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赵州桥》评课稿
《赵州桥》评课稿
竹坪中心小学:陶茂玺
《赵州桥》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作者把说明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通过对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课文简洁明了,用不同数据介绍了赵州桥的特点,是学生自读、自悟、自得的一篇好课文,也是积累优美语言的好文章,更是认识赵州桥的建造特点,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的好文章。从陈老师执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执教者的精心准备,点点滴滴的付出。
一、目标明确,设计新颖
杨老师能正确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紧紧抓住赵州桥的三个特点:雄伟、坚固、美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适时的引导与提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二、以读为主,重视朗读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教学方法。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学习的至妙之法,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新课标》对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做了明确的规定:“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中陈老师非常重视朗读的指导,能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有所侧重,关注每一位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当有些学生朗读得不够好时,老师留给了充分的时间耐心地进行指导,使他们的朗读得到进步。如学习第四自然段时,他先指名读,接着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他告诉学生,既然是赞美,应该以自豪、赞美的语气读,接着齐读,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赵州桥的的价值。其次,在教学第二段时,他给学生提示朗读要点,雄伟的赵州桥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同学们,请大家一起来自豪地读读第二自然段吧!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读写结合,渗透方法
陈老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文本现有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写的指导。例如:第一段中,教学完赵州桥的基本情况,他让学生把所涉及的四个内容合成一句话说,同时还让学生变换一下顺序。这些看似简单的口语交际,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自然段中写到: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在反复的朗读、体会后,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说一段话。学生有据可依,写起也来得心应手,轻松快乐。
四、就地取材,联系实际
首先,为了让学生体会赵州桥的雄伟,陈老师能借助熟悉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桥的长和宽,(如:桥长约有5个教室那么长)。其次,在认识中心句和过渡句方面,他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句子叫中心句、过渡句,而是通过提问,解释的方法,加深了认识。教学中,a、他问学生:这个自然段紧紧地围绕第一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具体来写。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中心句,在这的作用是引出下文。b、赵州桥的坚固与美观分别是二三自然段的内容,作者是用哪句话把这两段的内容连起来的呢?(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咱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做“过渡句”。拿出笔来,就在这句话的旁边写上这三个字。
教学中教师通过恰当的“导”、“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既给了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又使学生在赏析、感悟中不知不觉地达成学习目标。
第二篇:赵州桥评课稿
2014.10远程教育观摩评课稿
以情传情,以读促悟----《赵州桥》评课稿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修筑的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它表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聪明能干、有能力、有志气,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第7周我校举行远程教育观摩课,听了这一课,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 板块教学
语文教学专家提出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这一观点。为了这个“简单”,教师背后做了“不简单”的事情:收集大量关于赵州桥的资料,例如有关它的历史,它的歌曲,以及现在的以前的、赵州桥的图片,赵州桥的结构特点,还有地震中的赵州桥,洪水后的赵州桥等等。解读完课文,赵州桥的形象、特点已深深地烙印在老师的脑海中,课堂上一一呈现,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课堂上教师由一个词“世界闻名”为切入点引出三个特点:“雄伟、坚固、美观”,再根据这三个词去学句学段学篇,去感受赵州桥的无限魅力,二 以老师之情拨动学生之情
虽然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但它的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的情感------自豪。教学中老师紧紧抓住关键词引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通过朗读表达情感。例如老师告诉学生一个数字往往胜过千言万语,从“1400多年”、“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中体会这些数字传递出来的信息,体会赵州桥的坚固雄伟。抓住关键词“抵”、“回首遥望”,做动作体会桥的图案的传神。最后教师让学生齐读从电脑中搜寻到的,最让引导学生自豪的评价赵州桥的语句:“天下第一桥”,“世界奇观”,“世界上最伟大的石拱桥”„ „此时学生的情感,老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文本的情感融为了一体。
三 用多媒体突破难点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突破难点,效果显著。
引导学生想象图案的精美是本文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栏板上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将想象的内容用语言来描述,并出示了图片帮助学生再现画面,读出体会。
另外,教学中不足之处是,朗读的指导和朗读量还欠缺,课堂结构还应更加紧凑,课堂气氛略显沉闷,需与学生沟通,师生共同努力,争取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第三篇:赵州桥评课
赵州桥评课
《赵州桥》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作者把说明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通过对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课文简洁明了,用不同数据介绍了赵州桥的特点,是学生自读、自悟、自得的一篇好课文,也是积累优美语言的好文章,更是认识赵州桥的建造特点,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的好文章。
谢老师正确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以情感为主线紧紧抓住赵州桥的三个特点:雄伟、坚固、美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目标明确,教师适时的引导与提示,巧妙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也巧妙地解决了教材中的难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谢老师能扎扎实实地教语文、指导课文十分细致,能够联系实际解决教学重难点。
如:教学“这么长的桥„„河面上”上段时,江老师的问题设置“37米有多宽”和后面的“桥长五十多米”有多长,都分别以实际所在的教室为例让学生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用标准的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节课上谢老师对读的意识非常明确。看得出,这个班级的同学的朗读不是很过关,谢老师就用自己亲切的话语引导,纠正学生的读音,交给学生朗读的方法。
这节课中的难点是理解赵州桥的设计上,谢老师通过图片文字以及实验很好的让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对于实验的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好的,但是,我有个疑问,我们不能片面的确定是拱形的承受能力好还是有桥墩的承受能力好。可以利用实验验证拱形的承受能力,但是不要强调拱形的承重力好。
第四篇:《赵州桥》听评课
《赵州桥》听评课...《赵州桥》听评课
时间:2006-12-09 05:10 作者:淡水清荷 点击: 429 次昨天下午,我组织全区三年级语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听课,二是讲座。活动中,老师们都非常认真,边听边做好笔记,并写下自己的点滴感受。课后,我让老师以学区为单位进行评课,备课组长收集每位老师的点评并进行整理。现将执教者的教学设计和部分学区的点评与大家分享。
19.赵州桥 鼓一小 江卫红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文有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学习重难点:
1.重点:了解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2.难点: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教学准备: 1.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上午,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词,读了课文,也学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现在我们先复习一下这些词语 设计 参加 雄伟 全部 横跨 创举 减轻 冲击力 重量 节省 坚固 美观 石栏 栏板 精美 图案 前爪 回首 遥望 双龙戏珠 才干 宝贵 遗产 安济桥 2.爪是个多音字,通过查字典,我们知道它有两种读音。(出示课件)
3.哪位小老师还想提醒一下课后的生字的字形。参字下面是三撇,县字中间只有两横,设字右上角是横折,案字中间的横较长。
4.那么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还记得吗?(位置、名字、设计者、建造年代、历史悠久)
5.读读课文,在你的印象中,赵州桥是一座--------的桥。(令人惊叹、别具一格、举世无双、独一无
二、世界闻名、名扬天下……)
二、学习第二段
1.“这么长的桥,全部由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1)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从字面上,你怎么理解?(2)找出课文的句子,证明一下你的想法对不对。(3)你找了哪一句,说说理由。
(4)想看一看赵州桥吗,指图:这是一座用------砌成的桥,下面没有--------,只有一个---------,横跨在----------多宽的河面上。
(5)横跨的意思你理解吗?(就是从河岸的这一边,横着跨过河面,到了河对岸)
(6)三十七米多宽:到底有多宽呢?我们的阶梯教室从墙到门边上的墙有11米宽,那么这条河的河面就有3间多的阶梯教室那么宽。
(7)指导读这句话,个别读,学生评价。
2.“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1)这么长的桥到底有多长呢?读读书,找出句子。(2)五十多米是多长呢?我们再拿阶梯教室做比较,从黑板这里到那一头有15米,五十多米就相当于有三间多将近4间的阶梯教室这么长,在头脑中想象一下。
(3)赵州桥有九米多宽。刚才说阶梯教室宽11米,九米就是比阶梯教室小一点点,但中间能行车马?两旁走人,我想并排摆了三四部的士也没问题的。
3、“赵州桥非常雄伟”。
(1)想象一下,这么长,这么宽的桥架在这么宽的河面上,你觉得赵州桥怎么样?在你的头脑中间现出什么词?“雄伟”。(2)谁会读这句话?学生个别读,并评价。
(3)一千三百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能建造出这样雄伟的桥,你想说什么(伟大、聪明、了不起、自豪、骄傲、我们所有中国人都会为此感到骄傲的)
4、“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1)那么这么雄伟的赵州桥它的形状还有的特点呢?继续往下读书。
(2)读完后,同桌在14页的插图上指一指,大桥洞、小桥洞的位置
(3)出示课件学生上台指大小桥洞的位置
(4)老师引读:原来:大桥洞顶上的…………,还各有两个…………。
5、“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立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1)那么这些桥洞有什么作用呢?想知道吗?(看大小水课件)
(2)看完课件,你知道了什么?
6、“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读读书,看看这种设计的优点有那里?有几条优点?(两条优点:坚固、减轻重量节省石料)。
(2)两个优点,作者用了一个关联词来连接,既………又……
(3)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也能用上这个点联词:(生造句)
(4)这是一个长句,我们怎样才能读好它呢?看老师画的吸气的符号,听我读
(5)请同学也学着老师在书上做记号,试着读一读、读给同桌听
(6)“这种设计,具体指什么样的设计?”看课件说(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同,大桥同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7)“创举”的意思我们查了字典是什么?(从来没有的,有重大意义的做法)
(8)在这里创举指的义是什么?(9)老师也查找了资料,“敞肩式的介绍”
(10)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根据学生发言,读最后一段)
(11)想想看,一千三百多年,赵州桥经受了多少次洪水的冲击,多少次地震的摇撼,多少车辆的重压,让我们带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意,再一起读读这句话。
7、总结第二段:在这一段中作者用了列举数字的方法,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及、这是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以后还会学到;同时还介绍建筑材料,形状特点。这几方面。紧紧围绕“雄伟”展开具体描写的。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三、学习第三段: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1)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还有什么特点?自由轻声读第3段,还有什么特点?(美观板书)
(2)书中有个泡泡,你们读读句子,体会一下好在哪儿?(这名话概括了前面的内容,又引起了下面的内容,这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别看这个句子简单,但它很主要,能使段与段之间连接很顺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文章要写得通顺、连贯、很值得我们学习。
(3)在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关联词:不但……而且…… 谁会用这个关联词把赵州桥的三大特点连起来说一说。
2、“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1)那么赵州桥美观在那里呢?读读课文(2)仔细观察图,我找到想对应的词语
(3)再仔细看看图,我找找描写龙的动词,(抵、遥望、戏)读了这些描写龙的词语,我们真觉得这些龙都(游动起来了,这些龙雕得多逼真,惟妙惟肖,)
(4)所有的龙的似乎都在游动,所有的龙指哪些龙?(5)如果你是作者,你们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心情会怎样的?(自豪、激动)
(6)让我们一起带着自豪、骄傲的心情读一读这一段,配乐读。
3、你们看栏板上的权雕刻着精减,作者也用上准确的词写得逼真,我们也来学着作者用上动词来说一说,写一写。(1)看图:图上画着什么?(吞云吞雾、首尾相交、翻云覆雨、翻腾、威武、口含龙珠、张牙舞爪、昂首挺胸、舞动、凶猛、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目光如炬、直上云霄)(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模仿课文写一段话。
鼓一学区评课:
一、目标明确,设计新颖
江老师能正确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紧紧抓住赵州桥的三个特点:雄伟、坚固、美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适时的引导与提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巧妙地解决了教材中的难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二、以读为主,重视朗读
教学中江老师非常重视朗读的指导,而且读的形式非常多样——轻声读、同桌互读、教师范读,配乐朗读、读与评结合、提示朗读要点等穿插于教学的全过程。能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有所侧重,关注每一位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当有些学生朗读得不够好时,老师留给了充分的时间耐心地进行指导,使他们的朗读得到进步。
三、读写结合,渗透方法
江老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文本现有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写的指导。例如:中心句、过渡句的认识,练说栏板上龙的图案等。
四、就地取材,联系实际
为了让学生体会赵州桥的雄伟,江老师能利用现有阶梯教室的长与宽来体会,就地取材,十分直观地让学生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对于一些关联词的运用,学生能活学活用,对于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教师能运用画面给予学生最直观的感受。
茶园山学区评课:
一、扎实语文基础知识。
1、江老师的深厚教学基本功让我们听课老师深刻感受到江老师在扎扎实实地教语文、指导课文十分细致,能够联系实际解决教学重难点。如:教学“这么长的桥……河面上”上段时,江老师的问题设置“37米有多宽”和后面的“桥长五十多米”有多长,都分别以实际所在的教室为例让学生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
2、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课中,江老师有多处的训练,如:初读完课文,江老师问:“赵州桥是一座___桥”,生发言十分踊跃,有说“雄伟”,有说“历史悠久”,有说“古老”,有说“美观”,又如,读完“这座桥不但……而且……”分析完关联词,就指导学生用关联词造句,并及时对说得不恰当的孩子进行师生互评,生生帮助。
3、学生习惯培养十分好。
一堂课下来,孩子始终跟着老师,学生都能座得住,课中发言可以看出,江老师平时十分重视让孩子阅读、积累词,江老师课堂上才能出现几处的亮点,如:江老师在最后一个环节,问到“这些龙雕刻得怎样”学生说出:栩栩如生,逼真,惟妙惟肖。
二、建议
1、板书设计可否更加生动,上完本课,我校老师是这样设计板书的:(因电脑原因,板书出不来。)
2、指导不够到位,在出示长句后,可以让学生多读几次。
3、指导生字书写时,可否以直接粉笔板书来替换电脑课件,如生指出的生字,教师可以马上板书,毕竟电脑预设不到的字怎么办?
鼓三学区评课:
江老师上的这堂课,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一方面,强调生字词的读、写,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方面的作用,启发学生由赵州桥的雄伟、美观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也是很好地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另外,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所采用的打比方、课件等手段也都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一节十分成功的语文常态课,正如江老师本人所说的,“简简单单、扎实有效地教语文”。长此以往,学生一定收获颇丰。这正是我们要回归的语文教学,把那些花架子统统去掉,把力气用在刀刃上,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效的,江老师不仅仅是给我们上了这么一节课,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从中悟到了语文教学的要领。
另外,提出一些问题共同探讨:
1、指导朗读主要从感悟开始,过多强调朗读技巧是否会让学生忽视内容?
2、感觉似乎每段都是重点段,可否让重点更突出些?
铜盘学区评课:
今天听了江老师的课,感叹于老教师能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渗透做得这么好。在课堂教学中,江老师时时注意落实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特别对双基的训练抓得很扎实,如课堂一开始就请学生读生字词,并注重正音;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告诉学生过渡句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关联词:“既…又…”的掌握,教师让学生用造句的方式,通过运用来理解。在渗透人文性时,教师注重层层铺垫,使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
在教学中,教师课件的使用能够为解决教材难点服务。那个动画使学生形象的理解了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对于栏板上雕刻的各种各样精美的龙的图案,出示图片给学生看,学生就能产生美的感受,从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更加的佩服。在教学中教师也注重学生的读。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都强调在课堂上要出现朗朗的读书声,虽然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但是教师也在其中挖掘出了一些句子进行读的训练。如:教给学生读长句时,要注重停顿,在读句子时注重引导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在这也有一些我们的看法,今天的课,教师的设想很好,但如果在教学时,文中的语言训练点处处都抓,就会导致课堂容量太大,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我觉得有些内容可以不在这讲,如字形的指导,第一节课已讲过,这就可以不讲了。尽量挤一些时间出来给学生进行写的训练,把:“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训练在课堂上落实,也许学生的收获会更多。
钱塘学区评课:
江老师执教的《赵州桥》一课,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的本色,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节扎实的常态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执教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扎实和教学效果的落实,如
1.重视字词训练:在开火车读词读到“爪”时,执教者出示字典里“爪”字读音、字义、有关的词,并让学生读词,加强学生记忆。又如开始指导学文时,执教者让学生明确“赵州桥是一座——桥”,当学生给出“石拱桥”答案时,执教者要求学生从字面理解“石拱桥”,进而找出能说明石拱桥的语句,层层铺垫理解,再由此拓展初步感知基础上所做出的个性化理解(雄伟的桥、古老的桥、美观的桥、名扬中外的桥)。2.重视语言表达的训练:围绕一句话展开描写、承上启下、运用关联词的表达方法等,执教者都注意在课堂上渗透或训练。
3.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上落实“听”“说”“读”的训练,布置了课后“写”的训练,如指导朗读“这么长的桥……”这个长句时,执教者除了抓住字词体会,还重视学生个性化的理解阅读。整节课上,执教者多次运用范读、齐读、互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4.给学生提供想象思考感悟空间进行扎实的训练:用阶梯教室的长、宽的倍数来想象赵州桥的雄伟。
5. 执教者具备良好的教学机智,语言朴素、自然,循循善诱,使课堂显得亲切随和。
总之这是一堂成功、扎实的常态课,学区老师们认为执教者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处理好条理,使教学步骤更加清楚、简明、顺畅,效果将会更好。
鼓实小: 1、教学目标明确,注重并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字词训练结合得十分紧密。如一开始的复习字词,老师仔细倾听,及时点拨,当学生读到“前爪”一词时,通过恰当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多音字的用法,让人一目了然。本节课中还多次出现字词训练,可见老师重视抓好学生的基本功。3、抓住重点,导入新课。江老师善于抓关键词。让学生练习说在你印象中“赵州桥是一座()桥”,再从字面上说,而后找出书中的句子说,这种导入法很值得学习。4、本节课两个课件都非常好。如“这么多的桥洞有什么用?”若靠老师讲,又费力学生又不好理解。课件一演示,文中的难点迎刃而解。学生马上知道这种设计的好处。5、善于引导学生重点感悟,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如什么是“创举”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又如第二段让学生体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6、课堂上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如用“既¨¨又”练习说话、长句的读法指导。共同探讨的问题:
1、这节课的内容非常多,相当饱和,这么多的内容,听课的老师要十分专心才能做到不捺下一个环节。对学生来说无法消化吸收。
2、本节课的教学,问题是否提得太细?
第五篇:《赵州桥》观课报告
《赵州桥》观课报告
《赵州桥》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性文章,这篇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通过对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作者把说明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潘老师这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下面就这堂课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坚持以读为本的原则,将“读”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学习用标准的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已成为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在这节课中,潘老师正是把读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感悟课文的语言美,而适时的点拨与指导,让学生顿有云开见明月的感觉。
二、化难为易,为学生把握课文重点选择最优教学手段。
很显然,潘老师把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作为课文的重点。限于学生的阅历和知识水平,让学生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是比较困难的,潘老师在学生默读课文时,要求对照书上插图,在初步了解赵州桥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打出赵州桥彩色幻灯片,引导全班学生研究,把学习热情推向了高潮,经过一番热烈讨论,教师通过板书肯定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课文重点,通过电教手段,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比较容易地解决了。
三、能够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第2 自然段时,潘老师教给学生边读边借助课文插图,还可以用手指一指的读书方法,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潘老师注重了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读中尝试着自己去理解课文,感悟课文,真正落实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就地取材,联系实际
为了让学生体会赵州桥的雄伟,潘老师能利用教室的宽度及操场的长来体会,就地取材,十分直观地让学生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对于一些关联词的运用,学生能活学活用,对于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关键句,教师能运用画面给予学生最直观的感受。