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中庸思想之解读
《论语》中庸思想之解读
摘要:中庸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作为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对中国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作为孔子思想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思想时时刻刻体现在其伦理观、宇宙观、教育观等各个方面。《论语》一书集中体现了孔子对中庸观念的总结和具体运用,反映出了中庸观念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这是早期儒家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和发展。
关键词:《论语》;中庸;时中
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无数文人士大夫将其作为一生的追求,所以中庸观念普遍受到重视。后代儒家不断地对“中庸”观念做出自己的阐释和发挥。郑玄注《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句说:“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程颐释“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苦,天下之正道,庸者,灭下之定理”。朱熹理解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虽然后儒对“中庸”的理解大相径庭,基本一致。但是这和原始儒家的初衷是否一致,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论语》一书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举止的一书,对我们理解原始儒家的“中庸”观念有很大参考价值。
追本溯源,中庸的观念在我国上古三代时期就已经有了萌芽。在《尚书》中就有相关“中道、执中、行中”的记载,这时的中庸观念主要体现在了政治方面。直到孔子正式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其更多的功用体现在了伦理方面,成为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这一点在《论语》中有较为直观的体现,将中庸观念融合在了各个方面。随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做出专著《中庸》一书,将中庸思想上升到了宇宙观的高度。又经过汉宋的儒生千百年来的不断发挥和引申,中庸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成为中国国民性的一部分,最终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纵观中庸的发展历程可以简单概括为,起源于《尚书》,提出于《论语》,成熟于《中庸》,发扬于后儒。对于“中庸”概念的首先出现者,我们可以发现《论语》一书对中庸思想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研究原始儒家的中庸思想十分重要。根据学者统计,《论语》中出现“仁”109次,出现“礼”75次,我们不能否认“仁”和“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但“礼”是周代就固有的,“仁”是孔子思想的最终目的。即孔子想以“克己复礼”为“天下归仁”。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将“礼”和“仁”联系起来呢?善于温故知新的孔子,在对历史文献的钻研中,归纳出了新的观点,即从“礼”到“仁”的方法论武器――“中庸”。孔子赋予了“中庸”在伦理观中极高的地位。所以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中庸”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成为了衡量君子道德的最高标准。
文质彬彬,取之中道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2]是孔子对其弟子的告诫。“君子儒”便成为了后代儒生追求的目标。那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君子呢?孔子给出的答案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说“质朴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未免虚浮,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能称为君子”。作为君子,既不能“野”,又不能“史”,所以“质”“文”要配合恰当,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要恰到好处,才能称之为君子。要想做到“文质彬彬”,只有坚持中庸原则,重点是对度的把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是君子也不会例外。作为一个人,就会有七情六欲,难免会有喜怒哀乐。要坚持理性,不被情绪控制,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十分困难的。面对怎样控制我们情绪的难题,孔子给出的答案同样是坚持中庸原则。“《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乐”是适度的纵情与陶醉,“淫”则是不加控制的欢愉宣泄;“哀”是心中思念至极但又能自我克制的一种情感状态,“伤”则是一任思念不断加深以致造成自我伤害的一种失控状态。坚持中道的“乐”“哀”,摒弃过度的“淫”“伤”。面对自己喜爱的事物,要做到陶醉但不过度;面对使自己伤感的事物,要做到哀婉但不伤痛。
在孔子的伦理观中,仿佛任何问题的解决方案都可以用“中庸”二字来一言以蔽之。中庸之道成为至高原则,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上方宝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成为了坚守中庸之道。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出发点要恪守中庸之道。经过一生的探索,孔子将自己的观点用“中庸”二字来概括,做得不够不行,做得过了也不行,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却包含了无穷无尽的智慧。
过犹不及,取舍有度
在一万一千多字的《论语》中,“中庸”一词仅仅出现了一次。而孔子也没有对“中庸”做出具体的规范的解释。我们只能从《论语》的字里行间对中庸进行揣测,给了我们极大的发挥和想象的空间。用“过犹不及”来形容孔子的中庸之道,虽然不会概括的很全面,但也不至于有很大的偏差。“过犹不及”的意思是“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这四个字体现了孔子中庸之道的全部精髓。《论语》中体现这一原则的记载有: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4]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5]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6]
孔子对中庸之道的解释还可以理解为“过犹不及”。即我们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在质变量变中,关键的是度,任何事情只有掌握好度,才能把事情做好。以上的相关记载,我可以看出孔子将“过犹不及”坚持“中行”作为中庸之道的一部分,这些对人的要求,但是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不仅对人,对自然万物也有博爱精神。做为一个“仁”者,他的“仁”不仅只是针对人这个群体,而是扩展到了万事万物。
对与“中庸”二字的理解,孔子将中庸之道发挥的淋漓尽致。正如如他所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做任何事都坚持“叩其两端”,这样就不会将事情做得过了头,也不会出现做得不够的现象。可以说“中庸”观念孔子一生思想奋斗的主要收获之一。“见危授命”与“危邦不入”,是他处理生死的中庸;“敬鬼神而远之”是他对待鬼神的中庸;“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是他对交友之道的中庸;既要“亲亲”,又要“尚贤”,是他选用人才的中庸;“礼之用,和为贵”是他治国之道的中庸。《论语》一书中时时刻刻阐释了“礼”与“仁”,并且这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礼”与“仁”是互为表里的,“仁是礼的内涵,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上层建筑”。对于“中庸”却没有更多的具体的解释。我们也无法找到“中庸”与“礼”与“仁”的关系。但是如果将孔子的思想体系分成两条主线。一条为“礼”和“仁”,这是明线,这是我们从《论语》一书中可以明确看到的。另一条则是看不见的暗线,是我们从《论语》中记载的孔子的言行中挖掘出来的。(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2]《论语?雍也》
[3]《论语?八佾》
[4]《论语?先进》
[5]《论语?公冶长
[6]《论语?子路》
第二篇:论语的中庸思想
“中庸”是孔子思想的哲学基础——《论语》欣赏之一
“中庸”是孔子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孔子思想里有没有哲学
所谓哲学,就是对事物总的、根本的认识。而对事物不同的认识决定不同的思想体系,换句话说,就是任何思想都有它的哲学基础,比如辩证法是老子思想的哲学基础,相对论是庄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性本恶是荀子、韩非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性本善是孟子思想的哲学基础,“空”是佛的哲学基础,实用主义是美国人的哲学基础,等等。
那么,孔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呢?有观点认为,孔子思想里面没有哲学,王国维说:“孔子于《论语》二十篇中,无一语及于形而上学者,其所谓„天‟不过是通俗之语。”(王国维《老子之学说》)黑格尔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辩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哲学史讲演录〉)格鲁伯也认为孔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他对形而上学问题完全没有理解,他甚至也不是道德哲学家,而只是一个道德说教者。
不错,孔子确实不是一个专业的哲学家,他与老子不同,老子《道德经》不谈具体的人和事,是高度的抽象,而孔子说得很具体,具体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往往就事论事,但我们不能因此说孔子思想里没有哲学。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聪明?”孔子回答说:“子张的聪明过了头,子夏不够聪明。”子贡说:“那就是说子张比子夏聪明。”孔子说:“不,聪明过了头和不够聪明一样。”(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孔子的全部哲学就在这简短的对话中。
我们知道喝咖啡可以提神醒脑,但一杯没有效果,三杯又影响睡眠,两杯则恰到好处。
炒股票也一样,你从市场购入一支十元的股票,整天盯着股票行情看,等待升值,当升到十五元时还不出手,因为你的希望值是二十元,可是到十八元时开始回落,最后降到八元,只好割肉止损。
因此说,三杯不是最佳选择,二十元也不是最佳选择,最佳选择不是越多越好,不是在事物的顶端(特殊情况除外),而是在中间的某个点上,这就是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的哲学,“对立统一”在其中,“相反相成”在其中,“一分为二”在其中,“物极必反”也在其中。
孔子不是哲学家,他不研究哲学,但他用哲学。
二、中庸是孔子终身奉行的人生哲学
在《论语》中,孔子有一句终身奉行的格言,那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论语-公冶长》),这是众所周知的,孔子还有一个终身奉行的原则,人们未必了解。
一次,孔子对子贡说:“赐啊,你以为我知识渊博吗。”子贡问:“难道不是吗?”孔子回答说:“不是的,我只是用一样东西贯穿始终。”(子曰:“赐也,女以予多为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
这个“一以贯之”的东西是什么,孔子没有说明。
后来孔子在另外一个地方又说:“我什么都知道吗?不是的,如果农民问我问题,我肚子里也是空空的,答不出来,但是我会从事物的两头去考虑问题,(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子曰:“我有知乎?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叩其两端”就是从事物的两头去考虑问题,找出它们中间的那个点,这是“中庸”的方法,由此可见,笔者认为,孔子这里所说的“一以贯之”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中庸之道”。
《论语》多处记载孔子用“中庸”思想指导日常生活:
1、孔子对人温和而严厉,威严但不凶猛。(子温而厉,威而不猛。《论语-述而》)这就是子夏所说的:“君子的形象有三种变化:远看他严肃,接近他又觉得温和,听他说起话又觉得严厉。”(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
2、孔子不主张用密钓钓鱼,不射杀夜宿的鸟。(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
3,孔子赞赏《诗经》快乐但不淫荡,哀愁但不悲伤。(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4、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是“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
5、一个叫季文子的人做事十分谨慎,总是想了又想,考虑再三,再去做,即所谓的“三思而后行”,孔子听说后评论说: “两次就够了。”(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6、许多人以为:保持与一个人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天天和他呆在一起,形影不离。然而,孔子却认为:两个人经常在一起,难免生腻,也容易发生不愉快和摩擦,讨厌和反感,这就是他所说:“事君数,斯辱矣;事友数,斯疏矣。”——跟君王来往太密切,就会遭受屈辱;跟朋友来往太密切,就会被疏远。(《论语-为政》)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君臣还是朋友,最好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近不远,若即若离,民间有谚语:“田园要经常去,朋友要淡淡走”,即所谓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也,这样的关系才可以长久。
7、孔子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里的“质”指内在的品质,“文”指外在的礼仪,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内在的品质多于外在的礼仪(只注重内在修养,不注意外在礼仪),就显得粗野;外在的礼仪多于内在的品质(只注重外表的礼仪,不注重内在的修养)就会显得做作,最好两者都有,内外兼修,恰到好处,这才是君子的形象。
蔡尚思先生说:“„温而厉,威而不猛‟是他待人的中庸;„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是他对事物的中庸;„再,斯可矣‟是他做事的中庸;„师也过,商也不及‟是他评价人的中庸;„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他审美的中庸;“敬鬼神而远之”是他对鬼神的中庸。”(〈孔子思想体系〉)
孔子既反对道家回归原始,也反对法家与时俱进,而主张恢复周代制度,则是他选择社会发展路线的中庸。
三、中庸是一道难题
总之,“中庸之道”,通俗地讲,就是不偏不倚,恰如其分,道理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像喝咖啡、炒股票这样的事还好掌握,因为有一个可以测量的数在那里,而像人际交往、君子形象等就难以掌握,因为它们不是可以用称称、用斗量的,很容易做过了头,或做不足。
最难的是异性之间交朋友——我是说单纯的朋友,彼此客套一点吗,显得做作,随便一点吗,又觉得尴尬,退后一点吗,觉得远了,向前一点吗,又觉得近了,分寸难以把握,有人认为异性朋友最佳的境界是“比友谊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中庸,听起来似乎很美妙,问题是比友谊多一点,多多少?比爱情少一点,少多少?拿什么量,用什么称,所以异性之间保持单纯的友谊太难,要么发展为恋人,要么走不下去,走下去的,几乎是凤毛麟角。
即便是一些可以用数量的事,也不一定好把握,比如喝酒,俗话说:“无酒不成宴”,同学聚会,朋友谈心,喝少了郁闷,喝多了疯狂,有人认为,喝酒的最佳状态是喝到五六分,既助谈兴,又不醉人,问题是,喝到五六分,正是酒兴最浓的时候,也是最意气奋发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控制得住自己,许多人宴席开始的时候,象个谦谦君子,一直说不喝不喝,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酒过三巡,便开怀喝,过了六巡就大喝,一个劲的喊“拿酒来!”,越喝越起劲,大家控制他,不给他酒,他就生气——满地找酒喝,结果就喝过了头。
因此,不要小看“中庸之道”,它是一道人生的大课题,也是一道大难题,孔子曾经把“中庸之道”看作比上刀山还要难,他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天下可以拿来跟人平分,爵位可以放弃不要,可以在刀刃上跳舞,中庸却不可能做到(《礼记-中庸》),为此,他经常发出这样的叹息:
1、“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如今很难找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了,不是狂就是狷,狂人太激进,狷人有所不足(《论语-子路》)。
2、“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我现在知道了,许多道理难以实行,是因为聪明人做过了头,愚笨的人做得不够(《礼记-中庸》)。
3、“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之道是最高尚的品德,人们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品德了(《论语-雍也》)。
四、中庸不是平庸
由于文字的局限性,人们把往往“中庸”理解为“平庸”、“保守”、“懦弱”。庸者,用也,所谓中庸,就是“以中为用”——“允执其中”(《论语-尧曰》),跟“平庸”、“保守”、“懦弱”没有任何关系。
恰恰相反,由于“中庸”不仅需要人的智慧、毅力和道德修养,更需要忍耐精神、牺牲精神、妥协精神,因此,能按中庸之道做事的人,往往不是平庸之辈,而是真正的强者。
一次,子路问孔子什么叫做“强”,孔子回答说:“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是南方式的强,还是北方式的强,还是你认为的那种强呢?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别人对我蛮横无理也不报复,这是南方式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盾甲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式的强,勇敢好斗的人具有这种强;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强啊;保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强啊。(《礼记-中庸》)
平时,我们看见有些人穿着朴素,言语谨慎,唯唯诺诺,从不表现自己,看起来很“平庸”、“没个性”,结果却进步得很快,上升得很快。实际上,他们不是平庸,不是没有个性,而是克制个性,磨合自己,把自己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去适应社会,以求社会的接受和包容,这也是一种中庸的表现。
因此,在股市里,真正的赢家不是那些贪心的人,而是见好就收的人;在情场上,真正的情圣不是能轻易得到异性芳心的人,而是能和异性保持纯洁友谊的人;在酒桌上,真正的海量,不是喝得最多的人,而是能喝得适可而止的人;在官场上,真正的胜者不是那些飞扬跋扈的人,而是谦卑低调的人。
五、中庸之道是对哲学的一大贡献
孔子的中庸思想主要记载在《论语》和《礼记-中庸》中,朱熹评价《礼记-中庸》时说:“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思想深远,言恳意切,历代圣贤之书中,能够提纲挈领、启发奥妙道理的,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中庸之道”说得这样明白详尽(《中庸章句-序》)。程颐认为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藏于密,其味无穷。” 这都是在哲学的高度给予的评价。
毛泽东给张闻天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都要作两条战线斗争,去肯定事物与概念的相对安定的质,“过”即是“左”的东西,“不及”即是右的东西。依照现在我们的观点说来,“过”与“不及”乃指一定事物在时间与空间中运动,当其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应从量的关系上找出与确定其一定的质,这就是“中”或“中庸”,或“时中”。说这个事物已经不是这种状态而进到别种状态了,这就是别一种质,就是“过”或“左”倾了。说这个事物还停止在原来状态并无发展,这是老的事物,是概念停滞,是守旧顽固,是右倾,是“不及”。……这个思想的确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第三篇:论语解读
《论语》章句解读分享6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第七》
君子何以能做到胸怀坦荡荡呢?因为君子执守‚中庸之道‛,遵循天地不变之常理。君子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君子常守持中道,其喜怒哀乐涵养于清净而空灵的心体里面,不轻易释放发泄。当率性而起有感而发时,也‚从容中道‛,不过而无不及,恰到好处,祥和周全。因此,君子之德,可以诚明无私,如天地之广博,如日月之明朗,与天地日月和其德:‚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样的人,能不坦荡荡吗?
戚戚,利字当头,欲望先行,求之不得便因忧患而怨妒愤懑、矫情乖戾。
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去人欲‛,常被人误解,被嗤之为‚不近人情。‛其实天理中有人欲,人欲中存天理。打个比方说,人人都要吃饭,这就是天理;整天想着山珍海味想吃好的,这便是人欲。凡事适度,安贫乐道,富贵不骄,这便是天理与人欲圆融和洽归于一体了。君子能做到这点,普通老百姓受各人秉气所制、欲念所牵,受情绪所左右,不能超越解脱,常常怨天尤人而‚戚戚‛。【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第八》
士,这个春秋时期出现的特殊阶层,以进学修德为标签,以治国安民为使命,与贵族乃至君王分庭抗礼,书写了三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他们是平民中的贵族,是贵族中的平民;是有道德、有思想、有学识的人;是有崇高社会理想的人;是圣人君子的后备军。曾子及孔门七十二贤人没有人敢以君子自诩,却都以‚士‛自居自免。
曾子说:‚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气度宏大、性情刚毅,治国平天下的使命赋予我们的任务沉重而且路途遥远。为什么说任重而道远呢?你看把万善归一又博爱万物的‘仁’作为自己的担当,不是很沉重吗?直到死的那一天才停下来,不是很遥远吗?‛
曾子这段著名的宏论,为后世的社会精英(士)们奉为圭臬而效法,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第八》
曾子自己就是个君子,虽然儒家的真君子从不以君子自居,都谦逊好学,进学修德不辍。君子论君子那都是心得。曾子在此形象生动地道出了君子可以信赖、可以托付身家性命乃至江山社稷,可以舍生取义的品德,而且清楚到告诉我们,君子再伟大再优秀再难能,他都是人,而不是神!
曾子说:‚以君子的德性、才华、能力,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摄行国政发号施令,临国而不贪,临欲而不乱;其忠义气节可以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君子是这样的人吗?对,这样的人就是君子。‛
历史上的伊尹、周公旦、陆秀夫、文天祥、谭嗣同,戏剧《赵氏孤儿》中的程婴等,都是这样的君子。中国不缺少君子,悲剧源于小人往往当权。
《论语》章句解读分享88 16.7.28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失;邦无道,如失。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卫灵公时任祝史,是负责社稷神祭祀的官。
当其时,卫国有位贤人蘧伯玉(孔夫子周游列国在卫国时在他家住了两三年),为人正直且德才兼备,但卫灵公却不肯重用他;另一位叫弥子瑕的,是个拍马舔菊谄媚专营的小人,卫灵公反而委以重任。史鱼屡次进谏,让卫灵公纳贤去佞,灵公就是不听。
后来,史鱼有病要死了,临终前将儿子唤到床前说:‚我作为卫国的史官,却不能够进荐贤德的蘧伯玉而谏退奸人弥子瑕,身为臣子却没有能够扶正君王,有罪过啊!既然生前不能正君,那么死了也不必用大臣之礼来殓葬。我死后,你不要在正室治丧,把我的尸体放在窗下就行了。‛史鱼的儿子遵从父命而行。
卫灵公前来吊丧,见到大臣史鱼的尸体竟然被放置在窗下,如此轻慢不敬,愤怒地责问孝子,史鱼的儿子便将老父生前的遗命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听后很惊愕,脸色都变了,说道:‚这是我的过失啊!‛于是马上命令将史鱼的尸体按大臣礼仪移放正堂。回宫后立即诏用蘧伯玉,斥退了弥子瑕。
孔夫子听到这件事,赞叹道:‚古来有许多敢于直言相谏的人,到死了也就停止了,没有像史鱼这样的,死了以后,还用自己的尸体来劝谏国君,以自己一片至诚的忠心使君王受到感化,难道称不上是秉直的人吗?‛
‚史鱼尸谏‛是个成语典故,出自《孔子家语》。《论语》中的这段论及史鱼和蘧伯玉的章句应该也是孔子据此有感而发的言论。孔子说:‚卫国的史鱼可真是耿直呀,国君仁道国家太平,他向箭一样挺直而尖锐;国君昏庸国家混乱他也向箭一样地挺直而尖锐。蘧伯玉这个人可真是个君子呀,国君开明国家遵行道义,他就出来做官辅佐贤君;国君昏庸国家乱政,他就收藏起自己的智慧能力,免于乱世。‛
明哲保身是圣人道,心性修炼不到家的人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孔子尽管称赞史鱼的耿直,还是用蘧伯玉处乱世的‚卷而怀之‛来暗喻史鱼还未修炼成君子的情性。龙逢炮烙,比干剖心,虽忠诚有加,但也是鸡蛋碰石头,既改变不了桀纣,也挽救不了国祚。何不留得青山在呢?
《论语》章句解读分享96 16.8.05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十六》
君子持戒,是因为心存敬畏,不敢忤逆天命、违道悖理。
何谓天命?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天命‛有着诸多的含义:道家的“天命”大多指人生宿命、命运,墨家的天命概指神的意志,法家的天命是体现的是君王天子意志,而儒家的‚天命‛却是指超越神圣的道德之天和孕育万物的自然之天的意志,引发为体悟天道的圣人君子的理想“使命”。《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本初的人性与天道是浑圆一体的,天人合一。上天的意志就是人的本性;顺随发挥本性就是践行天地之道;修正骗离天道的后天的习性就是教化。
君子都敬畏些什么呢?孔子说:‚归纳起来君子大致有三种敬畏:一是敬畏天命(天命不可违);再是敬畏居上位的人(古人位必有德,德必配位,于今不同。);三是敬畏古圣先贤有道之人的教诲(圣人是人类文明的舵手,其教诲是万世法则)。与之相反,小人的做法是无知无畏,小人不知道天命的不可冒犯而无所畏惧;不懂得在上位者心灵品德的高贵而耍戏亵渎;不理解圣人之言是天理在人间的传喻,随意曲解轻蔑。‛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一段话,很形象:‚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愚鲁还自以为是的下等人,一听到有人讲天地人生道理,就讥笑不止。这很正常,小人如果能够体认而不讥笑,那就不是天地人间的大道了。
《论语》章句解读分享97 16,8,06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第十六》
思,心之田也。草荒禾秀抑或林花繁盛由我。思维、思想、思考,动脑亦动心。
君子于人事无不尽心尽性。践行天理、善为人道,表现为九个方面的思想考量:眼观外物,则思考眼界如何无所遮蔽而明见;耳听声音,则思考耳路不被堵塞而闻达;神色表情,则思考如何保持温润和乐以现德性;仪态举动,则思考如何恭敬谦逊以合仪礼;言语文辞,则思考如何情真意切以尽忠诚;行事做工,则思考如何保守对天地神圣的敬畏而不伤天害理;心存疑惑迷茫,则思考如何自省或求教师长以解除疑虑;愤怒忿恨,则思考如若冲动而丧失理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后果;见到财货利益,则思考此等财利的取得是否符合道义。
圣人至诚,能够从容中道。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则要在各个方面反省明察,修正偏差,改正过错。‚君子求诸己‛,向内求,这样的思考自省,古人谓之‚思诚‛。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第九》)
今天是教师节,而这段章句所表现的正是孔老夫子的为师之道和教学之法。
满腹经纶,博通古今,却说自己没有什么知识。像天,屈尊向下;像地,自甘卑下;像水,乐善居下。这是谦谦君子‚学而不厌‛的为学之道。
《中庸》说‚道不远人‛,道,本身就运行在天地之间、蕴藏在民人百姓的生活日用之中,悟道之人不以大道的高蹈尊贵而疏远、拒绝普通大众;又说‚极高明而道中庸‛,圣人君子,即便是有极为高明的思想和境界,也都以通俗平常的方式行事和表达,以求有教无类。这是‚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
孔子执守谦道,在传授教学方法时,和弟子们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有一个乡下的粗人向我求教,我对他的问题几乎一无所知,我便从他提供的事物截然相反的两端,诸如本末、终始、大小、上下、内外、精粗等等方面来询问和推敲,以求详尽地知道他的问题所在,并据此予以解答。‛
谦逊以学,耐心而教,方法都在问题当中寻找。这样尽心尽力地做老师,怎不让人肃然起敬、感恩戴德呢?
《论语》章句解读分享190 2016.11.08【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说:‚不刻意地有所作为,天下国家就得到了很好的治理,这就是大舜帝吧!还须要做什么呢?在君位之上,诚敬庄严、恭己正人,面朝南向端坐而已呀。‛
舜帝大孝,德盛智深,足以化民,不需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马不停蹄地发布政令堵漏补缺;他又善用贤能,派大禹治水、令后稷劝农,也用不着事必躬亲疲影劳形。大舜帝的无为,还表现在他承唐尧之续、开夏禹之端,三圣禅让而居其中,顺势而然。《中庸》说:‚舜其大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无为而治,是政治的最高境界。为古代圣贤所推崇,道家、儒家在此政治理想上并无分野。只是后来人心不古奸诈出没毁弃了质朴,明德蒙尘道德堕落,儒家才带着不可遏制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不得已而为之地提倡礼乐教化,入世、救世、治世、济世、淑世;而道家,则随着骑牛出关的老子和钓鱼梦蝶的庄子到世外逍遥去了。
第四篇:《论语》解读目录
前言
儒学,上承尧、舜、夏、商、周文治德政先圣之道;下传两千五百年,儒学理所当然誉谓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政治、思想、教育、文化之根本。
儒学深厚道德之积淀,广义文化之内涵,深厚、光明、悠远、长久如天地之道不可逾越。儒学,其光明如天,覆照天下之万物无所不至;其广博深厚如地,生育万物,养育万物。
纵然儒学被辱沒边缘了百余年,而今仍然十人九儒,遍及世界之中文学校皆以“孔子学院”命名,大概这就叫做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至诚无息吧!
儒学,是仁本文化,无仁不成儒。亘古不变的是人心无不向仁,无不向善。故而,历经不衰的儒学缔造之先圣孔夫子,今天仍然被世界推崇谓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学率人皆固有善本立道施教,遵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之德政风化天下,使天下和谐不治而致,无为而成。《大学》,教人明其明德,自诚自道,素其位而行止于至善,无入而不自得焉。《中庸》,教人识天命,明物理,居中正崇仁和,通权达变逢其和而终身受益。《论语》,为人生构仁宅垦义道,助人独善自身,教人兼善天下。佑人坦荡泰然而善始善终。《孟子》,论政辩道,好善忘势,重民轻政,天下为公。
儒学政治:志在继承中国传统文治徳政,创造了以仁孝为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徳政礼制政治理论。德政礼制致
使治与被治的政民关系相互亲其亲,长其长,创建治国如齐家的政治秩序。
儒学思想:率人固有仁、义、礼、智、忠、孝、诚、信之善本天性立道施教风化天下,效天地之道善养天下。顺自然法则为天命,遵天命为真理。崇尚中庸遵守权变,以求天、地、人、三者和一。
儒学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提倡学而优则士。倡导乐道而学做人就是作学问。施教引而不发,教人求学务本学以致用,下学求上达,知致而格物。
《读四书做有根的人》全套丛书满臷688篇文章,《大学》45篇,《中庸》45篇,《论语》382篇,《孟子》2l6篇。
《读四书做有根的人》在解读中克除玄乎其玄食而不知其味之奥秘;改变千篇一律食而不获其实之俗套而自成一格。该丛书注重解读,句句逐一立目,谨遵四书原典融会贯通,论据互相佐证,力求解读把握正确,还给儒学本来固有的伟大,光明与正确,还给儒学本该顶礼模拜的高尚价值。
目 录
《论语》
学而篇
不亦悦乎„„„„„„„„„„„„„„„„„„„„005 本立而道生„„„„„„„„„„„„„„„„„„„010 巧言令色少仁德„„„„„„„„„„„„„„„„„015 一日三省„„„„„„„„„„„„„„„„„„„„018 先修德而后作学问„„„„„„„„„„„„„„„„023 做人就是做学问„„„„„„„„„„„„„„„„„027 君子要自重„„„„„„„„„„„„„„„„„„„031 遵本溯源„„„„„„„„„„„„„„„„„„„„035 温良恭俭让„„„„„„„„„„„„„„„„„„„039 父志子承„„„„„„„„„„„„„„„„„„„„043 礼之用和为贵„„„„„„„„„„„„„„„„„„047 好学者之道„„„„„„„„„„„„„„„„„„„052 贫而乐富而好礼„„„„„„„„„„„„„„„„056 知人难„„„„„„„„„„„„„„„„„„„„„061
001
泰伯篇
三舍王位让贤才„„„„„„„„„„„„„„„„„067 行之以礼„„„„„„„„„„„„„„„„„„„„070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075 谦虚与谨慎„„„„„„„„„„„„„„„„„„„078 任重道远死而后己„„„„„„„„„„„„„„„082 民可使不可知„„„„„„„„„„„„„„„„„„086 好经不要念歪„„„„„„„„„„„„„„„„„„090 求学做官不急于求成„„„„„„„„„„„„„„„093 做官志在自尊„„„„„„„„„„„„„„„„„„097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01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104 以忠事主从强事弱之德„„„„„„„„„„„„„107
为政篇
以德服人„„„„„„„„„„„„„„„„„„„„113 人生历程„„„„„„„„„„„„„„„„„„„„117 孝不违礼„„„„„„„„„„„„„„„„„„„„122 爱甚于孝„„„„„„„„„„„„„„„„„„„„125 孝不只是养„„„„„„„„„„„„„„„„„„„129 尽孝色难„„„„„„„„„„„„„„„„„„„„132 大智若愚„„„„„„„„„„„„„„„„„„„„136 观人有术„„„„„„„„„„„„„„„„„„„„140
002
温故而知新„„„„„„„„„„„„„„„„„„„144 君子不器„„„„„„„„„„„„„„„„„„„„148 先行而后言„„„„„„„„„„„„„„„„„„„152 君子周而不比„„„„„„„„„„„„„„„„„„156 学习与思考„„„„„„„„„„„„„„„„„„„159 立中无害„„„„„„„„„„„„„„„„„„„„163 真诚是智者„„„„„„„„„„„„„„„„„„„167 做官之道„„„„„„„„„„„„„„„„„„„„171 举直错诸枉„„„„„„„„„„„„„„„„„„„174 正己而后正人„„„„„„„„„„„„„„„„„„178 治家就是为政„„„„„„„„„„„„„„„„„„182 人而无信不可„„„„„„„„„„„„„„„„„„186 继往开来的政治思想„„„„„„„„„„„„„„„189 祭祀之道„„„„„„„„„„„„„„„„„„„„193
八佾篇
仁人乐礼„„„„„„„„„„„„„„„„„„„„199 孝不可违„„„„„„„„„„„„„„„„„„„„203 君无德不如无君„„„„„„„„„„„„„„„„„206 君子争而无敌„„„„„„„„„„„„„„„„„„209 心诚则灵„„„„„„„„„„„„„„„„„„„„213 天不可违„„„„„„„„„„„„„„„„„„„„217 与时俱进„„„„„„„„„„„„„„„„„„„„221
003
学问是知礼„„„„„„„„„„„„„„„„„„„224 竞争不苛求„„„„„„„„„„„„„„„„„„„227 有取就有舍„„„„„„„„„„„„„„„„„„„231 慎辩忠与谄„„„„„„„„„„„„„„„„„„„234 上下礼尚往来„„„„„„„„„„„„„„„„„„237 乐不淫哀不伤„„„„„„„„„„„„„„„„„241 既往不咎„„„„„„„„„„„„„„„„„„„„245 对事不对人„„„„„„„„„„„„„„„„„„„249 尽善尽美„„„„„„„„„„„„„„„„„„„„253 施礼根在仁德„„„„„„„„„„„„„„„„„„256
里仁篇
里仁为美„„„„„„„„„„„„„„„„„„„„263 仁者安仁智者利人„„„„„„„„„„„„„„„266 诚己是仁„„„„„„„„„„„„„„„„„„„„271 欲之有道„„„„„„„„„„„„„„„„„„„„274 仁是道德之根„„„„„„„„„„„„„„„„„„278 观过有情„„„„„„„„„„„„„„„„„„„„282 朝闻道夕死可以„„„„„„„„„„„„„„„„286 求学要俭朴„„„„„„„„„„„„„„„„„„„289 义在无可无不可„„„„„„„„„„„„„„„„„293 君子与小人不同的心怀„„„„„„„„„„„„„„297
004
第五篇:传统文化之论语
《论语》教案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一、教学内容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诵读“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理解基本意思。2.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及时复习、勤于思考的习惯。3.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句中多音字的读音和字义。
2.进行及时复习、勤于思考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交流展示
(1)出示《论语·学而篇第一》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们还记得这段古文吗?这是我国哪位历史名人说的?
(2)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了《论语·学而篇第一》部分,谁来为我们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读背交流,可以按顺序读背,也可以把内容有联系地放在一起读背;可以单人读背;也可以邀请同学合作读背。)
(3)学了《论语·学而篇第一》后,孔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建议]
反复单一的读背会让学生对经典著作产生厌倦。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从他们的需要出发,给他们创建平台展示自己。同时,这个环节的目的既是复习巩固旧知,也是对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指导。
[建议]
学习不仅是停留在知识本身,对于知识背后,尤其是这样的经典著作背后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教师也可以适当引领。
(4)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论语·学而篇第一》。(齐读《论语·学而篇第一》)2.答疑解惑
(1)《论语》中还有许多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辉,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为政篇第二》中的两则。
(2)请看这一章的其中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示相应内容和自学建议)
①
默读文句,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字词,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②
和同学们交流,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③
连起来自己说说句子的意思。
(借助书本,引导学生互相解疑)
(3)交流汇报
①
通过自学,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提醒“为”的读音)
②
找出句中的一对反义词。用“故”组词。
这句话后来演化成了一个成语“温故知新”。(相继出示“新——故”、“温故知新”)
③
同桌合作,一人读原文,一人说意思。
④
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⑤
了解了意思,再来读读原文。
(4)“温故而知新”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但凡知识渊博的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毛泽东主 席就有这样的习惯,书中“经典链接”里就记载了他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默读故事)
“经典链接”:《毛泽东读书》(见《论语》第26页)
“温故知新”:请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用“温故而知新”写一句学习感受。
① 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交流感受)
② 故事后的习题,就是用我们这则《论语》中出现的成语命名的。下面我们就是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新的理解和运用了。(完成习题,交流)
(5)如果我们能坚持这样去对待知识,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一定会受益匪浅的。让我们来背一背这则《论语》。(集体背诵)3.总结延伸
(1)我们已经学了十几则《论语》了,这其中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学习的,有些是指导我们如何做事情的,还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你们能自己总结一下学过的这十几则《论语》分别是属于哪一类的吗?(总结归类)
(2)其中哪一则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或者说对你的帮助最大,为什么呢?(结合实际,交流总结)
(3)对于学习、对于生活,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呢?能试着像孔子这样用凝练的一句话概括出来吗?(自由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