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20120105考试

时间:2019-05-13 09:2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20120105考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20120105考试》。

第一篇: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20120105考试

试卷代号:7829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亚健康:.亚健康即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

7.忘我的工作和学习热情。

6、简述健康人格如何培养

答:1.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2.认识自我.悦纳自己。3.提高自我防御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5.丰富知识.加强自身修养。6.培养良好的习惯。

7、人际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认知障碍2.情绪障碍3.人格障碍4.能力障碍5.心理失常引起的障碍

8、简述引起挫折的主观因素。

答:1.个体生理因素 2.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3.自我期望与实际有效行为不匹配

4.人际交往不适 5.动机冲突

9、简述网络成瘾的成因。

答:1.网络自身的诱惑 2.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3.上网者自身人格特点 4.压力

10、简述行为主义疗法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

1、谈谈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答: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发展要经历从出生到晚年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某些特定的需要,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面临一种心理社会问题。如果这些需求满足了,那么个体就会顺利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如果这个需求未被满足,那么就会停滞或倒退。2.简述心理测量的优点与局限性。

答:优点:1.比较客观,不易受测试者主观偏见的影响。2.测量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每个被测对象较为丰富准确的资料。3.如果量表编制得好,组团的效应相当高,远比在实际工作中淘汰的办法更高效。局限性:1.心理测量本身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不少心理测量确实存在科学性问题。2.运用心理测量很可能不公平得使合适者落选。3.被测试者可能利用心理测量的不足,介入一些非测量规范所要求的行为。4.心理测量可能被为获取测量资格证的人以及未经专门训练的人员滥用而造成失误

3、简述健康人格的标准,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塑造健康人格。答:标准:1.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正确的自我意识 4.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5.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如何塑造:1.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 2.认识自我,悦纳自己 3.提高自我防御和自我调控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4.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丰富知识,加强自我修养 6.培养良好的习惯

4.结合现实试论述简述网络成瘾的临床指标以及诊断标准。

答:临床指示:(1)上网时间。即是否干扰了正常的生物节律和社会活动,同时参考周围人的评价。(2)网上行为。即是否与工作.学习和生活毫无关系。(3)个体的心里与行为指标。心里指标是指上网改变了个体的情绪状态和认知方式。行为指标指个体需要不断地增加上网时间以维持满足感;个体对自己的过度上网行为感到焦虑而又无法抑制上网的诱惑;个体在不上网的时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个体试图对大家和朋友隐瞒真实的上网时间和费用等。(4)生活事件指示。在做判断时应了解个体近期的各方面情况,如婚姻关系的不和谐.工作的不顺心以及身体不适等,以确定个体是否把上网作为了逃避现实的手段。(5)直接指示。正常社会生活的恶化时网络成瘾的直接指示,也是网路成瘾的临场判断基准。主要表现在成瘾行为影响了个体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导致人际关系恶化.学习能力减弱.工作效率降低.生活质量下降。(6)典型指示。主要表现在个体的主要社会生活来自虚拟空间而没有适当的现实生活环境。

诊断标准: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全身不适.烦躁.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以上戒断反应可以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来缓解3.一下五条至少符合一条1)未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以及保持时间难以控制。3)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 的危害仍难停止。4)因为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和社交活动。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一、名词解释

1.压抑是指当一个人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会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

2.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3、认知障碍主要是指感觉、知觉、记忆、理解、判断、推理等在心理倾向和一定的方法原则作用下,不能全面、深入、客观地认识及反映客观事物,以及认知事物时产生的障碍。

4、挫折是指众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遭遇无法逾越的困难障碍时,所产生的紧张、消极情绪反应和体验。

5、移情随着治疗过程的加深,来访者会对治疗师产生高度的爱恋、信任和依赖,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来访者把潜意识中爱恋、依赖的他者感情转移到治疗师身上,而且是治疗过程不可避免的,对治疗有益的。

6、心理治疗就是心理治疗专业人士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心理疾病患者(或来访者)进行诊断、治疗,解除心理病痛,矫正行为和人格,使其恢复常态社会生活,并实现健康发展的活动。简答题

1、简述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向、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式。

2、简述健康人格如何培养?

答:对于健康人格的培养,个体树立止确、客观的自我认识,培养自信心,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是关键。

(l)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

(2)认识自我、悦纳自己。

(3)提高自我防御和自我调控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5)丰富知识、加强自身修养。(6)培养良好的习惯。、简述情绪唤醒模型答: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人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环境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息;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向大脑输入生理状态变化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来自这二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才产生了某种情绪经验。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

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4、简述行为主义疗法的基本特征。

(I)科学方法的原则和程序是行为疗法的基础。(2)强调来访者目前的问题和影响这些问题的因素;(3)来访者在行为治疗中应是一个积极的学习者.他们根据治疗方案学习特定行为来矫正病态的行为。(4)行为方法强调要教给来访者自我管理的技能,以期能将在治疗师的治疗室里所学的应用到生活中。(5)行为方法的中心是直接评价明显的和内隐的行为,鉴别问题以及评价变化。(6)行为治疗干预的采用是因人因事而异的。

(7)行为疗法的实践是建立在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合作关系基础之上的,并且咨询师应该让来访者知道治疗的性质与过程。(8)强调实际应用。

(9)治疗师努力发展适应文化的治疗方法,并且努力来访者的坚持与合。5、简述白我意识的结构。

答: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能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其结构表现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l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身心特点的认识与评价。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白我评价和自我批评等。

(2)自我体验:是个体自身所特有的一种情绪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3)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己思想、言行等方面的调节与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等。

三、论述题(每题15 分,共30 分)

l、试述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形成原因与治疗方法。

答:偏执型人格又称妄想型人格,始于成年早期,一般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特征是猜疑、偏执、不信任。

形成原因包括:(1)童年早期经历及家庭环境不良;(2)挫折事件:(3)自我苛求,不良人格。

治疗方法以心理治疗为主,着重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特征。方法有:(1)认知调节法:(2)社交训练法;(3)自我提示法和他人协助法。2 .论述合理情绪疗法以及基本步骤。

答: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假设是人们的具体症状和心理问题是由他们对事件和情境的解释方式造成的。通过治疗过程,来访者可以学到一些技能,使他们能够确认和分辨那些自我建构的并通过自我灌输而保持下来的不合理信念。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步骤是以更改治疗非理性,具体有以下几 步:

(1)要向来访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帮助他们搞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因。

(2)向来访者示范由于不合逻辑的和不现实的思维造成了他们的情绪障碍。(3)通过以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认清其信念之不合理,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4)要求来访者建立一种合理的生活哲学,以使他们将来能够避免成为其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

这四个步骤一旦完成,不合理信念及由此引起的情绪困扰乃至障碍即将消除,来访者将会以较为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从而较少受到不合理的偏偏的困扰了。

第二篇: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练习题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练习题

一、问答题

1、心理健康的表现是什么?

答:心理健康的表现是: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有良好的社会功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积极的劳动实践。

2、心理危机典型的个人心态特点是什么? 答:心理危机典型的个人心态特点是: 遭遇重大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

患者出现一些不适,但都构不成精神病的程度,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

依靠个人的能力无法应付或适应; 产生极大的心理痛苦。

3、心理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的等级划分?

答:心理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的等级划分是: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4、心理疾病的特点是什么?

答:心理疾病的特点是:强烈的心理反应;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社会功能损害大;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

5、心理和谐的表现是什么? 答:心理和谐的表现是:

它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 表现为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 人与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

6、什么是幸福?、答:什么是幸福:在心理学中,用主观幸福感来表示人的幸福程度和生活质量,它是个人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

主观幸福感是人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在物质条件很优越的时候可能有主观幸福感,在物质条件一般甚至很差的时候仍可能有主观幸福感。

二、简答题

1、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答:(1)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2)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

(3)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4)保持心理宁静;(5)适当变换环境;(6)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2、青少心理保健包括什么?

答:科学认识性心理保健;学习人际交往;融洽与父母师长的关系;处理好异性关系;正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丰富业余生活。

3、如何预防青春期综合征?

答:科学用脑,劳逸结合;睡前练习“静养”,放松身心,帮助睡眠;注重课间活动;努力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有意识地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

4、如何应对心理危机? 答:(1)能不能克服心理危机,取决于个人的自信心。(2)在个人无法应对的时候,要积极地寻求帮助。

(3)危机干预可以帮助人们进行“人格塑造”,恢复自信,从而利用个人的能源—智力、智慧和信心,来改造心理缺陷,发挥自己的潜能。

(4)家庭、社会也要给予关心和帮助。

5、青春期沉迷网络的原因?

答:(1)逃避现实。成人意识变强,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情绪不稳定,寻找网络逃避现实。

(2)青少年与父母无法很好地沟通。很多父母习惯于“家长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忽视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造成了青少年偏要和父母对着干的局面。

(3)自控能力差,冲动性强。一旦陷入网络游戏,明知会影响学业,也不能自拔了。

6、中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感觉、知觉良好;记忆良好;思维敏捷;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情感反应有度;人际关系和谐;学习能力始终不衰;有自知自明。

7、怎样进行心理咨询?

答:(1)能不能克服心理危机,取决于个人的自信心。(2)在个人无法应对的时候,要积极地寻求帮助。

(3)危机干预可以帮助人们进行“人格塑造”,恢复自信,从而利用个人的能源—智力、智慧和信心,来改造心理缺陷,发挥自己的潜 能。

(4)家庭、社会也要给予关心和帮助。

三、简述题

1、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

答:精神分析、疏导疗法、认知疗法、暗示疗法、行为疗法、家庭治疗、以当人为中心治疗、理性情绪疗法、森田疗法、游戏治疗。

2、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答:(1)性心理问题,主要是手淫、早恋、失恋、性过错等;(2)恋爱心理:早恋、单恋和失恋。

(3)嫉妒心理:主要表现为学习、工作优秀者、对外貌俊美者嫉妒、怨恨,甚至刻意拆台或报复,以达心理平衡。

(4)自卑心理:主要为交往中的自卑心理,生理缺陷或不足引起的消极和自我暗示,对自我智力估计和对性格气质自我评价过低带来的消极暗示。

(5)孤独心理:主要为性格孤独、害怕交往或顾影自怜,无病呻吟。(6)逆反心理:青少年中出现“不受教、不听话、顶牛、对着干”者,就是有逆反心理的表现。

(7)神经症:青少年中常见的为青春期焦虑症、癔症、神经衰弱,社交恐惧症。

(8)吸烟饮酒行为:是我国青少年中较严重的行为问题,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原因。

3、中老年常见的心理问题。答:婚姻问题(一夜情、再婚、婚外恋)

职业问题(职业适应与失业综合症、职业压力、工作狂、职业倦怠等)社会压力(挫折、慢性疲劳)中年“灰色心理综合症

4、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与治疗关系。

答:(1)尊重 完整地接纳一个人,彼此平等,以礼待人,信任对方,保护隐私,以真诚为基础。

(2)温暖 热情、耐心、认真、周到、不厌期烦,让求助者感到最友好的相待。

(3)真诚 第一,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第二,真诚不等于自我发泄;第三,真诚应实事求是;第四,真诚应适度。

(4)通情达理 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接纳和理解求助者;促进其自我表达,自我探索,达到深入沟通的助人效果。

5、克服社交焦虑的心理分析与心理指导。

答: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不安称为社交焦虑。多见于青少年时期,既有心理因素,又有生理因素参与。人的认知功能和社会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自卑心理。社交焦虑者及亲属一般多具有焦虑性格,即易焦虑激怒,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情绪不稳,不安全感,自信心不足。(2)自我评价过低。以为做不好事情都是自己的责任,自己太苯,认为努力与回报不平衡,便埋怨社会不公平;认为自己的表现不够出色,被别人“比了下去”丢面子,于是自责,自惭形秽,产生羞耻感。(3)忽视了自己的优势和独特性。绝大多数的人和事物都是多侧面的特征各具特色,人群本身就是极其多样化和多元化,每个人的个性能力、社会作用都是他人不可替代的。

第三篇: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20120105考试

试卷代号:7829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亚健康:.亚健康即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

6、简述健康人格如何培养

答:1.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2.认识自我.悦纳自己。3.提高自我防御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5.丰富知识.加强自身修养。6.培养良好的习惯。

7、人际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认知障碍2.情绪障碍3.人格障碍4.能力障碍5.心理失常引起的障碍

8、简述引起挫折的主观因素。

答:1.个体生理因素 2.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3.自我期望与实际有效行为不匹配

4.人际交往不适 5.动机冲突

9、简述网络成瘾的成因。

答:1.网络自身的诱惑 2.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3.上网者自身人格特点 4.压力

10、简述行为主义疗法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

1、谈谈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答: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发展要经历从出生到晚年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某些特定的需要,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面临一种心理社会问题。如果这些需求满足了,那么个体就会顺利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如果这个需求未被满足,那么就会停滞或倒退。2.简述心理测量的优点与局限性。

答:优点:1.比较客观,不易受测试者主观偏见的影响。2.测量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每个被测对象较为丰富准确的资料。3.如果量表编制得好,组团的效应相当高,远比在实际工作中淘汰的办法更高效。局限性:1.心理测量本身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不少心理测量确实存在科学性问题。2.运用心理测量很可能不公平得使合适者落选。3.被测试者可能利用心理测量的不足,介入一些非测量规范所要求的行为。4.心理测量可能被为获取测量资格证的人以及未经专门训练的人员滥用而造成失误

3、简述健康人格的标准,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塑造健康人格。答:标准:1.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正确的自我意识 4.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5.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如何塑造:1.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 2.认识自我,悦纳自己 3.提高自我防御和自我调控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4.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丰富知识,加强自我修养 6.培养良好的习惯

4.结合现实试论述简述网络成瘾的临床指标以及诊断标准。

答:临床指示:(1)上网时间。即是否干扰了正常的生物节律和社会活动,同时参考周围人的评价。(2)网上行为。即是否与工作.学习和生活毫无关系。(3)个体的心里与行为指标。心里指标是指上网改变了个体的情绪状态和认知方式。行为指标指个体需要不断地增加上网时间以维持满足感;个体对自己的过度上网行为感到焦虑而又无法抑制上网的诱惑;个体在不上网的时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个体试图对大家和朋友隐瞒真实的上网时间和费用等。(4)生活事件指示。在做判断时应了解个体近期的各方面情况,如婚姻关系的不和谐.工作的不顺心以及身体不适等,以确定个体是否把上网作为了逃避现实的手段。(5)直接指示。正常社会生活的恶化时网络成瘾的直接指示,也是网路成瘾的临场判断基准。主要表现在成瘾行为影响了个体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导致人际关系恶化.学习能力减弱.工作效率降低.生活质量下降。(6)典型指示。主要表现在个体的主要社会生活来自虚拟空间而没有适当的现实生活环境。

诊断标准: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全身不适.烦躁.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以上戒断反应可以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来缓解3.一下五条至少符合一条1)未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以及保持时间难以控制。3)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停止。4)因为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和社交活动。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第四篇: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 闵秀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变化使他们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所面临的心理行为适应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些心理行为问题只依靠传统的说教式、单一化和公式化的德育是解决不了的,只有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存在的种种心理行为问题,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既治标又治本的独特作用,促进中职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社会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问题

应对策略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中职生生源整体素质日益下滑,在学习、生活、成长中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中职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1.自卑、缺乏自信心

目前,我国中职生大都是因升学考试失败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对中职生的偏见与歧视,往往使中职生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学生群体中自惭形秽,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从而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加之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面对陌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难免感到束手无策,困难重重,久而久之,便产生自卑心理。

2.逆反、情绪控制能力较低

在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亲友的影响,过多或过早目睹社会阴暗面,内心深处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对学习与班规校纪抱有严重的逆反消极心理,对教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生活上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3.人际交往缺陷

青春期的中职生社会交往更加突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全新的环境,内心迫切渴望与人交往、宣泄情感,但主动性不强,且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因此他们往往会排斥他人的价值观念而树立自己的自我认同,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念去要求他人的情况,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往往容易引发人际冲突,在人际交往上往往会出现困惑,甚至有的学生会出现交往障碍。

4.盲目追求个性发展

少部分中职生属于这种类型。这部分中职生由于对学习无兴趣、无目标、无动力,对所学专业冷淡,精神无所寄托,其行为由紧张、压抑转向标新立异,盲目追求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奇装异服,嘴叼香烟,寻求刺激,蛮横任性,目空一切,争强好斗。

二、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生活中每一天都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不愉快”,可能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乃至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2.加强思想教育特别是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应从社会现状分析入手,让学生清楚社会和个人现实的差异,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异,从而尽量避免心理障碍;让学生明确美好的未来对每个人的努力都是公正而均等的。教育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能力基础,才能为实现个人的既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能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学习和挫折,同时,具备心理健康的素质。

3.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心

因中考的受挫,不少中职生几乎完全否定了自我,给自己贴上了“我不行,我很笨”的标签。而“我不行”的罪魁祸首就是对自己不正确、不客观的评价。要教育学生通过学会与他人比较、与自己比较、自我反省等途径,学会对自我的正确评价和认识,逐步培养自信心;使学生懂得他人的评价就象一面镜子,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要肯定,消极的要积极寻找原因。因此,要经常提醒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理想是什么、打算怎样度过职校三年的学习生活、我的优势和不足在哪里等问题。通过自我反省,要深刻的认识自己,对心灵真正有所触动,同时不断形成自己一套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从而更好地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塑造自我,形成并具有自信心。

4.注重学生乐观向上性格的培养

印度有句古谚:“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性格对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意义从中可见一斑。青少年时期是性格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把青少年时期称为人

格的再造期。要教育中职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用智慧点亮人格发展的道路。著名心理学家容格有句名言:“文化的最后成果就是人格。”不少学生自卑、抑郁、嫉妒大多是由于对自身缺乏自信,而支撑自信最有力的基础则是知识和能力。所以加强中职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加强技能训练的过程至少是健全人格、优化人格的一个重要渠道,从而逐渐培养中职生积极自信地面对生活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5.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情绪是一把双刃剑。”即情绪既可以建立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也可以破坏或中断这种关系,而其中的关键是个体能否有效而积极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相对来说,正处在青少年期的中职生,情绪内容丰富,情感体验也较深刻,反应强度大,更易冲动和走极端,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往往因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因此,中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中职生的积极情绪和高级情感,在与中职生交流时注意他们的情绪状态,尽量避免与他们发生直接矛盾和冲突。通过分析情绪产生的过程,帮助学生有意识的选择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即认知重评策略和表情调节策略,使学生努力保持稳定积极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6.正确引导学生的恋爱观,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念

教育的本质在于帮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没有性则没有人,不懂性也无法成为人。上海市经济管理学院袁晖江老师说:“过早地接触性行为以及不健全的性观念,很多都是因为性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可以说,性教育应该是整个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在中技生的成长过程中,却很少能通过正规的教育渠道接触到两性的秘密,因此,到了青春期,对异性的渴望就格外强烈,越是神秘和朦胧,就越容易激发窥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与异性亲密接触。笔者认为,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是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管理自己的有效途径,学校和教师可聘请相关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也可采取光盘分批播放,将分层次(男、女分开)集中教育与个别辅导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明了自己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消除他们对异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减少他们盲从无知的行为,使学生对性知识有必要的了解,对“性”有较为科学冷静的态度。同时,通过剖析异性交往过密带来的危害,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异性交往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性道德观念。让他们一时到在自己还没能力承担的时候,不应与异性过分亲密;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除了让学生懂得一些青春期生理的相关知识外,还可以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组织的书画、歌咏、体育等一系列的比赛活动进行迁移,使学生的异性情感融于知识的荟萃、情操的陶冶和集体氛围的情趣之中。从而逐步培养健

康的情感思想,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总之,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能回避和忽视,应拿出切实可行的良策,帮他们迅速摆脱不良心理的羁绊,在人生的道路上平稳健康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王浩.简析中职生心理特征.教师,2011,(35).[3]程玲玲.中职生恋爱问题分析及对策.卫生职业教育,2012,(09)

第五篇:大学生常见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程名称: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0年12月05日

《大学生常见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能充满阳光,都希望友谊能天长地久,都希望人情能温馨美好,但生活总是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我们总会发现曾经多么亲密的朋友、多么幸福的伴侣最终却分道扬镳、形同陌人。如何才能避免人际冲突的发生及人际关系的破裂,是困挠着每一个大学生的现实问题。

一、人际冲突的发生

(一)人际冲突的涵义

冲突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冲突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可能是各方的需要、利益不同,或者对问题的认识、看法不同,或者是价值观、宗教信仰不同,或者是行为方式、做事的风格不同等等。总之,当相互关联的两个个体或者多个个体之间的态度、动机、价值观、期望或实际行动不兼容时,并且这些个体同时也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矛盾时,个体间的冲突就发生了。与冲突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竞争,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希望取得胜利,但在竞争中,人们并不会主动去伤害别人,而在冲突中他们可能会这么做。在某种程度上,竞争是一场竞赛,而冲突是一场战争。

对于人际关系来说,冲突可以带来挑战,也可以带来机遇。冲突的负面功能主要表现在:由于心存芥蒂,使得双方沟通不良,情感隔膜,甚至相互诋毁,相互拆台;或者由于互不相让、恶意攻击导致双方关系破裂。但是,冲突也可以有很强的正面功能,这类似于俗话说的“不打不相识”。正面功能主要有:一方面,双方把隐藏的不满、误解公开表达出来,可以通过辩论而得以澄清、化解,从而消除隔阂,增进理解,加深关系;另一方面,双方把各自的看法及其理由摆出来,通过建设性的争论,可以形成“头脑风暴”,彼此激发新思想,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案。

(二)人际冲突的类型

人际冲突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布瑞克和凯利区分了三个层次的冲突。第一层次是特定行为上冲突。即双方对于某个具体问题存在不同意见,例如,两人一起外出度假时,对搭乘什么交通工具意见不一,一个想乘飞机,一个想乘火车。第二个层次是关系原则或角色上的冲突,即双方对于如何处理两个人的关系,在关系中各自的权利、义务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宿舍同学可能在宿舍公共劳动怎样分工上存在分歧。在人际关系中,有些角色规范比较明确,也有一些角色规范比较模糊,如果两个人对于规则看法不同,就难免发生冲突。第三层次是个人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这往往牵扯到双方人格与价值观的差异,因此是比较深层次的冲突。例如,宿舍可能因为性格不和而闹矛盾:在周末,一方很喜欢找一大堆朋友来宿舍玩,另一方则喜欢单独呆在宿舍。在人际交往中,这三个层次的冲突有可能交织在一起的。行为上的分歧,可能一起关系规则上的矛盾,并进一步导致个性上的冲突。一般来说,冲突层次越深,涉及因素就越多,情感卷入程度越高,矛盾就越复杂,解决起来也越难。

冲突可能产生于客观存在的分歧,也可能根源于主观想象的矛盾。根据冲突的基础不同,研究冲突的著名学者多伊奇区分了五种类型的冲突,包括平行的冲突、错位的冲突、错误归因的冲突、潜在的冲突、虚假的冲突。

在平行的冲突中,存在客观的分歧,而且双方都准确地知觉到了这种分歧。例如,你和你的朋友在一起看电视,你很想看一个电视连续剧,你的朋友却想看足球比赛的转播,你们俩都清楚的知道双方的愿望,但是却不愿意相让。

在错位的冲突中,一方可能有一个客观的理由,而且知觉冲突的存在,但是却不直接针对真正的问题本身。例如,你觉得老师在期中考试时给你打的分数太低,心理不满,但是又不好直接去说,于是你就在课堂上故意提一些刁难他的问题。

在错误归因的冲突中,存在客观的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并没有准确的知觉。一位同学发现宿舍里面有异味,她很讨厌这种气味。她以为是宿舍的同学没有及时洗衣服,所以见面时就警告她不要在宿舍存放脏衣服,事实上,异味来自于另一位同学喝剩的茶水。在潜在的冲突中,存在客观的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并没有什么感觉。

在虚假的冲突中,双方有分歧,但是这种分歧并没有客观的基础。例如,你的同学召集生日聚会,你没有得到邀请,为此你很不高兴,而他也正因为你没有去参加聚会而不满。事实上,他本来打电话邀请你,因为你不在,拜托你的同学转告你,但是你的同学却忘记了这回事。这时,双方的冲突纯粹是因为误会。

(三)人际冲突的过程

冲突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且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冲突双方的认知、情绪和关系都可能发生变化。美国学者潘迪曾经提出冲突的五阶段模式:冲突潜伏阶段、冲突知觉阶段、冲突感受阶段、冲突外显阶段、结果阶段。

在冲突潜伏阶段,可能导致双方冲突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也就是说,双方相互依赖,而且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难以兼容,但是,双方还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不兼容。当双方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差异,而且认为不能相容时,就进入了冲突知觉阶段。当双方开始分析冲突性质时,思考应对策略,而且还出现一些情绪性的反应(如紧张不安、不舒服、愤怒等)时,就进入了冲突感觉阶段。在这个阶段,双方都需要做出选择:是回避冲突,还是公开面对冲突?只要一方将冲突公开化,就会进入冲突外显阶段,这时,双方可能发生言语上的争执、情绪上的对立,甚至行为上的对抗。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冲突升级,将矛盾扩大化、情绪化。

冲突意味着人际平衡关系的破坏,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动,双方关系一般会达成一个新平衡,这时就进入冲突的结果阶段。冲突的后果可能是两败俱伤,也可能是一胜一负,如果处理得当,也可能双赢。当然,能否达到双赢的效果,要取决于冲突的性质与双方管理冲突的水平。

二、人际关系的破裂

人际冲突虽然并不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但如果双方不能很好地解决彼此之间面临的问题,则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

人际关系从融洽状态走向终结,通常要经历五个阶段:

1.分歧。人际关系的本质是情感的相互联系、相互卷入、相互拥有。它的基础是关系的双方必须有共同的情感。共同情感的存在,彼此的关系就存在;共同情感消失,彼此的关系就破裂。而分歧,正是共同情感消失的开端。分歧意味着人际关系双方不同点扩大,心理距离增加和彼此的接纳性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双方在知觉和理解上都朝不利于双方关系的方面倾斜,彼此都感到开始难以准确地判断对方。

2.收敛。当双方关系开始出现裂痕时,沟通量会出现下降,此时双方谈话会高度注意、高度选择,并都指向减少彼此的紧张和不一致。当然,双方关系的发展还没有足以使人们明确表示对彼此的关系不再有兴趣,情感上的拒绝水平也还较低在表面上仍试图维持关系状态良好的印象。一般而言,如果第一阶段出现的分歧没有得到顺利解决,导致双方较长时期都以收敛的方式交往,则关系会出现进一步的恶化。

3.冷漠。交往的双方开始放弃增进沟通的努力,人际关系的气氛变得冷漠。此时人们已不太愿意进行直接的谈话,而是多凭非语词方式来实现必要的沟通和协调,非词语沟通是缺乏热情的,目光是冰冷的,也没有热情的期待。许多人都将与别人的关系在这一阶段维持很长时间。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期望关系仍然朝好的方向发展,因而不愿意一下子就明确终止关系;另一个原因是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很难一下子适应突然失去某种关系的支持。这就会促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某种关系。

4.逃避。随着关系进一步发展,人际交往的双方会尽可能地相互回避,特别是避免只有两个人在一起无所适从的窘境。关系恶化到这一阶段,人们往往感到很难判断双方的情感状态和预言对方的行为反应。许多人在婚姻关系或亲人关系达到这一状况时,都经过第三者来实现间接的沟通。在知觉和理解上,这一阶段很容易发生纯粹主观的误解。因为人们都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倾向,对许多本来正常的人际行为都会有过敏的反应。

5.终止。关系的终止可能是立即完成的,也可能拖延很久。随着彼此相互交往的隔断,或彼此利益依存关系的解脱,冷漠和逃避的关系状态会转变为关系的最后终结。经历了人际关系恶化的关系终止是相互情感卷入、连带的消失。

三、人际关系的改善

心理学家发现,认清人际冲突或分歧的本质,并学会建设性地处理分歧或冲突,可以有效地减少人际关系恶化和破裂的发生。

首先,我们必须懂得,由于每个人有其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经历,有自己独特的情感、理解和利益背景,因此,人与人之间出现不一致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无论什么样的关系,也无论交往的双方关系有多么深刻、情感有多么融洽,都可能出现冲突。因此,我们在同任何人交往的过程中,都应对可能出现的冲突有所准备。

预计冲突是正确了解冲突,并建设性地处理冲突,避免在冲突中付出不必要的更大代价的最有效途径。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直接卷入冲突,那么在整个冲突过程中仍然保持冷静的理性是十分困难的。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在人过于激动

人心时候,思维会受到明显的干扰,很难保持对事情的正确判断。在激情之中作出对人际关系有害乃至犯罪行为的事是经常性的。

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人际冲突都是可以避免的。学会用移情的方式去体验别人为什么会像他所想的那样言行,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别人,避免判断的错误,也可以防止发生不恰当的体验和行为。对于已经发生了的冲突,如果处理得当,就事论事,往往不会给人际关系带来太大危害。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解决冲突的有效步骤。实践证明,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控制和消除冲突。这些步骤的具体内容是:

第一,相信一切冲突都可以理性而建设性地获得解决;

第二,客观地了解冲突的原因;

第三,具体地描述冲突;

第四,向别人核对自己有关冲突的观念是否客观;

第五,提出可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

第六,对提出的办法逐一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解决途径,最佳方法必须对双方都最有益;

第七,尝试使用选择出的最佳方法;

第八,评估实现最佳方案的实际效应,并按照给双方带来最大利益和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维持的原则给予修正。

在人际交往中,掌握好交往的尺度,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人际关系的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尽量避免争论。人与人之间的争论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争论往往都以不愉快的结果而结束。事实证明,无论谁赢谁输都会很不舒服。赢者当时可能获得一种心理满足,但很快会被人际关系恶化的阴影所笼罩,一时的满足心理会变得烟消云散。输者的心理挫折感更加强烈,往往会演化为人身攻击,对于人际关系是非常有害的,争论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第二,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会使他人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受损,尤其是一时面子上感到难堪。有时候只要稍稍改变一些方法,变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为间接的暗示和提醒,效果会好得多,这就是所谓的“坏话好说”的艺术。

第三,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错误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当人际关系产生障碍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是明智之举。虽然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自我否定,但是,承认错误会使自己产生道德感的满足;另外,承认自己的错误是责任感的表现,对他人也具有心理感召力,在此情境中的人际僵局会因此被打破。

第四,学会批评。不到不得已时,决不要自作聪明地批评别人。但是,有时批评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学会批评的艺术是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策略。卡内基总结的批评的艺术是很值得借鉴的: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批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用暗示的方式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误;领导者应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醒别人的错误;给别人保留面子。

一位青年人拜访年长的智者。

青年问: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也能使别人快乐的人呢?

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即当你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做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你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做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些;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做自己,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做自己。”

青年问道:“如何理解把自己当自己,如何将四句话统一起来?”

智者说:“用一生的时间、用心去理解。”(此段摘自网络搜索)

班级:市场营销092

姓名:赵杰

2010年12月15日

下载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20120105考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20120105考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1.焦虑 被焦虑所困惑的大学生常症状是烦躁不安、思想受阻、行为不敏感、行为不敏感、身体不舒服、失眠、胃口不振等。紧张的焦虑能使人失去全部情味......

    教师常见心理问题

    教师常见心理问题 摘要:教室这个职业比较特殊,因为一个教师可能会影响无数的学生,特别是班主任,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之外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尤其是心理。那么教师会不会出现教师......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类: 一·神经症 二·人格障碍神经症: 主要由心理问题造成,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疾病。神经症和神经病都是心理方面的失常,神经症因自己......

    “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

    谁都知道催眠曲是用来哄小孩子睡觉的,催眠曲那套对成年人就失灵了。小孩子并不是缺少睡眠,之所以要催眠,是大人想让他(她)安静。从青春期开始,男男女女们就开始由暗到明地积极吸......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有人说:"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青......

    教师常见心理问题

    教师常见心理问题_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王老师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任教两年。两年中,他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但是教学成绩却一直落后;自己也不愿与他人交流,不愿学习他人的长处;在家......

    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策略

    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策略摘要: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多样,校园危机频频发生,探索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

    责任—有感于小学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原因分析与策略应对

    责任—有感于小学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原因分析与策略应对 王瑞双 身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了解、熟悉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小”人,因为小所以会有生理和心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