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案例分析(民事法律行为)
案例分析(民事法律行为)
1、李某,十六周岁。一天,她到工艺美术公司以1680元购买了项链和宝石戒指。父母认为她尚未成年,没有征得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数额的买卖行为,要求公司退货。而李某提出她是靠做临时工、自食其力的社会青年,她表示不愿退货。
问:李某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其父母要求公司退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2、甲出国留学前将自己的一幅名人字画委托好友乙保管。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字画挂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也以为这幅字画是乙的。后乙因生意需要在家中宴请政府官员丙。丙对该字画赞不绝口,于是乙顺势将该字画赠送给了丙。丙在回家的途中因酒醉糊涂,将字画遗留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丁发现该字画后便将其私藏,后通过拍卖所进行拍卖。收藏家戊在拍卖会上以3万元的价格买得此字画。甲回国后,四处追查,查得该字画已被戊收藏,便上门向戊索要。问:
(1)乙将该字画赠送给丙,丙能否拥有该字画得所有权?(2)出租车司机丁将该字画私藏,能否取得该字画的所有权?(3)戊从拍卖会上竞买下该字画,能否获得该字画的所有权?
3、在县城向B借了人民币2万元后,装入手提包交给乘搭其摩托车回家的 C 携带保管。当行至车站时,遇见 D。A 回头对 C 说,要付款给 D。此时,刚好有人叫 A,A停车离去一会。然后,A 继续开车将 C 送回家,分手时,双方均未提手提包及2万元的事。事过5个月,A 发现2万元落空,向 C 和 D 查询未果,C 说当时按A的意思把这2万元给了 D,D则称那天根本没去过车站。一个月后,A 向人民法院起诉。问:谁应对这2万元的下落负责?
第二篇: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
核心内容:民事法律行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分类方式,那么,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标准呢?在其标准下,民事法律行为又有哪些分类呢?下面,赢了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标准。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标准:
一、以构成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的个数为标准,可分为双方行为、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单方行为是指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是指须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两个以上的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也称为合致行为。
二、以行为效果所处领域为标准,可分为财产行为与身份行为。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财产行为是指发生财产关系变动效果的行为,身份是指发生身份关系变动效果的行为。
三、根据其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关系,可分为双务法律行为与单务法律行为。
双务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双方均负担相应义务的法律行为,一方的义务也就是另一方的权利。单务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仅负担义务而另一方仅享有权利的法律行为。
四、以有无对价为标准,可分为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
有偿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享有利益必须给付对方相应代价的法律行为;无偿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享有利益不需要支付任何对价的法律行为。
五、以是否必须具备某种特别形式才能成立为标准,可分为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
必须具备某种特定形式或履行某种特定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是要式法律行为;不必具有特定形式或履行特定程序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是不要式法律行为。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六、以行为的成立是否须交付标的物为标准,可分为要物行为与不要物行为,也称为诺成性法律行为与实践性法律行为。
要物法律行为又称实践性法律行为,是指除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还必须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要物法律行为,又称诺成性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告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七、以行为效力发生在行为人生前还是死后为标准,可分为生前行为与死因行为。
生前行为是行为人生前发生效力的行为;死因行为是行为人死后发生效力的行为。
八、根据法律行为相互间的关系,可分为主法律行为与从法律行为。
主法律行为是指在两个有联系的法律行为中,不依赖于他行为而可独立存在的法律行为;而须依赖于他行为而存在的法律行为,就为从法律行为。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区分主法律行为与从法律行为的主要意义在于:从法律行为的命运决定于主法律行为,主法律行为不存在,从法律行为也不能存在。比如甲乙签订借款合同,丙为乙提供担保签订了担保合同。借款合同是主法律行为,担保合同则是从法律行为。
九、以效力为标准,可以分为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
负担行为是指发生债权债务的行为,也称为债权行为;处分行为是指使某特定权利直接发生得丧变更的行为,可再分为物权行为与准物权行为。
简单来说就是,处分行为意味着你享有某种权利。你可以做某事,带有很大的自由性。即处分行为从法理上讲为你的权利,你可自由行使,只要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就行。如你可自由处分你的房产,你可通过任意一种合法手段将其赠与他人、进行买卖、抛弃等;而负担行为恰恰相反,它意味着你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你应该或必须做某事,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或者说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如你对父母应承担赡养义务、你该清偿你所欠债务等均属负担行为。总的来说,处分行为意味着权利,负担行为意味着义务。权利你可自由行使,也可抛、让与;义务你则需遵守、承担、履行,不得放弃、让与。
处分行为是直接发生某项权利权移转或消灭效果的行为。主要包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括物权行为和准物权行为。相对应的概念是负担行为。所谓处分行为,是指直接导致物权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行为。比如设立抵押权(直接导致了抵押权的产生)、抛弃所有权(导致所有权的消灭)。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是大陆民法最为重要的对法律行为的分类之一。所谓负担行为,是指不直接导致物权变动,而只是给双方设定给付义务的行为。此时,对于双方来说,只是设定了一个给付的义务,只是可以请求对方做出一定的给付行为,而没有直接导致物权变动。在我国民法体系中尚未采用。在德国以及台湾民法中都采用了这一体系划分。
通常来说,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处分行为的无效不影响负担行为的效力。从理论上说,负担行为通常就是债权行为,而处分行为通常就是物权行为。比如,一个人那自己的房屋作抵押向银行借款,没有办理抵押登记。此时,抵押权是不成立的,但是,双方的抵押合同是完全有效的。
十、根据其与原因的关系,法律行为可分为要因法律行为与不要因法律行为。
要因法律行为,又称有因行为,是指与其原因不可分离,原因不存在,法律行为也就不能成立生效的法律行为。无因法律行为,又称无因行为,是指其可与原因相分离,原因存在与否不影响其效力的法律行为。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理解:要因法律行为指以原因为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原因不存在则该行为无效,如买卖行为;不要因法律行为指行为与原因可以分离,不以原因为要素,如票据行为,无因行为原因不存在或原因存在瑕疵时,行为有效,仅发生不当得利问题。
有因行为是以原因为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即该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受原因行为的制约,原因行为如有欠缺、不合法、不可能或与该行为不一致的,则该行为不成立。(也就是有因行为的效果,不仅要考虑行为的法律要件,还要考虑原因行为是否有效。) 放弃继承权有什么影响_继承权丧失后能要求恢复吗 http://s.yingle.com/w/mf/526515.html
诉讼财产保全申请书(双方当事人都是公民的财产保全申请书格式)http://s.yingle.com/w/mf/526513.html
民事答辩状 http://s.yingle.com/w/mf/526510.html 房产继承讼诉时效怎么算_房产继承诉讼程序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mf/526508.html
(2018)普刑初字第310号
http://s.yingle.com/w/mf/526506.html
转载劳动争议起诉状文书范本2018民事诉讼标的 http://s.yingle.com/w/mf/526504.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房产继承分割后无钱补偿可否请求分期付款 http://s.yingle.com/w/mf/526502.html
出资证明书的法律特征
http://s.yingle.com/w/mf/526501.html
如何写医疗诉讼状 http://s.yingle.com/w/mf/526498.html 继承房屋过户的步骤_房产继承公证费用是多少 http://s.yingle.com/w/mf/526496.html
证明书(3)http://s.yingle.com/w/mf/526494.html 自愿
离
婚
协
议
书
范
本
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493.html
金马影帝7病缠身遗产欲赠看护女遗赠分配的条件 http://s.yingle.com/w/mf/526491.html
签离婚协议需要写哪些内容
http://s.yingle.com/w/mf/526488.html
离婚起诉书格式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mf/526486.html
宣告死亡申请书写作技巧一
http://s.yingle.com/w/mf/526484.html
房产继承公证程序如何进行_房产继承程序如何进行 http://s.yingle.com/w/mf/526482.html
民事反诉书写作技巧一
http://s.yingle.com/w/mf/52648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离婚起诉书范例2018最新之离婚起诉程序
http://s.yingle.com/w/mf/526478.html
转继承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继承开始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http://s.yingle.com/w/mf/526476.html
离婚证明书 http://s.yingle.com/w/mf/526475.html ××省
工
商
行
政
管
理
局
调
解
书
http://s.yingle.com/w/mf/526473.html
被代位人的范围有哪些_代位继承人的范围 http://s.yingle.com/w/mf/526471.html
福建自愿离婚协议书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469.html
如何理解法定继承顺序_法定继承中遗产如何分割 http://s.yingle.com/w/mf/526466.html
如何写欠条起诉书 http://s.yingle.com/w/mf/526464.html 如何办理房产继承公证_房产继承的程序及收费标准 http://s.yingle.com/w/mf/526462.html
2018最新民事起诉状(公民使用)
http://s.yingle.com/w/mf/526460.html
行政赔偿调解书(一审行政赔偿案件用)http://s.yingle.com/w/mf/526458.html
满足什么条件可以多分遗产遗产继承的法定顺序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mf/52645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第二次离婚起诉书的格式
http://s.yingle.com/w/mf/526454.html
云南自愿离婚协议书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452.html
遗产和非遗产的界限_划分遗产范围的常见误区 http://s.yingle.com/w/mf/526450.html
离婚起诉状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449.html
房屋继承协议范本2018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446.html
房产继承的步骤_怎样办理
http://s.yingle.com/w/mf/526444.html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内容
http://s.yingle.com/w/mf/526442.html
2018年最新离婚起诉书范例2018最新
http://s.yingle.com/w/mf/526440.html
涉台离婚民事起诉书写作技巧一
http://s.yingle.com/w/mf/526439.html
江西在建电厂倒塌22人死亡_家属能获得什么样的赔偿 http://s.yingle.com/w/mf/526436.html
离婚协议书通用格式
http://s.yingle.com/w/mf/526434.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遗产该怎么分才合适_孕妇能多分遗产份额吗 http://s.yingle.com/w/mf/526433.html
离婚起诉书范例2018最新
http://s.yingle.com/w/mf/526431.html
协议离婚之离婚协议书签订须知
http://s.yingle.com/w/mf/526429.html
公有房产的继承_涉外房产如何继承 http://s.yingle.com/w/mf/526426.html
什么是遗赠抚养协议
http://s.yingle.com/w/mf/526424.html
离婚起诉书内容怎样写
http://s.yingle.com/w/mf/526423.html
口头遗嘱有效的条件_紧急情况过后口头遗嘱还有效吗 http://s.yingle.com/w/mf/526421.html
财产分割协议样本 http://s.yingle.com/w/mf/526419.html 企业申请注销登记时需要提交哪些文件企业注销登记申请书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417.html
无户籍继承的特殊情况_小额存款继承的新尝试 http://s.yingle.com/w/mf/526415.html
2018福建离婚协议书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412.html
民事起诉状格式 http://s.yingle.com/w/mf/52641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408.html
有效遗嘱必须具备的条件_遗嘱不公证有效吗 http://s.yingle.com/w/mf/526407.html
民事义务及分类 http://s.yingle.com/w/mf/526405.html 律师信箱:夫妻财产如何分割财产分割协议书范例2018最新 http://s.yingle.com/w/mf/526403.html
什么是遗嘱信托遗嘱信托有什么用 http://s.yingle.com/w/mf/526401.html
2018云南离婚协议书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399.html
民事判决书(撤销有关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用)http://s.yingle.com/w/mf/526397.html
农村房产的继承_农村房产下的宅基地如何继承 http://s.yingle.com/w/mf/526395.html
民事起诉状(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民事诉讼用)http://s.yingle.com/w/mf/526393.html
怎么写民事起诉状 http://s.yingle.com/w/mf/526391.html 放弃继承权何时提起_放弃继承权要注意哪些问题 http://s.yingle.com/w/mf/526389.html
应诉通知书(2018)http://s.yingle.com/w/mf/526387.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证据保全申请书一写作技巧一
http://s.yingle.com/w/mf/526385.html
房屋继承手续的办理_继承房屋需要缴纳契税吗 http://s.yingle.com/w/mf/526383.html
(2018)浦民一民初字第8237号
http://s.yingle.com/w/mf/526381.html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http://s.yingle.com/w/mf/526379.html
杨振宁遗产分配分割完毕遗产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http://s.yingle.com/w/mf/526376.html
民事义务 http://s.yingle.com/w/mf/526374.html 民事回避申请书 http://s.yingle.com/w/mf/526372.html 2018年
离
婚
协
议
书
范
本
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371.html
75岁金马影帝7病缠身_留下两百万给看护 http://s.yingle.com/w/mf/526369.html
书写“民事起诉状”须知
http://s.yingle.com/w/mf/526367.html
代位继承有什么条件_代位继承纠纷需要哪些证据 http://s.yingle.com/w/mf/526364.html
离婚起诉书如何写 http://s.yingle.com/w/mf/52636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协议书范本http://s.yingle.com/w/mf/526361.html
2018样本
养女23年后起诉养父单身汉的收养行为无效 http://s.yingle.com/w/mf/526359.html
刑事处分公证书(5)
http://s.yingle.com/w/mf/526357.html
××××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准许或不准撤回上诉用)http://s.yingle.com/w/mf/526354.html
如何理解遗嘱继承的适用条件_如何理解遗嘱执行人 http://s.yingle.com/w/mf/526352.html
注意:离婚起诉书应该注意的要点 http://s.yingle.com/w/mf/526350.html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申请书(申请人为公民用)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348.html
公示催告申请书二写作技巧一
http://s.yingle.com/w/mf/526347.html
遗产继承纠纷如何委托律师_遗产继承纠纷律师费如何收取 http://s.yingle.com/w/mf/526345.html
代理行为的种类有哪几种划分方法 http://s.yingle.com/w/mf/526343.html
摘要附图(申请专利)
http://s.yingle.com/w/mf/52634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遗嘱继承有哪些条件_有遗嘱不按遗嘱继承的情况有哪些 http://s.yingle.com/w/mf/526338.html
公司名称申请书 http://s.yingle.com/w/mf/526336.html 出生公证书(3)http://s.yingle.com/w/mf/526334.html 被继承人生前有未还债务继承人用遗产还债的顺序 http://s.yingle.com/w/mf/526333.html
出具收养登记证明申请书
http://s.yingle.com/w/mf/526331.html
公证书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329.html 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_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继承权 http://s.yingle.com/w/mf/526327.html
联营合同公证书 http://s.yingle.com/w/mf/526325.html 民事裁定书(对债务人申请破产还债用)http://s.yingle.com/w/mf/526323.html
房产继承税费是什么_房产继承税的程序 http://s.yingle.com/w/mf/526320.html
股权出质撤销登记通知书
http://s.yingle.com/w/mf/526319.html
继承权公证书范本2018 http://s.yingle.com/w/mf/526317.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第三篇:民事案例
案例分析
案情简介:本案系一民事案件,原告声称:2010年3月8日早晨,从家中出来到青年路上班的途中,去食堂(该食堂位于以被告为物业管理公司的小区)就餐,当时刚下过雪路滑,被告作为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有义务及时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安全隐患采取积极主动的排除措施,但由于被告失职,未能及时清扫门前积雪,导致原告骨折。门房一老太太将原告送到山大一院门诊处检查,后原告被拉到山大二院进行手术治疗。原告在被告管理的小区发生意外,被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后原告及其家属多次找被告协商未果,无奈诉至贵院。
首先就案件的性质来讲这是一起侵权纠纷案件。就侵权来讲应该满足四要件:一是行为的违法性所谓行为的违法性,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强制性规定;二是损害事实。是指一定的行为或事件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的不利影响;三是因果关系。侵权行为只有在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是才能够成;四是主观过错。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除了以上各要件外,还要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必要条件。
本案审理中,原告所提供的两个证人刘忠及辛东升因与原告有利害关系,他们的证言不被法院采信。还有一个证人李军,由于他未能出庭作证,且被告也不予认可,故对其书面证言不予采信。这是因为证据需要经过质证才能被采用。
本案关键是证据。由于原告负有举证责任,故当其不能举证证明自己的主张时,就得承担败诉的结果。通过对本案的分析,我切身的体会到了证据的重要性,深刻的理解了老师所讲的打官司就是打证据的说法。
第四篇:对民事法律行为本质的重新思考
[摘要]我国《民法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合法行为是理论上的一个失误,它导致了民法学理论的冲突和认识的混乱,也违背了逻辑规则。应该对民事法律行为概念重新认识。合法性并非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特征、必备要素和成立要件,只能把合法性作为国家对当事人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评价和法律控制的生效要件来对待。意思表示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和本质特征。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阶段,强调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要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激发民事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符合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而取消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要件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人类认识发展相统一的必然结果。[关键词]民法通则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意思表示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是民法学理论的一项基本内容,它是联结权利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权制度这三大民法理论的纽带;是客观权利义务向主观权利义务跨越的桥梁;是法制度向法现实转化的接口。民事法律行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人们应商品经济发展规范化、简约化的要求,而对纷繁复杂的各种具体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行为进行的抽象和概括。可以说每一项民法基本精神的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无一不依赖于民事法律行为作用的发挥。所以对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拟从民事法律行为的根本特征人手,来探讨民事法律行为的确切含义。
一、现行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立法的误区 考察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历史沿革,可以知道,民事法律行为原称为法律行为,起源于德国法学家贺古(又译胡果)所著的《日耳曼普通法》一书中。法律行为在德语中是Rechtsgeschäft,由“Recht”和“Geschäft”组合而成,其中“Geschäft”是“行为”的意思,“Recht”指“法”、“法律”,同时兼有“公平”、“合法”之意,只是日本学者借用汉字中的“法律”和“行为”二词,将“Rechtsgeschäft”译为了”法律行为”。[1]因此,法律行为原有意义含有合法性。既为合法表意行为,这在逻辑上显然存在着矛盾,于是引起了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以合法性为要件的争论,学说理论莫衷一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在立法上,一方面肯定了民事法律行为专指合法行为,一方面特创“民事行为”这一新概念,从而结束了争论。《民法通则》的这些规定,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理论上的矛盾,但从另外的角度,又制造了新的矛盾和混乱,使民法学理论处于潜在的困境之中。第一,在理论上,引起理论的冲突和认识的混乱,导致民法学理论整体上的不协调。首先,我国《民法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合法行为,这一规定与具体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理论产生了冲突。例如:合同是一种双方民事法律行为,而无效合同也是合同,也应是民事法律行为,但无效合同却是不合法的法律行为。同样在婚姻关系中存在“无效婚姻”,在继承关系中存在“无效遗嘱”等不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本来法律行为是从合同、遗嘱、婚姻等行为中抽象出来的概念,理应反映它们的共同特征和一般本质,从逻辑学上讲,其外延应比合同等下位概念要大,所以仅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合法行为,违反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其次,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合法行为,与法理学关于法律行为的认识存在严重分歧。法理学认为法律行为是指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或能够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2],并不仅指合法行为。因而,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合法行为,在整个法学系统中也存在不协调、不一致的问题。再次,民事行为的独创,由于《民法通则》未作明文规定,使得人们在对其含义的理解上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属概念;有人认为,民事行为是能够产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或具有民事法律意义的行为;甚至有人认为,民事行为是“统率民法上所有行为的总概念”[3],从而造成对民事法律事实理论内部结构认识上的混乱。[!--empirenews.page--] 第二,在立法技术上,有悖于形式逻辑基本规则的要求。首先,通过对《民法通则》具体法条的分析,可以知道民事行为包括有效的民事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其中有效的民事行为就是《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一个种概念,而民事行为是一个属概念。然而从《民法通则》第四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及其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这种立题,以及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下作出关于民事行为的规定来看,根据形式逻辑的概括规则,“民事法律行为”倒成了属概念,而“民事行为”反而变成了种概念。其次,从《民法通则》第四章具体条文的表述来看,有些条文是从民事法律行为的角度出发来要求一般民事行为,俨然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行为的上位概念。例如,《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第62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才生效”。难道只有合法的民事行为才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才可以“附条件”吗? 以上两点实际上也恰恰反映了立法者内心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引进了“民事行为”概念,概括一切合法、不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以解决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却无效”的矛盾;另一方面又不舍得放弃民事法律行为的统率性,因为它具有很丰富的历史传统和对所有意思自治领域民事活动强大的示范力量。同时这也向我们的民法学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今后对于民事主体意思表示行为的一般模式研究,是从民事法律行为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民事行为的角度出发? 第三,在立法价值上,没有必要独创一个民事行为。首先,分析《民法通则》中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民事法律行为只是一种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用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作为民事行为的一个分类概念来取代民事法律行为。正如人可以分为正常人和病人,却没有必要将正常人用一个莫名其妙的概念,来代替“正常人”概念,然而用取消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代价来解决“合法却无效”的矛盾却也并非我们的本意。其次,在《民法通则》颁布之前,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以合法性为要件是存在争论的,有的学者早已指出合法性并非民事法律行为的必备要件。如:“法律行为,是权利主体所从事的,旨在规定、变更和废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4]法律行为,指能够发生法律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5]。由此可见,为了解决“合法却无效”的矛盾,学者们并未仅仅把眼光局限于“法律行为是合法表意行为”上来考虑独创一个新的概念,而开始考虑“合法性”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的地位了。我国台湾学者史尚宽先生将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有效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认为合法性只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并非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6]。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完全可以将民事法律行为划分为成立和生效两个阶段,将合法性从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中剔除,从而解决“合法却无效”的矛盾。实际上,《民法通则》所规定的民事行为,只不过是包括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即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状态的换种说法而已。至此可见,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特别地创立“民事行为”这一新概念。而应对民事法律行为概念进行重新改造,取消其合法性。[!--empirenews.page--]
二、取消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要件的理论依据 第一,合法性并非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特征。[1][2]下一页 所谓特征乃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然而考察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关系时,可以知道,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具有产生、变更或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只是客观上由于法律的规定而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事实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合法行为,“例如遗失物之拾得、标的物之交付等”,它们都属于民事合法行为,“均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化,在当事人之间发生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效果”。合法性并不能将民事法律行为同与其相对应的事实行为区分开。相反,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存在意思表示,也即要看法律后果的产生是由当事人的主观意思表示,还是法律的客观规定。“可见,《民法通则》第54条为民事法律行为所下定义,未能正确揭示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及其内涵和外延。”[7] 第二,合法性并非民事法律行为的必备要件。任何一项法律制度都要通过当事人的法律行为和国家的法律评价来落实,这是应当予以区别对待的两个不同阶段。民事法律行为首先是民事主体的行为,而不是国家的行为,是民事主体基于自主自愿而为的,以影响一定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的行为,应集中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至于该行为本身合法与否,行为产生何种法律效果,是国家对其进行的法律评价,不是当事人所能随便确定的。在实际生活中,当事人也往往不可能对一切意思表示都有正确的法律观念,意思表示也不可能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可能发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合法性只是在确定已经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时才有意义。所以,合法性是国家对民事法律行为的外在评价。并不是民事法律行为构成的内在要求。正如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是病人而否认其为人一样,也不能因为一项民事法律行为不符合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的要求,而否认其为民事法律行为。第三,意思表示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和本质特征。一方面,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和必备要件,无意思表示不足以成为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旨在设立、变更或终止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表示行为,集中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史尚宽先生曾经反复说过,“法律行为系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之法律要件,无意思表示不得成立法律行为也”,“意思表示以外的事实虽亦得为法律行为之要件,然不得有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之法律行为。”[8]另一方面,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区别于其他民事法律事实的根本特征。无论是事件中的自然事件、社会事件,还是行为中的行政行为、司法行为、事实行为都不具有意思表示。由此,我们可以围绕意见表示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民事主体旨在以设立、变更、持续、终止一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表示行为。首先,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人以民事主体的身份或资格实施的行为,并且必须按照民事活动的准则进行,以此区别于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此为民事法体行为构成的人的要素;其次,民事法律行为是有目的行为,无目的行为和精神病患者所为的行为不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主体行为的目的旨在设立、变更、持续或终止一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此为民事法律行为构成的目的要素;再次,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无意思表示则不为民事法律行为,以此区别于事实行为,此为民事法律行为构成的意思表示要素。[!--empirenews.page--]
三、民事法律行为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民事法律行为不以合法性为要件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 所谓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属性,抽出本质属性概括而成„„概念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的。”[9]由此可见,概念是发展的,而且制约概念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发展程度;另一是人们对于对象的认识程度。前文中已说明,民事法律行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人们应商品经济发展规范化、简约化的要求,面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行为的抽象和概括。所以,一方面我们从概念随所反映的对象的发展而发展的角度来看,民事法律行为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也必然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考察民事法律行为的原初意义知道其含有合法性,这是因为当时商品经济尚不发达.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行为尚不普遍,国家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行为的控制比较严格,因而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是合法行为,而在现今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是具有自觉性、自主性、自为性、自律性的主体,“经济和社会则要求民法给予民事主体以充分的自主权,因此,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包括不合法的表示行为”[10]。以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见表示,这将有利于激发民事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阶段,在私法自治原则渐受肯认和尊崇的时代,强调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就更具有现实意义了。另一方面,我们从概念随着人们对概念所反映对象的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应该深化。作为科学研究,理应深入探究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特征。实际上,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法律”是中性词语,只是表明具有法律性而已。所谓法律性主要指民事法律行为是受民法调整并由民法规定的行为,是能够发生民事法律效果的行为,是民事法律现象的组成部分。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性并不表明其必须是合法行为。过去人们认为民事法律行为含有合法性,是囿于当时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现实,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反映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之本质特征的认识自应有所深化。对于概念的这一发展过程,有学者指出:“概念是从凝固、僵化客观事物的运动,到突破凝固、僵化,在自身的往返流动,这就是概念运动的基本特点,„„概念所以是运动的,因为它们是流转的变化的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也就是认识运动的辩证性质,人类就是在概念的辩证过程中无限接近客观事物本身,在概念和它所反映的现象之间的具体地历史地统一过程中认识和改造世界。”[11]对于民事法律行为不以合法性为要件这一发展,也是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类认识发展相统一的必然结果。[注释] [1]张文显著《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129页。[2]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的一般理论》一书的见解,辽宁大学出版社。[3]佟柔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第208页。[!--empirenews.page--][4]中国人民大学教材《民法概论》,第52页。[5]《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第102页。[6]史尚宽著《民法总论》第291—312页,291页,275页 [7]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第259页。[8]史尚宽著《民法总论》第291—312页,291页,275页。[9]见《辞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019页。[10]史际春:《民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及其他》,《法学研究》1989年第4期,第44页。[11]高清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人民出版社,第393页。
第五篇: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
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规定客观上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①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它本质上是行为人设立法律关系意图的外在表示;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②民事法律行为依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具有设权性的特点;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而直接发生法律后果。③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并不在于事实构成,而在于意思表示;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能发生法律后果。④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事实行为的构成则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准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
准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表意行为中除民事法律行为以为的其他行为。联系:都是当事人的表示行为,都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且只有做出表示才具有法律后果。
区别:民事法律行为在法律上的效果是由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准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则依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当然发生。
准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
①意思通知。是指以一定的意愿为表示内容的行为。如承认的催告和拒绝、义务履行的要求和拒绝、要约的拒绝等。
②事实通知。是指通知对方或者公众一定客观事实为表意内容的行为。如股东大会召集公告、承诺迟到的通知、授予代理权的通知及指名债权让与的通知等。③感情通知。是指以一定感情为表意内容的行为。如被虐待或被遗弃的被继承人对有遗产或虐待行为的继承人的宽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