的才干,却备受南宋朝廷当权的主

第2页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和派嫉妒和排挤,长期不被重用,无用武之地,而且知音寥寥,无人理解自己的悲剧性境遇。

(2)该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下阕词句进行分析。

答:全词抒发了词人自感虚度年华、政治失意、理想难以实现而又知音难觅的痛楚之情。“冉冉”句感慨年华已逝,虚度此生。“水满”“何处”二句,用汀洲水涨、芳草难觅喻示理想难以实现的可悲处境。结尾二句,再次诉说在人世难寻知音的苦恼,于是只得在大醉之后唤起屈原同唱失意之歌。

水调歌头(宋·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答:①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来后诗人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2分)②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2分)

(2)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6分)答:①对朝政的不满;②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③想以山水自娱,④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答出三点6分,每点2分)。

浣溪纱①

(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2分)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1分)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1分,意思对即可)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4分)

答: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2分)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2分)

(唐· 陈羽)

①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唐·王昌龄)②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1)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陈诗中的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万丈,积极乐观;王诗中的征人背井离乡,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恨。

第3页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2)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都运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陈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用环境的恶劣来衬托戍边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等意象烘托征人们的壮志和豪情,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王诗不直接抒写征人的离愁别恨,而是通过琵琶曲声、凄清的“秋月”等景物来烘托感情,深沉感人。

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这首词描写了钱江涌潮的壮丽景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答:间接描写:(1)开头部分描写人们倾城而出,到钱江边争碧潮涌的盛况,为写钱塘潮作铺垫;

(2)结尾处,写梦醒后仍觉心有余悸,从侧面来烘托潮水的雄壮气象。直接描写:中间部分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现钱江潮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意对即可)

(2)请简要分析词中的“弄潮儿”形象。

钱江潮水排空而来,汹涌澎湃,弄潮儿却在惊涛骇浪中踏浪立涛、履险如夷,连手中的红旗都未被打湿,表现出弄潮儿英勇无畏、奋力拼搏的豪迈气概。(意对即可)

卜算子(宋·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注;①迟日:指和煦的春日

(1)这首宋词是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3分)

答: 因为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以喻坚贞高洁的节操。(1分)作者正是以“岁寒三友”来映衬(衬托)(1分)兰花处幽谷独自坚守高洁志趣的节操。(1分)

(2)请简要分析“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蕴含的丰富情感。(4分)

答:“着意闻时不肯香”中“不肯香”写出幽兰的独特个性,其幽香不可有意强求,“香在无心处”进一步表明“无心”领略反而可以闻到兰花的幽香,(2分)抒写了作者甘于寂寞坚守节操以及不受束缚、对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2分)

白梅(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答: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意对即可)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意对即可)

【评析】: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这首诗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诗人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

前两句将“冰雪林”中洁白的梅花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出梅花之高洁守志,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第4页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1)诗中的菊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答: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高士形象。(由最后一句可看出)(2分)

(2)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这一形象的,试结合第四句进行分析。

答:主要用了对比、拟人手法。(2分)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2分)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2分)

(3)“露湿秋香满池岸”中,“满”字运用很传神,请赏析。(4分)

答:“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菊的清香,沁人心脾,飘满池岸,不绝如缕,菊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4分)

(4)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两种主要表现手法描写菊的?请指出并加以分析。(6分)

答:①对比(1分)把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对比,表现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2分)②拟人)(1分)“羡”把菊人格化了,表现菊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2分)

【译文】公子王孙啊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重阳节人们采撷枝枝菊花插戴于鬓上。秋晨菊花饱含露水湿润晶莹,缕缕幽香飘满池岸,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从不羡慕虽踞高位却毫无用处的瓦松。【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他咏菊的主旨。很明显,这首咏菊诗是诗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种象征手法。

“王孙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种野生杂草。菊,仅从其枝叶看,与蓬蒿有某些类似之处,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是很容易把菊当作蓬蒿的。诗人劈头一句,就告诫他们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有高屋建瓴之势,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露湿秋香满池岸”,寥寥七字,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在这里,“湿”字很有讲究,让人想见那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交织融合所产生的魅力。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初唐崇文馆学士曾作《瓦松赋》,其自序云:“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霤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虽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桐君(医师)莫赏,梓匠(木工)难甄”。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这结尾一句使诗的主题在此得到了抉示,诗意得到了升华。

咏物诗不能没有物,但亦不能为写物而写物。纯粹写物,即使逼真,也不过是“袭貌遗神”,毫无生气。此诗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简直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第5页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鹊桥仙·夜闻杜鹃

(宋·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

答: 描绘了春晚寂静、灯光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它是为词中的主角“杜鹃”的出场作辅垫(或为后文抒发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的心情作辅垫)。

(2)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词的后两句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3)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答:2.答案:衬托(1分),好处是以“静”突出杜鹃悲切的叫声(2分)。(答对比酌情给分)

观祈雨(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①前。朱门②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③管弦。

注:①水庙:指龙王庙。②朱门:红漆大门,指富豪人家。③咽:凝塞。指乐器受潮音阻。

(1)请你说说诗歌前两句具体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分)

答: 旱情严重,桑树枝不生叶,土地干燥,腾起的尘土好像烟雾。(1分)人们在龙王庙前敲锣打鼓,鼓乐齐鸣,举行祭祀仪式,以讨得龙王欢心,祈盼上天普降甘霖。(1分)【自然情景,1分 社会情景1分】

(2)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2分)答: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寄寓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达官贵人的愤怒。(1分)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注解:将农民心急如焚地求雨和达官贵人悠哉观赏歌舞的场景并置,一方是心焦求雨以解决旱灾,一方是唯恐下雨咽了管弦,)

诗歌的大意:春旱无雨,桑条无叶,禾苗被毁,百姓不得不强颜欢笑,在龙王庙前吹萧奏乐,乞求龙神降下救命雨。而朱门豪宅之人也出来品味管弦,欣赏歌舞,他们并非惟恐老天不雨,而是“犹恐春阴”,担心丝竹受潮,演奏声音哑咽。

诗歌的赏析:此诗写观看祈雨的感慨。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而此诗语言含蓄曲折,对比的手法比较委婉。

首句先写旱情,这是祈雨的原因。“桑条无叶”是写春旱毁了养蚕业,“土生烟”则写出春旱对农业的严重影响。因为庄稼枯死,只能见“土”;树上无叶,只能见“条”。所以,这描写旱象的首句可谓形象、真切。

“水庙”即龙王庙,是古时祈雨的场所所谓“赛”,即迎龙娱神的仪式,此诗第二句所写“箫管迎龙”正是这种赛神场面。在箫管鸣奏声中,人们表演各种娱神的节目,看去煞是热闹。但是,祈雨群众只是强颜欢笑,内心是焦急的。诗的后两句忽然撇开,写另一种场面,如果说前两句是正写“观祈雨”的题面,则后两句可以说是观祈雨的感想。前后两种场面,形成一组对照。水庙前是无数小百姓,箫管追随,恭迎龙神;而少数“几处”豪家,同时也在品味管弦,欣赏歌舞。一方是惟恐不雨;一方却“犹恐春阴”。惟恐不雨者,是因生死攸关的生计问题;“犹恐春阴”者,则仅仅是怕丝竹受潮,声音哑咽而已。这样,一方是深重的殷忧与不幸,另一方却是荒嬉与闲愁。深刻揭露出统治阶级不顾劳动人民疾苦,终年贪图享乐、醉生梦死的社会现实.。

题江湖伟观

第6页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宋·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赏析】: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前。作者刘黻把他对南宋社会生活的体验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去,从中可以看出都城临安既繁华又荒凉的特殊风貌,表现出作者忧国伤己的情怀。诗题中的江指钱塘江,湖指钱塘湖(即西湖〉。首联写柳、荷、客、风。客是作者自指,上方即地势最高处。从人到物,全是一片衰枫凄凉的情态,一开始便给“伟观”罩上阴沉残破的影子。中间四句写景。颔联先写湖边的临安——这里既是“王气”所钟,又有“万井人烟”,可见其繁荣发达。“魏阙”本指古代宫门上巍然高出的楼观,后代用以代指朝廷。“钱塘”是临安的别称。南宋统治者以临安为“行在所”,实际上是不敢承认他们已在那里建都。而诗中却用上“魏阙”、“千年王气”等词语,其中就隐含着对偏安局面的讥刺。

颈联把镜头从“万井人烟”上移开,着力描写江和湖。西湖素以水碧、塔秀、岛奇见长,前一句中的“澄”、“明”二字就抓住了它最本质的特征。后一句写江,“归舟”和“夕阳”虽然是这幅江景图中的主要内容,但不可忽视句中的”远”字和”动”字——因为远,所以不能尽见,只可依稀辨出夕阳下的归舟;而一个“动”字,勾出夕阳洒在江面上的金鳞为归舟所摇乱时的美妙景致,给全篇的描写多少增添了点动态美。

末联点明题意。由于钱塘是“王气”所在,因而“北望”句用中原何在论国事;因为作者对西风而伤怀,所以“半生”句用“鬓毛斑”叹自己(盈,通赢)。总之,国运不兴,仕途潦倒,正是国事、私事最不堪回首的时候,因而结尾处所包含的哀痛是深沉而接近绝望的。

这是一首对景伤怀之作。西湖素以秀美著称,而宋代的临安,又“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自南宋建都于此后,正是它的全盛时期。然而作者独能借富丽之景抒凄凉之怀:钱塘不失其秀,江湖不减其美,却和谐地同悲怆情怀融而为一,这是作者写景的高明之处。这首诗的内容每两句一变,因而全诗可以分成四个部分。但作者在描写时又非常注意四者之间的过渡和关联。比如第二句末用了“上方”一词,有了它,中间四句所写的景象才能尽收作者眼底。第二联写钱塘,那里是南宋都城,因而诗中说是“王气”已到。然而直承这两字而来的第三联,却分明有“王气黯然”的慨叹。第六句写江,天色将晚时的归舟最容易激起“吾归何处”的感情,这又自然地引出末联中原何处、半生虚度的感叹来。

(刘黻,度宗朝曾任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元兵攻下临安,拥端宗、帝昺入海,亲自经历了南宋衰亡过程。)

(1)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请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2分)答:残柳、老荷。(2分。各1分,只写柳、荷、风不得分)

(2)第二、三联是怎样表现“伟观”的?任选一联简要分析。(4分)

答:第二联,上句抓住“万井人烟”从空间上实写了都城繁华热闹的景象,下句抓住“千年王气”从时间上虚写了历史的深远,时空交错,虚实结合。(4分。表现手法2分,简要分析2分)

第三联,上句选取了西湖、古塔、寒屿等意象描绘了一派静谧的阔大之景,下句借远江、归舟、夕阳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归舟过处江水荡漾的动态秋江图。动静结合,画面开阔辽远。

(3)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答: ①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孤独凄凉之情;②诗人北望中原,收复无望的哀痛之情;③诗人屡遭贬斥,半生潦倒,报国无门的沉郁哀伤之情。

第7页

第二篇:评测练习古诗词鉴赏---(推荐)

古诗词鉴赏----评测练习

沈静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1)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

”终。以“

”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

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

、。

(2)赏析:

第三篇:课外古诗词鉴赏练习

课外古诗词鉴赏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2分)

7.“可怜 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2分)

6.(2分)写这首词寄给挚友陈同甫,以共勉 7.(2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二.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答:(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4分)

答:、三、(1)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答出“抒情”1分,分析1分,共2分。)

(2)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前后分析各2分,共4分。)四.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6分)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3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五.(6分)(1)(3分)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1分)、物是人非之感(1分)和孤独寂寞之情(1分)。

(2)(3分)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可以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的工稳,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2014四川省宜宾市

(三)古诗文阅读(15分)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6—17题。(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6.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 ”终。以“ ”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2分)

七、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3分)(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1分)(2)赏析:

(八)古诗文阅读

16、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湖东行不足

17、(1)争、啄。(2)运用了拟人 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九)阅读《渔家傲》,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十.本词上阕描写边塞,下阕抒情。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 的艺术风格。

十一.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B.“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C.“燕然未勒归 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

(十二)(4分)23.(2分)荒凉的秋景 苍凉悲壮(每空1分,意对即可)24.(2分)B

(十三)古诗词鉴赏

8.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典故,抒发了词人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B“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此时此地在思妇眼里,成了多愁 善感的有情者。

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写出了诗人居所偏僻安静,因而心情闲适,心志高远。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因战争连连,家信显得格外宝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深深牵挂和强烈思念。

8、C

(十四)柳枝词(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十五.诗中将无形的愁思具体化,并表现出愁思很多的一个字是 ;作者埋怨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要出发,“烟波与风雨”既指自然的现象,也指。

(三)26.载;(2分)社会的险恶,人生的困难、坎坷等。(意思对即可)(2分)郑重说明:主观题意思对即可;有一定道理,酌情给分。

(十六)淮上与友人别(4分)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23.(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①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②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③“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④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24.(2分)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 答:

(四)(4分)

23.D(是握别诗)(2分)

24.“风笛”与“离亭”具有特殊的意蕴(或“是象 征别离的意象”),能烘托诗人别离的愁情。(一点1分,共2分)(十七)(4分)

惜分飞 富阳僧舍代作别语 毛滂(宋)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注释】毛滂:浙江衢州人。这首词是毛滂辞别病中妻子,赴任途中所作。

1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我寄愁心与明月”,如果用此句替代这首词中的“断魂分付潮回去”,是否合适?请根据词的内容作出分析。(4分)

附李白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3.(4分)不合适。“断魂分付潮回去”的感情更深切,“断魂”一词表达了对妻子的担忧与牵挂,有生离之痛,而“我寄愁心与明月”更多的只是对友人的同情与思念;“潮”让人联想到词人思念如潮,显得凄凉悲切,而“明月”含有诗人对团圆的美好期盼,与“断雨残云”的意境不符。(感情和意境各2分,意对即可)(十八)(4分)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2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2 分)2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清幽,宁静

22.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十九)(4分)田 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13.全诗洋溢着一种 “ ▲ ”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2分)

14.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2分)

▲(二十)(4分)

13.“乐”或“乐哉”(2分)“忙”(1分)

评分标准:2分。答“乐”或“乐哉”,得2分。若答“忙”字,得1分。

14.示例: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评分标准:2分,仅作诗句的简单翻译,得1分。(廿一)(5分)

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 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12.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13.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3分)

三、古诗文阅读(19分)12.(2)繁茂,生机盎然

13.(3)对当年淸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

廿二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社日 谢逸① 雨柳垂垂叶,风溪澹澹纹②。清欢唯煮茗,美味只羹芹③。饮不遭田父④,归无遗细君⑤。东皋⑥农事作,举趾⑦待耕耘。

【注释】①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送“江西诗派”诗人。隐居乡里,布衣终身。②风溪细细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③羹芹:煮芹为羹。④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⑤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⑥东皋:水畔高地。⑦举趾:举脚,下田。

7.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描写了春社时节淳美的田园风光。

B.首联描摹了一幅春雨丝丝,垂柳依依,微风细细,水波粼粼的早春图画。C.颔联主要写了诗人在煮茶喝羹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之情。

D.颈联是说喝酒没有知音,赠妻没有物品,言中流露出哀伤之情。8.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机和乐趣。B.诗人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C.全诗紧扣“待”字,表现诗人慵懒散漫的生活态度。D.此诗用词精炼,用典贴切,用情真挚。

(一)7.D(2分)8.C(2分)

廿三

(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7~8题。(4分)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春光好。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7.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 的美景。8.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写景状物色彩鲜明,花团锦簇,柳丝夕阳,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画卷。B.词的上片“得意”和“竞”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C.“花偎雪坞浓香”与“笋迸苔钱嫩绿”对仗,景致互相映衬,香色尽现。

D.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 达了对春天 的赞美之情。(一)7.A 8.D

廿

四、古诗词赏析。(3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9.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C.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二)(3分)

9.(3分)C(不应批判。作者的最高理想是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是积极向上的,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激情;“赢得生前身后名”有其思想认识方面的时代局限性,但这也是封建文人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的一种形式。)

廿五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1题。(14分)【古诗阅读】 遣兴 [清]袁枚

爱好①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②,头未梳成不许看。

[注释]①爱好(hǎo):追求艺术价值高的诗作。②初笄(jī)女:刚成年的女子。8.这是一首论诗的绝句。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阿婆还是初笄女”的理解。(3分)

▲(一)(14分)8.(3分)这里的“阿婆”喻指自己的诗作,还没有修改润色好,就像“头未梳成”的“初 笄女”,是不肯让人欣赏的。(也可喻指诗人自己,他把自己当成写作的新手,因为写作 水平不够高,所以不愿展示自己的作品。)2014湖南益阳市

(一)古诗文阅读(14分)

10.对陶渊明《饮酒》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C. 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阅读(40分)

10.(2分)D 廿

六、(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 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8、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的品质。(3分)

9、“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3分)

8.落寞凄清;高洁、坚贞(不慕名利、傲立风雪)

9.拟人; “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

【考点分析】考察的是对诗歌意境、情感主旨、写作手法的把握以及“炼字”能力。14.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2分)

14.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孤”字烘托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

评分标准:(2分)写出特点1分;语句通顺1分。2014鄂州市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言外之意是。(2分)

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 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3分)二.阅读(共44分)

(一)9.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共2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10.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共3分。意近即可)廿

七、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一)古诗赏析(2分)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7.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B.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C.“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二、(共20分)7.C(2分)

廿八.诗词鉴赏。(4分)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①上阕实写,词人写了哪两个行为来表现她的愁苦?(2分)

②下阕虚写,写出了愁苦的哪些特点?(2分)

10.(4分)

答:①倦梳头,泪先流;(2分)②又多又重。(2分)廿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4分)凭阑人•金陵道中(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8.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9.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2分)

8.答案: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泊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示例:

语言:①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瘦”状马,以“倦”绘鸟,言简义丰,以形传神;②诗用马“驮”,愁由鸟“呼”,柳花“添”人鬓华,可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

评分:答出一种角度即得2分,其他答案取例典型,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共2分。

写法:①衬托。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鸟”“柳花”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②白描。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③寓情于景。借对“马”“鸟”“柳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

评分:答出一种写 法,分析得当得2分。共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构思: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评分:如从作品意脉结构,表情达意的层次方面作答也合乎题意。共2分。卅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27题。

(一)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0.“斜”现读xié,在此诗中以求押韵,古音应读为:。(2分)1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3分)12.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2分)

10、答案:xiá 共2分

11、答案示例: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12、答案示例:既用“闲”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共2分

三十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20.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o(2分)

19.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20.“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1分)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1 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1分)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三十二.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6分)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3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13.(6分)(1)(3分)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1分)、物是人非之感(1分)和孤独寂寞之情(1分)。[来源:学,科,网](2)(3分)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可以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的工稳,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三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9-20题。(4 分)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 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19.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疏狂自放、怀才不遇;“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解析:此题是考查学生结合诗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做题时,先把握诗句的内容,联系主旨,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加以评析。注意佯狂、飘零、独怜才、诗千首等关键词。20.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抒发了对好友李白的挂念;对李白才情的赞赏;对李白怀才不遇的境况的同情;同时也抒写了自己与李白同样遭遇的感慨。(答出两点即可)三十四.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人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员的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9.A 三十五.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刺绣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 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 色。

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 月图。

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 思乡之情。8.C

三十六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一)晴江秋望(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6.概括这首诗所见之景及所表达之情。(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6.答案:这首诗写初秋的一个晴天在江边眺望长江时的所见之景;表达了对长江磅礴气势的赞美之情。

评分:共2分。景、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

卅七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23-24题。(5分)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3.这首曲的作者是。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 ”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 ”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3分)24.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2分)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23—24题。(5分)23.(3分)张养浩 聚 怒

24.(2分)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意思对即可)卅八 阅读下 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采 薇(节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行道 迟迟,载渴载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采薇》选自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______(体裁)。(2分)

(2)两首诗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请分别结合诗的第四联简要分析。(4分)答案:

10.(1)《诗经•小雅》,五言律诗

(2)①《采薇》表达戍卒内心孤独、无限悲伤的感情;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对友人的宽慰劝勉,以及豁达昂扬的惜别之情。50.【2013年•浙江省义乌市】 卅九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3-21题。

(一)(4分)野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注释】①湾:水流湾曲的地方。

13.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答:

1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答案:

13.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2分,符全诗意即可)

14.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2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

四十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7、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2分)18.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 17.融情于景,表现了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或答“表现出国都战乱之后的荒凉萧条”)。(2分)18.国家残破(忧国)(1分)。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1分)四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小题。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诗中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的句子是:。(1分)

10.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答案:9.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10.B。四十二)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 ”“ ”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把春 天的美写活了。(2分)

16.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答案:15.莺争暖树(1分),燕啄春泥(1分)

16.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1分)54.【2013年•四川省绵阳市】 四

十三、古诗文阅读(25分)

(一)忆钱塘江(5分)宋•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②涵:包含。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

13.这首诗描绘了 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 ”一词。(2分)14.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答案:13.(2分)黄昏(傍晚)醉 14.(3分)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 光。水面上,点点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艳动人。四十四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4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 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 和 的特点。(2分)8.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答案:7.雄浑壮阔,气势博大

8.想为国出仕,渴望得到引荐(意思相同即可)四十五

(一)古诗词鉴赏。(4分)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

9.这首诗写的是(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2分)10.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妙处。(2分)

答案:9.春末夏初(或“暮春”)思念家乡。

10.示例一:运用衬托(或反衬)的手法,以山的青翠欲滴衬花朵的红艳似火,青红互为竞丽。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遍布青山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就像燃烧着的一团团火焰,绮靡而灿烂。

示例三:一个“欲”字生动传神,在拟人化中赋予了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四十六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相关问题(20分)

(一)相见欢(4分)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9.“锁“在记号中的意思是指()(2分)A.锁头 B.金锁 C.锁住 D.开锁

10.下面对《相见欢》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阕定景,西楼、月色、梧桐、深院、清秋,画面冷寂。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写栽着梧桐树的院落很寂静,渲染了清秋气氛。C.下阕转入抒怀,写出了作者隐忧生活中难以排遣的感情。D.全词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形象化,抒发了作者离乡去国之苦。答案:9.C 10.四十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0小题。(3分)暮春[来源: 翁格【清】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10.首句中“怨”字的含义是什么?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答案:1怨:抱怨(埋怨,怨恨)(意思相近即可,1分);诗歌表达了诗人不因时光流逝而慨叹,积极乐观、不断进取的人生态虚(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2分)。

第四篇:2013高考古诗词鉴赏练习

2013高考古诗词鉴赏练习

(2013-01-12 22:46:08)转载▼ 标签: 分类: 古典诗文

盼春 情深 图画 历史名人 边关 杂谈

2013高考古诗词鉴赏练习

来源 太子头上

一、形象篇

1.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咏 风 王 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1)结合全诗,分析“风”这个形象具有怎样的品质?(2)本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2.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别 薛 华 王 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1)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分析首联叠词“送送”与“遑遑”的妙处。

二、情感篇

3.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龙泉剑,《晋书·张华传》记载: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

(1)首联的“嗟”能否换成“闻”字,为什么?

(2)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元]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1)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上片进行赏析。

(2)作者在这首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三、写作手法篇

5.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乌夜啼

李 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1)本诗在刻画人物方面使用了哪些方法?

(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6.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边 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1)边塞的春色来得“迟”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2)分析本诗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妙处。

四、意象篇

7.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桂州腊夜

戎 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1)颈联使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8.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绝句漫兴九首(其七)杜 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初夏风景图?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2)后两句描绘的“雉子”和“凫雏”怎样的生活状态?

五、炼字篇

9.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枕上述梦 陆 游

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生马驹驰铁蹄腕,古铙歌奏锦衣褠。玉关雪急传烽火,青海云开见戍楼。白首不侯非所恨,咿嘤床箦死堪羞。

(1)赏析颈联中“急”、“开”二字的表达效果。(2)作者托梦境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10.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寒灯独可亲”中的“独”字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2)“悲”与“笑”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结合全诗作答。

六、修辞篇

11.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田 家 华 岳

农夫日炙面如煤,丝妇缫成雪一堆。早早安排了官税,莫教耆长上门催。

(1)第一、二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2)这首诗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12.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金陵怀古 许 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颈联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思想内容篇

13.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沈下贤

杜 牧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珮月如襟。

[注]沈下贤,即中唐著名文人沈亚之,字下贤,善作传奇小说,作品富于神话色彩和诗的意境,在当时别具一格。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试比较这两首诗思想内容的异同。

14.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退居漫题七首

司空图

其一

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

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

其三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

莫愁春已过,看着又新春。

(1)分析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的共同点。

(2)结合这两首诗,分析文人在描绘春天景象时喜欢使用哪些意象,通常抒发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

1.(1)首句写风的生起,以“肃肃”状风势之速。下面写风的活动,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写出了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对人有益的事情,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

(2)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风吹烟雾,风卷松涛,本来都是自然现象,但诗人用了“驱”、“卷”、“寻”、“出”、“为君”等字眼,就把这些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在诗人笔下,风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2.(1)作者送别友人薛华时,心情悲伤凄苦,生出与友人共同漂泊、共赴天涯之心,是一个看重友情、心系朋友的形象。

(2)“送送”再现了送别友人时送了一程又一程的情景,“遑遑”再现了沿途问路时内心的惶惶不安。两个叠词,更加渲染出了作者不忍友人离去、与友人难分难舍的悲凉之情。

3.(1)“嗟”字用得好,自然而又蕴藉:一是惜别,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三是慨叹,由友人被贬而感慨宦海沉浮、宠辱无常。“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换成“闻”字,则肤浅刻露,索然无味。

(2)最后两句借用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怀才不遇、被贬丰城的惋惜,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4.(1)在上片中,石头城、天空、青山、旌旗、白骨等眼前所见的景象属于实写,“豪杰”属于想象出来的,是虚写。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作者伫立石头城时抚今思古的情思。

(2)作者通过在石头城的所见所想,抒发了对六朝时期的英雄豪杰的仰慕之情,表达了岁月流逝、自己年老无成的感慨。

5.(1)前两句借景抒情,以景物渲染织布女的孤独盼归情绪;三四句使用白描手法,通过自言自语表现织布女的思念;五六句通过停梭怅然哭泣的细节描写,把她对丈夫的思念推到高潮。

(2)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个独守空房、因思念情深而无法继续织布的思妇形象。

6.(1)边塞“春迟”景象主要体现在:二月垂杨还未发芽,长安已是落花时节,这里的河冰才开始融化。

(2)本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边塞的春迟景象与长安的春归景象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把作者对边塞生活的厌倦之情与对内地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得更为深刻。

7.(1)使用的意象有:角、沙漏、灯、灯花。这两句通过描绘作者梦醒之后倾听沙漏和早晨的角声,观看孤灯上灯花掉落的情景,营造了孤独、凄凉、忧伤的意境。

(2)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在外漂泊流浪的凄苦和无比、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8.(1)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杨花撒落小径,好像铺上了白毡;片片荷叶缀满小溪,好像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这幅初夏郊野的杨花飘飞、荷满小溪的图画,由小径、杨花、白毡、小溪、荷叶等景物构成。

(2)第三句描绘了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不易为人所见的情景;第四句描绘了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的情景。这两句紧承前两句的写景转而写动物,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9.(1)“急”实指边塞大雪纷飞的情景,暗喻烽火连传的危急战事;“开”有云开日出之意,也再现了经过奋战后边关安定之景。二字把边塞的危急景象更形象地再现了出来。

(2)作者渴望驰骋战场、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愿望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只好融进梦中。通过描述梦中征战边塞的情景,把一腔爱国情怀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

10.(1)作者在除夕夜不能归家,宿于旅馆,孤独无依,没有人嘘寒问暖,只有一盏孤灯相伴,一个“独”字,把游子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更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2)想到自己常年漂泊,除夕夜仍在离家万里的地方,他感到“悲”;但想到一事无成,滞留异乡,不由发出无奈、自嘲的“笑”。二字更传神地体现了游子内心孤独凄苦、怀乡思归的情感。

11.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首句写农夫的脸被太阳晒得如同煤一样黑,次句写农妇缫的丝如同雪一样白,这两句再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塑造了因害怕官府逼租而辛苦劳作的农人形象。

(2)因害怕耆老上门催逼租税,农夫和农妇拼命劳作,以提前交上官税,反衬出官府催租的残暴以及农民对官府催逼的畏惧,揭露了极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12.(1)六朝官员的坟墓掩映在远远近近的松楸之中,六代废弃的宫殿中长满了高高低低的禾黍。这幅衰败苍凉的画面,表明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陈迹,透露着历史兴亡的变迁,寄寓着物是人非的感慨。

(2)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13.相同点:都抒发了对历史名人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他们的推崇和仰慕之情。前者抒发了对文人沈下贤的仰慕,后一首表达了对项羽的追念。

不同点:前一首是怀一颗虔诚的心,到沈下贤的故地表达对其文学才华的仰慕,采用叙述的笔调;后一首是对项羽提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评价,认为如果他“包羞忍耻”,定能取得大业,主要采用议论笔法。

14.(1)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于春天的感觉,都是前两句表达伤春之情,后两句表达惜春、期待新春的感受,都体现了作者归隐后的闲适心态。

(2)喜欢使用花、草、黄莺、燕子等意象,通常抒发爱春、伤春、惜春、盼春的情感。

第五篇:高三古诗鉴赏练习

高三古诗鉴赏练习

1、(2009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分值均据湖北卷改动,下同)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4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4分)

2、(2009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小重山·端午

舒由页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3、(2009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题西溪无相院

张 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4分)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4、(2007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房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5、(2007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出

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分)

·原题变练·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野水孤舟

梁 栋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沈。

注:梁栋,咸淳四年进士。迁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宋亡,归武林闲处守道。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1)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分析颔联的表现手法。(4分)

(2)全诗只字不提国势,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作者对国势的关注。颈联中的“空”和“坐见”在这方面用得极为传神,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城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 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新题再练·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访中洲

宋·姚镛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相连未暇论奇字①,先向水边看白云。[注]①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1)本诗被访者并未出现,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被访者”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访者”形象?请结合全诗鉴赏分析。(4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1)这首诗的第一句“五月榴花照眼明”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2)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也有人说,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情。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4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西江月

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注:辛弃疾中年屡遭谗劾,赋闲20年。

(1)全篇围绕哪一个字组织内容?请简要分析。(4分)

(2)“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两句词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1、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朱敦儒,北宋末年大变乱发生,他经江西逃往两广,在岭南流落一个时期。(1)两首诗词中都写了在金陵城附近所见的景色,但观察的视角和描写的手法却各不相同,请结合作品具体说明。(4分)

(2)张诗以“愁”为诗眼,朱词以“悲”为词眼,请简要分析两首诗词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鹧鸪天·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句①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松共竹,翠成堆。要擎残雪斗疏梅。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注】①句:通“勾”,即“弯曲”之意。②琼瑶:指雪花。(1)周汝昌认为此词充满了“生趣”,请结合上片内容,说说你对周先生这一评价的理解。(4分)

(2)有人认为下片中的“斗”字用得极妙,请对“斗”字作简要赏析。(4分)

1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二月闻雁 孙承宗①

几听孽鸟语关关②,尽罢虚弦落照间③。却讶塞鸿偏有胆,又随春信到天山。

注:①孙承宗在天启年初奉命督师山海关、蓟辽、天津、登莱诸初军务,此诗为该时期之作。他的诗词创作风格直追稼轩气象,是明末著名的边塞和英烈诗人。②关关,指受伤离群的雁的悲鸣之声。③虚弦,空弦,指失群孽雁纷纷听到没有弓箭的空弦之声。(1)请指出诗中“孽鸟”有什么特点,并分析诗人的用意。(4分)(2)有人说诗中“塞鸿”反衬了“孽鸟”,你是否赞同?并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南柯子·忆旧

【宋】仲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这首词上阙写景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4分)(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这样认为的依据是什么?(4分)

【诊断方式】

1、学生自我查找漏点、疑点、混点并剖析清楚原因。

2、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答题情况,找到学生问题所在,再有针对性地评讲。

3、必要的话,再组织一定量的滚动性训练。【问题汇总】

师生分别进行查找并总结。【练后反思】

2013届高三“古诗词鉴赏”部分专题强化练案 参考答案

1、(1)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2、(1)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2)手法:对比。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3、(1)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2)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4、(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等前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

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

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5、(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指代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6、(1)颔联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景中含情。诗人身处与外界隔绝的孤洲,整天又没有来客造访,在河岸垂杨的幽淡背景上,只有水波轻轻拍打着一叶小舟。气氛幽冷,环境静寂。“洲”之“孤”与“舟”之“小”,可见诗人处境的凄苦和内心的孤寂。

(2)“空”在此为“徒然,白白地”之意;“坐见”,即坐视,无可奈何之意。诗人虽然想乘舟渡河,无奈门前流水,水势有增无减,渡水的打算便成了泡影。南宋末年,国势飘摇,每况愈下,诗人即使有恢复中原,振兴国家的宏伟抱负,也完全没有施展的可能。在黑暗面前诗人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空”和“坐见”,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悲愤和无可奈何。

7、(1)意象的内涵:杨柳,代表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表达的情感: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

(2)同:①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②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异:①愁情及其程度:李词表现的是家国之愁,秦词表现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有所加强。②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

8、(1)侧面烘托。(1分)诗人通过对“被访者”居住环境的描写,如他傍水而居,门前种有修竹,旁有荷花池,清香四溢,(1分)从侧面烘托出了被访者高雅隐逸的形象。(2分)(2)“访者”是一个格调高雅,充满意趣的清逸之士。(2分)他访友不择晴日,而是踏雨而来,来访本是为了和好友探讨“奇字”,这本已不是什么经世致用之务,可是还没来得及交流就先急忙走向水边去看那雨中出岫的茫茫白云,可见其清逸情怀。(2分)

9、(1)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描写榴花不正面写,而从榴花给人的感受来写,侧面烘托出榴花的绚烂多姿。

(2)任选一种作答:①喜爱之情:五月里石榴花开时,如火似霞,夺目耀眼,有的花已经结子,隐约枝头,苍苔斑驳,落英缤纷,可喜的是没有车马来践踏、碾压。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②怀才不遇之情: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以花开之美暗喻才华横溢,以“可怜此地无车马”暗喻才华不被赏识而无法施展,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能慧眼识才俊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10、(1)醉。(1分)上片写“醉”的原因:借酒浇因现实而带来的愁。下片描写醉态,表现醉性、醉情。“松边醉倒”“问松”“疑松来扶”“推松曰去”,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和动作描写,表现出词人可掬的醉后情形和倔强性格。(3分)——答出醉因、醉态、醉性三层意思,稍有分析,就是满分。

(2)表面是说相信古书没有一点好处,实则指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在却行不通,现实不能让人满意。(2分)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愤激不满之情。(2分))

11、(1)张诗一、三、四句写景,由近及远,先写金陵的渡口和江边的楼阁,再将镜头逐渐拉远,依次写出江水落潮,波动的月影,再遥望寥廓的星空,三四个星星在瓜洲城上空闪烁;侧重以动写静。朱词前半部分写景,从城楼写起,再写天边夕阳如血,从天际而来的大江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侧重动静结合。

(2)张诗通过精密的夜景,抒发了作者内心孤独的羁旅之愁,朱词通过涌动的夕阳衰景和凄清的秋意,抒发了自己国破家亡、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思。12.(1)①上片前两句写自然之美,“句里春风”,极写春风柔和,随着山形弯转吹拂;“正剪裁”,用拟人手法,说春风如能工巧匠,“剪裁”着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故“溪山一片画图开”,春风到处,万象更新,草木向荣,充满了“生机”。②后两句写在这美好的大自然中活动着的人和动物,轻鸥逐虚船而去,荒犬迎村妇而归,禽、兽、人的活动给这“一片画图”又增添了勃勃生机。这里既有自然之美,又有田园的生活之趣。

(2)“斗”字确实用得妙。诗人别具情思,用拟人的手法,把松、竹人格化,松竹无花可与疏梅比美,便用枝叶托住残雪,与梅花争芳斗艳,于是,在诗人笔下,疏梅绽红,松竹擎雪,明丽动人,煞是可爱。一个“斗”字,化静为动,生趣无限。

13、(1)在飞回北方的途中受伤离群,惊弓丧胆(2分)。在诗中比喻打了败仗的胆小惧战的边关将领。(2分)

(2)不赞同这个说法,实际上是“孽鸟”反衬“塞鸿”。(1分)离群胆小的孽鸟,对塞鸿始终勇敢地随着春天的信息坚持北飞感到惊讶,(1分)诗人借此讽刺了那些胆小惧战的败将,高度地赞扬了忠勇的爱国主战的将士们。(2分)

14、(1)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诗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4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表达技巧1分;紧扣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分析1分。答案超出以上三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②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③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悦又感慨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的是词人站在荷塘边,突然想起来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4分。每答出“思想感情”一点得1分,对应“依据”一点得1分。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下载高三古诗词鉴赏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古诗词鉴赏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古诗词鉴赏教案(高三)

    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同学都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高峰,望......

    古诗词鉴赏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赏析】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 的农村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斜地伸展。“绿树村边合”,是近景;“青......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基础医学院 临床医学系 五年制四班 20125610402 曹秀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鉴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

    古诗词鉴赏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一、专题名称:古诗词鉴赏 二、课时安排说明: 诗:二课时 词:一课时 曲:一课时 三、专题说明: 这是应09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这一考点的需要设计的。因考......

    古诗词鉴赏

    论古诗词鉴赏对大学生的教育 金融1044 林媛媛 大一第一个学期的选修课,我就选了古诗词鉴赏这节课。因为,从小到大我都非常的喜欢古诗词,简短精炼的句子,荡气回肠的押韵,背后动人......

    古诗词鉴赏

    预科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小卷子 (时间:40分钟命题:范依强审核:贾润)2014、6、2 1、下列对这首古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译文〗 江水碧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象燃烧的火一样红。今年的春天眼看又......

    古诗词鉴赏

    常见意象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 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