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
议论性散文
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 “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1、简介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鉴赏议论性散文,要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议论性散文的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理,即把握文章表达的事理或象征意义。但是,议论性散文又不是规规矩矩的议论文,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推理表达的,也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成文的,它的写法比较灵活自由,套用一句现成话来说,就是“形散神不散”。还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在我看来,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两点),那就是:1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在比较中更容易理解。
比较一:在结构和语言方面,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有明显不同。先看一组例子。
高考议论文《把握人生的弯道》片段:
开头部分:弯道是赛车运动中的必经路段,而“弯道超越”则是每位一流赛车手的必备技术。一些车手注重车行中的弯道,于是他们登上了最高领奖台,而一些车手却轻视弯道,于是他们注定要失败……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些人成功了,因为他们实现了“弯道超越”;而相反,一些人则将自己的前途断送在了弯道上。
结尾部分:面对弯道,我们无法避免;面对弯道,我们只有向前。前方是绝路,希望在拐角。勇敢面对,把握人生的弯道,超越对手,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的腾飞。
高考议论性散文《让弯道一马平川》片段: 开头部分:当“挑战无处不在”的竞争口号在现代人身上已得到切肤刻骨的体现时,当“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求胜意志已渗透芸芸人心时,我们在哪里攀援、超越、享受胜利之后的生命大欢欣?我们在哪里获得失败后修复生命的回天之术?
李敖给出了漂亮的答案:“若是生命没有弯曲的荆棘之原,创造会终结,信念会熄灭。”他的神来之语让答案昭然若揭——在弯道处超越,弯道便将一马平川。
结尾部分:苍山不语,尚倚红日傲风云;流水不止,犹作清泓向碧心。弯道,不仅要迎接,更要超越。迈出坚定的双脚,弯道也将一马平川。
从上述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议论文开头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结尾旗帜鲜明地解决问题,行文过程着眼于概念的阐释和问题的分析,语言理性、冷静、严密;而议论性散文不管是开头的入题,还是结尾的总结,似乎把理性的目的收在身后,而在身前举出感性的大旗,摇动大旗鼓动人心,语言鲜活,充满感情甚至是激情,指引人走向既定的目标。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把写议论文比作身着校服做广播操,那么写议论性散文则像手执彩 1
带表演自由体操。
比较二:在内容的展开方面,议论性散文、议论文、一般性散文,也各有不同。再看一组例子: 高考议论文《熟悉》(其一)片段:
“一个崇高的目标,经过不懈的努力,就会成为壮举”,主观能动性使我们积极地改造熟悉的世界。瓦特面对熟悉的部件,改造出工业革命的龙头——蒸汽机;居里夫人面对熟悉的反应堆,提炼出放射性元素镭;富兰克林面对熟悉的风筝,证实了雷电的本质;西门子面对熟悉的电磁理论,制造出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面对熟悉的事物,人类需要动手实践,给它带来新的动力。(阅读提示:关注“理—事—理”的内容层次)
高考一般性散文《熟悉》(其二)片段:
熟悉的家乡,有清凌凌的水与蓝盈盈的天。爷爷的渔网在这长歌短诗般的山水之中,日复一日地收缩。我时常怀念那一场景:爷爷站在小木船头,划动着双桨,哼着农家小曲儿“清凌凌的水啊,蓝盈盈的天……”我将小手放进清凉的河水中,随着船的前行划出优美的曲线……我熟悉的家乡,我多想投入你的怀抱,洗涤我心灵的尘埃,回到熟悉的山水中。(阅读提示:体会画面感、情感性)
高考议论性散文《熟悉》(其三)片段:
我们熟悉的,只是天才的成功。“八金”的荣耀环抱了菲尔普斯,我们以为凭他的体质和条件,这是自然而然、甚至是理所当然的,却忽略了他从小每天被母亲逼入泳池进行训练,忽略了他大学每天近10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而正是这些不为人知的苦痛,才成就了游泳史上的奇迹啊!(阅读提示:有事,有理,有情,三者浑然一体)
高考议论性散文《熟悉》(其四)片段: 我时常独自思考:
最熟悉的人——自己,可我是否足够了解真实的自己,是否曾经违背自己的心智? 最熟悉的物——太阳,可我是否深知它四季的变化,是否曾经在阴天忽视它的光芒? 最熟悉的事——生活,可我是否认真过好了每一天,是否曾经误解了生活的蕴涵?(阅读提示:自由自在的表达,而自由的表达更容易创造个性)
从上面的四个例子中,可以明显看出三种文体在内容的展开上使用的方式是不相同的。议论文的内容展开,从整篇着眼,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从局部看,主体部分的一个单元内容也要分为“说理—举例—再说理”三个层次,开头的说理提出观点,接着进行举例论证,其后再进行议论,深化主旨。
一般性散文的内容展开,首先是带着感情寻找相应的对象,在叙写对象时重视画面感、情境感,让人如临其境,深受感染。
议论性散文的内容展开,重目的而不拘泥于形式。它首先有说理的内在目的,然后或在叙事中寄托这种目的,或在抒情中点化这种目的。有时候,还可以直截了当地直奔主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打比方说,如果把写议论文比作火车沿论证的轨道前行,把写散文比作水流沿情感的河床跳跃,那么,写议论性散文则像天马于空中只管方向而不拘形式地飞翔。
2、写作特点
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语体风格
因此,议论性散文与一般议论文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语体风格。一般议论文属政论语体,要求以抽象思维为内核的“线状结构”的语言,它更强调清晰的理性和严密的逻辑 2
性。而议论性散文属文学语体,它用的是以形象思维为内核的“片状结构”语言,它要通过具体的充满情感的描写,展现一幅幅画面,而且要把自己的观点蕴涵其中。
论证结构
就结构而言,议论文要求有严密的论证过程(即形成“论证结构”),按照逻辑层层展开,或是起承转合,或是演绎归纳,设置分论点则环环相扣,使用论据则精要概括,总之都强调规整严正、简洁清晰。议论性散文也是“议论”,也有议论的层次,但它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严格,它往往以内心感受为线索,由若干片段描写衔接而成。例如下面两段文字,主题都是:赞扬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提倡抛弃世俗。
3、举例 例1 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如此追求。他们视功利如鸿毛,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独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只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我们不仅要反省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摒除外界的干扰,他们选择的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
例2 桀骜不驯的李白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漂泊,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自己设置的轨道上,不为周遭的一切所牵绊,包括富贵功名——尽管他也曾十分向往功名利禄;而淡泊名利的诗人陶渊明则毅然拒绝了朝廷上的钩心斗角,远离喧嚣,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生活;还有范仲淹选择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辛弃疾选择了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上阵杀敌的人生道路——虽然直到双鬓斑白他仍壮志难酬。无论这些伟人的选择是否高尚,无论最终他们是否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返顾地走下去。
评析
例1是议论文的写法。先说事实,再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的一般规律。整个语段虽然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但有鲜明的理性和逻辑。
例2是议论性散文的写法。它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个特写镜头,一个个意象,作者的观点、理念就渗透在这些镜头、意象之中,读者要通过这些镜头、意象去感悟作者的观点、理念。整个语段,虽然不乏内在的逻辑,但人物的形象性更为突出,情感也更加强烈。
例1 侧重理性,除了给人理性的认识,还能给人审美的愉悦。例2侧重于感性,文字显然更有“视觉冲击力”,更能吸引读者。
4、总结
构思议论性散文的基本途径就是“渗透”和“寄托”。把观点“渗透”到某一具体的人物事件中去,是议论性散文写作的重要因素。比如讲“心灵的选择”,一般议论文要分层分点,举例分析。议论性散文则往往从一人一事中选择最能表达自己理念的关节,通过想象联想,描绘出动情的画面,把观点渗透到画面中去。比如,写谭嗣同在生死关头的选择,写闻一多作最后演讲的选择,写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选择等等。
写议论性散文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语言材料。因此,要想写好议论性散文就得在平时多观察,多积累。
高考满分议论性散文精选 谦让不可弃
面对激烈的招聘竞争,一位名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数次让座,不过就是这份谦让,却 3
被认为不适合激烈的市场竞争。这让我深思。(简单摘引材料,语言简洁,抓住了关键)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流传千年,指导着千万代的炎黄子孙找到人生中的航标,成就大业。其中,谦让一词,占据的重量犹如泰山之重。谦让是一种美德,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所必备的。因此,无论何时,谦让不可弃。(提出观点,鲜明有力)
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人格美。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小孩启蒙时期的必读名篇。孔融在吃梨子时,将大的好的让给兄长和父母,把最小的留给自己。孔融的谦让,也许有人认为他吃亏了,不过这只是人格低下的人才这么认为的。从中看到的,是一种孝道,尊敬之道,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格美。(分论点1,谦让是人格美)
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宽广和崇高。在中国古代的帝制中,世袭制之前禅让制。尧帝作为皇帝时,爱民如子,待民至亲至善,天下事如同自己的事,国家治理得一片祥平。但是岁月不饶人,人终会老去。尧帝也到了有心无力的时候,用有人要继承他的位置。有人认为尧的儿子可以担当,但尧地知道自己的儿子无能为力,于是把目光瞄准了有才能的舜,于是把位置禅让给舜。舜也不负众望,用心之国,人民更加安居乐业。尧帝是谦让的,他没有从家人的利益出发,让位给儿子,而是以天下人为念,让位于舜。尧帝的谦让,是一种宽广和崇高。(分论点2,谦让是宽广和崇高。)
谦让不可弃,它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航标。刘备临终托孤,手握诸葛亮的手,希望诸葛亮能代替自己,征战天下,自立称王。的确,以诸葛亮的才能,帝位大可取而代之。也许是谦让,也许是自己心中的航标,他拒绝了,他要以臣子的力量终生为幼主效力。到了诸葛亮死的那一刻,仍然为国家贡献着力量。(分论点3,谦让是人生航标)
谦让不可弃,它是安定与和谐的统一。来到韩国的街头,车水马龙,却丝毫没有混乱。车道有人,车主会谦让,让人先走。车与车相见,也会互相谦让,秩序井然。韩国的交通为什么可以这么和谐与安定呢?答案就是谦让。(分论点4,谦让是安定与和谐的统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人认为一个人或国家必须锐意进取,谦让已经不合时宜,但我不以为然。谦让之所以能成为美好的道德,当前营造和谐社会,谦让更有它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会因时代的发展而变异,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美德就是“美德”,不会被时代所弃,只会散发出更新的魅力。(结论,因为谦让的特点作用,所以其在当今社会不会过时。论述有力,有针对性。)
【点评】:文章深刻地理解了材料,从赞同张媛媛的做法出发,以古今中外的几个典型例子深刻地论述了谦让的作用,进而水到渠成阐明在当今社会仍然要保持谦让这种美德,说服力强,针对性强。不足之处是分论点有一点交叉,但能这样列出几个分论点已属不易。
张扬与内敛
布莱尔曾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若是保守党,就太没有心肝,但一个人年老时若是自由党,就太欠成熟。”或许,张扬属于年轻人,内敛属于老人。
苏轼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或许,张扬属于男子,内敛属于女子。
张扬,让阳光灿烂普照大地,让万物复苏;内敛,让月光撒下的清辉伴着失眠的人入睡;张扬,让滚滚长江水无休无止;内敛,让漫漫撒哈拉沙漠中的驼铃悦耳动听。
张扬与内敛,孰是孰非呢? 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内敛,黑暗会让赶路的行人恐慌;过于张扬,江水会决堤;过于内敛,驼铃无法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原来,张扬与内敛谁也离不开谁。
年轻人和老人都需要张扬也需要内敛;男子和女子既要懂得张扬也要懂得内敛。张扬自己的青春,人生才会灿烂多彩。然而过于张扬就成了张狂。张狂是幼稚的表现,它可能会让你跌入万丈深渊。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面对着刘邦别有用意的提问,韩信低头看着棋局,漫不经心地
回答。在关键时刻,他不懂得内敛,依然口出狂言。殊不知他这句话更加坚定了刘邦要灭掉他的决心。张狂使他将自己推向死亡。我们要懂得在张扬中学会内敛。
内敛自己的个性,生活才会更安全。然而过于内敛就成了冷漠,成了懦弱。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志士感慨着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呢。他们渴望着识千里马的伯乐,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像吕尚碧溪垂钓,得遇重人的文王那般幸运呢?在期望与失望中等待,结果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我们要学会在内敛中张扬自己。我们要新颖,要多变,张扬自己的个性,让生活之水沸腾;我们要规范,要稳定,要内敛自己的浮躁,在坎坷面前心如止水。
内敛,是寒冷时妈妈送来的一衣温暖,是酷热时爸爸送来的一阵凉意,是口渴时的一壶清凉,是下雨时的一伞叮咛。
张扬,是欢快时的大声歌唱,是悲伤时的放肆呼喊,是欢聚时的载歌载舞,是离别时追着火车跑的背影。
人生中,用内敛和张扬来表达我们的爱,一滴水也足以让大海翻滚,一枯草也会让青山黯然。别忘了张扬,也别忘了内敛。
【点评】:这是一篇激情燃烧,文采斐然,辨证思辩,用诗化的语言阐明深刻的哲理的议论性散文。标题“张扬与内敛”对比鲜明,昭示文意指向,揭示文章中心。
作者紧密围绕“张扬与内敛”这一中心,审视中外,评论古今,例证、引证、比喻论证、正反论证多管齐下,将一曲“张扬与内敛”的辨证之歌演奏得精彩纷呈。文章开头引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我国古代著名诗人苏轼、李清照的名言名句,揭示张扬与内敛的属性。再进一步从张扬与内敛的作用、尺度、意义等方面全方位地、多侧面地阐释了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让充满多变和浮躁的灵魂冷静,让充满稳定和暮气的头脑警醒。
作者文思泉涌,视野开阔,热情奔放;思维缜密,佳句迭出,文采飞扬。表现出不凡的语文功底和骄人的文学才华。
天平和七弦琴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私感情有关。
认知事物当然必得有严格的理智,不能纵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恶。如果仅仅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下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得出错误的判断,正如《韩非子》里那个宋国的富人,他的儿子与老人说的是相同的话,而他听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当然是没有道理的。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妻子私他,姬妄畏他,而客有求于他,都说他美于城北徐公。邹忌最后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扰,悟出了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因为有所溺,有好恶,感情上有亲疏远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便易于被迷失双眼。这时惟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浊的末知世界,人类要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阶梯,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时,欢呼的人群又何尝不以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鲁诺相信理性这个“内心的教师”,他要让“所向披靡的论据万箭齐发”,射穿习惯和感情上依赖的迷雾,把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引人正轨。
理性固然在认识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们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 康德仰望星空的时候,他的内心泛起的是崇高的感情,正是靠了这亲近永恒、亲近真理的感情,他才能在认知彼岸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没有感情的存在,人类生活会陷人刻板和抽象,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分辨对和错,也要知道美和丑啊,没有了情感,艺术如何存在呢?只剩下了冷冰冰的法律条文,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切熟悉的温情都离我们远去,我们能说我们认识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吗?生活又有什么乐趣呢?即使是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是 5
看重情感在认知中的作用的,有人向他提出一个设想时,他并不判断正误,只说:“啊,真丑!”他不愿意在丑的事情上花费时间,在他眼中,即使是物理学中丑也不能立足。
因此我们认知事物时,既要有冷眼,又需要热心,虽不能任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去判断,又不可仅仅是可怜的“数字化生存”。在理智和情感、天平和七弦琴的引导下,我们才能“诗意地栖居”。
享受挫折
人生若是一株禾苗,挫折就是四季的风暴,摧残着它却又滋润着它,让它茁壮成长;人生若是一方天空,挫折就是突来的暴雨,昏暗了它却又靓丽了它,让它有了长虹横空的美丽;人生若是一泓清泉,挫折就是巨石悬崖,阻挡着它却又成就着它,让它有了飞花溅玉、“直下三千尺”的动人魅力。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要学会享受挫折,让它变成我们快乐和前进的动力。
挫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装点,学会享受挫折,才能享受生活。没有挫折的人生,就像没有鱼儿的湖水,只是一坛死水;没有挫折的人生,就像没有浪花的海洋,显得了无生趣;没有挫折的人生,就像没有云彩的天空,总显单调与乏味。在与挫折的对抗中,学会欣赏挫折,你会发现,其实,挫折也很美丽。因为挫折,你的生活更显丰富与多彩。
享受挫折,要对生活永远充满希望。刘禹锡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的艰难困镜中,仍能抱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坚定信心;李白在“将登太行雪满山”,“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悲哀苦闷里,也仍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杜工部即使“布衾多年冷似铁”,也仍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虔诚期待。高适面对“千里黄云白日薰,北风吹雁雪纷纷”的茫茫大漠,也仍抱“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冲天豪气;陶潜虽“久在樊笼里”,但终得“采菊乐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他们,正因为对生活充满期望,正因为勇于面对挫折,才能享受到生活的无穷乐趣。
享受挫折,让挫折变成前进的动力。从古到今,不少文人志士都在困境中奋起。周文王在狱中写成了了《周易》;孔子受到各国排斥却编定了《春秋》;屈原被多次流放却著成了《离骚》;韩非子拘囚秦国却写成了《说难》《孤愤》;司马迁惨遭官刑而留下了煌煌《史记》。史铁生青年时双腿残疾却以此为动力,在中国文坛开创一席之地;贝多芬双耳失聪却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成就撼人心魄的《命运交响乐》;海伦•凯勒幼年时失明失聪,却凭着惊人的毅力成为美国出色的女作家。我们不能说没有这些挫折他们就不会有巨大的成就,但把这些挫折变成不竭的动力却一定是他们遇挫后成功的秘密。
面对挫折,我始终相信,是清泉就该滋润土地;是小草就应装点大地;是鲜花就要尽情绽放;是雄鹰就得翱翔蓝天;是水手就不能惧怕风浪;是勇士,就要坦然面对挫折!因为挫折只是暂时的,只要你努力,挫折就是通往胜利彼岸的帆船,就是通往成功之巅的阶梯;就是打开荣誉之门的钥匙。
面对挫折,去感受生命的痛苦与喜悦;博击挫折,去迈开走向成功的步伐;享受挫折,去体会生活的博大的丰富。朋友们,用自己的努力将挫折编成美丽的属于成功者的花环吧!
“让”出自我价值
月明星稀,是温柔的繁星把光辉谦让给那轮皎月,然而它们没有被遗忘,诗仙就渴望着“手可摘星辰”。
落红有情,是落红把生长的机会谦让给下一代,诗人读懂了它们的谦让,吟出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佳句。
萋草幽幽,是片片芳草把色彩谦让给了鲜艳的花朵,它们甘作陪衬,然而它们的谦让却赢得了小草的赞歌。
腊月梅香,是冬梅把春光明媚谦让给了百花,自己独承寒冬,但没有它的谦让,怎会谱 6
出一曲“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赞歌。(类比排比开头)
谦让,缔造了奉献的世界;谦让,谱出了生活的乐章;谦让,带来了灵魂的洗礼。谦让是一种美德,成全了别人,也带来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出观点)
张媛媛在面试时谦让,招聘单位以缺乏“锐意进取”为由,不予录用,实在是大错特错!张媛媛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一定会在她的岗位上实现她的人生价值——正如繁星、冬梅、芳草。她的人格魅力一定会赢得众多客户、赢得市场、赢得公司的繁荣昌盛,招聘单位真是有眼无珠,错失英才。(扣材料分析)
伟大人物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有谦虚的美德。伟大的物理学家——力学奠基人牛顿,创造了震撼世界的奇迹,却谦称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他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前人,他的谦让,谁又能说不是“锐意进取”呢?谦让,是一把柔情之剑,给人带来精神的提升与洗礼,亦可帮你在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联系到生活例证1,外国)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经过艰辛的历练,终于登上了月球,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荣誉,他却始终把一切功劳让给了全国人民。他的谦让,更是体现了他对祖国高度的爱。谦让,是一只温暖的蜡烛,看似燃烧了自己,损耗了自己,但它更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联系到生活例证2,中国)
谦让在生活中不可或缺。市场经济下,她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它成就了一个和谐快乐的世界。谦让,是一种美德,谦让,是实力的体现,谦让是和谐社会成功人士的商标,让我们都来保持这种美德吧!(简洁有力呼告结尾)
成长路上的跌倒
雏鹰,在风雨中砺练双翅,总有被树干划破的时候;小海燕,在风浪中如何矫健,也总有被骤雨打湿羽翼的时候;成长中的我们,总会遇到坎坷,总会摔在地上,面对家长的期望,学校的焦灼,社会的责任,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学会勇敢面对,学会克服困难,在失败中学会成长。
还记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仙李白吗?记得他大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吗?记得他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时的不屑吗?面对困难,我们要拥有像李白那样的自信去面对困难,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赢得成功。
还记得“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行者吗?还记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智者吗?还记得那个在赤壁之上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吗?他豁达,他大度,他用平淡去面对愁苦的人生,让愁苦从他悟性非凡的心中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
面对困难,我们要拥有苏东坡一样超然的智慧,要用平常之心去面对,以不变应万变的心灵去接受上帝的赠予——苦难。
还记得那个让整个中华为之感动的邰丽华吗?对于她来说,生活是苦的,苦不堪言,但她从容面对,她将痛苦掩埋,掩埋在无声的世界里,然后用微笑去面对苦难,用坚强去追求梦想。
舞台在佛光之中绽放美丽,一个无声的女子,将生命舞到了极致。
面对困难,我们要拥有邰丽华一样的从容不迫,让成功之花在困苦的土壤上绽放光彩!
是谁说,苦难是上帝对人类最伟大的赠予。
是的,苦难是把双刃剑,它让坚强的人踏着荆棘走向成功,却让懦弱的人永远跌进失败的深渊。
成长中的我们要珍惜每一次路上的摔倒,从中学会长大,学会从容。
用自信,用平淡,用从容去面对苦难吧!泰戈尔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让人生在苦难中起舞吧!”
大漠残阳,一种辉煌绽放,天涯路,风和着马蹄声响!在成长路上,自信,从容,永远 7
是最好的选择!
拒绝空白
空白是生命中的盲点。我以对生命的热烈追求来庄严宣誓:我拒绝空白。
两千多年前孔子对人说过:“天生万物,唯人最贵。”我,生为人,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必须有奋发向上、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我崇拜孔子。他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有“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宣言。
我崇拜孟子。他有“当今之世,舍我取谁”的豪情;他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坚毅。人生在世,身为社会一员,就有责任为社会做贡献。我有义务做到“达则兼济天下”。
当在热烈的追求之中遇到艰苦的时候,我决不会接受空白,决不会落得个“穷则独善其身”。我要将自己的脊梁化为沙漠中坚挺着的胡杨,活着三百年不死,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朽。
我拒绝空白。我拒绝庄子。拒绝他“终身不仕”,愿化归于自然。
我拒绝空白。我拒绝陶潜。拒绝“守拙归园田”,“复得反自然”。
人生于社会,怎能逃避社会?我决不会给生命留下一点空白。
我有理想,我愿尽我所能为人类社会注入前进的一丝力量。我愿做到“仁者爱人”、“仁者无不爱”、“泛爱众”的博爱。我愿如“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平;我愿如“凭轩涕细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杜子美;我愿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我愿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所以我拒绝空白,拒绝“穷则独善其身”。
我有毅力,有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坚毅,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有沙漠中胡杨的坚韧。
我,要用我的理想和毅力,去拒绝空白,去追求我热烈的人生。
点评
行文遵循的写作是逆向思维的成果体现,全文充满一种饱满、积极的人生认识。立意高远,不囿于固势,打破一贯的美学范畴和人生信念,文字和思路行云流水,旁征博引,有较深厚的素养。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题记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 8
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滋润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的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第二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
议论性散文的写作
议论性散文可以包容丰富的内容,便于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显示出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议论散文其结构程式化,易于掌握,这是我们应试作文获得高分以上的一条捷径。
议论散文的特点:议论文的框架,散文化的笔法。
中心论点的提炼与表述
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文题作文,确立论点是写好议论散文的基础。论点的提炼除了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外,更重要的是审准作文的题意。
从作文题结构特点看,可分为词语型、句子型、关系型。近年关系型题所占比例最大。
词语型题作文,中心论点可用其造句进行提炼。句子型题本身就是中心论点。
关系型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文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即为中心论点。
关系型作文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这个文题,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再如“平凡与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文题可理解为: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还可理解为: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文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而对“自信·自满·自负”,我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对“向前看与向钱看”则要理解为“我们要一切向前看,决不能一切向钱看”。
3.辩证关系:即指构成文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这个文题,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再如“名师与高徒”,可理解为“名师出高徒”,也可理解为“名师未必出高徒”或“高徒未必出自名师”。
4.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文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对“成人与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再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5.条件结果关系:即文题两个要素之间为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条件。也可称这为有此就有彼式。
关系型文题作文,辨清关系至关重要。关系辨明了,思维就有了方向,审题立意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构思成文的速度也就大大地加快了。当然,构成关系型文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如上四种关系是常见的,但远不是关系的全部。审题时须根据具体题目作具体分析,从而做到既快捷,又准确。
有些文题的构成要素,从什么层面来解读较为简单,一目了然。如“文凭与水平”谈的是学历与能力;“名师与高徒”谈的是条件与结果;“痛苦与成功”谈的是过程和结果; “平凡与伟大”往往指具体的言行与抽象的精神品质。
而有的文题则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个文题,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那么其关系类型也就会随之变化。如“冷与热”,若从待人态度冷漠与热情的角度,其关系就是典型的“是非取舍关系”;若从处事的冷静与待人待事的热情上看,其关系就成了“相容并存关系”;若从一般意义的天气温度或对人爱憎感情的角度理解,其关系则又成了“对立统一关系”。另外,针对这个文题要素的本义和比喻义,其关系又可衍生出身体的冷(热)与心理的热(冷)、过程忍辱负重甘受清贫的冷与结果成就斐然声名鹊起的热„„
因此,我们在面对一个关系型文题作文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审慎解读,以确立论点。
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述
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它具体深入地从多方面或多层次阐释和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的提炼方法主要有:
1.分解法
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如“理想”文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理想的阶梯”,分论点对“奋斗”一语进行具体分解:
①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②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③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一些抽象的文题,如《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2..阐述法
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比如华东六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的一篇夺魁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种精神后,便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述它的含义: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阐释类的议论散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3.分类法
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4.利弊法
议论文常要论述某种主张做法,而要证明应不应这样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谈作用说危害了。比如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一篇精短议论文《勤有三益》,作者为了说明“为人当勤”这一观点,就采用了如下的平行结构:
①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②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③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
又如一高考优秀作文《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作者在论证时,也用了此种结构:
正确态度:宽于待人,严于律己。①宽于待人,才会有知人之智; ②严于律己,则会有自知之明。
5.因果法
在议论说理的过程中,用事情的原因来证明其结果,或以结果作为论据来证明其原因的构思称为“因果分析式”。因,就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分论点);果,就是要证明的中心论点。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以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例,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确定:
①只有全面地、辩证地思考分析,才能摒弃不正确的答案,找到正确的答案;
②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益求精,才能找到某一时期、某一情境的最佳答案;
③追求最佳的答案,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和创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如以“风度”为文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结果,抓住本质,揭示事物间的真实可靠的因果关系,构思时运用因果分析式,往往能使论证不停留在浮浅的表面,而深入到本质的内核。
分论点的表述最好警句化。
议论散文的开头
作文开头方法很多,但一篇优秀的应试作文,最好是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先声夺人。因此,议论散文的开头,语言要富有文采,明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须放在开头文段的末句。
(一)精彩开头的技巧
1.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高考优秀作文《天平和七弦琴》)
解说: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2.由生动贴切的拟人入题,激发想像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高考优秀作文《学会历史的旁观》)
解说:文章开头赋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连物都会带着情感的眼光来评价、认知事物,更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将文题的内在含义巧妙点出,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相关联想,更体现了作者的睿智。
3.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高考优秀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
解说:一起笔就紧扣情感与认知,以一种假设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的立意显得十分深刻。这样的入题方式,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简洁,却分量十足。
4.由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先声夺人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高考优秀作文《心中的天平》)
解说:优雅的语言、和谐的音节、丰富的形象还不足以触动你的情感吗?还不足以让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来对美的感知,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响”吗? 5.由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高考优秀作文《放下感情的叶片》)
解说: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很容易唤起你的共鸣?这样的开头,既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导我们触摸到了这样的本质——“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
6.由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感时花溅泪’的悲戚。”(高考优秀作文《怎一个“情”字了得》)
解说:文章开头即紧扣住一个“情”字,在三句话中嵌入了三句有关情感的名句,显示出了考生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和文学底蕴。
7.由对比手法入题,表明立场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高考优秀作文《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解说:感情既是能化苦涩为甘润的“善变的药”,又是可以带来累累伤痕的“双刃剑”。精致的比喻将情感的两重性揭示出来,构成巧妙的对比,非常形象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8.由假设情景入题,埋下伏笔
“如果你正赶时间,可是走到路口却被人告诉前面过不去。如果这个人是你认识的人,你会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陌生人,你又会怎么办?”(高考优秀作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解说:是啊,假如遇到这种情景,我们该怎么办?是从感情亲疏的角度出发,对所认识的人相信多一点,对所不认识的人相信少一点,还是反过来?假如其他类似的情景,又该怎么办?很自然地,我们便顺着作者的思路追寻下去,去看看作者预设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9.由品评时事入题,追踪本质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热’。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我看是感情在作祟吧!”(高考优秀作文《我爱唐装》)
解说:直接以APEC会议引起的“唐装热”入题,联系对唐装前后情感态度的不同,引出了对本质的追问——衣服自然不会有对错,错的是人们的情感和认知。假如能在入题时用时事材料来紧扣文题,通过品评时事来追踪本质,你的作文的开头就也能带着几分新鲜,闪烁着几缕智性的光芒。
实际上,一篇作文要脱颖而出,仅仅讲究写好开头的技巧是不够的。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些精巧的开头并非只是简单套用某种入题的技巧才显示出新意来,而是结合了几种或多种技巧,并且,从优秀考场作文的开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这些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才是他们获高分的根本原因。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既要有意识地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也要厚实自己的知识积淀。
(二)精彩开头的语言样式
1.模板一:
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黄鹂》)
样式:这里的□□□□,□□□□,这里的□□□□、□□□□,这里的□□□□的□□,使我看到了□□的□□□□,这是一种□□。
解说:这种句式适宜文章结尾。三个“这里的□□□□,□□□□”可针对文章主体部分进行总结。此句式主要针对抒情性文章。
2.模板二: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鲜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故都的秋》)样式:□□之□,当然是也有它的□□的□□的,比如□□□的□□,□□□的□□,□□□的□□,□□□的□□等等,可是□□□□,□□□□。比起□□的□来,正像是□□之与□□,□□之与□□,□□之与□□,□□之与□□。
解说:本句式适宜对比事物的不同特点。先肯定衬托的一面,列举几个事例证明它的好的一面,再否定它。然后与要被衬托的进行比较,用上博喻。此种句式有一定难度,文学意味却特浓。
3.模板三:
记忆究竟是什么?
“记忆嘛,是灰烬。”有人曾这样说,“它燃烧过,可终归要熄灭的。”
“记忆是流水。”有人也曾这样说,“它奔涌而来,可也总要消逝到地平线之外去。”
“记忆是落花。”有人还曾这样说,“它喷吐过芳香,焕发过光彩,却总不免无可奈何地随风飘落,同春天永别。”
其实呢,即便是灰烬,不也尽可以化入泥土,去催发新芽吗;即便是流水,到了天尽头,不还能解一解远行人的干渴吗;即便是落花,纷纷飘散之间,不恰好透露果实下在孕育的信息吗„„(《记忆》)
样式:
□□究竟是□□?
“□□是AA。”有人曾这样说,“它□□过,可终归要□□的。”
“□□是BB。”有人也曾这样说,“它□□而来,可也总要□□到□□□□去。”
“□□是CC。”有人还曾这样说,“它□□过□□,□□过□□,却总不免无可奈何地□□□□,□□□□□。”
其实呢,即便是AA,不也尽可以□□□□,去□□□□吗;即便是BB,到了□□□,不还能□□□□□□□□吗;即便是CC,□□之间,不□□□□□□吗„„
解说:这一语段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首句是设问句,出语提纲挈领;第二三四句是有人的回答,用词贴切多变,而每一句后半句都表示一种消极的宿命的色彩。第二层三个分句分别对上面的观点进行反向思维论述,表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这种句式适宜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三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散文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议论性散文的入格 教学难点:
如何在散文中运用议论扣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散文这一文体在表达上比其他任何文体都要灵活的多,自由的多。可以记叙,议论,抒情综合运用,用形象化的手法寓道理于形象之中,还可以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饱含富有哲理的意蕴,这是议论文中难以见到的表达方式,作者加以任意挥写,再现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物象。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收放自如 “形散”主要指文章内容可以广泛选材。“神不散”则指中心主旨必须一致。太过拘谨或太过松散皆不能成为好的散文。
散文可分为:叙事性散文,议论性散文,抒情性散文。
在高考中议论性散文十分沾光,一是议论便于联系话题,二是散文形式较灵活,自由,便于广泛地选取材料。二.入格(基本格式)
(一)入题:在散文化的描写中,用议论提纲挈领,引领全文,或者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
(江苏考生《天平和七弦琴》)
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和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乌云覆天,暴雨倾盆,当随着波涛飘摇于还浪上的水手看到明亮的灯塔时,是一种转折。怪石嶙峋,绿林莽莽,当青衫的骚客吟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又是一种转折。《转折》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
(湖北考生《心中的天平》)
(二)结尾:运用名言诗句或多种修辞手法结尾,彰显文采,总结全文,达到提升文章主旨的目的。(回映开端,再次扣题)
“宠辱皆忘,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望庭前花开花落。向太阳挥一挥手,去捕捉理性的灵光。”
《捕捉理性的灵光》 “个性的张扬,犹如大海的浪花;一滴水是成就不了汹涌的,只有千千万万的浪花聚涌在一起,才能形成钱塘江潮般的汹涌。个性的张扬犹如香山的红叶,一片两片成就不了‘红云几万重’,只有成千上万的叶片才能形成万紫千红的色彩。个性的张扬,只有融入到社会中才有风采。”
《飘飞的叶片与大地拥抱》
(三),主体部分:多角度选材,内容丰富,思路清晰,用议论的方式画龙点睛。
与议论文一样,散文要求内容充实,选取2-3个具体事例或者描写片段体现主题,并穿插议论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三.提升(在入格的基础上,要求艺术性)
(一),散文是“情”的艺术
记叙文侧重叙事,记人;议论文侧重说理;散文却重于抒情。让情感从笔尖流露,悲伤、愤怒、欢乐、振奋、沉郁、昂扬都要有所抒发。作者在写散文时,总是将个人的独特感受或亲情、友情、爱情和挚情毫无遮掩地和盘托出,这是其他一切文体所没有的,也是散文的特质所决定的。这种“情”的艺术带给读者的是独特的审美效果和艺术感受。如章含之的《谁说草木不通情——忆冠华》,象是自言自语,更象是与读者的亲切对话。学生阅读这一则材料,体会作者,通过文章传达出来的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作者将她对乔冠华的思念之情倾注在院子里的老梨树和柿子树上:“惊喜之余,我最关心的却是旁边小院子里不起眼的角落里那另外的两棵树„„(老梨树)仍是半边吐叶,半边毫无生气。我又去小跨院中,看到我们卧室外的柿子树,不觉惊呆了!这棵当年冠华最心爱的也是最茂盛的柿子树,自他离去之后逐渐枯萎,而今年,它伸展到卧室的屋檐下的全部枝干竟都枯死了!„„这柿树对冠华如此多情,他走了,它也逐渐失去了生命。但我不知道这柿树的一半枯死是对有情还是无情?每年我盼望它开花结果,又怕它开花结果。„„如今,他走后的第四个春天,柿花终于没有了,我连当年冠华抚摸过的枝叶也看不见了,它不再给我安慰,也不再给我悲哀,这是对我有请还是无情呢?” 作者觉得“似乎这梨树真通人性,它的兴衰也许显示着冠华的安危,老乔对梨树好,他病了,梨树也病了,他去世了,梨树也不开花了”!作者在谈她的写作体会时说:“我知道宇宙间是没有神明的,人并没有灵魂,草木也不能通情,然而我对冠华那千丝万缕的情思却使我在感情上把他生前抚摸过的,钟爱过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觉得是通着灵性的。”由此她以草木之枯荣写了他们之间的恋情和她对乔冠华的思念之情。
(二)散文是“美”的艺术
以语言取胜是散文的亮点之一,或朴素,或华丽,或简洁都能体现美感。与散文相比,小说的叙事让人感到纷繁,戏剧的语言太过口语化,诗歌的语言又太多跳跃性,只有散文的语言,恰如溪中的流水潺缓不段,句句相连,层层相接,却又句无余字,篇中没有剩言。
不同的句式也能体现语言美:长句私风行于水,舒展而流缓;短句如军号,急促而庄严。偶句,自然匀称而不失“凝重”;奇句,新颖奇崛而不失潇洒。正是这些错落有致的句式的巧妙搭配和排列便自然显示出语言流动般的美。
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好的散文句子段落,体会散文语言的美。并在班上进行交流讨论。四.品读例文 三月七日水样春愁 关灯,窗帘也合上。音乐让每一寸黑暗都有了盈动的生命,身体也蠢蠢欲动地要幻化成音符,然而音乐就是音乐,它自有它的生命,我的身体顶多是一张网,如水的音符在网眼里鱼贯穿过,抓不住时间一样的抓不住它。欢乐与忧伤原来是同样的一种东西吗?它们从身体最深处涌出来,像水漫过堤围一样,我不知道我是快乐还是忧伤,就像我不知道从指间里流走的,是沙还是疼痛。
我想写几个字,它们在我脑子里拼命地乱舞,我看不清它们是什么,然而我想写下来,看是不是音符。我摸黑寻到一个本子,拿起铅笔,好像写的是“水样的春愁”。中午看到公司楼前的树已顶出了新芽,被阳光挠得“啪——啪”地笑,它们贮存了一个冬的力量,如今开始努力探出身子。是在那一霎,我开始分不清快乐与忧伤的么?
有三十年的,厚厚一摞的东西,它好像已变成了眼角的皱纹,不要紧,除了眼角,我还有脸颊,还有嘴角,还有颈脖可以让它们安住。我还有一生,还有许许多多的那么多的生。我记得我曾经很穷,我们家都很穷。早早学会骑单车是好帮家里去十里外的镇上买肉,一星期一次,拿草绳吊着,一路灰扑扑地来回,人与肉都已看不清颜色。我妈的手艺好,能把补丁打得一米外看不清。记得十岁的时候第一次吃面包,激动得躲在床后的角落,哭了。我以为我会一直穷下去,果然,我也一直穷了下来。我以为我会一直没出息,果然,我也一直没出息。可是,我已经主动地放过了,放过自己。告诉自己,我已经有了很多很多。生活有了已有的该有的样子了。放过自己,今晚黑暗里的音乐就变成了一场奢侈盛宴,我站在黑暗里,挪不动脚,欢欣与忧伤如潮水一样席卷了我,它们如此丰饶如此汹涌,几乎就像了眼泪了。
记下音乐,记下阳光,记下这一刻的放任。如同这曲我反复播放的,《少女的祈祷》,是刻录的。刻录。明天该是明天了。五.小结
我们对散文写作从内容到形式的训练都离不开高考作文的要求,首先要审题准,并且在文章中要处处扣题,否则再美的散文也是失败之作,让人叹息。其次力求做到美,从情感到语言均能成为得分的亮点。五.布置作业
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欢乐和苦恼都渐渐远去,这是一种情愫在潜滋暗长,它就是怀念。请以“怀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限定为议论性散文,不少于800字。
第四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二)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议论性散文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议论性散文的入格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在散文中运用议论扣题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高考中议论性散文十分沾光,一是议论便于联系话题,二是散文形式较灵活,自由,便于广泛地选取材料。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它属于散文,而不是议论文。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
还有两点特别值得同学们注意,那就是:1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二、品味感知
感恩鲁迅
即使我只能做一朵开放在阴湿泥地上的苔花,也要把苦涩的香味献给那寂寞的勇士;即使我只能做一只朝生暮死寄生在水面上的蜉蝣,也要把我短暂的微热温暖他那支冷硬的笔管。感恩鲁迅,感恩他的清醒。
我曾幼稚地以为,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的小说才是好小说。读小学时,我就爱读课外读物,尤其是读中国通俗演义类的,如《杨家将》、《封神榜》、《三侠五义》等,沉迷到那一个个紧张曲折、环环相扣的故事里去。太阳西斜,夜色渐起,仍然不舍得丢下。总要在父母一遍遍的催促甚至骂声里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胡乱扒拉几口,又继续去会我的杨六郎、锦毛鼠去了。当时也颇是骄傲,小小年纪竟啃起了一本本又厚又大的书,比同龄人成熟得多呢!直到上初三,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起了《孔乙己》,才发现原来还有一个压抑沉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也许你没有明确的敌人,也许生活有条不紊,但你同时也缺乏朋友和轻松真诚的笑。小说出现14次笑,但哪一次是孔乙己自己轻松地笑出来的呢?笑成了一把并不锐利的刀,在他并不敏感的心灵上来回刺穿。有几位作家能如此清醒地告诉我们:生活并不总是充满阳光?只有鲁迅,清醒着,并清醒地说着他的痛,甚至恨。
感恩他的清醒,尽管他的这种清醒让我如坐针毡。但毕竟这是最真的声音。我们毕竟要长大,十里花海和绿麦青青固然可以伴随我们长大,只是这样长大的一代是否会觉得什么都来之太易,反而不去珍惜了呢?我还渴望闻到那充满生命气息带着原始芬芳的泥土香味,我还渴望体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和苦难。这样成长起来的人才不会浮躁偏执,才会懂得尊重和坚韧。而这些,只有鲁迅最真诚地给了我。
感恩鲁迅,感恩他的绝望中的希望。
谁都知道鲁迅是辛辣痛苦的,他的杂文如匕首刺破黑暗的夜空。他的生命也因此时刻受到威胁。长夜漫漫,黑暗如磐。鲁迅孤独地站在客栈的院子里,一钩残月从浓浓密密的乌云里偶尔露出来,又很快被遮蔽了。鲁迅背着手,来回沉重地走着。终于吟道:“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鲁迅绝望了吗?不,他坚信“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是的,烈士的鲜血不已换成那喷薄而出的红日了么?鲁迅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那渺茫的希望即使如荒岛上偶尔看到的一页风帆,纵然这次错过,也会有下次出现的时候的。感恩鲁迅,感恩他犀利批判中的自省。
“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者比比皆是,但批判到最后算到自己头上,在现代文人中,鲁迅即便不是第一人,也是最彻底的吧!在漫长的思考中,鲁迅痛苦地发现:改造国民性,首先要改造自己。文章写到这种程度,存心不佩服也难了啊!
父母老师的恩情如山如海,一个人即使别的什么都不做,只是一一去报恩,他的情感债也不一定还得清的。关键的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擦拭着,让它保持初到人世的淳朴和清洁,大概就够了。但有另外一种恩,却更要感激:那就是对民族对国家甚至对全人类都有醍醐灌顶似的点拨、呐喊的。鲁迅正是这其中的一员,读读他的这段话吧:“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难道不催人泪下吗?
他冷峻的背后深藏着火山似的热情,犀利的批判里包含着可以融化冰雪的爱。
感恩鲁迅,只是祝愿他不要在另一世界里再悲愤地呐喊,痛苦地彷徨。如果可能,我愿做一片护卫他心口的铁片,尽可能遮挡住几支射向他的暗枪冷箭。假如这也不能够,那就让我化做他墓前那一片青葱的草地吧,春风吹来的时候,我至少可以送上一席绿色,就算是他最渴望得到的希望吧!
感悟:读完了此文,你有何感想,和你刚刚写完的叙事抒情散文有何不同?请你概括下来。
三、引导入格(基本格式)
(一)入题:在散文化的描写中,用议论提纲挈领,引领全文,或者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例一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天平和七弦琴》)
解析: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和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例二 乌云覆天,暴雨倾盆,当随着波涛飘摇于海浪上的水手看到明亮的灯塔时,是一种转折;怪石嶙峋,绿林莽莽,当青衫的骚客吟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又是一种转折。《转折》
解析:整齐的句式,散文化的语言,再加上恰如其分的引用,既突出了主题,又富有韵味,使人余味无穷。
例三“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心中的天平》)
解析:优雅的语言、和谐的音节、丰富的形象还不足以触动你的情感吗?还不足以让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来对美的感知,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响”吗?
(二)结尾:运用名言诗句或多种修辞手法结尾,彰显文采,总结全文,达到提升文章主旨的目的。(回映开端,再次扣题)
例一 “宠辱皆忘,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望庭前花开花落。向太阳挥一挥手,去捕捉理性的灵光。” 《捕捉理性的灵光》
例二 “个性的张扬,犹如大海的浪花;一滴水是成就不了汹涌的,只有千千万万的浪花聚涌在一起,才能形成钱塘江潮的汹涌。个性的张扬犹如香山的红叶,一片两片成就不了‘红云几万重’,只有成千上万的叶片才能形成万紫千红的色彩。个性的张扬,只有融入到社会中才有风采。”《飘飞的叶片与大地拥抱》
(三)主体部分:多角度选材,内容丰富,思路清晰,用议论的方式画龙点睛。
与议论文一样,散文要求内容充实,选取2-3个具体事例或者描写片段体现主题,并穿插议论深化对事物的认识。即一边对自己选用的材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叙述,一边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议论,议论应力求简洁、精要,能够画龙点睛。
(1)读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划出表议论的语句:
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同流合污而投身汨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被下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
(2)请你结合《感恩鲁迅》一文,具体谈一谈它的主体部分是如何布局的。
四、能力提升(在入格的基础上综合应有)
气节是一种人生准则,一种道德修养,体现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和人生的各个方面。
守节者,诚信无欺,见利思义,将节操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更不要说生命之外的金钱、财富与虚名了。“富贵不淫,贫賤不移,威武不屈”是守节者的行为标准。
有一种人,见利忘义,先已后人,凡事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得失,考虑的是生命的保全。只要生命不受危害,只要个人能捞取好处,灵魂就可以出卖,至于气节,他们往往看得很淡很轻,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失节者。
平常的日子,也许不易区分出气节的高下,然而在逆境中,在危难中,在权钱的诱惑面前,一个人的气节就高低分明了。刘胡兰宁可死在敌人的铡刀下,也不背判革命,也不出卖同志,受到世人永远的景仰;汪精卫卖国求荣,甘心做日本人的走狗、汉奸,则受到世人永远的唾弃。
读完材料,请以“气节”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性散文。不少于800字。
五、素材积累:
1、格言名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良将不怯死以荀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三国志》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坚心如铁石,不谄亦欺。————孟郊
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房玄龄 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苏轼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頣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海瑞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老舍
2、节操颂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歌颂节操的诗句,仅明代以来,就有于谦的诗句:“在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谒先师顾洞阳公祠》);“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无题》;“壮怀不逐秋容变,一任潇潇雨满帘”(《静夜思》);“珍重晚来风景好,黄花老圃殿高秋”(《遣怀》);“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北风吹》);“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咏石灰》)冯梦龙的诗句:“不共春风斗百芳,自甘篱落傲秋霜”(《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候》)瞿式耜的诗句:“冰炭凉转瞚换,但期长保凌寒节”(《园中见雪援笔志感》);“迎风桃李颜难驻,耐雪松篁味转长”(《咏梅呈牧师》);“莫笑老夫轻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庚寅十一月初五日》诗之三)这些诗句都构成了歌颂节操的基本音调。完整的诗篇比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乌江》诗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再比如清代郑板桥的《竹石》诗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守节事例
不食嗟来之食
春秋时齐国连年灾荒。有个姓黔敖的富户在路边设了一个粥摊来周济逃荒的穷人。一天,黔敖看见一个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没精打采地走过来,就高声喊道:“喂,来吃粥。”来人抬眼看着黔敖说:“我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样的地步。”说完他辞谢了黔敖又向前走了,终于饿死在路边。
子罕辞宝不失节
春秋时宋国有人获得一块美玉,奉献给大夫子罕。子罕不受。献玉的人说:“这块玉拿给玉匠鉴定过,认为是宝贝,所以才进献给您。”子罕说:“你把玉作为宝贝,我把不贪物作为宝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接受了你的玉,我们两人就各自都丧失了自已的宝贝。不如各人保有自已的宝贝吧。”献玉的人说:“我怀藏美玉,一定会被盗贼杀害,不能回到家乡,把美玉献给你是为了我免于一死。”子罕听后,便将他的美玉交给玉匠雕琢,卖了很多钱给了献玉者,然后送他回家乡。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泽做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迎来送往。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他大声说:“我决不为小小县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家伙献殷勤?”说完,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坐下来写了辞职书,辞官回家。
一方砚台,二人忠心
宋代抗金英雄岳飞有一方砚,背刻着这样一句座右铭:“坚持守白,不磷不缁。”意思是要保持玉石一般坚硬、洁白的本质,决不让黑色所玷污,象征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后来,这一方砚又转到另一位民族英雄文天祥手中,他在上面也刻了一句座右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费失道自全。”
披裘公讽季札
春秋时代,延陵(今江苏常州)名贤季札,有一天到南郊游玩,看到一位身披羊皮的老翁,背着柴禾很吃力地慢慢走着,就在老翁的脚旁,有一块被人遗留的金子,闪闪发光。老翁没有瞧见,只管走路。季札站在高处看得明白,招呼老翁说;“喂!老人家,你的脚旁有一块金子,拾了吧。”老翁停下来,眼睛乜着季札,答道:“你这个人虽然站得高,却看不远,表面上似乎像个君子,你想要你就拾了吧。不要以为我穷得夏天还披老羊皮,就会不劳而获拾这金子!”季札十分惭愧,问他尊姓大名,老人头也不回地走了。
评价:这篇议论性散文从三个层次论述感恩鲁迅的原因。丰富的层次是思想深刻、内容充实的表现。多种表达方式自然融合
第五篇:议论性散文
1.怎样写好议论性散文
2.议论性散文论点的提炼
3.议论性散文分论点的提炼
4.议论性散文的论据选用
[链接]
越来越“香”的议论性散文
在高考作文中,议论性散文很“吃香”。因为较之其他文体,它的优势多多:形式自由,便于抒发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语言表达容易显示个性化特色,易于展示自己的文采和才华;议论便于联系话题;散文形式较灵活自由,便于广泛选材。
据权威统计,高考考生选写议论性散文的比例在逐年升温,2000年6%,2001年23%,2002年44%„„相反,选用规范性议论文写法的人数则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00年40%,2001年36%,2002年12%„„
【作家在线】
[作家范文]
坦然看生活
活着真叫累,有人这么感喟。
活着真叫烦,更有人这么嘘叹。
活着真的美丽,而我却喜欢这么对生活绾结的。
寻找了千百种理由之后,才得以发现:生活在我的视野下呈现出与别人的不同,不是生活赐予我有什么不同,却仅仅是因为,在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盛满这么两个字:坦然。
我坦然,于是我心美丽。
我心美丽,于是我的人生跟着美丽。
曾经看到了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快乐。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
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怎么说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给我的回答却是:公主永远只有一个。但如果没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丽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坦然是沮丧时的一种调适。
曾经看到了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粲然走过。我便想:这么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地走过,这老伯可以说是小城里生活得最不顺心的一个了?给我的回答却是:这条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得最清洁的恰恰是自己的心。
坦然是平淡中的自信。
„„
忽然想起来泰戈尔的最有名的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不便是对“坦然”作了最好的诠释?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巳设起屏障。我们不必计较,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然后感铭自己的博大;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次失却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
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悠雅;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我们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快乐的体验。(余秋雨)[范文启示]
既有议论文的鲜明论点、丰富论据和严谨论证,又有散文的飘逸结构、跳跃语言和轻松表达,两者水乳交融,读来爽目、开心。
一篇成功的议论性散文,靠什么来支撑?
1.一个清晰明确的观点
议论性散文,是用散文的笔法写成的议论文,同样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
[点招]
议论性散文的论点的提炼
(1)词语型话题作文,中心论点可用其造句进行提炼。
(2)句子型话题本身就是中心论点。
(3)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即为中心论点。
[举例]
①话题:平凡与伟大
——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所以,正确的观点有:
◇平凡蕴育伟大;
◇伟大源自平凡;
◇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
◇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②话题:自信·自满·自负”
——两者是“是非对立”关系。正确的观点应该是: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
③话题:和而不同。
——“和”与“不同”是“并列共存”关系。正确的理解是: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点拨]
多重关系话题的观点提炼
有的关系型话题,具有多重性,要善于对材料和提示语进行认真分析,以准确地确立论述观点。
[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后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
“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他说。
在这则材料中,登山队员对自我的认识与“大家”对他的期望是不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不一致都值得我们深思。请就“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试题引用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I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分析]
“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之间具有多重关系:有时对立,有时因果,有时一致。如何确立观点?
◇材料中别具匠心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位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这位运动员事后对这次活动的“自我认识”以及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即“他人期望”),实际上就是对话题“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理解的生动示例,对话题作了有力诠释,明确导向。
◇而且,提示语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不一致都值得我们深思”,不但蕴涵着审题立意的深度,富含哲理思辨的金矿,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请读“佳作验招”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2.一个开合有度的结构
议论性散文,看似信马由缰,形式多样,实则开合有度,紧凑完美。
[举例]
优秀考文《智慧和思想――我的选择》结构:
开头:我收到了三所大学的招生简章,我必须做出一种选择。
正文:分三个部分写对三种大学的态度和认识,各自单独成段,用小标题拉紧结构。
结尾:我选择了智慧大学„„ [点招]
议论性散文的论据选用
归纳近年高考佳作,提供以下四种技法供参考:(1)名句串联
做法:根据表达需要,将一些名言名句镶嵌在文句中,串联成文,造成一种前呼后应、排山倒海的气势。如: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这弱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叹息。
苏东坡是“关西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作者拈来李清照、柳永、李煜和苏轼等人有代表性的诗句,串联成文,既避免了完整的事实论据所使用的繁琐,又形成了文章本身的张力和质感,给人以内容的厚重感和更多的诗意回味。
(2)夹叙夹议法
做法:一边对自己选用的材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叙述,一边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议论。如:
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同流合污而投身汨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被下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
以屈原、毛泽东、邓小平作为论据,证明“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这一观点。每个事例后都有一两句精辟的议论,既深化了所叙述的内容,又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震撼。
(3)素描列举
做法:用概括、凝练的语言把所引事例讲明白就可以了,而不必具体展开进行叙述。如:
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自己甚至谋划诛杀自己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了坚固的事业之基。
作者对鲍叔牙多分给管仲黄金、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这两件事情,没有更多地展开铺写,而是千方百计地加以浓缩,以素描的形式出现,从而较好地证明了宽容的重要性,收到了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
(4)正反展示
做法:正反列举,使所论述的内容正误分明,是非显豁。如: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文段选用了商纣王、唐太宗、楚怀王和齐威王四个论据,反正结合,对照鲜明,充分说明了对待进谏不同的态度,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从而证明了“从谏如流”的重要意义。3.一套逻辑严密的论证
要让叙和议密切联系,共同服务于观点,当然不可缺少严密的论证过程。
[举例]
优秀考文《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
先用题记明确了文章的论点;然后用四个部分展开论证:
第一部分用苏格拉底、尾生、诸葛亮讲诚信的例子,证明“诚信”二字浸透了血泪;
第二部分则叙写了林肯竞选总统的例子,用具体生动地文字证明了“诚实的人最值得信任”的分论点;
第三部分用安徒生童话中“皇帝的新装”说明现实生活中有些“成人”却不敢讲实话,只狡猾地赞美“皇帝的新装多漂亮”;
第四部分则由重庆彩虹桥倒塌之前一个小学生写桥上有一条大裂缝,而遭到呵斥的例子,引出“是谁在扼杀真理”的诘问。
——“形”不可谓不散,但各部分之间的逻辑性极强,乃从不同的层面证明了“人生应该讲诚信”观点。[点招]
议论性散文分论点的提炼
(1)分解法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
如:中心论点“奋斗是理想的阶梯”——
“奋斗”表现为“刻苦勤奋”“珍惜时间”“迎难而上”等,所以分论点可拟定为:
①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②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③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2)阐述法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揭示与阐发。
如:优秀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
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后,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述它的含义: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3)分类法
即分门别类地提炼分论点。
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
可用“分类法”设计分论点: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4)利弊法
即从“谈作用说危害”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如:优秀考文《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作者这样论证自己的观点:
①宽于待人,才会有知人之智;
②严于律己,则会有自知之明。
(5)因果法
即以“因”(分论点)证“果”(观点)。
如:观点“我就要风度”——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追“因”:
①风度是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一种美德;
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
③风度,能使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点拨]
议论性散文要善于展示个性风采
议论性散文这种文体,更利于我们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更利于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才华。
可从这几个方面努力:
1.词语、句式、修辞,追求成熟老到或细腻生动,显示独特的语言表现力;
2.立意、构思、用例,追求新颖独到或新鲜活泼,表现独立的思想和见解;
3.语文素养、综合思维,全面显示自己的优势和亮点。【佳作验招】 [上榜佳作]
题目: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目前中国的人读书的人越来越少。1999年为60%,2001年只有52%。
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
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1999年是3.7%,2003年已经有18.3%。
全面了解材料,沿着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字数800字。
例文:
水与火的华尔兹
当您在用网络上五花八门的新兴事物充
实着自己的生活时,可曾想到现实中传统的设问,醒目、郑
事物在被您一步一步丢弃?当您在用短信、重。
电子邮件联络感情时,可曾想到那平凡的纸
笔?当您在新兴事物中寻求新鲜刺激时,可
曾想到传统给您带来的朴实与平易?
新兴事物像火,拥有火一般的热情与激比喻贴切。语言
情,给人带去刺激,让人体味新奇;传统事精当,流畅自然
物如水,拥有水一般的平和和谦逊,给人带对比议论,精炼
去沉淀,让人体会真谛。水与火看似互不相确切。
容,选择了火,丢弃了水,最后忘却了美德,忘却了操守,只能被火吞噬;选择了水,丢
弃了火,最后愚昧无知,止步不前,只能淹面对作文材料,没于洪流之中。只有找到水与火那完美的契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
合点,水与火才能为人类舞出一段美妙的华“传统”和“现代”
尔兹。这一对矛盾体,采用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了巧妙的比喻“水与
他翻译海外图书,培养近代人才。他看到了火的华尔兹”,用辩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想到“师夷长技以制证的哲学观点将两者
夷”,用先进的技术武装自己,用先进的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术抵御侵略,同时他不放弃传统,得到一代指出“只有保留了传
“忠君爱国”的美名。水与火的交融,让近统,切合了实际,让
代中国人开启了向世界瞭望的窗口,林则徐新兴的事物推动发展,的功绩将彪炳千古!水与火才能舞出美妙
改革开放的春天,是水与火交融带来的的华尔兹”,论点准
华尔兹。切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同时不盲目确有力,展示了作者
排外,打开开放的大门,保留了传统,综合在认识事物时较强的
了新兴,促进国家实力扶摇直上。水与火的思辨能力。
和谐,带给了中国生机,推动了世界的进步。文章的立意超越
东欧的剧变,让我们看到盲目拥有新兴,了“读书”这一具体
忘记传统,势必会带来失败。只有保留了传的事件,升华到“传
统,切合了实际,让新兴的事物推动发展,统”和“现代”的矛
水与火才能舞出美妙的华尔兹。盾碰撞,但又绝对地
同时,现代社会的情况,让我们担忧。没有离题,殊为难得。
有的人选择了新兴,而放弃了传统,当他们
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却忽视了人情在逐文章能避开一些
渐淡漠。当他们在享受时装带来的新奇美感陈旧的材料,合适地
时,却忘记了那旗袍展现的华姿。当他们在从古今中外历史文化 享受麦当劳的美味时,却忘记了父母温暖的中选材,也是值得肯
饭菜。定和学习的。
水与火相交融,并不是意味着两败俱伤,并不是不能展现出亮点。只要我们让传统与纵观全文,作者
新兴并存,寻找到水与火那完美的契合点。自如地灵活驾驭议论
那世界将会为之一新,人类将会进步。性散文这一文体,很
来吧!让水与火为我们舞出那一段美妙好地做到了形式和内
华尔兹!(佚名)容统一。[满分作文]
菊花飘香的时节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微黄已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
菊之淡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抑,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已经向所有人宣告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菊之傲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对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途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曾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入世,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是的。所有人都希望如此。然而,庄子他以为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
菊之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对滔滔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怀,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如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会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江东父老们也期望项王忍辱负重,说不定历史就会因此改写。然而项王最终选择投江而死。他认为应该死得有尊严,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态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
当清脆的打铁声从远方传来,当远古的大鹏展翅欲飞,当滔滔的乌江向天咆哮,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重庆一考生)
[点评]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用一双清澈灵动的慧眼,撷取历史中已有定论的人物进行重新解读,极力挖掘嵇康、庄子、项羽三位有个性代表的历史人物,解读出了三者具有的“菊花飘香”的品格,把“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机地联系起来,表现了自己独特的思考。
文章三个小标题高度凝练,精要地概括了每一部分的内容。[美文清赏] 青春
曾经多么迫切地盼望长大。不知不觉,你的肌体强壮了,你的思维敏捷了,你开始忙活着自己的事情。这时,你会感到年轻真好,青春时光真好。青春的时光如一块块砖石,垒起人的四堵墙———
你的健康是一堵墙。这是青春给你的力量,是你生存于世间宝贵的风采。青春因此而充满活力,你可以努力去开创你钟爱的事业。这世界很大,你可以把目光投向远处,然后执著地踏上跋涉的征程。
你的勇气是一堵墙。这是青春给你的激情,是你生存于世间宝贵的动力。世界对你而言是一片空白,你可以用自己行动的画笔,重重地去描绘。你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你有能力直面困难并战胜困难,同时要会总结经验,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你的年龄是一堵墙。这是青春给你的优势,是你生存于世间宝贵的资本。只有在此刻,一个人才能够做出人生事业的多项选择。尤其是,此时你有能力承受失败和挫折,你有机会脱颖而出,你有时间从头再来。
你的单纯是一堵墙。这是青春给你的个性,是你生存于世间宝贵的品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你都应品尝一下。你不需要所谓的成熟,你没必要在乎别人如何评价你。因为单纯,青春才会留下美好的回忆。珍惜单纯的心境,会使你的人生充满睿智的思考。
四堵墙,支撑住你青春的大厦。可是,请别忘记:青春短暂。如果有那么一天,你羡慕他人的成就超出自己,你感悟到自己原本可以做得更出色,那时,你就浪费了人生中一段宝贵的时光。青春岁月里,金钱我们可以不要,享受我们可以舍弃,惟有宝贵的时光不可丢弃。我们脚下原本是遍地荆棘,没有我们辛勤的开垦,就绝不会花团锦簇。当每一个日子忙忙碌碌又不露痕迹地逝去,你要想,我们青春的每一个刻度都弥足宝贵,自己生命中的这块砖,是否坚实地砌在了青春的大厦上。为了无愧于我们自己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让我们珍惜时光,珍惜青春这沉甸甸的日子,让我们的生命更充实更辉煌。(佚名)【班门练斧】
1.新华字典里有一个新词,叫“愿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硕问墨子道:“从事正义的事业,哪件事最为重要?”墨子说:“好比筑墙一样,能捣土就捣土,能填土就填土,能递土就递土,然后墙就筑好了。从事正义的事业也一样,能论辩就论辩,能讲解就讲解,能干具体事就干具体事,这样,正义的事业就完成了。”
请以“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性散文。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印度人捉猴时,在一个特制小盒内放上美味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能放进猴子的前爪。猴子伸进爪子抓住坚果不放,爪子就抽不出来,结果有不少猴子就这样被捉住。
猴子被捉是因为禁不住坚果的诱惑,请就此展开联想,以“诱惑”为话题,采用“三棱互补”的议论性散文的模式,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性散文。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回,日本歌舞伎大师勘弥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当他要上场时,一个门生提醒他说:“师傅,你的草鞋带子松了。”
他回答了一声:“谢谢你呀。”然后立刻蹲下,系紧了鞋带。
当他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却又蹲下,把刚才系紧的带子复又弄松。
显然他的目的是,以草鞋的带子都已松垮,试图表现这个百姓长途旅行的疲惫。演戏细腻到这样,这位大师确有其过人之处。
话又说回来,正巧那天有位记者到后台采访,看见了这一幕等演完戏后,记者问勘弥:“你为什么不当时指教学生呢?他不懂得这演戏的真谛呀。”
勘弥回答说:“别人的亲切关爱与好意必须坦然接受,要教导学生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在今天的场合,最重要的是要以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提醒,并给予回报。”
请以“真诚的回报”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性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