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太极拳文化通识课知识点
太极拳文化之人生哲理
【第一讲】
课程内容: 太极易理
太极拳文化与理论的发展 太极图说与太极拳论
太极拳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修炼 太极拳文化与和谐理念 现代健康理念与方法 技法、功法、心法与体验 传统体育与养生
经络学与太极拳养生 内功修炼与养生 人类的太极运动
通识教育
1.培养完善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意在精神层面培养健全的自由的人; 2.“通识为体、专业为用”应是现代本科教育的理念,在这样一个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传统文化太极拳中的人生哲理的学习与讨论,意在使同学们从文化、精神到身体都有一个全面的提升,健康的发展。
对太极拳动作构架外在形态的认识
体育视角:认为太极拳是运用棚、捋、挤、按、采、列、肘、靠„„ “十三势” 等手法、腿法和步法组成的武术套路。整套动作具有: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的特点。
形象视角:称太极拳是圆的运动。抽象视角: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哲学体育:以其具体的形象把抽象的哲学概念阴阳这一对矛盾视角化; 整体的特性 :“由松入柔、运柔成刚(或柔极生刚)、刚复归柔
”。
讲授内容: 太极易理
太极文化作为通识课的文化意义 太极文化的普世价值 太极易理
一、太极拳的文化意义
1、什么是太极拳 ?
“太极是阴阳之母”。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体的,世界上任何物质都是甴“阴阳两个方面组成的。”并且阴阳两个方面是协调的。世界上万事万物就是在这种不断寻求协调、平衡的过程中求得前进和发展的。以太极命名的“拳”就是贯穿这种寻求协调、平衡,以达到健康长寿;通过打乱对方的协调、平衡,以达到制人取胜;通过寻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平衡,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太极拳在当下的文化意义 :
太极拳追求求中、守中、用中的思维理念和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从而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枝奇葩,是武术文化的代表 ;太极拳文化成为汉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内容。、在文化交流中,太极拳文化发展情况 :(1)孔子学院(2)老子学院(3)汉学院
(4)文化交流
目前全世界练习太极拳者已逾2亿之多,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已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健身活动之一。太极文化已经走向了世界,迈开了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步伐。
二、太极拳文化的普世价值
在舒缓、柔和的运动中更易于凝聚注意力、消除杂念、净化人的心灵; 易于调节精气神(心理、生理状态),维护、提升人的健康水平;
通过太极拳文化的传播,使更多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感悟人生与社会,创建和谐健康的内心环境与社会环境。
三、太极易理
1.周易文化
易经的起源:《易经》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由上古伏羲一画开天,创《易经》(先天八卦)。
《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在周易卦象中,乾卦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说明乾坤是《周易》中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哲学的基础。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宇宙是一体的,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
2.太极易理 2.1太极
“太极”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概念,即初、始、宗也。从字意上来看,古人有详尽的解释,太者大之最也;极者,无穷无尽也。太极,即无限之意,包括时间的无限和空间的无限。《周易·系辞上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定大业”。由此而起,太极成为探索宇宙、人类生成衍化的哲学概念。
2.1.1 “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本原
“太极”为天、地、万物之根本。宇宙大自然的一切事物,包括人本身都是源于太极。
2.1.2 无极而太极
《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提出“无极而太极”的全新命题。认为“无极”是指宇宙万物的根本实体,是早于“太极”的独立存在形式。“无极而太极”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物质的本性。
2.1.3太极为心为理
北宋数学派创始人邵雍,他“以太极为一······而此太极之一的内容即是人心,所以又说‘心为太极’。心无思无为,不起念头,形如止水,一而不分。
南宋学者陆九渊创立了“心学”。认为“天地生于太极,太极就是心。”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明代心学派继承人王守仁(号阳明)及弟子,又提出:“太极良知说”
北宋的二程(程颢、程颐)建立了理学,南宋朱熹用“理”来解释太极,他说:“太极只是一个道理,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周子所谓太极,是天地人万物至善至好的表德。他说,“合而言之,万物统体,太极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
2.1.4 太极即一 汉代的虞翻说:“太极,大一也,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一”字时认为“ 一”就是太极。朱熹:“本只是一太极,万物各有禀受,又各自全一太极耳,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处处皆见,不可谓月分也。” 唐代孔颖达说:“太极为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极,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太极是也。”
当代易学家黄寿琪和张善文在《周易译注》中说:“太极,即太一,指天地阴阳未分时的混沌状态。”
王蒙说:“一就是唯一,不二法门,统一、整体、整合、同一、一元化、根本的根本、本质的本质、永恒的永恒。”
2.2 阴与阳
阴阳鱼图: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黑白两方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S线。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太极白上黑下,顺时针方向转,演绎了宇宙万象与变化。太极成为探索宇宙、人类生成衍化的哲学概念。2.3 道与气
老庄哲学的本体论集中表现为“道论”与“气论”。“道论”“道”是老子提出的命题,是他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道”的含义有二:一是指法则、规律。二是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性。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本源,是万物之始,又是万物之宗。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名,字之曰道。”老子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 “气论”与“道论”一脉相承的“气论”是庄子的重要思想。以“气”来表示万物的本源:“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
【第二讲】
拳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具有三重意思,即御敌防身、修身养性、娱乐演义。
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具有本土文化的特色。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的,并以“意念”引导动作,“术”、“道”并重,“内外兼修”为鲜明特点的运动。在太极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摄养生之精髓,综合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民间与兵家诸拳法,集技击之大成。
太极拳“是一种按照传统道教阴阳学说的理论,通过柔和缓慢的形体动作修身养性,去寻求人体自身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个体与社会的协调的运动形式”。
主要内容 太极拳的起源
太极拳动作构架的理论基础; 太极拳动作的基本特征与动作构架; 太极拳的发展。
一、太极拳的渊源
1.道教文化
1.1道教与道家:道教是宗教,道家是哲学派别,但道家经典却被视为道教经典,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
1.2道教的产生与基本信仰: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上产生的宗教,汉魏两晋时期,是道教创立时期,既有老子等道教理论的开拓者,亦有道教的创始人,如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陵等。它正式形成的时间晚于佛教,但它的渊源却很早。1.3道教的发展与道教文化:
大凡一种宗教,都有许多的宗派。道教也不例外。因其产生的渊源不同,道教分为“丹鼎派”和“符箓派”。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1.4道教文化的影响:
道教信仰主要来源于道家思想和古代神话,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儒家思想和佛教精神,构成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了给予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是道教的某些活动包含了一定的科学精神,因而对某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某种贡献。如炼丹,开启中国冶炼工业和化学技术的先河,火药的发明与利用即与此有关;采药治病,促进了中国医药的发展。
其次,是道教的养生之道和导引之术,是今天气功、武术,特别是太极拳等体育活动的直接来源,其养生理论仍是当今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课题。
三是对文化艺术的影响,道教的成仙思想和仙界构思,刺激了作家和艺术家的想象力,丰富了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唐代诗人李白既是突出的代表人物。同时,《封神演义》、《西游记》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八仙故事”等,其创作素材都直接源于道教神仙活动题材。
2.道教的信仰与养生
道教是一种以生为乐、以长寿为大乐、以成仙永生为极乐,重生恶死的宗教。因此,长生成仙是道教的基本教义和信仰。
宗教一般都认为人的寿命长短皆由天定,即生死由命、富贵在天;道教却认为,人的生命并不决定于天,而寿命决定于人自己。魏晋时出现的经典《西升经》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也就是说,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安神固形,便可以长生不死。而道家的生命观,则源于易经文化的“生生之谓易”的思想,提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响亮口号,并一直朝着长生不老的目标,做了前赴后继的努力。
3.太极拳的起源与目标
3.1 太极拳的起源
一般认为,太极拳是以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及道教内丹的易学思想为哲学基础,结合了古代导引(马王堆)、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综合而成。武术贤哲们以周敦颐的一图一说为启迪,合以老、庄之道,参以兵家之谋,经络之说,导引之法,技击之术,由一代始祖集前人成果之大成,创造出了太极拳的技法、功法和心法体系。
3.2太极拳的目标
王宗岳在《十三势行功哥》中总结性的说“祥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所谓“不老春”,即指延长生理年龄(命功),更指净化心灵(性功)。《太极拳谱》(沈守考释,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中有篇论文“固有分明法”,对此有精妙论述:“盖人生降之初,······皆无然知觉固有之良······因人性近习远,失迷固有。要想还我固有,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乃文无以得知觉之本原。”
二、太极拳动作构架的理论基础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拳种。它能流传国内外而长盛不衰,与其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涵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种成分,在动作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上进行的“形”与“意”交融的独特形式密不可分;周易为太极拳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太极生两仪(阴、阳)的宇宙生成论指导人们认识了气的存在,并发明了导引术(气功),为气在太极拳中的运用,以及太极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从物物有一太极的宇宙本体论引申出人身是一小太极的理论,周易成为太极拳本体论的哲学基础。
1.阴阳学说
古代思想家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由此衍生了一系列对应概念:动静、攻防、刚柔、虚实、开合、进退、显藏、屈伸等。这一系列描述事物变化的原理,便成为太极拳传统理论的哲学构架。
练太极拳的关键在于领会阴阳、动静、开合等变化,阴阳开合,是尽拳术之妙。
2.“道”与“气”
老庄哲学的“道论”与“气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重要思想,也是形成太极拳动作的根本。“道”是太极拳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拳技的千变万化之中贯穿一个“理”,实质上就是老子的“道”。庄子以“气”来表示万物的本源,“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这即是说无形之气为有形之物的基础。
“气”在武术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太极拳的技法、神韵、功能与外在形态,均为气的泛化与体现。
“气”与养生有密切联系。作为内功拳的太极拳,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练功时,要求“气沉丹田”,以达到“中气贯足,精神百倍”的效果。
三、太极拳运动的基本特征与动作构架
《周易》内容有三大内涵:理、像、数。
而太极拳本身则是一种现象,其理同于“道”,根于“易”。太极拳理即是“道理”。学习研究太极拳有五种学问:“理、象、数、通、变”。只有在把握理、象、数的前提下,知通、知变,顺应自然,才能以求发展。
1.太极拳运动的基本特征
太极拳合技击与养生为一体,是一种“意气运动”;
它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动形动,意到气到,劲由内换,柔中有刚,刚柔相济”。
在技击中,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小力打大力,从不以拙力取胜;
太极拳由一系列螺旋缠绕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呈圆形。从外观看,太极拳全都是划圆的动作。
2.太极拳动作的基本构架
圆是太极拳动作定式与运动轨迹的基本构架;“道”是万物之始,又是万物之源;天地万物由“道”而生,但最终又回到它的起点——道。也就是说,“道”的运动规律是一个圆,太极拳就是一个阴阳转化的圆圈;太极拳的命名,即来自“太极”二字。从《无极图》、《太极图》看,古人均用一中空圆圈表示“无极”,示天地未开,阴阳未分之茫茫宇宙。
四、太极拳的发展
1.太极拳的发展 :太极拳的发展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到了宋末明初太极拳已经哲理化、体系化,并作为道教内丹修炼的方法,秘不外宣。到了清朝、民国,太极拳得到了大的发展,(陈长兴、杨禄禅、陈发科)不仅出现了许多太极拳世家,太极拳理论也得到了大的发展,以王宗岳《太极拳论》最富盛名,成为古今从事太极拳修炼与研究的主要典籍。
2.简化太极拳动作:在确保太极拳动作的基本元素棚、捋、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盼、定等手法、腿法和步法组成的前提下,在不破坏太极拳技击动作的完整性,突出太极拳特点和技击功能的基础上,对太极拳动作进行规范,对动作套路进行“简化”是保证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条件,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简化”而非“异化”。
【第三讲】
《太极图说》
《太极拳论》的文化与实践意义
一、太极图说
太极学说是易学的精髓,而太极图又是太极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太极图,乃是古人用特定的图像或象征的方法,将天地万物的生成衍化过程简易而深奥地描绘表达出来。它是太极观念的图像示意。由于它将古代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融为一图,所以千百年来,中国许多传统文化学科似乎与太极图有关,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图”。
太极图式
陈抟太极图
太极图据说是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原叫《无极图》。相传陈抟对内丹术和易学都有很深造诣,在内丹学说基础上首先创制了著名的《无极图》、《太极图》、《先天图》等为代表的“先天易学”。由于他以这些特殊的图像涵盖了道教特有的宇宙观、人天观、人体观、人生观以及阴与阳、动与静、刚与柔、性与命、生命与修炼等一系列复杂的命题,从而引起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的强烈震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史书记载,陈抟曾将《先天图》、《太极图》以及《河图》、《洛书》传给其学生种放,种放以之分别传穆修、李溉等人,后来穆修将〈太极图〉传给周敦颐。周子得此图(太极先天之图),而颠倒其序,更易其名,附于大易,以为儒者之秘传。盖方士之诀,在逆而成丹,故从下而上。周子之意,以顺而生人,故从上而下。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图、《太极图说》,就是周敦颐所传的。太极拳也正是根据这一理论释意和创造的。
尽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太极图,(十类十二图)但历史推崇的还是古太极图(阴阳鱼图)和周敦颐太极图(万物生化)。武当丹派第十二代传人钱惕明称二图是“太极心法的最高范畴之法,是心法指南”。
周敦颐太极图说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理学的先驱和开创人,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易通》。生平事迹见《宋史.儒林传》。周敦颐继承了道教以图说《易》的传统学风,接受了自陈抟至穆修传授下来的《太极图》,作《太极图说》。《易通》为说《易》之书,《太极图》附于《易通》之后。《易通》全书展示了周敦颐理学思想体系。他在《太极图说》中发挥了《周易大传》的“义理”,融合了儒、道、释三教思想,发端了理学。
《太极图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圣人之道)而主静(无欲),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周敦颐的太极图解构
周敦颐的太极图,有上下五层,大小圆圈十个: 上层圈为“无极而太极”; 次圈为“阳动阴静”; 第三圈为“五行各一性”;
第四圈为“乾道为男,坤道成女”(泛指,阴阳、公母、雌雄等概念); 下圈为“万物生化”。
这幅图描述了宇宙万物生成有六个顺序,即无极——太极——阳动阴静——五行各一性——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万物生化。周敦颐的太极图,从上而下推演,即顺推人生;从下而上推,即逆而成丹。
援道入儒
(《太极图说》)这是以融合儒道的思想说《易》,通过说《易》为宋明理学建立了本体论与宇宙生成论。其思想方式,则是引道教《太极图》入儒的尝试。周敦颐通过解《易》的形式,发挥了《易传》“无极而太极”的宇宙本体论,把“无极”看作最高的本体,这既是道家的道论精要,也是儒家的道论精要,是儒释道合流的宇宙生成论和社会人生论的精要,从而论证了世界本体和人生社会的根本问题,为宋明理学探讨世界本体论,辩论理、气、心、性,启迪了“天人合一”,“融合道儒”的罗辑思路。
二、《太极拳论》的文化与实践意义
什么是《太极拳论》?
即指有关太极拳的理论、技法、功法、心法、呼吸方法的论述。其作者叫王宗岳。
王宗岳,清乾隆年间的山西人,是张三丰太极拳的传人。王宗岳精研易、理之学,研习武功数十年,心得颇丰。太极拳以“太极”命名源于王氏,太极拳论是其精研易、理之学,修习太极拳的心得与学理的结晶。《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察四两拔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枰凖,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太极拳理论的开山之作
《太极拳论》以太极阴阳之理,论述拳道与人道。虽其全篇还不足四百字,但其中所蕴涵的拳理与哲理却是深邃的。《太极拳论》并非是无源之水,其产生的文化背景正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文化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以“理”为本体的中国哲学思想的“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其代表人物 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张载作《西铭》又极言理一分殊之旨,然后道之大原出于天者,灼然而无疑焉;
程颢、程颐,表章《大学》、《中庸》二篇,与《语》、《孟》并行,于是上自帝王传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融会贯通,无复余蕴;
朱熹,大抵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遍读儒家经典。此后以宋儒之学授业诸子。
其实宋明理学是儒、释、道三家合流的产物,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次大融合、大发展。虽然宋代大儒多出入“释道数十年”,但总是归于儒家,这也说明儒家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对释道两家的包容和整合。太极学说与“宋明理学”
从《太极拳论》的思想、形式、内容上看,不仅保持了与《太极图说》哲学思辩的一致性,也借用了中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观点来解释了太极拳的拳学,具有一定的文化(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的指导意义。确立了“太极哲理”为立论基础
认为太极是由无极而产生的,是包含在动静变化之中,是产生阴阳的根源,确立了“太极哲理”为立论基础。《太极拳论》在其思想内容上更多地与宋明理学的主流——程朱理学保持了一致。在《太极拳论》中,除上述与周敦颐《太极图说》、程朱理学相关外,还与宋明理学的某些重要文献有一定的关系。宋明理学的重要经典,按照牟宗三的说法,总共有五部:《易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太极拳论》的文化与实践意义
在程朱看来,人性是由先天的“天地之性”与后天“气质之性”共同构成的。“天地之性”纯而不杂,是至善的,而人之所以会产生恶行是由于受到了杂而不纯的“气质之性”的影响,所以格物穷理的过程就是去除“气质之性”而回归到至善的“天地之性”。而王氏则认为,通过太极拳的训练,可以在人先天体质的基础上,使用巧妙的招式来和对方进行对抗,甚至达到“四两拨千斤”、“耄耋御众”的状态,也就是人后天的可塑性和矛盾的转换,这也是对程朱理学基本思想的继承与发挥。也建立了《太极拳论》在太极拳理论研究与太极拳实践中的指导地位。
【第四讲】
讲授内容:
太极拳的时代价值
太极拳技击
太极拳功法、心法和呼吸
太极拳的修炼
一、太极拳文化的时代价值 1.武术是一种全人教育的途径
人类的肉体和精神就是太极的阴阳两面,阴阳环抱,消长互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一个人如果缺乏适当的身体训练,就不能达到和产生健全的思维。2.武术作为一种技击更是精神文化
作为一种技击文化,以德服人、武以德立、德为艺先„„这些武术特有的精神文化深深地印在许多中国人的心坎里。3.武术是一种观念文化
无论是阴阳、五行、太极、八卦等哲学观念,还是儒家的经世思想和伦理观念,无论是医家的辩证思想,还是兵家的审时度势的变化之道,都对中国武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4.武术是大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载体
对于“属于文化、高于体育”的武术,其主要属性依次为文化性、艺术性和体育性。武术属性的准确认知与定位,是武术发展的基础。
二、太极拳技击
太极拳的技击原则
在技击原则上,太极拳坚持重在防御,以守为攻,以退为进,即所谓“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发挥“四两拨千斤”的特长。太极拳技击原理
太极拳技击在拳术、武功,搏击方法中都是独特的。它是以自然、沉着、柔韧为核心,利用离心力原理,以腰脊为中轴,以自己为内圆,而始终置敌于外圈。以弹抖“寸劲”击之。
太极拳的发力
太极拳的发力多是弹抖之劲,也称为“寸劲”,即在极短距离内,无须大幅度作势,即可将内劲发出。这是甴意气引导,身体诸大关节高度协调,而于刹那间爆发出来的一种合力,其劲甚短,其发极速,其力冷脆,具有较大的威力。
三、太极拳的功法、心法和呼吸
1.功法
太极拳缠丝劲是太极拳的精华,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种的重要标志之一。“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
2.心法
心法是太极拳文化的重要元素,指在太极拳修炼中内在的心理、精神内涵。以心使身,以意导体、以意导气、以意生力,“意动身随”、“意到劲达...。
3.太极拳的呼吸与内气
太极拳的呼吸方法:太极拳呼吸以求深长细匀、通顺自然,使“拳势呼吸”与“自然呼吸”相结合,使呼吸与动作的结合自然妥善,符合太极拳“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原则。
内气的运化:内气,我国传统医学称之为“真气或元气”。它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特殊物质,不是呼吸的空气。内气充沛,则身强力壮;内气不足,则体弱力薄;内气消失,则生命终止。练习太极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培植和运用内气。概括起来,就是气生于肾,贮于丹田,出入于命门,顺骨而行,充于肌肤,发于丹田复归于丹田。
四、太极拳的修炼
太极拳练习极重视净化精神,排除杂念,具有超脱世俗纷争的意境。只有这样,才能在练拳中精神贯注,意识集中,才能达到“形神合一”和“形神兼修”的效果,才能达到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展现出太极拳的神韵。
太极拳修炼与神韵 1.太极拳的内外兼修 :打拳以神帅,主导任、督二脉,统领诸经,进行全身的螺旋运动。
意念与动作的结合;势换劲连,劲换意连,使内外融为一体。
2.太极拳的神韵:神韵是指在太极拳动作修炼过程中,内在感情的体悟,即人的意念活动,是“形与神”高度的统一,在太极拳的动作中,含在神里形间,神的韵味,形的格律,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形神兼备”、“内外兼修”,即形神统一是太极拳练习的特征和神韵的体现。
太极拳修炼的步骤
学习打太极拳,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应在动作和姿势上打好拳法基础。初修习时,要把拳套中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以及腿法、眼法等基本技术要领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舒展,动作稳定柔和(可根据情况减小动作幅度,加快动作运行速度,以便对动作有初步完整的把握)。第二阶段,注意掌握动作变化规律和运动特点,做到连贯圆活,上下相随,协调自然。第三阶段,注重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结合,做到轻灵沉着、刚柔相济,意、气、力内外合一。不论何派太极拳,起步做每一动,每一招、每一式都必须符合太极之理---“理”,其动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轨迹路线---“象”,达到一定的要求----“数”,才能称之为太极拳。
要想学习和懂得太极拳,就必须学习和懂得太极拳的“理、象、数”,要摹其象,揆其理,研其数。否则永远也进入不了太极之门。
学练太极拳强调身心并用,形意并重、动静结合、神气统一。因此,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因素之一。用“心”去练,才能真正把太极拳练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良好的心理状态
修炼太极拳,强调“身心并用,形意并重,动静结合,神气统一”。因此,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因素之一。用“心”去练,才能真正把太极拳练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太极推手
太极拳推手功夫的四项基本原则:
阴阳与开合;沾沾连随;急缓粘走;实践与理论。怎样安排自己来运用四项基本原则
《太极拳论》中说:“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急隐急显;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因此,为了运用四项基本原则,就必须按照上列拳论做好下列六点:
【第五讲】
讲授内容
现代人的奢望与无奈 太极拳文化与和谐理念 天人合一
一、现代人的奢望与无奈
1.现代人的浮躁与欲望
“现代人的七宗罪” :奢侈、焦虑、恶俗、虚假、纵欲、势利、跟风等,展现了整个社会浮躁的趋利心态,以及在这种心态下人们的盲动。欲望绑架了生活,生存劫持了理想,而成功意识像传染病一样腐蚀着每个灵动的魂魄。我们脚步匆匆,忙忙碌碌,而匆忙的生活不仅放弃了精神的追求,也很容易让人忘记观照自己的心灵。
人们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与驾驭自己的能力,而欲望、冲动和烦恼填塞了人们的心窍。
2.人类面临的挑战——心理危机和癌症
自杀已成为全球最为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在过去50年里,自杀率上升了60%。中国是继20世界80年代的日本,以年60万,成过劳死世界第一,抑郁症有2600万。
癌症是现代人类面临的主要病症。据报道,近20年我国每年增加患者312万例,每天增加患者8550人,每分钟检出6名患者。
2.4糖尿病:2016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应对糖尿病”。其实人类在3500年前就发现了这种古老的疾病,人类关于糖尿病最早的记录是在古埃及发现的(80年至14年)。3.境由心生
我们无力改变环境,但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心情,“境由心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比拥有好的环境更重要。那就让我们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之大川,借助古代贤哲的精神与智慧,坚定我们的信心与德行,去迎接当下与未来未知的挑战!
二、太极拳文化与和谐理念
太极拳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行拳方式,为修炼者(拳者)提供了特殊的文化氛围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社会教化,有利于塑造谦和的道德情操、坚韧的人格力量和空灵的精神境界。太极拳的哲理化和人伦化,把道家“道法自然”的辩证法思想与儒家“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有机融为一体,超越了通常意义的攻防技击之术和强身健体之法,而成为一种修身、养性、尽性、知天、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本和入世之道。
太极拳修炼者只有进入到尽性、知天的层次,才能体悟“太极”的韵味,感悟人生、净化人性、完善人格和自我更新,太极拳修炼才为名副其实的“太极”之拳。道家的世界观认为,真性是禀受于自然的,不可变易。所以圣人效法自然而珍贵本真,不受世俗的约束。道是万物之源,众物失去道便死亡,获得道便生机勃勃;做事违背道则失败,顺应道则成功。所以道的所在,圣人尊敬它。
要想修道、得道,就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对自然界(包括人和社会)的观察并揭示其规律,即道。道家的世界观,是从对立面的不断相互作用这个观念出发,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把这种理念贯穿于太极拳动作与功法、技法之中。
1.阴阳对立而统一的两极关系
自远古以来,道家通过对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大自然关系的长期观察、体悟,建立起了天人整体观,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研究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发现了世界万物普遍联系、演变、发展的深刻规律,并把其中核心的部分——阴阳的对立、统一、消长、和谐,用图的形式表达出来,成功地将这一哲学思想浓缩于太极图中。道家的阴阳对立统一哲学思想,不仅成为东方哲学的核心,也普遍存在于西方的各哲学流派中。
古代贤哲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感悟中,在认识到世间万物无不存在着矛盾对立的同时,强调了对立中的统一与和谐。对立统一哲学思想贯穿于中华文化、艺术、医学、农商、处事为人等等,更被历代太极拳的大师们所深刻理解,将之贯穿于整个太极拳的行功、推手、散打、养生及太极拳文化中,并以此来指导修习者的实践。
拳以太极命名,就决定了这个拳从立意上是浑圆的矛盾集合体:无处不矛盾,又处处协调;无处不对立,又处处统一。
理解太极图,把握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由和谐中激越出峥嵘对立,由峥嵘中谋求和谐统一,对我们心性的修炼有重要的意义。
宠辱不惊,老子说:“宠者,尊荣;辱者,耻辱及身。”
太极理论的主要观点就是阴(柔)阳(刚)互变,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
如太极图所示黑为阴(柔),白为阳(刚),黑白环依,相抱不离。白色黑眼谓“阳中有阴”,“刚中寓柔”,黑色白眼谓“阴中有阳”、“柔中寓刚”。“阴阳消长”:由下沿顺时针方向看,白色由无到有,逐渐增多,然后转变为黑色;黑色又由少逐渐增多,然后转变为白色。如此体现出物极必反、循环交替的状态。
阴阳两者相互不离、相互消长、相互转化,产生了万物,万物中都包含此理。
“大成若缺”(老子说),精满自溢、月满则亏,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所以事物发展到尽善至美时,就要特别注意“物极必反”规律。即使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时,也要明理,明理可以保身。因为,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有高峰点和低谷时。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先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为微明。”
2.“柔”与“无为而无所不为”
太极拳的“柔缓”只是修炼的手段,并非最终目的。太极拳的“无欲”——清静,不是让人长期“心无所思”,刚好相反,这种“柔”可致“极刚”,这种“无欲”(清静)可致“大智大勇”、“大彻大悟”、正如老子所说的“大智若愚”。
太极拳讲求从“柔”入手,待人处事也应当以“柔”待之。柔属阴,隐之不显,是保身之道。天下柔之莫过于水,水性宽容,水性荡之威力无比。修炼太极拳时,起初让人去硬求柔。性情暴躁的人,通过习拳可易性,可戒急躁,可求稳重。
太极拳强调以“柔”为本,以“不争”为用,要求肢体放松,动作柔缓,在追求极柔的过程中,逐渐步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胜刚强”(老子言)的境界。
为人处事应仿“几于水”之道。
老子说“大道无形”、“大道似水”,懂了水性,也就掌握“柔”性,正确理解“柔”性的内涵与外延,可把握做人准则与处事哲学。
老子说:“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拳论中的“随人所动,随屈就伸”,“能吞方能吐,能主动方能放”,“能引进落空,才能四两拨千斤”,“左重则右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左虚,而左已去”等等。
能容纳对方来力的本事,才能发放自己的劲力,保持自己的平衡。也即拳论所云“顺其势,借其力,战而胜之”,“枢始行其环中”,在其螺旋运动之中。
三、天人合一
1.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到了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张岱年先生说:“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物我本属一体,内外原无判隔。”
认识自然,顺应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内容。
“天人合一”的基本点是天人相通、“天人感应”
太极拳是人体的运动与技艺,人体自身的运动与宇宙自然的运动,二者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要达到太极拳的目的,必须达到与宇宙自然的统一和一致。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是太极拳的主要原则,是拳道之理。内功拳练功十分注重按四季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
了解太极易理,心里才能装着大道的一,并以大道的一为参照,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体道、悟道、明道、合道。
我们练太极拳的高峰境界,就是进入“万川归一”的太极景象,恢复先天本性,返回到人体元始的最佳健康状态。
2.天人合一思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的内涵在整体观上有两大主要理论支柱,即“天人一气和天人一理”。
“天人一气”:周易认为,世界统一于气。这种气一元论思想既是 “周易”、“导引术”遵循的法则,也是构成易学与太极拳天人合一整体观的纽带和思想基础。
所谓天人一理,就是天地人共有同一个阴阳五行之理(金木。。),周易从而为天与人能够合一的整体观奠定了又一理论基础。“天人一理”:周易认为,天与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同为一体。太极拳是人体的运动,只有恪守自然法则,顺应自然变化,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要达到万物合一的境界必“致虚极,守静笃”的功夫,只有致虚、守静方能气聚、神凝,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虚静为个体凝神专一提供了心理基础。
太极拳的种种外在形态及功能、神韵、绝技等,无一不是气的演化与体现。
“形神合一”、“内外兼修”、“意气合一”、“心全于中,形全于外。”
太极拳所要求的舌顶颚、气实腹、神内敛等,正好是心全于中的具体化;圆裆松胯提肛、含胸拔背沉肩、外示安逸等,周经、易经恰是形全于外的表现。
太极拳动作以圆形和弧形为构架,在形态上与易经中的太极图极为相似,在动静、刚柔、阴阳、虚实、循环之间,揉合了易经中深刻的思想意识。
乾为天、坤为地,天地运转及万物生长,宇宙万象阴阳对应、循环无穷的(八卦心态)。古人云:“先天八卦,一气循环,浑然天理。”天地、日月、阴阳、物我„„去来往复,彼此过渡,互为因果,融会贯通,生生不息,和谐有致。
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尽生灵之本性,赞天地之化育,尽情追求生命的圆满。太极拳文化表现出的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对“天人合一”的憧憬,对生命的眷恋,对宇宙秩序的关注,对精神意识的推崇,对世间矛盾人为融解和谐思想境界。
周易给我们解密了宇宙规律的三个原则:
变易、简易、不易 “万物皆备于我”,在人生的路途中“知变、应变、适变”,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更大度、更坦荡、更从容、更自然地去寻绎生命的乐趣、价值,并不断地完善。人与整个宇宙自然融合,尽性,知天,物我两忘;应和四季之韵律,感受生命之快慰,达到涵养身心,延年益寿的目的。
太极拳以意导动,吐纳相辅,形成一种动静、虚实、阴阳、刚柔、起落、开合,相应相成、前后相衔、上下相随,有秩序地贯穿成统一整体的生命运动。
3.与天地合德奋发自强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人生天地之间,是天地的精灵,应该“与天地合其德”,人的精神应兼容天地的德行。
两千多年前的《周易·象传》就已总结性地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就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精神。刚柔相济、阴阳互补的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事上不要走极端,保持中和;与人交往上,不能过于偏激。“人皆可为尧舜”,“人皆可为圣人”。“天地虽大,但有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成圣贤。”。“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要做人中人,要做一品大百姓。”
“有志”与“有制”。
太极拳文化给我们的警示
1.太极拳的尽性知天功能的表现:
1)提供不假外物、无须外求的内心感悟。
2)提倡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自我解脱。2.在精神压力大,心理危机时:
1)居下不争,无为而为;
2)清心寡欲,知足常乐,消除恶念和杂念;
3)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第六讲】
讲授内容: 人的体质与健康
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与健康 现代健康理念与运动方法 健与美
一、人的体质与健康 1.体质概述
1.1体质概念:“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稳定的特征”。体质包括:体格;体能;适应能力。
1.2体能与体质
体能包括:运动能力(身体素质);预防能力(应激反应)。体能通常是指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概括,体能表现了人体各器官系统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体能与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能包括:运动能力(身体素质);预防能力(应激反应)。
1.3体质与健康
对“体质”的概念,应该辩证地进行理解。它和健康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同样是健康的人,体质千差万别。对一个人的体质强弱评判,要从形态、功能、身体素质、对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体质健康测试指标体系的构建
身体素质与人体形态、机能有密切的关系。
人体形态、机能发育水平的提高,必然促进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身体素质的增长以形态、机能发育为基础,并受社会环境、遗传、训练等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影响和制约。
人体结构的变化即骨骼、肌肉、骨节、韧带以及内脏器官的变化,必然表现为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变化,而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运动能力的过程又促进人体形态、机能发育水平的提高。
素质的发展虽与形态机能相关,但并不完全取决于形态、机能,身体素质潜在能力的充分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后天的体育锻炼。
二、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与运动健康 1 人的生长与发展
人的衰老、人的发展、人的情绪、人的运动 2 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生命在于运动的哲学意义(“生命在于静止”在哲学上是荒论):“用进废退”说明了体育运动与生命运动之间的真实意义。(生物学,生命科学);其次支配生命的第二种生物运动形式是遗传和变异的对立统一(改良,激化,优化);再次,生物生化运动是主宰生命的第三中生物运动形式,即新陈代谢。
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有四种基本形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生物调节。
2.1 生物的进化
生物进化是一个普遍的过程。关于进化的理论,主要是指自然选择和用进废退两种进化动力机制的阐述。在这两种理论中,体育运动与人类进化的关系均可得到合理地解释。体育运动从总体上适应适应自然选择规律,在局部上遵循着用进废退的规律。对人类总体而言,体育运动提供了一种自然选择的方式。2.2 个体的生长发育
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主要受到遗传过程的控制,包括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心理特点直至寿命等各方面都受到遗传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遗传程序来制约的。它为个体的生长发育确定了大致的方向和水平。但,这种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后天环境可以使这种程序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体育健身就是调节这种程序的基本手段。2.3运动的科学监控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于生命体,特别是对一个社会化的人来说,更是必需的。不仅对人的身体,对人的精神更是必需的。.体育运动与人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随着西方在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研究的突破,以及现代医学、体育学、生命科学的发展,科学的揭示了“运动”对人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意义。
3.1体育教育在人类的发展历史长河中具有决定性的驱动力。3.2“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成为始终不渝的教育理念与方向。
3.3人的身体、心理、心智的发展与道德素养,离不开教育,特别是体育教育与有效的“运动锻炼”。
联合国指出了成员成长、成才的规范和目标: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学习”,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世界卫生组织就社会成员的健康也做了明确的界定和目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道德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现代健康理念与运动方法
20世纪初,法国人顾拜旦倡议并创立了现代奥运会,把现代体育运动推向了全世界。现代体育运动与竞赛基本上都源于欧洲。1.有氧运动与健康 研究表明,急性剧烈运动可使体内自由基的浓度增加。而有氧运动可提高体内的“抗氧化酶”的活性,可有效地清除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过度量自由基,促进人体健康。
怎样才能达到合适的有氧运动效果呢?
在运动的开始阶段,心率应保持在最高心率的60﹪,数周后,心率逐渐达到最高心率的80﹪;低于60﹪或80﹪都达不到有氧运动的效果。个体最高心率的计算:220-年龄。
有氧运动每次至少持续12分钟,最多不能超过60分钟。一般平均25至30分钟的有氧运动效果最好。每周运动3-4天。
超过60分钟的有氧运动,肌细胞会象脂肪一样被消耗掉,肌肉组织就会缩小。这不是有氧运动的目的。
有氧运动是心肺功能维护与减肥、健身的有效方法(有氧运动、无氧运动):练习时必须使心率保持在年龄限制的最高心率的60﹪—80﹪之间。有氧运动的心率是衡量有氧运动效果的一个量化指标。如果运动时心率超出了有氧运动模式的心率,体内就会消耗更多的糖元,而不是脂肪。
2.控制体重与强身健美 目前,肥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有关运动与控制体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运动生理学工作者的重视。有关运动控制体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引起肥胖的机理、肥胖的评价方法、运动减肥方法和运动减肥机理等方面。研究表明,单纯运动或单纯节食的减肥效果不如运动加节食。限制能量摄入结合有氧运动是最佳减肥方案,而药物减肥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有大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中强度运动能量消耗多,且不会引起运动性损伤,因此能有效地达到减肥目的。
有关减肥研究表明:早餐前跑步消耗的热量2/3来自脂肪,而下午跑步脂肪所提供的热量不足所消耗热量的1/2,其余的热量则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糖元和葡萄糖。
肥胖症的判断: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营养学权威的研究报告指出,不能单纯从体重的角度来认识肥胖病,而要看脂肪分布的位置。
引起肥胖的原因:肥胖与营养过剩、运动不足、情绪、代谢失调有关。据营养学家多年研究发现,有些人之所以肥胖并不是单一的营养过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饮食中缺乏能使脂肪转换为能量的营养素。
3.运动与健康
3.1运动对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心钠素”的发现,从分子水平内分泌方面改变了人们对心脏的传统认识,证明心脏不仅是一个循环器官,而且还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心脏所分泌的心钠素具有利钠、利尿和舒张血管等作用。近年来发现,心脏不仅是心钠素的分泌器官,同时也是心钠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长时间耐力运动所导致的心率减慢及血压降低都与心钠素的作用有关。3.2运动行为与运动习惯的养成 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在于运动意识的建立与运动习惯的形成。运动习惯形成的内部机理:愉悦感来源于内啡肽、荷尔蒙,运动可以强化这两种激素的分泌;外环境与自我的评价是运动习惯形成的重要诱因。
四、健与美
人的禀赋不同,就个体来说,健康强壮生命力就强,因此,健康就是美。有氧运动是心肺功能维护与减肥、健身的有效方法(有氧运动、无氧运动):练习时必须使心率保持在年龄限制的最高心率的60﹪—80﹪之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运动塑形不是今人的专利,古希腊人追求健美已经达到了极致。
我们身处21世纪,在生命科学极其发达与现代文明繁花似锦的当下,违背生命发展的自然法则,错位的理念与价值观依然存在,以至付出了自残与生命的代价。而如心病和许多身体问题都是无知造成的。
瘦比胖好吗?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有研究对660万人进行40次调查,发现体重过低与过高的死亡率是一样的。而胖得适度的人死亡率最低(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20﹪)。由此看来,健康的标准是不能单用瘦与胖比较的。俗话讲,“瘦要瘦得有筋骨,胖要胖得结实”。
从近年我校女生的生活习惯、健康情况来看,(课上吃喝的并发症„)饮食不当导致的低血糖,使学习效率下降较为普遍。唯美意识导致的错位的健康理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八讲】
讲授内容
传统体育与养生理论 传统体育的健身手段 传统体育与养生的方法
一、传统体育与养生理论
中国传统体育的健康观、方法论就是建立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的,其健康观点的特点是注重整体;其方法论的核心是和谐与适度。
中国传统体育方法非常注重各种健康因素,即运动的和谐与适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一致。看起来,倒是中国传统体育更注重对健康的整体把握,更接近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身体、心理、社会的和谐。我国传统养生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保健预防思想,告诫人们要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做到“防病于未然”。同时,传统养生理论十分强调树立“天人合一”的观念,即人与自然环境要保持和谐、统一。1.整体观学说
中医学上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互相联系的整体。我国历来医学家、养生家都十分重视从整体观出发,主张促进机体整体的平衡和稳定。主张“治病求本”----即治疗疾病时先了解疾病发生的本源,“未病先防”----即对于疾病的治疗,应以预防为主,注重全身性的预防保健措施。2.恒动学说
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生物界,尤其是人类的生命活动有其“恒动”的特性。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指出:“天之物,故恒之于动。人之有生亦恒于动”。自然界的气象变化运动孕育了生物界,祖国医学把“气化”运动形成归纳为“升,降,出,入”。这种运动形式,就是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
3.阴阳协调学说
传统养生的理论认为,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阴阳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在人体的阴阳运动中,对立的双方总是保持着动态的相对平衡,从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进行着由阴转阳,由阳转阴的变化。当阴阳失去相对的平衡时,会导致偏衰。4.天人相应学说
《黄帝内经》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万物以自然界为依着点,它是生命的源泉,人的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5.形神相因学说
形即人体中的一切组织器官,神就是精神意识活动。形与神是紧密相连的,神不能离开形体而独存,它与人有生俱来,亦与死俱灭。养神可以保形,保形可以安神。
二、传统体育与养生的手段 1.太极拳
1.1太极拳的功法原理:意气动结合、内外练合一;循阴阳互动、互生之理;循经而动、动必有旋;动静结合、形神共养。
1.2太极拳的特点: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刚柔相济。2.导引养生术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是沟通表里上下,联系内脏器官的独特系统。
2.1导引养生术的功法原理
(1)理论基础 导引养生术是以中医的经络学说为基础,贯穿循经取穴、循经作势、以指代针。
(2)理论核心 导引养生术是以中医的气血理论为核心的。中医认为,血来源于气,流动于脉内,故称“气血”。气血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2.2养生术的内容
(1)导引术 如导气令和调息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
导气令和调息功:是使呼吸达到细、匀、深、长和对症呼吸、健身治病的一种锻炼方法。其特点有:动静结合,以静为主;养中求治,防中求变;舒适得力,贵在自然。
(2)养生太极 在太极拳的基础上,侧重于导气,辅以动作,多以疏导经络、畅通气血和采.日月精华为手段,;以柔和缓慢、连绵不断的行进走旋、摆扣磨转、协调自然的动作为运动形式。2.3导引养生术的特点
(1)调心:意形结合,重点在意;意守穴位,因病各异。(2)调息:动息结合,着重于息;强调不同,呼吸有别。(3)调身:逢动必旋,逢作必绕;松紧结合,松贯始末。
三、传统体育与养生的方法 《吕氏春秋》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行气依然,行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华佗则进而阐明这一观点;“人体欲得,但不当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养生必善动,这是养生保健法的基本宗旨。
传统的医疗体育手段,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要求做到意、气、体相结合,即意识、锻炼与体操动作、按摩相结合。还要求动静结合,形意相随,意气相依。
1.气功
气功锻炼是练功者通过调身、调心、调息来发挥自身内在潜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一种保健方法。气功总的可分为静功、动功两大类。静功是采取坐、卧、立等姿态,运用松、静、守、息等练意方法,即所谓内练精、气、神的方法,着重身体内部精神、脏腑、气血、津液的锻炼,故称内功。动功是采用与意气相结合的各种肢体运动及自我按摩、拍打等方法,以锻炼脏器、筋骨、肌肤,因为有动作表现于外,亦称外功。气功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种 1.1气功的调节作用
(1)神经系统:气功通过意念的作用,可以排除杂念,达到入静状态。
(2)呼吸系统:气功通过调节呼吸,可使每分钟通气量减少,潮气量增加,血氧饱和度下降,表明通过特有呼吸的锻炼,可调节植物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耗氧量。
(3)消化系统:气功既可调整胃、肠蠕动功能,又可影响消化腺体的分泌机能,气功特有的呼吸运动形式,可直接加大膈肌活动幅度,增加膈肌对胃肠的按摩作用。
(4)循环系统:练功可使心率明显减慢,具有纠正房颤、房性或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的作用,并可降低血压,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5)内分泌系统:气功对肾上腺皮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亦能增强免疫功能。1.2气功的抗衰老作用 1.3气功疗法
气功养生术的流派很多,各种不同功法都有其特点和要求。但练习要领不外是:动静自然,意气合一,动静相兼,上虚下实,辨证练功,掌握火候,练养相兼,循序渐进.太极拳
2.1太极拳对身体与心理影响的机理
精气神的养护
“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养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 可见古人对这三方面的调护、摄养极为重视。只要人能保持“精足、气充、神全”,自然会祛病延年。
诱致情绪的改善
气功状态的放松、入静、调息等正好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系统,可以诱致情绪的改善又进而使生理生化参数最佳化,造成良性循环。
活跃气血、协调脏腑
太极拳防治病的作用,是因为它有活跃气血、协调脏腑、增强元气、安宁心神、疏通经络、强健筋骨的作用。2.2太极拳养生的途径
太极拳运动将中医中精气神学说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提出了“内外兼修”的练功原则。在这种原则指导下,进而产生了“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三合”、“外三合”、“阴阳转换”、“圆弧扭丝”、“动中求静,静中求动”“柔中有刚,刚而不僵”、“细长深匀,气沉丹田”等各种练功要求。另一方面又利用人体攻防动作和御敌形式去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使攻防训练与养生修身有机结合,实现还精补脑,从而增强生命活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3.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套动功保健疗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神态达到强身防病的目的。将五禽戏整理总结成一种疗法的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家华佗。五禽戏能使人动作灵敏、协调平衡,改善关节功能及身体素质,不仅有利于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的防治,而且对癌症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4.八段锦
在我国古老的导引术中,八段锦是流传最广,对导引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八段锦有坐八段锦与立八段锦,北八段锦与南八段锦,文八段锦与武八段锦,少林八段锦与太极八段锦之别,内容丰富,在我国深受知识分子和练习者的喜爱。
5.易筋经
“易”是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通过修炼丹田真气打通全身经络的内功方法。近代流传的《易筋经》多只取导引内容,且与原有功法多有不同,派生出多种样式。仅少林寺《易筋经》版本就有六十多种。【第九讲】
太极养生与经络
“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黄帝内经》构筑了完整的气一元论生命哲学:元气是生命的基础,元气分化为阴、阳二气,二气交合生成人与万物,元气在人体内不断运行,并与外部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据此,意、气、经络成为太极养生的基本要素,而精、气、神则成为修炼的主要内容与目的。中国传统体育的健康观、方法论即建立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的,其健康观点的特点是注重整体;其方法论的核心是和谐与适度,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理念。讲授内容:
传统养生的基本要素 经络与穴位
经络穴位与医学发展
一
传统养生的基本要素.关于气
气除了人之呼吸之气,在养生修炼中主要指的是体内的元气。元气的主要成分是静电“场”。中医总结了他的属性,将气称为阳,将蛋白质等物质性成分称为阴。并概括了两者的关系,认为:“阳生气,阴成形”,“生命之本本之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独阳不生,独阴不长”。
阴阳和谐是有机体精进发展的基本条件。
2.导引术(意念与动作)
导引,导即导气,引即引动肢体,是一种以引动肢体为主并配以呼吸吐纳的修炼的方法。
导引强调行气与运动相结合,呼吸修炼与形体修炼相结合,其中内家拳功是重要组成部分。(意与形)(太极拳)
“身的节奏、心的旋律、灵的和音,共同创造了生命协奏曲。”它连接我们的生理层面和灵性层面。(意与气的和谐)3.丹田与守一(上中下)
传统养生认为,人的神与形相依,人要长寿,要用一种方法守住神,神存于人体则形体安康,神不守形,则生命有危。
丹田是指人体重要的穴位,分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其目的在于祛除内心的杂念、贪欲。守一就是守其一,即“意守丹田”。.精气神
“精、气、神”是养生的重要内容。在太极拳理论中极其重视人体精气神的修炼和互相依存的关系。
认为“精”是根本,是构成人体和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气”又是精的载体,精以气的形式流布全身,不断补给人体生理活动的能量; “神”是气作用的表现和结果,源源不断的气的作用,使人的神——思想、意识及其它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
精气神的文化内涵
中国养生学乃至中国哲学,往往是“神物一元”的,并不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对立。“神物”之间,由“气”来统一为一体。“精气神”构成中国传统养生和生命学说的重要部分。二
经络与穴位
1.经络学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身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组织结构,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它不仅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养生祛病的重要依据。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脉
1.正经十二
2.奇经八脉
3.十二经别 —络脉
1.十五络脉
2.孙络
3.浮络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感应传导:
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穴位 穴位,中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
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神奇功效。穴位的发现
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著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 ; •
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
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且首创研铸专供针灸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针灸铜人。三
经络穴位与医学发展
经络养生的最新研究动态:
最新经络学研究显示,人体除了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以外,每个功能单位都由对应的经络控制。
胰岛素的控制,一天的不同时刻,胰岛素需求量是不
一样的。
胰岛素的分泌,整体来说要求符合血糖的调节需要,所以胰岛的工作必须准确跟进血糖的反馈,否则容易出现高血糖和低血糖。
经络养生的目的就是使得全身各个功能单位气血供求平衡,跟进准确。
穴位之奇功异效
人体穴位与暗杀相关: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
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第十讲】
养生是中国人历来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之一,在道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养生”。
道文化的精神实质,一是修真体道,延年益寿;二是穷宇宙造化之源,明万类消长之理。
中国古人对宇宙,对自然的感悟、体认、参透比现代人的认识更深刻。古人认为,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讲授内容:
中国文化之正能量 道教文化与养生术 道教的炼丹术与功法 内功修炼
一、中国文化之正能量
中国文化是以“儒释道”三教合一为主体结构的传统文化体系。有所谓“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传统说法。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财富。
人一定要充满正能量 ,什么是正能量呢?它主要包括:文化程度与文化体系、社会道德修养和身心的修炼。“未来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
二、道教文化与养生术 1.道教的渊源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上产生的宗教。大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原始宗教与巫术;
二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方术”; 三是阴阳五行学说; 四是黄老学说。
2.道教养生术
道教养生术的精华在于:“以丹田运化为修炼核心,以经络气血、津液畅通为先导,以提高性腺系统功能为重点,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过程,以达到精、气、神三宝相聚、身心性命相平衡为目的”的有序化程序。
三、道教的炼丹术与功法炼丹术与丹道
什么是内丹呢?道教中所谓丹,有内丹、外丹之不同外丹即求身外之药,炼制成丹,服之可使吾人生长,秦始汉武所求之药,即此类也。内丹则系炼吾人身中之“精”“气”“神” 所成。吾人之身乃一太极,一小天地,其中亦有阴阳八卦。长生之道,反求诸己即足,故无需外求也。道教的道功道术拳功 在长生成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信义驱使下,为此,道士一辈又一辈地研究、实践着修炼精神和形体的方法。这些方法统称为道教方术。
道功:指修性养神方面的内养功夫。如清静、寡欲、息滤、坐忘、守
一、养性、存思等。
道术:指修命固形的具体方法。如吐纳、导引、服气、行跻、胎息、辟谷、药饵等。
四、内功修炼
1.大小周天功法的发展过程:
大小周天的功法,原是古代统治者为了追求长生不老,成仙上天的产物。因此,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从我国历史来看,为了想“翼化成仙”,曾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求神仙赐仙药
第二阶段
炼不死之话——金丹
第三阶段
内丹术的兴起
2.大小周天功法概述:
2.1内丹功法(讲内丹术的书统称丹书、丹经。)内丹术功法分三步:即炼精化气(初关,小周天),练气化神(中关,大周天),炼神化虚(上关)。其主要根据是魏晋时期的《黄庭经》:“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2.2内丹功法三要素 鼎器(玄牝)、药物、火候,是在小周天功法的锻炼中所不可缺少的三要素,即内丹三要。
奇经八脉的重要性,李时珍引托名张紫阳《八脉经》中的话说:“····凡人有此八经,俱属阴神,闭而不开,为神仙阳炁冲开,故能得道。2.3小周天的锻炼
周天:古人认为天体是球形的,日月星辰布于其上,球形间大无限,这一虚设的圈,称为大圜,也称为黄道,360度,在其两侧的8度内布列各星宿,如二十八星宿。孔颖达《礼记》月令篇数说:二十八星宿诸星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夜一周天。所以,周天即指黄道一个循环。
奇经八脉:李时珍引托名张紫阳《八脉经》中的话说:“····凡人有此八经,俱属阴神,闭而不开,为神仙阳炁冲开,故能得道。”
【十一讲】
讲授内容: 人类的太极运动
群经之首的《周易》文化 太极拳文化
一、群经之首的《周易》文化 《周易》是我国三千多年前的一部古典哲学实用著作,内容博大精神,神妙玄奥,集中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我国辩证法思想的最早起源,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一部古代典籍。《周易》最初是以卜筮书的形式出现的,这使它在秦始皇的“焚书”中逃过一劫。作为一种推测命运、吉凶的方士之书,《周易》无疑含有迷信的成分,但它通过卜筮来总结天、地、人三道的变化规律,一开始便含有科学思维的成分,使其逐渐超越了迷信,发展为一套系统的哲学世界观,成为中国人用以观察与理解世界的工具。
1.《周易》文化的基本概念
道 “道”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对“道”进行系统阐发的是老子的《道德经》,但“道”这一概念在《周易》中已经提出。《周易》提出的”道“,即是作为宇宙本体的“道”,只不过书中没有作详细的阐明
阴阳
阴阳是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等。《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用阳(—)与阴(--)这两个简单的符号,象征一刚一柔、一动一静,来阐述宇宙万物的一切变化。八卦
所谓八卦,即: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民)、泽(兑)。在《周易》哲学中,这八种成分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通过其相互之间的矛盾作用而产生宇宙万物,即“一变”生“二”,“二变”生“三“„„八卦发展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周易》以此为结构框架,通过卦、爻两类抽象符号,将中华先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的生产和生活经验记录下来,通过阴阳两方面的分析,以说明宇宙间的一切现象。“三易”
在阴阳八卦的基础上,《周易》提出了“三易“的原则,即:简易、变易、不易。简易:指天地自然规律原本简朴而平易。《周易》认为,遇事不畏艰畏难,尽力去求简求易,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变易:指天地自然规律之变化、发展和自我否定。《周易》认为,天地间,唯有变化才是永恒。宇宙万物无时不处于变化之中,因此人们应该适应变化,以弃恶扬善、趋吉避凶,这样才能长期的存在下去。这是宇宙的法则,也是人生的法则。不易:指天地自然规律有其必然的程序可以遵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强调宇宙精神的生生不息,而与此相应的是人的“恒”。《周易》认为,无论做什么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就。
2.《周易》其书:“经”与“传” 《周易》一书分为《易经》、《易传》两大部分。
《经》乃筮之书,编于殷周之际,为丞史文化的遗存; 《传》乃战国中后期作品,为自成体系的哲学著作,反映新兴封建阶级的世界观。上古的人很迷信各种各样的占卜术,其中最崇信的是两种:一种是用龟甲为材料的“卜”,一种是用蓍草为材料的“筮”。《周礼.春官.筮人》里就说:“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兆之轶事。
“卦辞”和“爻辞”
“卦辞”是解释每一卦总的涵义。
“爻辞”是分别解释每一爻涵义的,每一卦六爻...。以上卦象、卦辞、爻辞就是《易经》。所谓“经”,就是说它来历久远,是古代传下来的经典。
现在通行的《周易》不仅有卦象、卦辞、爻辞,还有一些逐渐附益进去的内容,这些内容一共有七种(易传—— 十翼)。《易传》 传说“十翼”,即《易传》是孔子所做,但现在大多数学者都不再肯定这种说法了。比较接近事实的解释是:它们大体成书于战国时代,是一些思想家借读《易》、说《易》的机会撰写的一些注释或论文,主旨在于阐发他们所理解的《周易》原理及道德伦理、宇宙观念、人生哲理。《易传》主要包括:《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
二、太极拳文化
1.太极拳的起源
太极拳:拳者技击之术也,太极者,阴阳、动静、开合之法也。太极不是拳,是一种思想形态,拳承载、内隐了这种哲理。因此,太极拳为哲理之拳,为太极拳。
太极拳的出处: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有唐朝许宣平、明朝张三丰、清朝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然有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清史稿,“内家者起于宋武当之道士张三丰,其法以静制动,应手即认,与少林之主于捕人者异,故另少林为外家”。其后流传于秦晋间,王宗岳最著„.清中叶河北有太极拳,云其法出于山西王宗岳,其法式论解与百家之言有出入。
太极拳的特征与作用:太极拳是吸收了长拳的拳法特点,并结合古代的导引术和阴阳学编成的。太极拳动作刚柔相济,既可技击防身,又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其养生保健价值已被世人所知。
太极拳历史悠久,流派众多,太极拳俱有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等特点,决定了太极拳在练习方法上对姿势动作的各种要求。太极拳拳法外观柔和,内持静重,儒雅潇洒,适合各个年龄人群的爱好者练习。
2.太极理论 “太极”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总代表。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中的五行学说和八卦学说均是对太极学说的再解释和充实,仍然在太极理论的涵盖之中。《易经》是太极理论的经典著作:《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又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生生之谓易”“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
“图像与阴阳”是古代哲学的直观表象:中国的远古圣贤,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逐步地认识宇宙和人体与人生,不断总结完善,认识宇宙与自然的模式与方法。
远古的圣贤发现用“图像”这种论述天理与自然规律的方法既简单明了,又便於保密与传授,所以又在河图,洛书的基础上,发明了“先天图”、“后天图”、“八卦图”等哲学图像,用这些图像记录上古文化的思想资讯。河洛图中的数理与象理,八卦中的阴阳互变之理,阴阳鱼太极图的转化之理,是对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理论的囊括与浓缩。
天体运动产生阴阳两气,两气本为一气之变化,气的变化循环往复,阴阳交替,平衡发展过程称为“天道”,古人用 “--”与“--”或阴阳鱼体现出来。
太极学说把我们引进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八卦这一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因此,要想明白古代哲学的确切含意以及源流与发展变化过程,必须先搞清“太极图”的历史原貌。
3.太极运动
由於古人有“天人合一”“天人一体”的理论,所以把太极阴阳学说运用到人的身上就显得容易,明白,方便的多了。原本是自然气象变化的原理图,用到人这个小宇宙,小天地的身上,则产生了人类的太极运动——太极拳。因此,也有了太极拳践行的上位理论:
太极一词源于《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太极、八卦、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三大体系,而太极文化是中国古代哲学之宗,是观念与思想文化的基础,因此,也是太极拳创编与人进行太极运动修炼的理论依据。
《太极拳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 “绵拳” “十三势” “软手”。王宗岳之《太极拳论》,确定了太极拳之名称。
太极拳之传统文化特色之三说:
从整体上说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较多(太极、阴阳、八卦、五行); 攻防制敌法受中国古代兵学影响较多;
健身法受中医和古代养生术影响较多;表演艺术受古代武舞影响较多。
太极拳阴阳之六理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 “一阴一阳谓之拳”;
“无处不是圈,无处不是拳”; “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
太极拳的技法、功法、心法、呼吸法之四要:
关于太极拳运动:太极拳谱《十三势说略》中讲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一动而无不动”等; 关于太极拳的呼吸:“起吸落呼” “开吸合呼”等; 关于太极拳之松、静:“体松心静” “刻意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运动如抽丝” “迈步如猫行”等; 关于太极拳意念、呼吸、动作的关系:“以心行意” “以意导气” “以气运身” “意领身随” “虚领顶劲”等。
太极拳的功法: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功法是太极拳运动中采用“以意领气、以气运身”为基本锻炼手段的一种内外兼修的方法。
通过功法的练习,在练拳时可以达到意、气、劲、形四者一动俱动,一到俱到,一止俱止的能力。它既是太极拳的基础和功夫,也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养生功夫。因此,在练习太极拳各种动作的同时,应加强太极功法练习,通过相对静止的功法练习来获得更深刻、更准确的本体感受,有助于提升太极拳的练习效果。
禅宗的境界对我们在当下的启示
禅宗的本质就体现在,“在当下的刀锋边缘上行走”,完全的进入当下就不会有问题,就不会有痛苦。在本质中不是你的东西,它就与你无缘,就不会在你之内生存。
在从事一些高危的运动中,那些成功者的秘诀就在于,在高度紧张的时刻里,他们能从时间、从问题、从思维中解放出来。
其实你不必依赖于一种运动,在当下,你就可以进入那种状态——临界意识,进入到当下的宁静。
自古以来,各门各派的心灵导师都指出当下时刻是开悟的关键——不为明日思量,明日自有安排。在太极的世界里,你将找到真正的自我!
第二篇:通识课论文
社会保障
美国: 美国的社会保障计划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老年、遗属、伤残保险(0ASDI);(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补充收入保障计划。
美国社会保障计划的特点。
1.强制性的与就业相关的计划。一般而言,社会保障计划都是强制性的而且要求参加的人员必须是参加工作的人员。如果社会保障计划要通过收入的重新分配来满足某种社会需求,则必须使参加人数尽可能的多。
2.雇主全部或部分提供融资。尽管关于保障计划的融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大多数计划的成本都由雇主全部或部分提供。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为什么社会保障计划是员工福利中的重要项目。
3.福利水平和享有资格由法律进行规定。尽管享受福利的数量和资格要求是由法律来规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参加计划的每一个人所获得的数量是相等的,资格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他们会由于诸如工资水平的不同,参加工作的时间长短或家庭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但是,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只能通过法律规定的计算公式来决定,享受福利的人员无法增加或减少应得的福利。
4.享受社会保障计划的福利是以其享有者对某种福利有需求为假设前提的。由此,使社会保障计划与社会救济进行了区分。在社会救济中,申请人为获得救济福利必须证明其收入水平或资产低于规定的水平。
5.强调社会公平性。社会保障计划是建立在社会公平的基础上而非个人公平。这是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不同之处。在社会公平的原则下,福利计划是为所有的享有者,无论其经济状况如何,提供最低的收入保障。超过该水平的保障只能通过个人的储蓄或雇主或商业保险来满足。这种强调社会公平性将导致所缴费用与所享受的福利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性。在有些计划中,存在着由高收入者、单身或小型家庭以及年轻人对低收入人群、大家庭和退休人员进行补贴的情形。
美国的养老金
1993年规定:月工资在370美元以内部分列为低段,按90%计发;371-2230元部分为中段,按32%计发;22001美元以上部分列为高段按15%计发,然后把三段的数额相加,便是应得的退休金,按这样计算,尽管工资越高退休金仍会越高,但计算退休金的比例却是越低,最低者可低到工资的24%,相反工资越低,虽说退休金相应也低,但计发退休金的比例却越高,最高者为工资收人的57%。但是从整体水平看,美国法定退休金平均占劳工工资收人的41% 美国还规定退休者如有18岁以下子女和65岁以上配偶者,按其抚养人数的多少,还可以再领取本人退休金50%内数额的保险金。并自1972年起,实行退休金与物价挂钩制度,规定每半年调整一次,即物价指数增长3%,退休金调高1%,物价指数增长不到3%时不作调整。医疗补助
美国医疗补助制度主要是为65岁以上老年人和65岁以下残疾人及某些有永久性肾病的人支付部分医疗费用的制度。这一保险制度主要有住院补助和辅助医疗部分。住院补助是为病人提供60天的住院费用,60-90天之间病人每天需支付100美元的共同保险费,而且医生服务费通常不包括在住院补助之内。辅助医疗指在受益人每年支付75美元的医疗费用之后,可以为其支付80%的经过许可数目的内外科医生服务费。此外,还帮助门诊病人支付身体理疗,发音病理费用,并提供额外的家庭保健服务以及其他类型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费用。参考文献:《美国社会保险考察》
日本
文献(日)坂脇昭吉《现代日本的社会保障》
基本现状
同其它国家一样,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利用了保险原理,并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事故保险等作为主体。
1、医疗保险制度
日本于1960年推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规定人人都必须投保,投保者患疾病时自付所需医疗费的20%至30%。个人缴纳的保险费与其收入成正比。对低收入者采取特殊措施予以减少,医疗保险分为健康保险和国民健康保险两类。健康保险是根据1922年的健康保险法建立的。其对象是各企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投保人每月缴纳工资的4.2%,政府负担保险支出的16.4%,投保者享受补助金为最近3个月平均工资的60%,享受时间最多为18个月。国民健康保险的对象是从事农业和渔业的人员、个体经营者、无业人员。受保人每户年平均缴纳7.8万日元,政府负担医疗费用的45%。
2、社会保险制度
日本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由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其它年金组成。其它年金包括共济年金、福利年金、企业年金等。加入年金是由法律规定的。年金制度除了参加者缴纳保险外,还来自国库的负担。国民年金于1959年10月施行,对象是20岁至60岁的日本国民。厚生年金在日语中是提高生活水平,增进健康之意,该制度创设于1942年,对象是少数未满15岁的民间企业就业人员。福利年金则是针对70岁以上,由于特殊原因而无法享受上述年金或享受数额很少者。
3、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日语中叫雇佣保险,始建于1947年。受保险对象为全部受雇于工业企业的雇员,保险金的资金来源为投保人缴纳收入的0.55%,雇主缴纳工薪总额的0.9%,政府负担救济费支出的25%和管理费。失业救济金的给付条件是被雇佣者在最近一年内缴纳了6个月以上的保险费,失业后又在“职业保障所”登记的人员,领取天数为90天至300天。
4、工伤事故保险制度
保险对象为全部受雇于工业企业之雇员,保险费由雇主缴纳工资总额的0.5%~12.9%。保险范围包括因公引起的疾病、受伤及工作能力的丧失、上下班交通以外引起的事故。工伤补助的标准依暂时性工伤和永久性工伤而有所不同。
(三)作用原因和特点
1、五大作用
事实证明,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确实起到了“稳定器”、“调节器”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1)保障国民生活
战后,从总体上看,日本的社会环境一直是比较稳定的,这从其政局比较稳定,失业率、犯罪率和离婚率一直比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低均可得到充分证明。如在1970、1980、1990和1992四个年份,其刑事犯人数依次为51.9万、33.5万、18.2万、11.9万,总体上呈减少之势。而社会保障至少对保证国民生活和社会环境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全民皆保险”体制的建立,使社会各阶层均获得基本生活和医疗保证;社会保险费运作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各阶层实际收入差距,从而缩小了社会不平等,避免或减轻了因此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失业保险也使失业者不会因生活无着而铤而走险。
(2)缩小贫富差距
在日本,既无可与美国比肩的超级巨富,也少有美国街头的“无家可归者”。社会保险惠及较多的,还是各类中低收入家庭,而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在日本收入最低的1/5家庭中仅占1.9%。这意味着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起到了对国民收入一定的分配与再分配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
(3)强化宏观调控
战后,日本之所以能获得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为优异的经济发展业绩,与其更为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有着重要因果关系。通过扩大或缩小财政支出规模以刺激或抑制社会有效需求,是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支出又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如在1985、1990和1995年3个财政支出,社会保障关系费在日本中央财政一般会计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分别高达20.7%、18.4%和21.9%[9]。因此,增加或减少社会保障支出,即成为国家强化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手段之一。
(4)减缓周期波动
在社会保险费收入方面,当经济周期处于高涨阶段,社会保险机构及各级财政和企业取得的收入也相对较多,从而相应减少了政府和企业的实际支付压力,这无疑会对社会需求从而对经济高涨产生一定刺激作用,以致对经济复苏产生积极影响。而在社会保险支出方面,经济出现萧条或危机时,社会失业势必增加,社会保险机构必然要支付更多的失业保险金,失业者利用这部分资金购买必要生活用品,即形成对社会需求的有效扩大,而在经济高涨时期则相反。
(5)开发人力资源
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个人和家庭对劳动力培养和训练费用支出的不足,对培养和开发本国人力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2、三大原因
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能发挥上述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具有以下优势:
(1)按照本国国情建立,社会保障具有日本特色
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尽管也借鉴了美欧经验,但主要是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一是对社会保障涵义的界定起点高。如何确定社会保障的定义和范畴,是筹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从“劝告”中,我们可知日本在当初确定社会保障范围时,不仅包括所得保障,还包括社会福利和医疗等社会服务。事实证明,这一界定是符合战后社会保障的国际潮流的。二是保险费用负担全民化。日本基本上遵循被保险人、事业主和国家财政拨款“三者负担”的原则[10]。因为政府负担的费用,实际上是靠税收得来,所以,国民皆保险的实质是“全民共同保障全民”的生活。三是保险费的发放体现社会救助与个人能力培养相结合。
与西欧某些“高福利”国家相比,日本社会保障费的发放掌握尺度较严,这固然与控制财政支出和国民负担的考虑有关,同时也包含着倡导个人自立、自助精神和弘扬勤劳意识等意图。比如在失业保险方面,既组织失业救济,也为失业者创造再就业的能力和机会。
(2)抓住经济发展有利机遇,社会保障完善化、普及化
社会保障事业要得以长足发展,政府的积极扶植,尤其是国家财政的支撑,是首要前提。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社会保障的发达程度总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战后,日本的社会保障大体经历了从战后开始至50年代中期经济恢复阶段的“形成期”;从50年代后半期至70年代初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充实期”;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到目前为止低速发展阶段的“转换期”[11]。
而1950至1973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经济面貌,而且也给社会保障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性机遇。以60年代为例,日本经济的年均实际增长率达10.9%,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分别以年均16.3%和15.2%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中央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6.3%[11]。正是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加速筹建社会保障管理体系的步伐,到70年代初,这一浩大的“社会工程”已基本完成。
(3)以健全法制作为强化手段,使社会保障得以有效运营和管理
日本政府重视依法治理经济,一项经济制度的出台,均有严格的法律依据,可以说,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就是相关法规不断完备和充实的过程。
一是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制定。社会保障的四个部门,均有与之相对应的法规和其他法律的有关条款,如社会保险,属于医疗领域的有《健康保险法》等,属于养老金领域的有《厚生养老金保险法》等,属于雇用领域的有《失业保险法》,属于保护领域的有《工伤事故补偿保险法》等,属于社会保险运营及管理领域的有《社会保险审议官和社会保险审查会法》等共28项[11]。又如国家扶助及社会福利,有《生活保护法》等共17项[11]。再如公共卫生及医疗有《医疗法》等共32项[11]。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管理有法可依,确保了其严肃性与稳定性。
二是实行分权式的管理体制。有五大机构:一为立法机构,为国会的参议院和众议院。二为行政管理机构,中央政府由劳动省与厚生省负责,只管监督,直接运营则由其下属的地方政府或共同法人组织承担。三为经办机构,中央办社会保障中心,地方为社会保障事务所。四为营运机构,为全国各地的保险公司。五为监督机构。
3、三大特点
首先,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广,普遍性强。从内容上讲,到目前为止,已形成包括社会保险、国家扶助、社会福利和公共卫生医疗四大领域以及诸如健康保险、养老金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事故保险、残疾人福利、老人福利、儿童抚养津贴、母子福利、传染病预防、精神卫生事业及老人保健等46项制度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社会保护系统[11]。就质量而言,例如实行70岁以上老人“医疗免费化”、儿童补贴“制度化”以及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和家属医疗保险支付比率等。从对象上讲,在1961年的良好基础上,更具全民化。
其次,社会保障目的由“扶贫”转向“防贫”。战后,日本的社会保障首先是围绕生活救济失业对策和传染病防治等领域展开的,具有很强的“扶贫”色彩。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贫困面日益缩小,于是从50年代后半期起,日本政府以保证全体国民生活稳定为宗旨,实施“防贫”对策,这意味着日本社会保障已完成了由政府救济向社会保险的过渡。
最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拨款范围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拨款,日本统称“公费负担”,其中属于中央政府部分称作“国库负担”,属于地方政府部分称作“地方负担”[10]。日本采取的是以“国库负担”为主,“地方负担”为辅。“国库负担”以社会保险为重点,“地方负担”分布较均衡,更直接地面向国民生活。
(四)面临的问题
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在60年代至70年代初,经济社会环境均较有利的条件下,得到了迅速扩充和完善,呈现出诸多优势特点,并反过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但随着环境的变化,日本的社会保障又面临一些实际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长失速
60年代至70年代初,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迅速扩充和不断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的经济高速增长。然而,到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经济却呈现出明显的减速与停滞之势。即使在80年代下半期的景气时期,其增长速度也远未达到70年代中期以前的水平。而在步入90年代以后,长期萧条与回升乏力,更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就GNP的增长率来看:1996年~1973年高达9.4%,到1974年~1980年已经降低为4.1%,1981~1990年再降低至3.6%,1991~1995年则只有0.6%[12]。
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经济增长的长期失速,至少从两方面对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严重的不利影响:一是导致国家财政收入与企业经营收入相对减少,从而导致保障费财源日显不足。1966~1975年,日本中央财政一般会计预算中的社会保险费支出年平均增长达26.3%,而至1975年~1995年却降为6.6%,下降近20%个百分点[13]。二是导致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失业问题日趋严重,以致加重了社会保障在失业保险方面的负担。战后至1973年,日本的完全失业者极少超过100万人,而在1975年达到100万人,以后长期居高不下。尤其在90年代更是迅速增长,1995年平均为210万人,1996年则增至235万人[14]。
2、人口老龄化加快
联合国将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的现象称为人口老龄化。70年代以后,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迅速下降,平均寿命大幅度延长等原因,日本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现今已成为日本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
1950年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4.9%,1990年提高到12.1%。据推算,2010年将达29.1%,2020年则为25%[15]。在今天的日本社会中平均7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达到65岁;在65岁的人口当中,平均两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在去世半年前需要看护和照顾,其中又有一半的人卧床三年以上[16]。这意味着日本已成为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费支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这样,日本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将进一步膨胀。日本在2000年4月曾推出了养老护理保险制度,以解决老龄化问题[17]。通过社会保险来共同支持老年护理所需要的设施、服务等费用,国家、地区政府、企业、40岁以上的人都要负担保险费。但该制度尚存在许多问题,其落实普及还需一定时间。
3、雇佣制度与家庭结构的变化
伴随雇佣制度与家庭结构的急剧变化,企业和家庭在生活和健康等方面的保障功能日趋弱化,原来企业或家庭承担的许多保障事务越来越转向社会承担。
战后日本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雇佣原则是终身雇佣制,它曾大大减缓了失业压力,减轻了社会保障在失业保险方面的负担。另外,企业大都建立了生活、保健、技术培训等多方面的企业内保障项目和设施,从而替代和减轻了社会保障的负担。步入70年代,由于经济形势的萧条,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导致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日本现今流行的临时雇佣方式必然加剧失业,大量的保障负担被推向社会。
战后以来,日本的家庭结构也处在迅速变化中,其主要趋向是核心家庭化(即至多有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两代构成的家庭),独身家庭化和家庭主妇就业化[7]。传统家庭的相互扶助和赡养能力有所下降,原来由家庭负担的一些保障功能也被推向社会,进一步加重了社会保障的负担。
4、政府的社会保障压力加大
由于政府办的社会保障面临越来越重的财政压力,民间办的社会保障得以迅速发展。但是,政府办的社会保障不仅具有稳定社会,提高国民经济水平的功能,还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民间社会保险的发展,在一定程度弱化了政府的社会保障功能但又不能代替前者,因此,人们对政府的期待和不满有所增加。
俄罗斯
从俄罗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墓本原则和10年来的改革内容来看,社会保障体
制的雏形基本形成,社会保险各主要险种的原则性法律基础也基本建立,各种社会保险金的发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在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社会问题。但是,目前的改革与政府希望实现的目标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就拿医疗保障改革来说,法律规定的强制医疗保险制度并没有完全实行,改革具有不完整性和局部性缺陷。尽管医疗保健拨款制度中的一些结构性改革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但医疗保健的许多重要原则并没有实现。如1.承保人(保险机构)之间缺乏竞争。许多地区没有建立医疗保险公司,而在建立了医疗保险公司的地区,其业务活动也仅局限于各自的势力范围之内,彼此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2.医疗机构之间缺乏竞争;3.对患者来说,自由选择医生和医疗机构的权力仍只停留在“纸面上”,在实践中很难实现;4.无论承保人、医疗机构,还是医生暂时都没有更有效率地利用资金的动机。拨款机制仍旧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
(一)在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疗保健改革没有实现预期目标。这一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在俄罗斯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有:
第一,法律制度不健全,政策法规之间矛盾比较突出。可以说,俄罗斯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基本上是在一系列的法律框架下,按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和条例进行的。但是匆忙出台的法律制度本身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殊利益集团的主观偏好。根据这种不健全的法律制度制定的政策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且对于转轨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状况来说,现有的法律法规除了具有质量上的缺陷之外,数量上也不能满足客观现实的需要。如有关大规模实行强制医疗保险的法律基础就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俄罗斯医疗保险法明确规定,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是强制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机关,负责保险基金的集中、分配和使用,监督和检查医疗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但法律同时又要求保留医疗保健管理机关。这样一来,在医疗保健体系的管理方面就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然而,与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相比,医疗保健机关的官员和工作人员既无权对基金会发号施令,又无权监督医疗保险基金的花费和支出。而且直接由医疗保健机关官员支配的资金额因基金会的出现而大大减少。这种现状必然导致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一方面,为了自身的利益,联邦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会加紧将地区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团结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便尽快建立体系内的垂直组织管理结构,与医疗保健机关分庭抗礼;另一方面,医疗保健管理机关的官员们,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使他们所蒙受的损失,必然会千方百计地阻挠改革并设法延缓改革的进程。由此可见,在大规模实行强制医疗保险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都是其法律制度不健全的产物。
法律制度不健全还表现在,法律制度多为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也就是说,没有与原则性规定相配套的具体实施细则。如在强制医疗保险范围内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的地区间相互结算制度就没有及时制定出来。由此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公民在他生活的地区之外不能获得免费医疗服务。在几个地区之间建立起来的、并发挥地区间治疗中心作用的专门医疗机构,不得不拒绝给其他地区的居民提供免费服务,因为它们的医疗费用仅仅来自其所处地区的预算拨款。
第二,社会保障多头管理,缺乏整体性和规范性,是法律制度不健全、政策法规之间矛盾突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管理方面存在的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如在医疗保险基金会范围内,联邦基金会和地方基金会之间,基金会、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远没有理顺,各自为政、互相扯皮的现象屡见不鲜。
第三,保险基金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浪费严重。社会保险基金是用于社会保障的专用基金。但俄罗斯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存在较严重的缺陷,目前被挪作他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在1994年中期,积蓄在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的资金平均只有70%用于医疗保健拨款。而剩余的30%存入银行用作商业操作。到1994年年底,银行存款和闲置资金相当于全年进款总额的15%。存款收入使基金会的资金增加了4.4%。依照医疗保健管理部门官员的意见,强制医疗保险资金的这种使用方法是不合理的。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还把大量的资金用来配置电脑、购买小轿车和发放基金会人员的薪金。据统计,1994年用于发放基金会人员薪金的费用占基金会支出总额的3.2%。一般来说,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的劳动报酬状况和工作条件要好于医疗保健管理机关。这种为了满足私人和小集团利益而将保险基金挪作他用的现象,往往伴随着极为严重的资金浪费。
第四,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着严重的分配不公现象。社会保障制度中实行不同的社会保障标准,造成对某些劳动者(主要指贫穷的居民阶层)的歧视。各种社会保障量化指标没有同缴纳相应的基金数额挂钩,这主要是指暂时失去劳动能力、疗养服务等的补贴数额和失业救济金的发放。结果是缴纳同样的社会保险费,却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这种权利和义务相脱离的情况严重违背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原则。这种既无效率又失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反而扩大了社会两极分化,使原本尖锐的社会矛盾更加突出。据俄罗斯报刊透露,目前 64%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不能领取儿童补贴,而这项补贴可能构成其家庭收入的20%—50%,而同时,所支付的60%的儿童补贴却发给了生活富有的家庭。这些补贴仅仅占其家庭收入的1%一3%。如果把不需要儿童补贴的家庭所获得的儿童补贴收回来,那么,所有需要补贴的家庭都能够按月足额地领取儿童补贴。其他的社会支付和补贴的发放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例如,在发放的失业救济金中,这项资金的40%以上发给了富有家庭,而社会上10%最贫困家庭的失业者所领取的失业救济金却只占总额的1%。再如,临时丧失劳动能力的补贴也是如此。最富有的家庭约占补贴总额的75%,而最贫困的家庭所占的份额只有28%。
另外,转轨以来持续不断的经济衰退使企业拖欠社会保险基金和各种补贴缴费的现象十分普遍,再加上全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对社会保障还缺乏应有的认识,财政拨款不能及时到位,致使社会保障资金严重匮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各种支出的需要。所有这些都是制约社会保障事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在进一步改革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改革中产生的上述问题似乎是转轨以来的政治经济危机所造成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政治经济危机只是影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直接原因。俄罗斯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是在整体上实行大规模的“休克疗法”式激进转轨战略的条件下展开的。应该说,它是激进改革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方案并不是改革家们深思熟虑的产物,它一诞生就深深地烙上了“休克疗法”的印痕。改革中出现的政策相互抵触,各改革主体行动不统一等问题,是这种改革方案的必然产物。我们认为,这就是影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层次原因。具体来说,是方案设计者对以下情况未能给予实质性的关注。
首先,忽略外部经济环境对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影响。在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进程中,企业支付能力、预算条件、居民收入等因素都会随着经济环境的波动而发生变化,这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俄罗斯的社会保障改革方案是在假定未来不会发生大的经济危机的前提条件下制定出来的。方案设计者们深信,摆脱中央控制其社会保障资金支出的地方权力机关和企业,一定会提供充足的资金来保证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他们认为,在经历改革之初短期的困难时期之后,经济会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而对有可能出现的长期经济衰退根本没有很好地予以研究。然而,事与愿违,转轨以来俄罗斯的社会经济现状完全是另一种情况。
其次,低估国家的调控作用。改革家们战略上低估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战术上必然忽视中央权力在保证法律实施方面的能力。由此所造成的后果是,组织方面的改革不是只能部分地实现,就是被一再地拖延。而且由于行政管理能力、领导者的利益和力量对比关系的不同,致使各地社会保障组织方面的改革五花八门,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俄罗斯国家作用的削弱、对医疗保健体制改革的性质和进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各个地区的官僚们对改革持不同的态度,这自然而然地影响了改革的效果。但是,无论是医疗保健部还是联邦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都没有足够的权力监督联邦主体对医疗保健法的执行情况。而且在准备推行强制医疗保险的过程中,医疗保健部被改组为医疗保健和医疗工业部,该部的领导变成了以前在军队医院工作的人们。改革并不是他们呕心沥血之结晶,甚至于医疗保险的思想与他们在部队医院的特殊条件下形成的经验和观点也格格不入。在成功地实行了强制医疗保险缴费之后,医疗保健和医疗工业部实际上便停止了规范强制医疗保险法律基础的工作,也没有继续对改革和医疗保险法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医疗保险各组成要素的推行就只能取决于地方权力机关的主观偏好了。所有这一切造成了各地在改革的彻底性、速度和深度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强制医疗保险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法律的有关规定。法律规定,彻底实现从一种医疗拨款制度(单一的预算拨款)向另一种拨款制度(医疗保险)的转变,但实际执行的结果却是各种制度成分的折中结合。据联邦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的资料,1994年在俄联邦的23个联邦主体中履行承保人职能的只有保险公司,在14个联邦主体中履行这一职能的只有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在34个联邦主体中履行这一职能的既有保险公司,又有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
再次,未能重视政府官员的利益。在改革中失去部分权力,进而失去既得利益的政府官员是改革的主要阻力。然而,俄罗斯的改革者对此却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被选举出来的政府官员或议员,也像社会上其他人一样合乎理性地存在着自身的利益,他们企图利用现存制度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的具体行为可能并不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至少不是单纯的社会福利最大化,而是包括:巩固自己的职位并力求获得晋升;更高的薪金;较小的工作负担;等等。而在一个等级制的政体中,上述这些目标的实现,一是通过扩大其下属的人数来间接地实现。对此“帕金森定律”认为,无论政府工作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或者已根本没有工作了,政府机构的人员数目总是按同一速度递增。二是官僚们直接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各种特权和更多的附加福利(如健康保险、养老金,以及奢侈的豪华办公设备、旅游式的出差,等等)。因此,不能假定一旦他们当选,且成为政府官员,就突然神奇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仅仅谋求公共利益而不再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总之,理论上可以推断的是,政府虽然出于这样那样的动机来试图平衡各种利益集团的要求,从而或多或少地体现公共利益,但政府官员却可能成为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利益,这种特殊利益自然也会体现在其决策行为中,从而体现在政府所制定的决策中。问题是,在改革过程中一些权利的丧失是否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到其他好处的补偿,如果得不到补偿,那么,官僚们能否执行侵害其利益的政策法规,就取决于一套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对其违法行为的严厉制裁了。就拿俄罗斯医疗保健体制改革来说,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是,在执行权力机关领导支持改革的地区,就出现了相当多数量的保险公司,作为非在职居民医疗保险费的预算资金也能上缴强制医疗保险基金会。而在官僚们不努力或者阻碍实行强制医疗保险制度的地区,任何法律都无济于事。因此,一切都取决于地方的实力对比,取决于官僚们对实现其利益的新的机会的认识程度。山就是说,它们的行政管理能力并不是用在有关法规的实施上,而是用在了从新情况中为自己挖掘更大的获利机会上。对部分官僚来说,实际上改革为他们提供了获取更多利益(高额保险年金)的可能性。
最后,未曾认识到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非短期性。向市场经济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才能实现。对于社会保障制度来说,过渡时期的特征是:投资额下降,主要基金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速度加快。也就是说,职工的劳动保护水平大大降低,生产环境状况严重恶化,劳动强度经常毫无控制地增加回。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性和生产性疾病的发病率、生产性事故就会急剧上升,工人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职业风险水平比较高的部门尤为如此。对许多企业来说,经济上的自主性往往伴随着财政上的不稳定性。这就决定了过渡时期的社会保障问题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问题。必须加强社会保险在社会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想增加社会保险金、提高保险基金会的财政支付能力,就需要建立一系列财政“缓冲器”和财政平衡机制。如建立能在主要险种之间开展再保险业务的社会银行;建立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保险互助机制。这一点对职业风险比较高的部门(如煤炭工业)尤为重要,因为在新的条件下,这些高风险部门离不开其他部门的一致帮助。因此,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依法确定不同社会保险部门的保险费数额,定额确立社会保障所必须达到的最低水平,建立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保险互助机制。同时还需要建立各种能使保险费与部门赢利率、利润和税收提成相结合的机制。而所有这些社会保险制度都需要在国家的有效协调下渐进地形成。如医疗保健市场上真正竞争的出现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不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将会发生的是:当这种竞争还不会成为决定性因素的时候,那么,在过渡时期医疗保障筹资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医疗保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俄罗斯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未来的改革应从本国国情出发,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也是非常必要的。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社会经济实践中,西方各国根据本国实际逐渐建立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其中有不少内容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所必需的。转轨国家吸收和借鉴这些内容,有助于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少走弯路,缩短过渡期。我们认为,对于俄罗斯来说,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教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确立适应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水平;以渐进方式使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全社会;依靠社会保障税的形式征集社会保障基金。
第三篇:通识课心得
通识课心得
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来到了移通,接受了移通学院特有的通识教育,特别是通过上胡玥老师这节课真是让我感触挺深的。还不完全清楚专业课和通识课有什么区别的我们在她将专业课比作智商和学识,把通识课比作情商和见识后,反正我是彻底的领悟了。总算明白以前有的人为什么那么牛,一开口就能跟别人聊得来,而且聊的话题还是千变万化的,就是因为他们有了许多的知识贮备,有的人每天都在学习进步,活到老学到老,还涉及学习不同领域知识,这大概就是受了通识教育的影响。
我作为一个90后,从20世纪跨到了21世纪,处在我们这个年纪也是烦恼,因为在世纪过渡时期或者是每进入新的一个世纪,不管是教育、社会、个人都是会改变的。作为过渡世纪的年轻人,不能像上一代人那样只拥有专业技能就能发财致富,而且是真的不需要太多、太广的知识,只需要在哪一方面精通就行了。而我们这一代从小也就被那样为了一个专业技能人才而被培养长大,从小就失去了多方面学习的机会,从小也是为了应付考一个好的初中、高中、大学而放弃自己独特个性的养成,说实话,那种人才早有一天会被机器所取代的,处在过渡世纪的我们,不能像上一批人那样只精通技术就够了,要想全面发展,可是又不能和人家21世纪的从小各方面培养的全面型人才相抗衡。所以大学面对社会就业压力,我们要相信我们是通识教育下的全面型人才,虽然不能和21世纪从小培养的全面型人才相比较。但是我们一定要自信,相信通识教育在大学带给我们的改变,会让我们自己得到提升,眼界得到开拓,我们决不能成为专业技术型人才,否则在未来某一天会发现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我们要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努力学习通识教育,不断让自己成为一个思维创新的全能型人才。这样才能让通识教育的目的达到。
在我的价值观里,认为通识课对于个人、社会、国家都有一定的作用。首先,它可以让我们纵观全世界,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嘛,什么奇异的、好玩的东西都可以了解到,自然而然,了解的东西多了,也不至于像有的知识浅薄单调的人和一个学识见识都广博的人谈话却不知从何谈起,它亦是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和独特的个性,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对于社会而言想要社会进步,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通过通识教育来提升自己,从容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还有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库等当前热点,相信这些随着社会发展也会持续发展壮大的,在通识教育下的人才也会壮大自己,让社会持续发展。最后,对于国家而言,以前总听说,国富则国强,还有历史学过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我们作为中国人铭记于心的真理。所谓国富,就是内外兼强,在国内,培养通识性的全能人才,在面对国外的外交时,要摆出自己立场,要站得住脚跟,要形成能够有发言权的国家,想要实现,就是需要我们国家多培养创新型的全能人才。自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我们国家也算实在蒸蒸日上,尽管历经大国霸权实力的挤压,不过在近几年不管是什么一带一路、亚投行、互联网+啊什么的都是有一定作用的,大大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这就是重视通识人才培养的结果,还有去年我们举行的那个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让各国看到了中国的成长,但其实我认为有许多国家还是对中国不满意的,但我觉得没什么,就像人生一样,人生路漫漫,即使你变得再完美,也会有人不喜欢你,喜欢在背后捅你一刀,国家亦是如此,一个国家再怎么强大,外交再怎么有实力,不可能让每个国家都看好你,这不就成了霸权主义了嘛。总之,通识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也是功不可没的。让它伴我们的大学生活翱翔吧。
工管4班
王敏
第四篇:通识课
关于2013级学生修读通识教育核心课、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说明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即通识教育必修课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思政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课、体育、军事理论等。具体设置详见2013版培养方案。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划分为国学修养、创新创业、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艺体审美等七个模块。凡2013年9月以后入学的全日制本科学生,须于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国学修养、创新创业、艺体审美三个课程模块各修读至少2个学分。在其他四个课程模块中跨类选修至少4个学分。其中,获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类学位的学生,应在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至少修满4个学分;获自然科学类和工程技术类学位的学生,应在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领域至少修满4个学分。学生须取得至少10个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分为新生研讨课和公共选修课两类。凡2013年9月以后入学的全日制本科学生,须修读新生研讨课并取得1个学分,并取得至少5个学分的公共选修课,即共需要取得6个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取得至少10个通识核心课程学分+6个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方可获得毕业资格。
注:新生研讨课都会在本专业教学计划中列出(学期不确定),同学们统一选课。通识教育核心课及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信息请参考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全校通选课课程表,请2013级同学认真查看说明,按照要求选课。
第五篇:通识课作业
性别差异
人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我们人类进化的历史过程中,男女之间不仅完成了一个从性别的简单分化,还因为生活习惯与习性和社会分工,产生了从内心到思想的精神层面的差异化,而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性别差异。
由于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即使是高度强调男女平等的今天,男权社会所承袭下来的对女性歧视的思想仍带着巨大的惯性,它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在就业中也同样体现,下面就以就业中存在的性别差异(主要指女性受到的就业歧视或轻视)作分析。(1)就业前的歧视:尽管现在有相关明文法规规定企业不得在招聘要求中标示不招女性,但女性在进入就业市场前,由于其性别受到的歧视,在面试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影响,不招用人单位喜欢。同时,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不少面试官或老板中,女性被人们期望能够管好家庭,“相夫教子”即成为所谓的家庭主妇,这样的传统观念也剥夺了部分女性工作的权利。(2)就业过程中的歧视:主要是指女性在公司多的福利待遇以及职位安排等方面的歧视,用人单位总是认为女性在工作上“无法胜任工作”或者“并未全心投入到工作中。这也直接导致女性工作职位的升迁。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第一,人们长时间认同“男性能力天生就比女性强”这种“固有”的对男女性别的错误解读,使得在现实生活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一些男女差异观念被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所以在招聘时因雇主对女性存在既定的偏差,就会有意无意的歧视女性应聘者。这些既有观念的存在,使得女性面临就业时,困难重重。第二,职场性别歧视的又一重要原因是法律政策,虽然有明文法规保护女性就业者的权益,意图减少女性就业中受到企业的歧视,但个人认为某些法规的出台,反而加深了“男女有别”这个观念,反而有意无意的体现差异,使之出现就业歧视。第三,社会对性别的需求,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对男性的需求是普遍多于女性。我们虽然一再提倡平等,对,是没有错。不过,农业社会要求体力,需要男性外出打猎或耕作。而现在的工业信息化社会要求工作人员具有抽象能力和效率,男性大部分天生体力好、抽象能力高、办事果断,这也注定了性别差异必然会存在。
综上所述,个人觉得不应该过于追求男女平等,只要我们的思想不要被约束,性别差异也可以有他的好处,男性多理性,女性多感性,只要男女分工合作,男女性各自发挥其天性的特点,男主外女主内,社会还是很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