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席慕容作品赏析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一首《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流露着淡淡的忧伤,一丝一缕,然后缠绕于我心。戏看人生,充满嘲讽,对自己的嘲讽。一首诗或者说是一个人生:淡了、暗了、怨了、乱了,是散了,淡了,是倦了,又暗了!原来这样走着就散了!
我喜欢席慕蓉的文字,喜欢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诗情画意,没有矫情的修饰,一切都归于平淡,在平淡中却提炼出一种至真至诚来。或有忧愁,有快乐,有着小小的哲理,经她那细腻的笔触,仿若置身与一个乡村的傍晚,阳光是迷蒙昏黄的,周围很静,有人轻轻哼着一首很古老很遥远的歌。歌声美如天籁,无一不拨动人心最底处的那根弦。她常说,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它不常显露,是很难用语言文字去清楚形容的质素,我们只能偶尔透过直觉去感知它的存在,像是从灵魂深处隐约传来的呼唤。
看她的诗,读她的散文是一件最最轻松而愉悦的事。有人说:她的作品蒙上了一层遥远、空灵的气息,深深吸引着读者的心。蒋勋说:她的诗,是以快捷的方法说委婉的感受。诗人萧萧说:“她自生自长,自图自诗,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诗国里一处独立自存的桃花源。”人世间的经历、选择、磨难、悲伤、从容、激情„„仿佛这位生活的智者就在在你的耳边娓娓道来,用她的情愫牵动着你的情愫,用她的智慧找寻出着你清澈年轻的心,用她广泛的忧愁流淌出你血管里的宽容,为你解开人生路程里的一个又一个迷茫,坚定着你对生活的信仰。
我喜欢读她的诗,纤细而纯洁,悲壮而激情,有年少时的朦胧,有苦涩的乡愁,还有成长里的忧愁。想家时,她有了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後,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成长中或多或少品尝到了无花果的青涩,她会说:“五百年的期盼为了你的一次回眸,我是你前世口袋里的一颗弹珠,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朦胧的爱情却有着苦涩淡淡的乡愁。一望无际的草原,无数的牛羊是天上的点点凡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莫名的难以言说的难以割舍的情怀,或悲壮或大气“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了二十年後,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面对青春她有着这样的倾诉:“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生活中小小的细节触动着她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也触动着我的。
我喜欢读她的散文,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字里行间中的平淡透出生命底层的最深的呐喊,干净透明,是一杯温热的清茶,清香扑鼻又沁人心脾。席慕容说:“她的写作只是生命本相的暴露,只是已然消逝的光影造象,是自己的依恋与渴望。”她还说:“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分享生活的感动,怀着一份‘初心’。”平淡的言语表达着深邃的思想,澄净的文字感动出一份份生活的平实,乐观、向上的态度是她同读者一同分享岁月的痕迹。“是因为在那样透明的月光中感觉到自身的有所隐藏吗?”、“是因为在那样圆满的一轮清辉之中感觉到自身的缺失与憾恨吗?”、“仿佛有一种畏惧,如影随形。”她怀揣着朦胧的,理性的,多愁善感的,恍惚温馨的爱,感动着生活。她善待着她的的智慧,正如用她的灵性感悟生活的真谛——“一份‘初心’”。她喜欢回忆,有时有点不自信,她很感伤,也很细腻,喜欢纪伯伦的《先知》,喜欢《先知》里的荷,喜欢像荷一般最单纯与最深邃的纪伯伦。可以说,她是完美的使者,在一张素洁的纸张上努力寻找着一个叫“白”的颜色。她说:“白本来就是奢侈品!”她的诗,她的散文有时只是“一个弱者的自白!”。文章里的片断是怎样的感动:“即或只是几行短得不能再短的文字,也是一个穷尽全力去生活过、挣扎过的整整的一生啊!”
我喜欢席慕容的文章,喜欢席慕容爱感动着的过生活。在我看来,她是唯美的,是一个生长在凡尘中温婉而大气的女子,带给人们总是温暖和清澈的气息!她本身就是一朵出水的莲,白间透着粉,素洁却不失妖娆,端庄得让人急切想之亲近!静处一隅的莲,易动情感伤,一缕轻风、一丝和煦、一滴雨点都足以让它风姿万千!读席慕容的诗和散文,是不需细品的。你只需在一个慵懒的午后,偷得浮生半日闲,无太多琐事,无太多悲辛,无太多欢喜,释怀的平静中回味那一份悠长又带点哀伤的意境。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她在那一抹平和里叙述的,只是她自己对于青春,对于爱情,对于人生的思考。
我喜欢她笔下的爱情,总是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那么温婉哀怨,令人魂肠愁结、不能释怀。或许青春,抑或爱情本身就是甜蜜中掺杂着淡淡的苦味吧!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当我们走过缤纷的花丛,怡人的小径,亦或经过一株独开的花,一片残留的绿时,我们是否会想到在我们的身边的莽莽生灵中有那么一些正守望着我们,祝福着我们,深深地爱着我们,因我们的存在而美丽,幸福? 爱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悲哀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痛苦。是否真有轮回的造化成就着情感的延续与传递?亦或身边的美好本身就透漏着爱的信息? 当我们还是孩提时,愿做做一颗开花的树,苦望成熟。然而时间无视渴望。成长与蜕变是花开花落的必然历程,岁月极美就在于它必然流逝。阳光下朵朵盛开的是浓抹的重彩,一地花落的凄凉是突兀的可悲。难道,真的是一万年才修得人形,再有一万年才修得七情六欲,才可以站在所爱的人面前,流下第一滴眼泪。也许一开始就注定是错,只是我不愿不愿相信我们的缘分只有一次相遇的巧合。五百年的等待换回了相遇的那一刻,如果我再等五百年或者更长的岁月,你会不会看我看我那满树的期望是怎样为你纷纷而落。一棵树,只开一次花,一个人,也只有一次美丽。只为你能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而你却无视地走过,踩着一层叠一层地花落。我这才悟出:相遇不是美丽,相遇是错。在平凡的日子里,可以认认真真相爱的人,是有福的!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孤单的心,充满了对爱情的期盼却又似乎不为人知。她(他)情感真挚热切,哀婉之情中不乏执着于恒久。成为一种昭示--爱情,需要执著。曾经一度为那首《写给幸福》而疯狂:喜欢坐火车,喜欢一站一站的慢慢南下或者北上,喜欢在旅途中间的我.只因为,在旅途的中间,我就可以不属于起点或者终点,不属于任何地方和任何人,在这个单独的时刻里,我只需要属于我自己就够了。所有该尽的义务,该背负的责任,所有该去争夺或是退让的事物,所有人世间的牵牵绊绊都被隔在铁轨的两端,而我,在车厢里的我是无所欲求的。在那个时刻里,我唯一要做也唯一可做的事,只是安静地坐在窗边,观看着窗外景物的交换而已。幸福是什么?或许是“采菊东南下,悠然现南山”的悠远畅快、惬意潇洒,亦或是结庐荒山、独钓寒江?我所谓幸福,是拥有此生这般美丽的生命,是有好朋友在阴沉的天空里为自己留下一小块蔚蓝,是拥有这样一个平凡朴实的家庭,是暖冬的午后与你携手江边.....幸福于我是那黑夜里的一杯咖啡,一杯不加糖的咖啡,微苦的味道却散发着沁人的芳香,它让我卸下一天的疲惫。在安静的夜里,坐在墙角细数着自己的心事,点点滴滴,拂去苦累伤痛沉淀清闲甘甜,让漂泊的心找到停靠的港湾。幸福于我是那一场青春的遇见,茫茫人海中与你相遇,执手相望,我庆幸在我最美的年华里与你相遇,就如那位老者说的那样: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是啊,原来你也在这里,在这里驻守,在这里守候,只为与我一同前行。风可以不懂云的漂泊,沙可以不懂海的辽阔,天可以不懂雨的落泊,泪可以不懂眼的脆弱,可我却不能不懂你的缄默,感受不到你的脉搏,不管未来多么波折,你我一同携手走过,无论结果如何。
今生今世,我只是个戏子,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那我们的人生呢?又该是何去何从呢?一切不会从着你的理想所发展,我一直把这世界说得太理想化了。可是,我并没有错,如果没有理想,这世界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呢?理想,在实现以前,有很多名字,它们是:幻想、妄想、白日梦,和,不可能。可是,就是它,使得一个只能爬行的看鸭子的小男孩,变成了受众人崇敬的学者与勇者。也就是它,使得一个患病二十多年,只有小学学历的女孩写出那么多本喜悦和美丽的书。我们不能再找借口说他们的成功是因为“得天独厚”了。非承认不可的是: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有理想,并且,坚信不移。也许人生如斯。漫漫人生路,你挣扎的衣衫褴褛,头破血流最终却只能独立西风,一任如血残阳将你的身影刻画在斑驳的古道上.......然而,你坚持着,颤抖的也是你生命的热情,醉人的芬芳是你几百年的硕果。你坚持着,直到尘埃落定,直到山高水长。这种对于希望无悔的付出,这种对于生命固执的诠释,或许成了偶们心中苍茫大海上那若隐若现的微光----人生总该有一种坚持,坚持着我们的根,坚持着生的欲望......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席慕蓉,喜欢上了那种极其细腻,并富有着天真的,女性文字,是幸福、是理想、是再会、还是时光、喜欢那种简简单单的文字,不需要太多的遣词,用一颗富饶的心,去抒写,就够了
崇拜席慕容——不像现世浮躁的所谓小资女子们唱出的俣侬软语调调,用尽所有华丽之词堆砌出一个空洞。席慕容之爱,醇厚浓烈却不张扬!激起人们情感的的交响。“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只这一句,就被她的情感表达方式所深深吸引。“如何让你遇见我”——眼前出现一个充满期盼的柔情女子,纵然千呼万盼心上人,却积极地等待。如若我为君,只这一句,我就早已被融化。
我们不能像席慕容一样用着洒脱的文笔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情感,用她平淡却真诚的文字感动着我们,但我们却可以坚持着我们的坚持,我们的人生一样可以那么精彩。看着她的文章总能给我的心灵带来无限的悸动,她的平淡,她的文字或有忧愁,有快乐,有着小小的哲理,带着我们进入她的情感世界里
第二篇:席慕容作品赏析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一首《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流露着淡淡的忧伤,一丝一缕,然后缠绕于我心。戏看人生,充满嘲讽,对自己的嘲讽。一首诗或者说是一个人生:淡了、暗了、怨了、乱了,是散了,淡了,是倦了,又暗了!原来这样走着就散了!
我喜欢席慕蓉的文字,喜欢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诗情画意,没有矫情的修饰,一切都归于平淡,在平淡中却提炼出一种至真至诚来。或有忧愁,有快乐,有着小小的哲理,经她那细腻的笔触,仿若置身与一个乡村的傍晚,阳光是迷蒙昏黄的,周围很静,有人轻轻哼着一首很古老很遥远的歌。歌声美如天籁,无一不拨动人心最底处的那根弦。她常说,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它不常显露,是很难用语言文字去清楚形容的质素,我们只能偶尔透过直觉去感知它的存在,像是从灵魂深处隐约传来的呼唤。看她的诗,读她的散文是一件最最轻松而愉悦的事。有人说:她的作品蒙上了一层遥远、空灵的气息,深深吸引着读者的心。蒋勋说:她的诗,是以快捷的方法说委婉的感受。诗人萧萧说:“她自生自长,自图自诗,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诗国里一处独立自存的桃花源。”人世间的经历、选择、磨难、悲伤、从容、激情„„仿佛这位生活的智者就在在你的耳边娓娓道来,用她的情愫牵动着你的情愫,用她的智慧找寻出着你清澈年轻的心,用她广泛的忧愁流淌出你血管里的宽容,为你解开人生路程里的一个又一个迷茫,坚定着你对生活的信仰。我喜欢读她的诗,纤细而纯洁,悲壮而激情,有年少时的朦胧,有苦涩的乡愁,还有成长里的忧愁。想家时,她有了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後,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成长中或多或少品尝到了无花果的青涩,她会说:“五百年的期盼为了你的一次回眸,我是你前世口袋里的一颗弹珠,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朦胧的爱情却有着苦涩淡淡的乡愁。一望无际的草原,无数的牛羊是天上的点点凡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莫名的难以言说的难以割舍的情怀,或悲壮或大气“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了二十年後,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面对青春她有着这样的倾诉:“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生活中小小的细节触动着她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也触动着我的。
我喜欢读她的散文,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字里行间中的平淡透出生命底层的最深的呐喊,干净透明,是一杯温热的清茶,清香扑鼻又沁人心脾。席慕容说:“她的写作只是生命本相的暴露,只是已然消逝的光影造象,是自己的依恋与渴望。”她还说:“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分享生活的感动,怀着一份‘初心’。”平淡的言语表达着深邃的思想,澄净的文字感动出一份份生活的平实,乐观、向上的态度是她同读者一同分享岁月的痕迹。“是因为在那样透明的月光中感觉到自身的有所隐藏吗?”、“是因为在那样圆满的一轮清辉之中感觉到自身的缺失与憾恨吗?”、“仿佛有一种畏惧,如影随形。”她怀揣着朦胧的,理性的,多愁善感的,恍惚温馨的爱,感动着生活。她善待着她的的智慧,正如用她的灵性感悟生活的真谛——“一份‘初心’”。她喜欢回忆,有时有点不自信,她很感伤,也很细腻,喜欢纪伯伦的《先知》,喜欢《先知》里的荷,喜欢像荷一般最单纯与最深邃的纪伯伦。可以说,她是完美的使者,在一张素洁的纸张上努力寻找着一个叫“白”的颜色。她说:“白本来就是奢侈品!”她的诗,她的散文有时只是“一个弱者的自白!”。文章里的片断是怎样的感动:“即或只是几行短得不能再短的文字,也是一个穷尽全力去生活过、挣扎过的整整的一生啊!”
我喜欢席慕容的文章,喜欢席慕容爱感动着的过生活。在我看来,她是唯美的,是一个生长在凡尘中温婉而大气的女子,带给人们总是温暖和清澈的气息!她本身就是一朵出水的莲,白间透着粉,素洁却不失妖娆,端庄得让人急切想之亲近!静处一隅的莲,易动情感伤,一缕轻风、一丝和煦、一滴雨点都足以让它风姿万千!读席慕容的诗和散文,是不需细品的。你只需在一个慵懒的午后,偷得浮生半日闲,无太多琐事,无太多悲辛,无太多欢喜,释怀的平静中回味那一份悠长又带点哀伤的意境。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她在那一抹平和里叙述的,只是她自己对于青春,对于爱情,对于人生的思考。
我喜欢她笔下的爱情,总是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那么温婉哀怨,令人魂肠愁结、不能释怀。或许青春,抑或爱情本身就是甜蜜中掺杂着淡淡的苦味吧!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当我们走过缤纷的花丛,怡人的小径,亦或经过一株独开的花,一片残留的绿时,我们是否会想到在我们的身边的莽莽生灵中有那么一些正守望着我们,祝福着我们,深深地爱着我们,因我们的存在而美丽,幸福? 爱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悲哀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痛苦。是否真有轮回的造化成就着情感的延续与传递?亦或身边的美好本身就透漏着爱的信息? 当我们还是孩提时,愿做做一颗开花的树,苦望成熟。然而时间无视渴望。成长与蜕变是花开花落的必然历程,岁月极美就在于它必然流逝。阳光下朵朵盛开的是浓抹的重彩,一地花落的凄凉是突兀的可悲。难道,真的是一万年才修得人形,再有一万年才修得七情六欲,才可以站在所爱的人面前,流下第一滴眼泪。也许一开始就注定是错,只是我不愿不愿相信我们的缘分只有一次相遇的巧合。五百年的等待换回了相遇的那一刻,如果我再等五百年或者更长的岁月,你会不会看我看我那满树的期望是怎样为你纷纷而落。一棵树,只开一次花,一个人,也只有一次美丽。只为你能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而你却无视地走过,踩着一层叠一层地花落。我这才悟出:相遇不是美丽,相遇是错。在平凡的日子里,可以认认真真相爱的人,是有福的!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孤单的心,充满了对爱情的期盼却又似乎不为人知。她(他)情感真挚热切,哀婉之情中不乏执着于恒久。成为一种昭示--爱情,需要执著。
曾经一度为那首《写给幸福》而疯狂:喜欢坐火车,喜欢一站一站的慢慢南下或者北上,喜欢在旅途中间的我.只因为,在旅途的中间,我就可以不属于起点或者终点,不属于任何
地方和任何人,在这个单独的时刻里,我只需要属于我自己就够了。所有该尽的义务,该背负的责任,所有该去争夺或是退让的事物,所有人世间的牵牵绊绊都被隔在铁轨的两端,而我,在车厢里的我是无所欲求的。在那个时刻里,我唯一要做也唯一可做的事,只是安静地坐在窗边,观看着窗外景物的交换而已。幸福是什么?或许是“采菊东南下,悠然现南山”的悠远畅快、惬意潇洒,亦或是结庐荒山、独钓寒江?我所谓幸福,是拥有此生这般美丽的生命,是有好朋友在阴沉的天空里为自己留下一小块蔚蓝,是拥有这样一个平凡朴实的家庭,是暖冬的午后与你携手江边.....幸福于我是那黑夜里的一杯咖啡,一杯不加糖的咖啡,微苦的味道却散发着沁人的芳香,它让我卸下一天的疲惫。在安静的夜里,坐在墙角细数着自己的心事,点点滴滴,拂去苦累伤痛沉淀清闲甘甜,让漂泊的心找到停靠的港湾。幸福于我是那一场青春的遇见,茫茫人海中与你相遇,执手相望,我庆幸在我最美的年华里与你相遇,就如那位老者说的那样: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是啊,原来你也在这里,在这里驻守,在这里守候,只为与我一同前行。风可以不懂云的漂泊,沙可以不懂海的辽阔,天可以不懂雨的落泊,泪可以不懂眼的脆弱,可我却不能不懂你的缄默,感受不到你的脉搏,不管未来多么波折,你我一同携手走过,无论结果如何。
今生今世,我只是个戏子,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第三篇:席慕容作品欣赏
席慕容诗歌欣赏 生平简介 席慕容作品 诗歌:《七里香》《戏子》《一棵开花的树》《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乡愁》(诗歌)、《外婆和鞋》被选入小学课本。散文:《有一首歌》《同心集》《写给幸福》《江山有待》《生命的滋味》《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摄影+文字),《三弦》(小品)《贝壳》选入初中课本(与小思的《蝉》收入中学生课本人教版短文两篇)。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应蒙古族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之邀而作)。名作欣赏 大爱席慕容 选修课之 多媒体课件制作 作业作者:Hecate席慕容,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一位来自察哈尔盟明安旗的蒙
古姑娘,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落居台湾。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从百度下载内容,技巧:删除超链接 技巧:图片组合幕布式翻转的制作 技巧:照片边框的处理背景太花,影响字体,文本框背景透明化处理 大爱席慕容 * * 从百度下载内容,技巧:删除超链接
第四篇:席慕容《七里香》赏析
席慕容《七里香》赏析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从植物学意义上来说,“七里香”并非某种花的名字,而是一些花卉的俗称,因为有很多植物都叫做“七里香”。从诗句中描写的“绿树白花”来看,席慕蓉所说的“七里香”应该是一种木本植物,符合这个特点的有月橘、海桐、木香等。不管“七里香”具体所指何物,但因其花洁、芳香,人们常以它为题材入诗,用于表达某种特定的意境。台湾着名女诗人席慕蓉所作的第一首诗就名为“七里香”,诗人以“七里香”为背景,追忆二十年前的青春往事。
席慕容的诗,给我的印象,就两个字,唯美。席诗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美得让人不忍释卷。当然,要说艺术性,说意境,我还说不出什么,所以我能写出来的,仅仅是自己对这首诗的解读,感悟。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河水,浪潮,一对互相对立的意象。河水代表年少轻狂,代表一往无前,代表不识愁滋味,看准了大海,看准了外面的世界,所以才会不管不顾,急吼吼的要流向海洋;而浪潮,在大海里已经流浪多年了,已经厌倦了漂泊,所以会渴望重回土地。这一对冤家理念不一样,识见不一样,其实已经注定,必然会分手。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可能只为了一句话,也可能源于一次不经意的争吵,就那么决绝的分手。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在绿树白花前分手,多么凄美,多么伤感。只是一道篱笆,就永远的隔开了我们。当时挥挥手,连回看一眼也没有。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失去的才知道珍惜。满世界奔波,累了,厌倦了,才想起、怀念最初的美好。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题画扇。可是,距离当初的分手,已经二十年过去了。虽然魂魄夜夜归来,可曾发现当初的你?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一切都已改变了。即使再次遇见你,也不复当初的模样。深深的思念,深切的怀念,也只能深藏心底。这么多年后,当年的恩怨早已不复存在。还是那个篱笆,还是那一丛绿树白花,爱恨情仇早已随风。微风吹过,火药味全都消逝,闻到的是,唯有淡淡的郁香。这缕香,不是花香,也不是草香,甚至不是自然界的香味,而是发自心底,发乎真情的曾经热恋之人的心香。
小诗很短,仔细品尝,可以很容易读出那种淡淡的忧伤,微微的失望。可是,人要长大,时间总是向前的,不管你多么后悔,你都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了!魂魄归来,微风飘香,都只是心底里美好的祝福和祈愿。
河水,浪潮,绿树,白花,魂魄,郁香,意象纷至沓来,却不觉得凌乱。色彩鲜艳,层次分明,读来仿佛一幅幅画图呈现眼前。席慕容既是诗人,也是画家,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图,令人折服。
第五篇:席慕容《青春》及赏析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席慕容 《青春》
《青春》之一
席慕容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逐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
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青春之二
在四十五岁的夜里
忽然想她年轻时的眼睛
想起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
从山坡上朝他缓缓走来
林外阳光炫目
而她衣裙如此洁白
还记得那满是茶树的丘陵
满是浮云的天空还有那满耳的蝉声
在寂静的寂静的林中
青春之三
我爱 在今夜
回看那来时的山径
才发现 我们的日子已经
用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方式
来过了又走了
曾经那样热烈地计划过的远景
那样细致精密的描好了的蓝图
曾经那样渴盼着它出现的青春
却始终
始终没有来临
席慕蓉《青春》赏析
就像独坐在落幕后清冷的剧场中追忆舞台上曾经流淌过的精彩华章,就像伫立在纷飞的秋叶中谛听春日里生命清脆的律动,就像跋涉在沉寂的沙漠中回望那片涌动着希望的绿洲。穿行在生命的旅途上,一次次咏唱席慕蓉的《青春》,一次次咀嚼那份甜蜜的忧伤。当青春的炊烟已经袅袅飘散,而生命的灶台却依旧温热炙人。
《青春》是与消沉无关的慨叹。诗歌开篇仅仅一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那种对青春远逝的无限伤感、那种对生命短暂的无穷幽怨仿佛立刻遮蔽了天空,紧紧攫住了读者的心;就像那起程的泪水汹涌而来,打湿了每一个敏感而脆弱的生命。
接着作者开始了对远去的青春岁月的追寻,而这种追寻不但没有让疲惫的心得到慰藉,反而把作者引入到更深沉的慨叹之中:“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按照常理,慨叹与消沉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然而在《青春》含泪的叹惋中我们却感受到了追求者执著坚毅的身影,这种慨叹与消沉无关,这种慨叹是绚烂梦想与无情现实碰撞的耀眼火花,这种慨叹是火红青春与平淡生活对比后的强烈反差,这种慨叹是短暂生命与永恒岁月抗争的无奈叹惋。
生命中的确有一种慨叹与消沉无关,它关乎生命深层的呼喊,它是求索者执著的脚印,它是思索者探究的目光,就像陈子昂在幽州台上震撼古今、响彻寰宇的浩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是一种哀而不伤的悲凉,那是一种怨而不怒的沉静。
《青春》是与美丽有约的追寻。作者在洒满泪水的心路上追寻那个“古老的夏日”,于是看到年轻的生命如云影般掠过岁月沉寂的湖面,于是看到微笑的面容如淡淡的晚霞融入远方迷茫的山岚。虽然追寻的梦想沉浸在泪里,虽然追寻的结果飘散在风中,但是追寻的美丽身影却深深地印在滚烫的生命大地上。
从某个角度来说,追求的高度决定了生命的高度。应该说,客观上的美丽往往是短暂的,就像鲜花的烂漫与凋零,就像青草的翠绿与枯黄,就像容颜的妩媚与憔悴,似乎就在转瞬之间已经“朝如青丝暮成雪”;但是生命的高贵在于情感,在于精神,正如帕思卡尔所说:“人只是一根芦苇,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然而却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的全部高贵就在于思考。”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丽就会在心底凝固为永恒。在追寻中,也许青春的容颜不会回来,但青春的血液可以再次涌动在体内;也许青春的快乐无处寻觅,但青春的柔情可以再次弥漫在心间。在夕阳的余光中我们追寻日出的壮美,在萧瑟的秋风里我们追寻群芳吐艳的繁华。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追寻的其实不是从前,而是一种温暖,一种力量,一种美丽呀!也许一个人身体健壮结实,而他的心已如死灰;也许一个人身体衰弱不堪,而他的心却春意盎然。失落的青春何处寻?精神的家园草萋萋,那里的风景最美丽。
《青春》是与生命同行的感悟。当我们跟随着作者遥望青春如烟袅袅飘散的时候,生命的篝火却在熊熊燃烧。作者似乎阅尽人世沧桑风雨,仰望今日风轻云淡,追忆昔时彩霞满天,那泪水打湿的不仅是难再的青春,更是无情流淌的生命。青春的美丽、青春的短暂、青春的伤感,作者对青春的叹惋难道不正是对生命感悟的放大吗?生命与青春一样不可复制,生命与青春一样拥有斑斓的色彩,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难道生命不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追忆青春,引发的是我们对生命珍重的思索。
青春的眩目的色彩后面同样也有失落的灰暗,生命快乐与幸福的大厦同样也建立在痛苦的基石上。青春与生命都在诠释着这样的哲学命题: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伤。追寻与失落都是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共同演奏着壮丽而缠绵的生命交响曲。只有清醒地认识到青春和生命的短暂,才能真正理解并珍重、享受生命的快乐,接受生命的忧伤,珍重生命的点点滴滴。
当然,作者对青春和生命的感悟之所以一唱三叹、委婉动人,还在于作者没有采用空洞抽象的说理来谈青春,谈生命,而是沉入心灵的最深处,奏响生命中最真诚的心曲。这心曲回荡在人生的舞台上,这心曲荡漾在青春的笑靥里,这心曲徘徊在生命的步履中。
可见,作品真正的力量应该从心中汲取,这样才能使个体的感悟升华为群体的共鸣,这就像宋代词人蒋捷的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作者写的是个人的人生经历,但何尝不是许多人生命的缩影呢?含着泪的倾诉,挟裹着人生风雨的喟叹。
搭建起青春的祭坛,祭拜的不是逝去的岁月,而是拥抱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着苦涩的泪水,不是为了淹没青春的花朵,而是为了滋润生命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