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招聘时运用心理测验得注意4个问题
根据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所作的调查,目前大约有18%的公司在雇用流程中使用性格测验。许多行业与组织心理学者以及测验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 for Test Publishers)指出,这个数字正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成长。
如果用得正确,认知与性格测验可以提高新员工成功的机会。一般估计,雇用一名坏员工的成本至少相当于一年的薪资,因此,各组织有很高的动机要雇用合适的人员。不幸的是,有太多组织以错误的方式使用错误的心理评估。若要尽量减少潜在风险,并尽量提高这些测验的预测准确度,请注意以下几点。
了解法律
组织、招募经理和人力资源部门,在雇用前的筛选系统里增加心理测验时,应该谨记要遵守相关法规。由于有反歧视的法律,因此,评估工具(尤其是认知能力测验)必须与工作相关,而且是验 证有效的。在美国,因为有《美国残疾人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测验通常都必须尊重隐私,而且不能以任何方式“诊断”求职候选者。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国家美式足球联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它已改变评估作法,部分原因是担心会有种族歧视,以及对工作绩效的预测效果不佳。除非工作涉及执法、武器或有其他特殊的安全考虑,否则组织不应该要求职务候选者接受任何评估以诊断是否有下列问题:容易罹患忧郁症、有罹患其他精神疾病或任何一种人格障碍的风险。
了解企业的需求
如果你的公司对于工作绩效没有良好的衡量方法,那么心理测验对你公司也不会有帮助。组织往往较关注预测项目(predictor),也就是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甚于关注被预测者,也就是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如果组织对于员工的工作绩效没有量化的评量指标,那么对于以心理测验(或对求职者的任何其他类型的评量)来预测绩效的成效有多好,就缺乏统计相关性的依据。
了解企业的需求之后,就一定要找到一个测验,能确实评估那些特性。例如,虽然有法律禁止公司歧视或侵犯候选者的隐私,却没有法律禁止企业使用奇特或 无效的评估工具。如果公司想根据星座挑选一个天蝎座(而非天秤座)的人,来担任新的财务长,在法律上不会有任何风险(只要星座和候选者所属的“受保护”人员类型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但大多数人认为,用星座来为你的职缺补人,是错误的分类工具。而他们并不知道,其他一些经常使用的测验法,可能也无法预测所期望的结果。
例如,许多组织虽然常使用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MBTI),但不应用来挑选员工。MBTI的设计并不是为了这个目的,而且不宜用来评量人员,即使这项测验的出版商提出这种警告,组织仍继续采用。
降低作弊的风险
为了防止候选者要求别人代替他们接受测验,尤其是认知能力的测验,组织应“监督”评估测验,无论是让候选者在你公司的办公室内接受测验,或通过视频会议监测候选者(如果他们是在远方)。
请记住,有些候选者可能会忍不住想要“操弄”测验结果。要拿候选者的推荐函与面试得分来和他们的测验结果作比较,以确定两者是否一致。如果应征某销售职务的一名候选者似乎很害羞,在面试时很低调,而且被推荐人形容为安静、内向,但测验结果发现他善于与人打交道,总是想要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这种落差可能会引发一个问题:这名应征者是否企图进行“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以便看起来是比较理想的人选。有些心理测验有内建的评量指针,可显示候选者回答测验题的模式是否呈现出他企图表现某种作风,或是此人的答案是否彼此不一致。使用多个心理测验,可以帮助组织掌握较一致的情况。但不要过度运用,如果候选者觉得做这些测验实在是太费时或受到侵扰,即使是完备、合法且有预测效果的评估做法,也不会增加价 值。
让候选者知道测验结果。虽然在大多数心理学研究中,“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让候选者有权利看到自己的测验结果,但很少组织让应征者取得心理测验结果的报告。组织反而常会要求应征者签署文件,放弃看到自己测验结果的权利。但是分享测验结果有道德上和实际上的好处,不论候选者是否收到或接受企业提供的工作机会。
与工作相关、有效的心理测验报告里的建议,对所有候选人都有好处。候选者若是收到并接受企业提供的工作机会,都会感谢那些报告可以提供有用的基础,来讨论他们加入公司的相关事宜;而候选者若是没有收到或未接受企业提供的工作机会,仍然会感谢该企业具有专业的礼貌,能与他们分享心理测验报告的建议。
(如果你想上网进行免费的性格评估,类似市场上许多企业使用的那种有效的性格测验,而且会直接给你保密的测验结果,那你可试试IPIP 120性格测验。)
测试那些测验
完备的绩效考核制度,也应该用量化方式来评估工作绩效(而不只是用质化方式)。这给了公司“正确性标准”,以衡量公司的雇用前筛选测验实际上的预测效果如何。最好是把这个验证流程当成一项科学研究,所采用的假设是“某个心理评估可以预测工作绩效”,而且在进行实验以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正确,有可能假设并不成立。如果长期来看,那项评估工具不能预测绩效,就不要再采用那项工具。
高绩效组织会很注意预测项目变量、结果变量和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藉此不断评估并改善公司的候选者评价制度。心理测验应该像那些测验所评估的候选者一样,受到严格的测试和验证。招聘经理与人资部门若能利用正确的方法,去挑选并留用合适的心理测验作法,就能够大幅提高他们挑选并留住合适人才的可能性。
第二篇:招聘应注意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0-04-22 09:10:35.873
来源:新华网
1、要明确自身条件,不要眼高手低,更不能自卑。事先打印出简历,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及求职意向清楚表达。在简历中把自己的联系方式注明,使用人单位能及时与你取得联系。
2、保证良好的精神面貌。应该朝气蓬勃、充满自信,要相信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一定能胜任要从事的工作。
3、进入人才市场不宜太晚。及时进入,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收集信息,了解行情,掌握到会单位的情况。
4、交谈不必太早。进入人才市场后,最好是先尽快地浏览一遍,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确定几个重点,再去交谈。
5、参会时不要带过多的证件原件。因为参会人多,用人单位没时间当时验证,而主要是初次面试和看简历。
6、充分利用大会的会刊。从上面查找自己的专业和感兴趣的公司,然后直接去其所在场馆,这样能够提高应聘效率。
7、善咨询、问明白。应仔细询问招聘单位的详细情况,包括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所有制性质、法人、招聘的内容和目的、用工形式、工作时间、月薪支付等等,以做到心中有数。
8、听议论、听反响。在求职时,应注意听招聘者向其他职者的介绍是否与你了解到的情况一致,听一听其他求职者的议论,再听取一下别人的建议和意见。
9、多小心、防受骗。近年来,一些骗子利用招聘大会行骗的事时有发生,其手法往往并不高明,但总能得手,主要是不少应聘者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
10、不要让家长陪同。否则,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缺乏独立性”的不良印象。
11、重视举止形象。毕业生要掌握必要的礼仪和谈话技巧,并要适当地“包装”自己。
12、留下必需的资料。如果单位不能当场签约,还要继续面试或考核,就要留下自荐书、简历等材料。
13、会后两三天内及时与用人单位联系,不能被动等待。
第三篇:校园招聘应注意哪些问题
校园招聘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注意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一些政策和规定。国家对大学生的就业有一些相应的政策,各个学校的毕业分配也有相应的规定,用人单位一定要首先了解这些规定,以免选中了的人才由于各种手续上的限制无法到单位工作。
2.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有脚踩两只船或几只船的现象。例如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几家单位签署意向;有的大学生一边复习考研或准备出国,一边找工作,一旦考研或出国成功他们将放弃工作。这些情况一定要注意。并且在与学生签署协议时就应该明确双方的责任,尤其是违约的责任。另外,单位也应该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并且留有备选名单,一以便 替换。
3.学生往往对走上社会的工作有不切实际的估计,对自己的能力也缺乏准确的评价。因此,单位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注意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
4.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好准备。在学校中招聘毕业生,学生常常会有一些关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并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在回答问题上口径一致。有的单位在向学生发放宣传品时就将常见的问题印在上面,或者在招聘的网页上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校园招聘的看法不同的企业对校园招聘有着不同的看法,尽管校园招聘有许多优点,但也
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进行校园招聘,盲目热衷或断然拒绝校园招聘这两种方式都不够冷静。这其中不乏对校园招聘的理解存在误区或企业自身管理存在问题。具体的误区有以下几点:
大学生没经验
很多企业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不足以承担岗位工作,不好用。可“不好用”如何定义?试想员工A和B在自己的岗位上都表现得游刃有余,但如果将其对调,则可能都会无所作为。所以大学生“好不好用”的关键还得看企业把他们放在哪里、怎么用。像IBM、惠普、微软这样的企业,其校园招聘的效果就很好,是因为他们能充分把握并利用大学生的特质,善于设置适合他们的岗位。企业如果以自己的整个价值链来作为设置企业内部工作岗位的层级和种类的基础,通过对各个岗位进行岗位评估,确定胜任这一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确定出适合新招大学生的岗位,把合适的人放到适合的位置上,自然也就“好用”了。比如说一些初级销售工作、办公室文员工作、研发中的一些辅助性工作等等,都比较适合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从基层岗位做起,逐步锻炼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一部分人工成本。
大学生更容易背叛
一些企业之所以选择成为校园招聘的“绝缘体”,是因为他们认为毕业生的流动率高,害怕成为员工的“培训基地”,浪费培训成本。然而面
对一次次“背叛”,企业也许应该试着换个心态、换个角度冷静思考一下:应届毕业生的频繁流动到底有多少原因是因为他们自身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有多少原因是因为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成长空间不够大、企业氛围不人性。其实应届毕业生并非在任何企业的流失率都很高,比如宝洁、GE、微软等知名公司,都建有完善的内部晋升机制、人才开发机制等,他们每年都从高校里招聘大量的应届生,甚至整个招聘以招应届生为主,而这些应届生也多数都安心本职工作,并逐步成长为企业的栋梁之才。
在当代劳动力市场中,如果企业没有一个很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不仅仅是应届毕业生,就算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员大量流失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面对“背叛”,企业更应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要设计更有竞争力的晋升发展机制与薪酬福利体系,努力营建以人为本的组织氛围,从本源上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中小企业不适合校园招聘
很多中小企业认为,“校园招聘是大企业的事,我们要的都是有经验的人才,他们来了几乎不用培训就能马上开展工作,并且很快就能出业绩。”这种想法在那些处于初创阶段,尚未度过生存危机的中小企业中尤其多见,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当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及稳定发展阶段后,对员工的需求由经验型人才转向了追求创新、学习、变革的人才,应届毕业生因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开拓精神”,便与企业所希望的“共同成长”不谋而合。这时利用校园招聘则可以引进“新鲜血液”,保持组织的活力,同时也能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增加企业的发展机遇。当然,由于中小企业往往培训机制不太健全、薪酬福利不具有竞争力、品牌知名度不够高等原因而很难与知名企业抗衡,所以,在校园招聘中,除了强调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员工巨大的成长空间等差异化优势外,在招聘的形式、时机选择上还需多下功夫,尽量避免与大企业“撞车”。校园招聘成为营销作秀
由于校园招聘活动具有招聘和企业品牌营销的双重功能,所以一些企业便利用这个“一箭双雕”的机会,不惜投入重金和精力大肆宣传自己的企业,以至于让学生感觉到企业只是借招聘之名行宣传之实,是在“作秀”。为此,国家人事部也有明确规定,严禁企业出现“只招不聘”的情形。所以,企业如何在招聘中兼顾招聘和营销,控制好“度”,是做好校园招聘的又一关键,否则恐怕会被戴上“超级骗子”的帽子而事与愿违。
第四篇:网络招聘需要注意的问题
网络招聘需要注意的问题
每年都有无数的应届毕业生含泪告别昔日朝夕相处4年的同窗,收拾行囊,离开恋恋不舍的校园,踏入人生的又一新旅途——求职、工作的道路。然而,找工作对于大多数应届生来说,是既期盼,又陌生的。应届生首次进入社会,难免很多事情没有经验,不知从何开始,包括如何找工作。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电脑普及的现在,网络求职,无疑是应届生最普遍的求职方式。职场专家总结了以下经验,相信能让每一位看过的应届生快速掌握网络求职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份工作。
网络求职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在招聘网站注册简历。由于每个招聘网站的招聘信息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多个招聘网站上同时注册投递简历,效果更好。
注册简历时,如果你并不是只想应聘一个职业,而是想多个职业都试试看,那么,职场专家建议,你最好注册一份通用型简历(适用于大多数岗位),以及再注册几份专门针对某些特殊职业的简历。例如,应聘“网络游戏策划”这一职位时,就不大适合用通用型简历。你如果能专门设计一份包含了你的网络游戏经验、对电脑和游戏的熟悉程度、以及对网络游戏的一些自己的创意和看法等内容的简历,那绝对能大幅提高你在这一职业上的面试成功率。
第二,是在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你可以先搜索几个你最想面试的公司,看看这些公司招什么职位,如果有合适自己的就投。你还可以按照行业、职位、工作地点、薪资待遇等具体要求在招聘网站上寻找合适的公司。
第三,等待公司的面试电话。最新调查的数据显示,在招聘网站投递简历后接到面试电话的平均机率为十分之一。即投十份简历到十个公司,平均只有一个公司会给你打面试电话。一般来说,如果你的简历符合招聘公司的要求,他们会在一个星期内给你打面试电话,但也有很少数的一些公司会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后才给你打面试电话。在等待公司面试电话的时候,你可以去把网络上的简历打印出来,建议打印30份,有备无患。
第四,假如你接到了面试电话,你该怎么办?你一定要做好准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首先,你要在网上查询这个公司的具体情况,包括这个公司是做什么行业的、公司知名度、公司规模大小、公司具体地址等等;其次,你还要查清楚你所应聘的职位需要什么能力,具体是做什么的,事先想好有关于这个职位面试官可能会问的问题。
第五,去现场面试。面试官普遍喜欢阳光、开朗、不做作、不怯场的应届生。
因此,作为应届生,你可以不必穿得太正式,但一定要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不能邋遢。
第五篇:浅谈员工招聘时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员工招聘时应注意的问题
员工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为了获取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最佳员工,不少企业已经下了很大的工夫,包括设立专职的招聘人员负责企业的常年招聘工作等,但实际效果并不十分如意。能否选择到优秀的员工取决于很多方面,选择工作本身的质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那么,企业应该在招聘过程中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做一下简单的探讨。
首先,简历并不能代表本人,简历的精美程度与应聘者个人能力无必然联系。招聘人员可以通过简历大致地了解应聘者的情况,初步判断是否需要安排面试,尽量避免通过简历对应聘者做深入的评价,以免产生“首因效应”。其次,工作经历比学历更重要,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人而言,他以前所处的工作环境和所从事的工作最能反映他的需求特征和能力特征,特别是一些从事高新技术的研发人员,如果在两三年时间内没有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他所掌握的技术就很难处于领先水平。同时,不要忽视求职者的个性特征,招聘时,除了对应聘者岗位技能的考核,还要考察他的个性特征在这个岗位上是否有发展潜力,比如一个应聘技术开发岗位的应聘者,他可能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但缺乏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他就不适合这个岗位的工作。另外,团队合作精神也是现在企业招聘考察的重点,如果应聘者是一个非常固执或者偏激的人,在招聘时应该慎重考虑。此外,招聘和求职是双向选择,招聘人员除了要更多地了解应聘者的情况外,还要让应聘者更充分地了解企业,避免由于应聘者对企业的过高估计而产生的人才流失现象。同时,招聘人员不能仅根据面试中标准的问答来确定对应聘者的认识,应该尽可能为应聘者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比如在面试时,招聘人员可以提一些能够让应聘者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问题。如:“如果让你做这件事,你将怎么办?”“在以前工作中,你最满意的是哪一项工作?”等等。另外,对那些频频更换企业的应聘者,用人单位一定要特别小心,有些应聘者可能只想暂时找一份工作安身,然后再慢慢找一个更稳定的永久性工作,很可能企业在他们身上投资了3个月的员工训练,而他们却在工作快要进入状态之前离去。在选择员工时,用人单位一定要就上述要点对应聘者诚恳地表达你的质疑。如果招聘人员遇到职业经历坎坷或者是能力超强的应聘者,一定要给予特别关注。除非这个职缺的工作即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否则不要录用一个能力超强的人,对工作感觉不充实的员工会很快就对工作感到厌烦,并会很快地离职。最后,要慎重做决定,假如面试后合适的应聘者有好几个,要利用考试的方法继续挑选,直到找出最佳人选。如果明知某人不很适合,但仍加以录用,那等于是告诉你自己,不久之后你又得把整个招聘程序重复一遍。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面试考官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和谈吐。向应聘者提问时,应该显示出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因为招聘人员代表着组织的形象,所以面试不应该过于随便,更不能谈论一些有损企业形象的内容。
选人”是人力资源管理“选人、育人、用人、待人、留人”五大职能之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因此企业在招聘时应先分析招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也要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吸收精华为我所用,探索出适合本企业的有效的招聘方法,提高招聘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