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庸精华解读
中庸精华解读
《中庸》精华解读
1、天命①之谓性②,率③性之谓道④,xiū(xiū读)⑤道之谓教⑥。道也者,不可须yú(yú者)⑦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⑧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⑨xiàn(xiàn不)⑩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zhòng(zhòng发)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一章)
【注释】
?中: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一切都按照“礼”的规定行事。
?中节:中,音zhòng种,符合的意思。节,节度的意思。这里指符合周礼规定的礼仪规范。
?达道:普遍遵循的原则。
?致:达到的意思。
?位:位置。这里用作动词,位于其应在的位置的意思。
【译文】
上天所赋予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片刻不能离开,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正因为如此,品德高尚的人(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当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其言行更加谨慎。喜怒哀乐等感情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并且都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可各安其位,万物便能生长繁育。
【解读】
此段文字是《中庸》的第一章,《中庸》这部小书的内容基本都围绕本章而展开。
《中庸》原本是《札记》中的一篇。《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的一部儒家思想资料汇编。《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一般认为《礼记》的《中庸》篇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担忧儒学失传,特意留下来的“心法”,并将其传授给孟子。所谓心法也就是形成孔子时代儒学的基础原理。不管任何时代,只要找到这个心法,就能够再将孔子的儒学思想重新架构起来。
关于《中庸》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有这样一种说法:孔子开创了儒学文化的辉煌时期,但却没有系统的阐述其思想体系的基本原理。就如同有人送你一台电脑,却不告诉你电脑运行的基本原理,你不了解原理,要想获得电脑就只能从别人手里购买成品,卖家把高端CPU换成低端产品你也弄不清楚,只好吃哑吧亏。不过孔子在晚年还是把他的思想体系的基本原理告诉了曾
子,于是曾子写出来一部《大学》——相当于造了一台电脑给后世人使用,然后曾子又把这个基本原理告诉了子思,而子思则担心这个原理迟早有一天会被人丢掉,就在将其传给了孟子的同时,把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原理写成了《中庸》。果然不出子思所料,孟子他老人家只顾自己讲着痛快,自他而后,儒学就后继无人了。
眨眼之间时间过去了一千四百年,到了宋朝,朱熹识得儒学的心法,从《礼记》中将《中庸》篇抽出进行整编和注解,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宋代以后的官方教科书。而久已无人问津的儒学也从此发扬光大。
那么中庸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何以它竟能成为重构儒学文化与思想的契点?
《中庸》第一章这段文字就解释了这个问题。文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儒家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之一——“慎其独”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到晚年时,仍逐字逐句修改文稿。他的夫人取笑他说,“你那么认真做作业,还怕先生骂吗?”他回答说,“不怕先生骂,但怕后生笑啊!”一个一流的文学家还是这样“怕”自己的文章有不妥的地方,这种敬业精神就是慎独精神使然。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中庸”的“庸”字为平常之意。“中庸”的表面意思就是要人们以“中”作为为人处世的日常规则,也就
是说我们要心态平和心境坦然地处置生活。具体而言就是要我们做人做事、于人于己都应该遵循“平庸”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保持与天地,与自然的相一致,也就是说要“中和”,现在我们称之为和谐。同样中庸也绝不是让我们去做庸才,碌碌无为,草木一生,只是说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使主观世界更加坦然,更加自在。
综合而言中庸是为人处世的学问,是讲究如何与人合作,合作的时候又怎样才能够维护自己与别人的共同利益的学问。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三棵树,一高大而挺拨者;一矮小而奇陋者;一不高不矮不丽不陋者。忽一日,那棵高大而挺拨者不见了,随之矮小而奇陋者亦不见了,惟剩那株不高不矮不丽不陋者,生动地活在那里。有人问主人缘故。主人说:“高大而挺拨者砍了可作栋梁之用;矮小而奇陋者不甚雅观,又无所作为,存之何用?至于那棵不高不矮不丽不陋者,派不上什么大用场,看起来又不怎么碍眼,与其砍掉不如留着。”
有人说,做那种不高不矮不丽不陋的人,这就是中庸之道吗?我看,不是。它不过是庸庸碌碌的生活。中庸之道,是为了改造社会,决不是为了适应社会,是为了追求真理,决不是为了个人的饱食终日。如果能够在真理和美德上走得更远,即使冒着巨大的风险,他也决不犹豫。在社会地位和财产上,没有大的成就,被世人视为无用之人,但自己觉得这种生活更体现了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对真理的追求,因此也决不感到自卑。
但遗憾的是,由于历来人们对中庸缺乏明确的思辨思维,更兼因历朝历代的暴政者恶意的曲解与愚弄,最终让中庸思想的光芒被掩盖。现在谈到中庸,许多人首先联想到的却是圆滑、模棱两可、保守与妥协,甚至是和稀泥。
近代著名思想家鲁迅先生所说:中庸是国人最为推祟的,但中国人却又是最不懂何谓中庸的,如果中国人那怕明白一点中庸的道理,中国的问题也不会象现在这样复杂。
说到国人对于中庸的无知,鲁迅先生的《中国的艺术》一文中有过深刻的揭露:
“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力,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待到满口‘中庸’时,乃是势力已失,早非‘中庸’不可的时候了。一到全败,则又有‘命运’来做话柄,纵为奴隶,也处之泰然,但又无往而不合于圣道。这些现象,实在可以使中国人败亡,无论有没有外敌。要救正这些;
也只好先行发露各样的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来。”
鲁迅先生的这番话语揭示了国人对中庸思想在认识上的误区,鞭策入里,入木三分。面对如此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我们却迷陷在认识上的误区与曲解之上,这实在是一个莫大的悲哀。
2、忠恕①违道不远,施诸②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庸③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④不zào(zào庸)慥⑤尔!(第十三章)
【注释】
【译文】
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做人做事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尽。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解读】
这两段话,孔子重点谈论了儒家中庸思想的重要原则——忠恕之道,这一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念。
说到忠恕之道,我们一般引用较多的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认为忠恕就是做到尊重自己的需要,同时尊重他人的需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并且还有这样一个传说: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法国巴黎开会的时候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和平共存需要靠什么思想?与会者首先提出来是基督教,因为在西方社会基督教思想是优势的文化,很多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基督徒。但伊斯兰教徒说基督教带给世界很多压力,我们不能接受,还是伊斯兰教比较好。因为“伊斯兰”三个字就是和平的意思,但是有人提出伊斯兰教世界充满了战乱。又有人提出来说,我们需要佛教,还是遭到了反对。后来有个人提需要孔子,孔子提出来之后,居然没有人反对了。因为他们知道孔子说过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不过在联合国大厅里,却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我不希望别人对我怎么做,我就不要这样对别人做。我不希望别人在背后批评我,我就不要在背后批评别人,这一来的话不是互相尊重,不是互相关怀?如果人类以这八个字作为座右铭,人类不是和平共存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确是人类社会应该确保的道德底线。
但是“己所不欲”的思想只是表达了忠恕之道的一个方面,而“己之所欲”的内容是不是就应该保持克制,而不去影响别人呢?当然不是。因为孔子还有一句话,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凡是自己想要达到的理想、目标,也希望周围的人能够达到。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11月22日在新德里印度科学宫就中印关系和中国发展道路发表重要演讲时候,引用了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胡主席的意思是说中国自己要发展,也希望同其他国家和谐相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这就是忠恕之道的第二个方面。
忠恕之道的第三个方面是,我们在成绩或功劳面前不要独自占有,在缺点过错面前不要推诿他人,即“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功不独居,过不推诿”这三个方面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恕之道。
宋人的笔记中记载过苏轼与佛印交往的故事。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所以老是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有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听了,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这个故事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大家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之下,有些人能够活得欢欣温暖,而有些人却整天指责抱怨,人与人之间生活的差距真的有如此之大吗?一个人,应该积极认真地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有所得,应该高兴满足,有所失,则细细体会过程,相信也必有所得。对人随缘,对事随心,正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天下之达道①五,所以②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③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zhì(zhì之)④、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⑤也。或⑥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⑦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zhì(zhì曰),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第二十章)
【注释】
【译文】
天下人通行不变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
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解读】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诚如《礼记》中的一篇《礼运》所言:“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近代以来这五伦一度被列为封建思想,致使很多人以五伦为封建大毒草而远离之。细观这五伦,实际包含了人生中所有的社会关系。一个人赤裸裸地来到世界,必须学会生存法则才能在社会立足。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是今日从家庭到学校所教的,大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类的“丛林法则”,而不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姊妹、朋友之间的互敬互爱。尽管口头上一个劲的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可实际上教育的善善教化作用已经被彻底淡化。如此急功近利的教育,加之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必然造就了青少年的思想紊乱,精神无所信托。
其实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沉淀着浓厚的文化传统。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曲《常回家看看》便成经典,一曲《流浪歌》便能传遍大江南北。可见,孝文化还是扎根于中国人的心底。然而社会上对于孝文化的关注,实在也太少了。父母爱子女,是所有动物的共性;不过反哺孝敬老人,却是人类所特有。所以“孝”是人与动物最大区别之一。可是今天某些“有娘生没娘教”的不孝之子,竟然视“孝”如仇,以“能养”为“还贷”,其父子(母女)之情竟如此淡薄。这告诉我们,教育中“孝的教育”势在必行。否则,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真是就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了,只有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了,那不成了丛林的世界?所以,五达道不可丢。
那么,调节五伦的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
华人的商界领袖、香港首富李嘉诚的发家故事,一直在社会上流传。他之所以成为香港大富豪,离不开其在关键时刻的“智、仁、勇”表现。
李嘉诚早年不是很有钱。一天,他请了一群专家,问他们如何积累财富,这些专家给他一些建议,他选择了其中一条:买香港股市的股票。他为什么会这样选择,他自己都不知道,或许一生也不会有答案。做好选择后,他就义无反顾地卖掉了家里所有的财物,全部买进香港的股票,结果炒了香港股市的大底。过了两年,他又问这些专家,如何保持财富的持续增长,这些专家说,香港的地产可能见低谷了,于是他卖掉所有的股票。虽然股票还没有见顶,但是他认为地产的机会大于股票,他还是卖掉所有的股票然后买进地产。结果他又炒了一个地产的大底。通过这两大手笔,李嘉诚奠定了自己的发家的基石。
成功都是一样的,李嘉诚之所以成为了香港的首富,首先他具有敏锐的眼光:当时专家跟他很多建议,他可以选择最正确的,这就是眼光。其次就是胆气:他敢卖掉所有财产,然后全部买进股票或房地产,这就是胆气。《中庸》中对人的要求讲三点:智,仁,勇。李嘉诚的眼光就是智,他的做法就是勇,最后他热心慈善事业,2009年4月22日,他旗下长江集团、和记黄埔联合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捐赠人民币1亿元,这可谓是仁。所以他才可以成为华人的商界领袖。
而蒋介石在1938年6月9日凌晨下令炸开花园口的黄河大坝,以便阻击日军,却造成百万民众死亡,可谓“智、仁、勇”的反面典型。1938年,国共两党同仇敌忾,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激战正酣。2月份开始,在中原地区,国民党军队正与日本侵略者进行徐州大会战,国民党在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后,南北两线日军不断增兵,这次胜利没有扭转徐州战场的局势。接下来日军占领徐州,攻陷河南省会开封,并企图打通向南进发直捣武汉的线路。在这危急时刻,蒋介石竟然下令炸开了在花园口的黄河南岸大坝,暂时阻挡了日军南下,为蒋介石争取了喘口气的时间,但到了1938年10月,花园口扒开后第4个月,武汉仍然失守。花园口决
口终究没有挽救武汉失陷的命运。同时大坝绝口也造成黄河下游的大规模水灾,百万民众死亡,不知情的当地民众对国民党产生了强烈不满。事后,蒋介石为逃避责任,发动宣传机器,宣传是日军飞机炸毁了黄河大堤。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大坝,日军改变进军路线,使得炸坝阻敌成效甚微,如此料敌不明,是谓不智;死人近百万,如此不顾百姓死活,是谓不仁;事后,百般抵赖,不肯认账,死不认错,是谓不勇。如此不智、不仁、不勇之表现,早已为后来的败走台湾做了伏笔。
4、凡事豫①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jié(jié豫)②,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③,道前定则不穷。(第二十章)
【注释】
【译文】
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理屈词穷站不住脚;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解读】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思想。这与孔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相近,都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或者说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值得我们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而不仅仅适用于政治范畴。
“言前定则不跲”,“跲”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个字左边是个足字,右边是个合字,用文言文的注解叫做“颠仆”,颠仆就是走路跌倒了。言语事前没想好,话语漏洞百出,或者无话可说,其窘迫状如同走路时突然跌倒。古人有一句通俗的话,叫做“信口开河”,一开口就像河流里面的水一样,淊淊不绝。说了很多错误的话,自己还不知道,那是失败的。语言是一种艺术,语言的的正确与否、合适与否,直接会导致事情的成败。我们在世间,办大事、办小事,都要用言语,就是求学,也要用言语。说话要得体,要慎重。
“事前定则不困”,“困”这个字外面一个围框,四方围起来的,里面是一个木字,木被四方包围,使得它在里面无法伸展,感觉得很困扰。因此引申的意思,就是困难的意思。遇到困难,所做之事情将无法继续前行。因此,行事之前要有计划。所谓“三思而后行”。你事先把这个事情,一步一步都想好了,遇到任何问题出现了,你都有解决的办法,这都是事先想好啊,然后你才没有困难,就是有困难发生的时候,你都可以应付,有办法来应付。这是“事前定则不困”。
“行前定则不疚”,“疚”是什么呢?疚是当“病”字讲。“行”是执行,就在执行的时候,你也要有执行的程序的。比如说,你要准备
旅游,在国内旅游也好,到国外去旅游也好,当然要用一个的旅游。正式的要出发的时候这叫行,出发的时候要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在旅途上,可能会发生什么状况,这个都是要想好。所以在执行之前,都要想好,在执行的时候,任何一种状况,就不会发生了,就算是发生了问题,也能够针对这个事先就想好,马上就能解决。这样执行的事情,就不会有后悔的事情。所谓后悔是事情办错了,才有后悔,你一切都安排好了,没有错误那就不会有后悔了。
5、博学之,审①问之,慎思之,明辨之,dǔ(dǔ慎)②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③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第二十章)
【注释】
【译文】
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即使是愚笨之人,也一定可以变得聪明起来,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一定可以变得刚强起来。
【解读】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
“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
做到“笃行”。
中国许多高校的校训都源自《中庸》的这句话。例如西安理工大学的校训就是这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山大学的校训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华南理工大学的校训是“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复旦大学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之所以众多高校不约而同的使用这句话作为校训,就因为其中所包含的学问之道,可谓亘古不变。
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习方法下,我们还需要具有“弗措”的精神,也就是《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以及“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笨鸟先飞”的态度,龟兔赛跑的寓言里那获胜的乌龟的态度。
6、在下位不获①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②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③,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第二十章)
自④诚明⑤,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第二十一章)
其次⑥致⑦曲,曲能有诚。(第二十三章)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dǎo(dǎo成)⑧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第二十五章)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第二十六章)
【注释】
【译文】
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是有办法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办法的,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是有办法的,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使自己真诚是有办法的,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
由于有天生的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的,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的,这叫做人为的教育。达到了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
比圣人次一等的普通人应该在局部的小事情上下功夫,这样也能做到真诚。
真诚是自我的完善,而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贯穿于万事万物始终,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万事万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且还要完善万事万物。
所以,极端真诚是永远不会停息的。不停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
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
【解读】
“诚”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经典都对其有所论述。《中庸》也不例外。在《中庸》里从第二十章后半部分开始一直到第二十六章集中的对诚这个概念进行了论述。
今天我们说要讲诚信。诚信缺失是目前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之一。诚信的缺失严重地扭曲了人类的心灵,使人类精神生活处于一种高度的相互戒备状态之中,这一点无疑大大弱化了人们生活的安全感。而没有安全感的生活也无疑是一种不幸福的生活。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诚信呢?关于这一问题,除了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构建之外,还应该加强对人们的诚信教育。而欲使诚信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充分挖掘和吸收中外传统伦理思想史中有关诚信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在这方面,《中庸》的诚说为我们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诚信”这个词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为“诚”,其二为“信”。《中庸》认为:“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如果要想获得上级领导的赏识,就要与周围的同事朋友相交要讲信用;如果要赢得同事朋友的信任,就要孝顺父母亲人;如果要孝顺父母。就应该自身要做到真诚;想要做的内心的真诚,就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上级赏识、朋友信任、孝顺父母,做到这些需要的是内心的真诚,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万事万物。这就是《中庸》所说的“诚”。有诚才有信。
今天所说的诚信,关注的“信”这一层次,并上升到了制度层面:社会信用制度,殊不知没有内心的真诚,何来信任。因此要做到诚信,还是应该多从内在层面加强自身的修养。
《中庸》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本性,“圣人”只要由这种本性出发,就懂得为人处世的道路,正所谓“自诚明,谓之性”。而普通人需通过后天的学习修养,明白善恶是非,然后于人于事就能真诚,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我们普通人只要能够做到“致曲”,即在细小的事情上下功夫,通过“内省”,使小事上的“善端”扩展开去,由微到显,也能达到至诚的境界,成为一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正人君子,从而成就一番大事业。这种通过从小事做起扩充善端从而达到至诚的方法,并不是要我们脱离社会实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在生活中通过点点滴滴进行“内省”。这
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信乎”的修养论是基本一致的。
这个诚,不仅要求自己做到内心的真诚,而且还要用来完成万事万物。“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企业需要对雇员、顾客、供应商、股东、社会公众等利益关系讲究信誉,也就是企业信誉不仅需要针对企业自身,还需要有效地将企业信誉传递给企业的利益关系者。其中企业内部信誉机制的建立,是企业外部信誉建立的根基。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为人要由己及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台湾大同公司有一句座佑铭。就是“创造利润分享员工”我们可以发现一家能长久经营的企业,除了有它健康的企业文化之外,一定有他的企业理想与使命观。大同公司在台湾已超过半个世纪,它能迄立于今,就是有其企业文化与理想。身为一个老板,创建一家企业当然非常艰辛,也因为创业不易,所以更想珍惜守成,而守成之道就在于了解与共创业的职工分享的重要与价值。了解这个道,就是要实践成已并成物的仁智之举。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的校训中有“诚以修身,信以待人”这两句话,真正点明了“诚”与“信”的逻辑关系,先诚后信,有诚有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曾经有着优良传统的中国人,在守信守时上面,反而不如西方。有人说,欧美人,对他们不愿接受的事情,一般会直截了当说出来;日本人呢,可能不好意思,要扭捏一阵子;只有中国人,答应得很干脆,也忘得很干脆,不是中国人记忆力不好,而是答应的时候根本就没当一回事。看来,我们真的需要“诚以修身”了。
7、君子尊德性而道①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②以崇③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④。国有道⑤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⑥。(第二十七章)
【注释】
【译文】
君子既要尊崇道德修养,又要致力于勤学好问;既要达到广博境界,又要钻研精微之处;既要洞察一切而又要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忠厚朴实而又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悖礼仪。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
【解读】
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所以君子应该“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尊德性”和“道问学”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德育”和“智育”的问题,“又红又专
”的问题。我们今天实施的教育方针,也不外乎是在这两方面之外加上“体育”一项。其性质内涵自然有本质的不同,但其入手的途径却是相通的。
我在初中时,便提倡应该以品行为先,学习为次。纵然学习再好,品行不好,也难以为社会国家做出贡献,反之,如果用于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危害将更大。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从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人之所以为人,就要尽到为人的责任,没有好的品质是不会做到这一点的。首先不要当坏蛋,然后不要当笨蛋。即先当好人,再当知书达理的人。
有了德、智两方面的修养,是不是就可以通行无阻地实现圣人之道了呢?问题当然不是如此简单。修养是主观方面的准备,而实现圣人之道还有赖于客观现实方面的条件。客观现实条件具备当然就可以大行其道,客观现实条件不具备又应该怎样做呢?这就需要“居上下骄,为下不倍”,身居高位不骄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
“居上下骄,为下不倍”实则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有所畏惧。一代名臣东汉官吏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充分说明畏惧的重要。杨震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谒”,这在古代不但是十分可贵的品德,就是在现代也是人们十分欢迎和敬仰的品质。
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时,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杨震的恩情,特备白银十斤,于白天谒见后,又乘更深夜静无人之机,将白银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说:“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杨震“暮夜却金”的事,古今中外,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杨震有所畏惧,敬天畏神,所以终成名臣,而那些如和珅之流,由于什么都不怕,只怕能管他的上司(所谓“不怕县官,只怕现管”),终于遗臭万年。现在那些大到贪官污吏,小到骗子小偷,作奸犯科之人,哪个不是“老子天下第一”这类“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又何尝不是以为别人不知道而为非作歹,做着掩耳盗铃式的蠢事?
有所敬,才有所畏。一个无所畏惧的人,会有什么事业心,责任感?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即使他有通天之术,也只会
危害人类。敬畏,乃责任感之源。因此,好人应该有所畏惧。
就像学生,也应该使他们有所畏惧。而怕老师,是成就学业的第一心理上要求。因为他们有所怕,才会敬业,才能学有所成。因为,人性总是好逸恶劳的,难免会产生“学也可、不学也可、那不学又何妨”这样的放任心理状态,后果又会是什么呢?
而目前,经常可以在各类媒体上看到攻击教师权威的文字。似乎提倡师道尊严者都是不以学生为主体的。他们总拿“爱学生”来说事。他们或许根本不知道《颜氏家训》提到的“无教而有爱”的种种表现。在家中,孩子是三代六个人的掌上明珠,名副其实的小皇帝。这些小皇帝毫无畏惧之心。而不怕任何人的孩子会有怎么样的发展呢?“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我们现在讲师生平等,这没有错。但老师毕竟是老师,教书育人的权威还是要的。可是现在有的学校竟然严令禁止老师批评学生,不允许老师在家长面前说学生的不良表现,甚至无限制地放纵学生,比如上课时允许插嘴、看闲书、瞌睡。还有地方发文全面禁止学校开除学生。这样长此以往,学校还是学校吗?教师还是教师吗?学生还是学生吗?学校将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场,教师将成为孩子们的保姆,学生将成为无所畏惧的叛逆者。
这样培养出的无所畏惧的人,与传统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只要有环境,有条件,一定会成为和珅那样的人,而后者却可能成为杨震那样的人。
“居上下骄,为下不倍”,老师要真心诚意教书育人,学生应规规矩矩用功学习,这才是真正的师生平等。
至于“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的态度,则是与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一脉相承的,都是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处置,一种适应。反过来说,也就是一种安身立命,进退仕途的艺术,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当然,说者容易做者难,看似平淡却艰辛,要做到明哲保身,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
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当然与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桂起”的“自由主义表现”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切莫把它混为一谈。
①天命:人的自然禀赋。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天当作神,认为天能致命于天,可以决定人的命运。这里的天命可以理解为人出生后所具有的自然禀赋。
②性:人的本性。儒家认为人的本性主要包含仁义、孝悌、忠恕、中庸等一整套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中庸》书中所讲的“性”指的是人的本性。
③率:遵循,按照,顺从的意思。
④道:原意为道路,引申为道理。《中庸》书中所讲的道,即“性”的外在表现形式。
⑤脩:“修”的异体字。
⑥教:教育、教化、教养的意思。儒家一向主张对百姓进行伦理教化,以使他们的言行符合道德规格。
⑦须臾:臾,音yú余。片刻,一会儿的意思。
⑧君子:在儒家的观念中,君子一般指有教养、有知识、品德高尚的人。
⑨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⑩见:音xiàn现。显现,表现出来。
?隐:暗处、深处,不易被人觉察的地方。
?慎其独:慎,慎重、谨慎。独,独自一人,独处一地。慎独是儒家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
①忠恕:这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范畴。
②诸:“之于”二字的合音。
③庸:平常。
④胡:何,怎么。
⑤慥慥尔:慥,音zào灶,忠厚诚实的样子。
①达道:通行不变的规范。
②所以:用来„„的办法,以下的所以都是这种用法。
③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昆,哥哥。
④知:音zhì志,通“智”,指学习和精通周礼。
⑤一:道理都是一样的。
⑥或:有的人。
⑦困:困惑、不理解。
①豫:同“预”,预先有准备。
②跲:音jié结,绊倒。这里是理屈词穷的意思。
③疚:音jiù旧,对于自己所犯过错,从内心深处感到惭愧。
①审:详细,慎重。
②笃:音dǔ堵,坚持。
③弗措:不停止。弗,不。措,停止,罢休。
①获:获得,这里指获得信任。
②顺:顺从、孝顺。
③诚:这是中庸思想里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书的作者认为“诚”是上天赋予人的一种本性,是人与生俱来的真诚笃实的道德信念。
④自:由于,因为。
?? ?? ?? ??
⑤明:明白、清楚。
⑥其次:次一等的人,即次于“自诚明”的圣人的人,也就是贤人。⑦致曲:致力于某一方面。曲,偏、局部。⑧道:音dǎo导,引导。①道:讲究、致力于。
②敦厚:忠厚朴实,不圆滑。③崇:推崇 ④倍:通“背”,背弃,背叛。
⑤有道: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秩序的原则 ⑥容:容身,指保全自己。
第二篇:中庸解读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和是天下的基础(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1),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顷刻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惧怕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职位地方焉,万物育焉。(第1章)【正文】(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践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秘密色彩。(2)率:遵照本,率,遵照,凭据,(3)莫:正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义。见(xian):显现,明确。乎:于,正在这里有相比的意味。(4)中(zhong):相符。(5)节:节度法式。(6)致,达到。【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喊做“”,顺着本行事喊做“道”,凭据“道”的准绳修养喊做“教”。
“道”是不可以顷刻离开的,假如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没有人瞧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正在没有人闻声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荫蔽的地方越是明确,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明显。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一人独处的时分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体现出来的时分,喊做“中”;体现出来卖前相符节度,喊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和”,是大众遵照的准绳,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正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顷刻离开引进话题,夸张正在《大学》里面也论述过的“慎其独”标题,请求人们加强盲目,真心至心肠顺着天赋的本行事,按道的准绳 修养自己。
解决了上述思想标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进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种种百般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进,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凭据本章的意义,正在一个别还没有体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安静淡然的,所以喊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制止的,它们一定要体现出来。体现出来而相符常理,有节度,这就喊做“和”。二者,这即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众平心静气,社会序次井然,天下也就稳定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质,以下十章(2-11)都环抱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本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觉得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喊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喊孔伋,字子思。孔子走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瞧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瞧,子思学于孔子的自得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瞧点来瞧,也大要上是相反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变动,大抵写定于秦一致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核心内容为题了。
早正在西汉时代就有特地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卖前各代都相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尽。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正在一同,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代念书人求取功名的路径。
朱熹觉得《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正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夸张《中庸》是“孔门教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卷之则退躲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擅长阅读的人只需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或许有些过头,但《中庸》实在是内容富余,不但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品德标难,并且还以此为基础谈论了一系列的标题,触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看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尽不是偶然的。下一章(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原文】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3),小人而无忌惮(4)也。„(第2章)【正文】(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2)中庸:即中和。庸,“常”的意义。(3)小人之中庸也: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4)忌惮:忌惮和恐惧。【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反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由于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敷;小人之所以违反中庸,是由于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读解】孔子的学生子贡已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应说:“子张过火;子夏不敷。”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火与不敷是一样的。”(《论语•守旧》)
这一段话是对“君子而时中”的生动阐明。也就是说,过火与不敷貌似差别,其本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相符中庸的请求。中庸的请求是恰如其分,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店主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
所以,中庸就是恰如其分。下一章(最高的品德准则)
【原文】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第3章)【正文】①鲜:少,未几。【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品德了吧!大众短缺它已经很久了!”
【读解】正由于它是最高的品德,最高的品德准则,所以,很少有人可以真正施行它。这正如我们请求“大雄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别利益三兼顾”,就相比超卓做到了。请求“跑步进进主义”难以做到,提出“社会主义低级阶段”,完成“小康”,这就相比超卓做到了。
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品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 下一章(谁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子曰:“道(1)之不可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敷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敷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第4章)【正文】(1)道:即中庸之道。(2)知者:即智者,与愚者尽对,指聪慧轶群的人。知,同“智”,(3)不肖者:与贤者尽对,指不贤的人。【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克施行的缘由,我晓得了:聪慧的人自命出色,熟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敷,不克理解它。中庸之道不克弘扬的缘由,我晓得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火:不贤的人基础做不到。就像人们天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可以真正品尝味道。” 【读解】还是过与不敷的标题。正由于要么太过,要么不敷,所以,总是不克做得恰如其分。而不管是过还是不敷,不管是智还是愚,或者说,不管是贤还是不肖,都是由于短缺对“道”的盲目,正如人们天天都正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尝一样,人们固然也正在凭据一定的品德规范行事,但由于盲目不高,正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敷,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如其分。所以,进步盲目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下一章(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原文】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第6章)【正文】(1)迩言,高妙的话。迩,近。(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其,语气词,表示臆测。斯,这。“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所以孔子有此叹息。【译文】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聪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标题,又擅长分析别人高妙话语里的含义。隐家的坏处,胀吹人家的好处。过与不敷两真个意见他都控制,接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读解】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既是不恰恰不倚、无过无不敷的中庸之道,又是出色的领导艺术。
要真正做到,卖然得有非一致般的大聪慧。
困难之一正在于,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但要有对付中庸之道的盲目熟悉,并且得有富余的经验和过人的识见。
困难之二正在于,要做到隐恶扬善,更得有博大的襟怀和宽容的心胸。对付一般人来说,不隐你的善扬你的恶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岂敢奢瞧他隐你的恶而扬你的善!
如此瞧来,仅有大聪慧都还不一定做得到隐恶扬善,还得有大仁义才行啊。
大智大仁的舜帝究竟只要一个,不然的话,孔圣人又怎样会叹息又叹息呢? 下一章(聪慧反被聪慧误)
【原文】子日:“人皆日:‘予(1)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2),而莫之知辟也(3)。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克期月(4)守也。”(第7章)【正文】(1)予:我。(2)罟(gu):捕兽的网。擭(huo):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3)辟(bi):同“避”。(4)期月:一整月。【译文】孔子说:“人人都说本人聪慧,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走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本人聪慧,可是挑选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光也不克保持。” 【读解】聪慧反被聪慧误。
自以为聪慧失好走极端,走恰恰锋,不知适可而止,分歧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取灭亡而本人却还不晓得。
另一方面,固然晓得适可而止的好处,晓得挑选中庸之道作为立身处世准绳的意义。但好胜心难以满足,欲壑难填,结果是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又放弃了适可而止的初志,违反了中庸之道。就像孔子所惋惜的那样,连一个月都不克保持住。
打赌也好,炒股票也好,贪污受贿也好,这类景象不都是多见的吗? 下一章(牢牢捉住不要放弃)
【原文】子日:“回(1)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牢记(2)而弗失之矣。”(第8章)【正文】(1)回:指孔子的学生颜回。(2)拳拳牢记:牢牢地放正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样子,引申为诚恳。服,著,安排。膺,胸口。【译文】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别,他挑选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正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走。”
【读解】这是针对前一章所说的那些不克保持中庸之道的人而言的。
作为孔门的门生,颜回经常被老师推选为大众学习的楷模,正在中庸之道方面也不例外。
一旦认定,就坚定不移地保持下走。
这是颜回的作为,也是孔圣人“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的风采。下一章(白刃可蹈,中庸罕见)
【原文】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1),爵禄可辞也(2),白刃可蹈(3)也,中庸不可能也。”(第9章)【正文】(1)均:即平,指治理。(2)爵,爵值,禄:官吏的薪俸。辞:放弃。(3)蹈:踏。【译文】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蹂躏而过,中庸却不超卓做到。”
【读解】孔子对中庸之道持高扬和保卫态度。现实上,一般人对中庸的理解往往过于浅薄,瞧得相比超卓。孔子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有感而发,所以把它推到了比出生进逝世,治国平天下还难的境地。其手法还是正在于惹起人们对中庸之道的高度重看。下一章(什么是真正的强)
【原文】子路问强(1)。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2)宽柔以教,不报无道(3),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4)。衽金革(5),逝世而不厌(6),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7),强哉矫(8)!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稳定塞焉(9),强哉矫!国无道,一成稳定,强哉矫!”(第10章)【正文】(1)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学生。(2)抑:挑选连词,意为“还是”。而:代词,你。与:疑问语气词。(3)报:抨击。(4)居:处。(5)衽:卧席,此处用为动词。金:指铁制的兵器。革:指皮革制成的甲盾。(6)逝世而不厌:中途而废的意义。(7)和而不流:情温顺又不随波逐流。(8)矫:刚强的样子。(9)稳定塞:不改变志向。【译文】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觉得的强呢?用宽容热和的精神走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抨击,这是南方的强,质量崇高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卖枕席,中途而废,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质量崇高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维持中立而不恰恰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清平常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黑暗时保持守,宁逝世稳定,这才是真强啊!” 【读解】子路情莽撞,勇武好斗,所以孔子教导他:有膂力的强,有精神气力的强,但真正的强不是膂力的强,而是精神气力的强。精神气力的强体现为和而不流,柔中有刚;体现为中庸之道;体现为保持本人的信心不动摇,宁逝世不改变志向和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
“砍头没关系,只需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
说起来,还是崇高的英豪主义,献身的理想主义。
不过,回到《中庸》本章来,孔子正在这里所夸张的,还是“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儒学中最为高妙的道行。
下一章(正道直行,台甫鼎鼎也不懊悔)
【原文】子曰:“素隐行怪(1),后代有述焉(2),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中途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豹隐不见知而不悔(4),唯圣者能之。”(第11章)【正文】(1)素:据《汉书》,应为“索”。隐:隐僻。怪:怪异。(2)述:记述。(3)已:止,中止。(4)见知:被知。见,被。【译文】孔子说:“寻觅隐僻的歪歪原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沽名钓誉,后代或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尽不会这样做的。有些质量不错的人凭据中庸之道走做,但是中途而废,不克保持下走,而我是尽不会中止的。真正的君子遵照中庸之道,即使终身台甫鼎鼎不被人晓得也不懊悔,这只要圣人才华做得到。”
【读解】钻牛角尖,行为怪诞,这些出风头、走极端沽名钓誉的搞法基础分歧中庸之道的规范,自然是圣人所不齿的。
找到正确的门路,走到一半又中止了下来,这也是圣人所不欣赏的。
唯有正道直行,一条大路走到底,这才是圣人所赞美并身膂力行的。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这是圣人所赞美的精神。
“鞠躬尽瘁,中途而废。”(诸葛亮)这也是圣人所赞美的精神。
以上几章从各个方面引述孔子的行动重双申说第一章所提出的“中和”(中庸)这一观点,弘扬中庸之道,是全篇的第一大部分。下一章(君子之道费而隐)
【原文】君子之道费而隐(1)。匹俦(2)之愚,可以与知焉(3),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匹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克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4)。《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5)。”言其上下察也(6)。君子之道,造端乎匹俦(7),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12章)【正文】(1)费:广大。隐:精微。(2)匹俦:匹夫匹妇,指普通男女。(3)与:动词,参与。(4)破:分开。(5)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引自《诗经•大方•旱麓》。鸢,老鹰。戾,到达。(6)察:昭著,明确。(7)造端:开端。
【译文】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固然愚蠢,也可以晓得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妙境界,即即是圣人也有弄不明确的地方,普通男女固然不贤明,也可以施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妙境界,即即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地面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腾跃深水。”这是说上下明确。君子的道,开端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妙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读解】这一章另起炉灶,回到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顷刻离也,可离非道也”进行分析,以下八章(13一20)都是环抱这一核心而展开的。
正由于道不可顷刻离开,所以,道就该卖有普遍的可顺应,该卖“放之四海而皆准”,连匹夫匹妇,普通男女都可以晓得,可以学习,也可以实践。
不过,晓得是一回事,一般地实践是一回事,要进进其高妙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道又务必有精微玄妙的一方面,供品德高,修养深的学者进行进修,进行创造的实践。
如此两方面的质联合起来,使道既广大又精微,既有普及又有进步,既下里巴人又阳春白雪,说到底,是一个开放的、兼容的、可发展的体系。
道是如此,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也都是如此。说到唱歌,卡拉0K谁都可以来上几句,但要唱出歌星级程度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说用电脑打字,坐下来一两个小时,一个完整的外行也可以打出一串字来,可要成为电脑专家就是另一回事了。说到下棋,晓得下棋规则,棋瘾大得不可思议的人满街都是,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棋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诸如此类,不可胜数。凡事都有一知半解与精通的区别,匹夫匹妇与“圣人”的分别也就正在这里。
下一章(道不远人,远人非道)
【原文】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看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肯,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敷,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第13章)【正文】(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斧柄。则,准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看。(3)违道:离道。违,离。(4)庸:平常。(5)胡:何、怎样。慥慥(zao),忠厚老实的样子。【译文】孔子说:“道并不排挤人。假如有人施行道却排挤别人,那就不可以施行道了。”
“《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正在长远。’握着斧柄砍削斧柄,该卖说不会有什么差别,但假如你斜眼一瞧,还是会发觉差别很大。所以,君子总是凭据差别人的情况接纳差别的要领治理,只需他能改正过失施行道就行。”
“一个别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喊忠恕呢?本人不肯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可以做到:作为一个儿子该卖对父亲做到的,我没有可以做到;作为一个臣民该卖对君王做到的,我没有可以做到;作为一个弟弟该卖对哥哥做到的,我没有可以做到;作为一个朋友该卖先做到的,我没有可以做到。平常的品德勤奋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品德的实践有不敷的地方,不敢不勉励本人勤奋;言谈却不敢放纵而肆无忌惮。说话相符本人的行为,行为相符本人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样会不忠厚老实呢?„”
【读解】道不可顷刻离的基本条件是道不远人。换言之,一条大道,欢迎一切的人行走,就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欢迎一切的人学习、实践,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欢迎一切的人走一样。相反,假如只答应本人走,而把别人推得离道远远的,就像鲁迅笔下的假洋鬼子只准本人“”而禁尽别人(阿Q)“”,那本人也就不是真正的者了。
推行道的另一条基本准绳是从实践起程,从差别人差别的具体情况起程,使道既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又可以顺应差别个别的非凡。这就是普遍与非凡相联合。
既然如此,就不要对人指责指责,而该卖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肠为别人着想,本人不肯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由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说人家,就是本人,不也还有很多该卖做到的而没有可以做到吗?所以,要开展批评,也要开展自我批评。圣贤如孔子,不就从四大方面对本人进行了严重的批评吗?那就更不要说我们这些伧夫俗人了,哪里没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呢?说不定还深沉得很呢。
不过也没关系,只需你做到忠恕,也就离道不远了。说到底,还是要“言顾行,行顾言”,凡事不走恰恰锋,不走极端,这就是“中庸”的准绳,这就是中庸之道。下一章(素位而行,循分守己)
【原文】君子素其位(1)而行,不肯乎其外。
素崇高,行乎崇高;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2),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进(3)而不自得焉。
正在上位,不陵(4)下;正在下位,不援(5)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6)人。
故君子居易(7)以俟命(8),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9)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10),反求诸其身。”(第14章)【正文】(1)素其位:安于如今所处的职位地方。素,平素。如今的意义,这里作动词用。(2)夷:指东方的部族;狄:指西方的部族。泛指卖时的少数民族。(3)无进:不管处于什么情况下。进,处于。(4)陵:欺负。(5)援:攀援,本指抓着东西往上爬,引申为投靠有权利的人往上爬。(6)尤:抱怨。(7)居易:居于安定的职位地方,也就是安居现状的意义。易,安定。(8)俟(si)命:守候天命。(9)射:指射箭。(10)正(zheng)鹄(gu):正、鹄:均指箭靶子;画正在布上的喊正,画正在皮上的喊鹄。
【译文】君子安于如今所处的职位地方走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处于崇高的职位地方,就做崇高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情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正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正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不管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温顺自得的。
处于上位,不欺负正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正在上位的人。端正本人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守候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梦想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本人箭术不可。” 【读解】素位而行近于《大学》里面所说的“知其所止”,换句话说,喊做安守天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循分守己。
这种循分守己是对现状的积极顺应、处置,是什么角色,就做好什么事,如台湾着名漫画家蔡志忠教师所说:“本人是什么就做什么;是西瓜就做西瓜,是冬瓜就做冬瓜,是苹果就做苹果;冬瓜不消羡慕西瓜,西瓜也不消嫉妒苹果„„”然后才华熟能生巧,进一步积累、创造本人的价值,获得瓜熟蒂落的成功。
现实上,任何成功的追求、进取都是正在对现状恰如其分的顺应和处置后获得的。一个不克顺应现状,正在现实长远不知所措的人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回到我们正在《大学》读解里面举过的例子,一位教授,因偶然发觉卖大饼的人很赚钱,一个月一两千,比本人给大学生上课还赚得多了很多,于是便放下课不上而走卖大饼。
这样做值得吗?不值得,这就喊做不守天职,不“知其所止”,这个例子或许举得有点极端,但它却是卖代中国学问分子正在面对能否“下海”标题时的一个实在报道。正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例子实在还可以举出很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这山瞧到那山高”,本质上是没有熟识明确本人,丢失了偏向。
与“这山瞧到那山高”密切相关的另一种丢失是不满足本人的职位,总是奢瞧向上爬,奢瞧高升,总是任劳任怨,而不像圣人所说的那样“反求诸其身”。用耕云教师正在其禅学讲话中的说法:这种人没有熟识到“一部机器,大的轮轴固然重要,但假如少了一个小螺丝钉,就会出阻碍,就会由涣散而解体。所以每个部分,每个环节,每个别的劳动都很重要,也唯有人人都能组成需求,才华组玉成体的健全。”实在,耕云教师正在这里所说的原理,也正是号召我们“向雷锋同道学习”,“做一颗的螺丝钉”的情神。只惋惜很多人没有真正熟识到这种精神的深进内涵,不克“素其位而行”,循分守己,进步本人的修养,“居易以俟命”,而是心存妄想,只晓得羡慕,以致嫉妒别人,不吝接纳一切手法向上爬,“行险以侥幸”,结果是深深地陷进无休无止的勾心斗角和无尽的烦恼之中,丢失了本。
凡有奢瞧,必生烦恼。
所以,不要走妄想什么,只问本人该做什么吧——这就是素位而行,循分守己。下一章(行远自迩,登高自大)
【原文】君子之道,辟(1)如行远,必自迩(2);辟如登高,必自大(3)。《诗》曰:“妻子好合,如胀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4)。”子曰:“怙恃其顺矣乎!”(第15章)【正文】(1)辟:同“譬”。(2)迩:近。(3)卑:低处。(4)“妻子好合„„”:引自《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妻与子。好合,和睦。胀,弹奏。翕(xi),和顺。耽,《诗经》原作“湛”,安乐。帑(nu),通“孥”,子孙。
【译文】君子施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一定要从近处开端;就像登高山一样,一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妻子后代感情和睦,就像奏琴胀瑟一样。兄弟关系,和顺又快乐。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侥幸。”孔子赞叹说:“这样,怙恃也就顺心如意了啊!” 【读解】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都是“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大”的意义。
万事总宜循规蹈矩,不可之过急。不然,“欲速则不达”,效果事与愿违。
一切从本人做起,从本人身边切近的地方做起。要正在天下施行中庸之道,首先得和顺本人的家庭。说到底,还是《大学》修、齐、治、平循规蹈矩的原理。下一章(无所不正在的道)
【原文】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看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1),以承祭奠。洋洋乎!如正在其上,如正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2)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3)如此夫!”(第16章)【正文】
(1)齐(zhai):通“斋”,斋戒。明,洁净。盛服:即艳服。(2)“神之格思„„”:引自《诗经;大方。抑》。格,来临。思,语气词。度,推断。矧(Shen),况且。射(yi),厌,指厌怠不敬。(3)掩:覆盖。【译文】孔子说:“鬼神的品德可真是大得很啊!瞧它也瞧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表如今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天下的人都斋戒净心,穿着严厉划一的打扮走祭奠它,无所不正在啊!似乎就正在你的头上,似乎就正在你左右。《诗经》说:‘神的降临,不可臆测,怎样可以怠慢不敬呢?’从隐微到明显,实在的东西就是这样不可覆盖!” 【读解】这一章借孔子对鬼神的论述阐明道无所不正在,道“不可顷刻离。”
另一方面,也是呼应第12章阐明“君子之道费而隐”,广大而又精微。瞧它也瞧不见,听它也听不到是“隐”,是精微;但它却表如今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是“费”,是广大。
作一个抽象的比喻,道也好,鬼神也好,就像空气一样,瞧不见,听不到,但却无处不正在,无时不正在,任何人也离不开它。
既然如此,卖然该卖是人人皈依,就像对鬼神一样的虔诚星期了。下一章(天生我材必有用)
【原文】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宽裕四海之内。宗庙飨之(1),子孙保之。故盛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2)而笃(3)焉。故栽者培之(4),倾者覆之(5)。《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恼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6)故盛德者必授命。”(第17章)【正文】(1)宗庙:古代天子、诸侯祭奠先王的地方。飨(xiang):一种祭奠方式,祭先王。之,代词,指舜。(2)材,天分,本。(3)笃:厚,这里指厚待。(4)培:培养。(5)覆:倾覆,摧败。(6)“嘉乐君子„„”:引自《诗经•大方•假乐》。嘉乐,即《诗经》之“假乐”,“假”通”嘉”,意为美善。宪宪,《诗经》作“显显”,鲜明兴盛的样子。令,美好。申,重申。【译文】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敬的人了吧?品德方面是圣人,职位地方上是尊贵的天子,财产具有整个天下,宗庙里祭奠他,子子孙孙都维持他的功业。所以,有盛德的人一定得到他应得的职位地方,一定得到他应得的财产,一定得到他应得的名看,一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命。所以,上天生养万物,一定凭据它们的天分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养,不克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诗经》说:‘崇大作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品德,让人民立足立命,享用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严重的任务。’所以,有盛德的人一定会承受天命。”
【读解】天生我材必有用。
只需你修身而进步品德,“居易以俟命”,总有一天会授命于天,承担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到那时,名看、职位地方、财产都已不正在话下,应有的都市有。就像前苏联故事片《列宁》里的主人雄瓦西里说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市有的。”
由此瞧来,儒学并不是尽对排挤功利,而只是那种急功近利,不循分守己的做法。换言之,儒学所夸张的,是从内功练起,修养自己,进步自己的品德和才华,然后顺其自然,瓜熟蒂落地获得本人该获得的一切。
这实在也正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凡事不走恰恰锋,不走极端,而是循规蹈矩,一步一个脚印走下走。
第三篇:《中庸》新义--基于天人关系的解读
《<中庸>新义—基于天人关系解读》心得体会
《中庸》是我国古代的知识精华,是中华的宝物。历来研究中庸的人们很多,不同的人对中庸都有不同看法。
中国最古老的中庸之道讲究“合适”,也就是“刚刚好”。在现代,可大致理解为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中庸之道便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一: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二: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为人做事当恰如其分,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分”。
对中庸,其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的目标是致和。在人际交往中,不同身份、不同品性的人能够和合融洽,便是“和”。中国人讲“致和”,意味着人际关系中并不想一方克服一方,而是要在保留和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达到统一。犹如五指长短各异而组成灵巧之手一样。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这便是现实生活中的中庸之道。
在日常生活里,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份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是一毛不拔,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
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中庸之道,我们就要做到:
一、、做事不要太苦:人生不能没有工作,因此每个人都不能不做事。做事当然要勤劳,但是也不能太辛苦;太辛苦了,以后做事就畏难、畏苦,就不能长久,不能持之以恒。
二、享欲不要太乐:人不能没有物质生活,适度的物质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条件。
三、待人不要太苛:人与人相处,要懂得待人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待人要厚道,要替人设想。
四、用物不要太荣:其实东西能用、够用就好,不要太过豪华、奢侈,物质太多,不一定很好,所谓「人为物役」,物质太丰,有时也是一种负担。
第四篇:中庸教案
五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择善固执
(选自《中庸·第二十章》)
【内容分析】
“诚”是中国人追求的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道德境界,周敦颐说“诚者”,圣人之本。”本节课的学习是围绕“诚”而展开的,点名了“诚者”和“诚之者”的区别,认为人要达到诚的境界,必须要经过不懈的努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诵,读出文言文的语感和韵味,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2.通过探究学习和老师引导,初步理解“博学、审问、慎行、明辨、笃行”等词句意思。
3.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达到明理导行的效果。过程与方法:
1.通过老师的示范引领和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并通过听、读、诵、背、写等方式,营造多元的学习氛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听、读、诵、背、写等方式,初步了解《择善固执》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和情感。
2.初步了解古人古人关于诚的认识,并在知识点熏陶中获得人格的提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韵味地诵读本章内容,学习古人治学的严谨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诚者”和“诚之者”的区别,了解达到诚之境界的五个阶段——“博学、审问、慎行、明辨、笃行”。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书法“诚”字,看到这个字,你想起了那句名言和那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曾子杀猪》等)
2.师:诚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古人也非常看重。请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重耳大赦》。
3.提问:为什么重耳原谅了头须?(因为重耳信守承诺,说得做到。)4.引入:今天我们学校的内容就与“诚”有关。但要注意,今天的诚与古 时候的诚有什么异同。
二、诵读指导
1.范读感悟。你知道古代“诚”的意思是什么吗?你知道古人把学习分为哪几个过程吗?边听范读,边思考问题。
2.自读探究。要求:把字音读正确,读出停顿和韵律。(1)指名读第一段。正音:择(ze),评价他读得怎样?(2)指名读第二段。正音:慎(shen),笃(du),弗(fu),评价他读得怎样? 3.深入研读。
(1)播放音频范读感染(2)出示停顿符号跟读提高(3)指名读,小组接力读。
(4)趣读引背:第一段采用对对子的形式引读引背
第二段采用小组接龙的形式引读引背
三、理解感悟
1.出示“诚者”和“诚之者”这两个词,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师释义:所谓诚者,指的是一种状态,即天性就有的纯真状态,不欺人也不自欺;诚之者,则是通过一定的修炼达到“诚”的状态的方法。
2.辨析理解:判断下面的学生哪些属于诚者?哪些属于诚之者?
有的学生天生就很聪明,学习新知识一学就会,这是天资;有的学生没有那么聪明,但是勤能补拙,经过后天的努力同样能学得很好。3.提问,学生回答。
4.师:我们大部分人属于后者,但是天资聪明的人是很少的,我们大部分人都需要后天的刻苦学习,只要我们确立了目标,朝着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这就叫做“择善而固执之”。5.在你的身边或者你了解的名人中,有哪些是经过后天的努力而获得巨大的成功的呢?
(1)小组分享交流(2)推荐组员汇报
6.师:天生的“诚”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都必须把诚树立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地去实践它,这就是所谓的“诚之者”。
出示:许多普通人就是树立目标后,坚持不懈地追求、实践,最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李嘉诚、张海迪、海伦·凯勒
7.师:考考你:普通的人,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朝着它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这是文中那一句的意思?——出示: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8.师生合作读好第一段。9.师:“择善而固执之”是说只要坚持好的学习方法,普通人也能取得成功,那什么是好的方法呢?请齐读第二段。
(1)要达到择善这个目标,要经历那几个重要的阶段?请从文中概括几个关键词。
(2)学生回答后出示: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3)那怎样学习,即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坚强呢?指名读出文中论述的句子。(4)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指名说。
10.小组探究: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这十个关键词你觉得最重要是那个?为什么?
(1)小组讨论
(2)小组指名汇报,回答那个都可以,言之有理就行。
(3)老师引导小结:博学是起点,是关键。要达到博学的目的,要经过问、思、辨、行这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里,行是最重要的。
四、经世致用
师:这几个关键词概括了古人学习的态度和坚持不懈地实现目标的几个阶段和方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几千年来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中学和著名大学的校训里就含有这几个关键词。
1.出示校训:中山大学校训——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简介中山大学的校训。
2.这简单的十个字说明了追求目标的五个阶段,那就是——学、问、思、辨、行。
3.出示中山大学的校训释义 4.师小结:孙中山先生辩证地运用了中庸的思想,倡导世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并要知行合一地去践行。
五、拓展延伸
1.看一看。观看《中山大学践行校训的视频》。
2.说一说。作为当代的小学生,怎样做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
3.写一写。师: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要有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气量。请观赏神奇的汉字“容”的演变。容本来的意思是盛。能盛东西的器物叫容器,容器所装东西的限量叫容量。(出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跟老师写一写容字。
4.诵一诵。师:温故而知新,让我们再一次捧起课本,能背诵的同学们把书合上,让我们再一次回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悠长。(配乐)。
5.总结:诚,是天道;努力做到诚,是人道。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选择美好的目标,持之以恒地坚守不渝,就一定能有所成就。
上课附录材料
附录材料1:课文朗读停顿材料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附录材料2:故事《重耳大赦》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终于回到了晋国,做了国君。他成功粉碎了一场叛乱后,宣布赦免罪犯。于是,那些参加过叛乱的人,都心存疑虑,犹豫不决。
一个叫头须的人前来求见,重耳知道了,生气地说“我不杀他就格外开恩了,他居然还有脸来见我!”原来,在重耳流亡途中,头须竟然带着全部钱财,偷偷地逃走了。这使重耳备尝艰辛,甚至一度只能以要饭为生。可是,重耳的手下都劝他说:“既然已经发布了赦免令,为何不遵守呢?”重耳思考了很久,最终接受了建议,让头须为自己驾车,并经常坐车四处游玩。
人们见了,纷纷奔走相告,都说“连头须这样的人都被宽恕了,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重耳在大家齐心协力的辅助下,很快成就了霸业。他就是晋文公。
附录材料3:中山大学校训简介
中山大学校训“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 年11月11日在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提写的。
首先,中山先生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五者作为有机统一体给予新释,他所指的“博学”是指学生要学习“古近中外的知识”,包括自然和社会科学乃至社会实践,更值得重视的是,孙中山的“博学”而识,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远大志向而又有广大文化知识的人才。
其次,中山先生反对死读书的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他告诫青年,学、问、思、辨的关键在于独立思考,学科学、发展科学,首要在于要明白任何科学的创造发明,不是靠书本知识,而是由于科学家长期考察心得贡献到人类的记录。可见孙中山的问、思、辨,是指人的学习认识方法,把“观察”和“判断”这两种近代科学思维方法运用到教学方法上,这显然也是创新的方法。
第三,中山先生把古代“笃行”发展为社会实践。把造就振兴中华置于自己肩上的人才学校,作为“好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为社会服务崇高理想的人,育的是合格人才,这对于我们来说,仍然具有启示的意义。其一,学校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学校教育的方向,孙中山强调为革命造就人才,我们今天应给予继承和发展。其二,学校要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中山先生强调学生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不要把学生造就成新的欺负人民的新贵,这表明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科学地发展学、问、思、辨和行的教育认识规律,中山先生强调在立大志的前提下发挥学、问、思、辨和行五者的辨证关系,表达了对教育认识规律的合理性,今天我们要坚持的是,在坚持教育基本路线前提下必须坚持广博的学识,独立的思考,分辨正确与谬误,批判抵制社会和国际的错误思潮,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
第五篇:中庸教案
a
《中庸》教案
第一,二,三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中庸》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作家作品常识积累
1、《中庸》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2、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二、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三、课内阅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四、拓展讨论: 什么是“中庸”精神实质? 你心目中的“中庸”是什么呢?学完本课,你的感想是什么呢?你认为“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参考: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则)之道.儒家哲学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在我看来,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具体的思想是: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它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圣人。
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它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求在为人处事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中庸不是教人软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强、自信、自息!“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可以无限地接近。
第三节
一、中庸的主要原则
(1)慎独自修(2)忠恕宽容(3)至诚尽性,请围绕其中一点谈自己的理解。
二、知识延伸: 《中庸》名言积累
1、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4、君子和而不流。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5、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七、作业:
1、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
2、理解背诵
第四,五,六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背诵重点章句: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教学过程:
第四节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1、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一般理解为:
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课文注解)以上为抽象的中庸概念,试举例阐述:如古人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即超过三年之期,或不足三年,皆为不妥,三年就是“丧之中庸”;又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够,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头,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当好处,始称为“中”,这就是中庸之道。板书: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2、阅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庸的概念。
中道,是古圣相传之道,《尧曰篇》记载,尧命舜:“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由于世乱,先王之道废。故孔子不免发出“民鲜(音xiǎn,少义)久矣”——此道久不行的感慨!
此章,孔子把中庸视为道德的一种,而且是最高的道德,“至德”是也。可见,中庸亦非常人所能轻易企及,当以发愤求之。
第五节 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好好先生理解为中庸。根据大家的生活体验,你心目中的好好先生应是怎样的形象?请作举例说明。
(我印象中的好好先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和事佬”:做事不肯得罪人,两面讨好;因他善能取悦于人,并能博得周围人们的认同。这些人活得吃香,活得自在。如有的班干部就是好好先生,对同学的错误视而不见、隐瞒不报,而对老师的盘问巧于周旋应付,装作一付尽责尽职的模样,既不开罪同学,又给老师留得好印象。简直是圆滑之极!)师:你对好好先生可谓知之甚深。孔子把这些好好先生称之为“乡原”,并深恶而痛嫉之,视之为道德的破坏者。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乡原,德之贼也”?(我认为①好好先生能有一定的市场,是由于周围的人被他的假象所迷惑,看似有德,实则无德。
②乡原者的“好”,是不讲原则的好,是圆滑的好,有时简直是不讲道德!若以这些人为道德的楷模,确有乱德“之嫌”!„„)师(总结):孟子也认为“乡原”者,“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意思是说好好先生最能掩蔽自己的罪恶,以致令人无法举出事实来诽谤他,也找不到缺点来讥讽他。“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由此可见,乡原者是同流合污,媚世伪善之辈,以“无德”伪装为“有德”,甚至乱德惑众,确实是“道德的破坏者”。我们认清了好好先生的本来面目,那么据有中庸之德的君子该有怎样的表现呢?在13.24章中,子贡问孔子“乡人皆好(恶)之”,这样的人可否定论为“善(恶)者”,孔子均以“未可也”予以否定,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发表你的见解。(1:一乡的人都喜欢他,如果乡人都是好人,那么此人必是大好人无疑;如果乡人都是恶人,那么此人必是大恶人无疑。同样道理,一乡的人都厌恶他,如果乡人都是好人,那么此人必是大恶人无疑;如果乡人都是恶人,那么此人必是大好人无疑。所以,不能仅凭此来评判是否为好人、恶人。
2:我不同意这个看法。首先,“乡人皆好(恶)之”,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好人,应该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一个恶人,应该是善者恶之,不善者好之。惟有这样,才符合生活的逻辑。)师:朱熹曾说“一乡之人,若宜有公论,然亦各自为类,以为好恶。”一乡之人应有好人坏人之分,不过是比例的大小而已。一乡之人都喜欢他,好人喜欢他,恶人也喜欢他,此人便有与恶人同流合污之嫌,或有“苟容”恶人之举,便讨得恶人之欢心。一乡之人都厌恶他,恶人厌恶他,本应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为“好人”一个。然而好人也厌恶他,此人便有“乖世戾俗之嫌。善人不之好,见其无可好之实。”可见,中庸者决非是同流合污之徒、阿世媚俗之辈,是持有是非原则之人。
学生齐读,一起来体味有是非原则的君子之所恶。
师:乡原者奉行无原则的机械调和的处世方法,而中庸者不这样(“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兼有一定的是非原则,正如我们所学——“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板书:好人、恶人[是非原则]
2、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师:子张才高意广,为人进取,敢作敢为,而流于冒进;子夏笃信谨守,不敢作为,而流于退缩。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意为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你觉得办事“过”与“不及”,哪一种更好,更接近于成功?请发表各自的见解。
(1:我觉得“不及”胜“过”一筹。譬如看病吃药,如果一个病人吃药“过量”,便会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而用药“不及”,不过是延缓病愈时间而已,并未对身体造成伤害。此类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应是“过”高一着。譬如下棋时,如能深思熟虑,想上个七招八招的,肯定比想不了一招二招的人要下得好。无庸讳言,一个聪明人就比一个愚笨者要好得多。
3:我也不同意你的观点。一个人智力的好坏,是由先天的因素所决定,智愚是人的智质程度,与中庸无关。因为中庸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你不该牛头不对马嘴的。
4:我觉得“中庸”一点来讲,“过”好还是“不及”好,应看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下一结论„„)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很为激烈,许多同学也说得言之凿凿。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态度,当子贡问他“然则师愈与”时,孔子毫不犹豫地下了一个结论:“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与做得不够,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没有做好。好比射箭,你发力太大,把箭射得很远,远远越过“鹄的”,或你发力太小,把箭射得过近,远远不及“鹄的”,这射得“过”与“不及”,其本质是相同的:皆是不中“鹄的”。为人处世时如何做到中道呢?孔子认为应“无过、无不及”,是为适中的原则。接下来,请大家齐声朗读进一步体味君子的中庸之道。
师:联系课文注释,请思考君子在为人处世时,如何来体现中庸之道的? 生:君子“义之与比”,以义为处世的准则,既不亲近谁(“无适”),也不疏远谁(“无莫”),以此显示中庸。板书:无过、无不及[适中原则] 无适、无莫
第六节 一,理解背诵
二,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
第七八九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背诵重点章句: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教学过程:
第七节
继续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
师:孔子认为最好与“中行”(指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进行交往,如果不得已而求其次,必须与“狂狷”之士进行交往。
狂,课本注解为“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孔子又说“狂者进取”,那么有谁能举出“狂者”的例子?
(1:天龙八部中有个梦求复国的慕容复,尽管振兴燕国,在他人看来尽是痴人说梦,他的追求终为黄粱一梦,但其执着狂热,可谓一个不折不扣的“狂者”。2:我认为世界名著塞万提斯的《堂诘柯德》,其主人公堂诘柯德也算得上是一位“狂者”。他作为一个穷乡绅,以恢复灭亡了的骑士制度为已任,效法古代骑士,单枪匹马周游天下,行侠仗义,想打尽天下之不平„„透过他的顽强与执着,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狂者”。3:孔子曾在陈,发出过“吾党之小子狂简”感慨,由此看来孔门之士大多为狂士,他们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知其不可而为之,却始终不改出道时的志向„„)
师:各位都举得很好。狂者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行事积极进取,但都过了头。
那么,狷者是怎样的人呢?有谁能根据对注释的理解,举出生活中的“狷者”呢?(1:狷者,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我认为,孔子时代的隐者,当属狷者无疑。他们因不愿和污浊的社会同流,又无力改变社会现状,采取了洁身自好的态度,避世独立,以善其身。如荷蓧丈人、接舆、长沮、桀溺者等是也。2:我认为不食周黍而死的伯夷与叔齐也是狷者。孤竹君的这两个儿子认为周占商地,而耻食周粟,在首阳山靠采集野果充饥,不惜饿死以成全气节,也可算是狷者中孤介自守的典范。)师:伯夷与叔齐曾拦住周武王伐纣之师,骂他趁父丧出师,为不孝;臣弑君,为不忠。随之逃往首阳山,不食周黍,而以“采薇”为生,甚至不食“周薇”绝食而死!确实是不折不扣的狷者!其实,狷者与狂者一样,也有很多,如不愿为官以水洗耳的许由也是其一,不再赘述。
那么,孔子为什么说“必也狂狷乎!”该作何理解?
(我认为,与狂者交往,可使人积极进取,与狷者交往,可使人守节自洁。终归比与看似颇有德行的乡原先生交往,强上千百倍。)
师:狂者在处世上可谓“过”,而狷者在处世上可谓“不及”,君子若在修道进德时,若能不狂、不狷,这样离中庸不远了。板书:狂、狷[交往原则] 第八节
2、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师:在理解之前,我们先来区分一下君子与小人,两者有何之别呢?(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师:君子与小人为何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同上),前者尚义,故能团结而不勾结;后者尚利,故为勾结却不团结。)师:孔子说“君子和谐而不等同,小人混同而不和谐”。那么,“和”与“同”有何区别呢?
(我认为君子是以义相处的,君子之间没利害关系的冲突,在“淡如水”的交往中,故能和谐;而小人以利相处,只是短时的混同,一旦有利益冲突,便会反目,故不可和谐。)师:“和”与“同”的区别,其实可譬之以五色相调、五味相和,五声相成。“同”则单调,只是一色一味一声之间,不与他色他味他声相调和,如此,视之无趣、食之无味,听之无谱。“和”则谐调,就是五色五味五声相谐和,别具佳色佳味佳声,如此,视之有趣、食之有味、听之有谱。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君子“和而不同”作为处世为人原则,尽显中庸本色。第九节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也不难理解有子把“和为贵”视为“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和”足以显示出孔子中庸思想之高之大。师:有子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你是如何理解的?(有子认为,不能单纯地为追求“和”而“和”,“和”还必须受到“礼”的节制。如毛竹有节,虽是一气相通,却是上下有别。好比君臣、父子、夫妇至为亲密,然双方必须有别,有所节限,如此方能相与成“和”。)师:由此看来“言和,必和顺于心,当使人由之而皆安,既非情所不堪,亦非力所难勉,斯为可贵。” 板书:和而不同[中和原则] 讨论:结合《论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师: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试结合已学课文的有关内容,来谈谈对孔子中庸思想的认识。
(1:我认为孔子对“文质的关系”(第六课12.8章)的看法,是符合中庸之道的。孔子认“质”与“文”两者不可偏废,“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过与不及”皆为不妥,只有“文质彬彬”,和谐搭配,才能成就君子。
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第十一课11.22章),也是体现中庸思想的。孔子认为冉求做事退缩(“不及”),所以要促一促他,使他接近于“中行”;仲由勇气过人(“过”),所以要压一压他,也使他接近于“中行”。可见,孔子在教育学生时,依据中庸而“裁之”的。
3:“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第八课4.26章),如何与国君相处、与朋友交往,孔子也用中庸的尺度加以引导。如果与国君相处过密,则蒙受羞辱的日子不远了;如果与朋友交往过密,则遭受疏远的日子也不远了。孔子认为交往不能太“过”,体现了他中庸的思想。4:孔子的中庸思想,还体现在“以直报怨”上(第八课14.34章)。君子用正直来报复仇怨,“不因怨加刻,亦不因怨而反有所加厚”;不挟个人恩怨,不“以怨报怨”,也不持虚伪之德,不“以德报怨”:“不过也不及”,以“适中”来处事。5:我认为孔子“忠恕之道”(第五课5.12章、6.30章),也是体现中庸之道的。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者,“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忠恕之道,实为“致(达到)中和”。)师(总结):大家对孔子中庸认识,可谓初“得其门”,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需不断去体会、去运用。纵观孔子的一生,是践行中庸之道的一生,学生对他的评价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可见,孔子是一位据有中庸“至德”的圣人。
板书设计:
中庸之道
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好人、恶人 [是非原则] 无过、无不及 [适中原则] 无适、无莫
狂、狷 [交往原则] 和而不同 [中和原则]
四、作业:
1、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
2、理解背诵
第十,十一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2、背诵重点章句: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教学过程:
第十节
一、导入:请同学谈谈自己对中庸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文本:
(一)诵读感知:
嗯,说得很好,这是我们自己对其的理解,这跟孔子心中的“中庸之道”有什么区别呢?现在社会,是一个 个性的社会,在这样一个个张扬的社会中,中庸之道究竟还有现实价值吗?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一个疑问,走进课堂。首先呢,大家来齐读下课文。老师来读题目,男生读一则,女生读一则,依次交替进行。
(二)大意感知:
昨天我们预习这篇文章时,做了一个小小的练习,要大家概括了“中庸之道”具体表现的方面,我呢根据大家的答案,把它大致概括的成了四个方面: 道德(6.29)恰当地待人处事 恰当地运用礼 和而不同
第十一节
这四个方面可以说是“中庸之道”“道”的四个基本点,是四种方法和途径。在这四个基本点之前还有一个前提“中庸”。我们先来看中,中庸的中是折中取半,高平均主义吗?从文章的解释看:中是动态的平衡点,是适当、不走极端的意思,而庸是用的意思。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题目理解为:按照适当的方法做事的途径和方法。那么我们来回过来看这四点,中庸的道德是一种适当的道德,我们可以概括为“中德”,恰当地待人处事是适当的行为,我们可以说成“中行”,依次一下几点可以概括成:中礼和中和。1.中德
我们先来看,中庸之道在道德上的表现。对于这一点,孔子论述地很简单(请同学读和翻译)
鲜,缺少的意思。那么为什么作为一种道德,人民缺少它很久了呢?人民缺少了,说明道德在谁的控制中呢? 明确:所以说中庸之道“民鲜久矣”归根到底,是由于“民”的价值不被重视久矣。长久以来,道德的规范性是为统治者的利益过度张扬,而人民的主体性不被突出。我们知道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它要求着统治者必须考虑到民众的利益和需要,在自己的利益和民众的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关系。
2.中行
在政治上孔子讲究一种平衡,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为人处事也要平衡孔子用最长的篇幅论述一部分。——中行。现在呢,我请两位同学来扮演子贡和孔子,朗读11.16 孔子对于师与商的评价是“过犹不及“,那么什么是“过犹不及”
明确:事情办得过火和办得不到位,都是不好的。我们心里总是有误区,觉得做得过头总比不到位要好其实两者都是不好的。所以恰当地待人处事,我把它总结为“中行”孔子在论语中关于次有过很多论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等片语中,每个“而不”后面的字儿,非过即不及也。请同学找找在生活中“过犹不及”的例子 讲一个历史小故事,总结“过犹不及”的处世之道
交往中过分的热情和冷漠都会对方的感到窒息,凡事要有度。与人交往也要亲密有度。请大家在文中找找这个度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义之与比
以义为准则,符合义的就去做,不符合义的就不要去做,做事只要合情合理,就是君子了。请大家根据义在文中找找哪些人值得交往,哪些人不值得交往? 明确:值得 君子 狂狷
不值得 小人 乡愿 区别小人与乡愿
明确:乡愿在人格上有欺骗性,是道德的破坏者,是一枝向仁德射去“暗箭”,小人缺点明确,是分辨,是刺向仁德的一枝“明枪”,在孔子眼里,小人尚有可取之处。所以,求真君子固然难,求真小人也不易,唯独伪君子易找。
3、中礼
人与人之间要达到平衡,需要礼来维系,孔子所说的礼是一种适度的礼。从1.12、17.24找找中礼的作用何在?
明确:维护等级制度以达到和谐。礼就是一种伦理秩序,对于维系人与人的和谐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礼要求人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恰如其分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试谈谈在 家庭和学校生活中怎样做才符合适度的礼?又有哪些现象是违礼的呢?
4、中和(收集并交流有关“和”的熟语、格言。)家和万事兴(家庭)协和万邦(外交)和气生财(生意)和衷共济(事业)
政通人和(政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争)
明确: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存在于个个方面。有人与自然之间的,有人与人之间的,人与社会之间的。那么,我请大家来从这三个方面来具体谈谈“和”的思想。
在古代,著名的都江堰一定是人类与大自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最好标志。瞻国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
和的论述也只用了一则,我们来齐读下:请一位同学解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用同来区别和告诉我们“和”是一种处理各种关系的一个准则,只有保持了个性的矛盾统一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和。所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意是君子能用自己的意见去纠正别人错误的意见,小人总是盲目附和,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不是盲目地协调,而是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和和谐。
板书设计:
中庸之道
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好人、恶人 [是非原则] 无过、无不及 [适中原则] 无适、无莫
狂、狷 [交往原则] 和而不同 第十二,十三课节教学目标: 1.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教学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第十二节
一、师:中庸思想是什么?
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则)之道.儒家哲学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在我看来,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具体的思想是: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它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圣人。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二、中庸的主要原则是什么?(1)慎独自修(2)忠恕宽容(3)至诚尽性,请围绕其中一点谈自己的理解。
第十三节
三、学习《中庸》思想、积累名言
1、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4、君子和而不流。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5、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四、诵读背诵
五、课外阅读:
六、布置作业:理解背诵
第十四,十五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教学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十四节
一、导入:
二、学习《中庸》思想、积累名言
引导学生参照注释理解《中庸》名言 意思和思想
1、最高的道德标准 【原文】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注释】
①鲜:少,不多。【译文】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读解】
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难以做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小康”,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
2、谁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注释】
(1)道:即中庸之道。
(2)知者:即智者,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3)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读解】
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无论是过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论是贤还是不肖,都是因为缺乏对“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十五节
一、诵读背诵
二、课外阅读:
三、布置作业:理解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